一、植物的构成空间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茹[1](2021)在《杭州西湖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研究》文中认为西湖风景名胜区是杭州最主要的城市符号和重要发展驱动力,除了迤逦的湖光山色以外,更凭借其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瑰宝,西湖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山水的敬畏、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求。环湖道路是城市与西湖景区的交界,既深刻展现城市风貌,又能反映西湖景区独特的文化涵养。而植物景观在环湖道路风貌的形成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环湖道路植物景观的营建为西湖提供了保护屏障,降低了城市扩张带来的影响。因此探讨西湖环湖道路的绿地植物景观具有重要价值,这也是目前一系列针对西湖的研究中较少涉及的内容。本研究对西湖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区域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展开收集整理,确定南山路、北山街、杨公堤、湖滨路等4条主要环湖道路作为研究区域,基于相似案例剖释、实地调研、数据处理分析、层次分析法等内外业结合的方法完成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研究。研究对环湖道路的发展历史、交通情况、绿地组成类型、植物种类与植物景观形式、文化内涵、与西湖的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4条道路均历史悠久但风格迥异。南山路是突出西湖山水与人文景观的城市休闲风光带,北山街是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杨公堤为路堤结合、绿树浓荫的天然森林隧道,而湖滨路则充分展现了城湖合璧的风貌。车行情况从好至良分别为杨公堤、北山街、南山路,具有典型的时段分布特征,湖滨路作为步行街不纳入考虑范围。绿地组成中除湖滨路无分车绿带以外,均涵盖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地三大道路绿地类型。(2)环湖道路绿地植物种类较丰富,调查共发现植物182种,隶属于82科135属,生活型组成为乔木45种、灌木66种、草本67种以及藤本植物5种,植物丰富度的大小关系依次为南山路>北山街>杨公堤>湖滨路。植物景观观赏方面,整体以观叶植物为主,而后是观花植物、观果植物和观干植物;季相变化较为丰富,具有良好的植物空间设计,基本为双层和复层植物群落结构。(3)基于自然、文化、人工等三方面因素的考量,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评价模型。通过比较4条道路的各项指标,归纳分析其主要优劣势。评价结果显示4条环湖道路评分高低依次为南山路(4.826)、北山街(4.715)、杨公堤(3.989)和湖滨路(3.959)。其中南山路在各个方面都相对完善,北山街则在植物文化的应用方面稍显不足,杨公堤需要加强道路与湖景的联系,湖滨路侧重打造城市商业步行街的氛围,在植物景观设计上有所欠缺。最后,根据以上调研和分析,从环湖道路自身特点出发,针对道路绿地植物景观与西湖文化和植物群落与道路空间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及优化策略,为西湖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也对西湖及其周边区域的发展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赵珍[2](2021)在《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特征及提升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南地域处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河东文化、尧舜禹华夏文明和晋文化历史传说汇聚于此,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兴盛于此的晋商文化活动,使得该地区形成众多独具特色风貌的传统村落。随着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面临乡土文脉断裂、地域风貌缺失、空间活力低下等现实问题,且缺乏有效的地域性乡村风貌指引策略。近些年国家相关文件不断提出要加强对乡村传统风貌的发掘引导,在此契机下以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总结、类型分析方法以及图示化方法揭示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乡土地域性特征,并提出地域文脉下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提升重构策略。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从地域层面概括归纳晋南传统村落的街巷空间与地域特征的关联性。归纳晋南传统村落地形地貌及年代特征、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构成要素、街巷景观风貌在晋南地域背景下的生态、乡土、审美、文化、意象等特性。(2)分别从街巷空间肌理格局和街巷空间乡土景观要素两大层面深入分析。采用对比归纳、图示化方法总结街巷肌理演变、结构秩序、布局形态、尺度比例、界面以及节点风貌、街巷与院落空间联系等空间特征规律;从乡土自然植物景观、乡土物质文化景观、乡土非物质人文景观三个方面总结提炼晋南传统村落街巷乡土景观风貌特征和人文精神内核。(3)从街巷空间格局体系风貌和街巷乡土景观风貌提出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规划设计策略方法,并以城内村为实例探讨研究思路及提升策略的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归纳总结地域文化和背景下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空间格局特征和乡土风貌特征,结合场所理论、有机更新及微更新理论,提出晋南地域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提升规划设计策略。(2)总结凝练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空间格局肌理特征和乡土要素风貌特征,建立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体系。(3)基于归纳总结的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特征内涵和现状问题,提出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提升规划设计策略,以城内村为例进行实践论证研究。
陈新雅[3](2021)在《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研究 ——以温州市主城区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公园的入口空间是公园景观的第一印象与第一序列,同时也是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研究城市公园入口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温州市作为国家园林城市,绿地资源丰富,本文以温州市六个城市公园的主要入口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句法和使用后评价方法,分析其空间的构成得出结论如下:景观要素之间以及与基础设施组合设计精巧,且具有标志性门体建筑设计的入口空间能提高其满意度;布局以均衡且拟对称形式为主、与景观主轴线和活力环线直接相连的入口空间能提高其满意度;植物景观具有组合形式多样性以及采用对比、借景等设计手法的入口空间能提高满意度;具有高可达性与便捷性的入口空间,其地理位置优越、内部能展开多样性活动的能提高满意度;整体空间开敞、各构成空间尺度具有主次大小之分的入口空间能提高其满意度。根据研究结论,提出:(1)优化入口空间的空间结构,注重城市与公园之间的转合关系,均衡入口空间的整体布局,提高入口空间的可达性;(2)增强入口空间的景观要素表达与设计,消除城市与公园的界限,提高景观与使用者的互动性,激活入口空间的活力;(3)加强与提升入口空间的主题性与风格特征,增强入口空间的主题表达,有机融合城市文化元素,充分展现区域风格特征的优化建议。
倪晓琪[4](2021)在《基于微气候的西安市高校校园户外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大学校园户外空间是师生进行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大学校园各类活动与功能。西安市作为高校云集的城市,其高校占比在国内位列前茅,由于西安市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迫使师生无法在校园户外空间做长时间的逗留及活动。校园生态环境的质量密切影响师生们的健康状态,在校园户外空间中营建合适的风、热、湿环境,一方面可以提供利于师生休憩、学术交流、娱乐活动的场所,激发校园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利于营建绿色校园,推动可持续发展,保障师生身心健康。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微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及高校校园景观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发现了校园景观微气候研究仍不够完善;其次,阐明了校园景观微气候的概念,分析相关设计案例,证明微气候在校园户外空间设计中的必要性;之后,以西安市长安路一带高校为调研主线路,将调研的高校户外空间划分为全开敞型、半开敞型、半围合型以及全围合型四种,经现场实测以及后期分析后发现半开敞以及半围合空间相较于全开敞、全围合空间更能满足人体舒适度需求。全开敞空间设计时要考虑到改善遮荫,热辐射强度大的问题,此类型空间适合作为入口景观区和文体活动区;半开敞空间由于内部风环境作用明显,适合作为生态休闲区;半围合空间设计时需改善热舒适区域分散,不便利用的问题,其适合设计为教学科研区以及学生生活区;全围合空间微气候环境较差,建议少进行全围合空间设计,若无法避免此种情况可以适当的增加楼间距从而增设通风口进行引风改善微气候。最终,选取代表性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作为校园微气候改造对象,对其有问题的户外空间进行实测及Envi-met软件模拟,对实测及模拟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优化后的西建大户外空间微气候适应性设计方案,同时借助软件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希望本文能够为今后高校校园户外空间设计研究提供参考,能够引起相关的设计人员从微气候、生态可持续的角度对于校园景观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促进景观设计向着适宜性、生态性、科学性以及参数化的角度发展。
裴进文[5](2021)在《西安平原型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凿齿村为例》文中认为乡村是中华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乡村景观是以大地为背景、以聚落为核心、以农田为基底的环境综合体,沉积着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的空间营建智慧,保护建设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风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植物种植是乡村景观形成的重要组成要素,具有生活生产、乡土文化、庭院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近年来,随着乡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建设中植物景观营造城市化手法越来越突出,乡村地域特色保护与传承创新面临挑战。本文以西安平原地区典型乡村景观传统特色和建设现状分析入手,针对植物种植设计过程中植物景观趋于同类化且不满足村民生活需求等问题,探究一种既能留住“乡愁”延续乡村景观地域特征,又能适应现代乡村居民实际生活需求的乡村植物景观设计方法。首先,提出村域空间肌理的植物景观整体规划布局,从空间肌理形态入手,尊重和延续乡村空间肌理的空间尺度、形态、界面以及功能属性。基于共同缔造理念,提出多元主体参与式植物景观设计方法和流程。其次,通过分析乡村的空间肌理构成要素的类型、各空间肌理要素的空间尺度、界面构成、功能属性以及各空间肌理要素中植物景观的分布特征、功能作用、植物与空间肌理的关系,归纳总结西安平原型乡村典型空间肌理的特征以及各空间肌理中植物景观类型及分布方式,提出了西安平原型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模式,包括乡村街巷空间植物种植设计、建筑庭院空间植物种植设计、公共空间节点植物种植设计、农田林网植物种植设计模式。最后,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凿齿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实践研究对象,开展村庄现代生活环境需求与村庄植物种植设计之间关系的访谈调查,实践西安平原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和设计模式。
陈慧[6](2021)在《基于行为选择的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气候适应性空间模式语言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加速发展的条件,城市人口数量也在持续增长,而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商业建筑发展建设的主流趋势。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能给城市居民提供户外休闲活动的空间,是城市居民商业活动、休闲、社交、集散的活动场地。另一方面,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的存在给丰富的商业活动提供场地,可以吸引人群,延长消费人群在户外空间活动的时间,提高购物者消费的机率,提高商业综合体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环境的分析和改善是迫切需要的。本文以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小气候影响机制、人体热舒适、模式语言相关理论出发,通过对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中的行为调研和小气候数据实测,分析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中的行为特征及行为活动需求,针对行为活动类型,提出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气候适应性空间模式语言。论文共有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课题来源,研究现状,结合对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实地调研,分析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是相关基础理论。梳理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要素对小气候环境影响机制,明确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人体热舒适的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基于行为选择的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典型空间的提取。首先,通过西安商业综合体的实态调研,了解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的构成形式,并结合户外空间特征划分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类型;其次,通过对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的行为活动调研,以行为目的-行为强度作为行为分类标准,对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中的行为进行类型划分。并结合西安冬夏季气候特征分析,划分行为时段;最后,结合行为注记图,分析不同行为活动的行为活动时段与空间特征,总结典型空间模式。第四章是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的气候适应性分析评价。首先以户外空间人体舒适度为目标导向,通过对场地的日照阴影、温度、湿度等实测数据,分析不同空间模式的舒适度情况,结合实地行为调研情况,分析不同行为与气候的关联性;其次通过软件模拟的方法,分析不同模式的舒适时段与空间小气候特征。第五章是从行为和气候适应性设计的角度讨论西安商业综合体的户外空间的设计原则,以及针对与气候相关的行为活动,从其户外空间布局、构成要素等方面提出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气候适应性空间模式语言。第六章是总结,得出文章的主要结论,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及创新点。论文研究总结了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的行为活动特征,及分析不同行为活动对于户外空间的需求,为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提供了建议。
王税[7](2021)在《基于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城市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重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既有住区中的一些公共空间由于设计不当、设施老化、功能单一等原因,导致空间利用率下降,具有一定的消极属性,如何将既有住区中的“消极空间”重塑成“积极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营造社区活力是当下我国住区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城市居民的行为活动和心理需求为切入点,将既有住区“消极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系统总结等方法,对基于城市居民心理需求的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构建要素进行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以人为本是塑造“积极空间”的前提。既有住区公共空间服务对象是以人为主体,因此在“积极空间”的塑造中,应首先以城市居民为主体,从居民的行为活动和心理需求出发。(2)物质设计是塑造“积极空间”的载体。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物质层面的塑造主要是指空间内的整体物质对空间中人群的行为活动和心理活动带来的影响,其包括空间的易达性、舒适性。(3)功能设计是塑造“积极空间”的灵魂。“积极空间”功能层面上的设计主要包括空间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以满足“积极空间”使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重叠性。(4)场所设计是塑造“积极空间”的保障。为了保证城市居民在空间中丰富多样的生活形式,空间一定具有安全性、归属性、可识别性的特点。(5)物质、功能、场所之间的相辅相成。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塑造,需要对其物质层面、功能层面和场所层面着三者的设计,且这三者互相影响,不可割裂。
贾晨茜[8](2021)在《“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中交通、人口、就业与服务的高度聚集区,是城市的功能核心、产业核心与物质空间网络核心。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的开敞地带与公共环境,为市民提供活动的场地,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和节日聚会;也作为节点和过渡空间,承载着城市的公共生活及各项功能需求;更是成为一个窗口,为人们展现城市的气质。因此如何创造更加人性化、更加优质的城市外部空间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与发掘。然而国内近些年来的部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问题矛盾重重,同时缺乏专门针对外部空间的研究。故而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进行设计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位于沣东新城能源金贸区商务核心区,是大西安新中心的起步区、示范区,作为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一次成功的创新和探索,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样本,也为后续同类型的城市建筑设计实践带来启发。本文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的实体空间层面,综合运用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理论,试图在对西咸中心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和理论的研究,试图达到如下的研究目的:一、整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的演变历程、相关特征以及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案例,总结得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五大设计要点以及发展走向;二、对“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进行系统化梳理研究,对项目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对实践内容进行总结深化;三、结合前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结合使用后评价研究的结论,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为后续其他的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本文的全部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研究(第一章、第二章)。重点阐释论文的相关背景、基本概念、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总结,构筑论文的研究框架。之后阐明了本文中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研究范围,总结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特征,以及使用后评价(POE)的相关理论概念。第二部分(第三章)为案例研究和设计体系架构。本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四个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其内涵与外沿,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中的“五大设计要点”,即规模尺度、交通组织、空间特质、景观绿化与配套设施,为后续的实践研究与策略总结提出了基本的研究框架,最后总结得出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第四章)为“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实践。首先阐述了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西咸中心项目的基本概况以及城市设计导则;而后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框架,对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设计进行重点研究分析;最终结合项目调研,对项目进行初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POE),总结出项目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第四部分(第五章)为设计策略的总结归纳。该部分基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建设实践与使用后评价(POE)的初步结论,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和深化,并结合国内外的优秀设计案例,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研究框架,将项目的使用后评价研究结论作为支点,以期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策略性的建议,总结出城市设计视角下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与策略,为营造优质的城市空间提供新的方法。通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希望对今后我国城市中心区建设以及外部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建立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高云嵩[9](2021)在《交往行为视角下潼关县城社区公园规划设计优化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城市高密度的居住模式,改变了传统熟人社会的交往行为模式;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居民的社会交往呈现虚拟化趋势;新生群体在快节奏生活方式影响下,参与社会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日渐减弱。人际交往淡漠的社会现象影响下,社区公园作为社区生活圈核心的公共空间,对于居民的邻里相处、社会交往、生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公共资源高效、公平共享,构建和谐、安全社区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潼关县城为实例,在交往行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与归纳解析,获悉居民对于城市社区公园的需求向往和使用评价,探究城市社区公园在建设、使用中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制定能够促进人际交往的城市社区公园优化思路及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其他地区城市社区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建议。首先,文章通过文献查阅、收集和梳理国内外关于交往行为、空间与行为、城市社区公园规划设计和使用评价的文献资料、政策文件、实践案例等相关资料,界定交往空间与社区公园的概念内涵。综述交往行为理论、空间—行为互动理论、生活圈理论等理论方法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指导本次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方法的确定。其次,通过调查潼关县城社区公园中使用者的活动行为,分析不同群体的交往行为特征,辨析居民交往行为的演化历程及驱动机制,探索交往行为与城市社区公园的互动关系。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构建基于交往需求的潼关县城社区公园使用评价模型,解析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特征以及使用人群与社区公园的时空分异特点,并归纳总结现存问题,探索现有“空间供给”和“空间需求”的内在矛盾关系。最后,基于调查评价结果和现存问题,提出促进人际交往行为的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优化思路、优化原则、优化目标和优化策略,建立城市社区公园优化体系。同时,从路径、形态、功能、尺度、景观和设施六个方面提出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具体优化策略与建议。
熊则鑫[10](2021)在《健康导向下的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典型住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规划工作由增量向存量规划转型,优化城市功能结构、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成为现阶段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单位型老旧住区数量多范围广,具有环境舒适度差、交通组织混乱、设施陈旧不足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已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外环境亟待优化更新。城市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居民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且“城市病”造成的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等问题使居民愈来愈关注个人和社会健康问题,居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本文从健康视角研究和探讨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的优化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单位型老旧住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健康城市与健康社区、住区更新改造以及住区外环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居民健康需求以及健康行为活动类型,明晰了住区外环境对居民健康的作用机制,结合对国内外相关评价体系和标准的详细解读,提炼出健康导向下住区外环境构成要素及营造要点,以此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其次,选取西安市典型单位型老旧住区,通过实地调研、图表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其外环境现状、居民满意度及优化意愿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比对住区外环境构成要素及营造要点进行病理分析。通过病理问题关系梳理总结出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要素构成及核心要素,并从整体层面及核心要素-场所空间两部分梳理总结此类住区外环境的病理问题。最后,在优化目标、原则及内容的指导下,从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实施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的整体优化策略,并从活动空间、绿化空间、交通空间及设施服务空间等四个方面对外环境核心要素-场所空间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并以中铁集团太乙路小区为例提出场所空间优化方案,探讨了西安市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健康化的可行性。本文研究目的是为单位型老旧住区创造支持性的健康生活环境,满足居民健康生活需求,以期探索适宜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的优化之路,为同类视角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二、植物的构成空间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的构成空间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杭州西湖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绿地景观的优质化进程 |
1.1.2 道路绿地景观与城市发展 |
1.1.3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内外融合与转型 |
1.1.4 世界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道路绿地植物景观 |
1.3.2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功能 |
1.3.2.1 交通功能 |
1.3.2.2 生态功能 |
1.3.2.3 景观功能 |
1.3.2.4 安全功能 |
1.3.2.5 其他功能 |
1.3.3 道路绿地景观要素 |
1.3.3.1 道路空间结构 |
1.3.3.2 植被绿化 |
1.3.3.3 山水风貌 |
1.3.3.4 沿街建筑 |
1.3.3.5 步行系统 |
1.3.3.6 交通设施及小品 |
1.3.4 西湖环湖道路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内外道路绿地发展进程 |
1.4.1.1 国内道路绿地发展进程 |
1.4.1.2 国外道路绿地发展进程 |
1.4.2 道路绿地及其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
1.4.3 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案例分析 |
1.4.3.1 法国香榭丽舍大道 |
1.4.1.2 上海世纪大道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2.1 文献查阅法 |
1.5.2.2 实地调查法 |
1.5.2.3 数据统计法 |
1.5.2.4 层次分析法 |
1.5.2.5 归纳总结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基础资料整理 |
2.1.1 区位概况 |
2.1.2 地貌水文 |
2.1.3 气候条件 |
2.1.4 历史人文 |
2.2 西湖环湖道路概述 |
3 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南山路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1 基本概述 |
3.1.2 环湖道路风貌及视线分析 |
3.1.3 道路绿化植物构成分析 |
3.1.3.1 植物种类构成 |
3.1.3.2 植物多样性分析 |
3.1.3.3 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
3.1.4 行道树绿带现状分析 |
3.1.5 路侧绿地主要节点分析 |
3.1.5.1 一公园南山路段 |
3.1.5.2 学士公园段路侧绿地 |
3.1.5.3 长桥公园段路侧绿地 |
3.1.5.4 太子湾公园段路侧绿地 |
3.2 北山街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基本概述 |
3.2.2 环湖道路风貌及视线分析 |
3.2.3 道路绿化植物构成分析 |
3.2.3.1 植物种类构成 |
3.2.3.2 植物多样性分析 |
3.2.3.3 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
3.2.4 行道树绿带现状分析 |
3.2.5 主要节点植物配置形式 |
3.2.5.1 沿湖休闲空间路侧绿地 |
3.2.5.2 植物空间围合式路侧绿地 |
3.2.5.3 疏林草地植物空间路侧绿地 |
3.3 杨公堤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基本概述 |
3.3.2 环湖道路风貌及视线分析 |
3.3.3 道路绿化植物构成分析 |
3.3.3.1 植物种类构成 |
3.3.3.2 植物多样性分析 |
3.3.3.3 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
3.3.4 行道树绿带现状分析 |
3.3.5 主要节点植物配置形式 |
3.3.5.1 空军疗养院段路侧绿地 |
3.3.5.2 西里湖段路侧绿地 |
3.3.5.3 杭州花圃段路侧绿地 |
3.4 湖滨路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
3.4.1 基本概述 |
3.4.2 环湖道路风貌及视线分析 |
3.4.3 道路绿化植物构成分析 |
3.4.3.1 植物种类构成 |
3.4.3.2 植物多样性分析 |
3.4.3.3 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
3.4.4 行道树绿带现状分析 |
3.4.5 主要节点植物配置形式 |
3.4.5.1 湖滨晴雨段路侧绿地 |
3.4.5.2 游船码头段路侧绿地 |
3.5 不同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对比分析 |
3.5.1 植物构成现状对比分析 |
3.5.2 植物空间营造对比分析 |
3.5.3 植物景观观赏特性对比分析 |
3.5.4 行道树现状对比分析 |
3.5.4.1 行道树胸径分布情况 |
3.5.4.2 行道树冠幅分布情况 |
3.5.4.3 行道树株高分布情况 |
3.5.4.4 行道树枝下高分布情况 |
3.5.4.5 行道树健康程度分布情况 |
3.5.4.6 行道树树池分布情况 |
3.5.4.7 小结 |
4 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与分析 |
4.1 层次分析法 |
4.2 确定评价因子并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2.1 评价因子的确定 |
4.2.2 评价标准的建立 |
4.3 判断构建的矩阵及一次性检验 |
4.3.1 判断构建的矩阵 |
4.3.2 一致性检验 |
4.4 结果与分析 |
4.5 小结 |
4.5.1 自然因素方面 |
4.5.2 人文因素方面 |
4.5.3 人工因素方面 |
5 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存在问题与优化建议 |
5.1 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存在问题 |
5.1.1 文化元素与植物景观缺少融合 |
5.1.2 环湖道路绿地与周边空间功能缺少联动性 |
5.1.3 植物群落与营造形式单一 |
5.2 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优化建议 |
5.2.1 挖掘植物文化元素,提升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内涵 |
5.2.2 注重绿地服务功能,增加绿地空间功能 |
5.2.3 突出植物景观特色,打造适宜游赏的环湖道路绿地 |
5.3 环湖道路行道树现存问题及优化建议 |
5.3.1 树种选择单一,适地适树更替 |
5.3.2 树木枝干混乱,加强养护管理 |
5.3.3 生长空间受限,完善树池应用 |
5.3.4 过去连接未来,强化景区联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附录 |
附录B 表附录 |
附录C 西湖环湖道路绿地植物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特征及提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状问题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相关理论 |
1.4.1 外部空间理论 |
1.4.2 场所理论 |
1.4.3 有机更新理论 |
1.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5 微更新理论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5.3 研究述评 |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框架 |
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基础研究 |
2.1 晋南地域传统村落基本概况 |
2.1.1 晋南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
2.1.2 晋南传统村落年代特征 |
2.1.3 晋南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
2.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构成 |
2.2.2 人工景观要素 |
2.2.3 人文景观要素 |
2.3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特征 |
2.3.1 景观生态特征 |
2.3.2 地域乡土特征 |
2.3.3 景观美学特征 |
2.3.4 文化底蕴特征 |
2.3.5 景观意象特征 |
2.4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重要性 |
2.4.1 交通联系功能 |
2.4.2 商业休闲功能 |
2.4.3 文化生活场所 |
2.4.4 风貌特色体现 |
2.5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现状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格局风貌特征 |
3.1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肌理景观风貌 |
3.1.1 街巷格局肌理类型 |
3.1.2 街巷结构秩序类型 |
3.1.3 街巷布局形态类型 |
3.1.4 街巷尺度比例类型 |
3.1.5 街巷界面风貌类型 |
3.1.6 街巷节点风貌类型 |
3.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院落空间景观风貌 |
3.2.1 街巷—院落空间联系 |
3.2.2 街巷—院落空间层次 |
3.3 本章小结 |
4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乡土要素风貌特征 |
4.1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乡土景观要素 |
4.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自然植物景观风貌 |
4.2.1 街巷—乡土植物种类 |
4.2.2 街巷—植物生态特性 |
4.2.3 街巷—植物人文意境 |
4.2.4 街巷—植物种植方式 |
4.2.5 街巷—植物色彩特征 |
4.3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物质文化景观风貌 |
4.3.1 街巷—界面材质风貌 |
4.3.2 街巷—乡土景观小品 |
4.3.3 街巷—乡土技艺特色 |
4.3.4 街巷—乡土文化符号 |
4.3.5 街巷—乡土材质色彩 |
4.4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非物质人文景观风貌 |
4.4.1 街巷社会交往类活动 |
4.4.2 街巷祭祀仪式类活动 |
4.4.3 街巷民俗文化类活动 |
4.5 本章小结 |
5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设计研究 |
5.1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设计原则 |
5.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体系风貌提升 |
5.2.1 延续街巷传统肌理 |
5.2.2 打造适宜街巷尺度 |
5.2.3 修复街巷空间界面 |
5.2.4 建立街巷空间体系 |
5.3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节点景观风貌提升 |
5.3.1 交通性节点空间 |
5.3.2 生活休闲节点空间 |
5.3.3 礼制文化节点空间 |
5.3.4 商业性节点空间 |
5.3.5 民居院落节点空间 |
5.4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乡土景观风貌提升 |
5.4.1 乡土植物绿化 |
5.4.2 乡土材质运用 |
5.4.3 乡土设施完善 |
5.5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活力品质风貌提升 |
5.5.1 提升民俗文化活力 |
5.5.2 适应现代生活品质 |
5.5.3 创造安全传统街巷 |
5.5.4 营建生态街巷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6 城内村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规划设计 |
6.1 城内村概况 |
6.2 城内村街巷景观风貌现状分析 |
6.3 城内村街巷景观风貌现状问题 |
6.4 城内村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规划设计 |
6.4.1 城内村街巷—空间体系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
6.4.2 城内村街巷—节点空间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
6.4.3 城内村街巷—乡土植物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
6.4.4 城内村街巷—乡土材质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
6.4.5 城内村街巷—活力品质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研究 ——以温州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重视城市公园绿地建设 |
1.1.2 温州市公园绿地建设逐步发展 |
1.1.3 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3.1 国外研究情况 |
1.3.2 国内研究情况 |
1.3.3 反思与总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空间句法理论和城市公园入口空间构成研究 |
2.1 空间句法理论 |
2.1.1 空间句法的理论研究 |
2.1.2 空间句法的研究方法 |
2.1.3 空间句法在风景园林领域中的研究情况 |
2.2 使用后评价相关理论研究 |
2.2.1 使用后评价的理论研究 |
2.2.2 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方法 |
2.3 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研究 |
2.3.1 城市公园的定义与发展 |
2.3.2 入口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
2.4 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的构成 |
2.4.1 空间的构成 |
2.4.2 功能构成 |
2.4.3 景观要素构成 |
第三章 温州市六大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的使用后评价分析 |
3.1 实地调研情况分析 |
3.1.1 公园简介 |
3.1.2 入口空间构成情况 |
3.1.3 入口空间植物情况 |
3.1.4 小结 |
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1 使用者基础情况分析 |
3.2.2 公园内部情况分析 |
3.2.3 小结 |
3.3 满意度评价分析 |
3.3.1 九山公园 |
3.3.2 马鞍池公园 |
3.3.3 白鹿洲公园 |
3.3.4 绣山公园 |
3.3.5 世纪公园 |
3.3.6 荷塘月色公园 |
3.3.7 小结 |
第四章 温州市六大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的空间句法分析 |
4.1 入口空间形态的平面语言转化 |
4.1.1 视域模型建立 |
4.1.2 线段模型建立 |
4.2 视域分析 |
4.2.1 九山公园 |
4.2.2 马鞍池公园 |
4.2.3 白鹿洲公园 |
4.2.4 绣山公园 |
4.2.5 世纪公园 |
4.2.6 荷塘月色公园 |
4.2.7 小结 |
4.3 线段分析 |
4.3.1 九山公园 |
4.3.2 马鞍池公园 |
4.3.3 白鹿洲公园 |
4.3.4 绣山公园 |
4.3.5 世纪公园 |
4.3.6 荷塘月色公园 |
4.3.7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使用后评价与空间句法对比分析 |
5.2 结论与建议 |
5.2.1 结论 |
5.2.2 建议 |
5.3 创新点 |
5.3.1 研究方法 |
5.3.2 研究内容 |
5.4 研究的不足 |
5.5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调查问卷 |
附录 C:温州市六个城市公园主要入口空间植物名录表 |
附录 D:图片索引 |
附录 E:表格索引 |
(4)基于微气候的西安市高校校园户外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微气候变化的挑战 |
1.1.2 高校校园户外空间建设需求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户外空间微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进展 |
1.4.2 国外户外空间微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进展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6 论文研究方法 |
2.高校户外空间微气候设计相关基础研究 |
2.1 微气候相关概念研究 |
2.1.1 微气候概念 |
2.1.2 微气候的构成要素 |
2.1.3 风景园林要素与微气候的联系 |
2.1.4 热舒适评价指标 |
2.2 微气候测试与模拟技术 |
2.2.1 微气候实测 |
2.2.2 Envi-met软件模拟 |
2.3 高校户外空间相关概念 |
2.3.1 户外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
2.3.2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 |
2.4 国内外校园户外空间微气候适应性设计案例 |
2.4.1 寒冷地区校园 |
2.4.2 夏热冬冷地区校园 |
2.4.3 夏热冬暖地区校园 |
2.5 本章小结 |
3.基于微气候的西安市校园户外空间现状研究 |
3.1 西安市区位气候特征 |
3.2 西安市高校校园户外空间微气候调研分析 |
3.2.1 全开敞型空间 |
3.2.2 半开敞型空间 |
3.2.3 半围合型空间 |
3.2.4 全围合型空间 |
3.3 高校校园户外空间微气候问题汇总 |
3.3.1 全开敞型空间缺乏遮荫,热辐射强度大 |
3.3.2 半开敞型空间不便利用,热舒适区分散 |
3.3.3 半围合型空间通风不畅,风环境需加强 |
3.3.4 全围合型空间缺乏日照、采光有待补充 |
3.4 本章小结 |
4.基于微气候的西安市校园户外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1 优化设计目标与原则 |
4.1.1 设计目标 |
4.1.2 设计原则 |
4.2 西安市高校校园户外空间微气候优化策略 |
4.2.1 全开敞型空间增加遮荫面积,调节场地内温度 |
4.2.2 半开敞型空间合理选择植物,整合热舒适区域 |
4.2.3 半围合型空间调整建筑方位,改善场地风环境 |
4.2.4 全围合型空间调整绿地格局,提高场地热舒适 |
4.4 本章小结 |
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微气候实测与模拟 |
5.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调研分析及总结 |
5.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微气候实测 |
5.2.1 实测前期准备 |
5.2.2 实测结果汇总及成因分析 |
5.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微气候模拟 |
5.3.1 模拟前期准备 |
5.3.2 Envi-met模拟结果汇总 |
5.4 微气候模拟数据及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基于微气候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户外空间优化设计 |
6.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户外空间微气候改良方案 |
6.1.1 全开敞型空间优化方案 |
6.1.2 半开敞型空间优化方案 |
6.1.3 半围合型空间优化方案 |
6.1.4 全围合型空间优化方案 |
6.2 微气候优化设计方案模拟验证 |
6.2.1 优化前后Envi-met模拟结果及对比 |
6.2.2 优化前后SSD指数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Ⅰ 西建大雁塔校区冬季实测数据汇总 |
测点1-3 冬季实测数据 |
测点4-5 冬季实测数据 |
测点6-8 冬季实测数据 |
测点9-10 冬季实测数据 |
附录Ⅱ 西建大雁塔校区测点 4-测点 10的ENVI-MET秋季模拟结果 |
测点 4-测点 10 温度模拟结果统计 |
测点 4-测点 10 湿度模拟结果统计 |
测点 4-测点 10 风速模拟结果统计 |
附录Ⅲ 图表索引 |
(5)西安平原型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凿齿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我国乡村建设发展中的矛盾 |
1.1.2 政策背景:乡村建设相关政策带来新的机遇 |
1.1.3 实践背景: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缺乏恰当的方法 |
1.1.4 对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问题的反思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
1.2.2 村民参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 |
1.2.3 乡村植物景观研究现状 |
1.2.4 乡村空间肌理相关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范围及对象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 |
2.1.2 乡村景观 |
2.1.3 乡村植物景观 |
2.1.4 乡村空间肌理 |
2.1.5 地域性景观 |
2.1.6 共同缔造 |
2.2 乡村空间肌理 |
2.2.1 乡村空间肌理的特征 |
2.2.2 乡村空间肌理的构成 |
2.2.3 空间肌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
2.3 植物景观与空间肌理、村民参与的关系 |
2.3.1 乡村植物景观的功能 |
2.3.2 乡村植物景观与空间肌理的关系 |
2.3.3 植物景观与村民参与的关系 |
2.3.4 植物景观营造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西安平原型乡村空间肌理中植物景观特征 |
3.1 西安平原型典型乡村案例选取与调研 |
3.2 西安平原型乡村空间肌理整体形态分布及构成要素 |
3.3 棋盘状街巷空间肌理 |
3.3.1 街巷形态分布 |
3.3.2 街巷尺度、界面及植物分布 |
3.3.3 植物与街巷空间肌理的关系 |
3.4 庭院集合的空间基底 |
3.4.1 庭院集合分布 |
3.4.2 庭院单元尺度与布局分析 |
3.4.3 植物与庭院集合基底的关系 |
3.5 村口、庙宇、涝池、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节点 |
3.5.1 公共活动空间节点的类型 |
3.5.2 空间节点的形态与功能 |
3.5.3 植物与公共活动空间节点的关系 |
3.6 田垄、河渠、机耕路等构成农田网状空间肌理 |
3.6.1 农田网状空间肌理特征 |
3.6.2 机耕路林带 |
3.6.3 河渠林带 |
3.6.4 村旁林带 |
3.6.5 植物与农田空间肌理的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4.村域空间肌理的植物景观整体规划布局策略 |
4.1 乡村植物景观规划目标与原则 |
4.1.1 规划目标 |
4.1.2 规划原则 |
4.2 乡村植物景观规划思路 |
4.2.1 从空间肌理形态入手,尊重和延续空间肌理特征 |
4.2.2 共同缔造理念——多元主体参与式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4.3 乡村植物景观规划内容 |
4.3.1 植物景观空间规划 |
4.3.2 植物种类规划 |
4.3.3 植物景观季相规划 |
4.3.4 植物群落结构规划 |
4.4 本章小结 |
5.西安平原型乡村各空间肌理的植物景观种植设计模式 |
5.1 街巷空间植物景观 |
5.1.1 入村道路 |
5.1.2 主要交通道路 |
5.1.3 宅间道路 |
5.1.4 巷道 |
5.2 庭院空间植物景观设计 |
5.2.1 闲置宅院植物景观设计 |
5.2.2 硬化面积较大的庭院 |
5.2.3 绿化面积充足的庭院 |
5.3 公共空间节点植物景观设计 |
5.3.1 村口 |
5.3.2 涝池 |
5.3.3 寺庙 |
5.3.4 休闲活动广场 |
5.3.5 连接型节点 |
5.3.6 微节点 |
5.4 农田林网植物景观设计 |
5.4.1 机耕路林带 |
5.4.2 河渠绿化 |
5.4.3 村旁林带 |
5.5 本章小结 |
6.凿齿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研究 |
6.1 凿齿村概况 |
6.1.1 凿齿村基本情况 |
6.1.2 上位规划 |
6.2 凿齿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流程 |
6.2.1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流程 |
6.2.2 凿齿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各阶段具体内容 |
6.3 凿齿村各空间肌理植物景观现状及村民意愿分析 |
6.3.1 凿齿村植物景观现状 |
6.3.2 村民主体意愿调查 |
6.4 凿齿村植物景观整体规划 |
6.4.1 凿齿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目标 |
6.4.2 凿齿村植物景观整体规划 |
6.4.3 植物景观季相规划 |
6.4.4 植物景观空间及植物群落结构规划 |
6.5 凿齿村各空间肌理要素的植物景观设计 |
6.5.1 凿齿村植物景观设计总平面图 |
6.5.2 街巷道路 |
6.5.3 公共空间节点 |
6.5.4 住宅庭院 |
6.5.5 农田空间肌理 |
6.6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1 西安乡村常用植物 |
附录2 乡村村民问卷调查样表 |
附录3 乡村干部调查问卷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
(6)基于行为选择的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气候适应性空间模式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现实问题 |
1.1.3 西安气候背景 |
1.2 课题来源和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相关概念 |
1.5.1 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 |
1.5.2 行为选择 |
1.5.3 行为空间 |
1.5.4 气候适应性 |
1.5.5 空间模式语言 |
1.6 研究综述 |
1.6.1 空间模式语言相关研究综述 |
1.6.2 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要素与小气候研究现状 |
1.6.3 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形态与小气候研究现状 |
1.6.4 城市户外公共空间小气候与行为活动关系研究现状 |
1.7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内容 |
1.9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要素对小气候环境影响方式 |
2.1.1 建筑对小气候环境的影响方式 |
2.1.2 植物对小气候环境的影响方式 |
2.1.3 水体对小气候环境的影响方式 |
2.2 户外环境人体热舒适度原理 |
2.2.1 人体热平衡与热交换的过程 |
2.2.2 小气候因素对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 |
2.2.3 人体热舒适度评价标准 |
2.3 亚历山大空间模式语言理论 |
2.3.1 模式语言的形成 |
2.3.2 模式语言的意义 |
2.4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行为选择的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典型空间的提取 |
3.1 西安城市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单元划分 |
3.1.1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基本信息及主要研究对象选择 |
3.1.2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类型划分 |
3.1.3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单元的划分 |
3.1.4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单元组合类型分析 |
3.2 西安城市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活动空间行为空间类型划分 |
3.2.1 西安城市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行为类型划分 |
3.2.2 西安城市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不同行为类型特征分析 |
3.3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冬夏季行为时段划分 |
3.3.1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行为调研基本信息 |
3.3.2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夏季行为时段划分及行为特征 |
3.3.3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冬季行为时段划分及行为特征 |
3.3.4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冬夏季行为时段划分 |
3.4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行为空间类型与典型空间模式提取 |
3.4.1 各类型行为冬夏季行为活动时段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 |
3.4.2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典型空间模式提取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城市商业综合体户外活动空间气候适应性分析评价 |
4.1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实测对象选取与基本情况 |
4.1.1 测试城市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选取 |
4.1.2 西安城市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测试目的与测试方法 |
4.2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典型空间模式小气候评价 |
4.2.1 金地广场户外空间小气候评价 |
4.2.2 太白印象城户外空间小气候评价 |
4.2.3 西安大都荟户外空间小气候评价 |
4.3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不同模式的空间小气候特征 |
4.3.1 不同建筑模式的空间小气候特征 |
4.3.2 不同植物模式的空间小气候特征 |
4.3.3 不同地面铺装模式的空间小气候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气候适应性空间模式语言构建 |
5.1 基于行为选择的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气候适应性空间设计原则 |
5.1.1 行为模式导向的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设计原则 |
5.1.2 气候适应性导向的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设计原则 |
5.2 基于行为选择的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气候适应性空间模式语言 |
5.2.1 消费—休闲类行为导向的空间模式 |
5.2.2 非消费-休闲类行为导向的空间模式 |
5.2.3 非消费-日常锻炼类行为导向的空间模式 |
5.3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气候适应性典型空间模式语言的探讨 |
5.3.1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气候适应性典型空间模式语言的构建与方法探讨 |
5.3.2 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典型空间模式语言适用性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一 |
图录 |
表录 |
附录二 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冬夏季行为注记图 |
致谢 |
(7)基于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城市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重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现状 |
1.1.2 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研究现状 |
1.1.3 存量时代既有住区改造是城市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2.1 住区 |
1.2.2 既有住区 |
1.2.3 消极空间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外消极空间和积极空间研究与实践 |
1.4.2 国内消极空间与积极空间研究与实践 |
1.4.3 积极空间对建构社区活力的意义 |
1.4.4 小结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框架 |
第二章 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理论研究 |
2.1 空间概念界定 |
2.1.1 消极空间 |
2.1.2 积极空间 |
2.2 使用者行为分析理论 |
2.2.1 需要动机理论 |
2.2.2 人体工程学 |
2.2.3 户外活动类型 |
2.2.4 领域性行为理论 |
2.2.5 知觉理论 |
2.3 空间设计理论 |
2.3.1 空间尺度认知论 |
2.3.2 空间特性营造论 |
2.3.3 空间组合营造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既有住区“消极空间”产生原因溯源 |
3.0 昆明城市概况 |
3.0.1 昆明城市居民生活特征 |
3.0.2 昆明居住区发展历程 |
3.1 研究案例选取及概况 |
3.1.1 调研对象选择 |
3.1.2 主要调研对象概况 |
3.2 积极空间的活力体现 |
3.2.1 人群数量众多 |
3.2.2 人群年龄性别结构丰富 |
3.2.3 人群行为活动多样 |
3.2.4 人群活动时间具有差异性 |
3.3 使用者特征研究 |
3.3.1 使用者不同年龄行为需求分析 |
3.3.2 使用者心理特征行为需求分析 |
3.4 昆明既有住区公共空间存在问题 |
3.4.1 空间功能单一 |
3.4.2 空间环境不佳 |
3.4.3 空间位置偏远 |
3.4.4 空间设施老化 |
3.4.5 空间活动不足 |
3.4.6 空间价值缺失 |
3.5 消极空间形成的原因 |
3.5.1 社会因素 |
3.5.2 设计因素 |
3.5.3 机制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城市居民行为心理需求“积极空间”的构建法则 |
4.1 构建“积极空间”的必要性 |
4.1.1 改善空间环境 |
4.1.2 提升社区活力 |
4.1.3 提高空间安全性 |
4.2 “积极空间”的类型 |
4.2.1 动态型“积极空间” |
4.2.2 静态型“积极空间” |
4.3 “积极空间”构建要素 |
4.3.1 物质层面“积极空间”构建要素 |
4.3.2 功能层面“积极空间”构建要素 |
4.3.3 场所层面“积极空间”构建要素 |
4.4 物质、功能、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 |
4.5 案例分析 |
4.5.1 碧桂苑小区 |
4.5.2 拱墅区长庆街道杭大、水星阁小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住区积极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
5.1 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营造原则 |
5.1.1 安全性原则 |
5.1.2 人性化原则 |
5.1.3 促进交往原则 |
5.2 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强化策略 |
5.2.1 挖掘潜在空间 |
5.2.2 开放共享空间 |
5.2.3 重叠功能空间 |
5.2.4 完善评价机制 |
5.3 既有住区消极空间的改善方法 |
5.3.1 缝合链接 |
5.3.2 现状修补 |
5.3.3 空间重置 |
5.3.4 注入活力 |
5.4 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重塑措施 |
5.4.1 物质层面措施 |
5.4.2 功能层面措施 |
5.4.3 场所层面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以人为本是塑造“积极空间”的前提 |
6.1.2 物质设计是塑造“积极空间”的载体 |
6.1.3 功能设计是塑造“积极空间”的灵魂 |
6.1.4 场所设计是塑造“积极空间”的保障 |
6.1.5 物质、功能、场所之间的相辅相成 |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6.2.1 研究创新 |
6.2.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表格索引 |
附录 D:调查问卷 |
(8)“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中心区迅猛发展 |
1.1.2 城市中心区的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 |
1.1.3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创新和探索 |
1.2 相关概念 |
1.2.1 城市中心区 |
1.2.2 城市外部空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
1.3.2 国内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与涉及层面 |
2.1.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 |
2.1.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涉及层面 |
2.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演变 |
2.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两种传统模式 |
2.2.2 国外城市外部空间的演变 |
2.2.3 我国城市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 |
2.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特征研究 |
2.3.1 城市中心区相关特征 |
2.3.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基本属性及相关特征 |
2.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作用 |
2.4 使用后评价(POE)基础理论 |
2.4.1 使用后评价(POE)的概念 |
2.4.2 “结构-人文”的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与设计要点 |
3.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 |
3.1.1 日本东京六本木之丘 |
3.1.2 香港中环核心区 |
3.1.3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
3.1.4 深圳福田中心区 |
3.2 案例经验总结 |
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要点 |
3.3.1 规模尺度 |
3.3.2 交通组织 |
3.3.3 空间特质 |
3.3.4 景观绿化 |
3.3.5 配套设施 |
3.4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趋势 |
3.4.1 形式多元化 |
3.4.2 功能复合化 |
3.4.3 空间立体化 |
3.4.4 体量巨型化 |
3.4.5 环境人文化 |
3.4.6 景观多样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设计研究与使用后评价 |
4.1 项目概况 |
4.1.1 大西安新中心 |
4.1.2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 |
4.1.3 新区城市设计导则 |
4.1.4 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的作用 |
4.2 街区规模尺度 |
4.3 交通组织 |
4.3.1 交通网络 |
4.3.2 步行系统 |
4.3.3 停车系统 |
4.4 空间特质 |
4.4.1 空间构成 |
4.4.2 空间布局 |
4.4.3 空间尺度 |
4.4.4 空间界面 |
4.4.5 空间秩序 |
4.5 景观绿化 |
4.5.1 自然景观 |
4.5.2 人工景观 |
4.6 配套设施 |
4.6.1 公共服务设施 |
4.6.2 休闲设施 |
4.7 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
4.7.1 区域建设使用现状 |
4.7.2 调研方法及目的 |
4.7.3 行为地图数据分析 |
4.7.4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7.5 综合评价结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5.1 合理的政策调控 |
5.1.1 政策规定 |
5.1.2 政策实施 |
5.1.3 控制要素 |
5.1.4 设计导则 |
5.1.5 分图图则 |
5.2 适宜的街区规模尺度 |
5.2.1 交通因素 |
5.2.2 经济因素 |
5.2.3 建筑布局因素 |
5.2.4 人性化因素 |
5.3 便捷的交通组织 |
5.3.1 建构合理的交通网络 |
5.3.2 步行网络的水平布局与竖向组织 |
5.3.3 步行网络与建筑的高效连接 |
5.4 良好的空间特质 |
5.4.1 基本构成方式 |
5.4.2 空间布局模式 |
5.4.3 空间尺度控制 |
5.4.4 城市界面设计 |
5.4.5 建立空间秩序 |
5.5 宜人的景观绿化 |
5.5.1 城市景观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素 |
5.5.2 城市景观系统的建设 |
5.5.3 人工水体设计 |
5.5.4 人工绿化景观设计 |
5.5.5 硬质环境设计 |
5.5.6 景观建筑一体化 |
5.5.7 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 |
5.6 人性化的配套设施 |
5.6.1 休闲设施的种类 |
5.6.2 休闲设施的尺度 |
5.6.3 休闲设施的位置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问卷调查 |
附录3 图录 |
附录4 表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交往行为视角下潼关县城社区公园规划设计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交往行为 |
2.1.2 社区公园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交往行为理论 |
2.2.2 空间—行为互动理论 |
2.2.3 “生活圈”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3.3 综述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3 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现状认知及使用评价 |
3.1 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现状基础认知 |
3.1.1 现状基础概况 |
3.1.2 现状人口特征 |
3.1.3 现状社区公园 |
3.2 基于交往需求的社区公园使用评价模型构建 |
3.2.1 评价模型的构建基础 |
3.2.2 指标体系的评价对象 |
3.2.3 指标体系的构建准则 |
3.2.4 指标体系的层级框架 |
3.2.5 指标体系的要素构成 |
3.3 基于交往需求的社区公园使用评价分析 |
3.3.1 社区居民交往需求评价 |
3.3.2 社区公园空间使用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交往行为特征解析 |
4.1 社区公园交往行为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1 调查方法 |
4.1.2 时间分布 |
4.1.3 空间分布 |
4.2 社区公园交往行为的行为偏好特征 |
4.2.1 基本使用 |
4.2.2 活动偏好 |
4.2.3 行为模式 |
4.3 社区公园交往行为的人口属性特征 |
4.3.1 交往行为的调查结果 |
4.3.2 交往行为的内在动机 |
4.3.3 交往行为的心理特点 |
4.3.4 交往行为的群体差异 |
4.3.5 交往行为的特征总结 |
4.4 社区公园交往行为的影响演化趋势 |
4.4.1 交往行为的影响因素 |
4.4.2 交往行为的演化趋势 |
4.5 本章小结 |
5 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
5.1 社区公园的问题研判 |
5.1.1 社区公园的空间布局失衡,交往空间的服务效益低下 |
5.1.2 社区公园的空间品质较差,交往活动的体验满意度低 |
5.1.3 社区公园的空间功能单一,多元人群的交往活动受阻 |
5.1.4 社区公园的空间特色不足,交往场所的文化魅力不足 |
5.2 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思路 |
5.2.1 优化思路 |
5.2.2 优化重点 |
5.3 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原则 |
5.3.1 均等通用原则 |
5.3.2 便捷访问原则 |
5.3.3 互动包容原则 |
5.3.4 在地适宜原则 |
5.4 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目标 |
5.4.1 成长性的社区生态 |
5.4.2 无界化的交往空间 |
5.4.3 情景式的场所体验 |
5.4.4 高品质的服务供给 |
5.4.5 在地性的景观风貌 |
5.5 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
5.5.1 路径优化——促进交往发生 |
5.5.2 形态优化——增加交往频率 |
5.5.3 功能优化——满足交往需求 |
5.5.4 尺度优化——提升交往体验 |
5.5.5 环境优化——增添交往乐趣 |
5.5.6 设施优化——完善交往服务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一:潼关县城社区居民交往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二:潼关县城社区公园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三: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空间环境使用满意度专家打分表 |
致谢 |
(10)健康导向下的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典型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新经济常态下增量向存量规划转型 |
1.1.2 健康战略:推进健康中国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
1.1.3 政策导向: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全面推进 |
1.1.4 社会需求:城市居民对健康生活环境迫切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健康城市与健康社区相关研究 |
1.3.2 住区更新改造相关研究 |
1.3.3 住区外环境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健康导向 |
1.4.2 老旧住区 |
1.4.3 单位型住区 |
1.4.4 住区外环境 |
1.4.5 优化 |
1.5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健康导向下住区外环境相关研究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环境与健康理论 |
2.1.2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
2.1.3 健康促进理论 |
2.2 住区外环境与居民健康的关联构建 |
2.2.1 住区外环境居民健康需求分析 |
2.2.2 住区外环境健康行为活动解析 |
2.2.3 住区外环境对居民健康的作用机制 |
2.3 相关评价体系及标准解读及借鉴 |
2.3.1 相关评价体系及标准概述 |
2.3.2 重要评价体系及标准解读 |
2.4 健康导向下的住区外环境构成要素及营造要点 |
2.4.1 住区外环境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
2.4.2 丰富多元的场所空间 |
2.4.3 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 |
2.4.4 安全适用的环境设施 |
2.4.5 舒适宜人的物理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市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现状调研 |
3.1 西安市既有住区发展概况 |
3.2 典型住区选取及调研技术路线 |
3.2.1 调研对象选取依据 |
3.2.2 调研方法及内容 |
3.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家属院 |
3.3.1 住区整体概况 |
3.3.2 场所空间现状 |
3.3.3 精神环境现状 |
3.3.4 环境设施现状 |
3.3.5 物理环境现状 |
3.3.6 室外健康行为及空间现状 |
3.4 中铁集团太乙路东院小区 |
3.4.1 住区整体概况 |
3.4.2 场所空间现状 |
3.4.3 精神环境现状 |
3.4.4 环境设施现状 |
3.4.5 物理环境现状 |
3.4.6 室外健康行为及空间现状 |
3.5 纺织城六棉光明小区 |
3.5.1 住区整体概况 |
3.5.2 场所空间现状 |
3.5.3 精神环境现状 |
3.5.4 环境设施现状 |
3.5.5 物理环境现状 |
3.5.6 室外健康行为及空间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病理问题分析 |
4.1 优化意愿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4.1.1 调研样本回收情况 |
4.1.2 调研居民基本情况 |
4.2 外环境优化意愿及健康病理问题分析 |
4.2.1 场所空间优化意愿及病理问题分析 |
4.2.2 环境设施优化意愿及病理问题分析 |
4.2.3 物理环境优化意愿及病理问题分析 |
4.2.4 精神环境优化意愿及病理问题分析 |
4.3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核心要素分析 |
4.3.1 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要素病理关系分析 |
4.3.2 场所空间为核心的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要素构成 |
4.4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病理问题总结 |
4.4.1 缺乏统筹布局,消极空间增多 |
4.4.2 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不足 |
4.4.3 热环境质量差,影响生理舒适 |
4.4.4 健康意识薄弱,健康管理落后 |
4.5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核心要素-场所空间病理问题总结 |
4.5.1 活动空间引导不足,减少活动时间 |
4.5.2 绿化植物配置失衡,破坏生态景观 |
4.5.3 交通空间秩序混乱,威胁安全出行 |
4.5.4 健康配套设施滞后,服务水平偏低 |
4.6 本章小结 |
5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目标、原则及策略 |
5.1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目标、原则及内容 |
5.1.1 优化目标 |
5.1.2 优化原则 |
5.1.3 外环境整体优化内容及重点 |
5.2 物质环境健康优化策略 |
5.2.1 强调统筹布局的空间规划,提高整体效率 |
5.2.2 加强自然调蓄的海绵建设,提高舒适水平 |
5.2.3 构建平灾结合的弹性空间,提升应急能力 |
5.3 精神环境健康优化策略 |
5.3.1 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提升居民健康意识 |
5.3.2 提高健康管理水平,实现健康生活品质 |
5.3.3 增强居民情感归属,体现住区人文关怀 |
5.4 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实施保障策略 |
5.4.1 建立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 |
5.4.2 建立资源共享的服务机制 |
5.4.3 建立资金充足的筹集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核心要素-场所空间优化策略 |
6.1 场所空间优化要素及重点 |
6.2 活动空间健康优化策略 |
6.2.1 营造健康多元的空间层次,提升空间品质 |
6.2.2 创建功能融合的复合空间,提高使用效率 |
6.2.3 兼顾弱势人群的活动需求,优化空间设计 |
6.2.4 增加安全舒适的环境设施,提升空间活力 |
6.3 绿化空间健康优化策略 |
6.3.1 丰富植物配置,恢复绿色健康的绿化景观 |
6.3.2 增设功能空间,构建多元共享的绿化空间 |
6.3.3 增加绿化面积,营造舒适美观的绿化环境 |
6.4 交通空间健康优化策略 |
6.4.1 构建舒适的慢行网络,提倡健康安全出行 |
6.4.2 优化动静态交通布局,减少人车互相干扰 |
6.4.3 增加保障性安全设施,营造安全交通环境 |
6.5 设施服务空间健康优化策略 |
6.5.1 补齐健康服务设施短板,完善服务设施体系 |
6.5.2 整合公共服务设施资源,构建全龄健康服务 |
6.6 典型住区优化方案——中铁集团太乙路东院小区 |
6.6.1 整体优化方案 |
6.6.2 活动空间优化方案 |
6.6.3 绿化空间优化方案 |
6.6.4 交通空间优化方案 |
6.6.5 设施服务空间优化方案 |
6.6.6 精神环境优化方案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满意度及优化意愿问卷调查 |
附录二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附录三 《健康住宅评价标准》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附录四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附录五 《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附录六 WELL建筑标准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附录七 LEED-ND评价体系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四、植物的构成空间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州西湖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研究[D]. 王新茹.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特征及提升设计研究[D]. 赵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研究 ——以温州市主城区为例[D]. 陈新雅.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4]基于微气候的西安市高校校园户外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倪晓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西安平原型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凿齿村为例[D]. 裴进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行为选择的西安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气候适应性空间模式语言研究[D]. 陈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城市既有住区“积极空间”的重塑策略研究[D]. 王税.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8]“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贾晨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交往行为视角下潼关县城社区公园规划设计优化策略[D]. 高云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健康导向下的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典型住区为例[D]. 熊则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