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班主任工作新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何斯婕[1](2021)在《新工科人才培养视域中“一体两翼”班主任工作模式构建》文中认为面对新时代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高要求和工科生当前存在的突出性问题,新工科班主任作为开展工科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必须进一步明确角色、开拓思路、创新模式,助力我国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构建具有可操作、科学化、有实效的"一体两翼"班主任工作模式,可以为高校新工科班级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提供新思路。
刘洋洋[2](2020)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不断深入,班主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对于调动班主任育人积极性、提升全员育人实效具有建设性意义。教育生态学为人们观察和认识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思维方式。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切入,以构成要素对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的影响为主线研究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而且为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的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以及系统分析法,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工具,用生态学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研究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将班主任育人机制看作是由主体、客体、介体以及环体共同构成的具有动态平衡性的统一整体,分析研判育人机制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分析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对高校班主任、负责班主任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大学生进行访谈调研,充分了解现实情况,旨在肯定既有成绩、发现现存问题,推动机制优化,促进班主任作用发挥。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班主任育人机制在制度环境方面有一定保障,作用发挥也有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基本要素的四个方面:主体定位不明确、职业能力待提升,主客体互动难以深入,介体有效性发挥不足,环体问题日益凸显。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顶层设计中生态系统理念待提升、育人机制内部各因子联动不足、大时代环境的影响是班主任育人机制现存问题的原因。对此,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对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进行优化分析:一要强化生态思维,加强顶层设计;二要遵循生态位原理,主体要明确职责,提升认同;三要遵循动态平衡的原则,促进主客体和谐共生;四要遵循生态链法则,改进育人机制介体;五要遵循系统性原则,优化育人机制环体。
向红[3](2019)在《新形势下工科班主任开展思政工作新思路》文中研究表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新形势下,学生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教育教学呈现出新特征,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国际竞争也凸显出新态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工科专业班主任作为开展工科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要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工科专业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占领和开创开展工科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让工科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效。
尚航[4](2019)在《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学业指导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中引发诸多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我国高校大学生规模逐步扩大,大学生的个体情况日渐复杂,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个体特征愈发明显,学生自身存在的各类学业问题开始日渐凸显。根据国家教育部所发布的信息显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平均每学年因学业等原因退学的本专科学生人数已经超过十万人,而在我国各高校中每学年因各种学业问题延期毕业与肄业的学生更是不计其数。据本文所做研究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会学、不爱学、学不会等学业问题,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与解决好大学生身上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学业问题与困惑,使每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促进其自身学业发展并使其最终获得学业成功,这些关键性问题应引发我国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足够的思考、关注与重视。虽然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开始逐渐意识到学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人才质量培养的重要,然而,学业指导在我国高校发展与实施的时日尚短,关于学业指导领域的研究还需不断深化。在我国现阶段,学业指导相关概念尚需界定与明晰,学业指导制度尚需制定与确立,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尚待建立与实施。因此,从根本上说,学业指导许多问题亟待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本文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学生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个案研究等分析方法,对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首先,明确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基本内容;其次,对我国高校学业指导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与研究,明确了我国高校学业指导的历史走向;再次,运用问卷调查、访谈与案例研究法对我国高校学业指导现状进行了定量与质性研究,明确了目前在我国构建高校学业指导体系需要重点关注与解决的问题;此外,将文献资料法与案例研究分析方法相结合,深入分析与研究了美、英两国独具特色的学业指导体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的一般模型。以一般模型为基准,从我国国情以及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实际状况出发,构建了我国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我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回答了“谁来指导”、“指导什么”、“怎么指导”、“如何保障指导可持续进行”等关键问题,体现了学业指导制度应有的系统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马朝晖[5](2019)在《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研究 ——基于大连理工大学的调研》文中研究指明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课程、科研等十大育人长效机制。“三全育人”理念让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通了育人最后一公里。班主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全员育人的重要载体,能够精准体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班主任发挥育人作用,能够有力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外化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优秀班主任的访谈,针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得到了班主任育人作用提升的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意识两个主题下的十七个自由节点,以此来总结出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的影响因素。同时,借助班主任认知、学生满意度模型为研究模型,调研得出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现状。本文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部分,对六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优秀班主任进行访谈,通过质性分析,借助Nvivo分析软件,得出他们访谈内容中的影响因素,提出高校班主任育人能力模型。定量分析中,通过问卷调查,借助SPSS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发现了影响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满意度因素以及学生期待,服务于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的对策研究。本文聚焦于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基于“三全育人”理念进行讨论,最终从个人、路径和保障三方面提出了改进对策,分别是提升高校班主任育人能力实现全员育人、优化高校班主任育人路径保证全过程育人、完善高校班主任育人保障助力全方位育人三条对策,每条对策内又分为了数条实施举措,从而保证对策的完整性。高校班主任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本文试图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对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工作对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提出改进对策,以期对高校思政工作有所贡献。
金卫东[6](2019)在《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J中学为例》文中认为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范式,也为学校的整体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建设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新时代教育变革的需求,也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需求。本研究以上海市J中学为个案,在多年的教师发展实践行动研究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问卷和访谈调查、参与观察、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理性思辨探索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设机制、核心要素及建构途径。论文首先借助相关文献,分析了我国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的现状,总结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历史视角叙述了个案学校建设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实践历程:在萌芽期,通过探究课程、专题培训等活动激发教师发展的意识和动力;在培育期,通过不同任务驱动的教师发展团队实践,实现从表层组织架构到深层组织文化的转化;在发展期,面对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以及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等新情况和新挑战,进行了基于智慧教室的教师发展和在校际交流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探索。论文结合个案学校的实践,论述了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得以生发和持续发展的多重机制,具体包括:目标导向、动力激发、任务驱动、专家引领等四个培育机制;持续改进、政策激励、文化引领等三个运行机制;过程评价、绩效评估、团队评价等三个评价机制;以及组织和制度两大保障机制。论文还分析了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五个核心要素: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共同体的引领者、实践中的互助合作、交流分享的时空和平台、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论文最后提出了基于需求分析打造共同体愿景、适度安排专业发展活动提高活动实效、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专家引领、创造广泛充分的同行交流机会以及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和物质支持等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构途径。本文的实践探索对同类初中学校的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基于实践和调查数据进行的理论探讨是对已有教师专业共同体研究的拓展与补充。
王敏[7](2020)在《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十四个坚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学生工作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工作模式产生的逻辑起点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教育、管理及服务功能,也必然要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工作及学生主体性需求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学生工作模式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教育、教导为主的教育中心型模式阶段,教育与管理并存的管理中心型模式(即教育—管理模式)阶段,教育、管理和服务并存的服务中心型模式(即教育—管理—服务模式)阶段,现阶段学生工作模式多以服务中心型为主。近些年,学生工作模式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在具体工作中显现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破以往学生工作的局限,化解发展中的困惑与难题,必须转换思路,调整发展战略,将“学生发展”作为学生工作的新视野,适时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发展性”的学生工作模式——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用“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形象地加以表述。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构建这种模式是实现学生工作内涵式发展,打通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高效发挥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功能的有效方式。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新发展理念和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为理论基础,指导模式构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对高校学生工作、学生工作模式等相关概念准确界定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涵义和特点,抓住“以人为本位”的核心思想,具体阐述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核心价值诉求。对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从教育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和学工队伍构建模式四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学生工作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和学生本身三个层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借鉴以往高校学生工作的有益经验,结合当前学生思想和心理发展的新特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和主线,从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理论体系,对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理论思考。基本理念突出发展性和层次性,围绕着发展的学生观、发展的学生工作者观、发展的学生工作组织观和发展的学生工作观而展开。同时,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坚持发展性、可持续性和开放性等基本原则的指导意义。围绕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工作者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工作组织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工作全面发展等方面,确立了本研究的基本目标。在基本内容的设计上,着重突出了教育、管理和服务对学生工作模式未来发展的意义。围绕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目标,设计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核心价值诉求的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从构建“131式”发展型学生教育模式、“131式”发展型学生管理模式和“131式”发展型学生服务模式入手,论述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内容。在系统阐述这三种模式的概念、特点以及联系与区别基础上,从“1个核心目标、3大内容体系、1个实践体系”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这三种模式构建的具体思路和实践路径,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和可操作性。为确保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正常运行,又从组织领导保障、队伍保障、物质保障、制度保障等方面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科学合理的运行保障体系。
王微[8](2018)在《人文关怀视阈下高校班主任工作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班主任是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教师群体,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保证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要切实强化班主任工作效果,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落到实处,而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无疑给高校班主任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文章将对人文关怀理念的内涵加以探讨和分析,并对人文关怀视阈下高校班主任工作原则和有效路径加以探析,以期能够全面提升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为大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和协调全面发展。
王丽洁[9](2017)在《浅议高校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文中指出探究高校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从高校班主任工作的理念、内容和方法三方面入手,探究高校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以期加强高校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静超[10](2016)在《社会工作介入高校班主任职业能力提升的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一项关于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介入高校班主任职业能力提升的实务性研究。应对于高等院校,班主任承担着高校学生的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组织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等活动,实施相应的管理行为,以“德高为师、师正为范”为理念,成为高校教学者与管理者中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提升高校人才的质量,在加大培养力度的前提下,要不断提升班主任的技术技能水平、驾驭职业的能力。高校班主任要拥有多元化、综合性的能力,其中畅通的沟通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专业素养能力尤其至关重要。笔者通过调研取得大量数据,表明:多数班主任在提升能力方面遭遇瓶颈。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来帮助高校班主任不断提升职业能力。综上所述,为了使学生得到全方位、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提高班主任驾驭职业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得到更优质的服务、更专业的指导。本文的主体研究对象是青年政治学院的23位在职在岗班主任,剖析了高校班主任职业能力方面的现实情况,并针对其如何进行能力提升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以深入访谈法为基础、实地观察法为主线、研究行动法为有益的补充。数据表明:高校班主任普遍认为他们主要在人际沟通、分析判断和专业素养三种能力上有所欠缺。在调查后,笔者设计了三个小组活动来对班主任职业能力进行提升,第一个小组活动为:“自我优势认识”,班主任重新认识自身优势,发掘自身潜能,互相学习,并把优势运用在现在的班主任工作中;第二个小组活动为:“减压缓压”,为班主任在提升职业能力方面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培养班主任良好的情绪表达与疏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沟通,懂得交流,提高人际沟通、分析判断等工作能力,班主任要在群体中共享信息资源;第三个小组活动为:“团结就是力量”以小组活动为契机,协助他们提升专业素养。最后评估了活动的效果,表明:社会工作介入高校班主任工作有助于其职业能力的提升。
二、高校班主任工作新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班主任工作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新工科人才培养视域中“一体两翼”班主任工作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工科背景下加强工科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 |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 |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五个思政”要求的重要路径 |
(三)是对新时期高校班主任管理育人短板的补齐 |
(四)是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 |
二、“一体两翼”班主任工作模式的构建 |
(一)以赛促学,培养工科素养 |
(二)以书润文,提升人文素养 |
三、“一体两翼”班主任工作模式发挥的作用 |
(一)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模式,实现“三全育人” |
(二)进一步提升工科学生综合素质,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 |
(2)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高校班主任的研究现状 |
1.2.2 高校育人机制研究现状 |
1.2.3 教育生态学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的理论架构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校班主任 |
2.1.2 育人机制 |
2.1.3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 |
2.1.4 教育生态学 |
2.2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
2.2.1 人本性原则 |
2.2.2 系统性原则 |
2.2.3 动态平衡性原则 |
2.3 教育生态学基本原理及其在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中的体现 |
2.3.1 限制因子定律 |
2.3.2 教育节律 |
2.3.3 教育生态位原理 |
2.3.4 花盆效应 |
2.3.5 一潭活水效应 |
2.3.6 教育生态链法则 |
2.4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基本要素分析 |
2.4.1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主体 |
2.4.2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客体 |
2.4.3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介体 |
2.4.4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环体 |
2.4.5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3章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现状分析 |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近年来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的成效 |
3.2.1 制度环境有保障 |
3.2.2 作用发挥有实效 |
3.3 当前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主体定位不明确、职业能力待提升 |
3.3.2 主客体互动难以深入 |
3.3.3 介体有效性发挥不足 |
3.3.4 环体问题日益突显 |
3.4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顶层设计中生态系统理念有待提升 |
3.4.2 育人机制内部各因子联动不足 |
3.4.3 大时代环境的影响 |
第4章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优化 |
4.1 强化生态思维,加强顶层设计 |
4.1.1 坚持党的领导 |
4.1.2 提高对班主任育人机制的重视 |
4.1.3 健全班主任队伍建设运行机制 |
4.2 遵循生态位原理,明确职责,提升认同 |
4.2.1 促进生态位特化,明确定位发挥优势 |
4.2.2 提升职业能力,推动“态”“势”结合 |
4.3 遵循动态平衡原则,促进主客体和谐共生 |
4.3.1 以平等为前提,重视引导 |
4.3.2 以情感为纽带,促进理解 |
4.3.3 以媒体为平台,增进交流 |
4.4 遵循生态链法则,改进育人机制介体 |
4.4.1 教育内容要“新”,提升育人实效 |
4.4.2 教育方式要“活”,拓宽教育渠道 |
4.5 遵循系统性原则,优化育人机制环体 |
4.5.1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
4.5.2 提升对社会环境的重视 |
4.5.3 增进家校互动联系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班主任访谈提纲 |
附录二: 部门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大学生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新形势下工科班主任开展思政工作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明确角色定位,成为“三全育人”的坚定拥护者 |
2 认真履行职责,成为“课程思政”的积极实践者 |
2.1 站稳三尺讲坛,让理论课堂成为传播情怀的阵地 |
2.2 积极打造“第二课堂”,让实践创新成为培养学生担当意识的平台 |
2.3 打造个性化的班级文化,让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增长责任意识 |
3 坚持“四有”标准,成为思政工作新思路的积极探索者 |
3.1 更新工作理念,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 |
3.2 积极开展“微教育”,占领网络新阵地 |
3.3 严把“思想关”,树立“以德为先”的人才理念 |
4 结语 |
(4)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学业指导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国外学业指导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3 关于现有研究的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问卷调查与访谈法 |
1.4.3 个案分析法 |
2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
2.1 理论基础 |
2.1.1 以学生为中心理论 |
2.1.2 学生发展理论 |
2.1.3 理论分析 |
2.2 核心概念 |
2.2.1 学业 |
2.2.2 学业指导 |
2.2.3 学业指导体系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学业指导的历史研究 |
3.1 我国学业指导历史发展中的相关制度辨析 |
3.1.1 本科生导师制 |
3.1.2 高校班主任与辅导员制度 |
3.1.3 “辅导答疑”与朋辈指导制度 |
3.2 我国学业指导的历史进程梳理 |
3.2.1 中国近代大学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 |
3.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改革开放(1978年) |
3.2.3 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学业指导的现状研究 |
4.1 我国高校学业指导的整体状况调查 |
4.1.1 样本数据质量分析 |
4.1.2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4.1.3 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的现状分析 |
4.1.4 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的满意度分析 |
4.1.5 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的期望值分析 |
4.2 我国高校学业指导的案例分析 |
4.2.1 清华大学学业指导个案分析 |
4.2.2 复旦大学学业指导个案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国外学业指导的经验与借鉴 |
5.1 美国学业指导的经验与借鉴 |
5.1.1 美国高校学业指导的组织模式 |
5.1.2 美国高校学业指导的指导模式 |
5.1.3 美国高校学业指导的个案分析 |
5.1.4 美国高校学业指导的特点与问题 |
5.2 英国学业指导的经验与借鉴 |
5.2.1 英国高校学业指导的组织模式 |
5.2.2 英国高校学业指导的指导模式 |
5.2.3 英国高校学业指导的个案分析 |
5.2.4 英国高校学业指导的特点与问题 |
5.3 本章小结 |
6 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的一般模型 |
6.1 学业指导体系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
6.1.1 目标 |
6.1.2 基本原则 |
6.2 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的一般模型 |
6.2.1 一般模型的三个维度 |
6.2.2 三个维度的解读 |
6.2.3 学业指导体系:三个维度的耦合关系 |
7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建构 |
7.1 组织维度 |
7.1.1 学业指导组织与组织网络 |
7.1.2 学业指导人员 |
7.1.3 学业指导制度保障 |
7.2 技术维度 |
7.2.1 学业指导内容建设 |
7.2.2 学业指导方法建设 |
7.2.3 特殊学生群体的学业指导建设 |
7.3 文化维度 |
7.3.1 学业指导制度文化 |
7.3.2 学业指导行为文化 |
7.3.3 学业指导精神文化 |
7.4 政策和建议 |
7.4.1 完善大学生支持服务体系 |
7.4.2 建立学业指导的专业学术组织 |
7.4.3 将学业指导纳入质量保障体系 |
7.4.4 学校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完善学业指导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B 学业指导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研究 ——基于大连理工大学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点 |
2 高校班主任发挥育人作用的理论概述 |
2.1 高校班主任工作 |
2.1.1 高校班主任 |
2.1.2 高校班主任育人职责 |
2.1.3 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协同机制 |
2.2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理论基础 |
2.2.1 “三全育人”理念 |
2.2.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3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外化理论 |
2.3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重要意义 |
2.3.1 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的外部环境优势 |
2.3.2 高校班主任队伍是“全员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
2.3.3 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能够精准体现“全过程育人” |
2.3.4 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助力“全方位育人”体系构建 |
3 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影响因素及现状分析 |
3.1 优秀高校班主任案例质性分析 |
3.1.1 案例节点编码 |
3.1.2 案例节点分类 |
3.1.3 高校班主任个人育人影响因素主题提炼 |
3.2 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现状 |
3.2.1 模型构建及问卷设计与发放 |
3.2.2 班主任育人作用发挥情况 |
3.2.3 学生与高校班主任的交流情况 |
3.2.4 学生对高校班主任的期待 |
3.2.5 学生对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的满意度回归分析 |
3.3 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中的问题 |
3.3.1 高校班主任育人制度不全 |
3.3.2 高校班主任育人能力不足 |
3.3.3 高校班主任育人路径模糊 |
3.3.4 高校班主任育人配合不强 |
3.4 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高校兼职班主任角色冲突 |
3.4.2 高校班主任制度建设不够 |
3.4.3 高校班主任工作职责不够明晰 |
3.4.4 高校育人队伍协调性发挥不强 |
4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改进对策 |
4.1 明确高校班主任育人职责 |
4.1.1 明确高校班主任课程育人职责 |
4.1.2 明确高校班主任科研育人职责 |
4.1.3 明确高校班主任全过程育人职责 |
4.2 提升高校班主任育人能力保证提升全员育人效果 |
4.2.1 构建高校班主任育人能力模型 |
4.2.2 加强高校班主任育人知识培训 |
4.2.3 完善高校班主任实践技能培训 |
4.2.4 发挥高校班主任榜样典型作用 |
4.3 构建班主任育人制度体系保证班主任育人能力发挥 |
4.3.1 完善高校班主任选聘标准 |
4.3.2 完善高校班主任考评体系 |
4.3.3 优化高校班主任激励机制 |
4.3.4 建立高校班主任实践机制 |
4.4 建立高校班主任同其他育人队伍协同育人机制 |
4.4.1 构建高校班主任与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制度 |
4.4.2 增强高校班主任与高校导师队伍协同育人效果 |
4.4.3 建立高校班主任与高校行政人员协同育人体系 |
4.4.4 完善高校班主任与高校党团队伍协同育人体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班主任访谈提纲 |
附录 B 班主任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 C 班主任考核量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J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变革的时代要求 |
二、学校发展的现实需求 |
三、教师成长的内在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目的、目标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和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共同体相关概念 |
二、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内涵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和对象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现状审视 |
第一节 我国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实践现状 |
一、实践研究难以适应全体教师发展的需要 |
二、实践层次和关注点有待提高和拓宽 |
第二节 我国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
二、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组织不力 |
三、单位激励制度不健全 |
第三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实践:历史视角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萌芽期 |
一、探究课程中的教师发展 |
二、专家引领下的教师发展 |
三、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
第二节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培育期 |
一、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发展 |
二、分层培养中的教师发展 |
三、聚焦师德的教师发展 |
四、以课题为抓手的教师发展 |
五、依托特色项目的教师发展 |
第三节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发展期 |
一、智慧教室引领的教师发展 |
二、校际交流中的教师发展 |
第四节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设成效 |
一、共同体建设中的学校和教师个人成绩 |
二、教师对专业共同体的评价反馈 |
第四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培育和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培育机制 |
一、目标导向机制 |
二、动力激发机制 |
三、任务驱动机制 |
四、专家引领机制 |
第二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
一、持续改进机制 |
二、政策激励机制 |
三、文化引领机制 |
第五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评价和保障机制 |
第一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评价机制 |
一、过程评价机制 |
二、绩效考核机制 |
三、团队评价机制 |
第二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保障机制 |
一、组织保障 |
二、制度保障 |
第六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要素分析与建构 |
第一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核心要素 |
一、共同价值观和愿景 |
二、共同体引领者 |
三、专业实践中的互助合作 |
四、交流分享的时空和平台 |
五、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
第二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核心要素的建构途径 |
一、基于需求分析打造共同愿景 |
二、适度且有实效的专业发展活动 |
三、多层次全方位的专家引领 |
四、创造广泛充分的同行交流机会 |
五、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和物质支持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个案学校近年来教师发展成绩 |
(二)上海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
(三)共同体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四)教师访谈问题汇总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创新之处 |
2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学生工作 |
2.1.2 高校学生工作 |
2.1.3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 |
2.1.4 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科学发展观 |
2.2.3 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 |
2.3 本章小结 |
3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成绩显着 |
3.1.1 学生工作模式的目标和理念得到明确 |
3.1.2 学生工作模式的内容得到深化 |
3.1.3 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
3.2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教育模式:过于突出教育的共性和塑造的统一性 |
3.2.2 管理模式:过于突出管理的约束性和规范性 |
3.2.3 服务模式:过于突出服务的“大而全”,强调“包下来、管到底” |
3.2.4 队伍构成模式:专职人员配备比例不足,队伍缺乏稳定性 |
3.3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学校对学生工作及其模式构建重视不够 |
3.3.2 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缓慢 |
3.3.3 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理论思考 |
4.1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基本理念 |
4.1.1 发展的学生观 |
4.1.2 发展的学生工作者观 |
4.1.3 发展的学生工作组织观 |
4.1.4 发展的学生工作观 |
4.2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1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
4.2.2 坚持发展性原则 |
4.2.3 坚持可持续原则 |
4.2.4 坚持开放性原则 |
4.3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基本目标 |
4.3.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4.3.2 促进学生工作者全面发展 |
4.3.3 促进学生工作组织全面发展 |
4.3.4 促进学生工作全面发展 |
4.4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基本内容 |
4.4.1 教育是学生工作的根本内容 |
4.4.2 管理是学生工作的基础内容 |
4.4.3 服务是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索 |
5.1 “131式”发展型学生教育模式的构建 |
5.1.1 “1个核心目标” |
5.1.2 “3大学生教育内容体系” |
5.1.3 “1个学生教育实践体系” |
5.2 “131式”发展型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 |
5.2.1 “1个核心目标” |
5.2.2 “3大学生管理内容体系” |
5.2.3 “1个学生管理实践体系” |
5.3 “131式”发展型学生服务模式的构建 |
5.3.1 “1个核心目标” |
5.3.2 “3大学生服务内容体系” |
5.3.3 “1个学生服务实践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保障体系 |
6.1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组织领导保障 |
6.1.1 组织领导保障的内涵 |
6.1.2 组织领导保障的具体内容 |
6.1.3 组织领导保障需处理的逻辑关系 |
6.2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队伍保障 |
6.2.1 加大管理力度,提升队伍发展质量 |
6.2.2 突出服务意识,拓宽队伍发展空间 |
6.2.3 重视科研能力,提高队伍发展水平 |
6.3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物质保障 |
6.3.1 经费与资金投入保障 |
6.3.2 基础设施保障 |
6.4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 |
6.4.1 学生工作的宏观制度保障 |
6.4.2 学生工作的微观制度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实践运行调查情况问卷(学生版) |
附录B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实践运行调查情况问卷(辅导员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人文关怀视阈下高校班主任工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文关怀理念的内涵 |
二、人文关怀视阈下高校班主任工作原则探析 |
(一) 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标 |
(二)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三) 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 |
三、人文关怀视阈下高校班主任工作模式的构建路径 |
(一) 做大学生的贴心人和引路人 |
(二) 深入细致地开展班主任工作 |
(三) 创新工作理念, 提高自身素质 |
(9)浅议高校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升班主任工作理念 |
(一) 践行人本理念彰显人文关怀 |
(二) 渗透价值参与理念拨正价值偏差 |
(三) 坚持系统理念实现最优教育 |
(四) 贯穿实践理念检验育人真理 |
二、创新班主任工作内容 |
(一) 培养责任意识坚固责任观念 |
(二) 开发创新能力培训创新人才 |
(三) 塑造心理品格打造积极人生 |
(四) 指导生涯规划共筑就业之路 |
三、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 |
(一) 教育方法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
(二) 管理方法实现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 |
(10)社会工作介入高校班主任职业能力提升的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理论依据 |
1、优势视角 |
2、小组动力学理论 |
3、社会支持理论 |
(五)核心概念 |
1、高校班主任 |
2、职业能力 |
(六)研究方法 |
1、深度访谈法 |
2、实地观察法 |
3、行动研究法 |
一、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班主任职业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
(一)青年政治学院概述 |
(二)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班主任概况和职责 |
1、班主任的基本情况 |
2、班主任工作职责 |
(三)样本基本情况 |
(四)班主任职业能力现状分析 |
1、人际沟通能力欠缺 |
2、分析判断能力的欠缺 |
3、专业素养能力的欠缺 |
(五)影响职业能力提升的因素 |
1、班主任的自身因素 |
2、高校因素 |
3、社会因素 |
二、社会工作介入高校班主任职业能力提升的实务探索 |
(一)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
1、高校工作融合社会工作的优势 |
2、高校班主任对社会工作的需求 |
3、社会工作的多元性和专业性 |
(二)社会工作介入高校班主任职业能力提升的实务探索 |
1、小组成员招募 |
2、小组目标 |
3、小组的实施流程 |
4、小组活动总体评估 |
三、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四、高校班主任工作新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工科人才培养视域中“一体两翼”班主任工作模式构建[J]. 何斯婕.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1(S1)
- [2]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研究[D]. 刘洋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3]新形势下工科班主任开展思政工作新思路[J]. 向红. 现代商贸工业, 2019(32)
- [4]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研究[D]. 尚航.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5]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研究 ——基于大连理工大学的调研[D]. 马朝晖.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6]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J中学为例[D]. 金卫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7]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研究[D]. 王敏.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8]人文关怀视阈下高校班主任工作模式研究[J]. 王微. 青年与社会, 2018(34)
- [9]浅议高校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J]. 王丽洁. 知识经济, 2017(20)
- [10]社会工作介入高校班主任职业能力提升的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为例[D]. 静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