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倍体毛白杨当年培育壮苗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沈霞[1](2020)在《银白杨幼化与环境因子响应》文中认为银白杨(Populus alba),广布于我国西北、华北、西藏等地。因其树干通直、树形高大及具有一定固沙能力,常用于园林规划与防风固沙;此外,耐寒耐旱的生理特性,使其成为西藏主要的乡土造林树种。作为白杨派中较难生根的树种,在西藏高寒环境条件下,传统的扦插育苗成活率低,制约了银白杨的苗木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材料、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条件的筛选与组培多代幼化,分析在高寒环境条件下银白杨组织培养优化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开展银白杨扩繁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银白杨组织培养体系分为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诱导、生根诱导以及生根移栽四个阶段。(2)在本地银白杨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为当年生带腋芽茎段;最佳取材时间为4~7月;最佳消毒方法为先用70%酒精消毒30s,再用1%的次氯酸钠消毒20min。(3)银白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1mg/L+蔗糖3%+琼脂0.6%,p H值范围为5.7~6.0。(4)利用银白杨的茎段和叶片进行不定芽直接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1mg/L+蔗糖3%+琼脂0.6%,p H值范围为5.6~6.0;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1mg/L+KT0.2mg/L+蔗糖3%+琼脂0.6%,p H值范围为5.6~6.0;不定芽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mg/L+KT0.2mg/L+IBA0.2mg/L,p H值为5.8;银白杨不定芽壮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蔗糖2%+琼脂0.6%,p H值范围为5.6~6.0。(5)生根阶段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MS+IBA0.4mg/L+蔗糖1.5%+琼脂0.6%,最佳p H值为5.7±01。(6)生根的试管苗需要经过炼苗再进行移栽。试验结果表明,生根苗最优的炼苗时长为5d左右,移栽成活率为88.89%;银白杨生根苗的最佳移栽基质为蛭石。(7)选择不同幼化程度的叶片进行银白杨多代培养。通过对不定芽分化与生根率的对比,以及对幼化培养中IAA/ABA的比值大小的比较。随幼化代数的增加,不定芽分化与生根率出现下降趋势,内源激素IAA/ABA的比值,也出现明显的下降,初代为10.97,一代为37.03,二代为12.21,表明高寒环境条件下银白杨多代幼化效果最好的是组培一代,最佳培养代数为1~2代。IAA/ABA可以作为木本植物幼化程度判断的参考。(8)在高寒环境条件下,银白杨组织培养各阶段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总体来说温度与光照是影响培养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愈伤组织诱导阶段的适宜温度为25℃,光照条件为先暗培养8d以后,然后每天12h光照培养,促进愈伤组织健壮生长;生根阶段的最佳培养温度为23±2℃变温,光照强度为1800LX~2200LX,光照时间为12h/d;炼苗移栽阶段的最佳培养环境保持在50%透光度条件下,室内温度(19~22℃),湿度保持在60%~70%。
王晶[2](2019)在《藏川杨与毛白杨嫁接过程中mRNA交流与调控网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嫁接技术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因操作简便、繁育快并能改良接穗性状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业与园艺业植物繁育与生产等方面。一直以来,研究者都在试图探索嫁接植物砧木与接穗相互作用的机制。随着生物分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众多研究逐渐聚焦于探索嫁接植物砧木与接穗之间遗传物质的传递问题。本研究以藏川杨(Populus szechuanica var.tibetica)和毛白杨(Populus tonmetosa Carr.)为实验材料,通过搭建无菌组培体系进行微型异种嫁接实验,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取基因表达数据,解析藏川杨与毛白杨组织间mRNA的交流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选用微型嫁接方法降低外界环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首先搭建藏川杨与毛白杨无菌组培体系。我们通过设计植物激素浓度梯度来获取藏川杨组织培养各阶段最适培养基配方,成功构建藏川杨组培体系;另外对现有的毛白杨组培材料进行愈伤组织再分化诱导去除年龄效应的影响;最后对两种杨树进行正反嫁接实验,并以自体嫁接作为对照。结果发现藏川杨与毛白杨嫁接亲和性较好,且以藏川杨做砧木嫁接毛白杨的成活率更高。另外,我们通过细胞荧光示踪剂确定了砧木与接穗维管组织重连的时间在嫁接后5~6 d。2.根据维管组织重建时间,分别在嫁接后5 d,6 d,8 d,12 d,18 d,26 d,36 d与48 d采集嫁接材料茎段部位,提取RNA并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取原始数据后使用Trinity对对照组样本的clean reads进行组装,去除冗余序列后进行二次拼接,最终获得藏川杨转录本83,222条,毛白杨转录本106,402条。使用RSEM进行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定量验证组装的准确性,获取的表达量数据在校正批次效应后显示样本重复性好,组装结果与定量结果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3.将藏川杨与毛白杨转录组序列进行比对筛选两种杨树各自的特异性序列,通过异源组织与特异性序列进行比对定量,获得能够进行双向转运的转录本,包含转运至毛白杨体内的273个,至藏川杨体内的1678个。经过功能富集显示这些能够产生跨越嫁接接合部位转录本的基因与植物生长发育、代谢相关以及相应外界刺激并调节自身基因表达调控等生物过程相关。4.使用ImpulseDE2工具对藏川杨与毛白杨之间交换的基因进行时序性差异表达分析,分别获得在不同受体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这些基因所发挥的功能与命运走向进行了预测。5.首次尝试使用构建基因调控网络的方法解析嫁接机制,将高维微分方程与进化博弈论理论相结合,对藏川杨与毛白杨产生交换的基因进行互作调控关系分析,寻找到关键的枢纽基因,为后续进一步挖掘与验证杨树嫁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影响因子提供了参考方向。
徐仕英[3](2019)在《基于2n配子途径的杂交兰多倍体育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杂交兰是国兰和大花蕙兰杂交培育的兰花新类型,既有国兰的幽香和株型优美,又有大花蕙兰的花大色艳,市场前景广阔。多倍体育种是兰花育种的主要方法,但目前有关利用2n配子途径选育多倍体杂交兰新品种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株系44-58、‘小凤兰’、‘君豪兰’和‘宫粉佳人兰’等为材料,研究利用2n配子途径选育杂交兰多倍体新品种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金嘴墨兰’、‘太平洋兰’、‘小凤兰’、‘君豪兰’和‘宫粉佳人兰’进行2n雄配子发生率鉴定。发现不同兰花品种的2n雄配子发生率不同,‘君豪兰’和‘宫粉佳人兰’2n雄配子发生率较高。2.株系44-58ב小凤兰’杂交后代种子萌发率为100%,共获得1226个株系,其中疑似多倍体有2个。‘君豪兰’和‘宫粉佳人兰’杂交后种子萌发率为98.00%,共获得231个株系;其中间繁殖体形态有根状茎、原球茎和中间型,比例分别为56.71%、23.38%和19.91%,再生植株形态中,国兰型占20.78%,杂交兰型占77.49%,大花蕙兰型占1.73%,不同株系的中间繁殖体增殖分化特性差异显着。3.有性三倍体与同组合二倍体开花植株的性状差异显着。‘黄荷兰’的株宽、花朵数等均显着大于二倍体株系DH。‘玉桃兰’的株高、假鳞茎直径等均显着大于二倍体株系ZJ-3-88,株系F410的株高、叶片数等也显着大于二倍体株系F103。‘黄荷兰’株型紧凑,花大、黄色、荷型、香气浓郁;‘玉桃兰’株型紧凑,花型圆整,桃红色,香气浓郁。4.‘黄荷兰’和‘玉桃兰’比同组合二倍体组培快繁效率高,其根状茎的诱导率、增殖系数、分化率、生根壮苗和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均高于二倍体,但二倍体试管苗的苗高和根长均显着大于对应有性三倍体。不同有性三倍体组培快繁特性也不同,‘黄荷兰’根状茎的苗分化率和苗分化数以及试管苗叶宽均显着大于‘玉桃兰’,但‘玉桃兰’试管苗的根数显着高于‘黄荷兰’。5.‘黄荷兰’横切茎尖的起始脱分化时间早于纵切,诱导率高于纵切。切割长度、外源激素、光照强度和有机附加物对根状茎的增殖影响显着,将根状茎切割成0.50 cm长接种到MS+6-BA 1.00 mg·L-1+NAA 0.20 mg·L-1+土豆80.00 g·L-1+蔗糖30.00g·L-1+卡拉粉7.00 g·L-1+AC 0.30 g·L-1培养基中培养40 d,根状茎增殖系数为3.18。外源激素对根状茎的分化影响显着,将根状茎掰成1.00 cm长接入MS+6-BA 1.00mg·L-1+NAA 0.20 mg·L-1+蔗糖20.00 g·L-1+卡拉粉7.00 g·L-1+AC 0.02 g·L-1培养基中培养40 d,芽分化率和苗分化率分别为60.00%和57.50%。将4.00 cm高的苗转入1/2MS+6-BA 0.10 mg·L-1+NAA 0.50 mg·L-1+蔗糖20.00 g·L-1+卡拉粉7.00 g·L-1+AC 0.50 g·L-1中培养50 d,平均株高和根数分别为7.32 cm和3.56条。4月和10月用水草移栽,试管苗成活率分别为98.67%和99.67%。通过以上研究,建立了利用2n配子途径选育杂交兰多倍体新品种技术体系,明确有性多倍化对兰花组培快繁特性和主要观赏性状的效应,弄清了影响‘黄荷兰’组培快繁效率的因素,建立了‘黄荷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多倍体杂交兰新品种选育和繁育奠定坚实基础。
崔杰[4](2019)在《金叶加拿大杨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金叶加拿大杨(Populus×canadensis‘Aurea’)为芽变栽培选育的彩叶杨树品种,叶色三季保持金黄,观赏价值高,潜在园林景观用途广阔,栽培前景良好。目前,金叶加拿大杨主要的繁殖方式为嫁接和扦插;易受季节等因素制约影响,繁殖系数低;且其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较低,生长较为缓慢;同时,在嫁接时存在接穗处愈合度不高易折断等安全问题,使金叶加拿大杨不能达持续地生产和有效利用。本文以金叶加拿大杨带芽茎段和叶片两种外植体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及快繁体系构建,对金叶加拿大杨无菌苗诱导、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丛芽增殖、生根及炼苗移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及方差分析,探究影响金叶加拿大杨离体培养的关键因素,以得到最佳培养配方及培养程序,建立高效的金叶加拿大杨再生体系,为其进一步大规模推广应用于园林景观绿化提供技术保证。主要结果如下:(1)三月中旬是金叶加拿大杨外植体最佳取材时间。(2)外植体最佳灭菌方式:带芽茎段以75%酒精消毒20s、0.1%升汞消毒6min时灭菌效果最佳;叶片以75%酒精消毒5s、0.1%升汞消毒4min时灭菌效果最佳。(3)初代培养:带芽茎段以MS+6-BA 0.75mg/L+NAA 0.05mg/L+IBA 0.20mg/L为最佳培养基配方,启动率为83.33%;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以MS+6-BA 0.50mg/L+NAA0.10mg/L+2,4-D 0.10mg/L培养基配方最佳,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5%。(4)继代培养:带芽茎段继代增殖培养以MS+6-BA 0.05mg/L+NAA0.20mg/L+IBA 0.20mg/L培养基配方为最佳,增殖倍数可达4.72倍;叶片愈伤继代增殖培养以MS+6-BA 0.50mg/L+NAA 0.05mg/L+2,4-D 0.30mg/L培养基配方最佳,增殖倍数达4.0倍;叶片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0.50mg/L+NAA0.05mg/L+IBA 0.5mg/L,分化率可达83.33%。(5)生根培养:以1/2 MS+NAA 0.20mg/L+IBA 0.20mg/L培养基配方最佳,生根率91%,平均根数4.70条,平均根长7.75cm。(6)炼苗与移栽:最适移栽基质配比为腐殖质:河沙:蛭石=1:2:1,植株成活率最高,为70.93%,长势良好。
张劲[5](2017)在《北京地区长寿雄性毛白杨优良资源收集与组培复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增强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Carr)乡土资源的推广利用,同时解决毛白杨早衰、雌株飞絮、园林绿化效果不佳等问题,对毛白杨良种资源进行调查、选优及配套快繁技术的研究。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适合于北京地区生长的优良毛白杨进行调查与再选优,从中选出长寿雄性,不飞絮,不早衰及园林绿化效果佳的毛白杨资源,对所选出的优良资源进行配套快繁技术的研究,为这些资源大规模的扩繁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初步探索毛白杨无性繁殖材料的老化及复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在北京地区选出长寿雄性毛白杨散生古树优株4个,分别是大兴区大狼垡村古树(100~300年)、大兴辛房古树(100~300年)、昌平区沙岭村古树(300~500年)、昌平区旧县古树(300~500年);从80年生的雄性毛白杨资源中选出3株最佳;从通过良种鉴定的毛白杨BJHR系列号中选出亲本年龄在90以上的长寿雄性毛白杨优树’BJHR05’(0052)号与’BJHR04’(0040)号。2.’BJHR04’号启动培养最佳的消毒处理为0.1%升汞溶液灭菌6min,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7mg/L 6-BA+0.01mg/L NAA;’BJHR05’号外植体最佳的消毒处理为10%次氯酸钠处理15min,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5mg/L6-BA+0.01mg/LNAA;最佳生根培养基均为1/2MS+0.01mg/LNAA;移栽炼苗培养时,培养湿度控制在95%,根系长度控制在5cm及以上可使移栽成活率高达100%。3.以200年生雄性毛白杨根萌条为对象,最佳消毒处理方法为0.1%升汞灭菌7 min,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7mg/L6-BA+0.01mg/LNAA;多次继代培养对其有一定程度的复壮作用,增殖系数由最初1代的0.93增至4代的4.85,茎高生长量≥3cm苗的数量比例也由最初1代的2.23%显着增至4代的63.45%,复壮效果明显。4.毛白杨繁殖材料老化现象的确存在,母株的年龄也是影响其幼化性的原因之一,本试验中200年生成熟毛白杨根萌条相比30年生毛白杨根萌条幼化性低,组培过程中表现为较之生长周期延长了 40天,茎高生长量≥3cm苗的数量百分比低13%,生长势弱。多次继代培养对不同年龄的毛白杨繁殖体均有一定程度的复壮作用,但对200年生的雄性毛白杨成熟树木的复壮效果好于较之年轻的30年生的。
徐焕文,刘宇,李雅婧,滕文华,姜静,赵曦阳[6](2013)在《白桦三倍体制种园中各家系种子活力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种子活力能够预测出苗率和幼苗生长潜势,可作为林木种子园母树评价的重要指标。以白桦三倍体制种园中15个三倍体家系及1个二倍体对照为试材,开展家系间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千粒质量、主要活力指标及活力指数等7个指标在不同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sig.<0.01);根据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健壮率等7个指标,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值的方法,对参试家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是排在二倍体对照家系前的只有3个三倍体家系,初步确定这3个家系的采种母树为改建三倍体制种园的首选母树。
马花如[7](2012)在《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木材需求量不断加大,1999年以来,我国进口木材及其制品耗汇每年均在100亿美元以上,2009年,我国进口商品材及人造板、木浆及纸和纸板耗汇220亿美元,是仅次于石油、钢铁的第三大用汇产品。另一方面,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对生态脆弱区的天然林实行了商品性禁伐,对国有林区实行了减产限伐,进一步减少了木材供给,加剧了木材供需矛盾。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是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然而,发展速生丰产林受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发展水平低下;尽管从2002年以来,我国把发展速生丰产林纳入林业六大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速生丰产林的进一步发展,但平均生长量为9-12 m3/hm2,远远低于新西兰、瑞典、巴西等国家的30 m3/hm2左右水平。本文从影响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以林业经济学、社会学、系统论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试图用因子分析法建立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潜力评价模型,探索出提高其潜力的方法和适合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的规划布局,并得出如下结论:(1)根据对自然资源潜力分析,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了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标准,以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标准为尺度,定性、定量分析评价了我国林地和后备林地质量,再结合不同区域、主要树种的相关气候综合模型定量和系统分析了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供给潜力,进而概算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可能的林地供给潜力为1134.42万hm2,每年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供给潜力为18778.39万m3。东南沿海地区未来可以挖掘木材供给潜力为6198.08万m3,其中桉树为3099.02万m3,杉木为1850.19万m3,马尾松为1248.87万m3。(2)在对社会经济条件潜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揭示了良种育苗技术、抚育管理技术、林地维护技术、加工利用技术对速生丰产用材林生产力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科技服务体系对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推动作用;通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速生丰产用材林促进作用的角度,阐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造林积极性的影响,并用实证案例,定量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挖掘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文登市三倍体毛白杨的经济效益与普通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种植毛白杨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农作物,证明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供给力的经济上的可能性。(3)在对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文献调查、统计分析、专家问卷和课题组讨论,构建了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各区域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把我国31个省区分为发展速生丰产林的Ⅰ类核心区域、II类一般区域和III类不适宜发展区域;并以这13个I类省区为核心,形成了五大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区域:以广西、福建、广东为核心的东南沿海地区;以江苏、江西、浙江、湖南为核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山东为核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吉林、黑龙江、辽宁为核心的东北地区;以四川、云南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东南沿海区域发展潜力巨大,应该作为核心区域优先发展。以充分实现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发展潜力,促进生丰产用材林科学健康发展。本文的主要创新:一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测算出了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林地供给潜力和木材供给潜力,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树种可能挖掘的木材供给潜力;二是综合自然资源潜力、科技和社会经济潜力,构建了我国速生丰产林综合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价体系;三是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据此划定了发展的核心区域,确定了发展的优先顺序。
刘红[8](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董雯怡[9](2011)在《毛白杨苗期水肥耦合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S86号为材料分别于北京林业大学和河北威县进行盆栽和大田试验,对水分和肥料进行控制,研究不同土壤水分、不同肥料与施肥水平耦合对毛白杨生长发育、光合特性、植株酶活性、养分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实现节水、省肥、提高水肥利用率、提高产量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1)对毛白杨生长影响最大的是土壤水分,其中土壤水分对苗高、整株叶面积和生物量的影响居于首位,且有显着的正效应;其次是氮肥和磷肥,影响小于土壤水分。不同水氮磷耦合下,生物量与各生长指标呈正相关,其中和整株叶面积相关性最大,其次为苗高,最低的是地径,但各生长指标相关性均达到显着水平。据此可以通过各个生长指标来预测盆栽毛白杨苗期生物量的生长情况。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水分和氮肥对毛白杨生物量影响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而土壤水分和磷肥、氮肥和磷肥交互关系未达到显着。对水氮进行田间耦合试验表明,水氮耦合处理下毛白杨苗木各部位干重大小为茎>根>叶,茎干重约占总生物量的59.48%,根干重占总生物量的22.13%,叶干重约占总生物量的18.38%。低水条件下,低氮能促进毛白杨生物量的累积,中氮和高氮均使生物量下降;中水条件下,中氮处理较利于毛白杨生长,生物量达到最大;高水条件下,中氮处理能获得较大的生物量。不施氮和低氮条件下,水分增加不利于生物量积累,此时水分胁迫对生物量积累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中氮和高氮条件下,水分增加促进生长,水分供应越充足,获得的生物量越大。(2)毛白杨苗木叶片净光合速率(Pn)对环境条件中的水肥变化较敏感,7月到9月,毛白杨苗木Pn逐渐升高,其峰值出现9月。不同月份蒸腾速率(Tr)的变化规律与Pn有所不同,叶片Tr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8月达到峰值。毛白杨苗木Pn与气孔导度(Gs)、Tr和胞间CO2浓度(Ci)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呈极显着负相关。WUE与Pn、Gs、Ci、Tr均呈极显着负相关,而与Ls呈极显着正相关。不同水肥处理下,导致毛白杨苗木光合速率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气孔限制因素,同时也存在由于叶片营养和水分失衡导致的叶片自身光合能力下降等非气孔限制因素。低水条件下,增施氮肥不利于Pn的升高,高氮条件下,Pn值最低;中水条件下,施用氮肥对Pn的增加有一定促进作用,氮肥施用过多,Pn值同样下降,低氮下Pn最高;高水条件下,高氮水平下Pn值高于中低氮水平,不施氮肥处理Pn值最低。无论将氮固定在何种水平下Pn随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加,分别在高水下达到最大值。当氮肥固定在一定水平时,光补偿点(LCP)随着土壤水分水平的升高而成下降趋势,表明苗木在弱光下光合能力越来越弱,不能很好的利用弱光。当土壤水分固定在一定水平时,LCP在低氮和中氮下较高,表明这些处理光合能力较强,低氮和中氮处理较利于毛白杨苗木弱光下的光合作用。(3)水肥互作效应对水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吸收有显着的影响,水肥耦合存在一定的阈值。各时期毛白杨苗木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呈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9月>7月>8月。6-10月,毛白杨叶片全N量呈现降-升-降的总体趋势,叶片含P、K量呈升-降-升的趋势。低水条件下,增施氮肥能提供植株的养分吸收能力;中高水条件下,氮肥的施入对植株养分吸收也有促进作用,但是氮肥施入量过大,会抑制养分的吸收。土壤水分与植株吸收养分密切相关,充足的土壤供水能显着提高植株养分吸收能力。中低水条件下,低氮处理毛白杨苗木叶片WUE较大,随着氮肥水平的增大,WUE降低,水分胁迫下,施入较多的氮肥会降低苗木叶片WUE;而土壤水分较充足时,不施氮处理叶片WUE最高。另一方面,水分对叶片WUE影响较大,其中,低氮条件下,中水WUE较高;中高氮条件下,水分越充足,WUE越高,高水时达到最大。(4)盆栽条件下,构建多目标决策模型,对目标函数应用计算机寻求最优解可得,当各因素水平编码值分别为:X](土壤水分)=1.27,X2(氮肥)=1.33,X3(磷肥)=0.56时,即相当于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3.9%,施氮量为4.48 g·plant-1,施磷量为1.67 g·plant-1时各响应变量能达到最优。田间条件下,综合水氮处理对毛白杨生长、生理特征、经济效益、水分利用率和肥料吸收量的综合评价可看出,W3N2处理即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70-75%,施氮肥为300kg·hm-2处理在毛白杨苗期田间管理中综合评价最好,有利于毛白杨生长,同时能获得较高的经济利润,而W1N0处理在生产中应该被淘汰。
倪杨[10](2010)在《速生杨纸浆林主要叶斑病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山东高唐的107杨和三倍体毛白杨为研究对象,对杨树叶斑病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利用孢子捕捉法估测病害发生期并以此提出病害防治时间,研究以营林措施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病害控制技术,并对多种黑杨无性系的抗病、速生性能进行测定,为建立杨树人工纯林内叶部病害的综合控制技术体系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地107杨黑斑病(M brunnea f. sp. multigermtubi)发生严重,7月下旬为始发期,从8月中旬开始,病情发展迅速并逐渐加重,发病高峰期出现在9月上旬,此后开始大量落叶。三倍体毛白杨叶斑病发生于7月下旬,温度适宜且g两天持续降雨过后,病情发展迅速,9月上旬达到高峰,此后大量落叶,初步认定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和杨尾孢菌(Cercospora populina Ell. et Ev.)为病原菌。2.孢子捕捉表明,107杨黑斑病和三倍体毛白杨叶斑病病菌孢子的放散量与7、8、9月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雨量有密切关系,空气相对湿度和降雨量起决定性作用。以孢子飞散规律为依据,确定病害防治工作的时间和次数,当地107杨黑斑病的有效防治应自7月中旬开始,连续施药3次,每次间隔10d。毛白杨叶斑病的药剂防治时间应为7月下旬、8月上旬和8月中旬连续降雨过后,为预防细链格孢菌的初次侵染,可于6月中旬加施1次。3.以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分别测定了6种药剂对A. tenuis和M. brunnea的抑制率,筛选出对病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药剂浓度,以此对107杨和304毛白杨分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春晴2500倍液、春晴5000倍液、新秀2500倍液、苯醚甲环唑5000倍液和代森锰锌500倍液对107杨黑斑病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相对防效在52.7%-75.3%之间;苯醚甲环唑5000倍液、春晴2500倍液、代森锰锌500倍液和苯醚甲环唑10000倍液对三倍体毛白杨叶斑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相对防效在26%-48%之间。4.选用1a生苗高3.5m的三倍体毛白杨苗木,在栽植密度为2m×2m,栽植坑规格为0.5m×0.5m×0.5m的条件下造林,幼林的生长量最高,叶斑病的病叶率最低。5.对29个黑杨无性系进行了叶部病害抗病性及其生长量的测定与评价,筛选出01号杨、02号杨、599杨、N-179、82-130、82-133和桑巨杨为优于当地主栽品种107杨的抗病、速生优良无性系。
二、三倍体毛白杨当年培育壮苗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倍体毛白杨当年培育壮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银白杨幼化与环境因子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杨树概述 |
1.2 植物组织培养 |
1.2.1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述和基本理论 |
1.2.2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 |
1.2.3 植物组织培养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4 植物组织培养在林木中的应用 |
1.3 杨树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1.3.1 杨树组织培养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杨树组织培养中的影响因素 |
1.4 银白杨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
1.5 植物组织培养多代幼化 |
1.6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7 研究方案 |
1.8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1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2 试验室所在地概况 |
2.3 试验试剂缩略词 |
第三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培养基的配置 |
3.2.2 外植体的获得与预处理 |
3.2.3 不同灭菌剂及灭菌时间的筛选 |
3.2.4 取材时间的选择 |
3.2.5 银白杨愈伤组织诱导(启动培养) |
3.2.6 银白杨不定芽诱导分化 |
3.2.7 不定芽增殖培养 |
3.2.8 不定芽壮苗与生根诱导 |
3.2.9 炼苗与移栽 |
3.2.10 银白杨组培多代幼化 |
3.3 统计指标 |
3.4 数据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银白杨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4.1.1 不同消毒体系对外植体启动培养的影响 |
4.1.2 银白杨愈伤组织诱导 |
4.1.3 不定芽诱导分化 |
4.1.4 不定芽增殖培养 |
4.1.5 不定芽壮苗培养 |
4.1.6 不定芽生根培养 |
4.1.7 炼苗与移栽 |
4.2 银白杨多代幼化体系建立 |
4.2.1 叶片组织培养结果与分析 |
4.2.2 生根培养结果与分析 |
4.2.3 不同幼化代数内源激素测定的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银白杨再生体系建立 |
5.1.2 银白杨组培多代幼化研究 |
5.2 讨论 |
5.2.1 银白杨组织培养研究 |
5.2.2 银白杨组培多代幼化研究 |
5.2.3 环境因子对银白杨组培优化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2)藏川杨与毛白杨嫁接过程中mRNA交流与调控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嫁接植株的构建 |
1.1.1. 维管束重建原理 |
1.1.2. 影响嫁接成活的关键因素 |
1.2. 砧木与接穗遗传物质系统性传递研究 |
1.2.1. 基因水平转移 |
1.2.2. 移动的sRNA与表观遗传 |
1.2.3. mRNA与蛋白质转运 |
1.3. 全基因组水平解析砧穗互作研究 |
1.3.1. 嫁接愈合过程的基因表达变化 |
1.3.2. 砧木与接穗间转录本的大规模转运 |
1.3.3. 基因调控网络 |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
2. 藏川杨与毛白杨微型嫁接体系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组织培养 |
2.1.2. 嫁接方法 |
2.1.3. 维管束重建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组培体系构建 |
2.2.2. 微型嫁接体系 |
2.2.3. 动态时间序列设置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嫁接杨树转录组测序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本RNA提取 |
3.1.2. 原始数据组装 |
3.1.3. 基因表达水平富集与样本相关性检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RNA提取质量与测序质量检测 |
3.2.2. 组装结果 |
3.2.3. 定量结果与样本相关性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嫁接杨树砧木与接穗之间的mRNA交换 |
4.1. 筛选特异性序列 |
4.1.1. 序列比对 |
4.1.2. 特异性序列筛选结果 |
4.2. 筛选嫁接后进行交换的转录本 |
4.2.1. 异源表达序列定量 |
4.2.2. 相关性检测 |
4.3. 功能富集分析 |
4.3.1. GO富集分析 |
4.3.2. KEGG富集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嫁接杨树砧木与接穗间交换基因的动态表达变化 |
5.1. ImpulseDE2方法 |
5.2. 藏川杨/毛白杨砧穗间转运基因的差异表达 |
5.3. 毛白杨/藏川杨砧穗间转运基因的差异表达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嫁接杨树砧穗间基因调控网络的构建 |
6.1. 结合进化博弈论的微分方程法 |
6.2. 转运至毛白杨组织中的基因互作关系 |
6.3. 转运进藏川杨组织中的基因互作关系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结论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基于2n配子途径的杂交兰多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 |
1 前言 |
1.1 兰花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
1.1.1 兰花无性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
1.1.1.1 化学诱导 |
1.1.1.2 物理诱导 |
1.1.1.3 生物诱导 |
1.1.1.4 无性多倍化育种存在的问题 |
1.1.2 兰花有性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
1.1.2.1 未减数配子发生 |
1.1.2.2 倍性杂交育种 |
1.1.2.3 兰花不同倍性有性多倍体的增殖分化特性 |
1.1.3 兰花多倍体的倍性鉴定 |
1.1.3.1 形态学鉴定 |
1.1.3.2 气孔鉴定 |
1.1.3.3 流式细胞仪鉴定 |
1.1.3.4 染色体计数 |
1.2 杂交兰种苗工厂化生产研究进展 |
1.2.1 外植体的选择 |
1.2.2 根状茎的诱导 |
1.2.3 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 |
1.2.4 杂交兰生根壮苗 |
1.2.5 杂交兰试管苗移栽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利用2n配子途径创建杂交兰多倍体新种质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2.4 方法 |
2.2.4.1 兰花花粉2n配子的鉴定 |
2.2.4.2 兰花亲本选配与杂交 |
2.2.4.3 杂种后代群体构建 |
2.2.4.4 多倍体的筛选和优良单株选择 |
2.3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兰花亲本2n雄配子发生率 |
2.4.2 果荚的种子无菌播种 |
2.4.3 44-58ב小凤兰’和‘君豪兰’ב宫粉佳人兰’杂交后代形态学及组培快繁 |
2.4.3.1 中间繁殖体及再生植株的形态观察 |
2.4.3.2 中间繁殖体的增殖特性 |
2.4.3.3 中间繁殖体的分化特性 |
2.5 小结 |
3 有性三倍体杂交兰‘黄荷兰’的快速繁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2.4 方法 |
3.2.4.1 根状茎诱导 |
3.2.4.2 根状茎增殖 |
3.2.4.3 根状茎分化 |
3.2.4.4 生根壮苗 |
3.2.4.5 试管苗移栽 |
3.3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切割方式对‘黄荷兰’根状茎诱导的影响 |
3.4.2 影响‘黄荷兰’根状茎增殖的因素 |
3.4.3 影响‘黄荷兰’根状茎分化的因素 |
3.4.3.1 外源激素对不切割根状茎分化的因素 |
3.4.3.2 有机附加物对不切割根状茎分化的因素 |
3.4.3.3 外源激素对切割根状茎分化的因素 |
3.4.4 影响‘黄荷兰’生根壮苗的因素 |
3.4.5 影响‘黄荷兰’试管苗移栽的因素 |
3.5 小结 |
4 有性三倍体杂交兰的性状鉴评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2.4 方法 |
4.2.4.1 形态学和主要观赏性状性状观测 |
4.2.4.2 组培快繁特性研究 |
4.3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有性三倍体的主要观赏性状 |
4.4.1.1 苗期性状 |
4.4.1.2 开花植株性状 |
4.4.3 有性三倍体的组培快繁特性 |
4.4.3.1 根状茎诱导特性 |
4.4.3.2 根状茎增殖特性 |
4.4.3.3 根状茎分化特性 |
4.4.3.4 生根壮苗特性 |
4.4.3.5 试管苗移栽特性 |
4.5 小结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利用2n配子选育杂交兰多倍体新品种的技术 |
5.1.2 有性多倍化对杂交兰组培快繁特性与主要观赏性状的影响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金叶加拿大杨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金叶加拿大杨的概述 |
2.1.1 金叶加拿大杨的生物特性 |
2.1.2 金叶加拿大杨的价值 |
2.1.3 金叶加拿大杨的繁殖 |
2.2 杨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2.3 影响杨树组织培养的因素 |
2.3.1 基本培养基及外源激素的选择 |
2.3.2 外植体 |
2.3.3 分化培养 |
2.3.4 增殖培养 |
2.3.5 生根培养 |
2.3.6 炼苗移栽 |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5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不同取材时间 |
5.2.2 不同外植体消毒 |
5.2.3 基本培养基的筛选 |
5.2.4 初代诱导培养 |
5.2.5 继代增殖培养 |
5.2.6 壮苗及生根培养 |
5.2.7 炼苗与移栽 |
5.3 培养条件 |
5.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 结果与分析 |
6.1 取材时间对外植体消毒的影响 |
6.2 不同灭菌处理对外植体灭菌效果的影响 |
6.3 基本培养基筛选结果分析 |
6.4 初代培养激素配方筛选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1 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茎段初代诱导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2 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叶片初代诱导结果与分析 |
6.5 继代增殖培养激素配方筛选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1 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茎段继代增殖培养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2 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叶片继代增殖培养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3 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叶片分化培养试验结果与分析 |
6.6 生根培养激素配方筛选试验结果与分析 |
6.7 炼苗与移栽试验结果与分析 |
7 讨论 |
7.1 金叶加拿大杨外植体的选择 |
7.2 金叶加拿杨外植体材料消毒 |
7.3 金叶加拿杨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
7.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叶加拿大杨器官分化的影响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致谢 |
(5)北京地区长寿雄性毛白杨优良资源收集与组培复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毛白杨优良品种选育 |
1.1.1 毛白杨资源收集的研究 |
1.2 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嫁接繁殖技术 |
1.2.2 扦插繁殖技术 |
1.2.3 林木组织培养技术 |
1.2.4 多圃系繁殖技术 |
1.3 成年树木复壮技术的研究 |
1.3.1 成熟效应及复壮方法 |
1.3.2 组培复壮的研究 |
1.3.3 年龄对繁殖材料幼化性的影响 |
1.3.4 生长阶段变化的生化标记 |
2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方法 |
3.1 北京地区长寿雄性毛白杨优良资源调查与收集 |
3.1.1 调查时间 |
3.1.2 调查方法 |
3.2 ‘BJHR 04’号和‘BJHR 05’号毛白杨无菌再生体系的研究 |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数据分析 |
3.3 成年雄性毛白杨繁殖材料的老化与复壮研究 |
3.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3.2 试验方法 |
3.3.3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北京地区长寿雄性毛白杨优良资源调查与收集 |
4.1.1 毛白杨古树资源 |
4.1.2 具有长寿潜力的雄性毛白杨资源 |
4.1.3 讨论 |
4.1.4 小结 |
4.2 ‘BJHR04’(0040)和‘BJHR05’(0052)毛白杨无菌再生体系的研究 |
4.2.1 不同琼脂浓度对培养基及外植体的影响 |
4.2.2 不同外植体表面灭菌方法对两个无性系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 |
4.2.3 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
4.2.4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4.2.5 炼苗移栽 |
4.2.6 讨论 |
4.2.7 小结 |
4.3 200年生雄性毛白杨组培复壮的研究 |
4.3.1 不同外植体表面灭菌方法对200年生毛白杨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 |
4.3.2 200年生雄性毛白杨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
4.3.3 200年生雄性毛白杨组培无性系继代培养周期变化情况 |
4.3.4 200年生雄性毛白杨组培无性系继代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情况 |
4.3.5 讨论 |
4.3.6 小结 |
4.4 不同年龄毛白杨树木繁殖材料老化与复壮研究 |
4.4.1 200年生与30年生雄性毛白杨组培无性系各代芽培养周期对比 |
4.4.2 200年生与30年生雄性毛白杨组培无性系各代的生长情况对比 |
4.4.3 200年生与30年生雄性毛白杨组培无性系各代的生根情况对比 |
4.4.4 讨论 |
4.4.5 小结 |
5 结论 |
6 问题与建议 |
7 附图.毛白杨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白桦三倍体制种园中各家系种子活力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种子千粒质量的测定 |
1.2.2 种子活力的测定 |
1.2.3 幼苗健壮率及出苗率 |
1.2.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家系种子千粒质量及主要活力指标差异显着性分析 |
2.2 不同家系种子千粒质量及主要活力指标的差异 |
2.2.1 不同家系种子千粒质量比较 |
2.2.2 不同家系种子发芽势比较 |
2.2.3 不同家系种子发芽指数比较 |
2.2.4 不同家系种子发芽值比较 |
2.2.5 不同家系幼苗生长及活力指数比较 |
2.3 种子千粒质量及活力指标的相关分析 |
2.4 优良三倍体家系的初步选择 |
3 结论与讨论 |
(7)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速生丰产用材林研究进展 |
1.3.2 国内速生丰产用材林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有关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研究 |
1.3.4 国内外有关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主要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2.1.1 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相关概念辨析 |
2.1.2 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概念与内涵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林业分工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论 |
2.2.4 林业区划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6 绿色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历程 |
3.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 |
3.3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建设状况 |
3.4 现阶段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前景分析 |
4.1 巨大的木材供需缺口:发展的内在需求 |
4.1.1 我国木材供需现状 |
4.1.2 我国木材需求预测分析 |
4.2 天然林保护与沉重的木材进口压力:发展的重要推手 |
4.3 现实的客观自然条件:发展的前提基础 |
4.3.1 适宜的气候条件 |
4.3.2 合格的林地质量 |
4.4 工程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与探索:发展的空间前景 |
4.5 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是弥补供需缺口的主要途径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自然资源潜力分析 |
5.1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林地资源潜力分析 |
5.1.1 我国林地资源总量评价 |
5.1.2 我国林地资源质量评价 |
5.1.3 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供给潜力分析 |
5.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生产潜力分析 |
5.2.1 分地区林木的可能生产潜力分析 |
5.2.2 分地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主要树种生产潜力分析 |
5.2.3 东南沿海地区主要速生树种的木材现实生产力和供给潜力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社会经济潜力分析 |
6.1 科技潜力分析 |
6.1.1 速生丰产用材林科学技术分析及评价 |
6.1.2 提高科学技术利用率的途径 |
6.2 林业制度创新潜力分析 |
6.2.1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激发挖掘潜力的积极性 |
6.2.2 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可以解放发展潜力的桎梏 |
6.2.3 林业税费制度改革降低资本进入门槛,有利于扩展发展能力 |
6.3 投资潜力分析 |
6.3.1 投资现状 |
6.3.2 投资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经济效益分析 |
6.3.3 投资潜力实现途径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的发展思路 |
7.1 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1 影响因素分析 |
7.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发展潜力的评价及分析 |
7.2.1 评价步骤 |
7.2.2 评价结果分析 |
7.2.3 基于评价结果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区域的划分 |
7.2.4 速生丰产用材林区域发展优先序 |
7.3 本章小结 |
8 实现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对策建议 |
8.1 加强科学研究,强化技术支撑 |
8.1.1 培育良种壮苗,奠定更加适合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生物基础 |
8.1.2 应用高新生物工程技术,促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的集约经营 |
8.1.3 提高木材利用率,增加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产出效率 |
8.2 建立促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 |
8.2.1 林地政策 |
8.2.2 投资政策 |
8.2.3 保险政策 |
8.2.4 贷款政策 |
8.2.5 税费政策 |
8.2.6 资源管理政策 |
8.2.7 森林资产流转市场政策 |
8.3 科学选择生产经营方式和模式 |
8.3.1 坚持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 |
8.3.2 创新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的运作模式 |
8.4 实施分区域重点扶持、重点发展策略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
2.5 本章小节 |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1 概念 |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
3.6.2 分析 |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
3.7.2 公共政策理论 |
3.7.3 公共财政理论 |
3.7.4 行政法理论 |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9.2 科学发展观 |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
3.11 本章小节 |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4 主要启示 |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
4.2.5 主要启示 |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
4.3.6 主要启示 |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4.1 研究背景 |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
4.4.4 主要启示 |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1 研究背景 |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
4.5.4 主要启示 |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
4.6.1 研究背景 |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
4.6.4 主要启示 |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
4.7.1 研究背景 |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
4.7.4 主要启示 |
4.8 本章小节 |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
5.1.2 苗木供需情况 |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
5.2 发展趋势分析 |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
5.3 需求预测 |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
5.4 本章小节 |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
6.2.1 战略布局 |
6.2.2 战略目标 |
6.2.3 战略途径 |
6.3 战略重点 |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节 |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重点 |
7.1.3 战略措施 |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
7.3.3 战略措施 |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
7.5.2 战略目标 |
7.5.3 战略重点 |
7.5.4 战略措施 |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
7.8 本章小节 |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
8.1.4 理论分析 |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
8.3.2 基本思路 |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
8.4.2 基本思路 |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
8.5.2 基本思路 |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
8.6.2 基本思路 |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 |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1 发表的论文 |
2 编着的书籍 |
3 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9)毛白杨苗期水肥耦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水肥耦合理论研究依据 |
1.1.1 水肥耦合概念 |
1.1.2 水肥耦合效应原理 |
1.1.3 水肥交互作用影响机制 |
1.2 水肥耦合研究进展 |
1.2.1 水肥耦合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研究 |
1.2.2 水肥耦合对植株生理代谢的影响研究 |
1.2.3 水肥耦合对环境影响研究 |
1.3 毛白杨水肥管理研究进展 |
1.3.1 毛白杨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
1.3.2 毛白杨水分管理研究 |
1.3.3 毛白杨施肥管理研究 |
1.4 水肥耦合研究当前存在问题及展望 |
1.5 本研究立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2 试验区概况、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北京林业大学校内生物中心苗圃试验区 |
2.1.2 河北威县苗圃试验区 |
2.2 试验材料 |
2.2.1 盆栽苗木 |
2.2.2 田间苗木 |
2.2.3 土壤理化性质 |
2.2.4 试验肥料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2.4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4.1 盆栽试验试验设计 |
2.4.2 田间试验试验设计 |
2.4.3 测定指标及其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3 水、氮、磷耦合对毛白杨苗期生长性状的影响效应 |
3.1 盆栽毛白杨苗木苗高水氮磷耦合生长动态 |
3.1.1 苗高生长水肥模型建立 |
3.1.2 苗高主因素效应分析 |
3.1.3 苗高生长单因素效应分析 |
3.1.4 苗高生长耦合效应分析 |
3.2 盆栽毛白杨苗木地径水氮磷耦合生长动态 |
3.2.1 地径生长水肥模型建立 |
3.2.2 地径主因素效应分析 |
3.2.3 地径生长单因素效应分析 |
3.2.4 地径生长耦合效应分析 |
3.3 盆栽毛白杨苗木单叶展叶面积和比叶重水氮磷耦合变化规律 |
3.3.1 展叶面积 |
3.3.2 比叶重 |
3.4 盆栽毛白杨苗木整株叶面积水氮磷耦合差异比较 |
3.4.1 整株叶面积生长水肥模型建立 |
3.4.2 整株叶面积主因素效应分析 |
3.4.3 整株叶面积单因素效应分析 |
3.4.4 整株叶面积耦合效应分析 |
3.5 盆栽毛白杨苗木生物量水氮磷耦合差异比较 |
3.5.1 生物量水肥模型建立 |
3.5.2 生物量主因素效应分析 |
3.5.3 生物量单因素效应分析 |
3.5.4 边际生物量效应分析 |
3.5.5 生物量耦合效应分析 |
3.6 盆栽毛白杨苗木苗高、地径、整株叶面积和生物量相关性分析 |
3.7 小结 |
4 水、氮、磷耦合对毛白杨苗期生理性状的影响效应 |
4.1 水氮磷耦合处理毛白杨苗木叶片水分生理特征 |
4.1.1 叶片含水量 |
4.1.2 叶片持水力 |
4.2 水氮磷耦合处理毛白杨苗木叶片光合生理特征 |
4.2.1 叶片净光合速率月变化 |
4.2.2 净光合速率水肥模型建立 |
4.2.3 净光合速率主因素效应分析 |
4.2.4 净光合速率单因素效应分析 |
4.2.5 光合生理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4.2.6 叶片蒸腾速率月变化 |
4.2.7 气孔调节月变化 |
4.2.8 光响应特征曲线 |
4.2.9 瞬时水分利用效率与碳同位素组成 |
4.2.10 叶绿素含量 |
4.2.11 叶绿素荧光参数 |
4.3 水氮磷耦合处理毛白杨苗木叶片丙二醛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变化 |
4.3.1 叶片丙二醛含量 |
4.3.2 叶片保护酶酶活性 |
4.4 水氮磷耦合处理毛白杨苗木养分特征 |
4.4.1 毛白杨苗木N养分动态 |
4.4.2 毛白杨苗木P养分动态 |
4.4.3 毛白杨苗木K养分动态 |
4.5 构建多目标决策模型,求出水氮磷耦合最优解 |
4.6 小结 |
5 水氮耦合对毛白杨苗期生长性状的影响效应 |
5.1 毛白杨苗木苗高水氮耦合效应 |
5.1.1 苗高生长月动态 |
5.1.2 水氮耦合对苗高生长的影响 |
5.2 毛白杨苗木地径水氮耦合效应 |
5.2.1 地径生长月动态 |
5.2.2 水氮耦合对地径生长的影响 |
5.3 毛白杨苗木叶面积水氮耦合效应 |
5.3.1 比叶重月动态 |
5.3.2 功能叶叶面积月动态 |
5.3.3 水氮耦合对整株叶面积的影响 |
5.4 毛白杨苗木生物量水氮耦合效应 |
5.4.1 毛白杨苗木各部位干重 |
5.4.2 水氮耦合对生物量的影响 |
5.5 小结 |
6 水氮耦合毛白杨苗期生理性状的影响效应 |
6.1 毛白杨苗木叶片水分水氮耦合效应 |
6.1.1 叶片含水量月动态 |
6.1.2 水氮耦合对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6.2 毛白杨苗木水氮耦合光合作用效应 |
6.2.1 毛白杨光合生理参数 |
6.2.2 水氮耦合对Pn影响 |
6.2.3 水氮耦合对Tr的影响 |
6.2.4 水氮耦合对WUE的影响 |
6.2.5 水氮耦合对Gs和Ci的影响 |
6.2.6 水氮耦合对光响应的影响 |
6.3 毛白杨苗木养分含量水氮耦合效应 |
6.3.1 毛白杨叶片全N量月变化 |
6.3.2 白杨叶片全P、K量月变化 |
6.3.3 毛白杨N素在各器官的分配 |
6.3.4 毛白杨P素在各器官的分配 |
6.3.5 毛白杨K素在各器官的分配 |
6.4 小结 |
7 水氮耦合经济效益分析与最佳水氮组合的建立 |
7.1 经济效益分析 |
7.2 水氮耦合最佳组合确立 |
7.2.1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及方法 |
7.2.2 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
7.3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毛白杨水肥耦合的生物量效应 |
8.2 毛白杨水肥耦合的光合效应 |
8.3 毛白杨水肥耦合的水分利用和养分吸收效应 |
8.4 采用多目标决策模型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水肥效应 |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速生杨纸浆林主要叶斑病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杨树种质资源 |
2.2 叶斑病与病原 |
2.3 测报技术 |
2.4 化学防治 |
2.5 抗病育种 |
2.6 营林调控 |
3 研究区自然概况 |
3.1 山东省高唐县泉林生态有限责任公司 |
3.2 河南省濮阳市林科所试验场 |
4 材料与方法 |
4.1 叶斑病的调查与分析 |
4.1.1 研究材料 |
4.1.2 研究方法 |
4.1.2.1 病叶采集与病原菌分离纯化 |
4.1.2.2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4.2 病害流行调查 |
4.2.1 研究材料 |
4.2.2 研究方法 |
4.3 杨树叶斑病药剂防治研究 |
4.3.1 室内药剂筛选 |
4.3.1.1 供试菌株 |
4.3.1.2 供试药剂 |
4.3.1.3 供试药剂对A.tenuis菌丝生长的影响 |
4.3.1.4 供试药剂对M.brunnea孢子萌发的影响 |
4.3.2 田间药效测定 |
4.3.2.1 供试植物 |
4.3.2.2 供试药剂 |
4.3.2.3 试验设计 |
4.3.2.4 研究方法 |
4.4 三倍体毛白杨幼林抗病、速生营林模式初步研究 |
4.4.1 材料准备 |
4.4.2 试验设计 |
4.4.2.1 造林密度试验 |
4.4.2.2 宽窄行模式试验 |
4.4.2.3 造林坑对比试验 |
4.4.2.4 植苗规格试验 |
4.4.3 研究方法 |
4.5 多种黑杨无性系速生抗病性能综合评价 |
4.5.1 材料准备 |
4.5.2 试验设计 |
4.5.3 研究方法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叶斑病的调查与分析 |
5.1.1 病叶的采集、镜检及分离结果 |
5.1.2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5.2 病害流行调查 |
5.2.1 107杨黑斑病流行规律及孢子散放规律 |
5.2.2 三倍体毛白杨叶斑病流行规律及孢子散放规律 |
5.3 杨树叶斑病药剂防治研究 |
5.3.1 供试药剂对A.tenuis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
5.3.2 供试药剂对M.brunnea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
5.3.3 供试药剂对107杨黑斑病田间防治效果及生长量调查 |
5.3.4 供试药剂对三倍体毛白杨叶斑病田间防治效果及生长量调查 |
5.4 三倍体毛白杨幼林抗病、速生营林模式初步研究 |
5.4.1 造林密度对幼林生长量及病情的影响 |
5.4.2 宽窄行模式对幼林生长量及病情的影响 |
5.4.3 栽植坑大小对幼林生长量及病情的影响 |
5.4.4 植苗规格对幼林生长量及病情的影响 |
5.5 多种黑杨无性系速生抗病性能综合评价 |
5.5.1 各无性系苗期生长量的差异 |
5.5.2 各无性系对几种叶部病害的抗病性比较 |
5.5.3 各无性系苗期生长量与抗病性的综合评价 |
6 结论 |
6.1 叶斑病的调查与分析 |
6.2 病害流行与病害防治适期 |
6.3 杨树叶斑病化学防治试验 |
6.4 三倍体毛白杨幼林抗病、速生营林模式初步研究 |
6.5 多种黑杨无性系速生抗病性能综合评价 |
7 讨论 |
7.1 叶斑病的调查与分析 |
7.2 病害流行与病害防治适期 |
7.3 杨树叶斑病化学防治试验 |
7.4 三倍体毛白杨幼林抗病、速生营林模式初步研究 |
7.5 多种黑杨无性系速生抗病性能综合评价 |
参考文献 |
图版Ⅰ |
图版Ⅱ |
图版Ⅲ |
图版Ⅳ |
图版Ⅴ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三倍体毛白杨当年培育壮苗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银白杨幼化与环境因子响应[D]. 沈霞. 西藏大学, 2020(12)
- [2]藏川杨与毛白杨嫁接过程中mRNA交流与调控网络研究[D]. 王晶.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3]基于2n配子途径的杂交兰多倍体育种技术研究[D]. 徐仕英.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4]金叶加拿大杨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研究[D]. 崔杰.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北京地区长寿雄性毛白杨优良资源收集与组培复壮技术研究[D]. 张劲.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6]白桦三倍体制种园中各家系种子活力比较[J]. 徐焕文,刘宇,李雅婧,滕文华,姜静,赵曦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3(05)
- [7]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D]. 马花如.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7)
- [8]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9]毛白杨苗期水肥耦合效应研究[D]. 董雯怡.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10]速生杨纸浆林主要叶斑病防治技术研究[D]. 倪杨.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