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次分析与国际政治结构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成向东[1](2021)在《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国际合作”问题就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国际合作现象与行为的普遍性与复杂性使理论研究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人类文明也进入多层次、多元化、多问题碰撞交融、竞争合作的阶段,单一或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在多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寻求合作将会更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走向和合共生、命运与共的道路既是扬弃旧的世界秩序,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也是人类走向合作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从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合作”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合作”理应成为当今世界“大理论”视阈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现实主义者们看到的是世界之乱与大国冲突的种种现实,但人类终究是向前看的“智慧生灵”,需要以非凡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走出冲突的困境。冲突与合作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架构,就会有合作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如何以“大合作”的实践形式走向未来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问题驱动发展转型,危机生成发展共识。当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时,如何促进人类对全球发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走向。如果国际合作世界观、国家能力与国际制度三个变量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的增量改进与优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国际秩序和谐化的可能性要素就会不断积累增加。“霸权稳定”的终结与新的“合作稳定”秩序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代替旧有观念的,将是新的“合作文明”的实践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础概念、立论基础、范式结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出发,以系统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探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个基本变量因素,即“世界观-能力-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动,促进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规律。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从复杂的国际合作现象中发现合作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起点。集中阐释了国际合作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并阐明“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立论基础。主要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渊源,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即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能力-制度”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根本上揭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规律性。第四章是实践考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世界观-能力-制度”结构范式出发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是现实困境。从世界观、国家能力、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是深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
范为[2](2020)在《东亚地区中美关系的结构性析论(2010-2020)》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美两国在东亚地区的权势转移日益显现,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经历了从“利益攸关方”到“战略竞争者”的重大转变,并开始实施趋向于对华“遏制”的战略。中美两国不断加剧的战略竞争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走向的负面猜测。随着权势转移进程的持续,中美两国是否会滑向摩擦、冲突甚至新冷战的危险境地?在权势转移态势最为明显的东亚地区,中美关系又将具有怎样的结构状态?这样的结构状态是会持续胶着的存在下去,还是存在破解的可能?这些问题是本文探讨东亚地区中美关系结构的落脚点和切入点。目前,以结构理论的视域考察中美关系仍然存在着重结构轻能动的问题。静态的结构决定论在东亚中美关系研究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国际关系领域中独特和传统的层次分析法也进一步割裂了结构与能动融合的可能。长久以来,国际关系领域关于结构与能动的研究基础是隐含在分析层次的研究规范之下的。人、国家、体系的分析层次一经确定下来,便成为了国际关系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这个方法从本体论与认识论上有别于其他学科,因而被广泛的应用在探讨国际社会中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上。但是,较少学者以质疑国际关系层次分析研究方法的角度来化解主客观对立、弥补结构单元之间的鸿沟。受此影响,中美关系的研究也难脱桎梏。以结构理论以及层级分析研究方法探讨这一重要关系的着作汗牛充栋,但能弥合中美关系研究范畴中的结构能动对立的较为少见。受国际关系领域中“实践转向”的影响,本文以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理论依托,从场域、惯习、实践三者的闭合循环关系出发,提出一个解释东亚地区中美关系结构的分析框架,即场域位置关系、国家惯习、国家实践三个维度的解析框架,区域场域与国家实践藉由国家惯习这一中介概念达成了相互建构的融合关系,而东亚地区的中美关系结构在本质上归属于这一理论范畴。因此,本文借由场域理论同时结合国际关系领域中对结构特性的一般性划分构建了一个外在的分析框架;借由场域、惯习、实践三者的关联性构建了一个内在的分析框架。通过外在框架,东亚地区中美关系结构可以划分为权力关系结构、地缘关系结构、领域关系结构、实践关系结构。通过内在的分析框架可知,东亚地区的中美关系互动总是在上述场域中进行的。场域是按照特殊的逻辑规则、资本以及由此产生的位置关系构成的等级制结构。在场域中,国家依据资本与惯习进行策略选择,彼此间的互动构成内在的具有等级制的位置关系。例如在东亚场域中中美权力结构对应的是“守成国”与“崛起国”的位置关系;地缘结构对应的是海陆“两分”的位置关系;领域结构对应的是安全经济“二元”的位置关系。场域中位置关系在形成过程中深受惯习影响,惯习尤其对国家能动者的策略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在权力结构中受权势转移惯习影响对华实行竞争性经济策略的美国;在地缘结构中受海权惯习影响实行介入东亚地缘策略的美国,与受主权惯习影响实行近海防御策略的中国;在领域结构中受防御现实主义、同盟起源惯习影响实行同盟保障策略的美国,与受“以经促政”惯习影响实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策略的中国。尽管在场域位置关系与惯习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各关系结构对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较为不利,但中美两国可以发挥国家能动者的实践作用,开启反思性思考与监控,避免结构所带来的固有逻辑,例如避开权力结构中的“修昔底德”陷阱,建构“容纳”型的中美关系结构。通过上述理论探讨与现实分析,本文认为,在“大国无战事”的时代,科技与规则是相较于暴力与战争更为有效的竞争工具。中国没有意愿与美国发生冲突或进行新一轮冷战。美国也应该采取符合自身现实的对华战略,重新提振自身经济、惠及世界贸易。如果中美两国都沿着这个方向进行实践,那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东亚会迎来一个中美之间以规则赢取领域实力融合的时代;一个避免挑起地缘争端,化解冲突性惯习的时代;一个“守成国”容纳“崛起国”时代。
姜宏[3](2020)在《新世纪中蒙合作关系的多层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战结束之后,蒙古国实行民主化改革,在外交方面不再依附于前苏联,逐步走上自主外交之路,也使中蒙关系得到恢复和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中蒙两国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逐步加强了合作和交流关系,而且在国际多边层次、国家双边层次以及次国家层次的纵向往来,也越来越凸显特色。因此,本论文试图打破以往在中蒙关系研究中单纯注重横向领域研究的不足,力图在区域多边层面、国家间双边层面、次国家互动层面上,多层次探讨中蒙两国合作关系的发展问题,争取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中蒙关系的发展现实和未来前景。针对以往关于中蒙关系研究中偏重双边而忽视多边以及次国家层面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主要运用国际关系的层次分析方法,对中蒙关系进行纵向立体式分析,力图弥补以往研究中的不足。层次分析法是上个世纪50年代“科学行为主义”的产物,肯尼思·沃尔兹将国家间战争爆发的原因归结于个人、国家和国际体系三个层次,并基于此建立了自己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之后,随着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回落,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行为体进入研究视野,对层次的划分逐渐多元化。关于中蒙关系的研究,以往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于其双边层面的分析,而根据对中蒙关系现实层面的考察,其多边层面、次国家层面的关系发展也成果显着,但在理论研究方面却关注不足。因此,本论文主要根据国际关系中的层次分析法理论,选择区域多边、国家间双边、次国家互动三个层次对中蒙关系进行纵向系统分析。本论文的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设计就是从区域、国家间、次国家等三个层面具体地去分析中蒙关系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从中蒙两国在多边框架中的合作和互动关系来看,论文更多地关注于除联合国以外的区域多边合作中两国的互动。比如在上合组织、亚信会议、博鳌亚洲论坛、亚欧会议以及其他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的互动,着重于地区性问题的共同合作;以及中蒙在大图们江合作机制、中俄蒙经济走廊等次区域多边合作,着重于地缘基础上的小多边特色合作。这种区域框架和多边维度的合作,已经成为中蒙关系发展不可或缺的方面。从中蒙两国双边合作来看,新世纪以来,中蒙关系发展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国家的主动性明显增强,特别是蒙古国经过民主化改革之后,不断强化其外交方面的独立自主性,为中蒙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了动力。中蒙两国关系的发展有很多独特性,这种独特性首先表现在地缘关系方面,两国不仅边境线很长,而且有着历史渊源;其次两国在政治关系上曾经历了从停滞甚至对抗到现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过程,经济上有合作的迫切需求,文化上有民族和宗教的联系和差异,在诸多方面都体现出两国历史和现实的独特性。从中蒙次国家政府层面的合作来看,这方面是以往研究的弱项,而现实中的发展却越来越突出。中蒙两国漫长的边界线,为两国之间的跨境交流的发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特别是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两国边境地区的互联互通越来越活跃,两国边境城市和口岸的交流合作潜力巨大。应该说,中蒙两国在区域、国家间以及次国家层面的合作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历史记忆和互信缺乏的问题、两国的发展实力不均衡所带来的问题、第三邻国政策所带来的问题、蒙古国内部发展不稳定的问题,宗教和文化交往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中蒙关系未来的发展中逐步去解决。论文的第五章主要对中蒙合作关系的三个层面的分析进行总结和简单的评估,并对中蒙关系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总体来说,中蒙关系三个层次的合作和发展都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也是相互促进的。从有关中蒙两国关系多层次发展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制约中蒙两国合作关系发展的很多问题大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沟通和协商加以解决的。在世界大变局的形势下,如果中蒙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能够携手应对共同的挑战,从两国的多层次合作关系中获得机遇,赢得利益,就一定能够使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总之,本论文以纵向的层次性分析为主,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寓于其中,力图在研究方法和视角上有所创新,并突出中蒙关系发展中的前沿问题。
王欣[4](2020)在《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文中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选择与调整必须兼顾国家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否则不利于改革的深化,甚至形成逆转。国家是一个系统,包括企业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国际关系子系统等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直接制约改革政策的选择,政策效果也会改变约束条件的状况,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之间具有双向动态平衡制约的系统性关系。国有企业具有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种功能,经营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目标,国有企业改革需要配套制度较多,改革政策效果具有系统性特征,多重功能、目标、配套制度约束下的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是非常复杂的国家系统性问题。从国家系统性角度出发,依据系统科学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通过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比较研究可知,国家系统整体的演变状态直接制约政府的改革政策选择,尤其是政府的稳定状态具有决定性意义;渐进式改革路径和大规模私有化路径各有利弊,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适合不同的改革目标,总体比较,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渐进式改革路径具有优势;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消费品市场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密切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确保改革政策具有系统适应性的基础;改革的深化与逆转取决于政策的系统性效果,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存在双重目标,改革政策必须以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作为首要目标,如果优先重视企业子系统的优化,可能造成国家系统整体负面影响,企业子系统优化目标更难实现,甚至引起改革的逆转,因此,必须根据政策效果和不断演化的约束条件,相机抉择调整政策,确保国家各个子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负面效果破坏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发展民营和外资企业,能够使改革的负面效果得到有效缓解,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确保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的基础,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必须根据序参量的演化规律,确保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协同性,促进改革深化。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国家转型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国际约束条件,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形成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促改革的良性循环,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在此基础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本文的论述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依据和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回顾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综合来看,依据系统科学理论、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比较研究很少,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系统科学理论和实证方法的运用。第二章阐述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系统科学理论,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论。第三章回顾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比较分析两国改革政策的异同,指出两国改革政策选择始终贯穿系统性指导思想,由于约束条件不同,改革初始政策存在较大差异,改革过程中政策根据约束条件演化不断调整,具有殊途同归的特征。第四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突变论分析国家系统整体演变状态对于初始改革政策选择的制约作用,阐释中俄改革初始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系统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目标,指出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政策与俄罗斯的大规模私有化改革政策都具有相应合理性;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信息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指出改革政策选择必须尊重和把握国家系统整体演变规律,才能取得良好适应性效果。第五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控制论分析改革过程中的政策效果、约束条件演化和政策调整,指出保持改革政策效果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是改革深化的关键因素,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内在约束;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耗散论分析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的有序性,指出必须发展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缓解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负面效果,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进而带动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协同论指出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稳定的政府是保障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战略性国有企业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基础。第六章全面采用系统燕尾突变模型、系统层次分析模型、系统灰色关联度模型、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耗散结构模型、系统哈肯模型,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与约束条件之间的突变性、目的性、适应性、协调性、有序性、协同性等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检验前文的论述和分析;第七章阐述研究结论并且针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陈万[5](2019)在《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权力建构及现实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构主义是在反对国际关系主流理论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趋于成熟并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理论学派之一,可以与国际关系主流理论相媲美。特别是近年来,开始出现了三种体系理论呈鼎足之势的局面,即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温和建构主义,一方面,它们成为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争论的焦点,另一方面他们也形成了国际政治学的主体。建构主义的产生的确为国际关系理论界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但是建构主义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权力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上显得莫能两可。温特虽然提出了观念建构利益,利益建构权力的权力建构逻辑,并试图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寻求一条中间道路来实现与主流理论之间的可通约性。但是中间道路的不确定性使得温特的建构主义陷入了在不同理论之间和稀泥的困境,同时使得温和建构主义理论本身不够明晰。因此,摆脱在不同理论之间和稀泥的做法并试图找到一条更简单、更明晰的关于权力建构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幸运的是,我们在对温特观念建构利益,利益建构权力既定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了关于权力建构的新路径,即观念建构了身份,身份建构了认同,认同建构了利益,利益建构了权力。就这一逻辑而言,有几点需要说明,其一,权力建构新的逻辑也是立足于建构主义理论范畴内来进行探讨的;其二,权力建构的逻辑本身包括两个方面,即正面的建构和反面的建构;其三,在本体论上,权力建构逻辑及其建构出来的权力本身都坚持理念主义。其四,权力本身的理念性并不意味着建构主义与其它理论,特别是与现实主义的不可通约,我们强调权力具有两面性,即理念性和物质性,正是权力的两面性实现了不同理论在权力自身中的可通约性。其五,权力建构新的逻辑本身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关于权力分析的方法和权力建构路径。新的路径、新的方法的意义和价值离不开对于现实问题的分析,只有经过了现实的检验,才能够证明关于权力建构路径和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对此,本文采用大量的现实案例,对权力建构的新路径、新方法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并运用这一逻辑去分析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对于这一逻辑本身所带来的现实启示的分析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对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现实启示的分析就更为重要了。权力建构路径和方法的探索及其所产生的现实启示分析是本文写作的两个重点。
段涛[6](2019)在《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文中指出随着2015年中国发布“一带一路”倡议,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逐步成为普遍接受的国际理念。其中,“战略对接”的表述也逐步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普遍认同的重要途径。但学术界还没有关于“对接”的理论阐释和概念化建构。无论是权力核心的现实主义、制度崇拜的自由主义还是观念认同的建构主义,均专注于对国际社会以及国家间行为关系的阐释与解释,却忽视了国家间互动和国际关系“应然”的发展目标之共识,以及实现该共识和目标的原则与方法。对于当代全球化危机,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不应停留在理论分析工具层面,更应从目标和路径方面,提供能形成共识和实现共赢的解决方案。本论文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概念可以归纳为:在国家主权管辖权涉及区域合作领域,国家相互间通过主动磨合和主动调适,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形成互利和稳定状态的一种“高阶”合作。从阶段过程方面,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可划分为战略评估与决策、战略实施与反馈、战略互动与调适等不同的三个阶段,以及主动型、联动型和关联型等三类战略对接阶段的不同类别。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动力因素,要在考量保障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以国家间利益合作并创造增量为主要目标,兼顾国家文化交流与规则合作,形成互利共赢和可持续战略对接动力体系。在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机理模型方面,分类分析硬资源和软资源不同对接机理,进而归纳战略对接高和低的两层次模型,提出竞争、中性、合作与共生四类基本关系,总结出战略对接中利益合作竞争的实质就是资源整合,核心是通过对接与合作,克服国际秩序无政府状态导致的“零和博弈”趋势,克服国际市场资源配置失灵的影响,并由资源整合产生战略对接的增量收益,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合作形式的“高阶性”、合作行为的主动性、合作原则的共商共建共享、地区主义的开放性、对接过程的磨合调适性、对接实质的利益创造和分配性等方面,对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理论内涵进行梳理建构。本论文初步提出了“战略对接”理论分析框架体系,但理论支撑度、逻辑严密性、考量覆盖面以及运用操作性等方面均有待完善:形成国际关系“对接”理论的渊源支撑;论证“战略对接”理论单列发展可行性;基于“战略对接”理论体系,提出新型国际规范、机制、制度和体系等国际关系协调新工具。
黄德凯[7](2018)在《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的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地区集团化的深入发展,地理相邻空间范围内的整合进一步加强。然而,依据一种什么样的规则或秩序来进行有效整合,它既不能损害该地区国家行为体的任何利益,达到共同受益的效果,同时也具有长期稳定的特性,是目前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区域合作摸索和探讨的主要问题所在。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快速上升,正从一个地区大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而任何一个大国要实现国家对外战略,都是首先从周边地区开始的,中国也不例外。通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区域次区域合作,营造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周边环境,是中国经营周边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适应中国周边地区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现实需求。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次区域合作进程中,地缘政治权力结构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主要是基于地缘条件构建的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但实际上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依然深刻地影响着区域合作的进程,甚至决定着合作的成败。在区域政治权力结构系统中,存在不同的地缘政治权力结构模式,按照行为体实力大小可分为三种类型:强-强模式、强-弱模式和弱-弱模式。不同的地缘政治权力结构模式对行为体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和影响也各不相同。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则主要是强-强模式、强-弱两种模式。在“强-强”模式中,大国关系是区域合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如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涉及中印两个大国,是典型的“强-强”模式。由于印度强烈的地缘政治担忧,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乃至“一带一路”倡议逐渐采取模糊甚至抗衡的态度,导致了该经济走廊建设的停滞不前。而在上海合作组织建设过程中因中俄两个大国基于共同的利益尤其是政治安全利益协商一致都有意推进区域合作,合作就较为顺利。而在“强-弱”模式中,大国不仅是区域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也是区域合作的主要推动者。在这种地缘政治权力结构模式下,区域合作所推进的效率是比较快的。如2016年3月由中国在三亚牵头成立的“澜湄合作机制”,使中国成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主导者,进而推动澜湄合作快速高效的开展。对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来说,主要的启示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在地缘政治权力结构影响下,通过经济合作增大周边国家对中国经济上的依存度、并以此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政治关系发展的“以经促政”战略的效应已出现递减,而政治互信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因此在推进经济合作时,需要从“以经促政”转向“政经兼顾”,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以政促经”。二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强的经贸合作固然会提升其对中国的依存度,但周边国家特别是大国的地缘政治关切和安全疑虑也在不断销蚀经贸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在推进周边区域合作时,通过安全合作及其向经济、政治领域的“外溢”,才能实现区域合作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三是中国在在推进周边区域合作时应根据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不同模式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路径和相应的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政策组合,以减小合作的阻力和实现合作效益的最大化。
付宇珩[8](2018)在《经济相互依赖、国家构建与国际信任:后冷战时代东南亚国家对华政策的生成》文中研究说明国家行为既要受到主导对外政策过程的国内行为体的理性选择、认知心理模式和情感波动等微观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体系层次与国内层次上的权力、制度和文化的宏观结构因素的影响。国际信任是国家间的长期互动所沉淀下来的国际结果,从而也是国家行为再生成的原因。因此,影响国家行为生成的因素同时也是影响国际信任水平的因素。国家行为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即国家的战略目的,以及国家为达到战略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国家在应对其他国家的行为乃至体系变迁的过程中,所设定的战略目的与实际采取的政策手段可能具有相同的性质,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质。在简化后的解释国家行为生成的跨层次理论模型中,经济相互依赖是体系层次上的核心变量,但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要受到国家间的总体实力对比、国际体系的总体竞争压力,以及其他国家行为的历史记录这三个体系变量的制约。国家构建是国内层次的核心变量,国家自主性与政治合法性则是评估国家构建绩效的关键指标,从而是使不同的国家在面对相似的体系压力即外部威胁与国际合作机遇时产生行为分化的关键因素。冷战后期以来,中国“以经促政”逻辑驱动的国内发展模式与对外战略,强化了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进而强化了东南亚国家采取合作性对华政策的动机,但这种动机却根源于它们各自国家构建的需求所产生的对外战略意图与偏好,即通过提高经济绩效或借助外部力量来巩固政治合法性。与此同时,巨大的总体实力差距、对华经济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中国未来对外战略行为的不确定性、关于朝贡体系和中国对外输出革命的历史记忆,以及中美竞争加剧等因素,则限制或削弱了经济相互依赖诱导东南亚国家采取合作性对华政策的效用,从而增加了东南亚国家对华政策中的对抗性成分。然而,东南亚国家的国家自主性与政治合法性的强度与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因此,即使承受着相似的体系压力,东南亚国家的对华政策也会产生分化,也就是说,东南亚国家对华政策中的对抗性成分与合作性成分的比例是不同的。
丁榕俊[9](2016)在《国际关系理论的复杂性转向-“复杂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开始于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现有的国际关系理论无法预测冷战的终结和“9.11”等国际性、结构性变化?由于现有理论缺乏对系统变化的解释,尤其对系统演化机制的具体内容缺乏解释,本文认为自然科学中复杂性理论能够弥补一些既有理论的不足。首先,主流理论基本上是体系层面理论,是宏观结构理论,属于一种自上而下线性分析模式,分析焦点停留在系统稳定和系统均衡。现实中我们往往将理论的简约性等同于科学性,因为变量最少的模型才能够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一个明确的逻辑。但是,如此多变复杂的国际政治仅用少数的变数和信息量来分析,势必将得出有限的结果。理论再简约,但如果不能反映现实,那么理论的价值和务实性便将大打折扣。按照复杂性理论的逻辑,世界政治的复杂性来源于变量之间的非线性互动,说明了复杂性不仅是变量数目的问题。通过概括经验事实与分析观察到的数据,实证主义认识论根据事件发展的前后顺序,寻找以最大的确定性与最严格的“必然性”为基础的因果关系,但未对“偶然性”变量与微观层面的变量之间自下而上的复杂互动产生的系统效应,给予充分的关注。第二,复杂性理论研究复杂系统及其结构和行为,与现有系统理论具有相同的基本构成要素,即结构和互动的单元,但除此之外,复杂系统还包含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技术、物理、经济、地理等与社会政治系统相区别、却密不可分的系统。比如,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等概念告诉我们,自然地理与政治、社会和经济存在无法分割的互动关系。事实上这是把国际体系看作一个有机体,或者说“活的系统”,而不是封闭的系统。开放系统不仅包含维持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负反馈,还包括引起系统演化的正反馈。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把“其余条件同等化”,只关注一个变量的变化结果,而是需要关注变量之间的集体相互作用衍生出来的宏观结果。复杂性理论分别把它称为“涌现”和“协同进化”。第三,既有理论习惯使用微观经济学方法,比如还原论、博弈论或者定量分析等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方法论来研究宏观结果与国际事件。但是,仅从常识上说,分析国家的理性选择或决策者的预期效用去分析系统层次的宏观事件(比如战争),需要超越多少个分析层次呢?可能这因果关系的中间还存在无数的分析层次,比如官僚机制、社会、国家、超国家、地区等等。事实上,我们不能通过分析某一人体细胞或器官的属性去理解一个人的行为,而是应该研究各个细胞与器官如何交互进而引导人的行动。同样地,分析系统层次的国际后果时,研究起点应该放在微观层面变量交互及其对上位层次衍生出的宏观结构,及其变化机制。此外,如批判理论指出的那样,主流理论,尤其是理性主义理论只在给定的、先验的结构内有效,是一种问题解决理论,系统变化本身不是它们的研究兴趣点。而复杂性理论不同,它为系统演化从内部研究机制方面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解释。复杂性理论认为,行为体的理性是有限的,但与社会进化理论不同,复杂性理论认为行为体是有目的性、战略性的主体,而非被动的、进化的个体。通过学习、探索、反思和适应等能动性活动,可以弥补其有限理性的不足之处。而在微观层面单元之间的这种集体互动会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并推动宏观层面的演化。复杂性理论将这一进程称为“自组织”。如果变化累积到一定的临界点,一种突变(而不是渐变)现象会发生,其结果就是系统变化。复杂性理论的各种方法论,比如基于个体建模、计算机仿真和反事实推理就是为了追踪这种动态的微观-宏观变化的目的而使用的。这一逻辑也同等于科学实在论所提倡的认识论,即认为解释应该是生成的,而不是从不变规律中发掘而来的。现有文献大多将国际关系理论的方法论和科学哲学方面出现的复杂性转向作为研究重点,对具体领域的案例研究还有待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复杂性理论难以操作的一面。复杂性理论涵盖了许多相互联系的学科,比如混沌理论和进化理论、涌现理论等等,因此各个学者对复杂性理论的理解明显不同。与学者们致力于完善建构主义,或推动实践转向,以进一步发展国际关系的社会性因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人尝试完善和整合以复杂性为基础的国际关系理论。因此本文的目的是构建一个初步的复杂性国际关系理论,以便能对现有理论体系有所贡献。为此,本文采用了理性主义理论在三个不同层次的三个核心假设,即无政府状态、国家中心说和国家理性说,并以此对现有理论体系进行一个复杂性改正。复杂性理论认为:第一,系统层面上的组织排序并非无政府状态,而是有组织复杂性,这意味着国际体系的本质是一个有序和无序混合的状态。第二,单位层次上的分析焦点在于变量互动,即单位之间、单位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如何产生宏观层面的变化,是一种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分析模式。其三,个人层次,国际行为体不仅有国家,还存在其他行为体,而且它们都是有限理性的。本文具体谈这一修正的三个分析层次及其对推动国际变化的作用。每一个分析层次分别对系统演化提供了一种演化机制的解释。最后,本文将再次论及现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缺陷,重申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内涵、实践要求与国际关系理论进行复杂性转向的必要,并探讨如何选择适用于复杂性理论的案例以及还需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韦进深[10](2013)在《决策偏好与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在全球治理中的功能作用,国际制度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日益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推动着国际关系向着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逻辑,不难预期国际制度一旦建立,国家将积极正向参与国际制度。然而,国际社会的现实是,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变化是普遍存在的,这些变化不仅包括了从反向参与到正向参与国际制度的变化,也包括了从正向参与向反向参与的变化。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为何发生变化?影响国际制度行为变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是什么?现有的解释提供了三种分析路径:一是体系决定论,把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及其变化归因于体系层次上的权力结构、国际制度、国际规范等因素。二是国内政治决定论,认为官僚决策、国内政治结构是影响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及其变化的根本原因。三是双层博弈论,认为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及其变化是国际层次的谈判和国内层次的批准博弈的结果。这三种分析路径对于理解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及其变化不无裨益。但是,它们全部或部分面临着解释力不足、可操作性和经验检验的挑战。本文的落脚点是国家的决策偏好,旨在通过考察国家的决策偏好变化解释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为何发生变化。决策偏好是国内行为体偏好的集合和博弈的结果。国际体系、国内政治及二者的互动构成了影响国内行为体偏好的决策环境。决策环境的变化使国内行为体的偏好发生变化,进而使国家的决策偏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变化(从正向参与到反向参与或从反向参与到正向参与)。由此,本文提出了解释国家国际制度行为变化的分析框架,并聚焦于影响决策偏好的国际-国内互动(国际-国内权力互动、国际-国内利益互动和国际-国内规范互动)。最后,通过加拿大对《京都议定书》的行为变化(从加入到退出)和苏联/俄罗斯的GATT/WTO的行为变化(从游离到加入)两个案例的分析,检验了本文的理论假设。
二、层次分析与国际政治结构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层次分析与国际政治结构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议题界定 |
第一节 基础概念及关系辨析 |
一、“合作”与“国际合作” |
二、国际合作与竞争、斗争 |
三、国际合作与冲突、战争 |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议题界定 |
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之辩 |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之题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之维 |
第二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立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思想的指导 |
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
二、国际合作的本质属性:国家的阶级性 |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民族独立自主平等 |
四、国际合作的价值旨归:人类的解放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的滋养 |
一、人的范畴:人性善与道义传统 |
二、国家范畴:“和合主义” |
三、世界范畴:“天下主义” |
第三节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经验教训 |
一、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 |
二、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
三、大国争霸的历史镜鉴 |
第四节 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的批判 |
一、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立场”批判 |
二、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观点”批判 |
三、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方法”批判 |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分析:一种系统框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
一、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结构范式 |
二、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机理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运行规律 |
一、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二、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三、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属性 |
一、人民性 |
二、实践性 |
三、发展性 |
四、包容性 |
五、正义性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起点与基础:实现“站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二、开创与拓展:实现“富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三、传承与创新:实现“强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第二节 三种类型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基于“世界观-能力-制度”的案例分析 |
一、“维护支持型”国际合作: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 |
二、“参与塑造型”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
三、“倡导引领型”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
一、党的领导:国际合作的根本保证 |
二、独立自主: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
三、求同存异: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 |
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基本精神 |
五、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目标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认同困境 |
一、西方价值观的弊端与分化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挑战 |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信任”困境 |
第二节 国际合作能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
三、国际合作的责任能力的不对称性 |
第三节 全球合作体制“低效失灵” |
一、联合国权威体系受到挑战 |
二、全球合作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 |
三、国际合作机制运行功能紊乱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深化路径 |
第一节 增强国际合作“世界观”的认同 |
一、“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
二、“和平发展”的“诚意决心” |
三、“和合共生”的“文化自觉” |
第二节 提升实现和平发展的竞合“能力” |
一、国际合作中的动力与原则底线 |
二、国际合作中的竞争与斗争本领 |
三、国际合作中的能力与责任共担 |
第三节 推进全球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 |
一、国际合作的“核心”体制 |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供给 |
三、国际合作的“关系”网络 |
结论:人类合作文明的理论前景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2)东亚地区中美关系的结构性析论(2010-202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国际关系结构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中美两国双边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东亚秩序变迁与中美关系的研究 |
(四)关于文献综述的评价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 |
(二)不足 |
第一章 结构的一般性特征及在东亚中美关系中的应用 |
一、结构的整体性:以关系为本的结构 |
(一)结构整体性的内涵 |
(二)场域:位置间关系的构型 |
二、结构的空间性:能动者的地位、反思与规范 |
(一)位置关系、等级秩序与空间 |
(二)场域争斗与空间内竞争 |
(三)惯习、实践与空间 |
三、结构的领域性:资本的掌控与争夺 |
(一)受特定逻辑支配的资本 |
(二)元资本与资本间的兑换 |
(三)国际社会场域中的资本兑换 |
四、结构的转换性:在惯习和现实的变化中寻求改变 |
(一)惯习与场域 |
(二)惯习与实践 |
(三)惯习与历史 |
五、结构理论在中美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一)结构性理论在国际关系领域的适用性 |
(二)结构性理论在东亚地区中美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东亚地区中美权力关系结构 |
一、东亚地区中美权力关系场域的基本评析 |
(一)东亚地区中美权力关系现状 |
(二)争斗:战略进攻与战略防御 |
(三)“守成国”与“崛起国”的位置关系 |
二、中美对权力关系的认识与惯习 |
(一)美国对权力转移问题的认识 |
(二)中国对和平发展的认识 |
三、东亚地区中美权力关系的发展趋势 |
(一)惯习:“美国优先”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碰撞 |
(二)场域:中美战略竞争将持续 |
第三章 东亚地区中美地缘关系结构 |
一、东亚地区中美地缘关系场域的基本评析 |
(一)东亚地区中美地缘关系现状 |
(二)争斗:中美的海陆冲突 |
(三)中美海陆“二分”的位置关系 |
二、中美对地缘关系的认识与惯习 |
(一)美国的均势与海陆二元思想认识 |
(二)中国的陆权思维与海洋意识觉醒 |
三、东亚地区中美地缘关系的发展趋势 |
(一)场域:中美东亚海域竞争将持续 |
(二)惯习:航行自由与海洋主权的碰撞 |
第四章 东亚地区中美领域关系结构 |
一、东亚地区中美领域关系场域的基本评析 |
(一)东亚地区中美领域关系现状 |
(二)争斗:中美的区域制度之争 |
(三)中美安全经济“二元”的位置关系 |
二、中美对领域关系的认识与惯习 |
(一)美国的防御现实主义与同盟起源 |
(二)中国对政治经济关系的辨证认识 |
三、东亚地区中美领域关系的发展趋势 |
(一)场域:中美经济领域竞争将加剧 |
(二)惯习:同盟信仰与以经促政的碰撞 |
第五章 东亚地区中美实践关系结构 |
一、促进中美形成容纳的区域关系 |
(一)发展各领域齐头并进的综合国力 |
(二)改造自身惯习、把握美国惯习 |
二、建设中美共存的地缘关系 |
(一)坚持发展有限海权 |
(二)管控冲突性惯习 |
三、资本兑换融通弱化二元格局 |
(一)积累知识资本提升规则制定能力 |
(二)建设东亚领域关系共同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世纪中蒙合作关系的多层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层次分析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关于中蒙合作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对以往研究的评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层次分析法与在中蒙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一、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 |
(一)肯尼兹·华尔兹的层次分析法 |
(二)其他学者的层次分析理论观点 |
二、中蒙合作关系的发展进程及特性 |
(一)中蒙关系发展的进程 |
(二)中蒙合作关系发展的特征 |
三、中蒙合作关系分析的层次选择 |
(一)区域多边层次 |
(二)国家间双边层次 |
(三)次国家政府层次 |
第二章 区域层面:中蒙在东亚区域多边框架下的合作 |
一、多边主义视角下的中蒙区域合作 |
(一)多边国际合作的内容指向 |
(二)中蒙多边合作的内在逻辑 |
二、中蒙在东亚区域多边框架下合作的现状 |
(一)中蒙参与区域多边合作的现实动力 |
(二)中蒙在区域多边框架下合作的具体实践 |
三、中蒙区域多边框架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中蒙在东亚区域多边合作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制度性框架 |
(二)东亚区域多边合作与蒙古国的“第三邻国”外交相冲突 |
(三)“历史记忆”影响着中蒙在区域多边合作中的互信 |
(四)经济合作短板是制约中蒙区域合作的重要因素 |
第三章 国家间层面:中蒙双边合作的独特性 |
一、中蒙关系的地缘特性 |
(一)中蒙关系中的地缘“边际效应” |
(二)蒙古国的地理位置带来的特殊大国关系效应 |
(三)蒙古国的“主动”外交将重塑中蒙地缘政治环境 |
二、中蒙国家间合作的进程与特色 |
(一)中蒙政治合作的特色与成就 |
(二)中蒙经济合作的特色与成就 |
(三)中蒙文化合作的特色与成就 |
三、中蒙国家间合作的问题分析 |
(一)中蒙国家间合作的政治互信不足 |
(二)中蒙两国合作的稳定性不足 |
(三)中蒙国家间的一些合作基础还不牢 |
第四章 次国家层面:中蒙次国家政府的国际合作 |
一、次国家政府及其对国际合作的参与 |
(一)次国家政府参与国际合作的契机 |
(二)次国家政府参与国际合作的相关主张 |
二、中蒙两国次国家政府间国际合作的现状 |
(一)中蒙次国家政府间合作的优势 |
(二)中蒙次国家政府间合作的主要方式 |
三、中蒙次国家政府间国际合作的问题分析 |
(一)合作的制度化水平低 |
(二)合作的程度和规模还不够 |
(三)口岸的通道效应使地方政府收益低 |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 |
第五章 中蒙多层次合作关系的深化 |
一、中蒙多层次合作关系的评价及政策思考 |
(一)中蒙多层次合作的评价 |
(二)中蒙多层次合作的政策思考 |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蒙合作的前景 |
(一)政策沟通:“一带一路”与“草原之路”的对接 |
(二)设施联通:贯通欧亚大陆的基础 |
(三)贸易畅通:全方位推动经贸合作 |
(四)资金融通:助力中蒙合作 |
(五)民心相通:夯实中蒙合作认同的基础 |
三、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中蒙合作 |
(一)构建中蒙利益共同体 |
(二)构建“共生安全”的安全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研究 |
1.2.2 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选择研究 |
1.2.3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系统性关系研究 |
1.2.4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实证计量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系统科学 |
2.1.1 现代系统科学 |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理论 |
2.2 经济学 |
2.2.1 转轨经济学 |
2.2.2 新制度经济学 |
2.2.3 国际政治经济学 |
2.3 企业管理学 |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2 国有企业功能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比较 |
3.1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
3.1.1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
3.1.2 改革开放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
3.2 俄罗斯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
3.2.1 苏联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
3.2.2 俄罗斯国家转型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
3.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比较 |
3.3.1 系统思想贯彻始终 |
3.3.2 改革兼顾双重目标 |
3.3.3 政策路径逐渐趋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分析 |
4.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比较 |
4.1.1 初始政治约束条件 |
4.1.2 初始经济约束条件 |
4.1.3 初始国际约束条件 |
4.2 中俄初始政策路径比较 |
4.2.1 初始政治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
4.2.2 初始经济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
4.2.3 初始国际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
4.2.4 国家系统状态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
4.3 中俄初始政策目标比较 |
4.3.1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政治目标 |
4.3.2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经济目标 |
4.3.3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国际目标 |
4.3.4 国家系统演变目标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
4.4 中俄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比较 |
4.4.1 初始政策与政治约束适应性 |
4.4.2 初始政策与经济约束适应性 |
4.4.3 初始政策与国际约束适应性 |
4.4.4 国家系统演变规律制约政策适应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与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
5.1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比较 |
5.1.1 改革过程中的政治约束条件演化 |
5.1.2 改革过程中的经济约束条件演化 |
5.1.3 改革过程中的国际约束条件演化 |
5.2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调整比较 |
5.2.1 政治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
5.2.2 经济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
5.2.3 国际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
5.2.4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决定改革的深化与逆转 |
5.3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 |
5.3.1 中俄的政策调整与国家系统有序性演化 |
5.3.2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
5.3.3 适度发展外资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
5.4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比较 |
5.4.1 政府是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 |
5.4.2 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行政能力的必要条件 |
5.4.3 改革政策选择的序参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
6.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
6.1.1 燕尾突变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
6.1.2 改革政策选择突变指数测算 |
6.1.3 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
6.2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目标与路径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
6.2.1 层次分析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
6.2.2 改革政策选择层次分析指标测算 |
6.2.3 改革政策的目标与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
6.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适应性实证比较分析 |
6.3.1 灰色关联度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
6.3.2 改革政策适应性灰色关联度指标测算 |
6.3.3 改革政策的适应性比较分析 |
6.4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政策调整实证比较分析 |
6.4.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6.4.2 改革政策耦合协调度指标测算 |
6.4.3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改革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
6.5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有序性实证比较分析 |
6.5.1 耗散结构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6.5.2 改革过程中系统耗散结构指数测算 |
6.5.3 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分析 |
6.6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实证比较分析 |
6.6.1 哈肯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
6.6.2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指标测算 |
6.6.3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比较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权力建构及现实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目的 |
三、选题的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层次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七、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主要观点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建构主义中权力建构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概述 |
一、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产生背景和形成路径 |
二、建构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流派 |
三、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深远影响 |
第二节 建构主义中权力建构的概念界定 |
一、建构主义 |
二、权力建构 |
第三节 建构主义中权力建构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
二、分析折中主义 |
三、现实建构主义 |
第二章 建构主义中的权力建构概述及评析 |
第一节 现实建构主义中的权力建构 |
一、现实建构主义 |
二、权力建构 |
第二节 自由建构主义中的权力建构 |
一、观念的产生 |
二、观念建构利益 |
三、利益建构权力 |
第三节 建构主义中的权力建构评析 |
一、现实建构主义中的权力建构评析 |
二、建构主义中的权力建构评析 |
第三章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权力建构探索 |
第一节 权力建构核心概念 |
第二节 权力建构的可行性:观念与权力的关系 |
第三节 权力建构的两种关系和两种作用 |
一、建构关系与因果关系 |
二、建构作用与因果作用 |
第四节 权力的建构路径 |
一、观念建构身份 |
二、身份建构认同 |
三、认同建构利益 |
四、利益建构权力 |
第五节 建构主义中权力建构的层次分析 |
一、国内的权力建构分析 |
二、国际社会中的权力建构分析 |
第六节 现实案例分析 |
一、权力建构的成功:20世纪欧盟的发展 |
二、权力建构的失败:苏联的解体 |
第七节 理论分析的不足、值的思考和继续研究的问题 |
一、理论分析的不足 |
二、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四章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权力建构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现实启示 |
一、新型国际关系的建立 |
二、中国外交理念的建设 |
第二节 对国际社会稳定发展的现实启示 |
一、稳定的国际秩序的建立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与意义 |
二、概念辨析 |
三、文献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不足 |
第一章 战略对接概念辨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战略对接基本内涵 |
一、主体是主权国家 |
二、客体是国家间的经贸竞争与合作 |
三、支撑客体是政治、安全与文化等领域 |
四、目标是实现国家发展收益最大化 |
五、支撑目标是实现世界发展收益最大化 |
第二节 战略对接类型与形式 |
一、主要类型 |
二、具体形式 |
第三节 战略对接基础与条件 |
一、合作共赢是重要基础 |
二、大国推动是核心关键 |
三、早期收获是先期动力 |
四、制度机制是保障 |
第四节 战略对接相关理论辨析 |
一、管理学合作竞争领域中的理论渊源 |
二、国际分工中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支撑 |
三、全球价值链及生产网络的理论动能 |
四、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拓展 |
五、国际关系学中战略竞合应用 |
第五节 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反思 |
一、现实主义理论反思 |
二、自由主义理论反思 |
三、建构主义理论反思 |
四、安全范式理论反思 |
小结:国际新秩序需要竞争中合作的新型国际关系理论 |
第二章 战略对接理论框架与模型建构 |
第一节 内涵界定 |
一、对接属于竞争中合作的“高阶“形式 |
二、对接是主动合作的行为 |
三、对接贯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
四、对接属于开放地区主义 |
五、对接是磨合调适的动态过程 |
六、对接的动力来自于共同利益的创造和合理分配 |
第二节 阶段划分 |
一、战略评估与决策 |
二、战略实施与反馈 |
三、战略互动与调适 |
第三节 动力因素 |
一、国家安全 |
二、国家利益 |
三、观念文化 |
第四节 机理模型 |
一、机理分析 |
二、两层次模型 |
三、推演模型 |
第三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历史推演 |
第一节 历史渊源及地缘捆绑 |
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战略对接历史沿革 |
二、中国与东盟战略对接历史沿革 |
三、地缘区域战略对接分析 |
四、地缘次区域战略对接分析 |
第二节 政治互信 |
一、1949-1955年初步奠定基础阶段 |
二、1955-1965年快速发展阶段 |
三、1965-1980年徘徊发展阶段 |
四、1980-1997年反弹突破阶段 |
五、1997年-今全方位合作新时期 |
第三节 安全合作 |
一、军事顾虑担忧与合作意愿并存 |
二、非传统安全合作具备广泛共同利益 |
第四节 经贸与互联互通 |
一、经贸投资合作快速增长 |
二、对接机制不断加强 |
三、互联互通合作历史悠久且发展迅速 |
四、互联互通对接机制与平台不断完善 |
第五节 文化观念 |
一、文化温和型 |
二、文化多样性 |
三、文化约束型 |
四、文化自然性 |
小结:基于竞争合作发展历史与动力体系 |
第四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践分析 |
第一节 评估与决策分析 |
第二节 实施与反馈分析 |
一、国家元首引领 |
二、国家外交引导 |
三、智库技术推进 |
四、市场合作实施 |
第三节 互动与调适分析 |
一、国家间达成开放包容共识与共建共商共享渠道 |
二、构建企业间合法务实共赢合作的市场机制 |
三、全领域推进形成全面互动支撑保障体系 |
四、联合制定并提升可持续的双多边规则体系 |
第四节 外部应对分析 |
一、政治和安全领域 |
二、经济和贸易领域 |
三、区域合作领域 |
四、文化等其他领域 |
第五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趋势与政策思考 |
第一节 发展趋势 |
一、回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二、应对全球普遍危机与挑战的共同努力 |
三、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国家互动模式 |
四、顺应人类命运更加紧密相互共生共存的必然趋势 |
第二节 发展挑战 |
一、各国对外开放与内部改革 |
二、国家间包容与合作 |
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环节 |
四、外部介入与影响 |
第三节 政策思考 |
一、增强战略意图错位协同,提升对接动力因素契合度 |
二、增强信息表达传递效率,提升对接互动信息对称度 |
三、共商共创收益增量,培育良性和可持续对接主动力 |
四、拓展对接利益结合点,提升内部对接动力 |
五、有效应对影响因素,降低对接的外部干扰 |
六、建立平等互信关系,加强对接高层级稳定性 |
七、强化国际规则塑造,构建开放地区主义秩序环境 |
八、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向命运共同体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的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区域合作是中国推行周边外交和多边外交的重要路径 |
(二) 中国周边地区国际体系处于变动时期 |
(三) 周边区域合作面临巨大挑战 |
(四) 地区治理发展趋势的结果 |
二、选题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的理论 |
(二) 区域合作的相关理论研究 |
(三) 关于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的现状、目标及前景 |
(四) 关于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面临的挑战 |
(五) 关于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的路径 |
四、研究重点、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思路及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困难 |
(一) 创新之处 |
(二) 存在的困难 |
第一章 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与区域合作的理论解析 |
第一节 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的理论溯源及含义 |
一、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的理论来源 |
二、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的含义 |
第二节 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的建构特征与形成机制 |
一、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的建构特征 |
二、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的建构方式 |
三、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的建构机制 |
第三节 地缘政治权力结构模式及特征 |
一、强-强模式 |
二、强-弱模式 |
三、弱-弱模式 |
第四节 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的区域合作 |
一、区域合作的内涵及类型 |
二、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区域合作的特征 |
三、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不同类型下的区域合作 |
第二章 “强-强”模式: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困境与前景 |
第一节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历程及现状 |
一、中印缅孟地区合作时期 |
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时期 |
三、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现状 |
第二节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地缘政治权力结构及其特征 |
一、孟中印缅地缘政治权力结构“强-强模式”的构建历程 |
二、孟中印缅地缘政治权力结构模式的构成特点及互动特征 |
三、孟中印缅地区权力结构体系的前景 |
第三节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根源 |
一、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成效 |
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
三、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面临问题的根源 |
第四节 重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思考 |
一、合作是唯一出路 |
二、新型国际关系下孟中印缅的合作原则 |
三、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 |
第三章 “强-强”模式下:上海合作组织的成效及其经验 |
第一节 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的上海合作组织 |
一、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关系 |
二、上海合作组织设立的缘由及发展历程 |
三、上海合作组织的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特点 |
第二节 “强-强模式”下上海合作组织的运转与调试 |
一、主导大国间的互动 |
二、主导大国与成员国之间的互动 |
三、引入新成员保持活跃 |
四、构建多层级立体式合作框架机制 |
第三节 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上海合作组织的成效分析 |
一、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上海合作组织取得积极成效 |
二、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风险 |
第四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前景与成功经验 |
一、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上海合作组织的前景 |
二、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 |
第四章 “强-弱模式”:澜湄合作发展迅速 |
第一节 澜湄地区合作秩序的形成 |
一、澜湄地区秩序重塑的缘由 |
二、澜湄地区秩序的重建历程 |
三、建立澜湄合作机制的意义 |
第二节 澜湄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特点及运行机制 |
一、澜湄地缘政治权力结构“强-弱模式” |
二、澜湄地区权力结构体系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强-弱模式”下澜湄合作快速发展 |
一、三大支柱 |
二、五个优先领域 |
三、3+5+X合作框架 |
第四节 “强-弱模式”下澜湄合作的前景 |
一、澜湄合作的前景 |
二、“强-弱模式”下澜湄合作的挑战及困难 |
三、“强-弱模式”下澜湄合作的应对策略 |
第五章 地缘政治视角下推进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的思考 |
第一节 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的意义 |
一、周边区域合作是“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具体体现 |
二、周边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阶段 |
三、周边区域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节 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推进周边区域合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一、周边区域环境复杂多变 |
二、周边区域合作的实际合作程度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 |
三、遭到某些国家的抵制和反对 |
四、域外力量的介入与阻扰 |
第三节 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推进周边区域合作的路径 |
一、周边地区体系的长期分散且碎片化是根本原因 |
二、重塑新时代地缘政治中国与周边国际体系的机遇 |
第四节 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的思考 |
一、国际体系的内在属性将给区域合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
二、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区域合作范式 |
三、“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原则提升积极性 |
四、中国周边区域合作将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
五、中国周边区域合作体系将更具开放包容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三、主要网站 |
致谢 |
(8)经济相互依赖、国家构建与国际信任:后冷战时代东南亚国家对华政策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家的回归与国际关系的跨层次分析 |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际信任-合作研究 |
第二节 经济相互依赖与国际安全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 |
第二章 国家行为的生成机制: 一种跨层次的理论模型 |
第一节 国家行为与国际信任 |
一、国家行为与国际信任生成的微观机制 |
二、国家行为与国际信任生成的宏观机制 |
三、国家行为与国际信任的关系模式 |
第二节 经济相互依赖与国家构建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 |
一、经济相互依赖对国家行为的跨层次效应 |
二、国家构建对国家行为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后冷战时代的东亚地区秩序与中国崛起对东南亚的影响 |
第一节 冷战遗产与东亚地区秩序变迁 |
一、国际体系层次: 经济与安全秩序的脱节和中美竞争加剧 |
二、内部层次: 威权政治的转型与韧性共存 |
第二节 东南亚地区安全秩序的构建 |
一、东盟“领导”东亚地区安全秩序构建的内生性条件 |
二、东盟“领导”东亚地区安全秩序构建的外生性条件 |
第三节 中国的东南亚地区战略的变迁及其影响 |
一、被动适应: 从意识形态外交到现实主义外交(20世纪70、80年代) |
二、主动适应: 遵循“东盟方式”的“以经促政”(1989-2008) |
三、主动塑造: 地区秩序主导权竞争驱动的“以经促政”(2008年以来) |
小结 |
第四章 东南亚国家对华政策的分化 |
第一节 案例选择与比较方法 |
一、体系变量及其影响的比较 |
二、国内变量及其影响的比较 |
三、东南亚国家的国家构建需求与对外战略偏好 |
第二节 新加坡对华政策的生成机制 |
一、新加坡的国家自主性与政治合法性 |
二、体系压力与国家构建的相互作用对新加坡对华政策的影响 |
第三节 马来西亚对华政策的生成机制 |
一、马来西亚的国家自主性与政治合法性 |
二、体系压力与国家构建的相互作用对马来西亚对华政策的影响 |
第四节 印度尼西亚对华政策的生成机制 |
一、印度尼西亚的国家自主性与政治合法性 |
二、体系压力与国家构建的相互作用对印度尼西亚对华政策的影响 |
第五节 菲律宾对华政策的生成机制 |
一、菲律宾的国家自主性与政治合法性 |
二、体系压力与国家构建的相互作用对菲律宾对华政策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发现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第三节 主要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国际关系理论的复杂性转向-“复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既有研究及其不足 |
三、研究设计与研究结构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复杂性科学与系统演化 |
第一节 复杂性科学——一项研究议程 |
第二节 复杂性的科学哲学探索 |
第三节 复杂性理论的历史演进 |
第四节 假设理论框架的建构 |
第二章 第一种演化:有限理性与系统演化 |
第一节 基于理性的系统理论及其缺陷 |
第二节 有限理性与微观动机 |
第三节 自适应主体与微观进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涌现”与“向下因果关系” |
第三章 第二种演化:变量交互与系统演化 |
第一节 国际系统理论的基本属性 |
第二节 复杂政治系统的演化分析 |
第三节 复合与复杂系统的建构逻辑 |
第四节 本章小结:非线性系统与复杂互动 |
第四章 第三种演化:有组织复杂性与系统演化 |
第一节 多元国际系统结构及其组织原理 |
第二节 有组织复杂系统模式的建构 |
第三节 混沌与秩序的岔路 |
第四节 本章小结:外部环境、协同进化及有机系统 |
结论 复杂性国际关系理论的构建 |
一、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转向 |
二、社会科学哲学的转向 |
三、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10)决策偏好与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正向国际制度行为 |
反向国际制度行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
案例研究方法 |
具体案例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五节 主要观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文献回顾、研究路径与分析模式 |
第一节 理性选择、决策偏好与外交政策分析 |
第二节 研究路径选择 |
第三节 研究议题和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影响因素、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际体系与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 |
第二节 国内政治与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 |
第三节 决策偏好与国家国际制度行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分析: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 |
第一节 国际政治环境与加拿大批准《京都议定书》 |
第二节 国内政治与加拿大对《京都议定书》的态度和行为 |
第三节 决策偏好与加拿大国际制度行为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俄罗斯加入 WTO |
第一节 俄罗斯与国际贸易制度:从反对到加入 |
第二节 俄罗斯国内政治结构的变化 |
第三节 决策偏好与俄罗斯加入WTO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回顾与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英文参考书目 |
四、层次分析与国际政治结构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向东. 兰州大学, 2021(09)
- [2]东亚地区中美关系的结构性析论(2010-2020)[D]. 范为. 吉林大学, 2020(01)
- [3]新世纪中蒙合作关系的多层次研究[D]. 姜宏.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D]. 王欣. 辽宁大学, 2020(01)
- [5]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权力建构及现实启示研究[D]. 陈万.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D]. 段涛. 云南大学, 2019(09)
- [7]地缘政治权力结构下的中国与周边区域合作研究[D]. 黄德凯. 云南大学, 2018(04)
- [8]经济相互依赖、国家构建与国际信任:后冷战时代东南亚国家对华政策的生成[D]. 付宇珩. 厦门大学, 2018(12)
- [9]国际关系理论的复杂性转向-“复杂系统”研究[D]. 丁榕俊. 外交学院, 2016(07)
- [10]决策偏好与国家的国际制度行为研究[D]. 韦进深.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