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市级城市信用社的发展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杨西水[1](2020)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城商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促进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放缓,国有大行盈利规模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但城商行整体业绩明显下滑,风险逐步暴露,个别排名靠前的城商行被市场出清。这既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城商行是否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也引起了对城商行发展未来之路的现实性思考。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文章分为4个部分,具体包括9个章节。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的总体情况。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即第2章,论述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地方金融发展的关系,包括城商行性质、定位与发展环境等;探讨了地方政府干预、城商行发展两者的逻辑关系;梳理了城商行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第三部分,是论文研究对象的作用机理与实证部分。这部分主要是研究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和对内对外开放对城商行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开放条件下的城商行风险、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以及国际经验借鉴和对中国的启示,包括第3章到第8章。第四部分是促进城商行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依据前面的研究结论,具体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推进城商行进行结构性重组,提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监管效能等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区域均衡战略是城商行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要求后发地区加强对先发地区的追赶,客观上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城商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的主体,天然成为区域均衡发展的受益方和风险承担方。经实证检验,GDP增长与城商行信贷规模关联不大,而与城商行利润总额呈显着相关关系。(2)在政府主导背景下,城商行的经营行为受到了地方政府的干预,甚至民营城商行未能例外。政府干预扭曲了“银行—企业”间的自由契约模式,以政府意志引导资金流动,形成政府推动型关系融资制度。(3)通过使用辽宁地级市政府信用指数和13家城商行数据,利用计量模型证明了:政府信用指数和城商行贷款规模存在着正向关系,即地方政府信用变好,城商行的贷款规模会扩大,反之亦成立。(4)以数理模型证明,在金融开放条件下,本地城商行、开放条件下新进入的其他城商行、新进入的外资银行3类银行之间会产生竞争效应:均衡贷款量会下降,但市场贷款总量上升;存款均衡利率会提升;本地城商行利润下降。(5)选取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12个指标,构建了一套判断城商行发生风险可能性的预警指标体系。以辽宁省的城商行为样本,实证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即该模型对城商行监管工作有现实意义。(6)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有:一是银行风险暴露后要尽早、尽快干预,不宜过度考虑道德风险。二是提前准备好干预“菜单”,包括及时提供流动性,政府接管以提高信用等级,迅速处置不良资产等。三是确保干预力度的有效性,否则会抬高干预成本,甚至损害市场信心。四是健全风险处置和退出的规制保障,明确各金融管理部门权责。五是谨慎使用央行再贷款等公共资金,合理分摊处置成本。(7)提出了城商行的发展建议:包括推动城商行改革重组,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健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强化金融委横向协调和纵向牵动功能以提高监管效能等。
宋士云,宋博[2](2020)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自1995年中国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诞生至今,城市商业银行历经了1995—2002年组建改制、在处置风险中艰难起步,2003—2012年多措并举、在改革发展中快速发展,2013年以来转型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稳中求进三个阶段,已成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商业银行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紧紧抓住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经营之路。
孙平[3](2020)在《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的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迅猛发展,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发展和成长逐渐在全国银行行业占据一定的比重,成为了国内金融行业的重要构成。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定位于当地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同时开展特色的金融业务。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目前在景德镇市的金融市场占据比较小的比重,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景德镇市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景德镇区域内,存在非常激烈的同业竞争关系。在2015年12月24号,南昌银行吸收合并景德镇市商业银行改组成为江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而景商行则成为江西银行的一个异地分行—景德镇分行。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作为新成立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实力及品牌正逐渐壮大,已经成为景德镇范围内银行业中的一个很有利的竞争者,努力抢占景德镇金融市场份额。但是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通过研究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制定出一套符合景德镇分行的发展战略,提高其同业竞争力和存款的市场份额,实现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在景德镇地区的快速和全面的长期发展。本文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比较分析等,以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研究为依据,结合国内外关于城商行的理论研究文献,对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利用SWOT矩阵分析法分析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最后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符合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的发展战略,为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份帮助,提高其在景德镇的金融市场份额,提升银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的相关案例研究,希望在未来为其他城商行的发展提供理论上和实际上的帮助和参考。
杨克成[4](2020)在《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自莫迪格利安尼-米勒模型(Modigliani Miller Models)提出以来,企业资本结构相关研究已成为公司金融的重要议题之一,并逐步在商业银行领域得到应用。按照银保监会法人机构统计口径,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包括国有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后两类机构属于区域性商业银行。与全国性商业银行相比,区域性商业银行具有资产规模较小、数量众多、展业区域集中等方面的特点,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地,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风险抵补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取决于其资本结构是否合理、资本结构调整方向和速度是否合理等。论文旨在对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调整机制进行系统研究,进而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政策建议。首先,论文以动态权衡理论为研究视角,构建了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结构静态模型和动态调整模型,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哪些内部因素会对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构成影响?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是否存在目标资本结构?如果存在,资本结构的向上、向下调整速度是否存在非对称性等问题。第二,包括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产业竞争等在内的外部经营环境因素,是否会对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产生显着影响?如果存在,将导致资本结构调整呈现顺周期还是逆周期特征等问题。第三,金融监管政策及制度的演进是否会对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产生外生冲击?如果存在,此类外生冲击多大范围和多长时期内存在等问题。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按照“先内部因素、后外部因素和两类因素相结合”的思路,探讨各类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论文选取2018年末我国净资产排名前200名的区域性商业银行为样本,采用2010—2018年间样本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存在一个目标资本结构,并会根据实际资本结构与目标资本结构的偏离方向,通过向上或向下的资本结构调整在多个时期内实现向目标资本结构的回归,且向上调整速度高于向下调整速度。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有形资产占比等银行特征层面因素与资本结构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此类内部因素能够对资本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关于外部经营环境类因素与资本结构间关系的检验结果表明,一方面,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调整具有前瞻性和以风险为导向,在经济繁荣期能够有意识地积累内源性资本,呈现逆周期性;另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加快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向上调整速度,其作用机制在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带来货币供应量的上升和市场利率的下降,并导致债务性融资成本的下降。同时,基于Boone指数的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程度的量化估计和检验结果表明,市场竞争能够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有助于改善区域性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低负债倾向而加快资本结构向上调整的速度,且这一效应主要体现于民营样本中。此外,关于金融监管政策类因素与资本结构间关系的检验结果表明,第一,2015年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道德风险,增强了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开展债务性融资的动机,导致其资本结构向上调整,重点结论是民营样本、农商行样本和资产规模较小样本中出现道德风险的可能性更高;第二,2017年银行业系列强监管、严监管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形成了一定的威慑效应,导致其资本结构向下调整,较好地实现了政策目标。最后,论文就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优化资本结构管理提出建议。从微观层面看,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要加强股东股权管理和关联交易控制,提高各类公司治理主体的履职能力,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机制;从中观层面看,当地国资委或财政局作为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要健全对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机制;从宏观层面看,金融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规定,为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管理提供更为适宜的制度环境。
孙双伦[5](2015)在《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 ——以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为例》文中提出关于农村信用社(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RCC)改革问题,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无论学术研究者还是实务工作者,都存在重大的争论和分歧。这个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需要全面、根本、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研究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要点,一是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二是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要正确研究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必须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必须研究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这两者是研究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离开这两者就不可能正确解决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所以,本文还研究了两个基础和前提性问题。一是中国农村经济现状和发展方向;二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和发展方向。在研究问题过程中,本文排生研究了有关问题:1、农户发展理论。2、农村金融抑制理论。3、产权万能理论。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现状和发展方向、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和发展方向及农村信用社改革,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在于:1、为中国农村的发展提供一个路线图,纠正当前关于农村发展的一些错误思路。2、纠正关于农村金融机构盲目布局的错误思路,解开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要求与农村经济低收益的矛盾。3、解决当前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争论,指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使农村信用社更加快速、健康发展。理论意义在于:1、从中国农村发展的角度研究农村金融,将彻底改变过去理论界静态研究农村金融的作法,建立一个动态研究的理论及模型。2、从根本上解决关于农村金融研究的争论。因为静态地研究农村金融将使研究者不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只能是顾及一个方面,从而产生争论。本文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农村金融,从根本上解决了关于农村金融研究的争论。3、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村信用社理论,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产权理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理论、评价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果理论、农村金融体系理论。4、突破了一些“公认”的理论,将研究扩展至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农户发展理论、农村金融抑制理论、产权万能理论。本文由八章组成:第一章,总论。本章主要指出研究的问题,分析研究的背景,指出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指出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发展过程。本章主要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即纵的角度来分析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第三章,农村信用社所处的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体系。本章从宏观的角度,即横的角度来分析农村信用社所处的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体系,从面——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体系来分析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第四章,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管理体制及法人治理改革。第五章,农村信用社的存款、贷款业务改革。第六章,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业务改革。第七章,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的评价。第八章,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结论。本章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汇总和归纳。本文的创新点有:1、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突破传统的关于农村金融的研究方法,以农村经济发展为研究农村金融的基础,以发展的观点研究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根据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发展趋势来研究农村信用社。这样,就解决了传统方法在研究农村信用社时所遇到的两难选择。从研究的方法论上讲,是选择什么研究方法的问题,是选择机械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还是选择灵活的变化的辩证的研究方法。本文选择的是后者。2、农村金融体系的理论创新。本文认为,在农村应当建立起以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为银行业主体,以中国人保公司、中国人寿公司为保险业主体,覆盖广大农村和县城,以中国农业银行服务县城以上,以其它银行和保险公司作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3、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理论创新。本文认为,农村信用社所有制应当是以农民股份为主的公众股份制,适度控制大股东的进入,逐渐吸收一些非农民的分散股本,还可上市发行股份,最后形成以农民股份为主的公众股份制。4、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理论创新。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多种多样,具有很强的个别性和复杂性,即使不坚持成立省级统一法人,也没有必要只有县级法人一种模式。监管当局应当允许全国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地选择多种模式,进行多种探索。省级统一法人模式是最佳选择,这一模式会使农村信用社成为一个内部约束健全,外部约束有力,市场化、区域化、规模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5、突破农户发展理论。农户发展理论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农户经济。本文认为,这种论点与农村城镇化方向不一致,与农村城镇化中农村建立家庭农场、集体农场、基地加农场模式背道而驰,是错误的。农村要城镇化,就不能将农户经济发展作为主要方向。6、突破农村金融抑制理论。农村金融抑制理论认为,农村金融的供给是不充足的,金融需求受到了抑制。本文认为,农村金融抑制理论是错误的。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城镇化,农村金融的供给就不应该充足,应该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因为,如果农村金融的供应充足,那么农村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将受反方向力量的牵制。7、突破产权万能理论。产权万能理论认为,产权在经济活动中是必要的唯一的绝对不可缺少的,产权可以解决一切经济活动的动力,产生激励和约束,产权是万能的,产权的作用不可由其它因素替代。本文认为,激励与约束不一定要有资产的所有权,依靠政治权力、组织权力、管理权力完全可以进行激励与约束。管理中的激励与约束,其核心在于有一个最初的管理源。这个源产生管理的原动力,就可以将管理中的激励与约束一步步传下去。至于这个“源”是一个资产所有者,还是一个组织并不重要,也不影响管理的效力。在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在改革开放前完全否认产权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后又过分迷信、迷恋于产权。这都是一种形而上学走极端的作法,产权万能理论是错误的。8、建立了一套关于农村信用社的完整的评价政策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包括传统的财务指标,如资产规模、负债规模、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还自创了农户贷款的增长率及贷款面、农村金融的供给水平、农村金融的竞争程度等指标,指标体系完整。评价模型充分证明了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经济之间量的关系。
刘姣华[6](2015)在《金融排斥、农民金融发展权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我国最核心的问题之一,连续十几年都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列入亟待解决的问题之首,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改革的重中之重。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使得以“共享”为核心的“包容性增长”成为未来中国这几年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价值导向。2014年10月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也进一步指出要通过完善立法来保障公民的权利公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使权利公平被提上了重要日程。国家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重点以公平为导向,以均衡增长为核心,实现经济的正义增长,惠及包括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人群。普惠金融理论把农民金融发展权、金融排斥和村镇银行发展有机联系起来:维护农民金融发展权是普惠金融的核心目标,金融排斥是普惠金融提出的现实原因,村镇银行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村镇银行的推出有效缓解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保障了农民金融发展权。本文构建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村镇银行推出后产生的影响和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当前村镇银行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可持续发展过程还存在重重问题。在充分借鉴国际典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缓解农村金融排斥、保护农民金融发展权视角下的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两步走”战略。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指出研究的重点和意义,介绍了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分析了可能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构建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和原因,指出农村金融排斥对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影响,并借助“六维度”指标分析了村镇银行设立后在缓解金融排斥方面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村镇银行确实是缓解金融排斥、保障农民金融发展权、进而推动“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第四部分对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进行了诠释,讨论了影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借鉴国外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衡量评判指标以及对商业银行统一监管的条件,构建出衡量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五部分以湖北省为样本地区,对村镇银行推出后产生的影响以及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肯定了村镇银行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及其目前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同时指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原因进行解析。第六部分对美国社区银行、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印尼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等典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考察,总结其成功经验,为我国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第七部分提出了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两步走”战略,阐述了实现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并提出了村镇银行向“主行引导的农村社区银行”发展的方向。第八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提出了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政策建议,并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综合运用金融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计量经济学等经典理论,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研究范式,对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衡量方法和发展道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过程中采取经典理论分析整理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相结合、宏观总体分析和微观个体分析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先后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村镇银行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普惠金融理论把农民金融发展权、金融排斥和村镇银行发展有机联系起来:维护农民金融发展权是普惠金融的核心目标,金融排斥是普惠金融提出的现实原因,村镇银行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村镇银行的推出有效缓解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保障了农民金融发展权。第二,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可以从村镇银行的资源配置水平、风险控制水平、盈利发展能力和区域环境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对湖北省村镇银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村镇银行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且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偏离市场定位、主发起行绝对控股、经营网点单一、风险控制能力不够、政府支持不足等种种问题,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借鉴美国社区银行、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印尼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等典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经验,提出了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应分“两步走”,第一步通过立法、村镇银行、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力量实现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第二步村镇银行与主发起行剥离后组建为“主行引导的农村社区银行”。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以普惠金融理论为基础,把农民金融发展权、农村地区金融排斥与村镇银行发展三个跨专业、跨领域的问题有机联系起来,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第二,构建了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具有代表性广、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既可用于评价具体某个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可用于分析比较不同地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第三,提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两步走”战略,指出在当前阶段可以通过立法、村镇银行、政府、市场四方力量实现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主行引导的农村社区银行”长期发展构想,构建“国家农村社区发展银行——地市级农村社区银行总行——农村社区银行——社区营业所”四级组织体系。
干坤[7](2014)在《晋升压力、官员特征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商业银行通过股权改革、引进外资和跨区域经营等方式进一步的提高了发展质量,使其在银行业中的地位得到了巩固。截至2012年末,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数量已达144家,有从业人员337.5万人,资产总额达12.35万亿元,成功突破了10万亿大关,排名仅次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但通过回顾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城商行在成立之初就深深的烙上了地方政府的印子。为了给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以及为地方经济发展铺路,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社会企业和居民投资入股组建而成的城市商业银行在法律上就确立了政府的控股地位。同时,由于我国地方官员考核机制的纰漏,过度重视经济指标的考核机制不仅会积累地方政府短期内发展经济的压力,而且地方官员基于晋升激励的压力也会过分的追逐经济发展指标,由此便造成了各地官员为晋升而竞赛的经济增长格局。而政府在城市商业银行中的自然控股地位正好为地方官员大力发展经济、缓解晋升压力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在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受限、财政收入减少以及对国有银行的控制力减弱的困境下,地方官员通过政府平台对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影响会更加的明显。不仅如此,地方官员的不同特征表现也会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置造成一定的影响。关于地方政府控股对城市商业银行影响的问题一直是业内争论的焦点,但大多数的研究都停留在考察政府股权性质对城商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方面,并没有将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推进到官员个体层次。那么基于考核压力和政治晋升需求的地方官员会对城商行的贷款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地方官员的不同特征是否会导致不同的贷款行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地方官员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关系?我国现阶段的官员考核机制该如何修正呢?本文将基于官员政治晋升的视角,以我国91家城市商业银行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官员晋升压力指数和官员特征指标来考察地方官员对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影响,并且对政府控股下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机制进行初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修正官员考核指标来弱化这种作用,希望对正处于转型期内的城市商业银行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政府控股对城市商业银行影响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做了简要的阐述,概括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我们从中发现,学术界关于政府股东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理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早期的政府股东“发展观”,该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自己对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充分把握来鼓励金融机构向社会私人部门贷款,为市场交易过程中的行为主体提供信息平台,以此促进相关交易程序的完善与执行,该理论强调了政府在金融体系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而另一类是政府股东“政治观”,支持该理论的学者认为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所有权的占有会对社会私人融资产生“挤出效应”,并且政府会以股东的权力来干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对银行的运营效率和信贷配置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虽然学术界对于地方政府控股城市商业银行结果的利与弊存在较大分歧,但二者都认为政府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所有权是普遍存在的,并且这种影响在经济水平较低、市场程度不发达、经济体制不健全的地区更容易产生。国内早期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权性质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方面,多数的研究都是通过测算不同性质银行之间经营效率差异的方式来考察这种影响。随着后来公司治理理论的兴起,一些学者也尝试从银行治理结构的视角来探索政府股东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而近几年该领域的关注热点则集中在政府股东对银行贷款行为的影响机制方面,国外学术界开始尝试从政府行为的角度来研究其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置的影响,同时有些国内学者也尝试从银行信贷过程、贷款决策等方面来分析政府控股的影响。综合目前国内外银行政府股东问题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在控股性质、经营绩效、运营效率等方面获得了较多成果,同时也将政府控股对银行的影响机制深入到了具体银行行为方面,但这些研究成果都还不足以解释政府影响银行行为的具体原因和机制。其次,文章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大致的阐述。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发展规模参差不齐,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差距较大。(2)城市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对核心资本的依赖性较强,而对附属资本工具的使用还有待开发。(3)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较高,没有进行相应的拨备覆盖率匹配,所以贷款风险较大,风险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4)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改革和内部治理亟待深化,大部分城商行的内部治理结构都浮于形式,地方政府的外部控制效应严重。再次,由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起步较晚,市场监管和信息披露制度还未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获取难度较大。在文章实证部分,本文通过查询城商行官网和报刊新闻的方式获取了近120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通过筛选最后选择了91家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样本。在实证模型的构建上,本文选用了9个解释变量来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进行分析,分别为:官员晋升压力、官员年龄、官员学历、城商行第一大股东性质及持股比例、境外战略投资、跨区域经营、城商行规模以及市场化指数。同时,在官员晋升压力指标的构造方面,本文独具匠心,在查阅大量文献后,本文选择从城商行所在城市的GDP增长率、人口增长率、职工工资、失业率、地方财政增长率以及官员任期6个方面来考察官员的晋升压力程度。在银行贷款行为的量化方面,本文采用了贷款行业、贷款风险和贷款总量三类指标来进行描述。在实证分析前,文章还设置了6个假设,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果:(1)假设1“官员晋升压力与城商行贷款质量成反比”成立。(2)假设2“官员年龄与城商行贷款质量成反比”被拒绝。(3)假设3“官员学历水平与城商行贷款质量成正比”被拒绝。(4)假设4“政府股东性质及持股比例与银行贷款质量成反比”成立。(5)假设5“境外投资、跨区域经营与城商行贷款质量成正比”成立。(6)假设6“城商行所在地区的市场化指数与贷款质量成正比”成立。而后,文章在假设1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了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机制,最终发现地方官员会出于晋升的压力和需求而影响城商行的信贷配置,通过提高贷款集中度、增加建筑等相关行业的贷款量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从而导致了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为此,文章还提出了新的官员考核指标来考察地方官员对城商行贷款行为影响的弱化作用,最终经过验证发现在官员考核指标中增大民生、环保等因素的占比有助于城市商业银行减少不良贷款的积累。最后,文章提出了关于地方官员影响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相关结论与建议。首先,晋升压力较大的地方官员会干预城商行的信贷配置,最终形成不良贷款,从长远来看,这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是不利的。其次,引入境外投资、实现跨区域经营能够提高城商行的贷款质量。最后,文章的研究支持了政府股东的“政治观”这一论点。所以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的改革中应该更加注重股权治理和优化,以此来弱化地方官员行政干预的作用,同时也要积极修正我国现有的官员考核体系,加快政府融资平台的创新步伐。
穆林[8](2009)在《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发展:模式选择、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文中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之间的关系已经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存在着明显的经济二元性结构,反映到金融领域就表现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并存。这种模式的金融体系对于经济增长又有怎样的作用呢?虽然非正规金融在许多国家存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但根据麦金农—肖的研究,非正规金融是一种效率低下的融资机制,无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不重要。所以,对非正规金融的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随着非正规金融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变化,如非正规金融的规模的扩大,非正规金融对当地经济产生的作用逐渐显现,各国政府开始关注本国的非正规金融,学术界也运用各种经济学理论将研究视角转向对非正规金融的研究上。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在关注到非正规金融在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后甚至还开展了跨国界的非正规金融的研究。非正规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比较曲折,但近些年来发展迅猛。随着非正规金融规模的逐渐扩大,非正规金融对经济的发展的支持作用,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日益明显,中国开始重新审视非正规金融在国家金融体系中的客观地位,众多学者也在其研究中给予了非正规金融非常多的关注,对非正规金融的研究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非正规金融及其制度的建立终于被提上中国金融改革的日程。但就目前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非正规金融没有一个合法地位,其规范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如何规范和发展非正规金融,使之能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就进入了本文的考察视野。本文运用了经济学中的金融中介理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理论、契约理论、制度经济学以及经济增长理论,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对比等方法来解释和挖掘非正规金融产生、稳定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基本规律。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非正规金融发展历程和现状,全面透视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的具体实际,在对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进行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以期能促进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实现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我国的非正规金融及其金融二元结构是经济体系中内生形成的;第二,非正规金融是改善人们福利水平的金融机制之一,它具有与正规金融不同的交易特征与契约治理机制;第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互动性,非正规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持;第四,非正规金融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促使着一国的金融制度实现创新;第五,给予非正规金融法律地位上的确定以及加强对其的监管应该是政府的当务之急;第六,非正规金融在其发展中存在着本身不可克服的内在缺陷,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规范和发挥非正规金融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本文共7章。第一章“导论”,提出了写作本文的背景和意义,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目前的研究现状,同时也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写作框架。第二章为“相关概念阐述和基本理论综述”,在对本文中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总结阐述了非正规金融的相关理论,对非正规金融的产生、发展、执行和存续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对非正规金融的契约治理和市场定价进行了微观分析。第三章为“国内外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演进及借鉴”,通过对国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典型的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演进历程和现状的分析总结,得出对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发展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和启示。第四章为“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的现状分析”,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金融的发展现状出发,结合非正规金融在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探讨了非正规金融的现状,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在中国西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不可避免的问题。第五章为“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模式选择”,探讨了在现阶段,中国西部地区的非正规金融应采取的模式。第六章为“发展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在前述章节的基础上,本章提出了发展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建议。第七章即最后一章“结论”部分在对本文进行总结之后,指出了本文存在的不足和今后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罗丹,陈洁[9](2009)在《中国县域财政的现状、困境与改革取向》文中提出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县域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政府运转的中枢,县域财政的状况不仅是县域能否良好治理的关键,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也具有重要影响。自实行分税制以后,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相当部分地方的县域财政陷入困境。这一问题近年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改革完善县域财政体制呼声渐高。对9个样本县及20余个乡镇的调研表明,理顺县域财政体制,应合理定位县乡政府职能,明确工作重点;进一步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保证县域必要的财源;加大县乡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转移支付方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支出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县乡债务。
崔新[10](2009)在《吉林省松原市城市信用社改革成果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全国地方金融第八次论坛上指出,由于城市信用社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规模小、资产差等突出问题,对于城市信用社的监管,银监会将通过治理整顿、规范改造和适度扶持,尽快消除城市信用社的风险隐患,使其逐步发展成为产权关系清晰、治理结构完善、经营管理规范的股份制金融企业。通过实习,我逐步了解了改革的相关政策以及改革前后的可喜变化,但仍然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本文通过对改革背景、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法、改革前后的情况对比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提出目前仍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期待城信社的发展更加完善。
二、地市级城市信用社的发展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市级城市信用社的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商行发展 |
1.2.2 政府干预与城商行发展 |
1.2.3 城商行风险识别、预警及处置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研究逻辑和研究思路 |
1.3.3 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逻辑 |
2.1 区域均衡发展挑战、区域金融资源失衡和商业银行的崛起 |
2.1.1 经济增长的区域极化与区域金融资源失衡的相互作用 |
2.1.2 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与城商行的定位及其发展环境 |
2.2 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中的地方政府与城商行的关系 |
2.2.1 城商行在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中的作用 |
2.2.2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行政干预 |
2.3 金融开放对城商行影响的数理模型论证 |
2.3.1 城商行的利润函数 |
2.3.2 金融开放条件下各类银行利润函数与反应 |
2.3.3 金融开放对各类银行的影响 |
2.4 本章研究小结 |
第3章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主要情况 |
3.1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 |
3.1.1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的定位 |
3.1.2 中国城商行发展的主要特征 |
3.1.3 中国城商行发展的主要问题 |
3.2 中国城商行发展面临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区域经济不平衡是城商行发展的大背景 |
3.2.2 城商行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 |
3.2.3 地方政府干预的影响 |
3.2.4 新常态条件下的发展要求 |
3.2.5 金融开放对城商行的冲击 |
3.3 本章研究小结 |
第4章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发展 |
4.1 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本质 |
4.1.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表现 |
4.1.2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
4.1.3 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
4.2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的互动作用机理 |
4.2.1 城商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4.2.2 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商行的作用机理 |
4.3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互动绩效实证检验——以辽宁为例:基于面板数据模型 |
4.3.1 主要指标设计及数据来源 |
4.3.2 计量模型建立 |
4.3.3 计量处理与结果 |
4.3.4 计量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研究小结 |
第5章 地方政府干预对城商行发展的影响 |
5.1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干预:历史、模式与动力 |
5.1.1 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系统的干预:金融分权的历史视角 |
5.1.2 地方政府干预城商行的动力 |
5.1.3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干预模式 |
5.2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干预的作用机理 |
5.2.1 政府行为对城商行的直接作用机制:基于股权控制和行政干预渠道 |
5.2.2 政府干预对地方金融机构的间接作用机制:基于信用体系渠道 |
5.2.3 地方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及政府行为的反作用影响 |
5.3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干预影响的实证检验:以辽宁为例 |
5.3.1 政府行政干预指标设计及模型建立 |
5.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5.3.3 实证研究结论 |
5.4 本章研究小结 |
第6章 城商行的风险及监测预警机制 |
6.1 城商行的风险类型及表现 |
6.1.1 市场约束带来的风险 |
6.1.2 政府干预带来的风险 |
6.1.3 城商行自身风险 |
6.2 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基于熵值法 |
6.2.1 指标设计 |
6.2.2 监测预警体系 |
6.2.3 实证分析及预警效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府救助和处置的国际经验借鉴 |
7.1 危机救助的经验借鉴 |
7.1.1 次贷危机期间的美国政府救助经验 |
7.1.2 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救助经验 |
7.1.3 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教训 |
7.2 市场化处置和退出的国际经验借鉴 |
7.2.1 健全法律法规 |
7.2.2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
7.2.3 退出的条件 |
7.2.4 退出的方式 |
7.3 对中国的启示 |
7.3.1 明确职责及流程 |
7.3.2 丰富市场化处置手段 |
7.3.3 存款保险向“风险最小化型”转变 |
7.3.4 建立危机信息共享和处置协调机制 |
7.4 小结 |
第8章 A城商行案例分析 |
8.1 案例背景 |
8.2 发展历程 |
8.2.1 经营规模扩张情况 |
8.2.2 经营效益增长情况 |
8.2.3 与地方政府关系 |
8.2.4 区域经济对A城商行的支持情况 |
8.3 风险承担 |
8.3.1 风险规模 |
8.3.2 原因探析 |
8.4 风险处置 |
8.4.1 处置框架 |
8.4.2 政府注资的方式 |
8.4.3 风险资产处置 |
8.5 处置效果 |
8.5.1 逐步恢复市场信心 |
8.5.2 有效修复监管指标 |
8.5.3 资产负债结构改善明显 |
8.6 经验总结 |
8.6.1 银行自身经验 |
8.6.2 政府层面经验 |
第9章 发展建议 |
9.1 推动城商行整合重组 |
9.1.1 整合重组的思路与模式 |
9.1.2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9.2 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9.2.1 厘清政府与银行边界,给与银行充分的自主权 |
9.2.2 加强与政府融资平台合作,拓展城商行生存空间 |
9.2.3 加快向零售银行转型 |
9.3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
9.3.1 多渠道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
9.3.2 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
9.3.3 健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 |
9.4 多措并举提高抗风险能力 |
9.4.1 将贷款权向总行集中,足额建立贷款损失专项准备 |
9.4.2 引入战略投资者,提高综合竞争力 |
9.4.3 实施市场扩张战略,拓展利润来源渠道 |
9.5 提高对城商行的监管效能 |
9.5.1 加强“一委一行两会”监管框架的横向协调 |
9.5.2 强化中央与地方间的纵向协调 |
9.5.3 发挥好金融科技在监管中的功能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组建改制,城商行在处置风险中艰难起步(1995—2002年) |
(一)清理整顿城市信用社,改制组建城商行 |
(二)加强对城商行的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
二、多措并举,城商行在改革发展中快速发展(2003—2012年) |
(一)拓宽资本金补充渠道,稳步提高资本充足率 |
1.引进合格的战略投资者。 |
2.引入民营资本。 |
3.公开上市。 |
(二)更名、推进联合重组与跨区域经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
1.更名。 |
2.区域性联合重组。 |
3.异地设立分支机构。 |
(三)发挥比较优势,探索和培育自身特色 |
1.开展错位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 |
2.精耕细作,提升服务功能,打造品牌银行。 |
三、转型发展,城商行在经济新常态下稳中求进(2013年—) |
(一)深化城商行改革,推进转型发展 |
1.坚持市场定位,加快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转型。 |
2.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
3.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 |
4.加快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 |
5.发展互联网金融,提升金融科技服务水平。 |
(二)城商行总体发展态势:扩张速度放缓,行际间分化加剧 |
1.扩张速度放缓。 |
2.行际间分化加剧。 |
四、结语 |
(3)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的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市商业银行 |
1.2.2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城市商业银行与企业发展战略理论概述 |
2.1 城市商业银行的特点 |
2.2 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 |
2.3 企业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 |
2.3.1 战略的概念 |
2.3.2 企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
2.3.3 战略管理的内涵 |
2.4 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
2.4.1 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原则 |
2.4.2 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
第3章 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发展现状和问题 |
3.1 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的介绍 |
3.2 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的发展现状 |
3.2.1 机构网点情况 |
3.2.2 业务发展现状 |
3.2.3 经营绩效管理 |
3.2.4 人员管理情况 |
3.3 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3.1 存在问题 |
3.3.2 原因分析 |
第4章 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发展的SWOT分析 |
4.1 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的发展优势 |
4.1.1 灵活的经营机制 |
4.1.2 物理营业网点数量多 |
4.1.3 明确市场定位 |
4.1.4 有效的管理和执行力 |
4.2 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存在的劣势 |
4.2.1 江西银行品牌知名度低 |
4.2.2 业务单一,中间业务发展落后 |
4.2.3 业务经营区域受到限制 |
4.2.4 薪酬体系建设不完善,员工激励不足 |
4.3 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发展的机遇 |
4.3.1 乡镇市场发展的机遇 |
4.3.2 科技金融带来发展机遇 |
4.3.3 战略性投资者带来发展机遇 |
4.4 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面临的威胁 |
4.4.1 银行业同业竞争加剧 |
4.4.2 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
4.4.3 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冲击 |
4.5 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发展的匹配性分析 |
第5章 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
5.1 发展战略的制定 |
5.1.1 明确景德镇分行的市场战略定位 |
5.1.2 提升江西银行在景德镇市的品牌形象 |
5.1.3 坚持选择差异化经营战略 |
5.1.4 跨区域发展战略 |
5.2 发展战略的实施 |
5.2.1 整合网点机构,提高经营效率 |
5.2.2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
5.2.3 拓宽营销渠道,开展多层次营销 |
5.2.4 开展有效客户关系管理,细分市场客户群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思路与重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3.4 研究重点 |
1.4 研究创新、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1.4.3 研究展望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商业银行目标资本结构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2.1.2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主要经营管理活动影响的研究 |
2.1.3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管理的研究 |
2.1.4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静态权衡理论 |
2.2.2 资本缓冲理论 |
2.2.3 动态权衡理论 |
第3章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发展及资本结构管理状况 |
3.1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发展状况分析 |
3.1.1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的主要特质 |
3.1.2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的主要优势 |
3.1.3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面临的短板问题 |
3.2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管理实践及问题 |
3.2.1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调整方式分析 |
3.2.2 我国区域性商业资本结构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银行特征对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 |
4.1 研究假设 |
4.1.1 目标资本结构及影响因素 |
4.1.2 动态调整速度及其非对称性 |
4.2 数据和模型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静态资本结构模型 |
4.2.3 动态资本结构模型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静态资本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
4.3.3 动态资本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
4.3.4 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外部经营环境对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 |
5.1 研究假设 |
5.1.1 宏观经济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
5.1.2 产业竞争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
5.2 数据和模型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实证模型与变量设置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宏观经济与资本结构间关系的检验结果 |
5.3.2 产业竞争与资本结构间关系的检验结果 |
5.3.3 进一步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监管政策对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 |
6.1 研究假设 |
6.1.1 存款保险制度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
6.1.2 强监管、严监管政策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
6.2 数据和模型 |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2 实证模型与变量设置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存款保险制度与资本结构间关系的检验结果 |
6.3.2 强监管、严监管政策与资本结构间关系的检验结果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优化管理的建议 |
7.1 区域性商业银行主动优化资本结构管理的措施 |
7.1.1 提高股东股权管理和公司治理水平 |
7.1.2 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机制 |
7.2 履行好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的政策建议 |
7.2.1 健全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架构 |
7.2.2 加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 |
7.2.3 加快实施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制度 |
7.3 金融监管部门完善资本监管政策的建议 |
7.3.1 放宽资本及股东变更审批门槛 |
7.3.2 提高农商行股东持股比例上限 |
7.3.3 进一步支持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IPO权益性融资方式落地实施 |
7.3.4 进一步优化存款保险制度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 ——以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总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
1.1.1 本论文研究背景 |
1.1.2 本论文研究问题 |
1.2 研究问题的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证研究法 |
1.4.3 定量分析法 |
1.4.4 定性分析法 |
1.4.5 案例研究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内容 |
2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 |
2.1 农村信用社的成立 |
2.2 农村信用社的快速发展时期 |
2.3 人民公社管理农村信用社时期 |
2.4 人民银行第一次管理农村信用社时期 |
2.5 贫下中农管理农村信用社时期 |
2.6 人民银行第二次管理农村信用社时期 |
2.7 农业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时期 |
2.8 人民银行第三次管理农村信用社时期及银监会管理农村信用社时期 |
2.9 省联社管理农村信用社时期 |
3 农村信用社所处的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体系 |
3.1 农村经济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
3.1.1 农村经济的现状 |
3.1.2 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城镇化 |
3.1.3 城镇化的道路 |
3.1.4 城镇化后农村经济的模式 |
3.2 农村的金融体系 |
3.2.1 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
3.2.2 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现状、地位和作用 |
3.2.3 农村的金融体系 |
3.3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决定于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体系 |
3.3.1 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经济、农村金融体系的关系 |
3.3.2 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经济、农村金融体系的量化研究 |
4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管理体制及法人治理改革 |
4.1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 |
4.1.1 产权理论的基础 |
4.1.2 农村信用社产权变革的历史 |
4.1.3 农村信用社最合适的产权制度 |
4.2 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改革 |
4.2.1 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
4.2.2 农村现实对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
4.2.3 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模式及其选择 |
4.3 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改革 |
4.3.1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现状 |
4.3.2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 |
4.3.3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作用 |
5 农村信用社的存款、贷款业务改革 |
5.1 农村信用社的存款业务改革 |
5.1.1 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的情况 |
5.1.2 农村信用社特殊的存款机构——代办站 |
5.1.3 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5.1.4 存款的营销 |
5.2 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业务改革 |
5.2.1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的基本制度、组织体系 |
5.2.2 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的基本流程 |
5.2.3 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的特点 |
6 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业务改革 |
6.1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状况 |
6.1.1 1996 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后不良贷款的状况 |
6.1.2 2002 年(改革基准年)不良贷款的状况 |
6.1.3 省联社成立时不良贷款的状况 |
6.1.4 省联社成立以来,近十年不良贷款的现状 |
6.2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
6.2.1 政府宏观管理出现问题 |
6.2.2 农村信用社自身管理差 |
6.2.3 农村(县域)企业水平低 |
6.2.4 农户经营、诚信差 |
6.2.5 农村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问题 |
6.3 化解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办法 |
6.3.1 清收不良贷款的原则、主要内容等 |
6.3.2 清收不良贷款的人员和对不良贷款形成责任的认定 |
6.3.3 化解不良贷款的主要方法 |
6.3.4 化解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特殊办法—接受专项中央银行票据 |
6.4 保证农村信用社信贷质量的方法 |
6.4.1 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对人的管理,落实制度 |
6.4.2 合理设置机构,实行分级授权和分级管理 |
6.4.3 建立电子化的信贷管理系统 |
7 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的评价 |
7.1 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评价的依据和指标 |
7.1.1 评价的政策依据 |
7.1.2 评价的指标 |
7.2 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评价的模型 |
7.3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实证评价 |
7.4 农村信用社改革评价的结论 |
8 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金融排斥、农民金融发展权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金融排斥研究 |
1.2.2 金融发展权研究 |
1.2.3 村镇银行发展研究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金融 |
2.1.2 金融排斥 |
2.1.3 农民金融发展权 |
2.1.4 村镇银行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金融资源论 |
2.2.2 金融公平论 |
2.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2.4 普惠金融理论 |
2.3 理论框架 |
2.3.1 普惠金融与金融排斥、农民金融发展权、村镇银行发展关系分析 |
2.3.2 本研究理论框架 |
3 村镇银行缓解金融排斥、保障农民金融发展权实践分析 |
3.1 金融排斥与农民金融发展权 |
3.1.1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 |
3.1.2 金融排斥对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影响 |
3.2 村镇银行对金融排斥、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影响 |
3.2.1 村镇银行产生背景 |
3.2.2 村镇银行发展历程 |
3.2.3 普惠金融对村镇银行的要求 |
3.2.4 村镇银行缓解金融排斥、保障农民金融发展权的作用分析 |
4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1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界定 |
4.1.1 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 |
4.1.2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
4.2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4.2.1 内部因素 |
4.2.2 外部因素 |
4.3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制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 |
4.3.2 国外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
4.3.3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及其体系建立 |
5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
5.1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
5.1.1 样本地区选择 |
5.1.2 湖北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
5.2 村镇银行发展对农村经济影响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
5.2.1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
5.2.2 单位根检验 |
5.2.3 VAR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 |
5.2.4 建立VAR模型 |
5.2.5 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
5.2.6 脉冲响应分析 |
5.2.7 邹氏检验 |
5.3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以曾都汇丰村镇银行为例 |
5.3.1 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
5.3.2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
5.3.3 构建判断矩阵 |
5.3.4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
5.3.5 计算可持续发展指数 |
5.4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现存问题与原因解析 |
5.4.1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现存问题 |
5.4.2 制约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原因解析 |
6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国际借鉴 |
6.1 美国社区银行模式 |
6.1.1 美国社区银行发展概况 |
6.1.2 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特点 |
6.2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 |
6.2.1 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发展概况 |
6.2.2 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发展特点 |
6.3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 |
6.3.1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发展概况 |
6.3.2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发展特点 |
6.4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经验及对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6.4.1“政府支持”缓解金融排斥推动金融公平 |
6.4.2“市场化经营”增加盈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
6.4.3“明确市场定位‖找准可持续发展空间 |
6.4.4“创新金融服务”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
7 缓解金融排斥、保护农民金融发展权视角下的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体系 |
7.1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两步走”战略 |
7.1.1 农村社区银行的提出 |
7.1.2 村镇银行与农村社区银行的联系与区别 |
7.1.3 村镇银行转变为农村社区银行的必要性和两个阶段 |
7.2 第一阶段: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
7.2.1 坚持立法先行,强化法律保障 |
7.2.2 村镇银行在“求异、求新、求稳”中发展完善 |
7.2.3 政府通过“引导、扶持、监管”予以制度保障 |
7.2.4 培育适度竞争、积极创新的农村金融市场 |
7.3 第二阶段:组建“主行引导的农村社区银行” |
7.3.1 村镇银行逐步过渡为农村社区银行 |
7.3.2 农村社区银行建设构想 |
8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7)晋升压力、官员特征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1.1.2 金融体系改革下地方政府与城商行的关系 |
1.1.3 考核偏失下的政绩效应 |
1.1.4 小结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可能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政府股东的“发展观”和“政治观” |
2.1.2 政府股东的个体效应 |
2.1.3 政府股东与银行行为 |
2.2 政府控股城商行的相关理论 |
2.2.1 信息非对称理论 |
2.2.2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
2.2.3 委托与代理 |
2.3 小结 |
3.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现状分析 |
3.1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数量指标现状分析 |
3.2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
3.2.1 外部干预控制 |
3.2.2 内部权利受损 |
3.3 小结 |
4. 研究设计 |
4.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 研究假设 |
4.3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
4.3.1 因变量 |
4.3.2 自变量 |
4.4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4.1 因变量统计 |
4.4.2 自变量统计 |
4.5 变量关系初探 |
4.6 小结 |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贷款行业 |
5.2 贷款风险 |
5.3 贷款总量 |
5.4 主要结论 |
5.4.1 晋升压力对贷款行为的影响 |
5.4.2 官员特征对贷款行为的影响 |
5.4.3 其他变量对贷款行为的影响 |
5.5 政府控制下城商行不良贷款形成机制初探 |
5.6 官员考核机制修正 |
5.7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晋升压力导致城商行信贷配置失衡 |
6.1.2 境外投资、跨区域经营能够提高城商行贷款质量 |
6.1.3 政府控股的政治观 |
6.2 建议 |
6.2.1 城市商业银行改革 |
6.2.2 官员考核机制修正 |
6.2.3 政府融资平台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城市商业银行数据 |
附录二:官员晋升压力和特征数据 |
后记 |
致谢 |
(8)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发展:模式选择、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 本文的框架 |
2 相关概念阐述和基本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非正规金融 |
2.1.2 二元结构 |
2.1.3 西部地区 |
2.2 理论综述 |
2.2.1 金融抑制理论 |
2.2.2 金融深化理论 |
2.2.3 金融中介理论 |
2.2.4 现代合约理论 |
2.2.5 市场定价机制理论 |
2.2.6 经济增长理论 |
2.2.7 制度变迁理论 |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演进及借鉴 |
3.1 国外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演进 |
3.1.1 非正规金融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演进 |
3.1.2 非正规金融在发达国家的发展演进 |
3.2 非正规金融在世界各国发展演进所带来的经验与启示 |
3.2.1 非正规金融在世界各国发展演进的原因分析 |
3.2.2 非正规金融在世界各国发展演进的经验与启示 |
3.3 国内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 |
3.3.1 浙江 |
3.3.2 福建 |
3.3.3 山西 |
本章小结 |
4 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的现状分析 |
4.1 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现状概览 |
4.1.1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运行情况概述 |
4.1.2 中国西部地区银行业金融运行情况概述 |
4.1.3 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情况概述 |
4.2 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的绩效分析 |
4.2.1 非正规金融与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 |
4.2.2 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互补和竞争均衡 |
4.3 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3.1 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
4.3.2 对金融秩序的影响 |
4.3.3 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4.3.4 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5 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模式选择 |
5.1 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趋势 |
5.1.1 发展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5.1.2 发展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的可行性 |
5.2 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模式选择 |
5.2.1 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联接及向正规金融的转化 |
5.2.2 最初的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联接及向正规金融转化的模式: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 |
5.2.3 创新的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联接及向正规金融转化的模式:农村合作银行、城市商业银行 |
5.2.4 新兴的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联接及向正规金融转化的模式: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 |
5.2.5 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联接及向正规金融转化的模式选择 |
本章小结 |
6 发展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 |
6.1 非正规金融与中国金融制度变迁 |
6.2 发展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的制度设计 |
6.2.1 构建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法律体系 |
6.2.2 加强对非正规金融的监管和监测 |
6.2.3 加速推进金融体制配套改革 |
6.2.4 实行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区域化差别调控 |
6.2.5 创造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 |
6.3 发展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的政策建议 |
6.3.1 加快《放贷人条例》立法进程 |
6.3.2 构建非正规金融的监测体系 |
6.3.3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
6.3.4 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6.3.5 推动其他相关金融体制配套措施改革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县域财政的现状、困境与改革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县域财政现状 |
(一)县域一般预算可用财力快速增加且均衡化趋势初步显现 |
1. 一般预算收入水平总体快速提高,部分县(市)和乡镇财政受到明显影响 |
2. 县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在波动中快速增加且明显受到财税体制改革的影响 |
3. 县(市)获得的上级补助收入越来越多,均衡性努力明显增强 |
4. 县域可支配收入快速提高且初步呈现相对差距缩小趋势,乡镇可支配收入出现分化 |
(二)县级预算外收入仍很重要,乡镇预算外收入地位明显下降 |
(三)不同基金收入变化不一,社保基金快速增加 |
二、县乡财政面临的问题 |
(一)县乡财政自给水平明显下降且困难程度加深 |
1. 多数县(市)可用财力大大低于全国水平 |
2. 县乡财政自给水平下降 |
3. 县乡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
(二)不同县域之间和乡镇之间可用财力相差悬殊 |
1. 可支配收入地区差距非常大,县域间的差距具有明显的扩大趋势 |
2. 乡镇之间的相对差距更大 |
(三)县级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
1. 养人负担过重,养事支出所占比重较低 |
2. 部分县(市)维持运转类支出所占比重明显偏高 |
3. 外来人口较多的县(市)仍未建立健全的覆盖外来人口的公共财政框架 |
(四)税源流失比较严重与部分地方税负较重的现象并存 |
三、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基本思路 |
(一)合理定位县乡政府职能,明确工作重点 |
(二)进一步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保证县域必要的财源 |
1. 继续保持中央在财政收入分配中的主要地位,调整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方式 |
2. 加强税收征管 |
3. 建立稳定的县级财政收入来源 |
4. 因地制宜推行“省管县”和“乡财县管”的财政体制 |
(三)加大县乡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转移支付方式 |
1. 加大财力均衡性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的比重 |
2. 实行“一个漏斗”,确保各种转移支付在县级能够整合起来 |
3. 降低地方配套,减轻地方压力 |
4. 完善转移支付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
(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支出方式 |
1. 精简机构,降低人员经费所占比重 |
2. 增加民生支出,加强公共服务 |
3. 合理制定支出强制性规定,减轻地方支出压力 |
4. 完善支出方式,提高支出效率 |
5. 建立覆盖全体人口的公共财政体制,延伸公共服务范围 |
(五)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县乡债务 |
1. 锁定债务,明确责任 |
2.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存量债务 |
3. 加强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县乡不合理负债的制度基础 |
(10)吉林省松原市城市信用社改革成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松原市城市信用社改革的背景 |
2. 松原市城市信用社改革前的难题 |
3. 松原市城市信用社改革前后的对比 |
四、地市级城市信用社的发展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 杨西水. 辽宁大学, 2020(07)
- [2]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历史考察[J]. 宋士云,宋博.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3]江西银行景德镇分行的发展战略研究[D]. 孙平.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4]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管理研究[D]. 杨克成.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5]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 ——以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为例[D]. 孙双伦.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2)
- [6]金融排斥、农民金融发展权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姣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7)
- [7]晋升压力、官员特征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影响[D]. 干坤.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2)
- [8]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发展:模式选择、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D]. 穆林. 西北大学, 2009(11)
- [9]中国县域财政的现状、困境与改革取向[J]. 罗丹,陈洁. 改革, 2009(03)
- [10]吉林省松原市城市信用社改革成果研究[J]. 崔新. 网络财富,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