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上的致辞(论文文献综述)
龙海洋[1](2021)在《新时代“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经验及面临的挑战探析》文中研究说明
李琦,陈晋[2](2021)在《港澳回归——港澳回归实现百年团圆梦 一国两制唱响祖国统一歌》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的讲话中指出:"‘一国两制’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牢牢坚持这项基本国策,是实现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整体和长远利益,符合外来投资者利益。""继续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必须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共同维护国家主权、
罗沛然,陈弘毅[3](2020)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判例法中的权力分置原则》文中认为香港在港英统治时期主要采用英国的普通法制度。1997年回归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被授予高度自治权,并保留了原有的普通法制度。香港特区法院适用普通法,将"权力分置"原则视为香港基本法的一个特点与法治原则之一。香港法院运用权力分置原则描述和规范香港特区内部各管治机构之间的关系,并作为法院对于其他管治机构适用不干预原则或司法谦抑的调节器。正如关于香港特区政治体制性质的政治论述所指出,特别行政区实行"行政主导"而非"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司法话语中的"权力分置"原则与"三权分立"不同。
王艳卓[4](2020)在《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职宣誓是现代国家重要的政治仪式,体现着国家法制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水平。纵观人类社会就职宣誓的发展历程,就职宣誓是伴随着人类的精神生活所发展起来的政治现象,是就职宣誓主体对就职宣誓对象的承诺和担当,它体现了道德信仰、法律信仰和政治信仰的深度融合。近年来,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发展,中国国内很多地区和部门都在陆续举行公务员就职宣誓活动,各地党政机关和基层组织逐渐涌现出的就职宣誓实践活动已逐渐被人民群众认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193个联合国会员国中,有177个国家的宪法规定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须宣誓效忠宪法。”由此可见,就职宣誓制度已然形成了国际惯例和政治共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当时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极其艰难的革命条件,尤其是在极端恶劣的白色恐怖下,很多党员迫于环境压力入党宣誓都是秘密进行的,更不可能公开的进行就职宣誓,所以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最初的就职宣誓是入党宣誓,入党宣誓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前身和基础。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发展需要以及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2018年3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第二十七条,增加“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内容,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就职宣誓并将就职宣誓上升到宪法层面,这不仅体现了宪法的权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激励和教育国家公职人员忠于宪法,增加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宪法宣誓是就职宣誓的最高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中央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正如党中央所判断,中国能否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取决于“关键少数”,而“关键少数”就是指广大党员干部,加之绝大多数国家公职人员的政治面貌是中共党员,因此,国家工作人员的就职宣誓其实质就是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严峻挑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党章》为基本遵循,不断制定和修订了近百部党内法律法规,极大的完善了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所以,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能够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有机结合,通过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能够更好的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构成的法治治理体系,真正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以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及其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干部遍布国家党政机关、高校、企业等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因此,就职宣誓主体也涵盖从中央到基层各类群体、组织和机构。另外,在就职宣誓主体上相比较于西方就职宣誓而言具有广泛性,由于就职宣誓在中国尚属新生事物,可以说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因此,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还存在就职宣誓主体法律意识薄弱、就职宣誓客体及对象不明确、就职宣誓程序及仪式不规范以及就职宣誓配套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这样就需要构建完善的就职宣誓体系及其配套机制加以保障,进而使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能够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以及具有可操作的推进路径,这将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主要依托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等相关知识,通过文献研读、历史比较、多学科交叉、实证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起源发展、基础理论、发展历程、必要性、现状分析及推进路径等内容做综合分析阐释。论文主要依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就职宣誓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学习机制、监督机制、追责机制和保障机制,有针对性地探讨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推进路径,进而构建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长效机制。大体上论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研究现状、撰写论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撰写论文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创新之处等,第一部分内容为全篇论文的展开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理论概述。这一部分主要从宣誓的内涵及其起源出发,分别对就职宣誓的内涵及其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内涵进行界定,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思想理论、干部队伍建设理论、政治参与思想理论、法治建设思想理论以及通过对西方主权在民、宪政思想、政治合法性思想的借鉴,深刻探究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必要性论述。这一部分主要是阐述中国实行就职宣誓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统一,通过就职宣誓这一政治活动能够重塑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和责任担当,就职宣誓能够传承健康向上的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同时就职宣誓能够全面提升党的各方面建设,即党的政治、纪律、作风、思想、组织和制度建设,进而将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并最终有利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发展历程梳理,就职宣誓呈现出从入党宣誓到宪法宣誓的发展脉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入党宣誓是就职宣誓的最初表现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就职宣誓处于曲折发展阶段,随着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就职宣誓实践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宪法宣誓变成了就职宣誓的最高表现形式。论文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特殊性。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现状分析。结合中央国家机关、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就职宣誓、地方基层组织、高等学校以及各行各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现状,发现目前党员干部存在就职宣誓主体法律意识薄弱,就职宣誓制度过于宏观、就职宣誓程序不规范、就职宣誓违誓机制缺失以及就职宣誓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具体分析其原因。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推进路径。这一部分通过参考和借鉴国外就职宣誓制度对中国就职宣誓主体、就职宣誓对象、就职宣誓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并提出具体的就职宣誓推进路径。通过营造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宣传氛围、构建线上线下党员干部学习机制以及具体落实《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条例》来确立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学习机制;通过国家层面的巡视监督和监察监督、基层组织的党内监督与纪检监督、社会层面的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来完善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监督机制;通过制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考评考核条例、实施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违誓追责办法来构建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违誓责任机制;依托“五大体系”和“四大机制”健全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配套机制。
陈露[5](2020)在《新时代香港同胞的国家认同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建构香港同胞与内地同胞共属一体的国家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国家认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系统,它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交流与互动之中。提升香港同胞合理与稳固的国家认同,既需要经济层面持续的交流与互助,也需要政治层面的系统规划和整体推进,更离不开润物无声的文化浇灌。进入新时代,香港融入内地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在持续变化,香港同胞的政治认同面临着新的问题,加强和推进文化认同成为推动两地经济发展和进一步建构香港同胞国家认同的重要路径。论文的目标是通过对新时代以来香港同胞国家认同现状的分析,提出以“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为依据,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提升香港同胞的国家认同。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论述香港同胞国家认同问题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于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的分析,明晰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几个概念的内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梳理“一国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几个基础理论,为论文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首先分析建国以来香港同胞国家认同情况演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个时间段1949年—1984年政治参与度低,国家认同程度不高、1984年—1997年政治制度变更,地方认同与国家认同产生纠结、1997年至今实践“一国两制”,国家认同出现波动为逻辑来分析香港同胞在不同时间段的国家认同情况。其次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分析新时代以来香港同胞国家认同现状,结合课题组所做调研,得出了香港同胞对中国的政治认同度有待加强、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融合度越来越高、香港同胞对内地的文化认同大有潜力的结论。第三部分,提出了新时代增强香港同胞国家认同的建构路径。首先,通过准确把握“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是处理好香港问题的基本原则、推动发展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模式等方法原则强调中央全面管制权,建立以国家认同为目标的本土认同;其次,通过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重视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等措施进一步实现两地经济深度融合,促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最后从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实现民族文化在香港的“续根”、循序渐进、多措并举,重视国民教育作用、增加文化交流机会,以沟通促进认同以及团结社会大多数,做好对港统战工作几个方面来加强文化交流,通过提升文化认同构建香港同胞的国家认同主体部分。
徐嘉[6](2020)在《新闻翻译中的互文性策略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以“粤港澳大湾区”双语新闻报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董颖[7](2020)在《提升香港同胞国家认同的法理分析 ——以2018年香港立法会补选为切入点》文中提出在法治中国建设稳步前进的今天,法律在国家认同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从法律政治学视角来看国家认同会发现法治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香港是我国“一国两制”的第一践行地,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余年,实现了法理上的回归,当下香港同胞的国家认同虽然正在逐步提升,但仍然有国家认同困境的存在。因此,为解决这一困境,有必要从法理学角度进行分析,进而给出提升香港同胞国家认同的法律对策。香港立法会选举可以反映香港同胞国家认同所存在的问题。因为香港立法会的代表是来自不同背景、不同行业的人士,使不同的意见都可以被反映被倾听。同时,立法会也是香港整体社会的缩影和折射,可以反映国家认同不足的问题所在。而2018年两次补选又是针对2016年第六届立法会部分议员资格被撤销而进行的,也是至今最近的一次选举,能够很好地反映香港同胞当下国家认同不足的症结所在。对2018年香港立法会补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香港同胞对一国两制下宪法和基本法的认同;积极参与选举,行使作为一名中国公民的选举权,使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达成对公民身份的认同;以及对当下法理中国形式和实质结合、良法善治的法律文化认同。这些都表明香港同胞对国家认同的发展正趋向良好,但仍一些反对的声音存在,使得香港同胞的国家认同度不高,仍然存在一些困境。这些困境大部分都通过香港同胞本土意识强化活动、身份认同的多重性、文化认同的疏远以及政治认同沟通不畅等表现出来,而造成这些困境主要是由于国民教育的缺失、反对派和外国反对势力的误导、香港本土主义中的后殖民主义以及特殊的历史遗留因素这四类原因,共同导致了提升香港同胞国家认同的进程缓慢。为推动香港同胞国家认同提升的进程,从法律政治学视角给出的提升香港国家认同的法律对策主要有:首先,继续坚持和贯彻“一国两制”,将政治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借助法律培育国家公民身份认同,以此来推动其在国家制度层面的认同。其次,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基本法》,提升对国家法律秩序的认同,重点要提升香港同胞对《基本法》的认同。三是要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涉港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与执行机制,同时,根据香港地区特色,因地制宜通过政党立法来维护国家安全,以此反对境外势力扶植政党干涉香港事务。除此之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法治一体化,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用经济发展来带动国家认同的提升。在文化方面要肯定香港核心价值,将宪法基本法教育注入国民教育,推动对国家的文化认同,着力促进法治文化的交流,以法治文化推动国家认同的提升。在政策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对香港的优惠政策不能使其有分离感。在中国新时代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以香港2018年立法会补选为切入点,践行从法律政治学视角提升香港国家认同的法律对策。我们坚信,香港同胞是完全有智慧、有能力完善和发展好“一国两制”,香港同胞的国家认同也会逐渐增强,也更愿意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郑杰川[8](2020)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隆重举行》文中研究表明本刊讯(记者:郑杰川报道)12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抵达澳门。在澳门期间,习近平出席了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分别会见了何厚铧、崔世安、贺一诚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负责人,
新华社[9](2018)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充分展示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
蒋欣欣[10](2018)在《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文中研究说明已有研究认为,新闻媒体上的“第一夫人”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一夫人”的公共活动及其所展现的国家形象,也可以反映新闻媒体的建构方式和意图。本文采集《人民日报》1949-2018年关于中国“第一夫人”的新闻报道,以框架理论为研究方法论,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对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及其变迁做了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官媒重视“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建构,其媒介形象变迁呈现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报道数量方面,呈现出“n”形、“N”形和“M”形特征,“M”形特征还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二是报道方式方面,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实现从“脸谱式”刻画到“生动式”呈现转变,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和中国政治发展新时代,彭丽媛的“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更为丰富、立体和生动。(2)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主要通过报道议题与报道框架表现。中国“第一夫人”独立参加公共活动时,其报道议程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等相关事务;此外,陪同性框架是建构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要框架,政策性框架、礼仪性框架和义务性框架居于次要位置。(3)彭丽媛时期媒介形象的框架在不变中有变,此阶段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媒介形象全面体现在“量”、“质”、“议题”、“框架”等角度。彭丽媛时期的“第一夫人”报道总量、年均报道量都达到历史最高值,将“第一夫人”作为报道主要对象的新闻报道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第一夫人”,此时期政治外交议题有所下降,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议题大幅度提升,陪同性框架占比减少,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遵循了世界通行框架,但也突出了自己的政治风格和文化色彩。研究发现媒介形象所反映的“第一夫人”活跃程度与国家发展和政治运行有关,文化差异是导致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与他国同中有异的重要因素,个人魅力和时代背景促成了彭丽媛引发中国“第一夫人”热。研究认为要重视“第一夫人”在与最高领导人角色互补、提升国家软实力、对女性的示范等方面的作用,建议在塑造“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时将要根植于本土传统文化,也要做好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要积极推进“‘第一夫人’外交”的制度化,给予“第一夫人”更多自主空间。
二、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上的致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上的致辞(论文提纲范文)
(4)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理论概述 |
2.1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相关概念 |
2.1.1 就职宣誓的内涵及其发展 |
2.1.2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内涵 |
2.1.3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特征 |
2.2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理论基础 |
2.2.1 人民主体思想理论 |
2.2.2 干部队伍建设理论 |
2.2.3 法治建设思想理论 |
2.2.4 西方政治思想借鉴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必要性 |
3.1 就职宣誓体现全面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统一 |
3.1.1 就职宣誓是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统一 |
3.1.2 就职宣誓是依规治党和依法执政的融合 |
3.2 就职宣誓可以重塑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和责任担当 |
3.2.1 就职宣誓重塑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 |
3.2.2 就职宣誓体现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 |
3.3 就职宣誓能够传承党内政治文化并净化政治生态 |
3.3.1 就职宣誓传承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 |
3.3.2 就职宣誓营造党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3.4 就职宣誓可以促进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 |
3.4.1 就职宣誓全面提升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 |
3.4.2 就职宣誓全面推进党的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 |
3.5 就职宣誓能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发展进程 |
3.5.1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
3.5.2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促进民主政治发展进程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发展历程 |
4.1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演变脉络 |
4.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就职宣誓的最初表现阶段 |
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78):就职宣誓的曲折发展阶段 |
4.1.3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12):就职宣誓的探索推广阶段 |
4.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今):就职宣誓的最高表现阶段 |
4.2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重要意义 |
4.2.1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是从严治党下的中国道路 |
4.2.2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是政党治理下的中国方案 |
4.2.3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是政党执政下的中国智慧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现状分析 |
5.1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当前现状 |
5.1.1 中央机关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
5.1.2 地方省市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
5.1.3 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
5.1.4 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
5.1.5 其他行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
5.2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存在问题 |
5.2.1 就职宣誓人员法律意识薄弱 |
5.2.2 就职宣誓相关规定尚需规范 |
5.2.3 就职宣誓监督机制尚不完善 |
5.2.4 就职违誓责任机制尚未构建 |
5.2.5 就职宣誓配套机制尚不健全 |
5.3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制约因素 |
5.3.1 部分党员干部的公信力缺失 |
5.3.2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存在短板 |
5.3.3 政府职能仍需要进一步转变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推进路径 |
6.1 提高就职宣誓党员干部法律法规意识 |
6.1.1 积极营造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法律氛围 |
6.1.2 加强就职宣誓党员干部法律法规培训 |
6.1.3 推进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的有效衔接 |
6.2 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 |
6.2.1 借鉴国外类似制度 |
6.2.2 规范就职宣誓制度 |
6.3 确立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监督机制 |
6.3.1 国家层面的巡视监督与监察监督 |
6.3.2 法规层面的党内监督与纪检监督 |
6.3.3 社会层面的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 |
6.4 建立党员干部就职违誓制度的责任机制 |
6.4.1 制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考评考核条例 |
6.4.2 实施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违誓追责办法 |
6.5 健全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保障机制 |
6.5.1 积极推进“五个体系”培养高素质就职宣誓党员干部队伍 |
6.5.2 健全“四大机制”确保就职宣誓党员干部队伍的制度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新时代香港同胞的国家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学术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三、主要内容与构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部分 香港同胞国家认同问题理论基础 |
一、国家、制度和基本法 |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
(二)香港治理的制度依据 |
(三)香港秩序的宪制基础 |
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身份认同 |
(一)国家认同 |
(二)民族认同 |
(三)身份认同 |
三、文化认同 |
(一)文化认同是最根本的认同 |
(二)文化认同的路径选择 |
(三)建设更有包容性的中华文化 |
第二部分 新时代以来香港同胞国家认同现状分析 |
一、建国以来香港同胞国家认同情况演变 |
(一)1949—1984:政治参与度低,国家认同程度不高 |
(二)1984—1997:政治制度变更,地方认同与国家认同产生纠结 |
(三)1997年至今:实践“一国两制”,国家认同出现波动 |
二、香港同胞对中国的政治认同度有待加强 |
(一)中央人民政府的设计与支持是实现香港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 |
(二)政治事件时有发生的原因 |
三、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融合度越来越高 |
(一)香港经济发展优势依然明显,与内地合作成为趋势 |
(二)新时代以来香港同胞在经济方面的认同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
四、香港同胞对内地的文化认同大有潜力 |
(一)香港的多元文化特性创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 |
(二)香港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尚有不足 |
第三部分 新时代增强香港同胞国家认同的路径建构 |
一、强调中央全面管制权,建立以国家认同为目标的本土认同 |
(一)处理香港问题的基本原则 |
(二)推动发展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模式 |
(三)建立以国家认同为目标的本土认同 |
二、进一步实现两地经济深度融合,促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
(一)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
(二)发展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 |
(三)重视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 |
三、加强文化交流,通过提升文化认同构建香港同胞的国家认同主体部分 |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实现民族文化在香港的“续根” |
(二)循序渐进、多措并举,重视国民教育作用 |
(三)增加文化交流机会,以沟通促进认同 |
(四)团结社会大多数,做好对港统战工作 |
结语 |
附录:香港同胞国情认同现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提升香港同胞国家认同的法理分析 ——以2018年香港立法会补选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香港立法会补选与国家认同的关联 |
(一)香港立法会补选历史梳理 |
(二)2018年香港立法会补选原因及特点 |
(三)从国家认同角度分析2018香港立法会补选的必要性 |
二、2018年香港立法会补选体现的国家认同因素 |
(一)政治制度认同因素 |
1.“一国两制”下的宪法与基本法 |
2.从香港政党关系和具体秩序看补选 |
(二)公民身份认同因素 |
1.参与选举 |
2.权利义务相统一 |
(三)法律文化认同因素 |
1.法理中国下的形式和实质相结合 |
2.法理思维中良法善治的彰显 |
(四)小结 |
三、香港同胞国家认同困境的表现及成因 |
(一)现实困境表现 |
1.香港本土意识强化 |
2.身份认同的多重性 |
3.文化认同的疏远 |
4.政治沟通不畅 |
(二)困境成因分析 |
1.国民教育的缺失 |
2.反对派和外国某些势力的误导 |
3.香港本土意识中的后殖民主义 |
4.特殊的历史遗留因素 |
四、提升香港同胞国家认同的法律对策 |
(一)坚持“一国两制”,用法律培育公民身份意识 |
1.将政治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 |
2.利用法律培育公民身份意识 |
(二)贯彻落实《基本法》,提升对国家法律秩序的认同 |
1.《基本法》下的双重关系 |
2.《基本法》下的双重法系 |
(三)借助法律加强对国家安全维护,提升香港同胞国家认同 |
1.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涉港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
2.通过政党立法维护国家安全 |
(四)将宪法基本法教育注入国民教育,推动对国家的文化认同 |
1.搭建文化桥梁,传递核心价值 |
2.加强国民教育,尤其是宪法和基本法教育 |
(五)打造区域法治一体化,用经济发展带动国家认同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隆重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习近平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 |
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举行 |
习近平视察解放军驻澳门部队 |
(9)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九七八年 |
一九七九年 |
一九八〇年 |
一九八一年 |
一九八二年 |
一九八三年 |
一九八四年 |
一九八五年 |
一九八六年 |
一九八七年 |
一九八八年 |
一九八九年 |
一九九〇年 |
一九九一年 |
一九九二年 |
一九九三年 |
一九九四年 |
一九九五年 |
一九九六年 |
一九九七年 |
一九九八年 |
一九九九年 |
二〇〇〇年 |
二〇〇一年 |
二〇〇二年 |
二〇〇三年 |
二〇〇四年 |
二〇〇五年 |
二〇〇六年 |
二〇〇七年 |
二〇〇八年 |
二〇〇九年 |
二〇一〇年 |
二〇一一年 |
二〇一二年 |
二〇一三年 |
二〇一四年 |
二〇一五年 |
二〇一六年 |
二〇一七年 |
二〇一八年 |
(10)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述评与研究命题 |
2.1 “第一夫人”与国家形象 |
2.2 媒体与政治人物形象构建 |
2.3 “第一夫人”的报道框架与议程 |
2.4 中国政治文化环境与“第一夫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论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对象与样本获取 |
3.4 编码规则 |
3.4.1 高层次编码规则 |
3.4.2 中层次编码规则 |
3.4.3 低层次编码规则 |
3.5 研究过程与分析工具 |
4 高层次研究结果 |
4.1 “第一夫人”报道数量呈现“N”“N”和“M”特征 |
4.2 “第一夫人”报道主要对象 |
4.2.1 横向:报道主要对象“是‘第一夫人’”占比较低 |
4.2.2 纵向:“第一夫人”单独报道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 |
5 中层次研究结果 |
5.1 “第一夫人”报道议题 |
5.1.1 横向:报道议题主要集中在政治外交领域 |
5.1.2 纵向:彭丽媛时期所有报道议题比例均高于其他时期 |
5.2 “第一夫人”报道框架 |
5.2.1 横向:陪同性框架在报道框架中占主导地位 |
5.2.2 纵向:彭丽媛时期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 |
5.3 报道主要对象、报道议题、报道框架的交叉分析 |
6 低层次研究结果 |
6.1 报道高频词分析 |
6.1.1 主要运用陪同性框架建构“第一夫人”媒介形象 |
6.1.2 陪同性框架在政治外交议题中具有差异化表现 |
6.1.3 陪同性框架在王光美时期有四种特殊表现形式 |
6.2 中心词社会网络分析 |
6.2.1 中国“第一夫人”单独参与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活动 |
6.2.2 “第一夫人”依附于最高领导人开展独立活动 |
6.2.3 “第一夫人”独立参与的活动带有女性符号特性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中国官媒历来重视“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 |
7.1.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呈现逐步“生动化” |
7.1.3 中国“第一夫人”独立承担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事务 |
7.1.4 陪同性框架是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框架 |
7.1.5 彭丽媛时期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 |
7.2 研究讨论 |
7.2.1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政治因素 |
7.2.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文化因素 |
7.2.3 新时代“‘第一夫人’热”的个人和时代因素 |
7.3 研究启示与建议 |
7.3.1 研究启示 |
7.3.2 研究建议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新中国历任国家主席和夫人* |
C.《人民日报》中国“第一夫人”报道样本及编码 |
四、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上的致辞(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经验及面临的挑战探析[D]. 龙海洋.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港澳回归——港澳回归实现百年团圆梦 一国两制唱响祖国统一歌[J]. 李琦,陈晋. 新湘评论, 2021(01)
- [3]香港特别行政区判例法中的权力分置原则[J]. 罗沛然,陈弘毅. 浙江社会科学, 2020(10)
- [4]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研究[D]. 王艳卓. 吉林大学, 2020(01)
- [5]新时代香港同胞的国家认同问题研究[D]. 陈露.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6]新闻翻译中的互文性策略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以“粤港澳大湾区”双语新闻报道为例[D]. 徐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7]提升香港同胞国家认同的法理分析 ——以2018年香港立法会补选为切入点[D]. 董颖. 河南大学, 2020(02)
- [8]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隆重举行[J]. 郑杰川. 祖国, 2020(01)
- [9]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J]. 新华社. 中国经济周刊, 2018(50)
- [10]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D]. 蒋欣欣. 重庆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