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高效有序地搞好地理高考复习(论文文献综述)
雷佳承[1](2021)在《学案导学式教学在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的研究与实践 ——以郴州市嘉禾县第一中学教学实践为例》文中认为新课程标准确立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明确提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不应是教师而应是学生。当今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工作重点是怎样优化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尽快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学案导学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最佳教学手段之一。同时,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着重培养高中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机推断题基于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认知进行知识考察,是通过题目信息加以分析推理后进行解答的一类题目,符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本文以“学案导学式”教学在高三学生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过程中的运用为研究重点,以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思维水平的提升为核心,立足于高中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教学的实务,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引下,通过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转变高中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中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在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广大一线教师在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供有效参考。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学案导学式”教学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调查一线教师有机推断题的教学方法,并将其融合到“学案导学式”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并对本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创新点进行了概述说明。其次,对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式”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详细讨论,同时设计了《“学案导学式”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对“学案导学式”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为本研究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学生通过“学案导学式”教学后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水平的变化,并提出在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应用“学案导学式”教学的相关策略。在此之后,结合有机推断题的主要知识内容、一线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习进阶理论,设计了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导学案,利用实践研究法开展高中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课堂教学实践。实践结束后设计了《导学案在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中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同时使用Excel和SPSS 25.0对前测、后测有机推断题的成绩进行分析,并且改编了习题,利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前后的分析比较,以此来反映教学效果。。笔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初步得出了“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在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以及学生的思维水平的结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学习并掌握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同时实现有机推断题知识结构的构建。通过改善复习方法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更加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全面提升自身复习能力。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让学生在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中“想学”、“愿学”、“乐学”。
吴晓旋[2](2021)在《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新高考背景下的“六选三”“多次考”“走班制”等教育改革打破了高中文理科的学科限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利。如何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更好地应对新高考改革,成为全社会和家长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构建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为学校建设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适应新高考改革需要的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实践参考。采用自编问卷,对广东省7所普通高中的52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10名班主任和10名学生进行访谈,考察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和措施。调查分析发现性别、年级、家庭结构、职务和成绩不同的学生自主性水平存在着差异;物质文化建设不合理,缺乏个性和特色;精神文化建设目标不明确,班级内部缺少良好的舆论氛围;班级制度缺乏民主性,落实不到位;行为文化建设形式化,难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都阻碍了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基于此,设计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教育行动研究方案,在一个高一班级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教育行动研究,每一轮教育行动研究都进行前测和后测,并与对照班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第一轮教育行动研究组建异质固定分组,建立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第二轮教育行动研究建设班级目标文化,明确学生自主参与的方向性;第三轮教育行动研究通过丰富班级文化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动性。教育行动研究结束后,通过分析教育行动研究数据、观察学生表现、对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实施策略后在学生认知自主性、情感自主性和行为自主性三个方面都有明显进步。根据现状调查和教育行动研究,提出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对策建议。在物质文化建设中,营建小组合作环境、独特的班级环境文化,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强化班级舆论、共同愿景,促进学生自尊自律;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实施民主制度,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创设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素养。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引领学生更好寻梦、追梦、筑梦、圆梦。
张乐乐[3](2020)在《高一学生地理学习适应性的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生心理素质正常与否,其适应性是很重要的评判标准,学习适应性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提高中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适应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就地理学科而言,高一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有一年多时间没有进行该科目的学习,进入高一阶段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学习难度加大以及学习内容增多,需要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转变学习方法掌握学科技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高一阶段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适应性的关键时期,较高的适应性水平将会对后期的高阶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如何提高高一学生地理学习适应性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研究课题。本文采用改编自AAT量表的《高一学生地理学习适应性调查问卷》,选取某高中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高一学生的地理学习适应性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相应的地理学习适应性数据。采用全县期末地理统考测试卷进行统测,衡量学生地理学习状况。将各项数据汇总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课堂观察记录学生行为表现得出以下结论:高一学生地理学习适应性水平偏低,学生之间差距较大;地理学习适应水平性别差异不大,女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热情方面优于男生;学生的地理学习适应性水平与地理成绩呈正相关;地理学习适应性的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睡眠时间、自我效能感等。学生普遍反映自然地理部分章节的学习困难较大。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内驱力、学习方法、身心健康等内部因素以及初高中地理学科课程要求的变化、初高中地理衔接教育不充分等外部因素综合分析得出影响高一学生地理学生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地理学生适应性水平的对策如转变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地理学科学习方法;联结初高中地理教学,实现顺利过渡衔接;完善心理辅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根据以上策略,选取调查样本在第二学期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策略实施实验和课堂观察研究,并在第二学期期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适应性调查的二次问卷,比较两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适应性水平差异以及两次地理统测成绩排名变化,进行策略实施的有效性分析,结合个案研究分析,最终确定策略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余柏青[5](2019)在《《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文中指出《历史教学》创办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历史学刊物。至2010年12月,该杂志已出版613期。它以基础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为指导原则,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和务实的办刊风格。自创刊以来,它为繁荣国家历史教学及史学研究,建立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均作出突出贡献。此前,学界只是零星地、局部地研究《历史教学》,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为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拓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强化历史教学、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与相关学术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对《历史教学》60年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历史教学》是在以下四个背景下创办起来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京津地区的几位历史学者敏锐地感觉到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的迫切需求,因此创办一种专供历史教师阅读的刊物,《历史教学》应运而生。第二,知识分子心态使然。新中国成立使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经历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紧跟政治,渴望跟上时代的变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三,《历史教学》创刊申请得到了天津军政委员会批准,在办刊过程中又得到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黄松龄的大力支持;第四,李光璧、傅尚文、杨生茂等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份同人刊物《历史教学》就此诞生,并且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杂志领域的一面旗帜。《历史教学》的读者群体主要是中学历史教师、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专业师生、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教研员等。据不完全统计,5901位署名作者在《历史教学》共发表了10546篇作品。《历史教学》的作者群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而稿源又集中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教学》编辑部等三个单位。其组织架构可以从下列四个时期来进行分析:1951年1月创刊到1954年8月属于同人办刊时期。1954年9月到1959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1959至1966年、1979年复刊后至1985年,这两个时期属于天津市教育局管理。1986年开始至2010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1951年1月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的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分同人办刊、政府改造、曲折发展三个阶段。同人办刊阶段,知识分子办刊主动紧跟政治形势,在“教”与“学”方面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特点。政府改造以后,天津人民出版社成立第三编辑室,专门负责编辑《历史教学》。该时期的“大家小文章”“问题解答”等学术性研究文章,“看似写来不难”“结果非高手莫办”,至今都传为美谈。1959年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曲折发展时期。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历史教学》被迫停刊。1979年1月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到1985年是《历史教学》的复刊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学和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中学历史教学和学术研究逐步得到恢复;1986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特色重建时期。这个阶段重建教学特色后,学术研究文章发表对杂志发展而言存在着两难处境。1991年4月到2001年3月是《历史教学》继续偏重教学与学术“滑坡”时期。前期,杂志研究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测量与评价,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培养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途径。后期,由于杂志管理失控,编辑出现许多乱象,学术论文弱化的趋势明显。在同类刊物崛起及网络迅猛发展的双重冲击下,《历史教学》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和“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平稳过渡、“黄金”发展、分刊后继续发展三个阶段。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阶段,它呈现“不温不火”状态;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杂志编辑部组织对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教材进行讨论,将受众群体聚焦到《历史教学》平台;发表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密切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听课随笔”,以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表中青年专家访谈录,使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2007年1月以后分中学版和高校版,《历史教学》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历史教学》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变化历程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变化及其对出版物的影响。在1957-1978年,由于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历史教学》紧跟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化,导致杂志的内容有时出现偏离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轨道。一本杂志能坚持办刊多年,而且现在还在良性健康地发展,这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比较少见。一方面,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将同人刊物纳入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之中,由国家提供办刊经费,这是一本杂志赖以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杂志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杂志在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它不完全是市场反映的结果,杂志的发展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支持。研究《历史教学》不但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变化特点,而且要从中透视在中国政治变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心态及思想变化动态。《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其发展历史,终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教学文章要抓教改典型,抓教学的前沿问题,使杂志发挥引领作用。《历史教学》兼顾历史研究与学术研究,采用高校版与中学版的办法解决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的问题。中学版是《历史教学》的根基和发行量的基本保证,保持中学版的内容和质量是这本杂志能够存活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学社与天津古籍出版社合并,严重制约着杂志的发展。《历史教学》被某所大学收入麾下,或是转移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出版社。无论哪种归宿,对《历史教学》都是福音。
杨化通[6](2019)在《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川渝地区三所中学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渡时期,考试仍然是高校选拔高素质人才和相关教育部门评定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高中教师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在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考试大纲教学要求的同时,也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为实现立德树人,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发挥重要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丰硕的成果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尚未适应目前新课改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如何上好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讲评课,适应新高考的教学要求,是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主要围绕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选题的背景及其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研究的方法与思路进行了简要的论述。第二章是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相关理论概述,包括对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相关概念、理论、目标、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第三章是对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有效性的现状进行分析,笔者结合实地调研,分析问卷数据并总结出了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论述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笔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并结合实地调研,从教师、学生、试卷、新课改等角度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第五章是对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探析,笔者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的从教师、学生、试卷与新课改等方面进行了讲评课教学优化策略探析。
尹炳斌,卢荣生,江瑞庚[7](2018)在《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创新时代的呼唤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告诉我们:"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一个国家要想实现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所以如何有效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现代社会正在面对的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注意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当前教育问题的重要一环。通过调查表明,有创
郑程月[8](2018)在《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文中提出高考、中考直接关系着我国新时代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影响着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1977年以高考恢复为发端带动了中考和整个考试招生政策的复苏,整个教育领域焕发了崭新气象。可以说,1977年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恢复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教育领域与社会制度变迁的关键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这是我国考试招生政策发展的法律保障。考试招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而高考与中考是我国现今最主要的两大升学考试,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考试招生。第一,高考与中考是我国人才选拔与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主渠道,同时还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二,高考与中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两者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实施往往都是统筹进行的,中考改革必须配合并适应高考的改革。另一方面,两者都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这一根本目标。简言之,高考与中考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在整个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因此,本研究以高考与中考政策恢复40年来的历史演进为研究内容与逻辑脉络,通过历史研究视角对其演进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窥探我国考试招生政策40年来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本研究立足历史回溯、政策内容分析与现实关照的三重维度,通过对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完整地审视40年来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发展演进。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法,基于“政策演进主线—政策改革主旨、内容特征聚焦—影响因素与价值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与审思—展望与建议”的分析思路与阐述方式,首先通过对高考、中考现实状况的关注,以及对既有相关文献的梳理述评,发现有价值、可挖掘的研究视域,明确本研究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对我国考试招生政策进行历史溯源,扩大必要的历史视野,为深入研究夯实历史积淀,随后密切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迁,在历史的回溯中对高考与中考的政策文本进行梳理,通过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及录取体制等方面的细致剖析,归纳出高考、中考政策的演进主线与内容特征,再然后分析阐述高考与中考政策演进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取向变迁,进而总结40年来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并进行政策演进发展的趋向审思,最后对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历史贡献进行总结,并进行新时代的政策展望和提出改革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重要认识: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是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根本坚守;政策改革既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人的特殊化、个性化发展,既要突出普适性又要秉持选拔性原则;考试招生模式由统一走向多样化是政策创新的必然选择;考试招生政策的规范化与法治化是发展的必然。40年来高考与中考政策的演进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高考、中考具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同时高考、中考政策改革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历史需要还原,并且通过回顾历史,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过对40年来我国高考与中考政策演进历程的梳理描绘,有利于促进新时代下我国高考与中考的改革完善与深度创新。针对当前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可采取的适切性举措建议包括:推动国家考试法的出台,深化考试招生法治化建设;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招考分离与特殊人才选拔;推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完善,补齐教育短板;全面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政策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适才选择”,立足人才结构的调整,健全招考机制;凝聚改革共识,综合施策,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构建科学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国际接轨进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
熊兴利[9](2017)在《新课改下高三艺术生地理复习策略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高中艺术生群体不断扩大,他们的文化素养越来越得到社会重视。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专门对高中艺术生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但此类研究多数是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实践性不强,难以给予广大地理教师全面具体的指导。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新课程改革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地理考试大纲、高考地理命题特点和趋向对高三艺术生地理复习策略的影响。影响主要有:需要加强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复习;注意采用适合艺术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式;合理开发课程资源,适当补充复习素材;复习时注重提高艺术生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其正确的地理观;重视艺术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等能力的培养等。然后,本文以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中学的师生为对象,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查了高三艺术生的地理复习现状,对他们的复习时长、地理基础、复习效果、复习态度、复习纪律和复习方法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最后,本文在深入理解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艺术生地理教学经验,从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取、方法的选用、检测的实施和评价的发挥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较为系统和具体的复习策略,并在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中学的2014届艺术毕业生中开展了实践研究,希望丰富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策略,帮助广大地理教师提高高三艺术生地理复习效果。
黄真金[10](2017)在《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文高考是我国高考中重要的科目,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关键的学科。长时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深受语文高考的束缚和牵制。为了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在纵向上梳理了近百年不同历史时期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寻找规律。横向上把二者的关系放到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来考察,同时关注外在客观条件对二者互动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概述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综述文献,界定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关概念,厘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分析语文高考与影响语文高考的外部环境因素一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回顾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分析二者互动的情况及对当下的启示。第四章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革”结束、高考恢复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起步发展的情况,把握二者互动的特点,寻找与当下问题有关的根源。第五章研究高考恢复以来至语文新课程改革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情况,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成因及其对当下的启示。第六章梳理“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通过调研,结合现象,分析结果,得出这一时期语文高考依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这一基本事实。第七章剖析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仍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问题根源,结合当下国家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宏观政策指导和行动,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高考,提出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的构想与建议。本文获得的结论,主要有:第一,语文高考“指挥”中学语文教育现象,其形成的历史根源是:“文革”结束初期,国家急需人才,语文高考肩负着“为国选材”的大任,地位突出。经历“文革”重创,中学语文教育元气大伤,由于学科建构还很不成熟,只能顺应语文高考的需求发展。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牵制作用,逐渐形成。第二,语文高考本应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环,但是,当语文高考的结果对个人,学校利益所产生的的利害关系过大时,高考就远远超越了教育中的“一环”的定位。外在客观条件,促使语文高考逐渐变化为能够干预、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矛盾的一方”,甚至被当作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已经发展得极不正常。以满足高考需要为目的的“应试”中学语文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妨碍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也给师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第三,本世纪兴起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这种畸形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十余年间,我们抓住矛盾的一方面——中学语文进行课程改革,对促成矛盾的外在环境,改革的力度显然不够。而在这组矛盾中,最主要的一方应该是语文高考,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藉由相关结论,本文提出缓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矛盾的构想与建议。就改革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外部条件而言:政府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健全用人机制;缩小行业差距,加快民主进程。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功利评价;深化高考改革,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学校要坚守教育立场,坚定育人目标;转变评价观念,改革评价制度。社会和家庭要理性看待高考,淡化功利色彩。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中学语文教育要坚守育人目标;坚定学科基础;坚持课程改革方向;坚决落实“课改”内容。在语文高考改革的层面:改革考试方式的建议包括:增添对汉语“口语表达与交流”素养的考查;尝试“开卷+闭卷”结合考试;改革考试题型。完善考试内容改革的建议包括:“语文知识”考查要更贴近时代及学生的生活需求;“现代文阅读”内容要更加自由多样;要提高“写作能力考查”命题质量。改进语文高考考试评价的建议包括:提高考试评价水平和质量;组建专业试卷评阅队伍;恰当运用语文高考成绩。
二、如何高效有序地搞好地理高考复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高效有序地搞好地理高考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学案导学式教学在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的研究与实践 ——以郴州市嘉禾县第一中学教学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三一轮复习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
1.1.2 “学案导学式”教学的重要性 |
1.1.3 有机化学中有机推断题在高考中的地位 |
1.1.4 高三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一轮复习中的重视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 |
1.4 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的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实践研究法 |
1.5.4 数据分析法 |
1.6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6.1 “学案导学式”教学 |
1.6.2 一轮复习 |
1.6.3 有机推断题 |
2 文献综述 |
2.1 研究现状 |
2.1.1 关于有机推断题的研究综述 |
2.1.2 关于一轮复习的研究综述 |
2.1.3 关于“学案导学式”教学的研究综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个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学习进阶理论 |
2.2.4 SOLO分类评价理论 |
3 高中“学案导学式”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3 信效度检验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3.5 调查结论 |
4 “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下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的课堂设计 |
4.1 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
4.2 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导学案的编写程序 |
4.3 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导学案的模块设计 |
4.4 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的整体教学设计 |
4.4.1 有机物的分类与命名(第1课时) |
4.4.2 官能团的性质(第2课时) |
4.4.3 有机反应类型(第3课时) |
4.4.4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与判断(1、2)及有机物共线共面的判断(第4-5课时) |
4.4.5 有机合成与推断(第6-7课时) |
4.4.6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第8-9课时) |
5 “学案导学式”教学在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
5.1 “学案导学式”教学在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的应用 |
5.1.1 制定本节课学习目标 |
5.1.2 设计课堂的学习过程 |
5.1.3 课后检验 |
5.2 有机推断知识导图与学生认知结构的联系 |
5.3 学习进阶理论对知识结构化 |
5.4 “学案导学式”教学课例 |
5.4.1 官能团的性质 |
5.4.2 有机合成与推断(1) |
5.4.3 有机合成与推断(2) |
5.5 教学效果分析 |
5.5.1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有机推断题成绩分析 |
5.5.2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SOLO水平分析 |
5.5.3 导学案在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教学建议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学案导学式”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导学案案例 |
附录3:“学案导学式”教学前测、后测期末考试有机推断题 |
附录4:“学案导学式”教学前测、后测的改编测试题 |
附录5:导学案在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2)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班级文化研究 |
二、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
三、学生自主性发展研究 |
四、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
五、文献研究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技术路线图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班级文化 |
二、高中班级文化 |
三、班级文化建设 |
四、自主性 |
第二节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组织文化理论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三、多元智力理论 |
第三章 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研究与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样本学校的选择 |
三、调查问卷的验证 |
四、高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生自主性的现状调查 |
第二节 访谈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访谈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三节 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高中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二、高中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三、高中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四、高中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章 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教育行动研究 |
第一节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教育行动研究整体思路 |
一、教育行动研究的对象选取 |
二、实施时间及进度安排 |
三、资料的收集 |
四、以小组合作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原则 |
第二节 第一轮教育行动研究 |
一、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问题 |
二、第一轮计划 |
三、第一轮行动 |
四、第一轮观察 |
五、第一轮反思 |
第三节 第二轮教育行动研究 |
一、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问题 |
二、第二轮计划 |
三、第二轮行动 |
四、第二轮观察 |
五、第二轮反思 |
第四节 第三轮教育行动研究 |
一、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问题 |
二、第三轮计划 |
三、第三轮行动 |
四、第三轮观察 |
五、第三轮反思 |
第五节 三轮教育行动研究的总结 |
第五章 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
第一节 营造好环境,促进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
一、以班级管理为基础,营建小组合作环境 |
二、以墙面文化为延伸,打造独特环境文化 |
三、以班训班徽为引领,增进环境育人魅力 |
第二节 塑造好班风,促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
一、建立积极向上的发展理念 |
二、强化班级舆论的正确引导 |
三、确立班级发展的共同愿景 |
第三节 确立好规矩,促进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
一、民主制定班级制度,把制定权还给学生 |
二、建立干部轮换制度,把管理权还给学生 |
三、构建科学考评体系,把自主权还给学生 |
第四节 创设好活动,促进班级行为文化建设 |
一、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
二、开展学科兴趣活动 |
三、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实验前后学生自主性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3 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4 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3)高一学生地理学习适应性的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创新之处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高一学生地理学习适应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过程 |
3.3 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第4章 地理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 |
4.1 学习内驱力不足 |
4.2 学习方法不当 |
4.3 学习环境未能适应 |
4.4 初高中地理课程差异 |
4.5 初高中地理教育衔接不充分 |
第5章 提高高一学生地理学习适应性水平的对策 |
5.1 转变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有效教学 |
5.2 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
5.3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强化学科学习方法 |
5.4 联结初高中地理教学,实现顺利过渡衔接 |
5.5 做好心理辅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第6章 策略实施效果检验及案例分析 |
6.1 策略实施效果检验 |
6.2 适应性提升案例分析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高一学生地理学习适应性调查问卷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概况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创办背景和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历史教学》的创办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教育政策 |
二、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需要 |
三、天津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的支持 |
四、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 |
第二节 《历史教学》的组织架构 |
一、同人办刊时期的组织架构 |
二、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三、天津市教育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四、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第三节 《历史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编辑出版责任机制 |
二、稿源与作者群体 |
三、印刷、发行及价格 |
第二章 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1951.1-1966.6) |
第一节 同人办刊时期的“教”与“学” |
一、主动紧跟政治形势 |
二、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教” |
三、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学” |
第二节 学习苏联与坚持特色 |
一、政府接管后的办刊方针 |
二、1956 年版教材的特点及讨论 |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法 |
四、“大家小文章”与问题解答 |
第三节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曲折发展 |
一、曲折发展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 |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学术研究 |
第三章 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1-1991.3) |
第一节 复刊时期的拨乱反正 |
一、历史教学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
二、及时反映史学界的研究动态 |
第二节 教学特色的重建与学术文章水准 |
一、教学特色的重建 |
二、重建特色的两难处境 |
第四章 偏重教学和学术“滑坡”(1991.4-2001.5) |
第一节 高考的能力立意与能力培养的教学 |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渐趋稳定 |
二、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测量与评价体系形成 |
三、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弱化与编辑乱象 |
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现及原因 |
二、编辑出现乱象的表现及原因 |
第五章 平稳过渡和“黄金”时代(2001.6-2010.12) |
第一节 平稳过渡时的“不温不火” |
一、初步探讨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 |
二、继续配合人教社的教材修订 |
三、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步探索 |
第二节 独立办刊形成特色 |
一、2003 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 |
二、21世纪初历史课程设置与编写教材专题讨论 |
三、研究性学习与“聂马之争” |
四、有重大影响的中青年着名学者访谈录 |
第三节 分版后的发展趋势 |
一、中学版和高校版的特点 |
二、专家引领中学教学研究 |
三、提倡以“教学设计”取代教案 |
四、研究高考试题引领高中教学 |
第六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
二、《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策略 |
一、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
二、发展的现实隐忧及策略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川渝地区三所中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相关概念界定 |
(一)讲评课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最优化教育理论 |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
(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四)学习迁移理论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主要目标 |
(一)讲评教学有效用 |
(二)讲评教学有效率 |
(三)讲评教学有良好的体验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主要原则 |
(一)及时性原则 |
(二)交往性原则 |
(三)问题性原则 |
(四)激励性原则 |
(五)启发性原则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现状分析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现状调查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实施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取得的成效 |
(一)师生逐渐意识到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 |
(二)高中思想政治讲评课逐渐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
(三)高中思想政治讲评课逐渐成为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 |
(四)教师能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升讲评课教学效果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中存在的问题 |
(一)讲评内容面面俱到,针对性不强 |
(二)讲评目标注重分数,激励效应弱化 |
(三)讲评过程缺乏趣味性,课堂气氛压抑 |
(四)讲评策略侧重整体,个体差异关注不明显 |
(五)讲评有时及时性不够,教学效果难以保障 |
(六)调动与运用知识不足,知识迁移效率低下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对政治试卷讲评课的教学设计存在认知偏差 |
(一)教师对政治试卷缺少有效分析与总结 |
(二)教师重答题规律指导轻价值观培养 |
(三)教师讲评范例与策略缺乏针对性 |
(四)教师讲评过程中管理与调控体验较差 |
二、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不强导致讲评课教学效果转化率低下 |
(一)部分学生注重试卷分数轻视讲评过程 |
(二)学生在讲评课上注重他律轻自律 |
(三)学生在政治试卷讲评后缺少有效反思与总结 |
(四)学生对时事政治缺少关注影响部分题型解答 |
三、政治试卷本身存在的客观因素影响讲评效果 |
(一)考察内容理论性太强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
(二)政治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地域性导致讲评不易借鉴 |
(三)题型的相对固定性导致讲评方法不易创新 |
(四)主观题设问角度的开放性增加了讲评难度 |
四、新课改不确定因素影响政治试卷讲评课效果 |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的变动影响讲评课教学备课 |
(二)高考考试大纲考察的要求与题型时有新变化 |
(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影响讲评课指导思想 |
(四)新高考改革对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优化策略探析 |
一、以教师为主导,优化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
(一)教师对政治试卷进行有效解读与整理 |
(二)教师优化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部分环节 |
(三)教师根据三维目标对讲评过程进行有效评价 |
二、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 |
(二)独立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自查与自纠 |
(三)合作探究,对重难点进行分析与解决 |
(四)师生互动,对试卷进行反思与总结 |
三、以试卷为载体,深究教与学的契合性 |
(一)进行考情分析,找准试卷讲评重点 |
(二)进行错题研究,突破试卷讲评难点 |
(三)进行归纳提升,掌握试卷答题要点 |
(四)进行变式训练,内化相关知识考点 |
四、以新课改为方向,探寻讲与评的指引性 |
(一)以政治学科能力为导向,讲评有效果 |
(二)以四个核心素养为导向,讲评有价值 |
(三)以高考考试大纲为导向,讲评有参考 |
(四)以素质教育改革为导向,讲评有要求 |
五、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案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8)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 丰富与完善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理论研究 |
(二) 多维度探究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历史逻辑,丰富政策研究范畴 |
(三) 推动现代考试招生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
(四) 协同推进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完善,统筹构建人才选拔与培养体制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政策与教育政策 |
(一) 政策 |
(二) 教育政策 |
二、考试与招生、考试招生政策 |
(一) 考试 |
(二) 招生 |
(三) 考试招生政策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我国考试史的相关研究 |
二、我国考试招生政策发展史的相关研究 |
(一) 对科举考试制度的重新审视与探究 |
(二) 对民国时期考试招生政策的研究 |
(三) 对1949至1977年考试招生政策的研究 |
(四) 对1977年高考政策恢复以来的研究 |
三、对高考、中考政策改革及政策具体内容的研究 |
(一) 对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的研究 |
(二) 对高考与中考政策具体内容的研究 |
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历史研究法 |
(三) 内容分析法 |
第二章 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先秦至清末时期考试制度的发展与特征 |
一、考试制度的萌芽:先秦时期的举贤选能 |
二、古代考试制度的雏形:汉代察举制与课试 |
三、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科举的创始、发展与终结 |
(一) 科举考试的诞生与发展 |
(二) 科举考试的革废与新式考试的兴起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
一、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
(一) 高校从单独考试、联合招考到统一招考的演进 |
(二) 中学考试权的变化与会考制度的建立 |
二、革命根据地考试招生政策的发展 |
第三节 1949至1977年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变革 |
一、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反复与废止 |
二、中学考试招生政策的逐步规范与废止 |
第三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的演进脉络与内容特征 |
第一节 高考政策的演进与内容特征 |
一、恢复重建阶段(1977-1984年) |
(一) 考试科目设置从文理分科到考试科目的逐步稳定 |
(二) 全国统一招考形式的确立 |
(三) 以知识立意考查为主 |
(四) 摒弃“血统论”,确立参照政治表现、全面衡量的录取标准 |
二、尝试改革阶段(1985-1992年) |
(一) 缩减考试科目,丰富考试科目组合形式 |
(二) 由知识立意到侧重于能力立意的考查 |
(三) 尝试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实行保送生与自费生政策 |
(四) 考试招生工作管理制度化与法治化建设的起步 |
三、基调摸索与初定阶段(1993—1998年) |
(一) 由“双轨”到“并轨”改革的完成 |
(二) 素质教育理念逐渐纳入考试内容 |
(三) 综合能力测试的探索与试点 |
(四) 现代信息技术在招考工作中的初步应用 |
四、大力改革与调整完善阶段(1999-2009年) |
(一) “3+X”考试科目设置的确立与调整 |
(二) 从知识与能力立意转向素质立意的考查 |
(三) 考试机会的增加与分省命题的推行 |
(四) 报考条件的放开与“阳光录取”制度的建立 |
(五)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机制的建立 |
(六) 考试招生政策法治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
(七) 政策倾斜力度逐步加大,多措并举实施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
五、全面创新深化改革阶段(2010年-至今) |
(一) 新一轮考试招生政策的深化改革酝酿期(2010-2013年) |
(二) 新一轮考试招生政策深化改革实施期(2014年-至今) |
第二节 中考政策的演进与内容特征 |
一、中考政策恢复与酝酿改革期(1977-1997年) |
(一) 重点中学的恢复与发展 |
(二) 因地制宜推进中考改革 |
(三) 考试管理权的逐步下放 |
二、中考政策的改革推进期(1998-2009年) |
(一) 开启改革试点,探索特色与多样化考试模式 |
(二) 均衡分配教育指标,实施指标到校 |
(三) 以等级制方式替代唯分数的评定办法 |
三、中考政策的创新与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 |
(一) 确立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体系 |
(二) 多元录取招生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高考与中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
(一) 高考改革基于顶层设计牵引中考改革的主方向 |
(二) 中考改革体现了对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回应 |
第四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取向 |
第一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 |
一、外部因素: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演变 |
(一) 经济与政治是影响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主导因素 |
(二) 社会发展变革推动考试招生政策的演进 |
二、内部因素: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与考试招生政策的自我完善 |
(一) 人才选拔倾向与培养目标的转变 |
(二) 考试招生政策自身的调整与完善 |
三、价值因素:协调价值冲突与平衡利益博弈 |
(一) 协调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 |
(二) 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博弈 |
第二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价值取向 |
一、从单一的国家、社会本位到统一于国家、社会发展下的“以人为本” |
(一) 人才选拔、培养的国家与社会本位 |
(二)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确立与强化 |
二、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高质量发展下的公平 |
三、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发展 |
(一) 保证入学权利的基本均衡 |
(二) 优质均衡的推进与发展 |
第五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与趋向审思 |
第一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 |
一、把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作为政策改革的重点 |
二、不断完善考试评价与录取机制以发挥政策功能 |
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来推动政策改革 |
四、优化人才选拔与培养始终是政策改革的主要目标 |
五、从招考合一到招考分离以推动科学选才 |
六、把强化考试监管与法治建设作为规范考试招生的根本 |
七、基于国情坚持顶层设计、试点先行与逐步推进是政策改革主要模式 |
第二节 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趋向审思 |
一、教育扩大与普及化进程中的政策演进 |
(一) 政策改革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相适应 |
(二) 与教育扩大、普及进程相适应,推进政策的规范化、法治化 |
二、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进程中的政策演进 |
(一) 推动政策改革,引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
(二) 正确发挥“指挥棒”作用,实现由招分到招人的转变 |
三、从公平选才、科学选才的“钟摆”到和谐统一的过渡 |
(一) 政策改革要兼顾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需要 |
(二) 推动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和谐统一 |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展望与建议 |
第一节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重要贡献 |
一、为人才选拔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制度化渠道 |
二、推进了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三、不断扩大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 |
第二节 对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认识及未来发展的建议 |
一、理性认识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
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与长期性 |
三、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展望与建议 |
(一) 推动国家考试法的出台,深化考试招生法治化建设 |
(二) 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招考分离与特殊人才选拔 |
(三) 推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完善,补齐教育短板 |
(四) 全面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政策体系 |
(五)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六) “适才选择”,立足人才结构的调整,健全招考机制 |
(七) 凝聚改革共识,综合施策,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
(八) 构建科学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九) 与国际接轨进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9)新课改下高三艺术生地理复习策略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3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
3 新课改下地理复习要点剖析 |
3.1 地理新课程标准下的复习要点剖析 |
3.2 地理考试大纲下的复习要点剖析 |
3.3 高考地理命题特点和趋向下的复习要点剖析 |
4 高三艺术生地理复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4.1.1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择 |
4.1.2 艺术生问卷调查报告 |
4.1.3 艺术生问卷调查分析 |
4.2 学生的访谈实录与分析 |
4.2.1 学生访谈对象的选择 |
4.2.2 学生访谈报告 |
4.2.3 学生访谈分析 |
4.3 教师的访谈实录与分析 |
4.3.1 教师访谈对象的选择 |
4.3.2 教师访谈报告 |
4.3.3 教师访谈分析 |
5 新课改下高三艺术生的地理复习策略 |
5.1 综合兼顾,制定全面复习目标 |
5.2 依据考纲,加减乘除复习内容 |
5.3 结合实情,灵活选用复习方法 |
5.4 精练精讲,充分利用复习检测 |
5.5 情感激励,积极发挥复习评价 |
6 课改下高三艺术生的地理复习实践与反思 |
6.1 高三艺术生地理复习的实践研究 |
6.1.1 高三艺术生地理复习的前期准备 |
6.1.2 高三艺术生地理复习的后期实践 |
6.2 高三艺术生地理复习策略的实践结论与反思 |
6.2.1 高三艺术生地理复习策略的实践结论 |
6.2.2 高三艺术生地理复习策略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 |
二、语文教育研究的现实需要 |
三、研究者的学术旨趣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与语文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二、与考试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考试学研究 |
二、高考、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关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语文高考与社会诸要素之关系 |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政治的关系 |
一、社会政治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
第二节 语文高考与经济的关系 |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文化的关系 |
一、以“文化”为考试内容 |
二、语文高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语文高考与教育的关系 |
一、教育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教育的影响 |
第三章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民国时期的大学招生入学考试 |
二、民国时期中学的学制 |
三、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一、语文高考影响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 |
二、高考内容与中学语文课程的“不谋而合” |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
一、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 |
二、民国语文高考的相对独立 |
第四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思考 |
一、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对独立的原因探析 |
二、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当代启示 |
第四章 高考恢复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一、“十七年”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概况 |
二、“十七年”语文高考发展概况 |
三、“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特点 |
四、“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评述 |
第二节 “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一、“文革”时期教育发展概况 |
二、“文革”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 |
三、“文革”时期的语文“高考” |
四、“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反思 |
第五章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新课改”的教育背景 |
第二节 “新课改”前的中学语文教育 |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
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立 |
三、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变革 |
第三节 “新课改”前的语文高考 |
一、语文高考总体安排 |
二、语文高考“考纲”变化 |
三、语文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 |
四、语文高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制定 |
第四节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的反思 |
一、“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特点 |
二、“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思考与启示 |
第六章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第一节 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
第二节 “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
一、重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二、调整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
三、改革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
第三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的变革与发展 |
一、“新课改”以来国家高考改革的总体情况 |
二、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的主要变化 |
三、语文高考形式与内容的革变 |
第四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高中语文教育互动情况调查 |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
二、调查结果 |
三、调查结果概括与分析 |
第七章 语文高考与中学教育互动关系之理论分析与完善策略 |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问题成因 |
一、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的外在环境 |
二、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有待深入 |
三、语文高考不能发挥“指挥棒”的正面导向作用 |
第二节 当下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与发展趋向 |
一、影响当下高考改革的主要政策 |
二、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 |
三、2017年语文高考改革的主要趋向 |
第三节 改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策略和构想 |
一、改变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外在条件 |
二、继续深化中学语文教育改革 |
三、语文高考改革的策略和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
附录2: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
附录3: 高中学生问卷 |
附录4: 高中学生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四、如何高效有序地搞好地理高考复习(论文参考文献)
- [1]学案导学式教学在有机推断题一轮复习的研究与实践 ——以郴州市嘉禾县第一中学教学实践为例[D]. 雷佳承.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 吴晓旋.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3]高一学生地理学习适应性的分析及对策研究[D]. 张乐乐.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D]. 余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川渝地区三所中学的调查[D]. 杨化通.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7]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A]. 尹炳斌,卢荣生,江瑞庚. 《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 2018
- [8]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D]. 郑程月. 天津师范大学, 2018(12)
- [9]新课改下高三艺术生地理复习策略与实践研究[D]. 熊兴利.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10]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D]. 黄真金. 厦门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