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句可传——孟浩然诗中的“清”略论

清代诗句可传——孟浩然诗中的“清”略论

一、清词句句尽堪传——略论孟浩然诗中的“清”(论文文献综述)

何巧巧[1](2018)在《孟浩然诗“逸”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孟浩然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近年来,关于孟浩然诗歌的研究,在学术界屡出新论,但依旧未成公论。本文以孟浩然诗歌的“逸”为切入点,结合盛唐“逸”风,试图对孟浩然的诗作新的探索,以说明,孟浩然之诗,除了“清”,“逸”也是其重要特色。简析近三十年国内外关于孟浩然的学术研究现状,发现国内外对孟浩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诗歌“清”“淡”等艺术风格,对孟浩然诗歌所具有的独特“逸韵”并没有专篇论文进行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对孟浩然诗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角度。本文在分析盛唐时代背景以及孟浩然的“逸”性的基础上对其诗的“逸”韵进行分析,总结其诗歌“逸”韵的影响。盛唐是中国专制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这一时期的唐朝,无论是在文化、经济、外交军事还是风气上,都充满着无比伦比的自信。这一时期的唐朝充斥着一股豪迈壮逸的气度,思想上的兼容并蓄和文人们的洒脱飘逸都是其“逸”风的表现。而孟浩然“文不为仕”、“动求真迹”的行为则是那一时代“逸”风的典型代表,他“行不为饰”表现的是其性格里的旷逸之性,他被朋友赞誉为“风流天下”则是其旷逸之性的外在体现。孟诗之“逸”韵在其诗中,体现出多样内涵。其一,是他的“隐逸”之趣。孟浩然常常游走于山林之中,泛舟于江河湖海,吟诗于灞桥风雪驴子背上。他在酒中、在水中、在山林中寻找“逸”趣,他守一方田园,开径蓬麻,灌蔬艺竹,屡空不给心不惊。其二,是他的“清逸”之韵。孟浩然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家世重儒风,在家国动荡中,他也逐渐开始接受道家、佛家思想。因此,在他的诗中,既有“鹤唳清露垂”的清景之逸,也有“风泉满清听”的清禅之逸。其三,是他的“壮逸”之气。孟浩然有着匡扶正义、济世报国的宏伟志向,在他送朋友从军、饮酒等诗中都有此类“壮志吞鸿鹄”的诗气,而孟浩然性格里的“逸”气,投射到其写的景物中,景物也会有一番波澜壮阔的“壮景”之逸。孟浩然诗的独特“逸”韵,其对诗歌创作、文艺批评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仅造成了盛唐以后大批诗人对其“逸韵”诗风的争相模仿,还推动了诗歌创作中的“起兴”与“兴寄”,将“逸韵”引入诗歌批评领域,影响深远,长久不息。

刘书宁[2](2014)在《“清”及“清”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和修辞阐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汉语大词典》为语料来源,参照国内其他几部权威辞书,从词典所录“清”的35个义项中,提取出语义联系较为明显的表示性状的15个义项。首先分析“清”的语义,在此基础上梳理“清”的语义系统和语义发展脉络。其次从修辞的角度对其语义生成方式做出解释,阐明修辞在“清”及其参构词语语义生成中的作用。最后分析“清”及其参构词语在不同语义场中的语义特征,主要归纳为三个语义场:人物品评语义场、文学语义场、艺术语义场。

任映艳[3](2013)在《论孟浩然诗的“清淡”》文中认为孟浩然诗具有清与淡的特色。"清淡"的形成,就其原因与时代背景及自身经历相关。作为一位布衣才子,他把自己的感受融入自然之间,在山水自然、隐居田园中找到了自我灵魂的归宿,实现了自我与客观现实的平衡。孟浩然运用"淡到几乎看不到诗"的写作手法将自己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以及隐居时的那份清谧静逸表现了出来,构成了其诗句"清淡"的特征。

李尧[4](2006)在《晚唐讽刺诗论》文中研究说明晚唐的讽刺诗内容丰富,诗人讽刺的笔触涉及到了黑暗社会现实的诸多方面,其中既有对昏庸、腐朽的统治者进行嘲讽和抨击之作,也颇多讽刺不公社会和不正世道的篇什。晚唐诗人众多,在创作讽刺诗的时候,由于时代背景、气质风格等的不同,使得晚唐讽刺诗也呈现了多种的审美风貌,或是以含蓄见长,或是以酣畅取胜,曲直互映,隐显交辉。李商隐和罗隐是晚唐一前一后两位讽刺诗创作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讽刺诗在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段上有诸多不同之处。二者的讽刺诗更加强化了主观讽刺的功能,加大了批判的力度,突破了传统儒家诗教说的束缚,推动了中国古代讽刺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晚唐讽刺诗与讽刺文有共同性。同时,由于文体自身性质和历史发展的原因,讽刺诗与讽刺文在表情达意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李尧[5](2004)在《清词句句尽堪传——略论孟浩然诗中的“清”》文中提出孟浩然诗作的主要风格是“清”,他的诗中营造了“清境”的各种情形。其诗中“清境”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二、清词句句尽堪传——略论孟浩然诗中的“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词句句尽堪传——略论孟浩然诗中的“清”(论文提纲范文)

(1)孟浩然诗“逸”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盛唐“逸”风与孟浩然之“逸”性
    第一节 盛唐“逸”风
        一、思想上的兼容并蓄
        二、文士们的洒脱飘逸
    第二节 孟浩然之“逸”性
        一、行不为饰——逸散之姿
        二、风流天下——豪逸之性
第二章 孟诗之“逸”韵
    第一节 “隐逸”之趣醉四方
        一、屡迷青嶂合——山林之逸趣
        二、沿洄自有趣——泛舟之逸情
        三、壶觞趣不空——酒中之逸乐
    第二节 “清逸”之韵流天下
        一、鹤唳清露垂——清景之逸韵
        二、风泉满清听——清禅之逸致
    第三节 “壮逸”之气吞万千
        一、瀑布喷成虹——壮景之逸气
        二、冲天羡鸿鹄——壮怀之逸志
第三章 孟诗“逸”韵的诗学影响
    第一节 对诗人诗风的影响
    第二节 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对诗歌批评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清”及“清”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和修辞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本文选题意义及写作思路
第二章 “清”的语义系统
    第一节 清_1及其参构的词语
    第二节 清_2及其参构的词语
    第三节 清_3及其参构的词语
    第四节 清_4及其参构的词语
    第五节 清_5及其参构的词语
    第六节 清_6及其参构的词语
    第七节 清_7及其参构的词语
    第八节 清_8及其参构的词语
    第九节 清_9及其参构的词语
    第十节 清_(10)及其参构的词语
    第十一节 清_(11)及其参构的词语
    第十二节 清_(12)及其参构的词语
    第十三节 清_(13)及其参构的词语
    第十四节 清_(14)及其参构的词语
    第十五节 清_(15)及其参构的词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参构词语语义修辞化生成途径
    第一节 “清”参构词语语义的比喻生成
    第二节 “清”参构词语语义的借代生成
    第三节 “清”参构词语语义生成的其他修辞途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语义场中“清”及“清”参构词语的语义特征
    第一节 人物品评语义场中“清”及“清”参构词语的语义特征
    第二节 文学语义场中“清”及“清”参构词语的语义特征
    第三节 艺术语义场中“清”及“清”参构词语的语义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一、本文主要观点
    二、本文不足之处
附录1 相关研究成果
附录2 “清”参构词语中的同义异形词整理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论孟浩然诗的“清淡”(论文提纲范文)

一、形成“清淡”的原因
二、“清淡”的特征表现
    1、孟浩然描绘景物往往只用素淡的语言, 简洁地写出自己的真实感觉, 似乎毫不着力, 却富超妙自得之趣。
    2、孟浩然诗的又一个特点是“淡”。

(4)晚唐讽刺诗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晚唐讽刺诗的思想内涵
    一、对昏庸、腐朽的统治者进行嘲讽和抨击
    二、讽刺不公的社会和不正的世道
第二章 晚唐讽刺诗的艺术特色
    一、多种讽刺手法的广泛运用
    二、“善藏机锋”与“辞气浮露”
第三章 从李商隐到罗隐
    一、李商隐与罗隐的讽刺诗创作
    二、李商隐与罗隐二人讽刺诗对中唐讽刺诗的超越
第四章 晚唐的讽刺诗与小品文
    一、晚唐讽刺诗与小品文的共同性
    二、晚唐讽刺诗与小品文的区别
结语
参考文献
附: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着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5)清词句句尽堪传——略论孟浩然诗中的“清”(论文提纲范文)

1 “清”之山水
2 “清”之隐居
3 “清”之愁绪
4 “清”之寻因

四、清词句句尽堪传——略论孟浩然诗中的“清”(论文参考文献)

  • [1]孟浩然诗“逸”韵研究[D]. 何巧巧. 湖北民族学院, 2018(12)
  • [2]“清”及“清”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和修辞阐释[D]. 刘书宁.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3]论孟浩然诗的“清淡”[J]. 任映艳.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03)
  • [4]晚唐讽刺诗论[D]. 李尧. 安徽师范大学, 2006(01)
  • [5]清词句句尽堪传——略论孟浩然诗中的“清”[J]. 李尧.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4)

标签:;  ;  

清代诗句可传——孟浩然诗中的“清”略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