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库车前陆坳陷形成大气区的烃源岩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陈竹新,黄平辉,于志超,闵磊,鲁雪松[1](2021)在《中国中西部典型前陆盆地超压体系形成机制与大气田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实测地层压力、重点探井钻井液密度、测井计算压力等资料的研究,结合天然气地质条件分析,探讨不同前陆盆地地层流体超压体系特征与形成机制以及超压体系与大规模天然气聚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前陆盆地地层超压形成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库车前陆盆地主要是塑性盐膏层超压封闭与深层—超深层的生烃增压,准南前陆盆地主要是生烃增压与欠压实封闭,川西前陆盆地主要是生烃增压与古流体超压封存;(2)前陆盆地存在多类型超压与多层位超压叠置发育、封闭性前陆冲断构造带发育强超压—极强超压、前陆隆起区深层发育强超压—极强超压等3个方面的共性特征;(3)存在塑性盐膏层超压、生烃增压形成的超压、喜马拉雅期隆升剥蚀后的封存超压、欠压实超压等4种对大气田起重要控制作用的区域性超压封盖与封存机制;(4)区域性超压是大气田形成的重要保障,超压体系中充足的气源、大规模储集体与圈闭发育是大气田形成的基本条件,超压体系有利于深层—超深层大气田的形成。图8参48
刘春,陈世加,赵继龙,陈戈,苏洲,高乔[2](2021)在《远源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主控因素——以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中生界—新生界油气藏为例》文中提出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发育中生界—新生界陆相含油气系统,油气资源丰富,是远源油气藏的重点勘探领域,在空间上具有"西富东贫、纵向集中、下油上气、油气并存、以气为主"的分布格局。基于岩心、钻井、孔隙度和渗透率、流体包裹体、油气地球化学等分析测试资料,通过对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中生界—新生界远源油气的成藏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了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方向。毗邻拜城富油气凹陷、成烃期的稳定斜坡构造、高效的油气输导体系、优越的储-盖组合和持续的油气充注是南部斜坡带形成远源油气藏的关键条件,油气藏总体上呈现"持续供烃、早油晚气、分段捕获、晚期成藏"的成藏特征。油气富集表现为"三元主控",即岩性的上倾尖灭带、构造高部位和断层遮挡带共同控制油气富集,油气主要富集在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或湖相滩坝砂体的上倾尖灭带、倾向朝南的构造高部位和调节断层的遮挡带。研究认识既可以为研究区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地质条件相似的构造带开展远源油气藏研究提供借鉴。
魏国齐,李君,董才源,倪新锋,余建平,张荣虎,孟广仁,朱光有[3](2019)在《塔里木盆地重点油气勘探新领域及方向》文中认为塔里木盆地已成为我国增储上产主战场之一,但总体勘探程度仍然较低,通过综合地质深入研究在古老碳酸盐岩成藏条件、库车坳陷新类型油气藏、塔西南基础地质结构取得新的认识,认为未来仍具有三大战略发展新领域。寒武系-震旦系发育中上寒武统盐层-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白云岩-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泥岩及玉尔吐斯组泥岩-奇布拉克组白云岩两套优质生储盖组合,是大型—特大型油气田战略突破领域;库车坳陷侏罗系-三叠系发育构造-岩性油气藏、阿合组发育大面积致密油气藏、晚海西-印支期冲断构造带古生界发育潜山油气藏等类型油气藏,是持续规模发现值得重视的领域;塔西南为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与中新生代前陆叠加的典型叠合盆地,形成台地、冲断带两类勘探领域,麦盖提上斜坡盐下和山前冲断带是盆地重要接替领域。评价有利区带9个,资源潜力超过3万亿方。
吴海,严少怀,赵孟军,卓勤功,王龙,白东来,张月,沙威[4](2019)在《库车前陆盆地东西部油气成藏过程差异性分析——以吐北1和迪那2构造为例》文中认为库车前陆盆地油气演化历史复杂,呈现多期生烃、多期运聚、破坏和调整并举、区带成藏具明显差异性等特点。由于分区对比研究较少,制约了对区带差异性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因此,对库车前陆盆地东部和西部典型含油气构造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定量荧光、流体包裹体和油气运聚数值模拟等技术,系统地对比了库车前陆盆地东西部油气成藏过程差异性。①盆地西部聚集的轻质油组分以三环芳烃和四环芳烃为主,东部以四环芳烃为主,且部分储层段含有早期残余重质组分。②成藏过程具有"早油晚气,晚期规模成藏"特点,西部早期原油充注时间为15Ma左右,东部约为10Ma,西部烃源岩热演化明显高于东部。晚期西部成藏时间为3Ma左右,东部约为2.5Ma,强烈隆升的圈闭捕获了大规模的天然气和轻质油,成藏具有快速高效特点。③西部由于早期丧失了盖层的完整性导致原油散失,主要聚集晚期的天然气和少量轻质原油,东部继承性圈闭很好地聚集了2期油气充注。晚期,东部由于地层的翘倾导致油气向盐体上倾方向或浅部地层调整,形成次生油气藏或逸散。
魏强[5](2019)在《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勘探中的成藏地球化学问题,在样品采集基础上,采用烃源岩岩石学、烃源岩热解及热模拟等分析技术,研究了库车坳陷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倾气性能。基于组分及碳同位素特征的分析,深化了深层致密砂岩气的成因和来源研究。通过储层物性及成岩演化序列的分析,定量揭示了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基于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颗粒荧光定量分析,系统阐述了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油气充注时间。依据储层致密化与天然气充注先后顺序并结合典型气藏解剖,对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类型进行划分,明确了不同类型气藏成藏主控因素,揭示了不同类型气藏成藏模式。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库车坳陷发育侏罗—三叠系烃源岩,在拜城和阳霞凹陷中心厚度超过400m,生气强度超过70×108m3/km2。两套烃源岩在拜城凹陷中心成熟度超过3%,显示出较高的成熟度。烃源岩中干酪根主要为Ⅲ型,具有明显的倾气性能。烃源岩热模拟实验显示,2℃/h升温速率温度增加至550~600℃时,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甲烷产率超过158mL/g·TOC,湖相烃源岩最大为84mL/g·TOC。总体来看,烃源岩供气条件较为优越,为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提供充注的气源。(2)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组分以甲烷为主,为82.11%~98.50%;重烃气(C2+)含量主要介于0%~8.9%,干湿气并存。δ13C1为-36.9‰~-27.6‰,δ13C2为-27.6‰~-16.3‰,δ13C3为-25.87‰~-15.7‰。烷烃气碳同位素偏重,主要呈正碳同位素序列,存在部分倒转。深层致密砂岩气成熟度为0.66%~3.03%,较大数值差异暗示其来源于不同成熟度的烃源岩。综合分析认为,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属于成熟、高-过成熟的煤成气,主要来自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次为三叠系烃源岩。(3)库车坳陷深层主要含气层段为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多为低孔低渗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主频分布介于2%~8%和0.01~0.1× 10-3μm2,低于同地区浅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深部储层经历了同生—表生和早成岩阶段,正处于中成岩阶段早期。依据成岩演化序列和孔隙演化模型,认为侏罗系和白垩系储层致密化时间较早,约发生在康村组沉积中晚期。而古近系储层致密化较晚,约发生在库车组沉积晚期。压实作用对于储层致密化的贡献最大并贯穿着致密化过程的始终。(4)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盐水包裹体、液态烃包裹体和气态烃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范围较宽介于81.5~176.4℃,盐度为1.39%~26.3%。颗粒荧光定量分析表明,深部储层中早期原油在后期气侵作用下遭到破坏甚至消失。在储层流体历史特征分析基础上,认为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存在两期油气充注,原油充注主要发生在吉迪克组沉积晚期至康村组沉积早中期,天然气充注主要发生在库车组沉积期。(5)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具有两种类型。先致密后成藏型气藏天然气充注时储层已致密,毛细管力和气体膨胀力为运移动力,分布在沉积盆地边缘或深凹及背斜带上,成藏过程为:储层致密化→烃源岩生、排烃→天然气充注成藏→构造调整。先成藏后致密型气藏天然气充注时储层尚未致密,天然气运移动力为浮力和水动力,分布受等高线控制且具有统一的气水界面。成藏过程为:烃源岩生、排烃→天然气充注成藏→储层致密化→构造调整。(6)先致密后成藏型气藏主控因素为较好的烃源岩条件、大范围展布的“稳定带”、较好的“断盖”组合,成藏模式为“康村组沉积中晚期的原油充注及储层致密化,库车组沉积期气侵并经构造改造后形成的气藏”。先成藏后致密型主控因素为较好的烃源岩条件、有利的储层、较为完整的区域性盖层、具有构造高点及优势运移通道,成藏模式为“康村组沉积中期的原油充注,库车组沉积期成熟天然气充注及其晚期的储层致密化,后经构造改造形成的气藏”。
鲁雪松,赵孟军,刘可禹,卓勤功,范俊佳,于志超,公言杰[6](2018)在《库车前陆盆地深层高效致密砂岩气藏形成条件与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深层油气勘探成本高,因此钻前预测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含气性显得尤为重要。库车前陆盆地深层致密砂岩气田具有高丰度、高含气饱和度、高压、高产、稳产的特征,为高效致密砂岩气藏。在对致密砂岩气藏含气性影响因素及机理的理论分析基础上,以库车前陆盆地深层大北、克深、迪北等高效致密砂岩气田为例,通过与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典型致密砂岩气藏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库车深层高效致密砂岩气藏的形成条件与机理。结果表明,库车前陆盆地深层高效致密砂岩气藏的形成条件可归结为超压充注、裂缝发育、"早油晚气"成藏过程和优质保存条件4个方面。其中超压充注和裂缝发育是库车前陆深层高效致密砂岩气藏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优质烃源岩条件及其造成的高源储压差和超压充注是致密砂岩形成高含气饱和度的前提条件;裂缝发育控制了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富集与高产;早期油充注对储层润湿性的改变有利于晚期天然气的充注,而优质膏盐岩盖层保存条件则是气藏保持超压和高含气饱和度的关键。这4个方面有利因素的匹配使库车前陆盆地能够形成有别于其他盆地的高丰度、高含气饱和度和高产的致密砂岩气藏。在致密砂岩储层基质物性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源储过剩压差、裂缝发育情况、保存条件和现今地层超压情况是深层致密砂岩气勘探评价中需要考虑的最主要因素。
沈云琦[7](2017)在《库车前陆盆地克深构造带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是我国天然气主要产区之一,是“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气源之一。克深构造带位于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在盐下已发现了多个储量超过千亿方的大气藏,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克深构造带典型气藏属于深层超深层超压的致密的裂缝发育的砂岩气藏,具有断背斜气藏的构造特征。此次论文通过对地层埋藏史模拟、热史模拟以及天然气包裹体分析,得出克深构造带气藏的关键成藏期为2Ma。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模拟不同充注压力下,岩心柱塞含气饱和度的变化,证实了充注动力对天然气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以物理模拟实验为理论指导,此次论文对研究区的源-储剩余压力差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定义了充注动力对成藏贡献值的评价参数DCA,通过定量评价得出,克深构造带成藏动力对克深8气藏贡献最大。通过对研究区进行地震解释,明确了研究区主要断层有7条,均是大型通源逆冲断层,从北到南呈叠瓦状排列。随后,选取的断层地质参数分别为断层断距、断裂带宽度、断层横向延伸距离、断层垂直距离、断层倾角,并结合天然气流动粘度以及断层在成藏期的活动时间,建立了定量评价气源断层输导能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定量评价认为,克拉2圈闭气源断层输导能力最强,克深6圈闭次之,克深12圈闭最小。同时对断层与盖层的配置关系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断层断裂带对于相对较薄的盖层有一定得破坏作用,导致圈闭中天然气的散失。研究区储层内部输导体系为砂体-裂缝输导体系。以沉积模式为指导,利用多点统计学的算法,以砂体厚度为约束条件,单井解释成果为数据基础,建立了研究区精细的砂体输导模型,以砂体模型作为相控约束,建立了研究区基质渗透率模型以及含气饱和度模型。通过研究发现,研究区内砂体内部泥质隔夹层分布不均,以克深9气藏为例,克深9气藏气水倒置是由于泥质隔夹层作为渗流屏障影响了天然气的运移,导致气水倒置。通过物理模拟实验证实,当充注动力达到15MPa时,砂体的基质渗透率对含气饱和度具有明显正相关性,结合地下实际情况,通过基质渗透率以及含气饱和度切片对比,证实研究区基质渗透率与含气饱和度有正相关关系,即砂体高渗带为优势输导层。裂缝输导体系在垂向上分为张性段、过渡段、压扭段,通过裂缝样式以及不同段的物性分析,认为张性段为优势输导层,其规模在不同构造部位有明显差异,从构造高点向东西两翼逐渐变薄;近构造轴线位置,厚度无明显差异;构造低凹处,厚度较小。
赵欣[8](2017)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中—新生代油气藏流体包裹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库车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塔里木地区重点的天然气勘探区域,优质的地质条件使该地区的成藏前景优越。本论文以库车地区中新生代碎屑岩地层为目的层,通过岩心及薄片分析该地区的岩石构造特征和成岩作用特征,并依靠赋存于地层矿物和脉体中的烃包裹体和盐水包裹体测试,反演油气成藏史,进行详细研究来刻画成藏过程。实验分析表明,库车地区共见到四期烃包裹体:1)第Ⅰ1期,具黄褐色荧光的烃包裹体,代表低成熟重质油。2)第Ⅰ2期,具黄色、黄白色荧光的烃包裹体,代表成熟中质油。3)第Ⅱ期,具蓝色荧光的包裹体,代表成熟-高成熟轻质凝析油。4)第Ⅲ期,黑色气态烃包裹体,代表成熟-高成熟天然气。通过伴生盐水包裹体捕获温度结合地热-埋藏史分析,厘定了库车地区三期包裹体对应的成藏期次。三期烃包裹体都是喜山期成藏的产物,第Ⅰ1期和第Ⅰ2期烃包裹体形成于晚第三纪康村早中期(1710 Ma),第Ⅱ期烃包裹体形成于康村晚期—库车早中期(105Ma),第Ⅲ期烃包裹体形成于库车晚期—第四纪西域期(51 Ma)。三期烃包裹体表现出库车油气系统拥有晚期连续成藏的特点。库车地区构造板块复杂,成藏存在差异性,推测油气藏来源也不同。西部乌什凹陷油气来源于凹陷下部的三叠系烃源岩;东部依奇克里克构造带的油气主要来自于阳霞坳陷;中部克拉苏构造带的天然气主要来自于构造带下部和拜城凹陷的侏罗系烃源岩。
刘建良,姜振学,刘可禹,桂丽黎[9](2016)在《库车前陆盆地羊塔克地区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过程》文中指出库车前陆盆地羊塔克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明确油气充注历史和成藏演化过程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分析、定量颗粒荧光分析,并结合库车前陆盆地烃源岩热演化史以及构造演化史,分析了库车前陆盆地羊塔克地区的油气成藏过程.结果表明,羊塔克地区油气具有"晚期成藏,后期改造"的特征.库车坳陷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烃源岩在15Ma左右成熟(Ro>0.5%),生成的成熟原油最早是在新近纪库车早期,约4.0Ma时期,充注到羊塔克构造带,形成少量黄色荧光油包裹体,但大量充注是在约3.5Ma时期.库车坳陷中下侏罗统煤系源岩是在约26Ma时达到成熟,生成的天然气在约3.5Ma,开始大规模的向羊塔克构造带充注.天然气充注后对早期少量原油进行气洗,形成发蓝色荧光的、气液比不一的油气包裹体.油气充注后,在羊塔1地区形成残余油气藏,油水界面位于5 390.75m处.新近纪库车晚期(3.01.8Ma),受喜山晚期构造运动影响,羊塔克地区油气藏发生调整改造,羊塔1地区白垩系的残余油气水界面向上迁移至现今的5 379.70m处.
刘建良,姜振学,刘可禹,桂丽黎,李峰,邢金艳[10](2015)在《库车前陆盆地牙哈构造带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观察、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全扫描荧光分析等实验方法,结合原油和天然气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系统地探讨了牙哈构造带的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牙哈构造带经历了2期油气成藏过程:第一期发生在吉迪克组沉积期(2312Ma),以三叠系黄山街组成熟的原油充注为主,该期原油充注量较少,原油从烃源岩排出并经过长距离侧向运移后,从牙哈构造带西侧注入,再向东部运移,在牙哈2地区古近系—白垩系储层中形成46m的古油层,吉迪克组储层内未见古油层;第二期发生在库车组沉积以后(50Ma),以中下侏罗统大量成熟—高成熟煤型气充注为主,天然气分别从构造带东西两侧注入,再向中部聚集,天然气首先在浮力作用下向圈闭顶部聚集,迫使古油水界面向下迁移,后由于天然气持续充注,原油遭受气洗,最终形成现今凝析气藏。
二、库车前陆坳陷形成大气区的烃源岩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库车前陆坳陷形成大气区的烃源岩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中西部典型前陆盆地超压体系形成机制与大气田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前陆盆地超压特征与形成机制 |
1.1 典型前陆盆地超压体系个性特征与形成机制 |
1.1.1 川西前陆盆地 |
1.1.1. 1 超压体系基本特征 |
1.1.1. 2 超压体系形成机制 |
1.1.2 库车前陆盆地 |
1.1.2. 1 超压体系基本特征 |
1.1.2. 2 超压体系形成机制 |
1.1.3 准南前陆盆地 |
1.1.3. 1 超压体系基本特征 |
1.1.3. 2 超压体系形成机制 |
1.2 典型前陆盆地超压体系共性特征 |
2 前陆盆地超压体系与大气田形成 |
2.1 超压体系天然气大规模聚集的基本条件 |
2.1.1 烃源岩条件 |
2.1.2 储集层条件 |
2.1.3 封盖条件 |
2.2 超压体系与天然气大规模聚集规律 |
2.3 超压体系发育区大气田有利领域初步预测 |
3 结论 |
(2)远源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主控因素——以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中生界—新生界油气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油气成藏特征 |
2.1 烃类相态特征 |
2.2 油气分布特征 |
3 油气藏形成地质条件 |
3.1 毗邻拜城富油气凹陷 |
3.2 稳定的斜坡构造背景 |
3.3 高效的油气输导体系 |
3.4 优越的储-盖组合 |
3.5 持续的油气充注过程 |
4 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
4.1 构造脊控制的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
4.2 沉积砂体分布控制的油气边界范围 |
4.3 构造高部位、岩性上倾尖灭带、断层遮挡带控制的油气富集特征 |
5 结 论 |
(3)塔里木盆地重点油气勘探新领域及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寒武系盐下发育最佳生储盖组合,是盆地大型—特大型油气田战略突破领域 |
二、库车多层系、多类型勘探是持续规模发现值得重视的领域 |
三、塔西南被动大陆边缘与前陆叠加形成的麦盖提上斜坡盐下和山前冲断带,是盆地重要接替领域 |
结论: |
(4)库车前陆盆地东西部油气成藏过程差异性分析——以吐北1和迪那2构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背景 |
2 流体定量荧光特征 |
2.1储层定量荧光光谱特征 |
2.2储层三维全息扫描荧光(TSF)特征 |
3 流体演化特征 |
3.1流体包裹体显微岩相学特征 |
3.2包裹体显微测温与成藏年代分析 |
4 烃源岩热演化 |
5 油气运聚 |
6 结论 |
(5)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2 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构造特征及演化史 |
2.2.1 构造特征 |
2.2.2 构造演化史 |
2.3 地层划分与沉积特征 |
2.4 气藏分布特征 |
2.5 生储盖组合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3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倾气性分析 |
3.1 烃源岩分布 |
3.2 烃源岩评价 |
3.2.1 有机质丰度和类型 |
3.2.2 有机质成熟度 |
3.2.3 烃源岩生气强度 |
3.3 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 |
3.4 黄金管封闭体系下的烃源岩生气热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4 深层致密砂岩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4.1 致密砂岩气组分特征 |
4.1.1 组分及干燥系数 |
4.1.2 组分及干燥系数分布 |
4.2 烷烃气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
4.2.1 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4.2.2 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
4.3 致密砂岩气成熟度 |
4.4 致密砂岩气成因类型及来源 |
4.4.1 烷烃气成因类型 |
4.4.2 烷烃气组分碳同位素倒转原因 |
4.4.3 致密砂岩气来源 |
4.5 本章小结 |
5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致密化过程 |
5.1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特征 |
5.1.1 岩石学特征 |
5.1.2 孔裂隙类型 |
5.1.3 孔渗发育特征 |
5.2 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序列 |
5.3 孔隙定量演化模型与方法选取 |
5.4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 |
5.4.1 侏罗系储层致密化过程 |
5.4.2 白垩系储层致密化过程 |
5.4.3 古近系储层致密化过程 |
5.4.4 成岩作用对致密化的贡献 |
5.5 本章小结 |
6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古流体特征与油气充注时间 |
6.1 包裹体岩石学特征 |
6.2 包裹体显微测温 |
6.2.1 包裹体均一温度 |
6.2.2 包裹体盐度 |
6.2.3 含烃包裹体丰度 |
6.3 颗粒荧光定量(QGF)与萃取液颗粒荧光定量(QGF-E)分析 |
6.3.1 QGF和QGF-E波谱特征 |
6.3.2 QGF指数、QGF-E强度与深度关系 |
6.3.3 QGF指数与QGF-E强度关系 |
6.4 油气充注期次及时间分析 |
6.4.1 自生伊利石K-Ar定年 |
6.4.2 包裹体盐度与均一温度关系 |
6.4.3 油气充注时间综合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典型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成藏特征解剖及类型划分 |
7.1 中部区块气藏成藏特征 |
7.1.1 大北1气藏 |
7.1.2 克深2气藏 |
7.2 东部区块气藏成藏特征 |
7.2.1 迪那2气藏 |
7.2.2 迪北气藏 |
7.3 西部区块气藏成藏特征 |
7.4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类型划分 |
7.5 不同类型气藏成藏机理及成藏特征比较 |
7.5.1 不同类型气藏成因机理分析 |
7.5.2 不同类型气藏成藏特征比较 |
7.6 本章小结 |
8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
8.1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成藏因素分析 |
8.2 不同类型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8.3 不同类型致密砂岩气藏成藏模式 |
8.4 深层致密砂岩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方向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6)库车前陆盆地深层高效致密砂岩气藏形成条件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致密砂岩气勘探现状 |
2 致密砂岩含气性控制因素 |
2.1 致密储层与常规储层中流体流动行为的差异 |
2.2 致密储层含气性控制因素的理论分析 |
3 致密砂岩气藏的形成条件与机理 |
3.1 超压充注有利于致密储层中原始高含气饱和度气藏的形成 |
3.2 裂缝发育有利于致密储层中天然气的成藏、富集与高产 |
3.3“早油晚气”成藏过程有利于致密储层中天然气的充注 |
3.3.1 早期油气充注有利于储层孔隙的保持 |
3.3.2 早期油气充注改变储层润湿性有利于晚期油气充注 |
3.4 保存条件决定了致密砂岩气藏现今含气性 |
4 结论 |
(7)库车前陆盆地克深构造带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认识 |
第2章 克深构造带典型气藏基本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构造演化特征 |
2.1.2 地层特征 |
2.1.3 克深构造带勘探概况 |
2.2 克深构造带致密砂岩气藏特征 |
2.2.1 储层特征 |
2.2.2 流体性质 |
2.2.3 天然气来源 |
2.2.4 克深构造带出水井概况 |
第3章 克深构造带致密砂岩气藏充注期以及成藏动力分析 |
3.1 克深构造带致密砂岩气充注期次分析 |
3.2 克深构造带致密砂岩气藏成藏动力分析 |
第4章 克深构造带致密砂岩气藏天然气运移输导格架分析 |
4.1 断层输导格架分析 |
4.2 缝网输导格架分析 |
4.3 砂体输导格架分析 |
4.4 输导体系与成藏要素的匹配关系 |
第5章 克深构造带致密砂岩气藏成藏控制因素 |
5.1 成藏动力对克深构造带致密砂岩气藏成藏的控制作用 |
5.2 输导体系对克深构造带致密砂岩气藏成藏的控制作用 |
5.2.1 断层输导体系对气藏成藏的控制作用 |
5.2.2 裂缝输导体系对气藏成藏的控制作用 |
5.2.3 砂体输导体系对气藏成藏的控制作用 |
5.3 克深构造带致密砂岩气藏成藏模式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中—新生代油气藏流体包裹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烃包裹体研究现状 |
1.2.2 库车油气藏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区域勘探史 |
第3章 库车地区油气储层特征 |
3.1 沉积特征 |
3.1.1 地层分布特征 |
3.1.2 沉积环境特征 |
3.1.3 沉积环境碳氧同位素特征 |
3.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3 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3.3.1 压实作用 |
3.3.2 胶结作用 |
3.3.3 溶蚀作用 |
3.3.4 交代作用 |
3.4 构造裂缝特征 |
小结 |
第4章 库车油气藏烃包裹体期次研究 |
4.1 烃包裹体期次分析 |
4.1.1 侏罗系储层烃包裹体期次 |
4.1.2 白垩系储层烃包裹体期次 |
4.2 烃包裹体镜下特征研究 |
4.2.1 侏罗系储层烃包裹体特征 |
4.2.2 白垩系储层烃包裹体特征 |
4.3 烃包裹体分布特征 |
4.3.1 侏罗系储层烃包裹体分布特征 |
4.3.2 白垩系储层烃包裹体分布特征 |
4.3.3 区域烃包裹体分布特征 |
小结 |
第5章 库车油气藏烃包裹体光性特征 |
5.1 荧光光谱分析 |
5.1.1 荧光光谱强度特征 |
5.1.2 红/绿商特征(Q650/500) |
5.2 红外光谱分析 |
5.3 群体烃包裹体颗粒荧光分析 |
5.3.1 侏罗系储层颗粒荧光分析 |
5.3.2 白垩系储层颗粒荧光分析 |
小结 |
第6章 库车油气藏烃包裹体成分分析 |
6.1 库车油气藏烃源岩特征 |
6.2 烃包裹体组分气相色谱分析 |
6.2.1 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征分析沉积环境 |
6.2.2 正构烷烃分析成熟度 |
6.3 烃包裹体组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6.3.1 甾烷类化合物 |
6.3.2 藿烷类化合物 |
小结 |
第7章 库车油气藏成藏史 |
7.1 烃包裹体温度特征 |
7.1.1 侏罗系储层烃包裹体温度特征 |
7.1.2 白垩系储层烃包裹体温度特征 |
7.2 成藏期厘定 |
7.3 成藏模式 |
7.3.1 库车油气藏成藏模式特征 |
7.3.2 库车油气藏成藏史 |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库车前陆盆地牙哈构造带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实验样品与方法原理 |
3 实验结果 |
3.1 包裹体特征 |
3.2 QGF、QGF-E实验结果 |
3.3 TSF实验结果 |
4 讨论 |
4.1 古油层与残余油层定量分析 |
4.2 油气充注期次及相互作用分析 |
4.3 油气运移方向分析 |
4.3.1 原油运移方向 |
4.3.2 天然气运移方向 |
4.4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
5 结论 |
四、库车前陆坳陷形成大气区的烃源岩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中西部典型前陆盆地超压体系形成机制与大气田关系[J]. 李伟,陈竹新,黄平辉,于志超,闵磊,鲁雪松.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03)
- [2]远源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主控因素——以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中生界—新生界油气藏为例[J]. 刘春,陈世加,赵继龙,陈戈,苏洲,高乔. 石油学报, 2021(03)
- [3]塔里木盆地重点油气勘探新领域及方向[A]. 魏国齐,李君,董才源,倪新锋,余建平,张荣虎,孟广仁,朱光有. 第31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2019)论文集(01地质勘探), 2019
- [4]库车前陆盆地东西部油气成藏过程差异性分析——以吐北1和迪那2构造为例[J]. 吴海,严少怀,赵孟军,卓勤功,王龙,白东来,张月,沙威.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9(07)
- [5]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D]. 魏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0)
- [6]库车前陆盆地深层高效致密砂岩气藏形成条件与机理[J]. 鲁雪松,赵孟军,刘可禹,卓勤功,范俊佳,于志超,公言杰. 石油学报, 2018(04)
- [7]库车前陆盆地克深构造带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研究[D]. 沈云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8]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中—新生代油气藏流体包裹体研究[D]. 赵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9]库车前陆盆地羊塔克地区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过程[J]. 刘建良,姜振学,刘可禹,桂丽黎. 地球科学, 2016(07)
- [10]库车前陆盆地牙哈构造带油气成藏过程研究[J]. 刘建良,姜振学,刘可禹,桂丽黎,李峰,邢金艳.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