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柱,段景伟,何登伟[1](2021)在《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从生态学特性、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捕捞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在淡水中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用以不断增强养殖户的养殖能力,提高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形成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供广大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人员参考。
邵梦亭,车斌,孙琛,晋洪涛,张海清,徐士伟[2](2021)在《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成本收益分析——以山东省为例》文中指出文章借鉴国内外传统模式以及工厂化模式下水产养殖、对虾养殖成本收益分析指标体系的设立方法和相关研究理论,以山东省为例,于2016—2019年实地采集得到样本数据,对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下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6—2019年山东省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总成本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可变成本远高于固定成本;(2)在成本结构方面,工厂化养殖模式下固定成本中最大支出项为固定资产折旧,设备维修费近年来增长明显,可变成本中饲料费用、水电煤费、虾苗费用为主要成本项,其中饲料费用占比最大且呈持续上升趋势;(3)2016—2019年山东省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净利润稍有减少,尤其在2018年经历了断崖式下滑,4年来成本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降低,养殖利润水平、盈利水平均有所下降;(4)2016—2019年净利润对于价格、饲料费用、水电煤费、苗种费用的敏感性依次由高到低,2018年养殖效益较差的情况下各项敏感系数绝对值均有所增加。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3](2021)在《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报告》文中指出养殖及捕捞情况(一)规模布局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共有38个国家和地区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总产量为446.8万t,较2010年全球产量增长68.6%,在甲壳类养殖总产量中占比最高,2017年达29%。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越南、泰国等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主要国家,其中,中国养殖产量居世界首位。
贺振楠,贾春晖[4](2020)在《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文中研究指明为养殖南美白对虾提供技术支撑,从池塘建造与准备,盐度调节与虾苗投放,水质调控,科学投饵,巡塘,病害防治,及时收获方面介绍了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
赵瀚,叶先林,黄志鹏,李强,张露,赵仲孟,柯红雨,苏旭涛,李华东,李中,刘阳,王新宇,刘超,周剑[5](2020)在《四川省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综述撤稿》文中指出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适应广温广盐,与罗氏沼虾、斑节对虾为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从美国引进,并于1992年突破育苗难关,进行全国各地推广养殖。因其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迅速被国内消费市场接受。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提升与海水养殖疾病爆发,淡水养殖南美北对虾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1]。四川作为对虾消费大市
暴丽梅[6](2020)在《不同面积池塘精养凡纳滨对虾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选取不同面积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探讨不同养殖面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及饵料系数的影响,同时就养殖周期内水体指标变化特点、终末出虾情况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1、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选定3335 m2、5336 m2、6670 m2三种面积池塘,每种面积各设置两口池塘,虾苗放养密度按照2.5万尾/667m2进行投放。自放苗日开始,每10 d对各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的体长和体重进行测量,经过90 d养殖,三种面积池塘凡纳滨对虾终末体长、终末体重差异显着(P<0.05),3335 m2终末平均体长为14.42 cm/尾,终末平均体重为22.51 g/尾,显着高于5336 m2、6670 m2池塘(P<0.05);3335 m2池塘特定增长率、特定增重率均显着高于5336 m2、6670 m2池塘(P<0.05);在饵料系数方面,三种面积池塘之间差异显着(P<0.05),6670 m2池塘饵料系数显着低于3335m2、5336m2,饵料系数为0.90,其次为5336m2池塘,饵料系数为0.93,3335 m2池塘饵料系数最高,为0.98;在成活率方面,6670 m2池塘成活率为85.40%,显着高于3335 m2和5336 m2池塘(P<0.05),3335 m2和5336 m2池塘成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分别为75.52%、79.87%。试验结果表明,3335 m2池塘在凡纳滨对虾生长方面表现优势明显。2、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病害的影响在养殖前中期,各养殖池塘未发生疾病情况;在养殖后期,各池塘相继出现对虾偷死症。主要症状表现为:病虾虾体及附肢发红,肠胃空,肌肉半透明,出现症状的虾均为较小的个体。各池塘发现对虾发病后,采取了控料、换水、改底等措施,较好地抑制了病害范围的扩大,没有发生大范围死亡。3、不同面积池塘水质指标变化情况在整个实验周期中,对试验池塘水质每5 d进行理化指标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水温、pH、溶解氧、氨氮浓度、亚硝酸盐浓度。每7 d监测池塘藻类优势种组成情况。在养殖周期内,3335 m2、5336 m2、6670 m2水温变化范围分别为22.030.5℃、21.430℃、20.729.5℃;pH值变化范围均在8.6-8.9之间;溶解氧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49.7 mg/L、5.59.0 mg/L、5.88.4 mg/L。水温、pH、溶解氧波动范围均在凡纳滨对虾适宜生长范围内。随养殖时间的延长,对虾个体增大,投饵量增多,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浓度在养殖后期有所升高,其中5336 m2、6670 m2池塘在整个试验周期内,氨氮浓度无变化,均处于稳定状态;3335 m2在养殖地65 d开始出现氨氮浓度骤升现象,达0.5 mg/L;3335 m2、5336 m2、6670 m2亚硝盐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3mg/L、0.10.15 mg/L、0-0.1 mg/L,3335 m2波动范围较5336 m2、6667 m2池塘大。监测到有害指标后,及时采取换水、施加水质改良剂等措施,使得各养殖池塘氨氮、亚硝酸含量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对对虾生长的影响。优势藻类构成情况,在养殖前期,以硅藻、绿藻为优势种;到了养殖中后期,各池塘优势藻类以绿藻为优势种,其次为硅藻、再次为裸藻、隐藻,少量甲藻、蓝藻,且在养殖中后期一直保持稳定状态。优质的藻类不仅在养殖初期为凡纳滨对虾提供了天然饵料,在养殖中后期维持水质稳定具有积极作用。4、不同面积池塘成本与经济效益在可变成本中,饲料成为成本第一大支出项目,各池塘饲料支出占比范围在3742%。以每667 m2为单位计,3335 m2池塘的饲料支出显着高于5336 m2、6670 m2池塘(P<0.05)。5336 m2与6670 m2池塘饲料支出差异不显着(P>0.05)。在药品支出和电费支出方面,三种面积池塘之间差异显着(P<0.05),3335m2池塘药品和电费支出费用最高,分别为560元/667m2、440元/667m2,5336 m2次之,6670 m2池塘药品和电费支出最少。固定成本方面,每667 m2租金支出为1600元,为总成本的第二大支出项目,各池塘租金占总成本的2022%。虾苗、饲料、池塘租金是养殖成本投入的重要部分,总计占比达8090%。3335 m2、5336 m2、6670 m2生产成本合计支出差异显着(P<0.05),3335m2显着高于其他两种面积池塘,生产成本合计为7620元/667m2,均高出5336 m2、6670 m2面积池塘生产成本。凡纳滨对虾经过整个养殖周期,在三种不同面积池塘养殖中,3335 m2池塘产量850.11斤/667m2,终末个体均重22.51 g/尾,净利润达12307.96元/667m2,其产量、终末体重以及净利润均显着高于5336 m2和6670 m2池塘(P<0.05)。结果显示,3335m2获得最佳产量,最优生长速度以及最大经济效益。其次是5336 m2池塘,贡献率最低的是面积为6670 m2的池塘。说明在本次研究中,相对比与5336 m2、6670 m2池塘,3335m2池塘养殖投入产出更高,盈利能力更强。结合凡纳滨对虾生长指标,3335 m2池塘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最优。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面积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3335 m2池塘生长情况最好,经济效益高。5、凡纳滨对虾精养池塘技术要点及展望根据本次凡纳滨对虾实际养殖情况,汲取凡纳滨对虾成功养殖经验,结合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特点,就凡纳滨对虾池塘精养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分别从虾苗标粗以及外塘养殖两个方面的细节把控进行了详述,对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趋势进行了展望。
张雪[7](2020)在《曹妃甸区淡水南美白对虾渔情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文中认为从苗种投放、养殖生产投入、销售、病害损失等方面,对曹妃甸区淡水南美白对虾两个渔情信息采集点近五年的养殖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反映出当地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生产的基本情况,从而分析盈亏原因,对本地区水产养殖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田启文[8](2020)在《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与发酵条件优化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高密度、集约化和工厂化的养殖模式对养殖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残余饵料、水产动物排泄物和浮游生物残体的堆积,使养殖水体无机三态氮浓度超标,危害水产动物健康,不利于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益生菌制剂中的光合细菌具有独特的代谢方式,能够有效地去除养殖水体中无机三态氮,提高养殖水体溶氧量,净化养殖水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采用双层平板法从淡水养殖基地底泥中分离筛选出两株光合细菌HG315-1和HG315-2,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 DNA序列测定,对菌株HG315-1和HG315-2进行鉴定,并且优化两株菌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然后探讨两株菌在不同污染程度的氨氮、亚硝氮和硝态氮为唯一氮源的模拟污水中的生长情况,最后将模拟污水实验中性能较好的菌株结合纳米Fe3O4,建立高密度快速发酵技术,并应用于当地长吻鮠鱼养殖,探究其在长吻鮠鱼养殖中水质净化效果。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 DNA序列测定等实验,鉴定出菌株HG315-1和HG315-2分别为紫色非硫细菌科、红细菌属Rhodobacter sp.和紫色非硫细菌科、红细菌属、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实验表明:菌株HG315-1的培养基最优配方为乙酸钠3.5 g/L、氯化铵0.5 g/L、酵母膏2.5 g/L、磷酸氢二钾0.9 g/L、硫酸镁0.5g/L、微量元素1 ml、生长因子1 ml、p H 8.0;菌株HG315-2的培养基最优配方为乙酸钠3g/L、氯化铵0.7 g/L、酵母膏2.5 g/L、磷酸氢二钾0.9 g/L、硫酸镁0.5 g/L、微量元素1 ml、生长因子1 ml、p H 7.0。去除模拟污水中无机三态氮实验表明:HG315-1和HG315-2均对氨氮有高效的去除能力,当氨氮浓度为29.69 mmol/L时,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1.88%、76.7%;HG315-1和HG315-2能够耐受一定浓度的亚硝氮,当亚硝氮浓度为13.54 mmol/L时,亚硝氮的去除率分别为68.18%、58.82%;HG315-1和HG315-2对硝态氮去除效果最好,当硝态氮浓度为19.12 mmol/L时,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1.83%和100%;长吻鮠鱼养殖水体净化实验表明: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修饰后的纳米Fe3O4结合光合细菌HG315-1进行高密度快速发酵,发酵浓度提高14.6%,菌液细胞浓度达到2×109个/cfu,按照1 kg/亩泼洒在长吻鮠鱼养殖池塘,使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氮浓度均降低90%左右,稳定养殖水体p H,增加养殖水体溶氧量,将养殖水体透明度提高6 cm左右,在水产养殖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赵瀚,叶先林,黄志鹏,李强,张露,赵仲孟,柯红雨,苏旭涛,李华东,李中,刘阳,王新宇,刘超,周剑[9](2020)在《四川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综述》文中认为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适应广温广盐,与罗氏沼虾、斑节对虾为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虾类。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从美国引进,并于1992年突破育苗难关,进行全国各地推广养殖。因其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迅速被国内消费市场接受。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提升与海水养殖疾病爆发,淡水养殖南美北对虾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1]。四川作为对虾消费大市场,养殖潜力巨大,早在10年前已开始进行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试验,但受制于地域环境与养殖技术水平等条件,并未取得大面积养殖成功。本文就四川省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建议作一概述。
战晓燕,刘志国,毕天明,马静,张红巍,薛德林[10](2020)在《腐植酸饵料添加剂、微生物制剂在南美白对虾工厂化淡水养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30天标苗期试验和30天养成期试验,研究腐植酸饵料添加剂对南美白对虾的影响,以单独使用腐植酸饵料添加剂,不同使用量腐植酸添加剂(0、5、10 mg/m3)和微生物制剂(枯草芽孢杆菌1 mg/m3、嗜酸乳杆菌1 mg/m3、海洋红酵母1 mg/m3、光合细菌2 mg/m3)配施为4个试验组,以不使用腐植酸饵料添加剂和微生物制剂为对照组。经过标苗期30天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南美白对虾成活率提高3.50%~9.00%,日增重提高0.125~0.190 kg/36 m3,区组间试验增重率5.68%~10.69%,饵料系数降低0.020~0.030。经过养成期30天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南美白对虾成活率提高2.00%~8.00%,日增重提高0.669~1.138 kg/36 m3,区组间试验增重率8.26%~14.06%,饵料系数降低0.057~0.086;氨态氮降低0.001~0.030 mg/L,亚硝酸盐降低0.016~0.026 mg/L,且pH值趋于稳定,体色和虾壳质量俱佳,从而达到南美白对虾工厂化淡水养殖的目的。
二、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学特性 |
1.1 南美白对虾的生态特性 |
1.2 南美白对虾的生活习性 |
2 养殖技术 |
2.1 苗种选择 |
2.2 场地选择 |
2.3 苗种放养 |
2.4 科学投喂 |
2.5 日常管理 |
3 病害防治 |
3.1 常见疾病 |
3.2 防治措施 |
4 捕捞收获 |
5 小结 |
(2)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成本收益分析——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献回顾与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现状 |
1.1 文献回顾 |
1.2 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现状 |
1.3 山东省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现状 |
2 山东省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成本收益分析 |
2.1 数据来源 |
2.2 成本分析 |
2.3 收益分析 |
2.4 不确定性分析 |
2.4.1 盈亏平衡分析 |
2.4.2 敏感性分析 |
3 结论与建议 |
3.1 控制饲料成本持续升高,减免燃气炉改造费用 |
3.2 加大育苗科研投入,选用优质苗种 |
3.3 合理规避上市高峰,稳定销售价格 |
3.4 培育龙头企业,切实发挥带动效应 |
3.5 推进循环水模式,实现智能化养殖 |
(3)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养殖及捕捞情况 |
(一)规模布局 |
1. 主产区域 |
2. 产量分布 |
3. 养殖模式 |
4. 病害情况 |
5. 种苗生产 |
6. 产量预测 |
(二)产业效益 |
1. 经济效益 |
2. 社会效益 |
3. 生态效益 |
加工及贸易情况 |
(一)对虾出口规模 |
1.全球对虾出口规模 |
2.我国对虾出口规模 |
(二)对虾出口结构 |
市场及消费情况 |
(一)塘头价格变动情况 |
1.长三角地区 |
2.珠三角地区 |
3.华北及东北地区 |
4. 广东省湛江市、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 |
5. 闽潮汕地区 |
(二)消费意愿及结构分析 |
1.对虾消费数量 |
2.对虾消费意愿与结构 |
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
(一)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小、散”特征短期难以改观,生产主体素质有待提升 |
2.工厂化养殖大范围推广较慢,养殖模式转换有待加快 |
3.上下游环节仍然不够完善,产业价值链条有待拓展 |
4.组织化程度较低,质量品牌观念有待树立 |
(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
1.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对虾产业科技含量 |
2.培育龙头企业,切实发挥带动效应 |
3.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推动产品安全管理 |
4.推进工厂化智能化,解决生产分散问题 |
(4)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池塘建造与准备 |
1.1 池塘建造 |
1.2 池塘准备 |
1.2.1 清塘 |
1.2.2培养微生物饵料 |
2 盐度调节与虾苗投放 |
2.1 盐度调节 |
2.2 虾苗选择与投放密度 |
2.3 暂养管理 |
2.4 虾苗投放 |
3 饲养管理 |
3.1 水质调控 |
3.1.1 调控水色 |
3.1.2 调控pH值与含氧量 |
3.2 科学投饵 |
3.3 巡塘 |
3.4 病害防治 |
3.5 及时收获 |
4 小结 |
(5)四川省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综述撤稿(论文提纲范文)
1 产业现状 |
1.1 养殖概况 |
1.2 养殖规模 |
1.3 养殖技术 |
1.3.1 淡化标粗 |
1.3.2 投喂管理 |
1.3.3 捕捞收获 |
1.4 市场前景 |
2 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1 养殖规模小,区域分散 |
2.2 苗种遗传背景不清,质量参差不齐 |
2.3 养殖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 |
2.4 疾病防控体系不健全,配套产品和设施不完善 |
3 产业发展建议 |
3.1 加强政策支持,开展基础研究 |
3.2 转变养殖模式,扩大养殖规模 |
3.3 建立相关规范,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
3.4 发展专用饲料,构建疾病防控技术体系 |
4 结语 |
(6)不同面积池塘精养凡纳滨对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概况 |
1.2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发展历程 |
1.3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
1.3.1 种质退化 |
1.3.2 土地资源浪费 |
1.3.3 管理不当 |
1.4 本论文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指标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及饲料系数的影响 |
2.2.2 不同面积池塘水质变化情况 |
2.2.3 凡纳滨对虾病害发生情况 |
2.2.4 不同养殖面积下凡纳滨对虾养殖成本收益比较 |
2.3 讨论 |
2.3.1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
2.3.2 不同面积池塘水质变化情况 |
2.3.3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病害的影响 |
2.3.4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效益的影响 |
第三章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池塘精养技术要点 |
3.1 技术要点 |
3.1.1 虾苗标粗 |
3.1.2 外塘养殖细节把控 |
3.2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发展展望 |
3.2.1 分批放苗,多次起捕模式 |
3.2.2 小棚标粗,棚塘养殖模式 |
3.2.3 两批养殖,主养殖扣棚模式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曹妃甸区淡水南美白对虾渔情信息采集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养殖生产数据和分析 |
1.1 苗种投放情况 |
1.2 养殖生产投入情况 |
1.3 销售情况 |
1.4 病害损失情况 |
2 经济效益及分析 |
2.1 经济效益 |
2.2 经济效益分析 |
3 小结 |
(8)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与发酵条件优化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淡水养殖现状 |
1.3 淡水养殖存在的问题 |
1.4 益生菌制剂 |
1.4.1 益生菌制剂的发展状况 |
1.4.2 益生菌制剂的分类 |
1.4.3 益生菌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 |
1.5 光合细菌介绍 |
1.6 光合细菌的发展状况及概述 |
1.7 光合细菌的应用 |
1.8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8.1 研究目的意义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光合细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种来源 |
2.2.2 实验试剂 |
2.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光合细菌的富集 |
2.3.2 光合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
2.3.3 光合细菌形态观察 |
2.3.4 菌株生理生化特征 |
2.3.5 16SrDNA序列测定 |
2.3.6 菌株系统发育树构建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光合细菌生长特性及培养基成份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菌种来源 |
3.2.2 培养基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培养基成分优化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培养基成分优化 |
3.4.2 培养条件优化 |
3.4.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前后生长曲线对比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光合细菌对模拟污水中无机三态氮去除实验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菌株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所需主要仪器 |
4.2.4 实验方法 |
4.2.5 实验所需溶液配制 |
4.2.6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2.7 无机三态氮的测量与计算 |
4.3 结果与分析 |
4.3.0 氨氮、亚硝氮、硝态氮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1 两株菌对氨氮去除特性比较 |
4.3.2 两株菌对亚硝氮去除特性比较 |
4.3.3 两株菌对硝态氮去除特性比较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光合细菌高密度快速发酵及在长吻鮠鱼养殖中的水质净化作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对象 |
5.2.3 实验菌株 |
5.2.4 主要试剂 |
5.2.5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2.6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纳米Fe_3O_4的制备与修饰 |
5.3.2 光合细菌和纳米Fe_3O_4 Zeta电位的测定 |
5.3.3 纳米Fe_3O_4促进光合细菌生长实验 |
5.3.4 光合细菌大规模发酵培养 |
5.3.5 泼洒前养殖水体指标检测 |
5.3.6 泼洒前氨氮和亚硝氮指标检测 |
5.3.7 光合细菌泼洒 |
5.3.8 泼洒后养殖池塘指标变化 |
5.3.9 泼洒后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氮指标变化 |
5.3.10 光合细菌泼洒后养殖水体透明度变化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文章成果展示 |
致谢 |
(10)腐植酸饵料添加剂、微生物制剂在南美白对虾工厂化淡水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供试原料 |
1.1.3 供试设备 |
1.1.4 供试苗种 |
1.2 腐植酸饵料添加剂产品制备工艺 |
(1)液体发酵菌种工艺过程: |
(2)固体发酵物料工艺过程: |
(3)烘干粉碎物料过程: |
(4)产品保证值检测: |
1.3 试验设计 |
1.3.1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淡水循环水养殖 |
(1)试验养殖池布置。 |
(2)试验养殖池投饵量及投饵方式。 |
(3)试验养殖池中微生物制剂的投放剂量和投喂方式。 |
(4)试验养殖池水体的处理方式。 |
1.3.2 试验时间、地点、管理 |
1.3.3 测定指标及经济效益计算 |
1.4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淡水养殖中水体理化指标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腐植酸饵料添加剂生产 |
2.1.1 液体发酵 |
2.1.2 固体发酵 |
2.1.3 腐植酸饵料添加剂的产品保证值 |
2.2 腐植酸饵料添加剂、微生物制剂在南美白对虾工厂化淡水养殖中的应用效果 |
2.3腐植酸饵料添加剂、微生物制剂在南美白对虾工厂化淡水养殖中理化指标的影响 |
2.4 腐植酸饵料添加剂、微生物制剂在南美白对虾工厂化淡水养殖中经济效益的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四、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的探讨[J]. 张国柱,段景伟,何登伟. 黑龙江水产, 2021(06)
- [2]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成本收益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 邵梦亭,车斌,孙琛,晋洪涛,张海清,徐士伟.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09)
- [3]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报告[J].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 中国水产, 2021(05)
- [4]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J]. 贺振楠,贾春晖. 农技服务, 2020(12)
- [5]四川省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综述撤稿[J]. 赵瀚,叶先林,黄志鹏,李强,张露,赵仲孟,柯红雨,苏旭涛,李华东,李中,刘阳,王新宇,刘超,周剑. 水产养殖, 2020(08)
- [6]不同面积池塘精养凡纳滨对虾的研究[D]. 暴丽梅.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7]曹妃甸区淡水南美白对虾渔情信息采集数据分析[J]. 张雪. 河北渔业, 2020(05)
- [8]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与发酵条件优化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D]. 田启文. 淮阴工学院, 2020(02)
- [9]四川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综述[J]. 赵瀚,叶先林,黄志鹏,李强,张露,赵仲孟,柯红雨,苏旭涛,李华东,李中,刘阳,王新宇,刘超,周剑. 四川农业科技, 2020(03)
- [10]腐植酸饵料添加剂、微生物制剂在南美白对虾工厂化淡水养殖中的应用研究[J]. 战晓燕,刘志国,毕天明,马静,张红巍,薛德林. 腐植酸,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