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鱼人工繁育技术初探

香鱼人工繁育技术初探

一、香鱼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云,苗亮,陈炯[1](2016)在《快长、少畸形香鱼新品种“浙闽1号”的选育》文中认为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浙闽1号"是以2002年采捕自浙江宁海凫溪的野生香鱼为基础群体,采用群体选育技术,以生长速度和体形特征为选育指标,经7代连续选育而获得的水产新品种。该品种在相同养殖条件下,9月龄时体长生长要比当地商品苗快11.36%以上,体重生长快25.92%。20122014年在浙江宁海和福建南靖两处进行中试,工厂化养殖面积达4.5万m2,9月龄鱼存活率比当地商品苗提高30%以上,畸形率接近于零,平均增收38.98%。本文介绍了"浙闽1号"选育过程、品种特征和中试情况,为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养殖以及其他水产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信息和资料借鉴。

董志航[2](2014)在《香鱼幼鱼饲料蛋白需要及膨化加工的研究》文中认为本实验主要探讨了香鱼饲料的加工要求和蛋白质的需要量,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在挤压加工过程中,加工工艺参数对香鱼饲料的质量产生了影响。随物料水分含量增加,产品密度升高、膨化度下降、水中稳定性上升;随螺杆转速增加、螺杆中部温度上升、螺杆尾部温度上升,饲料产品密度下降,膨化度上升,水中稳定性增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香鱼饲料密度因素的大小顺序是螺杆尾部温度>螺杆转速>物料水分含量。在物料水分为30%,螺杆转速90r/min,螺杆尾部温度90℃时,饲料产品的密度最大。选取平均体重1.16±0.01g的香鱼幼鱼500尾,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蛋白水平为43.36%、46.34%、49.12%、51.94%、54.65%的5种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饲养实验结束后,测定香鱼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表观消化率、鱼体组成、肌肉氨基酸组成、必需氨基酸沉积率和香鱼风味物质的组成。实验结果如下:饲料蛋白含量对香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有显着影响。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香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均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饲料蛋白水平为49.12%时达到最大,继续增大蛋白水平,则开始明显下降。与此相反,当饲料蛋白水平上升时,香鱼幼鱼的肝体比、饲料系数降低,在饲料蛋白水平49.12%时最小,而后又有所升高。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蛋白质效率一直下降(P<0.05)。饲料蛋白水也显着影响了香鱼幼鱼对饲料的消化率(P<0.05)。在饲料蛋白水平49.12%时,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最大且显着高于其它4组(P<0.05)。随蛋白水平的升高,香鱼幼鱼对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饲料中蛋白水平的上升、脂肪水平的下降时,脂肪表观消化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均在饲料蛋白水平49.12%时达到最大。在香鱼幼鱼肌肉氨基酸组成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在2.89%~3.11%之间,其次是赖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分别有1.76%~1.87%和1.74%~1.85%。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投喂的香鱼幼鱼,在鱼体肌肉氨基酸的含量上并没有呈现出显着的变化(P>0.05)。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香鱼幼鱼对必需氨基酸的沉积率有下降的趋势,在饲料蛋白水平43.36%、46.34%、49.12%时差异不显着(P>0.05)。香鱼幼鱼水分、粗灰分不受饲料蛋白水平的影响(P>0.05),但粗灰分有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粗蛋白含量随饲料蛋白水平的上升先上升后下降。当饲料蛋白水平升高时,粗脂肪含量却显着下降(P<0.05)。香鱼血清生化指标受到饲料蛋白含量的影响,当饲料蛋白含量不断升高时,血中甘三酯有下降的趋势(P<0.05),而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则有升高的趋势。利用SPME-GC-MS对香鱼肌肉和香脂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在香鱼肌肉和香脂的挥发性物质中,醇类和醛类对香鱼的风味起了决定性作用,醇类使香鱼产生清新的风味,而醛类的不同则是影响香鱼香气的主要原因。对比肌肉和香脂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对香鱼香气贡献较大的主要(E)-2-庚烯醛、(E,E)-2,4-庚二烯醛、(E)-4-庚烯醛、2,4-癸二烯醛等物质。

李梅芳[3](2014)在《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病原菌的快速鉴定及其抗感染中药预防免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用多重PCR法鉴别香鱼假单胞菌;探索香鱼假单胞菌表面抗原的免疫活性;筛选出对香鱼假单胞菌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以合适的途径对大黄鱼进行给药,检测大黄鱼免疫学因子和抗病能力的变化情况,建立中草药对大黄鱼香鱼假单胞菌病的防治技术。方法①设计并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②制备香鱼假单胞菌的主要表面抗原包括脂多糖、外膜蛋白、生物膜多糖和灭活全菌疫苗,注射免疫大黄鱼;免疫28天后,检测试验鱼血清抗体效价、白细胞吞噬活性和溶菌酶活性,免疫28天和35天后通过人工攻击试验检测免疫保护率。③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筛选出对香鱼假单胞菌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④制备中草药药物饵料,投喂大黄鱼进行非特异免疫;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的活性;检测中草药体内抑菌作用。结果①多重PCR反应后,香鱼假单胞菌致病菌株出现3条目的基因片段。②所有免疫组都激发了显着的体液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但在人工攻击后均未起到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③筛选出了五倍子、黄芩、党参等对香鱼假单胞菌具有明显抑菌作用的6种中草药。④喂养不同中草药28天后,黄芩组、黄芪组和党参组表现了一定水平的保护力。说明中草药对香鱼假单胞菌具有一定的免疫作用。结论①实验所建立的多重PCR具有可行性,可应用于香鱼假单胞菌的快速鉴定。②免疫组具有一定的免疫反应,证实了采用疫苗法来预防鱼类香鱼假单胞菌病的可行性。③提示了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有效提高大黄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为中草药在大黄鱼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谢湘筠,王寿昆,吴丞哲,何亮华,林旋,黄文华,张照红[4](2014)在《冷泉养殖香鱼试验及其生长特点》文中指出在1822℃冷泉条件下,进行了香鱼养殖试验。平均体重为2.65和0.73 g的两种规格香鱼苗种,经110 d饲养,平均体重分别达76.56和55.88 g;饲料系数分别为1.43和1.32,饲料系数与鱼不同阶段体重呈曲线正相关Y=0.9277-0.0029X+0.0002X2(R2=0.838,P<0.01);香鱼肥满度从投放鱼种(0.73g)时的0.901增加到实验结束时的1.368,肥满度在养殖后半程才开始显着增大,肥满度对体长的最优回归方程为线性方程Y=0.7054+0.0428X(R2=0.505,P<0.01)。鱼体重对体长的最佳回归模型为指数曲线模型Y=0.3647e(0.3267X)(R2=0.980,P<0.01)。运用Berta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分别对香鱼的体重生长数据进行了拟合和分析。3种模型对香鱼体重生长均有很好的拟合度,其中,大、小规格香鱼鱼种生长的Gompertz模型拟合度(R2)分别为1.000和0.999;以该模型测算的生长参数拐点体重分别为43.866和40.014 g,最大日增重分别为0.914和0.781 g,拐点日龄分别在鱼种投放后的第72和89 d。

关忠志,刘吉明,李东占[5](2009)在《光照和水温对香鱼性腺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着重对香鱼反季繁育中,影响香鱼性腺发育的相关因子进行探讨,包括温度、光照强度,以及提前光照和延迟光照对香鱼性腺发育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光照和温度是影响香鱼性腺发育的主要因子;过早采用暗光和过度的强光都会对香鱼的性腺发育造成伤害;香鱼的性腺发育达到成熟大致要经过"短日照期""、长日照期",再经过"短日照期"三个阶段,如果将"长日照期"提前,从苗种开始适度增加光照,同时提高温度可使香鱼的繁殖期提前,反之,可使繁殖期延后。

李明云,陈炯,史雨红,张呈念,王天柱[6](2009)在《香鱼优质受精卵和发眼卵的大量获取技术》文中认为分别从提高香鱼受精率和发眼率两方面介绍了香鱼优质受精卵和发眼卵的大量获取技术,以期为香鱼养殖提供参考。

关忠志,刘吉明,李东占,杨辉[7](2008)在《香鱼性腺发育与积温关系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自然温度周期下培育成熟(常规培育)所需积温和人工控制培育温度提前成熟(恒温培育)所需积温的统计,初步研究了香鱼从受精到个体发育达到性成熟所需的累积温度。在本试验条件下的结果表明:常规培育条件下,香鱼性腺成熟积温约为5524度·日,其中,胚胎发育期积温195度·日,育苗期(体长达到2cm)的积温为832度·.日,低温期(越冬期)积温1778度·日,成鱼培育期(第二年的生长期)积温2719度·日;衡温培育总积温为4801度·日。

刘招坤[8](2008)在《饵料系列对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 Temminck et Schlegel)人工育苗成活率、畸形率和白化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同一饵料系列(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颗粒配合饲料)中不同的轮虫投喂时间,桡足类、颗粒配合饲料的比例,比较研究香鱼人工育苗的成活率、畸形率、白化率等育苗效果,以完善香鱼全人工批量育苗工艺。试验表明,在香鱼人工育苗仔稚鱼培育早期延长轮虫的投喂时间到15日龄可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及苗种规格;增加桡足类投喂量、减少颗粒配合饲料的投喂或采用研制全价的颗粒配合饲料有助于降低苗种的白化率;苗种的畸形与卵质有直接的关系,但同时与饵料、水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潘丽萍[9](2006)在《香鱼人工育苗饵料系列及投喂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水温14.8-21.2℃,比重1.008-1.013条件下,采用轮虫、微颗粒饲料、卤虫无节幼体及桡足类,以不同配比组成3组不同的饵料系列投喂香鱼仔、稚鱼。结果表明:采用轮虫+配合饲料-桡足类+配合饲料的系列饵料,在仔稚幼鱼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等方面优于单纯使用生物饵料组成的饵料系列,并且可以降低育苗成本。

潘丽萍[10](2006)在《香鱼人工育苗饵料系列及其投喂技术》文中提出在水温14.821.2℃,比重1.0081.013条件下,采用轮虫、微颗粒配合饲料、卤虫无节幼体及桡足类,以不同配比组成3组不同的饵料系列投喂香鱼仔、稚鱼。结果表明:采用轮虫+配合饲料-桡足类+配合饲料饵料系列的,其仔稚幼鱼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均优于单纯使用生物饵料组成的饵料系列,并可降低育苗成本。

二、香鱼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鱼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快长、少畸形香鱼新品种“浙闽1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1.1 亲鱼的来源
    1.2 选择方法
    1.3 选择时间与选择压力
2 品种特征
    2.1 形态特征
    2.2 细胞生化遗传特征
3 群体遗传结构
    3.1 线粒体D-loop区序列多态性分析
    3.2 浙闽1号群体的AFLP遗传多样性
4 浙闽1号与当地商品苗生长对比实验
5 中试示范和经济效益
6 结语

(2)香鱼幼鱼饲料蛋白需要及膨化加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香鱼概述
        1.1.1 香鱼的生物学特性
        1.1.2 香鱼的分类和地理分布
        1.1.3 香鱼人工增养殖技术
    1.2 国内外对香鱼的研究现状
    1.3 饲料挤压加工的研究
        1.3.1 水分对膨化加工的影响
        1.3.2 蛋白质对膨化加工的影响
        1.3.3 淀粉对膨化加工的影响
        1.3.4 温度对膨化加工的影响
        1.3.5 螺杆转速对膨化加工的影响
    1.4 鱼类饲料蛋白需要的研究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的研究现状
    1.5 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
    1.6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7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香鱼高蛋白饲料挤压加工的研究
        2.4.2 香鱼饲料蛋白质需求的研究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2.5.1 膨化度测定
        2.5.2 近似密度测定
        2.5.3 水中稳定性测定
        2.5.4 生长性能的测定
        2.5.5 饲料和香鱼生化成分的测定
        2.5.6 氨基酸的测定
        2.5.7 饲料表观消化率的测定
        2.5.8 香鱼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2.5.9 香鱼肌肉和香脂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
    2.6 数据分析与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香鱼高蛋白饲料挤压加工的研究
        3.1.1 物料水分含量对香鱼饲料产品质量的影响
        3.1.2 螺杆转速对香鱼饲料产品质量的影响
        3.1.3 螺杆中部温度对香鱼饲料产品质量的影响
        3.1.4 螺杆尾部温度对香鱼饲料产品质量的影响
        3.1.5 正交结果分析
    3.2 香鱼饲料蛋白需求的研究
        3.2.1 饲料不同蛋白水平对香鱼幼鱼生长的影响
        3.2.2 饲料不同蛋白水平对香鱼幼鱼饲料利用的影响
        3.2.3 香鱼幼鱼饲料最适蛋白需要量的确定
        3.2.4 饲料不同蛋白水平对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2.5 饲料蛋白水平对香鱼幼鱼肌肉氨基酸含量影响
        3.2.6 饲料蛋白水平对必需氨基酸沉积率的影响
        3.2.7 饲料蛋白水平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2.8 饲料蛋白水平对香鱼幼鱼生化组成的影响
        3.2.9 饲料蛋白水平对香鱼幼鱼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4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香鱼总质子流程图

(3)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病原菌的快速鉴定及其抗感染中药预防免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实验一、多重PCR鉴定香鱼假单胞菌
    (一)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菌株
        2. 实验试剂
        3. 实验仪器
        4. 实验方法
    (二) 试验结果
        1. CTAB法提取细菌DNA结果
        2. 多重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3. 多重PCR的特异性检测
        4. 多重PCR敏感性检测
    (三) 分析与讨论
    (四) 小结
实验二、香鱼假单胞菌表面抗原和灭活全菌苗对大黄鱼的免疫效果
    (一)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用鱼
        2. 菌株与试剂
        3. 抗原的准备
        4. 实验方法
    (二) 实验结果
        1. 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和血清溶菌酶的测定
        2. 抗体效价的测定
        3. 人工攻毒实验和免疫保护率的检测
        4. 病鱼组织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三) 分析与讨论
        1. 各表面抗原和全菌疫苗免疫效果
        2. 香鱼假单胞菌在细胞内的生存和复制
    (四) 小结
实验三、筛选对香鱼假单胞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中药
    (一)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二) 实验结果
        1. 中草药对鱼类病菌的初筛结果
        2. 中草药对实验菌株的抑菌作用
        3. 各种中草药的MIC和MBC
    (三) 分析讨论
        1. 对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认识
        2. 中草药对病原菌抑制作用效果
    (四) 小结
实验四、中药投喂对大黄鱼免疫活性的影响
    (一)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中草药药物饵料的制备
        2. 试验鱼的暂养
        3. 菌株与试剂
        4. 实验方法
    (二) 实验结果
        1. 白细胞吞噬活性
        2. 溶菌酶活性
        3. SOD活性
        4. CAT活性
        5. 人工攻击试验结果
    (三) 讨论与分析
    (四)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4)冷泉养殖香鱼试验及其生长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施
    1.2 饲料营养水平
    1.3 鱼苗放养
    1.4 日常管理
    1.5 测定指标
    1.6 数据统计方法和模型表达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冷泉香鱼饲养情况
    2.2 香鱼饲料系数与体重的关系
    2.3 肥满度的变化
    2.4 香鱼体重和体长关系
    2.5 香鱼生长模型的拟合和生长参数
3 讨论

(5)光照和水温对香鱼性腺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条件
    1.2 实验方法
        1.2.1 光照与水温对性腺成熟度的影响
        1.2.2 水温、光照强度及光照起始时间对性腺发育的影响
        1.2.3 人工培育与野生香鱼的繁殖力比较
2 结果
    2.1 光照与温度对性腺发育影响的试验结果 (见表4)
    2.2 水温、光照强度及光照起始时间对性腺发育的影响的试验结果 (见表4)
    2.3 人工培育与野生香鱼的繁殖力比较结果
3 讨论
    3.1 温度与光线在香鱼反季繁殖生产中的作用
    3.2 提早香鱼成熟增加的光照强度及适温范围
    3.3 关于增加光照的起始时间
    3.4 关于人工培育与野生香鱼的繁殖力

(6)香鱼优质受精卵和发眼卵的大量获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提高受精率的措施
    1.1 亲鱼培育
    1.2 挑选性成熟较好的亲鱼与人工诱导性成熟
    1.3 采用降温促进香鱼自行排卵
    1.4 每隔2d人工授精1次
2 提高发眼率的措施
    2.1 孵化水温
    2.2 防治水霉菌繁生
    2.3 盐度调节
    2.4 孵化管理

(7)香鱼性腺发育与积温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和条件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香鱼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快长、少畸形香鱼新品种“浙闽1号”的选育[J]. 李明云,苗亮,陈炯.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6(09)
  • [2]香鱼幼鱼饲料蛋白需要及膨化加工的研究[D]. 董志航. 江南大学, 2014(01)
  • [3]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病原菌的快速鉴定及其抗感染中药预防免疫[D]. 李梅芳.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4(04)
  • [4]冷泉养殖香鱼试验及其生长特点[J]. 谢湘筠,王寿昆,吴丞哲,何亮华,林旋,黄文华,张照红. 三明学院学报, 2014(02)
  • [5]光照和水温对香鱼性腺发育的影响[J]. 关忠志,刘吉明,李东占. 水产学杂志, 2009(04)
  • [6]香鱼优质受精卵和发眼卵的大量获取技术[J]. 李明云,陈炯,史雨红,张呈念,王天柱.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3)
  • [7]香鱼性腺发育与积温关系的初步研究[J]. 关忠志,刘吉明,李东占,杨辉. 水产学杂志, 2008(02)
  • [8]饵料系列对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 Temminck et Schlegel)人工育苗成活率、畸形率和白化率的影响[J]. 刘招坤. 现代渔业信息, 2008(07)
  • [9]香鱼人工育苗饵料系列及投喂技术研究[J]. 潘丽萍. 齐鲁渔业, 2006(07)
  • [10]香鱼人工育苗饵料系列及其投喂技术[J]. 潘丽萍. 福建水产, 2006(02)

标签:;  ;  ;  ;  ;  

香鱼人工繁育技术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