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冷热”的思考

关于“冷热”的思考

一、“热与冷”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唐俊[1](2021)在《对超高清电视频道“热效应”的“冷思考”——基于媒介环境学视角和生产运营实践考察》文中认为近年来,开办超高清频道成为电视业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超高清升级使电视从"冷媒介"向"热媒介"逆转。然而,分辨率和清晰度的提升并不意味着电视竞争力的增强,超高清频道亦面临多方面的市场挑战,且"热电视"具有与以往电视不同的传播偏向,必然走向"贵族化"、高端化,因而发展受限。在网络时代,新兴媒介的特征是,具有鲜明的融合性,既不"冷"也不"热"。电视业应超越频道思维,将超高清应用融入互动式数字媒介及产业链的大范畴中,把"热"(高分辨率、高清晰度)与"冷"(强参与度、强介入性)结合起来,拓展传播偏向,以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程润峰,谢晓明[2](2021)在《对“冷知识”和“热知识”的多角度考察——兼谈新兴“冷/热”词族的能产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知识"的语法表现和语用表现都比"热知识"更加成熟。"冷知识"的语义特征为[+很少人知道][+用处较小][+传播力较弱],"热知识"的语义特征为[+很多人知道][+用处较大][+传播力较强]。"冷/热"知识的意义建构机制是容器图式和构式压制。二者在正面形式上对称,在反面形式上不对称,在语义上对称,在发展程度上不对称。新兴"冷/热"词族的能产性,受到"冷/热"和组构成分"XX"两个部分的制约。

李慧,勾庆华[3](2021)在《马拉松“热”背后的冷思考:冒险性户外体育赛事中的人文关怀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同于一些体育赛事对职业化的严格要求,马拉松以其对非职业化身份的兼容性吸引了广大民众参与其中,并随着市场化的运作而呈现出马拉松"热"的景观。然而我们在感叹马拉松"热"的同时,为确保马拉松等冒险性户外体育赛事长效发展,对其进行"冷思考"有现实必要性。本文从人文关怀视角出发,对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冒险性户外体育"热"进行了冷思考,认为:马拉松"热"的本质原因是契合了人本需求,马拉松以其普适性、利益性、关系性,吸引了群体的广泛参与,促进了多主体的组织合作,迎合了个体意识觉醒后的需求。在马拉松发展过程中,"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导致赛事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表现为组织者重"功利"轻"人文"、参与者习惯于"被关怀"而缺乏主动"关怀"。因此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促进马拉松等冒险性户外体育赛事的人文关怀回归,围绕"人文关怀"提升主体韧性和文化价值,对马拉松等冒险性户外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柏航[4](2021)在《统计物理的起源(1798-186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麦克斯韦在1859年的报告中首次将统计学的方法应用于气体动理论的研究,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理学的定律都是统计的”这一伟大思想。该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在物理学上促成了统计物理的诞生,在哲学上让机械自然观发生了动摇,促使一些科学家重新思考我们这个世界的基本构成法则。事实上,统计力学的诞生不仅由于杰出人才,也与当时科学的背景紧密相关。热力学与统计力学的起源关系甚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也是统计力学诞生的重要知识基础。研究热力学发展和统计思想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统计力学的诞生。本文基于热力学发展中的几位关键人物的论文、着作等原始文献、一些围绕这些伟大科学家的研究,以及其他与这些问题相关的着作,对数理统计学的发展做出了简要描述,分析了热力学发展中的几个关键概念的变化,澄清了一些长期以来的误解,并在此基础上就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探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发展历程。作为统计力学的主要数学背景,概率论和统计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认为,基于概率论的发展,统计物理学拥有了数学工具。第二,分析人类对热本质概念的理解的变化,尤其是热质说是如何变为热运动说的,又是如何与能量概念相结合的。针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有助于思考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历程。通过研究发现,学界长期以来未将伦福德的热理论中“相对的”特点表现出来,因而对其理论的意义产生了误解。第三,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建立,分析力、活力、功、能量、能率、功率等概念是如何建立起联系的,以及热力学定律的提出与热力学建制的紧密联系。可以认为,技术实践中的工人为热力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针对能量的讨论,是“同时发现”的典型例证,亦是抛弃旧的热本质概念的必要因素。第四,就气体动理论的发展进行总结,回溯麦克斯韦伟大的历史成就,思考科学共同体对一个新观点的接纳需要哪些条件。从这一历史事件可以看出,科学共同体的评判标准很大程度上伴随着精英科学家的观念转变而变化。第五,回顾整篇文章,对一些埋藏在其中的问题进行再次讨论。另外,就自己关于科技史研究的方法的观点进行阐述和论证。从中可以发现,相比于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可有可无的。

许佳[5](2021)在《茶与中国医药文化 ——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茶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医药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药食同源的突出代表,茶的医药属性犹如人之骨骼,是茶存在的基础与根本。而自唐代之后逐渐发展兴盛的茶文化则犹如人之皮肉精血,承载推动茶医药的不断向前发展。正是源自于茶本身所具有的医药与文化双重属性,本文拟将研究的主题设定为茶与中国医药文化。为了能够充分厘清茶与中国医药文化之间的关联性,明晰茶的医药文化体现,本文选择以宋代为立足点,展开回溯。紧紧围绕茶的医药与文化双重属性及其关系开展研究,主要探究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从起源与传播的角度,探究茶与医药文化的关联性。以茶发乎神农作为问题的起点,考察神农是否发现茶这一论断的同时,也是对茶是否因药用而起源的另一种思考。从文字训诂学的角度梳理了茶的称谓,在讨论茶为何用、归纳总结茶的品种沿革与发展传播等内容时,发现茶的医药属性始终伴随其中,使其不断的被接受并得以推广。二是重点研析茶在宋代医药文献中所体现的双重属性。将医药文献分为本草、方书、养生三大类,通过对于不同文献中关于茶的医药记载,梳理出宋茶的性味、功效主治、组方配伍规律以及养生疗效等内容,从而较为全面的了解在茶文化发展高峰的宋代,茶在医药领域被界定、运用的基本情况。在与前朝后世的比对中,明确宋代茶医药所处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将以医药的视角审视宋代茶文化发展带给茶医药的影响。三是以宋代茶书、茶诗词、儒道佛传统思想和民俗文化为落脚点探寻茶文化中的医药体现。从文化视角看医药,一方面弥补了医药文献中茶的药性层面关于炮制色味等内容记载的不足,延展了茶医药涵盖的内容;另一方面重点分析茶借助不同文化载体推动促进茶医药发展状况。进而深入思考宋代茶医药在茶文化蓬勃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助力作用。四是对宋茶的医药与文化关联性进行深入讨论。从医疗角度的疗身与疗神层面总结花开并蒂的茶医药与茶文化在宋代时期发展的关联性。从文化层面探讨“以物载文”中以茶为媒介的文化热现象与“以文传物”中文化载体下的医药冷思考。兼顾讨论在宋代以茶道形象出现的点茶之技中所体现的文化与医药双重属性。通过研究发现茶作为药食同源的突出代表,在漫长的历史更迭中却走出了一条特殊的发展轨迹。伴随着茶饮在中国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食用、祭祀、饮用的逐渐推广,在医药领域,茶的身份也从晋·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苦菜是否为茶”的模糊不确定的讨论正式发展成为唐·苏敬《新修本草》中植物本草的一份子,分别从药和食的双重角度,记载了茶的功效以及为饮的方法,总体突出治,强调茶的药性,进而延伸至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对茶方的记载以及唐·孟诜《食疗本草》中饮与食的禁忌等内容。与之相比茶在文化领域出现较早,身份界定也更为明确,三国·张揖辞书《广雅》不仅介绍了荆巴两地品饮茶的方法,还明确指出了其药效。随后自唐·陆羽《茶书》问世,不仅茶文化上升到新高度,茶医药也找到了施展拳脚的独一无二的新平台。以茶医药为基础的茶文化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宋代是将这一态势发展到更高程度的一个重要时期。以宋代为分界点,打破了茶医药兼书茶文化的局面,形式各异的茶文化载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既说明宋代及以后民众对于茶文化的接受与认可度,也体现了茶文化的飞速发展之势。但也不能否定这一时期在本草、医方着作中有关茶医药记载出现了继承中创新的局面,比如组方用药中,茶方种类增多,更突出腊茶入药,丰富了主治剂型,拓展了应用范围等。茶医药虽然失去了主导地位,但作为保证茶文化不断发展的物质属性,茶医药是茶本根的身份没有变。自宋代以后茶文化与茶医药在相扶相携中,虽彼此支撑,互为促进,但茶文化的熠熠生辉似乎更具有吸引力,在形式发展上出现了百花齐放。茶医药则伴随着茶学理论的逐渐丰富,与其相结合,在医药养生领域形成了新兴学科——茶疗学,即以茶学为基础,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养生为目标,可视为是茶医药文化体现的新载体。

张静雅[6](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指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范少华[7](2021)在《基于弱化热岛效应目标下北部湾城市群生态用地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与大规模城市群的发展,生产与生活空间体量进一步扩大;生态用地也不断被蚕食,生态用地的减少也代表着天然植被极大地破坏,植被锐减与不断上升的地面不透水率极大地影响了人居环境舒适度,形成热岛效应;如何在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的情况下,优化生态用地空间格局,更为经济地提升生态用地安全性与降温、服务功能,削弱城市群热岛效应,保证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就成为了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从生态用地空间格局优化角度出发进行热岛效应的弱化在理论上可以充实对热岛效应削弱的城市群大尺度研究方法,在实践层面可以从生态用地优化设计角度对北部湾城市群的整体人居舒适度提升进行精细化的指导。本文以北部湾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与MODIS数据以5年为一阶段分析生态用地与热岛效应的变化情况,分别分析其过去19年变化情况和未来变化趋势,总结其相关性;接着对生态用地优化模式进行总结,并得出适用于城市群的大尺度MCR模型优化法,在确定优化方法之后利用生态源地与以热岛为主要阻力目标的综合阻力面相关数据构建了生态用地优化格局,接着在生态用地优化格局的基础上,以设计落地为要求导向,通过对生态用地数据与热岛数据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并进一步对优化格局进行实际的优化方案设计。最终在方案中设计了降温绿心区、生态降温高、中、低效益扩张区和降温先行区五类分区;构建东西降温轴与南北降温轴以连接主要热岛与生态用地重叠区,提供降温支持;并通过海岸修复带、城市限制带和交通限制带以提供对热岛扩张的管控与限制支持,最后通过多廊道与多节点来以来连接各大分区,实现以点带面、以线切割热岛蔓延区的目的。最后再对设计方案进行量化分析与图示,提供实施指导与支持。总体来说,本研究分别对生态用地与热岛效应进行了19年跨度的数据分析,并研究其变化趋势与相关性,以MCR模型为基础,构建其弱化热岛效应的生态用地优化模型与优化格局,接着从规划实际落地要求进一步对优化格局进行细化,提出空间结构与详细设计分区方案,最后以定性与定量的角度提供规划设计支持。

赵文[8](2021)在《基于中医状态辨识的《伤寒论》诊疗思维与逻辑及智能诊疗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人们对于优化医疗技术、增强健康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人工智能作为重要驱动力量为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带来契机。中医只有借助新一轮科技的力量才能焕发新的活力,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先进技术结合是时代需要与必然趋势。目的:凝练《伤寒论》诊疗的中医思维与现代逻辑,基于中医状态辨识方法建立具有《伤寒论》特点的中医规范化诊疗电子数据集,并构建一个体现《伤寒论》诊疗特点的中医智能化辅助诊疗模型,实现从中医症状数据到临床用药的计算机智能化推荐过程。方法:1.通过文献书籍、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文献学研究,以“伤寒论”或含“伤寒杂病论”或含“张仲景”或含“经方”并且“思维”为主要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并参考百度学术、卫生主管部门等相关文件资料,对含有《伤寒论》条文与经方研究的书籍与文献进行挖掘梳理,凝练出《伤寒论》的中医诊疗思维规律。2.通过现代逻辑学方法研究,对《伤寒论》经文进行深度挖掘,进一步厘清《伤寒论》所潜藏的现代诊疗逻辑规律。3.通过中医状态辨识方法和光学字符识别等技术,对《伤寒论》经文中含有方药的条文进行逐一筛选,分纲别目,进一步明晰经文中的病位、病性信息,进而建立规范化《伤寒论》电子诊疗数据集。4.依据计算机图神经网络算法(GNN)和多层感知机技术(MLP)构建中医诊疗算法模型,实现从中医症状数据到临床用药的计算机智能化推荐,并以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三个评价指标对所建模型进行性能评估。结果:1.《伤寒论》的中医诊疗思维主要有汤方辨证思维、平脉辨证思维、症状辨证思维、动态辨证思维以及状态辨识思维。具体地,汤方辨证思维为最核心的诊疗思维。平脉辨证思维有证似脉异、证异脉同、一证多脉之分。症状辨证思维有症状相关、症状比较和症状真假之分。动态辨证思维有脉症动态和时相辨证之分。状态辨识思维是对人体不同疾病阶段所表现出的病证信息进行辨识,以病位与病性信息为最终辨识结果。2.《伤寒论》中主要潜藏了定义逻辑、归纳与演绎逻辑、分析与综合逻辑以及具体与抽象逻辑。各类逻辑往往在同一条文中同时出现,互为前提,共为一体,难以分割。3.所建《伤寒论》诊疗数据集共计358条,包含中医症状数据1407个、中医证型数据416个、状态要素(病位、病性)数据1823个、中药数据1846个,4个维度信息共计数据5492个。4.构建了一个基于多图神经网络的中医智能诊疗模型,主要涵盖中医数据特征聚合模块和中药预测模块。GNN模块的隐藏层数量最优设置为800,对于MLP模块的隐藏层数量最优设置为1000,对于特征提取模块,Se图中的N值最优设置为3,图卷积层数最优设置为1。5.基于多图神经网络的中医智能诊疗模型性能最优,K值为5时的精确率为63.04%,K值为10时的精确率为39.04%,K值为5时的召回率为74.10%,K值为10时的召回率为87.05%,K值为5时的F1分数为68.07%,K值为10时的F1分数为53.84%。结论:1.通过文献研究,凝练了《伤寒论》的中医诊疗思维,具体涵盖汤方辨证思维、平脉辨证思维、症状辨证思维、动态辨证思维以及状态辨识思维。五种辨证思维均体现了《伤寒论》以六经分纲判定病位、以八纲别目判定病性的普适性中医诊疗规律。2.通过现代逻辑学研究,梳理了《伤寒论》的现代逻辑方法,具体涵盖定义逻辑、归纳与演绎逻辑、分析与综合逻辑以及具体与抽象逻辑。3.通过中医状态辨识方法,建立了一个规范化的《伤寒论》电子诊疗数据集。4.通过计算机算法技术,构建了一种基于多图神经网络的中医智能诊疗模型,主要涵盖中医数据特征聚合模块和中药预测模块。5.通过模型评价指标间的对比,基于多图神经网络的中医智能诊疗模型性能优于传统中医诊疗模型。

周笑梅[9](2021)在《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表征。自国家启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来,新型智库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智库的政策咨询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与现阶段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仍明显不相称。制约智库发展的突出困境在于:在新型智库最重要的关系中,智库与政府双向维度同时存在深层体制改革的阻滞,且彼此复杂纠缠。一方面,这种制约呈现为相应的国家制度供给不足与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滞后,另一方面,新型智库在对自我重塑的能动把握上也存在观念滞后、行动迟滞、内部机制创新不足。内外部因素的复杂交错,致使新型智库依然受制于传统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难以支持智库转型所需要的决策研究范式及运营模式的现代跃迁,因而也难以全面达成自身应有的职责担当,在整体上呈现深层结构性矛盾。如果将对这一矛盾的分析,单纯指向智库内部机制,或单纯指向政府制度供给,都难以有效解释问题的深层归因和回应问题的复杂性。本文试图将对这一矛盾的分析,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总体背景中,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以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与认知新型智库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并从中探寻其发展的深层结构性影响因素,进而系统探索对其发展优化更具应用价值的实践对策。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新型智库建设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即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决策效率,关系到由国家决策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创新等因素共同构成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当前在国内国际复杂局势中,同时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而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结构及运行模式深刻复杂的改变与形塑,则使这种机遇与挑战空前放大,进而使智库对国家及政府决策能力的重大影响进一步突显,作为决策体制改革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新型智库的良性发展成为意义重大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在国家治理总体架构下,存在三个对新型智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维度:国家的制度供给、智库的内部治理、智库的外部关系。这三个维度既决定着智库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空间,同时也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与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依据国家治理、参与式治理、网络化治理、决策过程参与等理论,基于“国家制度供给-智库内部治理-智库外部关系”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国内外智库发展经验较为系统的考察,以31个省市自治区省级地方社科院为核心研究案例,分别在三个基本维度下展开深入系统研究,以剖析新型智库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优化路径及对策。在形成对新型智库发展状况及问题判断时,本文做了一定数量国内外实践案例的实证分析,特别是以31个省级地方社科院为核心研究案例详细开展了相关研究。结合学术文献研读及理论资源支撑,基于以上综合考察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新型智库发展优化对策:第一,在政府维度,加大力度扭转突出的制度供给不足问题,加强对新型智库发展的制度供给和赋权。新型智库发展制度供给体系应包括:决策过程参与保障制度、机构主体重塑保障制度、智库市场化运行保障制度、智库现代传播保障机制等内容。第二,在智库内部治理维度,探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并在清晰战略目标定位前提下,对智库的研究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等进行系统创新。第三,在智库外部关系维度,围绕新型智库发展所形成的重要外部关系,以激活主体能量与活力为前提,建构政府主导、智库发挥重要作用的网络化治理合作伙伴关系。在三个基本维度分别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整体性政策建议:优化国家对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布局,持续培育现代政治文明;在秉持稳步渐进改革原则的同时,加快提升新型智库发展相关立法层次,以强大的国家立法保障并规范新型智库发展;合理布局新型智库发展体系,以建立和形成有效保障各类智库均衡而充满活力发展的资源配置模式,维护不同类型智库共同构成的整体国家知识资源及决策智慧宝库;积极回应大数据时代要求,推动新型智库信息平台基础设施整体升级,制定并实施涵盖政府、智库、企业及社会的互联互通、共建共治共享的知识管理及数据库网络,为建立国家智慧决策模式做足准备,以提高国家治理效能,进一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瞿洋[10](2021)在《冷空异常下海洋一号B星水色水温扫描仪热红外波段数据修复及验证》文中指出海表温度作为最重要的海洋研究要素之一,对于气候水文观测、生态资源探测和自然灾害监测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为建设海洋强国,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先后发射了四颗太阳同步轨道海洋一号系列水色水温遥感卫星。其中海洋一号B星(HY-1B)于2007年发射升空,2015年才停止工作,其上搭载的主载荷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COCTS)在轨工作9年积累了丰富的海洋遥感数据,对于我国海域的科学研究和沿岸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对国家经济发展、国防科技建设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但由于在轨工作过程中受到冷空未知辐射的干扰,作为水色水温扫描仪的零辐射基准发生偏移,冷空异常导致了所有探测通道对地球目标信号的遥感结果远小于真实值,还加重了热红外双通道遥感图像的非均匀性。本文将针对热红外波段的数据修复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研究:1.对国内外相关热红外波段的遥感仪器进行调研,寻找在轨工作过程中冷空受到干扰的案例,总结并分析其各自的解决办法,思考是否具有通用性的潜在可能,为解决HY-1B/COCTS在轨遇到的问题提供思路。2.针对水色水温扫描仪结构和零辐射基准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探究零辐射基准改变后对地球目标输出码值和图像的影响,研究冷空信号的变化规律。3.分析冷空异常的数据特征,根据地面红外辐射定标确定的星上黑体测温铂电阻码值与等效黑体温度转换关系,利用两极数据建立响应修复模型和非均匀校正模型,并用不同参数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估,通过比对修复结果和实际海域温度,对修复工作进行评价。本文通过对HY-1B/COCTS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发现在位于南北两极地区冷空异常对仪器影响较小,冷空信号变化较稳定。利用筛选后的两极数据作为样本,冷空信号、黑体信号、铂电阻码值三者确定了随时间变化的仪器响应关系,建立了基于再定标系数的响应修复模型,考虑到各元探测器受影响情况不一致,其修复精度不同,又在修复结果的基础上,设计了针对HY-1B/COCTS的基于码值概率分布的非均匀校正模型,实现对非标准元的码值二次修复,顺带解决了图像条带问题。然后对模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估,并将修复结果反演到亮温与其它卫星数据进行对比;针对波段10受影响更严重的情况,提出了波段9对波段10的码值补偿机制,实现了模型优化。最后利用分裂窗算法反演海温,在存在昼夜温差的前提下,反演温度与实际温度温差小于1K,满足水色仪设计要求,实现了对目标数据的修复。

二、“热与冷”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与冷”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对超高清电视频道“热效应”的“冷思考”——基于媒介环境学视角和生产运营实践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视的“升温”与市场的衰退
    1.传统电视作为“冷媒介”的优势
    2.电视媒介的逆转
二、“热电视”的传播偏向与市场环境
    1.内容偏向的调适
    2.“升温”后的竞争
    3.市场运营的困境
三、超高清应用的方向:“热”与“冷”的调和
    1.数字媒介时代冷、热分界的模糊
    2.从中心化频道播放到网络化应用场景
结语

(2)对“冷知识”和“热知识”的多角度考察——兼谈新兴“冷/热”词族的能产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冷知识”“热知识”的三维描写
    (一)语法表现
    (二)语义特征
    (三)语用状况
二“冷知识”“热知识”的语义阐释
三新兴“冷/热”词族的能产模式

(3)马拉松“热”背后的冷思考:冒险性户外体育赛事中的人文关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人本视角下的马拉松“热”追因
    1.1 马拉松赛事项目的普适性,吸引了群体的广泛参与
    1.2 马拉松赛事项目的利益性,促进了多主体的组织合作
    1.3 马拉松赛事项目的关系性,迎合了个体意识觉醒后的需求
2 “人文关怀”视角下的马拉松“冷”思考
    2.1 组织者重“功利”轻“人文”
    2.2 参与者习惯于“被关怀”而缺乏主动“关怀”
3 马拉松等冒险性户外体育赛事的人文关怀回归
    3.1 人文关怀回归下的主体韧性提升
    3.2 人文关怀回归下的文化价值提升
4 结 语

(4)统计物理的起源(1798-186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统计思想
    1.1 统计的起源及其局限
    1.2 概率论如何到数理统计?
    1.3 传统物理学研究中的统计行为
第二章 热质说的建立和毁灭
    2.1 近代早期对热的研究
    2.2 伦福德和他的热理论
    2.3 伦福德之后的热质说
第三章 技术看上去引导了科学
    3.1 瓦特于蒸汽机发明的意义
    3.2 卡诺于蒸汽机发展的意义
    3.3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扶持
第四章 能量与功——热力学第一定律
    4.1 “活力”之争是语义之争还是事实之争?
    4.2 什么是“功”?
    4.3 能量转化——不同形式有着同一本质
    4.4 转化的能量是守恒的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5.1 卡诺定理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矛盾
    5.2 两个汤姆逊
    5.3 “第三个”热力学第二定律
    5.4 “反常”的科技——热力学建立过程的反思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研究
    6.1 早期气体动理论
    6.2 气体动理论的复兴
    6.3 《气体动理论的图景》
第七章 早期热力学研究的深层意义
    7.1 经典热力学与气体动理论的关系
    7.2 热究竟应当被怎么看待?
    7.3 统计与统计力学关系的哲学思考
    7.4 科学家贡献的判定标准初探
    7.5 科学研究的方法刍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茶与中国医药文化 ——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绪论
    一、研究范围与相关术语释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相关学术史回顾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一章 茶的源起与发展传播评述
    一、茶的源起
        (一)谁发现了茶
        (二)茶为何用
        (三)茶之称谓、关系及药用记载
    二、茶的发展与区域传播缘起
        (一)茶的种类沿革与品种药效
        (二)茶的区域传播缘起
第二章 宋代茶的医药文献研究
    一、本草着作中的茶
        (一)植物属性与特征
        (二)宋代本草着作之茶考
    二、方书着作中的茶
        (一)宋代茶方概况
        (二)茶的组方用药
    三、养生专着中的茶
        (一)养生思想与茶的发展
        (二)宋代养生专着中的茶
第三章 宋代文化中的茶医药
    一、茶书中的茶
        (一)独具特色的宋代茶书
        (二)茶书中的医药体现
        (三)茶书与茶医药的关系
    二、诗词中的茶
        (一)量多面广的茶诗词
        (二)诗词中茶效的梳爬整理
        (三)医药类茶诗词的特点
    三、传统思想与茶医药文化
        (一)儒家思想——因儒识茶
        (二)道家思想——以茶修心
        (三)佛家思想——茶禅一味
    四、民俗中的茶医药
        (一)品饮习俗中的医药观
        (二)敬茶赐茶的医药体现
        (三)时令饮茶的医药体现
第四章 宋代茶医药与文化的内在关联
    一、疗身与疗神——茶医药体现
        (一)疗身功效的发展轨迹
        (二)疗神功效的崭露头角
        (三)疗身与疗神花开并蒂
    二、茶的医药文化载体——宋代茶道
        (一)宋代的点茶与斗茶
        (二)点茶中的茶医药文化体现
    三、以物载文与以文传物——茶文化思辨
        (一)以物载文——以茶为媒介的文化热现象
        (二)以文传物——茶文化载体中茶的冷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查阅文献选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6)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7)基于弱化热岛效应目标下北部湾城市群生态用地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热环境恶化,热岛效应持续增强
        1.1.2 生态用地被侵占,强化气候问题
        1.1.3 政策引领,城市转向城市群发展
    1.2 研究范围、对象及内容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1 生态用地研究进展
        2.1.2 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2.1.3 生态用地弱化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利用空间研究相关理论
        2.2.2 城市热岛获取分析相关理论
        2.2.3 生态用地优化理论
第三章 北部湾城市群生态用地时空演变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处理方法
    3.2 北部湾城市群生态用地分区与提取
    3.3 北部湾城市群生态用地变化分析
        3.3.1 生态用地矩阵转移分析
        3.3.2 景观格局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北部湾城市群热岛效应时空演变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处理方法
    4.2 北部湾城市群热场演变分析
    4.3 北部湾热岛效应面积统计分析
        4.3.1 区域中心城市
        4.3.2 重要节点城市
        4.3.3 中小城市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弱化热岛效应的生态用地MCR空间优化模型构建
    5.1 优化模式对比与优化原理分析
        5.1.1 优化模式对比分析
        5.1.2 MCR空间优化模型原理
    5.2 北部湾城市群生态源地提取
    5.3 基于热岛效应为阻力目标的综合阻力面构建
    5.4 生态用地降温缓冲区判别
    5.5 降温廊道与战略节点构建
    5.6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弱化热岛效应的生态用地空间格局优化设计
    6.1 空间优化设计导向分析
        6.1.1 以落地为要求的空间模型优化问题总结
        6.1.2 基于空间设计落地要求下的空间设计导向
        6.1.3 基于空间设计落地要求下的空间设计策略
    6.2 生态用地空间优化结构设计
    6.3 生态用地空间优化方案设计
    6.4 生态用地土地覆盖优化调整方案
        6.4.1 生态源地区土地调整方案
        6.4.2 生态降温各分区调整方案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7.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基于中医状态辨识的《伤寒论》诊疗思维与逻辑及智能诊疗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时代发展需要
    2 理论挖掘需要
    3 技术革新需要
第一部分 《伤寒论》诊疗的中医思维与现代逻辑研究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学方法
        2.2 逻辑学方法
    3 《伤寒论》医书基本信息探析
        3.1 医书名称作者分析
        3.2 医书版本分析
        3.3 医书价值分析
    4 《伤寒论》诊疗的中医思维探析
        4.1 《伤寒论》诊疗中医思维挖掘概述
        4.2 《伤寒论》的汤方辨证思维
        4.3 《伤寒论》的平脉辨证思维
        4.4 《伤寒论》的症状辨证思维
        4.5 《伤寒论》的动态辨证思维
        4.6 《伤寒论》的状态辨识思维
    5 《伤寒论》诊疗的现代逻辑探析
        5.1 《伤寒论》诊疗现代逻辑挖掘概述
        5.2 《伤寒论》的定义逻辑
        5.3 《伤寒论》的归纳与演绎逻辑
        5.4 《伤寒论》的分析与综合逻辑
        5.5 《伤寒论》的具体与抽象逻辑
    6 小结
第二部分 《伤寒论》诊疗数据集构建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中医状态辨识方法
        2.2 数据标注方法
    3 数据集构建结果
        3.1 中医症状数据
        3.2 中医证型数据
        3.3 状态要素(病位、病性)数据
        3.4 中药数据
第三部分 《伤寒论》智能化辅助诊疗模型构建与验证研究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基于多图神经网络的智能诊疗模型构建
        2.2 模型评估
    3 中医辅助诊疗研究
        3.1 中医辅助诊疗研究概述
        3.2 中医状态辨识在中医辅助诊疗中的应用
    4 “图神经网络”与“多层感知机算法”介绍
        4.1 图神经网络
        4.2 多层感知机算法
    5 MGNN智能诊疗模型构建
        5.1 中医数据特征聚合模块
        5.2 中药预测模块
    6 MGNN智能诊疗模型实验验证
        6.1 模型训练及软件实现
        6.2 数据拆分
        6.3 预测过程
        6.4 实验分组
        6.5 模型功能
        6.6 评价标准
        6.7 实验结果
    7 讨论
        7.1 中医诊疗规律研究层面
        7.2 中医诊疗数据集构建层面
        7.3 中医诊疗智能模型构建层面
总结展望
    1 本研究主要成果与创新
    2 本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伤寒论》诊疗数据集
    附录 2:中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中医辅助诊疗与《伤寒论》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四、研究的方法
        (一)案例研究法与网络调研法
        (二)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
        (三)比较研究法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有待改善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智库与新型智库
        (二)社科院与地方社科院
    二、理论基础
        (一)治理理论
        (二)公共政策理论
        (三)制度供给理论
        (四)知识管理理论
第二章 新型智库发展的实践逻辑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政策背景与战略目标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政策背景
        (二)新型智库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三个基本维度
        (一)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政府维度:制度供给
        (二)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自身维度:内部治理
        (三)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关系维度:主体互动
    三、新型智库实践需求三个基本维度的关系
        (一)三个基本维度的内在关系
        (二)三个基本维度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关系
        (三)三个基本维度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关系
第三章 新型智库发展成效、困境及归因:地方社科院案例研究
    一、案例选择的典型意义
        (一)五种主要智库类型比较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的特殊性与代表性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的历史演进
        (一)地方社科院智库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9年)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稳步探索阶段(1980-1999年)
        (三)地方社科院智库快速发展阶段(2000 年至今)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基本成效
        (一)地方社学院新型智库决策影响力提升
        (二)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传播影响力提升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社会影响力提升
    四、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深层困境
        (一)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身份困境
        (二)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资政困境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资金困境
        (四)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人才困境
    五、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制度供给维度的制约
        (二)内部治理维度的制约
        (三)外部关系维度的制约
第四章 智库发展的国内外实践经验镜鉴
    一、国外智库发展经验
        (一)国外智库的国家制度供给
        (二)国外智库的内部治理机制
        (三)国外智库的外部关系建构
    二、国内智库发展经验(地方社科院以外的案例研究)
        (一)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中的智库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二)国经中心——理事会模式的智库内部治理探索
        (三)人大国发院——跨学科研究中的智库组织结构创新
第五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政府维度:制度供给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国家制度供给体系
        (一)政治环境根本支撑
        (二)决策参与保障制度
        (三)机构体制改革制度
        (四)市场运行保障制度
        (五)舆论引导保障机制
    二、加强新型智库发展的国家制度供给
        (一)优化国家总体战略布局
        (二)健全决策参与制度保障
        (三)加强机构重塑制度保障
        (四)强化市场运行制度保障
        (五)提升舆论引导机制保障
第六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自身维度:内部治理
    一、探索新型智库法人治理结构
        (一)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国家相关政策
        (二)国外法人治理结构发展脉络溯源
        (三)国内事业单位相关改革基本经验
        (四)法人治理结构的智库适应性探讨
        (五)新型智库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对策
    二、创新新型智库内部治理机制
        (一)新型智库战略目标清晰定位
        (二)新型智库决策研究机制优化
        (三)新型智库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四)新型智库知识管理机制拓新
        (五)新型智库现代运营机制强化
第七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关系维度:主体互动
    一、新型智库与政府的关系
        (一)共同培育智库与政府协同研究机制
        (二)共同营造智库与政府沟通交流平台
        (三)共同打造智库与政府人员互动通道
    二、新型智库与媒体的关系
        (一)积极支撑新闻媒体深度政策宣传
        (二)紧密结合网络媒体推动品牌传播
        (三)完善自身媒体建设拓展潜在关系
    三、新型智库与公众的关系
        (一)以公众为智库营养源泉
        (二)恰当参与公共舆论引导
        (三)成为政府与公众的纽带
    四、新型智库与同行的关系
        (一)拓展国内同行合作关系
        (二)拓展国际同行合作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10)冷空异常下海洋一号B星水色水温扫描仪热红外波段数据修复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洋水温遥感仪器发展现状
        1.2.2 非均匀校正方法研究
        1.2.3 海温反演算法研究
        1.2.4 冷空异常案例研究
    1.3 文章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 HY-1B/COCTS介绍
    2.1 HY-1B/COCTS载荷简介
        2.1.1 HY-1B/COCTS的仪器参数
        2.1.2 COCTS的结构设计
    2.2 HY-1B/COCTS的工作原理
        2.2.1 HY-1B/COCTS热红外波段辐射定标
        2.2.2 HY-1B/COCTS的扫描时序
    2.3 HY-1B/COCTS数据简介
        2.3.1 HY-1B/COCTS数据格式
        2.3.2 HY-1B/COCTS数据预处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HY-1B/COCTS热红外波段修复模型设计
    3.1 冷空异常影响
        3.1.1 冷空异常对定标精度的影响
        3.1.2 冷空异常对探测目标的影响
    3.2 基于再定标系数的响应修复模型
    3.3 基于概率分布的非均匀校正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HY-1B/COCTS热红外波段修复模型评估
    4.1 响应修复模型分析
    4.2 非均匀校正模型分析
    4.3 模型修复结果准确度评价
    4.4 模型修复结果稳定性评价
    4.5 波段10 修复结果优化
    4.6 分裂窗算法海温反演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热与冷”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对超高清电视频道“热效应”的“冷思考”——基于媒介环境学视角和生产运营实践考察[J]. 唐俊. 编辑之友, 2021(09)
  • [2]对“冷知识”和“热知识”的多角度考察——兼谈新兴“冷/热”词族的能产模式[J]. 程润峰,谢晓明.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4)
  • [3]马拉松“热”背后的冷思考:冒险性户外体育赛事中的人文关怀问题研究[J]. 李慧,勾庆华. 体育与科学, 2021(04)
  • [4]统计物理的起源(1798-1860)[D]. 柏航. 山西大学, 2021(12)
  • [5]茶与中国医药文化 ——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D]. 许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弱化热岛效应目标下北部湾城市群生态用地空间格局优化研究[D]. 范少华. 广西大学, 2021(12)
  • [8]基于中医状态辨识的《伤寒论》诊疗思维与逻辑及智能诊疗模型研究[D]. 赵文.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
  • [9]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D]. 周笑梅. 吉林大学, 2021(12)
  • [10]冷空异常下海洋一号B星水色水温扫描仪热红外波段数据修复及验证[D]. 瞿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标签:;  ;  ;  ;  

关于“冷热”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