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青年性观念转趋保守(论文文献综述)
庄沐杨[1](2020)在《不止“二徐论战”——1929年全国美展视野下的艺术批评及新旧争鸣》文中指出本文试图全面地展示1929年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所推动的艺术批评场域,以《美展》会刊为依托,重审当时中国艺术批评新旧两派的观点。徐志摩和徐悲鸿在《美展》会刊上以"惑"为题进行了着名的"二徐论战",本文别于前人研究,旨在将论战置于艺术批评场域之中,考察在相对更广的语境下,"二徐论战"所呈现出的现代性知识生产。在《美展》发表艺术批评或评论文章的人士众多,立场也各有不同。本文将进一步讨论《美展》中的传统理论资源,对全国美展中呈现出的"新""旧"观念进行比对。文章将论述在中国艺术界、知识界的转型时期,"惑"与"不惑"论战所呈现出的艺术现代性知识生产,传统资源在全国美展上的参与,以及由此引发的多元化批评场域之中的新旧争鸣,在此基础之上更加全面地展示在"二徐论战"所处时代中,中国艺术批评及理念争鸣的多元面貌。
陈祥[2](2020)在《“国家公民”视域下宪法教育的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战略目标,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党的领导”写入宪法总纲,预示着我国正加速走向社会主义法治新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研究宪法教育功能、推进宪法教育活动可谓正当其时,宪法教育有着推动我国宪法稳步实施、维护宪法与法治权威、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要意义。宪法教育即是向受教育者传播宪法知识和宪治观念,培育普通民众法治思维和法治实践参与能力的一类教育活动。全面梳理宪法教育功能意在厘清宪法教育活动的本体性内容框架和具体构成,通过阐述功能命题导出宪法教育的主旨内容,从而为实践层面的宪法教育活动提供操作指引。以“国家公民”作为视域,则强调宪法教育的价值导向和根本目标在于提升社会公众整体的公民品质与宪法素养、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民。在厘清“国家公民”具体内涵的基础上,充分阐明宪法教育活动的价值定位,宪法教育功能紧紧围绕宪法教育价值定位展开、从价值定位中获取方向指导。可从价值、规范、实践视角切入宪法教育功能研究,发现宪法教育具有提升国民宪法素质、改善国民宪法思维和强化国民宪法实践能力三大功能。则可依据“功能内涵-功能实践困境-功能指引方向”这一思维路径,依次探讨宪法教育三大功能的具体内容构成。其中,素质功能可归纳为自治素质、共同体素质和宪治素质三个方面;思维功能可归纳为宪法观念、法治思维和国家认同三个方面;能力功能可归纳为理性判断能力、规范把握能力、法律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文章在细致厘清宪法教育三大功能具体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和现实案例深入讨论落实各项宪法教育功能所面临的实践困境,最终详实地论述了保障宪法教育功能切实发挥的因应方案。
方方[3](2019)在《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比较宗教领域,体育较少作为一个维度被纳入其中。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体育却与宗教关系密切。基督教对于近现代体育的勃发和国际传播作用突出,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无论在形态还是理论上都深受道教影响。从中古到近代,基督教、道教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体育的历史走向。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解读与比较,不仅有助于解决近代的体育问题,还将为基督教和道教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唯物主义史观作为认识论基础,以宗教比较作为主要方法,试图从基督教与道教的历史演变中,去探寻两者之于体育的关系,以期对宗教学术研究有所禆益。全文分上下两编,共计六章。上编内容集中于中古时期,即前三章内容。下编内容集中于近代时期,即后三章内容。现将每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中古时期基督教、道教视域中的体育。首先本章探讨了中世纪基督教与骑士体育、民间体育活动之间若即若离的张力关系。尽管中世纪各种体育活动不被正统教义与教会所认可,但却长期存在。这是因为教会出于现实需要而采取的模糊与暧昧的态度,同时,中世纪基督教义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张力与解释空间;其次分析了养生体育与道教关系,道教养生体育活动的兴盛,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养生体育实质上是道教的一种宗教修炼活动;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理论层面两大宗教关于体育活动认知的根本区别是身体观的差异,实践层面关涉到两大宗教与世俗世界的关系问题。第二章中古时期两大宗教身体观及其对体育的影响。首先基督教身体观非常复杂,受希腊和希伯来文化的双重影响,教会对体育活动的敌视态度出发点并非敌视人的身体,而是敌视“肉身的欲望”;其次道教修炼活动发展出的养生体育活动,是建立在道教自身的身体观念之上,即高度重视“肉身”的存在,并将肉身与精神视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指出道教的身体观理论与实践表现出自身高度完整性与内部的自洽性,促使养生体育活动在自身内部发展。而基督教在身体观念上充满了内在的分歧,使基督教在整体上对身体运动采取了一种矛盾的功利主义态度。第三章中古时期两大宗教体育观所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首先指出中世纪基督教在理论上对世俗世界所存在肯定与否定并存的复杂态度,这种态度与基督教重视实践的传统结合,造成了它对体育活动否定与利用并存的复杂现实关系;其次由于道教养生体育是道教沟通神圣与世俗的重要载体,反映出道教神圣与世俗世界之间关系密切;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基督教和体育复杂的关系显示出自身对世俗世界的适应性与自我调节能力,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和谐关系则折射出道教在对待圣俗关系方面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但正是这一点也导致了对异于自身教义之事物的封闭性。第四章近代两大宗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首先指出“强身基督徒”思想出现及其体育实践,标志着近代基督教开始接受体育活动,反映出近代基督教自身发生改变;其次近代道教养生体育开始接受近代科学以适应时代变化,但与此同时道教自身却无法突破传统束缚,导致了养生体育和道教走上了分裂道路;最后对比二者,基督教的内在灵活性与注重实践之传统,形成了对待新事物的开放性,使得体育运动与近代基督教发生了内在融通。而道教养生体育在接受近代科学时破坏了自古形成的养生体育与道教宗教理论之间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导致了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分离,传统道教内在封闭性是导致此结果的要因。第五章近代两大宗教身体观的变化。进入近代后,尽管仍存敌视体育运动和肉身的保守基督教派别,但在众多接受体育运动的新教派别中,肉身获得了合法地位,中古时代灵魂与肉体的紧张关系得到化解;随着养生体育与道教的分离,道教身体观发生了分裂,表现为世俗化的养生体育所代表的“世俗身体”和固守传统的修仙术为代表的“神性肉身”;对比二者,这种差异反映出两大宗教对于近代新环境与新元素的吸收与处理能力,即是否具有开放性。此外,近代体育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能否接纳与吸收体育科学,也反映出两大宗教身体观的理性化程度。第六章近代两大宗教体育活动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首先近代英美基督教对体育运动的提倡体现了世俗化发展趋势,但仍主要服务于个人与社会的精神拯救,而且也有其时代的特殊性,它是近代基督教根据世俗世界变化而进行自身调整的一种手段;其次近代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分离折射出了道教传统上的神圣与世俗世界的割裂;最后对比二者,基督教接纳体育运动是其成功适应世俗世界变化的结果,在新教对中世纪天主教思想的改造过程中,基督教内在世俗化与理性化因素起到重要作用;相对而言,由于道教传统与世俗世界过于接近,一旦世俗世界发生巨变,宗教目标往往难以做出有效调整,养生体育亦丧失了沟通神圣与世俗的功能。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本研究的现代启示。
楚小庆[4](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刘畅[5](2017)在《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想史:理念流变与实践案例》文中指出保守主义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具有"方位性"的政治思潮,它的一般性价值体现在对现代性的批评和古现代性的希冀、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后世俗主义的道德追求上,这种一般性价值为保守主义内部对话创造了共识性的前提。在具有一般性价值的基础上,保守主义被认为对特殊性具有可欲性的追求,俄罗斯保守主义特殊性价值是包括:抗拒革命、怀疑自由、珍视道德和正教精神,并注重"国家——社会——家庭"之间的历史连贯性。理查德·派普斯认为在俄国思想史上,就其政治制度的深层次逻辑来看,唯有保守主义是自15世纪延续至今的、源于本土的社会政治思想。俄罗斯保守主义自正式形成起,在帝俄时期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保守主义、国家保守主义和东正教保守主义,到帝国晚期,俄罗斯保守主义难以在政治现实和社会思想中找到平衡,随着帝国一起瓦解。到了苏联时期,保守主义一方面继承传统思想,另一方面承认社会主义现实,并找到二者的理论连接点,逐渐形成依附体制的思想力量,并发展与欧亚主义思想的关系,其现实性非常强。当代保守主义延续了欧亚主义的基本观点,在2000年后开始复苏,其代表人物是帕纳宁和杜金。在政治哲学上,普京的保守主义是自由保守主义,它的政治诉求包括强大国家观、集体主义价值观、多元主义世界观和传统主义道德观。当代保守主义最核心的议题包括,对内通过道德视角审视性少数群体的生存状态,对外体现在,保守主义视野下,俄罗斯与欧洲右翼具有广泛的联系。保守主义的价值在于"反思"和"尊重"。反思"自由国际主义"的全球化的症结,并在尊重自身文明和国际社会其他文明体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共同建立一个"去中心"的国际协调机制。
李幼蒸[6](2016)在《现代儒学研究随想——史学篇》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指出,儒学作为现代学科,具有学术研究和学者信仰这两种功能,此一儒学特有的双功能具有其特殊的优点,但儒学者必须明确二者的必要分离性,不可使其相互混淆。在回顾当代海外新儒家史学派与西方汉学史学派的互动关系时,本文指出中国的国学或儒学与西方的汉学,在内容、目标、功能上完全不同,不能将中国国学与西方汉学视为同一类学科。在全球化时代,现代化的儒学学科担负着重要的双向任务。一方面,作为中华国学的学术现代化的组织者,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另一方面,儒学作为现代学科,可将儒学的特殊传统史学形态及其仁学的"以学求真"信仰理论引入国际学术领域,以向国际显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文化传统亦将对人类人文科学的现代化事业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邓小琴[7](2016)在《第四次文代会与当代文学结构的转型》文中研究指明第四次文代会召开于1979年这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转型发轫的特殊时间节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内容最为复杂、过程甚为曲折的文艺盛会,对当代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社会转型的理论框架和当代文学60余年的"长时段"视域下,"重返"第四次文代会历史现场,探究会议与八十年代文学转型的复杂关系,以实现对会议本质属性和历史文化意义的深入把握。除绪论与余论外,全文共有四章。绪论部分,首先从文献史料与当代文学史中的第四次文代会在内容含量和历史面相的反差入手,阐述将第四次文代会作为研究对象的缘起及其文学史、思想文化和现实意义所在;其次是对第四次文代会相关的研究性、史料性研究成果的综述及分析,这个过程也是从实践的角度对第四次文代会研究的可行性及研究价值、研究目的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论证;最后,在认识现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的基础上,从研究视野、研究取向(或曰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上来建构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具体方法。主体部分为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一章是对第四次文代会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结构展开长时段、宏观的"面"上的梳理,从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从革命性到建设性的转换、党的文化方针政策从"两家争鸣"到"百家争鸣"的回归式调整、政治文化思潮从"左"冲"右"突到多元分化的裂变、社会心理从非理性到理性的嬗变四个层面梳理出会议背后"不可见"的社会文化结构形态及其"过渡与转型"变迁轨迹。第二章是对第四次文代会历史现象层面的历时性的整体把握。主要以时间的连贯性和空间的完整性为原则,梳理会议召开的源流背景;"还原"会议筹备、进行、结束、会后余绪各个阶段的"台前""幕后"、会场"内""外"丰富复杂的历史样貌;总结概括会议的基本性状特征:"表象的同一与内在的分岐相交织的矛盾性",从而为进一步揭示会议背后的深层历史真相提供基本的史实与理据支撑。相应地,本章的重点将落在对第四次文代会"矛盾性"现象的盘整上,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从"力"的构成上梳理第四次文代会召开的原因与条件;外在、有形的现实直接"推力"、间接"给力"与内在、无形的历史"阻力";二、从中国文联领导班子确定、会议代表产生、会议文本特别是周扬主报告的"台前"与"幕后"两种文本形态及其繁琐微妙的生成过程等方面来梳理第四次文代会筹备过程中产生的"人事"矛盾;三、会场"百态",包括会场"内"邓小平《祝词》、周扬主报告与会议代表发言的同一与差异和会场"外"作家群体的复杂心态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分岐。第三、四章由"关注事件本身"转向"借助事件考察结构",展开对第四次文代会背后的八十年代文学结构及其变迁的考察与分析。第三章主要论述第四次文代会与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转型的复杂关系,包括从文艺指导思想、文艺路线方针政策的转变、调整与贯彻落实,文艺机构建设和文学队伍重组,对文艺民主的发扬和创作自由的保障三个方面来论述第四次文代会对文学创作外部环境的开放与规约;对第四次文代会与八十年代文学创作形态及其走向之间关系的历时性考察;对第四次文代会与八十年代文学观念的变革与转型之间复杂关系的阐述。第四章主要从第四次文代会对文学批评机制的调整与重建,第四次文代会与八十年代文学批评运行模式的转型两个层面来展开对会议与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转型的复杂关系的考察。最后是余论,阐述第四次文代会之于当代文学结构转型的当下启示。
袁昊[8](2015)在《晚清民国时期成都文学与文化》文中研究指明
薛光远[9](2015)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民主的认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追求民主为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自西方列强叩关而来,中国便不可避免地卷入马克思所指明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之中。以救亡为己任的近代中国知识精英欲引西方民主为中国现代化开路,却始终不得要领。盖因追求民主为中国谋求政治现代化的集中体现,势必与中国现代化的整体进程相关联。中国独特的社会结构成为规范和制约民主形式与走向的关键因素。作为民主的追求者、思考者、诉说者和实践者,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前人所开辟的“向西方学习”和“反对皇权专制”两个面向上殚精竭虑,他们不断引介西方思想资源,在批判纲常伦理等儒家传统的同时,鼓吹“独立自主之人格”,企图推动中国走类似西方国家的民主道路。然而局势的动荡,使得这种将希望寄托在“个人觉醒”的民主道路不断遭受挫折,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认识到西方民主的一般模式与经验不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转而寻求超越西方的新的思想体系为社会变革开路。马克思主义以源于西方而又超越西方的姿态进入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精英的视野,并日益获得重视。一方面,他们在确认民主乃中国现代化必然选择的基础上,继承并延续了先前对于民主的一般理解,认为民主必然包括人民主权、个人平等等内容;另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信服,使得他们着重从外在于“个人”的社会政经秩序的角度看待民主的实现问题。于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大多把“民主”等同为“资产阶级民主”,视其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由资产阶级把持政权的特殊阶段及其所建立的一整套政治经济秩序。在此秩序之中,多数平民的应有权利得不到落实,是一种“假民主”。因此,他们转而追求一种有别于“个人觉醒”所代表的内生性质的民主演进道路,寄希望于迅速改变外在政治经济秩序以建立“真正民主”。社会主义与民主成为须臾不可分离的一体两面。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无产阶级专政”因而获得了历史的正当性。这条民主路径的获得,使得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民主思考展现出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在“价值多元”的处境中,“平等”成为他们民主认知的首要价值,西方民主所着重的“自由”价值渐居次席,但这种对“自由民主”否定,所针对的只是民主政治的实现方式,而“自由”价值本身。“自由”成为一种有待来日的微弱关怀;第二,如何使普通民众能够充分享受民主权利、履行民主责任、行使民主权力成为他们民主认知的核心关怀。无论是对“独立自主之人格”的提倡,还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厌弃,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始终以“如何发挥人民积极参与政治的主动性”为首要目的,并伴随他们民主思想发展的始终;第三,现代民主政治的确立需要与中外一切阻碍民主发展的“强权”相抗衡。“反抗强权即为德谟克拉西”在特殊的历史时空中具有非常的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通过改变外在政经秩序是中国谋求政治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民主思考所具备的内容和特质,及其所表现出的价值关怀,不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特色,更为中国政治现代化不断提供重要的思想因素,是中国民主思想进步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恒久思想资源。
李月[10](2014)在《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观念”一词,通常从两个层面被人们所理解。第一个层面的含义是作为一个抽象、独立的词汇,与“物质”相对的,泛指人的思想意识,或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形象。“观念”的第二个层面,则是从思想意识角度出发,侧重于它对人类的价值与作用,强调它在人们行为活动中贯穿始终,影响结果的导向作用。作为社会群体中的成员,教师的教学观念不仅仅存在于个人的生活世界,也存在于人的工作环境,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影响,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过程。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推进,外在环境的不断丰富,以及教师群体内部结构的不断变化,教学观念的形态及其对应的行为表现也会不断变化。再加上教学关系的另一主体——学生的构成个体多样,教师也面临着转变教学观念使得教学表现尽善尽美的挑战。很多教师曾反映,教师这一职业的发展道路越来越难,业绩的评价标准越来越复杂且不易操作,教学观念不仅发生很大变化,甚至有时是观念的波动。这样的客观环境促使教师因教学观念转变形成新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结果。因此,也为教师的教学观念研究提供了新的背景和视角,同时也能够通过关注教师的精神世界、倾听教师的真实内心来反映教师的真正需求。基于以上的背景,本研究确立了教师教学观念的研究重心,对教师教学过程中能够反映教学观念的教师语言、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进行资料采集——还原——展现——阐述的收集模式,力图归纳、分析、总结教学观念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找出问题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并依据教学观念的现状形成一定的结论和建议。因此,本次研究选择了一所学校的英语教师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其中6名教师作为重点考察对象;以个案方法作为研究方法,以访谈和观察为具体研究手段;以一个学期作为研究时段;对研究教师的话语材料和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收集;借鉴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听”教师的访谈语言和“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相互印证进行分析,得出最后结论。依据研究者个人的研究思路,本论文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研究设想;教师教学观念的基本理论;教学观念研究的结论。论文的形成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思路,以及教学观念的文献梳理;第二章为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的介绍。这两章为研究的第一部分。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呈现经过资料收集与分析后的教学观念现状、教学观念类型、教学观念的发展路径、教学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观念形成的影响要素。这五章内容构成了本论文的第二部分。第八章为结论,是在第二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形成最后的观点,也是研究的最后一部分。通过对个案学校的跟踪式考察能够发现:首先,当前教师对学科定位、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的目标及生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理论观念和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文化的特色,并呈现出多元化、革新性。而传统的“教书育人”教学目标从多个层面有所体现,依旧深得教师的认可,从而对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思考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其次,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形式化的“个性”观念、教学理论的欠缺、教学观念有所封闭等。这些问题的形成多因教师个体教学经历、学校文化,以及教师个人意识。这些问题的形成也受学生要素、教师个体要素、以及教学环境要素的影响。再次,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多种类型。按新手型教师、熟练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不同教师类型来看,教学观念的形成分别按照单线式、交错式和循环式的模式发展;而从价格教师个体的职业发展道路来看,教学观念会先后经历矛盾冲突、机械模仿、变化浮动、稳固熟练、理论提升,直至实践探索的完整阶段。最后,我们可以总结出,教师的教学观念具有“后改革时代”的深度和广度,不仅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并延续了变革的意义与价值;在积极响应改革的同时,教学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传统了教学目标;“教学观念”这一概念本身也具有由浅入深、由初始到提升的一个过程。结合这样的教学观念研究结论,我们也可以相信,教师的教学观念仍具有长久的研究价值,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善也并非单靠职后培训能够实现,而是需要一个从职前到职后的完整养成体系。
二、香港青年性观念转趋保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港青年性观念转趋保守(论文提纲范文)
(1)不止“二徐论战”——1929年全国美展视野下的艺术批评及新旧争鸣(论文提纲范文)
一、“二徐论战”:概述与再探 |
二、重审“二徐论战”:“惑”与艺术现代性 |
三、美展之“旧”:《美展》会刊与艺术批评的保守之声 |
四、新旧争鸣与殊途同归 |
结 语 |
(2)“国家公民”视域下宪法教育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国家公民”的提出 |
(一)经典公民观的理论内涵 |
(二)“国家公民”的现实要义 |
二、“国家公民”视域下宪法教育的价值定位 |
(一)宪法教育的类型化要义 |
(二)宪法教育的经典价值面向 |
(三)宪法教育的价值重心调适 |
三、素质功能:提升“国家公民”的自治素质、共同体素质与宪治素质 |
(一)功能内涵 |
(二)功能实践困境 |
(三)功能指引方向 |
四、思维功能:改善“国家公民”的宪法观念、法治思维与国家认同 |
(一)功能内涵 |
(二)功能实践困境 |
(三)功能指引方向 |
五、能力功能:健全“国家公民”的理性判断能力、规范把握能力与法律实践能力 |
(一)功能内涵 |
(二)功能实践困境 |
(三)功能指引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
(3)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上篇 |
第一章 两大宗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
第一节 基督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
一、基督教视域中体育活动的界定 |
二、基督教与中古骑士体育 |
三、基督教与中古民间体育活动 |
第二节 道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
一、道教视域中养生体育活动的界定 |
二、养生体育活动及其特点 |
三、古代道教养生体育的宗教性质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第二章 两大宗教身体观及对体育观念影响 |
第一节 中古基督教身体观及其理论渊源 |
一、中古基督教体育观念所体现出的身体观 |
二、中古基督教身体观的历史渊源 |
三、中古基督教身体观的争议 |
第二节 古代道教的身体观及其理论渊源 |
一、古代道教养生体育中的身体观念 |
二、道教身体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第三章 两大宗教体育观所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 |
第一节 中古基督教体育观与世俗世界关系 |
一、中古基督教视域中的世俗世界 |
二、体育观所折射出圣与俗的复杂关系 |
第二节 古代道教体育观与世俗世界关系 |
一、道教视域中的世俗世界及养生体育的地位 |
二、道教的世俗化与养生体育的特殊角色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探讨 |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探讨 |
古代部分小节 |
下篇 |
第四章 近代两大宗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 |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 |
一、近代基督教新体育观念的出现 |
二、近代英美基督教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 |
三、近代基督教与体育运动关系变化的特征 |
第二节 近代道教养生体育的变化及与道教关系的改变 |
一、近代道教养生体育科学化思想的出现 |
二、近代道教养生体育开展状况与困境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两大宗教与体育关系的变化 |
二、影响两大宗教与体育关系变化因素的比较 |
第五章 近代两大宗教身体观的变化 |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身体观的变化 |
一、近代基督教身体观变化的主要体现 |
二、近代基督教身体观变化特点及原因 |
第二节 近代道教身体观念的变化 |
一、近代道教身体观变化的主要体现 |
二、近代道教身体观变化的特征及原因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两大宗教身体观变化的比较 |
二、两大宗教身体观变化原因的比较 |
第六章 近代两大宗教体育活动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 |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体育活动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 |
一、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背景 |
二、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体现 |
三、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近代道教体育活动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 |
一、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背景 |
二、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的体现 |
三、与世俗世界变化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理论层面之比较 |
二、实践层面之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
1.关于“艺术”的概念 |
2.关于“技术”的概念 |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
1.关于“形态”的概念 |
2.关于“生态”概念 |
3.关于“形式”的概念 |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创新目标 |
(二)创新价值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体系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
五、解决方案 |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
(一)基本脉络 |
(二)主要表现 |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
1.中国 |
2.西方 |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
1.正面影响 |
2.负面影响 |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5)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想史:理念流变与实践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俄语世界的研究现状 |
二 英语世界的研究现状 |
三 中文世界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比较历史分析法 |
三 思想史和国际关系结合分析法 |
四 案例分析法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罗斯保守主义概述 |
第一节 哲学视角:保守主义的一般性价值 |
一 现代性批判与古现代性 |
二 理性主义反思 |
三 后世俗主义 |
第二节 比较视角:俄罗斯保守主义的特殊形态 |
一 保守与自由:俄英保守主义比较 |
二 社会与革命:俄德保守主义比较 |
三 传统与宗教:俄法保守主义比较 |
第三节 历史视角:俄罗斯政治文化的主要逻辑——俄罗斯保守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罗斯保守主义的萌芽、形成与发展(1480-1917) |
第一节 俄罗斯保守主义的萌芽 |
第二节 古典保守主义 |
一 谢尔巴托夫:古典保守主义思想起源 |
二 卡拉姆津:俄罗斯保守主义的宣言 |
三 乌瓦诺夫:官方国民性三原则 |
四 英、法保守主义对俄国古典保守主义的影响 |
第三节 国家保守主义 |
一 吉霍米诺夫:国家保守主义与斯拉夫主义 |
二 司徒卢威:"伟大俄罗斯" |
第四节 东正教保守主义 |
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斧头与圣象——保守主义与弥撒亚意识 |
二 波别多诺斯采夫:国家主义至上的宗教保守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罗斯保守主义的低潮(1917-1991) |
第一节 历史概述:苏联时期的保守主义与改革主义 |
第二节 欧亚主义:革命后的保守主义转向——以萨维茨基为例 |
第三节 "苏联的最后一个欧亚主义者"——古米廖夫的保守主义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罗斯保守主义的复兴(1991-2017) |
第一节 作为政治哲学的当代俄罗斯保守主义 |
第二节 帕纳宁:从自由主义到保守主义 |
第三节 杜金:当代俄罗斯保守主义之父 |
第四节 普京:自由保守主义及其"工具性"批判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俄罗斯保守主义的道德观——以反对性少数群体为例 |
第一节 俄罗斯性少数议题的发展简史 |
一 1917年以前的俄罗斯性少数议题——以柴科夫斯基为例 |
二 1917-1993年俄罗斯性少数议题:"自由——保守——自由" |
三 2000年以后的俄罗斯性少数议题:保守回归 |
第二节 保守主义道德观下的俄罗斯性少数群体生存状态 |
一 自由主义性少数群体观与保守主义性少数群体观的比较 |
二 "莫斯科骄傲节"与保守主义反制 |
三 保守主义转向后的性少数群体生态 |
第三节 俄罗斯反对性少数群体的保守主义思想根源 |
一 人口减少的替罪羊 |
二 西方主义的发声筒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俄罗斯保守主义的世界观——以与欧洲极右翼关系为例 |
第一节 俄罗斯保守主义世界观的集中体现:"俄罗斯世界" |
第二节 俄罗斯保守主义世界观批判:多元的还是特殊的? |
第三节 保守主义视野下的俄罗斯与欧洲极右翼关系 |
一 俄罗斯保守主义与欧洲极右翼发展简史 |
二 杜金与欧洲极右翼关系:理论与实践 |
三 普京自由保守主义政权与欧洲极右翼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保守主义的价值与全球化反思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现代儒学研究随想——史学篇(论文提纲范文)
(一) “现代儒学”的二分法:研究与信仰 |
(二) 儒学信仰的二分法:儒学和仁学 |
(三) 古人话语与现代学者对古人话语的研究 |
(四) 儒学史学和现代历史科学 |
(五) 国学史学与历史理论 |
(7)第四次文代会与当代文学结构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研究历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理论构架与主要方法 |
第一章 过渡与转型:第四次文代会生成的社会文化结构形态 |
第一节 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转换 |
第二节 党的文化方针政策的调整 |
第三节 政治文化思潮的裂变 |
第四节 社会心理嬗变的开始 |
第二章 同一与分歧:"重返"第四次文代会现场 |
第一节 阻力与动力:会议召开的历史"合力" |
第二节 "台前"与"幕后":会议主要文本的成文过程 |
第三节 "惜春"与"偏左":会议筹备中的人事矛盾 |
第四节 "主流"与"异质":会议现场的话语碰撞 |
第三章 发动与制动:第四次文代会与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曲折转型 |
第一节 开放与规约:第四次文代会对文学创作综合环境的营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形态及其走向 |
第三节 "回到自身":第四次文代会与八十年代文学观念的变革与转型 |
第四章 突破与局限:第四次文代会与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转型 |
第一节 第四次文代会等会议对文学批评机制的调整与重建 |
第二节 从"批判"到"批评":八十年代文学批评运行模式的转型 |
余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民主的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
1.3 研究综述 |
1.3.1 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史研究 |
1.3.2 中国近现代民主观念研究 |
1.3.3 民主追求与中共创立之间的关系研究 |
1.3.4 中共早期人物的民主思想研究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1.4.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界定 |
1.4.2 论文的基本思路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1.4.4 研究的限制 |
第2章 研究方法的择取 |
2.1 方法论困境与突破 |
2.1.1 中国近现代思想研究的方法论困境 |
2.1.2 马克思关于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
2.1.3 作为研究方法的“参与型思想观念” |
2.2 具体研究方法的取用 |
2.2.1 宏观与微观结合的研究方法 |
2.2.2 概念与现实交会的研究方法 |
2.2.3 其他具体研究方法的使用 |
第3章 近代中国民主建构之深层动因 |
3.1 近代中国变革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
3.1.1 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对意识形态的依赖 |
3.1.2 中国变革中的“社会结构的限制” |
3.2 儒家意识形态对现代民主意识的拒斥 |
3.2.1 以道德完善为核心的儒家政治理念 |
3.2.2 民本与民主的“一间之隔” |
3.3 近代中国民主乱局的形成 |
3.3.1 儒家意识形态的瓦解 |
3.3.2 中国情境中的进化论 |
3.3.3 清末民初的民主想象 |
3.4 体用不适的中国近代民主政治 |
第4章 由民主追求到选择马克思主义 |
4.1 中国民主思想史上的新文化运动 |
4.1.1 时间线索上的新文化运动 |
4.1.2 对民主意义的再定位 |
4.1.3 民主追寻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4.2 初识唯物史观 |
4.2.1 建构意识形态心态 |
4.2.2 接受唯物史观的途径和形态 |
4.3 人民主权关怀下的民主思考 |
4.3.1 反传统主义与认知民主的基本态度 |
4.3.2 短暂的个人觉醒 |
4.3.3 民粹主义民主观念的流行 |
4.4 被搁置的自由主张 |
第5章 以马克思主义重构中国民主道路 |
5.1 思想论争与民主演进 |
5.1.1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争 |
5.1.2 跳脱启蒙话语的民主讨论 |
5.2 服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轨迹 |
5.2.1 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化 |
5.2.2 阶级斗争理论的脱颖而出 |
5.2.3 社会整合危机的解决之途 |
5.3 以马克思主义为新视角下民主思考 |
5.3.1 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 |
5.3.2 民主与社会主义一致性的辩证 |
5.3.3 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 |
5.4 革命实践中的民主思考 |
第6章 李大钊民主思想中的自由与平等 |
6.1 立宪政治基于自由 |
6.1.1 民彝与自由 |
6.1.2 现实思考中的自由信念 |
6.2 从自由到平等 |
6.2.1 从立宪到革命 |
6.2.2 平等与民粹主义倾向 |
6.2.3 群体意识的激化 |
6.3 平民主义蓝图的构建 |
6.4 价值多元视角下的自由与平等 |
第7章 陈独秀政治思想中的民主概念 |
7.1 人民概念中的民主关怀 |
7.1.1 作为国家客观组成的人民 |
7.1.2 个人觉醒与民主政治的运行 |
7.1.3 融于人民的个人概念 |
7.2 平民的民主实践 |
7.2.1 平民对抗政府 |
7.2.2 平民自治的民主样貌 |
7.3 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民主 |
7.3.1 由平民概念到阶级概念 |
7.3.2 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批判 |
7.4 关于民主的最后见解 |
第8章 毛泽东早期民主思想中的反抗精神 |
8.1 进化思想中的个人角色 |
8.1.1 无抵抗则无动力 |
8.1.2 精神之个人主义 |
8.2 平民反抗强权即为德谟克拉西 |
8.2.1 由强权得自由 |
8.2.2 民众的大联合 |
8.3 对湖南共和国的追求与反思 |
8.4“反抗”与中国民主发展的特殊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一) 教学的发展需要教学观念的导航 |
(二) 小学的英语教育需要被正视 |
(三) 英语学习与英语教育的冲突需要反思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一) 立足教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点 |
(二) 教学实践的理论需求 |
(三) 促进小学英语学科的理论建设 |
四、 文献综述 |
(一) 关于“观念”的研究 |
(二) 关于“教学观念”的研究 |
(三) 关于“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一) 个案研究方法 |
(二) 具体研究手段 |
(三) 分析方法 |
(四)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
三、 研究工具 |
四、 研究对象 |
(一) 个案学校的描述 |
(二) 教师对象的选取 |
五、 研究过程 |
(一) 进入学校的准备 |
(二) 实地调研阶段 |
(三) 研究者角色的定位 |
第三章 S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主要内容 |
一、 关于英语学科定位的教学观念 |
(一) 英语学科是“一门课程” |
(二) 英语学科是“一门语言” |
(三) 英语学科是“一种文化” |
(四) 校本课程充分体现自主性 |
二、 关于教师角色构成的教学观念 |
(一) 学生的看护者 |
(二) 知识的传授者 |
(三) 学生的朋友 |
(四) 思想的引导者 |
(五) 事业的实现者 |
三、 关于学生角色内涵的教学观念 |
(一) 知识的学习者 |
(二) 学校精神的传承者 |
(三) 学业的服务对象 |
(四) 和谐的亦师亦友 |
四、 关于英语教学目标与预期生成的教学观念 |
(一) 注重实践性的教学目标 |
(二) 注重真实的预期目标生成 |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难以实现 |
五、 关于英语教学内容的教学观念 |
(一) 《标准》的内容过于理想 |
(二) 教学内容由教材体现 |
(三) 知识与技能形式无变化 |
六、 关于英语教学方法的教学观念 |
(一) 理论的意义低于实践的意义 |
(二) 教学方法的选择标准固定 |
(三) 课堂教学方法难于改变 |
(四) 过程与方法仍需探索 |
第四章 S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类型 |
一、 矛盾型教学观念 |
二、 保守型教学观念 |
三、 无波动型教学观念 |
四、 改革型教学观念 |
第五章 S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发展过程 |
一、 教师个体的教学观念发展过程 |
(一) 矛盾冲突阶段 |
(二) 机械模仿阶段 |
(三) 变化浮动阶段 |
(四) 稳固熟练阶段 |
(五) 理论提升阶段 |
(六) 实践探索阶段 |
二、 教师群体的教学观念发展过程 |
(一) 新手型教师的单线式发展 |
(二) 熟练型教师的交错式发展 |
(三) 专家型教师的循环式发展 |
第六章 S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问题 |
一、 观念多元,流于形式 |
(一) 真实的教学观念受限 |
(二) 为“多元化”而“多元化” |
(三) 统一的“个性” |
二、 教学观念缺乏理论支撑 |
(一) 教学观念与教学实践存在偏差 |
(二) 教学观念与教学理论相互脱节 |
(三) 教学理论建构缺乏普适性 |
三、 教学观念分化现象明显 |
(一) 教学观念随教龄不同而分化 |
(二) 教学观念随工作权限不同而分化 |
四、 教学观念的多面封闭 |
(一) 教师个体的教学观念封闭 |
(二) 教师群体的教学观念封闭 |
第七章 S小学教师教学观念形成的影响要素 |
一、 学生要素 |
(一) 不同的学生个体是影响教师教学观念的普适性因素 |
(二) 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是影响教师教学观念的客观性因素 |
二、 教学环境要素 |
(一) 校园文化主题引领教学模式 |
(二) 课程设置左右学科地位 |
(三) 家长群体多样性促成职业倦怠 |
(四) 职务权限干预教学准备 |
三、 教师自身要素 |
(一) 学业背景决定教学观念向实践过渡的进程和特征 |
(二) 教师个体的性情和价值观念决定教学观念的根本走向 |
第八章 研究结论 |
一、 S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主体思想是教书育人 |
(一) “承载知识”的课程观念 |
(二) “生活范畴”的知识观念 |
(三) “心理健全重于知识填充”的学生观念 |
(四) “综合技能突出”的教师观念 |
二、 S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发展过程是观念升华为信念的过程 |
(一) 教学观念发展的伦理性不断深化 |
(二) 教学观念发展的能动性不断增强 |
三、 S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具有“后改革时代”的特征 |
(一) 教师的教学观念延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二) 教师的教学观念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四、 S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带来的启示 |
(一) 树立良好的教学观念需在职前得到启发 |
(二) 提升优质的教学观念需从职后多面加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课堂行为观察表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S小学“每日读”教材框架 |
后记 |
发表论文情况 |
四、香港青年性观念转趋保守(论文参考文献)
- [1]不止“二徐论战”——1929年全国美展视野下的艺术批评及新旧争鸣[J]. 庄沐杨. 艺术评论, 2020(12)
- [2]“国家公民”视域下宪法教育的功能研究[D]. 陈祥. 西南大学, 2020(12)
- [3]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D]. 方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5]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想史:理念流变与实践案例[D]. 刘畅.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6]现代儒学研究随想——史学篇[J]. 李幼蒸. 国际儒学论丛, 2016(02)
- [7]第四次文代会与当代文学结构的转型[D]. 邓小琴. 浙江大学, 2016(03)
- [8]晚清民国时期成都文学与文化[D]. 袁昊. 南京大学, 2015
- [9]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民主的认识研究[D]. 薛光远. 湖南大学, 2015(02)
- [10]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个案研究[D]. 李月.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