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岗集洼陷勘探潜力分析与勘探目标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余海波,程秀申,漆家福,谈玉明,徐田武,周燕[1](2019)在《东濮凹陷古近纪断裂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东濮凹陷的盆地结构、断裂活动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开展了地震资料解释、非地震物探资料分析、钻井岩心和测井曲线分析。结果表明:①东濮凹陷古近纪盆地具有多断、多凸、多洼的结构特征。始新统沙河街组沙四段沉积期为单断湖盆,湖平面宽广,形成了一套优质烃源岩,为三角洲、浅湖—半深湖沉积,局部见深湖沉积。②沙三段下亚段沉积期以"多凸—多洼"构造样式为主,湖盆中心向西迁移,生烃层段较沙四段有所变化,为三角洲、浅湖、半深湖和深湖沉积。③沙二段上亚段沉积期继承性发育多洼构造,湖盆萎缩,生烃潜力变差,卫东—文东断层系开始发育,导致东部的洼陷区沉降幅度加大,烃源岩快速成熟。④断层活动频繁期,断距大的区域发育优质烃源岩,邻近烃源岩的近洼带发育的三角洲前缘砂体、滩坝砂和浊积砂均是良好的储集层;早期形成且长期活动的二、三级断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因此,可以判断柳屯洼陷和濮卫洼陷的浊积砂岩油气藏与马寨洼陷沙三段的上倾尖灭型油藏均为未来勘探挖潜方向。该研究成果对东濮凹陷的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李龙迪[2](2019)在《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沙河街组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在北部的濮卫、文留和南部的桥口、徐集、马厂、三春集等地区,均有工业油气产出。虽然经历了多年勘探,但中央低凸起带砂体的物源方向、成因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砂体分布规律也尚不清楚,这也困扰着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本论文以经典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解释、测录井及分析化验等多种资料,针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建立了全区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古地貌、古物源、古环境特征,研究了沙河街组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在这些工作基础上,重点围绕中央低凸起带地区,分析了物源方向、砂体类型、砂体控制因素及砂体成因机制,明确了砂体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东濮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气候炎热潮湿,古地貌特征主要受断层活动影响,现今位于构造高部位的中央低凸起带在沉积时期常位于沉积低部位,中央低凸起带物源主要来自盆地长轴方向,即盆地南部和北部,中央低凸起带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形成砂泥岩薄互层为特征的细粒沉积,并在北部地区发育岩盐。中央低凸起带砂体的成因类型主要包括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滩坝砂体和重力流成因砂体,多种成因的砂体在纵向上叠置,横向连片。中央低凸起带处砂体的形成主要受频繁湖平面变化、可容空间与物源供给匹配关系、断层活动、古地貌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湖平面频繁变化的背景下,枯水期,来自盆地南北两个方向的长轴物源在中央低凸起带上形成向盆地中心推进较远距离的三角洲沉积;洪水期,湖平面扩张,前期沉积的三角洲砂体被湖浪改造形成滩坝砂体。同时,因断层活动的影响,凹陷内普遍发育重力流成因砂体。这种“长轴物源”特征,是断层活动导致的中央低凸起带和其两侧洼陷带的可容空间大小的差异,以及长轴物源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了枯水期、洪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指出中央低凸起带为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滩坝砂体的有利勘探地区,而中央低凸起带两侧临近洼陷带的断层下降盘,为重力流成因砂体的有利勘探地区,可作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目标。
余海波,程秀申,漆家福,谈玉明,徐田武[3](2018)在《东濮凹陷古近纪断层活动性对洼陷演化及生烃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明确东濮凹陷古近纪断层活动性对研究区不同沉积时期的洼陷形态、特征及沉积-沉降中心迁移规律的控制作用,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及重磁等资料对东濮凹陷进行构造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在沙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为统一广盆;在沙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断陷强烈,导致洼陷出现分隔性;在沙三段中亚段1—4砂组沉积时期,形成多断多凸多洼构造格局;沙二段沉积时期以后,早期产生的二级和三级断层的活动性逐渐减弱或消失,大量的三级和四级断层产生,多断多凸多洼构造格局更加明显。由于地壳重力均衡沉降作用,导致东濮凹陷地层分布发生跷跷板式分异,与断层活动性共同控制洼陷的演化。东濮凹陷古近纪发育的控洼断层的活动性控制洼陷的演化和烃源岩分布,断层的产状控制洼陷形态和干酪根类型。
信凤龙[4](2018)在《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文中研究表明以油气形成及分布理论为指导,系统归纳了研究区油气不均一分布的特征,并通过成藏要素的综合研究,剖析油气不均一分布主控因素,建立了油气不均一分布模式。东濮凹陷不同区带、不同层系油气富集程度差异性明显,总体上具有“北富南贫、纵向富集层系集中”的特征。平面上,油气主要富集于凹陷北部的中央隆起带和西部斜坡带;纵向上,集中富集于沙二段和沙三段,与渤海湾盆地其它凹陷油气多层系分布特征具有显着差异。中浅层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深层主要以非构造油气藏为主。原油物性整体上随深度增加逐渐变好,但在盐岩发育区的物性变化区间较大。研究区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具有差异,油型气主要分布在沙三中、下亚段,平面上富集于生烃洼陷附近,且靠近生烃中心地区为干酪根裂解气分布有利区,近洼斜坡带为原油裂解气分布有利区;煤成气主要富集于北部文留地区沙四段,南部的马厂、白庙地区;混合气主要分布于气源断裂沟通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区域,具有多层系富集特征。东濮凹陷北部洼陷烃源岩生烃条件远远好于南部洼陷,洼陷生烃条件的差异从根本上控制了油气“北富南贫”的格局;北部地区发育五套盐岩,极好的封盖条件控制了油气纵向富集层位,使油气集中分布在沙一盐之下的沙二段和沙三段;构造背景和输导体系控制油气运移方向,是油气在不同构造带差异性聚集的关键。不同母质类型烃源岩的供烃、断层的输导和膏盐、泥岩盖层的配置条件控制了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分布差异。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沙三中、下亚段烃源岩分别是煤成气和油型气生成的物质基础,成藏期气源断层的活动为煤成气向上部层系运移提供了条件,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断盖配置关系造成了油型气、煤成气和混合气富集层位的差异。温压条件控制了烃源岩与早期油藏所经历的热演化程度以及油气在不同运聚方式下的相态演化。随着埋深增加、温压升高,洼陷中心干酪根裂解成气,近洼斜坡的早期原油易于发生原油裂解和气侵富化;油气在向构造高部位运移过程中,随着埋深变浅、温压减小,油溶天然气出溶形成气藏或伴有气顶的油气藏。依据东濮凹陷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结合封盖条件、供烃层系、运移方式的差异,将研究区油气不均一分布划分为两种模式:南北分区-构造分带-油气差异分布模式、不同断盖-多成因类型-多相态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边雷博[5](2018)在《东濮凹陷西南洼沙河街组油气成藏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针对东濮凹陷西南洼优质烃源岩分布不明,油气来源不清和成藏机理薄弱的问题,本文利用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和地球化学资料等研究区的有效烃源岩进行了识别和预测;利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同位素等多种地球化学资料进行了油气源对比;从储层特征、油气水分布规律等方面对油气藏进行解剖,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西南洼地区沙三中亚段发育有效烃源岩,该段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洼陷西北部和中东部,其有机质丰度为中等-好级别,有机质类型为II-III型,处于成熟-高熟阶段。油源对比结果表明,该区原油主要来自沙三段烃源岩,北部赵庄-孟居地区原油来自孟岗集洼陷,中部方里集地区原油来自下覆沙河街组沙三段有效烃源岩。气源对比结果表明,该区天然气是油型气和煤型气的混合气,煤型气来自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地层,油型气来自古近系沙河街组,北部天然气以油型气为主,中部以煤型气为主,从东北到西南,油型气比例逐渐降低。西南洼地区有三种主要的油气成藏模式:赵庄-桑村集地区为“差异断阶多级含油模式”;孟居地区为“反向断阶物性控烃模式”;方里集地区为“平缓断阶深油浅气模式”。
李玄同[6](2018)在《抗频散逆时偏移在东濮凹陷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东濮凹陷具有构造复杂、断块破碎、储层薄、变化快、油藏高度小等地质特征,目前的勘探开发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复杂断块成像效果差,小段块圈闭把握不准、信噪比和分辨率无法满足岩性油气藏勘探的要求、特殊岩性体反射对下伏地层的成像影响大、深层系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古生界潜山内幕成像不清。以上问题给东濮凹陷构造以及岩性圈闭解释和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目前高精度地震资料现状,提出抗频散逆时偏移技术,提高地震资料精度,并有效的改善东濮凹陷存在的问题。常规逆时偏移方法采用有限差分算子进行波场传播,由于数值计算频散的影响,高频部分有所缺失,成像频带受到限制,本文提出的抗频散逆时偏移方法,在原有逆时偏移方法的基础上,优化了有限差分系数,并进行了逆时偏移参数的优选,能更好的保留信号中的高频成分,提高分辨率,有较好的抗频散效果,以满足东濮凹陷高精度三维勘探,高精度地震成像的勘探需求。对抗频散逆时偏移方法运用两种模型进行测试:复杂盐丘模型和胜利砂砾模型,复杂盐丘模型是由墨西哥湾真实的构造特点创建的,该区域高速的岩体和高陡的构造一直是成像的难点,该测试主要测试抗频散逆时偏移在高陡构造、高速盐体成像以及盐下断块成像方面的优势。胜利砂砾模型由于高速断块体的存在,会造成成像过程中深部照明不足,加之强横向变速和断块边界模糊,为高精度地震成像增加了难度。经过测试,可以看出改进后的抗频散逆时偏移较原有逆时偏移方法在成像结果中噪音相对较少,分辨率较高,构造特征更加清晰,成像效果有所改善。模型测试后,将抗频散逆时偏移方法用于东濮凹陷二维和三维实际资料处理。对比处理结果,发现抗频散逆时偏移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目前东濮凹陷勘探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
余力蓓[7](2018)在《东濮凹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生排烃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烃源岩发育,潜力较大。但对该套源岩的生排烃能力尚未开展过系统研究,对其供烃能力认识不足。论文依据探井资料、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等,对烃源岩地质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评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岩性以暗色泥岩为主,含有少量油页岩。烃源岩主要发育于滨浅湖及深湖—半深湖和盐湖沉积相中。其地化特征主要受沉积环境控制,含盐区烃源岩TOC含量较高,均在0.6%以上,其平均值超过1%,过渡区及无盐区TOC较低,均低于0.5%;含盐区有机质类型较好,以Ⅰ型为主,过渡区主要为Ⅱ型干酪根,也包含少量Ⅰ型干酪根,无盐区干酪根类型较差,以Ⅲ型为主;在烃源岩成熟度方面,东濮凹陷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其中前梨园和葛岗集附近为热演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并向南、北、西方向逐渐减小。通过生烃潜力法对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生排烃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含盐区、过渡区和无盐区烃源岩的排烃门限对应的Ro(%)分别为0.74%,0.76%,0.88%,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累计生烃量为93.00×108t,排烃量为16.68×108t。总体上,含盐区生排烃强度最高,尤其是在前梨园洼陷处。
汪超[8](2017)在《东濮凹陷西南洼北部沙河街组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潜力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西南洼是东濮凹陷的勘探潜力接替区,烃源岩是含油气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所有油气地质事件发生的根本条件。本论文基于烃源岩评价的一般流程,全面分析了烃源岩的类型、丰度、成熟度和空间分布规模,对西南洼北部的勘探潜力与有利区带进行了综合评价。西南洼北部地区沙河街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沙三段和沙一段,岩性以泥岩为主。其中,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2-Ⅲ型为主,沙一段以Ⅰ-Ⅱ2型为主。烃源岩总体均进入了成熟-高熟的演化阶段,西南洼烃源岩总体进入成熟-高熟的演化阶段,沙三段烃源岩成熟度具有北高南低的特征,而沙一段烃源岩成熟度具有南高北低的特征。前者受沙河街期高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值的控制,而后者受东营期之后的快速沉降控制;沙三段烃源岩厚度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受局部断层活动形成的次级洼陷控制的特征,沙一段烃源岩表现出北部次洼优于南部次洼的特征;综合考虑烃源岩的各项指标,认为本区有利勘探区带主要分布在方里集、桑村集和孟居一带,整体上沿次生烃洼陷周缘分布。
尚墨翰[9](2014)在《东濮凹陷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文中指出东濮凹陷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构造—沉积格局。综合分析拉张速率与断陷速率的比值以及火山岩分布认为,在沙三段沉积时期东濮凹陷北部的拉张速率小而断陷速率大,且火山岩不发育,有利于烃源岩的大规模发育,而南部地区则相对不利于烃源岩的大量发育。通过分析研究区构造—沉积演化对储、盖层空间组合以及油气运移、成藏模式的影响认为,东濮凹陷发育异常压力,从洼陷带向中央隆起带和西部斜坡带,其压力逐渐降低,致使中央隆起带和西部斜坡带具有油气运聚的水动力学背景,为离心流的指向区,有利于油气在浮力作用下聚集成藏。研究区北部地区的生储盖组合和运聚条件均优于南部地区,北部地区更有利于油气的富集成藏。
孙业峰[10](2014)在《东濮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逐步加大以及常规油气资源的逐步枯竭使得石油勘探家们努力的探索油气勘探的新领域,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次研究针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油的资源潜力进行定量的评价,希望对非常规油气勘探工作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以地球化学和石油地质学相关理论为指导思想,利用测井、录井和地球化学等方面资料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油资源潜力进行定量评价。采用改进的ΔlogR测井评价技术,建立测井曲线与实测TOC、S1及氯仿沥青“A”关系模型,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的泥页岩地化参数进行有机非均质性测井评价;根据实测TOC-“A”和TOC-S1关系图,具有“三分性”特征,建立了分级评价标准,对研究区有机质进行分级评价。依据东濮凹陷沙河街组泥页岩的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和厚度资料,建立东濮凹陷沙河街组泥页岩有利层系(大段泥页岩和薄砂条)的划分标准,划定了东濮凹陷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的空间范畴,选择体积法计算泥页岩含油气潜力,确定评价的基本原理,再计算确定相关参数,最后根据体积法的基本原理对页岩油地质资源量进行计算,最终得到沙河街组泥页岩以及薄夹层中的总资源量。本次在东濮凹陷主要是针对沙河街组的沙三中亚段和沙三下亚段页岩油进行资源潜力评价。东濮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油资源量约为18.06×108t;砂岩薄夹层资源量为1.04×108t。
二、孟岗集洼陷勘探潜力分析与勘探目标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孟岗集洼陷勘探潜力分析与勘探目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东濮凹陷古近纪断裂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盆地结构 |
2 断裂系统发育特征 |
2.1 沙四段沉积期 |
2.2 沙三段沉积期 |
2.3 沙二段、沙一段和东营组沉积期 |
3 断裂控砂、控相特征 |
3.1 初始断陷期 |
3.2 强烈断陷期 |
3.3 多断断陷期 |
3.4 断陷减弱期 |
4 柳屯洼陷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5 勘探潜力与方向 |
6 结论 |
(2)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题目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概况 |
2.2 构造特征 |
2.2.1 构造单元划分 |
2.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第3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 |
3.1 层序界面识别 |
3.1.1 二级层序界面 |
3.1.2 三级层序界面 |
3.1.3 四级层序界面 |
3.1.4 五级层序界面 |
3.2 单井层序划分 |
3.3 全区层序格架建立 |
3.4 中央低凸起带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
第4章 古地貌、古物源、古气候研究 |
4.1 古地貌 |
4.1.1 残余地层厚度分析 |
4.1.2 剥蚀量恢复 |
4.1.3 去压实校正 |
4.1.4 古水深校正 |
4.1.5 古地貌恢复成果 |
4.2 古物源 |
4.2.1 重矿物分析 |
4.2.2 砂岩矿物组分分析 |
4.2.3 中央低凸起带物源综合分析 |
4.3 古气候 |
第5章 中央低凸起带沉积体系研究 |
5.1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沉积相类型 |
5.1.1 分流河道砂体 |
5.1.2 河口坝砂体 |
5.1.3 滩坝砂体 |
5.1.4 重力流砂体 |
5.2 中央低凸起带沉积相展布特征 |
5.2.1 沙四上亚段 |
5.2.2 沙三下亚段 |
5.2.3 沙三中亚段 |
5.2.4 沙三上亚段 |
5.2.5 沙二下亚段 |
5.2.6 沙二上亚段 |
5.2.7 沙一段 |
第6章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 |
6.1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发育控制因素 |
6.1.1 可容空间与物源供给的匹配关系 |
6.1.2 高频湖平面变化 |
6.1.3 构造运动和古地形地貌 |
6.1.4 沉积微相 |
6.2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分析 |
6.2.1 前期三角洲河道与河口坝叠置 |
6.2.2 后期波浪作用改造形成滩坝 |
6.3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
6.3.1 枯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
6.3.2 洪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
第7章 中央低凸起带有利砂体分布规律 |
7.1沙三下2砂组(7-6#) |
7.2沙三中8砂组(3-2#) |
7.3沙三中6砂组(6-4#) |
7.4沙三上8砂组(1-10#)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东濮凹陷古近纪断层活动性对洼陷演化及生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古近纪断裂发育特征 |
2 断层活动性对洼陷演化的影响 |
2.1 洼陷初始形成期 (沙四段沉积时期) |
2.2 洼陷缓慢发育期 (沙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 |
2.3 多洼格局定型期 (沙三段中亚段1—4砂组沉积时期) |
2.4 洼陷稳定发育期 (沙二段上亚段沉积时期) |
2.5 洼陷改造期 (东营组沉积时期) |
3 断层活动性对洼陷生烃的影响 |
4 结论 |
(4)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
1.2.2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 构造及演化特征 |
2.2.1 主控断裂 |
2.2.2 构造单元划分 |
2.2.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 |
3.1 不同地区油气分布特征 |
3.2 不同层系油气分布特征 |
3.3 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 |
3.4 原油物性及分布特征 |
3.5 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差异 |
3.5.1 油型气、煤成气及混合气分布特征 |
3.5.2 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分布特征 |
第四章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主控因素 |
4.1 生烃条件控制南北油气富集差异 |
4.1.1 泥质烃源岩生烃特征对石油及油型气分布的控制 |
4.1.2 煤系烃源岩生烃特征对煤成气分布的控制 |
4.2 构造格局和输导体系控制不同区带油气富集差异 |
4.3 断-盖配置控制油气富集层系 |
4.4 温压条件控制油气相态演化差异 |
第五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模式 |
5.1 南北分区-构造分带-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
5.2 不同断盖-多成因类型-多相态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东濮凹陷西南洼沙河街组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
1.1.1 题目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位置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2.1 古近系 |
2.2.2 新近系 |
2.2.3 第四系 |
2.3 构造特征 |
2.3.1 主要断层概况 |
2.3.2 构造单元划分 |
2.3.3 构造演化 |
第3章 烃源岩特征及分布 |
3.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1 有机质丰度 |
3.1.2 有机质类型 |
3.1.3 有机质热成熟度 |
3.2 烃源岩分布预测 |
3.2.1 △logR技术原理及不足 |
3.2.2 优化的△logR技术 |
3.2.3 西南洼烃源岩的分布 |
第4章 油气源对比 |
4.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
4.1.1 原油地化特征及成因类型 |
4.1.2 天然气特征及成因类型 |
4.2 油气源对比 |
4.2.1 油源对比 |
4.2.2 气源对比 |
第5章 典型油气藏解剖 |
5.1 油气分布特征 |
5.2 典型油气藏解剖 |
5.2.1 方里集地区 |
5.2.2 赵庄-桑村集地区 |
5.2.3 孟居地区 |
5.2.4 南何家地区 |
第6章 油气成藏模式 |
(1)赵庄-桑村集型(差异断阶多级含油模式) |
(2)孟居型(反向断阶物性控烃模式) |
(3)方里集型(平缓断阶深油浅气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抗频散逆时偏移在东濮凹陷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3 研究区勘探开发情况 |
2.3.1 研究区勘探开发史 |
2.3.2 研究区勘探开发潜力 |
2.4 研究区勘探开发存在的问题 |
2.4.1 复杂断块群偏移归位成像效果较差 |
2.4.2 特殊岩性体反射对下伏地层成像影响 |
2.4.3 分辨率和信噪比无法达到岩性勘探的需求 |
2.4.4 潜山内幕成像差 |
2.5 小节 |
第三章 抗频散逆时偏移原理 |
3.1 抗频散逆时偏移算法研究 |
3.1.1 最小二乘法计算有限差分系数原理 |
3.1.2 精确度分析 |
3.1.3 声波方程全局最优有限差分方案 |
3.2 真振幅成像条件 |
3.3 抗频散逆时偏移方法有限差分系数测试 |
3.4 抗频散逆时偏移方法参数优选 |
3.4.1 成像子波选取 |
3.4.2 偏移孔径测试 |
3.4.3 偏移频率测试 |
3.4.4 偏移网格测试 |
3.5 小节 |
第四章 模型测试及实际资料处理 |
4.1 复杂盐丘模型 |
4.2 胜利砂砾模型 |
4.3 东濮凹陷实际资料处理 |
4.3.1 二维实际资料处理 |
4.3.2 三维实际资料处理 |
4.4 小节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东濮凹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生排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烃源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区烃源岩研究现状 |
1.4 研究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工作量及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沉积地层发育特征 |
2.3 构造及演化特征 |
第3章 东濮凹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地质地化特征 |
3.1 沙四上亚段泥岩地质特征 |
3.1.1 不同颜色泥岩烃源岩发育 |
3.1.2 不同沉积相烃源岩发育特征 |
3.1.3 不同区块烃源岩分布特征 |
3.2 测井计算TOC |
3.2.1 方法原理 |
3.2.2 测井模型建立 |
3.3 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地化特征 |
3.3.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3.3.2 有机质类型 |
3.3.3 成熟度 |
第4章 沙四上亚段有效烃源岩识别及研究 |
4.1 有效烃源岩识别方法 |
4.1.1 烃源岩的定义 |
4.1.2 有效烃源岩的定义 |
4.1.3 有效烃源岩的研究手段 |
4.2 有效烃源岩展布特征 |
4.2.1 分析方法 |
4.2.2 有效烃源岩展布特征分析 |
第5章 东濮凹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生排烃特征 |
5.1 生排烃史模拟 |
5.1.1 合适的地质参数 |
5.1.2 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生排烃史 |
5.2 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生排烃特征研究 |
5.2.1 排烃门限概念 |
5.2.2 生烃潜力法基本原理 |
5.2.3 排烃模式建立 |
5.2.4 沙四上亚段生排烃强度分析 |
5.2.5 不同时期生排烃量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东濮凹陷西南洼北部沙河街组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区域地质概况 |
1.3.1 构造演化 |
1.3.2 沉积充填特征 |
1.3.3 区域油气地质特征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1 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
1.4.2 西南洼地区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 |
1.7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烃源岩分布特征 |
2.1 单井分布特征 |
2.2 平面分布特征 |
2.2.1 不同色泥岩分布特征 |
2.2.2 暗色泥岩分布特征 |
第3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 有机质丰度特征 |
3.1.1 单井有机质丰度对比 |
3.1.2 研究区整体有机质特征 |
3.1.3 不同地区有机质丰度对比 |
3.2 有机质类型 |
3.2.1 单井有机质类型特征 |
3.2.2 干酪根元素及热解分析 |
3.3 有机质成熟度 |
3.3.1 单井成熟度分析 |
3.3.2 烃源岩热演化模式 |
3.3.3 现今成熟度的平面分布特征 |
第4章 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
4.1 生烃潜力评价标准 |
4.2 有利生烃区划分 |
第5章 主要认识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东濮凹陷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构造—沉积演化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 |
2.1 构造拉张及沉降强度 |
2.2 火山岩分布 |
3 构造—沉积演化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
4 构造—沉积演化对盖层发育的影响 |
5 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
6 油气成藏模式 |
7 结束语 |
(10)东濮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目录 |
前言 |
0.1 研究现状、目的及意义 |
0.2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东濮凹陷页岩油发育的基本地质条件研究 |
1.1 国内外页岩油勘探现状 |
1.1.1 国外页岩油现状 |
1.1.2 国内页岩油现状 |
1.1.3 研究区页岩油现状 |
1.2 页岩油发育的地质条件 |
1.2.1 页岩油的生成条件 |
1.2.2 页岩油的富集条件 |
第二章 泥页岩有机非均质性测井评价 |
2.1 有机非均质性刻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2.1.1 测井评价泥页岩有机非均质性的必要性 |
2.1.2 测井评价泥页岩有机非均质性的可行性 |
2.2 有机非均质性评价原理及应用 |
2.2.1 △logR 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原理(以 TOC 为例) |
2.2.2 东濮凹陷目的层位泥页岩有机非均质性评价 |
第三章 页岩油气分级评价标准研究 |
3.1 页岩油分级评价标准研究 |
3.2 东濮凹陷页岩油分级评价标准建立 |
3.3 页岩气分级评价标准 |
3.4 页岩油气资源分级评价的成熟度限定 |
第四章 东濮凹陷页岩有利层系划分及特征 |
4.1 有利层系划分必要性及原则 |
4.1.1 有利层系划分的必要性 |
4.1.2 有利层系划分的原则 |
4.2 东濮凹陷有利层系划分及特征 |
4.2.1 东濮凹陷有利层系划分 |
4.2.2 东濮凹陷有利层系的特征 |
第五章 东濮凹陷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 |
5.1 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 |
5.1.1 东濮凹陷不同级别泥页岩的发育与分布 |
5.1.2 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的原理 |
5.1.3 东濮凹陷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的恢复系数 |
5.1.4 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的评价结果 |
5.1.5 资源丰度分级标准建立及应用 |
5.2 薄夹层油资源潜力评价 |
5.2.1 薄夹层油资源潜力评价的原理 |
5.2.2 薄夹层油资源潜力评价的评价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孟岗集洼陷勘探潜力分析与勘探目标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濮凹陷古近纪断裂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J]. 余海波,程秀申,漆家福,谈玉明,徐田武,周燕. 岩性油气藏, 2019(05)
- [2]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D]. 李龙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3]东濮凹陷古近纪断层活动性对洼陷演化及生烃的影响[J]. 余海波,程秀申,漆家福,谈玉明,徐田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8(06)
- [4]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D]. 信凤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东濮凹陷西南洼沙河街组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 边雷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抗频散逆时偏移在东濮凹陷的应用[D]. 李玄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东濮凹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生排烃特征研究[D]. 余力蓓.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8]东濮凹陷西南洼北部沙河街组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潜力评价[D]. 汪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9]东濮凹陷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的关系[J]. 尚墨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4(04)
- [10]东濮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D]. 孙业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