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理论创新的春天

欢迎来到理论创新的春天

一、迎接理论创新的春天(论文文献综述)

岳子璇[1](2021)在《太行区群英会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奋斗,并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很大程度上讲,就是一部广泛、深入发动人民的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时期采用各种办法放手发动群众,召开群众性大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苦心经营的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太行根据地战略位置紧要。中国共产党于1944年、1946年在此召开了两届规模较大的区级群英大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太行根据地各县域群英会也纷纷召开,且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各有特色。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于1944年11月21日到12月7日召开,会议表彰了抗战和灾荒中出现的英雄模范并总结交流了杀敌与生产经验,发挥了英雄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由于时值战争年代且在1942、1943年大灾荒之后,根据地领导人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黎北县南委泉村作为会议地址。由于各种阻力,会议的筹备工作经历了一些曲折,筹委会的成立使得会议筹备工作滞后的情况有所好转,党政机关、英雄模范都直接参与到了大会的筹备工作中。此次会议具有明显的战时性与暂时性特征,通过实物展览、交流座谈、选举表彰等方式对英雄模范进行激励、动员,获得了人民的真心拥护,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会议使先进的经验得到推广、群众的革命热情大大激发,极大地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深刻地影响了太行区第二届群英大会的召开。太行区第二届群英大会于解放战争初期召开,旨在表彰抗战胜利后太行区涌现出的英雄模范,总结经验、推广传播,以促进战斗、生产、翻身运动的发展,使太行区人民在心理和行动上实现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转变,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条件。会期从1946年12月2日到12月21日,共计19天,第二届群英会的准备工作同样纷繁复杂,太行区各县市政府、机关团体、社会各界、英雄模范的广泛参与保障了会议流程、秩序的合理及完备。与第一届群英大会相比,第二届群英大会在参会英雄的广度、英雄交流的深度及选举表彰的力度方面均有所提高。会后,各解放区新英雄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此次大会是共产党在太行区召开的最后一届群英大会,深远地影响了新中国劳模表彰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除两届区级群英会外,太行县域群英会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中以黎城县群英会最为典型。黎城县群英会在1944年到1946年间召开了三次,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筹备会议,黎城县政府努力克服财政紧张问题,积极开展筹备工作,评选并表彰了一批英雄模范代表。黎城县生产、纺织、合作运动的发展在太行各县优势突出,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也在此落地生根。黎城县群英会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它所凝结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延绵不绝、代代相传。总之,太行区群英大会的召开是根据地时期太行军民的大事,不论是区级群英会还是县域群英会均对太行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塑造英雄模范的方式进行社会动员也可以看出根据地时期共产党对农村社会的控制和管理。

崔陶梦[2](2021)在《潜在的作用力 ——1985年黄山会议的形成、观念与影响》文中提出

刘畅[3](2021)在《《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文中认为《扬州画舫录》是清代人李斗撰写的着名笔记文集,在明清两代种类繁多的稗史笔记中,它作为重要的地方文献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十八卷,注重“以类相从”,在“仿《水经注》之例,分其地而载之”的总的体例安排下,每卷的结构上遵循“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的组织形式,内中交织着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诸种因素,广涉而有系统地缕叙了清代康乾时期,尤为乾隆全盛时期扬州大量社会现实生活之记载,既是扬州地方的,又是当时主流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清代中国社会的总体观照,是考据清代社会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画舫”指形制多样、装饰精美,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交通工具和生活游乐场所。清代扬州“画舫”是中国古代民间游船发展的极盛点,并处在自身内涵集中凸显并被赋予新意义的转折点。“画舫”作为贯穿全书的交通工具和引子,出现在《扬州画舫录》的书名和记载风物的方方面面,载着作者李斗、帝王、官商、市民,引导他们游览于扬州的各地名胜,体会城市的风土人情,投射出人们对城市景观、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的态度,体现了清代扬州社会风气的呈现与演进。本文以史学探究为指针,以《扬州画舫录》作为研究的文献原典进行解读,形成三条路径:首先,《扬州画舫录》文献记载本身的描述线,细读和剖析文献中对于清代扬州画舫和相关市井风物的记载;其次,通过文献寻求更多的佐证线,特别是佐证画舫的前缘,说明文献中记载内容的依据所在;最后,通过文献延伸关于文献阐述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画舫的形式结构、画舫游的兴起对当时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是串联起对文献的诠释,以设计学视阈解读画舫背后呈现的清代扬州风物中的社会生活轨迹、思想观念转变、造物设计形态与功能的流变与演进,从而梳理出古代风物设计史线索。以此,观照“画舫”在古代中国设计史进程中,作为解读清代扬州市井风物的角色和意义,以至于《扬州画舫录》成为了明清时期,尤其是乾清时期的扬州风物志。

曹梦[4](2021)在《俄汉观念词“весна/春”的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观念的研究由来已久,观念词作为承载思维、认知、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不仅在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更成为了语言文化学研究的热门。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观念词被看作是具备一定语言文化特征的,是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于一体的复杂综合物,观念词的研究对进一步深入探索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俄汉观念词“весна/春”作为研究对象,以人类中心论、熟语理论、文本对话理论以及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作为支撑,借助词典释义法、观念分析法、归纳对比法以及语言文化学阐释的方法展开分析。首先对中俄“весна/春”和концепт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说明本文的语料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其次,分别就人类中心论、熟语理论、文本对话理论以及语言世界图景理论进行全面描写,为下文具体分析做好铺垫。词典分析部分,借助词源词典、详解词典以及俄罗斯联想词典,对比“весна/春”在词典释义中的区别,从而分析两者的异同。以词典释义为基础,本文将俄汉观念词“весна/春”置于熟语层面和文学文本层面进行对比分析,将涉及到“весна/春”的熟语做归纳汇总,结合它们所表达的含义以及背后体现的观念差异分别划分为六大类,从而分析背后的文化共性和差异性。同时,结合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CCL语料库)和Национальныйкорпус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俄语国家语料库)搜集到的语料,分别将与весна和“春”相关的用法划分为客观描述类、情感类和其他类,对比后将两个观念词的使用总结为基本对应、不完全对应以及空缺三种情况,从而为下文分析观念词“весна/春”使用异同的原因做好铺垫。基于以上理论和语料的分析,我们将观念词“весна/春”使用异同的原因概括为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以及传统文化等五个方面的因素。最后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加以总结,进一步明确论文的主要思想和结论。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是一次新的尝试,能够帮助外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весна和“春”的含义以及用法,对外语教学、词典编纂以及跨文化交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杨春艳[5](2021)在《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58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数十万复转官兵、支边青年等组成的热血团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北大荒这块千里亘古的荒原上,拉开了大面积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为了丰富单调的垦荒生活,协助文化宣传工作,多才多艺的青年们就地取材,创作了质朴的版画。晁楣是最早一批以北大荒为题材创作版画的北大荒艺术工作者。本文把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起源、发展和完成三个时期,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早期即1958年之前的艺术学习与军旅生涯;中期即1958年前往北大荒至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版画艺术创作转型;后期即1978年至2006年最后一幅版画创作完成。着重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版画艺术风格特点,在研究中结合史实立足作品本身的形式,包括访谈录、日记及文献资料,兼顾历史影像资料等。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的研究,是对晁楣版画风格演变脉络的梳理以及版画风格演变规律的整理,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研究的有力补充和完善,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传承的推动和理论支持。确立了晁楣在北大荒版画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代表者和组织者的重要地位,最终引领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的发展潮流。对于中国版画而言,晁楣版画不应停留在风格和形式层面,他构建的北大荒的现实生活图像的价值远远超出作品本身。全文共分为五章,按时间顺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提出了问题点与研究难点,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研究过程中运用的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晁楣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分别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第二章为晁楣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即通过早期的艺术学习和工作、生活经历促成的早期版画创作实践。第三章分析了晁楣版画中期的主导风格,以及这时期风格对其他人的影响。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晁楣晚期版画中城市题材、工业题材以及形式探索中形成的版画艺术风格,对代表作品进行具体的形式分析,提出晁楣晚期版画风格由繁至简的简约性特点。第五章论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在演变中的规律,生活与环境的变化,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是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改变的原因。最后部分是结论,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分期依据,以及各个时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点,探讨了个人艺术风格变化的客观规律,生活环境的改变艺术风格随之改变,个人艺术素养和观念的改变艺术追求随之改变,艺术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吸收,艺术风格不断变化。

李京泽[6](2020)在《《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第1-3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文是以《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一书为基础撰写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这本书的作者为自然纪录片制作人朴洙容,他是世界上拍摄到野生西伯利亚虎家庭的第一人。该书是朴洙容所拍摄的纪录片《西伯利亚虎三代之死》的文字衍生品,由韩国金宁出版社于2011年9月10日负责出版发行,目前尚无中文译本。此书为纪实动物文学作品,是对一只叫做血腥玛丽的雌虎家族三代进行观察的记录,也讲述了乌苏里土着民把西伯利亚虎当作神信奉的故事。全书共计435页,内容分为五章,笔者选取其中的第一章《血腥玛丽》、第二章《森林之神——阿姆巴》、第三章《相遇,还有离别》作为文本分析对象进行翻译,原文为294页,共计126460字,译文总计116573字。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选题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翻译项目简介,对作者和作品进行了介绍,阐述翻译重点及难点;第三部分为翻译与报告撰写过程,具体说明译前分析与准备、报告撰写流程;第四部分是翻译理论及案例分析,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介绍了指导本次翻译实践的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理论,翻译案例分析分为两个层次即词层、句子层进行,词层翻译则分别根据巴尔胡达罗夫的音译和语义对应理论应用了音译法与直译法、意译法、加注法,依据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转换法理论采用了加词法和减词法;句子层翻译以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转换法理论作为指导,采用了移位法与替换法,并选取翻译文本中的典型例句,理论结合实践展开了详细的剖析;第五部分为结语,对翻译实践报告进行总结,介绍了笔者在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所思所悟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翻译自然纪录片类文本的实践报告,可以在学习翻译理论知识、提升个人翻译能力的同时,为日后翻译相同文本类型的译者提供些许帮助与借鉴。也期待通过笔者翻译的文本内容,为国内拍摄自然与动物纪录片的业内人士、关注野生西伯利亚虎的研究人员与读者、对韩国动物纪录片拍摄与制作感兴趣的朋友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

向玲玲[7](2020)在《艾米莉·狄金森的永恒观及其诗歌创作实践研究》文中指出艾米莉·狄金森一生创作了大量与死亡、复活、永恒、不朽、上帝、乐园等主题相关的诗歌。本文将它们统称为永恒主题诗歌,并从诗人面临的形而上学的困境出发,探讨狄金森的永恒观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狄金森的永恒观形成于19世纪新英格兰的宗教转型期,即从正统的清教思想和新教加尔文宗教义向多元化杂糅思想的转变时期。这些多元杂糅思想包括:一)、强调原罪、天谴、预定、有限救赎等的“正统派”基督教思想;二)、强调爱、仁慈、人类自由意志、个人向善的力量与救赎的关系等的“自由派”基督教思想;三)、以科学理性证明教义与经书真实性的“科学主义神学”思想;四)、浪漫主义文学及有机论诗学;五)、通俗文化,如悼亡诗歌、死亡审美化潮流等。狄金森永恒观的第一个特色,是对基督教观念作“过滤”与“筛选”。她在诗歌中摒弃了“罪”与“罚”的宗教训诫模式,选择较为温暖、人性的神学话语,并以戏仿、归谬、夸张的方式反讽基督教排他的、否定个体意义的观念,如“基督(徒)的得胜”、“天国赐名”、“灵性的身体”等。狄金森永恒观的第二个特色,是对永恒外在于认知的清醒认识与不懈的描绘。一方面,她认识到永恒是一个“安静的谜”,即当代理论家所谓不可进入的“绝对他者”;另一方面,她又试图对永恒主题进行不可言说的言说。这种不可说之说,体现在狄金森大量使用的隐喻语言、“美满结局”式的诗歌结构、“天国非家”的命题转移、“地下村镇”的诗意构建等。她以隐喻书写永恒中的身体和意识,创作出一系列独特的身体隐喻和矛盾的意识隐喻,如处境化的金石身体、变态昆虫与球茎植物的重生隐喻、天国中的微粒身体、矛盾冲突的“天国中的我”(天国语境中的自我意识)等,借助隐喻的超越性思维实现从日常语言到永恒这一未知领域的概念映射,同时又对这种书写的有效性保持质疑。狄金森永恒观的第三个特色,是以“家园”理念为线索,将尘世、死亡、天国三种语境串联在一起。与形而上传统背道而驰的是,她将尘世称为“家园”或“故园”,将永恒天国视作“异乡”或“非家”,将地下墓园描绘为“地下村镇”、“地下都城”等尘世家园的仿制品,在揭示“天国家园”理念的内在矛盾与虚假性的同时,以“尘世天堂”、“死亡家园”的隐喻来重建自己的家园理念。面对信仰危机及随之而来的对彼岸未知深渊的恐惧,狄金森首先以反讽姿态解构了形而上的、基督教传统中的永恒观,同时又试图以诗歌语言的方式再次接近永恒、感知永恒、重建永恒。虽然她未能冲破认知的局限性而破解这个“安静的谜”,却在永恒的观照下赋予生命、死亡、人类的经历以独特的连续性与意义。

肖继飞[8](2020)在《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程改革无论在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实践探索层面都焕发着勃勃生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开放和繁荣的景象。关于“整体性教学”的研究与发展,基本上理清了教学的内涵、特征与结构系统,建立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和评价系统,完成了小学语文整体性教学在理论层面的建构。面对“停课不停学”的新形势,新挑战,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研究目前还是空白,结合现有的理论,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继承创新,整体规划,系统设计,重点突破,丰富整体性教学理论的同时,通过一线的教学实践,让理论和实践互补,让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抓住和把握关键性问题,为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研究开辟一条新路,以适应语文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研究以小学语文整体性教学理论为基础,以线上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为参考,发现线上教学具有的复杂性造成整体性方面的缺失,线上需要整体性教学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线上开展整体性教学具有一定优势,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线上整体性教学能够做到有理有据,趋利避害,并有条件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确定了整体性、全面性、个性化、生本性和生成性的教学原则;探索出人文主题融合、以问题为导向、学习氛围营造、任务驱动学习、鼓励自主探究、家校互动合作的教学策略;明确了聚焦语文要素、厘清内部关联、搭建方法支架和开展综合活动教学方法。线上可运用灵活多元的教学方式开展整体性教学。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的实践。利用最有效的单元整体教学组织形式,结合研究者的实际教学情况,确定了教学内容,有步骤实施教学:先单元导读,然后精读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及时反馈评价。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春天”为主题,第二单元以“关爱”为主题,在实践中,开展了线上单元整体性教学,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了多维融合和多元参与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整体全面发展。通过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学生获得提升,整体全面发展的同时,探究能力加强。教师也得到提升,研究的意识加强,专业化水平提高。总之,线上教学和整体性教学优势互补,让本研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推动线上整体性教学进一步研究,用成果倒逼机制,促使教师推出更多有研究价值和示范意义的课例,并在智能化与信息化的今天,促使教师和教育教学与时俱进。

姚懿[9](2020)在《《春》课例比较研究 ——以于漪、王松泉、余映潮三位语文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文学作品中,散文同小说、诗歌以及戏剧同等重要,其内容短小精悍,应用生动的文字进行抒情以及叙事。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其具备其他文体所没有的特殊性,教学者难以把握散文教学的特点,导致这一部分的教学并没有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散文教学中,写景抒情这一类的散文更为特别,如何进行写景散文教学?也许一时难以定论,但至少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共识:散文教学必须符合散文的文体特征,而一些研究者或散文作者关于散文的研究及体会,进入散文教学研究视野后将会有利于散文教学水平的提升。而在写景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抒情散文这几类散文阅读中,需要通过学生对写景类散文的中心思想作出整体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近况作出剖析,可以意识到大多数学生会在散文学习中出现以下文体:没有明确结构层次,抓不住景物特征,把握不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观揣测,套用术语,概括不全。然而,根据这一现状,需要语文教师重视特级教师的教学模式,他们能够针对散文教学作出自己特有的见解,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作出不一样的教学变动,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文章的真实情感,这都能够给语文教师带来丰富的授课经验。因此,本文通过于漪、王松泉以及余映潮这三位语文特级教师执教的《春》课例为核心,基于课例比较研究对他们各自的课例作出详细剖析,归纳出他们在写景抒情类散文中的教学要点,才可以为语文教师带来明确的教学指导,为散文教学带来全面化的教学模式。本文的基本写作框架如下:第一章,详细阐述三位语文特级教师所执教《春》的背景。其中涵盖了《春》的教学内容以及有关作者的简要概述;根据多个版本对《春》作出定位分析,思考选取该篇散文的意义何在;针对三位特级教师进行简要概述,结合他们的经历以及成为特级教师方面作出阐述,对他们为《春》进行公开授课作出对比评析,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第二章,根据不同的视角分析三位语文特级教师对于《春》的授课情况。具体涵盖“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最后获取的教学效果这三个关键部分。根据这三个部分作出对比,归纳出特级教师授课的异同点,在“怎么教”部分从教法和学生收到的效果进行比较。第三章,该部分涵盖授课给学生带来的启示、给同行教学者的启示以及写作方面的启示三个方面。针对三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情况,总结出写景抒情这一类散文的教学要点,才可以给教师队伍带来散文教学的借鉴意义。

丁明秀[10](2020)在《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文中指出本文以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这个时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作为研究的史料依据。在全面搜集散落于东北各大报纸副刊与杂志中的有关沦陷区儿童文学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梳理,深入解读,力图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同时,以东北殖民语境为背景,利用全方位的视角,通过对儿童文学的类型、主题、艺术表现及儿童文学作家、理论批评等多方面的考察,形成对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发展状况的整体建构。纵向上,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放置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整体历程中,横向上,与同时期其他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进行对比。以期可以在宏观层面了解、把握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而探求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儿童文学的存在形态。揭示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创作者受制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选择,归纳概括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第一部分梳理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二是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第二部分具体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殖民语境是沦陷时期东北儿童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通过对统治机构、文化政策、教育措施和文学阵地的分析,明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存语境。第三部分划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类型。以报纸《泰东日报》的儿童副刊《儿童专刊》《儿童周刊》《少年》等(1931—1945)、《大同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儿童与学生》等(1933—1942)、《盛京时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周刊》等(1933—1942)、《国际协报》的儿童副刊《儿童》等(1934—1936)及杂志《满洲学童》(1936.10—1945.3)、《新满洲》(1939.1—1945.4)、《新青年》(1935.10—1942.6)、《麒麟》(1941.6—1945.1)等作为切入口,梳理、评析东北沦陷时期的童谣、儿童诗,童话,儿童小说,儿童剧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以期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面貌。第四部分考察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群体。通过对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成就突出的作家杨慈灯,郑毓钧、未名等有影响的作家及站在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创作情况的考察,致力于展现儿童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同时探究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和由此引起的作品主题转型,并阐释其中的文化意义。第五部分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多样主题与艺术特色。在殖民统治之下,儿童文学主题表现出反抗、潜隐反抗与迎合三种倾向,每种主题倾向中都包含着复杂、多样的表达方式,而且这三种主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互相渗透和流变的特征。第六部分是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通过对东北沦陷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呈现的特征分析,勾勒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方向。东北沦陷区这个特殊时空使得儿童文学既遭到殖民统治的束缚,也使其在政策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文化殖民主义的二律悖反性使得东北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迎接理论创新的春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理论创新的春天(论文提纲范文)

(1)太行区群英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空前大事: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述论
    第一节 重筹备:第一届群英会之前期酝酿
        一、战争、天灾中酝酿会议
        二、会址的选择
        三、材料收集与英模推选
    第二节 稳落实:第一届群英会之具体议程
        一、实物展览激励
        二、交流座谈鼓舞
        三、选举表彰带动
    第三节 促革命:第一届群英会之会后效应
        一、争当杀敌英雄
        二、努力达到“耕三余一”
        三、蓬勃发展的文化生活
    小结
第二章 再攀高峰:太行区第二届群英会探析
    第一节 忙中有序:纷繁复杂的会前工作
        一、选举参会英雄
        二、布置大会展览馆
        三、确保会议秩序
    第二节 不断调整:灵活多样的会议内容
        一、资格审查与领导报告
        二、英雄的经验创造
        三、英雄受奖荣归
    第三节 空前绝后:第二届群英大会的独特效应
        一、新英雄主义迅速发展
        二、翻身英雄大显身手
        三、太行区最后一届群英会
    小结
第三章 典型案例:太行区群英会影响下的黎城县群英会
    第一节 思想引领:黎城县第一届群英会
        一、历史与现实的加持
        二、曲折的筹备工作
        三、英雄的彰显
    第二节 思想到技术的转型:黎城县第二届群英会
        一、群英会的资金来源
        二、英雄模范的“发明”与“检讨”
        三、“组织起来”的创造
    第三节 技术到组织的再转型:黎城县第三届群英会
        一、以石寸金为代表的劳动英雄
        二、纺织英雄与合作英雄的独特经验
        三、参战自学模范与模范干部的特征
    小结
结语
    一、太行区群英会的特征分析
    二、太行区群英会的发展演变
    三、太行区群英会的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范畴、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论述思路
第一章 《扬州画舫录》文献诠释
    第一节 画舫录记
        一、李斗生平
        二、行旅历程
        三、文心会友
    第二节 历史背景
        一、城池水系
        二、盐商富庶
        三、文化繁荣
        四、天子南巡
        五、社会风尚
        六、方志编修
    第三节 文献述考
        一、版本辑要
        二、版本考订
        三、辑录实例
        四、佐证考辩
第二章 画舫前缘——画舫陈迹演变探寻
    第一节 “舫”的解字
        一、“水”与“舟”的哲学
        二、“方”“舟”解字
        三、“舫”的象形会意
    第二节 “舫”的由变
        一、从“并木”到“并舟”
        二、“双体画舫”的产生
        三、“舫”的内涵转变
    第三节 画舫遗存
        一、实物遗存
        二、图像遗存
    第四节 外籍载录
        一、外籍友人访华游记
        二、中外游船比较
第三章 扬州画舫——“画舫”的百态生活
    第一节 扬州“舫”源
        一、驳船改造
        二、当地制造
        三、域外引进
    第二节 名号牌匾
        一、画舫雅称
        二、画舫舫扁
    第三节 功能种类
        一、座船与水上交通
        二、御舟与天子南巡
        三、酒船与湖上盛宴
        四、灯船与湖上夜游
        五、花船与扬州花市
        六、歌船与笙歌戏曲
        七、堂客船与清代女性
        八、妓舸与小秦淮风月
        九、龙船与龙船市
        十、买卖船与湖上商业
        十一、书画船
    第四节 画舫形制
        一、画舫之“形”
        二、画舫之“饰”
        三、画舫之“具”
    第五节 画舫游路
        一、城门水关
        二、画舫码头
        三、景点聚集
第四章 画舫游事——与游人雅趣的互相映照
    第一节 李斗游记
        一、江园七夕夜游
        二、秋思山房水行避暑
    第二节 游事雅趣
        一、画舫礼仪
        二、画舫娱乐
        三、游事服务
    第三节 画舫交游
        一、诗会雅集
        二、湖上交游
        三、湖上叫化
    第四节 画舫泛游
        一、西湖舟游
        二、秦淮画舫
        三、苏州画舫
第五章 画舫游“兴”——风物风貌的流变兴衰
    第一节 画舫“市”
        一、“市”“会”习俗
        二、花市、庙会与朝山进香游
        三、百业竞驰
    第二节 陆上画舫
        一、造园中的“画舫”记载
        二、从舫居到舫屋
        三、别致陆地游
    第三节 奢靡之游
        一、清扬之“奢”
        二、上行下效与炫耀性消费
        三、游宴奢靡
    第四节 画舫禁游
    第五节 画舫游衰
结语
附件一: 李斗行旅年谱
附件二: 《扬州画舫录》版本对照表
附录三: 《扬州画舫录》记载画舫相关内容一览表
附件四: 佐证文献一览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俄汉观念词“весна/春”的语言文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ФЕРАТ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问题提出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四、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
    五、论文研究框架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俄汉观念词“весна/春”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人类中心论
        (一)人类中心论的起源与发展
        (二)人类中心论的定义
        (三)语言学研究与人类中心论
    二、熟语理论
        (一)俄语熟语
        (二)汉语熟语
        (三)俄汉熟语中的民族文化因素
    三、文本对话理论
        (一)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二)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
        (三)文学文本与语言信息单位
    四、语言世界图景与观念世界图景理论
        (一)世界图景
        (二)语言世界图景
        (三)语言世界图景与观念世界图景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俄汉观念词“весна/春”在词典层面的阐释分析
    一、俄汉观念词“весна/春”的词源分析
        (一)весна的词源分析
        (二)“春”的词源分析
    二、俄汉观念词“весна/春”的词典释义
        (一)весна的词典释义
        (二)“春”的词典释义
    三、俄汉观念词“весна/春”的词源、词典释义异同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俄汉观念词“весна/春”在熟语中的对比分析
    一、带观念词весна的俄语熟语分类
        (一)动植物类
        (二)农业种植类
        (三)春天特征类
        (四)寓意说理类
        (五)自然现象类
        (六)情感类
    二、带观念词“春”的汉语熟语分类
        (一)动植物类
        (二)农业种植类
        (三)春天特征类
        (四)寓意说理类
        (五)客观规律类
        (六)情感类
    三、俄汉观念词“весна/春”在熟语使用中的异同
        (一)共性分析
        (二)差异分析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俄汉观念词“весна/春”在文学文本中的对比分析
    一、带观念词весна的俄语文学文本分类
        (一)客观描述类
        (二)情感类
        (三)其他类
    二、带观念词“春”的汉语文学文本分类
        (一)客观描述类
        (二)情感类
        (三)其他类
    三、俄汉观念词“весна/春”在文学文本使用中的异同
        (一)基本对应
        (二)不完全对应
        (三)空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俄汉观念词“весна/春”使用影响因素分析
    一、自然环境
    二、社会环境
    三、思维方式
    四、宗教信仰
    五、传统文化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的意义
    二、问题点与难点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二)国外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晁楣艺术风格形成背景
    一、晁楣版画艺术的时代背景
        (一)北大荒开发前概略
        (二)北大荒垦建与党的文艺方针
        (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
    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军旅生活与艺术学习
        (二)第二阶段:生活历练与艺术创新
        (三)第三阶段:时代浪潮与艺术升华
    小结
第二章 晁楣早期版画风格(1950—1958 年)
    一、艺术学习与训练
    二、早期版画创作实践
        (一)军人形象与“斗争性”的延续
        (二)军人形象与新时代的接轨
    三、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
        (一)题材创新
        (二)艺术语言(构图、刀法、颜色)
        (三)套色木刻
        (四)早期风格特点
    小结
第三章 晁楣中期版画风格(1958-1978 年)
    一、开创北大荒版画主导风格
    二、中期版画风格案例分析
        (一)林业题材
        (二)工业题材
        (三)农业题材
    三、中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色
        (一)大景加小人创作模式
        (二)具有现实主义写实性
        (三)重色版和副版
        (四)崇高历史风格的凸显
    小结
第四章 晁楣后期版画风格(1978—2006 年)
    一、城市题材的版画风格
        (一)由农村到城市
        (二)由垦荒到城市
        (三)由叙事到抒情
    二、工业题材的版画风格
    三、形式探索的版画风格
        (一)雪松系列:《雪松》、《松谷》、《天柱》
        (二)大树系列:《冬晨》、《傲霜》、《大树》
        (三)几何系列:《春曲》、《新居》、《留君不住》
    四、晁楣后期版画风格的简约性
        (一)由繁至简的成因
        (二)后期风格简约性的特征
        (三)由繁至简的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晁楣版画风格演变中的规律探讨
    一、生活与环境的变化
    二、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
    三、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晁楣年表
    附录2 晁楣版画事记
    附录3 晁楣版画作品年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第1-3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
    1.2 选题意义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2.1 作者简介
    2.2 作品简介
    2.3 翻译重点及难点
第三章 翻译与报告撰写过程
    3.1 译前分析与准备
    3.2 报告撰写流程
第四章 翻译理论及案例分析
    4.1 翻译理论的选择
    4.2 词层翻译案例分析
        4.2.1 音译法
        4.2.2 直译法
        4.2.3 意译法
        4.2.4 加注法
        4.2.5 加词法
        4.2.6 减词法
    4.3 句子层翻译案例分析
        4.3.1 移位法
        4.3.2 替换法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B原译文对照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艾米莉·狄金森的永恒观及其诗歌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注释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第2章 狄金森的永恒观
    2.1 永恒是什么?
        2.1.1 “永恒”溯源
        2.1.2 狄金森的永恒观
    2.2 狄金森诗歌中的永恒
        2.2.1 神性的永恒
        2.2.2 他性的永恒
第3章 永恒中的身体
    3.1 身体是什么?
        3.1.1 “身体”溯源
        3.1.2 狄金森的身体观及其表现形式
    3.2 狄金森永恒诗歌中的身体
        3.2.1 “地下村镇”中的金石身体意象
        3.2.2 变态昆虫与球茎植物的重生隐喻
        3.2.3 永恒天国中的微粒身体意象
        3.2.4 面孔:从物化到深渊的两极
        3.2.5 永恒中的身体:无法以隐喻归化的他者
第4章 永恒中的意识
    4.1 意识是什么?
        4.1.1 意识与自我意识
        4.1.2 狄金森的意识观
    4.2 狄金森诗歌中的意识
        4.2.1 现世语境中意识的矛盾作用
        4.2.2 永恒语境中的意识与自我意识
        4.2.3 意识的自我指涉与不可满足的认知渴求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8)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整体性教学常态化实践
        (二)整体性教学理论的学习
        (三)“停课不停学”挑战与机遇
    二、概念界定
        (一)线上教学
        (二)小学语文整体性教学
        (三)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及评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及评述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的问题与内容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
        (一)研究状况方面
        (二)理论体系方面
        (三)策略探索方面
        (四)课程开发方面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整体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整体性
        二、关联性
        三、层次结构性
        四、有序性
    第二节 基本特征
        一、课程设计的整体性
        二、课程要素的关联性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四、课堂类型的多样性
        五、教学活动的综合性
    第三节 基本形态
        一、形态模型
        二、形态特征
    第四节 教学设计
        一、设计路线
        二、设计课型
    第三节 教学评价
        一、评价模型
        二、评价目的
第二章 小学语文线上教学整体性的缺失与需要
    第一节 线上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与说明
        二、调查对象与内容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四、线上教学的现状
    第二节 线上教学整体性的缺失
        一、学生“学”方面
        二、教师“教”方面
    第三节 线上整体性教学的优势
        一、可行性
        二、创新性
第三章 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的探索
    第一节 线上整体性教学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全面性原则
        三、个性化原则
        四、生本性原则
        五、生成性原则
    第二节 线上整体性教学的策略
        一、人文主题融合
        二、以问题为导向
        三、学习氛围营造
        四、任务驱动学习
        五、鼓励自主探究
        六、家校互动合作
    第三节 线上整体性教学的方法
        一、聚焦语文要素
        二、厘清内部关联
        三、搭建方法支架
        四、开展综合活动
    第四节 线上整体性教学的方式
        一、资源分享
        二、在线直播
        三、录制微课
        四、交流平台
第四章 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的实践
    第一节 教学内容及实施步骤
        一、教学内容
        二、实施步骤
    第二节 教学实践及案例评析
        一、以二年级下册一单元为例
        二、以二年级下册二单元为例
    第三节 线上整体性教学评价
        一、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二、多维融合
        三、多元参与
第五章 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的反思
    第一节 教学成效
        一、学生的提升
        二、教师的提升
    第二节 教学反思
        一、加强研究
        二、成果倒逼
        三、与时俱进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成果
    三、研究局限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春》课例比较研究 ——以于漪、王松泉、余映潮三位语文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课例比较分析法
第一章 “说”课:三位语文特级教师《春》课例比较研究的背景介绍
    一、“说”《春》
        (一)《春》内容阐述
        (二)《春》在教材中的定位
        (三)选定《春》的原因
    二、“说”教师
        (一)三位语文特级教师的简介
        (二)语文特级教师课堂的研究价值
    三、“说”课例
        (一)《春》课例的相关内容介绍
        (二)三位教师《春》课堂的基本流程
        (三)“他人”对《春》的评课简述
第二章 “评”课:从几个维度比较三位特级教师《春》课例中的异同
    一、“教什么”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二、“怎么教”
    三、达到的教学效果
        (一)于漪:重视细节,学以致用
        (二)王松泉:体会文章写法,激发学生潜能
        (三)余映潮:分块训练,提升学生的能力
第三章 “论”课:《春》课例分析对写景抒情性散文教学的启示
    一、关于学生的启示
        (一)学情的正确把握
        (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
    二、关于教师的启示
        (一)注重朗读
        (二)理清文章思路
        (三)品味语言
        (四)摘抄积累材料
    三、关于写作教学的启示
        (一)结构:总—分—总
        (二)主题式写景
        (三)写作顺序
        (四)感官写景
        (五)虚实结合
        (六)动静结合
        (七)修辞
        (八)写景抒情式的点题
        (九)善用具有表现力的词语
结语
参考文献
注释
附录
致谢

(10)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理由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理由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儿童文学史研究
        (二)关于东北儿童文学研究
        (三)关于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四)关于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溯源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倡导
        (二)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二、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
        (一)东北新文学运动
        (二)20年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形态
第二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
    一、严苛的统治机构
    二、极端的文化政策
    三、奴化的教育措施
    四、飘摇的文学阵地
第三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类型
    一、童谣、儿歌与儿童诗
        (一)童谣
        (二)儿歌
        (三)儿童诗
    二、童话
        (一)童话与教育
        (二)“纯童心文学”与讽刺控诉
        (三)借鉴中改写
        (四)翻译童话的殖民想象
    三、儿童小说
        (一)现实主义的儿童短篇小说
        (二)描画“世界”的长篇儿童小说
    四、儿童剧
        (一)报刊中的儿童剧
        (二)广播中的儿童剧
第四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作家研究
    一、突出的作家——杨慈灯
        (一)异化形象书写现实人生
        (二)利用幻想增强作品趣味
        (三)揭露儿童精神受到摧残
    二、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
    三、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
        (一)殖民地生存境遇的书写
        (二)失去家园者的无限悲凉
        (三)麻木到觉醒的转变历程
第五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一、深重的苦难
        (一)生活的困苦
        (二)精神的创伤
        (三)生命的消亡
    二、激烈的抗争
        (一)反抗者的旗帜
        (二)抗争中的和声
        (三)黑暗里的低吟
    三、满洲的颂歌
        (一)悬赏征文
        (二)献纳文体
    四、艺术特色
        (一)东北方言俗语的运用
        (二)隐喻反讽的运用
第六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批评
    一、儿童文学批评的成果
    二、儿童文学批评的内容
        (一)关注读者与呼唤作品
        (二)童话创作的理论建树
        (三)童话的整体、个案批评
    三、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
结语
    一、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
    二、文化殖民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后记

四、迎接理论创新的春天(论文参考文献)

  • [1]太行区群英会研究[D]. 岳子璇. 山西大学, 2021(12)
  • [2]潜在的作用力 ——1985年黄山会议的形成、观念与影响[D]. 崔陶梦. 四川美术学院, 2021
  • [3]《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D]. 刘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4]俄汉观念词“весна/春”的语言文化对比研究[D]. 曹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D]. 杨春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第1-3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 李京泽. 山东大学, 2020(05)
  • [7]艾米莉·狄金森的永恒观及其诗歌创作实践研究[D]. 向玲玲. 浙江大学, 2020(08)
  • [8]小学语文线上整体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 肖继飞. 西南大学, 2020(05)
  • [9]《春》课例比较研究 ——以于漪、王松泉、余映潮三位语文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为例[D]. 姚懿. 西南大学, 2020(05)
  • [10]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D]. 丁明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欢迎来到理论创新的春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