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S教育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白新伟,胡珠楠,王虎,陈定梅,张萍,李煜[1](2021)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文中提出无机化学课程在"学生中心"和"产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下,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模块化、分层次改革教学内容,双向挖掘地方特色思政元素,打造接地气无机化学课程思政课等途径,对无机化学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冯宇宁[2](2021)在《人教版和鲁科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化学课程改革进入深化阶段,高中化学教材重新编写是必然的趋势。伴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简称新课标)的面世,我国的高中化学教材以新课标的中心思想为指导进行重新编写,并于2019年走进人们的视野。但即将从事化学教师行业的学生和一线教师存在着对新教材并不熟悉,依赖个人经验,穿新鞋走老路等问题。因此对2019年出版的高中化学教材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他们认识和使用教材,并对各个版本的教材的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优化课堂教学。本文通过整理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学者对国内外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的现状;在教材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比较研究法从内容选择,内容组织以及内容呈现方式等三个维度对新人教版教材和新鲁科版教材中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两版新教材在三个维度存在的异同点;为了了解一线教师对新教材的认识状况,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得出一线教师对新教材的认识情况;基于教材比较研究结果和教师访谈结果,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教学建议;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以及本文提出的教学建议等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案例。通过对人教版和鲁科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比较研究,得出两版新教材存在的异同点:首先是在内容选择维度,两版新教材选择的核心元及其化合物一致,且知识的深度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十分注重教材体现的德育价值,并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的普及。但新人教版教材更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且呈现的实验内容更丰富;新鲁科版教材则更好外显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其次是内容组织维度,两版新教材都采用“章—节”结构进行编排,在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内容都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编排相结合的编排方式。然后是内容呈现方式维度,两版新教材的栏目种类丰富多样,但出现的频率上,新人教版教材更具优势;新人教版教材更注重实验探究类和拓展资料类栏目的使用,新鲁科版教材则更注重方法类栏目的使用。两版新教材使用较多的图片类插图是实验类和化学与社会发展类图片,同时新鲁科版教材更注重表格类插图的使用。两版新教材有超过一半的题目符合新课标习题设计原则,且新人教版教材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习题更多。最后,还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教学建议,分别是:第一,深入研读分析课标和教材,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第二,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化学核心知识;第三,善于创设真实且富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第四,善于运用栏目素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第五,认识实验价值,重视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第六,善于借鉴不同版本教材,对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当然,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宋彦伟[3](2021)在《高中化学与大学高分子化学教学衔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高分子化学在材料、能源、信息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对高分子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我国现有高考体系与化学课程改革的影响下,高中对高分子化学知识重视程度不高,学生高分子化学知识基础不同,导致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陷入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因此,为了丰富高中高分子化学知识的内容与结构,帮助学生从高中化学向大学高分子化学顺利过渡,培养大学高分子化学新型专业人才,本文对高中与大学高分子化学教学衔接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国内外高分子化学教学衔接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与思路。其次,以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包括2007年版与2019年版)与化学工业出版社潘祖仁主编的《高分子化学》(第五版)为例,对高中化学教材与大学高分子化学教材从课程标准、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点的内容三个方面入手,找出了两本教材中存在的衔接问题。然后,对高中生与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高中教师与大学教师进行访谈,以期得到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存在的衔接问题,以及教师对高中与大学高分子化学衔接的看法和建议。接着,在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高中教学衔接实践,研究教学衔接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态度与能力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教学衔接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教学实践的反思,从教师、学生、教材等角度提出了实现有效衔接教学的建议。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存在的衔接问题。第一,高中注重的是高分子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大学高分子化学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专业素质的提高。第二,高中与大学知识体系完全不同,高中教材知识编排散乱,选取的是最基本、最典型的知识内容,大学教材知识体系具有系统性与完备性,内容上侧重聚合机理与聚合动力学。第三,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依然沿用高中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与大学高分子化学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不适应性。第四,大部分教师对高中与大学高分子化学教学衔接问题不够重视,造成大学与高中高分子化学知识的断层,学生进入大学后容易产生畏难心理。(2)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在高中阶段进行高中化学与大学高分子化学教学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对高分子化学知识与结构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兴趣与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后续高分子化学的学习效果。
邹李[4](2021)在《药学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思政"是一种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理念,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中心任务的有效途径。无机化学是药学类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无机化学课程特点,探索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途径,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医药人才。
陈志好[5](2020)在《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新的《中学普通课程方案(2017年,2020年修订)》。《方案》明确规定,中学教师应学习开发、使用、整合和传播学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利用有条件的课程材料,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研究,最终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自计划颁布以来,中学课堂生活方式得到了逐步的提升和改善,但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并未得到足够重视。而且现有关高中习题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甚少,而高中处理习题的时间占据高中化学教学时间的一半左右,所以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的效率依赖于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的根基是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因此,研究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探究了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四所高中化学习题教学中教师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了问题背后原因,同时了解了高中学生对化学教学习题生活化的意见并作出反馈,而且,本研究还提出了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具体实例和方法。本研究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在现代教育下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且呈现了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并提出了对应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主要梳理了与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有关的生活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思想和STS教育理论,并从教育心理学角度作出分析。第三部分为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功能、途径及原则。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功能包括认识论功能、方法论功能和教学论功能;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途径包括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原则包括合理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第四部分是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卷调查设计及实施,由调查问卷的调查设计以及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构成。第五部分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问卷调查的统计及分析。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教学观念落后、及时反馈欠缺、课外实践数量不足、目的性不足、评价方式单一问题;后分别在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家长层面、学生层面、教学层面对现状进行分析。第六部分为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案例及实践。最后是本研究的结论与反思,总结了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同时阐述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在调查结果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学科本质和学科价值,为化学习题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习题编写融入生活实例;习题改造加入化学实验;习题选编注重科学前沿性;习题组编联系社会实践;习题重构借助于化学史料;习题创设巧用新闻素材。
贺丽华[6](2020)在《高中化学教学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 ——以“电化学基础”为例》文中提出2019年4月,河北省颁布了《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高考科目采取“3+1+2”的模式,录取采取“专业+院校”的组成方式。方案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与大学所学专业、未来的职业选择联系在一起,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并结合高校专业要求选择高考科目。为了适应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在基础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之相关的专业与职业繁多,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职业、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形成健全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正确选择高考科目以及未来大学专业和从事的职业。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本市高中教学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总结了与化学相关的专业和职业种类,依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2017版高中化学新课标中可以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高中化学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策略。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对张家口市三所普通高中的289名学生和66名教师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师生一致肯定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自我认知薄弱、专业与职业信息获取不足、缺少社会生活实践是致使学生不能准确的规划未来专业与职业的主要因素。教师需要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培训,在教学中多普及相关的专业和职业信息,尽早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未来职业规划打下基础。(2)总结了以化学为主干课程的大学本科共计13大类40个专业,并根据化学相关专业和职业绘制了以化学学科为中心的四层职业靶心图。依据所获得化学专业或相关职业信息,结合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给出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内容和策略,为高中化学教学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3)以“电化学基础”为例,用“知识线”、“职业线”“认知发展”三条主线对这一章节的教学设计进行梳理,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电化学的社会热点、电化学涉及的专业与职业等信息,设计了融合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案例,并进行了“教-学-评”一体化有效教学。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通过教学获得了相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知识及初步认识与电化学相关的专业和职业。
梁建君[7](2020)在《埃塞俄比亚高中化学教材的分析研究》文中认为非洲国家的中学教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实施课程改革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教材作为课程的物化载体,一直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关注点。埃塞俄比亚是典型的非洲国家,在“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倡议下,中埃(塞)两国在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愈加密切。在埃塞俄比亚教育部逐步改革中学课程的形势下,对其高中化学教材开展分析研究,总结该教材的特点并借鉴我国中学化学课改成果理出相应的编订建议,以期为今后的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出相关启示。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旨在阐明研究的背景、现状和框架等。在中埃(塞)教育合作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抓住埃塞政府大力发展中学教育之契机,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埃塞俄比亚高中化学教材开展研究,为埃塞高中化学课改传递“中国经验”的同时也弥补当前国内对非教育研究的不足。第二部分旨在阐明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总结已有的教材分析经验基础上,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分析思维,建立本文的教材分析理论模型。该模型囊括教育背景、课程目标、内容分析、呈现方式、特点与建议五个要点。第三、第四部分是论文的主要内容。前者主要分析埃塞的教育背景以及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产生背景和期望实现的课程目标;后者从内容选择、结构分析和呈现方式对埃塞高中化学教材进行详细分析:内容选择按类对教材中的化学认知性和技能性知识、科学史知识和STS教育内容进行罗列;结构分析从教材的体例和体系结构展开剖析;呈现方式则对教材的栏目、插图和习题的设计和选取进行研究。第五部分归纳该教材的特点并理出适当的编订建议。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该教材存在脱离课程培养目标、教材内容难度过大、教材结构偏学科化的特点与不足;并对此提出匹配和改进课程目标、适当降低教材的难度、提升教材整体科学性的编订建议。第六部分提出对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相关启示。从教育要素角度来看,今后的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要关注以下四点:财务要素中多援建化学实验室、人员要素中着重关注教师教育、结构要素中拓宽中学教育领域、信息要素中深入非洲教育研究。
吕晓丹[8](2020)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学科与生涯教育相融合的课程研究 ——以洛阳市第二中学为例》文中指出自2014年国家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后,生涯教育逐步被大众所熟悉。同时在新高考改革的指引下,高中生将不再分文理科,他们将依据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高考选考科目。河南省虽还未实行,但高考改革可以说是势在必行,那么如何让高中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结合本校生涯教育的开展,对化学课堂上渗透生涯教育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今后化学学科与生涯教育融合课程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建议。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及案例分析法四种方法展开探究。全文分为六个章节。首先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研究,利用文献资料、专业书籍等了解化学学科理论、生涯教育理论以及涉及到的心理学理论等。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找到化学学科与生涯教育的内涵之间的联系,为后续研究两者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重点对比国内外化学与生涯教育融合课程的实施情况,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化学教材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发现国内生涯教育还在摸索发展中,鲜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在教学目标上虽也有涉及生涯教育层面,但仅提及对于学生价值观层面的要求,职业发展层面幷没有明确的要求,且所占比例较小。而教材上相关生涯教育内容则较为分散且隐晦,对比国内人教版和鲁科版两版教材,能够看到鲁科版教材在这方面比人教版教材渗透的要更多些。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比研究取长补短,借助国外的优秀经验帮助我们对课程目标做更细致的解读,在现有课程设置基础上加大化学学科与生涯教育间的融合,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以达到让化学学科与生涯教育更好地融合的目的。针对洛阳市第二中学实施生涯教育的现状及效果本文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可知学生对生涯教育已经普遍接受并认识到其重要性,也认可学校生涯教育的积极正面影响。但是我校高中生也表示重要性虽然明确,但是目前的课程仍然无法满足他们的生涯规划需求,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一步探究如何有效的在化学课程中融入生涯教育。针对以上对比研究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结合本人实践经验,将生涯教育分为价值观教育和职业生涯培养两部分,其中侧重价值观培养的融合课程又分为融合了STSE教育的化学课程、通过化学史融合价值观教育的化学课程以及融合了审美价值观的化学课程三类;职业生涯教育方面,本文以人教版化学必修2教材为例,整合了其中涉及的相关职业,幷探索出三种课程模式,分别为图片及视频展示课程、角色扮演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随后分别将它们带进化学课堂,整合出对应的实践课程案例,旨在探究出一套具有操作性、可行性的方案。综合以上探究,要想让化学课程与生涯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学校层面,综合分析可知学科融合课程是目前较好的生涯教育模式,还需要加大推行力度;教师层面,需要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融合价值观教育和职业生涯培养,在备课时加入生涯教育相关素材,从平时做起,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高中生的生涯教育,帮助他们科学有效的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同时,由于本人研究时间、资源及能力的局限性,本课题依然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对教材中涉及的价值观教育和职业观教育内容整理的还不够全面;没有在全校范围内大面积发放问卷,导致没能对不同年级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本校规模小,一线化学教师少,因此本课题研究没有设计教师调查问卷;以上融合课程案例或有不全面不合理之处。最后,希望能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针对本课题进行分享探究。
刘智博[9](2018)在《生物高考STSE试题分析及对课堂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STSE是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Environment)的简称。STSE教育的前身是STS教育,随着环境教育的出现,STSE教育应运而生。而在生物学科高考命题中STSE试题的比例也逐年提升。如果能合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思想,STSE教育也将对于生物学教学有着更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法梳理STSE相关理论;其次应用数理统计法对20152017年间全国各个省市的高考STSE试题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STSE试题常用的命题情景;再次,通过访谈法,对高中生物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STSE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实施情况;最后用案例分析法进行STSE教育的教学设计,并实施与评价。同时,在生物学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组织“生物爱好者社团”进行酸奶的制作,在生物学课外活动中渗透STSE教学理念。通过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得出如下结论:(1)2015年2017年全国高考试题中STSE命题已在高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类试题考查比例较大;(2)对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启示:(1)加强生物学实验设计能力的教学,重视实验设计的教学;(2)关注生物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在日常教学中尽可能的关注前沿的生物问题,及时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3)注重生物科学史及地方传统技术的教学;(4)对于人类疾病等健康和免疫等方面的问题,要引起重视;(5)关注可持续性发展,环境教育尤为重要。(3)生物高考STSE试题在内容上考查相对比较全面,对应《考试大纲》中的内容主要是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考查的内容基本都是II级;(4)一线教师对于STSE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重视程度都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5)在课堂教学中使用STSE教学案例,使用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演示实验,小组合作等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STSE教育;(6)通过实施生物学的校本课程,可在课堂之外渗透STSE教育。由于本人能力及时间有限,在教学经验、理论水平等方面尚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便在STSE教育方面能有更深入的研究。
许江涛[10](2015)在《浅谈化学教学中STS教育的实施》文中提出将STS教育思想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科技创新。本文介绍了STS教育思想的概念、意义及兴起的背景,重点说明其在化学教育中实施应采取的做法。
二、STS教育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S教育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教学目标 |
2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
1)逐步探索“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教学模式 |
2)线上和线下融合[13],充分利用线上资源 |
3)推进“无机化学课程资源库”建设 |
4)探索推进理论与实验“两课”深度融合 |
5)加强实验教学改革,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15] |
6)探索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
3 课程实施具体策略 |
1)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
2)在课堂之外教学策略 |
3)教学实施效果 |
4 课程改革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
1) OBE教育理念下改革教学模式 |
2)模块化、分层次改革教学内容 |
3)双向挖掘地方特色思政元素,打造接地气课程思政课 |
5 小结 |
(2)人教版和鲁科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论综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材比较是促进化学课程改革的动力 |
1.1.2 新教材是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 |
1.1.3 教材比较是培养社会主义创新人才的需要 |
1.1.4 教材比较有助于解决新教材使用面临的问题 |
1.1.5 元素及其化合物在高中化学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化学教材比较研究状况 |
1.2.1 中外不同版本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状况 |
1.2.2 国内不同版本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状况 |
1.2.3 高中化学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的比较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概念界定 |
1.4 理论基础与教材分析模型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人教版和鲁科版化学新教材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比较研究 |
2.1 对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选择的比较 |
2.1.1 对选择内容与课标要求符合程度分析 |
2.1.2 对具体内容选择的比较分析 |
2.2 对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组织的比较研究 |
2.2.1 对必修内容整体组织编排的比较分析 |
2.2.2 对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组织编排的比较分析 |
2.3 对元素及其化合物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 |
2.3.1 对栏目设置的比较研究 |
2.3.2 对插图的比较研究 |
2.3.3 对习题的比较研究 |
2.4 对元素及其化合物比较研究的总结 |
2.4.1 内容选择比较分析小结 |
2.4.2 内容组织比较分析小结 |
2.4.3 呈现方式比较分析小结 |
2.5 化学教师对两版化学新教材认识情况的访谈调查 |
2.6 相关的教学建议 |
3 以“铁的重要化合物”为例的教学设计 |
3.1 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
3.2 “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
4 阶段性研究成果与展望 |
4.1 阶段性研究成果 |
4.1.1 两版新教材内容选择维度的总结 |
4.1.2 两版新教材内容组织维度的总结 |
4.1.3 两版新教材呈现方式维度的总结 |
4.1.4 相关教学建议 |
4.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3)高中化学与大学高分子化学教学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创新之处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教学衔接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发展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建构主义理论 |
3 高中化学与大学高分子化学教材的衔接情况 |
3.1 高中课程标准分析 |
3.1.1 课程性质 |
3.1.2 课程理念 |
3.1.3 教材整体设计思路 |
3.1.4 课程目标 |
3.1.5 课程内容标准 |
3.2 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
3.3 教材知识点分析 |
3.3.1 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分布 |
3.3.2 知识点的内容 |
3.3.3 知识点的呈现方式 |
3.4 教材衔接性总结 |
4 高中化学与大学高分子化学衔接情况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问卷与访谈的编制与实施 |
4.2 高中部分结果分析 |
4.2.1 高中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2.2 高中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2.3 高中部分总结 |
4.3 大学部分结果分析 |
4.3.1 大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3.2 大学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3.3 大学部分总结 |
5 高中教学衔接实践 |
5.1 研究概述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研究思路 |
5.2 教学衔接实践 |
5.2.1 教学衔接原则 |
5.2.2 教学衔接案例 |
5.3 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
5.3.1 化学成绩分析 |
5.3.2 调查问卷分析 |
5.4 教学实践结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对教师的建议 |
6.2.2 对学生的建议 |
6.2.3 对教材的建议 |
6.2.4 对国家教育相关部门的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化学与大学高分子化学衔接问题调查问卷(高中生版) |
附录2 高中化学与大学高分子化学衔接问题调查问卷(大学生版) |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 高分子化学知识检测卷 |
附录5 高中教学衔接效果调查问卷 |
致谢 |
(4)药学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
1.1 高校立德树人的需要 |
1.2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
2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 |
2.1 提高教师素养 |
2.2 挖掘思政元素 |
2.3 创新教学思路 |
3 结语 |
(5)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生活化”的概念 |
2.1.2 “教学生活化”的概念 |
2.2 理论依据 |
2.2.1 建构主义思想 |
2.2.2 生活教育理论 |
2.2.3 STS教育理论 |
3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功能、途径及原则 |
3.1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功能 |
3.1.1 认识论功能 |
3.1.2 方法论功能 |
3.1.3 教学论功能 |
3.2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途径 |
3.2.1 教学情境生活化 |
3.2.2 教学内容生活化 |
3.2.3 教学方式生活化 |
3.3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原则 |
3.3.1 主体性原则 |
3.3.2 探究性原则 |
3.3.3 开放性原则 |
3.3.4 合理性原则 |
4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卷调查设计及实施 |
4.1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问卷调查设计 |
4.1.1 调查问卷的目的 |
4.1.2 调查研究的程序 |
4.1.3 问卷内容的设计 |
4.2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卷信效度检验 |
4.3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问卷调查的实施 |
4.3.1 调查样本的选择 |
4.3.2 调查实施的过程 |
5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问卷调查的统计及分析 |
5.1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现状分析 |
5.1.1 教学观念落后 |
5.1.2 及时反馈欠缺 |
5.1.3 评价方式单一 |
5.1.4 目的性不足 |
5.1.5 课外实践数量不足 |
5.2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存在问题分析 |
5.2.1 学校层面 |
5.2.2 教师层面 |
5.2.3 教学层面 |
5.2.4 学生层面 |
5.2.5 家长层面 |
6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案例及实践 |
6.1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案例 |
6.1.1 基本理论 |
6.1.2 基本概念 |
6.1.3 元素化合物 |
6.1.4 化学实验 |
6.1.5 化学计算 |
6.2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策略 |
6.2.1 习题编写融入生活实例 |
6.2.2 习题改造加入化学实验 |
6.2.3 习题选编注重科学前沿性 |
6.2.4 习题组编联系社会实践 |
6.2.5 习题重构借助于化学史料 |
6.2.6 习题创设巧用新闻素材 |
7 研究结论及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附录 |
附录Ⅰ 高中化学教师习题教学生活化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Ⅱ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学生访谈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中化学教学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 ——以“电化学基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
1.2.1 国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
1.2.2 国内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的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问题 |
1.4 创新点、研究方法及路线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2 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职业生涯规划 |
2.1.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2 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
3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
3.1 调查研究的内容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过程 |
3.2 调查研究的数据分析 |
3.2.1 学生调查分析 |
3.2.2 教师调查分析 |
3.3 调查结论 |
4 高中化学教学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与实践 |
4.1 重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教师素质 |
4.2 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准备 |
4.2.1 了解更多化学专业以及职业信息 |
4.2.2 分析课标及教材,发掘可以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内容 |
4.3 教学准备 |
4.3.1 预设教学目标 |
4.3.2 融合方式 |
4.3.3 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预设 |
4.3.4 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
4.3.5 教学内容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研究 |
4.4 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
4.4.1 原电池教学案例 |
4.4.2 化学电源教学案例 |
4.4.3 电解应用教学案例 |
4.4.4 金属的化学腐蚀与防护教学案例 |
4.5 教学实践过程 |
4.5.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4.5.2 教学实施 |
4.5.3 前测与后测 |
4.5.4 教学效果评价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埃塞俄比亚高中化学教材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走出去”背景下中埃(塞)教育合作进入新时代 |
2.中学教育发展已成为埃塞俄比亚政府的关注重点 |
3.埃塞俄比亚教育改革对高中化学课程提出新要求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文献趋势分析 |
2.文献观点综述 |
3.文献述评 |
(四)核心概念 |
1.化学课程 |
2.化学教材 |
3.教材分析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内容与框架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材研究的理论基础 |
1.人本主义理论 |
2.STS教育理论 |
3.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
(二)教材分析的模型建构 |
1.教材分析要点 |
2.模型建构 |
三、埃塞俄比亚高中化学教材的背景分析 |
(一)埃塞俄比亚的教育概述 |
1.现代教育的发展 |
2.现代学制的确立 |
(二)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产生背景 |
1.亟须提升的教育质量 |
2.2009年全面课程改革 |
3.埃塞高中化学课程设置 |
(三)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产生依据 |
1.埃塞高中化学课程定位 |
2.埃塞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
3.埃塞高中化学课程目标 |
四、埃塞俄比亚高中化学教材的具体分析 |
(一)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选择 |
1.化学知识的分类 |
2.化学认知性知识 |
3.化学技能性知识 |
4.科学史知识 |
5.STS教育内容 |
6.埃塞化学教材内容选择的特点 |
(二)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结构分析 |
1.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体例结构 |
2.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体系结构 |
(三)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呈现方式 |
1.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栏目设计 |
2.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插图选取 |
3.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习题设置 |
五、埃塞俄比亚高中化学教材的特点与建议 |
(一)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特点 |
1.脱离课程培养目标 |
2.教材内容难度过大 |
3.教材结构偏学科化 |
(二)埃塞高中化学教材的编订建议 |
1.匹配和改进课程目标 |
2.适当降低教材的难度 |
3.提升教材整体科学性 |
六、启示与展望 |
(一)对中非教育合作的相关启示 |
1.财务要素中多援建化学实验室 |
2.人员要素中着重关注教师教育 |
3.结构要素中拓宽中学教育领域 |
4.信息要素中深入非洲教育研究 |
(二)研究展望 |
1.参考文献的局限和对策 |
2.化学教材的选择和延伸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埃塞高中化学实验室和化学教材中演示实验的问卷 |
附录2 Questionnaire About Ethiopian High School Chemistry LaboratoryAnd The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s in Chemistry Textbooks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学科与生涯教育相融合的课程研究 ——以洛阳市第二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2.化学学科与生涯教育相融合的课程理论研究 |
2.1 化学学科教育相关理论 |
2.2 生涯教育相关理论 |
2.3 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 |
3.国内外化学学科与生涯教育相融合课程的对比研究 |
3.1 国外化学与生涯教育融合现状研究 |
3.2 国内化学与生涯教育融合现状研究 |
3.3 洛阳市第二中学的实施现状 |
3.4 基于已有研究的思考 |
4.化学学科与生涯教育相融合课程在洛阳二中发展现状及实施效果的调查分析 |
4.1 问卷的编制和发放 |
4.2 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
4.3 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思考 |
5.高中化学学科与生涯教育相融合课程的实践案例分析 |
5.1 侧重价值观培养的融合课程 |
5.2 侧重职业生涯培养的融合课程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高中化学与生涯教育融合现状的调查问卷(在校学生版) |
附录2:高中化学与生涯教育融合效果的调查问卷(已毕业学生版) |
附录3:开放性问题实录 |
致谢 |
(9)生物高考STSE试题分析及对课堂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及对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对象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综述法 |
(二)数理统计法 |
(三)访谈法 |
(四)案例研究法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STS教育 |
(二)STSE教育 |
(三)STSE试题 |
二、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三)STSE理论 |
第三章 生物高考中STSE试题分析 |
一、2015-2017 年高考中STSE试题比例 |
(一)试题基本情况 |
(二)试题数据统计 |
(三)结果及分析 |
二、2015-2017 年高考中STSE试题情景分类 |
(一)2015 年高考STSE试题情景分类 |
(二)2016 年高考STSE试题情景分类 |
(三)2017 年高考STSE试题情景分类 |
(四)近三年来高考生物 STSE 试题情景分析总结 |
三、2015-2017 年高考中STSE试题的课标内容及考纲要求的分类 |
(一)《考试大纲》对生物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
(二)2015 年STSE试题在课标内容及在考纲中的要求分类 |
(三)2016 年STSE试题在课标内容及在考纲中的要求分类 |
(四)2017 年STSE试题在课标内容及在考纲中的要求分类 |
(五) 小结 |
四、高考STSE试题对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
(一)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
(二)注重将生物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 |
(三)注重将生物科学史及地方传统技术应用于教学中 |
(四)关注人类疾病,将健康疾病问题与教学中相关内容结合 |
(五)注重环境教育,教学中关注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 |
第四章 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标 |
二、调查内容 |
(一)访谈内容 |
(二)访谈提纲 |
三、对象与方法 |
(一)访谈对象 |
(二)访谈方法 |
四、访谈具体内容 |
(一)教师对STSE教育的理解 |
(二)教师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STSE教育的理解和运用 |
(三)教师对生物教科书中STSE素材的利用 |
(四)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对STSE教育的渗透 |
(五)高考中STSE试题的考查情况 |
五、访谈结果分析及启示 |
(一)结果分析 |
(二)启示 |
第五章 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
一、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STSE教育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实施 |
(三)课后反思和评价 |
二、课外活动中的STSE教育 |
(一)校本课程渗透STSE教育 |
(二)活动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一、高考STSE试题研究 |
二、STSE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
第七章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的情况访谈提纲 |
个人情况简介 |
致谢 |
(10)浅谈化学教学中STS教育的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意义 |
2 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采取的做法 |
2.1 在化学课堂上渗透STS教育 |
2.2 实验教学中, 实施STS教育 |
2.3 捕捉生活场景中的化学素材, 让学生感受STS教育 |
2.4 举办科普讲座, 实施STS教育 |
2.5 走出校园, 实地参观, 开展STS教育 |
3 结语 |
四、STS教育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J]. 白新伟,胡珠楠,王虎,陈定梅,张萍,李煜. 云南化工, 2021(06)
- [2]人教版和鲁科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比较研究[D]. 冯宇宁. 南宁师范大学, 2021(02)
- [3]高中化学与大学高分子化学教学衔接研究[D]. 宋彦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药学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邹李. 广东化工, 2021(07)
- [5]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D]. 陈志好.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高中化学教学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 ——以“电化学基础”为例[D]. 贺丽华.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7]埃塞俄比亚高中化学教材的分析研究[D]. 梁建君.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8]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学科与生涯教育相融合的课程研究 ——以洛阳市第二中学为例[D]. 吕晓丹. 西南大学, 2020(01)
- [9]生物高考STSE试题分析及对课堂教学的启示[D]. 刘智博. 沈阳师范大学, 2018(11)
- [10]浅谈化学教学中STS教育的实施[J]. 许江涛. 科技视界, 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