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与建筑类型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卢亚娟[1](2021)在《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文中提出类蒙古包在延承传统蒙古包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土木类、或其他新型材料及建造逻辑,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形态,满足当代牧民对空间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实地调研及案例分析,可发现蒙古包作为蒙古族传统住居,以哈那、乌尼、套脑等小构件装配式为主,显然无法满足类蒙古包空间形态多样化的需求,导致类蒙古包空间形态受结构形式的制约而呈现滞后性。现代类蒙古包采用混凝土、砖混、钢结构等建筑材料,使地域性文化减弱,同时对草原环境造成破坏,使传统蒙古包的现代传承被失语性表达。在当今注重生态可持续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人居环境与地域性文化更为关注与重视,而木材在材料特性、空间感受及结构形式的独特性与适宜性,深受欢迎被广泛应用。因此,呼吁回归地域性,以木结构对其现代结构形式进行更新替换,创造出新型类蒙古包空间形态,成为当下值得探究的课题。本论文试图将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与适宜性木结构相结合,以期解决当下存在的空间形态与结构的适应性问题,改善类蒙古包的存在现状,拓展其空间适用范围,对传统进行延承与再现。论文研究内容首先通过调研与对国内外案例解析,对类蒙古包空间形态进行整理与归纳,发掘其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对木结构建筑空间结构体系解析,了解木材特性与结构形式,探究与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相匹配的结构形式。再通过对类蒙古包空间设计适应性探讨,对历史同源范例中的向心收分式与穹窿式的空间形态进行转译尝试,以期对现有类蒙古包空间形态进行补充与完善。最后,通过将适宜性木结构与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相结合进行研究性转译设计呈现,从而为木结构类蒙古包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杨静[2](2021)在《面向众创空间的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策略研究 ——以包头糖厂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城市的迅速扩张,大量旧工业建筑被拆除,大拆大建带来严重的工业文明的破坏、城市文化的断层和资源的浪费,工业建筑的转型迫在眉睫。而此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战略时代背景下,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需要在城市中寻找更多的空间载体。2016年国务院部署了加大扶持并鼓励将闲置厂房、仓库等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和双创基地的发展战略。该政策为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提供了契机。旧工业建筑改造和众创空间在哪些方面契合,面向众创空间转型的旧工业建筑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这些都是本文待研究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旧工业建筑改造与众创空间的适应性,为旧工业建筑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众创空间的设计提供借鉴也为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策略导则。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对众创空间的空间特征、结合模式、功能组成进行了解析,对旧工业建筑的空间类型、空间结构、改造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从区位资源、空间尺度、结构类型三个方面分析旧工业建筑改造众创空间的可行性。综合多种因素,选取4个典型旧工业建筑改造的众创空间案例,进行SD法的问卷调查研究。通过对案例调研的数据进行分组分析,研究在不同改造方式下,人们对空间使用的心理感受评价的差异。再运用因子进行数据的分析、筛选,抽取,提取最能影响使用心理感受的三个影响因子,将提取的三个因子命名为外部空间环境因子、内部空间因子和室内物理环境因子,最终从这三个层面提出适应性改造策略。本章最后包头糖厂为改造项目,结合包头糖厂现存的问题和周边人群的使用需求,运用外部空间环境、内部空间和室内物理空间三个方面策略对包头糖厂进行适应性改造。
王一然[3](2021)在《基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研究的再生实践》文中提出随着城市更新的加快,既有建筑的数量也持续增加。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旧工业建筑,对其改造与再利用成为最常见的更新做法,更新模式也随着功能类型增多而体现的更为丰富。但是很多改造后的项目出现了再次闲置的情况,剖析其原因,主要问题在于:前期对改造再利用的功能定位、城市发展的需求、旧工业建筑自身具备的条件均缺乏系统分析和论证;同时相关理论研究更多关注改造与再利用的策略和方法,而对于改造后的跟踪评价研究较匮乏,导致很多改造项目出现“虎头蛇尾”的状态,因此探讨适宜的改造模式,尤其是集城市发展、区域需求、单体优势于一体的适宜改造模式显得更为迫切。基于以上的背景分析,本研究将旧工业建筑适宜更新模式的分析作为再生实践的切入点。首先通过案例统计与文献研究,筛选出实践频率较多的五类更新模式:博览功能模式、居住功能模式、工业遗产公园模式、办公模式、创意产业园模式。对这几类模式特点进行阐述,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分析各类模式与旧工业建筑本身之间的相适性,总结出适宜的改造手法,发现目前旧工业建筑改造存在的普遍问题。同时,对不同模式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案例中各类模式现存的优点与缺点,并通过不同案例的对比研究,总结出影响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选取的三个层面,即城市层面、区域层面、单体层面。之后以更新模式为研究主体,从这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对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选择的策略。最后以保定恒天纤维厂改造项目的实践出发,根据前文所得出的策略,对其进行多层面分析,最终对纤维厂更新模式进行整体策划。当前对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的选取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则通过对于现有的改造案例与文献等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影响旧工业建筑改造模式的三个方面,并提出了选取更新模式的策略,丰富了关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类型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力图为今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的选取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秦璐[4](2021)在《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时代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工业时期的既有工业建筑废弃闲置。近年来,既有工业建筑改造虽已增多,但是大部分建筑仍采用传统的功能置换改造方式,缺乏与绿色理念相结合的改造意识,导致改造后的建筑存在室内舒适度差、能源消耗大等问题。同时,我国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建设,针对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再利用出台了相应的标准与政策。因此,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相关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目前,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相关研究,主要注重围护结构的性能提升和技术设备的应用,而对建筑空间组织与形体优化的探讨较为匮乏。结合当下设计结合气候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从气候适应性角度入手,针对既有工业建筑的形体空间提出相应的绿色改造策略。从而实现既有工业建筑空间环境的高舒适和低能耗双重目标。本文首先对内蒙古地区的气候特点、既有工业建筑概况、建筑特点和改造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该地区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的现存问题。然后,分析了气候适应性理论的调节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建筑实践,确立了以空间形态为核心的气候适应性研究角度,以及场地布局、建筑空间和建筑界面三个划分层级。结合前文既有工业建筑的原有特点,挖掘气候因素与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之间的关联性,得出了以微气候调节为主的场地布局优化、以能量管理为主的建筑空间调整和以气候调控为主的建筑界面更新三个关联层级。接下来,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阅读,详细解读了我国不同气候区中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案例在三个方面的改造做法,通过案例对比总结分析,提取可借鉴之处。最后,针对内蒙古地区的气候特点,得出既有工业建筑气候适应性改造的因地制宜、整体协调和技术适宜三大改造原则,并依据该原则提出了场地布局防风、建筑空间适寒以及建筑界面缓冲的气候适应性改造策略。同时,对内蒙古地区乌海市的昕源化工厂,提出相应地气候适应性改造策略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使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能够回归到建筑设计的本体层面,通过建筑空间自身的改造,来实现对自然气候的利用和调节,充分挖掘建筑自身的节能潜力,减少后期的主动式技术的补充,在营造舒适室内环境的同时,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本文研究对于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具有理论贡献与实践应用价值。
邵菲菲[5](2021)在《当代艺术视野下的集装箱建筑实验》文中认为
王得旭[6](2021)在《基于建筑类型学理论下的纪念性景观设计手法研究》文中认为
李昊翼[7](2021)在《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及评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建建筑建设速度的放缓,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发展进入平台期,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从设计阶段、建造阶段逐渐转向实际运行阶段。由于不同因素对公共建筑终端运行能耗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公共建筑的功能类型与使用情况差异化很大。因此,在同一水平线上实现对公共建筑终端运行能耗的横向比对及分析,满足公共建筑在运行阶段开展节能工作的不同应用场景下、对不同类别终端能耗进行评定的技术要求是当下需要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因此,本研究以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的国内公共建筑样本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主成分——聚类方法为核心的公共建筑终端能耗影响因素的降维及整合方法。以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样本为基础,利用多元线性归回拟合等数学手段,建立终端能耗与归一化后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数学关系表达,形成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标准化修正模型的公共建筑终端能耗评定公式,分别针对终端总能耗及终端分项能耗进行评定打分,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建筑终端能耗水平。在典型应用场景下,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公共建筑终端能耗评定方法,针对具体建筑案例进行终端能耗定额修正、建筑能效提升潜力分析及节能改造终端能耗的预估测评。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低能耗公共建筑的因素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处理之后,可将具体的分因素降维整合为新的具有普适性、代表性的同质类因子:建筑外部气象条件、建筑本体特性和建筑使用情况。(2)建立了办公建筑、宾馆饭店、商场建筑及医院建筑的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数学模型。(3)对不同气候区、不同性质的公共建筑标准化后的终端总能耗及分项能耗的赋值评分结果如下:1)办公建筑样本终端总用能密度标准化差值的最大值为10.49kgce/(m2·a),最小值为1.44kgce/(m2·a),波动范围9.05kgce/(m2·a),样本平均标准化差值为3.76;评分最高分为满分100分,最低得分为81.26分,最高分与最低分差值为18.74分,样本平均得分为86分;其中建筑使用情况分项能耗标准化差值的置信值最大,为1.26kgce/(m2·a),建筑本体特性分项能耗标准化差值的置信值最小,为0.81kgce/(m2·a)。2)宾馆饭店样本终端总用能密度标准化差值的最大值为7.45kgce/(m2·a),最小值为0.63kgce/(m2·a),波动范围6.87kgce/(m2·a),样本平均标准化差值为3.20;评分最高分为满分100分,最低得分为77.62分,最高分与最低分差值为22.38分,样本平均得分为83分;其中建筑本体特性分项能耗标准化差值的置信值最大,为1.71kgce/(m2·a),建筑使用情况分项能耗标准化差值的置信值最小,为0.46kgce/(m2·a)。3)商场建筑样本终端总用能密度标准化差值的最大值为9.08kgce/(m2·a),最小值为0.35kgce/(m2·a),波动范围8.73kgce/(m2·a),样本平均标准化差值为3.22;评分最高分为满分100分,最低得分为76.34分,最高分与最低分差值为23.66分,样本平均得分为85分;其中外部气象条件分项能耗标准化差值的置信值最大,为0.98kgce/(m2·a),建筑使用情况分项能耗标准化差值的置信值最小,为0.65kgce/(m2·a)。4)医院建筑样本终端总用能密度标准化差值的最大值为8.01kgce/(m2·a),最小值为0.25kgce/(m2·a),波动范围7.76kgce/(m2·a),样本平均标准化差值为2.41;评分最高分为满分100分,最低得分为80.59分,最高分与最低分差值为19.41分,样本平均得分为87分;其中外部气象条件分项能耗标准化差值的置信值最大,为0.70kgce/(m2·a),建筑本体特性分项能耗标准化差值的置信值最小,为0.60kgce/(m2·a)。(4)公共建筑能耗额定案例中,经标准化修正后的能耗定额与未修正前的差异率为9.07%;经标准化修正后的节能改造节能量与未修正前的差异率为54.55%。
曹斌华[8](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安昊嘉[9](2021)在《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一世纪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2006年起,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领我国乡村地区进入深入发展阶段,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再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重新成为国家建设的核心焦点。晋东南地区乡村地理文化环境独特,存留着大量历史悠久、古迹丰富的传统村落。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中,传统村落呈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性,乡村风貌与聚落肌理受到极大的破坏。如何在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同时又能传承传统乡村的文化内核与建筑基因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晋东南地区长治市与晋城市的多个典型乡村为主要分析对象,在乡村聚落层面与住宅建筑层面对晋东南地区乡村进行历时性研究,以探究该地区乡村的发展特征与演变动因。第二章结合地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进行整体分析。整合地理空间、气候条件和文化交融等演进背景分析晋东南乡村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探究晋东南地区乡村的物质和人文环境以了解其发展的基础,为后续演变路径的探究提供原型。第三章在聚落视角上,探讨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形态演变的特征。首先对聚落单元的布局演变特征、发展方向性等方面进行探究,利用调研实例论证多种不同类型的晋东南乡村的发展路径;其次对晋东南地区乡村的公共空间如入口空间、道路关系、公共建筑的发展演变路径进行探究,探究聚落层面空间组织形式的变化规律。第四章在居住建筑视角上进行实例调研。以晋东南地区传统民居为原型,对乡村院落空间进行演变研究,探索院落空间组织形式发展的特征;对乡村住宅平面形态、功能分布、立面与装饰特征、建造技术与材料等几个方面的演变路径逐层探索,解读乡村住宅发展的延续性与差异性。第五章基于前文关于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与住宅演变趋势,总结出乡村住宅形式演变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政策实施、人口比例、文化影响等几个方面探究推动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演变的核心动因。第六章根据目前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村民对于乡村建设的内在需求,在传统村落保护、旧区整治和住宅营建等方面提出晋东南乡村的适应性发展目标与策略。只有完善保护政策、革新产业发展模式等乡村外部规划和传承传统文化、适应生活场景等乡村内部需求两方面形成合力,才有可能实现晋东南地区乡村的文化特征传承和聚落可持续发展。
曹勇[10](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二、建筑与建筑类型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与建筑类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木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类蒙古包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空间形态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类蒙古包建筑空间形态解析 |
2.1 类蒙古包建筑发展沿革 |
2.2 传统蒙古包空间原型解析 |
2.2.1 传统蒙古包空间秩序 |
2.2.2 传统蒙古包平面形态 |
2.2.3 传统蒙古包竖向空间形态 |
2.3 类蒙古包平面形态解析 |
2.3.1 类蒙古包空间秩序 |
2.3.2 传统类蒙古包平面形态 |
2.3.3 现代类蒙古包平面形态 |
2.4 类蒙古包竖向空间形态解析 |
2.4.1 单层竖向空间形态 |
2.4.2 复式竖向空间形态 |
2.4.3 多层竖向空间形态 |
2.5 类蒙古包外显空间形态解析 |
2.5.1 基于材料差异的形态变化 |
2.5.2 基于空间功能的形态变化 |
2.6 类蒙古包建筑的前沿探索解析 |
2.6.1 传统建筑结构形式的类蒙古包解析 |
2.6.2 现代建筑结构形式的类蒙古包解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木结构建筑空间结构体系解析 |
3.1 木结构特性解析 |
3.1.1 材料特性 |
3.1.2 结构特性 |
3.2 传统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 |
3.2.1 抬梁式结构体系 |
3.3 现代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 |
3.3.1 杆件结构体系 |
3.3.2 板壳结构体系 |
3.3.3 块材结构体系 |
3.4 木结构建筑节点构造 |
3.4.1 传统工程节点 |
3.4.2 现代工程节点 |
3.5 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与木结构的适宜性 |
3.5.1 圆形空间的适宜性结构 |
3.5.2 矩形空间的适宜性结构 |
3.5.3 多空间组合的适宜性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木结构类蒙古包空间设计适应性探讨 |
4.1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转译 |
4.1.1 类蒙古包的象征性内涵 |
4.1.2 类蒙古包的仪式化空间 |
4.1.3 类蒙古包的场所感 |
4.2 历史同源范例空间形态类比解析及补充转译 |
4.2.1 向心收分式空间形态 |
4.2.2 穹窿式空间形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木结构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研究性设计 |
5.1 方案设计一中国传统抬梁式木结构类蒙古包转译 |
5.1.1 方案定位及构思 |
5.1.2 空间组织形态 |
5.1.3 适宜性建造技术 |
5.1.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
5.2 方案设计二快速装配式现代木结构类蒙古包 |
5.2.1 方案定位及构思 |
5.2.2 空间组织形态 |
5.2.3 适宜性建造技术 |
5.2.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
5.3 方案设计三多空间组合式木结构类蒙古包 |
5.3.1 方案定位及构思 |
5.3.2 空间组织形态 |
5.3.3 适宜性建造技术 |
5.3.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录 |
附录B 表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毕业设计图纸 |
(2)面向众创空间的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策略研究 ——以包头糖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的兴起 |
1.1.3 众创模式的迅速发展 |
1.1.4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的良好前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解析及范围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3 研究现状评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的基础研究 |
2.1 旧工业建筑改造理论与研究 |
2.1.1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相关理论 |
2.1.2 旧工业建筑建筑分类及特征 |
2.1.3 旧工业建筑改造模式分析 |
2.2 众创空间相关理论与研究 |
2.2.1 众创空间特征 |
2.2.2 众创空间结合模式 |
2.2.3 众创空间功能组成 |
2.3 旧工业建筑与众创空间的适应性分析 |
2.3.1 区位资源相近 |
2.3.2 空间尺度匹配 |
2.3.3 建筑结构可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的案例调研与分析 |
3.1 调研方法和案例的选择 |
3.1.1 调研方法的选择 |
3.1.2 调研案例的选择 |
3.2 SD法案例调查的内容 |
3.2.1 北京朗园ideapod众创空间 |
3.2.2 北京77 文创园梦想加众创空间 |
3.2.3 北京东四共享际优客工场 |
3.2.4 上海威海路wework联合办公 |
3.3 使用人群分析和SD法问卷调查设计 |
3.3.1 使用人群类型和行为特征 |
3.3.2 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 |
3.3.3 SD法案例调查表的设计 |
3.4 SD法案例调查数据分析 |
3.4.1 调研案例数据分析 |
3.4.2 不同分组的数据分析 |
3.5 调研数据因子分析 |
3.5.1 因子分析 |
3.5.2 因子轴轴取 |
3.6 适应性改造要素的提取及相关问题总结 |
3.6.1 外部空间环境适应性要素 |
3.6.2 内部空间适应性改造要素 |
3.6.3 室内物理环境适应性改造要素 |
3.7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面向众创空间的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策略 |
4.1 面向众创空间的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原则 |
4.1.1 建筑原真性原则 |
4.1.2 建筑新旧共生原则 |
4.1.3 开放共享原则 |
4.1.4 空间弹性可变的原则 |
4.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2 外部空间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策略 |
4.2.1 交通空间的共享 |
4.2.2 外部形态的优化 |
4.2.3 工业景观的重塑 |
4.3 建筑内部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 |
4.3.1 空间重构方式 |
4.3.2 空间组织形式 |
4.3.3 功能性空间设计 |
4.3.4 弹性可变空间的设计 |
4.4 室内物理环境适应性设计策略 |
4.4.1 采光通风 |
4.4.2 色彩材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众创空间的包头糖厂适应性改造实践 |
5.1 项目概况与解析 |
5.1.1 项目概况 |
5.1.2 区位交通 |
5.1.3 周边人群需求调研 |
5.2 项目定位 |
5.2.1 园区整体规划 |
5.2.2 单体建筑现状及问题 |
5.3 适应性改造设计 |
5.3.1 外部空间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 |
5.3.2 内部空间适应性改造设计 |
5.3.3 室内物理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 |
5.4 本章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片索引 |
附录B 表格索引 |
附录C 公众需求的众创空间设计问卷调查 |
附录D 面向众创空间改造的旧工业建筑.使用满意度评价 |
附录E 包头市糖厂改造意向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毕业设计图纸 |
(3)基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研究的再生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阐述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类型 |
2.1 国内外更新模式发展历程 |
2.1.1 国内更新模式发展历程 |
2.1.2 国外更新模式发展历程 |
2.2 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研究 |
2.2.1 单一功能模式 |
2.2.2 复合功能模式 |
2.3 旧工业建筑改造存在的问题 |
2.3.1 更新模式不满足城市需求 |
2.3.2 地理位置与功能模式需求不符 |
2.3.3 内部空间与功能不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调研与分析 |
3.1 单一功能模式案例调研 |
3.1.1 朝阳规划艺术馆 |
3.1.2 广州天河创想公社——泊寓 |
3.1.3 广东中山岐江公园 |
3.1.4 上海滨江道办公楼 |
3.2 复合功能模式案例调研 |
3.2.1 天津意库创意产业园 |
3.2.2 上海M50 创意产业园 |
3.3 对比分析 |
3.3.1 城市对比 |
3.3.2 区域对比 |
3.3.3 单体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适宜模式研究 |
4.1 基于城市层面的更新模式研究 |
4.1.1 顺应城市发展需求 |
4.1.2 结合地域人文影响 |
4.1.3 明确开发主体 |
4.1.4 城市层面小结 |
4.2 基于区域层面的更新模式研究 |
4.2.1 满足区域需求 |
4.2.2 发挥交通优势 |
4.2.3 区域层面小结 |
4.3 基于单体层面的更新模式研究 |
4.3.1 建筑空间的优化 |
4.3.2 建筑结构的适配 |
4.3.3 单体层面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保定市恒天纤维厂改造更新为例 |
5.1 保定市恒天纤维片区改造更新概述 |
5.1.1 项目概况 |
5.1.2 建设现状条件 |
5.2 城市层面——分析总体规划 |
5.2.1 城市概况 |
5.2.2 城市发展定位 |
5.2.3 纤维厂总体规划方向 |
5.3 区域层面——所选片区更新 |
5.3.1 区域需求 |
5.3.2 交通便利程度 |
5.3.3 片区的更新 |
5.4 单体层面——单体改造设计 |
5.4.1 基地建筑分析 |
5.4.2 建筑单体设计 |
5.4.3 景观元素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录 |
附录B 表录 |
附录C 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方案图纸展示 |
(4)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既有建筑改造的现存问题 |
1.1.3 设计结合气候的发展趋势 |
1.1.4 绿色建筑普及的迫切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综述小结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气候适应性 |
1.4.2 既有工业建筑 |
1.4.3 绿色改造 |
1.4.4 内蒙古地区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研究——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改造分析 |
2.1 内蒙古气候特点 |
2.2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概况 |
2.2.1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发展历程 |
2.2.2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分布情况 |
2.3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特点 |
2.3.1 场地布局特点 |
2.3.2 建筑空间特点 |
2.3.3 建筑界面特点 |
2.4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现状 |
2.4.1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改造方式 |
2.4.2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改造案例分析 |
2.4.3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现存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研究——基于气候适应性理论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分析 |
3.1 气候适应性理论 |
3.1.1 气候适应性调节原理 |
3.1.2 气候适应性影响因素 |
3.1.3 气候适应性建筑实践 |
3.2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分析 |
3.2.1 以微气候改善为主的场地布局优化 |
3.2.2 以能量管理为主的建筑空间调整 |
3.2.3 以气候调控为主的建筑界面更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践研究——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案例分析 |
4.1 调研对象的选择 |
4.2 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案例分析 |
4.2.1 天津天友建筑设计中心 |
4.2.2 苏州建筑设计研究院 |
4.2.3 上海申都大厦 |
4.2.4 深圳南海意库 |
4.3 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案例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策略研究——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气候适应性改造策略 |
5.1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原则 |
5.1.1 因地制宜原则 |
5.1.2 整体协调原则 |
5.1.3 技术适宜原则 |
5.2 场地布局防风 |
5.2.1 紧凑防寒建筑布局 |
5.2.2 生态改善室外环境 |
5.3 建筑空间适寒 |
5.3.1 集约控温建筑体型 |
5.3.2 过渡缓冲空间组织 |
5.3.3 气候调试腔体空间 |
5.4 建筑界面缓冲 |
5.4.1 保温耐寒复合界面 |
5.4.2 双层调控复合界面 |
5.4.3 绿化隔热叠加界面 |
5.5 实践——乌海市昕源化工厂 |
5.5.1 项目概况 |
5.5.2 改造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录 |
附录B 表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7)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及评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研究 |
1.2.2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评定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及评定方法概述 |
2.1 建筑样本信息及终端能耗影响因素归纳 |
2.1.1 建筑样本信息数据获取 |
2.1.2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基准线建立的影响因素 |
2.1.3 建筑大量样本基本信息的收集 |
2.2 基于多元回归拟合的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模型 |
2.2.1 能耗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2.2.2 能耗影响因子的聚类分析 |
2.2.3 影响因子降维及显着性(权重)分析步骤 |
2.2.4 多元线性回归能耗标准化模型构架 |
2.3 基于标准化修正的公共建筑终端能耗评定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模型的建立方法 |
3.1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影响因素权重确定及降维处理 |
3.1.1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
3.1.2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影响因素聚类分析 |
3.1.3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影响因素的降维归纳 |
3.2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模型的建立 |
3.2.1 办公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模型 |
3.2.2 宾馆饭店终端能耗标准化模型 |
3.2.3 商场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模型 |
3.2.4 医院建终端筑能耗标准化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标准化修正模型的公共建筑终端能耗评定方法 |
4.1 公共建筑终端总能耗评定方法 |
4.1.1 办公建筑终端总能耗评定分析 |
4.1.2 宾馆饭店终端总能耗评定分析 |
4.1.3 商场建筑终端总能耗评定分析 |
4.1.4 医院建筑终端总能耗评定分析 |
4.2 公共建筑终端分项能耗评定方法 |
4.2.1 办公建筑终端分项能耗评定分析 |
4.2.2 宾馆饭店终端分项能耗评定分析 |
4.2.3 商场建筑终端分项能耗评定分析 |
4.2.4 医院建筑终端分项能耗评定分析 |
4.3 公共建筑终端总能耗评定模型的数据验证 |
4.3.1 同类型两样本建筑终端总能耗数据的验证 |
4.3.2 不同类型两样本建筑终端总能耗数据的验证 |
4.3.3 随机抽样终端总能耗数据的验证 |
4.4 公共建筑终端分项能耗评定模型的数据验证 |
4.4.1 同类型两样本建筑终端分项能耗数据的验证 |
4.4.2 不同类型两样本建筑终端分项能耗数据的验证 |
4.4.3 随机抽样终端分项能耗数据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的典型案例分析 |
5.1 公共建筑终端能耗定额标准化修正案例应用 |
5.2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能量标准化修正案例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公共建筑信息调查问卷表 |
附表2 公共建筑能源总账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目录 |
(8)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乡村聚落 |
1.3.2 建筑形态 |
1.4 研究范围界定 |
1.4.1 空间范围界定 |
1.4.2 时间范围界定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内外乡村研究现状 |
1.5.2 晋东南地区乡村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晋东南地区乡村物质与人文环境背景研究 |
2.1 自然环境背景下晋东南乡村的生存基础 |
2.1.1 区位环境特征 |
2.1.2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
2.2 历史变迁背景下晋东南乡村的发展变革 |
2.2.1 交通发展 |
2.2.2 产业变革 |
2.3 文化传承背景下晋东南地区的文化特征 |
2.3.1 多元信仰的杂糅共存 |
2.3.2 周密谨慎的文化内聚 |
2.3.3 耕读传家的价值取向 |
2.4 本章小结 |
3 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与演变 |
3.1 聚落形态演变类型分析 |
3.1.1 内部更替 |
3.1.2 单向延伸 |
3.1.3 多向扩张 |
3.1.4 离散发展 |
3.2 公共空间形态演变类型分析 |
3.2.1 村落村口形态演变 |
3.2.2 村落街巷空间演变 |
3.2.3 村落公共建筑空间演变 |
3.3 本章小结 |
4 晋东南地区乡村住宅形制特征与演变 |
4.1 晋东南乡村院落空间演变特征 |
4.1.1 院落用地情况演变特征 |
4.1.2 庭院空间比例尺度演变 |
4.1.3 庭院空间功能演变特征 |
4.1.4 院落轴线秩序演变特征 |
4.1.5 院落空间组织结构演变 |
4.2 晋东南乡村功能空间演变特征 |
4.2.1 厅堂空间 |
4.2.2 卧室空间 |
4.2.3 厨房空间 |
4.2.4 厕所空间 |
4.2.5 存储空间及其他空间 |
4.3 晋东南乡村立面演变特征 |
4.3.1 比例尺度 |
4.3.2 门楼形态 |
4.3.3 门窗形态 |
4.3.4 立面材质与色彩 |
4.3.5 细部装饰 |
4.4 晋东南乡村结构体系与材料演变 |
4.4.1 建造材料 |
4.4.2 结构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5 晋东南地区乡村住宅演变规律及动因研究 |
5.1 演变规律 |
5.1.1 分异与融合:空间与需求的互动 |
5.1.2 内涵与表征:立面装饰的发展 |
5.1.3 弃置与延续:建筑形态的更新 |
5.1.4 原型与变型:组织形式的转变 |
5.2 演变动因 |
5.2.1 乡村政策改变 |
5.2.2 家庭结构改变 |
5.2.3 思想观念改变 |
5.3 晋东南乡村聚落与建筑演变评价 |
5.3.1 积极演变 |
5.3.2 消极演变 |
5.4 本章小结 |
6 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策略 |
6.1 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目标 |
6.1.1 实现乡村经济与聚落环境协调发展 |
6.1.2 实现乡村建设与建筑保护共同发展 |
6.1.3 实现地域文化与住宅营建结合发展 |
6.2 晋东南地区乡村保护策略 |
6.2.1 健全保护法规体系 |
6.2.2 建立多元保护模式 |
6.2.3 确定村民主体地位 |
6.3 晋东南地区乡村营建策略 |
6.3.1 延续传统聚落营造经验 |
6.3.2 创造适应发展的新原型 |
6.3.3 应用当代技术发展成果 |
6.3.4 建立多维乡村营建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乡村建筑信息调研表格 |
附录B 乡村聚落调研信息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建筑与建筑类型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D]. 卢亚娟.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2]面向众创空间的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策略研究 ——以包头糖厂设计为例[D]. 杨静.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3]基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研究的再生实践[D]. 王一然.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4]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D]. 秦璐.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5]当代艺术视野下的集装箱建筑实验[D]. 邵菲菲.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6]基于建筑类型学理论下的纪念性景观设计手法研究[D]. 王得旭.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7]公共建筑终端能耗标准化修正及评定方法研究[D]. 李昊翼. 山东建筑大学, 2021(02)
- [8]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9]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D]. 安昊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10]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标签:建筑论文; 工业建筑论文;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建筑能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