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胫骨结节骨折治疗方法的分析与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邓朝阳,杨朝晖[1](2022)在《胫骨平台骨折线的三维模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胫骨平台骨折常由于其复杂的骨折类型及不满意的治疗结果,手术入路及治疗方法常不明确。临床常用骨折分型各有侧重,给临床医生的选择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随着骨折地图绘制技术应用于临床研究,骨折地图研究越来越多。目的:重建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模型,分析骨折线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13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其原始影像资料,在Mimics 17.0软件中重建骨折模型,在3-matic 9.0软件中将重建的骨折模型复位并拟合到标准模板,在标准模板上临摹并叠加全部骨折线,分析骨折线分布规律。结果与结论:(1)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年龄大多分布于43-52岁(33.1%),其中男性患者骨折好发于43-52岁(35.4%),平均发病高峰为47岁;女性患者骨折好发于53-62岁(40.7%),平均发病高峰为52岁;(2)胫骨外侧平台骨折(81.8%)多于内侧平台(31.4%),骨折线主要集中在外侧平台内侧并延续至胫骨结节、Gerdy结节交界区(75.9%)和髁间嵴(71.5%),次要骨折线有3条,一条从髁间嵴向腓骨头前缘走行(21.2%),第2条沿前外侧平台外缘呈外弧形走行(13.8%),第3条从内侧平台前内侧向后外侧走行并延伸至外侧平台(15.3%);骨折线较少在胫骨结节(13.1%)、Gerdy结节(10.9%)、后内侧骨块(8.6%)、胫骨腓关节面(7.3%)出现;(3)结果表明,胫骨平台骨折有好发部位,临床中不能完全依赖某一骨折分型,需要个性化分析和治疗。
郭亮[2](2021)在《改良胫骨结节外上侧入路置入新型胫骨交锁髓内钉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改良胫骨结节外上侧置入髓内钉的具体入路,设计开发适用于该入路的新型胫骨髓内钉,并将生产出的髓内钉通过改良胫骨结节外上侧入路置入解剖标本,论证该入路置入胫骨髓内钉的可行性及新型髓内钉的实用性。方法:1.研究膝关节附近胫骨上端的解剖,论证通过改良胫骨结节外上侧入路置入胫骨髓内钉的理论基础;2.依据胫骨近端解剖学特点,设计开发适用于改良胫骨结节外上侧入路的新型胫骨髓内钉;3.将初步生产出的新型胫骨髓内钉通过改良胫骨结节外上侧入路置入解剖标本,并通过影像学评估新型胫骨髓内钉置入的可行性。结果:经研究得出:1.改良胫骨结节外上侧入路置入胫骨髓内钉开口选择于胫骨结节的外上侧,即胫骨结节的外上方、髂胫束止点(Gerdy结节)和胫骨前肌止点的内侧、髌韧带外侧的骨裸露区作为入钉口。通过触摸胫骨结节、活动膝关节触摸髌韧带可以确定入钉点的内界,通过触摸Gerdy结节可以确定入钉点的外界,在二者之间的区域进钉,此处为骨裸露区,表面仅有薄薄的一层软组织覆盖,很容易在人体表面触及。2.设计的新型髓内钉近端位于胫骨前外侧,有倾斜角度,其外架系统在前外侧,使得其不影响术中透视胫骨正侧位X光片。原本位于前方的压杆装置在新型操作系统中转变为前外方,而远端锁定的位置位于与胫骨前外侧骨面垂直的方向,在手术过程中,新型压杆系统在操作时不易滑动,远端锁钉的置入过程更为顺畅。3.在通过改良胫骨结节外上侧入路置入新型胫骨髓内钉的过程中,主钉尾端首先进入髓腔时与胫骨近端皮质的角度需至少大于45°以上,之后的进钉过程由该角度缓慢转变为指向胫骨长轴的角度,在置钉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轻微阻力,通过把手将髓内钉旋内以通过阻力点;置入新型髓内钉后拍摄X线观察主钉在胫腓骨正位上显示有一定角度,在胫腓骨侧位上则较直,与通过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置钉后的X线表现相反,与新型髓内钉的设计构想基本相符。结论:1.通过胫骨结节的外上方、髂胫束止点(Gerdy结节)和胫骨前肌止点的内侧、髌韧带的外侧的骨裸露区作为入钉口置入胫骨髓内钉在理论上是合理的;2.改良后的经胫骨结节外上侧入路的新型胫骨髓内钉相比传统髓内钉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3.在置钉过程中注意置钉角度、遇到阻力点时将髓内钉旋内,经改良胫骨结节外上侧入路可安全有效在解剖标本上置入新型胫骨髓内钉。
王志伟[3](2021)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骨关节外科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2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4.3±7.99)岁,男性6例,女性14例,初次置换的原因为膝关节骨关节炎1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骨折为摔伤的16例,车祸伤的4例。左侧7膝,右侧13膝。膝关节假体周围股骨侧骨折分型(Rhee分型)17膝,胫骨侧骨折分型(Felix分型)2膝,髌骨骨折分型(Roth分型)1膝。既往骨质疏松10例,高血压5例,心脏瓣膜病1例,糖尿病4例。骨折发生与初次膝关节置换或翻修之间的时间间隔平均(4.33±4)年。对于不同分型分别采取钢板、髓内钉和翻修术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观察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膝关节周围X线片及膝关节HSS评分、骨折愈合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1例(髌骨骨折患者)失访,失访率5%。19例患者获得0.510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9±2.77)年。手术患者共20例,手术时间1.56小时,平均(3±1.00)小时,术中出血量100800ml,平均(315±187.15)ml;20例患者的住院天数634天,平住院天数(16.05±7.56)天。末次随访时共19例获得随访,19例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6.75±7.78分,其中膝关节假体周围胫骨Felix I型骨折的HSS评分最高(90.50±2.12)分,股骨部分Rhee IV型骨折的HSS评分最低(72.33±2.52)分。膝关节HSS评分优13膝,良6膝。不同分型间的膝关节HSS评分和愈合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值<0.05)。不同分型的治疗效果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天数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值>0.05)。跛行情况,无跛行18例(94.73%),轻度跛行1例(5.27%)。行走功能情况,自主正常行走16例(84.21%),助行器3例(15.79%)。行走距离情况,其中1例(5.27%)患者行走限于室内活动,6例(31.57%)患者行走距离大于1公里,12例(63.16%)行走距离不受限制。日常生活功能,15例(78.94%)患者可从日常轻体力工作,4例(21.05%)患者日常生活可自理。不同手术方法组间比较在膝关节HSS评分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逆行性髓内钉固定方式(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RIMN)的HSS评分最高,平均(89.50±2.12);翻修术居中,平均(88.60±2.97);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方式(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最低,平均(81.08±6.93)。19例患者骨折达到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37个月,平均(4.60±1.27)个月。不同分型骨折的愈合时间Felix I型骨折的愈合时间最短3个月,Rhee IV型骨折的愈合时间最长(5.67±0.58)个月。不同分型的骨折愈合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方法中的组间的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策略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骨折部位、骨折的性质、假体的稳定性、骨质破坏情况和患者年龄、身体条件及经济状况。(2)膝关节假体周围股骨侧骨折根据Rhee分型进行手术方法选择可获得较好的愈后。(3)通过综合比较分析,在手术治疗方法中若骨折端不稳定、骨量良好、假体稳定的情况下,髓内钉的治疗效果优于钢板;在骨折端骨量差、假体松动的情况下翻修术具有一定的优势。
连晓东[4](2021)在《双反牵引微创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双反牵引逆行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目的:本研究旨在介绍双反牵引复位器(DRTR)在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逆行髓内钉(RE-IMN)中的应用。方法:共有48例关节外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于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被送进三甲医院的创伤中心,参加了这项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双反牵引组)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记录患者的信息和骨折特征,手术数据,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指标。结果:在本研究中,双反牵引复位器有助于实现和维持所有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37min(80~210mi n),320ml(200~600ml)。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4min(范围为70~200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412ml(范围为300~800ml)。19例患者出院前发现有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未见伤口感染病例,未见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病例。平均随访时间为21个月(18-30个月)。实验组HHS、LKFS和VAS评分分别为89.9(86-97)、79.1(75-87)和2.1(从0到5)。对照组HHS、LKFS和VAS评分分别为89.8(85-98)和73.5(73-85)和1.8(从0到5)。未发现与双反牵引复位器相关的并发症。小结:双反牵引复位器可成功地应用于逆行髓内钉RE-IMN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不仅有助于闭合复位或维持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而且可应用逆行髓内钉RE-IMN固定。第二部分股骨髁关节内粉碎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固定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固定股骨髁粉碎骨折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治疗的24例股骨髁间患者资料。患者均为股骨髁间及髁上粉碎骨折,按照AO/OTA骨折分型均为33C3型。随机分为双反牵引组12例(实验组)和传统手术组12例(对照组)。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功能评分。结果:24例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随访,平均17.5个月。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52.2min(41min~73min),切口总长度平均13.8cm(11cm~17cm)。无一发生内外翻畸形,也无膝关节感染的发生。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71.2min(45min~103min),切口总长度平均16.3cm(14cm~19cm)。末次随访时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标准评定患膝功能:实验组平均得分为86.3分(78~93分);对照组平均得分为82.7分(76~90分)。小结: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固定股骨髁粉碎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和功能。此方法不切开关节囊,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患者耐受性好,避免了膝关节粘连和僵直。第三部分自断加压螺栓与锁定螺钉辅助双接骨板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通过生物力学研究比较加压自断螺栓与锁定螺钉辅助双钢板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各项力学特征。方法:选取12具成年男性防腐下肢标本,建立股骨远端骨折(AO分型为33-C2.3)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骨折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锁定螺钉辅助双钢板组)和实验组(加压自断螺栓辅助双钢板组)。依次对两组标本进行轴向负荷测试、扭转负荷测试和循环轴向负荷测试,并记录每具标本的扭转刚度、轴向刚度及不可逆性形变量。结果:在600 N的垂直载荷及循环负荷下,两组模型均未出现螺钉松动或钢板断裂等内固定失败的情况。实验组的垂直刚度和不可逆性形变量分别为2224.67±61.41 N/mm、0.24±0.01 mm,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21.33±79.04 N/mm、0.26±0.01mm,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5)。然而在扭转实验中,对照组的扭转刚度为2.42±0.48 Nm/degre e,实验组的扭转刚度为2.47±0.67 Nm/degree,虽然实验组的略好于对照组,但两组并无统计学差异(P=0.229)。小结:加压自断螺栓辅助双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稳定性强于锁定螺钉辅助双钢板,且拥有更好地生物力学优势。这有利于内固定患者术后早期及长期的功能锻炼,对于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尤其是对股骨远端粉碎性的骨折更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第四部分双反牵引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采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的7例FraserⅡ型浮膝损伤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30~82岁,平均52岁;7例患者均为浮膝损伤合并胫骨平台骨折,其中FraserⅡA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干骨折)5例,ⅡC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髁骨折)2例。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分别闭合复位股骨及胫骨平台骨折,微创置入内固定物。记录手术时间、单个切口平均长度、失血量、透视次数等数据。随访患者,拍摄下肢正侧位X线片,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7.2 min,单个切口平均长度为2.8cm(1~4 cm),失血量平均为471 m L,透视次数平均为37次。所有患者术后X线均显示骨折对位及力线良好,关节面平整。7例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21个月(平均15.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8周。末次随访时,7例患者HSS评分结果显示:优6例,良1例。小结:浮膝损伤伤情复杂,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可分别闭合复位微创固定股骨侧骨折及胫骨侧骨折,将同侧下肢两部位的复杂多发骨折转变为两部位单独的简单骨折,可获得较好的膝关节功能。
李军勇[5](2021)在《加压自断螺栓辅助接骨板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部位创伤中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该部位的骨折多为暴力损伤所致,常见于交通事故或者高空坠落,膝关节受轴向暴力或者内、外翻暴力造成。骨折的同时多伴有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内外翻或者过伸过屈暴力甚至会造成膝关节半月板或者韧带的损伤。其中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属于最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类型(SchatzkerⅤ-Ⅵ),多见于高能暴力损伤,不仅因为其骨折移位方式复杂多样,而且多伴有关节附属结构如半月板,韧带的损伤。如处理不当会造成多种术后不良并发症,此类骨折的手术治疗对骨科医师来说一直比较棘手。手术治疗的目标是恢复下肢的力线,最重要的是要准确的关节内复位,恢复膝关节功能。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塌陷部位植骨固定被认为是胫骨平台手术治疗的三个要素。然而此类骨折术后复位丢失及内固定失败率一直较高。关于骨折复位程度与内固定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往并没有此方面的研究。为了明确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测量不同复位程度下胫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骨折部位生物力学强度的变化,明确胫骨平台不同复位程度对内固定物固定强度的生物力学变化。对于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手术而言,解剖复位以后如何坚强固定同样重要,尤其是如何防止术后胫骨平台增宽。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团队原创性的设计了一种加压自断螺栓(slot-designed compression bolt,SCB)辅助胫骨近端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通过生物力学研究,比较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加压自断螺栓与普通锁定螺钉辅助双钢板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为加压自断螺栓在胫骨平台关节内骨折的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中,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大多数骨科和创伤外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如何更好地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远比治疗术后感染重要。为了能更准确的预测术后感染,找出术后感染的相关预测因素,我们前瞻性研究了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SSI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预测因素。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预防提供了数据支持。第一部分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复位程度不同时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分析目的:比较胫骨平台双髁骨折(SchatzkerⅤ-Ⅵ)复位程度不同时对固定骨折部位的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36例经福尔马林防腐处理的成年男性膝关节标本,建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模型。分别在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横向复位间隙为0mm,1mm,2mm,3mm时使用内外侧胫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及锁定螺钉固定,对制作的四组模型进行轴向压载试验、水平扭转实验和循环轴向负荷试验。2.生物力学机器的压力负荷范围为0-1000N,记录轴向压载负荷为400N,700N,1000N时各组的轴向位移;测试出水平扭转5°时各组的扭转刚度;记录循环轴向负荷为100-400N,100-700N,100-1000N时各组的轴向位移。每个标本每次进行10个循环测量。3.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首先使用Shapiro-Wilk检验判断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对于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四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 ne-Way ANOVA法,各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Tukey法。结果:在轴向压载试验中,复位间隙0mm组与1mm组的之间的轴向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位间隙为2mm和3mm组在三种负荷下的轴向位移均显着高于复位间隙为0mm和1mm组,且与复位间隙为0mm和1mm组两两比较的轴向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水平扭转试验中,顺时针扭转5°时,随着复位间隙的增大,系统扭转刚度也逐渐下降,且各组之间的扭转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循环轴向负荷试验过程中,在100-400、100-700和100-1000三个区间的循环水平下,复位间隙0mm组与1mm组的之间的循环轴向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位间隙为2mm和3mm组在三种负荷下的循环轴向位移均显着大于0mm和1mm组,且与0mm和1mm组两两比较的循环轴向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骨折块的复位程度对胫骨平台周围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产生影响。复位后骨折线间的间隙增大会导致胫骨平台内外侧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的垂直刚度和扭转刚度降低。对于胫骨平台双髁骨折而言,解剖复位是恢复生理状态的最佳方案,当骨折分离移位为0-1mm时,即不大于1mm时,坚强内固定可使胫骨平台周围内固定的系统刚度维持稳定,当骨折分离移位大于2mm时,会使胫骨平台周围内固定的系统刚度显着减低。第二部分加压自断螺栓与锁定螺钉辅助接骨板固定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目的:加压自断螺栓辅助锁定钢板与锁定螺钉辅助锁定钢板固定胫骨平台双髁骨折(SchatzkerⅤ-Ⅵ)的生物力学特点及稳定性。方法:将36例成年男性胫骨防腐标本,建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模型。记录当压力负荷为400、600、800和1000N时,分析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分组的轴向位移、系统扭转刚度和循环负荷位移的数据变化。1.36例经福尔马林防腐处理的成年男性膝关节标本,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骨折模型分为2组,一组使用锁定螺钉辅助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另一组使用加压自断螺栓辅助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对两组模型进行垂直压载试验、水平扭转实验和循环轴向负荷试验。2.生物力学机器的压力负荷范围为0-1000N,记录轴向压载负荷为400、600、800和1000N时各组的轴向位移;测试出水平扭转5°时各组的扭转刚度;记录循环轴向负荷为100-400N,100-600N,100-800和100-1000N时各组的轴向位移。每个标本每次进行10个循环测量。3.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首先使用Shapiro-Wilk检验判断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对于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四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 ne-Way ANOVA法,各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Tukey法。结果:在轴向载荷试验中,轴向负荷增大为400、600、800、1000N时,加压自断螺栓辅助锁定钢板组的轴向刚度均显着高于普通锁定螺钉辅助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水平扭转载荷试验中,顺时针扭转5°时,加压自断螺栓辅助锁定钢板组与普通锁定螺钉辅助锁定钢板组的扭转刚度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在循环轴向载荷试验中,在100-400、100-600、100-800和100-1000 N,四个循环区间水平下,加压自断螺栓辅助锁定钢板组的压缩位移比普通锁定螺钉辅助锁定钢板组显着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普通锁定螺钉相比,加压自断螺栓辅助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固定强度更加坚强可靠,具有更高的系统刚度。加压自断螺栓在固定骨折与普通锁定螺钉相比具有关节内加压的作用,使骨折复位更加稳定。第三部分双反牵引微创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术后影像学及疗效对比研究目的:比较使用双反牵引复位器闭合复位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SchatzkerⅤ-Ⅵ)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术的影像学结果以及疗效分析。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8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SchartzkerⅤ-Ⅵ)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38例采用双反牵引复位器闭合复位微创治疗。从计算机影像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一年患者随访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系统);术后一年随访的影像学结果:包括胫骨平台近端内侧角(MPTA),胫骨平台后倾角(PSA),胫骨平台压缩和胫骨平台增宽复位丢失。统计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采用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组在手术时间(153.55±51.82min vs 192.25±58.67 min,P=0.002)和术中出血量(313.95±195.94 ml vs473.75±171.34 ml,P<0.001)上均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在患者术后一年随访时,影像学结果包括胫骨平台压缩复位丢失(1.17±0.64 mm vs 1.45±0.57 mm,P<0.001),胫骨平台增宽复位丢失(1.14±0.58 mm vs 1.51±0.45 mm,P<0.001)和胫骨平台后倾角(8.76±0.53 mm vs 9.12±0.81 mm,P=0.025),采用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组均优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术后一年随访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闭合复位微创治疗组的HSS评分(86.08±8.06 vs 83.31±8.70,P=0.014)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其他手术资料及末次随访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双反牵应闭合复位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也优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同时降低了不良并发症的发病率。第四部分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目的:手术部位感染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终生残疾和截肢等严重后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为预防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调查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4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手术治疗的成人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筛选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到本研究中。记录纳入骨折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合并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信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术后切口部位感染情况等方面的数据,分析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1108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成人胫骨平台闭合骨折患者,男性697例,女性411例,年龄中位数为45.6(18~82岁)。25例发生SSI,发生率为2.3%(25/1108)。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间隔时间大于7天,术中植骨、术中失血量>400ml、术中输血、骨折分型(Ⅴ-Ⅵ)、术前实验室检查项目中TP(<60 g/L)、ALB(<35 g/L)、A/G<1.2、ALT(>40 U/L)、AST(>40 U/L)、LDH(>250 U/L)、Na+(<135 mmol/L)、WBC(>10*109/L)、RBC<lower limit、HGB<lower limit、HCT<lowe-r limit、D-Dimer(>0.5 mg/L)、AG(>16mmol/L)、OSM<260 m Osm/L、P>1.51(mmol/L)、Mg<0.75(mmol/L)与SSI有关的变量(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骨折分型(Ⅴ-Ⅵ)、术中植骨、AST(>40U/L)、WBC(>10*109/L)和AG>16(mmol/L)是胫骨平台闭合骨折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成人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为2.3%,手术部位感染的骨折分型(Ⅴ-Ⅵ)、术中植骨、AST(>40 U/L)、WBC(>10*109/L)和AG>16(mmol/L)术前对高危患者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发生手术部位感染。
潘铄[6](2021)在《伴后髁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三维损伤机制以及形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模拟伴后髁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机制目的:伴有后髁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机制对骨折的诊断、治疗、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其复杂型,目前仍存在争论。本研究第一部分的研究目的是从三维空间角度分析这种复杂骨折的损伤机制并提出基于三维损伤机制的骨折分型。方法:1.选取伴有后髁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CT影像资料。应用MIMICS软件将骨折的DICOM文件进行处理,分别重建股骨远端以及胫骨近端的三维模型并进行调整,使其在三维空间上处于标准位置。然后调整胫骨模型的位置,使得胫骨平台骨折移位的关节面与股骨髁关节面相匹配,模拟骨折时的膝关节位置,记录胫骨移位的数据。2.根据骨折时膝关节的位置推断膝关节损伤机制,建立损伤机制的分型系统。根据骨折时膝关节在矢状面、轴位面上所发生的旋转角度,将骨折分为四个主类型(伸直型,屈曲内旋型,屈曲外旋型,屈曲中立位型);根据膝关节在冠状面上的旋转角度,分为两个亚型(内翻、外翻)。3.2名独立观察者分别学习损伤机制的判定过程以及损伤机制的分型。经过练习后2名观察者分别对病历资料进行分型,8周后对打乱顺序的病历资料再次分型。根据分型结果进行组间、组内可信度检验。结果:1.共171例伴有后髁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纳入本部分研究。根据损伤机制分型系统,72例为伸直型损伤(其中53例为外翻亚型,19例为内翻亚型),61例为屈曲内旋型损伤(其中50例为外翻亚型,11例为内翻亚型),21例为屈曲外旋型损伤(18例为外翻亚型,3例为内翻亚型),17例为屈曲中立位型损伤。2.不同损伤机制下股骨内外髁撞击胫骨平台不同区域,造成不同的骨折形态。伸直型损伤骨折时股骨外髁撞击胫骨平台前外侧,其后外髁骨折为劈裂形态,股骨内髁撞击胫骨平台内侧中部,后内髁骨折为劈裂型伴有冠状面骨折线。屈曲内旋型损伤骨折时外髁撞击后外平台形成压缩性骨折,内髁撞击前内平台形成倒金字塔形后内髁骨折。屈曲外旋型损伤骨折时外髁撞击前外侧平台,后外平台为劈裂状,内髁撞击后内平台形成伴有冠状面骨折线的较小的后内骨折块。屈曲中立位型骨折时胫骨向前方脱位,股骨内外髁均撞击后方平台,形成后外压缩、后内劈裂骨折形态,并伴有髁间嵴撕脱骨折。3.该分型系统组间、组内可信度均为高度可信(0.63,0.68)。小结:1.三维模拟技术能够定量的分析骨折时膝关节位置,并定性的推断伴有后髁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三维损伤机制。2.不同损伤机制造成不同的骨折形态。3.屈曲伴旋转是造成后髁骨折的重要损伤机制。4.基于损伤机制的分型系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用于这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第二部分伴后髁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主骨折线地图的绘制目的:骨折线地图是近年来用于分析骨折形态的一种方法,其对于复杂关节内骨折的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第二部分的研究目的是研究伴后髁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主骨折线分布情况以及规律。方法:1.应用本研究第一部分的CT影像资料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骨折块分别进行三维重建。观察骨折块的三维形态特点,将骨折块模拟复位,确定主骨折线。2.将每个病例的主骨折线绘制在2维模板上,进行主骨折线角度的测量。根据第一部分提出的损伤机制分型系统,将同一骨折类型的主骨折线进行叠加分别绘制主骨折线地图。3.观察不同损伤类型的主骨折线走行方向,对主骨折线角度进行测量比较分析。结果:1.72例伸直型损伤主骨折线为前后走行,将平台分为内外两大部分,内外增宽明显,主骨折线角度为89.13°±14.52°。2.61例屈曲内旋型损伤主骨折线为后外至前内走行,将平台分为前外、后内两大部分,后外增宽明显,主骨折线角度为46.71°±5.39°。3.21例屈曲外旋型损伤主骨折线为前外至后内走行,将平台分为前内、后外两大部分,前外增宽明显,主骨折线角度为144.14°±12.78°。4.17例屈曲中立位骨折主骨折线为后内向后内走行,将平台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后增宽,主骨折线角度为14.55°±6.14°。四种主要类型损伤机制的主骨折线角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而同一主类型中外翻、内翻亚型的主骨折线角度无统计学差异(P=1.000)。小结:1.主骨折线可以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识别。2.不同主要损机制的骨折类型,其主骨折线方向、骨折移位方向均明显不同。主骨折线角度具有统计学差异。第三部分伴后髁骨折的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损伤机制、骨折特点、手术策略目的:伴有后髁骨折的胫骨双髁平台是最为复杂的骨折类型之一。本研究第二部分的研究目的是研究这种复杂骨折的损伤机制、骨折特点,并根据损伤机制制定手术策略。方法:1.选取伴有后髁骨折的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影像学资料。应用本研究第一部分的研究方法模拟骨折时膝关节所处的位置,并分析骨折损伤机制进行归类。2.应用本研究第二部分的方法观察不同损伤机制下的骨折三维形态特征,骨折移位特点,并绘制主骨折线地图,观察主骨折线方向,测量主骨折线角度。3.对每种骨折类型根据损伤机制、骨折特点、主骨折线方向等制定手术策略。结果:1.共96例伴有后髁骨折的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纳入本研究,其中伸直型损伤60例(外翻亚型44例,内翻亚型6例),屈曲内旋型损伤21例(外翻亚型12例,内翻亚型9例),屈曲外旋型损伤15例(外翻亚型12例,内翻亚型3例)。2.各损伤机制形成的骨折特征、骨折移位特点、主骨折线方向、主骨折线角度均有显着性差异。其相应的骨折复位方法、手术复位顺序、钢板放置位置也不相同。小结:伴后髁骨折的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可采用“逆损伤机制”对骨折进行复位,需根据各亚类型骨折的骨折移位程度、解剖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术顺序、钢板放置位置、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块的内固定。
牛竞辉[7](2021)在《髌骨脱位对下肢扭转和股骨滑车发育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及其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 幼兔髌骨脱位对下肢扭转发育的影响目的:股骨滑车及髌骨发育不良被认为是髌骨脱位的危险因素,而动物实验证实早期髌骨脱位可导致股骨滑车及髌骨发育异常。下肢扭转力线异常同样被认为是髌骨脱位的危险因素。但是早期髌骨脱位对下肢扭转发育是否有影响,目前仍未见研究报道。下肢扭转包括有股骨扭转和胫骨扭转,而股骨前倾角(或后倾角)和胫骨扭转角分别为衡量上述二者的常用指标。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幼兔髌骨脱位后,股骨前倾角或后倾角及胫骨扭转角的改变,旨在探讨早期髌骨脱位对下肢扭转发育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30只一月龄新西兰大白兔。实验组包括30只新西兰大白兔左侧后肢(30膝),行髌骨外侧脱位手术。对照组包括3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30膝),未施行任何手术操作。于脱位手术结束即刻及兔子成熟时(手术后5个月时)对兔子后肢行CT扫描。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测量股骨前倾角或后倾角及胫骨扭转角。测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应用SPSS 21.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于髌骨外侧脱位手术结束即刻,实验组和对照组股骨前倾角及胫骨扭转角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大白兔成熟后,股骨颈一般在股骨后髁冠状面之后,呈股骨后倾。于手术后5个月,实验组的股骨后倾程度(股骨后倾角:-5.50±6.13°)较对照组股骨后倾程度(股骨后倾角:-10.90±4.74°)明显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胫骨扭转角(7.17±7.25°)和对照组胫骨扭转角(4.47±6.34°)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144)。小结:幼年新西兰大白兔髌骨脱位后可以导致股骨后倾的改变。所以早期髌骨脱位可能导致下肢扭转发育异常。此发现丰富了髌骨脱位的病理学,为髌骨脱位和下肢扭转力线异常带来了新的思考。第二部分 幼兔髌骨脱位对股骨滑车发育及其成骨水平的影响目的:髌骨脱位为儿童及青少年的常见疾病。髌骨脱位的病人时常伴随着髌股关节发育不良,同时动物实验证实了早期髌骨脱位可以引起髌股关节的股骨滑车发育不良,但其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明了。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通过增加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RunX-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表达,促进成骨基因的表达及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分泌,从而使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因此,BMP-2、RunX-2及ALP的表达与成骨水平密切相关。然而,早期髌骨脱位后,股骨滑车软骨下骨组织中是否存在成骨水平改变,而此改变是否与滑车发育有关,目前尚未见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应用幼年新西兰大白兔制做髌骨脱位模型,观察早期髌骨脱位后,股骨滑车形态及其软骨下骨组织中BMP-2、RunX-2及ALP表达的变化,以探讨髌骨脱位后股骨滑车发育不良的分子机制。方法:本项研究选用30只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实验组为左后膝(30膝)行髌骨外侧脱位手术,对照组为右后膝(30膝)未行任何手术。于手术后2周、6周和10周各处死新西兰大白兔10只。取双侧股骨远端行Micro-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scanning,Micro-CT),观察并测量滑车沟角度和滑车沟深度,及选定区域内的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TV)、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和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滑车软骨下骨组织中的ALP、BMP-2、RunX-2的表达水平。取股骨滑车软骨下骨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BMP-2及RunX-2的表达水平。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行绘图及数据处理,测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Micro-CT下观察及测量:髌骨外侧脱位手术后6和10周,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股骨滑车深度明显较小、而股骨滑车沟角明显较大(P<0.05),同时实验组目标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中BV/TV、Tb.N和Tb.Th明显减低,而Tb.Sp则显着增高(P<0.05)。髌骨外脱位手术后2周,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组化、qRT-PCR检测:髌骨外侧脱位术后2和6周,实验组股骨滑车软骨下骨组织中BMP-2、ALP及RunX-2的光密度值(MOD值)均显着较其对照组低(P<0.05),BMP-2、RunX-2 mRNA转录水平均明显低于其对照组(P<0.05)。但在脱位术后10周时,BMP-2、ALP和RunX-2的MOD值,BMP-2和RunX-2 mRNA转录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幼兔髌骨脱位后股骨滑车软骨下骨组织中成骨水平较低,与成骨相关的BMP-2、RunX-2及ALP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有关。这些可能与早期髌骨脱位后股骨滑车发育不良相关。第三部分髌骨脱位的儿童术后髌骨形态发育变化的临床研究目的:动物实验证实早期髌骨脱位可以导致股骨滑车及髌骨发育异常,且早期复位脱位的髌骨可改善股骨滑车发育。而临床上已验证早期髌骨复位治疗可有效改善发育不良的股骨滑车形态。但髌骨形态发育是否同样获得改善尚未见临床研究报道。本研究纳入行软组织手术矫正治疗的单侧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儿童患者,术前及随访时测量其髌骨形态指标,并与无髌骨不稳的对侧膝关节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儿童患者行软组织手术矫正治疗后髌骨形态发育的改变。方法:本研究纳入了 2014年10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因单侧复发性髌骨脱位行髌内侧支持带成型术或髌内侧支持带成型术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的儿童患者22例,平均年龄为9.9岁(7岁~12岁)。观察组为手术侧膝关节(22膝)、对照组为对侧无髌骨不稳症状的膝关节(22膝)。应用Kujala评分对手术前及手术后随访时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应用髌骨外推恐惧实验对患者髌骨的稳定性进行评估。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行双侧膝关节CT检查,对双侧膝关节术前及术后的髌骨横径、髌骨厚度、髌骨Wiberg角、髌骨倾斜角、髌股适合角、股骨滑车沟角和股骨滑车沟-胫骨结节间距进行测量,并计算髌骨Wiberg指数。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1.0软件,将观察指标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观察组及对照组指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8.0±3.3个月。在手术后的随访过程中,所有病人在体格检查中髌骨外推恐惧实验均为阴性,而手术前观察组髌骨外推恐惧实验均为阳性、对照组则均为阴性。在观察组,手术后的末次随访时髌骨倾斜角、髌股适合角及滑车沟角较其手术前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对比对照组,髌骨横径、髌骨厚度和髌骨Wiberg角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的末次随访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手术前,观察组髌骨Wiberg指数(0.74±0.06)较其对照组手术前髌骨Wiberg指数(0.64±0.04)明显增高(P<0.05);但是末次随访时,观察组髌骨Wiberg指数(0.67±0.05)与其对照组髌骨Wiberg指数(0.65±0.04)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观察组中,手术后的末次随访时髌骨Wiberg指数比其手术前髌骨Wiberg指数明显减小(P<0.05);而在对照组,手术后的末次随访时髌骨Wiberg指数与其手术前髌骨Wiberg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在骨骺未闭合且患有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儿童中,行软组织手术矫正有效治疗后,其髌骨形态发育可获得明显的改善。并且其股骨滑车沟角明显减小,有益于维持其髌股关节正常对合关系的稳定性。第四部分发育性髌骨脱位患者髌骨半隧道固定技术双束v.s.四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临床研究目的:内侧髌股韧带重建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主要方法,重建韧带固定方法很多,但依然具有并发症多、复发率高和花费大的缺点。我们发明了一种髌骨内侧钻取半隧道,外侧打结的固定方法。此法保证了一定腱骨接触面积,髌骨骨量丢失不大,且髌骨侧没有内置物。本研究描述了髌骨侧两条半隧道的固定方式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方法。对应用此种方法行单根自体肌腱双束重建和双根自体肌腱四束重建的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并对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以评价两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手术方法治疗发育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从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发育性髌骨脱位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纳入本项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双束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组(T组)和四束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组(F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髌骨侧两条半隧道的固定方式,T组患者取自体半腱肌行单根肌腱双束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F组患者取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行两根肌腱四束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于术后1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术前及术后均采用髌骨外推恐惧实验对髌骨稳定性进行评价。于手术前及术后采用膝关节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于术后36个月,行Crosby-Insall评级,并对患者主观感受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价。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和36个月行膝关节CT检查,并测量髌骨倾斜角和髌股适合角以评估髌骨和股骨滑车的位置关系。除此之外,记录手术后随访过程中,髌骨再次脱位、髌骨骨折、膝关节感染和关节僵硬等病例。应用SPSS 21.0行统计分析,观察指标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术后观察指标与其术前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值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最终纳入统计学处理的T组38位患者(38膝)和F组38位患者(38膝),手术后随访时间至少36个月。手术前患者的性别比例、手术时的年龄、患膝的左右侧比例等一般资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患侧膝关节髌股适合角、髌骨倾斜角、Kujala评分和Lysholm评分两组比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患侧髌骨外推恐惧试验均为阳性,但在术后随访过程中均为阴性。组内比较:T组和F组于术后1个月及术后36个月患侧膝关节髌股适合角及髌骨倾斜角较其术前均明显变小(P<0.05),并且术后36个月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均较手术前显着提高(P<0.05)。患者主观感受调查问卷显示T组92%患者和F组97%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组间比较:手术后36个月时,F组患侧膝关节髌股适合角和髌骨倾斜角均较T组明显减小(P<0.05),并且F组Kujala评分及Crosby-Insall评级优秀率均较T组显着提高(P<0.05)。同时,T组有30位(79%)患者和F组有37(97%)位患者认为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T组中的28(74%)位患者及F组中36(95%)位患者认为自己可以恢复到术前运动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所有患者均无髌骨脱位或半脱位发生,也未发现髌骨骨折或膝关节感染等并发症。小结:采用髌骨半隧道的固定方式,应用单根自体肌腱双束重建及双根自体肌腱四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对于治疗发育性髌骨脱位都是安全的手术技术,同时获得了满意的临床随访结果。采用双根自体肌腱四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方式,获得了比单根自体肌腱双束重建方式更好的临床结果和影像学结果,或许是髌股韧带重建更好的手术方式。结论:幼兔早期髌骨脱位后可导致下肢扭转发育异常及股骨滑车发育不良,并且股骨滑车发育不良与其软骨下骨组织成骨水平降低有关。临床上,对复发性髌骨脱位儿童早期行软组织矫正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其髌骨乃至股骨滑车的形态发育;这些研究显示早期髌骨脱位及治疗对下肢生长发育的影响,提示我们髌骨脱位是一种发育性疾病。目前针对髌骨脱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为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手术。通过对行该术式的发育性髌骨脱位病人临床随访,采用双根自体肌腱四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较单根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或许是更好的手术方式。
邓朝阳[8](2021)在《胫骨平台骨折线的三维形态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重建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模型,分析骨折线特点,以期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研究13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收集患者原始影像学资料,在Mimics 17.0软件中重建骨折模型,3-matic 9.0软件中将重建的骨折模型复位并拟合到标准模板,在标准模板上临摹并叠加全部骨折线,分析骨折线分布规律。结果: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年龄大多分布于43-52岁(33.1%)。胫骨外侧平台骨折(81.8%)多于内侧平台(31.4%)。骨折线主要集中在外侧平台内侧并延续至胫骨结节、Gerdy结节交界区(75.9%)和髁间嵴(71.5%),次要骨折线有三条,一条从髁间嵴向腓骨头前缘走行(21.2%),第二条沿前外侧平台外缘呈外弧形走行(13.8%),第三条从内侧平台前内侧向后外侧走行并延伸至外侧平台(15.3%)。骨折线较少在胫骨结节(13.1%)、Gerdy结节(10.9%)、后内侧骨块(8.6%)、胫骨腓关节面(7.3%)出现。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有好发部位,临床工作中不能完全依赖某一骨折分型,需要个性化分析和治疗。
孙旭超[9](2021)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多为双髁骨折:主要为Schatzker分型中的Ⅴ型和Ⅵ型)在两种术前准备下的治疗效果,即术前是否应用3D打印技术。在观察组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实物模型、明晰骨折详细情况、进行手术模拟、制定手术方案等术前准备,对照组依据常规的影像学资料确定骨折情况、制定手术方案等术前准备,通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及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评估3D打印技术在SchatzkerⅤ型和Ⅵ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骨外一科住院治疗的闭合性SchatzkerⅤ型和Ⅵ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CT平扫及三维重建,收集患者的三维CT数据并以DICOM原始格式导入Mimics20.0软件(东亚医疗公司)工作站,进行转化,3D重建,在计算机辅助下模拟骨折碎片复位,确定合适的钢板型号及放置位置,记录螺钉的长度,进而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有效地显露骨折区,尽可能的减少软组织的损伤;对照组凭借X线片及膝关节三维CT等影像学资料,临床医师结合自身经验,设计手术入路、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纳入标准:(1)成人患者(年龄>18岁),依据影像学诊断为SchatzkerⅤ型或Ⅵ型骨折患者,无其他合并伤,且伤前膝关节活动正常;(2)同意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3)同意接受本研究方案的患者;排除标准:(1)受伤时间>2周的陈旧性损伤;(2)开放性损伤,局部缺损较大,创口不能一期缝合者;(3)有严重的心肺功能异常及精神障碍者,无法配合医生完成诊治过程者;(4)孕妇等不宜行放射性检查者;(5)SchatzkerⅣ型以下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合并神经血管损伤;(7)患者家属(或患者指定其他的授权代表)不同意签署实验方案者。结果一共收集到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2例,失访2例,最终共纳入本研究患者20例,其中观察组10例(Schatzker V型和VI型各5例),对照组10例(Schatzker V型和VI分别为4例和6例)。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08.20±17.31min,较对照组手术时间(151.40±26.68min)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5.70±31.24ml和309.70±58.58ml,观察组失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12.30±2.68cm,较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18.00±3.39cm),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膝关节HSS评分分别为90.70±5.59分和85.60±5.27分,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膝关节评分优良率均为100%,SchatzkerⅥ患者在3D技术指导手术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后,术后1年HS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借助3D打印技术,术前可以详细的了解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入路、制定手术方案、设计个性化钢板、规避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因而术前可以更充分的准备。因此,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多于观察组,且三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均为100%,在膝关节评分方面:总体评分、SchatzkerⅤ型评分和SchatzkerⅥ型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但SchatzkerⅥ型的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考虑与本次实验研究病例数量较少有关。当前,3D打印技术的研究方兴未艾,具有很大发展空间,随着科研技术的进步,3D打印技术将会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为临床医生提供新颖的诊疗方式,造福于患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高士杰[10](2021)在《新型旋转支撑接骨板对胫骨平台外侧骨折支撑效果的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有限元技术对胫骨平台外侧骨折中后外侧骨折累及外侧这一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类型的两种固定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点,探讨新型旋转支撑接骨板对于平台外侧骨折块的支撑作用,以及新型钢板加螺钉这一新型固定方式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两个成人胫骨生物模型(制造商:SAWBONES,美国公司),用摆锯建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累及外侧骨折块这一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模型,然后用新型钢板+数枚螺钉这一固定方式固定,随后行CT扫描。运用有限元建模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在模型基础上建立仅用螺钉固定骨折块新模型。得到两种骨折模型。两种骨折模型均施加500N、1000N、1500N三种轴向载荷,以分析两种模型内固定与骨折块最大位移、最大应力及最大应变。结果:模型A骨折块最大位移数值在500 N、1000 N、1500 N应力下分别为0.085797mm、0.17043mm、0.25465mm;骨折块最大应力分别为11.285Mpa、20.648 Mpa、29.227 Mpa;骨折块最大应变分别为0.0012474mm、0.0074357mm、0.0035769mm。模型A内固定组合最大位移分别为0.096932mm、0.18682mm、0.27655mm;最大应力分别为69.54Mpa、112.1 Mpa、155.71 Mpa;最大应变分别为0.00066228m、0.0010676mm、0.0014829mm。模型B骨折块最大位移数值在500 N、1000N、1500 N载荷下分别为0.15675mm、0.29868mm、0.44017mm;骨块最大应力分别为6.5519 Mpa、12.575Mpa、18.842Mpa;骨块最大应变0.0032554mm、0.0074357mm、0.012146mm。模型B螺钉固定组合最大位移0.14177mm、0.27109mm、0.39849mm;最大应力分别为48.916Mpa、92.251Mpa、135.27Mpa;最大应变分别为0.00046608mm、0.00087893mm、0.0012887mm。结论:新型旋转支撑接骨板对于胫骨平台外侧骨折块具有明显支撑作用。此次研究完善了新型钢板的生物力学研究。证实了新型钢板对于外侧骨折块的支撑效果。另外我们还发现“新型钢板+螺钉”这一固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新型钢板+钢板”这固定方式。
二、胫骨结节骨折治疗方法的分析与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胫骨结节骨折治疗方法的分析与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胫骨平台骨折线的三维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
文题释义: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
1.1 设计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对象 |
1.4 设备和软件 |
1.5 方法 |
1.6 主要观察指标 |
2 结果Results |
2.1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年龄分布 |
2.2 轴面骨折线分布 |
2.3 其他位面骨折线分布 |
3 讨论Discussion |
3.1 胫骨平台骨折好发年龄 |
3.2 胫骨平台骨折常见分型 |
3.3 常见骨折地图研究 |
3.4 骨折线分布规律 |
3.5 局限性 |
3.6 总结 |
(2)改良胫骨结节外上侧入路置入新型胫骨交锁髓内钉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胫骨干骨折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进展 |
2.1 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 |
2.2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危险因素 |
2.2.1 年龄 |
2.2.2 性别 |
2.2.3 骨质疏松 |
2.2.4 创伤 |
2.2.5 手术技术 |
2.2.6 假体无菌性松动 |
2.2.7 类风湿性关节炎 |
2.2.8 手术部位骨延迟愈合 |
2.2.9 TKA术后翻修 |
2.3 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 |
2.3.1 股骨部位骨折 |
2.3.2 髌骨骨折 |
2.3.3 胫骨骨折 |
2.4 TKA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原则 |
2.4.1 TKA术后假体周围股骨骨折治疗 |
2.4.2 TKA术后假体周围髌骨骨折治疗 |
2.4.3 TKA术后假体周围胫骨骨折治疗 |
2.5 骨质疏松症对假体周围骨折的影响及治疗 |
2.6 总结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3.2 患者一般资料 |
3.3 术前准备 |
3.4 治疗方法 |
3.5 术后处理 |
3.6 观察指标 |
3.7 评定指标 |
3.7.1 膝关节HSS评分 |
3.7.2 骨折愈合标准 |
3.8 统计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结果 |
4.2 随访结果 |
4.3 功能结果 |
4.4 影像学结果 |
第5章 讨论 |
5.1 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 |
5.2 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不同类型的治疗效果 |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4)双反牵引微创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双反牵引逆行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股骨髁关节内粉碎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固定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自断加压螺栓与锁定螺钉辅助双接骨板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双反牵引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加压自断螺栓辅助接骨板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第一部分 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复位程度不同时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加压自断螺栓与锁定螺钉辅助接骨板固定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双反牵引微创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术后影像学及疗效对比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前瞻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分型和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伴后髁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三维损伤机制以及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模拟伴后髁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机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伴后髁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主骨折线地图的绘制及其应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伴后髁骨折的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损伤机制、骨折特点、手术策略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胫骨平台骨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髌骨脱位对下肢扭转和股骨滑车发育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及其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幼兔髌骨脱位对下肢扭转发育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幼兔髌骨脱位对股骨滑车发育及其成骨水平的改变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髌骨脱位儿童术后髌骨形态发育变化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发育性髌骨脱位患者髌骨半隧道固定技术双束 V.S.四束 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髌股关节的生长发育及髌骨脱位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8)胫骨平台骨折线的三维形态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设备与软件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年龄分布 |
2.2 轴面骨折线分布 |
2.3 其他位面骨折线分布 |
3 讨论 |
3.1 好发年龄 |
3.2 常见平台骨折分型 |
3.3 常见骨折地图研究 |
3.4 骨折线分布规律 |
3.5 局限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病例分析 |
讨论与分析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3D打印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膝关节HSS评分 |
在学期间表现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新型旋转支撑接骨板对胫骨平台外侧骨折支撑效果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的治疗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胫骨结节骨折治疗方法的分析与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胫骨平台骨折线的三维模型分析[J]. 邓朝阳,杨朝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03)
- [2]改良胫骨结节外上侧入路置入新型胫骨交锁髓内钉的初步研究[D]. 郭亮.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及疗效分析[D]. 王志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4]双反牵引微创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疗效[D]. 连晓东.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加压自断螺栓辅助接骨板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D]. 李军勇.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6]伴后髁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三维损伤机制以及形态学研究[D]. 潘铄.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7]髌骨脱位对下肢扭转和股骨滑车发育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及其治疗的临床研究[D]. 牛竞辉.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8]胫骨平台骨折线的三维形态学分析[D]. 邓朝阳.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9]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孙旭超. 沈阳医学院, 2021(10)
- [10]新型旋转支撑接骨板对胫骨平台外侧骨折支撑效果的有限元分析[D]. 高士杰.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标签:胫骨平台骨折论文;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症状论文; 股骨骨折论文; 骨折的症状论文; 胫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