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电信公司看好中国互联网市场

跨国电信公司看好中国互联网市场

一、跨国电讯公司看好中国英特网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杜刚[1](2018)在《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并没有进入人们所奢望的太平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传统安全问题不仅没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又犹如捅破了马蜂窝一样接踵而至。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者又相互叠加、相互转化。大国之间关系既有合作也摩擦不断。亚洲地区正在成为世界的中心,地区热点问题难以解决,国际社会并不太平。这是中国崛起进程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际安全背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安全问题。当前中国正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走在和平崛起的道路上,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实现和平崛起构成了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保障这些战略目标顺利地实现、如何保障国家安全、如何保障在实现战略目标进程中保障国家安全、实现国家安全这都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首先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国家崛起可以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反过来有利于促进国家崛起。提出国家要实现崛起必须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外环境的假设,创新提出了“国家安全保障力”概念。着重分析了中国在和平崛起进程中所面临的内外几个主要安全问题,重点探讨了和平崛起进程中安全的挑战及其根源。提出“人”是实现国家安全之根本的思想,为此设计了保障国家安全的路径选择。在章节设置上,第一章是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的理论分析,从理论视角分析国家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提出问题,分析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国家安全所面临什么样的问题。第三章分析了和平崛起进程中由安全问题引起的挑战及其根源。第四章解决问题,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保障国家安全的路径选择,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措施。通过论证分析,总结论就是国家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国家安全,国家崛起既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途径,也是国家实现安全的最终目的。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国际社会上只要有阶级差别得存在、地区发展差别存在、意识形态差别存在,共同安全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如果没有形成,国际社会就会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维护和实现国家安全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中国在实现崛起进程中既需要团结广大热爱和平的国家,实现合作安全;也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建设维度来考虑维护国家安全。

唐辉[2](2017)在《“逆全球化”态势研究》文中提出冷战的结束开启了当代全球化发展进程,美国“新经济”增长,日本90年代金融泡沫破裂后的经济低迷以及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这一轮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基础动力。当代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新的特征,包括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全球治理的演进以及新兴国家的经济崛起。新自由主义的理念指导了全球化的进程,但是也呈现出国家利益之间的分歧与博弈;基于全球化上升时期带来的经济动力与社会发展,参与全球化的主要国家间仍然能够实现基本的合作共识。二十一世纪以来至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是全球化最为突出的一个阶段,也是美国相对权力最大的时期,美国的领导优势一方面促进了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另一方面也对国际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新保守主义指导的“反恐战争”试图将美国价值观借助外部全球化环境予以推广,期待在这一权力逻辑下巩固美国的领导地位与霸权优势。结果遇到重大战略挫折,国内经济方面由于虚假的繁荣积累了大量矛盾在“次贷危机”中爆发。对外战略与内部经济的失败,极大削弱了美国的国际领导权威与国家综合实力,迫使美国必须开始反思领导全球化中的教训,修正全球化路径。奥巴马时代的美国全球战略转型可视为“去全球化”,初期的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形成源于美国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而亟需扩大全球合作以渡过难关,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通过TPP谈判、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以及与世界主要央行相左的货币政策,实现最大程度的经济战略收缩,但是基本保留了全球化理念与新自由主义思想价值观。2016年美国大选成为全球化的转折点,民粹主义思潮在美国社会爆发,以“美国优先”为口号的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开始领导美国进行国家政策的巨大变革,现实主义外交战略理念代替“软实力”、“巧实力”等具有自由主义特征的外交思路。美国在领导全球化进程中承担了大量的贸易逆差,迫使它通过复兴国内制造业扭转贸易颓势地位,并为实现美国就业优先而给世界经济带来贸易保护主义挑战。欧美之间的战略逻辑与世界观出现巨大分歧,使得“逆全球化”的趋势与特征更为明显。“逆全球化”态势对于欧洲的政治冲击呈现出不同的局面。具有保守主义政治文化传统的英国在2016年举行的全民公投中决定脱离欧盟,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英国“脱欧”公投为标志,欧盟一体化进程受到巨大挫折,欧盟内部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欧债危机爆发后蔓延(希腊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德国的砸欧盟一体化治理中的规则缺失与政策失误给欧元区带来隐患;同样是德国领导的难民政策使得欧洲国家陷入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安。“逆全球化”态势下欧盟成员国国内极右翼政党的势力开始崛起,2017年法国大选中的“勒庞现象”标志着欧盟面临政治意识形态上的重大危机。以德国为领导的欧盟尚有欧洲主流政治文化的支撑,但是亟需进行务实而理性的改革以维护一体化的团结,抵御“逆全球化”态势的扩张。美国依靠强国地位与实力主动扭转全球化进程,以及欧洲国家不同程度的“逆全球化”现象,对全球政治意识形态、大国关系、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使当代国际政治出现了新的特征。大国关系层面,以美国为代表的保守主义外交意识形态以及现实主义战略逻辑,与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联合理念与自由主义道德价值观,在地缘政治议题、应对恐怖主义政策、战略责任的承担、国际贸易的原则等方面的分歧;俄罗斯实力的下降以及美欧之间矛盾的凸显使得美俄缓和成为可以预期的前景;“逆全球化”背景下美国与德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分歧、美俄缓和的前景与战略需求,使得美国、欧洲、俄罗斯三大战略重心之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权力态势演变。新兴大国在全球化崛起的进程中实现繁荣,而后又不同程度陷入经济困局,巴西由于经济动荡出现了政权非正常更迭;俄罗斯陷入传统能源国家面临的结构性与周期性危机,加之政治上的导致西方经济制裁,只能通过大幅度贬值货币与减少财政支出阻止资本外流、维持虚弱的经济;印度为了实现金融出清,冒险使用了极端的“废钞”手段,但在地缘政治中有民族主义倾向。美国页岩油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石油供应的持续增长,使其摆脱了对中东地缘政治战略的依赖,创造了更大的优势以适应国内民粹主义对于穆斯林族裔的新移民政策。同时,“逆全球化”也成了制约全球治理的各项议题继续深入的“瓶颈”。美欧“逆全球化”态势、欧盟一体化的危机、右翼思潮的泛滥,给国际政治带来了不可思议的新前景。中国面对“逆全球化”带来的巨大的挑战,亟需做出明智而务实的战略应对。中国经济的内在问题如经济要素结构不平衡、货币扩张(M2总额相对偏高)、外汇储备有限等等。中国正在通过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和区域国际金融合作来应对逆全球化带来的经济风险并且促进共同利益。中美两个大国是全球化中的两个最大的角色,由此,中美两国的合作互动中,不可避免要贯穿重塑全球化的进程。本文设想中美之间以“主权基金”相互合作的形式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经济战略投资。在维持中美贸易自由基本格局的前提下,美国发行国债,中国承担利息,进行大规模融资投入“一带一路”项目,结合相对公平的退出与补偿机制,实现两个大国新方式、跨领域的合作共赢。为应对美国资本回流的制度性矛盾,实现美国的真实就业,“中美联税制”可以带来巨大的共同收益。在逆全球化趋势下,中美关系仍然要保持全局性、宏观性和战略性的大方向,扩展合作空间,加强合作基础,完善合作机制,推进新型大国关系的形成。

蔡惠敏(Chinda Sae Chuo)[3](2013)在《汉泰经贸词语互译研究 ——以《泰汉—汉泰经贸词典》补正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泰两国从1975年建立外交关系,至今已经有38年。而201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即将建成,中国和泰国的经贸往来更加密切,有关汉泰经贸方面的辞书将显得更为重要。但是,有关汉泰经贸方面的辞书却寥寥无几,双语词典作为沟通工具,无论是对翻译或对学习都有着重大意义。目前,中国市场上最权威的汉泰和泰汉经贸辞书只有《泰汉-汉泰经贸词典》。本论文以《泰汉-汉泰经贸词典》作为研究对象,对该书进行全面研究,梳理常见的翻译错误,逐条进行辨析、一一订正其错误,希望能够给使用者提供一些参考。全文正文共四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汉泰经贸词语互译研究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简要介绍《泰汉-汉泰经贸词典》。第三部分介绍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经贸词语汉泰互译概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汉泰经贸词汇概论,首先阐述经贸词汇的定义和经贸词汇的特点,然后再介绍汉语经贸词汇的类别和泰语经贸词汇的类别;其次分析汉泰语经贸词汇的异同,指出汉泰语经贸词汇主要的相异之处:汉语经贸词汇中的外来词意译较多,而泰语经贸词汇中的外来词音译较多。最后收录并翻译了近些年新产生的汉泰经贸词汇,分为汉语经贸新词语和泰语经贸新词语,对《泰汉-汉泰经贸词典》未收录的新词语进行翻译。通过泰国皇家学术院编写的《泰语新词语词典》挑选出新词语,翻译成汉语并举例说明。第二部分介绍经贸词汇汉泰互译的方法。分别为经贸词汇汉泰互译、汉泰经贸专有名词和数量词的互译,并提出经贸词汇汉泰互译存在的常见问题,如:死译、硬译,译文不简约,解释性翻译,外来词翻译不当,释文不规范等。第三章《泰汉-汉泰经贸词典》汉译泰偏误类型及分析。本章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对《泰汉-汉泰经贸词典》进行逐条辨析、订正其错误,进行错误分类,归纳出九个错误类型,并举例分析每一类的汉译泰经贸词汇的错误,提出修改建议。分为九部分,第一部分翻译错误。第二部分笔误别字。第三部分误加空格。第四部分排序错误。第五部分体例不一。第六部分欠全面性。第七部分重复赘译。第八部分不当收而收。第九部分词语漏收。第四章《泰汉-汉泰经贸词典》泰译汉偏误类型及分析。本章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对《泰汉-汉泰经贸词典》进行逐条辨析、订正其错误,进行错误分类,归纳出九个错误类型,并举例分析每一类的泰译汉经贸词汇的错误,提出修改建议。分为九部分,第一部分翻译错误。第二部分笔误别字。第三部分误加空格。第四部分排序错误。第五部分体例不一。第六部分欠全面性。第七部分重复赘译。第八部分不当收而收。第九部分词语漏收。论文最后是余论。阐述加强语言知识和经贸知识的修养,以及为总结误译及原因,并提出经贸词典编纂的建议与对策。之后为四个附录,分别是“汉泰英经贸词汇译表”,“泰汉英经贸词汇译表”,“《泰汉-汉泰经贸词典》汉译泰订误表”,“《泰汉-汉泰经贸词典》泰译汉订误表”。通过对《泰汉-汉泰经贸词典》的逐条校勘,进行错误分析,并予以补正。笔者希望能够对今后双语辞书的编纂,特别是汉泰双语辞书的编纂,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由于辞书的词条数量大,加之个人的知识水平有限,在研究过程中,肯定存在一些错误或研究不够深入的地方,笔者在此表示歉意,希望专家提出宝贵建议。

赵衍[4](2011)在《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中的互联网因素 ——基于美国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肇始于20世纪中叶的信息和网络技术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给“国家安全”这个古老的话题注入了新的变量。在当今“无网不在”的世界里,互联网一方面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剩余,变革了整个社会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缺陷和人为的滥用,互联网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也与日俱增,“网络信息安全”被提上议程,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网络信息”成为当前政治家和国际政治研究学者无法回避的国家安全变量。本文聚焦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在序言部分对信息、互联网、国家安全和国家信息安全等概念作了分析和界定;第一章对互联网与国家军事安全、国家政治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第二章总结了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安全观,并分析了这些安全观在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局限;第三章将系统论与建构主义安全观相结合,构造了基于“结构—过程”的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框架;第四章详细分析了信息技术革命以来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建立和调整过程,特别是“9.11事件”以后,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从“战术防御”向“战略进攻”的演化过程,验证了本文的理论分析,并对美国信息安全战略调整的效果作了评述。本文批判性地继承了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关于“实力”和“国际制度”的相关观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将系统论与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有机融合,创立了基于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形成及演化过程的分析框架,并以美国的国家信息安全政策转变为例,验证了本文的论述。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本文聚焦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国家信息安全问题,将互联网作为自变量,国家信息安全作为因变量,重点研究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对国家信息安全的影响,而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笼统的“信息安全”研究,有不少研究还将“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等同。(2)本文将系统论和建构主义思想进行有机融合,开发了新型的基于“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国家信息安全研究。该框架将国际社会视为一个大系统,其中包含“国家内部系统”和“国家外部系统”两个子系统,研究系统内及各系统间在互动的过程中建构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规律。(3)本文从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制定的国内政治结构和战略演进过程的角度,将美国的信息安全政策分为“战术防御”和“战略进攻”两个阶段,并分别从互联网在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政策中的政策高度和政策的行为取向两个角度,来分析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政策的演进过程。

曹卷[5](2011)在《网络消费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消费正成为人们热爱的购物方式,只要坐在电脑前,用鼠标点击网页上的商品,不管这个商品距离消费者有多远,通过在线支付就能送货上门,这样就节约了时间和成本。但是网络消费是一把双刃剑,它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问题,而且我国的网络消费立法并不完善,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等产生的法律问题也需要解决。由于技术条件的不完善和法律研究的不深入,虽然不少国家与国际组织制定了与网络消费相关的法律,我国也出台了一些指导规则,但这些法律规则还存在缺陷。文章开头从国内外网络消费的研究现状出发,介绍了网络消费的基本理论问题,网络中消费者保护的立法情况。文章首先是有关在线广告的法律规制,发达国家对在线广告的立法比较成熟。我国的现行在线广告法和国外相比,存在很多问题,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上,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其次从网络消费合同纠纷的理论角度,对其管辖权及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考察了几个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立法实践。结合我国网络消费合同的法律现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立法建议。电子支付问题,主要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立法现状。通过比较研究,阐述了我国电子支付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网络消费个人隐私保护的一些理论界定,重点分析了具有代表性国家的立法实践,在借鉴国际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反思我国网络消费隐私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意见。

邱宣[6](2011)在《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香港、深圳,一河之隔的近邻,唇齿相依、利益相关。自从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两地的经济合作关系就一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并备受关注。的确,大概世界上没有哪两个相邻城市,像香港和深圳这样好的互补优势和这样高的经济融合度。众多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设计和提出了种种深港区域合作的模式。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研究深港合作关系,探索深港两地创新资源合作的路径和实现方式,对促进两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产生重要作用,也对推动跨境合作乃至海峡两岸和亚太地区创新体系的发展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参照都市圈、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学和共生理论,借鉴国内外地理邻近性与区域创新合作的成功路径与模式,对深化深港合作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研究,结合深港合作现状,两地共同面临的国际机遇和国内机遇,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在新时期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共生”发展的新模式,并从两地科教资源互补、产业资源衔接、畅顺人才流动、对接和延展基础设施等方面探讨了实现途径和构建策略,同时,就深港两地由于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不同而影响了协同发展进程的问题,提出了在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和目标展望。旨在进一步促进深港区域合作实现深港经济一体化,为我国进一步研究制定跨境合作政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提供参考。

徐维余[7](2010)在《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美国动辄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企业并购其本国企业实施安全审查,并通过新的法律来强化其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机制。在美国的影响下,世界上不少国家已经开始建立或加强其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立法。这一现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反观国内,以美国凯雷集团并购徐工机械为代表的外资并购事件,引发国内各界纷纷讨论外资并购对国家安全的影响问题。一时间,要求对外资并购进行安全审查的呼声很高,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鼓励外资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加快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已经列入国务院立法规划之中。本文首先对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制度进行重点研究,之后比较分析德国、俄罗斯等国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体系,并且对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立法的国际协调问题进行研究,最后对中国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若干建议。全文分七章,共约20万字。第一章对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的最早立法-《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的制订背景及其过程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及经济背景之下,美国事实上一直是在开放的外资政策与包括维护国家安全在内的限制外资的政策之间不断地寻求平衡。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早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甚至其基本的工业体系也是在外资的帮助之下建立的。一战前后,在海军的推动之下,美国以维护安全为由在诸多领域开始对外资设限,颁布了诸多行业性管制法律。二战前后,由于外资进入美国采取国际卡特尔的方式而很少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美国更多地通过反垄断法对外国投资采取限制措施。二战结束之后的三十年里,长期处于资本输出国地位的美国基本上没有制订新的限制外资的政策与法律。进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来自中东及日本的企业在美掀起大规模的并购浪潮,这引起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乃至恐慌。一时间,针对外资进入是否会影响美国安全的争论甚嚣尘上。在一些影响较大的外资并购案件尤其是1986年日本富士通(Fujitsu)收购美国仙童公司(Fairchild)一案的触发之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通过对美国国会政治制度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的制订与通过,形式上表现为议会与总统以及参众两院之间妥协的产物,而其根本上来说是维护美国产业利益诉求的一种新的法律机制。第二章对《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的法律框架、早期审查实践与修改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通过颁布《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及其实施条例,美国建立了完整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体制。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既显示了美国将诸多现实问题“安全化”的倾向,即以不做界定的“国家安全”概念涵盖众多美国面临的经济、政治问题;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安全问题的“法律化”趋势,即通过立法给予审查机构以必要规范或约束,同时也给予外资并购交易方以一定的可预期性。文章具体分析这一体制下的审查机构设置、程序规则以及实体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并阐述了该法与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从《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的早期实施来看,其已经显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主义的倾向。例如,《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实施不久,美国时任总统老布什即于1990年2月对中国航天技术进出口公司(CATIC)并购美国曼科公司(MAMCO)采取强制剥离措施。1992年汤姆森-CSF并购美国LTV公司一案更是触发国会议员关注,尤其是其国有企业背景。国会最终通过以《伯德修正案》为主的若干修正案对这一审查体制进行了修改,涉及强制申报、增列国家安全考虑因素、强化向国会报告制度等方面。第三章对美国《2007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FINSA)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2001年9·11事件让美国国家安全观更多地纳入非传统安全因素。以维护国家安全为重任的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经受着各种考验。2004年以来美国发生的一些影响较大的外资并购事件,诸如联想并购IBM案、中海油并购尤尼克案以及迪拜港口并购案,为美国议员乃至公众提供了宣泄对美国经济与安全等方面不满的渠道。加之仇外情绪与利益团体推波助澜,更是推动了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的重大修改。虽然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存在一定的保护主义倾向,或是在充满保护主义之背景下而诞生的,但是该法也试图维持开放投资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平衡。本章就2005以来的修改议案以及FINSA的最终颁布是否有助于维持这一平衡作了探讨。我们认为,一方面平衡机制总体上没有被打破,但是另一方面还要取决于未来实践中美国政府对国家安全等一些模糊概念采取何种倾向性的态度。FINSA获得通过既体现出国会强化对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的干预力度,也体现了安全问题进一步法律化的趋势。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政府相关机构还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指南。我们认为FINSA会对各国产生一定的示范作用与借鉴作用,同时对未来的国际投资立法也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实践中,FINSA更是一把双刃剑,处理的不好,既可能伤害到外国投资者的利益,也有可能损害美国自身的投资环境乃至国家安全利益。第四章以电信业为例对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CFIUS已经受理外资并购案件达到1500余起。由于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保密性,CFIUS或其他安全机构对并购的审查及批准情况基本上都不会对外公布。但是在电信业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中,却可以从联邦通信委员会获得安全机构对并购交易方所附的批准条件,即网络安全协议。作为基础设施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电信产业,伴随着管制的放松而不断涌现一些规模巨大的跨国并购。本章通过分析美国电信业外资并购中的安全审查措施,即网络安全协议,指出CFIUS等安全机构的审查措施存在很大的歧视性,违反了美国国内相关法律以及WTO电信相关协议的精神。通过对比分析若干重要领域的安全防范措施,我们认为美国或许可以籍此减少外资并购安全审查领域的歧视性。这一分析同时为我们国家在一些领域放松管制后如何加强安全审查提供了参考价值。第五章选择德国与俄罗斯两国立法例对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事实上,受到美国立法的影响,世界上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体系的远不止这两个国家。之所以选择德俄两国立法例,一方面是囿于论文篇幅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这两个国家的立法较有代表性。德国通过两次修改《对外贸易与支付法》及其实施条例建立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体制,其在少数产业领域实行强制申报审查制度,事实上也就是事前审批制。但是对于大多数领域,却又采取机构主动审查制度,这一审查体制相比俄罗斯要宽松的多,甚至从形式上较之于美国的自愿申报制度也更为宽松。其给外国投资者所增加的审查申报负担尽可能降到最低。而俄罗斯立法中虽然希望通过列举产业清单的方式增强审查制度的透明度,但是由于清单涵盖范围相当广泛,以至于实质上演变为外资准入审批制。这某种意义上也秉承了其法律体系的特点。在审查标准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德国将其明确为“公共政策与安全”,而且表明遵照欧共体条约的规定以及欧洲法院相关判例的精神。如此,则审查标准的范围相比较小。俄罗斯立法并未对安全作出界定,其重点审查被并购的俄罗斯战略性公司是否涉及所列12项业务。从这些业务的内容可以看出,很大程度上,俄罗斯的审查标准中涵盖经济因素。相比美国立法例中的审查标准,德国的规定更为严格,而俄罗斯的则较为宽泛。值得注意的是,德、俄立法及审查实践中都采用了风险缓和措施,而不是完全阻止外资并购。这一方法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美国缓和协议的做法,同时也符合后文所述OECD所倡导的以及欧洲法院判例确定的比例性原则。第六章对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的国际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分析现行的OECD投资相关的法律文件以及各种双边、地区及多边投资协议,我们发现这些协议大多通过国民待遇例外或安全例外等形式为东道国保留了外资安全审查权力。但是不同的协议类型往往表现出一些差异化的具体特点。东道国虽然可以依据安全例外对外资并购进行安全审查并采取相应的限制性措施,但并非完全不受国际法制约。文章以习惯国际法以及美阿BIT相关规定为基础,并结合ICSID的仲裁实践,对安全例外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OECD认为外资并购与其他形式的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并无二致。OECD《国家安全相关之东道国投资政策指南》倡导各国在实施外资安全审查措施时应当遵循非歧视性原则、透明度与可预测性原则、比例性原则以及可问责性原则。通过这些原则的具体分析,期冀为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立法的国际协调提供良好的理论框架。此外,欧洲法院已经就成员国各种形式的阻止外资并购的措施作出判决,对这些判例的分析也为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立法的国际协调提供了法理参考。第七章对中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文章针对我国近年来外资并购影响安全的争论,从经济安全、产业安全等方面归纳梳理了相关经济学者与法学学者的观点,同时对我国现行外资管理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中涉及安全问题的规定进行了梳理,并分析、检讨了中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安全审查的立法层次与安全审查的重要性不相称、审批制下权责机构权限划分不明确、制度目的存在冲突、外资管理模式与安全审查制度之间的契合问题。我国反垄断法对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的制定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但是这并未结束学界对于外资并购安全审查与反垄断审查以及产业政策审查的关系问题的讨论乃至纷争。文章通过对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立法价值的探讨,试图为构建我国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提供理论基础。文章在前文对各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就中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立法中可能存在的若干立法问题提出几点看法。认为外资并购安全审查问题的法律化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安全化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具体而言,审查决定应当由最高级别的政府机构作出,实行自愿申报制度,审查标准采用国家安全概念,不应当明确纳入经济安全概念。

孙薇[8](2010)在《中国网络电视规制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网络电视(IPTV)的发展过程中,其准公共物品属性日益凸显,同时又由于其兼具自然垄断属性,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已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因而需要政府的规制。然而,作为一门新兴产业,网络电视的规制问题在国内外都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网络电视规制的专门研究更是几近空白。理论研究与指导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网络电视产业的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对我国网络电视产业的经济学分析为切入点,以规制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框架全面分析了我国网络电视规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深层原因,并借鉴国外网络电视规制模式,提出了深化我国网络电视规制改革的对策性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网络电视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论文写作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并说明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网络电视规制的文献综述。虽然这部分对本文研究思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网络电视出现时间短,相关研究过少,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因而使本文的写作具有较大的挑战性。第三部分根据网络电视产业的特点,结合规制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网络电视基础环节所具有的自然垄断属性及准公共物品属性,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电视的规制作了理论上的系统分析。第四部分应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知识,在网络电视进入、技术标准制定和内容规制领域进行了相关方之间的博弈分析。第五部分以我国网络电视规制的现实为基础,详细分析了我国网络电视存在的有效竞争不足、部门利益冲突严重等问题,进而对问题的成因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第六部分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网络电视规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分析了英国、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的网络电视规制情况,并分析了对我国网络电视规制的借鉴意义。第七部分在规制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国网络媒体规制存在的问题,主要从规制体制的改革和规制体系两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电视规制的相关构想和建议。主要包括建立独立融合的规制机构、构建和完善网络电视的法律规制体系以及在内容规制、进入规制、价格规制和服务质量规制方面的相关对策和建议。总的来说,本文利用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通过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从规制体制和规制体系两个层面系统分析和考察了我国网络电视规制的现实发展状况,探析问题所在及其深层成因,在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网络电视规制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网络电视规制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以最终促进我国网络电视产业的发展。

晏建[9](2008)在《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国际化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9年中国政府提出“走出去”战略后,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开始了国际化的尝试。2005、2006年中国移动连续两次重要的境外并购失利将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走出去推向了高潮。本文对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国际化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探求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解决的途径,为中国电信运营企业今后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本文共分六章,其中第三、四、五章是核心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提出问题,明确研究目标。第二章是国际化的相关理论综述。第三章从国内电信市场增长空间、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具备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政府的政策导向三个角度,剖析了中国电信运营企业走国际化道路的必要性;通过对其在境外融资和境外并购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尝试的现状分析,找出了其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缺乏国际运营经验、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风险、缺乏走出去的金融支持。第四、五章通过对国外典型电信运营企业的国际化研究,借鉴其经验,从国际化的路径选择、目标市场的进入方式、以及政府的角色等方面给出了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国际化对策。第六章针对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张永军[10](2005)在《试论域外文化产业中的体育及现代商业体育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域外文化产业和统计范围的界定分析,阐释了体育并不固守自己的生活实践领域,越界向着文化产业的领域推进、扩张、交汇;现代商业体育的发展受惠于文化产业,体育固有的酒神精神和悲剧精神是现代性条件下商业体育发展的内在因素,而文化产业中的电视转播广告又是商业体育兴盛的主要外在动力。鉴于商业体育这种内外因,现代体育的商业化倾向可能淡化体育自身的运动效能,政府政策调控可使商业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跨国电讯公司看好中国英特网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国电讯公司看好中国英特网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视角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基本思路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崛起与国家安全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与国家安全
        二、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生产力视角分析
        三、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升
    第二节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保障
        一、国家崛起需要安全保障
        二、国家安全保障力
        三、国家崛起与国家安全保障力
    第三节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
        一、国家衰落或崛起与安全之间矛盾的两个案例
        二、国家崛起与保持安全在矛盾中发展
        三、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第二章 和平崛起进程中的国家安全问题
    第一节 中国崛起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
        一、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三、中国崛起引发的安全困境
        四、国家崛起进程中外部威胁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多变
        一、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威胁国家安全
        二、历史问题给国家间安全造成威胁
        三、陆地争端加剧国家之间的矛盾
        四、东北亚现实军事威胁依然存在
    第三节 国家内部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一、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
        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发的社会问题
        三、文化安全受到威胁
        四、生态与环境安全受到威胁
        五、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第三章 崛起进程中安全问题引起的挑战及其根源
    第一节 中国崛起打破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平衡
        一、全球化发展对国家安全的冲击
        二、中国崛起改变了世界力量结构
        三、国家实力的变化对国民心理造成的影响
    第二节 崛起引发的内部主要矛盾
        一、政治安全受到威胁
        二、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三、敏感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四、环境污染威胁国民生存安全
        五、内部威胁的发展与演变
    第三节 内外威胁对国家之间安全影响
        一、内外两种威胁之间的关系
        二、两种威胁对国家崛起的影响
        三、两种威胁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
    第四节 崛起进程中内外挑战塑造了安全困境
        一、崛起进程中各类挑战构成安全困境的根源
        二、传统安全困境与非传统安全困境的叠加
        三、崛起进程中安全困境的破除
第四章 国家崛起进程中安全实现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集聚国家安全保障的强大物质力量
        一、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二、实现自主创新提升国家科技实力
        三、加强军事变革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军事能力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第二节 培育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力量
        一、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教育工程
        二、重塑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中注入国家安全的基因
        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认同
        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文化
    第三节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营造良好地区环境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和平崛起的意义
        二、“一带一路”沿线安全隐患及对区域安全影响
        三、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营造良好周边和地区环境
    第四节 国家安全保障的全球安全治理
        一、积极参与国际安全治理保障国际安全
        二、积极合作共建新型大国关系
        三、国际安全治理几个关键领域的安全保障
        四、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后记

(2)“逆全球化”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思路
    二、研究现状
        (一) 全球化理论研究现状
        (二) “逆全球化”研究现状
    三、基本概念综述
        (一) “全球化”
        (二) “逆全球化”
第一章 冷战后全球化的发展
    1.1 冷战后全球化的原动力
        1.1.1 两极格局解体与全球化
        1.1.2 西方经济体系内的“再平衡”
        1.1.3 中国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
    1.2 支持全球化发展的相关思想理论
        1.2.1 “里根——撒切尔”主义与“第三条道路”
        1.2.2 新自由主义理念与“华盛顿共识”
        1.2.3 新自由制度主义
    1.3 冷战后全球化发展
        1.3.1 区域一体化
        1.3.2 全球治理的推进
        1.3.3 新兴国家的经济崛起
    1.4 冷战后全球化积累的问题
        1.4.1 全球化与国家间实力的平衡
        1.4.2 全球化的经济危机隐患
        1.4.3 全球化下与“多元文化主义”问题
第二章 美欧的“逆全球化”态势
    2.1 美国“逆全球化”态势的背景
        2.1.1 新保守主义在全球化下的权力逻辑与失败
        2.1.2 G20机制的形成与权力转移
        2.1.3 奥巴马时代“去全球化”政策
    2.2 美国“逆全球化”态势的演进
        2.2.1 美国“逆全球化”社会诉求
        2.2.2 “美国优先”政治理念
        2.2.3 美国“逆全球化”态势下的国家政策
    2.3 欧洲“逆全球化”态势的背景
        2.3.1 欧元结构难题
        2.3.2 欧债危机的治理
        2.3.3 难民政策及社会衍生问题
    2.4 欧洲“逆全球化”态势的演进
        2.4.1 欧盟国家右翼政党的兴起
        2.4.2 “英国脱欧”及其延续
        2.4.3 “法德大选”中的社会分裂
    2.5 美欧“逆全球化”态势的理论评析
        2.5.1 “逆全球化”视角下的政治理论
        2.5.2 美国“逆全球化”态势评析
        2.5.3 欧洲“逆全球化”态势评析
第三章 “逆全球化”态势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3.1 美、欧、俄三角关系的大变革
        3.1.1 美欧政治意识形态争议(美德分歧)
        3.1.2 美俄缓和
        3.1.3 欧盟与俄罗斯的复杂关系
        3.1.4 超越国家间政治的现实主义博弈
    3.2 “逆全球化”态势对中东地缘政治的影响
        3.2.1 石油能源格局的变化
        3.2.2 “全球化”下中东国家政治的主题
        3.2.3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东国家的意识形态发展
    3.3 全球治理议题的新变化
        3.3.1 WTO的地位与作用展望
        3.3.2 巴黎气候协定的未来
        3.3.3 G20机制在全球经济协调中的再定位
    3.4 新兴大国的困境与出路
        3.4.1 俄罗斯的经济困境
        3.4.2 巴西政治危机
        3.4.3 印度的经济改革与政治冒险
        3.4.4 “逆全球化”下新兴大国间关系的前景
第四章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战略应对
    4.1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
        4.1.1 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4.1.2 对外贸易的脆弱性
        4.1.3 中国的金融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4.2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对外合作实践
        4.2.1 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倡议
        4.2.2 国际金融合作的审慎原则
        4.2.3 参与全球治理的方针
    4.3 “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关系
        4.3.1 意识形态与中美合作
        4.3.2 中美经济合作设想
        4.3.3 “逆全球化”与中美战略互动模式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汉泰经贸词语互译研究 ——以《泰汉—汉泰经贸词典》补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汉泰经贸词语互译研究的重要性
    二、汉泰经贸词语互译词典《泰汉-汉泰经贸词典》简介
    三、本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经贸词语汉泰互译概论
    第一节 汉泰经贸词汇概论
        一、经贸词汇概说
        二、汉泰语经贸词汇的异同
        三、近些年新产生的汉泰经贸词汇
    第二节 经贸词汇汉泰互译的方法
        一、经贸词汇汉泰互译方法概论
        二、汉泰经贸专有名词和数量词的互译
        三、经贸词汇汉泰互译存在的常见问题
第三章 《泰汉-汉泰经贸词典》汉译泰偏误类型及分析
    第一节 翻译错误
    第二节 笔误别字
    第三节 误加空格
    第四节 排序错误
    第五节 体例不一
    第六节 欠全面性
    第七节 重复赘译
    第八节 不当收而收
    第九节 词语漏收
第四章 《泰汉-汉泰经贸词典》泰译汉偏误类型及分析
    第一节 翻译错误
    第二节 笔误别字
    第三节 误加空格
    第四节 排序错误
    第五节 体例不一
    第六节 欠全面性
    第七节 重复赘译
    第八节 不当收而收
    第九节 词语漏收
余论
附录一:汉泰英经贸词汇译表
附录二:泰汉英经贸词汇译表
附录三:《泰汉-汉泰经贸词典》汉译泰订误表
附录四:《泰汉-汉泰经贸词典》泰译汉订误表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中的互联网因素 ——基于美国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对国家安全的研究
        对互联网与国家信息安全关系的研究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
    第四节 基本议题和理论假设
    第五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分析框架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互联网对国家信息安全的影响
    第一节 互联网与国家军事信息安全
        一、军事信息网络化
        二、网络战
    第二节 互联网与国家政治信息安全
        一、国内传统政治模式的新挑战
        二、国际政治体系重构的新力量
    第三节 互联网与国家经济信息安全
        一、互联网基础设施与国家经济信息安全
        二、互联网信息与国家经济信息安全
        三、互联网产业与国家经济信息安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视角下的国家信息安全观及其批判
    第一节 现实主义视角下的国家信息安全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视角下的国家信息安全
    第三节 基于理性主义的国家信息安全观的局限
第三章 系统论和建构主义的融合及其在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分析中的应用
    第一节 系统论及其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国家信息安全观
    第三节 系统论与建构主义整合后的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分析框架
第四章 案例分析:互联网时代的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转型
    第一节 战术防御——“9?11”前的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
    第二节 战略进攻——“9?11”后的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
        一、通过顶层设计确立信息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二、建立并规范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
        三、建立并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构
        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和动员
        五、大力投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产业
        六、高调推行“网络战”
        七、将互联网作为政治渗透的新工具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新战场
    第三节 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效果评估
结语
中英文参考文献
后记
附件
    附件1 PPES 和PPBE
    附件2 美国政府发布有关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部分文件
    附件3 美国制定的有关网络及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部分)
    附件4 美国与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有关的机构
    附件5 美国《加强网络安全法》(选编)

(5)网络消费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及理论意义
        0.1.1 问题的提出
        0.1.2 理论意义
    0.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网络消费法律界定
        0.3.1 互联网与网络消费的定义和特征
        0.3.2 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保护
        0.3.3 网络法的含义和特征
第一章 在线广告法律规则问题
    1.1 在线广告的法律界定
        1.1.1 在线广告的定义及特点
        1.1.2 在线广告分类
    1.2 国外关于在线广告的法律规制
        1.2.1 发达国家关于在线广告的法律规制
        1.2.2 国际组织关于在线广告的法律规制
        1.2.3 简评
    1.3 我国在线广告法律规制问题
        1.3.1 我国在线广告法律规制现状
        1.3.2 我国在线广告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3.3 解决我国在线广告问题的法律对策
第二章 网络消费合同法律规制问题
    2.1 网络消费合同界定
        2.1.1 网络消费合同的定义和特点
        2.1.2 网络消费合同纠纷的管辖权问题
        2.1.3 网络消费合同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
    2.2 国外关于网络消费合同的法律规定
        2.2.1 发达国家关于网络消费合同的法律规制
        2.2.2 国际组织关于网络消费合同的法律规制
        2.2.3 简评
    2.3 我国关于网络消费合同的法律规制
        2.3.1 我国网络消费合同法律规制现状
        2.3.2 我国网络消费合同法律的缺陷及原因
        2.3.3 完善我国网络消费合同法律的对策
第三章 网络消费中的电子支付问题
    3.1 电子支付界定
        3.1.1 电子支付的定义和形式
        3.1.2 电子支付的基本原则
        3.1.3 与传统支付方式的关系
    3.2 国外关于电子支付的立法
        3.2.1 发达国家关于电子支付的立法
        3.2.2 国家组织关于电子支付的立法
        3.2.3 简评
    3.3 我国关于电子支付的法律规制
        3.3.1 我国电子支付法律的现状及缺陷
        3.3.2 我国电子支付法律缺陷的原因
        3.3.3 完善我国电子支付法律的对策
第四章 网络消费个人隐私保护问题
    4.1 网络消费个人隐私保护界定
        4.1.1 网络隐私的定义及主要内容
        4.1.2 网络消费个人隐私的特殊性
        4.1.3 网络消费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意义
    4.2 国外关于网络消费个人隐私保护的立法
        4.2.1 发达国家关于网络消费个人隐私保护的立法
        4.2.2 国际组织关于网络消费个人隐私保护的立法
        4.2.3 简评
    4.3 我国网络消费个人隐私保护法律规制
        4.3.1 我国网络消费个人隐私保护的现状
        4.3.2 我国网络消费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和原因
        4.3.3 完善我国网络消费个人隐私保护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6)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当前形势
    二、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全球都市发展对深港区域创新合作的指引
        一、都市圈的内涵及其效应
        二、国外都市圈发展范例
        三、国内都市圈发展
        四、国内外都市圈发展的经验
    第二节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一、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二、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和内涵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系
    第三节 地理邻近性与区域创新理论探究
        一、地理邻近性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
        二、地理邻近性与区域创新的关系
    第四节 产业生态学理论与共生理论
        一、产业生态学基本原理
        二、共生理论内在含义
第二章 深港区域合作的历程与发展
    第一节 深港区域合作的历史回顾
        一、深港地缘与人缘基础
        二、深港区域产业合作历程
    第二节 香港科技与产业发展现状
        一、香港经济的国际影响力
        二、香港产业发展情况
        三、香港创新科技进展
    第三节 深圳科技及产业发展状况
        一、深圳经济发展奇迹
        二、深圳工业发展概述
        三、深圳自主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第四节 深港创新圈的发展
        一、“深港创新圈”产生的背景
        二、“深港创新圈”的内涵
第三章 深港区域创新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深港区域创新合作的国际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
        二、研发全球化
        三、服务贸易全球化
        四、要素流动全球化
        五、新兴产业发展
    第二节 深港创新圈发展面临的国内机遇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二、国家创新能力的增强
        三、珠三角都市圈的发展
    第三节 深港区域合作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产业集群的激烈竞争
        二、国际都市圈的激烈竞争
        三、国内科技创新的激烈竞争
        四、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
        五、深港区域合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章 深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潜力
    第一节、深港区域创新合作的现实条件
        一、深港区域产业结构
        二、建设深港都市圈的有利条件
        三、深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优势
        四、深港地理临近优势
    第二节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
        一、区域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
        二、区域综合竞争优势
        三、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深港区域创新合作的经济效益分析
        一、分析方法和模型构建
        二、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对深圳的经济影响分析
        三、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对香港的经济影响分析
        四、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对深港的综合影响分析
第五章 深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和模式
    第一节 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定位
        二、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目标
    第二节 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构建
        一、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二、深港区域创新体系要素的内涵与作用
    第三节 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模式
        一、竞争性合作模式
        二、融合式合作模式
        三、垂直分工式合作模式
        四、互补式合作模式
    第四节 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共生”模式探讨
        一、“共生”模式提出的理论依据
        二、“共生”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三、“共生”模式的保障条件
第六章 构建深港区域创新体系路径和对策
    第一节 科教资源互补合作
        一、加强内生创新能力培养
        二、建立科教资源联动协作机制
        三、深化深港高等教育合作
    第二节 产业链式衔接促进产业集聚
        一、构建深港科技产业联盟
        二、深港科技产业联盟的实现途径
        三、深港科技产业联盟的重点领域
    第三节 构建创新要素互动共享合作平台
        一、促进深港人力资源交流
        二、简化两地通关手续
        三、畅顺两地资金和信息流动
    第四节 基础设施对接与拓展发展空间
        一、统筹协调两个城市的发展规划
        二、接驳两地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
        三、整合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区
        四、整合两地高等教育与科研区域
        五、优化配置两地高端服务业资源网络
第七章 建设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深港合作的战略地位
    二、树立共生观念实现两地互惠共赢
    三、建立开放性的区域行政系统
    四、建立深港两地政府间合作机制
    五、建立产业衔接机制和政策体系
    六、探索制度放宽先行先试
    七、发挥香港内地走向国际的通道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致谢

(7)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形成之研究
    第一节 美国外资安全立法之历史考察
        一、早期美国外资安全政策及立法
        (一) 一战前后美国境内外国投资形势
        (二) 一战前后外资安全方面之立法
        (三) 二战之后美国对外投资及对美国外资政策之影响
        二、1970 年代开始对外资之限制性立法
        (一) 外资并购引起美国担忧
        (二) 外资安全立法之新起点
        (三) 外国投资与安全立法之理性思考
        第二节 《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之立法背景
        一、1980 年代美国境内外资并购形势
        二、有关外资对国家安全影响之争
        (一) 外资怀疑论者之观点及立法动议
        (二) 外资肯定论者之回应
        三、《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之导火索
        (一) CFIUS 早期劝阻外资之实践
        (二) 富士通并购仙童案详情
        (三) 各类调查程序之启动
        第三节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早期议案之争
        一、外资管理权限之宪政维度
        (一) 美国国会涉外经济立法权限
        (二) 国会立法之政治背景
        (三) 府院外资管理权力之争
        二、参众两院相关议案及其妥协
        (一) 参议院提案
        (二) 众议院提案
        (三) 参众两院协商
        (四) 《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之通过
第二章 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之基本体系及早期修改研究
    第一节 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之基本体系
        一、关于法律渊源
        (一) 《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
        (二) 相关行政命令
        (三) 实施条例
        (四) 外资安全审查法与相关法律之关系
        二、关于审查机构设置
        (一) CFIUS 获得审查权
        (二) CFIUS 成员结构
        (三) CFIUS 决议规则
        三、关于审查程序
        (一) 通知与受理
        (二) 初审程序
        (三) 调查程序
        (四) 总统决定
        四、关于审查范围
        (一) 若干重要概念之界定
        (二) 受管辖之外资并购情形
        (三) 不受管辖之外资并购情形
        五、关于审查标准
        (一) 参众两院协商会之共识
        (二) 外资并购安全法规定之解析
        (三) 简要评析
        第二节 《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之评价及早期实施
        一、《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之评价
        (一) 修正案通过之法律基础
        (二) 存在保护主义倾向
        (三) 安全审查法律化之利弊分析
        二、安全审查机制正式启动
        三、关于早期审查之案例
        (一) CFIUS 进入调查程序之典型案例
        (二) 剥离资产第一案
        第三节 美国外资安全审查法之早期修改
        一、《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之修改背景及早期议案
        (一) 修改背景
        (二) 早期修改之议案
        二、汤姆森并购LTV-直接催生修改之个案
        (一) 案件背景介绍
        (二) 审查情况解析
        三、获得通过之修正案
        (一) 《伯德修正案》
        (二) 《里格尔修正案》
        (三) 《本杰明修正案》
        四、有关与反垄断法融合之建议
        (一) 安全审查与反垄断审查相关性之案例
        (二) 立法建议及评析
第三章 美国《2007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研究
    第一节 《2007 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背景分析
        一、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面临之新形势
        (一) 美国国家安全观与外资并购安全审查之关系
        (二) 来自新兴国家的跨国并购对美国外资政策之影响
        二、两起最具影响之外资并购案
        (一) 中海油公司竞购尤尼科公司案
        (二) 迪拜港口并购伦敦半岛东方公司案
        三、关于美国总审计局报告所涉法律问题
        (一) 美国总审计局报告
        (二) 财政部回应观点
        四、相关修改议案及FINSA 之通过
    第二节 FINSA 修改所涉主要法律问题
        一、审查机构法定化
        (一) 将CFIUS 法定化
        (二) 为CFIUS 设置牵头机构
        二、关于审查程序方面
        (一) 完善审查程序单边启动机制
        (二) 纳入通知前非正式沟通机制
        (三) 明确调查程序启动之条件
        (四) 强化国会监督机制
        三、关于审查对象方面
        (一) 进一步明确控制之认定标准
        (二) 增列少数股东保护作为控制之例外
        (三) 加强了对外国政府控制交易之审查
        (四) 扩大国家安全审查范围
        四、关于风险缓和制度
    第三节 CFIUS 国家安全审查指南之分析
        一、指南制定之法律依据
        二、CFIUS 审查程序之目的及其特点
        (一) 设定审查程序的目的
        (二) 审查程序的特点
        三、国家安全的分析程序
        四、CFIUS 所审查过的呈现国家安全问题之交易类型
        (一) 与美国企业的属性相关的交易
        (二) 与外资并购者的属性相关的交易
        五、引发国家安全问题的交易相关信息
        六、简要评析
    第四节 外资开放与国家安全之平衡论
        一、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之平衡机制
        (一) 国家安全标准之模糊化
        (二) 国家安全风险缓和措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三) CFIUS 工作机制之相对独立性
        二、有关FINSA 及其通过前的提案对平衡机制之影响
        (一) 关于提交报告问题
        (二) 关于经济安全作为审查标准
        (三) 有关国会否决总统及CFIUS 决定的问题
第四章 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实践之法律问题
    第一节 电信业放松管制与外资并购安全审查
        一、选择电信业为例研究美国审查实践的理由
        二、电信业放松管制之法律背景
        三、电信业外资并购所涉国家安全问题
        四、电信业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措施
    第二节 电信业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实践
        一、电信业外资并购安全审查之案例
        (一) TELPRI 公司并购案
        (二) 安全协议之内容分析
        二、安全协议与美国电信业现行法律制度之冲突
        (一) 与网络服务产业的政策取向相冲突
        (二) 与电信运营之管制放松背道而驰
        (三) 无法实现规模与范围经济
        (四) 没有降低外资电信企业的监管负担
        (五) 缺乏必要的经济分析
        三、电信企业外资并购安全审查中歧视性之法律问题
        (一) 关于国民待遇原则方面
        (二) 关于最惠国待遇原则方面
    第三节 行业性安全审查政策及法律之比较
        一、海港领域国家安全措施
        二、机场安全管理措施
        三、核电站安全管理法律
        四、金融机构安全防范措施
        五、国防产业安全措施
第五章 德俄两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比较研究
    第一节 德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制度
        一、立法背景探析
        (一) 二战以来德国外资管理体制之特点
        (二) 外资并购引发安全问题之事例
        二、德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首次正式立法
        (一) 2004 年《对外贸易与支付法》之修改
        (二) 2004 年《对外贸易与支付条例》之修改
        三、德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最新修改之解析
        (一) 修改之概览
        (二) 有关实体部分之修改
        (三) 有关程序部分之修改
        (四) 违反该法的责任
        (五) 与相关法律之协调
        四、德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之评析
    第二节 俄罗斯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制度
        一、立法背景探析
        (一) 俄罗斯外国投资情况
        (二) 西门子并购事件触发外资安全立法
        二、《俄罗斯外资安全审查法》之上位法依据及其制订历程
        三、《俄罗斯外资安全审查法》之主要内容
        (一) 关于审查对象及控制之认定
        (二) 关于审查机构设置
        (三) 关于审查程序性问题
        (四) 关于审查标准问题
        (五) 特殊的审批条件
        (六) 违反本法的法律后果
        四、《俄罗斯外资安全审查法》之评析
第六章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之国际协调研究
    第一节 国际协调研究之相关基本理论
        一、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立法推动各国仿效
        二、国际关系中“安全化”理论
        三、安全观的转变与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立法
    第二节 国际投资法关于安全例外的基本规定
        一、OECD 投资相关的安全例外规定之解析
        (一) OECD 资本流动自由化法典中有关安全例外的原则
        (二) OECD 理事会关于安全例外的建议
        (三) OECD 投资委员会的态度
        (四) MAI 草案中关于安全例外的规定
        二、地区或多边协议之规定
        (一) 欧共体条约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
        (三) 能源宪章条约
        (四) 服务贸易总协定
        三、双边投资条约之规定
        四、一些国际组织的文件中关于安全例外之规定
    第三节 安全例外条款在适用上的一些问题
        一、基本安全例外条款之解释权问题
        二、关于例外援引条件之解释问题
        三、关于基本安全之涵盖范围问题
    第四节 OECD 国家安全相关之东道国投资政策指南
        一、明确提出非歧视性原则
        二、主张法律的透明度与可预测性
        三、要求审查措施与安全目的之间的比例性
        四、建立审查的问责机制
    第五节 欧洲法院“黄金股“相关判决之解析
        一、欧盟委员会之政策指引
        二、外资限制措施之类型及欧洲法院相应判决
        (一) 直接限制外国人持股比例
        (二) 购买股份超过限度须获批准
        (三) 事后否决措施
        三、与美国审查制度之对比分析
第七章 中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问题研究
    第一节 关于外资并购影响安全之争论
        一、关于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方面之争论
        二、关于产业安全方面之争论
    第二节 现行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相关法律与政策及其检讨
        一、应对外资并购中安全问题之政策指引
        二、涉及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 宪法所作基本规定
        (二) 法律、行政规章中之规定
        三、现行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 安全审查的立法层次与安全审查的重要性不相称
        (二) 审批制下权责机构权限划分不明确
        (三) 制度目的冲突之问题
        (四) 外资管理模式转型与安全审查制度之契合问题
    第三节 中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立法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立法之价值取向
        (一)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与产业政策审查之关系
        (二)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与反垄断审查之关系
        (三) 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价值论
        二、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立法中几个问题之思考
        (一) 关于审查机构方面
        (二) 关于审查程序方面
        (三) 关于审查范围方面
        (四) 关于审查标准方面
        (五) 关于审查措施方面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网络电视规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第3章 网络电视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3.1 网络电视产业内涵的界定
    3.2 网络电视产业的双重属性
    3.3 网络电视的垄断性与外部性
    3.4 网络电视的规制体系分析
第4章 我国网络电视规制的博弈分析
    4.1 我国网络电视市场进入的博弈分析
    4.2 网络电视服务质量规制博弈分析
    4.3 网络电视内容规制博弈
第5章 我国网络电视规制的现状、问题及深层原因分析
    5.1 我国网络电视规制的现状
    5.2 我国网络电视规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3 我国网络电视规制发展不力的深层原因
第6章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网络电视规制比较及借鉴
    6.1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网络电视规制体制
    6.2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网络电视规制体系
    6.3 部分国家和地区网络电视规制的比较与借鉴
第7章 深化我国网络电视规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7.1 建立健全网络电视规制的法律体系
    7.2 改革规制体制,建立独立融合的规制机构
    7.3 改革许可证制度,放松进入规制
    7.4 完善网络电视内容规制
    7.5 强化服务质量规制
    7.6 建立健全价格规制
    7.7 完善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国际化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有关概念的界定
    1.3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国际化的理论综述
    2.1 国际化的相关理论
    2.2 国际化的必要性
    2.3 国际化的模式
第三章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国际化现状
    3.1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国际化的动因
        3.1.1 国内电信市场发展空间受限
        3.1.2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3.1.3 宏观政策环境的有力支持
    3.2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境外融资
        3.2.1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境外融资方式
        3.2.2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境外融资规模及构成
    3.3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境外并购
        3.3.1 跨国并购已成为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3.3.2 中国企业境外并购概况
        3.3.3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境外并购尝试
    3.4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4.1 缺乏国际运营经验
        3.4.2 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3.4.3 缺乏海外投资的金融支持
第四章 国外主要电信运营企业的国际化经验
    4.1 德国电信的国际化
    4.2 沃达丰的并购起家
第五章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国际化对策
    5.1 进一步明确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国际化的路径
    5.2 不断优化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国际化目标市场的进入方式
        5.2.1 境外并购
        5.2.2 跨国战略联盟
    5.3 强化中国电信运营国际化过程中的政府功能
        5.3.1 政策导向
        5.3.2 金融支持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10)试论域外文化产业中的体育及现代商业体育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域外对文化产业的界定和文化产业中的体育
2 文化产业中商业体育发展的内动力——“酒神”精神与“悲剧”精神
3 文化产业中商业体育发展的外推力——体育赛事广告宣传
4 结论与思考

四、跨国电讯公司看好中国英特网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 杜刚. 苏州大学, 2018(02)
  • [2]“逆全球化”态势研究[D]. 唐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3]汉泰经贸词语互译研究 ——以《泰汉—汉泰经贸词典》补正为例[D]. 蔡惠敏(Chinda Sae Chuo). 西南大学, 2013(02)
  • [4]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中的互联网因素 ——基于美国的实证研究[D]. 赵衍.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4)
  • [5]网络消费法律问题研究[D]. 曹卷. 中南大学, 2011(01)
  • [6]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 邱宣. 吉林大学, 2011(08)
  • [7]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D]. 徐维余. 华东政法大学, 2010(07)
  • [8]中国网络电视规制问题研究[D]. 孙薇. 辽宁大学, 2010(12)
  • [9]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国际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 晏建.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1)
  • [10]试论域外文化产业中的体育及现代商业体育的发展[J]. 张永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5(06)

标签:;  ;  ;  ;  ;  

跨国电信公司看好中国互联网市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