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G"技术在城市公交车辆调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奕[1](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张军[2](2019)在《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智能公交系统的建设可以提高人们出行对公共交通的选择,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降低了环境污染,节约了能源的消耗,而且智能公交车运载量大,人均占用道路面积小,减小了城市拥堵问题,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本文设计开发了一款基于高性能处理器Cortex-A8并搭建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围绕智能公交电子站牌软件开发流程,完成了开发环境的搭建、BootLoader的移植、Linux内核的移植、根文件系统的构造。本系统实现了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周围实时视频监控、手机端移动视频监控(支持安卓和IOS系统)、本地与远程录像播放功能。首先设计了视频数据采集系统,采用了Mjpg-streamer软件设计、FFmpeg软件移植等技术。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将摄像头采集到视频图像压缩后经网络实时的传输到后台调度中心,调度人员通过视频监控查看站牌周围等车人数,从而进行准确合理的公交车调度。本系统同时实现了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的GUI界面。该界面基于Qt进行开发设计,采用混合式UI设计方法对电子站牌界面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对于电子站牌软件界面设计和功能模块的实现方式,采用了布局管理、信号和槽以及QThread线程等Qt相关技术。最终达到乘客可以从电子站牌GUI界面中清晰直观的看到线路正在运营的公交车数量和当前位置、下辆车到站所需时间、首末班车时间、票价等信息,使乘客可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出行。为了提升本系统的完整性,体现系统的优越性,本系统设计实现了后台监管平台,后台监管平台的设计使用WordPress技术创建了一个门户网站,更好地提升了人机交互的友好性和用户使用的直观体验性。通过系统测试,本系统设计的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的视频监控功能、GUI界面功能和后台调度中心监控界面网站都能稳定运行,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张庄[3](2019)在《智能公交车载终端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各国政府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了公交优先的战略措施,要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推进城市公交系统的建设。公交系统智能化是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智能公交系统一般分为公交调度中心、智能电子站牌和智能公交车载终端。本文研究设计了一款智能公交车载终端。根据公交车车载终端的需求,本文选择了ARM Crotex-A8处理器作为主控芯片,搭建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开发平台,并完成了各个模块的电路设计,采用QT Creator集成软件开发环境进行车载终端的功能应用程序设计,实现的功能包括有人机交互界面功能、GPS车辆定位功能、语音报站功能、视频采集功能、车厢拥挤度检测功能等,同时利用3G和Wi-Fi技术实现了车载终端与调度中心和电子站牌之间的信息交互的功能。本文重点对车厢拥挤程度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了三种典型的车厢拥挤度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车厢拥挤度检测方法,即利用车载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以OpenCV库为基础,依据Haar特征,针对公交车可站立区域内的人群分成三个检测区域进行人脸检测,并根据公交车限载标准划分车厢拥挤程度界限。在本文的最后对车载终端系统进行了整机测试,测试了车载终端GPS定位、无线网络传输、视频监控以及拥挤度检测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各项功能都能够达到最初的设计要求,验证了本次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李明[4](2019)在《定制公交客流分析方法与运营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公交运营服务主要存在线路规划合理性不足、经营模式单一等问题,主要考虑公交的可达率、重复率、覆盖率等指标,而往往忽视乘客的出行需求。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展,传统公交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快速、便捷、舒适等多样性自由出行的需求。定制公交作为公交的一种延伸服务,基于移动互联网手段以及乘客出行需求而开通设置,弥补了传统公交服务模式的缺陷,是发展多样化、差异化的公共交通服务的新模式,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和环境,目前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与之相关的研究也日益成为热点。然而,新生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定制公交模式遇到新的问题,包括定制公交客流分析数据基础与传统公交客流分析数据基础存在较大区别、传统公交模式与定制公交模式并轨运行造成不同车辆调度存在一定难题等。为此,本文提出了定制公交客流分析算法以及多目的地定制公交线路运力调配算法,并以直观方式予以展示,从而达到提升定制公交上座率的目的,从而提高定制公交线路规划的合理性和经营效益。具体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公交客流分析算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时间序列的模糊聚类算法,以进行公交车票预定的历史数据为基础,按照每星期同一天历史相同时段预测未来相同时段的客流分布情况,以达到更科学地进行合理性的线路规划。根据定制公交历史客流情况的特点,结合基于时间序列的模糊聚类算法以相似性搜索实现模糊时间序列的规律发现,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变换、预测、分类、聚类、相似性搜索等过程,实现了定制公交客流的推导与应用。(2)通达率、重复率等公交运行指标在传统公交运营模式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对于定制公交而言,决定性指标转变成出行需求为主的开通要求,并以座位预定、在线支付以及上车验票为主要运营特征。基于直观方式表达乘客出行需求更有利于运营方的线路规划、开通、运营管理工作,为此本文提出了定制公交的出行需求热力图构建算法和实现步骤,结合电子地图进行直观表达。本文系统性地提出出行需求热力图的构建方法与步骤,直观表达了乘客出行需求的分析结果。(3)由于实际运营过程中传统公交运营模式、定制公交模式并轨运行,因此利用传统运力调度算法在两种模式下进行运力调度已不适用。因此本文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多目的地定制公交线路运力调配算法,达到在传统运营模式、定制公交运营模式同时提供服务的客运车辆根据位置、座位数、排班时间等因素进行有效调度,从而达到高效实用运力的目的。(4)为验证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基于广州市定制公交项目运行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本章以历史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采用2018年3月作为分析数据,传统公交客流预测算法仅取得了53.89%的准确率,而定制公交模式下基于时间序列的模糊聚类算法模型取得了78.04%的预测准确率。在使用多目的地定制公交线路运力调配算法后由于准时性、车辆适用性、发车准点率等用户体验方面的提升,好评人数相对传统方法而言有所提升,好评率达到了85.49%,相对传统调度方法的81.40%提升了4.09%。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算法模型基本能达到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数据要求,能够为定制公交线路规划等提供决策支持。
唐嘉颐[5](2018)在《基于遗传算法的公交运营数据分析与应用》文中认为城市公交作为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较早的行业之一,同样存在着产业升级和深化应用的困扰。遗传算法由于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并行性、全局优化性和稳健性特点,同时在求解空间内采取一定的方向性进行智能随机搜索,而非盲目地穷举或试探,因此在搜索耗时和效率上能优于其它算法。尽管近年来对遗传算法在公交行业中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但在智能公交的发展上还未在城市公交上实践,人工调度仍在国内公交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公交行业资源配置的关键就是人和车的配置,如果不能根据不同线路客流量和运行情况进行独立分析,为线路设计投入产出比率最高的运营方案,从本质上还摆脱不了经验调度,人工调度的旧模式,智能调度的逐步成熟将成为公交行业的主流趋势。本文围绕现有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用系统归集和初步分析的运营数据,搭建数据分析系统平台,运用遗传算法获得各线路的调度运营规划功能实现的最主要因素:发班间隔。根据遗传算法的分析结合线性规划,最终获得配车计划和发班计划。综合系统的基础信息,输出某一天根据天气类型预测获得的配车计划和发班计划表,制定公交调度运营规划。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遗传算法的公交数据分析:以电车14条线路作为蓝本,以遗传算法获得发班间隔,建立配车和排班算法获得公交调度运营规划设计,从根本上摆脱人工调度的主观因素而实现智能调度;(2)运营数据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根据遗传算法运算的需求搭建数据库架构,系统将遗传算法获得的公交调度运营规划通过系统输出每条线路的配车计划和运营方案等用于智能调度的实现,同时针对实践中是否存在与时段客流不匹配进行分析,以逐步改进算法机制。
王芳[6](2018)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英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当今社会,智能交通系统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引着城市智能交通的发展与建设。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也紧跟世界前进的步伐。作者选取了《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一文作为源文本,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对其进行汉译英翻译。此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四章并探究了翻译过程中所应用的翻译策略、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一章是任务描述,包括翻译文本来源和特点,以及完成此翻译任务的意义。第二章为翻译过程描述,包括翻译的准备、过程以及翻译的质量控制。第三章为案例分析,分别从专业术语翻译,长句处理以及语篇衔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作者采用缩写、代替、转化等翻译技巧解决了在翻译专业术语、处理长句以及实现语篇衔接中遇到的翻译问题。第四章为作者对翻译过程的反思,并总结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完成本次翻译任务,作者能够更深刻的理解翻译目的论以及相关翻译理论策略的应用,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翻译经验和总结有益于进一步的翻译研究和学习。
李陶然[7](2018)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交调度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联网和智能算法受到更多的关注与研究。越来越多先进通信技术的出现对物联网技术在行业内的逐步成熟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物联网技术在公共交通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正是通过通信设备将视频采集器和智能传感器等设备中搜寻到的信息传递给交通管理控制平台,才使得公共交通可以得到实时监控并进行有效调度。而智能算法的出现为公共交通的实时调度策略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公交调度问题,文章首先提出了一个兼顾公交企业和出行乘客共同利益的公交调度模型,同时把发车频率和企业盈利作为约束条件加入模型。其次,针对标准蚁群算法中存在收敛速度较慢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陷,提出了先用粒子群算法为该问题得到若干满意的初始可行解,并将这些初始可行解应用于蚁群算法的初始解中解决后续的搜寻求解问题,以此来克服蚁群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差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进而得出了蚁群粒子群混合算法来求解公交调度模型,并通过实验证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性能的优良性。随后,本文在大量仿真实验的基础上对该算法中涉及到的关键参数的合理取值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得到了用于后续公交调度研究的合理取值组合。最后文章对西安市公交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把得到的公交调度模型和公交调度算法付诸实践,利用西安43路公交车的真实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得到了符合顾客和公司双方共同利益、更加合理有效的公交发车时刻表。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8](2016)在《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从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道路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交通设计、交通服务设施与机电设施、地面公共交通、城市停车交通、交通大数据、交通评价11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交通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交通流理论方面综述了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微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中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宏观交通流理论、网络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方面综述了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与可持续发展、交通出行行为特征、交通调查方法、交通需求预测等;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综述了交通安全规划、设施安全、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行为、车辆主动安全、交通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等;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综述了交通信号控制、通道控制、交通控制与交通分配、车路协同系统、智能车辆系统等;交通管理方面综述了交通执法与秩序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非常态交通管理;交通设计方面综述了交通网络设计、节点交通设计、城市路段交通设计、公共汽车交通设计、交通语言设计等;地面公共交通方面综述了公交行业监管与服务评价、公交线网规划与优化、公交运营管理及智能化技术、新型公交系统;城市停车交通方面综述了停车需求、停车设施规划与设计、停车管理与政策、停车智能化与信息化;交通大数据方面综述了手机数据、公交IC卡、GPS轨迹及车牌识别、社交媒体数据在交通系统分析,特别是在个体出行行为特征中的研究;交通评价方面分析了交通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
朱永辉[9](2016)在《基于GNSSCAN3G的现代有轨电车智能车载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不断的涌向大中城市,城市交通随之面临很大的压力,汽车数量的快速过量增加,交通拥塞、空气噪声污染,成为了城市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世界各大城市开始发展轨道交通譬如地铁、轻轨来缓解交通压力,但是由于地铁的建设周期长,而且投资巨大,在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问题。现代有轨电车应运而生,有轨电车是电力驱动在轨道上行驶的一种轻型轨道交通车辆,利用现代智能技术改造和革新后的有轨电车系统,更具有绿色环保、舒适度好、低噪声、低震动等显着特点。为了确保让现代有轨电车整点、舒适、高效、安全的运行,需要有一套专门为之定制的信号系统,涵盖车载系统、轨旁系统、运营调度系统及通信系统等,其中车载系统是现代有轨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研究的课题是基于GNSS多模多频定位、CAN总线车辆信息监控以及基于3G无线通信的车载智能控制子系统,该子系统实现的功能是通过列车的精确定位,实时监控车辆状态信息及运营状态,和其它子系统共同组成现代有轨的智能信号系统。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城市有轨电车车载信号系统的定位方式以及车辆信息监控、无线通信方面提供了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且已经通过试验运用在上海张江有轨电车信号升级改造项目中,并在未来有轨电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升级和推广。
何勇[10](2015)在《乌苏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国民经济运行的命脉之一就是交通运输体系,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发展中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城市交通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与人们的各项生活指标息息相关。现在城市的交通拥堵是阻碍城市发展问题之一,提高交通资源的的利用是解决城市拥堵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目前公交调度基本上还是按照固定的时刻表来进行的,采用”定点发车、两头卡点”的手工作业的调度方式,对车辆在运营路线上的状态无法实时了解,仅依靠经验调度车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难以及时有效地采取调度措施。对于这种现状的研究分析,得出原因并设计一套智能化的公交调度监控系统。首先阐述设计这套系统的背景原因,设计的目标分析。其次是对于这套系统的前端和实际的讲述,详细说明系统的前端设计,包括特点,需求,及其前端所需要的设备相关的介绍。第三,详细说明公交智能化系统,具体的调度操作说明,视屏操作说明等。最后对于公交智能化系统带来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说明。通过智能化的调度管理系统,实现对公交车辆运营调度的智能化管理,实时化监控,无纸化的调度,完善面向乘客全面的信息服务,科学地提高服务水平。通过信息发布系统让乘客获得出行的全部公交服务信息,提升公交吸引力,建设智能化的公共交通系统,需要乘客,公交车辆,车站设施以及所处的交通环境等多要素之间的联系,对保障交通运输的健康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3G"技术在城市公交车辆调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G"技术在城市公交车辆调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2)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智能交通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智能交通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的总体设计 |
2.1 智能公交系统概述 |
2.2 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的组成与功能 |
2.3 智能公交电子站牌性能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的硬件平台 |
3.1 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硬件总体架构 |
3.2 ARM主控模块 |
3.3 SDRAM模块 |
3.4 FLASH模块 |
3.5 UART模块 |
3.6 电源及复位电路模块 |
3.6.1 电源电路设计 |
3.6.2 IMP811 电源监控及复位设计 |
3.7 USB模块 |
3.8 网口模块 |
3.9 LCD显示模块 |
3.9.1 液晶显示屏 |
3.9.2 LCD接口电路设计 |
3.10 WiFi模块 |
3.11 3G模块 |
3.12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的软件设计 |
4.1 建立开发环境 |
4.1.1 操作系统概述与安装 |
4.1.2 NFS挂载 |
4.1.3 搭建交叉编译环境 |
4.2 基础软件移植 |
4.2.1 U-Boot概述与移植 |
4.2.2 Linux内核概述与移植 |
4.2.3 构建Linux根文件系统 |
4.3 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 |
4.3.1 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 |
4.3.2 Mjpg-streamer软件设计 |
4.3.3 FFmpeg移植 |
4.4 智能公交电子站牌GUI设计与实现 |
4.4.1 Qt Creator安装与配置 |
4.4.2 Qt用户界面的设计方法 |
4.4.3 电子站牌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4.4.4 车辆信息显示功能 |
4.4.5 公交线路图动态提示功能 |
4.4.6 不同界面的自动切换功能 |
4.4.7 Qt移植 |
4.5 监控中心软件设计 |
4.5.1 轻量级应用服务器搭建 |
4.5.2 后台服务器监听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系统测试 |
5.1.1 智能公交电子站牌测试环境搭建 |
5.1.2 后台调度中心网站界面测试 |
5.1.3 PC端查看站牌周围视频监控测试 |
5.1.4 手机端查看站牌周围视频监控测试 |
5.1.5 智能公交电子站牌视频录像功能测试 |
5.1.6 智能公交电子站牌GUI测试 |
5.2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3)智能公交车载终端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智能公交车载终端的总体设计 |
2.1 智能公交系统的需求分析 |
2.2 智能公交车载终端的总体设计 |
2.2.1 车载终端的整体架构 |
2.2.2 车载终端功能模块说明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公交车载终端的硬件设计 |
3.1 嵌入式S5PV210处理器 |
3.2 接口电路设计 |
3.2.1 NAND FLASH模块电路设计 |
3.2.2 DM9000A以太网控制器 |
3.2.3 UART串口电路设计 |
3.2.4 USB接口电路设计 |
3.3 主要模块电路设计 |
3.3.1 LCD触摸显示模块设计 |
3.3.2 GPS模块电路设计 |
3.3.3 语音模块电路设计 |
3.3.4 3G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3.3.5 Wi-Fi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公交车载终端的软件设计 |
4.1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 |
4.1.1 Ubuntu Linux系统的安装 |
4.1.2 Bootloader移植 |
4.1.3 Linux内核裁剪及移植 |
4.1.4 Linux根文件系统制作及移植 |
4.2 车载终端软件总体设计 |
4.3 车载终端功能模块程序设计 |
4.3.1 车载终端主界面设计 |
4.3.2 GPS定位程序设计 |
4.3.3 视频采集程序设计 |
4.3.4 语音报站程序设计 |
4.3.5 上下车乘客数量检测程序设计 |
4.3.6 车厢拥挤度检测方法原理与程序设计 |
4.3.7 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公交车载终端整机调试 |
5.1 嵌入式平台硬件调试 |
5.1.1 Linux控制系统调试 |
5.2 车载终端功能调试 |
5.2.1 终端显示界面测试 |
5.2.2 GPS定位功能测试 |
5.2.3 网络数据通信测试 |
5.2.4 拥挤度检测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定制公交客流分析方法与运营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发展情况 |
1.2.1 国外发展情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2.3 定制公交开行的要件 |
1.2.4 思考与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对象及目标 |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定制公交业务模式及系统 |
2.1 定制公交业务流程与模式 |
2.2 应用对象分析 |
2.3 主要功能设计 |
2.3.1 乘客端功能 |
2.3.2 司机端功能 |
2.3.3 应用管理平台功能 |
2.3.4 调度监控平台 |
2.4 系统功能 |
2.4.1 乘客端功能 |
2.4.2 司机端功能 |
2.4.3 运营平台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方法 |
3.1 试验数据说明 |
3.1.1 出行需求征集数据说明 |
3.1.2 运营计划管理数据说明 |
3.1.3 试验数据描述 |
3.2 试验文本数据处理算法 |
3.2.1 车载信息数据压缩传输方法 |
3.2.2 试验与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定制公交客流分析预测算法 |
4.1 客流分析预测方法 |
4.1.1 传统公交客流分析预测方法 |
4.1.2 定制公交客流分析预测算法 |
4.2 试验及结果 |
4.2.1 出发站点客流预测分析 |
4.2.2 到达站点客流预测分析 |
4.2.3 出行客流预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定制公交乘客出行需求热力图构建方法 |
5.1 出行需求热力图构建方法 |
5.2 试验及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目的地定制公交线路运力调配算法 |
6.1 算法描述 |
6.2 试验及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本文相关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5)基于遗传算法的公交运营数据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交通智能化调度 |
1.2.1 智能交通技术的国内外发展 |
1.2.2 公交智能化建设 |
1.3 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化调度 |
1.3.1 遗传算法的原理 |
1.3.2 遗传算法在智能调度的应用发展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基于遗传算法的公交数据分析与应用 |
2.1 发班间隔的改进遗传算法设计 |
2.1.1 改进遗传算法的实现 |
2.1.2 算法分析 |
2.2 公交调度运营规划设计 |
2.2.1 线路配车计划 |
2.2.2 线路排班计划 |
3 运营数据分析系统设计 |
3.1 系统结构的设计 |
3.1.1 软件架构 |
3.1.2 系统的模块和权限划分 |
3.1.3 系统开发技术 |
3.2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3.2.1 数据库设计 |
3.2.2 数据来源 |
3.2.3 遗传算法运算表设计 |
3.3 公交调度运营规划功能实现 |
3.3.1 系统的界面设计 |
3.3.2 数据访问接口 |
3.3.3 运营规划功能实现 |
4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Chapter 2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
2.1.1 The guidance of the Skopos theory |
2.1.2 Preparation for specialized words |
2.1.3 Study of relevant papers |
2.2 Translation Procedure |
2.3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
3.1 Specialized Words Translation |
3.1.1 Tools of translating specialized words |
3.1.2 Abbreviation |
3.1.3 Substitution |
3.2 Long Sentences Translation |
3.2.1 Splitting |
3.2.2 Combining |
3.2.3 Converting |
3.3 Text Translation |
3.3.1 Conjunction |
3.3.2 Reference |
Chapter 4 Summary |
4.1 Translation Reflections |
4.2 Problems to Be Solved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Translated Text |
Appendix Ⅱ:Source Text |
(7)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交调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公交系统 |
1.2.2 公交调度策略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关键技术介绍 |
2.1 物联网与智能公交 |
2.1.1 物联网 |
2.1.2 智能公交 |
2.1.3 智能电子车牌 |
2.1.4 智能公交站台 |
2.2 公交调度问题的相关算法 |
2.2.1 蚁群算法 |
2.2.2 粒子群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交调度模型的建立 |
3.1 公交调度问题求解方案 |
3.2 影响公交调度的因素 |
3.3 模型假设与定义 |
3.4 模型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用于解决公交调度模型的蚁群粒子群混合算法 |
4.1 蚁群算法 |
4.1.1 蚁群算法 |
4.1.2 蚁群算法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
4.2 蚁群粒子群混合算法 |
4.2.1 ACO_PSO算法流程 |
4.2.2 ACO_PSO混合算法的对比实验 |
4.3 ACO_PSO算法的参数选取 |
4.3.1 学习因子 |
4.3.2 信息素挥发系数 |
4.3.3 信息素启发因子和期望启发因子优化组合 |
4.3.4 种群规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CO_PSO算法在西安市公交中的应用 |
5.1 西安市公交现状分析 |
5.1.1 西安市民出行选择 |
5.1.2 西安市公交基本信息和智能公交发展情况 |
5.2 ACO_PSO算法求解公交调度模型的步骤 |
5.3 ACO_PSO算法求解公交调度模型的仿真实验 |
5.3.1 数据准备 |
5.3.2 ACO_PSO算法伪代码 |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GNSSCAN3G的现代有轨电车智能车载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代有轨电车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现代有轨电车信号控制系统及车载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单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智能车载子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2.1 车载子系统概述 |
2.2 车载子系统原理及架构 |
2.3 系统接口 |
2.3.1 外部接口 |
2.3.2 内部接口 |
2.4 采用的关键技术 |
2.4.1 GNSS多模多频组合定位 |
2.4.2 实现CANopen从站功能 |
2.4.3 3G无线通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NSS组合定位原理及车载实现方案 |
3.1 GNSS概述 |
3.1.1 美国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 |
3.1.2 俄罗斯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
3.1.3 欧洲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
3.1.4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3.2 GPS定位原理及方法 |
3.2.1 GPS组成 |
3.2.2 GPS定位原理 |
3.2.3 GPS定位方法 |
3.3 北斗导航基本原理 |
3.3.1 北斗导航组成 |
3.3.2 北斗导航的定位原理 |
3.4 GNSS列车组合定位实现方案 |
3.4.1 GNSS多系统组合定位概述 |
3.4.2 车载子系统GNSS组合定位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ANOPEN原理及车载实现方案 |
4.1 CAN总线技术规范 |
4.1.1 CAN总线工作原理 |
4.1.2 CAN总线物理信号 |
4.1.3 CAN报文及结构 |
4.1.4 CAN总线协议规范 |
4.1.5 CAN总线仲裁技术 |
4.1.6 CAN总线管理机制 |
4.2 CANOPEN协议原理 |
4.2.1 CANopen协议 |
4.2.2 对象字典 |
4.2.3 CANopen通信对象 |
4.3 CANOPEN从站车载子系统实现方案 |
4.3.1 CANopen车载子系统接口需求 |
4.3.2 CANopen车载子系统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3G无线通信原理及车载实现方案 |
5.1 3G无线通信技术 |
5.1.1 3G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
5.1.2 3G无线通信技术三大标准 |
5.2 PPP实现3G网络接入 |
5.2.1 PPP协议概述 |
5.2.2 内核对ppp协议的支持 |
5.2.3 PPP的交叉编译及安装 |
5.2.4 3G上网卡的拨号联网 |
5.3 车载子系统3G无线通信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车载子系统的软硬件实现和集成 |
6.1 车载子系统硬件实现 |
6.1.1 主控板CPU硬件选型 |
6.1.2 GNSS模块及天线选型 |
6.1.3 CANopen模块选型 |
6.1.4 3G模块选型 |
6.1.5 车载子系统硬件实现 |
6.2 车载子系统软件实现 |
6.2.1 车载子系统数据实现流程 |
6.2.2 车载子系统软件实现 |
6.3 车载子系统集成及测试 |
6.3.1 集成环境及测试 |
6.3.2 系统集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乌苏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现状分析 |
1.3 研究意义 |
2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设计目标 |
2.2 设计方向与原则 |
2.3 设计思路 |
2.4 系统功能 |
2.5 系统特点 |
2.5.1 视频监控与GPS定位结合 |
2.5.2 结构紧凑,集成度高 |
2.5.3 功能丰富的场站管理 |
2.5.4 专业调度平台和工业级车载品质 |
3 系统总体设计 |
3.1 车载设备系统 |
3.2 站台显示屏 |
3.3 网络传输 |
3.4 监控系统 |
3.5 软件实现 |
3.6 算法的设计 |
4 基础建设详细设计及其相关设备 |
4.1 系统前端设计 |
4.1.1 前端系统结构 |
4.1.2 设备布置 |
4.1.3 设备选型 |
4.1.4 前端存储 |
4.1.5 设备安装 |
4.2 站台屏设计 |
4.2.1 始发站发车屏 |
4.2.2 实体电子站牌 |
4.3 无线传输网络设计 |
4.3.1 3G网络介绍 |
4.3.2 网络性能分析 |
4.3.3 3G流量控制设计及计算 |
4.4 监控调度中心设计 |
4.4.1 监控调度中心组成 |
4.4.2 电视墙系统 |
4.4.3 平台服务器 |
4.4.4 中心网络布置 |
5 公交综合信息软件系统详细设计 |
5.1 公交智能调度系统 |
5.1.1 基础信息管理 |
5.1.2 运营计划模块 |
5.1.3 运营调度模块 |
5.1.4 运营统计模块 |
5.2 视屏管理系统 |
5.2.1 实时预览 |
5.2.2 录像回放 |
5.2.3 报警查询 |
5.2.4 远程配置和升级 |
5.3 发车屏发车系统 |
5.4 电子站牌发布系统 |
5.4.1 车次信息控制模块 |
5.4.2 终端管理模块 |
5.4.3 信息发布模块 |
5.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5.1 权限管理模块 |
5.5.2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
5.5.3 车辆运行信息管理模块 |
5.5.4 排班计划模块 |
6 公交综合信息软件系统功能界面的实现 |
6.1 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的实现 |
6.1.1 基础信息管理的实现 |
6.2 视屏管理系统 |
6.2.1 实时预览 |
6.2.2 录像回放 |
6.3 发车屏发车系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3G"技术在城市公交车辆调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2]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的研制[D]. 张军. 黑龙江大学, 2019(02)
- [3]智能公交车载终端的研制[D]. 张庄. 黑龙江大学, 2019(02)
- [4]定制公交客流分析方法与运营策略优化研究[D]. 李明.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5]基于遗传算法的公交运营数据分析与应用[D]. 唐嘉颐.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2)
- [6]《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英译实践报告[D]. 王芳.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7]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交调度问题研究[D]. 李陶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8]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6)
- [9]基于GNSSCAN3G的现代有轨电车智能车载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朱永辉.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乌苏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何勇.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