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藏铁路(格拉段)用液力传动内燃机车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邱铁鑫[1](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张高锋[2](2018)在《高原钢轨探伤车匹配牵引计算及试验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原钢轨探伤车在格拉线高海拔地区运行时,其柴油机必然存在降功现象,那么动力单元的输出特性亦随之改变,将直接影响整车的牵引性能,适用于低海拔地区的钢轨探伤车还能否满足在高海拔线路工况下运行要求,需做具体计算及校核。故本文在在明确柴油机随海拔上升降功参数的前提下,通过匹配牵引计算,对高原钢轨探伤车所搭载的动力单元牵引性能进行了校核和评价,并在高原试车时对整车牵引性能做了验证及修正。本文采用MATLAB编程的计算方法,结合已有相关资料,首先根据柴油机离散的外特性,通过曲线拟合得到柴油机的外特性曲线,在扣除柴油机辅助功率及高原降功折损后,得到了柴油机净外特性的高阶多项式函数;依据液力变矩器所在低海拔工况下的匹配计算资料,提取了液力变矩器在不同传动比下的输入特性,将负载抛物线函组数导入程序,并绘制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时的输入特性曲线;然后通过搜索法编程求解柴油机净外特性曲线与液力变矩器泵轮负荷抛物线的交点,求解输出特性及绘制曲线,并结合输入特性对匹配性能做了评价;最后以高原钢轨探伤车相关参数为基础,根据牵引计算规程,用MATLAB完成牵引性能的转换计算,拟合并绘制了高原钢轨探伤车在海拔4500m和海拔5100m双动力单元牵引特性曲线。高原钢轨探伤车正式上线交付用户时,在青藏铁路格拉线进行高原试车,采集了试验线路的试车数据,并结合线路状况,统计及分析了有效的试验数据,对比和验证了匹配牵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韩才元[3](2008)在《中国铁路内燃机车发展5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点回顾了我国内燃机车50年来的发展历程,包括6个发展阶段和4代国产内燃机车更新换代的情况;介绍了50年来国产内燃机车发展的成就;对国产内燃机车的技术水平作了评价;概括说明了我国内燃机车的现状;对未来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江培发[4](2007)在《青藏公务动车降噪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通过分析动车组的发展趋势、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青藏公务动车组的特殊用途及由噪音引起的无形破坏,论述了对青藏公务动车组降噪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论文系统地研究了青藏公务动车的设计,包括总体设计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等,特别是从总体上研究了该车的降噪减振特点。通过研究噪声的来源及特点,提出了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即缩小和消灭声源,降低噪声的功率;利用声的吸收、反射、干涉以控制噪声;在噪声传播途径中减弱其强度等,并以此为指导详细研究了青藏公务动车的降噪设计。论文详细介绍了青藏公务动车组的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的证明了青减公务动车组的降噪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并且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舒适性重要指标之一的降噪问题,将会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徐俊国[5](2007)在《青藏线机车选型的初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06年7月1日青藏线正式开通,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对机车牵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青藏线格拉段机车选型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选型方案。
刘苏[6](2004)在《青藏铁路公务动车供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1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建设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拉段。2002年4月,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工厂根据铁道部科技司2002J001—D文件,承担了《青藏铁路公务动车开发研制》的项目。年底,该公务动车—“天安A0003”号一竣工出厂,标志着世界首列运用于海拔高度5000m以上地区、满足青藏高原运用条件(气压低、缺氧、严寒、暴风雪多、大风日多、风力强、气候多变等特点)的公务动车问世。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高原铁路的运用及供氧方案,分析了青藏高原环境对公务用车的供氧要求,对各种供氧方案进行了比选,确定了“天安A0003”号公务动车的供氧设计方案,并对公务动车客室供氧量进行了理论计算,最后给出了青藏铁路公务动车制氧机组的装机试验及试验分析,提出了青藏线轨道交通的供氧建议。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 分析了国外高原铁路机车车辆运营情况及供氧方式; (2) 分析了青藏高原环境气候,尤其是缺氧,对人体和行车安全带来的危害,说明了青藏铁路对公务动车在空调、车体密封、供氧及电气系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3) 研究了青藏铁路公务动车的供氧水平,并对CO2浓度、新风量和供氧量进行了计算,为动车客室供氧水平控制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4) 通过对各种供氧方案的工作原理、性能、运用要求、经济性等方面的计算、分析和比较,确定了适合青藏铁路公务动车运用要求的富氧膜制氧机的设计方案; (5) 对青藏铁路公务动车在平原和高原地区进行了供氧及噪声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青藏线轨道交通供氧建议。
许人华,沈永平,杨鑫[7](2003)在《“雪域神舟”号青藏高原内燃机车的研制》文中指出介绍“雪域神舟”号青藏高原内燃机车的研制背景、研制经过、设计要求和设计原则,指出青藏高原铁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线路条件对内燃机车的苛刻要求,简述机车主要技术方案以及试制试验情况。
龚涵智,张建中,胡岳超[8](2002)在《青藏铁路(格拉段)用调车内燃机车方案》文中指出以“青藏铁路 (格拉段 )机车车辆总体技术条件 (暂行规定 )”为基础 ,针对青藏铁路 (格拉段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运用环境 ,比选了我国现有机车的多项成熟技术 ,提出了青藏铁路 (格拉段 )用调车机车在方案设计中将涉及到的一些主要问题 ,给出了针对青藏铁路 (格拉段 )用调车机车的总体方案、技术参数和牵引曲线。
龚涵智,张建中[9](2002)在《青藏铁路(格拉段)用液力传动内燃机车方案》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铁路高海拔和多雷电对电器、电子、电机产品的工作可靠性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液力传动机车基本上可避开这方面的问题 ,为适应青藏线特殊区段牵引的需要 ,提出了采用B1-1B轴式的中间一节不设司机室的液力传动三机重联成一个单元的牵引模式 ,并对其结构和特点作了初步探讨。
杨鑫,范广荣[10](2001)在《关于青藏线高原内燃机车几个问题的分析》文中指出针对青藏线格—拉段所处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 ,独特的线路特征和特殊的运营组织要求 ,提出了对青藏线高原内燃机车的选型原则。根据此选型原则和国内外内燃机车现状 ,就高原内燃机车主传动方式的选择、功率等级的确定、牵引模式的考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青藏铁路高原内燃机车宜采用交—直流传动 ,以及机车功率定为 2 5 0 0kW~ 2 70 0kW ,采用两台固定编组的单司机室机车等观点。同时还分析了为了适应青藏线恶劣的自然条件 ,必须进行研究的课题。另外 ,认为以目前国内批量生产的功率最大的东风 11、东风 8B机车作为开发平台 ,研制高原客、货运内燃机车 ,是一个比较现实可行的方案
二、青藏铁路(格拉段)用液力传动内燃机车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铁路(格拉段)用液力传动内燃机车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2)高原钢轨探伤车匹配牵引计算及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1.1 钢轨探伤车简述 |
1.1.2 钢轨探伤车国内外使用情况 |
1.1.3 高原探伤车的动力选型 |
1.1.4 本论文研究问题的引出 |
1.2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2 高原探伤车液传动力系统匹配计算 |
2.1 液力传动简述 |
2.2 进口液力变速箱在轨道工程车上的应用现状 |
2.3 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合理匹配 |
2.3.1 作图法 |
2.3.2 解析法 |
2.3.3 计算机辅助计算法 |
2.4 高原探伤车动力系统简介 |
2.5 动力单元匹配计算 |
2.5.1 柴油机高原降功 |
2.5.2 柴油机速度特性 |
2.5.3 柴油机的净外特性 |
2.5.4 柴油机外特性曲线拟合软件简介 |
2.5.5 柴油机外特性曲线拟合 |
2.5.6 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 |
2.5.7 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 |
2.5.8 共同工作点求解 |
2.5.9 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 |
2.6 动力单元匹配性能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整车牵引计算 |
3.1 整车参数 |
3.2 牵引计算 |
3.3 牵引计算结果 |
3.3.1 海拔4500牵引曲线 |
3.3.2 海拔5100m牵引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4 高原试车验证 |
4.1 高原试车试验 |
4.2 试车数据采集 |
4.3 试车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柴油机外特性曲线拟合程序 |
附录B 液力变矩器输入扭矩程序 |
附录C 共同工作输入特性曲线绘制及匹配求解程序 |
附录D 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绘制程序 |
附录E 整车牵引计算程序 |
(4)青藏公务动车降噪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介绍 |
1.1.1 内燃动车组 |
1.1.2 青藏铁路 |
1.1.3 青藏公务动车 |
1.2 公务动车降噪的必要性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公务车总体设计 |
2.1 概述 |
2.2 动车组总体设计 |
2.3 技术参数 |
2.3.1 运用条件 |
2.3.2 基本技术参数 |
2.3.3 主要部件技术规格 |
第三章 公务动车降噪措施研究 |
3.1 噪音的产生和特点研究 |
3.2 噪音的控制方法 |
3.3 青藏动车组的降噪设计 |
3.3.1 减少振动 |
3.3.2 隔断振动 |
3.3.3 采用消声、吸声技术降低噪音 |
3.3.4 阻尼降噪 |
3.3.5 噪声传播途径的控制 |
第四章 噪音试验 |
4.1 概述 |
4.1.1 测试车辆状态及试验环境 |
4.1.2 测试仪器 |
4.1.3 测点布置 |
4.1.4 试验工况定义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试验结果 |
4.2.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青藏线机车选型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牵引种类比较分析 |
1.1 内燃牵引 |
1.2 电力牵引 |
(1) 全线电化方案 |
(2) 格尔木至望昆电气化方案 |
(3) 格尔木至沱沱河电气化方案 |
1.3 燃气轮机车牵引 |
2. 牵引种类的选择 |
(6)青藏铁路公务动车供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背景 |
1.2 国内青藏高原铁路机车车辆研制概况 |
1.2.1 早期青藏铁路机车车辆研制工作 |
1.2.2 青藏铁路内燃机车—“雪域神舟”号 |
1.2.3 青藏铁路公务动车—“天安A0003”号 |
1.2.4 青藏铁路机车车辆发展前景 |
1.3 高原供氧综述 |
1.3.1 国外高原铁路机车车辆的供氧概况 |
1.3.2 飞机供氧 |
1.3.3 青藏高原铁路建设工地供氧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青藏高原供氧条件研究 |
2.1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 |
2.1.1 气压 |
2.1.2 含氧量 |
2.2 青藏高原缺氧对司机行车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
2.2.1 缺氧对司机行车安全的影响 |
2.2.2 缺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2.3 高原缺氧对动车的特殊要求和所应采取的措施 |
2.3.1 高原缺氧对青藏铁路公务动车的特殊要求 |
2.3.2 青藏铁路公务动车对缺氧所采取的措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藏铁路公务动车供氧量计算 |
3.1 CO_2浓度 |
3.1.1 CO_2浓度对人体的影响 |
3.1.2 空气中CO_2含量的计算 |
3.1.3 高原低气压对人体CO_2排出量的影响 |
3.2 新风量 |
3.2.1 青藏公务动车司机室内新风量的计算 |
3.2.2 青藏公务动车客室内新风量的计算 |
3.2.3 新风预热 |
3.3 供氧量 |
3.3.1 高氧对人体及亚高氧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
3.3.2 供氧起始高度和人体氧耗率 |
3.3.3 气密性对供氧量的影响 |
3.3.4 供氧量的计算 |
3.4 人—制氧系统—环境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藏铁路公务动车供氧设计 |
4.1 供氧设计指标 |
4.2 增压增氧 |
4.2.1 车体强度分析 |
4.2.2 车体钢结构有限元分析 |
4.2.3 计算载荷的处理 |
4.2.4 计算结果分析 |
4.3 变压吸附制氧 |
4.3.1 PSA制氧原理和工艺流程 |
4.3.2 PSA制氧系统的组成和性能分析 |
4.3.3 PSA可行性分析(根据供氧量的需求) |
4.4 膜分离制氧 |
4.4.1 膜分离制氧原理和工艺流程 |
4.4.2 膜分离制氧系统的组成和性能分析 |
4.4.3 膜分离制氧机参数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藏铁路公务动车制氧机组装车的试验验证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方案 |
5.2.1 试验内容 |
5.2.2 试验条件 |
5.2.3 测点布置 |
5.3 试验方法 |
5.3.1 平原地区环境下的试验 |
5.3.2 高原地区环境下的试验 |
5.4 试验结果 |
5.4.1 试验结论 |
5.4.2 几点建议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7)“雪域神舟”号青藏高原内燃机车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制背景 |
2 研制过程 |
3 机车设计要求和设计原则 |
3.1 设计要求 |
3.2 设计原则 |
4 机车设计方案 |
5 样车的试验和运用考核 |
5.1 样车的试验 |
5.2 样车的运用考核 |
(8)青藏铁路(格拉段)用调车内燃机车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方案设计中涉及的一些问题 |
2.1 主传动方式 |
2.2 柴油机选型 |
2.3 辅助传动方式 |
2.4 适应高海拨地区运用的电机、电器 |
2.5 冷却水系统的改进 |
2.6 预热系统 |
2.7 适应多风沙地区运用 |
(1) 柴油机进气系统 |
(2) 其它部分 |
2.8 电阻制动装置 |
2.9 先进技术的采用 |
2.10 附加装置 |
3 机车总体布置 |
4 机车主要技术参数 |
4.1 机车 |
4.2 柴油机 |
4.3 电气部分 |
4.4 冷却及预热系统 |
4.5 车体 |
4.6 转向架 |
4.7 空气制动系统 |
5 主要特点 |
5.1 机车通用性好, 可靠性高 |
5.2 防风沙措施严格 |
5.3 防寒设计要求 |
5.4 符合高原运用要求 |
(10)关于青藏线高原内燃机车几个问题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原内燃机车选型的原则 |
1.1 高可靠性 |
1.2 尽量减少重联机车的数量 |
1.3 适度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 |
1.4 进行高原适应性技术设计 |
1.5 零部件的通用性、互换性 |
2 高原内燃机车主传动方式的选择 |
2.1 液力传动 |
2.1.1 功率偏小 |
2.1.2 液力制动实现有困难 |
2.1.3 液力传动的效率偏低 |
2.2 交—直—交传动 |
2.2.1 国内交—直—交传动技术还不成熟 |
2.2.2 国外变流装置还没有在高海拔地区运用的先例 |
2.3 交—直流传动 |
2.3.1 直流电机比交流电机故障多 |
2.3.2 直流电机的高原适应性尚须进一步研究 |
3 高原内燃机车功率等级 |
3.1 高压比增压器的匹配限制 |
3.2 自然条件的限制 |
3.3 运用条件的限制 |
3.4 适当降低机车功率不影响牵引模式 |
4 牵引模式的考虑 |
4.1 计算分析 |
4.1.1 客运机车 |
4.1.2 货运机车 |
4.2 牵引模式的选择 |
5 高原内燃机车需研究的几个课题 |
6 结束语 |
四、青藏铁路(格拉段)用液力传动内燃机车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2]高原钢轨探伤车匹配牵引计算及试验分析[D]. 张高锋.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3]中国铁路内燃机车发展50年[J]. 韩才元. 内燃机车, 2008(09)
- [4]青藏公务动车降噪设计[D]. 江培发. 中南大学, 2007(12)
- [5]青藏线机车选型的初步分析[J]. 徐俊国.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03)
- [6]青藏铁路公务动车供氧研究[D]. 刘苏. 中南大学, 2004(05)
- [7]“雪域神舟”号青藏高原内燃机车的研制[J]. 许人华,沈永平,杨鑫. 中国铁路, 2003(10)
- [8]青藏铁路(格拉段)用调车内燃机车方案[J]. 龚涵智,张建中,胡岳超. 铁道机车车辆, 2002(S1)
- [9]青藏铁路(格拉段)用液力传动内燃机车方案[J]. 龚涵智,张建中. 铁道机车车辆, 2002(S1)
- [10]关于青藏线高原内燃机车几个问题的分析[J]. 杨鑫,范广荣. 中国铁道科学, 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