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物包裹型缓释肥料肥效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英[1](2021)在《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长和土壤氮素养分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黄土高原丘陵区糜子氮肥种类单一、利用率低的问题,并确定适宜当地的控释氮肥施用量,本试验以糜子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控释氮肥减量处理。连续两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减量下糜子形态指标、生理特性、土壤氮素养分、土壤生物学性状、糜子氮肥利用、糜子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变化。揭示了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长发育和土壤性状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与施用尿素相比,控释氮肥全量施用显着提高了糜子生育后期株高6.16%~8.82%、茎粗4.39%~8.00%和单株叶面积7.10%~8.47%。减氮20%~40%糜子株高、茎粗和单株叶面积分别降低0.71%~16.58%、0.91%~15.36%和2.28%~12.17%。(2)控释氮肥全量施用及减量10%较施用尿素可提高糜子干物质积累量1.37%~8.77%,SPAD 1.03%~5.05%,氮平衡指数2.66%~8.34%,根系活力1.22%~6.26%。减氮20%以上糜子干物质量、SPAD值、氮平衡指数和根系活力较施用尿素降低0.68%~11.49%、1.11%~7.45%、1.99%~12.82%和3.09%~8.86%。(3)同施用尿素相比,控释氮肥全量施用显着提高糜子生长中后期0~40cm土层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其中土壤硝态氮增幅可达11.80%。减氮20%~40%降低了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降幅为0.40%~12.29%、1.87%~32.51%和0.59%~17.07%。施控释氮肥及减氮0~30%未显着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4)控释氮肥全量施用及减氮10%较施用尿素可提高糜子籽粒粗蛋白含量0.80%~2.60%,降低粗脂肪含量0.80%~3.00%。控释氮肥全量施用可降低糜子籽粒淀粉含量1.50%,并提高糜子氮素积累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5)控释氮肥全量施用较尿素显着提高糜子产量4.96%,减氮10%时仍可增产2.84%,控释氮肥减量20%~40%时产量降低0.84%~5.28%。施用控释氮肥主要通过改变穗数和穗重影响产量。控释氮肥全量施用及减量10%增加经济效益1.29%~2.85%。控释氮肥减量20%~40%时经济效益降低2.08%~7.40%。综上所述,控释氮肥较尿素可以提高土壤供氮能力及生物学活性,促进糜子生长发育,显着提高糜子产量及经济效益。但控释氮肥减量10%以上时会导致土壤无机态氮含量降低,肥效变差,经济效益较施用尿素降低。故该地区糜子种植中控释氮肥以纯氮120 kg·hm-2为宜,若要降低环境风险也可减量10%。
王攀[2](2019)在《内置型缓控释尿素生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缓控释肥能够有效的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制的一种高分子材料与尿液结合形成一种独有的内置型的缓控释大颗粒尿素。由于该材料为固体且不溶于水,因此添加方式的选择、添加后对装置的影响及设备的长周期运行成为工业化的关键问题。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通过尝试各种添加手段进行原料添加方式的选择,最终确定适合的添加方式。之后针对物料加入后产生的一系列操作条件变化对结果的影响研究,确认物料加入后的装置最佳操作条件;(2)根据物料添加后对原装置造成的影响,开展深入的模拟分析,其中包括对造粒喷头的建模分析,通过对喷头流场的分析,发现了尿素造粒喷头使用寿命变短的原因;通过对洗涤器的建模分析,分析含尘气体在洗涤器内的流场分布,最终解决洗涤器带液问题,从而确定了对相关专利设备的优化与改进方向,以此为基础探索了新的大颗粒尿素行业内粉尘回收方法;(3)通过开展缓控释尿素生产所需新增设备的选型与计算等研究内容,开展了工业化装置的设计与应用设计研究,包括尿液浓度的选择,产品的质量控制等,最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使得缓控释大颗粒尿素产品工业化顺利投产。
景旭东,林海琳,阎杰[3](2015)在《非树脂包膜型缓释肥的研究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阐述了非树脂包膜缓释肥包括肥料包裹型、有机质包膜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发展中需要克服的瓶颈和问题。
谢慧星[4](2011)在《膨润土载体缓释钾肥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据有关研究发现,我国化肥的当季利用率非常低,氮肥约为30%~35%;磷肥约为10%20%;钾肥约为35%~50%[1]。低利用率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因肥料流失,带来严重的面源污染。为解决这个问题,各国都竞相研究开发各种缓控释肥料,但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氮、磷肥上,研究钾肥的极少[2]。在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17种元素中钾元素位居第三,它参与植物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活动,辅助40多种酶的合成,促进植物的呼吸及核酸和蛋白质的形成,并影响糖类的合成和运输[3]。缺钾会使植物蛋白质解体、叶片细胞失水和叶绿素破坏,影响其对N、P等的吸收,从而抑制植物的生长,导致对化肥的利用率降低[4]。据我国农业发展规划,进入21世纪全国至少年需钾肥532万t(K2O),而我国钾肥的实际产量却只能满足需求量的50%[5],N、P、K施用比例长期失调,尤其是钾肥,从而致使对缓控释钾肥重视不够,研究较少。本论文以天然廉价的多孔矿物膨润土作为钾肥原料硫酸钾的载体,再加入脲醛树脂胶粘剂予以混合、压片固化制成膨润土载体缓释钾肥,并通过水中溶出率法、沙柱淋溶法、土柱淋溶法及盆栽作物试验对自制缓释钾肥的缓释作用作了初步研究,主要得到了如下结论:(1)以水中溶出率法、沙柱淋溶法、土柱淋溶法中一段时期内钾素的累积释放率为考察指标,从单因素分析的角度,探讨了膨润土类型、脲醛树脂用量、土肥比对制备的缓释钾肥片养分释放性能的影响:①膨润土类型对缓释肥片的养分释放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无论是水中溶出率法、沙柱淋溶法还是土柱淋溶法,均表现为以钠基膨润土为载体的缓释钾肥的缓释性能最优,钾化膨润土次之,钙基膨润土最差,但这种差异性并不显着。②脲醛树脂用量对缓释肥片的养分释放性能的影响较大,基本趋势是钾素累积释放率随着树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但当树脂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差异并不显着。以水中溶出率法为例,添加了5%树脂的缓释肥片28d钾素累积释放率最大,为62.13%,而含20%、25%树脂量的最小,分别为29.54%和27.85%。③随着土肥比的减小缓释肥片的钾素累积释放率呈现增大的趋势,即土占的比例越大,缓释肥片的养分缓释性能越好,养分的有效利用率就越高。水中溶出率法测试28d钾素累积释放率,土肥比10:8时最大,为45.83%,10:2时最小,为33.05%。(2)单因素影响分析得出最佳的工艺组合:膨润土类型为钠基膨润土,脲醛树脂用量为土肥总量的20%,土肥比(膨润土:硫酸钾)为10:2。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膨润土载体缓释钾肥的水中初期溶出率为19.74%,28d累积养分释放率为31.63%。(3)通过缓释肥片在25℃静态水中培养、沙柱淋溶和沙柱淋溶条件下钾素释放特征的分析,探讨了自制膨润土载体缓释钾肥的养分释放机理:膨润土的空间片层结构对K+进行了物理吸附,这种吸附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膨润土的阳离子交换性和吸附、粘结性,脲醛树脂胶的粘结固化使得在膨润土载体肥外形成一层层保护膜,与其接触的K就与膜材料分子间形成一定的极性吸引力,这样养分将不容易释放到外环境之中。(4)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下番茄株高、茎围、叶片数的变化情况比较发现,自制缓释钾肥能提高番茄农艺性状(株高、茎围、叶片数),但缓释作用有待进一步地观察。
司贤宗[5](2008)在《大田专用缓/控释氮肥工厂化生产工艺参数及其肥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在肥料中试车间及工厂规模化生产条件下研究了大田专用缓/控释肥料生产工艺参数、养分释放特点及其在小麦、玉米上施用的肥效,旨在为大田专用缓/控释肥料的规模化生产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确定了缓/控释肥料工厂规模化生产工艺参数:圆盘造粒设备的直径为2.8m,转速为17 r/min,倾角46○,生产时间为20 min,每盘每次可生产肥料的重量为430kg,按照一条生产线安装2个圆盘,则每天每条生产线可生产50吨缓/控释肥料,从而实现缓/控释肥料的规模化生产。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达到肥料企业技术标准的前提下,3次集中添加物料与连续加料相比,能缩短造粒时间3-5min,从而提高工作效率。2.三种缓/控释肥料具有不同的氮素释放特征:欧洲Scotts公司生产的缓控释肥料氮素释放速率随时间呈线性变化,且释放非常缓慢,本课题组自行研制的缓/控释肥料和国内一家知名企业生产的缓/控释肥料氮素释放速率则均呈指数函数变化,且释放速率均显着高于欧洲Scotts公司的产品,但后两种肥料相比,氮素释放特征也有所不同,其中本课题研制的缓/控释肥料氮素养分释放速率在早期慢于国内一家知名企业生产的产品,而在后期高于后者,表明本课题组研制的产品,前期氮素释放相对较平缓,而后期养分释放较彻底。3.在小麦上进行的试验表明,缓/控释氮肥一次施用(T4)具有显着的增产效应,并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硝态氮向下层的淋洗。与T2、T3、T5相比,增产率分别为16.59%、6.61%、13.99%;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2.85%、8.29%、13.37%。4.在玉米上进行的试验表明,在苗期施用60%的尿素和在喇叭口期施用40%的缓/控释氮肥的处理(T5),与其它处理相比具有显着的增产效应,并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硝态氮向下层的淋洗。与T2、T3、T4、T6相比,增产率分别为10.25%、6.29%、5.33%、11.50% ;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4.66%、7.87%、6.57%、14.49%。
徐玉鹏,赵忠祥,张夫道,刘俊斌[6](2007)在《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高化肥利用率及减少环境污染,目前缓/控释肥料的研究成为化肥研究的热点。对缓/控释肥料的类型、养分释放特性的评价方法及应用缓/控释肥所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环境效应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缓/控释肥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肖强[7](2007)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制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研制性价比优良、制备工艺简单和环境友好的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是肥料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本文研制出四种环境友好、具有不同性价比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实验室和植物营养学评价;通过其在不同介质中的淋洗试验,筛选出2种能快速检测肥料养分溶出速率的介质,为缓/控释肥料行业和企业建立快速、统一、完备的检测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基础数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制备与测试采用化学反应、微乳化和高剪切技术,以水为主要溶剂原料,通过对不同原材料的筛选与配伍,研制出四种环境友好、具有不同性价比的有机—无机复合胶结包膜材料。通过圆盘喷雾造粒技术工艺,研制出四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丙烯酸酯类复合材料胶结包膜肥料(B2),废弃PS复合材料胶结包膜肥料(PS),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胶结包膜肥料(F2),腐殖酸类复合材料胶结包膜肥料(F2F)。通过对其成粒率、抗压强度、耐磨性、吸潮性和成膜性能的测定与分析,其性能优劣依次为B2>PS>F2>F2F。2不同介质淋洗条件下的肥料养分溶出速率四种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同一级别粒径砂柱里氮磷钾瞬时溶出率与氮磷钾复合肥处理相比差异显着。四种胶结包膜肥料缓释性能强弱为B2>PS>F2>F2F。同一种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不同粒径砂柱里氮磷钾溶出率曲线形状近似,但溶出率不同。氮素累积溶出率与砂粒径呈显着负相关(r为-0.8630~-0.9717),钾素相关性不显着。磷素的溶出率随砂粒径变化不显着。氮磷钾三元素累积溶出率相比较为N>K>P。四种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同一土壤柱里氮钾素溶出曲线与其在砂柱里的近似,只是溶出时间不同,磷素溶出高峰期比氮钾素延后。B2、PS、F2、F2F之间的差别与其砂柱里的情况相同。同一种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褐土、红壤和黑土土柱中养分溶出速率不尽相同。氮钾素累积溶出率为红壤>褐土>黑土,磷素为褐土>红壤≈黑土。3筛选出快速检测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养分溶出速率的评价介质,并对其建立了预测方程。氮磷钾在黑土和褐潮土中瞬时溶出率与0.25~1mm砂柱淋洗拟合效果最好(R2为0.5224**~0.9710**);红壤与0.16~0.25mm砂柱淋洗拟合效果最好(R2为0.4502*~0.9720**),氮和钾的拟合效果优于磷。通过养分在砂柱和土柱中的累积溶出率,建立了养分在土柱中的溶出速率预测方程。4明确了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不同土壤中养分溶出速率及其对不同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B2、PS、F2、F2F氮磷钾溶出速率和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变化与等量NPK养分化肥相比差异显着。B2、PS、F2、F2F在同一种土壤中氮磷钾溶出率曲线形状与其在砂柱中的相似,但溶出时间和溶出率不同,肥料氮磷钾素溶出峰值出现时间B2为第50d,PS、F2、F2F为第35d,而等量NPK养分化肥为第2d,缓释效果为B2>PS>F2>F2F。同一种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三种土壤中氮磷钾瞬时溶出率峰值出现时间相同,但峰值前后变化不同。氮素累积溶出率为红壤>褐土>黑土;钾素变化趋势为黑土>褐土>红壤,但差异不显着;磷素为红壤>黑土>褐土,褐土与黑土差别不显着。四种胶结包膜肥料在同一种土壤中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变化呈现低—高—低的趋势,峰值比包膜肥料氮素释放峰值出现的时间晚,B2速效氮和速效磷峰值出现时间为第65d,PS、F2和F2F为第50d,总体效果为B2>PS>F2>F2F。同一种胶结包膜肥料在三种土壤里速效氮峰值出现时间一致,红壤速效氮含量上升速度最快,高于褐土和黑土,但峰值低于褐土和黑土,峰值过后,红壤速效氮含量下降的最快,其值也最低。黑土速效氮的变化与红壤相反,褐土介于二者之间。初始速效磷为黑土>褐土>红壤,峰值为红壤偏高,黑土和褐土不明显,峰值过后,红壤速效磷下降得快,黑土>褐土>红壤。5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对大田作物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与等量NPK养分化肥相比,B2、PS、F2、F2F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作物产量(4.9%~19.84%)和氮磷钾利用率(2.08~24.27个百分点),减少了硝态氮的淋溶损失(3.98~9.64个百分点),提高了小麦和玉米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B2、PS、F2、F2F在褐土土柱中氮磷钾淋失量与其利用率和产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为-0.8632~-0.9593),而氮磷钾利用率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为+0.9815~+0.9995),氮磷钾三元素相关程度不同。通过对其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为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纯收益都增加;B2、PS、F2、F2F纯收益均高于等量NPK养分化肥处理,但增加幅度不同(573~1736元/hm2)。投入产出比只有B2和PS高于等量NPK养分化肥处理。综上所述,四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具有不同缓释作用和性价比,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品质、减轻环境污染。
董燕[8](2007)在《缓/控释复合肥料养分释放特性与生物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缓/控释肥料是肥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肥料研究的热点。迄今为止,缓/控释肥料的类型主要包括包膜(包囊)和非包膜型两大类。在包膜肥料中以有机高分子为主的包被材料成本高,且部分材料可能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因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受到限制。非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技术途径主要通过抑制剂和有机无机复合控释材料实现。有机无机复合控释材料成本低廉,其有机物料具有提高土壤肥力的优势。我国现有的各类缓/控释肥料产品存在着养分成分单一(以氮为主)和养分形态单一(以无机态为主)的突出问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对肥料的需求。在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规律的评价方面仍以实验室方法为主,忽视肥料养分释放与养分形态组成、作物养分吸收特点和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本文以自行研制的非包膜有机无机缓/控释复合肥料(简称缓/控释复合肥料,Slow-release compound fertilizer,SRF)为供试材料,采用水中溶出法、土—砂柱淋洗法、土壤肥包培养法等实验室方法和小麦、水稻盆栽生物试验,研究了缓/控释复合肥料氮、磷和钾养分的释放规律,特别是养分在土壤中释放的动态变化和小麦吸收养分的动态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即研究缓/控释复合肥料在“土壤—作物”体系中的释放规律;探讨了缓/控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养分(NH4+-N、NO3--N、Urea-N、DON和Total N)在不同介质中释放的动力学特性,以及4种形态氮素养分占总氮量的比值(Nx/NT)与水稻吸收氮素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建立“土壤—作物”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了缓/控释复合肥料中氮、磷、钾养分进入土壤后,在“土壤无机—有机—微生物—酶”复合胶体体系作用下对土壤养分库和土壤生物学特性(酶活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土壤模拟条件下,各时段所测定的氮、磷和钾素累积释放量均以普通复合肥料(CCF)>缓/控释复合肥料(SRF)。SRF的氮、磷和钾素累积释放量较CCF分别低18.7%~43.3%、26.3%~64.0%和15.5%~43.6%,其养分累积释放量大小为氮>钾>磷,这种不同养分释放量的差异适合小麦生长发育期间对氮、钾养分需求量大的特点。与CCF相比,SRF能分别提高收获期小麦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23.6%、15.4%和63.7%以及小麦总产量14.9%。SRF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氮、磷、钾养分累积释放与小麦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累积变化均可用三次回归方程(y=b0+b1X+b2x2+b3X3)表征(r=0.9285**~0.9968**),以土壤培养中SRF氮素养分释放的拟合度更高,磷、钾养分差异不大,表明SRF的氮素养分释放规律能更好地与小麦各生育期对氮素养分的需求同步。SRF不同形态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以NH4+-N和NO3--N的增加与DON和Urea-N的减少互为消长为特点,其释放的动态过程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Nt=N0(1-e-kt))、Elovich方程(qt=a+blnt)和抛物线扩散方程(qt=a+bt0.5)定量描述,并以一级动力学方程对评价缓/控释复合肥料氮素缓释效果更具有指标的实效性。在一级动力学方程中不同形态氮素的最大释放量N0值以Total N>NH4+-N>DON>Urea-N>NO3--N,这种变化规律与土壤中各形态氮素养分的累积释放特性表现出一致性。氮素释放速率常数k值为Urea-N>DON>NH4+-N>Total N>NO3--N,这与SRF不同形态氮素养分在土壤中各自分解转化的速率不同,其综合作用削弱了Total N的氮素释放速率,进而达到氮素养分缓/控释的结果是一致的。SRF的氮素养分包含4种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形态(NH4+-N、NO3--N、Urea-N和DON),相关分析发现,这些不同形态氮素养分量在不同时期占总氮(Total N)释放量的比例(Nx/NT)与水稻在不同时期吸收氮量之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在水中溶出试验中,NH4+-N和Urea-N的比值与水稻吸氮量表现为极显着正相关(r=0.8437**~0.9347**),DON为显着负相关。土壤培养试验,NH4+-N和NO3--N占总氮释放量的比值与水稻吸氮量为极显着正相关(r=0.8947**~0.9540**),Urea-N和DON则表现出极显着负相关(r=-0.9146**~-0.9619**)。显示不同时期SRF释放的氮素养分形态、数量和比例影响着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即以“Nx/NT”为指标表征缓/控释复合肥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释放特性,这对于研制养分结构型缓/控释肥料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土壤中不同形态的氮素库处于不断转化和动态平衡中,从各形态氮素的数量和在土壤氮素内循环中的作用看,本文将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固定态铵定义为新的氮素活性库——“铵离子周转库”。在小麦生育前期(分蘖初期至分蘖盛期),CCF处理的“铵离子周转库”经历了明显的下降过程,由371.3 mg·kg-1降至259.1 mg·kg-1;SRF处理的“铵离子周转库”在这一时期略有增加,由306.5 mg·kg-1升至324.5 mg·kg-1。在小麦需氮量较高的拔节期,CCF处理的土壤“铵离子周转库”与前一次的差值仅为34.18 mg·kg-1,而SRF处理则达到77.21 mg·kg-1。表明在小麦生育前期SRF土壤“铵离子周转库”能够固定更多的铵离子,降低铵离子的损失;在小麦需氮量较高的时期,“铵离子周转库”则释放更多的铵离子以供给小麦吸收利用,从而提高小麦对肥料氮素的吸收量,增幅达13.52%。这与小麦试验中CCF处理在小麦生长初期释放养分较快、小麦氮养分含量较高,但随着SRF养分的缓慢释放提高了中、后期小麦的养分吸收量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供试肥料不同形态氮养分在实验室培养和生物盆栽条件下的总趋势差异较大。因此,评价缓/控释肥料养分的释放特性应充分考虑“土壤—作物”系统,以便客观反映肥料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生物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等。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生物试验中SRF处理土壤的微生物量氮、固定态铵以及“铵离子周转库”的动态变化与小麦吸氮量之间则达到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关系(r=-0.8728*~-0.9006**)。表明非包膜缓/控释复合肥料调控土壤“铵离子周转库”的能力更强,即更好的协调土壤养分供应与小麦吸收养分之间的平衡。土壤培养试验中,各处理之间脲酶活性变化的差异基本和土壤有效氮含量的差异是一致的。在培养初期,与CCF比较,SRF抑致了脲酶的活性。伴随有机磷的矿化SRF处理提高了土壤中磷酸酶活性,而SRF处理土壤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CCF处理。小麦盆栽试验中,不同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仍然与土壤中有效氮含量的变化一致。收获期时,各处理脲酶活性降至最低水平,以SRF>CCF>CK。土壤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小麦生长初期上升,生长中期出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以SRF>CCF。表明SRF养分缓释作用主要是通过包括无机态和有机态在内的多形态氮养分的协同作用实现的,有机态养分通过影响土壤酶活性,从而调控土壤有效养分,即缓/控释复合肥料通过“土壤无机—有机—微生物—酶”复合胶体体系影响土壤酶活性以调控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与作物养分需求间的协调平衡,最终提高肥料养分的利用效率。
毋永龙[9](2006)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复合矿物包膜肥料氮素释放特性及效应》文中认为我国农田氮肥当季利用率多为30%35%。化肥损失不仅造成大量的经济和能源损失,更严重的是引起了一系列诸如温室效应、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因此,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对环境污染,发展持续高效农业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研制与生产控/缓释肥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国外控释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合物,并向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国内正在研究开发的重点是筛选生产工艺简单和低成本的矿物包膜材料。本试验选用几种不同的复合改性矿物包膜材料,以常用生产设备—圆盘造粒机制造矿物包膜尿素,然后通过7d水中溶出率法筛选出四种包膜效果较好的矿物包膜尿素B6,B12,C5,C8。企图探讨这几种肥料分别在水田,旱地条件下的养分释放特性,和包膜肥料的环境及生物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水田环境条件,研究了矿物包膜肥料在水中的养分释放特征,在不同浸提条件的实验表明:温度对控/缓释肥养分释放速率有显着的影响。对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来说,在15℃,25℃,35℃条件下,升高温度,水中溶出率均显着加快;浸提液中盐浓度也是影响养分释放的重要因素,在5%,10%,20%三种浓度时,随着浸提液中尿素、氯化钾浓度的增大,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氮素释放速率明显降低;在不同温度、离子类型和离子浓度的条件下,浸提液的pH都有不同的变化,随着浸提时间延长,浸提液pH持续升高。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在pH5和pH7缓冲溶液中,氮素溶出差别不明显,表明pH对复合改性矿物包膜材料没有显着影响。2.室内模拟旱作农业土壤条件,研究表明:在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35%,70%,100%时,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氮素释放没有显着性差别;当土壤培养温度从25℃上升到35℃时,矿物包膜尿素的养分溶出率显着升高;粘性土加10%砂子对矿物包膜尿素的氮素溶出率没有明显影响;而在灭菌条件下,土壤中的包膜尿素氮素溶出明显降低。在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质地和土壤生物等环境因子中,土壤温度和土壤生物对矿物包膜尿素释放氮的矿化速率影响显着。土壤含水量和质地对包膜尿素释放速率影不显着。3.氨挥发采用静态吸收法,试验结果表明:四种矿物包膜尿素比普通尿素的氨挥发损失量显着降低,可减少因不合理施肥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氨挥发总量占施氮量分别为:Urea 3.29%,B6 2.44%,B12 3.29%,C5 2.74%,C8 2.25%。控释肥料较普通尿素减少氨挥发分别为:B6 32.15%,B12 0.11%,C5 16.59%,C8 37.78%。土柱淋溶法实验结果表明:矿物包膜尿素比普通尿素处理可以减少氮的淋溶损失为:68.87%,46.17%,52.51%,62.01%。
李双凌[10](2006)在《两种肥力土壤上缓释氮肥在小麦—夏玉米轮作中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通过大田试验,对几种缓释氮肥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小麦—夏玉米轮作中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对小麦—夏玉米轮作产量分析表明,等养分条件下,供试3种缓释氮肥的小麦和玉米产量都比尿素基施高,但与尿素基追比5:5处理产量接近,3种缓释氮肥间无差异。中等肥力,与尿素基施相比增产率,小麦100%和80%用量的SRF1分别提高了11.05%、11.98%,SRF2提高了11.17%、12.37%,SRF3提高了10.03%、11.73%;玉米100%和80%用量的SRF1提高了13.7%、14.1%,SRF2提高了14.2%、14.6%,SRF3提高了13.6%、13.7%。低肥力,与尿素基施相比增产率,小麦100%和80%用量的SRF1提高了14.60%,16.99%,SRF2提高了20.20%,21.74%,SRF3高了3.40%、10.24%;玉米100%和80%用量的SRF1提高了9.5%、7.8%,SRF2高10.3%、8.4%,SRF3高8.1%、7.0%。中等肥力小麦和玉米SRFs最佳用量是168kghm-2(纯氮),低肥力小麦最佳用量是120kghm-2(纯氮),玉米最佳用量是150kghm-2(纯氮)。小麦和玉米均是缓释氮肥(SRF1)基追比5:5施用产量最高,其次是尿素和SRF1分别作基肥和追肥、基追比5:5处理。与尿素基施相比,中等肥力小麦SRF1(基追比5:5)80%用量增产13.91%,100%用量增产10.25%,尿素与100%用量的SRF1配施增产9.21%;玉米100%用量的SRF1基追比5:5增产25.5%,80%用量增产20.2%,尿素与100%用量的SRF1配施增产24.2%。低肥力小麦SRF1的100%和80%用量分别增产34.21%、34.46%,尿素与100%用量的SRF1配施增产32.74%;玉米100%用量的SRF1基追比5:5增产16.5%,80%用量增产12.4%,尿素与100%用量的SRF1配施增产12.9%。对小麦,中等肥力和低肥力80%用量的SRF1(基追比5:5)是最佳施肥方式,其次是100%用量的(基追比5:5)方式;而玉米则100%用量SRF1(基追比5:5)是最佳施肥方式,其次是尿素与100%用量的SRF1配施方式和80%用量SRF1(基追比5:5)方式。2.对不同品种和用量缓释氮肥后效分析表明,中等肥力,与尿素基施后效相比增产率100%和80%用量的SRF1后效分别高23.0%、15.5%,SRF2高了21.0%、14.0%,SRF3高了21.4%、14.9%;低肥力,与尿素基施后效增产率相比,100%用量和80%用量的SRF1后效高了19.8%、13.8%,SRF1的100%用量比80%用量后效高出6.0%,100%用量的SRF1后效比SRF3和SRF2后效分别高1.7%、3.7%,80%用量的SRF1后效比SRF3和SRF2分别高0.6%、1.5%。对SRF1基追比试验后效分析表明,比尿素基施后效增产率,中等肥力100%用量的SRF1基追比5:5后效高了19.5%,尿素与100%用量的SRF1配施高16.6%,80%用量的SRF1基追比5:5高16.1%;低肥力100%用量的SRF1基追比5:5后效高23.2%,而80%的高20.3%,尿素与100%用量的SRF1配施高了21.6%。中等肥力和低肥力均是100%用量的SRF1基追比5:5后效最高。3.中等肥力和低肥力上小麦和玉米均是缓释氮肥的80%用量氮肥利用率比100%用量高,SRF2氮肥利用率最高,其次是SRF1。与尿素基施相比,中等肥力小麦上100%和80%用量的SRF1氮肥利用率分别高了10.21%、10.76%,SRF2高了11.57%、11.66%;玉米100%和80%用量的SRF1分别高了11.01%、11.30%,SRF2高了12.56%、12.69%。低肥力小麦100%和80%用量的SRF1分别高了13.77%、14.50%,SRF2高了15.45%、15.58%;玉米100%和80%用量的SRF1分别高了12.42%、12.50%,SRF2高了14.01%、15.35%。中等肥力和低肥力小麦氮肥利用率均是80%用量的SRF1基追比5:5最高,中等肥力为41.84%,低肥力为40.99%;玉米则是100%用量的SRF1基追比5:5最高,中等肥力为36.94%,低肥力为39.97%。4.对中等肥力和沙薄地小麦和玉米植株体内的氮含量和植株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分析表明,缓释氮肥处理各项指标趋势比尿素基施好,接近于尿素基追比5:5。SRF1基追比5:5各项指标比尿素和SRF1配施好,尿素和SRF1配施又比纯用尿素好。5.小麦—玉米轮作中缓释氮肥对小麦在沙薄地的增产效果比中等肥力好。6.缓释氮肥对低肥力的氮肥利用率比中等肥力提高的多。与尿素基施氮肥利用率相比,低肥力比中等肥力小麦100%和80%用量的SRF1高3.56%、3.74%,SRF2高3.88%、3.92%;玉米100%和80%用量的SRF1高了1.41%、1.20%,SRF2高了1.45%、2.66%。SRF1基追比5:5试验也表明SRF1对低肥力的氮肥利用率比中等肥力提高的多。与尿素基施相比,氮肥利用率低肥力比中等肥力小麦100%用量和80%用量SRF1基追比5:5分别高了3.08%、1.76%,尿素与100%用量的SRF1配施高了3.58%;
二、矿物包裹型缓释肥料肥效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物包裹型缓释肥料肥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长和土壤氮素养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减氮研究现状 |
1.2.2 缓控释肥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
1.2.3 控释氮肥应用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4 控释氮肥应用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
1.3 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1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株高的影响 |
3.1.2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茎粗的影响 |
3.1.3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3.1.4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1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2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SPAD值的影响 |
3.2.3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氮平衡指数的影响 |
3.2.4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根系活力的影响 |
3.3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氮素养分及p H的影响 |
3.3.1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3.3.2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3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4 控释氮肥减量对成熟期土壤p H的影响 |
3.4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3.4.1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含量的影响 |
3.4.2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脲酶含量的影响 |
3.4.3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蔗糖酶含量的影响 |
3.4.4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 |
3.4.5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影响 |
3.5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氮肥利用的影响 |
3.6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6.1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2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籽粒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
3.6.3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
3.7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形态指标的影响 |
4.2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理指标的影响 |
4.3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4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4.5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内置型缓控释尿素生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课题来源 |
1.2 本课题相关领域的历史、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选题领域中前人的工作成果简述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缓控释剂添加工艺路线研究设计 |
2.1 缓控释剂对尿液缩二脲的影响研究 |
2.2 添加方式研究 |
2.2.1 溶剂预混合法添加工艺方案研究 |
2.2.2 气体输送法添加工艺方案研究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试方案研究及问题分析 |
3.1 利用溶剂预混方式添加中试 |
3.2 造粒喷头研究与设计 |
3.3 密相输送添加工艺的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工业化生产装置建设与优化 |
4.1 工业化技术方案可行性研究 |
4.2 粉尘回收方案研究与设计 |
4.2.1 除尘工艺方案设计 |
4.2.2 粉尘回收液循环利用设计 |
4.3 装置整体设计方案 |
4.3.1 控释剂掺混工艺设计 |
4.3.2 控释剂添加工艺流程 |
4.3.3 缓控释尿素粉尘处理流程 |
4.3.4 设备参数 |
4.5 工业化装置问题分析与优化 |
4.5.1 湿式洗涤器带液问题 |
4.5.2 旋风除尘器堵塞 |
4.5.3 产品结块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集及科研成果目录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3)非树脂包膜型缓释肥的研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 1 非树脂无机包裹型复合缓释肥 |
1. 2 非树脂有机包膜缓释肥 |
2 非树脂型包膜肥的制备工艺 |
3 展望 |
(4)膨润土载体缓释钾肥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化学肥料的应用现状 |
1.2 缓/控释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缓/控释肥概念区分及分类 |
1.2.2 缓/控释肥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缓/控释肥生产、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矿物缓/控释肥研究现状 |
1.4 缓/控释肥评价标准及方法研究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2.1.1 试验膨润土 |
2.1.2 试验土壤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1.5 膨润土载体缓释钾肥制备 |
2.1.6 缓释肥片养分释放性能评价 |
2.1.7 测试项目及方法 |
第3章 膨润土载体缓释钾肥缓释性能研究 |
3.1 膨润土载体缓释钾肥制备的单因素影响分析 |
3.1.1 膨润土类型对膨润土载体缓释钾肥肥片养分释放性能的影响 |
3.1.2 脲醛树脂用量对膨润土载体缓释钾肥肥片养分释放性能的影响 |
3.1.3 土肥比对膨润土载体缓释钾肥肥片养分释放性能的影响 |
3.1.4 膨润土载体缓释钾肥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3.2 膨润土载体缓释钾肥养分缓释机理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膨润土载体缓释钾肥在盆栽番茄上的应用研究 |
4.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4.2 试验作物 |
4.3 试验设计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不用施肥处理对番茄株高的影响 |
4.4.2 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茎围的影响 |
4.4.3 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叶片数的影响 |
4.5 不同施肥处理的盆栽番茄 40 天长势图片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大田专用缓/控释氮肥工厂化生产工艺参数及其肥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缓/控释肥料的产生背景及其意义 |
1.2 缓/控释肥料的概念 |
1.3 缓/控释肥料的分类 |
1.3.1 依生产工艺的不同进行的分类 |
1.3.1.1 非包裹型缓/控释肥料 |
1.3.1.2 包裹型缓/控释肥料 |
1.3.2 依缓/控释肥料所含养分种类的多少进行的分类 |
1.3.3 依缓/控释肥料养分溶解释放方式进行的分类 |
1.4 包裹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制现状 |
1.4.1 有机包裹型缓/控释肥料 |
1.4.2 无机包裹型缓/控释肥料 |
1.4.3 混合包裹型缓/控释肥料 |
1.5 缓/控释肥料生产工艺 |
1.6 缓/控释肥料控释性能的评价方法 |
1.6.1 直接测定法 |
1.6.2 模拟试验法 |
1.6.3 田间试验法 |
1.7 包裹型缓/控释肥料释放机理 |
1.8 影响包裹型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的因素 |
1.8.1 包裹层材料理化特性 |
1.8.2 土壤温度 |
1.8.3 土壤湿度 |
1.8.4 土壤微生物活性 |
1.9 缓/控释肥料在大田作物上的施用效果 |
1.9.1 肥料利用率研究 |
1.9.2 增产效应研究 |
2 引言 |
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1 缓/控释肥料工厂化生产工艺参数研究 |
3.1.1 试验时间地点 |
3.1.2 原材料 |
3.1.3 生产设备 |
3.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4.1 圆盘转速研究 |
3.1.4.2 圆盘倾角与造粒时间研究 |
3.1.4.3 加料方式研究 |
3.1.5 肥料溶出率测试方法 |
3.2 缓/控释肥料释放特征的研究 |
3.2.1 供试肥料 |
3.2.2 研究方法 |
3.3 缓/控释肥料大田肥效试验研究 |
3.3.1 试验田概况 |
3.3.2 试验设计 |
3.3.3 取样 |
3.3.3.1 土壤样品 |
3.3.3.2 植株样品 |
3.3.4 分析项目与方法 |
3.3.4.1 土壤样品分析 |
3.3.4.2 植株样品的测定 |
3.3.5 统计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缓/控释肥料生产工艺参数的研究 |
4.1.1 转速研究 |
4.1.2 倾角与造粒时间研究 |
4.1.3 物料添加方式研究 |
4.2 缓/控释肥料释放特征的研究 |
4.3 缓/控释肥料大田肥效试验研究 |
4.3.1 缓/控释肥料在小麦上的肥效研究 |
4.3.1.1 不同处理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4.3.1.2 不同处理对小麦各生育期干物重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
4.3.1.3 不同处理对小麦不同生育期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3.1.4 不同处理对小麦不同生育期植株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4.3.1.5 不同处理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3.1.6 不同处理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4.3.2 缓/控释肥料在玉米上的肥效研究 |
4.3.2.1 不同处理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4.3.2.2 不同处理对玉米各生育期干物重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
4.3.2.3 不同处理对玉米不同生育期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3.2.4 不同处理对玉米不同生育期植株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4.3.2.5 不同处理对玉米不同生育期SPAD 值的影响 |
4.3.2.7 不同处理对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6)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1 研究应用现状 |
1.2 缓/控释肥料的类型 |
1.2.1 包膜型肥料 |
1.2.2 化学抑制型肥料 |
1.3 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特性的评价 |
1.3.1 水中溶出率法 |
1.3.2 土壤溶出率法 |
1.3.3 同位素示踪法 |
1.3.4 重量法 |
1.3.5 电超滤法 |
1.4 缓/控释肥料实际应用效果 |
2 存在问题及研究发展趋势 |
(7)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制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缓/控释肥料概念与类型 |
1.2.2 缓/控释肥料及材料的发展 |
1.2.3 缓/控释肥料制造工艺 |
1.2.4 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
1.2.5 缓/控释肥料测试评价方法 |
1.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
1.3.1 包膜材料 |
1.3.2 评价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工艺与制备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均匀度测试 |
2.1.4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测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粒度—均匀度分析 |
2.2.2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肥料成粒率 |
2.2.3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肥料颗粒抗压强度的测定 |
2.2.4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肥料包膜耐磨性测定 |
2.2.5 包膜吸潮性差异 |
2.2.6 电镜观察 |
2.2.7 养分溶出率测定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测定项目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砂柱淋洗 |
3.2.2 土柱淋洗 |
3.2.3 介质筛选 |
3.2.4 预测方程建立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养分溶出速率 |
3.3.2 养分溶出影响因素 |
3.3.3 氮磷钾养分溶出率的差异比较 |
3.3.4 四种粒径砂柱养分溶出比较及与土壤柱养分溶出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缓/控释肥料在土壤中养分溶出速率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3 测定项目 |
4.1.4 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包膜肥料氮素溶出率 |
4.2.2 包膜肥料钾素溶出率 |
4.2.3 包膜肥料磷素溶出率 |
第五章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植物营养学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肥料 |
5.1.2 供试作物 |
5.1.3 试验土壤 |
5.1.4 试验方法 |
5.1.5 采样及样品测定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缓/控释肥料对大田小麦的影响 |
5.2.2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缓/控释肥料对大田玉米的影响 |
5.2.3 土壤剖面硝态氮淋溶特征 |
5.2.4 养分溶出量与肥效相关关系分析 |
5.2.5 经济效益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未来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缓/控释复合肥料养分释放特性与生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历程 |
1.1.1 缓/控释肥料的概念与类型 |
1.1.2 国外对缓/控释肥料的研究 |
1.1.3 国内对缓/控释肥料的研究 |
1.2 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机理及材料的研究 |
1.2.1 包膜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机理与包膜材料 |
1.2.2 非包膜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机理与缓/控释材料 |
1.3 评价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规律的方法 |
1.3.1 不同介质溶出率法 |
1.3.2 土壤培养法(肥包法) |
1.3.3 电镜扫描法与谱学评价法 |
1.3.4 其它方法 |
1.4 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的研究内容 |
1.4.1 养分释放速率 |
1.4.2 养分释放的动力学研究 |
1.4.3 生物效应试验 |
1.4.4 氮素气态损失 |
1.4.5 硝态氮淋失损失 |
1.4.6 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1.5 问题与展望 |
第2章 前言 |
2.1 选题背景 |
2.1.1 缓/控释肥料代表肥料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
2.1.2 非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已成为缓/控释肥料研发的主要技术途径 |
2.1.3 多养分结构型缓/控释肥料是非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发展的新思路 |
2.1.4 缓/控释肥料对土壤养分库的调控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薄弱 |
2.2 研究目的与思路 |
2.3 研究内容 |
2.3.1 缓/控释复合肥料氮、磷、钾养分释放特性研究 |
2.3.2 缓/控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释放特性研究 |
2.3.3 缓/控释复合肥料对土壤氮素库的调控 |
2.3.4 缓/控释复合肥料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缓/控释复合肥料氮、磷、钾养分释放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分析测试方法 |
3.1.4 数据计算与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缓/控释复合肥料在土壤中氮、磷、钾养分的释放特性 |
3.2.2 小麦对缓/控释复合肥料氮、磷、钾养分的吸收 |
3.2.3 小麦的生物学效应 |
3.2.4 缓/控释复合肥料在土壤中养分释放与小麦对养分的吸收 |
3.3 小结 |
第4章 缓/控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释放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分析方法 |
4.1.4 数据计算与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缓/控释复合肥料氮素在水中的溶出特性 |
4.2.2 缓/控释复合肥料氮素在土壤中的释放特性 |
4.2.3 缓/控释复合肥料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4 缓/控释复合肥料氮素形态与总氮量的比值(N_x/N_T)及其与水稻吸氮量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介质对非包膜缓/控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养分释放的影响 |
4.3.2 非包膜缓/控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养分释放的动力学特性 |
4.3.3 非包膜缓/控释复合肥料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评价指标 |
4.4 小结 |
第5章 缓/控释复合肥料对土壤氮素库的调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恒温培养试验 |
5.1.2 小麦盆栽试验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测定方法与分析 |
5.1.5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缓/控释复合肥料对土壤各形态氮素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
5.2.2 不同条件下缓/控释复合肥料对土壤氮素库调控作用的比较 |
5.2.3 小麦生物量、吸氮量与土壤中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关系 |
5.3 小结 |
第6章 缓/控释复合肥料对土壤有效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6.2.2 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2.3 不同处理对小麦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6.2.4 不同肥料对小麦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2.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效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期间发表的专业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9)不同土壤条件下复合矿物包膜肥料氮素释放特性及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化学肥料对农业生产的贡献 |
1.1.1 化学肥料的增产作用 |
1.1.2 化学肥料对提高农产品质量的作用 |
1.1.3 化学肥料促进农业生产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
1.2 不合理施用化学肥料产生的环境影响 |
1.2.1 养分利用率不高 |
1.2.2 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
1.2.3 使农作物品质降低 |
1.3 解决化学肥料的不良后果的措施及控释肥料研究概况 |
1.4 控释肥料的研究现状 |
1.4.1 控释和缓释材料的研究 |
1.4.2 缓释肥料养分释放机理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4 评价缓(控)释肥料的方法 |
1.4.5 影响控释肥养分环境因素 |
1.5 控释肥料的发展方向和本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的制造工艺与肥料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复合矿物包膜尿素的制造工艺 |
2.1.2 复合矿物包膜尿素水中溶出率的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复合矿物包膜尿素的制造工艺 |
2.2.2 复合矿物包膜尿素的筛选 |
2.3 小结 |
第三章 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在水中氮素释放特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肥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温度对复合矿物包膜尿素水中溶出率的影响 |
3.2.2 介质盐浓度对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水中溶出率的影响 |
3.2.3 浸提液pH 对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养分溶出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在土壤中的氮素释放特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肥料 |
4.1.2 供试土壤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含水量对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养分溶出的影响 |
4.2.2 温度对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养分溶出的影响 |
4.2.3 土壤质地对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养分溶出的影响 |
4.2.4 微生物对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养分溶出的影响 |
4.3 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养分溶出动力学方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复合矿物包膜尿素的环境效应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控释氮肥在土壤中氨挥发模拟试验 |
5.1.2 控/缓释肥料在土壤中淋溶特性的测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控/缓释肥料与普通尿素的氨挥发比较 |
5.2.2 土壤脲酶活性变化与氨挥发的关系 |
5.2.3 尿素态氮水解后土壤pH 的变化及其与氨挥发的关系 |
5.2.4 控/缓释肥料与普通尿素的氮淋溶比较 |
5.2.5 淋溶液中pH 的变化 |
5.2.6 淋溶液中EC 的变化 |
5.3 小结 |
第六章 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在水稻上的肥效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肥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
6.1.4 分析和统计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N 素利用率 |
6.2.2 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
6.2.3 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
6.2.4 复合改性矿物包膜尿素对土壤N 素的影响 |
6.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两种肥力土壤上缓释氮肥在小麦—夏玉米轮作中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氮肥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
1.1.1 氮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1.2 氮肥的增产效应 |
1.1.3 氮肥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
1.1.4 合理施用氮肥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
1.2 氮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 |
1.2.1 氮肥利用率低,损失严重 |
1.2.2 氮肥不合理施用造成的污染 |
1.3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
1.3.1 采用合理的施肥方法和技术 |
1.3.2 建立肥料资源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肥料-农化服务体系 |
1.3.3 利用植物营养遗传特性选育氮素高效品种 |
1.3.4 改善作物生育条件 |
1.3.5 新型肥料的研制与应用 |
1.4 缓/控释肥的发展状况 |
1.4.1 控释肥的定义和分类 |
1.4.2 国外发展现状 |
1.4.3 国内发展状况 |
1.4.4 包膜缓/控释肥养分释放机理及影响因素 |
1.4.5 缓/控释肥养分释放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1.5 缓/控释肥的施用技术及肥料利用率的研究现状 |
1.5.1 缓/控释肥的肥效和肥料利用率的研究现状 |
1.5.2 缓/控释肥的施用技术 |
1.6 缓/控释肥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6.1 缓/控释肥存在的问题 |
1.6.2 缓/控释肥的发展趋势 |
2 引言 |
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1 试验设计 |
3.1.1 小麦—夏玉米大田不同缓释氮肥的效应研究 |
3.1.2 小麦—夏玉米缓释氮肥1(SRF1)的基追比效应研究 |
3.2 分析项目与方法 |
附录 包裹缓释氮肥的生产工艺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处理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
4.1.1 小麦—夏玉米大田不同缓释氮肥效应研究 |
4.1.2 缓释氮肥1(SRF1)的基追比对小麦—夏玉米的效应研究 |
4.2 不同处理对小麦和玉米的氮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2.1 小麦—夏玉米大田不同缓释氮肥效应研究 |
4.2.2 缓释氮肥1(SRF1)的基追比对小麦—夏玉米的效应研究 |
4.3 不同处理对小麦和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4.3.1 小麦—夏玉米大田不同缓释氮肥效应研究 |
4.3.2 缓释氮肥1(SRF1)的基追比对小麦—夏玉米的效应研究 |
4.4 不同处理对小麦和玉米植株含氮量的影响 |
4.4.1 小麦—夏玉米大田不同缓释氮肥效应研究 |
4.4.2 缓释氮肥1(SRF1)的基追比对小麦—夏玉米的效应研究 |
4.5 不同处理对小麦和玉米植株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4.5.1 小麦—夏玉米大田不同缓释氮肥效应研究 |
4.5.2 缓释氮肥1(SRF1)的基追比对小麦—夏玉米的效应研究 |
5. 结果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四、矿物包裹型缓释肥料肥效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长和土壤氮素养分的影响[D]. 王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内置型缓控释尿素生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 王攀.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2)
- [3]非树脂包膜型缓释肥的研究与展望[J]. 景旭东,林海琳,阎杰. 江西农业学报, 2015(07)
- [4]膨润土载体缓释钾肥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研究[D]. 谢慧星. 武汉工程大学, 2011(04)
- [5]大田专用缓/控释氮肥工厂化生产工艺参数及其肥效研究[D]. 司贤宗. 河南农业大学, 2008(03)
- [6]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J]. 徐玉鹏,赵忠祥,张夫道,刘俊斌. 华北农学报, 2007(S2)
- [7]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制及评价[D]. 肖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8]缓/控释复合肥料养分释放特性与生物效应研究[D]. 董燕. 西南大学, 2007(09)
- [9]不同土壤条件下复合矿物包膜肥料氮素释放特性及效应[D]. 毋永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10]两种肥力土壤上缓释氮肥在小麦—夏玉米轮作中的效应研究[D]. 李双凌. 河南农业大学, 200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