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生生物动态膜反应器处理市政污水的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净钰[1](2020)在《GAC-DMBR复合工艺的优化与生活污水处理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膜生物反应器(MBR)因膜污染严重,膜组件昂贵、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具有造价低、通量大、清洗简单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采取颗粒活性炭(GAC)复合DMBR工艺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在通过批式实验对GAC-DMBR复合工艺优化的基础上,考察连续运行条件下投加GAC对污水处理性能、污泥混合液和动态膜性质、微生物群落分布以及动态膜过滤行为的影响,为GAC-DMBR复合工艺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批式实验中研究了不同膜基材孔径(200、300、500目)、颗粒活性炭(GAC)投加量(0.5、1、2、3 g/L)对GAC-DMBR复合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孔径膜基材下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无显着差异,而膜基材孔径为200目时出水通量最大,运行120 min后GAC-DMBR的通量为65 L/m2·h;开展不同GAC投加量的批式实验研究,发现GAC投加量为2 g/L时处理效果和过滤性能最优。(2)在连续工艺实验中构建了不投加GAC和投加2 g/L GAC两组DMBR进行对比研究(分别为C-DMBR和GAC-DMBR),恒定重力水头(20 cm)过滤模式下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运行的前25天,对于每一个运行周期,GAC-DMBR出水浊度整体低于C-DMBR,运行至5 min时C-DMBR出水浊度降至5 NTU以下,而GAC-DMBR可降至3 NTU以下,运行周期结束时稳定在1 NTU左右,C-DMBR和GAC-DMBR的通量分别维持在4-22 L/m2·h和13-35 L/m2·h,表明投加GAC提高了出水通量。25天后,稳定出水浊度无明显变化,在每个周期运行结束时GAC-DMBR出水通量有所降低但仍高于C-DMBR。投加GAC后出水中污染物的浓度有所降低,强化了系统的除污效果,动态膜对COD和TP具有一定的截留作用,而对NH4+-N、UV254等溶解性物质的截留效果较低。(3)在连续工艺实验过程中,重点探讨了GAC对污泥和动态膜性质、动态膜过滤行为以及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污泥混合液粒径分析结果表明在256-1512μm范围内GAC-DMBR体积分数明显大于C-DMBR,表明活性污泥能够以GAC作为骨架而形成更大的污泥絮体。胞外聚合物(EPS)和溶解性有机物(DOM)特性分析发现投加GAC后降低了混合液中的溶解性EPS(SEPS)含量,改善了污泥混合液的性质。通过分析动态膜的形貌特征、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发现相对于C-DMBR,GAC-DMBR的动态膜表面较为粗糙,C元素的相对含量增大,且SEPS含量降低,表明GAC在动态膜上的沉积改善了动态膜结构,有效减轻了有机组分对动态膜造成的污染。经典恒压过滤模型分析表明,C-DMBR动态膜的过滤行为最符合中间过滤模型,而GAC-DMBR最符合滤饼过滤模型,进一步阐明了GAC对动态膜结构、过滤性能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投加GAC后,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下降,拟杆菌门等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可能缓解膜污染,改善动态膜的过滤特性,并且GAC作为载体为微生物提供了好氧/厌氧的生存环境,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
于真真[2](2019)在《DMBR的动态膜形成作用能解析及PAC投加强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是以动态膜(DM)替代传统微滤或超滤膜的新兴膜生物反应器(MBR),具有成本低廉、能耗低、通量高和易清洗等优点,受到了污水处理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与常规MBR相比,DMBR是利用活性污泥絮体的截留与附着,在粗孔微网材料支撑层表面形成的泥饼层实现颗粒物的截留,处于变化中的动态膜的稳定性一直是制约其广泛工程应用的主要问题。为此,本研究以动态膜形成过程优化调控为核心,通过理论解析和实验验证,探索DMBR设计运行与处理功效强化的理论和技术途径,研究工作对DMBR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尼龙网作为支撑材料制作膜组件构建DMBR系统,结合批式实验开展研究,针对不同性质的污泥混合液,运用扩展的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XDLVO)理论进行DM形成过程的作用能解析,同时分析污泥性质对动态膜形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DMBR污水处理功效强化为目标,通过疏水性粉末活性炭(PAC)投加,构建了PAC-DMBR强化复合工艺系统,研究了系统的过滤性能、污染物去除效果、活性污泥性质、DM层的物化与微生物特征,分析了PAC投加对动态膜形成的促进和稳定化机理,评价了复合式DMBR工艺的适用性。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XDLVO理论进行动态膜形成过程的作用能解析,量化分析了膜基材与污泥絮体之间的界面作用过程,以及膜面附近的游离絮体与沉积于膜面的絮体间的作用能,即微间距(纳米级)范围的范德华力(LW)、静电力(EL)和极性力(AB)作用能对动态膜形成的影响和相对贡献。解析结果表明,与LW和EL相比,AB作用能对动态膜初期形成过程中污泥絮体在膜基材表面的粘附行为,以及动态膜成熟过程中污泥絮体间的粘聚行为起关键作用,是总界面粘附和粘聚作用能的主要决定因素。采用性质不同的三种污泥混合液(污泥A:絮凝程度尚可,但沉降性和脱水性较差;污泥B:正常的活性污泥,絮凝程度、沉降性和脱水性良好;污泥C:絮凝程度差,难沉降脱水)进行DMBR批次过滤实验,结果表明:污泥A容易粘附于膜基材表面和粘聚于已沉积的污泥絮体表面,有利于动态膜的初期形成和成熟;污泥C难以在膜基材表面粘附,也难以在已沉积的污泥絮体表面粘聚,不利于动态膜形成和成熟;污泥B的絮凝程度则介于A和C之间,动态膜形成和成熟状态一般。对三种污泥运用XDLVO理论进行界面作用能解析,并以动态膜初期形成时间和成熟后的过滤水浊度进行动态膜形成状态评价,表明理论解析和实验结果相符,动态膜的形成状态取决于絮体在膜基材表面的粘附作用能和絮体间的粘聚作用能。2.结合XDLVO理论解析,从动态膜形成、稳定运行以及动态膜的良好过滤性能维持等方面,研究了活性污泥性质和动态膜性能的调控策略。DMBR作为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其基本运行参数(如微生物量和有机负荷F/M、水力停留时间HRT、污泥龄SRT、曝气强度等)的合理控制是第一要素,将直接影响污泥的絮凝性、沉降脱水性;相对致密稳定且厚度适宜动态膜的维持是DMBR调控的第二要素,需要适度保持活性污泥絮体的表面疏水性和适宜的膜面水力冲刷强度;降低动态膜阻力,在提高动态膜截留性能的同时维持较高的膜通量是DMBR调控的第三要素,需要改善动态膜滤饼层的结构,包括污泥絮体粒径、滤饼层厚度和孔径的优化。与常规MBR相类似,通过DMBR生化反应器运行参数优化,能够实现上述第一要素的调控以及第二要素的部分调控(如膜面水力冲刷强度),但对第三要素的调控作用有限。为此,基于极性力(AB)作用能是界面粘附和粘聚作用能的决定因素的认识,在DMBR反应器中投加具有一定表面疏水性的载体,则能够实现动态膜结构和性能的调控。3.选择疏水性粉末活性炭(PAC)作为载体,构建了PAC-DMBR复合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简称PAC-DMBR复合工艺)系统,通过两组反应器的长期连续运行,比较了无PAC投加(C-DMBR)和PAC投量为3g/L(PAC-DMBR3)两种条件下的DM形成过程和DM层的物化、微生物特性。结果表明:PAC投加有效缩短了DM形成周期,且PAC-DMBR3中DM层结构更为疏松、孔隙增多、抗压缩性增强,同时经空气反冲洗后,支撑网表面残留污染物更少;PAC投加导致DM层污泥粒径增大,胞外聚合物(EPS)含量降低,含碳量增大;PAC投加有效改善了DM层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膜表面定殖先驱菌门(例如,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降低,有机物降解和转化菌门(例如,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增高,同时在属水平上富集了对复杂有机物具有生物降解功能的特定微生物菌属(例如,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表明PAC投加有效改变了DM层的物化特性和微生物特性。4.结合长期连续运行,比较了PAC-DMBR3和C-DMBR的污染物去除效能和膜生物反应器的工艺性能。结果表明:PAC投加强化了DMBR工艺对COD、UV254、NH3-N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对于DMBR而言,出水浊度是表征DM层截留特性和动态稳定性的重要指标,PAC投加有效缩短了每一工作周期的高浊度出水时段,使PAC-DMBR3在稳定工作期的出水浊度可以低至0.1 NTU左右,而C-DMBR的出水浊度始终高于PAC-DMBR3;PAC投加有效降低了DM层的泥饼阻力和总阻力,大幅度提高了DMBR的稳定过滤通量,有效延长了系统的稳定运行时间。进行了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性质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PAC投加有效改善了污泥形态结构,增大了污泥粒径,提升了污泥的沉降性、脱水性、絮凝性,降低了活性污泥中的EPS浓度并导致其有机组分和分子量分布的明显变化;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手段,判明PAC投加丰富了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促进了具有絮体形成功能的菌属(例如,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富集,其中Acinetobacter具有复杂有机物的降解功能。5.进行了PAC-DMBR复合作用机理的探讨,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初步见解:第一,PAC的表面疏水性能够改变DMBR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絮体与DM膜基材之间、膜面附近的游离絮体与沉积于膜面的絮体间的作用能平衡关系,促进动态膜的初期形成和成熟,提升动态膜的稳定性;第二,PAC本身具有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载体作用,使其具备了“生物活性炭”的作用功能,从而提升了DM层以及反应器内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第三,PAC成为DM层的构成组分之一,改变了纯粹由活性污泥絮体粘附和粘聚而成的滤饼层结构,导致滤饼层孔隙增多,抗压缩性增强,膜阻力降低,过滤通量增大。这些相关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为PAC-DMBR技术,以及利用其他载体强化DMBR的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许得雨[3](2019)在《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污染是人类所面临的重要挑战。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逐年增长,人民的生活质量显着提升,但由此造成低浓度废水的排放量越多来越多,成分也越来越复杂,这就给城市污水处理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处理低浓度废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通常可将COD浓度低于1 000 mg/L的生活污水以及经稀释过后的各种工业废水定义为低浓度废水。膜生物反应器(MBR)是新出现的一种废水处理技术,其不但能保证高效地泥水分离效果,而且还能使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增加,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本研究以MBR技术为基础,在实验室条件下构建了以廉价不锈钢丝网为膜材料的新型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eMBR),探究这两种反应器技术对于COD和微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AnMBR可以有效地去除低浓度废水中的COD。以人工模拟废水为进水,当反应器进水COD浓度为500 mg/L时,出水COD浓度维持在40 mg/L以下,COD去除率达到了93%以上;出水中的挥发性有机酸(VFAs)只检测到了乙酸,且平均浓度低于10 mg/L;系统产能效率高,甲烷平均产率为0.28 L/g-COD;当温度由35°C降到25°C时,反应器耐温度波动能力较强;在66 d的运行过程中,反应器膜污染程度较轻,跨膜压差(TMP)从0增长到20 kPa,膜阻最高为4×1012m-1。通过活性污泥驯化,AeMBR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盐酸四环素、COD和氨氮。当反应器进水COD浓度为300 mg/L时,AeMBR对200、400和600μg/L的盐酸四环素去除率分别为76%、90%和95%,对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5%和98%,进水盐酸四环素浓度的升高并没有对COD和氨氮的去除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进水盐酸四环素浓度的升高,反应器的TMP增长速率加快,加剧了膜污染。另外,盐酸四环素浓度的升高也导致出水和污泥中的tetA、sulII抗性基因相对丰度上升。
迟志超[4](2019)在《折叠膜—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不仅保留了传统MBR工艺优点,还具有膜基材造价低、膜通量大、膜污染易控制、占地面积小和出水水质好等优点,在农村等分散式污水处理领域极具应用前景。论文以无纺布折叠膜为膜组件,构建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来处理生活污水,采用序批式运行模式,对该反应器的处理效果、适宜工艺条件、铁盐投加对系统的影响和膜污染控制等开展了试验研究。折叠膜-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效果受到周期时间、好氧厌氧时间比、出水体积交换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折叠膜-动态膜生物反应器适宜运行工艺条件为:周期时间为8 h,好氧厌氧时间比为2:1,出水体积交换比为0.3,此时COD、TN、TP和氨氮的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20.99 mg/L、16.67 mg/L、1.05 mg/L和6.80 mg/L;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铁盐投加量达到污泥含铁量5%时,反应器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最好,此时出水中COD、TN、TP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与铁盐投加前相比,分别增加了4.1%,9.0%,9.3%,5.9%,TP的去除率上升幅度最大;并且投加铁盐以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得到改善,污泥的絮状结构更加紧凑,说明铁盐投加强化了反应器运行性能。当反应器重力出水时间超过30 min时,采用逆向曝气反冲洗的方式对动态膜进行冲洗,试验结果显示,反冲洗曝气强度和反冲洗时间都对生物动态膜的恢复时间有一定影响。当曝气强度为4 m3/(m2.h)时、反冲洗时间为5 min时,生物动态膜的恢复需要24 min,此时动态膜出水浊度降低到2 NTU以下,能够对污染的动态膜有效清洗。
周洲[5](2015)在《微管动态膜处理印染废水运行特性及通量提升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自适应性微管动态膜组件的产品化应用为导向,考察了该组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运行特性,并与其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运行特性进行对比,比选了微管式动态膜组件处理印染废水中通量提升的关键参数,试验分析了该组件处理印染废水时的长期性能和效果,确定了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方式。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比较了微管动态膜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和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特性。在相同的出水压差条件下,与处理生活污水相比较:从运行条件和效果来看,处理印染废水时,动态膜的稳定运行周期短且初期运行通量下降较快,但处理效率相当;从污泥性质和动态膜性能来看,处理印染废水时,反应器内活性污泥粒径较小,沉降性能差,动态膜孔径小、通量较低、更易堵塞。2.探讨了不同出水水头和错流流速下的运行特性,考察了不同初始成膜通量和污泥浓度下的临界通量。出水水头越高,通量下降速率越快,稳定运行时间越短;错流流速大,动态膜厚度小且均匀,稳定运行通量低,但错流流速过大,动态膜不易形成。初始成膜通量越高,形成的动态膜临界通量越低;初始通量为430L/(m2·h)~600L/(m2·h)之间,动态膜可在8min以内快速形成,形成的动态膜临界通量在65L/(m2·h)~70L/(m2·h)之间。污泥浓度升高,动态膜临界通量降低;污泥浓度为3000mg/L~5000mg/L时,临界通量在65L/(m2·h)~70L/(m2·h)之间。3.试验分析了4种次临界通量(15L/(m2·h)、30L/(m2·h)、45L/(m2·h)、60L/(m2·h))下的动态膜运行特性。四种条件下污染物去除效果差异不显着(p>0.05),动态膜自身对UV254、COD和NH3-N的去除有一定的贡献,对TP基本没有去除效果;试验通量为60L/(m2·h)时,膜贡献最大。4种运行条件下,动态膜阻力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运行后期阻力相差较大,这主要是膜孔内污染物累积的影响,与管内污染物的累积关系不大。4.探究了外置式动态膜组件长期运行下的运行特性,确定了操作参数。外置式组件连续运行30个周期,总运行时长达到456h,最大单周期达到72h,表现出良好的通量可恢复性和污染物去除效果,出水色度、COD和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41、97.96mg/L和3.76mg/L,平均去除率达到93.2%、93.61%和94.0%。优化后的操作方式:运行周期为20h,“空曝+膜管内脉冲曝气”反洗。与实际印染厂污水处理系统相比,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微型动物群落结构相对较差,动态膜的出水水质却略好,尤其浊度和SS指标优势明显。试验研究结果可指导自适应性微管动态膜组件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
金诚[6](2014)在《好氧颗粒污泥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利用碱减量技术赋予聚酯纤维织物丝绸的特征,极大的改善了它的性能。碱减量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是印染行业污染最严重、处理难度最大的废水之一。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污水处理工艺之一,它具有沉降性好、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有机负荷高、可以同步脱氮除磷等优点;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相比于传统的MBR工艺,具有价格便宜、运行能耗低、出水通量大、膜污染易清洗等特点;本研究在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内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并以此为基础,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与自生动态膜技术相结合,用于处理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后的碱减量印染废水,并探究整套系统的工艺参数、运行效果、微生物的活性以及膜污染的特征。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后启动。在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过程中,保持反应器内的溶解浓度1.3-1.6mg/L、水力停留时间48h,并逐步提高反应器进水的COD负荷,经过近80d的驯化,厌氧颗粒污泥转化为好氧颗粒污泥,完成反应器启动。(2)在反应器启动阶段,颗粒污泥的SVI由6.22mL/g提高至17.93mL/g,脱氢酶活性由最初的1.81mg/gVSS·h提升至4.63mg/gVSS·h,颗粒污泥中活性微生物的脱氢酶活性在不断增长;培养结束时,颗粒污泥对废水中COD的去除效率也由接种时的30.92%升高至75%左右;颗粒污泥的污泥粒径和沉降速率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波动。(3)好氧颗粒污泥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形成稳定的动态膜后,出水浊度小于10NTU,系统对浊度的去除率在90%以上,溶解氧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反应器出水浊度基本无影响。系统对废水色度的去除率随着溶解氧浓度的提高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是系统对色度的去除效率一般不超过40%。(4)在好氧颗粒污泥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稳定运行的条件下,改变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4500mg/L~8600mg/L,系统的处理效果逐渐增加,污泥的脱氢酶活性逐渐升高,且经系统处理后的废水水质可以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中的现有企业排放标准。(5)对比两种不同孔径膜基材的自生动态膜出水水质,25μm自生动态膜的出水水质略好于50μm自生动态膜,较小孔径膜基材形成更致密动态膜是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实验所用反应器的沉淀池具有分选和淘汰惰性污泥的作用。(6)污泥浓度对动态膜污染的影响较大,随着污泥浓度的提升,动态膜的运行周期缩短、膜阻力变大、污染物质含量增多。自生动态膜阻力的主要来源是膜表面滤饼层的阻力,占到总阻力的90%以上;膜组件经过清水冲洗后,膜通量的恢复率可以达到67.5%,凝胶层中的污染物质较难去除,是自生动态膜污染的症结所在。(7)动态膜表面的EPS中,EPSB-蛋白质的含量最高,与动态膜总阻力的相关性最大,说明蛋白质类物质是动态膜污染的关键影响因素;动态膜表面蛋白质类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污泥混合液,说明聚丙烯无纺布动态膜会富集污泥混合液中的蛋白质类物质,造成膜污染;从EDS扫描图谱中可以看出动态膜表面含有少量的S、Cl、Al、Si、Ca等无机元素,推断膜污染中存在一定的无机盐污染层。(8)采用不同的清洗方式对污染的动态膜组件进行清洗,清洗效果的不同主要在于其对蛋白质类物质的去除效果;对污染的膜组件先用0.1%的NaOH溶液清洗1h,再用0.1mol/L的HCl清洗1h的效果最好,可使动态膜通量恢复至原来的89.78%。
叶萌[7](2013)在《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研究》文中指出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Self-forming Dynamic Membrane Bioreactor, SFDMBR)由于膜造价低,运行耗能低,膜污染易恢复等特点弥补了传统MBR的缺点。但自生动态膜技术与传统膜技术相比还不成熟,对于SFDMBR的运行稳定性、膜污染及其影响因素等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课题应用5μm和50μm孔径无纺布作为膜基材的SFDMBR处理经过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后的碱减量印染废水,对该反应器运行的工艺条件、运行效果、微生物活性、膜污染特性及控制措施等展开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膜基材孔径对自生动态膜形成的初期影响较大,但是当自生动态膜稳定生成以后不同孔径无纺布膜的通量趋于一致,一定范围的孔径变化对SFDMBR的稳定通量影响不大。运用间歇式压力步长法测定反应器的临界条件为出水水头(WHD)等于18cm。(2) SFDMBR中自生动态膜的形成速度与曝气强度、污泥浓度和WHD有关,在本实验系统中,曝气强度控制在3.13m3/m2·h左右、WHD控制在5cm-18cm范围、污泥浓度保持在4500-6500mg/L之间,可以实现反应器稳定运行。(3) SFDMBR对碱减量印染废水的COD. UV254、色度、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4%-85%、74%~79%、79%-86%、96.8%-98.6%,出水水质优于《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一级排放标准;5μm孔径的无纺布动态膜的出水水质略好于50μm孔径的出水。(4) SFDMBR中混合液中活性污泥的DHA开始阶段处于升高状态,后期趋于稳定;混合液中污泥的DHA比无纺布自生动态膜的DHA要高,5μm和50μm无纺布自生动态膜的DHA相差不大,前者略高于后者。(5)自生动态膜过滤阻力主要由自生动态膜滤饼层阻力所控制,其次是不可逆阻力,基膜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6)反应器运行过程中混合液和自生动态膜中固着性EPS(EPSB)含量高于溶解性EPS(EPSS),且蛋白质/多糖(P/C)多大于1。自生动态膜上EPSB-蛋白质含量对动态膜膜阻力的升高起关键作用,其次是EPSS-蛋白质,5μm无纺布膜表面滤饼中EPS含量比50μm无纺布膜上高。(7)反应器运行期间,混合液中EPSS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小,然后逐渐趋于稳定;EPSB含量整体有一定的上升趋势,其中EPSB-蛋白质含量上升,EPSB-多糖略有减低。(8)膜污染层中无机元素种类多且成分复杂,可以推测Al、 Si、 Ca、 Fe等元素可能会以硫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硅酸盐、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形式沉积在膜表面。(9)污染后膜组件经过水力冲洗和手工擦洗后,再分别用0.1mol/L的HCl和0.1%的NaOH浸泡1h可获得良好的通量恢复效果,5μm无纺布动态膜通量可恢复到未污染时的96.5%,50μm的无纺布的动态膜通量可恢复至未污染时的78.1%,大孔径膜基材更容易进入污泥是其通量恢复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开发运行费用低廉、操作管理方便的碱减量印染废水治理新工艺——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提供实验依据,各种运行参数和膜污染治理措施均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叶萌,杨波,王君翔[8](2012)在《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用于污水处理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Self-Forming Dynamic Membrane Bio-Reactor,SFDMB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效污水处理工艺,该文介绍了自生动态膜的概念、膜基材、成膜机理、影响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过滤性能的因素、自生动态膜的膜污染与控制措施和自生动态膜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并对SFDMBR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玉洁,李小利,赵继红[9](2012)在《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动态膜过滤技术和生物法污水处理工艺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介绍了DMBR机理及工艺处理效果,并从膜基材选择、操作参数控制等方面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指出DMBR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李龙,湛含辉[10](2012)在《动态膜技术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动态膜作为一种新型的膜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动态膜的概念及其形成与制备,重点分析了影响动态膜污水处理效果的相关因素.在总结目前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动态膜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开发性能更加优良的涂层材料,而改善活性污泥性状以及优化运行参数则有助于提高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和运行的稳定性.
二、自生生物动态膜反应器处理市政污水的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生生物动态膜反应器处理市政污水的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GAC-DMBR复合工艺的优化与生活污水处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膜生物反应器(MBR) |
1.1.1 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
1.1.2 膜生物反应器的工艺特点 |
1.2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 |
1.2.1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
1.2.2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特点 |
1.2.3 DMBR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
1.3 投加颗粒物强化技术及其在DMBR中的应用 |
1.3.1 颗粒物的种类、性质及研究进展 |
1.3.2 颗粒物投加的强化作用与机理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1.1 批式实验装置及运行条件 |
2.1.2 连续工艺实验装置及运行条件 |
2.2 实验材料 |
2.2.1 接种污泥与原污水 |
2.2.2 动态膜组件 |
2.2.3 颗粒活性炭(GAC)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2 常规污染物指标分析方法 |
2.3.3 污泥特性分析方法 |
2.3.4 动态膜特性分析方法 |
2.3.5 经典膜过滤模型 |
2.3.6 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 |
3.GAC-DMBR复合工艺的优化批式实验研究 |
3.1 实验方案 |
3.2 不同孔径膜基材的筛选 |
3.2.1 动态膜过滤特性 |
3.2.2 污染物去除效果 |
3.3 特定孔径膜基材下不同GAC投加量的筛选 |
3.3.1 动态膜过滤特性 |
3.3.2 污染物去除效果 |
3.4 动态膜的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GAC-DMBR复合工艺的污水处理性能研究 |
4.1 实验方案 |
4.2 连续运行GAC-DMBR的污水处理效果分析 |
4.2.1 过滤性能 |
4.2.2 污染物去除效果 |
4.3 污泥混合液的特性分析 |
4.3.1 污泥粒径分布 |
4.3.2 污泥混合液中的EPS特性 |
4.3.3 DOM特性 |
4.4 动态膜的特性分析 |
4.4.1 形貌分析 |
4.4.2 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分析 |
4.5 动态膜过滤模型分析 |
4.6 微生物群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结论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2)DMBR的动态膜形成作用能解析及PAC投加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发展与应用 |
1.1.1 技术发展沿革 |
1.1.2 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状况 |
1.1.3 相关热点问题 |
1.2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研究进展 |
1.2.1 动态膜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
1.2.2 DMBR的提出与发展 |
1.2.3 DMBR的运行过程 |
1.2.4 影响DMBR工艺的主要因素 |
1.2.5 DMBR工艺的强化措施 |
1.3 XDLVO理论在膜污染分析中的应用 |
1.3.1 XDLVO理论概要 |
1.3.2 基于XDLVO理论的膜污染过程研究进展 |
1.3.3 XDLVO理论在动态膜形成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
1.4 论文研究概述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DMBR实验系统 |
2.1.1 DM形成过程批式实验装置 |
2.1.2 PAC-DMBR复合工艺实验装置 |
2.1.3 膜基材及膜组件 |
2.1.4 接种污泥 |
2.1.5 进水水质 |
2.2 分析方法 |
2.2.1 常规指标分析 |
2.2.2 污泥混合液分析 |
2.2.3 污染物提取与表征 |
2.2.4 过滤阻力测定 |
2.2.5 接触角测定 |
2.2.6 zeta电位测定 |
3 基于XDLVO理论的动态膜形成过程研究 |
3.1 XDLVO理论模型 |
3.2 动态膜形成过程理论解析 |
3.2.1 膜基材的污泥粘附行为解析 |
3.2.2 污泥粘聚行为解析 |
3.3 动态膜形成过程实验 |
3.4 理论解析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3.5 污泥性质对动态膜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强化动态膜形成与稳定的载体投加调控技术 |
4.1 动态膜形成与稳定的强化途径 |
4.1.1 污泥粘附与粘聚行为调控 |
4.1.2 载体的投加 |
4.2 PAC投加后的动态膜结构特征 |
4.3 DM层的更新与恢复 |
4.4 DM层的物化特征 |
4.4.1 形态学特征 |
4.4.2 EEM和GPC分析结果 |
4.4.3 FTIR和EDX分析结果 |
4.5 DM层的微生物群落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PAC-DMBR复合工艺性能研究 |
5.1 PAC-DMBR复合工艺的运行特性 |
5.1.1 动态膜过滤特性 |
5.1.2 污染物去除特性 |
5.2 PAC-DMBR中的活性污泥性质 |
5.2.1 污泥形态 |
5.2.2 污泥的絮凝性、沉降性和脱水性 |
5.2.3 污泥的微生物活性 |
5.3 PAC-DMBR中的胞外聚合物(EPS)特性 |
5.3.1 EPS浓度 |
5.3.2 分子量分布 |
5.3.3 荧光特性 |
5.4 PAC-DMBR中的微生物群落 |
5.4.1 真核微生物 |
5.4.2 细菌微生物 |
5.5 本章小结 |
6 PAC-DMBR复合作用机理与适用性评价 |
6.1 PAC-DMBR复合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 |
6.2 复合式DMBR工艺的适用性评价 |
6.3 研究前景展望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表格数据 |
附录Ⅱ: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低浓度废水 |
1.2.1 低浓度废水的主要来源 |
1.2.2 低浓度废水中的污染物 |
1.2.3 低浓度废水处理的目的 |
1.2.4 低浓度废水处理的方法 |
1.3 膜生物反应器 |
1.3.1 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 |
1.3.2 膜生物反应器分类及特点 |
1.4 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e MBR) |
1.4.1 AeMBR特点 |
1.4.2 处理低浓度污水的Ae MBR |
1.4.3 处理低浓度难降解污染物的Ae MBR |
1.5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 |
1.5.1 AnMBR特点 |
1.5.2 处理低浓度污水的AnMBR |
1.5.3 处理低浓度难降解污染物的AnMBR |
1.6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 |
1.6.1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
1.6.2 动态膜的形成过程 |
1.6.3 动态膜的再生过程 |
1.6.4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
1.7 膜污染 |
1.7.1 膜污染产生的机制及类型 |
1.7.2 膜污染控制方法 |
1.8 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8.1 研究目的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AnMBR处理低浓度废水的研究 |
2.1 概述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用水及接种污泥 |
2.2.3 运行条件 |
2.2.4 分析和计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OD去除效果的变化 |
2.3.2 VFA含量的变化 |
2.3.3 甲烷产量及其体积比的变化 |
2.3.4 浊度的变化 |
2.3.5 膜污染特性 |
2.3.6 SEM观察 |
2.3.7 同类研究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eMBR处理含抗生素的低浓度废水研究 |
3.1 概述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用水及接种污泥 |
3.2.3 运行条件 |
3.2.4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四环素去除效果的变化 |
3.3.2 COD去除效果的变化 |
3.3.3 浊度的变化 |
3.3.4 TMP的变化 |
3.3.5 出水及污泥中部分抗性基因相对丰度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折叠膜—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分散式污水处理 |
1.2.1 分散式污水处理概述 |
1.2.2 国内外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 动态膜膜生物反应器 |
1.3.1 动态膜反应器的概念 |
1.3.2 动态膜反应器的研究进程 |
1.4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膜材料及膜组件 |
2.2 试验装置 |
2.3 分析项目与方法 |
2.4 反应器的启动 |
2.4.1 试验用水及接种污泥 |
2.4.2 污泥培养方法 |
2.4.3 污泥培养效果 |
第3章 折叠膜-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运行参数试验研究 |
3.1 周期时间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3.1.1 周期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2 周期时间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3 周期时间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4 周期时间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5 周期时间的确定 |
3.2 好厌氧比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1 好厌氧比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2 好厌氧比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3 好厌氧比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4 好厌氧比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5 好厌氧比的确定 |
3.3 交换比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1 交换比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2 交换比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3 交换比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4 交换比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5 交换比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盐投加强化折叠膜-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运行试验研究 |
4.1 铁盐投加强化折叠膜-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机理 |
4.2 试验装置及运行方法 |
4.3 铁盐投加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1 铁盐投加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2 铁盐投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3 铁盐投加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4 铁盐投加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 铁盐投加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
4.4.1 铁盐投加对MLVSS/MLSS的影响 |
4.4.2 铁盐投加对SV30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折叠膜-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控制研究 |
5.1 折叠膜-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概述 |
5.1.1 膜污染定义 |
5.1.2 动态膜膜污染成因 |
5.1.3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控制技术 |
5.2 实验装置及运行方法 |
5.3 反冲洗条件的确定 |
5.3.1 曝气强度对生物动态膜恢复时间的影响 |
5.3.2 反冲洗时间对生物动态膜恢复时间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5)微管动态膜处理印染废水运行特性及通量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印染废水概述 |
1.2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
1.2.1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
1.2.2 生物处理技术 |
1.3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
1.3.1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概述 |
1.3.2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
1.3.3 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影响因素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方案与方法 |
2.1 试验方案及步骤 |
2.2 试验装置 |
2.2.1 内置式小试运行特性比较试验装置 |
2.2.2 内置式小试通量提升试验装置 |
2.2.4 内置式小试次临界通量运行试验装置 |
2.2.5 外置式小试长期运行试验装置 |
2.3 试验用水 |
2.4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第三章 微管动态膜处理印染废水、生活污水的运行特性比较 |
3.1 出水浊度与稳定运行时长比较 |
3.2 处理效果比较 |
3.3 污泥性质比较 |
3.3.1 污泥浓度、沉降比及容积指数比较 |
3.3.2 活性污泥粒径 |
3.4 滤饼层结构比较 |
3.4.1 动态膜污泥粒径分布 |
3.4.2 滤饼层比表面积、孔径比较 |
3.4.3 扫描电镜分析 |
3.4.4 胞外聚合物(EPS)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管动态膜处理印染废水通量提升研究 |
4.1 不同错流流速和通量下的运行特性 |
4.2 不同成膜条件下的临界通量 |
4.2.1 快速成膜试验 |
4.2.2 不同成膜条件下临界通量 |
4.3 不同污泥浓度下临界通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次临界通量运行试验 |
5.1 膜阻力和浊度变化 |
5.2 污染物去除效果 |
5.2.1 UV_(254)去除效果 |
5.2.2 COD去除效果 |
5.2.3 NH_3-N去除效果 |
5.2.4 TP去除效果 |
5.3 膜贡献分析 |
5.4 膜污染情况 |
5.4.1 膜基材阻力变化及膜污染分布 |
5.4.2 EPS含量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外置式微管动态膜处理印染废水长期试验研究 |
6.1 膜阻力和浊度变化 |
6.2 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 |
6.2.1 色度去除效果 |
6.2.2 UV_(254)去除效果 |
6.2.3 COD去除效果 |
6.2.4 NH_3-N去除效果 |
6.2.5 TP去除效果 |
6.3 操作方式 |
6.3.2 单周期运行时长确定 |
6.3.3 反洗方式比较 |
6.4 与实际印染厂污水处理工艺比较 |
6.4.1 污染物去除效果比较 |
6.4.2 微型动物异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好氧颗粒污泥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碱减量印染废水概述 |
1.1.1 碱减量工艺的来源 |
1.1.2 碱减量工艺的原理 |
1.1.3 碱减量印染废水的性质及危害 |
1.1.4 碱减量废水的处理技术及现状研究 |
1.2 好氧颗粒污泥概述 |
1.2.1 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 |
1.2.2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 |
1.2.3 好氧颗粒污泥的实际工程应用 |
1.3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
1.3.1 动态膜技术概述 |
1.3.2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热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2 接种污泥及实验用水 |
2.3 实验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三章 好氧颗粒污泥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启动 |
3.1 引言 |
3.2 启动阶段颗粒污泥的性质变化 |
3.2.1 颗粒污泥SVI的变化 |
3.2.2 反应器中COD降解情况的变化 |
3.2.3 颗粒污泥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
3.2.4 颗粒污泥粒径分布的变化 |
3.2.5 颗粒污泥沉降速率的变化 |
3.3 溶解氧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好氧颗粒污泥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的影响 |
3.3.1 溶解氧的影响 |
3.3.2 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好氧颗粒污泥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的运行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好氧颗粒污泥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碱减量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 |
4.2.1 两种不同孔径的动态膜对碱减量印染废水中浊度、色度的去除 |
4.2.2 两种不同孔径的动态膜对碱减量印染废水中COD、UV_(254)的去除 |
4.3 好氧颗粒污泥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中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好氧颗粒污泥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好氧颗粒污泥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膜阻力研究 |
5.2.1 两种不同孔径的动态膜阻力变化状况 |
5.2.2 自生动态膜表面阻力构成 |
5.3 EPS的组分及含量对膜污染的影响 |
5.3.1 自生动态膜表面EPS的组分及含量对膜污染的影响 |
5.3.2 污泥混合液中EPS的组分及含量对膜污染的影响 |
5.4 自生动态膜膜污染表征 |
5.4.1 扫描电镜测试分析(SEM) |
5.4.2 能谱仪元素分析(EDS) |
5.4.3 傅里叶变换红外-拉曼光谱分析(FTIR-Raman) |
5.4.4 自生动态膜表面污泥粒径分布分析 |
5.5 好氧颗粒污泥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膜通量的恢复 |
5.5.1 不同清洗方法对膜阻力的降低效果 |
5.5.2 不同清洗方法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碱减量印染废水的概述 |
1.2 碱减量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
1.2.1 物化处理技术 |
1.2.2 生物处理技术 |
1.3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
1.3.1 膜生物反应器概述 |
1.3.2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国际上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1.3.3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国内的研究及应用发展 |
1.3.4 膜生物反应器存在的问题 |
1.4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
1.4.1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概述 |
1.4.2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3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存在的问题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SFDMBR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运行条件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自生动态膜过滤介质的特点 |
2.2.1 无纺布过滤介质 |
2.2.2 无纺布的过滤机制 |
2.3 实验装置 |
2.4 实验用水 |
2.5 实验分析项目及方法 |
2.6 无纺布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试验研究 |
2.6.1 两种不同孔径的无纺布性能的比较 |
2.6.2 SFDMBR运行时临界条件的确定 |
2.6.3 自生动态膜的形成 |
2.6.4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FDMBR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的运行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和方法 |
3.2.1 实验装置与实验条件 |
3.2.2 实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
3.3 SFDMBR对碱减量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分析 |
3.3.1 SFDMBR对碱减量印染废水中COD、UV_(254)的去除 |
3.3.2 SFDMBR对碱减量废水的色度和浊度的去除 |
3.4 SFDMBR中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FDMBR中膜污染特征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装置和方法 |
4.2.1 实验装置 |
4.2.2 实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
4.3 自生动态膜膜面阻力构成研究 |
4.4 EPS对膜污染的影响 |
4.4.1 自生动态膜上EPS各组分对膜污染的影响 |
4.4.2 SFDMBR中污泥混合液中EPS对膜污染的影响 |
4.5 自生动态膜膜污染表面表征 |
4.5.1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4.5.2 电子扫描电镜(SEM)表征 |
4.5.3 能谱仪(EDS)表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FDMBR的膜污染治理措施 |
5.1 引言 |
5.2 实验装置和方法 |
5.2.1 实验装置 |
5.2.2 实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
5.3 空曝气对无纺布污染的效果 |
5.4 水力冲洗和手工擦洗对无纺布污染的效果 |
5.5 化学清洗对无纺布污染的效果 |
5.6 自生动态膜的再生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动态膜的作用和分类 |
2 DMBR工艺处理效果 |
3 动态膜的形成机理 |
4 DMBR工艺主要影响参数 |
4.1 膜基材 |
4.2 出水水头控制与膜通量 |
4.3 污泥性质 |
4.3.1 污泥浓度 |
4.3.2 泥龄 |
4.4 反应控制条件 |
4.4.1 曝气方式及强度 |
4.4.2 错流速度 |
4.4.3 其他控制条件 |
4.5 动态膜的清洗和再生 |
5 DMBR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
(10)动态膜技术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动态膜简介 |
1.1 自生动态膜 |
1.2 预涂动态膜 |
2 预涂动态膜的涂层研究 |
3 活性污泥性状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
4 其它运行参数的影响 |
4.1 曝气与错流对处理效果及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
4.2 出水水头与膜通量的影响 |
5 结语 |
四、自生生物动态膜反应器处理市政污水的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GAC-DMBR复合工艺的优化与生活污水处理性能研究[D]. 张净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DMBR的动态膜形成作用能解析及PAC投加强化研究[D]. 于真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3]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废水的研究[D]. 许得雨.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4]折叠膜—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研究[D]. 迟志超.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5]微管动态膜处理印染废水运行特性及通量提升研究[D]. 周洲. 东南大学, 2015(08)
- [6]好氧颗粒污泥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的研究[D]. 金诚. 东华大学, 2014(06)
- [7]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研究[D]. 叶萌. 东华大学, 2013(06)
- [8]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用于污水处理的研究进展[A]. 叶萌,杨波,王君翔. 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 2012
- [9]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研究进展[J]. 张玉洁,李小利,赵继红. 膜科学与技术, 2012(03)
- [10]动态膜技术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 李龙,湛含辉. 膜科学与技术,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