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臭氧杀菌灯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黄本婷[1](2020)在《川菜家常菜肴回锅肉工业化加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菜作为八大菜系之一,在日常餐饮消费中占重要地位。由于工业化水平低、标准化技术体系不健全、风味形成机理不明确、加工与贮藏过程中质构损伤和风味衰减等问题,川菜工业化进展缓慢。本文选取川菜代表性菜肴回锅肉作为川菜工业化研究对象,进行回锅肉产品工业化加工路线设计,对比研究不同工业化加工路线下回锅肉产品特性差异,筛选出最佳回锅肉工业化加工路线,并进行相关设备配套。在选定工业化加工路线基础上,研究了预煮和油炸对回锅肉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并优化了加工工艺参数,以及不同灭菌条件对回锅肉食用品质和风味的影响,探讨了川菜特色菜肴工业化的可行性。试验结果如下:1.回锅肉工业化加工路线设计设计及设备配套。首先对回锅肉工业化加工路线进行设计,通过对比传统制作方式与回锅肉工业化加工方式在质构、色泽、理化、感官和挥发性风味成分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路线3加工得到的产品出品率较高,脂肪氧化程度较低,感官品质较好,较大程度地保持了回锅肉的风味品质。最后,初步确定了回锅肉工业化生产的加工工艺流程以及质量控制关键点,完成了加工设备配套和组装。2.回锅肉预煮工艺优化研究。以质构、色泽、感官等作为评价指标,研究预煮工艺对回锅肉的品质影响。单因素试验表明,肉条厚度、预煮时间和料液比对回锅肉质构和感官品质油炸显着影响。通过对工艺参数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与模型分析,得到工艺参数对规范化综合得分的影响排序为:肉条宽度>预煮时间>料液比。优化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为肉条宽度6 cm,预煮时间25 min,料液比1:3。3.回锅肉油炸工艺优化研究。以质构、色泽和感官等作为指标,研究油炸工艺对回锅肉的品质影响。单因素结果表明,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和肉片厚度对回锅肉食用品质具有显着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工艺参数对规范化综合得分的影响排序为:油炸时间>肉片厚度>油炸温度。最佳预煮工艺参数为油炸温度159℃、油炸时间32 s、肉片厚度3 mm。4.不同灭菌方式对回锅肉的品质影响研究。以质构、理化、色泽、感官和风味为指标,研究巴氏灭菌、116℃灭菌、121℃灭菌三种灭菌条件对回锅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巴氏灭菌可以更好地保持回锅肉质构特性、色泽和感官品质;高温灭菌方式明显降低回锅肉TBARs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脂肪氧化,并且延长回锅肉的贮藏期;116℃灭菌可增加回锅肉的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更利于回锅肉风味的形成与保持。结合各指标综合考虑,回锅肉最佳灭菌工艺为116℃灭菌25 min。
徐剑晖[2](2017)在《真空紫外辐射处理气态污染物硫化氢和甲苯的效能及机理》文中认为气态污染物严重危害大气环境及人体健康。紫外光解技术是一种较新型的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但是在实际的工业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紫外灯所产生的短波紫外光强度比例低造成能量利用效率低;第二,紫外灯使用寿命短造成维护成本高;第三,光解时需添加辅助氧化剂和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催化剂易失活且工艺流程复杂;第四,尾气中的臭氧副产物需处理;第五,污染物降解不彻底生成中间产物。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第一,研究并开发强度高、波长185nm的真空紫外光(UV185)比例高的长寿命新型紫外灯,解决紫外灯能量利用效率低和寿命短的问题;第二,研究将紫外光与UV185光解O2所产生的O3进行协同作用降解气态污染物,不需要添加辅助氧化剂和催化剂;第三,研究紫外光解技术与其他后处理技术联用而产生协同作用,使生成的O3等副产物去除的同时提高有机气态污染物中间产物的去除效果,达到无O3排放和提高有机气态污染物矿化率的双重目的。以上三个研究方向对促进紫外光解技术在气态污染物治理上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意义。本论文自主研制高频无极真空紫外灯,UV185比例占总光强的10%,光电转化效率为30%,理论寿命达5万小时。将高频无极真空紫外灯用于处理气态污染物,解决常规紫外灯在使用中存在的能量利用效率低和寿命短的问题。采用高频无极真空紫外灯降解无机气态污染的代表污染物硫化氢时,将紫外光与UV185所产O3进行协同作用,发现硫化氢降解率随初始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湿度和含氧量的升高而提升。单独紫外光解和单独臭氧氧化对硫化氢的处理能力均有限,而二者产生协同作用后硫化氢的降解率比单独光解和单独臭氧氧化的降解率之和还要高30%-66%,且初始硫化氢浓度越高,协同作用越明显。为研究降解硫化氢的反应动力学和协同作用机理,建立降解硫化氢的紫外光解反应器模型,模拟紫外光解反应器的流场和辐射场,对单独光解硫化氢、单独臭氧氧化和协同降解的过程进行数学模拟和反应动力学研究。降解率的模拟值和实验值基本一致,硫化氢单独光解的产物主要是H2和S,单独臭氧氧化的产物主要是SO2和SO3,协同降解的主要产物为H2SO4。对协同作用降解硫化氢时的初始硫化氢浓度、停留时间和相对湿度对降解率的影响进行数学模拟,模拟结果和实验的趋势一致,数值偏差较小,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采用高频无极真空紫外灯降解有机气态污染的代表污染物甲苯时,在紫外光解反应器之后串联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以负载Mn O2的活性炭床层作为催化剂,以光解反应器出口残留O3作为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的臭氧源,两个反应器产生协同作用,对尾气中残留O3进行后处理的同时进一步矿化中间产物。既解决目前以紫外光解技术为核心的空气净化器处理室内有机气态污染物时尾气中残留O3的问题,又能进一步提高有机气态污染物的中间产物去除效果,达到无O3排放和提高污染物矿化率的双重目的。降解甲苯时,优化并设计光解反应器和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分析单独紫外光解对甲苯降解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初始甲苯浓度、相对湿度和进气流量。分析单独臭氧催化氧化对甲苯降解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初始甲苯浓度、进气流量和O3浓度。研究紫外光解反应器和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的协同作用和机理,发现二者串联之后甲苯的矿化率高于单独紫外光解和单独臭氧催化氧化的矿化率之和,因此存在协同作用。协同作用的机理是由于185 nm真空紫外光的存在,增强了·OH和·O的氧化能力,能在生成苯甲醇和苯甲醛后在酸化的同时打开苯环,生成小分子中间产物,苯甲酸的存在时间极短或生成量极低。与完整的甲苯相比,苯甲醇、苯甲醛、甲酸和乙酸这些中间产物更容易在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中被完全矿化。
代振鹏[3](2016)在《VUV/air降解乙硫氮和苯甲羟肟酸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传统工艺存在的局限性使其对选矿废水中的有机药剂处理效果已达不到预期要求,基于此,本文采用改进的高级氧化法—真空紫外/空气法(VUV/air)对乙硫氮和苯甲羟肟酸两种选矿废水中的目标污染物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优降解条件,同时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VUV/air法降解目标污染物的行为,并对反应过程中VUV/air法对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机理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分别研究了VUV、VUV/air和VUV/O3在同等条件下对两种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对乙硫氮和苯甲羟肟酸均有降解效果,并均表现为VUV/O3>VUV/air>VUV,由于VUV/O3和VUV/air的降解效果接近,从处理成本角度考虑,本文确定对VUV/air降解方法进行深入研究。(2)在VUV/air降解两种目标污染物的实验中,均考察了紫外线强度、溶液pH、曝气量、溶液初始浓度及共存阴离子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降解条件。研究发现紫外线强度均对降解效果基本没有影响。对于乙硫氮初始浓度为50 mg/L的模拟废水,其最佳降解条件为:溶液pH值为3,曝气量为0.6 L/min,反应时间为10 min,此时降解率可达到97.58%。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各主要因素对降解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反应时间>pH>曝气量。6种共存阴离子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为:SiO32->HCO3->SO42->NO3->CO32->Cl-,且6种阴离子对反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对于苯甲羟肟酸初始浓度为30 mg/L的模拟废水,其最佳降解条件为:溶液pH为4,曝气量为0.6 L/min,反应时间为120 min,此时降解率可达到78.89%。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各主要因素对降解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浓度>反应时间>曝气量>pH。5种共存阴离子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为:SiO32->HCO3->CO32->SO42->Cl-,其中前3种离子对反应均表现为强烈的抑制作用,后2种表现为促进作用。(3)VUV/air降解两种目标污染物行为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ln(Ct/C0)=-kt。在分析降解机理时发现,在降解乙硫氮时直接光降解起主要作用,羟基自由基起次要作用;而在降解苯甲羟肟酸时直接光降解及羟基自由基均起主要作用。反应过程中两种目标污染物均不能直接被氧化生成CO2和H2O等小分子,而是先被分解成其他小分子中间产物,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中间产物也不断被降解。
孙鹏飞[4](2013)在《紫外/臭氧耦合净化典型VOCs工艺特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继NOx、SO2的污染得到重视和控制后,苯系物、含氯有机物以及其他来自石化、制药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VOCs的污染日趋严重。单独的生物处理技术在面对疏水性强、可生化性差的有机物时表现出降解效率低、难降解、甚至无法降解的瓶颈。紫外光解VOCs技术开始得到重视,具有光解效率高、周期短、易操作的优点,但具有底物光解不彻底的缺点。经过大量研究表明臭氧的强氧化性在降解VOCs上有良好的表现,不仅有较高的降解效率,而且降解效果彻底,可将大部分有机物转化成最高氧化态,但是单独的臭氧技术存在臭氧利用率低缺点。本实验将紫外与臭氧耦合,不仅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而且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活性自由基并引发链式反应,增加了VOCs的降解效率,将紫外光解技术与臭氧氧化技术的优点相结合,并且补足了两者各自的不足。本研究考察了UV254耦合臭氧氧化技术对乙苯(Ethylbenzene, EB)、氯苯(Chlorobenzene, CB)两种典型VOCs的光解工艺特征(即初始浓度、相对湿度、臭氧浓度、光强度等对UV254/O3降解废气的效率影响)及耦合光解机理。同时通过对混合废气的光降解实验,分析了在UV254耦合臭氧氧化体系中两种废气相互之间的影响。通过对光解尾气出气的液相吸收,评价了光解中间产物的种类及特性,分析了这些物质的可生化性以及生态毒性。通过实验发现,在UV254/O3体系中,相对湿度对两种废气降解效率的影响最为明显,CB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降解率不断增加,最适相对湿度为75-80%,最佳转化效率为70%;EB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降解率先增至最大49%,随后开始降低,最适相对湿度为45~50%。对于这两种典型废气,适当的臭氧浓度有利于废气达到最大的光转化效率,过高或过低的臭氧浓度都不利于光降解。建立了湿度为45-50%条件下VOCs初始浓度与臭氧浓度之间的动力学关系式。利用GC/MS以及IC对光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发现了11种主要EB光解中间产物以及5种主要CB光解中间产物,其中EB主要产物为乙酰苯,CB主要产物为氯带酚,并建立了相应的耦合光解转化途径。通过实验调控光解工艺参数,可以促使EB、CB光解产物水溶性及可生化性的改变,其中EB主要产物乙酰苯、苯甲酸较底物具有更佳的可生化性以及更低的生态毒性, CB主要产物氯酚仍具有较高的生态毒性。
於建明[5](2013)在《真空紫外—生物协同净化二氯甲烷废气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气污染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环境问题。除NOx、SO2污染治理继续得到重视外,对石化、制药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进行有效控制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与传统的物理、化学等处理技术相比,生物净化技术具有建造和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特别适合于治理大气量、中低浓度、生物降解性好的VOCs废气;但对于所含目标污染物水溶性和生物降解性差的VOCs,运用单一生物净化技术净化效果并不理想。本论文将真空紫外(VUV)光解作为生物降解的协同强化技术净化废气中的二氯甲烷(DCM),重点研究VUV光解含DCM废气的影响因素、光解产物形态、光解动力学,明晰光解反应最适条件及作用机理;研究生物净化DCM技术,优化生物降解工艺参数,阐明生物降解途径与机理;研究VUV-生物耦合技术协同净化DCM废气的具体效果与参数优化,掌握两者的协同强化机理。本论文系统研究了停留时间EBRT、进气浓度、反应介质等对DCM光解效率的影响,并在分析主要光解产物基础上推断出光降解机理;建立光解数学模型,定量描述进口浓度、出口浓度与停留时间之间的关系。VUV光解DCM主要通过直接光解、羟基自由基(OH·)和臭氧氧化,主要产物是甲醛、甲酸、乙酸、乙醛酸等小分子醛酮类、羧酸类物质,水溶性大幅提高;BOD/COD测试结果表明光解产物可生化性有明显改善,为提高生物净化效率提供了可能。从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的厌养池中筛选到1株DCM降解菌:Pandoraea sp. LX-1(Genebank NO:JN021530,保藏号为CCTCC M2011242),通过响应面法获得其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2℃,培养基的pH和盐度分别为7.28和0.66%。建立了生物滴滤塔(BTF,聚氨酯小球填料)和生物过滤塔(BF,营养缓释型填料),分别对DCM进行净化处理。采用气液逆流操作进行挂膜,BTF和BF分别在25d和22d后挂膜完成。稳定运行的实验表明:BTF和BF对DCM的最大去除负荷分别为23.2g·m-3·h-1和33.46g·m-3·h-1。分别建立BTF和VUV-BTF装置,利用构建的复合菌群进行挂膜,两系统完成挂膜时间分别为21d和18d。稳定运行阶段实验结果表明,当DCM进气浓度为400-600mg·m-3,相对湿度为75-80%,相同停留时间下,VUV-BTF协同工艺对DCM废气去除率RE较BTF系统高出14~22%,协同工艺和单一系统的最大矿化率分别为81.56%、73.16%;在协同工艺中,VUV段主要承担DCM污染负荷的转化,BTF段则主要承担污染物的矿化,紫外光解强化了中间产物在BTF内的传质过程和可生化性,其去除能力高于VUV与BTF单元去除能力之和;通过EPS等分析表明,协同工艺中BTF单元生物膜比单一BTF系统生物膜的活性更好、厚度更适宜、微生物菌群结构更多样、常量元素需要量更多。工程试验分析表明,UV-BTF联合技术更能适应非稳态的实际工况,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严增濯[6](2006)在《受激准分子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激准分子灯是近期研发的一种新类型产品,该灯采用一个充以低压气体的玻壳,两个电极至少有一个置于玻壳外,常用玻壳内无电极的结构。它可产生真空紫外线或紫外线+臭氧气,用于消毒杀菌清洁液晶基片、集成电路晶片等领域。
严增濯[7](2004)在《臭氧杀菌灯及其应用》文中指出该文介绍了臭氧杀菌灯的工作原理、杀菌原理特性参数和应用,并与紫外线杀菌灯作了比较。
刘炜[8](2003)在《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智能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马如森,钱新波,景世廉[9](1996)在《真空紫外光源应用及高灵敏度光电探测》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紫外和真空紫外在科研、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真空紫外辐射的光电探测。介绍了一种由“高空日盲”阴极制作的真空紫外光电管,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了真空紫外辐射强度测试仪。
颜华[10](1994)在《臭氧杀菌灯及其应用》文中提出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新的杀菌物质──臭氧气的特点和产生方法,叙述了臭氧杀菌灯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参数、杀菌效果及应用领域,并与紫外线杀菌灯进行了比较。
二、臭氧杀菌灯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臭氧杀菌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川菜家常菜肴回锅肉工业化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川菜简介 |
1.1.1 川菜的起源与发展 |
1.1.2 川菜的特点 |
1.1.3 川菜代表性菜肴简介 |
1.2 川菜工业化 |
1.2.1 川菜工业化研究现状 |
1.2.2 川菜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
1.2.3 川菜工业化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回锅肉工业化加工路线设计及设备配套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原辅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检测方法 |
2.1.5 统计分析方法 |
2.2 回锅肉工业化加工路线设计 |
2.2.1 传统家庭制作工艺 |
2.2.2 回锅肉工业化加工路线设计 |
2.3 回锅肉工业化加工路线选择 |
2.3.1 加工路线对回锅肉感官指标的影响 |
2.3.2 加工路线对回锅肉出品率和水分含量的影响 |
2.3.3 加工路线对回锅肉色泽的影响 |
2.3.4 加工路线对回锅肉质构特性的影响 |
2.3.5 加工路线对回锅肉氧化指标的影响 |
2.3.6 加工路线对回锅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
2.4 回锅肉工业化加工设备配套 |
2.5 本章小结 |
3 预调理回锅肉工业化加工技术优化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原辅料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回锅肉制作 |
3.2.2 预煮工艺优化研究 |
3.2.3 油炸工艺优化研究 |
3.2.4 检测方法 |
3.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2.6 主成分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预煮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 |
3.3.2 预煮工艺参数与回锅肉品质特性相关性分析 |
3.3.3 预煮工艺响应面法优化分析与结果 |
3.3.4 油炸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 |
3.3.5 油炸工艺参数与回锅肉品质特性相关性分析 |
3.3.6 油炸工艺响应面优化分析与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工业化回锅肉灭菌方式研究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原辅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制备 |
4.2.2样品保藏实验 |
4.2.3 检测方法 |
4.2.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灭菌方式对感官指标的影响 |
4.3.2 灭菌方式对色度值的影响 |
4.3.3 灭菌方式对质构指标的影响 |
4.3.4 灭菌方式对理化指标的影响 |
4.3.5 灭菌方式对回锅肉保藏性的影响 |
4.3.6 灭菌方式对回锅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与不足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真空紫外辐射处理气态污染物硫化氢和甲苯的效能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常见气态污染物及其基本性质和危害 |
1.2.1 还原性硫化合物 |
1.2.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1.2.3 其他气态污染物 |
1.3 气态污染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3.4 联合法 |
1.4 紫外光解处理气态污染物技术进展 |
1.4.1 光解原理与光源选择 |
1.4.2 光解路径与影响因素 |
1.4.3 光解中间产物 |
1.4.4 光解法处理气态污染物的优势 |
1.5 无极紫外灯技术研究进展 |
1.5.1 光反应光源发展现状 |
1.5.2 无极紫外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1.1 高频无极真空紫外灯 |
2.1.2 硫化氢降解实验的反应器和流程 |
2.1.3 甲苯降解实验的反应器和流程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检测分析方法 |
2.3.1 紫外光谱仪 |
2.3.2 真空紫外单色仪 |
2.3.3 紫外辐照计检测法 |
2.3.4 硫化氢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
2.3.5 硫化氢检测管分析法 |
2.3.6 离子色谱法 |
2.3.7 臭氧用紫外光检测仪分析法 |
2.3.8 甲苯气相色谱检测法 |
2.3.9 MnO_2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法 |
2.3.10 MnO_2催化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
2.3.11 甲苯中间产物气质联用色谱检测法 |
第3章 常规紫外灯和高频无极真空紫外灯的性能测试和比较 |
3.1 引言 |
3.2 高频无极真空紫外灯和常规紫外灯的比较 |
3.2.1 发射光谱的检测和比较 |
3.2.2 紫外灯光强衰减的检测和比较 |
3.2.3 其他出厂性能比较 |
3.3 两种高频无极真空紫外灯的性能测试和比较 |
3.3.1 真空紫外灯光强及其稳定性 |
3.3.2 真空紫外灯光强的空间分布 |
3.3.3 真空紫外灯UV_(185)产O_3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频无极真空紫外灯处理硫化氢的效能 |
4.1 引言 |
4.2 不同影响因素的研究 |
4.2.1 初始硫化氢浓度的影响 |
4.2.2 相对湿度的影响 |
4.2.3 含氧量的影响 |
4.2.4 停留时间的影响 |
4.3 UV+O_3协同作用的研究 |
4.3.1 单独紫外光解 |
4.3.2 单独臭氧氧化 |
4.3.3 UV+O_3协同降解 |
4.3.4 单独降解和协同降解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频无极真空紫外灯处理硫化氢的机理和数学模拟 |
5.1 引言 |
5.2 紫外光解反应器模型的建立 |
5.2.1 环状空间的流场 |
5.2.2 反应器辐射场模型 |
5.2.3 光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
5.2.4 反应器物料平衡模型 |
5.2.5 降解率的计算流程 |
5.3 紫外光解反应器降解硫化氢的反应机理 |
5.3.1 单独紫外光解 |
5.3.2 单独臭氧氧化 |
5.3.3 协同降解 |
5.4 紫外光解反应器协同降解硫化氢的模拟 |
5.4.1 初始硫化氢浓度的影响 |
5.4.2 停留时间的影响 |
5.4.3 相对湿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频无极真空紫外灯联合臭氧催化氧化降解甲苯的效能和机理 |
6.1 引言 |
6.2 光解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 |
6.2.1 光解反应器直径的优化 |
6.2.2 光解反应器长度的优化 |
6.3 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 |
6.3.1 催化剂和载体的选择 |
6.3.2 MnO_2负载量的优化 |
6.3.3 催化层厚度的优化 |
6.4 不同影响因素的研究 |
6.4.1 单独紫外光解反应器降解甲苯影响因素的研究 |
6.4.2 单独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降解甲苯影响因素的研究 |
6.4.3 反应器串联对甲苯降解效果及协同作用的研究 |
6.5 反应器串联降解甲苯的路径及协同作用机理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3)VUV/air降解乙硫氮和苯甲羟肟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浮选药剂综述 |
1.2.1 浮选药剂定义 |
1.2.2 浮选药剂分类 |
1.3 乙硫氮简介 |
1.4 苯甲羟肟酸简介 |
1.5 浮选药剂对环境的危害 |
1.6 国内外对选矿废水中浮选药剂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1.6.1 自然降解法 |
1.6.2 酸碱中和法 |
1.6.3 混凝沉淀法 |
1.6.4 化学氧化法 |
1.6.5 吸附法 |
1.6.6 生物法 |
1.6.7 人工湿地法 |
1.7 高级氧化技术 |
1.7.1 Fenton氧化法 |
1.7.2 UV/O_3氧化法 |
1.7.3 光催化氧化法 |
1.7.4 VUV光降解氧化法 |
1.8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9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10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装置 |
2.1.2 实验仪器、设备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3 分析方法 |
2.3.1 药剂浓度的测定 |
2.3.2 COD的测定 |
2.3.3 TOC的测定 |
2.4 计算方法 |
第三章 VUV/air降解模拟废水中乙硫氮的研究 |
3.1 乙硫氮的自降解实验 |
3.2 不同方法对乙硫氮降解效果及比较 |
3.3 影响因素 |
3.3.1 紫外线强度对乙硫氮降解效果影响及比较 |
3.3.2 溶液pH对乙硫氮降解效果影响及比较 |
3.3.3 曝气量对乙硫氮降解效果影响及比较 |
3.3.4 溶液初始浓度对乙硫氮降解效果影响及比较 |
3.3.5 共存阴离子对乙硫氮降解效果影响及比较 |
3.4 正交实验 |
3.5 动力学研究 |
3.5.1 初始浓度的影响 |
3.5.2 溶液p H的影响 |
3.6 机理分析 |
3.6.1 降解机理的确定 |
3.6.2 紫外-可见(UV-Vis)光谱分析 |
3.6.3 降解过程中COD的变化规律 |
3.6.4 降解过程中ORP的变化规律 |
3.6.5 降解过程中TOC的变化规律 |
3.6.6 降解产物分析推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UV/air降解模拟废水中苯甲羟肟酸的研究 |
4.1 不同方法对苯甲羟肟酸降解效果及比较 |
4.2 影响因素 |
4.2.1 紫外光强度对苯甲羟肟酸降解效果影响 |
4.2.2 溶液pH对苯甲羟肟酸降解效果影响 |
4.2.3 曝气量对苯甲羟肟酸降解效果影响 |
4.2.4 溶液初始浓度对苯甲羟肟酸降解效果影响 |
4.2.5 共存阴离子对苯甲羟肟酸降解效果影响 |
4.3 正交实验 |
4.4 动力学研究 |
4.4.1 初始浓度的影响 |
4.4.2 溶液p H的影响 |
4.5 机理分析 |
4.5.1 降解机理的确定 |
4.5.2 紫外-可见(UV-Vis)光谱分析 |
4.5.3 降解过程中COD的变化规律 |
4.5.4 降解过程中OPR的变化规律 |
4.5.5 降解过程中TOC的变化规律 |
4.5.6 降解产物分析推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微波消解法测定COD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紫外/臭氧耦合净化典型VOCs工艺特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关于VOCs的处理技术 |
1.1.1 物理方法 |
1.1.2 化学方法 |
1.1.3 生物法 |
1.2 UV技术处理VOCs的基本特点 |
1.2.1 UV光解基本原理 |
1.2.2 UV光源选择 |
1.2.3 UV光解途径 |
1.2.4 影响UV光解效率的因素 |
1.2.5 UV光解中间产物与副产物 |
1.3 UV光解VOCs技术优点与前景 |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4.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装置与流程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实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动态光解实验 |
2.2.2 光解产物生物毒性 |
2.2.3 光解产物水溶液B/C |
2.3 分析方法 |
2.3.1 工艺参数分析 |
2.3.2 光解中间产物特性分析 |
2.3.3 光解动力学分析 |
第三章 UV/O_3耦合工艺研究 |
3.1 工艺选择 |
3.2 单一废气工艺参数的影响 |
3.2.1 光解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
3.2.2 VOCs进气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
3.2.3 湿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
3.2.4 光强对去除率的影响 |
3.3 臭氧添加量的影响 |
3.4 动力学分析 |
3.4.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4.2 动力学模型验证 |
3.5 混合废气在UV/O_3体系中相互间的作用 |
小结 |
第四章 UV/O_3降解产物及其途径分析 |
4.1 碳平衡分析 |
4.2 光解中间产物分析 |
4.2.1 乙苯光解产物分析 |
4.2.2 氯苯光解产物分析 |
4.3 光解途径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UV/O_3耦合工艺作为生物法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分析 |
5.1 光解产物可生化性评价 |
5.1.1 单一废气出气B/C分析 |
5.1.2 混合废气出气B/C分析 |
5.2 光解产物生态毒性分析 |
5.2.1 光解产物对斑马鱼成鱼生态毒性考察 |
5.2.2 重要光解产物对斑马鱼胚胎生态毒性考察 |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5)真空紫外—生物协同净化二氯甲烷废气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治理VOCs主要方法与技术 |
1.2.1 物理方法 |
1.2.2 化学方法 |
1.2.3 生物净化法 |
1.2.4 协同组合技术 |
1.3 紫外光解VOCs技术及其优劣势 |
1.3.1 紫外光解基本原理与光源选择 |
1.3.2 紫外光解途径与影响因素 |
1.3.3 紫外光解中间产物与副产物 |
1.3.4 紫外光解VOCs的优劣势分析 |
1.4 生物法降解VOCs技术及其优劣势 |
1.4.1 生物法处理基本原理及工艺类型 |
1.4.2 生物法关键技术与重要参数 |
1.4.3 生物废气处理的优劣势分析 |
1.5 紫外-生物组合工艺净化VOCs可行性分析 |
1.6 二氯甲烷(DCM)特性及处理技术简介 |
1.6.1 DCM物质特性与生物毒性 |
1.6.2 二氯甲烷处理技术现状 |
1.7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7.1 研究的内容 |
1.7.2 主要创新点 |
1.7.3 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VUV光解DCM废气工艺及机理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装置与流程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工艺参数考察 |
2.2.2 不同反应介质中去除机制探讨 |
2.2.3 光解动力学分析 |
2.2.4 光解产物测定 |
2.3 分析方法 |
2.3.1 工艺参数分析 |
2.3.2 紫外光解反应模型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UV波长对光解效率的影响 |
2.4.2 工艺参数对UV光解效率的影响 |
2.4.3 UV光解反应机理 |
2.4.4 VUV光解反应动力学 |
2.4.5 VUV光解DCM的数学模型建立与应用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微生物特性分析与挂膜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样品来源 |
3.1.2 菌株定向驯化培养基 |
3.1.3 菌株分离纯化培养基 |
3.1.4 生物滤塔试验装置 |
3.1.5 试验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分析方法 |
3.2.1 菌株分离纯化和鉴定 |
3.2.2 二氯甲烷降解菌生长降解条件优化 |
3.2.3 二氯甲烷降解菌的生长和降解特性研究 |
3.2.4 DCM降解菌降解过程碳平衡与脱氯过程分析 |
3.2.5 DCM降解菌代谢途径探究 |
3.2.6 生物滤塔相关参数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菌株的选育、分离纯化及鉴定 |
3.3.2 培养条件优化 |
3.3.3 DCM降解菌的生长和降解特性研究 |
3.3.4 比降解动力学研究 |
3.3.5 脱氯过程与碳平衡分析 |
3.3.6 DCM代谢途径探究 |
3.3.7 生物滤塔的去除性能考察 |
3.3.8 DCM去除效率的影响因素讨论 |
3.3.9 生物滤塔动力学分析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VUV-生物滴滤协同的可行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菌株和污泥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光解产物的可生化性评价 |
4.2.2 高效降解菌群的构建 |
4.2.3 紫外与生物协同净化DCM的可行性分析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VUV-生物滴滤协同净化DCM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装置 |
5.1.2 挂膜污泥 |
5.1.3 实验方法 |
5.1.4 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挂膜启动期系统性能考察 |
5.2.2 稳定运行阶段性能比较 |
5.2.3 VUV光解对生物降解DCM的协同强化机理 |
5.2.4 生物降解对VUV光解DCM的保障促进机制 |
5.2.5 VUV-生物耦合净化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
5.2.6 VUV-生物耦合净化技术工程放大问题 |
5.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VUV光解DCM废气工艺、机理和模型及产物特性研究 |
6.1.2 DCM高效降解菌的选育及降解特性研究 |
6.1.3 DCM生物滤塔净化工艺研究 |
6.1.4 VUV-生物滴滤协同净化DCM的研究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6.2.1 UV混合波长对多组分废气的研究 |
6.2.2 高效降解菌群的进一步研究 |
6.2.3 VUV-生物滴滤协同净化DCM进一步研究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与申请的专利 |
(8)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智能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照明的智能控制技术发展背景分析 |
1.1.1 国内外照明的智能控制技术现状综述 |
1.1.2 影响照明的智能控制技术发展与推广的因素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1.4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家庭行为活动对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的影响 |
2.1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现状分析 |
2.2 公共行为活动对客厅人工照明光环境的影响 |
2.2.1 客厅空间特性分析 |
2.2.2 家庭户型与客厅照明的关系 |
2.2.3 家庭行为活动对客厅人工照明光环境的影响 |
2.3 私密行为活动对卧室人工照明光环境的影响 |
2.3.1 主卧室的人工照明光环境 |
2.3.2 未成年人卧室的人工照明光环境 |
2.3.3 老年人卧室的人工照明光环境 |
2.4 学习工作行为对书房人工照明光环境的影响 |
2.5 炊事行为对厨房人工照明光环境的影响 |
2.6 餐饮行为对人工照明光环境的影响 |
2.7 个人卫生行为对卫生间人工照明光环境的影响 |
2.8 交通行为对过渡空间人工照明光环境的影响 |
2.9 本章小结 |
3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质量研究 |
3.1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质量的研究范围 |
3.2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的视觉与非视觉质量研究 |
3.2.1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的视觉质量因素 |
3.2.2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的非视觉因素 |
3.3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的控制质量研究 |
3.3.1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控制方式的研究 |
3.3.2 住宅照明开关控制点布置的研究 |
3.3.3 照明场景转换对视觉与心理影响的研究 |
3.4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的能效利用质量研究 |
3.4.1 用等效亮度理论对光源能效的分析 |
3.4.2 光源的能效利用与经济性分析 |
3.4.3 照明热负荷对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能效的影响 |
3.4.4 充分利用天然光资源提高能效 |
3.5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
3.5.1 人工照明光环境质量各因素在住宅中的综合应用 |
3.5.2 不同人工照明光环境场景的测试、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 |
3.5.3 补充天然采光不足的人工照明光环境的测试、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智能控制研究 |
4.1 人工照明光环境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
4.2 基于现有技术和认识水平的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智能控制 |
4.3 具有较高智能水平的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自主型智能控制 |
4.3.1 人工神经网络与模糊逻辑的特点 |
4.3.2 实现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4.4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确定人工照明光环境各场景的发生条件 |
4.4.1 实现对人工照明光环境探测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
4.4.2 用于信息融合的几种传感器的特性分析 |
4.4.3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中多传感信息器融合的可信任度求取 |
4.5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
4.5.1 夏季日常场景光环境变化的分类 |
4.5.2 用BP神经网络学习光环境样本 |
4.5.2.1 BP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 |
4.5.2.2 用BP神经网络学习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样本 |
4.5.3 人工照明光环境的模糊控制 |
4.5.3.1 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 |
4.5.3.2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的模糊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5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智能控制的实验验证 |
5.1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智能控制实验装置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
5.1.1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智能控制实验装置的硬件设计 |
5.1.2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智能控制实验装置的软件设计 |
5.2 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智能控制实验结果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验证 |
5.2.1 常规控制与智能控制下的视觉与非视觉质量因素比较 |
5.2.2 常规控制与智能控制下的控制质量因素的比较 |
5.2.3 常规控制与智能控制下能效利用质量因素的比较 |
5.2.4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优化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智能控制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 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2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四、臭氧杀菌灯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菜家常菜肴回锅肉工业化加工技术研究[D]. 黄本婷. 成都大学, 2020(08)
- [2]真空紫外辐射处理气态污染物硫化氢和甲苯的效能及机理[D]. 徐剑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3]VUV/air降解乙硫氮和苯甲羟肟酸的研究[D]. 代振鹏. 江西理工大学, 2016(05)
- [4]紫外/臭氧耦合净化典型VOCs工艺特性及其机理研究[D]. 孙鹏飞.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2)
- [5]真空紫外—生物协同净化二氯甲烷废气的机理研究[D]. 於建明.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3)
- [6]受激准分子灯[J]. 严增濯. 光源与照明, 2006(01)
- [7]臭氧杀菌灯及其应用[J]. 严增濯. 光源与照明, 2004(04)
- [8]住宅人工照明光环境智能控制研究[D]. 刘炜. 重庆大学, 2003(04)
- [9]真空紫外光源应用及高灵敏度光电探测[J]. 马如森,钱新波,景世廉. 真空电子技术, 1996(04)
- [10]臭氧杀菌灯及其应用[J]. 颜华. 中国照明电器, 1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