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九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何方[1](2021)在《Q&P钢连续退火工艺的组织性能调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两步法”(快冷终止温度低于配分温度)的Q&P钢生产工艺,在考虑连续退火生产线特点、产品成本、性能及可应用性的基础上,设计了方便焊接的1000MPa级Q&P钢成分:0.2%C-1.25%Si-2.0%Mn。利用连续退火模拟试验机模拟不同的Q&P工艺,对不同工艺下的试样进行室温拉伸性能检测,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RD等设备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实验钢的组织和成分的变化规律。利用热膨胀仪、透射电镜等设备研究了实验钢快冷过程中不同成分的奥氏体(通过临界区处理获得)向马氏体转变的相变规律,基于此提出了适合于本实验钢的修正CCE模型。针对配分工艺,研究了配分过程中碳在马氏体、奥氏体之间的扩散规律,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在上述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Q&P980的工业试制,对工业试制钢板进行了评价。为了确定采用本实验钢生产1000MPa级Q&P钢的连续退火工艺窗口,设计了三种不同的Q&P处理工艺,它们的区别在于“Q”过程不同,分别为:单相区均热后直接淬火、单相区均热后先缓冷再淬火和临界区淬火,然后都进行相同的“P”过程:420℃配分时间为370s。结果表明,单相区快速淬火的Q&P工艺下,实验钢组织全部为板条马氏体组织+薄膜奥氏体。快冷终止温度对强度影响不大,抗拉强度在1182.4MPa~1249.5MPa的范围;对延伸率有一定影响,在3.75%~7.5%之间变化。当快冷终止温度为270℃时,薄膜残余奥氏体厚度达到最大为0.085μm,此时实验钢延伸率也最高,为7.5%,强塑积也达到最大值8.87GPa%。单相区均热后先缓冷再淬火的Q&P工艺下,实验钢组织为板条马氏体组织+薄膜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块状残余奥氏体及马奥岛。当缓冷终止温度为680℃时,铁素体的体积分数约为25%,抗拉强度达到994.3MPa。在此条件下,当快冷终止温度为250℃时,延伸率达到最大值为22.8%,强塑积为22.6GPa%,其最终组织为68%板条马氏体组织+薄膜奥氏体+23%铁素体+8%马奥岛+块状残余奥氏体。临界区淬火的Q&P工艺条件下,当均热温度为790℃时,铁素体体积分数约为22%,抗拉强度达到1046.9MPa。在此条件下,当快冷终止温度达到220℃时,延伸率达到最大值为14.5%,强塑积为15.2GPa%,其最终组织为43%板条马氏体组织+薄膜奥氏体+22%再结晶铁素体+33%马奥岛+块状残余奥氏体。对比可见,针对1000MPa级Q&P钢的性能要求,适合的工艺是采用单相区均热后先缓冷再淬火的Q&P工艺。为了准确预测本实验钢经过Q&P工艺处理后获得最大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的最佳快冷结束温度,通过对试样在临界区和奥氏体区(760~850℃)进行保温处理,获得不同碳含量的奥氏体,建立了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与奥氏体碳含量、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常数a与奥氏体碳含量的关系;确认了添加Si、Mn合金以后仍然可以用Fe-C二元系的等活度关系。在上述基础上获得了适用于本实验钢的修正的CCE模型,在预测三种不同Q&P工艺条件下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与快冷终止温度的关系方面,其较经典的CCE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在配分初期,马氏内部的碳快速扩散至奥氏体内部,配分时间约1s以后,马氏体内部的碳含量接近平衡成分,大大延长了渗碳体的孕育期,在配分400s的时间内马氏体内未观测到渗碳体析出。配分初期,奥氏体内部的碳分布是不均匀的,奥氏体并不稳定,表现为XRD检测的碳含量波动大,二次淬火以后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低,Q&P钢的位错密度大。配分时间≥20s以后,奥氏体内部碳的浓度分布趋于均匀,达到了稳定残余奥氏体的目的。配分100s时,实测的碳浓度与理论计算值接近。根据实验室研究的Q&P钢相关技术成果,在邯钢连续退火生产线上进行了Q&P980钢板的工业试制,钢板整体指标满足CR550/980QP的技术要求:抗拉强度1006-1020MPa,屈服强度632-635MPa,延伸率22.2%-22.6%,强塑积22.6-22.7GPa%。与同强度级别双相钢DP980相比,Q&P980的延伸率大幅度提高,从13.5%提高至22%以上,强塑积从13.9GPa%提高至22GPa%以上,且钢板焊接效果良好。工业试制Q&P980钢板的成型性与DP780大致相当,具有在DP780零件上进行材料替代和轻量化优化的潜力。
陈筱艺[2](2020)在《中美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科学实践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科学实践领域研究热潮日益升高,其深化改革的方方面面也体现在理科教科书中,将科学实践内容融入科学课堂已经成为科学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为了深入认识并发挥物理教科书在科学实践方面的作用,体现物理教育的价值,本文对国内外主流理科教科书中科学实践内容进行对比研究。这些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看待初中物理教科书,也对其改进有指导意义,对物理教育的未来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科学实践内容的角度研究中国和美国两版中学物理教科书中的科学实践内容,选择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开发的科学实践内容分析框架对中美两版初中物理教科书进行扫描与统计,先是在宏观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再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两版物理教科书科学实践内容进行质性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探析,得到如下结论:(1)中美两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科学实践内容数量多。(2)中美两版物理教科书的科学实践内容分布不均,实践类型单一。科学实践内容对推理论证、交流信息环节重视不够。(3)中国版教科书忽视科学活动的社会性。(4)美国版教科书对于数据处理能力的重视不足。(5)中美两版初中物理教科书都不重视对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最后,笔者根据研究的结论给教科书编译者提供了如下参考建议:(1)教科书中实践环节应更加均衡(2)着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3)增加体现批判精神的内容给广大物理教师提出如下建议:(1)物理教师首先应从理论上正确认识科学实践活动,根据科学实践哲学的特征和不同取向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其次深入理解科学实践哲学观,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融入实验和理论互动、共进这一观念。(2)联系生活实际,注重“现象教学”,要重视学生已有的从实际生活中得来的经验。物理教师要留心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的科学现象与问题,以生活中的科学问题作为出发点设计并开展适合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的科学实践活动。(3)教师应注重增强科学实践活动的多样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活动组织能力,重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物理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利用各种条件,开发多种形式的科学实践教育的资源。
鲍亚培,景维华[3](2019)在《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作品分析——以初中物理学科为例》文中指出以第4~6届"全国中小学实验说课活动"中报送的143节初中物理学科作品为例,分析该项活动中初中物理学科报送作品的分布特点,对今后活动报送作品的内容提出方向性的建议。
滕军[4](2019)在《工业品中苯胺类、硝基苯类化合物及硫化物含量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苯胺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是常用的化工原料,广泛的应用于石化、煤炭、印染、医疗、建筑等行业,而硫化物则通常作为一种限控指标存在于石油、柴油等世界各大工业产品中。工业品品质的优劣极大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与人类身体健康,通过对工业品中一些特定物质含量检测已经成为评价工业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化肥和石油是我国两大重要工业品,苯胺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经常作为一种肥料性状改良剂或者功能添加剂加入化肥中。而石油中硫化物含量过高则会对其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危害。通过对化肥中苯胺和硝基苯类化合物及石油中硫含量进行检测,有利于对我国化肥和石油质量做出有力监督,提高企业环保意识,保障人类健康。目前国内研究化肥中苯胺类和硝基苯类的检测方法较少,且尚未建立相关的检测标准,燃料油中硫化物含量部分检测方法也相对落后。本论文针对化肥中的苯胺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含量的检测方法以及原油、柴油中硫化物及水分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化肥中苯胺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建立了同时测定化肥中6种苯胺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肥料中6种苯胺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超声波提取方法、色谱及质谱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化肥中苯胺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和检测条件,得到最佳色谱、质谱条件。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本研究对氯化铵肥、氯化钾肥、磷酸二氢钾肥、硫酸铵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单元肥及3种进口复合肥中6种化合物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多种肥料中苯胺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含量的检测,不适用于磷酸二氢钾单元肥。在肥料样品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81.3%-109.3%,苯胺类同系物的加标回收率为55.3%-85.1%,方法检出限为1.00-3.00μg/kg,相对标准偏差(n=6)为1.5-9.6%。该方法通过超声波提取技术,对超声提取剂、超声时间以及提取剂用量的优化选择,使苯胺类同系物的回收率有较大提高,可成功用于部分肥料中苯胺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同时准确测定。(二)原油、柴油中水分及硫化物含量快速分析的近红外光谱法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原油中水分和硫化物含量及柴油中硫化物含量的预测模型,讨论了光谱扫描次数、谱区范围、光谱预处理方法及建模方式等参数对建模效果的影响。原油水分光谱经Savitzky-Golay滤波预处理,在6200-8200 cm-1谱区,6个主成分数建模最佳;原油硫含量光谱预处理方式选用二阶导数(SD)+Norris Derivative滤波,主成分数为6,在4400-4700 cm-1谱区建模效果最好;柴油硫含量光谱经二阶导数(SD)+Norris Derivative滤波预处理,主成分数为5,建模谱区为4000-6000 cm-1。以偏最小二乘法(PLS)法建立了原油中水分和硫化物含量及柴油中硫化物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3种模型的相关系数R2值分别为0.9899、09963及0.9990,校正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842、0.0696及0.0335;交叉验证集的相关系数R2值分别为0.9853、0.9955和0.9987,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020、0.0801和0.0400,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R2值均在0.9800以上,可实现原油中水分和硫化物及柴油中硫化物的快速定量检测。
彭夷[5](2019)在《综合实践活动: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文中指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将教材、实验手册中的实验素材加以整合,凸显"主题—探究—表达"的表现形式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周蓉[6](2018)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细化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代教学目标已经从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变为重视核心素养的发展。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完整地涵盖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能否准确地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是能否更好地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然而原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语言专业性和概括性极高,不同教师就此目标来落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而且,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也很容易出现一致性的问题。这些都会对教学效果造成不利影响。本文研究运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以及修订版中的二维分类表来分析、制定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意图将课程标准中有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三维目标表述的更为清晰和准确,具有很好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在实验教学上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次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目标分类理论的研究。主要阐述了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设定和实验探究能力的分级。第二部分是对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的研究与解读。主要阐述了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与分类学的联系。第三部分是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重点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类型、内容,以及实验所涵盖的知识类型的分析。使用目标分类理论来对实验教学的三维目标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教学实践的研究成果及经验总结。笔者用分类表对现初中教材(沪科版)中的十五个学生实验的三维目标进行目标细化,提炼出运用分类表的思路和操作流程。研究表明,运用分类学理论和分类表有助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有助于教师制定出即符合课程标准又适合于学生的教学目标,对优化和提高教学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李秀斌,郭志涵[7](2017)在《发挥物理实验作用,提高物理复习课效率》文中研究表明论语说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已学知识的复习,从而达到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复习是学习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复习的目的是立足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复习课具有重复性,但不能是简单的重复,它实际上也是一个知新的过程.在重新组织教材的过程中,通过对知识内在联系把零散的、片断的认识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多年来我们根据复习课的特点,充分发挥了物理实验的优势,利用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我们的做法借此媒体呈现,以共交流.
胡晓琦[8](2017)在《刘炳昇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刘炳昇先生是享誉中国中学物理教学与高等师范物理教育界的知名学者,为中国物理教育事业,尤其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小实验,大智慧”的物理实验教育思想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物理教育工作者,堪称当代“苏派物理”的领军人物。研究刘炳昇先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对刘炳昇先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刘炳昇先生少年的成长经历入手,了解到刘先生在空间逻辑与操作实践方面天赋秉然,智能突出,初中到大学阶段参加航模小组的经历以及两位恩师都对刘先生在物理实验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可见兴趣的培养与专家的引领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重点研究了刘先生的文献、视频与教材资料,整理并分析出了刘先生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的精髓:1.倡导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着力物理实验自制教具的设计与改进,全面提升中学物理实验品质;2.全面开发物理实验、物理玩具的教学功能,较早的提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的观点,积极推进科学实践训练活动在我国的发展;3.将“小实验,大智慧”思想特色融入新课程建设,对新课程理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体现出继承、发展与摒弃、改革与辩证的科学态度,及时制止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错误走向。然后访谈了曾与刘先生有过接触的学生、同事以及刘先生本人,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刘先生多年来钟情于物理实验研究,将毕生奉献给物理实验教学,以及他善良正直,谦逊和蔼的性格特点,这些也都是他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的成因。并且他对物理实验的执着精神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物理教师,巨大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个物理教学工作者。基于对刘先生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的研究以及他为人治学的经验,文章最后得出了三个方面的启示:物理教师应将兴趣与工作相结合,同时锻造高尚的师德与人格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发现物理之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实验探究能力的方法来促进物理学科的学习;通过丰富物理课程资源内涵,完善实验设施配备,开展物理课外科技活动,加大实验室开放程度的方法来增强中学物理课程建设。
潘锦培[9](2017)在《初中科学功能教室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初中科学课程强调科学探究活动,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验活动操作相结合,因此以往的教室环境或实验室难以充分满足科学课程的需要。考虑到教师与学生对于理想的科学教育空间的需求,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笔者从四方面对科学功能教室进行了设计:一是对科学功能教室的需求进行了总结,并在区域上作出了简单的划分;二是根据划分好的区域绘制了明晰的科学功能教室建筑平面图,并利用了3D仿真技术模拟真实效果;三是对科学功能教室内的器具进行分类收纳设计,根据器具类型与安全性以及使用频次等方面将初中阶段实验器具分为4类并使之能够得到系统性合理化地储存;四是为校方提出了部分科学功能教室的管理建议。同时,笔者对于不同类型的科学探究活动,给出了不同类型的应用建议,以提高科学功能教室的利用率与实用性。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首先通过对研究背景、问题、方法以及意义等相关方面进行阐述;之后对于国内外关于科学功能教室以及学科教室、教学环境等相关方面的文献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汇总和分析;第三,通过实地考察与面对面的访谈获得关于科学功能教室的现状等第一手资料,并针对现有的两种科学功能教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第四,通过对于科学功能教室的各方面的需求分析,并从四点着手进行科学功能教室的设计;第五,针对三大类科学探究活动的特性以及常规教学中的盲区提出相应的应用建议;最后根据设计与应用的结果,进行研究的总结工作,并对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李君[10](201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教学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这一重要的探究性实验进行教学探讨,阐述关于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论和实验探究过程,旨在对该实验进行一定的探讨和改进。
二、实验九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九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Q&P钢连续退火工艺的组织性能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汽车用先进高强度钢的发展 |
1.2 .Q&P钢的发展 |
1.3 Q&P钢的组织与性能 |
1.3.1 Q&P钢的典型成分 |
1.3.2 Q&P钢的典型组织 |
1.3.3 残余奥氏体在Q&P钢中所起到的TRIP效应 |
1.3.4 Q&P热处理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
1.4 Q&P钢的淬火配分机制 |
1.4.1 Q&P工艺配分过程的热力学原理 |
1.4.2 Q&P工艺配分过程的的碳扩散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连续退火工艺对Q&P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成分设计与实验材料 |
2.2.2 连续退火模拟工艺 |
2.2.3 力学性能检测 |
2.2.4 组织分析 |
2.3 连续退火工艺对Q&P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1 单相奥氏体区均热后快速淬火的Q&P工艺 |
2.3.2 单相奥氏体区均热后缓冷+快速淬火的Q&P工艺 |
2.3.3 临界区淬火的Q&P工艺 |
2.4 连续退火工艺对Q&P钢的组织的影响 |
2.4.1 单相奥氏体区均热后快速淬火的Q&P工艺 |
2.4.2 单相奥氏体区均热后缓冷+快速淬火的Q&P工艺 |
2.4.3 临界区淬火的Q&P工艺 |
2.5 Q&P钢工艺-组织-性能的关系 |
2.5.1 不同工艺条件下Q&P钢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
2.5.2 先共析铁素体和再结晶铁素体对Q&P钢性能的影响 |
2.6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基于马氏体相变规律的CCE模型修正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3 快冷过程中马氏体的相变规律研究 |
3.3.1 临界区热处理温度对奥氏体碳含量影响 |
3.3.2 实验钢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对马氏体相变开始点Ms的影响 |
3.3.3 奥氏体中碳含量对马氏体相变动力学规律的影响 |
3.4 固溶合金元素对于CCE模型等活度条件的影响 |
3.5 基于马氏体相变规律修正的CCE模型 |
3.6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配分工艺对Q&P钢碳扩散和组织演变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配分过程中碳扩散规律的数值计算 |
4.2.1 扩散方程的边界条件、扩散系数和相界迁移速率的计算 |
4.2.2 界面移动的扩散方程的数值求解 |
4.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3.1 不同配分工艺的热模拟实验 |
4.3.2 XRD检测分析 |
4.3.3 组织分析 |
4.4 配分过程对Q&P钢的影响 |
4.4.1 配分时间对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的影响 |
4.4.2 配分时间对残余奥氏体碳含量的影响 |
4.4.3 配分过程中马氏体位错密度的变化 |
4.4.4 渗碳体组织的观察 |
4.5 配分工艺对Q&P钢组织、成分的影响 |
4.5.1 碳浓度场扩散方程的求解条件 |
4.5.2 配分过程中碳浓度场变化规律的研究 |
4.6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Q&P980 的工业试制及评价 |
5.1 前言 |
5.2 Q&P980 的工业试制 |
5.2.1 工业试制概况 |
5.2.2 工业试制品的检测方法 |
5.3 工业试制Q&P980 钢板的评价 |
5.3.1 拉伸性能 |
5.3.2 FLD检测结果 |
5.3.3 焊接工艺窗口检验结果 |
5.3.4 组织分析结果 |
5.4 Q&P980 钢板的应用 |
5.4.1 汽车座椅侧板的试用 |
5.4.2 车门内防撞杆的试用 |
5.5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中美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科学实践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科学的哲学认识从科学知识向科学实践转向 |
1.1.2 国际科学教育核心理念从科学探究向科学实践转向 |
1.1.3 中学物理课程关注并渗透科学实践理念 |
1.1.4 教科书成为课程研究的重要领域 |
1.2 文献综述 |
1.2.1 科学实践内涵的研究 |
1.2.2 科学实践与科学探究的差异研究 |
1.2.3 教科书中的科学实践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理论基础 |
2.1.1 科学实践哲学基础 |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思路及流程图 |
3.1.1 研究的思路 |
3.1.2 研究的流程图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法 |
3.3.2 内容分析法 |
4 科学实践内容的呈现与比较 |
4.1 科学实践内容分析框架的制定与说明 |
4.1.1 科学实践内容分析框架的制定 |
4.1.2 科学实践内容分析框架的说明 |
4.2 中国初中物理教科书科学实践内容扫描与频次统计 |
4.2.1 中版教科书科学实践内容的扫描与提取 |
4.2.2 中版教科书科学实践检查表频次统计 |
4.3 美国初中物理教科书科学实践内容扫描与频次统计 |
4.3.1 美版教科书科学实践内容扫描与提取 |
4.3.2 美版教科书科学实践检查表频次统计 |
4.4 中美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科学实践内容的呈现情况比较 |
4.4.1 两版教科书中科学实践内容呈现形式的比较 |
4.4.2 两版教科书科学实践内容检查表分析比较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两版教科书科学实践内容设计特征 |
5.1.2 两版教科书科学实践内容存在问题 |
5.1.3 中版教科书忽视科学活动的社会性 |
5.1.4 美版教科书对于数据处理能力的重视不足 |
5.1.5 教科书中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
5.2 建议 |
5.2.1 对我国初中物理教科书修订建议 |
5.2.2 对我国初中物理教师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3)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作品分析——以初中物理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总体情况分析 |
3 学生必做实验分析 |
4 知识点覆盖情况分析 |
5 结语 |
(4)工业品中苯胺类、硝基苯类化合物及硫化物含量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化肥和石油两大工业品中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1 苯胺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原油、柴油中水分和硫含量检测技术现状 |
1.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1.3.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简介 |
1.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方法 |
1.3.3 方法的评价指标 |
1.3.4 GC-MS联用技术在苯胺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检测方面应用情况 |
1.4 近红外光谱技术 |
1.4.1 近红外光谱技术概述 |
1.4.2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特点 |
1.4.3 定量分析模型建立方法的选择 |
1.4.4 模型评价指标 |
1.4.5 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现状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1.5.1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化肥中苯胺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 |
1.5.2 原油、柴油中水分及硫化物含量检测的近红外光谱法研究 |
1.6 论文的创新性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过程 |
2.1 苯胺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含量检测 |
2.1.1 仪器设备 |
2.1.2 化学试剂 |
2.1.3 化肥样品 |
2.1.4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1.5 上机样品的制备 |
2.1.6 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
2.1.7 样品前处理过程 |
2.1.8 仪器工作条件 |
2.2 原油和柴油中水分及硫化物含量的检测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基础数据 |
2.2.3 近红外光谱采集 |
2.2.4 化学值的测定 |
2.2.5 NIRS定量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第三章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化肥中苯胺类和硝基苯类化合物 |
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
3.1.1 色谱柱 |
3.1.2 升温程序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2.1 实验因素和水平 |
3.2.2 实验方案 |
3.2.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3.3 方法的线性关系和检出限 |
3.4 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实验 |
3.5 实际样品的测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原油、柴油中水分及硫化物含量快速分析的近红外光谱法研究 |
4.1 原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 |
4.2 化学分析测定结果 |
4.3 水分含量近红外分析模型的建立 |
4.3.1 异常样品的剔除与样品集的划分 |
4.3.2 主成分数的选择 |
4.3.3 光谱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
4.3.4 不同建模方法建模效果比较 |
4.3.5 水分含量最优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4 硫化物含量近红外分析模型的建立 |
4.4.1 异常样品的剔除与样品集的划分 |
4.4.2 光谱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
4.4.3 硫化物含量最优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5 柴油硫含量近红外分析模型的建立 |
4.5.1 柴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 |
4.5.2 基础数据获得 |
4.5.3 异常样品的剔除 |
4.5.4 模型建立条件的优化 |
4.5.5 柴油中硫化物含量模型的建立 |
4.5.6 校正模型的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5)综合实践活动: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主题的确定 |
2 项目探究与表达 |
2.1 项目任务: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刻度尺的质量 |
2.2 项目产品:杆秤的制作 |
3 结语 |
(6)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细化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章 理论综述 |
1.1 教育目标的分层 |
1.2 布鲁姆的分类学相关理论 |
1.2.1 教育目标的分类 |
1.2.2 分类表的结构简介 |
1.3 国内外有关教育目标分类学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
1.4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解读 |
1.4.1 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课程的定位 |
1.4.2 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课程目标的设定 |
1.4.3 科学探究能力的水平分级 |
第2章 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的理论研究 |
2.1 有关物理课程标准中目标的解读 |
2.1.1 对物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
2.1.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三维目标 |
2.2 物理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联系 |
2.3 三维目标与二维分类框架的联系 |
第3章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研究 |
3.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功能 |
3.1.1 实验的释疑功能 |
3.1.2 实验的激趣功能 |
3.1.3 实验的情景功能 |
3.1.4 实验的探究应用功能 |
3.1.5 实验的情感功能 |
3.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 |
3.3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分类整理 |
3.3.1 不同类型实验的教学目标分析 |
3.3.2 实验教学知识维度的目标分类 |
3.4 实验教学三维目标的结构 |
第4章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细化的实践研究 |
4.1 实践研究的准备 |
4.1.1 实验教学实施现状的教师调研 |
4.1.2 实验课程目标细化的理论依据 |
4.1.3 实验课程目标细化的原则 |
4.2 实验教学目标细化的实施方案 |
4.2.1 细化目标的思维结构 |
4.2.2 目标细化的操作模式 |
4.3 教学目标细化的实践案例 |
4.3.1 十五个学生实验的教学目标分类表 |
4.3.2 根据目标分类表设计教学活动的案例分析 |
4.4 实践研究结果 |
4.4.1 学习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
4.4.2 目标分类的实践意义 |
第5章 反思与总结 |
5.1 本文的创新点 |
5.2 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发挥物理实验作用,提高物理复习课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1 精选实验内容, 唤醒物理知识与实验技能 |
1.1 利用物理实验唤醒大脑里沉睡的物理知识 |
1.2 在提升物理实验操作技能中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
2 用物理实验激活学生物理思维 |
2.1 用典型物理实验建立物理知识间的联系 |
2.2 实验活动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研究方法的理解 |
2.3 物理实验能力提升有益于思维活动 |
3 利用物理实验活动提升综合能力 |
3.1 提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
3.2 设计物理实验, 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
3.3 设计特殊物理实验, 激发行为创新 |
(8)刘炳昇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章 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概况分析 |
2.1 建构主义与物理实验教学 |
2.2 物理实验教学价值 |
2.3 物理实验教学变革发展情况 |
2.4 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
第3章 刘炳昇先生少年成长经历简述 |
3.1 科技兴趣小组经历激发探索自然的热情 |
3.2 航模小组经历奠定对物理实验的热爱与操作基础 |
3.3 两位恩师的重要影响 |
3.3.1 高中物理老师提供了个性发展的优渥土壤,激发对物理的热爱 |
3.3.2 大学老师朱正元先生言传身教,坚定物理实验研究的信念 |
第4章 刘炳昇先生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内涵分析 |
4.1 文献资料分析 |
4.1.1 论文与书籍数量统计 |
4.1.2 刘炳昇先生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思想发展史 |
4.2 低成本物理实验视频整理 |
4.2.1 实验视频内容整理 |
4.2.2 实验特点分析 |
4.3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特点分析 |
4.3.1 注重激发和保护学生对物理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
4.3.2 教材结构设计关注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发展的统一 |
4.3.3 教材内容关注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
4.3.4 活动的设计力求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 |
4.3.5 教材的呈现方式新颖独特 |
第5章 访谈纪实——多方面深入了解刘炳昇先生 |
5.1 钟情创新物理实验,课堂生动有趣 |
5.2 为教学奉献毕生精力,孜孜不倦 |
5.3 实验特色鲜明突出,让人印象深刻 |
5.4 师道的传承——“小实验、大智慧”思想影响几代人 |
5.5 巨大的人格魅力,感染众人 |
第6章 刘炳昇先生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的启迪 |
6.1 对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启迪 |
6.1.1 兴趣与工作结合,永葆好奇心 |
6.1.2 行为世范,人格魅力远胜一切 |
6.2 对莘莘学子学习物理的启迪 |
6.2.1 发现物理之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
6.2.2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
6.3 对中学物理课程建设的启迪 |
6.3.1 完善实验设施配备,加大实验室开放程度 |
6.3.2 关注课堂以外,大力开展物理课外科技活动 |
6.3.3 创新物理实验,丰富物理课程资源内涵 |
附录 |
附录Ⅰ 刘炳昇先生发表的论文一览表 |
附录Ⅱ 刘炳昇先生的低成本实验视频整理表 |
附录Ⅲ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初中科学功能教室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 当前初中科学功能教室现状 |
3.1 教室设计类问题及成因 |
3.2 器具管理类问题及成因 |
3.3 运营类问题及成因 |
4 科学功能教室的开发 |
4.1 理论基础 |
4.2 初中科学功能教室的环境设置 |
4.3 初中科学教室的器具管理 |
4.4 科学功能教室的管理 |
5 科学功能教室的应用 |
5.1 科学功能教室应用于实验类探究活动 |
5.2 科学功能教室应用于调查类活动 |
5.3 科学功能教室应用于交流类活动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的总结与结论 |
6.2 开发和应用的建议 |
6.3 本次研究存在的不足 |
6.4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四、实验九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Q&P钢连续退火工艺的组织性能调控技术研究[D]. 何方. 钢铁研究总院, 2021(01)
- [2]中美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科学实践内容的比较研究[D]. 陈筱艺.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作品分析——以初中物理学科为例[J]. 鲍亚培,景维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17)
- [4]工业品中苯胺类、硝基苯类化合物及硫化物含量检测方法研究[D]. 滕军. 东华大学, 2019
- [5]综合实践活动: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J]. 彭夷.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9(02)
- [6]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细化的实践研究[D]. 周蓉.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1)
- [7]发挥物理实验作用,提高物理复习课效率[J]. 李秀斌,郭志涵. 中学物理, 2017(14)
- [8]刘炳昇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研究[D]. 胡晓琦.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9]初中科学功能教室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 潘锦培. 杭州师范大学, 2017(05)
- [10]“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教学探讨[J]. 李君.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