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委派制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蓉,郑国芳[1](2017)在《国有企业内部会计委派制度构建》文中提出目前,国有企业的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国有企业管理混乱,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一种新型的会计组织体制——会计委派制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强化内部控制、提升财务管控水平、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文章主要探讨国有企业内部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制度构建。
赵新洁[2](2013)在《公司治理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问题研究 ——基于西方公众公司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国有企业绩效低下和严重亏损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政府与中国经济的重要核心问题之一。然而,近十年中国国有企业在很多领域似乎变成了高利润、高增长和高收入的代名词,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加强。一部分学者认为这得益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包括市场对上市国有企业的监控以及通过《国有企业法》赋予非上市的国有企业经营权。也有学者认为国有企业激励制度的建立功不可没。本文并不赞同以上观点,本文认为以往的研究并没有清晰解释以产权为核心的治理结构对国有企业管理者的激励如何。本文因此从探讨企业产权结构入手,通过对比西方公众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特点,研究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为了给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研究寻找一个参照系,本文没有选取西方国有企业进行对比,而是选取了西方公众公司,因为二者相同的市场地位和财务目标;同时对二者进行公司治理中产权关系和激励机制的对比研究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西方公众公司股权结构高度分散,留给管理层很大的权力空间,这与中国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状也有着高度的相似之处。在结构上,本文首先系统总结了与中西方公司治理皆相关的关键因素,并从这些关键因素入手,对私有产权企业和国有产权企业进行了对比。这些关键因素包括了,企业所有权结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企业内部契约的安排等。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公司治理中,所有权之间的竞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称性以及企业内部契约安排的方式都会对公司治理的效果产生影响。从所有权结构来看,政府全资拥有的国有企业,在理论上无法形成任何的所有权竞争,即便是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由于政府的绝对控制,也只能形成所有权的小规模竞争。另外我国的国有企业法,约定了政府赋予国有企业的14项经营权,并认为在该权利落实后,即可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比西方公众公司,我们发现,这一做法促进了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过程,但是对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统一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同时固化了对于两权分离的理解,将动态的竞争过程理解成为了静态的存在。同时,国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以及剩余控制权无论怎样安排,都将是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而且,企业内部契约的安排上也是通过固化的权利分配进行的。这些都是非常不利于国企经营绩效的。接下来,本文探讨了公司治理的主要实现机制,包括委托.代理机制、股东权利与企业股权交易机制、相关利益人合作治理机制、董事会治理机制等。如前所述,国企与西方公众公司有着相似的所有权和控制的分离、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不一致性、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有些学者据此认为可以借鉴分散持股公司的治理和激励的经验,解决国有企业的治理和激励问题。但是,本文的对比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无论在形式特征上有多么的接近,由于西方公众公司的公司治理主要是建立在权利竞争的基础之上,即竞争贯穿于权利安排的各个方面,结果必然是国有企业却无法真正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安排治理结构。而西方分散持股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的核心,就是通过竞争形成的契约结构,因此竞争所起到的约束作用,是国有企业无法借鉴的。之后,本文分析在管理层激励机制方面,虽然西方公众公司的管理层激励机制虽然也存在不完善之处,但其是建立在经理人市场竞争的基础上的。竞争是各种激励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没有市场竞争,所有者和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分配无法形成平衡和一致,也缺少客观的标准去衡量管理者才能的实际价值。相比较而言,由于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缺少竞争性的市场基础,使得很多激励得以实现的信号基础都无法准确地反应管理的价值。对于国有企业管理层来说,无论采用怎样的定价模式,这种非市场方式所确定的价格,都会产生巨大的争议。因此国有企业在激励机制上,由于不存在类似于西方的真正的经理人市场而无法准确地评价管理层的价值。结论表明,国有企业无法实现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一致,两项权利的分离,使得国有企业决策中,风险和收益不对等,责任和义务不对等。在这种条件下,有效的治理结构是无法形成的。国有企业当前绩效主要得益于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政府通过给国有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法律支持,允许部分国有企业通过完全垄断方式或政府通过牌照发放控制的寡头垄断方式进行经营,可以让这一部分国有企业得到私人企业无法企及的超额利润。即便是在非垄断领域,政府也可以通过产业政策,给国有企业额外的补贴或优惠政策,以保证国有企业的高利润、高增长和高收入。在现实中,国有企业也通过改革设置了一定的控制权竞争和更加强有力的行政监督等,这些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治理绩效的改善,但无法解决两权不一致这一根本问题所造成的激励失效。总之,一系列基于市场竞争的契约安排,才是构建所有者同相关利益人关系和高管激励体制的唯一坚实基础。本文认为管理层激励的主要实现方式,是要通过三个方法来缓解治理结构中所面临的问题:第一,让代理人成为剩余索取权的拥有者,使代理人和所有者的利益趋向于一致。第二,利用市场机制约束经理行为,通过控制权斗争、接管以及经理市场定价等机制来实现对经理行为的制衡。第三,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经理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而奋斗。
段永川[3](2010)在《试论会计委派制在集团型国有投资公司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说明会计委派制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尽管在实践中,这种制度在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强化管理和监督、遏制社会腐败现象、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必须注意到它并不是万能的和普遍适用的,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从目前看,这种制度主要在行政单位和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中推行,要使这种制度很好的适用于国有企业,则需进一步克服其制度安排中所存在的不足,一方面需要国家从法律法规角度对委派行为依据予以明确,另一方面实施会计委派制的企业应当做好相关配套制度的安排,明确委派会计人员的人事管理、工作职责、工作方式、程序,与受派单位管理人员的关系如何协调等,逐步探索更为合理的会计委派制实现形式。
陈森刚[4](2009)在《G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是源于政府会计人员管理的会计委派制,是在不改变单位资金支配权、资金收付渠道和会计责任的前提下,进行会计核算、资金管理、财政监督和会计信息管理的集中。在G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改革在加强财政监督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取得成效,但也存在集中核算工作与单位财务管理相分离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寻找发展方向是G地区会计集中核算改革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多年改革的实践经验和总结,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出G地区会计集中核算的现状、改进对策和发展方向。首先,本文介绍了会计集中核算的来源和处境,对会计集中核算作了定义,也阐明了它有公共财政理论、“内部人控制”理论和所有者财务理论等理论依据。其次,通过说明G地区会计集中核算实践情况,介绍其业务特点,总结出在充分发挥会计监督功能、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节约财务管理成本方面的成效。再次,本文归纳了G地区会计集中核算存在面临“社会人”的顾虑、资金滞留单位经费账户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经过分析其成因,得出从法规、制度和内部管理上的解决对策。最后,结合中央政策和国外发展趋势,提出会计集中核算发展趋势是向国库集中支付融合,并简单地提出了融合的建议。
李元元[5](2009)在《安徽省会计队伍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会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职能,服务于各项经济建设活动,在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坚实的基础性作用。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安徽省作为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一个欠发达省份,在国家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会计法规制度进一步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就整个会计工作而言,仍然存在一些与发展不协调的因素。会计队伍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水平和质量。因此,探索建设一支适应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的会计队伍显得尤为迫切。本文紧密结合作者会计管理工作实践,在全面分析我省会计队伍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因素分析、数理统计、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安徽省会计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受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安徽省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会计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会计职业道德意识淡薄:会计继续教育措施不力;会计管理体制不甚健全等。围绕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完善会计继续教育机制、健全会计管理体制、完善会计执法监督体系以及加强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安徽省会计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与对策,以促进会计队伍更好地服务于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
刘静[6](2008)在《论会计委派制的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会计委派制将退出历史舞台,逐渐被会计行业监督所替代。本文就会计委派制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陈瑶[7](2008)在《企业会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兼谈30年来国企改革和企业会计改革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1978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而2008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30年过去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中,国有企业的改革不可不说是整
曹文[8](2008)在《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社会财富加速积累,在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我们痛苦地反思:我国的天然林资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天然林在调节气候、防御自然灾害、保护国土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天然林资源这种明显的外部效应和公共产品的典型特征,客观上要求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的建设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确立以国家长期、稳定投入为主体的投资机制,这是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和强大动力。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收缩生产建设职能,退出经营性和一般竞争性领域,把投资重点转到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这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天保工程的资金需要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机遇。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财政的供给保障能力。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本文指大农业含林业)新阶段。国家通过资金和政策向农林倾斜,改善农林生产和生活条件,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确立天保工程建设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的资金投入政策,加快了林业生态建设的步伐,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通过对天保工程进行评价分析:工程建设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工程区社会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工程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工程设计方案存在先天缺陷、林区必要的基础设施缺乏资金投入、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低、木材替代产业发展缓慢和地方财政困难等。发达国家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普遍做法,是由政府对林业提供保护和支持,制定一套促进林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所不同的只是各国对林业保护和支持的程度、重点以及具体财政政策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但共同点是,各国均把林业作为公共财政重点支持的领域。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天保工程是一项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公益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起一个与林业生态建设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分配体系,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为加快林业特别是公益林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为林业生态建设特别是天保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的财政支持。天保工程的资金投入机制自身就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林区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我们不停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天保工程投入的财政政策。
宣权[9](2007)在《国有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及防范 ——经营业绩考核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文中研究说明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一个经营期间的经营状况、经营成果及资产分布情况的基本资料,它可以满足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真实、完整、可靠的会计信息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部分企业会计信息严重虚假,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成为危害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及治理作了一番比较深入的探讨。本文首先对我国会计信息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通过对我国会计信息的现状和危害分析,展示了治理会计信息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然后根据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从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对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特别站在国有企业的角度,对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内部原因包括企业内部监督不力、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外部条件包括会计法规系统不健全、外在监督机制不力以及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接着,本文根据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即加强对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力度、通过法律手段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加强对会计人员财会法规的教育、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实施会计核算委任制、加强企业内部的异体监督力度、建立客观、科学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最后,对我国会计信息的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希望和建议。
富晓峰[10](2007)在《新型国有资本管理体制下的财务总监委派制度》文中指出当前,各级政府都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其中以上海、深圳、浙江等地的试点较为典型。这些地方政府根据政企职责分开、国有资本的管理与经营职能分开、国家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开的原则,以理顺产权关系为主线,逐步形成了"三层次"的国有资本管理模式。以深圳为例,第一层次为国有资本管理委员会,负责宏观政策的制定与重大事项的决策;第二层次是各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负责国有资本的产权管理与经营;第三层次为国有企业和国有参股、控股企业,负责管理所拥有的国有资本并进行经营,具体负有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
二、会计委派制及其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会计委派制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内部会计委派制度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企业传统会计组织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一) “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
(二) 会计信息失真。 |
(三)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后备人才储备库建设缺乏系统性。 |
二、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 |
(一) 有利于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实施管理监督。 |
(二) 有利于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 |
(三) 有利于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
三、基于财务管控的国有企业内部会计委派制制度构建 |
(一) 委派方式。 |
(二) 任职资格。 |
(三) 明确委派财务负责人的职责权限。 |
1. 职责。 |
2. 权限。 |
(四) 委派财务负责人实行财务工作报告制度。报告分为定期财务事项报告和重大财务事项报告两种: |
(五) 定期组织委派人员培训。 |
(六) 建立健全委派财务负责人激励、约束考评体系。 |
1. 年度工作目标制定。 |
2. 年度考核。 |
3. 绩效薪酬。 |
4. 考评不合格退出机制。 |
四、实施会计委派制应处理好的一些关系 |
(一) 处理好会计委派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
(二) 处理好会计委派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三) 处理好主动服务与强化监督的关系。 |
(2)公司治理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问题研究 ——基于西方公众公司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1.2.1 基础性文献 |
1.2.2 应用性文献 |
1.2.3 中国国有企业治理与激励相关的文献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设计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公司治理与产权结构:国有企业与西方公众公司的对比 |
2.1 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中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关系 |
2.2 所有权与控制的分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国有企业与西方公众公司的不同 |
2.3 公司治理 |
2.3.1 所有权与产权 |
2.3.2 交易成本 |
2.3.3 科斯定理 |
2.3.4 私有产权和公共产权 |
2.3.5 资产的属性和产权安排 |
2.4 企业的产权结构 |
2.4.1 企业的含义 |
2.4.2 代理问题与计量问题 |
2.4.3 剩余索取权 |
2.4.4 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剩余控制权 |
2.4.5 公司产权的交易特征 |
2.5 作为治理机制的资本市场:西方公众公司的优势 |
2.5.1 资本市场的作用 |
2.5.2 经理人市场 |
2.5.3 收购、兼并与接管 |
2.5.4 用脚投票 |
2.5.5 资本结构与破产机制 |
2.5.6 破产压力对企业的预算约束 |
2.6 对我国企业产权的分析 |
2.6.1 集权企业的特点 |
2.6.2 集权企业的改革 |
2.6.3 合作体制 |
2.6.4 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实践 |
第3章 委托代理理论与中西方管理者激励 |
3.1 委托—代理理论 |
3.1.1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含义 |
3.1.2 不完全契约与最优契约 |
3.1.3 非对称信息与委托——代理理论 |
3.1.4 委托——代理关系的契约本质 |
3.2 中西方企业中的代理人行为选择 |
3.2.1 经营者报酬的确定 |
3.2.2 对信息控制权的争夺 |
3.2.3 对企业控制权的争夺 |
3.2.4 对企业风险的不同态度 |
3.2.5 资源浪费与工作逃避 |
3.2.6 企业扩张之迷 |
3.2.7 多元化财务目标 |
3.3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3.3.1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 |
3.3.2 承包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3.3.3 国有控股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4章 相关利益人合作治理 |
4.1 西方公众公司的股东至上主义 |
4.1.1 资本雇佣劳动 |
4.1.2 股东财富最大化 |
4.1.3 对股东至上主义的评价 |
4.2 公司的公众化 |
4.2.1 作为自然演进结果的公众化 |
4.2.2 公司对公众化的适应 |
4.2.3 中国公司的公众化 |
4.3 公众化的成本 |
4.3.1 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 |
4.3.2 资本市场作用成本 |
4.3.3 产业组织方面的成本 |
4.4 内部人控制 |
4.4.1 内部人控制的形成 |
4.4.2 我国公司化过程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
4.4.3 对内部人控制现象的评价 |
4.5 国有企业与西方公众公司的相似性比较 |
4.5.1 国有企业与公众公司的可比性 |
4.5.2 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缺位 |
4.5.3 市场约束缺位 |
4.6 相关利益人合作治理的经济涵义 |
4.6.1 公司相关利益人分析 |
4.6.2 共同治理的传统模式 |
4.6.2.1 工人管理模式 |
4.6.2.2 金融控股模式 |
4.6.3 共同治理的局限 |
4.6.4 对传统共同治理模式的修正 |
4.6.5 网络化与企业组织形式创新 |
第5章 管理层激励的路径与模式:来自西方公众公司的启示 |
5.1 解决代理问题的基本方式 |
5.2 谈判机制:建立互信的基础 |
5.3 内部监督机制 |
5.3.1 所有者监督 |
5.3.2 相关利益者监督 |
5.4 内部激励机制 |
5.4.1 固定薪金制 |
5.4.2 浮动薪金制 |
5.4.3 股权薪酬 |
5.5 外部约束机制 |
5.5.1 资本市场 |
5.5.2 剩余权力市场 |
5.5.3 经理人市场 |
5.5.4 会计委派制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3)试论会计委派制在集团型国有投资公司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什么是会计委派制 |
二、在集团型国有投资公司中实施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 |
三、实施会计委派制的障碍及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
(一) 实行会计委派制的法律依据问题。 |
(二) 理顺外派财务人员的利益关系存在障碍 |
(三) 会计委派制不符合监督、决策与执行分离的原则 |
四、会计委派制的模式设计 |
(一) 委派财务总监制 |
1. 委派形式。 |
2. 实施范围。 |
3. 财务总监的权责。 |
4. 相关制度安排。 |
(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2) 人事管理 |
(3) 报告制度 |
(4) 考核轮换制度 |
(二) 委派会计负责人制 |
1. 委派形式。 |
2. 实施范围。 |
3. 会计负责人的权责。 |
4. 相关制度安排。 |
五、如何正确看待会计委派制 |
(4)G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会计集中核算的定义 |
1.3 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的理论依据 |
2 G 地区会计集中核算实施概况 |
2.1 G 地区会计核算中心的架构 |
2.2 G 地区会计核算中心的特点 |
2.3 G 地区会计集中核算取得的成效 |
3 G 地区会计集中核算存在问题与分析 |
3.1 G 地区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G 地区会计集中核算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 完善G 地区会计集中核算的政策与建议 |
4.1 完善有关会计集中核算的法规 |
4.2 健全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业务相关制度 |
4.3 加强内部管理 |
5 G 地区会计集中核算发展的设想 |
5.1 G 地区会计集中核算的发展方向 |
5.2 两种制度融合的政策和理论依据 |
5.3 两种制度融合的互补作用 |
5.4 G 地区两种制度融合的建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安徽省会计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中外会计队伍建设比较研究 |
1.3.1 会计环境比较 |
1.3.2 会计管理体制比较 |
1.3.3 会计教育比较 |
1.3.4 会计继续教育比较 |
第二章 会计队伍现状分析 |
2.1 结构分析 |
2.1.1 性别比例 |
2.1.2 年龄结构 |
2.1.3 学历结构 |
2.1.4 职称结构 |
2.1.5 会计工作年限结构 |
2.2 问卷调查 |
2.2.1 收入水平 |
2.2.2 工作满意度 |
2.2.3 工作压力 |
2.3 相关性分析 |
2.3.1 年龄与学历相关分析 |
2.3.2 年龄与工作满意度相关分析 |
第三章 会计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会计人员结构不尽合理 |
3.1.1 性别比例总体失衡 |
3.1.2 学历水平参差不齐 |
3.1.3 专业知识结构单一 |
3.1.4 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
3.2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待加强 |
3.2.1 会计职业道德宣传力度不够 |
3.2.2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力度不够 |
3.2.3 会计职业道德监督力度不够 |
3.3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
3.3.1 继续教育缺乏有效监管 |
3.3.2 继续教育形式过于单一 |
3.3.3 培训市场缺乏规范管理 |
3.3.4 培训内容缺乏实践性 |
3.4 会计管理体制不甚健全 |
3.4.1 会计基础工作职能弱化 |
3.4.2 会计人员管理效率低下 |
3.4.3 会计人才评价机制失衡 |
3.4.4 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到位 |
3.4.5 会计监督缺乏有效措施 |
第四章 会计队伍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
4.1 优化会计人员结构 |
4.1.1 加大会计学历教育改革力度 |
4.1.2 尽快完善会计职称考评制度 |
4.1.3 努力提高会计人员收入水平 |
4.2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
4.2.1 完善会计法规体系,为遵守职业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
4.2.2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会计人员使命感和责任感 |
4.2.3 加强监督检查管理,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
4.3 完善会计继续教育机制 |
4.3.1 丰富会计继续教育内容 |
4.3.2 改革会计继续教育模式 |
4.3.3 规范会计继续教育市场 |
4.3.4 建立继续教育评估体系 |
4.4 健全会计管理体制 |
4.4.1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 |
4.4.2 完善会计人员评价机制 |
4.4.3 完善会计执法监督体系 |
4.4.4 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 |
4.4.5 加快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 |
4.4.6 加强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
4.4.7 促进会计人员交流与合作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附录 安徽省会计队伍情况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6)论会计委派制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计委派制的效益分析 |
(一) 从微观经济角度分析 |
1. 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效益分析。 |
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委派制效益分析。 |
3. 农村会计委派制效益分析。 |
(二) 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 |
1. 加强了国家宏观管理。 |
2. 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
3. 净化投资环境, 加速改革开放。 |
二、会计委派制的成本分析 |
(一) 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 |
(二) 会计委派制的成本分析 |
1. 会计委派制的直接成本。 |
2. 会计委派制的间接成本。 |
三、会计委派制的发展对策及展望 |
(8)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合评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体系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之处 |
1.3.4 研究方法 |
1.3.5 研究技术路线 |
2 我国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背景分析 |
2.1 我国天然林资源概况 |
2.1.1 我国天然林资源的规模与分布 |
2.1.2 我国天然林资源的特点 |
2.2 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 |
2.2.1 我国森林资源破坏比较严重 |
2.2.2 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
2.3 天然林资源破坏的原因分析 |
2.3.1 人口急剧增长和毁林开垦 |
2.3.2 对森林认识的偏差 |
2.3.3 山区老百姓生活贫困 |
2.3.4 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政策导向失误 |
2.3.5 市场失灵的存在 |
2.3.6 森林火灾、森林病虫鼠害与环境污染 |
2.4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
2.4.1 林区森林资源枯竭,经济陷入困境 |
2.4.2 林区社会发展出现困难 |
2.5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启动 |
2.5.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目标和特点 |
2.5.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点 |
2.5.3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内容 |
3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的理论分析 |
3.1 天然林资源的经济学特征 |
3.1.1 天然林资源作为环境要素的价值 |
3.1.2 天然林资源的外部性 |
3.1.3 天然林资源的公共物品特征 |
3.2 天然林保护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理论必然性 |
3.2.1 公共财政—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行为 |
3.2.2 天然林保护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必然性分析 |
3.2.3 国家要从宏观层次上支持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
3.2.4 对营林造林者给予财政支持是国际社会的普遍经验 |
3.3 积极财政政策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提供资金保障 |
3.3.1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
3.3.2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 |
3.3.3 积极财政政策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提供了财力支撑 |
3.3.4 中央财政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资金供给能力不断提高 |
3.3.5 公共财政的构建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提供了财政支持 |
4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投入的财政政策分析 |
4.1 公共财政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资金投入政策设计 |
4.1.1 公共财政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投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4.1.2 公共财政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投入要素的确立 |
4.2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投入的财政政策宏观分析 |
4.2.1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资金支出总量分析 |
4.2.2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分析 |
4.3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资金支出的区域分析 |
4.3.1 长江中游、黄河中上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资金支出规模和标准 |
4.3.2 东北、内蒙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资金支出规模和标准 |
4.4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 |
4.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职工“四险”补助和混岗职工安置的财政政策 |
4.4.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金融机构债务免除的财政政策 |
5 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政策评价 |
5.1 天然林保护的财政政策的目标定位分析 |
5.1.1 公共财政支持天然林保护的目标 |
5.1.2 天然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型 |
5.2 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
5.2.1 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的总体评价 |
5.2.2 天然林保护工程县的生态效益评价 |
5.2.3 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价 |
5.3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社会效益评价 |
5.3.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县的社会效益 |
5.3.2 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社会效益 |
5.4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 |
5.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县的经济效益 |
5.4.2 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经济效益 |
5.5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
5.5.1 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工程建设成为中央财政的长期负担 |
5.5.2 后续产业缺乏有效引导,尚未形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
5.5.3 工程投资选择静态标准不合理 |
5.5.4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
5.5.5 工程方案中遗漏项目较多,缺乏党政工青妇等管理人员工资 |
5.5.6 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经济发展步履艰难 |
6 国外森林资源保护的财政政策分析与经验借鉴 |
6.1 保护森林的公共财政支出政策的比较 |
6.1.1 发达国家与森林相关的公共财政支出政策 |
6.1.2 发展中国家的林业财政政策 |
6.2 保护森林资源的税收政策的比较 |
6.2.1 发达国家的林业税收政策 |
6.2.2 发展中国家的林业税收政策 |
6.3 保护森林的财政专项补助政策 |
6.3.1 发达国家财政专项补助政策 |
6.3.2 发展中国家财政专项补助政策 |
6.4 政府性收费与基金政策 |
6.4.1 美国的林业基金政策 |
6.4.2 德国的森林灾害补助措施 |
6.4.3 英国的林业基金政策 |
6.4.4 日本的造林补助政策 |
6.4.5 瑞典的林业基金制度 |
6.5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共性与特性分析 |
6.6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经验与借鉴 |
6.6.1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经验总结 |
6.6.2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借鉴 |
7 案例研究:小陇山实施天保工程财政投资绩效分析 |
7.1 小陇山林区基本概况 |
7.1.1 自然地理状况 |
7.1.2 社会经济状况 |
7.1.3 森林资源状况 |
7.1.4 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
7.2 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执行情况 |
7.2.1 木材产量调减 |
7.2.2 森林资源管护任务加大 |
7.2.3 森林资源面积、蓄积增加 |
7.2.4 育苗面积扩大,出圃苗木增加 |
7.2.5 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确保了资金使用足额到位 |
7.3 小陇山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
7.3.1 建立适应工程管理需要的干部队伍和新的管理体制 |
7.3.2 建立了森林资源管理管护机制 |
7.3.3 积极培育林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妥善分流安置富余职工 |
7.3.4 实行了会计委派制、资金报账制和内部审计制,确保资金使用效果 |
7.4 小陇山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投入绩效分析 |
7.4.1 全局实现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性转变 |
7.4.2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
7.4.3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
7.4.4 职工分流安置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
8 完善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投入政策建议 |
8.1 公共财政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资金投入对策 |
8.1.1 加大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投入和政策扶持 |
8.1.2 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地方财政补偿 |
8.1.3 公共财政要及时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农民的利益补偿 |
8.1.4 公共财政按照分类经营原则对林场、森工企业进行支持 |
8.1.5 公共财政要大力支持公益林的建设,建立政府赎买公益林制度 |
8.1.6 公共财政要扶持商品林的生产 |
8.2 加大长江、黄河上游贫困山区政府扶贫力度的政策建议 |
8.2.1 抓好工程的规划设计,因地制宜进行分类经营 |
8.2.2 加大扶贫力度,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 |
8.2.3 加快工程区贫困山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8.2.4 对贫困山区实行特殊的补偿政策 |
8.2.5 把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和消除贫困结合起来 |
8.2.6 鼓励全社会参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转产项目和扶贫开发 |
8.2.7 坚持天然林保护与扶贫移民搬迁相结合 |
8.3 加大政府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8.3.1 建立和完善林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 |
8.3.2 健全和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
8.4 拓宽社会资金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投入以及加强资金监管 |
8.4.1 调整信贷政策,加大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转产项目的扶持力度 |
8.4.2 完善天保工程的保险制度,保证工程稳健运行 |
8.4.3 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项目资金运营的监管和稽查 |
9 结论与讨论 |
附表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金融机构债务免除情况表(第一批) |
附表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金触机构债务免除情况(第二批) |
参考文献 |
获奖成果目录清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国有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及防范 ——经营业绩考核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会计信息概述 |
2.1 会计信息的作用 |
2.2 会计信息的特性 |
2.2.1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
2.2.2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
2.2.3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
2.2.4 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
第三章 我国会计信息的现状及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 |
3.1 我国会计信息现状 |
3.2 虚假会计信息的含义 |
3.3 虚假会计信息的表现形式 |
3.4 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 |
第四章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 |
4.1 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 |
4.2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部原因 |
4.3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外部条件 |
第五章 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 |
5.1 推进企业内部环境的治理 |
5.2 加强对社会外部环境的整治 |
第六章 结论和答谢 |
6.1 结论 |
6.2 答谢 |
参考文献 |
四、会计委派制及其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内部会计委派制度构建[J]. 朱晓蓉,郑国芳. 商业会计, 2017(10)
- [2]公司治理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问题研究 ——基于西方公众公司的对比研究[D]. 赵新洁.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02)
- [3]试论会计委派制在集团型国有投资公司中的运用[J]. 段永川. 商业经济, 2010(20)
- [4]G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研究[D]. 陈森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09(S2)
- [5]安徽省会计队伍建设研究[D]. 李元元.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1)
- [6]论会计委派制的经济分析[J]. 刘静. 法制与社会, 2008(33)
- [7]企业会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兼谈30年来国企改革和企业会计改革的相关性[J]. 陈瑶. 中国集体经济, 2008(26)
- [8]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政策研究[D]. 曹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9]国有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及防范 ——经营业绩考核导致会计信息失真[D]. 宣权.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9)
- [10]新型国有资本管理体制下的财务总监委派制度[J]. 富晓峰. 辽宁经济,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