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中学生必读书目的个性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黄依婷[1](2021)在《俯仰两无愧 ——夏丐尊、叶圣陶1930年代课外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姜烨[2](2021)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高中语文教育者越来越重视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学科的最新课程标准中以任务群的方式出现在语文教学中,意在改善目前学生缺乏深度阅读的教学现状。科技进步导致学生更愿意接受碎片化段落的阅读或观看短视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对于问题的处理缺乏全局性的思考,对其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面临学生兴趣不够、课时安排不足、教学压力大等诸多困难。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专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同时还尝试找出具体的操作方式和具有一定价值的实施策略。本文的研究在重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也体现其实践价值,对高中语文的整本书阅读进行了较为综合性的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方面。引言主要是针对文章的研究缘起、该课题的研究现状、课题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以及研究的价值进行阐释。正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了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目标、理论依据及实施价值。进行整本书阅读活动是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语文学习不应局限在教材里,学生更需要阅读大量的经典着作,以此丰富其精神世界,提升其鉴赏水平。第二部分主要从当前的问题入手,对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调查主要使用的方式是谈话法和问卷法,将本省多所高中作为调查的主要对象,并从中分析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合理化实施策略打下基础。第三部分主要从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具体阐述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采取的措施。其一,学校应提供制度保障,确保高中生拥有足够的阅读时间。其二,教师应将课堂讲解与课后实践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配合。其三,学生在阅读后应积极展示阅读成果,以保证读通、读懂、读透。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观点进行总结。
黄雅杰[3](202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秦瑞[4](2021)在《现代期刊视域下的青年导师朱光潜》文中认为朱光潜以自己涉猎丰富的心理学、教育学、美学、文学等各类文章活跃于现代期刊之中,产生了重要的文化影响,也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形象。本论文关注当时的整个期刊氛围和朱光潜文章中所提及的自我定位,从他的自我定位和他的社会文化作用中梳理出朱光潜作为青年导师的形象,以现代期刊中丰富的资料论证他作为导师对青年的文化、学习引导和人生导引。绪论部分主要用资料对现代时期重视青年的期刊氛围进行还原,探究朱光潜作为青年导师在期刊中介入自己的声音时期刊浓郁的“青年氛围”。第一章论述朱光潜对青年的文化引导。他走在学术的前沿向青年引介当时西方的新兴学科心理学,以拓宽青年的视野;在留学欧洲时利用身处西方的便利深入介绍西方时事,以深刻青年对西方的认识;引导青年了解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第二章论述朱光潜对青年的学习引导。他关注智力测验的方法,并且致力于探索“道尔顿制”,通过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间接引导青年的学习;关心青年的读书问题,树立青年边读边想的读书观,不仅如此,还对青年学习英语、作文、诵读等具体科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还注重培养青年的文学审美意识,引导青年树立自由主义文学观。他对当时的教育体制有其自己的看法,希望通过改革教育体制以推动教育的发展,进一步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第三章论述朱光潜对青年的人生导引。他关心青年生活,在青年关注的职业、恋爱、交友等方面,为青年答疑解惑;关心青年的修养问题,致力于提高青年的修养;引导青年去做“入世”的事业,关心家国天下。结语论述现代知识分子的民间岗位问题。朱光潜正是立于思想、教育、期刊这样三位一体的民间岗位,以教育为事业,通过期刊贴近青年,以其丰富的思想对青年产生实际的功用。
陈鑫[5](2021)在《《海底两万里》的名着导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名着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名着导读栏目与以往的教材相比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名着推荐数量的增加、栏目所处的位置和栏目内的内容设置的改变。本文以《海底两万里》的导读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海底两万里》的导读课例,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立足于统编本名着导读栏目,对名着导读的编写理念、选文特点和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课标和作品本身阐述作为七下第六单元名着导读必读书目的《海底两万里》的教学价值,发现《海底两万里》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学生阅读能力、思维品质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上。第二部分,结合当前《海底两万里》名着导读教学的课例,从读前指导、读中研讨和读后反馈三个阶段提炼现今《海底两万里》导读教学中的常见策略。第三部分则是根据前一章对《海底两万里》的导读课例的分析归纳,对当前《海底两万里》的导读教学进行反思,从中吸取优秀经验并对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优化建议,构想《海底两万里》的教学设计,以帮助语文教师能更好地进行《海底两万里》的导读教学。
李晋阳[6](2021)在《中小学生借阅行为差异性研究 ——以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借阅数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阅读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特别是攀登科学之旅,都是必不可少的。阅读研究是学界的研究热点,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群体在借阅需求和偏好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是中小学生特殊的思维方式和正在成长的心理认知,使得他们的借阅行为具有特殊性。公共图书馆在引导中小学生阅读的时候,策划者和执行者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借阅行为和借阅倾向,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引导中小学生阅读,提高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本文对上海市区公共图书馆的中小学生纸质图书借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探究中小学读者借阅行为的性别差异、学段差异、时间差异以及借阅倾向差异等特性。运用K均值聚类将图书的借阅量按高、中、低频率分类,探究各借阅频率的图书在中图法中的分布情况及群体差异。文章指出学段差异对中小学读者的阅读偏好及借阅行为有显着影响,且借阅量随着读者学段的提升而减少;中小学生借阅量存在地区差异,较好的经济文化设施与条件能促进读者的阅读,且他们的借阅行为具有空间可近性特征,偏好就近借阅;市重点学校的学生对课外阅读有着较高的积极性,中小学生借阅量受就读学校影响较大;从借阅时间来看,中小学生在周末的借阅量大于工作日;小学生借阅行为的时间差异显着,中学阶段时间差异较小;性别差异对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偏好有一定影响且差异性愈发显着;文学类图书的借阅总量最大,其中读者的阅读兴趣以中国文学为主,兼顾欧美文学,对于经典图书的借阅覆盖率较低。此外,本文引入专属图书这一概念,指出中小学生借阅专属图书的兴趣差异较大。最后,根据图书借阅频次与推荐书目的匹配统计得知,中小学读者对于基础阅读书目的借阅量较少。通过对不同读者群体的差异性分析提出分级引导策略、个性化引导策略以及书单引导策略,以学段划分读者群体分别进行阅读引导;图书馆联合学校推动学生阅读。根据时间差异,在借阅高峰期做好人力安排。设立阅读专区等;图书馆联合专家制定书单,结合馆藏制定动态推荐书目或者学生自荐图书等,进而推进公共图书馆更好地服务读者,正确引导中小学生阅读。
林绯璠[7](2020)在《林语堂的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林语堂是一位“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文学家和翻译家,然而,鲜少被提起的却是另一个身份——现代教育倡导者。之所以称他为教育倡导者,不仅在于20世纪初他曾在北京、厦门、上海等地的高校执教多年,出任过北京女师大教务长、厦门大学文科主任以及南洋大学校长之职;更在于30年代初他在上海编着了《开明英文读本》等一系列中学英语教材,从而荣膺“教科书大王”的桂冠,并在晚年呕心沥血,编纂了“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还对台湾地区的基础教育提出了很多批判性的建议。他一生以西方的文化教育为参照,在扬弃中国旧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对教育目的、师资建设、教学方法、读书艺术以及个人培养等诸多方面都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认真研究林语堂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无裨益。遗憾的是,对于林语堂教育思想的探讨,至今仍然没有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章,林语堂教育思想的时代检视。主要从作者本人着作出发,论述林语堂教育思想的基点,通过对其教育理论的分析,探讨关于林语堂教育思想的现代性特征。第二章,林语堂的教育实践。通过林语堂在教学实践中丰富且别出心裁的教学案例,从侧面进一步印证他教育思想的合理性,从而更好地为理想教育提供范例。第三章,林语堂教育思想的来源解析及与时代的呼应。本章主要揭示林语堂人文主义关怀与人格形成的渗透关系,首先,从林语堂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成长、地域环境、求学经历、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潜移默化影响入手,浅析他人文主义关怀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其次,在总结林语堂教育思想意义的基础上,思考分析其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素质教育的参考性和价值性。本文试图从林语堂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两个层面,考察林语堂作为一位文化达人的侧面——现代素质教育倡导者及其实践者,使我们看到作为文学家、哲学家、翻译家的林语堂和教育家的林语堂在多种身份之间的火花碰撞,相互成就,为我们当下的教育改革提供一份参照。
葵子彤[8](2020)在《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清末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我国课程意识逐渐觉醒,课程体系走向成熟,这段承上启下时期也是数学教育由古代向近代转型并向现代发展的关键节点。这一时期的教育家在时代背景与教育思潮糅合中,开展创办学校、编撰教科书等教育实践,涌现较丰富的教学成果与课程思想。刘薰宇先生(1896-1967)也在此期间致力于数学教学与教育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背景、数学学科特性及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目标、课程组织与课程实施等方面提出较独到的见解。以形成阶段、呈现要素、总体结构与功能作用的研究层次与逻辑链条,将刘薰宇的思想进行剖析与重整从而纳入课程思想体系,以便更系统完整地保存与传承我国本土人物课程思想,更好地为当代课程改革提供内生动力与源泉。本文围绕三大问题:刘薰宇课程思想经历了哪些形成发展的阶段?刘薰宇课程思想要素如何得以剖析与呈现?刘薰宇课程思想的逻辑结构与当代启示是什么?选取研究对象刘薰宇论着及其历史评价作为主要文献回顾资料,采用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挖掘文本,期望经由多重视角呈现历史,实现与文本对话。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一、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缘起及问题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为研究提供框架、视角与内容,界定研究时间及核心概念及其操作性定义,基于泰勒目标原理课程理论、古德莱德课程转化理论、媒介记忆理论以及质化研究扎根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与文本分析法及研究工具展开研究。二、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形成发展。通过分析文本资料、结合历史事件、成长过程、教育实践、政治背景与社会思潮,作为刘薰宇课程思想的形成动力,其课程思想形成历经了三个阶段:1896-1919年课程思想形成性要素奠基阶段,1919-1930年课程思想结构性要素塑造阶段,1930-1967年课程思想整体结构系统论述阶段,为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构建提供特别事件。三、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呈现要素。秉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史观研究文本,借助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编码整理。借鉴教育家个人画像研究框架,将刘薰宇个人成长画像可视化分析,结合发展历程与特别事件,刘薰宇课程思想的形成性要素为以数学为核心涵盖多领域的知识结构、理性分析问题意识突出的思维结构、教育评估发展推动力强劲的能力结构以及心系家国与学生情怀深厚的情意结构。同时对文本再次进行可视化分析,剖析所呈现要素并纳入研究框架,重构其课程思想的结构性要素为课程价值思想要素、课程目标思想要素、课程内容思想要素、课程组织思想要素与课程评价思想要素。四、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逻辑结构。整合与凝炼刘薰宇课程思想作为人物层面的形成性要素以及作为理论层面的结构性要素,基于泰勒目标课程理论与古德莱德课程转化理论的框架与原理统整刘薰宇的课程思想结构并分析其中较显着的特征。其逻辑结构为立足于人文精神的课程价值立场,知识、思想与情意的课程目标表达,直接与间接经验互动的课程内容选择,兼顾学生与学科的课程组织体系,个性、平等与延伸的课程实施变革以及关注目标与价值的课程评价取向。五、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价值与当代启示。知古鉴今,在厘清刘薰宇课程思想的结构与特征基础上梳理其历史意义,并对课程改革发展进行现实观照。其价值在于加速我国数学教育现代化进程,激发数学科普读物成长新动力,广泛深远地影响区域教育发展。其当代启示在于坚持以儿童为本位的课程价值定位,指向本性生长和家国意识的课程目标,数学课程内容符号化与生活化融合,分科与综合课程在互动中走向整合,致力于原创性本土化的数学课程实施以及构立足人文教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夏彩红[9](2019)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要素,并且四要素之间应形成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相融共生的关系。要将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师生需走进作者,细读文本,深入挖掘文本中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的教学价值,进而强化学生语文建构与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素养等各方面的提升。自20世纪20年代鲁迅作品被选入各版语文教材中以来,无论课程改革怎样变化,鲁迅的作品一直在语文课本中所占比重最大,使用时间最长,这也从侧面表达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家希望青年学生能够真正走近鲁迅,读懂鲁迅,学习鲁迅。众所周知,在实际的鲁迅作品教学中却存在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普遍问题。如何让师生真正走近鲁迅,学习鲁迅?这就需要师生深入挖掘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发现鲁迅其人其文的独特之处。因此,本论文以鲁迅作品为例,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探索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目的是为了促进鲁迅作品现实价值的理解与实现。本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阐述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然后对“语文核心素养”和“教学价值”两个重要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分析鲁迅作品的语言教学价值,探讨鲁迅作品的语言风格、词汇运用及修辞手法。第三部分,阐述鲁迅作品的思维教学价值,论述鲁迅作品中的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第四部分,论述鲁迅作品的审美教学价值,品味鲁迅作品中蕴含的语言美,人性美和思想美。第五部分,探究鲁迅作品中的文化教学价值,分析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对外国文化的借鉴及对新文化的建设。
蒋叶红[10](2017)在《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对话理论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高校学生管理是一个现实而复杂的问题。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它既是对现有管理方式的批判和继承,也是对当代对话社会的回应和思考。构建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是在对话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实践活动。本文将“对话”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变革的理论关怀,以期建立充满生机活力、平等民主、有效反思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对话理性,引导其对话人生。基于文献分析、逻辑分析、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整个研究贯穿这样一条线索加以运行和开展:先从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困境入手,剖析对话理论释义并定位本研究中的对话内涵,探寻一种审慎明辨的高校学生对话管理何以可能。并从外到内转入对话管理的机理分析,从里向外研究了三种对话实践,再现对话案例和对话现象,阐述对话技能和对话理想,最后构成一幅对话中高校学生管理的立体图景。除去绪论和结语,本论文共五章。首先,论文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概念、体制架构、具体内容等进行介绍,对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现实学生管理模式的内在局限和问题症结。其次,借鉴已有的对话理论研究成果,以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特征为框架,阐释了对话理论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必然联系。对话作为一种旨在诉诸于平等的认同双方、理性的交往方式、共同的合作参与、开放的创生思想的方略,赋予了其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价值上的必然性;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独有特性、高校学生的对话品性在凸显了对话理念的同时,也为对话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提供了现实平台,赋予了其在价值上的可能性,这二者也正是对话理论和高校学生管理会通的契合点。论文还对“对话”内涵进行了界定,旨在挖掘对话精神,弘扬人与人的平等、强调多元参与、注重个体反思。再次,立足于对话理论的基本旨趣,对高校学生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度的学理探讨,将研究梳理为四个维度:一是话权的授予和获取;二是话轮的交替和转换;三是特质的界定;四是有限性和相对性的认识。围绕这四大中心问题,论文认为实现对话管理的逻辑前提是话语权的赋予和公共领域的确定;对话的运作机理是使参与对话的双方达成一定的共识;协商民主是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的核心特质;同时也明确了其适用的条件、范围、类型等。论文还对对话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问题的适用性进行实践探索。一方面,国外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另一方面,对照我国学生管理,通过具体、纵深和细致的案例分析,将对话管理实践定位在三个落脚点,即平等性对话管理、参与式对话管理、反思型对话管理,这是和第二章节中对话内涵的定位相呼应的。通过解读这些“原生态”的话语,审视分析学生管理中的对话技能。最后,论文对如何实现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给出一个初步的答案,即追求对话理想、融合对话主体、搭建对话平台、营造对话环境,最终走向对话的高校学生管理,此乃教育之使命。毋庸赘言,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变革的年代,通过学生管理模式的尝试创新,以此有助于高校学生们真正获得“成人的力量”,进而完成他们的人生转折,这也是我们共同的期待和希冀。
二、试论中学生必读书目的个性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中学生必读书目的个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2)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1.历史渊源 |
2.碎片化阅读泛滥 |
(二)文献综述 |
1.整本书阅读的概述 |
2.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访谈法 |
3.问卷调查法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一、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目标、理论依据及实施价值 |
(一)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目标 |
1.拓宽阅读范围,丰富精神世界 |
2.重温经典着作,提升鉴赏水平 |
3.探究语言特色,感受文字魅力 |
(二)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理论依据 |
1.教育学依据 |
2.心理学依据 |
3.课程标准依据 |
(三)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施价值 |
1.文学价值 |
2.教学价值 |
3.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
二、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一)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调查 |
1.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
2.学生问卷分析 |
(二)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问题分析 |
1.阅读方式从纸质走向屏幕 |
2.阅读行为从专注变为分散 |
3.阅读程度从深入变为浅表 |
三、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 |
(一)学校:提供制度保障 |
1.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学能力 |
2.制定适宜学生的阅读规划 |
3.开展讲座,家校联合 |
(二)教师:课上与课后相互配合 |
1.阅读方法 |
2.阅读步骤 |
3.批注阅读 |
(三)学生:展示与探讨阅读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整本书阅读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4)现代期刊视域下的青年导师朱光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0.2 逻辑线索 |
0.3 现代期刊的“青年氛围” |
第一章 文化引导 |
1.1 介绍新兴学科 |
1.2 介绍西方时事 |
1.3 介绍西方文化 |
第二章 学习引导 |
2.1 探索教学方法 |
2.2 读书和学习方法 |
2.3 文学引导 |
2.4 教育体制 |
第三章 人生导引 |
3.1 生活——职业、恋爱与交友 |
3.2 修养——理想的青年 |
3.3 入世——“自由主义者” |
结语:现代知识分子的岗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海底两万里》的名着导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缘起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名着导读编排特点与《海底两万里》的教学价值 |
第一节 统编本名着导读栏目的编排特点 |
一 统编本名着导读的编写理念 |
二 统编本名着导读的选文特点 |
三 统编本名着导读的结构特点 |
第二节 《海底两万里》的教学价值 |
一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二 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 |
三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
第二章 《海底两万里》的导读策略 |
第一节 读前指导的方法 |
一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
二 切实指导阅读方法 |
第二节 读中研讨的路径 |
一 聚焦学生的疑问 |
二 紧扣作品文体特征 |
三 设置专题进行探究 |
第三节 读后反馈的策略 |
一 展示学习成果 |
二 拓展延伸阅读 |
第三章 对《海底两万里》导读教学的反思 |
第一节 《海底两万里》导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
一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
二 关注文体的特殊性 |
第二节 《海底两万里》导读教学的优化建议 |
一 加强“版本意识” |
二 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和任务清单 |
三 开展多元评价 |
第三节 《海底两万里》的导读设计 |
一 读前指导课 |
二 读中研讨课 |
三 读后反馈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小学生借阅行为差异性研究 ——以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借阅数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读者借阅行为 |
2.1.1 读者借阅行为概念 |
2.1.2 读者借阅行为记录 |
2.2 行为学理论视野下的中小学生借阅行为 |
2.2.1 借阅需求 |
2.2.2 借阅动机 |
2.2.3 影响中小学生借阅行为差异的因素 |
2.3 K-means算法基本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 章 中小学生借阅行为实证研究 |
3.1 中小学生借阅行为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清洗 |
3.2 各学段读者分布及借阅量差异分析 |
3.2.1 中小学生借阅人数及借阅量差异 |
3.2.2 中小学生性别及借阅量差异 |
3.2.3 中小学生地区分布及借阅量差异 |
3.2.4 中小学生学校分布及借阅量差异 |
3.2.5 中小学生跨区借阅量差异 |
3.3 各学段读者借阅时间与借阅量差异分析 |
3.3.1 中小学生图书借阅量与星期的关系 |
3.3.2 中小学生图书借阅量与季度的关系 |
3.3.3 中小学生图书借阅量与月份的关系 |
3.4 各学段读者借阅倾向差异分析 |
3.4.1 中小学生借阅图书类别差异 |
3.4.2 中小学生借阅文学类图书差异 |
3.4.3 中小学生借阅分文学类图书的差异 |
3.4.4 中小学生专属借阅图书的差异 |
3.5 各学段读者借阅图书频次差异分析 |
3.5.1 中小学生借阅图书频次的聚类分析 |
3.5.2 中小学生借阅图书与基础阅读书目的差异 |
3.6 本章小结 |
第4 章 中小学生借阅行为的特征 |
4.1 中小学生借阅量特征 |
4.2 中小学生借阅时间特征 |
4.3 中小学生借阅内容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 章 中小学生借阅行为引导策略 |
5.1 分级引导策略 |
5.2 个性化引导策略 |
5.3 书单引导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 章 总结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林语堂的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缘起、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林语堂教育思想的时代检视 |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论 |
一、教育,立人是根本要务 |
二、教育,分数不足以代表学力 |
三、教育,培养知识鉴赏力和良好行为表现 |
第二节 以“快乐”为要义的教育观 |
一、快乐学习法 |
二、自由读写法 |
第三节 以“体制外”学习为追求的教育论 |
一、“自修”应成为人生的座右铭 |
二、社会就是大学堂 |
三、社会技能不容忽视 |
第四节 以培养人才为核心的高校管理观 |
第二章 林语堂的教育实践 |
第一节 教育及教育工作者实绩辑录 |
第二节 以师生互动为主题的课堂教学 |
一、生动活泼的上课形式 |
二、特殊的考试形式 |
第三节 以教材编写为创新突破口的英语教学实践 |
第三章 林语堂教育思想的来源解析及其与时代的呼应 |
第一节 林语堂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来源 |
一、思想来源 |
二、环境因素 |
第二节 林语堂教育思想的时代反思 |
一、丰富现代素质教育理论 |
二、促进素质教育的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人物课程思想传承是课程史研究职责 |
2.课程思想引领是课程改革的动力源泉 |
3.刘薰宇数学课程教学研究的独特贡献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1.人物课程思想史相关研究 |
2.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数学课程思想相关研究 |
3.数学家刘薰宇相关研究 |
4.已有研究整体特征述评 |
(五)研究理论基础 |
1.泰勒目标原理课程理论 |
2.古德莱德课程转化理论 |
3.媒介记忆理论 |
4.质化研究之扎根理论 |
(六)研究时间及核心概念界定 |
1.时间范围及阶段划分 |
2.课程思想及数学课程思想 |
(七)研究思路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研究工具 |
二、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形成发展 |
(一)1896-1919年:课程思想形成性要素奠基阶段 |
1.1896-1904年:家庭教育奠定课程思想形成性要素之基础 |
2.1904-1916年:基础教育积累对课程思想感性认识之材料 |
3.1916-1919年:高等教育推动教育教学知识与研究能力厚植 |
(二)1919-1930年:课程思想结构性要素塑造阶段 |
1.1919-1924年:春晖中学创办影响教育理念与开启教学研究 |
2.1924-1928年:厘清教育救国理想与重视教育中的个体价值 |
3.1928-1930年:在赴法研修与南洋游学中突破教育研究局限 |
(三)1930-1967年:课程思想整体结构系统论述阶段 |
1.1930-1937年:在立达学园课程建设中把握课程思想结构 |
2.1937-1951年:西南地区教育实践铸就为人品格与教学风格 |
3.1951-1967年:由课程教材独立生发出服务本土的课程思想 |
三、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呈现要素 |
(一)课程思想形成性要素 |
1.刘薰宇个人成长画像编码与整理分析 |
2.刘薰宇个人成长画像中课程思想要素 |
(二)课程思想的结构性要素 |
1.课程价值思想要素 |
2.课程目标思想要素 |
3.课程内容思想要素 |
4.课程组织思想要素 |
5.课程实施思想要素 |
6.课程评价思想要素 |
四、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逻辑结构 |
(一)课程价值立场:立足于人文精神 |
1.体现技术与人文面向 |
2.承担国家与文化责任 |
3.唤醒与回归人的本性 |
(二)课程目标表达:知识、思想与情意 |
(三)课程内容选择:直接与间接经验互动 |
1.课程内容设置符遵循程目标要求 |
2.课程内容构成体现动静融合观念 |
3.课程内容多元选择提供实施弹性 |
(四)课程组织体系:兼顾学生与学科 |
1.纵向课程调整由易到难排列,横向课程实行选科制补充分科制 |
2.初步呈现将学习者心理顺序与学科课程逻辑顺序相统一的倾向 |
3.课程体系以直线式编排为主,知识领域间渗透螺旋式编排思想 |
(五)课程实施变革:个性、平等与延伸 |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化学习,但指导性策略有待明确 |
2.呈现平等合作师生主体关系,但发掘学生能动性不足 |
3.将知识作为教学延伸点,但以课堂生成为生长点欠缺 |
4.重视知识技能、方法与态度,但对活动经验关注不够 |
(六)课程评价取向:关注目标与价值 |
1.评价视域融合性 |
2.评价标准多元性 |
3.评价主体开放性 |
五、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价值与当代启示 |
(一)刘薰宇课程思想及活动的对我国教育的价值 |
1.加速我国数学教育现代化进程 |
2.激发数学科普读物成长新动力 |
3.广泛深远地影响区域教育发展 |
(二)刘薰宇课程思想及实践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 |
1.坚持以儿童为本位的课程价值定位 |
2.指向本性生长与家国意识的课程目标 |
3.数学课程内容符号化与生活化融合 |
4.分科与综合课程在互动中走向整合 |
5.致力于原创性本土化的数学课程实施 |
6.构建立足人文教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
注释 |
参考文献 |
1.着作类 |
2.学位论文类 |
3.期刊类 |
4.其他类 |
附录 |
附录1:刘薰宇发表的数理类论文 |
附录2:刘薰宇发表的教育类论文 |
附录3:刘薰宇编写的着作 |
附录4:刘薰宇编着的教科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情况 |
致谢 |
(9)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课题研究切合课程改革的政策引领及时代要求 |
(二) 鲁迅作品教学的现实发展存在客观问题 |
二、研究综述 |
(一) 语文核心素养研究 |
(二)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研究 |
三、概念界定 |
(一) 语文核心素养 |
(二) 教学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学鲁迅作品的语言教学价值 |
一、多样的语言风格 |
二、灵活的语言运用 |
三、巧妙的修辞手法 |
第二章 中学鲁迅作品的思维教学价值 |
一、逻辑性思维 |
二、批判性思维 |
三、创造性思维 |
第三章 中学鲁迅作品的审美教学价值 |
一、独特的语言美 |
二、深沉的人性美 |
三、深刻的思想美 |
第四章 中学鲁迅作品的文化教学价值 |
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
二、对外国文化的借鉴 |
三、对新文化的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古老”的理论与迟到的追问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切入视角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既有研究与综合评价 |
第四节 内容架构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题界定与可能创新 |
第一章 高校学生管理的概述与现实问题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内涵概述 |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概念 |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体制架构 |
三、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分析 |
一、镜像写实: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
二、两种管理模式的特征分析 |
第三节 管理迷思背后的问题症结 |
第二章 对话理论及其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洞悉对话——一个未竟的话题 |
一、对话的历史源流与缕析 |
二、对话的本体旨趣和多重意蕴 |
三、对话理论共性总结 |
第二节 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应然性:对话的应有旨意 |
二、必然性: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
三、现实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诉求 |
四、可能性:高校学生主体的出场 |
第三节 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和基础 |
一、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 |
二、对话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应当基于学生立场 |
第四节 本研究中“对话”的定位 |
一、对话是一种关系:平等性、主体间性 |
二、对话是一种行动:协同参与、共有共享 |
三、对话是一种反思:能动建构、探究反省 |
第三章 对话理论视域中高校学生管理的深度考量 |
第一节 逻辑前提:话语权和公共领域 |
一、第一要义:话语权 |
二、第二要义:公共领域 |
第二节 运作机理:从差异到共识 |
一、提出问题 |
二、表达倾听 |
三、话语理解 |
四、话语接受 |
五、对话循环 |
第三节 核心特质:协商民主 |
一、对话与民主的内在联系 |
二、作为民主新范式的协商民主 |
三、高校学生对话管理与协商民主 |
第四节 合理限度:对话管理的有限性与相对性 |
一、对话资质问题 |
二、对话事项问题 |
三、对话情境问题 |
第四章 对话理论视域中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运作 |
第一节 他者之鉴:国外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 |
一、各国实践样态 |
二、对话运用特点 |
三、所获相关启示 |
四、综合案例分析 |
第二节 实践运作: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的落脚点考察 |
一、平等性对话管理 |
(一)什么是平等性对话 |
(二)为什么要建立平等性师生关系 |
(三)平等性对话的主要形式 |
(四)典型性案例分析 |
二、参与式对话管理 |
(一)什么是参与式对话 |
(二)为什么参与 |
(三)参与式对话的主要形式 |
(四)典型案例分析 |
三、反思型对话管理 |
(一)什么是反思型对话 |
(二)为什么反思 |
(三)反思型对话的主要形式 |
(四)典型案例分析 |
第三节 优选路径:高校学生对话管理的技能分析 |
一、对话方式的选择 |
二、对话原则的确立 |
三、对话策略的选择 |
四、对话词句的运用 |
第五章 走向对话的高校学生管理 |
第一节 管理目标:实现对话式生存 |
一、对话式认知是基础 |
二、对话式实践是关键 |
三、对话式生存是根本 |
第二节 管理主体:建设多元参与的对话共同体 |
一、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
二、其他管理者的协同化支持 |
三、学生群体的自我治理 |
第三节 管理方式:采用刚柔并济的组合模式 |
一、建立符合对话精神的协商模式 |
二、建立符合法治精神的制度模式 |
第四节 管理环境:创设良好的对话渠道 |
一、搭建多元化的对话平台 |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结语 且行且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试论中学生必读书目的个性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俯仰两无愧 ——夏丐尊、叶圣陶1930年代课外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D]. 黄依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研究[D]. 姜烨.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研究[D]. 黄雅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4]现代期刊视域下的青年导师朱光潜[D]. 秦瑞. 山西大学, 2021
- [5]《海底两万里》的名着导读教学研究[D]. 陈鑫.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中小学生借阅行为差异性研究 ——以上海市公共图书馆借阅数据为例[D]. 李晋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林语堂的教育思想研究[D]. 林绯璠.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研究[D]. 葵子彤.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研究[D]. 夏彩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对话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 蒋叶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