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起断路器断口均压电容器引起的串联谐振(论文文献综述)
葛国伟,程显,李鑫,杜帅,廖敏夫,邹积岩[1](2021)在《串联专用自均压真空灭弧室探讨》文中认为紧凑型均压配置是罐式多断口真空断路器的迫切需求,为解决罐式结构绝缘空间小和电压分布不均等问题,基于均压屏蔽罩、环形陶瓷电容和固封集成等技术,提出串联专用自均压真空灭弧室结构,环形陶瓷电容器并联于真空灭弧室主屏蔽罩中封环处,实现主屏蔽罩悬浮电位均压,同时可用于断口间均压控制。通过电场分析与优化得到一体化新结构的绝缘配置,建立新结构动态电荷补偿后的自均压等值电路,分析了主屏蔽罩吸附电荷和触头间隙弧后电荷之间的动态电荷补偿对动态自均压的作用基本原理。研究表明:串联专用自均压真空灭弧室可实现串联断口、主屏蔽罩静动态均压,进而提高内外部绝缘强度,初步说明串联专用自均压真空灭弧室的可行性,为超高压紧凑型罐式多断口真空断路器串联用真空灭弧室设计提供新的结构和思路。
向常圆[2](2020)在《基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自动均限流技术的限流器运行工况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供电负荷大幅增加,目前500kV电网中心节点的短路容量不断增大,当发生短路故障时电流可能超过断路器的开断裕度,使得断路器无法有效切除故障,从未导致更多区域的停电事故,严重威胁电网运行安全。为解决500kV电网发展过程中短路电流过大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High Coupled Split Reactor-HCSR)自动均限流技术的限流器。限流器中高耦合电抗器及其两端、臂间、对地存在的分布电容,将对断路器开断过程中断口瞬态恢复电压(Transient Recovery Voltage-TRV)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实现基于HCSR自动均限流技术的限流器的工程应用,需要根据详细系统条件,搭建仿真模型,针对系统发生各种类型短路故障时断路器开断过程中的TRV特性进行仿真计算,对特殊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为限流器的设备研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分析了HCSR限流器的结构及限制短路电流的工作原理,研究了限流器的耦合系数、电抗值、分布电容的参数计算公式,将其开断过程按照技术特点分为均流开断和限流开断,并分别推算出两台断路器的断口电压时域表达式。均流开断条件较为宽松,限流开断时的暂态电流和暂态电压与限流器耦合电感和分布电容密切相关。本文搭建HCSR限流器的电路仿真模型,依托500kV纵江-莞城线路短路电流超标的典型实例,对限流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提出要求。根据限制短路电流效果、对系统潮流分布和安全稳定性影响,提出限流器的额定参数、过负荷能力、短路电流耐受能力、过电压及抑制措施等关键技术要求。本文仿真验证了采用了限流器的系统的故障清除电磁暂态过程。针对不同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分析投运HCSR限流器的运行效果和对系统过电压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开断过程、限流器结构、分裂电抗器参数、断路器截流等对HCSR开断效果的影响。由仿真结果可知,限流器的断路器限流开断时,后动作断路器TRV存在超标的情况,在断路器断口并联氧化锌避雷器可以有效抑制TRV峰值,在串联电抗器两端并联电容器可以有效降低TRV的上升率;安装HCSR限流器对系统过电压的影响较小且未超过标准允许范围。
凌正茂[3](2019)在《基于变频串联谐振的交流耐压试验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需求量大、安全稳定性要求高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交流耐压试验是检验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绝缘最有效的试验方法,所以在电气设备经过运输和设备安装以及常规试验合格后,应通过交流耐压试验验证其设备在制造及运输环节可能存在的绝缘缺陷。传统的工频试验变压器体积重、容量小、安全性差,已无法满足GIS、交流聚氯乙烯电缆等容量非常大的电器设备的要求。针对此,急需研制并推广新型用于耐压的试验设备。本文介绍了调感式、调容式、变频式三种串联谐振装置的原理及特点,并通过对三种类型串联谐振装置的比较,发现变频式串联谐振装置的体积小、容量低、安全性优等诸多优点,更容易满足现场的需求。介绍了变频串联谐振装置的结构及常见装置参数,结合工程实际,利用变频串联谐振装置在各种电气设备交流耐压试验中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应用变频串联谐振装置开展电气设备交流耐压试验应当注意哪些事项。由于变频串联谐振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问题,比如,品质因数低等,并对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源展开分析,有针对性提出改善建议。实践表明,变频串联谐振装置可应用于很多场合中,且具有安全性强、试验容量要求不高等特征,故变频串联谐振装置适合全面推广使用。
肖智彬[4](2019)在《面向潜供电弧抑制的并联电容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增强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单相自适应重合闸在高压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特高压输电系统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潜供电弧能否及时熄灭对于单相自动重合闸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应用较为普遍的潜供电弧抑制措施为并联高抗带中性点小电抗和快速接地开关,存在抑制效果不佳、控制系统复杂及调节不灵活等问题。断路器并联电容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新型抑弧技术,研究其对电力系统机电暂态特性的影响,对于并联电容的普及应用具有理论意义和技术价值。本文首先通合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线路,建立理论与仿真模型,采用等效电路法和向量分析:得出故障位置的潜供电流、恢复电压的数学关系。利用EMTP仿真分析恢复电压上升率和潜供电弧熄灭时间,得出并联电容对于平缓上升率和缩短熄灭时间有一定作用,且两者下降趋势基本一致,有利于潜供电弧零休熄灭。进一步研究其他因素对恢复电压上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线路结合自身参数安装并联电容能使其达到最小值,通过仿真分析与理论取得较好一致性。其次阐述了断路器并联电容的结构模型和拓扑原理,对于含并联电容的简单电力系统,分析了其在单相接地故障下系统内部故障电流流向,并基于等面积定则详细研究了其暂态变化过程。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单机-无穷大系统和IEEE典型3机9九节点系统的仿真模型,分别针对有无断路器并联电容和不同切除时间下安装不同电容量的并联电容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安装断路器并联电容能有效减小功角曲线的摇摆幅度和衰减周期,增大极限切除角度,有利于使系统瞬态过程快速恢复稳定。本文还就并联电容对特高压双断口断路器开断特性的影响机理开展了重点研究,依托我国实际特高压输电线路建立一种单相接地故障下的等效模型分析电路,得出加装并联电容前后特高压双断口断路器的瞬态恢复电压及其上升率的计算方程。建立并联电容等效模型,针对长线路故障、近区故障和出线故障下断路器的电压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在长线路故障和出线故障下断路器恢复电压上升率随并联电容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减小趋势,在近区故障下呈指数减小趋势,仿真计算与理论分析取得很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特高压断路器加装并联电容有助于增强断路器开断性能,有利于潜供电流迅速过零,从而提高特高压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作为特高压断路器试验和设计时的分析基础和理论依据。
张晓莉[5](2019)在《多断口真空断路器自均压灭弧室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断路器是关乎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由于真空间隙的饱和效应,若想通过增加真空间隙距离来提高真空断路器的电压等级十分困难,使得真空断路器多应用于低压领域。因此,国内外学者将目光转向了多断口真空断路器的研究,通过将多个真空短间隙串联在一起,来获得更高的开断能力。然而,受到杂散电容的影响,多断口真空断路器各个断口间存在电压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为了弱化杂散电容的影响,使多断口真空断路器的电压分布更加均匀,当下工程实践中多采用并联均压电容的方式来改善电压分布。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断口真空断路器自均压灭弧室的设计,通过将灭弧室外壳的材料改为电容器用高介电陶瓷材料,增大灭弧室的等效自电容,进而使断路器的电压分布均匀。该方法旨在达到并联均压电容的分压效果的前提下,节省更多的空间,获得更高的经济性。对此,本文从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的静动态分压机理出发,分析了电压分布不均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体式和可拆卸式自均压灭弧室的设计思路。通过Solidworks对两种思路的模型进行了搭建,并应用Ansoft对两种模型下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的静电场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设计思路理论上的可行性。接着,本文对BaTiO3基和SrTiO3基两类典型的电容器用高介电陶瓷材料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以工业使用的两种BaTiO3基和两种SrTiO3基粉体为原料通过在实验室进行成型、排胶、烧成、表面金属化等工艺流程,制备了四种陶瓷电容样品。通过对不同温度及不同频率下的四种样品的电容值、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得到各种样品的介温特性和介频特性;通过高压交流击穿场强测试得到样品的耐压强度。根据样品介电性能测试的结果,选出最适合本课题设计的材料,并采用该材料制造出相应尺寸的环形陶瓷样品。通过对环形陶瓷样品介温特性、介频特性及高压介损测量,得到了样品的电气性能参数,分析了其性能上的优势与不足。最后,通过静态分压试验,验证了所制环形陶瓷样品可提升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的电压分布均匀性,为进一步研究一体式自均压灭弧室奠定基础。
黄江岸,张欢,张进,唐清林[6](2018)在《高压断路器断口电容介损数据异常的分析与检修策略制定》文中指出本文针对在220 kV民丰变电站发现的604、616断路器断口电容介损数据异常情况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试验及数据分析。对电容量变化相对值最大的003号断口电容进行了解体检查及故障查找。并根据以上的试验数据分析提出了疑似存在缺陷的3台断口电容的故障处理建议,制定了检修策略。
黄超信[7](2017)在《含恒流充电功能的126kV永磁真空断路器智能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对断路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126kV永磁真空断路器智能控制技术开展研究,设计了储能电容的恒流充电电源和断路器的同步控制系统。论文工作有助于促进电力设备智能化的发展。根据永磁操动机构对储能电容器的工作性能需求,进行了电容器的恒流充电电源设计,主拓扑结构采用串联谐振电路(SRC)。分析了串联谐振电路的三种工作模式,对断续模式下的稳态工作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到了谐振电流、谐振电容电压、负载电容电压等变量与谐振次数的函数关系。通过对串联谐振电路进行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充电电路的参数和硬件电路。针对126kV永磁真空断路器智能化控制要求,设计了整套智能控制装置。硬件系统主要包括DSP最小系统模块、数据采样和处理模块、分合闸驱动模块、过零检测模块和通信模块,软件部分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程序、同步分合控制程序、通信程序、上位机程序等。基于126kV永磁真空断路器样机,搭建了同步控制实验平台并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储能电容的充电控制、分合闸的线圈电流检测、上位机的通信和状态监测、同步分合闸操作等,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满足设计需求。
李乾坤[8](2016)在《直流输电交流滤波器用断路器特殊性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因其技术和经济上的独特优势,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和大区域联网方面取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换流站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承担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或者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作用,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换流站需要装设各种型号的交流滤波器用于就近滤除换流器在整流或者逆变过程产生的谐波。同时,补偿换流过程消耗的无功功率。当直流功率变化时,控制系统根据无功功率的要求自动投切交流滤波器。论文通过对一起±800kV某换流站投切交流滤波器用断路器发生爆炸进行分析,结合现场观察和返厂解体检查,分别对故障断路器进行内绝缘和外绝缘试验,验证了此次断路器发生爆炸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为避免这样事故的再次发生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论文分析了高压换流站投切交流滤波器用断路器的特殊性能,为本故障断路器设计了内绝缘和外绝缘试验。内绝缘主要对断路器的触头、喷口和灭弧室进行试验,发现弧触头材质、制造工艺不佳,开断过程中弧触头烧蚀产生的杂质及装配过程中遗留的金属异物会引起灭弧室内部电场畸变。外绝缘主要对断路器进行介质损耗及电容量试验、直流泄漏电流试验、交流耐压试验和交-直流叠加试验等。通过直流泄漏电流试验发现断路器两断口处绝缘电阻偏差的原因为表面污秽所致,对其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发现试验合格,但由于高压换流站投切交流滤波器用断路器开断过程中存在交直流混合的状况,特对该故障断路器进行了交直流耐压试验,这也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发现表面污秽影响断路器断口处直流电压的分布,是导致断路器外绝缘闪络的主要原因,并对其提出了采取喷涂RTV的反措。
文峰,谭宁[9](2014)在《某变电站500 kV均压电容器介质损耗超标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某变电站500 kV断路器均压电容器的介质损耗试验,发现部分运行中的油纸式断路器电容器在10 kV下介损值不合格,而在额定电压下的高电压介损值却合格的现象。
彭翔,陈禾,夏谷林,陈伟,黄昉,张飚[10](2012)在《500kV断路器并联电容器的现场高电压介质损耗测量》文中认为断路器电容器电容及介损测量是保证断路器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场测量存在感应电严重干扰的问题,而且目前出现越来越多500kV断路器电容器按照南网预试规程10kV测试电压下介损值超标,而返厂测试又合格的情况。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对改变试验电源频率来实现对现场感应电干扰的屏蔽、电容器介损随电压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采用异工频试验电源和提高试验电压的方法来进行电容器电容及介损测量;基于上述测量方法,本文提出几种常用的现场试验方案,并分析了它们的适用范围;随后在柳东变电站对某500kV断路器电容器进行了现场电容及介损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电容器介损值随电压升高而减小,改变试验电压频率能有效屏蔽现场感应电的干扰,采用改进的试验方法能有效地解决现场断路器电容器测量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二、一起断路器断口均压电容器引起的串联谐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断路器断口均压电容器引起的串联谐振(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自动均限流技术的限流器运行工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采用短路电流限制措施 |
1.2.1 调整电网结构 |
1.2.2 变更系统运行方式 |
1.2.3 装设限制电流设备 |
1.3 更换大容量断路器 |
1.3.1 真空断路器和六氟化硫断路器 |
1.3.2 并联断路器 |
1.4 基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的并联断路器开断方法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高耦合电抗器的限流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 限流器结构 |
2.1.1 绕组线圈 |
2.1.2 层间分布电容 |
2.1.3 匝间分布电容 |
2.1.4 对地电容 |
2.2 限流器短路开断过程原理分析 |
2.2.1 均流开断 |
2.2.2 限流开断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耦合电抗器的主要技术要求 |
3.1 系统条件 |
3.2 高耦合电抗器的感抗 |
3.2.1 单臂电抗 |
3.2.2 支路间耦合系数 |
3.3 高耦合电抗器的分布电容 |
3.4 高耦合电抗器的过负荷能力 |
3.5 高耦合电抗器的短路电流耐受能力 |
3.6 高耦合电抗器的过电压及抑制措施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高耦合电抗器的限流器对线路断路器开断瞬态的影响 |
4.1 断路器瞬态恢复电压相关标准 |
4.2 装设限流器的线路研究条件 |
4.3 开断方式对线路断路器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 |
4.3.1 并联断路器均流开断 |
4.3.2 并联断路器限流开断 |
4.4 故障位置对断路器断口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 |
4.5 限流器不同结构对断路器断口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 |
4.6 高耦合电抗器耦合系数对断口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 |
4.7 高耦合电抗器分布电容对断口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 |
4.8 断路器截流对断口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 |
4.9 装设高耦合分裂电抗器限流器的500kV线路断路器瞬态恢复电压问题的对策 |
4.9.1 断路器断口装设MOV对TRV峰值的抑制 |
4.9.2 并联电容器对TRV上升率的抑制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采用基于高耦合电抗器的限流器对系统过电压的影响 |
5.1 限流器对工频过电压的影响 |
5.2 限流器对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影响 |
5.3 限流器对线路合闸操作过电压的影响 |
5.4 限流器对线路间感应电压感应电流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变频串联谐振的交流耐压试验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串联谐振设备工作原理 |
1.2.2 各种串联谐振设备分类 |
1.2.3 各种串联谐振设备区别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调频式串联谐振设备的原理及构成 |
2.1 调频式串联谐振设备的工作原理 |
2.2 主要构成部分 |
2.2.1 调频工作电源 |
2.2.2 升压中间变压器 |
2.2.3 谐振电抗器 |
2.2.4 高压电容分压器 |
2.3 常见变频串联谐振设备的参数 |
2.4 小结 |
第三章 调频式串联谐振交流耐压试验要求及方法 |
3.1 试验要求 |
3.1.1 耐压值 |
3.1.2 耐压时间 |
3.1.3 加压方式 |
3.1.4 老练电压试验 |
3.1.5 加压程序 |
3.2 试验方法 |
3.2.1 电抗器选择 |
3.2.2 参数的估算 |
3.2.3 中间升压变压器变比的选择 |
3.2.4 低压电源的选用 |
3.2.5 试验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
3.3 小结 |
第四章 调频式串联谐振耐压设备的应用及分析 |
4.1 调频式串联谐振耐压设备在各类设备耐压试验中的应用 |
4.1.1 SF6 断路器耐压应用 |
4.1.2 电流互感器耐压应用 |
4.1.3 配电装置耐压应用 |
4.1.4 GIS耐压应用 |
4.1.5 变压器中性点耐压试验应用 |
4.1.6 交流聚乙烯电缆耐压试验应用 |
4.1.7 罐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工频持续电流试验 |
4.2 影响串联谐振品质因数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
4.2.1 试品电容量对品质因数的影响 |
4.2.2 电抗器组合方式对品质因数的影响 |
4.2.3 试验回路引线对品质因数的影响 |
4.2.4 电抗器的均压分布对品质因数的影响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高压电气设备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参考值 |
附录二 交联聚乙烯电缆电容参数 |
(4)面向潜供电弧抑制的并联电容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潜供电弧抑制措施研究背景 |
1.1.2 断路器并联电容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 |
1.2.1 并联电容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2 断路器瞬态工作条件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于并联电容的潜供电弧抑制措施研究 |
2.1 双断口断路器等效电路 |
2.2 断路器并联电容对潜供电弧的影响 |
2.2.1 考虑断口并联电容的线路模型 |
2.2.2 并联电容对潜供电流的影响 |
2.2.3 并联电容对恢复电压的影响 |
2.3 断路器并联电容对恢复电压上升率的影响 |
2.3.1 作用机理 |
2.3.2 其他因素对恢复电压上升率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并联电容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影响研究 |
3.1 理论分析 |
3.1.1 故障电流分析 |
3.1.2 系统等值电路分析 |
3.1.3 等面积扩展定则分析 |
3.2 仿真计算 |
3.2.1 单机简单系统 |
3.2.2 多机复杂系统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并联电容对断路器开断性能影响研究 |
4.1 断路器开断瞬态恢复电压TRV的标准 |
4.1.1 断路器TRV标准 |
4.1.2 仿真模型 |
4.2 并联电容对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 |
4.2.1 断口未加装并联电容 |
4.2.2 断口加装并联电容 |
4.3 不同故障工况下并联电容对TRV的影响 |
4.3.1 长线路故障(LLF) |
4.3.2 近区故障(SLF) |
4.3.3 出线故障(BTF)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多断口真空断路器自均压灭弧室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多断口真空断路器研究现状 |
1.3 多断口真空断路器均压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并联均压电容 |
1.3.2 其他均压措施 |
1.3.3 现有措施的不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多断口真空断路器自均压灭弧室设计思路 |
2.1 多断口真空断路器分压机理 |
2.1.1 静态分压机理 |
2.1.2 动态分压机理 |
2.2 自均压灭弧室设计原理 |
2.3 基于Ansoft的电场仿真分析 |
2.3.1 自均压灭弧室电场仿真分析 |
2.3.2 多断口真空断路器静态分压仿真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自均压灭弧室外壳材料的制备 |
3.1 钙钛矿型材料结构与性能 |
3.1.1 钙钛矿结构 |
3.1.2 BaTiO_3 基陶瓷介电材料 |
3.1.3 SrTiO_3 基陶瓷介电材料 |
3.1.4 BaTiO_3和SrTiO_3 的改性 |
3.2 高压电子陶瓷生产工艺 |
3.2.1 配料计算 |
3.2.2 备料工艺 |
3.2.3 成型工艺 |
3.3 高压陶瓷介电材料的实验室制备 |
3.3.1 干压成型 |
3.3.2 排胶和烧成 |
3.3.3 表面金属化 |
3.4 本章小结 |
4 自均压真空灭弧室外壳材料的介电性能测试 |
4.1 陶瓷介电材料基本电学性能 |
4.1.1 电导率 |
4.1.2 介质极化 |
4.1.3 介质损耗 |
4.1.4 绝缘强度 |
4.2 材料电气性能测试 |
4.2.1 频率特性测试 |
4.2.2 温度特性测试 |
4.2.3 交流击穿场强测试 |
4.3 材料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5 自均压灭弧室用环形陶瓷电气性能测试 |
5.1 样品电气性能测试 |
5.1.1 频率特性测试 |
5.1.2 温度特性测试 |
5.1.3 高压介损测试 |
5.2 样品静态均压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高压断路器断口电容介损数据异常的分析与检修策略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断口电容的均压原理 |
2 缺陷发现过程及试验数据分析 |
3 解体检查 |
4 检修策略 |
5 结束语 |
(7)含恒流充电功能的126kV永磁真空断路器智能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永磁操动机构原理 |
1.2.1 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 |
1.2.2 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 |
1.3 同步控制技术 |
1.3.1 同步控制技术原理 |
1.3.2 延时时间计算策略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1.5 论文主要内容及各章节安排 |
第2章 储能电容充电电源设计 |
2.1 电容器充电技术背景 |
2.1.1 线性充电法 |
2.1.2 谐振充电法 |
2.1.3 高频充电法 |
2.2 串联谐振充电电路的理论分析 |
2.2.1 串联谐振电路的理论基础 |
2.2.2 串联谐振充电电路的工作模式概述 |
2.2.3 串联谐振充电电路的工作模式分析 |
2.3 充电电路的仿真分析与参数设计 |
2.3.1 仿真分析 |
2.3.2 谐振参数设计 |
2.4 SRC充电电源的设计 |
2.4.1 前级电路设计 |
2.4.2 功率开关管的选择 |
2.4.3 谐振腔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126kV永磁真空断路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
3.1 126kV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
3.1.1 控制系统设计思路 |
3.1.2 控制系统总体框架 |
3.2 126kV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2.1 DSP的最小系统模块 |
3.2.2 数据采样电路 |
3.2.3 分合闸驱动电路 |
3.2.4 过零检测电路 |
3.2.5 通信模块电路 |
3.3 126kV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3.3.1 下位机软件整体设计 |
3.3.2 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3.3.3 同步分合控制程序设计 |
3.3.4 通信程序设计 |
3.3.5 上位机软件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控制系统实验研究 |
4.1 硬件实验平台 |
4.2 电容充电实验 |
4.3 实验系统调试 |
4.4 同步分合闸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直流输电交流滤波器用断路器特殊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工作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3 研究工作基础 |
第二章 SF_6断路器的性能 |
2.1 SF_6断路器的定义 |
2.2 SF_6气体物理特性 |
2.3 SF_6断路器灭弧性能 |
2.4 SF_6断路器动作原理和灭弧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断路器故障情况及原因分析 |
3.1 故障简述及处置情况 |
3.2 保护动作分析 |
3.2.1 故障保护录波图分析 |
3.2.2 三相不一致保护动作分析 |
3.2.3 失灵保护动作分析 |
3.3 现场检查及返厂解体情况 |
3.3.1 现场设备受损情况 |
3.3.2 返厂解体情况 |
3.4 事故原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断路器内绝缘实验 |
4.1 弧触头材质分析 |
4.1.1 弧触头材质 |
4.1.2 弧触头材质金相分析 |
4.1.3 铜钨含量分析 |
4.1.4 铜钨部分硬度 |
4.2 喷口材质分析 |
4.2.1 喷口材质 |
4.2.2 喷口均匀度分析 |
4.2.3 耐烧蚀性分析 |
4.3 灭弧室电场试验 |
4.3.1 有限元法 |
4.3.2 分析软件 |
4.3.3 试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F_6断路器外绝缘实验 |
5.1 断路器单断口瓷套外表面电场仿真 |
5.1.1 仿真模型 |
5.1.2 仿真结果 |
5.1.3 仿真结果分析 |
5.2 微水试验 |
5.3 介损和电容量试验 |
5.3.1 介质损耗角测量的原理及意义 |
5.3.2 试验分析 |
5.4 直流泄漏电流试验 |
5.4.1 试验原理 |
5.4.2 试验步骤 |
5.4.3 试验结果分析 |
5.5 交流耐压试验 |
5.5.1 交流耐压试验原理 |
5.5.2 串联谐振法原理 |
5.5.3 交流耐压试验步骤 |
5.5.4 试验结果分析 |
5.6 交直流耐压试验 |
5.6.1 试验步骤 |
5.6.2 试验结果 |
5.7 机械特性试验 |
5.7.1 机械动作特性试验 |
5.7.1.1 机械动作时间的测量 |
5.7.1.2 机械动作试验结果分析 |
5.7.2 回路电阻试验 |
5.7.2.1 回路电阻试验原理 |
5.7.2.2 回路电阻试验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A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9)某变电站500 kV均压电容器介质损耗超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原理 |
1.1 断路器电容器的作用[1] |
1.2 断路器电容器介质损耗产生的原因及tanδ的构成 |
1.3 Garton效应 |
2 实例分析 |
3 结束语 |
四、一起断路器断口均压电容器引起的串联谐振(论文参考文献)
- [1]串联专用自均压真空灭弧室探讨[J]. 葛国伟,程显,李鑫,杜帅,廖敏夫,邹积岩. 电网技术, 2021(04)
- [2]基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自动均限流技术的限流器运行工况研究[D]. 向常圆.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20(03)
- [3]基于变频串联谐振的交流耐压试验分析及应用研究[D]. 凌正茂.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4]面向潜供电弧抑制的并联电容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研究[D]. 肖智彬. 湖南大学, 2019(06)
- [5]多断口真空断路器自均压灭弧室特性研究[D]. 张晓莉.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6]高压断路器断口电容介损数据异常的分析与检修策略制定[J]. 黄江岸,张欢,张进,唐清林.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18(05)
- [7]含恒流充电功能的126kV永磁真空断路器智能控制系统研究[D]. 黄超信. 东南大学, 2017(04)
- [8]直流输电交流滤波器用断路器特殊性能分析[D]. 李乾坤.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9]某变电站500 kV均压电容器介质损耗超标分析[J]. 文峰,谭宁. 贵州电力技术, 2014(10)
- [10]500kV断路器并联电容器的现场高电压介质损耗测量[A]. 彭翔,陈禾,夏谷林,陈伟,黄昉,张飚. 广东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2年获奖优秀科技论文集,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