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型盆栽苏铁露地越冬法(论文文献综述)
林舒琪[1](2020)在《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从历史文献研究和现状植物调查两方面着手,对圆明园九州景区的植物景观原真性展开分析和研究,并为九州景区遗址保护与植物展示工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6类圆明园相关文档和图档资料,总结其历史盛期时主要的植物种类、植物景观意境、植物配置模式等内容,整理出约有160种或品种的植物圆明园盛期植物种类表,总结出全园历史盛期的基调树种。对《花果树木价值清单》定种中有争议和模糊定种的15种或品种植物如刺松、马英花、千松、柏树、柏松、槟子、沙果树、探春花、黄海棠、欧栗子以及笔者提出疑议的罗汉松、佛梅花、红白丁香、白樱桃、万寿带进行了详细考据和论证定种。在御制诗文方面,与前人研究对比,本文新发现约21种植物种类且对各植物出现频次、种植位置、配景植物等进行了统计。在图档史料研究方面,本文纠正了前人辨析《圆明园四十景图》翻拍绢本中的色差等问题,根据电子版原件开展植物图像辨析研究,辨析出植物55种。对很有可能是表现清帝在圆明园的生活场景的《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和《清院画十二月令图》首次展开植物种类辨析,识别出43种植物。对圆明园全园现状植被资源展开系统调查,对九州景区的植被展开物种调查,样方调查和特殊调查。全园植被现状调查共统计到743种及品种,比历年普查平均多500种以上,其中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沉水植物的调查是几乎是同类普查所没有的,对野生植物的调查也更为详细。九州景区共统计到九州景区共统计到150种和品种的植被。根据该区样方调查统计植被相对重要值等指标,分析景区优势种。从遗址安全、遗址保护方面考虑,统计九州景区死亡乔木和对遗址有威胁乔木并展开相应分析。将全园特别是九州景区现状植被情况与历史盛期植物景观展开对比,得出九州景区木本植物种类原真性为13%-27%。在乔木优势种方面,大部分次级景区具有一定的原真性,但部分树种如刺槐、毛白杨、白蜡、‘紫叶’李等不宜作为优势种出现。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植物景观的原真性展示角度出发,对圆明园全园植物景观提出控制性建议,对九州景区植物景观提出包括历史植物景观展示以及对死亡乔木、威胁遗址乔木处理方案在内的具体建议。
尹悦[2](2020)在《西安地区低维护花境营造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后,西安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展生态节约型园林。花境作为一种较新颖的植物造景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在西安地区推广应用。但由于西安花境在选材和设计上对当地气候特点考虑不够周全,营建时也倾向于投入高成本、高维护来获得好的装饰和景观效果。因此该研究基于西安花境应用现状问题及城市发展需求,探讨低维护花境的营造方法,其对于改善西安城市生态环境、构建节约型城市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在原有花境概念基础上提出了低维护花境的概念,通过比较研究和相关设计理论分析对低维护花境基础理论进行梳理。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总结花境在西安的应用现状问题。在剖析西安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建立筛选体系对调查中的花境植物进行筛选,并针对西安气候特点,遵循低维护的设计理念从选材、设计、维护等方面探讨如何营造低维护花境,同时结合城市绿地不同生境类型提出不同的配置模式,最后将理论结合实践,用设计实践检验上述理论。该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建立了低维护花境植物筛选体系,从159种植物中筛选出21种作为主推低维护花境植物,从观赏期、生态习性、高度等设计角度对其分类总结。第二,结合西安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在原有花境设计基础上提出花境群落分层设计的种植方法,形成以“结构层—季相主题层—镶嵌层—地被覆盖层”为主的西安地区低维护花境群落结构模式,并从群落结构、平面、立面、季相、色彩等方面阐述其具体设计方法。第三,将西安城市绿地按生境类型分为五类,总结出不同生境下的低维护花境推荐植物及配置模式。第四,在原有管理基础上提出低维护花境的管理措施,即减少人为干预,顺应植物自然生长,结合气温变化控制浇水频率、铺设有机覆盖物,提高植物群落稳定性。
王懿洁[3](2019)在《温室农业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句容丁庄葡萄主题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大力倡导三产融合、振兴乡村的背景下,涌现出形形色色的温室农业主题园区。经过这些年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园区也呈现出发展良好的势头。然而随着园区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上却是良莠不齐,出现了经济效益低下、体验性不足、缺乏特色的问题。竞争不断增加,如何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实地调研,思考如何通过项目的规划设计,打造园区特色亮点,可以打破以上所述困境。通过资料查阅,对温室农业主题公园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归纳。首先厘清了温室农业主题公园的相关概念,分析其特征和分类,并对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进行了梳理,继而针对温室农业主题园区的规划设计展开了温室条件及主题挖掘表达两方面的策略总结。在温室条件的限制下,应当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及温室调控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在分隔、对景、对比、意境、尺度方面进行详细设计,通过光照、水分、土壤、温度四个条件指导下选择耐旱耐阴的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农业主题的选择应当着眼于当地特色产业产品及相关农耕文化并侧重当地人文、历史资源挖掘,通过显性表达或语言表达、符号表达这两种隐性表达方式传达主题。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查阅,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三个温室农业主题公园案例,分别是太仓现代农业园现代农业展示馆、南和农业嘉年华创意风情馆和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植物冷室。从区位规模、主导功能、共性特性、优势劣势等方面进行归纳对比和总结。最后,对句容丁庄葡萄主题园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前期调研,用swot分析法总结出项目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公园的营建。挖掘场地文脉,从空间布局和细节体现上处处呼应主题。通过体验性项目的设置:调动起游客的游园兴趣。该实证研究项目可以为我国温室农业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满丽[4](2019)在《北京室外少见的植物 何以在世园会安家》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备受瞩目,这样一个园艺盛会,令我们学植物专业的人心驰神往。5月世园会一开,我就读的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观赏中心各课题组就来到世园会。世园会上有来自国内国外的植物1200种,其中有7种植物令我印象深刻,这些植物在北京室外很少见,它们原本并不适合生长于北京这样地区的气候,那么这些植物何以在世园会安家呢?
杜旻昱[5](2017)在《南昌主城区屋顶绿化植物景观评价与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和公众追求绿色生态的当今时代,屋顶绿化作为一种集约的绿化、美化方式,已成为改善城市环境及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应有之义。本研究对南昌主城区屋顶绿化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植物的物种组成、观赏特性、应用频度、生长状况、物种多样性及配置结构,并归纳为花园式和简单式屋顶绿化类型,分别加以植物配置景观评价和适应性研究,得出适宜南昌地区屋顶绿化的植物种类,优选植物配置模式,旨在为屋顶绿化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南昌“森林城乡、花园城市”的目标实现。研究结果如下:1.共调查南昌主城区28个经绿化的屋顶。物种组成上记录到隶属52科86属的119种植物(见附录1),乡土植物65种,乔木、灌木、草本、藤本与竹类种数之比为44:39:26:6:4,常绿与落叶木本之比为55:34;观赏特性上,观叶、观花和观株形类最多,观果类次之,观枝类较少;应用频度上,桂花、红枫和日本晚樱等乔木,红花檵木、杜鹃花、红叶石楠和金森女贞等灌木及狗牙根和结缕草等草本是南昌屋顶绿化的常用种;生长状况上,植物总体长势较好,生长优良的种类占81.5%;物种多样性上,草坪式屋顶绿化未栽植木本,花园式屋顶绿化中乔木层与灌木层Simpson指数>0.6、Shannon-Weiner指数>1.0的样地分别占52%左右和68.2%左右,灌木的多样性比乔木丰富,乔木层和灌木层均匀度Jsw指数>0.7的样地数均超过80%,总体分布均匀;配置结构上,共计采用乔灌草、乔灌、灌草、灌丛和草丛5种配置结构,简单式屋顶绿化均为空间层次单一的草丛型,而花园式屋顶绿化以乔灌草型为主,植物的空间层次比较丰富。2.采取AHP法与SBE法对其中22个花园式屋顶绿化进行植物景观评价,建立了包括生态性、观赏性和社会性三方面共13个指标的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南昌主城区花园式屋顶绿化的整体植物景观质量处良好水平;两种评价方法所得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7#、16#、8#、19#、11#、21#和13#屋顶绿化样地的植物景观质量最好,其共性在于:绿化水平高,以乡土植物为主,植物种类丰富,生活型和观赏特性多样,三季有花、四季常绿,采用复层配置结构,自然生动,还能满足公众的休憩需求;而6#、14#和22#样地的植物景观效果最差,其植物类型单调,群落结构简单,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不足,社会服务功能很低。3.对21种植物进行抗旱性、耐热性研究和一年期生长物候观察,根据干旱胁迫下植物生长形态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得,金叶佛甲草、佛甲草、景天三七、马蔺、八宝景天、阔叶麦冬的抗旱能力强,胭脂红景天、马齿苋、垂盆草、紫竹梅、鸢尾和中华景天的抗旱力次之,葱莲、千叶蓍、针叶天蓝绣球、蓝灰石竹、牛至、迷迭香、紫酢浆和百里香的抗旱力较差,玉带草最不耐旱;根据高温半致死温度表征耐热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佛甲草(60.18℃)>阔叶麦冬(59.64℃)>葱莲(59.59℃)>马齿苋(58.95℃)>金叶佛甲草(58.17℃)>马蔺(57.26℃)>八宝景天(56.73℃)>垂盆草(56.37℃)>景天三七(56.01℃)>百里香(55.99℃)>中华景天(55.98℃)>紫竹梅(55.97℃)>牛至(55.92℃)>针叶天蓝绣球(54.92℃)>迷迭香(54.33℃)>玉带草(54.24℃)>胭脂红景天(53.18℃)>蓝灰石竹(52.78℃)>千叶蓍(52.71℃)>紫酢浆(52.29℃)>鸢尾(51.64℃)。4.建议适宜推广应用的花园式屋顶绿化植物配置模式:(1)紫叶李-垂丝海棠-木槿-桂花-鸡爪槭+金边黄杨-红花檵木-杜鹃花-栀子+月季+草坪草,(2)桂花-日本晚樱-紫薇-鸡爪槭+枸骨-杜鹃花-红叶石楠-金森女贞-龟甲冬青+茶梅+草坪草,(3)橘-石楠-花石榴+法国冬青-南天竹-栀子-瓜子黄杨-海桐+紫竹梅-石竹。建议适宜推广应用的简单式屋顶绿化植物配置模式:(1)佛甲草-金叶佛甲草-阔叶麦冬;(2)景天三七-马蔺-八宝景天-马齿苋-垂盆草-紫竹梅-中华景天。
刘健[6](2017)在《东南亚多雨地区的排水模式及绿地排水区域植物配置研究 ——以柬埔寨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许多企业走出国门,进军海外市场。东南亚地区由于经济增长快速,又与中国有地缘优势和相似的文化背景,是中国企业投资海外市场的首选。而在东南亚地区进行的开发建设由于与中国在气候条件和水文条件、建材市场、工人素质等多方面条件的差异,依照国内的建设经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本文从园林景观的角度,对现场建设过程中排水系统的建设和径流携沙污染扥问题进行研究论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排水系统的设计往往是整个设计的附属,在设计整体的景观之后在布置排水设施以满足功能要求。在东南亚多雨地区,较多的依靠土建工程的排水设施,由于径流的携沙污染,容易形成排水瓶颈,而绿地排水相较土建工程的排水设施拥有较多优势,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本人对研究区域工程项目的研究观测,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出适合东南亚多雨地区的绿地排水模式和植物配置模式。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柬埔寨进行绿化工程项目时要考虑施工时间,最佳的施工时间是雨季刚过后半月左右,雨季或者雨季来临之前进行绿化施工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2)绿地排水综合效益高于土建设施的排水手段,在柬埔寨区域应优先考虑采用绿地排水系统。(3)乔木对雨水有良好的滞留作用,草坪对泥沙的拦截作用较强,而灌木较容易造成径流携沙污染,但是灌木层次又是最容易做出绿化效果的层次,综合各层的特点,总结出适合柬埔寨区域的植物配置模型。
王一兰[7](2017)在《圆明园植物景观现状与历史盛期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具有“万园之园”之称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在100余年的时间里,先后经历数次劫难,山形、水系、植物景观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山形水系随着近30年的整治基本恢复盛期样貌,而植物受到历史变迁、生命周期有限以及人为干扰的影响,现今难以从实物上了解原本的种植设计思想。作为遗址公园以及历史园林重要部分的植物景观,未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本文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踏查与比较互证3种方法,从历史盛期的植物景观研究和现状植物景观的调查两方面入手,通过比较互证两方面研究成果,对现状植物景观对历史的还原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结合圆明园遗址的植物景观规划,探寻适合遗址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考证圆明三园盛期可能存在的植物材料共158种。圆明园“四十景”共考证出植物79种,其中44种由《圆明园四十景图》辨析得到。推测旱柳、油松、李属小乔木为圆明园骨干树种。西洋楼景区由《西洋楼景区二十景》铜版图中共辨析出植物52种,其中9种与老照片吻合。推测油松、圆柏、国槐、旱柳为西洋楼景区骨干树种。历史盛期植物景观营造特点包括:山水骨架上植物景观多以自然式植物群落形式出现;景区内部植物景观丰富,以植物为主题的景区多为群植,庭院内部以孤植、对植和丛植为主;西洋楼景区融入了西方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手法,如绿色雕刻、花坛、绿墙等。(2)圆明园遗址公园经普查共有植物223种,隶属72科,157属。圆明园木本植物100种,其中福海景区74种,九州景区58种;长春园木本植物95种,其中西洋楼景区60种;绮春园木本植物60种。圆明三园现存古树15株。圆明园山水骨架的植物景观以自然式为主,结构层次比较丰富,在完成考古的建筑遗址处对植园景树。长春园西洋楼景区植物种类单一,以大乔木为主;层次单一,缺少小乔木、花灌木与地被层。(3)圆明园除15株古树外,大量植物均为后来补植。圆明园遗址公园现有植物223种,92种与历史盛期植物一致;131种与历史盛期植物名录不同,其中16种为非圆明园盛期原有植物。历史盛期的植物名录中66种植物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中并未应用。圆明园景区与盛期圆明园植物名录一致的植物数量占总数的78%;长春园西洋楼景区与盛期圆明园植物名录一致的植物数量占总数的47%。圆明园九州景区除2处现状植物种类选择和种植方式与历史原状完全一致外,植物景观复原程度不高;西洋楼景区完成植物景观复原的景点仅占总数的24%。西洋楼景区共有木本植物80株生长于遗址10m范围内,其中15株生长于河道内,41株生长于建筑遗址之上。(4)提出针对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植物景观建议:一,加强现存古树的养护管理;二,分批处理与历史盛期风貌相悖的现有植物;三,对植物景观欠缺的区域依据历史考证进行补植。
林玉华[8](2013)在《中国水仙花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水仙是中国传统名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千百年来人们赏它、赞它,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水仙文化。目前文化研究领域还未有对中国水仙文化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对中国水仙花文化的综合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能丰富和完善我国传统花卉文化体系,亦能使广大人民更好的理解和欣赏水仙文化,从而促进水仙花产业的发展。本文在花文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先明确了中国水仙花文化的定义和内容。运用文献分析法、学科交叉法、实地调查法,在广泛搜集水仙花文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中国水仙花文化的内容组成,从中国水仙的栽培历史及发展、园林应用、造型艺术、民俗文化、水仙与文学、水仙与艺术几个部分进行研究,研究主要总结如下:(1)区分出水仙花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几个时期,将其划分为萌芽、发展、繁盛、继承发展四个阶段,并理清了水仙在中国栽培中心的迁移路线。(2)研究了中国水仙的园林应用现状,从种质资源和园林应用方式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思考:①四个水仙产区发展不平衡,应使四个品系的水仙各自发挥魅力。②栽培、应用品种少,应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品种。③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形式较单一,可以尝试拓展其他应用方式,扩大应用范围。(3)研究了中国水仙造型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讨论了水仙造型艺术审美标准,应是自然美、艺术美和整体美的统一;探讨了水仙造型艺术的不同分类方法;针对水仙造型艺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①多途径推广水仙造型艺术②鼓励水仙造型作品的创新,提升水仙造型作品质量。(4)结合水仙民俗文化,对中国水仙观赏节俗进行了研究,归纳了其特点,并对水仙节俗的开展提出建议。(5)从典故、诗词、小说、散文、戏曲这5个方面研究了中国水仙花文化在文学方面的表现形式。(6)水仙花文化离不开艺术领域内的文化表现形式,本文从绘画、音乐、工艺品方面研究了中国水仙花文化在艺术上的表现。(7)对漳州水仙花基地公园在规划建设中如何运用水仙花文化提出构想:一方面,将水仙花文化运用于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另一方面可以结合花卉旅游,发扬水仙花文化。(8)结合本文结构,探讨了中国水仙花文化属性的不同划分。分析了中国水仙花文化的核心内涵——水仙的人化、人格化。探讨了传统水仙花文化的传承及其与现代文化的融合的途径:①发展水仙花文化的现代传播方式。②发展水仙花文化创意产业。
雷维群[9](2011)在《我国植物园的植物景观研究 ——以厦门植物园、北京植物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日益加快和环境、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植物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因而植物园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从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得知,扩大城市绿地系统规模、提高绿地建设质量,是解决环境、生态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园在应对上述问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植物园之功能不仅包括传统的植物引种驯化与研究、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植物科学知识的普及,更是延伸到优美园林景观的创造和展示,以及生态环境的修复、改善等方面。因此,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兴建植物园;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植物园也将被推到更为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本研究以植物园的植物景观研究为核心,结合我国植物园的发展现状,从追溯中国古代植物展示的起源和演变历程出发,理清我国植物园的源头和发展脉络;在分析影响植物园植物景观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基础上,理论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案例分析,重点以厦门植物园和北京植物园(北园)为解析对象,分析其植物景观的营造手法,并归纳植物景观的特点。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包含以下内容。(1)虽说我国现代植物园出现较晚,但植物园的“雏形”在古代早已产生。古时,虽没有关于“植物园”的确切名称,但专门栽植、展示植物以满足实用或观赏之需的活动早已存在。我国古代植物展示具有起源早,形式多样,植物素材丰富等特点。植物展示活动的兴起与盛行,不仅推动了古代园艺事业的发展,也为我国现代植物园的出现奠定了基础。(2)针对一定地区的植物园而言,其植物景观主要由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大因素决定。自然因素包含植物园所在地区的气候、地形和水文条件,以及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等内容;而社会因素则包含植物园的定位、当地的历史人文、社会的进步程度、人类的行为和心理需求等方面。(3)与普通城市公园中的植物景观有所不同,植物园的植物景观要符合其基本功能,即符合植物园作为植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科普教育基地以及休憩游览胜地的功能。此外,植物园的植物景观还承载着展示最新园艺成果、引领园林园艺行业发展和促进植物资源永续利用等作用。(4)对于植物园的植物景观,其具有植物素材非常丰富,配植方式和应用形式多样,以专类园作为展示和布置植物景观的主要方式,科学内涵十分丰富等特点。借鉴厦门植物园、北京植物园等成功植物园植物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手法,同时总结植物园植物景观的现存问题,以期为今后植物园植物景观的营造,以及其他类型城市绿地中植物景观的营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予婧[10](2010)在《广西药用植物及其造景探索》文中研究指明药用植物是指其植株的全株或部分,以及它们的生理病理产物,含有能防治疾病的物质的一类植物,其对人们身心健康的保持、保护有着明显功效。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且许多种类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但多作为药材经济植物栽植利用,较少运用于园林景观之中,或很少突出其医药文化内涵。目前国内最常见的药用植物主题园林是植物园内的药用植物专类园。而今养生理念的普及,中医药文化的兴起使得人们关注自然养生的方法,并对医药养生相关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如何在园林景观中利用药用植物以弘扬传统医药文化、实现养生保健功能是一个有意义值得研究的课题。药用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的系统研究,对于丰富园林景观类型、提高植物造景的物种多样性和城市绿化水平以及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养生保健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一、通过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进行实地调研与文献整理,找寻出部分适宜园林中应用的药用植物种类,并按照园林应用属性进行归类总结。为药用植物在园林中应用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详实植物素材。二、通过对国内目前药用植物主题景观现状的调查及分析整理,总结出各个类型药用植物主题园林的特色及不足之处。同时结合中医药旅游情况,分析总结药用植物运用于园林景观中可能的方式方法。三、通过对国外药用植物造景的历史与现今药草和医疗主题景观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分析,找寻出药用植物运用于园林景观中可能的方式、方法。芳香疗法与园艺疗法相关理论对此有积极地指导和借鉴意义。四、综合以上内容提出了药用植物主题景观的相关设计导则和设计参考建议,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二、大型盆栽苏铁露地越冬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盆栽苏铁露地越冬法(论文提纲范文)
(1)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圆明园作为遗址公园的重要性 |
1.1.2 圆明园植物景观的重要性 |
1.1.3 圆明园植物景观现状不容乐观 |
1.1.4 圆明园植物景观亟待调查研究 |
1.1.5 重点研究九州景区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遗址公园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
1.2.2 圆明园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圆明园盛期植物景观考据 |
2.1 相关研究史料 |
2.1.1 文档资料 |
2.1.2 图档资料 |
2.2 文档资料考据 |
2.2.1 内工则例考据 |
2.2.2 御制诗文考据 |
2.3 图档资料考据 |
2.3.1 圆明园四十景图考据 |
2.3.2 圆明园样式房图考据 |
2.3.3 清宫圆明园图档考据 |
2.4 图文考据小结 |
3 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 |
3.1 全园普查 |
3.2 九州详查 |
3.2.1 九州全景区物种调查 |
3.2.2 各次级景区物种调查 |
3.2.3 遗址内乔木调查 |
3.2.4 乔木生长势调查 |
4 圆明园植物原真性评价 |
4.1 全园植物原真性 |
4.2 九州植物原真性 |
4.2.1 植物种类原真性 |
4.2.2 植物景观原真性 |
5 结论与建议 |
5.1 圆明园盛期植物总结 |
5.2 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 |
5.3 圆明园植物景观原真性评估 |
5.4 圆明园植物景观规划建议 |
5.4.1 遗址保护层面 |
5.4.2 遗址安全层面 |
5.4.3 植物景观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圆明园工程则例·花果树木价值》清单抄本 |
附录B 圆明园御制诗中的植物统计表 |
附录C 《圆明园四十景》植物考据表 |
附录D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及《清院画十二月令图》植物考据表 |
附录E 圆明园盛期植物材料表 |
附录F 2019年圆明园植被调查名录 |
附录G 九州景区植物种类调查表 |
附录H 九州景区威胁遗址乔木统计 |
附录I 九州景区死亡或濒死乔木统计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西安地区低维护花境营造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3.1 国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3.2 国内研究与发展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2 低维护花境与相关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花境的概念 |
2.1.2 低维护花境的概念 |
2.2 低维护花境与普通花境对比分析 |
2.2.1 应用特点及分类形式对比 |
2.2.2 植物选择对比 |
2.2.3 设计手法对比 |
2.2.4 养护管理对比 |
2.3 低维护花境营造相关理论 |
2.3.1 新多年生植物造景理论 |
2.3.2 CSR植物对策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地区花境应用调查分析 |
3.1 西安地区概况 |
3.1.1 地理环境概况 |
3.1.2 西安花境发展概况 |
3.2 调查时间范围及方法内容 |
3.2.1 调查时间及范围 |
3.2.2 调查方法及内容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花境植物应用种类分析 |
3.3.2 花境植物应用频度分析 |
3.3.3 花境应用形式分析 |
3.3.4 花境配置方法分析 |
3.3.5 花境景观时序变化分析 |
3.3.6 花境管理维护分析 |
3.4 西安花境应用特点及现存问题 |
3.4.1 应用特点 |
3.4.2 现存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地区低维护花境植物筛选 |
4.1 西安地区环境条件分析 |
4.1.0 气温条件 |
4.1.1 水文条件 |
4.1.2 日照条件 |
4.1.3 土壤条件 |
4.2 初步筛选 |
4.2.1 初步筛选标准 |
4.2.2 筛选结果 |
4.3 低维护花境植物综合筛选体系 |
4.3.1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
4.3.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3 综合评价分值计算 |
4.3.4 筛选结果及分析 |
4.3.5 主推植物设计应用分类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地区低维护花境的营造方法 |
5.1 低维护花境营造思路 |
5.2 设计场地立地条件分析 |
5.3 设计风格主题确定 |
5.4 植物选择 |
5.5 低维护花境设计方法 |
5.5.1 群落结构设计 |
5.5.2 平面设计 |
5.5.3 立面设计 |
5.5.4 色彩与质感设计 |
5.5.5 季相设计 |
5.5.6 种植尺度设计 |
5.6 养护管理 |
5.7 低维护花境不同生境下的配置模式 |
5.7.1 阳生旱地型配置模式 |
5.7.2 阳生湿地型配置模式 |
5.7.3 半阳生旱地型配置模式 |
5.7.4 半阳生湿地型配置模式 |
5.7.5 阴生湿地型配置模式 |
5.8 本章小结 |
6 西安地区低维护花境设计实践 |
6.1 项目设计背景 |
6.2 设计场地现状分析 |
6.2.1 区位分析 |
6.2.2 立地条件及现存问题分析 |
6.2.3 场地生境类型划分 |
6.3 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
6.4 低维护花境方案设计 |
6.4.1 阳生旱地型低维护花境设计 |
6.4.2 半阳生旱地型低维护花境设计 |
6.4.3 阴生湿地型低维护花境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附录-Ⅳ 西安地区花境植物调查汇总表 |
附录-Ⅴ 西安地区低维护花境植物评价指标评分表 |
附录-Ⅵ 西安地区低维护花境植物综合评分表 |
(3)温室农业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句容丁庄葡萄主题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扶持 |
1.1.2 城乡居民心理及消费需求 |
1.1.3 设施农业蓬勃发展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温室农业主题公园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主题公园 |
2.1.2 温室设施 |
2.1.3 温室农业主题公园 |
2.2 温室农业主题公园的特征 |
2.2.1 外观特征 |
2.2.2 环境特征 |
2.2.3 功能特征 |
2.2.4 文化特征 |
2.3 温室农业主题公园的分类 |
2.4 国内外温室农业主题公园发展及研究概况 |
2.4.1 国外温室农业主题公园发展及研究概况 |
2.4.2 国内温室农业主题公园发展及研究概况 |
2.5 温室农业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理论依据 |
2.6 温室农业主题公园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
2.7 温室农业主题公园规划设计要素 |
2.8 温室农业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
2.8.1 温室条件下的园区设计策略 |
2.8.2 农业主题的挖掘与表达策略 |
第三章 案例分析与借鉴 |
3.1 案例选择 |
3.2 太仓现代农业园现代农业展示馆 |
3.2.1 区位概况 |
3.2.2 空间布局 |
3.2.3 设计内容 |
3.2.4 特色分析 |
3.2.5 案例启示 |
3.3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农业嘉年华创意风情馆 |
3.3.1 区位概况 |
3.3.2 空间布局 |
3.3.3 设计内容 |
3.3.4 特色分析 |
3.3.5 案例启示 |
3.4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植物冷室 |
3.4.1 区位概况 |
3.4.2 空间布局 |
3.4.3 设计内容 |
3.4.4 特色分析 |
3.4.5 案例启示 |
3.5 案例总结 |
第四章 实证研究——句容丁庄葡萄主题园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1.1 项目背景 |
4.1.2 区位与规模 |
4.2 项目SWOT分析 |
4.2.1 优势(Strengths) |
4.2.2 劣势(Weakness) |
4.2.3 机遇(Opportunity) |
4.2.4 挑战(Threats) |
4.3 总体设计 |
4.3.1 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 |
4.3.2 设计目标与功能定位 |
4.3.3 现状分析 |
4.3.4 总体设计构思 |
4.3.5 功能分区 |
4.3.6 交通设计 |
4.3.7 竖向与水系设计 |
4.3.8 种植设计 |
4.3.9 构筑物布局 |
4.3.10 给排水管路设计 |
4.3.11 照明设计 |
4.4 分区详细设计 |
4.4.1 丝路明珠区 |
4.4.2 甘露回春区 |
4.4.3 方寸乾坤区 |
4.4.4 闲庭信步区 |
4.4.5 时和年丰区 |
4.4.6 管理服务区 |
4.4.7 其他小品设计 |
4.4.8 VI导视系统设计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致谢 |
(4)北京室外少见的植物 何以在世园会安家(论文提纲范文)
彩色猫爪 |
地上涌出金色莲 |
千年铁树要开花 |
粉色少女心 |
婴儿的蓝色眼睛 |
(5)南昌主城区屋顶绿化植物景观评价与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屋顶绿化的定义 |
1.3 屋顶绿化的类型 |
1.4 屋顶绿化的功能 |
1.4.1 生态价值 |
1.4.2 经济价值 |
1.4.3 社会价值 |
1.4.4 美学价值 |
1.5 屋顶绿化的发展历程 |
1.5.1 国外屋顶绿化的发展 |
1.5.2 我国屋顶绿化的发展 |
1.6 国内外屋顶绿化植物的研究进展 |
1.6.1 屋顶绿化植物适应性研究进展 |
1.6.2 屋顶绿化植物的配置与评价研究进展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及试验地概况 |
2.1.1 区位概况 |
2.1.2 自然环境条件 |
2.1.3 屋顶绿化政策与现状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南昌主城区屋顶绿化植物应用现状及分析 |
3.1 样地选取与样方设置 |
3.2 调查内容 |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物种组成分析 |
3.3.2 观赏特性分析 |
3.3.3 应用频度分析 |
3.3.4 生长状况分析 |
3.3.5 物种多样性分析 |
3.3.6 配置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南昌主城区花园式屋顶绿化的植物景观综合评价 |
4.1 评价对象 |
4.2 评价方法与步骤 |
4.2.1 AHP法(层次分析法) |
4.2.2 SBE法(美景度评价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AHP法评价模型及其指标权重 |
4.3.2 评价指数及评价等级 |
4.3.3 SBE法美景度值分析 |
4.3.4 AHP法与SBE法评价结果的综合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屋顶绿化草本层的植物适应性研究 |
5.1 试验地建植 |
5.1.1 试材收集 |
5.1.2 栽培与管理 |
5.2 抗旱性研究 |
5.2.1 试验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抗旱性综合评价 |
5.3 耐热性研究 |
5.3.1 试验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3.3 结论 |
5.4 植物生长与物候的综合观测 |
5.4.1 观察方法 |
5.4.2 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5.5.1 结论 |
5.5.2 讨论 |
6 南昌屋顶绿化植物配置的优化 |
6.1 植物应用的现状问题与改进建议 |
6.2 屋顶绿化植物选择的参考原则 |
6.3 屋顶绿化的植物配置优化模式 |
6.3.1 花园式屋顶绿化的植物配置优化模式 |
6.3.2 简单式屋顶绿化的植物配置优化模式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南昌主城区屋顶绿化植物调查名录 |
附录2 SBE法标准化说明问卷 |
附图1 花园式屋顶绿化样地植物景观SBE法照片 |
附图2 简单式屋顶绿化样地植物景观 |
附图3 屋顶绿化植物适应性研究材料 |
致谢 |
(6)东南亚多雨地区的排水模式及绿地排水区域植物配置研究 ——以柬埔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吴哥窟雨水系统 |
1.3.2 柬埔寨传统雨水系统 |
1.3.3 国内常用园林景观排水模式 |
1.3.4 国外的雨水管理体系 |
1.3.5 总结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查阅文献记载 |
1.4.2 实地观测 |
1.4.3 归纳分析 |
1.5 技术路线分析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域水文情况 |
2.2 研究区域地质情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表土 |
2.3 小结 |
第三章 雨水的集流与排除模式 |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 |
3.2 常见雨水汇集模式 |
3.2.1 向线性排水系统汇水 |
3.2.2 向点状排水系统汇水 |
3.3 径流估算 |
3.4 排水能力估算——曼宁公式 |
3.5 小结 |
第四章 工程排水设施的对比研究 |
4.1 土建工程排水设施 |
4.1.1 硬化地面的地表径流 |
4.1.2 沟渠排水 |
4.1.3 管道排水 |
4.2 绿地排水 |
4.2.1 绿地地表径流 |
4.2.2 排水草沟 |
4.2.3 下沉式绿地和水塘 |
4.3 水土流失 |
4.3.1 水土流失对景观的影响 |
4.3.2 防治水土流失常见工程措施 |
4.3.3 防治水土流失常见工程措施对景观的借鉴意义 |
4.4 土建工程排水与绿地排水的对比 |
4.4.1 排水效率对比 |
4.4.2 建设成本对比 |
4.4.3 景观效益对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绿地排水区域的植物配置 |
5.1 植物配置的通用性原则 |
5.1.1 生态原则 |
5.1.2 功能原则 |
5.1.3 美学原则 |
5.1.4 经济原则 |
5.2 东南亚风格植物配置特点 |
5.3 绿地排水区域植物配置方法 |
5.3.1 植物材料 |
5.3.2 绿地排水区域的植物配置方式 |
5.3.3 地形处理 |
5.4 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实例分项解析 |
6.1 项目的规划布局 |
6.1.1 建筑格局 |
6.1.2 道路与绿地 |
6.2 庭院 |
6.2.1 庭院植物配置与小气候 |
6.2.2 庭院排水系统 |
6.2.3 泳池及周边种植 |
6.2.4 铺装与绿地 |
6.3 建筑中庭 |
6.3.1 阴脊与绿化 |
6.3.2 铺装与绿地 |
6.4 道路 |
6.4.3 路侧绿化带 |
6.4.4 隔离绿化带 |
6.5 沙滩 |
6.6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金边、西港苗圃植物材料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圆明园植物景观现状与历史盛期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历史园林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
1.2.2 遗址公园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
1.2.3 圆明园的相关研究 |
1.2.3.1 圆明园的历史变迁 |
1.2.3.2 圆明园相关的史料整理 |
1.2.3.3 圆明园植物造景相关研究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本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1.1 历史研究 |
1.4.1.2 现状调查 |
1.4.1.3 对比互证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圆明园盛期植物景观考证 |
2.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2 圆明三园盛期植物景观 |
2.2.1 对圆明三园盛期植物种类的考证 |
2.2.1.1 对《圆明园内功则例·花果树木价值》的考证 |
2.2.1.2 对《圆明园四十景图》的考证 |
2.2.2 圆明三园植物配置 |
2.2.2.1 山水骨架上的植物配置 |
2.2.2.2 景区内部植物配置 |
2.3 圆明园“四十景”盛期植物景观研究 |
2.3.1 宫廷区盛期植物景观 |
2.3.2 九州景区盛期植物景观 |
2.3.3 福海景区盛期植物景观 |
2.3.4 西北景区盛期植物景观 |
2.4 长春园西洋楼景区盛期植物景观 |
2.4.1 西洋楼景区盛期植物种类应用情况 |
2.4.2 西洋楼景区盛期植物配置 |
2.4.3.1 谐奇趣景区盛期植物配置 |
2.4.3.2 黄花阵景区盛期植物配置 |
2.4.3.3 养雀笼景区盛期植物配置 |
2.4.3.4 方外观-五竹亭景区盛期植物配置 |
2.4.3.5 海晏堂景区盛期植物配置 |
2.4.3.6 大水法景区植物配置 |
2.4.3.7 线法山景区植物配置 |
2.4.3.8 方河-线法画景区植物配置 |
2.5 小结 |
第三章 圆明园遗址植物景观现状调查 |
3.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3.1.1 圆明园三园植物资源普查 |
3.1.2 圆明园树种调查 |
3.1.3 九州景区与西洋楼景区的植物详查与测绘 |
3.2 圆明三园现状植物景观概况 |
3.2.1 圆明三园植物种类普查 |
3.2.2 圆明三园现存古树统计 |
3.3 圆明园遗址植物景观现状分析 |
3.3.1 圆明园遗址树种应用现状分析 |
3.3.1.1 宫廷区树种应用现状 |
3.3.1.2 九州景区树种应用现状 |
3.3.1.3 福海景区树种应用现状 |
3.3.1.4 西北景区树种应用现状 |
3.3.2 圆明园遗址九州景区植物配置分析 |
3.3.2.1 九州清晏植物配置现状 |
3.3.2.2 镂月开云植物配置现状 |
3.3.2.3 天然图画植物配置现状 |
3.3.2.4 碧桐书院植物配置现状 |
3.3.2.5 慈云普护植物配置现状 |
3.3.2.6 上下天光植物配置现状 |
3.3.2.7 杏花春馆植物配置现状 |
3.3.2.8 坦坦荡荡植物配置现状 |
3.3.2.9 茹古涵今植物配置现状 |
3.4 长春园西洋楼遗址植物景观现状分析 |
3.4.1 西洋楼遗址树种应用现状分析 |
3.4.2 西洋楼遗址树种生长势分析 |
3.4.3 西洋楼遗址植物配置分析 |
3.4.3.1 谐奇趣景区植物配置现状 |
3.4.3.2 黄花阵景区植物配置现状 |
3.4.3.3 养雀笼景区植物配置现状 |
3.4.3.4 方外观-五竹亭景区植物配置现状 |
3.4.3.5 海晏堂景区植物配置现状 |
3.4.3.6 远瀛观-大水法景区植物配置现状 |
3.4.3.7 线法山景区植物配置现状 |
3.4.3.8 方河-线法画景区植物配置现状 |
3.5 小结 |
第四章 圆明园遗址与历史盛期植物景观对比研究 |
4.1 圆明园遗址与历史盛期植物种类的差异 |
4.1.1 圆明三园植物资源现状与盛期的差异 |
4.1.1.1 与历史盛期相比缺失的部分 |
4.1.1.2 与历史不符的部分 |
4.1.2 圆明园“四十景”现状植物种类与盛期的差异 |
4.1.2.1 宫廷区植物现状与盛期的差异 |
4.1.2.2 九州景区植物现状与盛期的差异 |
4.1.2.3 福海景区植物现状与盛期的差异 |
4.1.2.4 西北景区植物现状与盛期的差异 |
4.1.3 长春园西洋楼景区植物种类与盛期的差异 |
4.2 圆明园遗址现状与历史盛期植物景观的差异 |
4.2.1 圆明园九州景区植物景观现状与历史盛期的差异 |
4.2.2 长春园西洋楼景区植物景观配置模式 |
4.3 圆明园遗址现状植物与遗址保护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圆明园盛期植物景观考证 |
5.1.2 圆明园遗址公园植物景观现状 |
5.1.3 圆明园遗址与历史盛期植物景观对比 |
5.2 针对圆明园遗址公园植物景观的建议 |
5.2.1 加强现存古树的养护管理 |
5.2.2 分批处理与历史盛期风貌相悖的现有植物 |
5.2.3 对植物景观欠缺的区域依据历史考证进行补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圆明园盛期植物材料表 |
附录2: 《圆明园四十景图》植物辨析一览表 |
附录3: 根据历史资料推测圆明园四十景盛期植物名录 |
附录4: 《西洋楼二十景图》铜版画辨析植物种类 |
附录5: 圆明三园植物普查名录 |
附录6: 圆明园现状树种统计表 |
附录7: 圆明园九州景区现状植被平面图 |
附录8: 西洋楼景区树种统计表 |
附录9: 长春园西洋楼景区现状植被平面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中国水仙花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花文化研究概述 |
1.2 中国水仙花文化的定义及内涵 |
1.3 中国水仙花文化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学科交叉法 |
1.5.3 实地调查法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中国水仙花文化概述 |
2.1 中国水仙在分类学上的地位 |
2.2 中国水仙的品种 |
2.3 中国水仙溯源 |
2.3.1 中国水仙的起源 |
2.3.2 中国水仙花名称的由来 |
2.4 中国水仙花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栽培中心的变迁 |
2.4.1 萌芽阶段 |
2.4.2 发展阶段 |
2.4.3 繁盛阶段 |
2.4.4 继承发展阶段 |
2.4.5 小结 |
2.5 中国水仙的地理生态型 |
2.5.1 福建漳州水仙 |
2.5.2 上海崇明水仙 |
2.5.3 浙江舟山普陀水仙 |
2.5.4 福建平潭水仙 |
2.5.5 各生态型之间的亲缘关系 |
2.6 中国水仙栽培技术的发展 |
2.6.1 栽培技术 |
2.6.2 花期调控 |
2.6.3 花后养护 |
2.6.4 漳州水仙花的独特栽培技术 |
2.7 中国水仙的实用价值 |
2.7.1 药用价值 |
2.7.2 工业用途 |
3 中国水仙的观赏特性与园林应用 |
3.1 中国水仙的观赏特性 |
3.1.1 叶 |
3.1.2 花 |
3.1.3 根 |
3.1.4 鳞茎 |
3.1.5 香气 |
3.2 中国水仙的生态习性 |
3.3 中国水仙的园林应用方式及应用现状 |
3.3.1 盆花 |
3.3.2 露地栽植 |
3.3.3 插花 |
3.3.4 水仙造型艺术 |
3.3.5 新兴的水仙园林应用形式 |
3.4 中国水仙园林应用状况的讨论与分析 |
3.4.1 种质资源方面 |
3.4.2 园林应用方面 |
4 中国水仙独特的造型艺术 |
4.1 水仙造型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
4.2 水仙造型艺术与中国盆景文化 |
4.2.1 水仙盆景与其他盆景种类的相同点 |
4.2.2 水仙盆景的独特之处 |
4.3 中国水仙造型艺术的分类 |
4.3.1 根据观赏重点分类 |
4.3.2 根据创作立意分类 |
4.4 水仙造型艺术的鉴赏 |
4.4.1 自然美 |
4.4.2 艺术美 |
4.4.3 整体美 |
4.5 对中国水仙花型艺术发展的思考 |
4.5.1 水仙造型艺术的发展现状 |
4.5.2 有关水仙造型艺术发展的思考 |
5 水仙民俗文化与观赏节俗 |
5.1 水仙民俗文化 |
5.1.1 水仙与物候 |
5.1.2 水仙与花神文化 |
5.1.3 水仙的传说 |
5.1.4 水仙的民谚、民谣 |
5.1.5 水仙——吉祥如意的象征 |
5.1.6 水仙——岁朝清供的“年花” |
5.2 水仙观赏节俗 |
5.2.1 我国传统的水仙花节俗 |
5.2.2 现代水仙花展和水仙花节 |
5.2.3 中国水仙花节、水仙花展的特点 |
5.2.4 对举办水仙花节、水仙花展的一些建议 |
6 中国水仙与文学 |
6.1 水仙的典故 |
6.2 水仙诗词 |
6.2.1 “水中仙人”意向 |
6.2.2 水仙的神韵美 |
6.2.3 水仙的比德意向 |
6.2.4 水仙的比兴意向 |
6.3 水仙与小说 |
6.4 水仙与散文 |
6.5 水仙与戏曲 |
7 中国水仙与艺术 |
7.1 水仙与绘画艺术 |
7.2 水仙与音乐 |
7.3 水仙与工艺品艺术 |
7.3.1 瓷器 |
7.3.2 紫砂壶 |
7.3.3 玉、象牙雕水仙盆景 |
7.3.4 缂丝、刺绣 |
7.3.5 漆雕 |
8 漳州水仙花基地公园规划建设中水仙花文化开发的构想与建议 |
8.1 漳州水仙花基地公园基本情况 |
8.2 漳州水仙花文化概述 |
8.3 公园设计理念解读之我见 |
8.4 水仙花基地公园中水仙花文化的应用构想 |
8.4.1 景观设计中运用水仙花文化 |
8.4.2 结合花卉旅游,发扬水仙花文化 |
9 讨论 |
9.1 中国水仙花文化的属性 |
9.1.1 花文化的属性 |
9.1.2 中国水仙花文化的属性 |
9.2 中国水仙花文化的核心内涵 |
9.2.1 水仙人格化的缘起 |
9.2.2 水仙人格化的象征意向 |
9.3 传统水仙花文化的传承及其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
9.3.1 传统水仙花文化的存在现状 |
9.3.2 传统水仙花文化的传承及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
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植物园的植物景观研究 ——以厦门植物园、北京植物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植物园概述 |
1.1.1 植物园的定义、功能 |
1.1.2 植物园的起源和发展简史 |
1.1.3 植物园的类型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目的与意义 |
1.3.2 内容与方法 |
2 我国古代植物展示源流初探 |
2.1 古代涉及植物的着作 |
2.1.1 谱录类 |
2.1.2 地方志、园林专志类 |
2.1.3 文人笔记类 |
2.2 古代植物展示的起源和发展阶段 |
2.2.1 古代植物展示的起源 |
2.2.2 古代植物展示的发展阶段 |
2.3 古代植物展示的类型 |
2.3.1 园圃 |
2.3.2 花园、庭院 |
2.3.3 因植物命名的景点 |
2.3.4 早期的植物专类园 |
2.3.5 温室及其他 |
2.4 古代植物展示的植物种类 |
2.4.1 依植物自身的性质和功能划分 |
2.4.2 依所服务的对象划分 |
2.5 小结 |
3 影响植物园植物景观的因素 |
3.1 自然因素 |
3.1.1 气候条件 |
3.1.2 地形条件 |
3.1.3 水文条件 |
3.1.4 植物区系和植被 |
3.2 社会因素 |
3.2.1 植物园在世界和国家植物园体系中的定位 |
3.2.2 植物园所在地区的历史遗迹和人文习俗 |
3.2.3 社会经济、科技等的发展情况 |
3.2.4 人类的行为活动和审美心理 |
3.3 小结 |
4 我国植物园植物景观的布局方式 |
4.1 我国现代植物园的发展现状 |
4.2 植物园植物景观的常见布局手法 |
4.2.1 依植物分类系统布局 |
4.2.2 依植物生态习性布局 |
4.2.3 依植物地理区划布局 |
4.2.4 依植物观赏特性布局 |
4.2.5 依植物实用价值布局 |
4.3 植物景观与其他造园要素的结合 |
4.3.1 植物与园路 |
4.3.2 植物与水体 |
4.3.3 植物与地形 |
4.3.4 植物与建筑 |
5 厦门植物园的植物景观研究 |
5.1 厦门植物园的基本概况 |
5.1.1 厦门地区的自然条件 |
5.1.2 引种驯化成果 |
5.1.3 厦门植物园在全国植物园体系中的地位 |
5.2 厦门植物园的植物种类组成 |
5.3 厦门植物园的植物生境类型 |
5.4 厦门植物园的植物分区、植物景观风貌及空间布局 |
5.4.1 植物分区 |
5.4.2 植物景观风貌 |
5.4.3 空间布局 |
5.5 厦门植物园的植物景观解析 |
5.5.1 专类园的植物景观 |
5.5.2 园路的植物景观 |
5.5.3 水体的植物景观 |
5.6 人文景观 |
5.7 小结 |
6 北京植物园(北园)的植物景观研究 |
6.1 北京植物园的概况 |
6.1.1 自然环境 |
6.1.2 引种驯化成果 |
6.1.3 北京植物园在全国植物园体系中的地位 |
6.2 北京植物园的植物种类组成 |
6.3 北京植物园的植物生境类型 |
6.4 北京植物园的植物分区、植物景观风貌及空间布局 |
6.4.1 植物分区 |
6.4.2 植物景观风貌 |
6.4.3 空间布局 |
6.5 北京植物园的植物景观解析 |
6.5.1 专类园的植物景观 |
6.5.2 园路的植物景观 |
6.5.3 水体的植物景观 |
6.6 人文景观 |
6.7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植物园植物景观的功能 |
7.2 植物园植物景观的特点 |
7.3 问题与建议 |
7.3.1 存在的若干问题 |
7.3.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广西药用植物及其造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对适用于园林的观赏药用植物的筛选 |
2.1 通过文献资料、网络资源进行观赏药用植物选择 |
2.1.1 基于视觉观赏角度对药用植物进行选择 |
2.1.2 基于芳香保健效果对药用植物的选择 |
2.1.3 基于食用养生对药用植物的选择 |
2.2 通过实地调查对药用植物进行选择 |
2.2.1 调研背景 |
2.2.2 植物材料选择的调研程序 |
2.2.3 调研成果 |
2.3 植物材料总结汇编 |
2.3.1 资料整理的方法 |
2.3.2 植物个体描述框架及说明 |
2.4 广西适宜的常用观赏药用植物资料集(举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药用植物主题景观案例 |
3.1 植物园中药用植物专类园 |
3.2 作为中医药旅游度假区的药草园 |
3.2.1 广西药用植物园概况 |
3.2.2 特色园区详细状况及分析建议 |
3.3 作为教学基地的药用植物园 |
3.4 公园绿地中的药用植物主题园 |
3.5 特殊展示性主题园 |
3.6 结合中医药旅游情况看药用植物景观 |
3.6.1 中医药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
3.6.2 中医药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
3.6.3 中医药旅游视角看药用植物主题景观现状的不足 |
3.6.4 中医药旅游开发的趋势与建议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药用植物主题景观及相关理论 |
4.1 药用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的历史概况 |
4.2 香草及芳香疗法在园林中的应用 |
4.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
4.2.2 芳香植物的用途与芳香治疗的医疗保健作用 |
4.2.3 适用于芳香治疗的形式 |
4.2.4 香草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 |
4.3 园艺疗法理论及康复园林景观案例 |
4.3.1 园艺疗法产生的背景 |
4.3.2 园艺疗法相关概念和内涵 |
4.3.3 园艺疗法的功效 |
4.3.4 园艺疗法的类型和应用形式 |
4.3.5 园艺疗法在园林景观中应用的案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药用植物主题景观设计的指导建议 |
5.1 药用植物主题景观适用于不同场所 |
5.2 对实现各类功能的设计建议 |
5.2.1 观赏功能的实现 |
5.2.2 科普教育功能的实现 |
5.2.3 环境疗法指导下养生保健功能的实现 |
5.2.4 通过园艺活动促进保健功能的实现 |
5.2.5 园艺疗法结合中国特色对设计的建议 |
5.3 为养生药草园中各类活动营造特定的场所空间 |
5.3.1 采摘活动区域设计建议 |
5.3.2 修剪及栽培养护活动区域设计建议 |
5.3.3 品饮、膳食与煎煮活动区设计建议 |
5.3.4 洗涤与晾晒区域设计建议 |
5.3.5 静态疗养活动区设计建议 |
5.3.6 老人活动场地设计建议 |
5.3.7 康复活动区设计建议 |
5.4 特色小型主题植物组合举例 |
5.4.1 芳香植物组合 |
5.4.2 蝴蝶园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大型盆栽苏铁露地越冬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D]. 林舒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西安地区低维护花境营造方法研究[D]. 尹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3]温室农业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句容丁庄葡萄主题园为例[D]. 王懿洁.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北京室外少见的植物 何以在世园会安家[J]. 陈满丽. 大学生, 2019(06)
- [5]南昌主城区屋顶绿化植物景观评价与适应性研究[D]. 杜旻昱.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3)
- [6]东南亚多雨地区的排水模式及绿地排水区域植物配置研究 ——以柬埔寨地区为例[D]. 刘健. 天津大学, 2017(09)
- [7]圆明园植物景观现状与历史盛期的对比研究[D]. 王一兰.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中国水仙花文化研究[D]. 林玉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9]我国植物园的植物景观研究 ——以厦门植物园、北京植物园为例[D]. 雷维群.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10]广西药用植物及其造景探索[D]. 王予婧.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