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种递归编程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宋莹莹[1](2020)在《在役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海底油气管道服役时间的增长,管道内腐蚀泄露问题日益凸显,已严重威胁到管道的安全运营以及海洋的生态稳定。如何对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进行合理的预测,准确判定海底油气管道腐蚀敏感区域是油气田正常运行和发挥经济利益的迫切需要。本文从系统工程安全角度着眼,引入智能学习算法用于对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研究,以期改善日趋严峻的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形势,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立足于现阶段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现状,首先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资料和相关油气管道运行资料掌握海底油气管道特点及腐蚀作用机理;其次依据指标选取原则以及内腐蚀速率影响因素建立初级内腐蚀速率预测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灰色关联法对影响因素指标进行关联度排序,并依托核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腐蚀主因素指标以实现腐蚀预测指标体系优化;然后将优化后的腐蚀速率预测指标体系内的数据作为训练集,引入机器学习中的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和随机森林回归算法构建内腐蚀速率预测模型以探索其在海底油气管道腐蚀研究中的适用性;最后对南海某油田SP74-FPSO管段CO2腐蚀管道进行应用分析。结果得到优化的内腐蚀速率预测指标体系:CO2分压、CO2浓度、温度、pH和介质流速。同时,所构建的三种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都达到了85%以上,验证了这三种智能学习算法在海底油气管道腐蚀速率建模预测中良好的应用能力,其中的随机森林回归腐蚀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和拟合优度分别为3.59%,0.9746,预测效果优于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在预测精度和鲁棒性方面突显优势。因时间和学术水平的限制,该课题研究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探究更为完善的内腐蚀速率预测指标体系以及提高现有模型的预测性能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胡晏容[2](2020)在《基于混合现实的微创手术机器人培训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术机器人辅助的微创手术凭借其创口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众多优点,在临床上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培练系统对于微创手术外科医生的培养更是不可或缺。由于传统的培训过程以动物或者尸体为操作对象引来了训练成本高昂、伦理方面的问题,而目前盛行的虚拟现实培训系统尽管解决了上述问题,但给受训医生的沉浸感不足。因此,本文创新性地搭建了基于混合现实的培训系统,以进一步提高培训系统的沉浸感。为获取虚拟的手术操作对象,对软组织的三维重建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术前获取的患者CT图像先后进行了阈值分割、均衡化、中值滤波的预处理,增强了图像的对比度并滤除了图像中的噪声。其次,对预处理完的图像分别采用了基于主动轮廓模型的方法和区域生长法来分割出所需的软组织结构,并得出了区域生长法更适用于多轮廓复杂图像的图像分割的结论。最后,采用了移动立方体三维重建算法复原了患者的软组织三维模型。虚实碰撞检测是实现混合现实虚实交互的关键,本文设计了一种虚实碰撞检测算法以检测现实的手术器械与虚拟的软组织是否发生接触。该算法分两步进行,首先,创建一个虚拟的手术器械并将它与现实的手术器械进行空间上的配准,其次,用它替代现实的手术器械并在虚拟环境下完成虚实碰撞检测。由于虚实空间配准需求解主手的运动学模型,鉴于主手是串并联机构解耦的构型形式,其位置求解和姿态求解是分开进行的,位置求解采用闭环矢量方程的方法,而姿态求解采用的是D-H参数法。在虚拟环境下进行碰撞检测过程中,设计了基于八叉树的碰撞检测算法以适应软组织变形这一特点,在保证碰撞检测精度的条件下极大地提高了碰撞检测的速度。最后,逐步完善并集成了整个混合现实的微创手术机器人培训系统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验证。首先,为实现对软组织弹性方程的快速求解,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软组织的形变位移,保证了软组织的变形精确性以及实时性。其次,为实现主手控制程序与虚拟环境端之间的信息共享,采用了Socket通信方式建立了这两者间的数据传输通道。然后,采用了三维注册技术让虚拟环境下的软组织无缝地融合在现实环境中。最终,集成了混合现实系统并进行了混合现实实验。
吕建纬[3](2020)在《Scratch编程教学培养小学生的算法思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Scratch自发布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其低起点、高上限、宽壁垒的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能够在其中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意,施展才能,因而受到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喜爱。随着国家层面大力提倡少儿编程教育,提升中小学学生的计算思维将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而算法思维作为计算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培养公民的算法思维有助于提升公民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等信息技术素养,使其成为21世纪合格的数字公民。传统的Scratch教学强调编程知识教学,学生缺乏主动尝试作品设计的过程,缺乏趣味且不利于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本研究通过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结合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建议,将设计型教学模式融入到信息技术课堂中,构建了基于设计的Scratch教学模式,并按照此教学模式设计了《猴子吃桃》课程。通过在Scratch社团进行实践,从而对Scratch教学模式进行迭代修改。研究采用单组前后测的方式,通过收集并分析学生的问卷、测试题、师生访谈、任务单等定性与定量数据,验证了基于设计的Scratch教学能够对学生的算法思维产生积极影响,能够促进学生Scratch编程的学习兴趣。结合研究的实践结果,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算法思维质性数据来看,基于设计的Scratch教学对学生的算法思维有显着的积极影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2)从编程兴趣的前后测数据看,基于设计的Scratch教学对学生学习Scratch编程的兴趣具有显着影响。
苏醒[4](2020)在《高性能稠密线性代数数学库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稠密线性代数数学库是科学与工程计算领域最为基础的软件工具,几乎所有科学计算问题都依赖于矩阵计算这一基本计算形式。在稠密线性代数计算软件栈中,最底层最基础的数学库当属BLAS(Basic Linear Algebra Subprograms)程序库。BLAS选取了一组在数值计算程序中被经常使用的矩阵(向量)操作,为它们制定了规范化的编程接口(API),作为构建科学计算软件的基本模块。经过多年的学术研究与生产实践,BLAS的接口规范得到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认可,业已成为事实上的标准程序库。通用矩阵乘法例程(GEneral Matrix Multiply)是BLAS库中最重要的计算例程。研究表明,BLAS库中多数Level-3计算例程的计算部分都可以通过调用GEMM例程完成,即,GEMM例程可以作为整个Level-3BLAS的构建基础。因此,优化GEMM例程便成为高性能BLAS库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计算硬件的发展十分迅速。对通用处理器(CPU)而言,其体系结构呈现出多方面发展趋势,包括单指令多数据(SIMD)并行指令扩展在高性能处理器中的广泛应用,单处理器核心数目持续增长,处理器片上存储层次结构不断多样化、复杂化,内存节点增多导致非一致性内存访问(NUMA)效应进一步凸显等。这些新的发展趋势都为高性能BLAS库的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本论文面向多核与众核通用处理器,对高性能BLAS库的开发优化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了一种基于编译器的可移植的GEMM kernel函数优化方法Poca。在当前的BLAS库实现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处理器的指令级并行能力,GEMM例程中执行浮点计算的kernel函数通常由领域专家使用汇编语言编写。每一款处理器芯片都需要领域专家针对其微体系结构特点编写专用的汇编程序,造成该方法耗费人力成本高,程序可移植性差。Poca的核心思路是利用LLVM编译器中对不同处理器微体系结构建立的统一抽象模型,提出一套kernel函数的自动生成与优化过程。该优化过程与具体的处理器平台无关,使得Poca方法具有良好的平台移植性。并且,通过采用与领域专家编写汇编程序相似的优化技术,Poca方法可以达到与专家汇编程序相当甚至更优的程序性能。(2)提出了一种针对非LRU(Least Recently Used)替换策略共享cache的cache划分策略SCP。现有的GEMM实现通常假设处理器核的L1 cache与L2cache皆为私有,并且采用LRU替换策略。但随着处理器体系结构发展,出现了使用非LRU共享cache的高性能处理器。在这样的处理器平台上,共享同一cache的不同线程之间会产生大量的cache冲突造成cache缺失率(miss rate)上升,程序性能下降。SCP方法将共享cache的存储空间划分成物理上互不相交的子空间,通过cache自身的地址映射机制保证线程的私有数据存放在各自的子空间中,从而有效避免了线程间的cache数据冲突。(3)提出了一种针对NUMA体系结构的混合粒度动态负载均衡方法。由于GEMM计算的规则性,其并行实现一般采用粗粒度的并行策略,将计算负载平均地划分给参与计算的所有线程。在NUMA体系结构上,内存访问的NUMA特性会导致线程执行速度出现不一致的现象,这会使得线程间数据同步开销增加,而GEMM整体性能将受制于最慢的线程。本文提出的混合粒度动态负载均衡方法是一种为GEMM例程专门设计的work-stealing算法,它采用一种粗细粒度结合的负载划分策略,在运行时允许快速线程窃取慢速线程的工作负载以降低线程同步开销。此外,该方法利用GEMM的问题特点,完全避免了队列、树与锁的使用,几乎不引入额外开销。
颜明博[5](2020)在《固态硬盘的固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高效存储与访问逐渐成为存储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在2014年后开始爆发增长,并对存储市场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它逐渐成为存储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SSD存在读写性能不对称、不能原地更新、使用寿命短,且无法直接应用在传统的文件系统上等限制。此外,最新的闪存制造技术(如三维堆叠的TLC闪存)虽然使得SSD的存储密度进一步提升和单位容量成本持续下降,但是也对SSD性能与寿命提出更高的挑战。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SSD的固件优化为研究目标,主要研究SSD的闪存转换层设计和基于闪存特性的快写策略,以解决当前SSD遇到的性能和寿命挑战。在闪存转换层的设计中,现有的DFTL及其改进算法未能很好地解决下面3个问题:1)不能充分利用负载的读写特性进行优化设计;2)脏映射项回写机制不够优化,造成翻译页更新频繁;3)用户数据写不区分冷热,造成垃圾回收效率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跨层感知的自适应读写分区的闪存转换层算法(ARWFTL),其创新主要在于:1)根据负载读写特性,设立读写分开的映射缓存表,自适应地根据读写映射表的单位收益来动态调整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达到提升总收益的目标。2)提出基于干净映射项优先剔除和脏映射项聚簇回写的管理机制,大幅度减少了翻译页的更新次数。3)提出在写映射缓存表中开设热数据识别窗口,将热数据与冷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闪存块中,以提升垃圾回收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与DFTL及其改进算法CPFTL、HCFTL和IRRFTL相比,ARWFTL在翻译页回写次数上分别有92.8%、80.2%、73.9%和56.3%的下降;在垃圾回收时有效页迁移次数上分别有47.7%、18.9%、13.8%和2.8%的减少;在块擦除次数上分别有31.6%、13.4%、9.1%和5.7%的降低;在闪存响应时间上分别有23.0%、15.9%、6.2%和6.0%的性能提升。通过对闪存特性调研,本文发现闪存存在数据写时间和数据保留时间可以折中的特性。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缩短数据的保留时间来提高闪存的写入速度,达到提高SSD性能的目标。为此,本文结合热写数据保留时间短的特点,提出对热数据采用快写,冷数据采用正常写的策略,以进一步提升闪存转换层的性能。基于这个目的,本文提出了热数据感知的快写管理(HDAFWM)策略,其创新在于:1)将底层闪存块划分为热块和冷块,以分别存储采用快写的热数据和采用正常写的冷数据;2)采用先入先出的策略管理快写队列,确保快写块内的有效数据的不会因保留时间到而失效;3)通过感知快写收益与重写开销来调整识别的热数据量,以实现重写开销最小化与快写收益最大化的折中。实验结果表明,相较ARWFTL,基于HDAFWM的ARWFTL,在没有明显增加块擦除次数的条件下,平均响应时间平均降低大约22%,这验证了本文提出的HDAFWM策略的有效性。
叶煜东[6](2020)在《双足机器人上楼梯步态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双足机器人比轮式机器人有更好的移动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在不平整地面、狭窄过道、楼梯和障碍物环境下,双足机器人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针对主动行走的双足机器人,对机器人数学模型、步行稳定性、步态规划、楼梯步态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适合楼梯步态的步态规划算法,对楼梯步态作具体分析,并进行动力学仿真实验。双足机器人结构复杂,建立数学模型首先要对机器人进行模型分解。本文应用旋量方法推导机器人正运动学,简化了D-H法的坐标系设定和运动学推导过程,并根据球腕关节的特殊性推导逆运动学的解析解。通过数学模型实现运动学仿真和在线零力矩点计算,对机器人动态步行时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基于简化模型的步态规划原理,建立双足机器人行走时的动力学方程,用于步态规划算法的提出。步态规划涉及的内容丰富灵活,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机器人简化模型的步态规划算法。根据机器人行走时动力学方程由数值解算法求出质心的运动轨迹,提出机器人沿给定路径全方向行走的避障行走方法。为了在行走时保证步行稳定性,通过ZMP反馈闭环和引入未来的参考ZMP信息设计预观控制器。对上述算法进行机器人行走仿真,分析机器人的动态稳定性并在理论上说明预观控制算法适合楼梯步态。双足机器人上楼梯是一项重要能力,本文对楼梯步态的重难点进行具体分析。通过预观控制器生成质心的前向运动,该方法可以避免机器人上楼梯时身体往后栽的问题。为改善双足机器人上楼梯常发生腿长不够的情况,提出了踝关节位置补偿器算法,在行走时加入对脚掌俯仰的控制。本文通过搭建ADAMS-MATLAB动力学仿真平台,进行双足机器人上楼梯仿真实验,对步态规划算法进行验证,并为将来的实体样机设计打下基础。
范正勤[7](2019)在《面向多级电平NAND闪存的高效阈值电压检测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级电平(MLC)NAND闪存因其存储密度高、读取速度快、成本低、性价比高,已取代机械硬盘,广泛应用于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并逐步部署到企业数据中心。但随着多级单元储存技术和制程工艺尺寸不断缩小,高密度存储单元阈值电压将会受到更加严重的噪声干扰,从而极大地降低数据存储的可靠性。为了进一步提升闪存的寿命和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固态数据存储控制器已采用先进的信号检测算法和基于软判决译码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但由于在多级电平闪存信道中,阈值电压检测的准确度直接依赖于读参考电压,这使得参考电压的估计对提升数据存储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信道阈值电压检测方面存在时延问题,也需要深入研究。本文结合多级电平NAND闪存信道下阈值电压分布特性,研究动态阈值电压高效检测算法。搭建了信道检测和LDPC码差错控制仿真环境,分析阈值电压检测算法的性能。最后对时延问题给出进一步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归纳如下:(1)深入研究NAND闪存结构特性,编程擦除机制及各种噪声,通过搭建多级闪存信道模型,分析闪存噪声对阈值电压的影响。(2)研究LDPC码的基本原理及各种译码算法,然后把LDPC码应用到NAND闪存当中,并分析闪存可靠性。(3)详细分析现有的阈值电压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单元状态统计的阈值电压高效检测方案,所提出的CSD-TVD方案无需预估阈值电压的概率密度函数,且具有较好的性能。(4)基于持久性噪声特性,存储状态越高电压偏移越快,提出一种低时延的LLCSD-TVD方案;基于重叠区错误比特呈凹函数分布,采用非均匀的重读机制,提出一种改进的ROR方案,可有效降低读操作次数。
李晓晔[8](2019)在《面向社会网络数据发布的差分隐私保护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社会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日益增多。人们透过社会网络可以了解许多社会现象,如疾病传播、情绪感染、职业流动等。社会网络上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大多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利用多样的社会网络分析与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揭示这些数据背后潜在的知识和价值。如若这些数据被入侵者恶意使用,社会网络中用户的隐私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这类隐私安全问题如今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针对社会网络数据发布中存在的隐私安全问题,深入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差分隐私保护方法,为社会网络分析及数据挖掘等方法提供隐私保证。ε-差分隐私(简称ε-DP),是针对统计数据库中的隐私泄露问题提出的一种隐私定义。差分隐私定义了一个极为严格的攻击模型,无需考虑攻击者所拥有的任何可能的背景知识。本文将差分隐私应用到社会网络隐私保护中,从离线数据的角度分析问题,以非交互式的方式发布结果数据。具体根据不同的数据发布场景,即实际的发布需求、发布数据的特性,以及关于隐私问题的不同的关注点展开研究工作。其中,发布场景一与场景二是针对边权重的隐私泄露问题,发布场景三与场景四是针对边信息的隐私泄露问题,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针对推荐系统中计算预测评级时的隐私泄露问题,提出一种方法结合两种扰动方式发布预测评级结果。在发布场景一中,用户-项目偏好图是一个二部图,边权重表示用户个人的评级数据,该项评级内容关联着敏感信息,发布预测结果时需要保护不被泄漏。该方法是基于差分隐私进行协同过滤,隐藏个人的评级信息并提供有价值的预测结果,具体使用已有的算法来计算预测评级,关于相似性的计算是基于用户-用户相似性,即是借助于用户之间的某种行为关系。DPI(DP Input)方法扰动原始的评级,任何推荐算法都可以基于此数据直接进行预测。基于原始的评级,DPM(DP Manner)方法是在算法实现的过程中扰动所需的各种测量值并提供预测评级。最后,通过在真实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表明,在保证差分隐私的前提下,两种方法都能够提供有价值的预测结果,即可以实现隐私保护下的预测推荐任务。其次,针对加权网络中的边权重的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一种MB-CI(Merging Barrels and Consistency Inference)扰动策略。在发布场景二中,假设网络的拓扑结构是已知的公开信息,其中仅有边的权重关联着敏感信息,可以表示通信的频率、商品交易的价格、关系的亲密度等。该方法是将边权重序列视为一个无归属直方图,基于这个直方图可以实现对网络中的边权重的差分隐私保护。考虑到在社会网络中,必然有部分边具有相同的权重值,则把具有相同计数的桶合并为一个组以减少噪声的添加量。此外,提出一个组间K-不可区分的概念来满足差分隐私不被侵犯,因为简单的合并操作可能会通过噪声自身的量级泄露一些信息。为了保持大多数的最短路径不变,作为一步重要的后置处理操作,再根据权重序列的初始次序进行一致性处理。最后,通过在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差分隐私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的提高发布数据的精度和可用性。再次,针对网络统计中发布聚集信息时的隐私泄露问题,为了提供更多关于社会网络中群体之间的行为信息、或簇之间的模式信息,提出一种基于边-差分隐私的方法,发布各个社区聚集系数的分布情况。在发布场景三中,任意两个结点之间的边可以表示朋友关系、合作关系、交易关系等,网络中一条边的存在与否被视为敏感信息。该方法具体包括两个算法,DPLM(DP Louvain Method)算法与DPCC(DP Clustering Coefficient)算法,分别进行隐私保护下的社区划分及发布直方图。算法DPLM应用指数机制,改编Louvain社区发现算法。由于引入了随机性,提出绝对增益的概念替代原算法中的相对增益。具体在优化模块度阶段,为每个结点净化邻居社区,即保留有效社区并从中随机选择可移入的社区。算法DPCC使用直方图的形式输出聚集系数的噪声分布,即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结果数据。最后,通过在真实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边-差分隐私的前提下,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布结果,算法DPLM作为社区发现方法的一种改进,同时能够获得更优的网络模块度。最后,为了在隐私保护下发布社会网络图,以再现社科研究中有价值的结果,提出一种基于w PINQ平台的改进算法r Tb I实现图重构计算。在发布场景四中,图中任意两点之间边的存在与否被视为敏感信息。该方法是基于边-差分隐私,扰动发布图的结构以保证图中的边信息不泄露。初始的工作流源于一个种子图,该图实质上是一个满足噪声度序列的1K-图。鉴于不够精确的同配系数,该方法截断工作流以替换一个更优的种子图,该图通过对原种子图进行目标1K-重连接,设定目标即为同配系数,同时保持1K-分布。然后,MCMC过程使用新的种子图作为初始状态,通过Tb I(Triangles by Intersect)查询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一步一步迭代的方式逐步提高合成图中三角形的数量。最后,通过在真实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边-差分隐私的前提下,能够更好的保持所发布的社会网络图的数据可用性。
黄鹏宇[9](2019)在《车载式钢轨轮廓实时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货物运输和旅客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由于列车行驶速度很快,一旦在行驶中发生意外,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因此定期检查铁路安全是铁路运营中尤为关键的一步。钢轨是列车运行的基础支撑设备,钢轨的安全在铁路安全检查中是最为重要的。钢轨磨耗程度是铁路质检部门对钢轨进行打磨更换的依据,因此精确、快速地检测出钢轨的磨损变形,可以提高铁路质量工作效率,有效地保障铁路安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钢轨磨耗检测设备与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出一种车载式钢轨轮廓实时检测系统。论文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阐述本文设计的检测系统使用的测量技术及其原理,并对比测量其他技术,确认本设计方案的优缺点;(2)对测量系统的整体架构和设计原理进行了说明,参照系统需求对系统的软件实现方法和过程进行了详细设计;(3)针对在实际测量中遇到的轮廓异常情况,使用了广域浮动窗口滤波和局部中值滤波的方法对轮廓进行预处理,以及在考虑钢轨实际中存在轨底坡的情况下,实现对测量轮廓的两次配准,最后拟合出测点坐标。(4)提出本文设计的钢轨轮廓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光电编码器触发车身左右两侧的2D激光位移传感器对两侧钢轨进行数据采集,通过以太网传到工控机上的检测软件,系统的软件部分通过预处理和匹配校准,计算出钢轨横断面精度,对比标准轮廓得到钢轨的磨耗量,对比铣磨前后的钢轨横断面精度计算出铣磨量;(5)在实验室搭建实验平台,对本文设计的钢轨轮廓检测系统进行各方面测试:系统功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重复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钢轨轮廓检测系统符合预期要求。
姜大志,黄瑞香[10](2018)在《基于文本挖掘的课程培养目标的智能观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教学课程、活动众多,很难全面、系统地观察各类目标.因此,设计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方法实现培养目标的可观可测,是一个极具价值的探索性问题.我们对课程资料进行文本挖掘,提取出知识点、所涉及的能力及其范围,通过该智能化分析,初步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可观与可测性.本研究不仅可以给教师提供有价值信息和反馈,亦可为教育评估、认证提供必要的参考性指标.
二、两种递归编程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递归编程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在役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工作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海底油气管道相关理论综述 |
2.1 海底油气管道特点 |
2.1.1 结构特点 |
2.1.2 运输特点 |
2.2 海底油气管道腐蚀理论 |
2.2.1 海底油气管道腐蚀机理 |
2.2.2 海底油气管道腐蚀形态 |
2.2.3 海底油气管道腐蚀类型 |
2.2.4 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特征 |
2.3 内腐蚀速率预测理论方法概述 |
2.3.1 预测流程 |
2.3.2 预测方法 |
2.3.3 模型预测精度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内腐蚀速率预测指标体系建立与优化 |
3.1 指标选取原则 |
3.2 预测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3.2.1 内腐蚀速率影响因素分析 |
3.2.2 初级预测指标体系建立 |
3.3 预测指标体系优化 |
3.3.1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的指标关联度分析 |
3.3.2 基于核主成分的内腐蚀预测指标优选 |
3.4 本章小结 |
4 内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建立 |
4.1 基于RBF算法的内腐蚀速率预测模型 |
4.1.1 RBF神经网络原理 |
4.1.2 RBF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
4.1.3 内腐蚀速率预测模型架构 |
4.2 基于SVM算法的内腐蚀速率预测模型 |
4.2.1 SVM算法原理 |
4.2.2 SVM算法基本流程 |
4.2.3 内腐蚀速率预测模型架构 |
4.3 基于RFR算法的内腐蚀速率预测模型 |
4.3.1 RFR算法原理 |
4.3.2 RFR算法基本理论 |
4.3.3 RFR算法的数学分析 |
4.3.4 内腐蚀速率模型预测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5 内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应用分析 |
5.1 案例背景 |
5.1.1 管道运行参数 |
5.1.2 管道样本数据 |
5.1.3 数据标准化 |
5.2 内腐蚀速率预测指标体系优化实现 |
5.2.1 因素指标关联性分析 |
5.2.2 优化的内腐蚀速率预测指标体系 |
5.3 内腐蚀速率模型预测结果 |
5.3.1 RBF预测模型的实现 |
5.3.2 SVM预测模型的实现 |
5.3.3 RFR预测模型的实现 |
5.4 预测模型精度分析 |
5.5 管道防护管理对策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2)基于混合现实的微创手术机器人培训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微创手术机器人培训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碰撞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软组织建模的研究现状 |
1.5 混合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 |
1.6 课题来源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软组织的三维重建 |
2.1 引言 |
2.2 CT图像预处理 |
2.3 基于主动轮廓模型的软组织分割 |
2.4 基于区域生长法的软组织分割 |
2.5 基于移动立方体算法的软组织三维重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虚实碰撞检测算法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虚实碰撞的原理 |
3.3 主手运动学模型的求解 |
3.3.1 主手的位置求解 |
3.3.2 主手的姿态求解 |
3.4 基于八叉树碰撞检测算法的设计 |
3.4.1 基于八叉树碰撞检测算法的基本流程 |
3.4.2 八叉树的初始化 |
3.4.3 碰撞的判定 |
3.4.4 软组织局部变形区域的确定与八叉树的更新 |
3.4.5 算法的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现实系统的实现 |
4.1 引言 |
4.2 混合现实系统的组成 |
4.3 软组织力学模型的建立 |
4.4 应用程序间的通信 |
4.5 混合现实的虚实融合 |
4.6 混合现实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过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Scratch编程教学培养小学生的算法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设计型学习的内涵 |
1.2.2 算法思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设计型学习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设计型学习研究现状 |
1.3.3 国外算法思维研究现状 |
1.3.4 国内算法思维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2 基于DBL的SCRATCH编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
2.1 基于DBL的SCRATCH教学模式构建 |
2.1.1 设计型学习的可操作模型:逆向思维学习过程模型 |
2.1.2 SCRATCH编程教学特点 |
2.1.3 构建基于设计的SCRATCH编程教学模式 |
2.2 《猴子吃桃》课程编程教学设计 |
2.3 《猴子吃桃》教学实施 |
3 SCRATCH教学对小学生算法思维影响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假设 |
3.1.1 研究问题 |
3.1.2 研究假设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对象 |
3.2.2 实验设计 |
3.3 工具设计 |
3.3.1 前后测算法思维和学习兴趣问卷设计 |
3.3.2 前后测试题设计 |
3.3.3 访谈提纲设计 |
3.3.4 学生学习任务单设计 |
3.4 实验步骤 |
3.4.1 前测 |
3.4.2 实施基于设计的SCRATCH教学 |
3.4.3 后测 |
3.4.4 访谈 |
4 基于设计的SCRATCH教学对学生算法思维培养的实验结果分析 |
4.1 学生算法思维对比分析 |
4.1.1 学生算法思维测试题分析 |
4.1.2 学生算法思维问卷比较分析 |
4.1.3 学生算法思维性别差异分析 |
4.2 学生作品分析 |
4.2.1 学生SCRATCH作品分析 |
4.2.2 学生任务单分析 |
4.3 学生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4.4 访谈数据分析 |
4.4.1 学生访谈数据分析 |
4.4.2 教师访谈数据分析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基于设计的SCRATCH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算法思维 |
5.1.2 基于设计的SCRATCH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编程学习兴趣 |
5.2 SCRATCH教学改进策略及建议 |
5.2.1 挑战任务的难度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 |
5.2.2 关注算法的最优解和学生作品的多样性的统一 |
5.2.3 教师应注重任务单的设计 |
5.3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学生手册 |
附录Ⅱ SCRATCH算法学习测试题节选(前测) |
附录Ⅲ SCRATCH算法学习测试题节选(后测) |
附录Ⅳ 学生算法思维与编程学习兴趣问卷(节选) |
致谢 |
(4)高性能稠密线性代数数学库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使用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数值线性代数的内涵 |
1.1.2 线性代数数学库发展历程 |
1.1.3 研究现状与不足 |
1.2 论文主要工作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 |
2.1 BLAS开发与优化 |
2.1.1 GEMM分块算法 |
2.1.2 kernel函数生成与优化 |
2.1.3 GEMM访存优化 |
2.1.4 GEMM并行优化 |
2.2 高层线性代数库 |
2.3 小结 |
第三章 可移植的kernel函数自动生成与编译优化方法 |
3.1 引言 |
3.2 设计与实现 |
3.2.1 kernel自动生成 |
3.2.2 kernel优化技术 |
3.3 性能分析 |
3.3.1 μkernel性能 |
3.3.2 GEMM性能 |
3.3.3 定量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并行环境下非LRU共享cache的划分方法 |
4.1 引言 |
4.2 背景 |
4.2.1 存储层次结构回顾 |
4.2.2 GEMM的线程间数据冲突 |
4.3 设计与实现 |
4.3.1 SCP实例 |
4.3.2 算法描述 |
4.4 性能分析 |
4.4.1 线程间cache数据冲突对GEMM性能的影响 |
4.4.2 SCP方法的有效性 |
4.4.3 cache缺失率分析 |
4.4.4 共享矩阵B_2的私有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混合粒度动态负载均衡算法 |
5.1 引言 |
5.2 背景 |
5.3 设计与实现 |
5.3.1 混合任务粒度 |
5.3.2 低开销任务管理机制 |
5.3.3 基于数据局部性的负载窃取优化 |
5.4 性能分析 |
5.4.1 实验环境 |
5.4.2 测试结果 |
5.4.3 定量分析 |
5.4.4 任务粒度调优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固态硬盘的固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固态硬盘简介 |
1.3 固态硬盘的固件优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贡献和章节安排 |
1.4.1 论文主要贡献 |
1.4.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固态硬盘设计基础 |
2.1 闪存芯片简介 |
2.1.1 NAND闪存的物理结构 |
2.1.2 NAND闪存的架构与操作原理 |
2.2 固态硬盘的基本架构 |
2.3 固态硬盘的闪存转换层 |
2.3.1 地址映射技术 |
2.3.2 垃圾回收技术 |
2.3.3 磨损均衡技术 |
2.3.4 基于闪存特性折中的优化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闪存转换层设计 |
3.1 按需的页级 FTL 算法 |
3.1.1 DFTL算法 |
3.1.2 HCFTL算法 |
3.1.3 IRRFTL算法 |
3.2 ARWFTL算法的设计 |
3.2.1 算法设计的动机 |
3.2.2 ARWFTL的总体结构 |
3.2.3 结构设计详情 |
3.2.4 W-CMT与 R-CMT的自适应调整 |
3.3 ARWFTL的处理流程 |
3.4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3.4.1 实验设置 |
3.4.2 ARWFTL参数配置 |
3.4.3 ARWFTL的性能对比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闪存特性折中的快写策略 |
4.1 闪存数据写入的实现方式 |
4.2 闪存存储信道模型 |
4.2.1 NAND闪存基础 |
4.2.2 电压分布失真 |
4.2.3 等效NAND闪存通道模型 |
4.2.4 闪存信道模型下闪存特性的折中关系 |
4.3 闪存特性折中的优化算法 |
4.3.1 OFWAR算法 |
4.3.2 Dve FTL算法 |
4.4 热数据感知的快写管理策略 |
4.4.1 设计动机 |
4.4.2 总体架构 |
4.4.3 基于HDAFWM改进的ARWFTL算法 |
4.4.4 热数据识别窗口的动态调整 |
4.4.5 基于HDAFWM改进的ARWFTL算法流程 |
4.5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4.5.1 实验设置 |
4.5.2 HDAFWM热数据窗口参数设置 |
4.5.3 HDAFWM性能分析 |
4.5.4 快写块的重写开销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双足机器人上楼梯步态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双足机器人研究概述 |
1.2.1 国外双足机器人研究历程 |
1.2.2 国内双足机器人研究历程 |
1.3 双足机器人步态规划与控制研究现状 |
1.3.1 稳定性理论概述 |
1.3.2 步态规划理论概述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足机器人运动学和步行稳定性 |
2.1 引言 |
2.2 坐标变换和三维空间中的速度 |
2.2.1 位姿描述与坐标变换 |
2.2.2 角速度矢量与旋转矩阵 |
2.2.3 物体在三维空间的速度 |
2.3 双足机器人的运动学 |
2.3.1 模型的建立 |
2.3.2 由关节角求连杆的位姿:正运动学 |
2.3.3 由末端位姿求关节角:逆运动学 |
2.3.4 雅可比矩阵 |
2.3.5 双足机器人运动学仿真 |
2.4 步行稳定性判定 |
2.4.1 ZMP的概念与计算 |
2.4.2 从ZMP到线性倒立摆模型 |
2.4.3 ZMP在线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足机器人的步态规划 |
3.1 引言 |
3.2 三维步行单元 |
3.2.1 三维线性倒立摆模型 |
3.2.2 步行参数和三维步行单元 |
3.3 基于倒立摆模型数值解的步态规划 |
3.3.1 ZMP方程和数值解法 |
3.3.2 机器人的全方向行走 |
3.4 预观控制步行模式生成 |
3.4.1 ZMP跟踪控制 |
3.4.2 预观控制步行模式生成 |
3.4.3 预观控制合理性分析 |
3.4.4 机器人行走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楼梯步态与动力学仿真 |
4.1 引言 |
4.2 仿真环境搭建 |
4.2.1 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 |
4.2.2 ADAMS机器人虚拟样机 |
4.2.3 MATLAB联合仿真 |
4.2.4 Simulink控制系统 |
4.3 动态行走仿真实验 |
4.3.1 起步和止步阶段运动规划 |
4.3.2 平地行走仿真实验 |
4.3.3 脚掌俯仰角的优化 |
4.4 楼梯步态仿真实验 |
4.4.1 摆动脚轨迹规划 |
4.4.2 质心高度规划和脚掌俯仰的优化 |
4.4.3 双足机器人上楼梯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面向多级电平NAND闪存的高效阈值电压检测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闪存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NAND闪存信道模型 |
2.1 NAND闪存介绍 |
2.1.1 NAND闪存结构 |
2.1.2 MLC技术 |
2.1.3 NAND闪存读写操作 |
2.2 NAND闪存信道建模 |
2.2.1 编程和擦除 |
2.2.2 单元间干扰 |
2.2.3 随机电报噪声 |
2.2.4 持久性噪声 |
2.3 NAND闪存信道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DPC码及译码算法 |
3.1 LDPC码描述和Tanner图 |
3.2 LDPC译码算法 |
3.2.1 置信传播译码算法 |
3.2.2 最小和译码算法 |
3.2.3 大数逻辑译码算法 |
3.3 NAND闪存纠错技术 |
3.3.1 LLR计算 |
3.3.2 可靠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密度NAND闪存阈值电压检测算法研究 |
4.1 阈值电压检测技术 |
4.1.1 阈值电压检测技术介绍 |
4.1.2 读电压优化方案 |
4.2 基于单元分布状态的阈值电压检测方案 |
4.2.1 CSD-TVD方案设计 |
4.2.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时延阈值电压检测技术研究 |
5.1 重读机制 |
5.2 低时延检测技术 |
5.3 基于噪声特性的低时延LL-CSD-TVD方案 |
5.4 基于重叠区错误比特分布特性的改进ROR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面向社会网络数据发布的差分隐私保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社会网络中的隐私保护 |
1.2.2 差分隐私保护技术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面向预测推荐服务的差分隐私保护方法 |
2.1 引言 |
2.2 差分隐私技术 |
2.3 协同过滤技术 |
2.4 预测评级的扰动方法 |
2.4.1 DPI方法 |
2.4.2 DPM方法 |
2.5 仿真实验 |
2.5.1 实验数据及参数设置 |
2.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权重图数据发布的差分隐私保护方法 |
3.1 引言 |
3.2 权重图表示 |
3.3 计数查询序列 |
3.4 边权重的扰动策略 |
3.4.1 Lap策略 |
3.4.2 MB-CI策略 |
3.4.3 MB-CI算法 |
3.5 仿真实验 |
3.5.1 评估的度量指标 |
3.5.2 实验数据及参数设置 |
3.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网络信息统计的边-差分隐私保护方法 |
4.1 引言 |
4.2 边-差分隐私 |
4.3 Louvain方法 |
4.4 基于社区划分的聚集系数发布方法 |
4.4.1 绝对增益 |
4.4.2 DPLM算法 |
4.4.3 聚集系数 |
4.4.4 DPCC算法 |
4.5 仿真实验 |
4.5.1 实验数据及参数设置 |
4.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网络图重构的边-差分隐私保护方法 |
5.1 引言 |
5.2 wPINQ平台 |
5.2.1 平台简介 |
5.2.2 操作算子 |
5.3 dK-graph模型 |
5.4 图重构的改进方法 |
5.4.1 数据相关性 |
5.4.2 算法执行流程 |
5.4.3 rTbI算法 |
5.5 仿真实验 |
5.5.1 实验数据及参数设置 |
5.5.2 实验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车载式钢轨轮廓实时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钢轨检测技术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1.1 主要技术指标 |
2.1.2 系统功能要求 |
2.2 检测系统总体架构 |
2.2.1 检测系统的测量原理 |
2.2.2 检测系统的工作流程 |
2.3 系统的硬件总体架构 |
2.3.1 硬件框图 |
2.3.2 设备选型 |
2.4 软件系统的总体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检测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
3.1 系统开发工具与数据库 |
3.1.1 系统开发工具 |
3.1.2 数据库 |
3.2 上位机软件整体框图 |
3.3 检测模式软件设计 |
3.3.1 检测模式软件整体流程图 |
3.3.2 电机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
3.3.3 传感器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
3.3.4 数据缓冲区与多线程的设计 |
3.4 分析模式软件设计 |
3.4.1 分析模式软件整体流程图 |
3.4.2 报表生成模块软件设计 |
3.4.3 分析模式的功能支撑设计 |
3.5 上位机界面软件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检测系统轮廓数据处理软件设计 |
4.1 数据处理总体流程 |
4.2 轮廓预处理 |
4.2.1 轮廓去噪 |
4.2.2 轮廓有效性检验 |
4.2.3 预处理异常判定处理流程 |
4.3 轮廓配准 |
4.3.1 轮廓配准流程 |
4.3.2 特征点提取 |
4.3.3 坐标转换 |
4.3.4 二次校准 |
4.4 计算断面精度及铣磨量 |
4.4.1 断面精度及铣磨量计算流程图 |
4.4.2 测点定位 |
4.4.3 断面精度和铣磨量的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1 测试环境的搭建 |
5.2 上位机软件功能测试 |
5.3 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文本挖掘的课程培养目标的智能观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方法框架 |
2 实验与分析 |
2.1 教学大纲知识视图 |
2.2 教学大纲能力视图 |
2.3 学生报告能力视图 |
2.4 专业能力发展视图 |
3 总结 |
四、两种递归编程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在役海底油气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研究[D]. 宋莹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基于混合现实的微创手术机器人培训系统的研究[D]. 胡晏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Scratch编程教学培养小学生的算法思维研究[D]. 吕建纬.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高性能稠密线性代数数学库关键技术研究[D]. 苏醒. 国防科技大学, 2020(01)
- [5]固态硬盘的固件优化研究[D]. 颜明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6]双足机器人上楼梯步态规划研究[D]. 叶煜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面向多级电平NAND闪存的高效阈值电压检测算法研究[D]. 范正勤.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8]面向社会网络数据发布的差分隐私保护方法研究[D]. 李晓晔.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9]车载式钢轨轮廓实时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黄鹏宇. 湖南大学, 2019(07)
- [10]基于文本挖掘的课程培养目标的智能观测研究[J]. 姜大志,黄瑞香.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