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产生海藻糖合酶的极性细菌

鉴定产生海藻糖合酶的极性细菌

一、一株产海藻糖合成酶极地细菌的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蔡胜东[1](2020)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生物湾流域氮循环细菌的多样性及1株海洋细菌新种的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针对采自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生物湾流域的5个土壤样品,分别进行了固氮、氨化、硝化、反硝化等可培养氮循环细菌的多样性研究(包括样品总菌计数,菌株分离纯化、形态观察、产酶活性,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等),以及氮循环细菌关键功能基因(包括硝化菌nxr A基因、反硝化菌nirS基因、固氮菌nifH基因、氨化菌amo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多样性分析。目的是了解该特殊生态区域氮循环细菌的多样性组成与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态适应性奠定基础;同时期望发现并获得低温、高效产酶菌株或新的物种,为后续应用研究和丰富极地微生物分类单元提供宝贵菌种。1、可培养氮循环细菌研究结果表明:氮循环菌在4个土壤样品中的总含菌量顺序为氨化菌(1.08×108-1.82×109)>硝化菌(1.96×105-8.82×107)、反硝化菌(2.00×106-3.48×107)>固氮菌(6.7×105-4.4×106);氨化菌的形态多样性程度较高,而其它三类菌较单一;大多数分离菌株具有产DNA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酪素水解酶、七叶苷水解酶、纤维素酶、氧化酶、以及降解吐温等活性,其中不乏有产酶活性比较高的菌株。各菌群的16S系统发育多样性顺序为:氨化菌(3纲、6属)>固氮菌(2纲、4属)、硝化菌(2纲3属)>反硝化菌(1纲、4属),各类菌的优势菌群均为Pseudomonas属。另外发现有9株菌的16S rDNA序列相似性低于97%(85.77-96.88%),推测为潜在新种或新属。2、氮循环功能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表明:(1)在硝化菌nxrA基因高通量测序中,SWW1、SWW2、SWW3、SWW4和SWWC1(潮间带沉积物)等5个样品具有4个共同纲、3个共同属。其中样品SWW2(海豹活动、休息区)在纲、属水平上的物种种类最多,SWW1(临近潮间带海岸)最少。优势菌群在5个样品中的种类分布不一。主成分PCoA分析显示,样品SWW1和SWW4(远离海岸,靠近冰山)的物种群落组成相似性距离在纲、属水平上最接近,样品SWWC1(潮间带沉积物)距离其它4个样品较远,比较特殊,且具有一些其它样品所没有的纲和属。(2)在反硝化菌nirS基因的高通量测序中,5个样品具有7个共同纲、7个共同属。其中SWW2、SWW3(苔藓覆盖及少量海豹活动区)在纲、属水平上具有比较高的反硝化菌物种多样性,而许多纲、属在另外3个样品中不存在。优势菌群在纲水平看,Proteobacteria门中的Gammaproteobacteria纲为优势菌纲;在属水平上,Pseudoalteromonas为优势属。5个样品中的菌群种类分布也不一。主成分PCoA分析显示,在纲、属水平上SWW1、SWW4之间和SWW2、SWW3之间的反硝化菌物种群落组成相似性均较接近,而SWWC1距离较远,具有一定特殊性。(3)固氮菌nifH基因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5个样品具有6个共同纲、7个共同属。与反硝化菌类似,样品SWW2、SWW3在纲、属水平上也具有比较高的固氮菌物种多样性。优势菌群在5个样品中的分布不一。主成分PCoA分析表明,与硝化菌、反硝化菌不一样,样品SWW3和SWWC1在固氮菌物种群落组成相似性上存在特殊性。(4)氨化菌amo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样品SWW2、SWW3、SWW4、SWWC1在纲、属水平上均具有比较高的氨化菌物种多样性,而SWW1最少(仅3纲、3属)。主成分PCoA分析表明,样品SWWC1、SWW1、SWW2在氨化菌物种群落组成相似性上具有特殊性。3、海洋新菌H164T的多相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自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的细菌H164T为:球形,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与关系最近模式菌A.wandonensisWS-MY22T的16S序列相似性为97.4%;DNA G+C含量为33.2 mol%;主要是脂肪酸成分iso-C15:0,iso-C15:15:1 G,iso-C15:05:0 3-OH和iso-C17:07:0 3-OH;MK-6是主要呼吸醌成分,极性脂主要是1种磷脂酰乙醇胺、1种氨基脂和2种未知的极性脂;经其它生理、生化指标分析,该菌株也具独特特点。结合H164T菌株的遗传学、生理生化、化学特征、以及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分析,表明菌株H164T是Algibacter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Algibacter pacificus sp.nov。

茶琦雁[2](2020)在《产尿素细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在线虫生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根结线虫病是严重危害农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多种化学杀线虫剂因高毒、高残留已相继被禁用,生物防治备受关注。产尿素细菌在脲酶催化下释放氨气杀线虫,是潜在的线虫生物防治新资源,然而目前对这类资源的发掘及应用少有报道。本文围绕产尿素细菌资源发掘及其在根结线虫病防控中的应用开展以下研究:(1)从蚯蚓粪便中分离筛选产尿素细菌,分析其物种多样性;(2)鉴定产尿素细菌新物种;(3)评估产尿素细菌在线虫生防中的潜力;(4)探究细菌产尿素分子机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采用可培养方法从蚯蚓粪样品中分离到246株细菌,根据脲酶催化尿素能够释放氨气原理,从中初筛选到53株产尿素细菌;进一步采用二乙酰一肟法测定细菌发酵液中的尿素含量,确定了38株细菌有产尿素功能;其中,7株细菌的LB培养基发酵液中尿素产量≥100?g/mL,6株细菌的NB培养基发酵液中尿素产量≥100?g/mL。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这38株产尿素细菌分属于四个类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其中,属于厚壁菌门的共16株,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属,共有10个种、14株。2.采用多相分类法,将从蚯蚓粪样品中分离得到的细菌1.1416T、1.3611T鉴定为新种,分别命名为Luteimonas lumbrici、Sphingobacterium lumbrici。3.采用平板测定法评估了38株产尿素细菌的杀线虫活性,30株对全齿复活线虫的致死率在17%-100%之间,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活性菌株最多,共10个种、14株,致死率在71%-100%,致死率≥90%有11株。有27株对根结线虫的致死率在5.34%-85.53%之间,其中6株的致死率达到≥70%。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的5株产尿素细菌中,B.zhangzhouensis 1.4517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控效果最好,在自然土和灭菌土处理中的根瘤占比分别为27.91%(CK为46.5%)和5.13%(CK为11.97%)。4.探究了B.zhangzhouensis 1.4517的产尿素机制。该菌株存在精氨酸酶基因(RocF)且正常表达;该菌株的精氨酸由谷氨酸在多个合成酶、激酶的作用下生成,遵循经济途径,存在精氨酸酶代谢途径。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1.4517菌株分别用NB、LB培养基培养时,与细菌产尿素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集中在精氨酸合成以及精氨酸酶代谢通路中。细菌的精氨酸通过精氨酸酶途径代谢生成尿素,提高菌株内精氨酸积累有助于够提高尿素产量。

李飞娜[3](2020)在《红树林和沙漠环境药用放线菌资源勘探及新物种分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亟需新型高效的抗生素,而当前新型优质抗生素药物匮乏,主要原因之一是已知菌和素的重复筛选所导致的发现成本升高和效率低下。放线菌是抗生素生产的主力军,其物种多样性是化合物多样性的基础,开发菌源,丰富药用放线菌资源,可从源头上增加新型抗生素的发现机率。栖息于特殊环境的放线菌以往研究较少,因其独特的基因类型和代谢机制,目前已成为药用放线菌资源开发的热点。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选择红树林和沙漠这两种特殊环境,采用经典的放线菌分离方法,开展了药用放线菌资源勘探。由于实验室可培养的微生物不足自然界的1%,为有效挖掘剩余99%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还尝试采用原位培养技术俘获红树林土壤中未培养和难培养微生物。最后针对勘探过程中发现的新物种,重点开展了多相分类学鉴定。主要工作内容如下:一、对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的红树林植物进行了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纯化,并从中选取代表菌株开展抗菌活性筛选。该研究从12份植物样品中共分离得到192株内生放线菌,分布于8目17科30属,优势菌属为链霉菌属;其中22株为潜在新物种,4株新物种被鉴定发表;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82株发酵菌株中50株具有抗菌活性,其中强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20 mm)菌株6株,具有明显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12 mm)的稀有放线菌21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潜在新物种8株,值得开展化学研究的候选菌株28株,为评价其抗菌潜力,分析了其中5株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二、采用原位培养技术俘获福田红树林和茅尾海红树林土壤中未培养和难培养放线菌,并从中选取代表菌株开展抗菌活性筛选和作用机制检测。从35份原位培养样品中分离得到367株放线菌,分布于7目12科30属,优势菌属为微杆菌属,其中9株为潜在新物种。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85株发酵菌株中45株具有抗菌活性,其中强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20mm)菌株10株,具有明显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12 mm)的稀有放线菌13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潜在新物种2株。双荧光蛋白报告系统对85份发酵液酯相提取液的筛结果表明,2株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可抑制蛋白翻译。根据上述结果,确定25株菌为化学研究候选菌株,对其中1株链霉菌开展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发现其具有产生多种抗菌活性物质的潜力,目前本课题组博士生已从该菌中分离得到3个活性化合物。三、对塔克拉玛干沙漠植物样品进行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纯化,并从中选取代表菌株开展抗菌活性筛选和作用机制检测。从15份植物样品中得到320株内生放线菌,分布于9目14科23属,优势菌属为链霉菌属,其中19株为潜在新物种,目前已经确定了 3株新物种的分类地位;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75株发酵菌株中47株具有抗菌活性,其中具有强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20 mm)的菌株6株,具有明显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12 mm)的稀有放线菌10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潜在新物种5株;双荧光蛋白报告系统对75份发酵液酯相提取液的筛选结果表明,2株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可抑制DNA合成,2株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可抑制蛋白翻译。根据上述结果,确定19株为化学研究候选菌株,对其中4株菌进行了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预测了其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潜力。在基因挖掘指导下,本课题组博士生已从2株候选菌株中分离得到14个活性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四、选取4株澳门红树林植物内生菌(1T4Z-3、4Q3S-7、5T4P-12-1和2T4P-2-4)和3株塔克拉玛干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11W25H-1、8H24J-4-2和9W16Y-2)开展了潜在新物种的多相分类鉴定,确定了上述7株菌的分类地位,分别命名为Amnibacterium endophyticum sp.nov.、Marmoricola mangrovicus sp.nov.、Mangrovicella endophytica gen.nov.,sp.nov.、Aureimonas endophytica sp.nov.、Labedella phragmitis sp.nov.、Labedellapopuli sp.nov.和 Aeromicrobium endophyticum sp.nov.。本研究从红树林和沙漠生境中共分离得到879株放线菌,分布于9目20科54属;对242株放线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共获得142株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其中强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20 mm)菌株共22株,具有明显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12 mm)的稀有放线菌共44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潜在新物种共15株;对160株放线菌进行基于抗菌作用机制的筛选,获得4株可抑制蛋白翻译的链霉菌和2株可抑制DNA合成的链霉菌。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确定72株为化学研究候选菌株,并对其中10株菌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预测了其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潜能。目前本课题组博士生从本研究获得的3株化学候选菌株,分离得到了 17个活性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另外,本研究共分离得到50株潜在放线菌新物种,7株已被鉴定发表。文献调研发现,截至2020年3月,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新物种共13个,其中有4株来自本研究的澳门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2017-2020年1月,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新物种共5个,其中有3株来自本研究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本研究结果揭示红树林和沙漠生境中孕育着丰富且新颖的放线菌资源,是新抗生素发现的宝库。同时,采用原位培养技术可为天然产物研究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菌源,值得深入研究。

孙思琪[4](2020)在《嗜盐古菌胞外蛋白酶的抑菌和防御功能研究及一个嗜盐古菌新种的分类学鉴定》文中研究表明嗜盐古菌主要生活于盐湖、盐碱地、晒盐场和地下盐矿等高盐环境,是一种好氧或兼性厌氧的古菌类群。它们可作为研究生命适应极端环境条件的模式物种,并在修复高盐环境污染和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基因敲除和回补技术、纯培养和多相分类学手段,对嗜盐古菌胞外蛋白酶在抑菌和防御方面的功能、嗜盐古菌应对低渗冲击的策略和高盐环境中可能蕴藏的新物种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1)hlyR4是地中海富盐菌(Hfx.mediterranei)胞外蛋白酶的唯一编码基因;hlyR4的缺失导致Hfx.mediterranei抑制其他嗜盐古菌的活性基本丧失,当回补了hlyR4以后,Hfx.mediterranei恢复了对其他嗜盐古菌的抑制活性;具有hlyR4的Hfx.mediterranei菌株对嗜盐菌素和胞外蛋白酶等蛋白类抑菌活性物质的攻击有一定的抵抗力;且当hlyR4转入其他嗜盐古菌,如Haloarcula hispanica DF60,相应使其获得了抵抗嗜盐菌素和胞外蛋白酶攻击的能力;此外,hlyR4很可能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胞外蛋白酶基因的组成型表达基因。(2)抗低渗型嗜盐古菌菌株(在纯水中仍能保持完整细胞形态的菌株)菌体内的相容性溶质甜菜碱含量是不抗低渗菌株(在纯水中立即裂解)的2.5倍,然而胞内的钾离子浓度正好相反;不抗低渗菌株经纯水洗涤后细胞彻底裂解,抗低渗菌株细胞几乎不裂解或裂解比例很小,且细胞仍具有活性;不抗低渗菌株细胞壁厚度很薄,约10-20 nm,而抗低渗菌株细胞壁明显较不抗低渗菌株细胞壁厚,约为不抗低渗菌株细胞的10-15倍,细胞壁厚度达到约100-140 nm。(3)从云南元永井盐矿分离到一株细胞呈多形的嗜盐古菌,将该菌株命名为:ZC67;它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Halorubrum saccharovorum JCM 8865T的序列相似度99.0%,为ZC67的最近缘物种;同时,说明菌株ZC67T属于Halorubrum属;菌株ZC67T与最近亲缘物种的基因组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和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平均一致性(AAI)指数分别为88.9%和89.3%,远低于作为判断新种标准的95%一致性;它与最近亲缘物种的DNA杂交相似度为37.8%,也远小于判断新物种的70%的标准;菌株ZC67的主要极性脂成分与盐红菌属模式菌株相同,DNA G+C含量为66.3 mol%(基于基因组);结合其它特征,如表型和生理生化差异,提出菌株ZC67T代表了盐红菌属的一个新物种;因其能很好地水解淀粉,将其命名为Halorubrum amylolyticum ZC67T;该新种的标准菌株为ZC67(=CGMCC 1.15718T=JCM 31850T)。本研究将为更好的认识极端环境中,如:高盐环境,微生物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认识主要生活于高渗环境的嗜盐古菌如何应对低渗冲击提供线索;为利用极端环境微生物遗传和物种资源,探索极端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积累宝贵的菌种资源。

邓丹丹,李美,凌婉阳[5](2020)在《海藻糖的生产及分析方法的国内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简述了海藻糖的化学结构以及生物学功能,对我国海藻糖生产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包括微生物提取法、微生物发酵法、基因工程法和酶转化法;同时介绍了用于海藻糖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如蒽酮比色法、纸层析法、薄层层析法、DNS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以期为海藻糖获得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李新[6](2019)在《基于OtsAB途径催化纤维二糖制备海藻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围绕以纤维二糖为底物合成海藻糖的可行性展开研究。以大肠杆菌为宿主细胞,利用多质粒表达系统构建了纤维二糖至海藻糖的合成途径,对影响海藻糖合成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与TCA循环相偶联的能量再生体系,提高海藻糖产量和转化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论文克隆了来源于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的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OtsA)和6-磷酸海藻糖磷酸酯酶(OtsB),构建了合成海藻糖的OtsAB途径,将该途径外源导入E.coli BL21(DE3)中,得到了重组菌株E.coli BL01。以葡萄糖为底物,E.coli BL01通过全细胞催化合成了海藻糖,9 h后海藻糖产量为0.25 g/L。(2)葡萄糖是纤维二糖水解后的产物,该水解过程需要昂贵的商品化β-葡萄糖苷酶。因此,开发利用纤维二糖的微生物生产海藻糖可以缓解这些问题。在E.coli BL01基础上,通过克隆来自E.coli BL21的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galU和来自天然纤维素分解细菌Saccharophagus degradans的纤维二糖磷酸化酶基因cepA,构建了E.coli BL05。E.coli BL05可实现纤维二糖至海藻糖的生物转化,通过全细胞催化的方式,以20 g/L的纤维二糖为底物合成海藻糖时,添加10 mM井冈霉素,36 h后海藻糖的产量最高,大约为1.3 g/L。同时考察了井冈霉素、温度和碘乙酸对海藻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 mM井冈霉素可显着抑制海藻糖降解从而提高海藻糖产量;提高温度和添加碘乙酸对提高海藻糖产量没有助力。(3)底物和能量的供应、海藻糖的降解、其他代谢支路的分流等因素都会影响海藻糖的产量。为了克服上述限制因素,提高纤维二糖至海藻糖转化率,本研究在E.coli YW-3的基础上敲除了zwf和pgi基因构建了E.coli ZL-1A,该菌株异源表达了以葡萄糖-1-磷酸为底物合成GDP-葡萄糖的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基因gmppb及以葡萄糖-6-磷酸和GDP-葡萄糖为底物合成海藻糖-6-磷酸的海藻糖-6-磷酸化酶基因otsA,实现了纤维二糖向海藻糖的转化。同时考察了柠檬酸三钠对驱动海藻糖合成的影响,当添加10 g/L柠檬酸三钠时,以E.coli YW-3A为出发菌株得到的海藻糖产量最高为0.41 g/L,比不添加的提高了10倍左右;以E.coli ZL-1A为出发菌株添加10 g/L柠檬酸三钠时的海藻糖产量为0.12 g/L,比不添加的提高了6倍左右。

刘金亮[7](2018)在《一株高效产絮菌的基因组测序及胞外多糖合成组学研究》文中提出微生物絮凝剂(Microbial flocculant,MBF)是由微生物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聚合物,一般由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高分子物质构成。由于具有安全高效的特性,微生物絮凝剂已成为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水处理剂,但生产成本较高和絮凝效果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多种检测技术对高效产絮菌A9的生物学和基因组特性,及其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等进行了检测分析,从分子水平研究产絮菌的产絮机理,从转录组及蛋白质组学角度研究产絮菌产絮过程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及功能调控,为工业化生产微生物絮凝剂提供调控方法。研究结果对揭示产絮菌合成絮凝剂的机制和调控途径,为进一步利用代谢工程等提高微生物絮凝剂的产量,促进微生物絮凝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应用多种检测技术对产絮菌A9的生理生化、细胞化学组分和16S rRNA基因序列等进行了检测,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分类,并对分离提纯的发酵产物进行紫外和红外分析。基于生理生化、细胞化学组分及16S rRNA基因序列等分析结果,产絮菌A9被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内的新种。紫外扫描和红外检测等结果表明,产絮菌A9所产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类物质,并且吸附架桥是其产生絮凝作用的主要机理。对产絮菌A9生物学特性和絮凝成分的研究,有助于系统的了解产絮菌A9的表型、遗传型、系统发育及其所产絮凝剂的性质,为后续研究产絮菌A9的基因组及絮凝剂合成途径等奠定基础。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产絮菌A9的DNA进行paired-end测序,研究产絮菌A9基因组、胞外多糖合成相关的功能基因及其代谢途径,并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产絮菌A9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异源表达。获得产絮菌A9的基因组序列由92个contigs组成,可以组装到67个scaffolds中。应用Glimmer软件成功预测4932个基因,其中有4284个(86.9%)与NCBI-Nr数据库比对到相似序列,共有1,689个蛋白注释到COG家族。通过blastp基于KEGG数据库的功能注释与代谢路径分析,预测了 165条代谢通路,包含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戊糖磷酸途径等产能代谢途径。根据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解析了产絮菌A9在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的胞外多糖合成途径,产絮菌A9胞外多糖包含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甘露糖,结果和此前的研究结论一致。参与胞外多糖合成的相关酶包括磷酸葡萄糖变位酶、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葡萄糖脱氢酶等。产絮菌A9的全基因组扫描测序为了解其基因组信息和代谢通路,研究其所产絮凝剂胞外多糖的合成途径和功能基因等提供数据支持。产絮菌A9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异源表达,为研究产絮菌胞外多糖合成基因的特性和功能,以及后续利用其胞外多糖合成基因构建高效微生物絮凝剂工程菌等提供借鉴。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菌株A9转录组测序,研究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转录表达差异。基因表达差异(发酵vs普通)分析表明,表达差异显着的基因有70个。通过转录组分析表明:相对于普通培养基,在葡萄糖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下,很多糖类合成及代谢的基因都上调表达。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为从RNA水平研究产絮菌的产絮机理,及其合成微生物絮凝剂胞外多糖的代谢调控等提供数据支持。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对产絮菌A9在普通培养基、葡萄糖培养基和甘露糖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的蛋白质组进行了分离和检测,研究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蛋白质组表达差异。胶图分析结果表明: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蛋白质表达有较大差异。通过质谱分析,共有个54蛋白被成功鉴定,包括二氢硫辛酸脱氢酶、磷酸丙糖异构酶、果糖-1,6-二磷酸酶等。这些差异蛋白的功能主要与能量产生和转化,以及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代谢等有关。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分析,为从蛋白质水平研究产絮菌的产絮机理,全面解析和调控产絮菌代谢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产絮菌A9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检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实验,进行产絮菌A9生产微生物絮凝剂胞外多糖的调控研究。建立起培养条件,差异表达基因及蛋白质和产絮变化之间的关系,对工业上生产微生物絮凝剂提出了菌种复壮、底物水平调控、发酵过程参数优化三个层面的调控策略。

姬扬[8](2018)在《产铁载体类化合物嗜盐放线菌活性筛选及功能基因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放线菌作为一类珍贵的物种资源,已经在生物医药领域表现出了非凡的应用前景,目前市场上已知的抗生素类化合物,由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生的占60%。由于普通环境放线菌资源被不断挖掘,所获得的天然产物重复性急剧增加,天然产物学者将目标转向了极端环境放线菌资源。高盐环境作为一种极端环境,其中的放线菌资源被不断的挖掘,其价值也在不断的被体现。铁离子作为一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资源,在生态环境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在环境中,所能螯合铁离子的铁载体类化合物被认为是微生物争夺资源的有力武器。同时,此类化合物在生物医药和环境修复等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在本研究的前期工作中发现,与普通环境(50%左右)相比,嗜盐放线菌具有产铁载体能力的菌株数量多(>90%),且铁载体的螯合能力相对较高。这些实验数据恰恰说明了在高盐环境中,嗜盐放线菌的生态地位较为特殊,具有很好的研究空间。本研究首先进行了嗜盐放线菌分离方法的探究和改良,通过向分离培养基加入不同的培养基底物、不同于以往的氮元素以及加入铁载体螯合剂来分别研究同一区域内,不同土样的分菌效果,通过3种改良分离方法,共从新疆七角井盐湖及其附近土样中分离得到315株嗜盐放线菌。此外,本课题组在前期的工作中,对大量的嗜盐放线菌进行了多种功能基因的研究,本实验从中挑选了134株具有多种功能基因的嗜盐放线菌并入本次所分离到的菌株中。对这449株嗜盐放线菌进行了产铁载体类化合物能力和其所产铁载体类化合物螯合能力的检测。通过前期的预实验,综合对比双层平板法、发酵产物法,我们发现对于嗜盐放线菌而言,倒置法检测是否能产生铁载体类化合物,是最便捷且最高效的筛选铁载体活性菌株实验手段。通过对铁载体活性检测发现,本次分得的315株嗜盐放线菌中具有产铁载体能力的菌株占总菌数的90%左右,而已完成多种类型功能基因高通量筛选的134株嗜盐放线菌菌株则占97%。考虑到完成多种类型功能基因高通量筛选的菌株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对阳性菌株的复筛过程中,仅对具有多种类型功能基因的阳性菌株进行了复筛,复筛结果显示,40株嗜盐放线菌的代谢产物表现出较高的铁离子螯合能力。其次,对于复筛结果中铁载体活性表现良好的3株潜在嗜盐放线菌新物种进行了多相分类学鉴定。经鉴定,其中菌株YIM 96934和YIM 96448为Phytoactinopolyspora属新物种,YIM 96095为一潜在新科。最后,从40株复筛中表现较好的嗜盐放线菌中,挑选了8株优势菌株,对其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并对基因组对比分析。

王一雯,权淑静,马焕,陈国参,刘德海[9](2017)在《一株产海藻糖合酶假单胞菌菌株的分离及鉴定》文中研究说明由薄层层析法检测试验发现,从昆明磷矿粉中分离出的一株真细菌,其粗酶液能将麦芽糖异构化为海藻糖。通过显微观察发现,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无色、杆状、具有鞭毛;菌体直径大小0.60.8μm,长度约1.42.0μm;胞内没有聚-β-羟丁酸(PHB)包含体;最佳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7.0。经16S rRNA序列比对、DNA(G+C)mol%和DNA-DNA杂交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后,认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一种,将其命名为BIE-1。该菌株增加了假单胞菌属菌种多样性,为海藻糖生物合成真细菌菌株提供了新的选择。

李由然,王珊瑛,杨韵霏,顾正华,张梁,丁重阳,石贵阳[10](2016)在《嗜热放线菌海藻糖合成酶在地衣芽孢杆菌中的异源表达》文中研究指明海藻糖合成酶可将麦芽糖异构化为海藻糖,是海藻糖酶法生物转化的中心酶制剂。为了实现海藻糖合成酶在食品安全型表达宿主中高效生产,进而应用于食品级海藻糖的酶法合成,构建了革兰氏阳性菌重组表达质粒并转化入地衣芽孢杆菌。重组质粒携带了来自于嗜热放线菌Thermomonospora curvata海藻糖合成酶的编码基因,在地衣芽孢杆菌木糖异构酶启动子及其阻遏蛋白的介导下表达,胞内海藻糖合成酶发酵活力为12.1 U/m L。考察了不同培养条件对重组菌生长和产酶的影响,结果显示质量分数4%的麦芽糊精和质量分数0.4%的豆饼粉分别为产酶适宜的碳源和氮源;菌体培养10 h后加入终质量浓度为1 g/d L的诱导剂,于37℃诱导12 h后重组菌产酶最高达到23.7 U/m L。

二、一株产海藻糖合成酶极地细菌的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株产海藻糖合成酶极地细菌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生物湾流域氮循环细菌的多样性及1株海洋细菌新种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南、北极地概述
        1.1.1 北极地区特点
        1.1.2 南极地区特点
    1.2 南、北极地微生物研究概况
    1.3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新技术
        1.3.1 高通量测序技术
        1.3.2 宏基因组测序
        1.3.3 宏转录组测序
    1.4 氮循环微生物及其功能基因概况
        1.4.1 固氮微生物及其功能基因
        1.4.2 氨化微生物及其功能基因
        1.4.3 硝化微生物及其功能基因
        1.4.4 反硝化微生物及其功能基因
    1.5 关于微生物(细菌)分类、鉴定技术的现状
        1.5.1 表征特性上的分类鉴定技术
        1.5.2 分子遗传学特征分类技术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菲尔德斯半岛生物湾流域土壤可培养氮循环细菌的多样性
    2.1 实验材料
        2.1.1 样品信息及采集方法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试剂和培养基配方
        2.1.4 数据库及分析软件
    2.2 实验方法
        2.2.1 氮循环细菌的分离、纯化与计数
        2.2.1.1 固氮细菌的分离、纯化及平板计数
        2.2.1.2 硝化细菌的分离、纯化和保种
        2.2.1.3 反硝化细菌的分离纯化和保种
        2.2.1.4 氨化细菌的分离纯化和保种
        2.2.2 样品氨化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含量计数测定
        2.2.2.1 硝化细菌的含量测定
        2.2.2.2 反硝化细菌的含量测定
        2.2.2.3 氨化细菌含量的测定
        2.2.3 纯化细菌菌株总DNA的提取
        2.2.4 16SrRNA基因的扩增、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
        2.2.5 分离菌株产酶特性的检测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样品中氮循环细菌的计数结果
        2.3.2 氮循环细菌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2.3.3 部分氮循环细菌的产酶特性结果
        2.3.4 可培养氮循环细菌16SrDNA测序结果分析
        2.3.4.1 固氮菌的16SrDNA测序比对结果
        2.3.4.2 氨化菌的16SrDNA测序比对结果
        2.3.4.3 硝化菌的16SrDNA测序比对结果
        2.3.4.4 反硝化菌的16SrDNA测序比对结果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基于氮循环细菌功能基因的高通量测序与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及处理
        3.1.2 高通量测序样品制备、引物及测序流程
    3.2 硝化基因nxrA的高通量测序结果与分析
        3.2.1 物种OTU注释评估及Alpha多样性分析
        3.2.2 Alpha多样性分析
        3.2.3 物种组成分析
        3.2.3.1 物种Venn作图分析
        3.2.3.2 各样品的群落组成分析
        3.2.3.3 样品中物种的进化关系分析
        3.2.4 Beta多样性分析
        3.2.4.1 在纲、属水平上的样本层级聚类及PCoA分析
        3.2.4.2 PCo A(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分析
        3.2.5 本部分小结
    3.3 反硝化基因nirS的高通量测序结果与分析
        3.3.1 物种OTUs注释评估及Alpha多样性分析
        3.3.2 Alpha多样性分析
        3.3.3 物种组成分析
        3.3.3.1 物种Venn作图分析
        3.3.3.2 各样品的群落组成分析
        3.3.3.3 样品中物种的进化关系分析
        3.3.4 Beta多样性分析
        3.3.4.1 在纲、属水平上的样本层级聚类及PCoA分析
        3.3.4.2 PCo A(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分析
        3.3.5 本部分小结
    3.4 固氮基因nifH的高通量测序结果与分析
        3.4.1 物种OTUs注释评估及Alpha多样性分析
        3.4.2 Alpha多样性分析
        3.4.3 物种组成分析
        3.4.3.1 物种Venn作图分析
        3.4.3.2 各样品的群落组成分析
        3.4.3.3 样品中物种的进化关系分析
        3.4.4 Beta多样性分析
        3.4.4.1 在纲、属水平上的样本层级聚类及PCoA分析
        3.4.4.2 PCo A(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分析
        3.4.5 本部分小结
    3.5 基于氨氧化基因amoA的高通量测序结果与分析
        3.5.1 高通量测序的物种OTUs注释评估及Alpha多样性分析
        3.5.2 Alpha多样性分析
        3.5.3 物种组成分析
        3.5.3.1 物种Venn作图分析
        3.5.3.2 各样品的群落组成分析
        3.5.3.3 样品中物种的进化关系分析
        3.5.4 Beta多样性分析
        3.5.4.1 在纲、属水平上的样本层级聚类及PCoA分析
        3.5.4.2 PCo A(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分析
        3.5.5 本部分小结
第四章 一株海洋细菌新种的多相分类鉴定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菌株
        4.1.2 实验试剂和培养基
    4.2 实验方法
        4.2.1 菌株分离纯化及保藏
        4.2.1.1 样品的获取
        4.2.1.2 样品的处理
        4.2.1.3 菌株复苏及纯化
        4.2.2 遗传学特征的分类鉴定
        4.2.2.1 实验菌株H164~T的16Sr DNA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4.2.2.2 实验菌株H164~T的DNA G+C%含量测定
        4.2.2.3 基因组DNA-DNA杂交
        4.2.3 表型特征的分类鉴定
        4.2.3.1 形态学特征观察
        4.2.3.2 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4.2.3.3 化学特征鉴定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遗传学特征分类鉴定结果
        4.3.1.1 菌株H164T16Sr DNA测序结果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4.3.1.2 菌株H164TDNA G+C%含量的测定
        4.3.1.3 菌株H164TDNA-DNA杂交
        4.3.2 表型特征分类鉴定结果
        4.3.2.1 H164~T形态学特征鉴定结果
        4.3.2.2 H164~T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结果
        4.3.2.3 化学特征鉴定结果
        4.3.2.3.1 脂肪酸测定结果
        4.3.2.3.2 呼吸醌成分
        4.3.2.3.3 极性脂成分鉴定结果
        4.3.3 讨论
全文总结
创新点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2)产尿素细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在线虫生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根结线虫病的危害与化学防治
    2.微生物在根结线虫防治中的作用
        2.1 食线虫细菌在根结线虫防治中的作用
        2.2 食线虫真菌在根结线虫防治中的作用
    3.蚯蚓粪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4.产尿素细菌是线虫生防重要新资源
        4.1细菌产生的尿素在脲酶催化下释放杀线虫毒力因子NH3
        4.2 产尿素细菌驱动捕食线虫真菌捕食线虫显示出潜在的生防价值
    5.细菌的产尿素机制研究
    6.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蚯蚓粪的产尿素细菌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1.材料仪器
        1.1 蚯蚓粪样品
        1.2 培养基及其配制
        1.3 试剂及其配制
        1.4 主要仪器
    2.方法
        2.1 蚯蚓粪中细菌的分离
        2.2 产尿素细菌的初筛
        2.3 产尿素细菌发酵液中的尿素含量测定
        2.4 产尿素细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3.结果
        3.1 蚯蚓粪中产尿素细菌的分离结果
        3.2 细菌发酵液的尿素含量定量测定
        3.3 产尿素细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4.分析讨论
第三章 潜在细菌新物种的多相分类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菌株
        1.2分类鉴定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
        1.3形态学及生理学实验
        1.4化学分类相关实验
    2.结果
        2.1 1.1416~T菌株的分类鉴定
        2.2 1.3611~T菌株的分类鉴定
    3.分析讨论
第四章 产尿素细菌的杀线虫活性及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
    1.材料仪器
        1.1 培养基及其配制
        1.2 供试线虫及培养
        1.3 盆栽实验材料
        1.4 主要仪器
    2.方法
        2.1 杀线虫产尿素细菌的筛选
        2.2 盆栽实验
    3.结果
        3.1 产尿素细菌对线虫的活性
        3.2 产尿素细菌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3.3 不同处理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4.分析讨论
第五章 细菌产尿素机制的初步研究
    1.材料
        1.1 供试菌株及培养基
        1.2 主要仪器
    2.方法
        2.1 产尿素细菌RocF基因的扩增
        2.2 Bacillus zhangzhouensis的全基因组测序
        2.3 Bacillus zhangzhouensis的转录组测序
    3.结果
        3.1 产尿素细菌RocF基因的扩增
        3.2 Bacillus zhangzhouensis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3.3 Bacillus zhangzhouensis的转录组测序结果
    4.分析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3)红树林和沙漠环境药用放线菌资源勘探及新物种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细菌耐药现状
        1.2 抗生素研究现状
    第二章 特殊环境来源药用放线菌研究现状
        2.1 特殊环境微生物与未培养微生物
        2.2 红树林药用放线菌研究进展
        2.2.1 红树林生境
        2.2.2 红树林放线菌资源多样性
        2.2.3 红树林放线菌新物种
        2.2.4 红树林放线菌来源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2.3 沙漠药用放线菌研究进展
        2.3.1 沙漠生境
        2.3.2 沙漠放线菌资源多样性
        2.3.3 沙漠放线菌新物种
        2.3.4 沙漠放线菌来源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第三章 抗菌活性筛选模型
        3.1 “ESPAPE”菌株
        3.2 双荧光蛋白报告系统
        3.2.1 色氨酸操纵子的减弱机制
        3.2.2 DNA的SOS应答机制
        3.2.3 双荧光蛋白报告系统的报告质粒pDualrep2
        3.2.4 双荧光蛋白报告系统的检测机制
    第四章 新物种的多相分类鉴定
        4.1 新物种的界定标准
        4.2 多相分类
        4.2.1 表型特征
        4.2.2 化学分类特征
        4.2.3 分子分类特征
    第五章 研究内容及意义
        5.1 研究方案
        5.2 研究内容及意义
        5.2.1 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资源勘探
        5.3.2 采用原位培养技术挖掘红树林生境放线菌资源
        5.3.3 塔克拉玛干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药用资源勘探
        5.3.4 特殊环境放线菌新物种的多相分类研究
第二部分 特殊环境药用微生物资源勘探
    第一章 澳门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新颖性及抗菌活性研究
        1.1 前言
        1.2 实验材料
        1.2.1 实验样品
        1.2.2 试剂和仪器
        1.2.3 培养基
        1.2.4 植物浸汁
        1.2.5 抑制剂
        1.2.6 检定菌
        1.3 方法
        1.3.1 红树林植物样品处理
        1.3.2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藏
        1.3.3 菌株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1.3.4 菌株发酵及次级代谢产物提取
        1.3.5 菌株抗菌活性筛选
        1.3.6 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1.4 结果与分析
        1.4.1 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结果
        1.4.2 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分析
        1.4.3 192株内生放线菌在植物样品、植物组织及培养基中的分布
        1.4.4 内生放线菌的新颖性分析
        1.4.5 抗菌活性初筛结果
        1.4.6 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结果
        1.5 讨论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采用原位培养技术初步探究红树林生境放线菌资源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地点
        2.2.2 试剂和仪器
        2.2.3 培养基
        2.2.4 土壤浸汁
        2.2.5 抑制剂
        2.2.6 检定菌
        2.3 方法
        2.3.1 原位培养装置制作
        2.3.2 原位培养装置埋置
        2.3.3 原位培养样品处理
        2.3.4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藏
        2.3.5 菌株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2.3.6 菌株发酵及次级代谢产物提取
        2.3.7 菌株抗菌活性筛选
        2.3.8 菌株抗菌作用机制筛选
        2.3.9 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原位培养装置的收回
        2.4.2 放线菌分离结果
        2.4.3 放线菌多样性分析
        2.4.4 367株放线菌在不同埋样点、原位培养装置及培养基中的分布
        2.4.5 放线菌新颖性分析
        2.4.6 抗菌活性初筛结果
        2.4.7 抗菌作用机制筛选结果
        2.4.8 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结果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塔克拉玛干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新颖性及抗菌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样品
        3.2.2 试剂和仪器
        3.2.3 培养基
        3.2.4 植物浸汁
        3.2.5 抑制剂
        3.2.6 检定菌
        3.3 方法
        3.3.1 沙漠植物样品处理
        3.3.2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藏
        3.3.3 菌株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3.3.4 菌株发酵及次级代谢产物提取
        3.3.5 菌株抗菌活性筛选
        3.3.6 菌株抗菌作用机制筛选
        3.3.7 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结果
        3.4.2 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分析
        3.4.3 320株内生放线菌在植物样品、植物组织及培养基中的分布
        3.4.4 内生放线菌的新颖性分析
        3.4.5 抗菌活性初筛结果
        3.4.6 抗菌作用机制筛选结果
        3.4.7 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结果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特殊环境新物种的分类学研究
    第一章 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1T4Z-3的多相分类鉴定
        1.1 前言
        1.2 实验材料
        1.2.1 菌种来源
        1.2.2 试剂
        1.2.3 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形态特征观察
        1.3.2 培养特征观察
        1.3.3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1.3.4 化学组分分析
        1.3.5 分子分类研究
        1.4 结果与分析
        1.4.1 形态特征
        1.4.2 培养特征
        1.4.3 生理生化特性
        1.4.4 化学分类特征
        1.4.5 分子分类结果
        1.5 讨论
        1.5.1 菌株1T4Z-3~T的分类地位
        1.5.2 Amnibacterium属分类学特征的修订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红树林植物内生放线菌4Q3S-7的多相分类鉴定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菌种来源
        2.2.2 试剂
        2.2.3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形态特征观察
        2.3.2 培养特征观察
        2.3.3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2.3.4 化学组分分析
        2.3.5 分子分类研究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形态特征
        2.4.2 培养特征
        2.4.3 生理生化特性
        2.4.4 化学分类特征
        2.4.5 分子分类结果
        2.5 菌株4Q3S-7~T的分类地位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11W25H-1和8H24J-4-2的多相分类鉴定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菌种来源
        3.2.2 试剂
        3.2.3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形态特征观察
        3.3.2 培养特征观察
        3.3.3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3.3.4 化学组分分析
        3.3.5 分子分类研究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形态特征
        3.4.2 培养特征
        3.4.3 生理生化特性
        3.4.4 化学分类特征
        3.4.5 分子分类结果
        3.5 讨论
        3.5.1 菌株11 W25H-1~T和菌株8H24J-4-2~T的分类地位
        3.5.2 拉贝达氏菌属(Labedella)分类学特征的修订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沙漠植物内生放线菌9W16Y-2的多相分类鉴定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菌种来源
        4.2.2 试剂
        4.2.3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形态特征观察
        4.3.2 培养特征观察
        4.3.3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4.3.4 化学组分分析
        4.3.5 分子分类研究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形态特征
        4.4.2 培养特征
        4.4.3 生理生化特性
        4.4.4 化学分类特征
        4.4.5 分子分类结果
        4.5 菌株9W16Y-2~T的分类地位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株红树林植物内生细菌的多相分类鉴定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
        5.2.1 菌种来源
        5.2.2 试剂
        5.2.3 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形态特征观察
        5.3.2 培养特征观察
        5.3.3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5.3.4 化学组分分析
        5.3.5 分子分类研究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形态特征
        5.4.2 培养特征
        5.4.3 生理生化特性
        5.4.4 化学分类特征
        5.4.5 分子分类结果
        5.5 讨论
        5.5.1 菌株5T4P-12-1~T的分类地位
        5.5.2 菌株2T4P-2-4~T的分类地位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
附录
致谢

(4)嗜盐古菌胞外蛋白酶的抑菌和防御功能研究及一个嗜盐古菌新种的分类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嗜盐古菌简介
        1.1.1 嗜盐古菌定义
        1.1.2 嗜盐古菌的发现
        1.1.3 嗜盐古菌耐盐机制
        1.1.4 嗜盐古菌的应用
    1.2 嗜盐古菌系统分类学研究
        1.2.1 嗜盐古菌系统分类地位的确立
        1.2.2 嗜盐古菌分类学研究方法
    1.3 嗜盐古菌胞外蛋白酶
        1.3.1 蛋白酶分类
        1.3.2 丝氨酸蛋白酶的性质
        1.3.3 嗜盐古菌胞外蛋白酶成熟机制
        1.3.4 嗜盐古菌胞外蛋白酶的研究
    1.4 嗜盐菌素研究进展
        1.4.1 嗜盐菌素的种类
        1.4.2 嗜盐菌素的性质
    1.5 嗜盐古菌的细胞壁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嗜盐古菌胞外蛋白酶的抑菌和防御功能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株
        2.1.2 质粒
        2.1.3 引物
        2.1.4 培养基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1.6 极端嗜盐古菌转化试剂
        2.1.7 DNA电泳缓冲液
        2.1.8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相关试剂
        2.1.9 Ni2+亲和层析所用溶液
        2.1.10 蛋白质变性复性缓冲液
        2.1.11 常用贮液
        2.1.12 常用酶、试剂及试剂盒
    2.2 试验方法
        2.2.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2 DNA片段克隆及检测
        2.2.3 回补质粒的构建方法
        2.2.4 PEG介导的嗜盐古菌转化
        2.2.5 质粒 DNA 的提取(许瑶2019)
        2.2.6 总RNA的提取
        2.2.7 DNA片段的双酶切检测
        2.2.8 菌株活化和16SrRNA初步鉴定
        2.2.9 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和粗酶液的获得
        2.2.10 Ni~(2+)亲和层析纯化蛋白
        2.2.11 蛋白质的十倍稀释复性
        2.2.1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2.3 菌株的培养及纯化
        2.3.1 基因敲除菌株的鉴定
        2.3.2 敏感菌株的培养及纯化
    2.4 回补菌株的构建
        2.4.1 胞外蛋白酶回补菌株的构建
        2.4.2 嗜盐菌素回补菌株的构建
    2.5 Haloferax mediterranei七株操作菌株的验证
    2.6 Haloferax mediterranei七株操作菌株的生长曲线
    2.7 Halolysin R4 及其蛋白水解活性的特征
    2.8 hly R4 的有无对Haloferax mediterranei菌株的竞争优势
    2.9 嗜盐菌素halH4不是宿主主要抑菌作用参与者
    2.10 嗜盐古菌胞外蛋白酶的抑菌功能
        2.10.1 嗜盐古菌胞外蛋白酶对菌株Halorubrum sp.LN72 的抑菌
        2.10.2 嗜盐古菌胞外蛋白酶对其他嗜盐古菌的抑制作用
        2.10.3 其它产胞外蛋白酶菌株抑菌谱的筛查
        2.10.4 七株操作菌株之间的相互抑制作用
        2.10.5 hlyR4抑菌功能在其他嗜盐古菌中的演绎
    2.11 嗜盐古菌胞外蛋白酶的防御功能
    2.12 halH4和hlyR4 不同生长阶段的转录活性
    2.13 hlyR4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活化
    2.14 嗜盐古菌胞外蛋白酶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2.15 讨论
    2.16 小结
第三章 嗜盐古菌渗透压调节机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株
        3.1.2 引物
        3.1.3 质粒
        3.1.4 培养基
        3.1.5 其他常用试剂及方法
        3.1.6 主要设备
        3.1.7 极端嗜盐古菌基因的敲除
        3.1.8 透射电镜观察(细菌样品)
    3.2 Haloarcula hispanica DF60△Ots A的构建
    3.3 OtsA基因敲除前后菌株的差异性
    3.4 纯水洗涤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3.5 洗涤次数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3.6 冻融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3.7 不同NaCl浓度下细胞的裂解率
    3.8 菌体内K~+及甜菜碱的含量
    3.9 透射电镜下显示的细胞壁厚度
    3.10 讨论
    3.11 小结
第四章 一株嗜盐古菌新物种的多相分类学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株
        4.1.2 样品采集和分离
        4.1.3 培养基
        4.1.4 Illumina Hi Seq测序分析方法
        4.1.5 系统发育分析
        4.1.6 嗜盐古菌多相分类学鉴定
    4.2 分类学地位的初步确定
    4.3 形态学特征
    4.4 系统发育分析
        4.4.1 同源性比对
        4.4.2 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4.5 生理生化特征
    4.6 极性脂分析
    4.7 基因组DNA-DNA亲缘关系
    4.8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1.1 嗜盐古菌胞外蛋白酶的抑菌和防御功能
        5.1.2 嗜盐古菌渗透压调节机制
        5.1.3 一株嗜盐古菌的多相分类学研究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致谢

(5)海藻糖的生产及分析方法的国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海藻糖的结构和功能
    1.1 化学结构
    1.2 生物学功能
2 海藻糖的生产方法
    2.1 微生物提取法
    2.2 微生物发酵法
    2.3 基因工程法
    2.4 酶转化法
3 海藻糖的分析方法
    3.1 蒽酮比色法
    3.2 纸层析法
    3.3 薄层层析法
    3.4 DNS比色法
    3.5 高效液相色谱法
4 海藻糖的应用前景
5 展望

(6)基于OtsAB途径催化纤维二糖制备海藻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海藻糖的概述
        1.1.1 海藻糖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1.1.2 海藻糖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理
    1.2 海藻糖的应用
        1.2.1 海藻糖在食品业的应用
        1.2.2 海藻糖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1.2.3 海藻糖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1.3 海藻糖的制备及研究现状
        1.3.1 海藻糖的制备方法
        1.3.2 海藻糖的合成途径
        1.3.3 微生物生产海藻糖的研究进展
    1.4 纤维二糖的利用
        1.4.1 纤维二糖的降解机制
        1.4.2 纤维二糖水解途径的应用
        1.4.3 纤维二糖磷酸解途径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大肠杆菌中异源构建施氏假单胞菌海藻糖合成途径otsAB及 TreYZ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和质粒
        2.1.2 相关引物
        2.1.3 培养基
        2.1.4 仪器和设备
        2.1.5 酶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质粒的构建
        2.2.2 重组大肠杆菌的诱导表达
        2.2.3 全细胞催化
        2.2.4 麦芽寡聚糖溶液的制备
        2.2.5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质粒的构建
        2.3.2 重组大肠杆菌的诱导表达
        2.3.3 E.coli BL01 利用葡萄糖全细胞催化产海藻糖的验证
        2.3.4 E.coli BL02 对淀粉酶解液的利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纤维二糖为底物合成海藻糖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和质粒
        3.1.2 相关引物
        3.1.3 培养基
        3.1.4 酶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质粒pRSFDuet-galU和 pETDuet-cepA的构建及菌株转化
        3.2.2 质粒pRSFDuet-galU-cepA的构建及菌株转化
        3.2.3 重组大肠杆菌的诱导表达
        3.2.4 全细胞催化
        3.2.5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质粒pRSFDuet-galU和 pETDuet-cepA的构建及菌株转化
        3.3.2 质粒pRSFDuet-galU-cepA的构建及菌株转化
        3.3.3 重组菌株E.coli BL03 的诱导表达
        3.3.4 以葡萄糖为底物全细胞催化合成海藻糖
        3.3.5 以纤维二糖为底物全细胞催化合成海藻糖
        3.3.6 温度对全细胞催化合成海藻糖的影响
        3.3.7 碘乙酸对全细胞催化合成海藻糖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能量偶联的海藻糖合成途径的重构和优化
    4.1 实验材料
        4.1.1 菌株和质粒
        4.1.2 相关引物
        4.1.3 培养基
        4.1.4 酶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基于非同源重组的大肠杆菌基因敲除原理
        4.2.2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4.2.3 质粒pGRNA及质粒pZX21 的去除
        4.2.4 利用CRISPR-Cas9和NHEJ系统删除zwf及 pgi基因
        4.2.5 质粒的构建
        4.2.6 全细胞催化
        4.2.7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利用CRISPR-Cas9和NHEJ系统删除zwf基因和pgi基因
        4.3.2 质粒的构建
        4.3.3 能量偶联体系对海藻糖合成途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参考文献

(7)一株高效产絮菌的基因组测序及胞外多糖合成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微生物絮凝剂概述
        1.1.1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
        1.1.2 絮凝剂产生菌
        1.1.3 絮凝机理
        1.1.4 影响絮凝剂产生的因素
        1.1.5 影响絮凝效率的因素
        1.1.6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应用现状
    1.2 细菌胞外多糖概述
        1.2.1 细菌胞外多糖的分类
        1.2.2 细菌胞外多糖的结构
        1.2.3 细菌胞外多糖的生理功能
        1.2.4 细菌胞外多糖的应用
        1.2.5 细菌胞外多糖的合成
    1.3 新兴组学研究进展
        1.3.1 全基因组测序
        1.3.2 基因组学
        1.3.3 转录组学
        1.3.4 蛋白质组学
        1.3.5 代谢组学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
    1.6 创新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菌株及培养条件
    2.2 主要试剂及实验仪器
        2.2.1 主要化学试剂
        2.2.2 主要生化试剂
        2.2.3 引物及测序分析
        2.2.4 试剂盒
        2.2.5 主要仪器设备
    2.3 菌株产絮凝剂的培养条件优化
        2.3.1 培养条件优化实验
        2.3.2 絮凝率测定方法
    2.4 产絮菌A9生物学特性分析方法
        2.4.1 菌株形态及生理生化分析
        2.4.2 菌株细胞化学组分分析
        2.4.3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2.4.4 发酵产物的分离鉴定
    2.5 基因组测序方法
        2.5.1 培养方法
        2.5.2 文库构建
        2.5.3 桥式PCR
        2.5.4 Illumina测序
        2.5.5 生物信息分析
        2.5.6 质量剪切步骤
    2.6 转录组测序方法
        2.6.1 培养方法
        2.6.2 总RNA提取步骤
        2.6.3 RNA纯度及浓度检测
        2.6.4 实验步骤
        2.6.5 信息分析流程
    2.7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方法
        2.7.1 菌株培养方法
        2.7.2 蛋白质的提取
        2.7.3 蛋白质的双向电泳
        2.7.4 双向电泳胶图分析和质谱鉴定
    2.8 核酸纯化及克隆
        2.8.1 基因组DNA提取
        2.8.2 PCR产物纯化
        2.8.3 小量质粒提取
        2.8.4 DNA酶切
        2.8.5 载体与目的片段连接
        2.8.6 大肠杆菌热激转化
第3章 产絮菌A9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测序
    3.1 产絮菌A9生物学特性
        3.1.1 形态学特征
        3.1.2 生理生化特征
        3.1.3 培养条件优化
        3.1.4 细胞化学组分
        3.1.5 (G+C)含量和DNA同源性分析
        3.1.6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3.2 絮凝成分及机理分析
        3.2.1 絮凝成分分析
        3.2.2 絮凝机理分析
    3.3 产絮菌A9基因组测序
        3.3.1 基因组测序数据统计
        3.3.2 基因组拼接
        3.3.3 基因注释
    3.4 产絮菌A9胞外多糖合成途径研究
        3.4.1 产絮菌A9胞外多糖合成过程
        3.4.2 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异源表达
    3.5 小结
第4章 产絮菌产絮过程表达差异及生产调控研究
    4.1 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絮菌A9转录组表达差异分析
        4.1.1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4.1.2 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4.1.3 表达量统计及表达差异分析
        4.1.4 基因注释
        4.1.5 产絮菌A9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差异基因分析
    4.2 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絮菌A9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4.2.1 碳源对菌株产生絮凝剂的影响
        4.2.2 胶图分析结果
        4.2.3 质谱鉴定结果
        4.2.4 差异蛋白质功能分析
    4.3 微生物絮凝剂生产调控研究
        4.3.1 菌种复壮调控方法
        4.3.2 底物水平调控方法
        4.3.3 发酵工艺参数调控方法
        4.3.4 产絮菌胞外多糖合成的代谢工程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获奖情况
附录 英文缩略词

(8)产铁载体类化合物嗜盐放线菌活性筛选及功能基因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综述
    1 铁载体的研究意义
    2 嗜盐放线菌代谢产物研究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嗜盐放线菌菌株的铁载体活性筛选
    第一节 菌株的分离与培养
        1 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良Ⅰ
        2 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良Ⅱ
        2.1 土样来源及样品信息
        2.2 分离条件的设定
        2.3 样品预处理及培养条件
        2.4 分离菌株的纯化和保藏
        2.5 放线菌基因组DNA提取
        2.6 16S rRNA基因的扩增和测序
        2.7 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2.8 结果与讨论
        3 铁载体产生菌的改良分离培养基试验
        3.1 土样来源及样品信息
        3.2 铁载体产生菌的改良分离培养基制备
        3.3 样品预处理及培养条件
        3.4 分离菌株的纯化和保藏
        3.5 放线菌基因组DNA提取
        3.6 16S rRNA基因的扩增和测序
        3.7 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3.8 结果与讨论
        4 已完成多种类型功能基因的高通量筛选菌株
        4.1 菌株来源
        4.2 菌株的活化
        4.3 放线菌基因组DNA提取
        4.4 16S rRNA基因的扩增和测序
        4.5 菌株的保藏
        4.6 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4.7 实验结果
    第二节 铁载体活性筛选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活性菌株筛选
        4 产铁载体活性菌株的系统发育关系
        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三株产铁载体活性潜在新物种的多相分类学研究
    1 菌株YIM 96448多相分类研究
        1.1 实验材料及方法
        1.2 实验结果
    2 菌株YIM 96934多相分类研究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2 实验结果
    3 菌株YIM 96095多相分类研究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3.2 实验结果
    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八株高活性铁载体菌株功能基因初步研究
    1 八株高活性铁载体菌株基本信息
    2 八株菌基因簇信息
        2.1 YIM95720基因簇信息及分析
        2.2 YIM97153基因簇信息及分析
        2.3 YIM96095基因簇信息及分析
        2.4 YIM96537基因簇信息及分析
        2.5 YIM96634基因簇信息及分析
        2.6 YIM96748基因簇信息及分析
        2.7 YIM96934基因簇信息及分析
        2.8 YIM96448基因簇信息及分析
    3 八株菌的基因簇及铁载体基因簇差异对比
        3.1 八株菌的基因簇差异比对
        3.2 八株菌的铁载体基因簇差异比对
    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一株产海藻糖合酶假单胞菌菌株的分离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材料
        1.1.2 主要试剂
        1.1.3 培养基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菌株的筛选分离方法
        1.3.2 菌株的海藻糖合酶TreS途径验证
        1.3.3 菌株分类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的分离、筛选及海藻糖生成定性检测
    2.2 菌株BIE-1海藻糖合酶TreS途径验证
    2.3 菌株BIE-1的分类鉴定
        2.3.1 菌株BIE-1形态结构观察
        2.3.2 菌株BIE-1生理生化特性
        2.3.3 菌株BIE-1胞内脂肪酸和醌类成分检测
        2.3.4 菌株BIE-1 DNA的 (G+C) mol%
        2.3.5 菌株BIE-1与菌株KMM1447T、菌株ATCC17588T的DNA-DNA杂交试验
        2.3.6 16S r R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3 结论与展望

(10)嗜热放线菌海藻糖合成酶在地衣芽孢杆菌中的异源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质粒和培养基
    1.2 主要试剂
    1.3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1.4 地衣芽孢杆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及转化
    1.5 重组海藻糖合成酶的诱导表达
    1.6 海藻糖合成酶活力检测
    1.7 重组酶的分离纯化
    1.8 不同温度对酶活力和酶稳定性的影响
    1.9 不同p H对酶活力和酶稳定性的影响
    1.1 0 不同化学物质对酶活力的影响
    1.1 1 重组酶的动力学参数测定
    1.1 2 重组酶的底物特异性与水解产物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2.2 重组表达质粒在地衣芽孢杆菌BL002中的表达
    2.3 重组酶的分离纯化
    2.4 重组酶的温度适应性
    2.5 重组酶的p H适应性
    2.6 不同化学物质对酶活力的影响
    2.7 重组酶的动力学参数测定
    2.8 重组酶的底物特异性及水解产物分析

四、一株产海藻糖合成酶极地细菌的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生物湾流域氮循环细菌的多样性及1株海洋细菌新种的鉴定[D]. 蔡胜东.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2]产尿素细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在线虫生防中的应用研究[D]. 茶琦雁. 云南大学, 2020
  • [3]红树林和沙漠环境药用放线菌资源勘探及新物种分类学研究[D]. 李飞娜.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嗜盐古菌胞外蛋白酶的抑菌和防御功能研究及一个嗜盐古菌新种的分类学鉴定[D]. 孙思琪.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5]海藻糖的生产及分析方法的国内研究进展[J]. 邓丹丹,李美,凌婉阳. 甘蔗糖业, 2020(01)
  • [6]基于OtsAB途径催化纤维二糖制备海藻糖的研究[D]. 李新.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7]一株高效产絮菌的基因组测序及胞外多糖合成组学研究[D]. 刘金亮. 东北大学, 2018
  • [8]产铁载体类化合物嗜盐放线菌活性筛选及功能基因初步研究[D]. 姬扬. 云南大学, 2018(01)
  • [9]一株产海藻糖合酶假单胞菌菌株的分离及鉴定[J]. 王一雯,权淑静,马焕,陈国参,刘德海. 中国酿造, 2017(04)
  • [10]嗜热放线菌海藻糖合成酶在地衣芽孢杆菌中的异源表达[J]. 李由然,王珊瑛,杨韵霏,顾正华,张梁,丁重阳,石贵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6(11)

标签:;  ;  ;  ;  ;  

鉴定产生海藻糖合酶的极性细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