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层经营机制的新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崔超[1](202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集体经济的百年探索与启示》文中指出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建立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生产"的思想下,发展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形态。回顾百年,农村集体经济在我国经历了由萌芽到形成,再由改革到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将是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这需要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础上,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完善制度体系为保障、以巩固合作与联合为手段,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
周振[2](2021)在《新型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探索创新与理论逻辑——兼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文中认为农业经营体制是关系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近年来派生出了许多创新形式。本文通过对新型统分结合发展类型、形成逻辑、现实意义等的分析,形成以下研究结论:理论层面,新型统分结合更契合农业生产"统分结合"的需要;实践层面,新型统分结合解决了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服务供给不足、适度规模经营不够、规模经济效果不佳等痛点问题;意义层面,新型统分结合依托不同类型农业组织,以不同"统"的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小农生产"模式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巩固和完善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在此基础上鼓励形成多种类型的"统分结合"经营形式,应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完善的方向。
于振[3](2021)在《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关键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制定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中,党中央明确提出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要求下,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如何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实现好现代化建设目标?解决好新时代下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发展好农村集体经济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不仅关乎国计民生,而且对农业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在“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基础上来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但在发展后期,分散的家庭经营的弊端日益凸显,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被弱化。面对这一历史现状,在新时代要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壮大集体经济是必然之路。因此,集体经济问题是党在农村经济工作中要着重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新时代为历史基点,从理论层面上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论阐释,从实践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现形式,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和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如农村集体经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经济组织建设有待提高等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指出了新时代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指导思想与原则,并分析了我国农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时所做出的一些新探索。新时代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意义重大,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构建现代化发展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关键作用,必须坚定不移的予以发展壮大。
张思远[4](2021)在《农村“三变”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锦州市为例》文中认为农村“三变”改革发端于贵州省六盘水市,主要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深入推进农村发展新模式,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该举措对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进一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村改革发展有显着成效。农村“三变”改革既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也是新时代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锦州市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农村改革成为推动锦州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动力。锦州市通过借鉴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成功经验,不断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打破农业农村发展桎梏,进而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分析农村“三变”改革的现实背景和理论依据,阐明农村“三变”改革不仅使破解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困境的客观需要,而且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论述农村“三变”改革的内涵、实质及其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的现实意义;第四部分,总结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相关成效和典型经验,进一步论证农村“三变”改革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五部分,分析锦州市在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锦州市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建言献策。
胡强盛[5](2020)在《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文中认为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气候变化实践发展及相关科学知识的不断推进,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及适应行动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加强。系统、全面地理解气候变化风险及其适应措施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面前谁都不能独善其身,旅游目的地也不能幸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急速冲击(如极端天气事件)与慢性压力(如生态系统转变)下,城市旅游地气候风险日益严峻。整合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性两大领域是旅游地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应用难点。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梳理相关理论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长株潭城市群,利用气候观测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与问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集对分析法、TOPSIS评价法、障碍度模型、结构方程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研究。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综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借鉴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理论分析框架,建立“双层双视角”的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从客观视角出发,在中观尺度上开展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水平评价,旨在揭示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的时空演化特征与系统响应;从主观视角出发,在微观尺度上探究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旅游从业人员与居民)的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现状与适应意向,试图探明城市旅游地个体关于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适应意向的作用机制。该研究框架实现了风险评价与适应分析的有效整合,中观与微观尺度的有益综合,主客观视角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全面、系统地把握社会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2)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立足气候变化风险理论,以IPCC气候风险模型为母体模型发展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模型。从致灾因子、暴露度、脆弱性三个方面筛选指标开展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长株潭气候变化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呈现“警戒”与“较高”等级交替变更特征。综合来看,气候暖化影响、极端降水影响、水资源消耗、过度旅游影响、旅游贡献不够、旅游资源质量较低等因素对于驱动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风险发挥了较大作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维度建立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发现,研究期内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性不断增强,趋势见好。适应等级从“失能”逐步提升至“良好”。研究观察到响应维度对旅游地气候适应性的影响最为显着。指标层障碍因子识别结果表明,应基于系统视角进行综合提升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考虑经济优化、社会保障、设施完善、生态修复等多部门多领域统筹协同参与。旅游发展在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进程中呈现“双刃剑”效应。因此,旅游如何在与气候适应协同的同时实现有序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后长株潭城市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响应问题。总体上,城市旅游地系统演化主导态势向好。2010年至2015年间气候变化风险为主导态势,长株潭城市旅游地呈“高风险-低适应”特征,系统整体处于不良的发展阶段。随着城市旅游地适应行动开展,气候变化适应性不断提升。自2016年起,气候适应性逐步上升为主导态势。城市旅游地系统发展进入良好阶段。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主导态势空间分化特征较为显着,空间异质性时间演化较明显。(3)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适应意向。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借鉴个体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认知模型,构建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气候风险评价与适应意向概念框架,探讨城市旅游地重要利益主体(旅游从业人员与居民)关于气候变化风险的认知水平及其与适应意向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受访者(旅游从业人员)对气候变化对从事旅游业的人士、旅游业运营和管理以及旅游者自身可能产生的影响表示高度关注。受访者(旅游地居民)认为气候变化对自身生产生活与身体健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接收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对旅游地利益者进行风险评估和适应意向具有积极和显着的影响;如果认知到气候变化风险,且对自身适应能力评价较高,旅游地相关利益人员更有可能采取适应措施。(4)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机制构建。从目标原则、适应主体界定、适应实施框架以及适应行动路径建立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适应机制构建的总目标是增强长株潭城市旅游地的气候适应能力,有效防范风险并利用机遇,最终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包括:提升认知、资源配备、有效整合与多元协同。适应气候变化是长株潭城市旅游地不断加剧的气候风险的迫切需求;适应气候变化与“两型”发展能相互促进。研究提出“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气候适应,界定与梳理了气候变化的适应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参考有关理论与实践成果,提出“空间-社会-经济”的多层次多领域适应行动方案设计思路,并进一步提出气候适应行动实施的保障措施。
张晓霞[6](2020)在《列宁合作社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合作社理论初现于空想社会主义时期并由一种美好的设想逐渐走向现实。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将合作社看做是引导小农经济过渡到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经济形式和组织载体。列宁在借鉴和继承前人合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苏维埃俄国的实际情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极大丰富和创新发展了合作社理论。这一理论成果的成熟完善紧随着俄国社会前进的步伐,经历从十月革命胜利到战时共产主义再到新经济政策时期的主要发展阶段,是对俄国合作经济的概括、总结和提升。列宁合作社思想内涵丰富,其思想的精华凝聚在他的晚年着作《论合作社》一文中,文中深刻阐明合作社是使农民感到简单易行容易接受的组织形式,这一形式有效结合了私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充分体现出合作社组织形式所具有的社会主义性质,并且列宁始终遵循俄国是落后小农国这一基本国情强调发展流通领域的合作,在坚持农民自愿参与、实行国家帮助原则,以及利用文化知识教育引导农民思想转变的过程中,促进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探索出小农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有效路径。今天重新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出发,结合我国合作化的具体实践,探究合作社思想的精神实质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由引言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正文涵盖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列宁合作社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深刻阐述,主要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合作社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社思想两个方面入手,体现出列宁合作社思想形成的深厚理论基础。第二,主要阐述了列宁合作社思想的形成,从形成的背景以及形成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厘清了列宁合作社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三,主要介绍了列宁合作社思想的丰富内涵,从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和鲜明特征进行了探究,并对列宁合作社思想在苏联的实践反思做了简单评述。第四,以列宁合作社思想的实践为切入点引入到我国合作社的发展实践。将合作社思想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转入到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回顾了我国从建国后再到新时代合作社的具体实践和创新发展。第五,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着重探究列宁合作社思想对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重要价值和实践启示。
马少春[7](2020)在《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研究 ——以崇州市农业共营制为例》文中认为现代农业是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管理理念和组织模式进行农业生产的资本收益率更高的农业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工业体系日趋完善、服务业蓬勃发展的世界大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其他现实因素,我国农业现代化发育程度偏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为我国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制度的实施使得农民能够拥有农业生产的剩余价值,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家庭结构的不断分化,农村发展出现了“土地撂荒”、“农村空心化”、“耕地细碎化”、“劳动力妇女化、老龄化”、“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既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又使得现代农业发展的推进受阻。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农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土地制度,那么如何在保证这一基本土地制度不变的基础上进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是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经历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等多种组织模式的演变过程。这些模式由公司/合作社代替农户与大市场对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尽管组织模式在不断完善,但是因中介组织力量有限、缺乏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等问题,上述组织模式依旧无法有效约束各方主体行为,无法有效发挥协同效应,使得组织模式难以稳定运行,现代农业发展仍旧缓慢。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组织,有效完成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的过渡,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换升级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的研究意欲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基于四川省崇州市农业共营制的案例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模块化农业产业组织的概念,并认为模块化产业组织将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一种重要的组织保障。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以及关于农业产业组织理论及模式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该部分梳理了本文研究所需的指导理论,主要有现代农业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模块化理论。并基于这三种理论构建了本文的分析框架,为第四章的案例分析和第五章的理论提升奠定了基础。第三章为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发展历程。本章梳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变革历程,运用SCP范式对各个组织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各个阶段的产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新的矛盾时如何做出变革,从微观层面解析了已有产业组织的演进过程。第四章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的崇州探索。本章首先介绍了崇州农业共营制的演化历程。其次基于第二章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农业共营制组织结构的模块化特征分析、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模块化组织的经营绩效三个方面对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第五章在前面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了更进一步的逻辑思考,对案例经验进行了理论提升,提出了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的运行机理。第六章提出了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张利[8](2020)在《上海市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应“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否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经济的强弱,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应成为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上海市宝山区面积占上海市总面积的4.2%,常住人口占上海市总常住人口的8.4%,人口密度大。在宝山区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近乎饱和的情况下,郊区特别是村镇对整个区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功能日益突出,已成为宝山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扩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宝山区作为上海的重要的近郊区,在村集体发展方面早有探索,并取得了宝贵的成功经验。探索宝山区的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实现路径,提升宝山区村级集体经济核心竞争力对于上海市乃至全国的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扎根理论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探讨新时期下如何提升宝山区的农村集体经济核心竞争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内涵以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介绍,并列举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模式,总结出这些集体经济典型模式的特征以为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接着分析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选取一系列指标数据并通过将其与上海市其他区进行对比,从宏观上分析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选取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剖析了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共性及个性。然后通过实地访谈并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归纳出影响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并以此为被解释变量在第五章选取上海市宝山区9个镇2010-2016年的统计数据,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分析各解释变量对上海市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具体影响程度,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有效的提高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表明财政支持能够显着提升各区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水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上海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除此之外,外部政策环境、人才队伍也对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宝山区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政府应该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注重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强监督,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提升。本文在如下方面进行创新:首先是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的典型案例,并总结出它们成功的模式及经验,及新的时代背景赋予它们的新的机遇。不仅更新了和丰富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且对宝山区乃至全国的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好地借鉴作用。接着是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上海市宝山区各村镇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并通过编码归纳整理出对上海市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升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因素,并将其作为第五章实证分析的解释变量选择依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再接着是选择合适的样本,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实证分析了各变量对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及机理,并分析回归结果,以此提出相应的建议。目前对于上海市农村集体经济的研究尚且不足,零星且不系统,针对上海市某一个区域的农村集体经济的研究就更加缺乏了,本文力图解决宝山区现存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此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丰富了农村集体经济研究,尤其是区域农村集体经济的研究理论,为上海市乃至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朱兆伟[9](2019)在《我国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农地产权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是我国一项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在我国城镇化率依然偏低,农业人口依然占比偏高,农业生产潜能面临危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和粮食安全等问题交错叠加的当前,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和走向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核心议题是农地产权权利束在不同主体之间的配置变化,即农地产权结构的变化。本文通过把握集体农地产权主体和细分农地产权权利束之间的关系,从考察细分农地产权权利束在农地集体产权主体和承包地农户之间配置变化、配置效应及影响变革过程的各种因素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依据我国集体农地产权制度的实际变革情况,从分析农地产权主体中的集体、农地处分权在集体和农户间的配置及农地收益权在集体和农户间的配置三个方面,建立了“农地集体产权主体-集体农地流转和再分配制度-集体农地收益分配合约”的分析框架。我国农地集体产权主体是农地集体所有权的主体承担者,农地集体产权主体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这集体所有权的有效性,决定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性。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地集体产权主体受到原公社体制时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影响和改革开放后国家城市化发展导向战略主导下“有意的制度模糊”的影响,在法律规范中和农村现实实践中均呈现出模糊、混乱的问题。而农地集体产权主体模糊、混乱的情况使得农地集体产权主体很容易遭受行政权力的干涉和被村干部强势小集团控制,沦为侵犯农民权益的工具。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我国农地产权配置变革趋向于不断充实承包地农户的农地权利,限制农地集体产权主体的农地权利,但由此也引发了许多无法克服的负面效应。因此,构建完善的农地集体产权主体成为我国农地集体产权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应利用我国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在继承集体化时期形成的生产队(村民小组)范围内的农民集体基础上,构建集体农地产权主体和合理的农地集体产权主体内部治理结构,调整在行政村设立村委会的制度,变革“政社合一”的制度遗产和强势村干部小团体得以形成的制度土壤,以形成真正能够被农民认同和代表农民利益的农地集体产权主体。我国农地产权细分权利束包括农地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四项基本子权利。农村改革初期,在保留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拥有农地的所有权及其他子权利,集体成员农户获得农地的占有权、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集体和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农地权利主体,我国农村地区形成“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因此,我国双层经营体制下的农地细分权利束配置,主要是农地处分权和收益权在集体和农户之间的重新配置。我国双层经营体制下,农地处分权在集体和农户之间的配置主要反映在集体农地调整权和农户农地流转权之间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地再分配制度和农地流转制度的变迁及引致的效应发现,我国农地处分权的配置呈现出集体农地处分权严格受限、个体农户农地处分权扩张的特征:农户获得充分的农地流转权、集体的农地调整权受到严格限制。而这一变革的意蕴是为了培育我国农村的土地市场,促进市场机制在我国农地资源的配置过程发挥作用和让农业经营主体获得稳定的农地经营预期。但是由于我国农地呈小农经营形态的这一根本国情限制,使得市场机制配置我国细碎化、固化的小块农地资源可能遇到严重的市场失灵问题。如在维护我国耕者有其田制度和农地细碎化治理的过程中,农地流转的市场机制面临着高昂的交易成本,而集体的农地调整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农地流转机制引致的这些负面效应。因此,需要在重构农地集体产权主体的基础上,赋予集体以合理的农地处分权权利。我国双层经营体制下,对于农地收益权配置来说,国家和基层政府虽然不是农地产权主体,却可以公权力主体身份参与农地收益的分配,从而对农地收益权在农地集体产权主体和承包地农户之间的配置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影响。本文通过考察国家、集体和农户多个利益主体在农地收益上的分配合约关系,分析农地收益权配置变迁过程、影响因素、配置效应和问题。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地收益权的配置呈现出集体农地收益权严格受限、个体农户农地收益权扩张的特征。国家、集体和农民围绕农地收益分配形成的合约关系被中央政府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强制性改变,税费改革后,我国集体向承包地农户收取承包地租金的权利被废止。但是当国家和地方财政不足以支撑广大农村社区对公共品供给需求的时期,取消集体提留制度无疑会给集体范围的公共品供给和农业生产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要构建新型集体与农户基于双层农地产权结构的收益分配合约。
张克兵[10](2019)在《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国农村社会的领导核心,是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头羊和主心骨。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的稳定和繁荣、农民的安居乐业和利益福祉,党在农村长期执政地位的稳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等等,都在考验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在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有关组织理论,以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现实状况为背景,对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展开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很大价值。从理论的维度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指在农村特定场域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基础的农村党基层组织对其内部和外部进行影响、控制、整合和改变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主要由政治领导力、经济发展力、文化繁荣力、社会治理力和自身建设力等五种能力构成。这五种能力的强弱关乎党组织的生死存亡和党领导的农村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因素很多,从党组织内部来看主要包括组织理念、组织结构、组织成员、组织制度、组织机制、组织生态、组织纪律、组织资源等八个方面,从党组织外部来看主要包括村民思想观念、村民构成状况、村庄经济状况、社会治理体制等四个方面。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探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路径。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党在九十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当中,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探索党对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方法,在提升组织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经验主要有加强自身建设、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加强局部政权建设、加强群众组织建设和发动群众运动等方式;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党主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和构建全能型的政治体制来强化组织力;在改革开放后党根据农村社会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主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领导农村政治、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文化、加强农村治理等方式来提升组织力。从现实的维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党组织自身建设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骄人的成绩,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推进,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不断巩固。但在看到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以1987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为标志,村民自治普遍建立也已三十多年,农村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今情况既不同于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又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变化,这些变化给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带来了不少难题。在领导农村政治方面,主要面临村民利益诉求多元化、农村政治权威分散化、党群联系纽带薄弱化、农村基层民主变异化等问题;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主要面临农业生产经营小农化、农村社会空心化、农村公共品供给薄弱化、农村集体经济空壳化等问题;在繁荣农村文化方面,主要面临农村精神文化衰败化、农村物质文化匮乏化、农村文化人才短缺化等问题;在治理农村社会方面,主要面临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单元过疏化、治理内容复杂化等问题;在党组织自身建设方面,主要面临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组织运行机制不畅、组织设置方式不合理、组织资源不足等问题。从对策的维度来看,“打铁必须自身硬”,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敢于正视和承认在领导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增强党的组织力,让党组织和党员练就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强的各项本领,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成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牢记政治使命责任、强化政治担当意识、增强政治工作本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方式,提升政治领导能力;通过因地制宜制定农业政策,合理整合农村分散的土地、资金、涉农服务平台等资源,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组织,大力恢复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等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能力;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提升文化繁荣能力;通过优化农村治理单元、理顺农村治理主体关系等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通过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部环境、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等方式提升自身建设能力。
二、双层经营机制的新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层经营机制的新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集体经济的百年探索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集体经济产生的理论溯源 |
二、新中国成立前:农村集体经济的萌芽时期 |
(一)初步确立以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为基础的制度架构 |
(二)初步建立带有社会主义成分的合作社 |
(三)经营管理方式和领域得到初步拓展和丰富 |
三、新中国成立到农村改革前:农村集体经济的形成时期 |
(一)逐步形成高度公有化的制度框架 |
(二)逐步形成职能高度集中的组织形式 |
(三)逐步形成多级管理和统一经营 |
四、农村改革启动到2012年: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时期 |
(一)制度体系在改革中逐步细化与优化 |
(二)组织形式在改革中实现稳中求变 |
(三)经营方式在改革中向组织与服务转变 |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的创新时期 |
(一)制度改革与法治规范并行推进 |
(二)逐步确立以股份合作社为主要组织形式 |
(三)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均衡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 |
六、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二)坚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 |
(三)坚持以完善制度体系为保障 |
(四)坚持以巩固合作与联合为手段 |
(2)新型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探索创新与理论逻辑——兼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统分结合视角下农业经营体制的三类探索创新 |
(一)农户分散经营与农业组织规模化服务:以“公司+农户”订单农业为例 |
(二)农户委托经营与农业组织规模化服务:以土地托管服务为例 |
1.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的土地托管服务。 |
2.河南省荥阳市新田地农民合作社的土地托管服务。 |
(三)农户流转土地与农业组织规模化经营:以土地合作社为例 |
1.黑龙江省克山县仁发农机合作社。 |
2.四川省崇州市农业共营制。 |
三、新型统分结合的理论逻辑及其比较分析 |
(一)理论逻辑:农业经营既需要“统”,也需要“分” |
(二)新型统分结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优势 |
1.农户分散经营与农业组织规模化服务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下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
2.农户委托经营与农业组织规模化服务既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下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又规避了服务主体流转土地带来的成本压力。 |
3.农户流转土地与农业组织规模化经营解决了土地承包权分散下农业生产规模不足与规模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 |
(三)新型统分结合与传统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比较 |
1.新型统分结合更契合农业生产“统分结合”的需要。 |
2.与传统家庭承包经营模式相比,新型统分结合改变了“统”的主体,市场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取代了带有行政色彩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3.家庭经营是三类新型统分结合与双层经营共同的基础,充分说明了我国农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具有其天然的合理性。 |
四、结论与启示 |
(一)结论 |
(二)启示 |
(3)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2 农村集体经济基本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村集体经济 |
2.1.2 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 |
2.1.3 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论阐释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论述 |
2.2.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论思考 |
2.2.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的相关论述 |
2.2.4 新时代习近平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论述 |
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评价 |
3.1 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 |
3.1.1 保留统一经营的集体经济形式 |
3.1.2 乡镇企业的崛起与萎缩 |
3.1.3 统分结合基础上的集体经济形式 |
3.2 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 |
3.2.1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薄、资金短缺 |
3.2.2 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不规范、缺乏监督 |
3.2.3 农村集体经济缺乏人才的引领与建设 |
3.3 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
3.3.1 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
3.3.2 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
3.3.3 经济组织建设不完善 |
4 新时代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原则及新探索 |
4.1 新时代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因时之举 |
4.1.1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
4.1.2 是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 |
4.1.3 是实现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 |
4.2 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因势之需 |
4.2.1 农村集体经济总量取得一定发展 |
4.2.2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条件不断改进 |
4.2.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不断完善 |
4.3 新时代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4.3.1 坚持党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导 |
4.3.2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地位不动摇 |
4.3.3 坚持农民自愿互利原则 |
4.4 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新探索 |
4.4.1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探索 |
4.4.2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产业模式 |
4.4.3 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模式探索 |
5 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意义 |
5.1 深化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改革 |
5.1.1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 |
5.1.2 创新多样化发展思路与模式 |
5.1.3 发挥好集体经济示范村作用 |
5.2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体系 |
5.2.1 因地制宜落实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政策 |
5.2.2 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制度 |
5.2.3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督工作 |
5.3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
5.3.1 营造良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 |
5.3.2 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
5.3.3 以农业现代化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
5.4 新时代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意义 |
5.4.1 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
5.4.2 有利于彻底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 |
5.4.3 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形成 |
5.4.4 有利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格局 |
5.4.5 有利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农村“三变”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锦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农村“三变”改革的现实背景和理论依据 |
一、农村“三变”改革的现实背景 |
(一)“三农”改革发展相对滞后 |
(二)脱贫攻坚面临新挑战 |
(三)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
二、农村“三变”改革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发展的相关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农村“三变”改革的内涵、实质和意义 |
一、农村“三变”改革的内涵 |
(一)资源变资产 |
(二)资金变股金 |
(三)农民变股东 |
二、农村“三变”改革的实质 |
(一)农村“三变”改革没有改变农村土地集体属性 |
(二)农村“三变”改革没有改变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 |
(三)农村“三变”改革是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的创新 |
三、农村“三变”改革的意义 |
(一)有利于盘活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资源资产 |
(二)有利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
(三)有利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
(四)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 |
第三章 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实践探索 |
一、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 |
(一)“三变”+金融+集体经济 |
(二)“三变”+产业+扶贫 |
(三)“三变”+招商+就业 |
二、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取得的成效 |
(一)有效盘活了闲置资源 |
(二)合理聚集了分散资金 |
(三)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
(四)培育了新型经营主体 |
(五)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
三、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典型经验 |
(一)立足自身优势,探索农村“三变”改革发展新模式 |
(二)抓住核心要义,激发农村“三变”改革发展新活力 |
(三)发挥多重效应,打造农村“三变”改革发展新气象 |
第四章 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
一、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农村改革特别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对缓慢 |
(二)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 |
(三)经营主体缺乏且实力不强 |
(四)农民职业素养普遍偏低 |
(五)缺乏专业人才队伍 |
(六)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完善 |
二、锦州市进一步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的对策 |
(一)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激发内生活力 |
(二)增强基层党组织作用,积极服务“三变”改革 |
(三)大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
(四)切实提高农民职业素养,调动农民积极性 |
(五)培养壮大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科学经营管理集体资产 |
(六)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
1.1.2 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研究的新探索 |
1.1.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日趋严峻 |
1.1.4 长株潭城市群应对气候变化新诉求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 |
1.2.2 气候变化对旅游地的影响 |
1.2.3 旅游地适应性 |
1.2.4 研究述评与启示 |
1.3 科学问题 |
1.3.1 构建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 |
1.3.2 建立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测度体系 |
1.3.3 探明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适应机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区域概况与选定依据 |
1.5.1 研究区域概况 |
1.5.2 研究区域选定依据 |
1.6 研究方案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数据 |
1.6.4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气候变化风险 |
2.1.2 适应 |
2.1.3 城市群 |
2.1.4 城市旅游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2.2.2 风险理论 |
2.2.3 适应性理论 |
2.2.4 保护动机理论 |
2.3 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构建 |
2.3.1 整合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的概念模型 |
2.3.2 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研究框架 |
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 |
3.1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解析 |
3.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性特征分析 |
3.2.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诱发因素与特征 |
3.2.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类型与措施 |
3.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 |
3.3.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
3.3.2 数据处理与方法 |
3.4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及影响因素 |
3.4.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时空演化 |
3.4.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影响因素 |
3.5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响应 |
3.5.1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主导态势变化 |
3.5.2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态势空间分异 |
3.6 小结 |
4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感知-适应意向分析 |
4.1 旅游风险感知 |
4.2 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 |
4.3 旅游从业人员 |
4.3.1 问卷设计 |
4.3.2 数据分析 |
4.3.3 样本人口学特征 |
4.3.4 结果分析 |
4.4 旅游地居民 |
4.4.1 问卷设计 |
4.4.2 样本人口学特征 |
4.4.3 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5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 |
5.1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动因 |
5.2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目的与原则 |
5.2.1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目的 |
5.2.2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原则 |
5.3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主体界定 |
5.4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的实施框架 |
5.4.1 城市旅游地气候硬适应框架 |
5.4.2 城市旅游地气候软适应框架 |
5.5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的实践路径探索 |
5.5.1 行动环境分析 |
5.5.2 行动方案设计 |
5.5.3 行动实施保障 |
5.6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贡献 |
6.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
附录2:调查问卷 |
致谢 |
(6)列宁合作社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空想社会主义者合作社思想 |
2.1.1 傅立叶的“法朗吉” |
2.1.2 欧文的“新和谐公社” |
2.1.3 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 |
2.2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社思想 |
2.2.1 机器大工业生产孕育了合作化运动 |
2.2.2 政权夺取和土地国有化是合作社发展的基础 |
2.2.3 合作社是以生产领域的合作为主 |
2.2.4 合作社目的在于改造小农加强工农联盟 |
2.2.5 合作社是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
第3章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形成 |
3.1 列宁合作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3.1.1 十月革命前俄国经济落后各类社会矛盾尖锐 |
3.1.2 受合作化运动影响俄国合作社发展起速较快 |
3.1.3 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俄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 |
3.1.4 革命胜利后俄国不断进行社会主义探索实践 |
3.2 列宁合作社思想形成的主要阶段 |
3.2.1 十月革命胜利前的初步认识 |
3.2.2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深入发展 |
3.2.3 新经济政策前期的成熟完善 |
3.2.4 新经济政策后期的升华飞跃 |
第4章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在苏联的实践反思 |
4.1 合作社的基本概念 |
4.2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主要内容 |
4.2.1 合作社首先是在流通领域进行 |
4.2.2 合作社充分结合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 |
4.2.3 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 |
4.2.4 合作社是引导农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形式 |
4.2.5 合作社发展中特别重视文化建设 |
4.3 列宁发展合作社遵循的基本原则 |
4.3.1 坚持自愿互利原则 |
4.3.2 树立典型示范原则 |
4.3.3 尊重依靠农民原则 |
4.3.4 坚持国家帮助原则 |
4.4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鲜明特征 |
4.4.1 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相一致的革命性 |
4.4.2 与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相结合的人民性 |
4.4.3 与俄国社会实际情况相契合的务实性 |
4.5 列宁合作社思想在苏联的实践反思 |
第5章 列宁合作社思想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 |
5.1 新中国成立后的实践与发展 |
5.1.1 以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为指导 |
5.1.2 以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主要目的 |
5.1.3 以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为主要形式 |
5.2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与发展 |
5.2.1 以双层经营体制的创立发展为标志 |
5.2.2 以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为指引 |
5.2.3 以新型农业合作化发展趋势为导向 |
5.3 新时代以来的实践与发展 |
5.3.1 以习近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引导合作社科学发展 |
5.3.2 以国家政策法律保障农民合作社有序发展 |
5.3.3 以现代科技文化推进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 |
第6章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
6.1 列宁合作社思想的理论价值 |
6.1.1 列宁合作社理论是对马恩合作社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
6.1.2 列宁合作社理论是其经济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6.1.3 列宁合作社理论为我国乡村建设理论提供有益指导 |
6.2 列宁合作社思想对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实践启示 |
6.2.1 农民合作社发展必须符合我国实际国情 |
6.2.2 农民合作社发展应该坚持农民自愿参与 |
6.2.3 需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
6.2.4 以合作社引导我国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 |
6.2.5 注重文化建设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引导 |
6.2.6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向综合合作社发展 |
6.2.7 与时俱进探索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新模式 |
6.2.8 激发农民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 |
6.2.9 把准合作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发展路径 |
6.2.10 顺应全球化潮流寻求合作社发展的新契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研究 ——以崇州市农业共营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农业产业组织理论及其模式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农业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 |
1.2.2 关于国外典型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存在的研究局限 |
1.4.3 后续研究建议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现代农业理论 |
2.1.1 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
2.1.2 现代农业的重点内容与支撑体系 |
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1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 |
2.2.2 新产业组织理论 |
2.3 模块化理论 |
2.3.1 模块与模块化的内涵 |
2.3.2 模块化的特征 |
2.3.3 模块化的结构类型 |
2.4 理论分析框架 |
2.4.1 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与模块化:耦合分析 |
2.4.2 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理论:分析框架建构 |
第三章 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发展历程 |
3.1 农户所有的家庭经营(1949-1953) |
3.2 合作社组织(1953-1978) |
3.3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组织(1978-1993) |
3.4 基于双层经营制度的创新组织(1993-至今) |
3.4.1 龙头组织带动型 |
3.4.2 “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型 |
3.5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的崇州探索 |
4.1 崇州农业共营制的演化历程 |
4.1.1 农业共营制的产生: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2010-2012) |
4.1.2 农业共营制的发展:“1+4”模式(2012-2015) |
4.1.3 农业共营制的完善:引入农业产业化企业(2015-2017) |
4.2 崇州农业共营制组织结构的模块化特征分析 |
4.2.1 可分解性分析 |
4.2.2 独立性分析 |
4.2.3 通用性分析 |
4.2.4 延展性分析 |
4.2.5 小结 |
4.3 崇州农业共营制模块化组织中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 |
4.3.1 系统集成商制定模块化组织的运行方案 |
4.3.2 组织模块化促进多元主体之间的竞争 |
4.3.3 政府构建多重政策支持保障模块化组织稳定运行 |
4.4 崇州农业共营制模块化组织的经营绩效评价 |
4.4.1 评价方法选择 |
4.4.2 构建指标体系 |
4.4.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的运行机理分析:基于案例的逻辑思考 |
5.1 土地股份合作社与农业职业经理人互补形成合格的系统集成商 |
5.2 农业技术的进步为模块界定分割提供了前提保障 |
5.3 农业规模经营方式创新促进了模块供应商的发展 |
5.4 政府干预为模块化初期发展提供主要动力 |
5.5 供应商的区域竞争提高了模块化效率 |
5.6 区域环境优势为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
第六章 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强化政府的政策扶持 |
6.2 加快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
6.3 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和主体准入制度 |
6.4 培养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专业人才 |
6.5 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
6.6 加强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推广 |
6.7 因地制宜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8)上海市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农村集体经济研究的总体描述 |
1.2.2 农村集体经济研究的具体阐述 |
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能创新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4.3 研究方法 |
1.4.4 内容创新 |
第二章 农村集体经理论基础及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和典型模式 |
2.1 农村集体经济内涵 |
2.2 核心竞争力内涵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人力资本理论 |
2.3.2 发展经济学 |
2.3.3 波特钻石理论 |
2.4 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 |
2.4.1 农村集体经济初级形态时期(1949-1958) |
2.4.2 人民公社化时期(1958-1978) |
2.4.3 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1978-1992) |
2.4.4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时期(1992年至今) |
2.5 国内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 |
2.5.1 华西模式 |
2.5.2 中郝裕模式 |
2.5.3 吉首模式 |
2.5.4 华漕模式 |
2.6 典型发展模式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 |
3.1 上海市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史 |
3.1.1 改革突破阶段(1978~1988) |
3.1.2 工农结合阶段(1988~1997) |
3.1.3 加速城镇化阶段(1998~2002) |
3.1.4 统筹城乡阶段(2003年起) |
3.2 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概况 |
3.3 上海市宝山区农业发展具体指标分析 |
3.3.1 2017年上海市宝山区农业产值及对比分析 |
3.3.2 2017年上海市宝山区农民收入及对比分析 |
3.3.3 2017年上海市宝山区主要农作物产量及对比分析 |
3.3.4 2017年上海市宝山区村镇集体经济从业人员数量及对比分析 |
3.3.5 宝山区村级资产运行情况 |
3.4 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案例分析——以宝山区罗泾镇为例 |
3.4.1 罗泾镇概况 |
3.4.2 罗泾镇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3.4.3 罗泾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 |
3.4.4 建设“美丽乡村”宝山罗泾镇 |
3.4.5 罗泾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升影响因素质性分析 |
4.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4.1.1 资料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1.3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2 结果 |
4.2.1 开放式编码 |
4.2.2 文联式编码 |
4.2.3 选择性编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升实证研究 |
5.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 变量设计 |
5.3 研究假设 |
5.4 模型构建 |
5.5 单位根检验 |
5.6 协整检验 |
5.7 实证分析 |
5.7.1 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描述性分析 |
5.7.2 回归分析 |
5.7.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6.1 提升资源利用率 |
6.1.1 健全村级留用地制度 |
6.1.2 提升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监管 |
6.2 促进物业经济的发展 |
6.2.1 引导集体经济投资租赁房 |
6.2.2 鼓励村级集体经济参与物业回购 |
6.2.3 支持联合开发 |
6.3 健全外部政策环境 |
6.3.1 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 |
6.3.2 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 |
6.3.3 加大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力度 |
6.4 强化监督管理 |
6.5 加强班子建设 |
6.5.1 加强村领导班子建设 |
6.5.2 加强各类人才培养和建设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上海市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升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我国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农地产权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家与农地集体产权制度变迁 |
二、现行集体农地产权制度的问题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内容和分析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分析框架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权理论 |
二、制度变迁理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农地产权制度、集体产权内涵 |
二、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内涵 |
第二章 典型农地制度概述 |
第一节 农地私有制 |
一、农地农民个人所有制 |
二、地主租佃制 |
三、资本主义雇佣农场制 |
第二节 农地国有制 |
一、历史中的农地国有制 |
二、当代农地国有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集体化时期农地产权制度概述 |
第一节 集体化时期农地集体产权主体的塑造与演变 |
一、初级社:集体产权主体的雏形 |
二、高级社:集体产权主体的形成 |
三、人民公社大公社体制时期:变动的集体产权主体 |
四、“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人民公社时期:集体产权主体的稳定 |
第二节 集体化时期农地处分权配置变迁及效应 |
一、集体化时期农地处分权配置变迁 |
二、集体化时期农地处分权配置效应 |
第三节 集体化时期农地收益分配合约分析 |
一、国家提取农业剩余合约安排 |
二、集体内部农地收益分配合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层经营体制下农地集体产权主体研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农地集体产权主体的变革 |
一、生产队的解体与农民集体 |
二、公社体制的转化与集体组织形态 |
第二节 双层经营体制下农地集体产权主体的问题:集体产权主体的“虚”与“实” |
一、法律规范中的农地集体产权主体:有意的制度模糊 |
二、现实经济中的农地集体产权主体 |
第三节 双层经营体制下农地集体产权主体的重构 |
一、集体产权主体重构的一般机理 |
二、集体产权主体的重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农地流转与再分配制度 |
第一节 集体农地流转与再分配制度:农地处分权配置的变迁 |
一、1978 年至今农地处分权配置变迁 |
二、1978 年至今农地处分权配置变迁评述 |
第二节 集体农地流转与再分配制度的研究概述 |
一、集体农地流转的研究概述 |
二、集体农地再分配制度研究概述 |
第三节 集体农地流转与再分配制度:耕者有其田制度 |
一、双层经营体制下耕者有其田制度的内涵、效应和问题 |
二、集体农地流转、农地再分配与耕者有其田 |
第四节 集体农地流转与再分配制度:农地细碎化治理 |
一、集体农地细碎化的现状、成因与影响 |
二、集体农地流转、农地再分配与农地细碎化治理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农地收益分配合约安排 |
第一节 地租理论与土地收益分配理论 |
一、地租理论 |
二、土地收益分配理论 |
三、集体农地收益分配的一般原则 |
第二节 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农地收益分配合约分析 |
一、改革开放后集体农地收益分配合约 |
二、税费改革与集体农地收益分配合约 |
第三节 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农地收益分配合约中的地租机制 |
一、集体农地地租机制分析 |
二、集体农地地租机制与农地集体产权主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启示:实现农地三权有效分置 |
第一节 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农地产权配置的经验与启示 |
第二节 我国集体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试验:一个案例 |
一、清远市农村综合改革概况 |
二、清远市村民自治重心下移和土地整合的改革实践 |
三、清远市农村综合改革的启示与问题 |
第三节 我国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与潜在风险:基于产权配置的视角 |
一、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政策源流 |
二、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潜在风险 |
第四节 实现我国农地三权有效分置 |
一、农地三权有效分置的产权配置状态 |
二、农地三权有效分置的实现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相关概念 |
一、组织力 |
二、政党组织力 |
三、中国共产党组织力 |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构成 |
一、政治领导力 |
二、经济发展力 |
三、文化繁荣力 |
四、社会治理力 |
五、自身建设力 |
第三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党组织内部因素 |
二、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党组织外部因素 |
第二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历史经验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主要经验 |
一、通过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 |
二、通过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提升组织力 |
三、通过加强政权建设提升组织力 |
四、通过建立群众组织提升组织力 |
五、通过发动群众运动提升组织力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期间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主要经验 |
一、通过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 |
二、通过构建全能型政治体制提升组织力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主要经验 |
一、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 |
二、通过加强政治建设提升组织力 |
三、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提升组织力 |
四、通过繁荣农村文化提升组织力 |
五、通过领导农村治理提升组织力 |
第三章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党组织外部问题 |
一、领导农村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繁荣农村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治理农村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党组织内部问题 |
一、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组织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组织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组织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不断提高政治领导力 |
一、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保证农村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
二、牢记政治使命责任,不忘以人民为中心的建党初心 |
三、强化政治担当意识,始终成为农村各项事业的主心骨 |
四、增强政治工作本领,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
五、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
第二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功能,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力 |
一、因地制宜制定农业政策,为本地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路子 |
二、合理整合农村分散资源,集中统一提供公共品保障 |
三、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组织,带领农户共同发展致富 |
四、大力恢复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 |
五、积极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生力军 |
第三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功能,不断提高文化繁荣力 |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
二、以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导向,不断加强农村物质文化建设 |
三、以打造文化生力军为目标,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第四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治理功能,不断提高社会治理力 |
一、在优化治理单元中提升组织力 |
二、在理顺主体关系中提升组织力 |
第五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不断提高自身建设力 |
一、推进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不断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
二、优化农村党组织内部环境,不断提高党组织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
三、加强农村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造就一支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生力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双层经营机制的新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集体经济的百年探索与启示[J]. 崔超.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1(05)
- [2]新型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探索创新与理论逻辑——兼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J]. 周振. 经济纵横, 2021(09)
- [3]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D]. 于振.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4]农村“三变”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锦州市为例[D]. 张思远.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5]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D]. 胡强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6]列宁合作社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 张晓霞. 新疆大学, 2020(07)
- [7]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研究 ——以崇州市农业共营制为例[D]. 马少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 [8]上海市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D]. 张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9]我国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农地产权制度研究[D]. 朱兆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研究[D]. 张克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标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论文; 农业合作社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社会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