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波市中心城区缺电状况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研究说明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王吉臣[2](2020)在《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文中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的城市规划与治理时期的到来,作为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性空间安排,行政区划与国家的各项建设紧密相关联,尤其是国家建立初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阶段,往往会引发行政区划的深度重塑。行政区划作为一项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对于城市的空间拓展、资源分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中,同一管辖范围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行政管辖调整的诉求。探究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演变的过程,有助于理解两者的内在关联与运行机制。扬州,拥有2500年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建国后行政区划调整较为频繁的城市,具备案例的典型性。目前,针对扬州的规划历史研究多集中在古代阶段,尤其是其盛时期的建筑、园林、历史景观环境等,而随着京杭运河的停运,扬州城市地位的衰落,关于解放后扬州城市发展历程的研究偏少,且缺乏从宏观视角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时空演变相关研究。因此,本文拟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探究扬州建国后的城市发展历程,阐释城市空间演变的政策动力。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交代了目前在行政区划与新中国规划历史有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以行政区划为脉络以及研究方法中的创新点,以新中国建立后的扬州城市空间为主体对象,解读各时期城市空间布局的特色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的内容进行初步论述。第二部分为新中国建立后,与本文研究对象有关的地和县一级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历史。在本部分以时间轴为顺序,对地、县两个层级的行政区划制度的发展做了相关研究。对影响不同制度形成的时代背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相关探讨。最后,将区划调整的路径与其产生影响做了对应性的分类讨论。第三部分为对扬州从拥有民主政权开始的行政区划建置的演变,做了相关研究,以时间轴为顺序,分别从地、县区两个层级进行了相关的史实研究还原与论述。借助Arcgis平台,采用从前、中、后多个时间节点互相推导的方法,对史志资料上对扬州行政区划记录不全的资料进行弥补,还原了不同代表时期的扬州行政区划的安排,并绘制了具有现代地理坐标信息的行政区划图纸。第四部分为对新中国建立后扬州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格局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研究了行政区划与城市用地空间拓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居住与商业服务用地布局几个方面阐释两者直接的互动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之后的扬州城市空间与行政区划各自的发展规律,总结了行政区划的调整是城市空间拓张在行政区域划分上的重塑反映,而行政区划的调整也是适应、优化、引导、调节城市空间拓张的政策手段。同时,也对研究中的不足做出了反思,以期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能够加以改进。
石峰[3](2018)在《制度变迁与空间转型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东部地区城市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开发的背景下,近几年一些大城市的开发区出现了一个突出的新现象即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简称工转研)。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当前中国开发区的工转研现象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形成?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案例研究、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分为现象研究、理论研究与分层论证、案例研究三个部分,首先进行对工转研现象的特征、动力、模式的研究并从中发现土地制度的关键作用,然后从制度视角构建对工转研现象的理论解释,接下来从法律、政策和规划三个制度层级分别研究和论证制度对工业空间转型的影响,最后进行一个完整的案例研究。第1章是导入部分,阐述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文献综述和研究框架。第2章描述开发区工转研的概况和过程,归纳工转研现象的三个特征:从2013年开始地方政府频繁出台相关政策,在一些开发区的规划中集中成片转型,已经开展的工转研项目大多是由原土地使用权企业作为实施主体;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社区方面对工转研进行主体动力分析,工转研按照主要动力来源和博弈关系分为企业主动型、政府主动型、双向互动型三种基本模式,在模式研究中发现了制度性因素的关键作用。第3章在事实归纳和理论推演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从制度视角对工转研现象乃至工业空间转型进行理论解释。工业空间转型的四个主体为了获得潜在利润和满足偏好,通过博弈变革了制度(合约、规划、政策、法律),四个层级的制度变迁共同实现产权界定、市场交易、交易成本、利益分配、约定项目的制度功能,制度变迁通过制度功能导控工业空间如何转型。第4-6章分别从法律、政策、规划三个层级研究制度变迁对工转研的影响作用。第4章从法律层级回顾增量开发中的关键制度变革,论证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市场制度的变迁塑造了存量工业空间,指出存量开发需要法律层级的制度供给,特别是建立土地发展权制度。第5章政策层级的制度变迁研究表明三次工业空间转型的制度供给主要是政策,工转研的地方政策框架包括前提条件、土地发展权、限制条件、地价及分配、市场交易5个方面,这些方面的政策变化对应和实现了制度的功能;地方政策对空间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第6章分析土地制度和地方政策对规划转型的影响,规划对工转研的导控表现在地块层面实现制度功能、片区层面进行空间功能重组和空间形态重构,存量规划变革的方向在于控规改革、制度设计和体系构建三个方面。第7章对南京工转研案例进行系统的案例研究,抓住在当前工转研实践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地方政策和规划两个制度层级,剖析政策和规划如何导控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第8章是导出部分,总结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预判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和工转研现象的发展趋势,并对地方探索实践的策略建议。当前开发区工转研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地方政府试图用政策和规划引导原企业和社会资本进行工转研,双方的多轮博弈变革了制度,制度变迁通过实现土地产权的界定和交易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等制度功能,引导和控制工业空间向科技研发空间转型。存量开发目前主要依靠政策和规划层级的制度供给,需要法律层级的制度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发展权制度、土地二级市场制度。从增量开发到存量开发要求规划转型,需要存量规划与政策结合进行制度设计和变革。全文约16万字。
沈惊宏[4](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三角洲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导致土地、淡水、人力、能源等资源供给紧张,出现了诸如工业增长幅度回落,商务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下滑等问题。为此,需寻求成本更低、空间更大的经济腹地,以实现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新形势下长三角地区变得更加开放,合作范围更加广泛,以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组成的泛化下的长三角日趋形成。本文正是通过对泛长三角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可达性和城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探求其演变规律、作用因素和空间特征,从而为泛长三角空间结构整合及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从省域、市域和市区三个层面分析了泛长三角不同尺度下的经济发展过程。研究发现,四省(市)在经济综合发展、投资发展、消费发展和出口发展方面各有所长。市域经济主要从发展差异的数理特性和空间结构作分析,其中数理特性主要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差异程度,空间结构从极化格局、离散格局和收敛发散格局各三个方面研究。结果发现,绝对差异扩大,表现为三级抬高过程,并且逐级加速扩大差距;相对差异总体上呈减小趋势;差异程度演变趋势类似于相对差异,经历三个阶段即先降后升再降。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归根到产业原因上主要是由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差异过大引起的,早期第二产业对推动基尼系数的抬升作用最大,九十年代中后期第三产业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至21世纪初期开始有取代第二产业之势态。研究表明,泛长三角出现空间极化和空间离散主要由GDP前10位城市和后10位城市作用所致;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导致各城市分别呈向上发散、向上收敛、向下发散和向下收敛。城市市区经济综合实力指数一直呈上扬趋势,由于经济基础不同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区综合实力空间格局上经历了由相对平衡到极化到趋扩散过程。运用GIS分析技术和哈弗模型等方法从时间可达性(包括全域时间、局域时间、邻域时间)、费用可达性(包括基于最短路径的费用可达性即最短费用、不计时间不计路程的费用可达性即最小费用)、吸引机会和综合可达性共计四个层面七个角度研究了42个城市可达性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过程。全域时间可达性呈核心-边缘结构,且可达性中心有向东和向北调整态势;局域时间可达性地区差异较大,可达性较好的城市主要分布于长江沿岸,而较差的城市主要分布于泛长三角外围;邻域时间可达性分别从邻域可达性值与所辖行政区面积和Voronoi面之比将其划分为严重萎缩型、急剧扩张型、基本稳定型、向上浮动型和向下浮动型五种类型;最短费用逐渐减少,空间上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内核有南移的趋势;最小费用呈现下降到上升的走势,有强烈的铁路网络指向特征,分布由不均向均衡演变;吸引机会指数较强的城市大都分布于长江沿岸和环杭州湾地区,外围城市吸引指数有降低的趋势,首位城市异位,但吸引中心并没有改变:综合可达性经历了相对均衡到极化再到扩散的演化过程,大体上呈核心-边缘结构,南部可达性始终最小,应该重视该区域新增长极的布点,有利于浙南的发展,五类圈层构成的核心-边缘结构在泛长三角东部被“切断”,因此加强安徽区域交通可达性及经济的提升是改善整个泛长三角地区可达性的主要举措。通过构建场对数扩散效应模型测算城市场空间结构及演变,主要从城市影响区空间形态、城市影响区面积和城市场扩散值三方面演变作分析。分析发现,主体城市影响区沿江沿湾分布,空间形态经历了“之”到“几”到“皮皮虾”再到“鳊鱼”状的空间演变过程。城市场五类影响区中场强极强区、场强较强区、场强一般区面积增大,场强较弱区和场强极弱区面积减小;各省域影响区面积增大不一、增幅各异;各市域影响区布局不均,影响区面积大的城市多分布在江苏省和浙江省,而影响区面积较小的多分布在安徽省。城市场扩散值主要从城市节点(点)、扩散通道(线)和城市区面(面)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城市节点场强增大,变化幅度逐年减小,空间布局不均匀,长三角地区城市节点场强强度一般大于其外围城市;区域中场扩散值演变最显着出现在新的扩散通道上;扩散值在区域面上的演变表现为整个区域场强增强,场强强度演变地域差异较大,沿江和沿湾地区扩散值的高值都要高于其他地域。之后,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城市化等七个角度以及交通干线的建设分别分析了城市综合实力和扩散通道两大方面因素对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的作用。依据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并通过对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发现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化大致经历了行政中心孕育发展、行政中心极化发展、点轴扩散发展、网络化过渡发展和复合式核心-边缘结构形成五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空间结构要素的科学含义,从泛长三角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中提炼出该地区的五种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分别是疏点类型、散块类型、条带类型、团块类型和板块类型。依据泛长三角经济、交通可达性、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和作用因素尤其是2010年城市场空间结构,本着“以点建轴,以轴布面”的思想,对泛长三角城市节点、产业发展轴线和产业城市群分别进行了空间整合。构建了由沿海、沿江、沪-宁-合、沪-杭-衢共同组成一个犹如“发梳”型一级产业发展轴;在“发梳”一级轴线框架下,把二级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苏州和宁波作经济扩散源,以此建构二级产业发展轴线。在泛长三角场强空间结构的核心区(内核区)、邻接区和外缘区基础上,把泛长三角城市经济区分为内核城市群、邻接城市群和外缘城市群三类型。进一步,为实现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出了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等相关对策以及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必要措施。
周捷[5](2007)在《大城市边缘区理论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全球城市化和城市空间的蔓延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总的趋势,在城市蔓延的过程中,空间结构变化最大与土地利用模式转变最快的地区位于城市的边缘区。它一方面表现为边缘区内部的土地利用结构由乡村用地向城市用地转换,另一方面表现为城市边缘区外部空间范围的扩展。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最为突出的特征体现在其蔓延的无序性。快速无序的蔓延给边缘区带来了一系列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问题,例如在快速城市化时期表现出的城市人口激增、土地资源浪费、耕地快速流失、城中村泛滥、社会极化、贫富隔离、山体湿地破坏、大气水体污染等现象与问题。以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导向的城市边缘区研究,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其它相关领域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对城市边缘区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从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历程、形成机制、特征、问题等方面的研究着手,探索了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快捷的、有效的解决城市边缘区无序蔓延的方法。这不仅对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对协调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节约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论文采用了RS和GIS技术,以武汉市城市演变的历史过程及边缘区的形成发展为例对理论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国内外城市边缘区概念的辨析入手,提出了适合目前中国国情的大城市边缘区的概念;研究了城市边缘区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国内外城市边缘区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总结了国内外划分城市边缘区的方法;并提出了我国目前城市边缘区划分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论文着重对我国大城市边缘区的组成要素、功能、普遍特征、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形成了研究大城市边缘区的理论方法体系;并实证了采用RS和GIS技术,结合系统论的、综合的方法研究城市边缘空间复杂问题的技术方法路线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论文以武汉市为例,对影响城市边缘区的主要物质要素工业、住区、生态环境以及主要非物质要素社会空间问题展开了较深入的影响研究;针对我国大城市边缘区无序蔓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在对建立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溯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思路。这种思路试图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塑形”,从而控制城市在边缘区的快速无序蔓延,调和城市与自然的矛盾,引导城市在跨越城市边缘区的严格管制范围之后,依托城市内部伸展出的快速捷运系统生长出新的城市发展空间,使城市有机的增长。保护城市边缘区的土地资源,维护城市边缘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城市有序、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肖永芹[6](2007)在《我国化工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化工区是化工产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支配和导向作用的城区,伴随我国化学工业迅速发展而形成壮大起来。化工区在发展过程中,现有经济结构刚性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现有资源、生态环境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影响到区域的未来发展。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化工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文献法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在我国化工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重要的化工区——宁波市镇海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及存在问题并从循环经济角度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二章研究了我国化工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主要从概念及研究范围上对化工区进行了界定,论述了化工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探讨了我国化工区的类型及分布,最后对我国化工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第三、四、五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际的案例分析,对我国重要的化工区——宁波市镇海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第三章研究了镇海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化工产业发展的关系,首先对镇海区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从化工产业是镇海区的支柱产业、化工产业在镇海区已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及化工产业在镇海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三方面重点介绍了化工产业与镇海区社会经济发展发展的关系。第四章通过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建立对镇海区2000—2005年可持续发展态势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镇海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五章从循环经济角度探讨了镇海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对策。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对本文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毛栋梁[7](2007)在《资源紧约束下的杭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同时推进,杭州市经济快速发展,但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经济增长的粗放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土地利用中面临着诸多问题,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因此,研究杭州这样一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如何在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将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产出最大化,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就是围绕这方面展开。论文综合土地集约理论现有观点,提出完整的土地集约理论,并以这个理论为基础,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城市辖区用地、工业用地、各功能区块(开发区)用地、工业企业用地四个层面对杭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并对比杭州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的土地利用现状,总结杭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特征。论文对造成杭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特征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出发,从产业结构、政府管制力度、市场机制、以及地方政府相互竞争等角度分析了杭州土地利用的缺陷。最后,根据杭州土地利用的缺陷分析,从上述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
邵志高[8](2007)在《镇海港埠公司煤炭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镇海港埠公司是宁波港集团的下属企业,提供煤炭、杂货和液体化工等货物的中转服务。自镇海港区建成使用起,煤炭一直是公司最重要的基础货源,煤炭的吞吐量和货运收入均占了公司总量的半壁江山,而且宁波港民用煤的中转业务不久之前还是由公司独家经营,使镇海港区成为浙东主要的煤炭中转港,因此煤炭业务开展的顺利与否对公司长远发展的影响将是非常深远的。伴随市场格局的巨大变化及竞争的日益激烈,港口企业单凭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己不能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顾客在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主动,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最宝贵资源,如何开展有效的市场营销与顾客建立并保持长期紧密的互惠关系,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因此一个清晰而又实用的营销策略对于港口企业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镇海港埠公司在煤炭业务的发展中,具有发展煤炭业务的良好基础,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之一,有望通过宁波港中转的煤炭消费需求在未来几年内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但该公司要面对的挑战将更多,港口政企分开、竞争加剧,民用煤独家中转的态势已被打破等等;同时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长期影响,煤炭业务发展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支持,不能很好地应对市场的剧烈变化,老顾客流失,市场份额下降,环保压力加大,煤炭业务发展受阻。虽然该公司也一直在努力,可是业务的发展并不顺利,货源的流失没有得到完全有效的控制,获利能力下降。本文就是针对煤炭业务市场需求及镇海港埠公司目前的竞争环境,就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定位及营销策略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探求其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以期扭转其目前的经营局面。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目的,提出镇海港埠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并简述本文的框架与内容。第二部分概述了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市场营销在港口业的运用情况。第三部分是从我国煤炭需求分析着手,对影响煤炭需求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我国煤炭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然后分析镇海港区煤炭中转需求状况和影响因素,找出煤炭业务的需求趋势和发展机会。第四部分是运用波特产业分析法对镇海港埠公司的煤炭业务市场竞争进行分析,从而对竞争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第五部分是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镇海港区发展煤炭业务的优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对比分析,为镇海港埠公司的营销策略制定方向。第六部分是对该公司煤炭业务市场的细分及选择,并确定煤炭业务的市场定位。第七部分是运用营销理论的4P模型及4C等营销思想对影响公司煤炭业务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为镇海港埠公司设计合适的营销策略。最后的第八部分对以上各部分进行全面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
郭陕云,常翔,陈智,翟进营,赵沛泽,刘树年,王莉莉[9](2006)在《隧道工程篇》文中研究表明前言隧道及地下工程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而建造的土木工程,是人类挑战生存空间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隧道及地下工程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建成规模数量及发展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向地下空间拓展已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南京等特大城市已建成运营城市地铁200多公里,而且在许多城市建成了相当数量的地下商场、地下管廊、停车场、人防设施等。目前,我国大陆上新建各类隧道、隧洞约以每
邵伟明[10](2005)在《加强需求侧管理,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电力紧张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数,而宁波市的电力尤为紧张,如何应对缺电形势,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用电、重要用户和生命线用电,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和电力的持续发展,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本文从如何缓解电力供需失衡入手,提出了要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观点,并介绍了国内外开展情况和经验,具体解决的五条措施,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二、宁波市中心城区缺电状况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波市中心城区缺电状况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运用史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教学重建 |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
一、重视师资训练 |
二、教师薪俸微薄 |
三、请愿罢教迭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
一、学生费用高昂 |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
一、改订教学科目 |
二、教学设施匮乏 |
三、教师薪俸微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
一、国立东北大学 |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
四、私立辽东学院 |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
一、招生与就业 |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
三、教师管理办法 |
四、教师薪俸低微 |
五、教学设施不足 |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
一、“六二”罢课斗争 |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
一、民众教育馆 |
二、图书馆 |
三、民众学校 |
四、其他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
一、识字教育 |
二、电化教育 |
三、其他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1.7 研究对象 |
2 建国后的行政区划演变及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关系 |
2.1 地级行政区划建制的演变格局 |
2.2 县级行政区划建置的演变格局 |
2.3 行政区划与城市规划的作用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建国后扬州的行政区划建置演变研究 |
3.1 专区与地区时期的建置演变研究 |
3.2 地级市时期的建置演变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行政区划演变对城市格局的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城市化与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格局的演变 |
4.2 基础设施与行政区划演变的相互关系 |
4.3 生态环境与景观绿地格局的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制度变迁与空间转型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总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5 研究的框架 |
2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特征与模式研究 |
2.1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发展概况 |
2.2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类型与特征 |
2.3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主体动力 |
2.4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博弈 |
2.5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模式 |
小结 |
3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理论研究 |
3.1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理论基础 |
3.2 土地和资本角度对工转研的理论解释 |
3.3 制度视角的理论假设 |
小结 |
4 法律层级的制度变迁与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 |
4.1 增量开发中法律层级的制度变革 |
4.2 存量开发中法律层级的制度需求 |
4.3 法律层级对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影响 |
小结 |
5 政策层级的制度变迁与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 |
5.1 三次工业空间转型与政策层级的制度供给 |
5.2 地方政策对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导控 |
5.3 地方政策对空间的直接影响 |
小结 |
6 规划层级的制度变迁与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 |
6.1 制度变迁中的城市规划 |
6.2 规划对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导控 |
6.3 存量规划变革 |
小结 |
7 南京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案例研究 |
7.1 南京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政策 |
7.2 江宁区工转研政策与实践剖析 |
7.3 江宁高新园工转研规划案例 |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发展趋势判断 |
8.2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8.4 对地方探索实践的策略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改革开放以来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录 |
表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1.1.2 长江三角洲泛化的必然性 |
1.1.3 经典空间结构模式应用的不足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长江三角洲范围的扩展 |
1.3.2 泛长江三角洲提出的背景分析 |
1.3.3 泛长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 |
1.3.4 泛长江三角洲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6.1 研究思路 |
1.6.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进展和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1 区域空间结构研究 |
2.1.2 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
2.1.3 可达性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
第三章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结构演变 |
3.1 泛长江三角洲省域经济发展现状 |
3.1.1 经济综合概况 |
3.1.2 投资发展概况 |
3.1.3 消费发展概况 |
3.1.4 出口发展概况 |
3.2 泛长江三角洲市域经济发展的数理特性与空间结构 |
3.2.1 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差异的数理特性 |
3.2.2 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结构 |
3.3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市区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
3.3.1 指标体系构建 |
3.3.2 主成分分析 |
3.3.3 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可达性空间结构及演变 |
4.1 可达性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 |
4.1.2 研究方法 |
4.2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时间可达性空间结构及演变 |
4.2.1 全域时间可达性 |
4.2.2 局域时间可达性 |
4.2.3 邻域时间可达性 |
4.3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费用可达性空间结构及演变 |
4.3.1 最短路程的费用可达性 |
4.3.2 最小费用可达性 |
4.4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吸引机会空间结构及演变 |
4.5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综合可达性空间结构及演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与作用因素 |
5.1 空间扩散 |
5.1.1 空间扩散的特性 |
5.1.2 空间扩散的效应 |
5.1.3 空间扩散的表现类型 |
5.1.4 空间扩散在城市体系中的应用 |
5.2 构建场对数扩散效应模型 |
5.2.1 建模思想起源 |
5.2.2 构建场对数扩散效应模型 |
5.2.3 实现算法 |
5.3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 |
5.3.1 泛长三角区域空间形态及其演变 |
5.3.2 泛长三角城市影响区大小演变 |
5.3.3 泛长三角城市场扩散值演变 |
5.4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作用因素 |
5.4.1 泛长三角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作用因素 |
5.4.2 泛长三角城市经济扩散通道作用因素 |
5.5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意义 |
5.5.1 对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
5.5.2 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化类型 |
6.1 泛长江三角洲复合式核心——边缘结构形成 |
6.1.1 城市行政中心孕育发展阶段 |
6.1.2 城市行政中心极化发展阶段 |
6.1.3 城市经济点轴扩散发展阶段 |
6.1.4 城市网络化过渡发展阶段 |
6.1.5 泛长江三角洲复合式核心——边缘结构形成阶段 |
6.2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类型 |
6.2.1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本质 |
6.2.2 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经典模式 |
6.2.3 区域空间结构基本要素 |
6.2.4 区域空间结构要素组合 |
6.2.5 构建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类型的意义 |
6.2.6 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化类型构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整合及发展对策 |
7.1 泛长江三角洲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
7.1.1 核心城市发展有待加强 |
7.1.2 行政区划体制下的矛盾日益尖锐 |
7.1.3 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协调 |
7.1.4 经济结构与地区布局不够合理 |
7.1.5 区域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退化明显 |
7.2 泛长江三角洲发展战略与目标 |
7.2.1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 |
7.2.2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目标 |
7.3 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整合 |
7.3.1 新时期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整合的认识要点 |
7.3.2 构建城市层级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实力(点) |
7.3.3 规划交通运输网络,优化产业发展轴线(线) |
7.3.4 合理调整区域分工,构筑三层级城市群(面) |
7.4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对策 |
7.4.1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
7.4.2 泛长江三角洲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
7.4.3 内核区产业转移的必然趋势 |
7.5 安徽省承接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 |
7.5.1 承接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需求 |
7.5.2 安徽省承接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条件 |
7.5.3 安徽省承接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必要措施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结构 |
8.1.2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可达性空间结构 |
8.1.3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 |
8.1.4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演化类型 |
8.1.5 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整合和发展对策 |
8.2 可能创新点 |
8.3 不足和展望 |
附录 城市间时间距离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5)大城市边缘区理论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 |
1.1.2 全球城市化背景下的大城市边缘区 |
1.1.3 中国快速城市化阶段大城市的空间蔓延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核心概念 |
1.3.1 概念辨析 |
1.3.2 核心概念的提出 |
1.3.3 城市边缘区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论文框架 |
第2章 中外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机制 |
2.1 西方国家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机制 |
2.1.1 西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普遍过程 |
2.1.2 西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基本理论 |
2.1.3 西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主要机制 |
2.2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机制 |
2.2.1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普遍过程 |
2.2.2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普遍机制 |
2.3 小结 |
第3章 城市边缘区划分 |
3.1 城市边缘区的划分 |
3.1.1 城市地域结构划分研究概述 |
3.1.2 城市边缘区的划分方法 |
3.1.3 城市边缘区的划分原则 |
3.2 小结 |
第4章 案例分析—武汉市城市演变的历史过程及边缘区的发展 |
4.1 武汉市城市演变的历史过程及边缘区的发展 |
4.1.1 建国前武汉城市发展的历史沿革 |
4.1.2 建国后武汉城市扩展的阶段与城市边缘区的发展 |
4.2 小结 |
第5章 大城市边缘区的组成要素及功能 |
5.1 大城市边缘区的组成要素 |
5.1.1 工业区及经济技术(高新技术)开发区 |
5.1.2 旧式工人宿舍区、住宅新区以及旧民房区 |
5.1.3 科研文教区 |
5.1.4 交通用地及物流、仓储区 |
5.1.5 市政公用设施与基础设施用地 |
5.1.6 农业用地及绿色空间 |
5.2 大城市边缘区的功能 |
5.2.1 城市化的前缘带 |
5.2.2 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 |
5.2.3 “城市问题”的有效解决空间 |
5.2.4 城乡关系的协调区 |
5.2.5 生态环境的调节区 |
5.3 小结 |
第6章 大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扩展模式及土地利用特征 |
6.1 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模式及其特征 |
6.1.1 大城市边缘区的轴向扩展模式 |
6.1.2 大城市边缘区的组团扩展模式 |
6.1.3 大城市边缘区的理性扩展模式 |
6.1.4 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的主要特征 |
6.2 大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
6.2.1 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特征 |
6.2.2 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6.3 大城市边缘区的其它特征 |
6.3.1 人口特征 |
6.3.2 经济特征 |
6.3.3 行政特征 |
6.3.4 社会特征 |
6.3.5 生态景观特征 |
6.4 小结 |
第7章 大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研究 |
7.1 城市边缘区工业概念 |
7.1.1 城市边缘区工业概念 |
7.1.2 城市边缘区工业构成分类 |
7.2 大城市边缘区工业的历史演化普遍过程及形成机制 |
7.2.1 大城市边缘区工业的历史演化普遍过程 |
7.2.2 大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的形成机制 |
7.3 大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布局特征及问题 |
7.3.1 大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布局特征 |
7.3.2 大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存在的问题 |
7.4 大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合理布局对策 |
7.4.1 建立综合团块功能区 |
7.4.2 合理布局工业空间集聚体 |
7.4.3 建立导向型工业区 |
7.4.4 重视工业用地建设时序规划 |
7.4.5 强化产业集群 |
7.4.6 设置绿化隔离带 |
7.5 小结 |
第8章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研究 |
8.1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的概念 |
8.1.1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的概念 |
8.1.2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的分类 |
8.2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的历史演化普遍过程及形成机制 |
8.2.1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的历史演化普遍过程 |
8.2.2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的形成机制 |
8.3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用地布局特征及问题 |
8.3.1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用地布局特征 |
8.3.2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用地布局存在的问题 |
8.4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的用地布局对策研究 |
8.4.1 多核心组团模式的建立 |
8.4.2 住区用地布局的集约化 |
8.4.3 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复合型住区用地布局的转变 |
8.4.4 管理体制的完善 |
8.4.5 生态住区的建设 |
8.5 小结 |
第9章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研究 |
9.1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的概念 |
9.1.1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的概念 |
9.1.2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的构成要素 |
9.2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的形成机制 |
9.2.1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促使边缘区社会空间形成的内在动力 |
9.2.2 国家政策是边缘区社会空间形成的直接推力 |
9.2.3 边缘区的区位优势是边缘区社会空间形成的内在拉力 |
9.3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中边缘社区的特征及问题 |
9.3.1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中边缘社区的特征 |
9.3.2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中边缘社区存在的问题 |
9.4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中边缘社区建设的对策研究 |
9.4.1 边缘社区规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
9.4.2 边缘社区流动人口政策的调整 |
9.4.3 边缘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 |
9.5 小结 |
第10章 大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状况研究 |
10.1 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概述 |
10.2 影响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
10.2.1 城市化的推进 |
10.2.2 产业结构的调整 |
10.2.3 经济和建设的实力 |
10.2.4 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
10.3 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的特征 |
10.3.1 生态环境系统的开放性 |
10.3.2 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完整性 |
10.3.3 生态环境构成要素的双重性 |
10.3.4 生态环境时空演变的动态性 |
10.4 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的存在的问题 |
10.4.1 水体与山体整体质量下降 |
10.4.2 缺乏与整体绿地系统的联系,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
10.4.3 固体废弃物简单堆放、污染严重 |
10.4.4 边缘区污水处理滞后 |
10.4.5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
10.4.6 城市边缘区二元管理体制的制约 |
10.5 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
10.6 小结 |
第11章 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研究 |
11.1 城市蔓延的概念、现象、问题 |
11.2 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构架 |
11.2.1 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概念 |
11.2.2 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起源与发展 |
11.3 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框架构建 |
11.3.1 在城市边缘区构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11.3.2 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组成要素 |
11.3.3 建立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主要途径 |
11.3.4 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效益分析 |
11.4 武汉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构建 |
11.5 小结 |
第12章 结语 |
12.1 论文的结论 |
12.1.1 理论研究结论 |
12.1.2 政策分析结论 |
12.2 论文的创新 |
12.2.1 研究视角创新 |
12.2.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2.2.3 控制城市无序蔓延的对策创新 |
12.3 论文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我国化工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我国化工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
2.1 化工区的界定 |
2.2 化工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3 我国化工区的类型及分布 |
2.4 我国化工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镇海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化工产业发展的关系 |
3.1 镇海区基本情况 |
3.2 化工产业是镇海区的支柱产业 |
3.3 化工产业在镇海区己形成集聚发展态势 |
3.4 化工产业在镇海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
第四章 镇海区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镇海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 |
4.2 镇海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4.3 镇海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五章 镇海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5.1 发展循环经济是镇海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
5.2 镇海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框架 |
5.3 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 |
5.4 建立循环型服务业 |
5.5 建立循环型农业 |
5.6 建立循环型城区 |
第六章 结论和设想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资源紧约束下的杭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1.8 创新点 |
2 理论及文献回顾 |
2.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现有观点 |
2.1.2 观点评述 |
2.1.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界定 |
2.1.4 相关概念辨析 |
2.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 |
2.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定量评价研究 |
2.3.1 定量评价的方法研究 |
2.3.2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3.3 数据处理技术 |
2.4 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述评 |
2.5 小结 |
3 杭州市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状况 |
3.1 杭州市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
3.2 杭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3.3 杭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
4 杭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 |
4.1 评价方法与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 |
4.3 杭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4.3.1 总体状况 |
4.3.2 辖区土地 |
4.3.3 工业用地 |
4.3.4 各功能区块(开发区)用地 |
4.3.4 工业各行业内部用地 |
4.4 土地集约利用的比较研究 |
4.4.1 与国内先进城市比较 |
4.4.2 与国外发达城市比较 |
4.5 小结——杭州市土地利用特点 |
5 杭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原因分析 |
5.1 杭州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的原因 |
5.1.1 部制度因素——政府严格的土地利用管制 |
5.1.2 内部因素——土地资源紧约束 |
5.1.3 长期经济动因——土地用途竞争的加剧 |
5.1.4 总部经济现象放大了杭州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
5.1.5 其他因素——企业外迁和土地置换 |
5.2 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 |
5.2.1 城市总体规划 |
5.2.2 城市用地结构 |
5.2.3 城市产业结构 |
5.2.4 地方政府的土地管制力度 |
5.3 杭州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5.3.1 产业结构层次低 |
5.3.2 管理政策缺陷 |
5.3.3 杠杆调整机制尚未形成 |
5.3.4 信息不对称 |
5.3.5 地方政府竞争 |
5.4 结论 |
6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对策建议 |
6.1 优化产业结构 |
6.1.1 制定产业发展导向文件 |
6.1.2 加快调整主城区传统产业 |
6.1.3 整合提升工业功能区块 |
6.2 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力度 |
6.2.1 规范工业用地转让 |
6.2.2 加大闲置土地处理力度 |
6.2.3 大力发展标准厂房 |
6.3 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工业用地招拍挂试点 |
6.3.1 开展的必要性 |
6.3.2 注意问题 |
6.4 加快建立项目全程考核体系,使用地信息公开、透明 |
6.4.1 项目引入决策阶段 |
6.4.2 项目建设阶段 |
6.4.3 项目运营阶段 |
6.4.4 实施全程考核的保障措施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杭州市工业土地集约利用调查表(企业) |
附录2 杭州市工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表(园区) |
附录3 专家调查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镇海港埠公司煤炭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写作的目的与框架 |
第三节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市场营销理论简述 |
第一节 市场营销的相关概念及定义 |
第二节 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 |
第三节 营销组合策略 |
第四节 营销理论在港口业的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镇海港埠公司煤炭业务市场需求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煤炭供需发展趋势分析 |
第二节 镇海港埠公司煤炭业务需求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镇海港埠公司煤炭业务市场竞争分析 |
第一节 镇海港埠公司煤炭业务营销现状分析 |
第二节 镇海港埠公司煤炭业务市场竞争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镇海港埠公司煤炭业务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煤炭业务发展的机会 |
第二节 煤炭业务发展的威胁 |
第三节 煤炭业务发展的优势 |
第四节 煤炭业务发展的劣势 |
第五节 镇海港埠公司煤炭业务竞争营销战略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镇海港埠公司煤炭业务的市场细分与选择 |
第一节 市场细分 |
第二节 市场选择 |
第三节 市场定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镇海港埠公司煤炭业务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
第一节 产品(服务)策略 |
第二节 渠道策略 |
第三节 促销策略 |
第四节 价格策略 |
第五节 关系营销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宁波市中心城区缺电状况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D]. 王吉臣.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制度变迁与空间转型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研究[D]. 石峰. 东南大学, 2018
- [4]改革开放以来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沈惊宏.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5]大城市边缘区理论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实证分析[D]. 周捷. 同济大学, 2007(02)
- [6]我国化工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D]. 肖永芹.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2)
- [7]资源紧约束下的杭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 毛栋梁. 浙江工业大学, 2007(06)
- [8]镇海港埠公司煤炭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邵志高. 上海海事大学, 2007(07)
- [9]隧道工程篇[A]. 郭陕云,常翔,陈智,翟进营,赵沛泽,刘树年,王莉莉. 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2006
- [10]加强需求侧管理,缓解电力供需矛盾[A]. 邵伟明. 浙江电力科学发展,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