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国家主权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旭[1](2020)在《民族自决权的适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民族自决权在当代的内涵和适用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后,该项原则被过度使用,对当前的国际秩序造成了极大地挑战。然而,国际法至今没有对民族自决权的适用问题进行具体明确的规定,各国学者对此也难以形成统一定论,这使得民族自决权在适用过程中困境重重,也面临很多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自决权被赋予很多新的内涵,但是这也会导致民族自决权成为部分民族分离分子谋求独立的工具,且观察近现代一些寻求独立建立主权国家的地区都或多或少存在滥用民族自决权的情况,这些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际社会稳定都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理清民族自决权的时代涵义,研究民族自决权的适用困境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摆在全世界面前的一个难题,研究民族自决权的适用问题意义深远。本文主体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通过论述民族自决权的概念、内容和发展历程,对民族自决权进行基本介绍。第二部分,通过国际法规定和实际案例详细分析了民族自决权在适用过程中遇到的适用困境问题,然后分析了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其中包括国家主权原则与民族自决权适用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国际社会各方力量的干预、适用主体规定的模糊性、适用方式的不完善、民族分离主义对民族自决权的混淆等。第三部分,通过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对民族自决权在适用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境提出了规范性完善建议。第一,对民族自决权的适用条件作出一定的限制,包括适用前提、适用主体、适用方式等。第二,完善适用方式。对全民公决进行规范和完善,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分析在使用武力方式时坚持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第三,通过对自决、独立、分离的概念辨析,对救济性分离进行论述来进一步区分民族自决权和民族分离主义。第四,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对民族自决权的适用进行制约和推动。第五,通过加强各国间的交流和发展来建立新的国际秩序。针对民族自决权适用中的困境,对其进行完善,使其更好的适用和发展。第四部分,结合我国国内的相关问题,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如何预防滥用民族自决权进行民族分离等提出了建议。
徐怀志[2](2019)在《当代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新左派学者围绕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无论对当时的社会还是现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代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既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产物,又受到西方新左派运动的影响,更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时代产物。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层次逐渐加深,中国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西方经济全球化理论、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和当代主流经济思想的影响,中国新左派学者积极展开了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当代中国新左派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囊括了对于经济全球化本质的认识、危害的分析、立场的表明、影响的应对四个方面,主张以公平公正为核心价值,主张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主张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利益,认为新自由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要对民族国家主权、民族利益和民族产业进行解构,中国应当警惕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展开了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争论,包括了经济主权、金融自由化、贸易自由化、民族产业和民族主义等在内的各种经济全球化相关问题。新左派主张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坚持维护国家经济主权,新自由主义者主张可以让渡部分经济主权;新左派主张国家加强监管,甚至隔离美国式的金融全球化,新自由主义者主张金融自由化,国家应减少干预;新左派主张对贸易保护,新自由主义主张贸易自由;新左派主张保护民族产业,新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产业保护;新左派学者主张民族主义仍然有存在价值,新自由主义者主张民族主义已经过时。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国家经济主权、调整经济结构、重建世界经济秩序。其不足之处在于着重批判新自由弊端,忽略发展中国家成就;总体拒斥经济全球化,片面认识社会性问题;侧重不合理现象批判,缺乏全面系统化理论;局限于西方理论诊断,忽视东西方现实偏差。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对于中国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郭威[3](2018)在《从传统国家主权到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的演进》文中提出国家主权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其内涵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演进。网络空间作为人类活动的新领域,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网络空间面临着网络监控、网络渗透和网络攻击等诸多挑,网络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为了更好的参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的内涵和属性及对传统国家主权的继承与发展等问题。此文以国家主权概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从历史维度透视国家主权概念在从古代演变到近现代中发展演变的过程,考察国家主权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得出了国家主权具有对内最高权力和对外独立自主权力的核心内涵始终没有发生变化的结论。尊重网络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是构建维护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重要原则。就全文内容来看,首先梳理国家主权概念演进的脉络,阐述自中国先秦时期和西方古希腊、罗马以来都曾经出现主权观念的萌芽,论述主权概念演变在同不同历史阶段发发生的变化。论证了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使得主权概念的内涵变得愈加丰富。其次,阐释现当代主权概念的发展。主要介绍了20世纪贬低与否定国家主权的思潮和20世纪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重点论述了欧盟成员国主权让渡实践对传统国家主权的冲击以及信息时代对国家主权的挑战。再者,阐述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网络空间是国家主权行使的新疆域、国内外对网络主权的认知、网络主权提出的原因和网络主权的内涵与外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凝练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对传统国家主权的继承与发展,网络空间国家主权不仅继承传统国家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核心内涵,而且在拓展传统国家主权内涵基础之上超越了传统国家主权的绝对性。总之,国家主权概念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但国家主权内涵的核心始终是对内的最高管辖权和对外的独立权。主权观念最初源自国家内最高统治权,随着人类历史的的进步与发展其内涵被注入新的内容,外延则得到拓展。在网络时代,国家主权内涵更加丰富与完善,网络主权作为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主权国家拥有在本国网络疆域的管辖权、独立权、防卫权和平等权。在推进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进程中,应始终尊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原则,共同构建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
吴兆丰[4](2017)在《WTO争端解决实践中的国家主权问题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自威斯特伐利亚国家主权体系建立以来,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政治领域还是经济领域,都对国家主权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大量的国际组织、国际条约的建立和缔结,使得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被一步步突破,但是,当今国际社会依然是建立在威斯特伐利亚国家主权体系之上,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这一特点没有改变,国家主权也依然是对内对外最高权力的集合体。在目前的国际组织中,WTO采用了“以规则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其中尤以争端解决机制尤为引人注目,其所具有的“准司法性”的特点,自WTO成立开始就为某些国家和学界所关注,国际社会对其不当干涉国家主权的担忧尤为明显。经过21年(1995-2016)的发展和实践,尽管争端解决机制引得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誉,但是其与国家主权的关系的关注并没有因此而松懈,这反映在了WTO争端解决实践中约有30%的案件不同程度的提起了国家主权的主张、抗辩或者论述。本文通过对WTO争端解决实践中涉及国家主权问题的案件争议点进行分析,发现这样的规律:WTO争端解决机构在处理国家主权问题时,往往会从国家同意、具体规则的实质性审查和WTO目的和宗旨等三个方面进行审查,而确保WTO规则的切实执行。同时,对于其中的国家主权冲突,WTO争端解决机构会采用证据规则、个案审查和回避等策略进行多种利益的平衡,以避免对国家主权的不当干涉。这些方法和策略的使用,保证了WTO争端解决机构履行职责的同时保持自身的中立性。本文由导言和正文构成,正文部分共六章。第一章为国家主权理论概述。基于本文是在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的基础上讨论国际主权问题,因此将国家主权概念限定为现代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中的国家主权概念。自从威斯特法利亚体系建立,国家主权概念就不断受到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不断冲击,学界也在使用国家主权让渡、全球治理、现代主权等概念对国家主权理论进行修正和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国际社会发展阶段,国家主权依然是包含对内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两个属性的概念,国际社会并没有完全颠覆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第二章简要概述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国家主权限制的问题。国家同意、国际习惯法和国际强行法是三个对国家主权限制的合法途径,其中国家同意是最基础的。然而,由于WTO争端解决机制具有“准司法性”的特点,对于其作出的裁决成员国都要保证执行,这就使得WTO争端解决机制不同于传统的国际争端解决体系,更加具有限制性和强制性。这对国家主权是严重的挑战,理论争议广泛存在。这些理论争议表现出了国际社会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疑虑。第三章就WTO争端解决审理程序与国家主权问题进行实证考察,通过对16份专家组报告和上诉报告(合并后为13件案件),从审理范围、案件参与人和法律解释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WTO争端解决机构在争端解决审理程序领域中处理国家主权问题的一般规律。第四章就WTO争端解决法律适用与国家主权问题进行实证考察,通过对40份(合并后为22个案件)专家组报告和上诉报告中的涉及国家主权问题争议点,从国家对境内人和物的保护职责、国家对境内事务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方式、国家参与国际合作及其组织架构的选择等三个大类进行分析,总结出在WTO争端解决法律适用的实体领域中处理国家主权问题的一般规律。第五章就WTO争端解决执行程序与国家主权问题进行实证考察,通过对仅有的5份(合并后为3个案件)有关执行相符程序的专家组报告和上诉报告中的涉及国家主权问题争议点,从管辖权扩大与自我约束、国际合作与单边主义、制度选择自由与WTO合规性等三个领域进行分析,总结出在WTO争端解决执行程序中处理国家主权问题的一般规律。第六章为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国家主权的规制和协调,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在第三章到第五章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WTO争端解决机构在处理国家主权问题时的考量因素:国家同意的确立、具体规则的实质性审查、WTO目的和宗旨的相符性,以及在WTO规则适用中与国家主权平衡的策略:证据规则、个案审查和回避。基于以上归纳总结,本文认为政府在面对涉及国家主权的WTO争端解决实践时,应当重新定位主权概念,更加注重WTO具体规则的研究。同时,正因为WTO争端解决机制很好地处理了WTO规则与国家主权的关系,因此应当进一步推进作为法治化争端解决机制的WTO争端解决机制自身的发展,并努力以其为借鉴努力建立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
许华[5](2014)在《监听帝国:对国家主权一种极权主义的侵略——基于美国监听事件的法理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最近一段时间,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成为了国际风云人物,他曾任美国CIA(美国中央情报局)技术分析员,后供职于美国国防项目承包商Booz Allen Hamilton。2013年,爱德华·斯诺登放弃在美国稳定的工作、舒适的生活,选择逃亡海外,并向《卫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揭发美国情报机构"棱镜"(PRISM)计划,该计划主要涉及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监控互联网活动、秘密收集电
章成,顾兴斌[6](2014)在《国家主权的概念建构与行使实效经纬:张力下的发展与创新》文中提出国家主权概念是建构国际法理论体系的基石。这一古典概念形成于近代欧洲,并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国家主权的产生和发展反映出国际政治现实状况与国际法发展特征。尽管国家主权在理论和实践中大都被赋以最高权威的地位,但它却同时面临着自身概念建构的内在张力以及外部环境的强力制约。国家主权概念建构的内在张力表现为对国家主权在实际行使中所受到的限制的定性问题,而国家主权在行使实效中所面临的外部制约,则更是与国家主权的概念建构形成了相当明显的落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主权需要在理论重思和制度整合中完成语境转换,从而实现国家主权理论在张力下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章成[7](2014)在《国家主权的概念建构与行使实效经纬:张力下的发展与创新》文中研究表明国家主权这一古典概念形成于近代欧洲,尽管其在理论和实践中大都被赋以最高权威的地位,但它却同时面临着自身概念建构的内在张力以及外部环境的强力制约。国家主权的概念建构和行使实效之间相当明显的落差的存在,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语境转换,推动着国家主权理论在张力下不断发展和创新。
何智勇[8](201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原则与主权让渡问题》文中指出国家主权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原则。但国家主权理论毕竟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必然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主权理论因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而遭遇困境。进一步看,虽然同样有必要调适主权立场以突破困境,但作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立场相对被动的发展中国家,更有必要在应对好理论困境的同时抓住发展机遇,构建适合自己的主权观和主权理论。本文认为应当构建一种“刚柔并济”的主权观。一方面要坚持国家主权原则在国际关系中的基石地位,把握住“刚”的一面;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主权让渡问题进行探讨和完善,在主权的具体行使方式上进行一定的“柔”性处理。本文主要通过历史的、比较的研究方法,基本遵循“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对国家主权原则和主权让渡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章分别回顾和梳理了国家主权及国家主权原则的产生和发展沿革,体现出国家主权适应时代要求而发展的可变性及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工具性特征。第二章从现实和理论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受到的各种挑战。在现实挑战层面,分别分析了来自经济全球化的客观侵蚀和来自发达国家的有意识侵蚀。在理论挑战层面,以经济全球化的兴起为界,分别归纳总结了传统的反国家主权理论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反国家主权理论,并进而分析了反国家主权理论本质上的虚伪性和霸权性质,指出反国家主权理论无法替代国家主权理论的必然性。第三章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主权立场的分析,指出发展中国家在主权理论遭遇困境、身处不平衡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现实面前,更有必要主动调适自己的主权立场。进而分析了调适主权立场的合理路径,指出应当树立起“刚柔并济”的主权观并构建具有适用性的国家主权理论。最后分析论证了必须坚持国家主权原则,守好主权观中“刚”的一面。第四章主要就主权观中“柔”的一面即主权让渡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首先阐述了主权让渡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继而通过对当前各种主权让渡学说的梳理和评析,论证了多要素说的优越性,最后提示了与国家主权让渡相关的几个认识误区,指出在主权让渡中需把握好的底线仍在于国家主权原则。
武磊[9](2012)在《论国家主权的限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主权的概念产生于近代,最初是作为西方政治学上的概念被提出的,用以指代一国之内的最高权力。经过长期的发展与不同时期的学者对主权概念的阐述,国家主权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法上的基本概念之一,国家主权原则也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最基本原则。国家主权的限制是伴随着国际法意义上的主权概念确立之初就应运而生的内容,并且在当代它体现出国际关系的新特点,同时也为国际法的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国家主权的历史发展以及在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些现实的制约因素为切入点,意在探讨国家主权限制的必要性,并通过逻辑的推理与对现状的分析,对业已存在的限制途径予以总结、论证。除引言与结语之外,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对国家主权的限制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国家主权基础理论。在这一部分,本文首先对国家主权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做出简要的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将国家主权与一些相关的其他概念进行辨析,以求对国家主权形成较为清晰明确的认识。最后分析国家主权概念在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实践中的历史作用,为后文的论述打下基础。第二部分,国家主权限制的必要性。文章的这一部分首先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阐明国家主权的限制从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概念产生以来就是国家主权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主权概念的内在要求。之后从全球化的环境性影响、各种国际组织蓬勃发展为主权国家带来的主体性挑战以及日益凸显的全球公共性问题三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结论,即国家主权的限制是当代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部分,国家主权限制的途径。由于国家主权的限制是国家主权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因此国家主权的限制事实上一直就是国际关系以及国际法实践的一大特点。这一部分总结了国家主权限制的四种主要途径,即通过国际条约的限制、通过国际惯例的限制、通过国际组织的限制以及通过国内立法的限制,并对国际组织与国际条约分别对国家主权构成的限制作出区分。第四部分,国家主权限制面临的问题。在本部分,这些问题将被分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国家主权的限制在理论上要面临来自不同主权观的挑战,绝对主权观以及相对主权观不可避免要对这种限制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国际环境尤其是冷战之后以来的国际政治格局的中不可避免的霸权主义也是国家主权的限制面临的不利因素,同时作为国家主权的重要限制方式的国际干涉也存在一些缺陷。最后,国家主权限制面临的问题还来自其本身。第五部分,国家主权限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在这一部分中,将结合我国国家主权实践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对我国目前在主权政策上体现的保守倾向的分析,得出科学、合理的国家主权限制总体而言对我国是利大于弊的。
易刚明[10](2011)在《冷战后关于国家主权问题的研究评议》文中指出冷战结束后,我国学术界对国家主权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关于国家主权的基础和合法性的研究仍然不够。为了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更好地坚持国家主权原则,转换研究视角并扩展其研究范围十分必要。
二、对国家主权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国家主权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自决权的适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民族自决权概述 |
(一)民族自决权的概念及内容 |
1.民族自决权的概念 |
2.民族自决权的内容 |
(二)民族自决权的发展历程 |
1.民族自决权的早期形成 |
2.民族自决权发展成为国际政治原则 |
3.民族自决权发展成为国际法基本原则 |
二、民族自决权的适用困境及产生原因 |
(一)民族自决权在适用中的困境 |
1.克里米亚公决入俄 |
2.库尔德人的独立运动 |
3.科索沃独立问题 |
4.巴勒斯坦建国问题 |
(二)民族自决权适用困境的产生原因 |
1.适用主体规定的模糊性 |
2.民族自决权适用方式存在的问题 |
3.民族分离主义对民族自决权的混淆 |
三、民族自决权的适用完善建议 |
(一)限制民族自决权的适用条件 |
1.确立民族自决权适用的前提 |
2.明确和甄别民族自决权的适用主体 |
3.民族自决权适用方式的限制 |
4.尊重国家主权原则 |
(二)对民族自决权的适用方式进行完善 |
1.全民公决方式的完善 |
2.武力方式适用的明确 |
(三)明确区分民族自决权与民族分离主义 |
1.自决、独立和分离的概念辨析 |
2.“救济性分离” |
3.民族自决权和民族分离主义之间的区别 |
(四)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制约各方力量对民族自决权适用的干预 |
1.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
2.发挥国际法院的咨询作用 |
(五)各国之间加强交流,建立国际新秩序 |
四、对预防我国分离势力滥用民族自决权的建议 |
(一)积极参与完善国际法律 |
(二)坚持正确的民族政策,积极构建“国家民族”理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当代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主要内涵及背景 |
一、全球化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涵 |
二、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现实背景 |
三、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思想基础 |
第二章 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新左派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的认识 |
二、新左派对经济全球化危害的分析 |
三、新左派对经济全球化立场的表明 |
四、新左派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应对 |
第三章 中国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交锋 |
一、关于经济主权问题的交锋 |
二、关于金融自由问题的交锋 |
三、关于贸易自由问题的交锋 |
四、关于保护民族产业的交锋 |
五、关于民族主义去留的交锋 |
第四章 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价值 |
二、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从传统国家主权到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学者对国家主权研究现状 |
2、国内学者对国家主权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重点 |
2、难点 |
3、创新点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国家主权的内涵界定 |
1、国外学者对国家主权内涵的界定 |
2、中国学者对国家主权内涵的界定 |
(二)国家主权的两重性 |
1、主权的对内最高属性 |
2、主权的对外独立属性 |
二、传统国家主权概念的演进 |
(一)古代主权观念确立 |
1、先秦时期最高权力观念萌生 |
2、古代西方最高权力观念确立 |
(二)近代主权概念的演变 |
1、博丹提出“君主主权”属于君主 |
2、洛克认为“议会主权”属于议会 |
3、卢梭主张“人民主权”属于人民 |
(三)现当代主权概念的发展 |
1、20世纪贬低与否定国家主权思潮 |
2、20世纪国家主权理论的新发展 |
三、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是一种新的国家主权形式 |
(一)网络空间是国家主权行使的新疆域 |
1、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
2、网络空间的构成 |
3、网络边疆范围的界定 |
(二)国内外对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概念的认知 |
1、国际组织支持网络空间国家主权 |
2、美欧否认网络空间国家主权 |
3、中俄等国支持网络空间国家主权 |
4、中美网络主权理念冲突产生的原因 |
(三)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概念提出必要性 |
1、网络主权根植于现代国际社会认同的法理 |
2、网络主权是反对网络霸权主义的应有之义 |
3、网络主权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必然选择 |
(四)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的内涵与外延 |
1、网络主权是国家在网络空间行使政治主权、经济主权、文化主权 |
2、网络主权外延包括网络独立权、网络平等权、网络自卫权、网络管辖权 |
四、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对传统国家主权的继承与发展 |
(一)继承传统国家主权核心内涵 |
1、继承国家主权对内最高性 |
2、继承国家主权对外独立性 |
(二)拓展传统国家主权内涵与外延 |
1、丰富国家主权内涵 |
2、拓展国家主权外延 |
(三)超越传统国家主权绝对性和不可分割性 |
1、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相对性超越传统国家主权绝对性 |
2、网络空间国家主权自主让渡超越传统国家主权不可分割性 |
五、网络空间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及中国应对之策 |
(一)加强信息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
1、加强信息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
2、抢占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建设 |
(二)深化网络空间治理国际合作 |
1、尊重他国独立自主管理网络事务权力 |
2、凝聚各国网络空间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
(三)倡导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原则 |
1、坚持尊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原则 |
2、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WTO争端解决实践中的国家主权问题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历史发展中的国家主权概念 |
一、现代国家主权的历史形成 |
(一)早期主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二)现代国家主权体系的形成 |
二、战后国际社会的发展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
(一)国家责任对国家主权的限制 |
(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冲击 |
(三)超国家理论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
三、国家主权的再定义 |
(一)国家主权概念概述 |
(二)国家主权概念解释论 |
(三)国家主权概念重构论 |
四、小结 |
第二章 WTO争端解决机制与国家主权限制 |
一、国家主权限制的理论依据 |
(一)国家同意 |
(二)国际习惯 |
(三)国际强制法 |
二、争端解决机制的制度设计及其准司法性 |
(一)排他的强制管辖权 |
(二)自动通过的裁决报告 |
(三)有力的执行保障 |
三、争端解决机制对国家主权限制的理论争议 |
(一)争端解决机制准司法性的合法性问题 |
(二)争端解决机构法律适用的准确性问题 |
(三)争端解决机构裁决报告的执行问题 |
四、小结 |
第三章 WTO争端解决审理程序中的国家主权问题 |
一、审查范围与国家主权 |
(一)“评审标准”带来的审查权限的有限性 |
(二)审查对象的明确性与裁决建议的宽泛性 |
二、案件参与人与国家主权 |
(一)外部律师实质性参与问题 |
(二)案件参与人的身份定位问题 |
三、法律解释与国家主权 |
(一)法无明文下的主权权利义务的确立 |
(二)含义不清下的主权权利义务的明晰 |
(三)不同条文下的主权权利义务的协调 |
四、小结 |
第四章 WTO争端解决法律适用中的国家主权问题 |
一、国家对境内人和物的保护职责 |
(一)国家对动植物卫生的保护水平的设定 |
(二)国家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
(三)国家对公共道德的维护 |
二、国家对境内事务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方式 |
(一)国家的税收主权 |
(二)国家的自主决策权 |
(三)国家的管理手段自择权 |
三、国家参与国际合作及其组织架构的选择 |
(一)关税同盟的WTO合规性 |
(二)超主权国家联合体的合规性 |
四、小结 |
第五章 WTO争端解决执行程序中的国家主权问题 |
一、管辖权扩大与自我约束 |
二、国际合作与单边主义 |
三、制度选择自由与WTO合规性 |
四、小结 |
第六章 WTO争端解决中的国家主权规制与协调 |
一、争端解决机构对国家主权事项的考量因素 |
(一)国家同意的确立 |
(二)具体规则的实质性审查 |
(三)WTO目的和宗旨的相符性 |
二、争端解决机构对国家主权事项的平衡策略 |
(一)证据规则策略 |
(二)个案审查策略 |
(三)回避策略 |
三、加强以规则为主导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建设 |
(一)重新定位国家主权主张,善用WTO规则 |
(二)强化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 |
(三)推进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 |
四、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国家主权的概念建构与行使实效经纬:张力下的发展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内涵与历史地位: 国家主权概念建构的脉络梳理 |
二内在张力与外部制约: 国家主权概念建构与行使实效之间的落差 |
( 一) 国家主权概念建构上的内在张力 |
( 二) 国家主权实际行使所受到的外部制约 |
三语境转换与发展创新: 国家主权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理论重思与制度整合 |
四结语 |
(7)国家主权的概念建构与行使实效经纬:张力下的发展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内涵与历史地位:国家主权概念建构的脉络梳理 |
二、内在张力与外部制约:国家主权概念建构与行使实效之间的落差 |
1. 国家主权概念建构上的内在张力 |
2. 国家主权实际行使所受的外部制约 |
三、语境转换与发展创新:国家主权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理论重思与制度整合 |
四、结论 |
(8)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原则与主权让渡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国家主权理论和国家主权原则的发展沿革 |
第一节 国家主权理论的缘起和发展沿革 |
一、国家主权理论的缘起 |
二、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国家主权原则概述及其发展沿革 |
一、国家主权原则概述 |
二、国家主权原则的确立及其意义 |
三、国家主权原则在实践中的发展 |
第二章 国家主权理论的困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受到的挑战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造成的现实挑战 |
一、客观因素: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各方面的客观侵蚀 |
二、主观因素:发达国家对国家主权的有意识侵蚀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受到的理论冲击 |
一、传统的反国家主权理论 |
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反国家主权理论 |
三、反国家主权理论无法替代国家主权理论的必然性 |
第三章 面对国家主权困境的立场与对策 |
第一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主权立场 |
一、发达国家的主权困境及其立场上的“双重标准” |
二、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困境及其立场上的被动地位 |
第二节 应对国家主权困境的策略 |
一、调适主权立场的考量因素 |
二、调适主权立场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调适主权立场的底线——坚持国家主权原则 |
一、坚持国家主权原则的历史必然性 |
二、坚持国家主权原则的现实必要性 |
第四章 调适主权立场的可能路径——主权让渡问题 |
第一节 主权让渡理论概述及国家主权让渡的必要性 |
一、主权让渡理论概述 |
二、国家主权让渡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国家主权让渡的可能性:国家主权让渡之争 |
一、国家主权让渡之争及其争议焦点 |
二、当前对“主权”概念进行划分的代表性观点梳理 |
三、多要素说及其优势 |
第三节 与国家主权让渡相关的两个具体问题 |
一、正确认识欧盟国家主权让渡的特殊性 |
二、正确把握主权让渡的“度” |
结语:树立“刚柔并济”的主权观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论国家主权的限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国家主权基础理论 |
(一) 国家主权的历史发展 |
(二) 国家主权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三) 传统国家主权理论的历史作用 |
二、 国家主权限制的必要性 |
(一) 国家主权限制是国家主权理论的内在要求 |
(二) 国家主权限制是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三、 国家主权限制的途径 |
(一) 通过国际习惯的限制 |
(二) 通过国际条约的限制 |
(三) 通过国际组织的限制 |
(四) 通过国内立法的限制 |
四、 国家主权限制面临的问题 |
(一) 各种主权学说对国家主权限制的不利影响 |
(二) 现实的国际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三) 国家主权限制自身的困境 |
五、 国家主权的限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
(一) 中国国家主权实践的历史与现状 |
(二) 我国在主权政策上的保守取向 |
(三) 国家主权限制对中国而言总体上利大于弊 |
(四) 关于我国主权实践的若干思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对国家主权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自决权的适用问题研究[D]. 王旭.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当代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D]. 徐怀志. 扬州大学, 2019(02)
- [3]从传统国家主权到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的演进[D]. 郭威. 郑州大学, 2018(12)
- [4]WTO争端解决实践中的国家主权问题实证研究[D]. 吴兆丰. 华东政法大学, 2017(07)
- [5]监听帝国:对国家主权一种极权主义的侵略——基于美国监听事件的法理思考[J]. 许华. 法理学论丛, 2014(00)
- [6]国家主权的概念建构与行使实效经纬:张力下的发展与创新[J]. 章成,顾兴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 [7]国家主权的概念建构与行使实效经纬:张力下的发展与创新[J]. 章成.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8]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原则与主权让渡问题[D]. 何智勇. 复旦大学, 2013(01)
- [9]论国家主权的限制[D]. 武磊. 西南政法大学, 2012(08)
- [10]冷战后关于国家主权问题的研究评议[J]. 易刚明. 山东社会科学,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