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视化流程自定义在流程MIS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鄂天游[1](2021)在《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在攀枝花供电公司的输电业务管理工作中,目前已经通过电网生产管理系统、用电营销系统、远程抄表系统等MIS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管理。但是,仍存在着系统操作切换频繁、操作不便、数据存储分散、可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和开发了一套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在系统中通过对各输电MIS系统进行功能集成,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输电业务管理人员常用的功能进行融合,并通过GIS可视化界面的方式体用便利的操作接口支持,具有较高的管理效率和用户友好性,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整理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并确立了系统的研发技术。对系统的开发需求情况进行综述,将系统划分为地理信息服务和软件服务两个方面的需求,并对具体的开发要求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按照系统的开发要求,对系统进行功能设计,包括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地理信息服务功能设计、软件服务功能设计和数据库的设计等。2)按照所选的研发技术和工具,详细分析和研究地理信息服务开发中的GIS服务环境配置、GIS资源管理、GIS图层绘制、GIS图上操作功能及交互功能的实现方法。分析研究软件服务功能的实现流程、服务发布方式,并展示软件服务的图形化界面效果。3)对系统进行测试分析,对其中的电力信息服务、软件服务功能进行验证,并测试系统的性能表现。通过系统的功能、性能测试,得到系统达到了攀枝花供电公司的输电业务管理要求。同时,系统在应用之后,实现了输电业务管理工作的集成化、可视化和数字化,有效提高了业务管理的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闵星[2](2020)在《大数据持续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对大数据的有效使用,将极大推动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数据分析由此应运而起。但是目前数据分析遇到了一些瓶颈,首先是数据分析需要大量的编程经验。其次是在迭代的分析过程中,存在大量重复工作,会极大降低数据分析的效率。本文设计与实现的大数据持续分析平台,与目前常用的Python及R语言数据分析相比,平台对算法进行封装,通过拖拽组件的方式构建数据分析流程,使用户无需关心算法内部实现细节,降低了数据分析门槛。同时,提出了针对电信诈骗领域的定制K-Means聚类组件。使用基于最短路径的流程持续优化算法,从已有流程集合中抽取潜在结构,为新流程的编排提供建议。为了实现大数据持续分析平台,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数据分析平台的发展现状和相关技术,接下来分析了系统的主要功能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接着提出为了实现该平台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为了实现可视化流程编排和流程复用,系统提出了基于事件监听机制的数据绑定、基于XML格式的流程描述语言和流程解析引擎;针对流程的持续优化,提出了基于最短路径的持续优化算法。之后,介绍了大数据持续分析平台的总体架构和概要设计,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其中关键模块的设计,最后对大数据持续分析平台进行了测试。在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平台现有的不足和未来针对这些不足的改进方向。
李妮[3](2020)在《某电信企业流程设计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某电信企业对工作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该企业在本世纪初期引进了传统的流程管理系统。但传统的流程管理系统在运行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例如系统的业务流程是开发人员通过硬编码的方式嵌套在整体的内部结构中的,因此当面对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时不能实现动态扩展;且系统只能在IE浏览器上进行操作,限制了浏览器的使用。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开发一个高效便捷的流程设计器系统,以便可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论文通过调研企业的业务需求和分析现有的流程设计器,设计并实现了适合企业本身的流程设计器系统。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企业的需求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自定义可视化流程设计器设计、流程逻辑设计、安全性设计等。自定义可视化流程设计器设计是用户在浏览器上打开设计器界面,通过拖拽元件的方式绘制流程图,并配置相关属性;流程逻辑设计是设计系统完整的业务逻辑,在基于自定义可视化流程设计器的基础上,完成系统的类别管理、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图管理、环节管理、路径管理、角色管理和个性化流程推荐功能设计;安全性设计是通过资源互斥算法和深度优先搜索遍历算法,防止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死锁、环路问题。(2)根据系统设计实现了系统功能,并给出了部分功能的运行截图。首先搭建了开发系统的环境,通过SSM框架实现了前后端的分离,前端的自定义可视化流程设计器界面利用Canvas技术使得其可以在任意浏览器上打开,并且可以将绘制的流程图转换成JSON格式并提交到后台MySQL数据库中。系统中的流程逻辑功能通过数据交互的方式进行了实现。最后对功能进行测试,表明系统已经可以正常运行且满足企业需求。
文伟海[4](2020)在《微积分知识可视化研究及其智能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和学习的方式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在线教育逐渐普及,对于学习者而言,如何在琳琅满目的课程中选择优秀的课程以及如何快速记忆海量知识是他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课堂教育已经不仅仅限于黑板板书,学生要求更快地获取知识,而老师则需要想法设法提高授课效果。可视化技术可以用直观的图像模拟知识推理过程、阐述几何定义,对于辅助学生提取知识重点和提升教学质量都有极其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以微积分作为研究对象,对微积分中重要的连续、可导的定义进行分析,结合python绘图原理,提出了给定下,产生连续、可导点列的方法。同时针对微积分的重要定义、重要定理,本文结合其几何过程设计了相应的动态可视化图像,可通过图像直观展示其几何原理。然后,针对数学公式输入较为繁琐的问题,通过数值实验的方式,本文构建了模板匹配、朴素贝叶斯、SVM等字符识别模型,最终选择SVM进行公示字符识别,通过不断优化改进,最终模型识别率约为94.8%。在此基础上,针对数学公式结构特点,使用基于区块的公式结构分析方法,构建了完整的微积分公式识别模型。最后,通过分析可视化软件存在的不足,结合微积分的可视化方法,本文基于python GUI开发技术设计研发了微积分知识动态可视化系统,包括了函数可视化、微积分公式识别等功能,并嵌入了可视化案例库和教材电子书,在实际的函数可视化、定理可视化上表现出良好的可视化效果。本文设计的可视化系统简单易用,基本覆盖微积分常见的函数绘图需求,无论对于学生自学,还是辅助教师教学内容设计都有极大的帮助。与此同时,可视化系统绘图过程和前端渲染分开,使得核心绘图逻辑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为后期的系统扩展提供了可能。
李芳菲[5](2019)在《连锁超市管理信息可视化平台开发与实现》文中指出连锁超市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超市为我们带来的便利的购物体验。于此带来方便的同时,超市每天的人流量大,客户购入数据组成复杂,库存、进货、销售每一环节层层紧扣。连锁超市的管理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体系。我们需要将超市的数据进行整理、管理、并用简单易懂的可视化手段将数据呈现出来。利用商业智能(BI)化的系统通过对进行抽取、转换、处理、呈现,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呈现为可视化的图形界面。本文构建了一个超市管理信息的可视化平台,实现了对连锁超市重点数据的可视化实现。系统采用B/S架构,使用JAVA+MYSQL+WEB技术手段对系统进行开发。第一个部分是:连锁超市仪表板的可视化界面,将所有重点数据都在同一个界面上呈现出来,还可以通过点击对数据进行下钻。并且做了动态页表可以在页面上动态的显示出数据变化,是一个可交互式的管理信息仪表板。还使用了RFM模型与K-means算法对系统中会员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用户打上标签以后用聚类分析,分析用户群像特征,分析用户购买行为。第二个部分是:连锁超市经营数据表的查看以及可视化数据展示,将重点放在单个表的数据的选择查看。通过对表单的筛选以及数据时间段的选择,表单将呈现在页面上,同时呈现可视化图形并且可以选择想要生成的可视化图形样式。在此还提供页面的保存为图片和下载成PDF以及excel的功能。
赵龙国[6](2019)在《基于BIM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隧道施工理论的优越性也日渐凸显。针对隧道动态施工信息分析及管理仍然只是从不同数据类型和结构方面进行设计的现状,为了避免因数据异构性而造成的信息共享困难,实现隧道动态施工过程信息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隧道信息化施工的巨大优势,本文将BIM的IFC标准引入隧道施工反馈分析领域,通过对现阶段隧道施工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IFC标准进行了隧道领域实体的扩充,并形成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集成模型的创建方法,进而提出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分析反馈模式,探讨工程信息与模型的集成和交互方式;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完成“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分析反馈系统”的编程工作。最后依托甄峰岭2号隧道项目对本软件系统进行了相关应用,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反馈进而优化施工方案,进一步指导施工,为施工安全提供了保障。具体研究的内容如下:(1)在现有IFC标准实体定义的基础上,对IFC标准进行隧道领域实体的扩充,并以属性集的拓展的方式实现隧道动态施工专业信息的表达,实现了对IFC标准的数据描述领域的拓展,建立IFC标准的隧道结构基础数据体系。在此基础上,研究Revit参数化模型建立方法,创建IFC标准的隧道构件族库,最终完成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集成模型创建。(2)以现阶段隧道动态分析反馈技术为基础,结合BIM技术统一标准IFC,从系统需求与工程实际角度出发,对IFC数据三维图形交互、监测以及围岩信息集成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探讨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围岩分级技术、隧道施工方案及支护参数调整以及施工风险评估等功能模块与集成模型的交互方式,最后对Revit与ABAQUS之间模型数据交换流程及方法进行归纳,实现了系统原型的功能模块设计与初步开发。(3)首先分析与探讨IFC标准隧道动态分析反馈系统具体的功能需求,制订了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分析反馈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与技术路线。选择C#编程语言和Access数据库为开发平台,进行系统各分析反馈功能模块的程序开发,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分析反馈集成模型研发了易于一线设计及施工管理人员使用的隧道施工动态分析反馈管理系统。(4)依托甄峰岭2号隧道项目对本文自主开发的基于IFC标准隧道动态分析反馈系统进行应用。首先基于本文提出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集成模型的创建方法建立甄峰岭隧道关键区段动态施工信息集成模型,然后通过将上述隧道集成模型读入到基于IFC标准隧道动态分析反馈系统,对甄峰岭2号隧道典型区段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反馈,最终该典型区段施工方案得到了调整,围岩支护参数也获得了针对性的优化,有效的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较为良好的优化反馈效果,验证了本文系统的开发方法和程序的适用性。
李兴部[7](2019)在《客服系统工单流的智能流程引擎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该项目来源于北京嘀嘀无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实际项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端的使用已经占据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用户利用打车软件进行日常的出行活动。为了更加方便高效的处理用户的客服反馈信息,项目组决定开发一款可配置化的智能流程引擎来根据预先定义的流程模型自动获取并处理用户的反馈数据,在提高客服人员的办公效率的同时方便产品研发、维护人员对客服数据的管理与监控。要实现可配置化的流程引擎,理论基础就是要选取恰当的业务流程建模标准。因此,本文首先针对业务流程管理技术进行理论研究,并决定选择业务流程建模标记BPMN2.0作为流程引擎的建模标准。然后通过研究对比国内外热门的业务流程引擎JBPM与Activiti,综合比较其各自优缺点,并结合到公司实际业务情况,最终决定自主开发一款适用于滴滴内部业务的流程引擎。该流程引擎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度可配置化,使用Web版动态表单技术以及图形化的模型设计器来配置符合实际业务流程的模型。业务方运营人员可以通过模型设计器方便快捷的将业务需求配置为业务流程模型,通过动态表单模块将业务流程模型中的自定义表单数据转化为引擎可识别的数据流,经引擎处理后再以动态表单的形式渲染输出。该论文通过对设计目标的介绍,定义了引擎的功能性与非功能性需求,将引擎分为场景管理模块、流程管理模块、表单管理模块、工具管理模块以及引擎调度模块五大模块。在此基础上对引擎的整体架构、分层结构、整体流程、数据库表以及接口进行了规划与设计。接着针对作者本人负责的引擎调度模块进行详细设计,根据数据流转的生命周期将引擎的调度模块细分为主调度器模块、节点调度器模块、动作调度器模块以及数据调度器模块。通过针对各子模块的类关系、数据流转关系进行详细设计,实现了通过配置化的业务流程图经引擎调度模块运算后以SDK的形式返回到调用方系统的功能。最后,对引擎进行了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功能测试主要通过在“多收附加费”场景下的测试该场景下的多流程、多表单、多节点间的数据流通。性能测试主要通过获取滴滴“奥丁”监控系统对引擎关键接口的性能监控数据。从测试结果看,引擎不仅实现了预期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响应速度,而且在高并发情况下达到了非功能性需求分析中的性能指标。经公司客服效率部门评估反馈,引擎上线后覆盖客服系统处理工单量的70%以上,直接或间接的提高客服人效73%左右。
孙彻[8](2019)在《基于mxGraph的遥感产品生产在线流程定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2015-2025年)》于2015年正式发布。根据这一规划,《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陆地观测卫星共性应用支撑平台项目》(后文简称《空基项目》)将针对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立项的陆地观测卫星的基础、共性应用支撑保障需求,建立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共性应用支撑系统。该项目作为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十二五”部署的9颗卫星以及后续卫星的应用,提供共性和基础性服务与保障设施,与不同层次应用有效对接,实现业务卫星和科研卫星各载荷共性信息产品检验、共性技术评价以及基础资源共享,为卫星遥感应用业务部门提供业务化服务。为满足《空基项目》中应用技术共享服务分系统可视化的遥感产品生产定制功能需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工作流的遥感产品生产可视化定制平台,详细地描述了该平台工作流模型的建立、原子算法数据结构的设计、原子算法组件化和可视化技术实现的具体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研究使用mxGraph技术弥补传统桌面版流程定制程序在跨平台性上的不足。传统的桌面应用程序基于C/S模式,需要用户安装客户端后方可使用,如果需要升级,则所有客户端的程序都需要改变,跨平台性有短板,开发和维护成本较高。本文使用mxGraph技术基于B/S模式设计的在线流程定制平台解决了这些缺陷,并且给出了自定义流程原子算法组件的拖放、连线关系绘制、算法组件属性配置以及生成自定义流程文件生成的解决方案。(2)根据流程可视化定制需求,建立原子算法组件的数据结构和存储结构。通过对现有的原子算法的特点和基本工作流模型的数据结构以及存储结构进行分析,为原子算法在工作流模型的构建过程中设计对应的数据结构,为原子算法的组件化做准备,并提出算法组件及流程属配置的解决方案。(3)通过应用于实际项目,来检验本文工作的应用价值和有效性。针对在线共性基础服务子系统的需求,把论文中所做的工作成功地应用于遥感产品生产流程可视化定制平台,对本文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验证,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能够有效提高遥感产品生产流程的定制效率。
陈伟杰[9](2019)在《面向传统媒体企业的ERP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行业受到互联网媒体冲击、自媒体创新替代的影响,报刊发行量和广告投放量大幅下滑,报业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模式面临巨大的危机。传统媒体企业在寻求媒体融合转型的过程中同时面临着企业内部管控系统缺失、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流程不规范、信息系统落后等多种问题。如何通过ERP的实施和应用完善企业管理现状、突破制约自身业务发展因素并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助力企业转型将是传统媒体企业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以浙报集团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浙报集团ERP项目建设过程。在整个项目立项到实施的过程中,本文作者参与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总体框架设计的工作,本文结合传统媒体企业的发展特点及困境,阐述了浙报集团ERP项目总体架构设计,以及系统、动态建模、公文、绩效、财务、资产、人力资源等七个主要模块的概要设计,为后续的开发和实施奠定了数据基础。针对浙报集团在全媒体战略背景下对公文系统的实际需求,本文作者主导设计并开发了公文流转系统,具有定制化流程以及双因子用户认证功能,支持特殊情况下公文流程的轻量级变更,兼顾了浙报集团公文传输效率、安全要求。本文给出了浙报集团ERP系统的性能测试、部署实施,应用成效符合预期,为传统媒体企业ERP成功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经验。
范波[10](2019)在《地质调查成果大数据平台建设与科技竞争力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地质调查科技创新水平直接影响地质行业发展。近年来,地质调查科技工作日趋得到重视,各省都建设了地质调查成果的信息化系统和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成果数据,并且经过积累已经沉淀了包括大量论文、专利、项目以及成果数据在内的数据资源。然而,现有的地质科技成果管理系统相对独立,数据难以集成共享与分析利用,而且缺少适用于地质行业的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导致众多调查数据成为信息孤岛,调查成果无法有效利用。本文研究旨在整合与集成多个地质科技成果信息系统的方法和技术,实现地质行业科技成果数据互通共享,建设地质大数据平台,同时科学选取指标构建地质调查科技成果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对全国不同区域的地质调查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对比,提出加快地质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建议。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分析了地质调查科技成果登记、出版物管理、成果奖励申报等应用系统集成与数据共享的需求特点,给出了地质调查科技成果大数据平台应用系统集成方法,提出基于全新分布式体系结构、数据总线技术的地质调查科技成果应用系统集成方法,制定了数据标准化规范,形成了数据层集成模型、业务层集成模型及展示层集成模型,并利用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和数据总线模型,实现应用系统的用户统一认证和数据共享。设计实现了适用于地质调查成果大数据的分布式数据库,针对地质调查大数据存在的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和流式数据,采用Hadoop架构和海量数据查询分析服务集群技术,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加载和存储,提供地质调查科技成果的数据查询、全文检索、数据离线批处理分析、交互式分析、图分析、数据挖掘等多种数据处理模式。采用国际上先进的IMD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其中科技竞争力投入指标主要选取经费、人员和环境设施等指标;科技竞争力产出因素选取成科技成果、人员培训、成果转化等指标,构建适合地质行业特点的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依托大数据平台和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全国各省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进行量化、评价和比较,结合各省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全面了解不同区域科技竞争力的优势和弱点,优化地质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政策,提升地质调查科技成果管理工作水平,对地质调查行业创新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二、可视化流程自定义在流程MIS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视化流程自定义在流程MIS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贡献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需求概述 |
2.2 地理信息服务需求 |
2.2.1 地理信息结构 |
2.2.2 GIS服务开发要求 |
2.3 软件服务需求 |
2.3.1 电网图形管理需求 |
2.3.2 设备定制编辑需求 |
2.3.3 图形定制管理需求 |
2.3.4 专题图管理需求 |
2.4 非功能需求 |
2.5 系统研发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2 地理信息服务功能设计 |
3.2.1 功能框架设计 |
3.2.2 功能流程设计 |
3.2.3 地理信息交互设计 |
3.3 软件服务功能设计 |
3.3.1 电网图形管理功能设计 |
3.3.2 设备定制编辑功能设计 |
3.3.3 图形定制管理功能设计 |
3.3.4 专题图管理功能设计 |
3.4 数据库设计 |
3.4.1 概念结构分析 |
3.4.2 数据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2 地理信息服务功能实现 |
4.2.1 GIS服务环境配置 |
4.2.2 GIS资源创建与发布 |
4.2.3 GIS图层绘制处理 |
4.2.4 GIS图上操作开发 |
4.2.5 地理信息交互功能实现 |
4.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4.3.1 电网图形管理模块实现 |
4.3.2 设备定制编辑模块 |
4.3.3 图形定制管理模块 |
4.3.4 专题图管理模块 |
4.4 软件服务发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概述 |
5.2 测试内容 |
5.3 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大数据持续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数据挖掘技术 |
2.1.1 数据挖掘技术定义 |
2.1.2 Fayyad过程模型 |
2.2 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典型业务场景分析 |
3.2 功能性需求 |
3.2.1 可视化流程编辑功能 |
3.2.2 组件库管理功能 |
3.2.3 流程复用功能 |
3.2.4 流程执行功能 |
3.3 非功能性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键技术研究 |
4.1 关键问题提取 |
4.2 基于反射机制的数据分析流程可视化建模方法 |
4.2.1 基于事件监听模型的数据绑定 |
4.2.2 基于XML的流程描述语言 |
4.2.3 流程解析引擎 |
4.3 基于最短路径的持续优化算法研究 |
4.3.1 持续优化定义 |
4.3.2 问题定义 |
4.3.3 基于最短路径的持续优化算法原理概述 |
4.3.4 基于最短路径的持续优化算法实现步骤 |
4.3.5 正确性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体设计 |
5.1 系统总体架构 |
5.2 系统关键功能模块介绍 |
5.2.1 可视化流程编辑/展示模块 |
5.2.2 组件库管理模块 |
5.2.3 流程执行模块 |
5.2.4 数据持久化模块 |
5.3 模块接口设计 |
5.4 基本工作流程 |
5.4.1 数据持续分析流程 |
5.4.2 自定义组件上传 |
5.4.3 流程实例执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关键模块设计与实现 |
6.1 可视化流程编辑/展示模块 |
6.1.1 模块架构展示 |
6.1.2 流程编辑子模块类图及接口说明 |
6.1.3 流程编辑子模块典型应用场景说明 |
6.1.4 结果展示子模块类图及接口说明 |
6.2 可视化组件设计 |
6.2.1 面向低耦合的自定义组件机制设计 |
6.2.2 面向反诈骗的定制K-Means组件实例设计 |
6.3 组件库管理模块 |
6.3.1 模块架构展示 |
6.3.2 类图及接口设计 |
6.3.3 典型应用场景说明 |
6.4 流程执行模块 |
6.4.1 模块架构展示 |
6.4.2 类图及接口说明 |
6.4.3 典型应用场景说明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测试 |
7.1 测试环境 |
7.1.1 软件环境 |
7.1.2 硬件环境 |
7.2 单元测试 |
7.3 集成测试 |
7.4 电信反诈骗实例测试 |
7.5 测试结果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工作总结 |
8.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某电信企业流程设计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SSM框架 |
2.1.1 Spring |
2.1.2 SpringMVC |
2.1.3 MyBatis |
2.2 Canvas技术 |
2.3 BPMN2.0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流程设计器的系统分析 |
3.1 可行性分析 |
3.1.1 经济可行性分析 |
3.1.2 技术可行性分析 |
3.2 需求分析 |
3.2.1 业务需求分析 |
3.2.2 用户分析 |
3.2.3 用例分析 |
3.2.4 系统流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程设计器的系统设计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1.1 系统设计原则 |
4.1.2 系统结构设计 |
4.2 自定义可视化流程设计器设计 |
4.2.1 界面设计 |
4.2.2 元件设计 |
4.2.3 绘制规则设计 |
4.2.4 拖拽式生成 |
4.2.5 元件属性设置 |
4.3 流程逻辑设计 |
4.3.1 类别管理 |
4.3.2 业务流程管理 |
4.3.3 流程可视化 |
4.3.4 环节管理 |
4.3.5 路径管理 |
4.3.6 角色管理 |
4.3.7 个性化流程推荐 |
4.4 安全性设计 |
4.4.1 资源互斥算法 |
4.4.2 环路检测 |
4.5 数据库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程设计器的系统实现 |
5.1 开发环境及配置 |
5.1.1 Spring配置 |
5.1.2 SpringMVC配置 |
5.1.3 MyBatis的配置 |
5.1.4 JDBC的配置 |
5.2 平台主要功能实现 |
5.2.1 用户登录 |
5.2.2 类别管理 |
5.2.3 业务流程管理 |
5.2.4 流程可视化 |
5.2.5 环节管理 |
5.2.6 路径管理 |
5.2.7 个性化流程推荐 |
5.2.8 角色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流程设计器的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2 系统测试 |
6.2.1 登录功能测试 |
6.2.2 业务流程管理功能测试 |
6.2.3 流程可视化功能测试 |
6.2.4 资源互斥测试 |
6.2.5 环路检测功能测试 |
6.2.6 个性化流程推荐功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微积分知识可视化研究及其智能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视化理论研究 |
1.2.2 数学知识可视化的应用 |
1.2.3 可视化工具概述 |
1.2.4 微积分公式识别概述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工作 |
1.4 章节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介绍 |
2.1 微积分知识点相关定义 |
2.1.1 函数 |
2.1.2 极限 |
2.1.3 连续 |
2.1.4 可导 |
2.1.5 可微 |
2.1.6 可积 |
2.2 图像识别技术简介 |
2.2.1 图像灰度化和二值化 |
2.2.2 图像校正 |
2.2.3 图像切割 |
2.2.4 字符识别 |
2.2.5 结构分析 |
2.3 python可视化技术 |
2.3.1 python语言简介 |
2.3.2 Matplotlib绘图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具有各种特定性质函数的可视化生成 |
3.1 任意具有指定性质的函数的可视化 |
3.1.1 完全随机函数可视化 |
3.1.2 任意连续函数可视化 |
3.1.3 任意可导函数可视化 |
3.2 重要定义的动态可视化 |
3.2.1 导数的定义 |
3.2.2 极限的定义 |
3.2.3 微分的定义 |
3.3 自定义表达式函数的可视化 |
3.3.1 直角坐标函数可视化 |
3.3.2 极坐标函数可视化 |
3.3.3 参数方程可视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积分重要定理的动态可视化表达 |
4.1 关于连续、极限的相关重要定理的动态可视化 |
4.1.1 介值定理 |
4.1.2 零点定理 |
4.1.3 数列极限的性质 |
4.2 关于导数的相关重要定理动态可视化 |
4.2.1 罗尔中值定理 |
4.2.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
4.3 关于积分的相关重要定理动态可视化 |
4.3.1 积分不等式 |
4.3.2 积分中值定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图像识别的微积分知识可视化 |
5.1 图像识别模型构建 |
5.1.1 公式提取 |
5.1.2 公式字符切割 |
5.1.3 特征提取 |
5.1.4 公式字符识别 |
5.1.5 公式结构分析 |
5.2 图像识别实例分析 |
5.2.1 字符数据集 |
5.2.2 图像识别结果实例分析 |
5.3 基于图像识别的可视化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积分智能可视化系统设计与研发 |
6.1 智能可视化系统设计 |
6.1.1 系统功能描述 |
6.1.2 系统开发环境 |
6.2 主要功能设计与使用 |
6.2.1 登录模块 |
6.2.2 知识库模块 |
6.2.3 函数输入模块 |
6.2.4 图像展示模块 |
6.2.5 结果保存模块 |
6.3 可视化结果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总结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连锁超市管理信息可视化平台开发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连锁超市管理信息可视化平台现状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特点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特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开发技术介绍 |
2.1.1 JAVA语言 |
2.1.2 MySQL数据库 |
2.1.3 Echarts可视化图表 |
2.2 系统模式介绍 |
2.2.1 B/S模式 |
2.2.2 MVC设计模式 |
2.3 系统分析方法 |
2.3.1 RFM模型 |
2.3.2 聚类算法 |
第3章 系统分析 |
3.1 可行性分析 |
3.1.1 经济可行性 |
3.1.2 技术可行性 |
3.1.3 社会可行性 |
3.2 需求分析 |
3.3 数据流程分析 |
3.3.1 数据流程图顶图 |
3.3.2 数据流程图中图 |
3.3.3 数据流程图底图 |
3.4 数据字典 |
3.4.1 数据元素条目 |
3.4.2 数据结构条目 |
3.4.3 数据流条目 |
3.4.4 数据存储条目 |
3.5 可靠性分析 |
3.6 安全性分析 |
第4章 系统设计 |
4.1 平台设计 |
4.1.1 平台架构设计 |
4.1.2 平台总体设计 |
4.2 平台模块设计 |
4.2.1 仪表板展示模块详细设计 |
4.2.2 自定义展示模块详细设计 |
4.2.3 登陆模块详细设计 |
第5章 详细设计 |
5.1 数据库设计 |
5.1.1 概念模型设计 |
5.1.2 逻辑结构设计 |
5.1.3 物理结构设计 |
5.2 安全性设计 |
5.3 输入输出设计 |
5.3.1 登录设计 |
5.3.2 仪表板设计 |
5.3.3 自定义查看设计 |
5.3.4 界面设计 |
第6章 系统开发与测试 |
6.1 系统实现环境 |
6.2 系统功能实现 |
6.3 系统测试 |
6.3.1 测试环境的搭建 |
6.3.2 系统功能测试 |
6.4 测试结果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BIM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信息化施工技术现状 |
1.2.2 BIM技术及IFC标准研究现状 |
1.2.3 BIM数据与其他软件转换接口研究现状 |
1.2.4 隧道施工分析反馈技术及系统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 |
2.1 动态施工反馈理论 |
2.2 BIM理论介绍 |
2.2.1 BIM概念及特性 |
2.2.2 BIM相关软件 |
2.3 IFC标准体系 |
2.3.1 IFC总体架构 |
2.3.2 IFC实体类型 |
2.3.3 IFC拓展机制 |
2.4 IFC数据模型可视化技术 |
2.5 BIM模型的有限元计算 |
3 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集成模型研究 |
3.1 建模流程研究 |
3.1.1 IFC标准对隧道信息模型的表达 |
3.1.2 隧道信息集成模型建模框架 |
3.2 IFC标准隧道领域扩充方法研究 |
3.2.1 IFC标准实体扩展的思路 |
3.2.2 IFC标准属性集扩展思路 |
3.3 基于IFC标准的隧道结构数据体系 |
3.3.1 基于IFC的隧道空间结构表达 |
3.3.2 基于IFC的隧道物理元素表达 |
3.3.3 基于IFC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表达 |
3.4 隧道构件族库的建立 |
3.4.1 族文件与类型代码命名 |
3.4.2 隧道构件族库的构建 |
3.5 隧道动态施工信息集成模型构建 |
3.5.1 IFC标准领域层隧道实体定义 |
3.5.2 族构件的拼装与工法模型库创建 |
3.5.3 隧道构件实体与属性集拓展 |
3.5.4 集成模型拓展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分析反馈技术研究 |
4.1 IFC数据三维图形交互 |
4.1.1 三维图形交互模块的基本需求 |
4.1.2 IFC数据文件的解析与三维图形引擎 |
4.1.3 IFC数据三维图形交互实现及系统集成 |
4.2 基于IFC的监测数据管理与预警 |
4.2.1 监测信息表达集成 |
4.2.2 监测数据读写实现 |
4.2.3 监测信息反馈预警 |
4.3 基于IFC的围岩分级与工法推荐 |
4.3.1 IFC标准围岩信息集成 |
4.3.2 围岩分级与工法推荐 |
4.4 BIM有限元计算及施工动态设计 |
4.4.1 BIM模型与有限元模型转换 |
4.4.2 IFC标准隧道施工动态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IFC标准的隧道动态分析反馈系统开发 |
5.1 系统方案设计 |
5.1.1 系统开发流程 |
5.1.2 系统需求分析 |
5.2 系统的总体规划与技术路线 |
5.2.1 总体功能框架 |
5.2.2 技术路线 |
5.3 开发平台选择 |
5.4 程序实现 |
5.4.1 系统的界面设计 |
5.4.2 BIM模型操作模块 |
5.4.3 BIM监测信息管理模块 |
5.4.4 BIM围岩分级模块 |
5.4.5 BIM模型有限元计算模块 |
5.4.6 隧道施工动态设计模块 |
5.4.7 BIM风险模糊综合评判模块 |
5.4.8 BIM分析报告生成模块 |
5.5 本章小结 |
6 工程应用 |
6.1 工程简介 |
6.2 IFC标准隧道信息集成模型创建 |
6.3 自动化监测硬件安装 |
6.4 监测数据分析反馈 |
6.5 围岩分级与工法推荐 |
6.6 BIM模型有限元计算及锚固参数优化 |
6.7 基于IFC的隧道施工风险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客服系统工单流的智能流程引擎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流程引擎研究 |
1.2.2 国内流程引擎研究 |
1.3 论文相关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 |
2.1 流程引擎理论研究 |
2.1.1 BPMN规范概述 |
2.1.2 引擎相关元素概述 |
2.2 Yii MVC框架 |
2.3 LANMP运行环境 |
2.4 Elastic Search搜索服务器 |
2.5 Hive数据仓库 |
2.6 Kafka消息队列 |
2.7 本章小结 |
3 项目需求分析 |
3.1 项目描述 |
3.1.1 名称解释 |
3.1.2 发展历程 |
3.1.3 新的要求 |
3.2 项目功能性需求 |
3.2.1 首页展示及跳转 |
3.2.2 场景管理模块 |
3.2.3 流程管理模块 |
3.2.4 表单管理模块 |
3.2.5 工具管理模块 |
3.2.6 引擎调度模块 |
3.3 项目非功能性需求 |
3.3.1 性能需求 |
3.3.2 易用性 |
3.3.3 可靠性与可用性 |
3.3.4 安全性 |
3.3.5 接口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4 项目总体设计 |
4.1 引擎架构设计 |
4.1.1 物理架构设计 |
4.1.2 分层结构设计 |
4.1.3 相关系统对接设计 |
4.2 引擎整体流程设计 |
4.3 引擎调度模块数据库表设计 |
4.3.1 主调度器数据表设计 |
4.3.2 引擎动作数据表设计 |
4.3.3 引擎监控数据表设计 |
4.4 相关接口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引擎调度模块详细设计 |
5.1 主调度器模块 |
5.1.1 主调度器类设计 |
5.1.2 主调度器核心执行流程 |
5.2 节点调度器模块 |
5.2.1 节点调度器类设计 |
5.2.2 节点调度器核心执行流程 |
5.3 动作调度器模块 |
5.3.1 动作调度器类设计 |
5.3.2 动作调度器核心执行流程 |
5.4 数据调度器模块 |
5.4.1 数据调度器类设计 |
5.4.2 数据调度器核心执行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及运行效果 |
6.1 系统测试环境与内容 |
6.1.1 系统测试环境 |
6.1.2 功能性测试 |
6.1.3 非功能性测试 |
6.2 测试结论 |
6.3 上线效果图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mxGraph的遥感产品生产在线流程定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流程可视化定制现状 |
1.2.2 流程定制在遥感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组织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技术与理论 |
2.1 RPC技术 |
2.1.1 RPC简介 |
2.1.2 RPC原理及工作步骤 |
2.2 DOM4j技术 |
2.2.1 DOM4j介绍 |
2.2.2 DOM4j优点 |
2.3 mxGraph可视化技术 |
2.3.1 mxGraph简介 |
2.3.2 mxGraph与 Flex对比 |
2.4 springMVC框架 |
2.4.1 springMVC简介 |
2.4.2 springMVC的优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遥感产品生产流程建模 |
3.1 遥感产品生产流程的过程模型 |
3.1.1 原子算法概念 |
3.1.2 过程模型概念 |
3.1.3 过程模型设计 |
3.2 原子算法的组件化 |
3.2.1 原子算法数据结构 |
3.2.2 原子算法存储结构 |
3.3 在线流程定制平台构建 |
3.3.1 流程定制平台的基本元素 |
3.3.2 流程节点拖拽的解决方案 |
3.3.3 流程节点连线的解决方案 |
3.3.4 流程节点选择与参数配置 |
3.4 流程定制的可视化 |
3.4.1 流程定制可视化定义 |
3.4.2 算法组件栏初始化 |
3.4.3 算法依赖的可视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遥感生产流程定制的分析与设计 |
4.1 项目总体框架概况 |
4.2 在线流程定制的需求分析 |
4.2.1 功能需求分析 |
4.2.2 用例分析 |
4.3 在线流程定制的概要设计 |
4.3.1 CSCI部件逻辑组成 |
4.3.2 CSCI构件视图 |
4.3.3 CSCI部署图 |
4.4 在线流程定制的详细设计 |
4.4.1 流程编辑类包 |
4.4.2 流程管理类包 |
4.4.3 流程解析类包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遥感生产流程定制的实现与展示 |
5.1 在线流程定制平台系统的集成 |
5.1.1 系统运行环境 |
5.1.2 平台与系统集成 |
5.2 在线流程定制的主要界面 |
5.3 遥感生产流程定制的示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9)面向传统媒体企业的ERP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ERP的发展阶段 |
1.2.2 国内外应用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工作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关键技术介绍 |
2.1 NC硬件平台 |
2.2 NC技术体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浙报集团现状与系统问题分析 |
3.1.1 浙报集团现状 |
3.1.2 浙报集团系统问题分析 |
3.2 主要功能需求分析 |
3.2.1 系统管理需求 |
3.2.2 动态建模需求 |
3.2.3 定制化公文流程需求 |
3.2.4 绩效管理的需求 |
3.2.5 财务管理的需求 |
3.2.6 资产管理的需求 |
3.2.7 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概要设计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1.1 总体框架 |
4.1.2 系统设计与基本配置 |
4.2 主要功能设计 |
4.2.1 系统管理功能 |
4.2.2 动态建模功能 |
4.2.3 定制化公文流程功能 |
4.2.4 绩效管理功能 |
4.2.5 财务管理功能 |
4.2.6 资产管理功能 |
4.2.7 人力资源管理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定制化公文流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1 业务流程设计 |
5.2 数据库设计 |
5.3 程序设计 |
5.4 数据库关键代码实现 |
5.5 系统测试 |
5.5.1 单元测试 |
5.5.2 安全性测试 |
5.6 带来的成效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性能测试与部署应用 |
6.1 系统性能测试 |
6.2 系统部署实施概述 |
6.3 系统应用情况概述 |
6.3.1 系统登录 |
6.3.2 动态建模 |
6.3.3 定制化公文流程模块 |
6.3.4 绩效管理 |
6.3.5 财务管理 |
6.3.6 资产管理 |
6.3.7 人力资源管理 |
6.4 实施成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地质调查成果大数据平台建设与科技竞争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调查成果大数据平台整体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
2.1 地质调查数据特征及大数据平台需求分析 |
2.2 地质调查成果大数据平台构建方法 |
2.3 数据采集技术 |
2.4 数据存储技术 |
2.5 多源数据融合与单点登录技术 |
2.6 系统接口技术 |
第3章 地质调查成果大数据平台设计 |
3.1 系统结构设计 |
3.2 大数据中心设计 |
3.3 数据库设计 |
第4章 地质调查成果大数据平台实现 |
4.1 管理功能实现 |
4.2 大数据中心实现 |
第5章 地质调查成果科技竞争力评价 |
5.1 地质调查成果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主要方法 |
5.2 地质调查成果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及权重确立 |
5.3 地质调查成果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5.4 地质调查成果科技竞争力评价结论及建议 |
第6章 结论 |
6.1 论文主要工作与贡献 |
6.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可视化流程自定义在流程MIS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鄂天游.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大数据持续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闵星.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某电信企业流程设计器的设计与实现[D]. 李妮.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微积分知识可视化研究及其智能系统设计[D]. 文伟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连锁超市管理信息可视化平台开发与实现[D]. 李芳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6]基于BIM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D]. 赵龙国.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7]客服系统工单流的智能流程引擎设计与实现[D]. 李兴部.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基于mxGraph的遥感产品生产在线流程定制的设计与实现[D]. 孙彻. 河南大学, 2019(01)
- [9]面向传统媒体企业的ERP系统研究与实现[D]. 陈伟杰.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10]地质调查成果大数据平台建设与科技竞争力评价[D]. 范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