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肿瘤高发部位分布

江苏省肿瘤高发部位分布

一、江苏省肿瘤高发现场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魏文强,张思维,李敏娟[1](2021)在《中国肿瘤登记发展历程》文中研究表明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肿瘤防控工作已经成为国家健康战略的重要内容,肿瘤防控,登记先行。中国的肿瘤登记,自20世纪50年代起步至今,历经50年代艰难萌芽、70—80年代起步发展、90年代项目维持、新世纪的快速发展,已走过63年的发展历程,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的肿瘤登记道路,产生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肿瘤登记成果,在世界肿瘤登记领域彰显了中国影响。该文系统回顾了我国肿瘤登记发展历程,梳理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肿瘤登记现状,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展望。

陈建国,朱源荣[2](2021)在《党旗引领下的肿瘤防治研究——启东肝癌防治现场研究50年掠影》文中研究说明该文简要介绍中国肿瘤防治高发现场之一的江苏启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医疗队专家们的支持和帮助下,开展肝癌防治工作所经历的创业与发展的几个侧面;回忆了部分代表性管理者和专家们对启东肝癌防治事业的贡献,介绍了部分代表性研究工作的成就,并就现场肿瘤防治所获得的启示作了回顾,对于今后的发展提出思考与展望。

孙晓琨[3](2021)在《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近四十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及环境发生了转变,导致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发病规律。全面搜集和整理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文献,从高发病种,发病率、高发地区、高危人群着手分析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剖析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消化系统癌症的防治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通过全面搜集和整理我国近四十年来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和危险因素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建立Excel表格,统计所有文献中出现的消化系统癌症病种,而后依据发病率及发病频次归纳总结出近四十年来的高发病种,对高发病种的高发地区、高发人群、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最终,利用对比分析法总结出近四十年来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和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1.依据相关文献中排在首位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频次可知,头十年食管癌出现12次、胃癌出现16次、肝癌出现26次;中期二十年食管癌出现82次、胃癌出现121次、肝癌出现81次;近十年食管癌出现110次、胃癌出现119次、肝癌出现57次。2.1978年~1988年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率开始升高;1988年~2008年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率呈现逐步升高的发病状况;2008年~2020年食管癌发病率呈现下降的发病趋势,胃癌和肝癌发病率呈现继续升高的发病趋势。3.近四十年来的三个阶段,食管癌年龄发病特点大致相同。40岁之前发病率较低,45岁之后快速升高,60~80岁达到高峰,之后快速下降。同样,三个阶段的胃癌年龄发病特点也大致相同。40岁之前发病率较低,45~60岁明显增高,65~80岁达发病高峰,85岁之后发病率降低。而肝癌存在不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肝癌年龄发病特点是20~44岁开始上升,集中发病于30岁~60岁,60岁~84岁达发病高峰,85岁之后发病率下降。而第三阶段发病年龄稍有推迟,40岁之后开始上升。4.近四十年来食管癌共有的危险因素是遗传因素;不同的危险因素是饮食因素、生活习惯、环境污染、职业及经济等因素。胃癌共有的危险因素是饮食结构,遗传因素、环境污染;不同的危险因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生活习惯及经济状况等因素。肝癌共有的危险因素是传染性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肝吸虫病)、霉菌污染、环境污染;不同的危险因素是基础性疾病及精神压力因素。结论1.通过对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相关文献研究发现,食管癌、胃癌、肝癌是高发病种,每个病种的各时期发病都各具特点。2.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近四十年来食管癌的发病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发病状况;而胃癌和肝癌的发病率则呈现逐步升高的发病状况。3.对消化系统癌症相关文献研究发现,三个高发病种在各个时期都高发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只有肝癌在早期和中期还高发于青壮年。4.通过深入分析近四十年来消化系统癌症高发病种的危险因素可知,头十年食管癌主要危险因素是饮食因素、营养因素;中期及近期减少了饮食和营养因素,增加了生活习惯、职业、精神压力等因素。头十年胃癌主要危险因素是霉菌污染;中期及近期减少了霉菌污染,增加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生活习惯等因素。头十年肝癌主要危险因素是肝吸虫病;中期及近期减少了肝吸虫病,新增加了精神文化、代谢性疾病等因素。

罗曼[4](2020)在《长江流域部分地区饮用水中二甲基亚硝胺现状及其健康风险评估》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初步了解长江流域部分地区饮用水中二甲基亚硝胺(NDMA)的分布特征。2.以集中式供水单位(饮用水处理厂)为研究单位,分析NDMA成因及影响因素。3.对NDMA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方法:1.在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沿岸上游、中游、下游的3省市区(县)内共选择29家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调查员利用问卷和现场勘察形式获取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水厂基本信息和水源周边污染情况等内容。2.按照给定的NDMA采样方法及《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采集水源水、各水处理单元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样品。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法检测NDMA,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中的方法检测其他指标。3.使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将收集的水质数据与供水单位问卷调查表录入数据库;采用ArcGis10.5绘制地图和空间分析;采用Excel、SPSS24.0和SAS9.2对水质检测数据及供水单位基本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运用Oracle CrystalBall软件对NDMA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不确定性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的长江流域部分地区饮用水中检测出NDMA。不同水域NDMA的污染程度不同,其中上游地区的污染浓度较高。2.29个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源水、各水处理单元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NDMA的浓度范围ND~98.40 ng/L,中位数为9.37 ng/L,四分位数间距为4.12~15.68 ng/L,NDMA的检出率为95.3%。3.水源水中NDMA的浓度范围为1.55~96.70 ng/L,中位数为14.51 ng/L,四分位数间距为6.04~19.85 ng/L,检出率为100%。空间上,NDMA污染程度总体上从上游向下游逐渐降低。4.出厂水中NDMA的浓度范围为ND~74.40ng/L,中位数为9.90ng/L,四分位数间距为5.54~14.99 ng/L,检出率为94.8%。所有出厂水样本中NDMA值均未超出WHO《饮用水水质准则》(第四版,限值为100 ng/L);参照加拿大安大略省区域性限值(9 ng/L),超标率51.7%;参照美国麻省和加州区域性限值(10ng/L),超标率44.8%。空间上,NDMA污染程度总体上从上游向下游逐渐降低。5.各水处理单元中NDMA在各处理工艺之间小幅波动,呈下降趋势。预处理措施的去除率为20%-26%,过滤措施的去除率为25%-33%,深度处理措施的去除率为30%-78%。6.出厂水中其他消毒副产物指标三氯甲烷、三溴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浓度范围分别为ND~0.0448mg/L、ND~9.8800mg/L、ND~0.0110 mg/L、ND~0.0053 mg/L、ND~0.0078 mg/L、ND~0.6000 mg/L和ND~2.0900mg/L。其中三溴甲烷超标率16.67%,氯酸盐超标率16.67%。空间上,三氯甲烷、三溴甲烷和二氯甲烷浓度总体上从上游向下游逐渐降低,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浓度总体上从上游向下游逐渐增高。7.水源水中pH值与NDMA关系较好(R2=0.321)。除pH外,水源水中NDMA含量与典型水质参数相关性较弱。8.出厂水中NDMA与三氯甲烷、二氯甲烷在0.05水平上显着相关,与三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在0.01水平上显着相关。9.LASSO回归模型:出厂水中NDMA值=1.434077枯水期+0.146765城市管网型水厂+7.550449水源水质Ⅲ类+1.764057无混合池+1.688239无网格絮凝设施+3.796930有机械絮凝设施+3.545623无平流沉淀设施+5.829542有重力式无阀过滤设施+1.301881液氯消毒-0.034224水源水浊度-0.063643水源水亚硝酸盐氮含量。R2=0.906,拟合方程较好。10.出厂水NDMA的个人年致癌风险值总和的范围为1.06×10-5~3.87×10-4/年,其平均值为9.84×10-5/年。最高浓度NDMA经口途径摄入的危险值为2.76×10-5/年,经皮肤途径摄入的风险值为3.59×10-4/年,总风险值为3.87×10-4/年,经口途径暴露时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确定性为98.11%,各参数对评估结果的敏感性分别在0~38.4%及0~-34.4%之间。其中体重和饮水率是影响评估结果确定性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1.本次研究地区饮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NDMA污染,总体处于可接受水平,但局部地区的NDMA水平偏高。2.长江沿岸研究地区饮用水中NDMA浓度主要受水源水质类型、水处理设施、季节性和消毒剂种类的影响。3.长江沿岸集中式供水单位出厂水中NDMA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值,应予以关注。

冯祥,华召来,钱东福,周琴,施爱武,魏文强,周金意[5](2020)在《江苏省扬中市40~69岁高危人群食管癌筛查结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江苏省扬中市40~69岁高危人群食管癌发病情况。方法 2011-2017年运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扬中市食管癌高发区选取部分自然村,以其中40~69岁户籍居民作为目标人群,共筛查14 687人次,经内窥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食管癌。结果筛查共发现341人患有食管癌前病变,检出率为2.32%(341/14 687),其中轻度异型增生234人(1.59%)、中度异型增生107人(0.73%)。食管癌阳性病例77人,检出率为0.52%,其中重度异型增生和(或)原位癌41人(0.28%)、早期癌19人(0.13%)、中晚期癌17人(0.12%)。筛查早诊率为77.92%(60/77),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食管各级病变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但男女性早期癌和中晚期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中晚期癌症外,各级食管病变检出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5),中晚期癌检出率在60~岁年龄组达到最高(0.39%,10/2 547),65~岁组略有下降。结论食管癌筛查项目能够在高危人群中发现相当数量的癌症及癌前病变患者,对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意义重大。同时应当重视高危人群中的男性和老年群体,以此提高食管癌早期病例的检出率。

满金宇[6](2020)在《社会经济地位与食管胃交界处肿瘤患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与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NCD)。依据其解剖位置不同,胃癌可分为食管胃交界处肿瘤(esophagogastric-junction cancer,EGJC)和真胃癌(true gastric cancer,TGC)。尽管由于胃癌防治策略及措施的推广与实施,全球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但EGJC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则保持不变或者逐年增加。有研究显示,在中国,EGJC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家族史阳性、较少食用水果蔬菜等遗传、环境及生活习惯因素是影响EGJC发病的高危因素。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status,SES)亦与之关系密切。目前,关于SES与EGJC患病风险的研究仍有不足。一方面,研究结论仍不一致。欧洲多国及中国林县的研究发现高SES与EGJC发病风险间呈负相关关系。但苏格兰,美国及荷兰的研究则显示,SES与EGJC发病风险间不存在关联或关联微弱。另一方面,SES的指标选择偏单一。在既往研究中,通常选取职业,教育,收入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变量来反映受访者的SES,但这些指标都只能反映SES的一个或几个方面,难以全面反映受访者的SES。因此,选择合适的指标,从多个维度评价SES与EGJC发生风险间的关联是有必要的。泰兴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中国胃癌高发地区之一。本研究依托于本课题组既往在该地开展的一项基于人群的旨在探索上消化道肿瘤病因的病例对照研究,探讨SES与EGJC发病风险的关联,以期为高危人群的鉴别及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依托于本课题组既往在泰兴市开展的一项严格的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泰兴市有胃镜室的四家医院收集新发上消化系统肿瘤病例(含EGJC病例),按频数匹配(1:1.3)的方式在泰兴市全人群中随机匹配健康对照。使用结构化电子问卷,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每一位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地位信息、家庭所有物信息、食物保存信息及其他相关变量信息。使用多重对应分析依据EGJC病例及全部对照访谈前两年家庭所有物情况计算综合财富得分,评价病例和对照访谈前两年的社会经济地位;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传统社会经济地位指标(教育程度、工作情况等)、家庭所有物指标(家中是否有汽车等)、新经济地位指标(综合财富得分、食物保存方式)与EGJC患病风险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最后,通过排除经癌症登记注册系统得到的病例、使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及调整SES评价时点的方式进行敏感性分析。所有统计结果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0.05定义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385人,其中EGJC病例418人,对照1967人。分析社会经济地位指标与EGJC发生风险间的关系发现:①传统社会经济地位指标:受访者(OR=0.48,95%CI=0.34-0.69)及户主(OR=0.52,95%CI=0.38-0.71)初中及以上的教育水平,一份作为服务人员的工作(OR=0.41,95%CI=0.23-0.76),总居住面积>250 m2(OR=0.64,95%CI=0.48-0.86),人均居住面积>70m2(OR=0.73,95%CI=0.56-0.96),使用燃气/电烹饪食物(OR=0.46,95%CI=0.33-0.66)与EGJC患病风险降低相关;较重的体力活动水平(OR=1.50,95%CI=1.01-2.24)及家庭人 口数≥6(OR=1.43,95%CI=1.05-1.94)与EGJC患病风险的升高相关;②家庭所有物指标:访谈前两年家中有汽车(OR=0.56,95%CI=0.38-0.84)、冰箱(OR=0.41,95%CI=0.26-0.64)、浴室(OR=0.69,95%CI=0.54-0.88)的受访者,EGJC患病风险较低;③新经济地位指标:综合财富得分位于Q4的受访者,EGJC患病风险降低(OR=0.64,95%CI=0.46-0.88)。将食物放在非低温(OR=1.72,95%CI=1.29-2.29)、非密闭(OR=2.72,95%CI=1.92-3.86)、非低温非密闭(OR=2.11,95%CI=1.47-3.03)环境中保存与EGJC的患病风险增加相关。结论较高的SES可能降低EGJC的患病风险。在保持合理体型,适度运动及合理饮食的前提下,较高的经济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EGJC的发生风险。

冯祥[7](2020)在《扬中市中老年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为依托,调查分析扬中市中老年居民常见慢性病和慢性上消化道疾病的患病现状,同时探索主要确诊慢性病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引导扬中市中老年居民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促进医疗服务供给侧转变服务模式以及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政策和改善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扬中市八桥镇、油坊镇和三茅街道6个自然村(社区)中具有扬中市户籍的≥40岁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面对面式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内镜及病理诊断和实验室检测,了解扬中市中老年居民一般人口学特征、常见慢性病及慢性上消化道疾病的患病现状和健康相关行为等信息。实际发放问卷2 644份,获得有效问卷2 591份,有效率为98.0%。调查数据经现场平板调查上传至优数数据库后导出EXCEL表格,利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探索主要确诊慢性病的影响因素。结果:(1)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本次调查共发现慢性病患者2 501人,慢性病患病率达96.53%,其中女性慢性病患病率为97.31%,男性为95.52%。慢性病按病种分,前12位分别为:慢性胃炎(72.52%)、高血压(62.52%)、血脂异常(34.89%)、子宫肌瘤(女)(12.50%)、糖尿病(10.61%)、上消化道癌前病变(7.53%)、胆囊炎/胆管炎(6.02%)、胆结石(5.44%)、十二指肠溃疡(4.09%)、胃息肉(3.98%)、类风湿性关节炎(3.01%)和萎缩性胃炎(3.01%)。在本次确诊的8种慢性病(慢性胃炎、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上消化道癌前病变、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和萎缩性胃炎)中,慢性病共病率为66.69%,其中男性慢病共病率高于女性(67.43%vs 66.11%)。(2)主要确诊慢性病患病情况扬中市中老年居民慢性胃炎的患病率为72.52%,不同文化程度、每日蔬菜摄入量、每日蛋类摄入量的中老年居民慢性胃炎患病率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扬中市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为62.52%,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BMI、吸烟、被动吸烟、每日畜禽类及其制品摄入量、每日蛋类摄入量、心率、慢性病家族史的中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扬中市中老年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34.89%,不同BMI、饮酒、饮茶、体育锻炼、每日畜禽类及其制品摄入量、每日水产类摄入量和慢性病家族史的中老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扬中市中老年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61%,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低于男性。不同年龄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BMI、吸烟、饮茶、体育锻炼、职业性体力劳动、心率和慢性病家族史的中老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扬中市中老年居民上消化道癌前病变的患病率为7.53%。男性上消化道癌前病变患病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吸烟、饮酒和每日蔬菜摄入量的中老年居民上消化道癌前病变患病率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健康相关因素扬中市中老年居民超重率为40.64%,肥胖率为11.89%;吸烟率为22.27%,戒烟率为4.01%,不吸烟率为73.72%;经常饮酒率为18.87%,偶尔饮酒率为1.97%,不饮酒率为79.16%;被动吸烟率为44.42%;经常饮茶率为18.91%,偶尔饮茶率为0.35%,不饮茶率为80.74%;经常锻炼率17.75%;每日蔬菜摄入不足率(<300g)为29.80%;每日水果摄入不足率(<200g)为97.34%;每日畜禽类及其制品摄入过量率(>75g)为24.93%;每日水产类摄入过量率(>75g)为20.54%;每日蛋类摄入不足率(<40g)为52.45%;每日豆制品摄入不足率(<25g)为61.75%;每日奶及奶制品摄入不足率(<300g)为99.77%;中度工作强度率为49.21%,重度工作强度率为1.97%;心率过快者占4.55%;有慢性病家族史者占55.15%。(4)常见慢性病影响因素年龄(50~:OR=1.980,95%CI:1.232~3.183;60~:OR=4.305,95%CI:2.333~7.942)、BMI(超重:OR=1.807,95%CI:1.133~2.880;肥胖:OR=3.735,95%CI:1.459~9.559)、吸烟(吸烟:OR=0.588,95%CI:0.363~0.952;戒烟:OR=0.221,95%CI:0.099~0.495)、被动吸烟(OR=0.585,95%CI:0.379~0.903)和慢性病家族史(OR=1.755,95%CI:1.138~2.707)是慢性病的独立影响因素。(5)主要确诊慢性病影响因素每日蛋类摄入不足(OR=1.205,95%CI:1.014~1.433)与慢性胃炎的发生独立相关。年龄(50~:OR=1.976,95%CI:1.602~2.436;60~:OR=3.207,95%CI:2.478~4.150)、文化程度(初中~:OR=0.716,95%CI:0.575~0.891;高中:OR=0.669,95%CI:0.496~0.903)、BMI(超重:OR=1.804,95%CI:1.506~2.160;肥胖:OR=3.249,95%CI:2.403~4.394)、吸烟(吸烟:OR=0.569,95%CI:0.436~0.743)、被动吸烟(OR=0.766,95%CI:0.646~0.908)、每日蛋类摄入不足(OR=1.223,95%CI:1.031~1.451)、心率过快(OR=2.317,95%CI:1.469~3.653)和慢性病家族史(OR=1.634,95%CI:1.378~1.938)是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BMI(超重:OR=2.129,95%CI:1.778~2.550;肥胖:OR=3.137,95%CI:2.411~4.081)、饮酒(经常:OR=0.610,95%CI:0.481~0.775)、饮茶(经常:OR=1.492,95%CI:1.191~1.869)、体育锻炼(经常:OR=1.271,95%CI:1.024~1.579)和慢性病家族史(OR=1.258,95%CI:1.062~1.490)是血脂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女性(OR=0.586,95%CI:0.414~0.829)、年龄(50~:OR=1.759,95%CI:1.208~2.560;60~:OR=1.726,95%CI:1.130~2.636)、文化程度(初中:OR=0.599,95%CI:0.429~0.835)、BMI(超重:OR=2.036,95%CI:1.526~2.717;肥胖:OR=2.286,95%CI:1.544~3.382)、体育锻炼(经常:OR=1.902,95%CI:1.390~2.601)、职业性体力劳动(中度:OR=0.740,95%CI:0.559~0.981)、心率过快(OR=2.292,95%CI:1.370~3.833)和慢性病家族史(OR=1.392,95%CI:1.067~1.816)是糖尿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女性(OR=0.599,95%CI:0.443~0.809)、年龄(50~:OR=3.498,95%CI:1.775~6.895;60~:OR=8.927,95%CI:4.582~17.394)和家庭年收入(3万~:OR=0.566,95%CI:0.348~0.919;7万~:OR=0.522,95%CI:0.311~0.875;11万~:OR=0.567,95%CI:0.348~0.923)是上消化道癌前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扬中市中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水平较高,其中以慢性胃炎为代表的慢性上消化道疾病和高血压、血脂异常为代表的常见慢性病为主要患病类型。同时糖尿病和上消化道癌前病变患病率尚可。在确诊慢性病中,扬中市中老年居民慢性病共病现象较为普遍。扬中市中老年居民超重率、肥胖率、经常饮酒率、被动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经常体育锻炼率、吸烟率、经常饮茶率处于较低水平。膳食摄入方面,每日蔬菜摄入、每日蛋类摄入,每日水果和奶及奶制品摄入不足现象较为严重,而每日水产类摄入和畜禽类及其制品摄入过量率尚可。在中老年群体中,年龄、BMI、吸烟、被动吸烟和慢性病家族史是患慢性病的影响因素;每日蛋类摄入不足是患慢性胃炎的影响因素;年龄、文化程度、BMI、吸烟、被动吸烟、每日蛋类摄入不足、心率过快和慢性病家族史是患高血压的影响因素;BMI、饮酒、饮茶、体育锻炼和慢性病家族史是患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BMI、体育锻炼、职业性体力劳动、心率过快和慢性病家族史是患糖尿病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和家庭年收入是患上消化道癌前病变的影响因素。

李贺[8](2020)在《人群食管癌高危风险评估方案的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依托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专项---淮河流域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利用多中心社区人群食管癌筛查队列数据,评价项目当前使用的食管癌高危人群评估方案(即初筛分流方案)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适用于我国人群食管癌筛查的风险评估模型,为优化我国人群食管癌筛查方案提供适宜技术。材料与方法1.食管癌高危人群评估方案的效果评价:以2007-2010年间,河南省西平县、江苏省金湖县及山东省滕州区参加淮河流域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的40-69岁居民为目标人群。从筛查项目数据库中提取研究人群基线流行病学数据和高危风险评估结果,通过主动随访及与当地人群肿瘤登记数据匹配,获取全队列人群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食管癌发病信息。以食管鳞癌为第一结局指标,以食管癌、上消化道癌为第二结局指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人群食管鳞癌、食管癌及上消化道癌累积发病率的差异。采用倾向评分配比法及多因素回归及综合分析食管癌初筛方案在分流高危人群中的效果。2.食管鳞癌高危人群评估模型的构建及验证:训练集数据来源于2007-2012年淮河流域食管癌筛查队列,以基线入组后3年内被确诊的食管鳞癌为结局事件。综述食管鳞癌在人口学、行为及饮食方式、疾病史、癌症家族史等方面的相关危险因素,将其作为模型构建的候选变量;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模型预测变量并获得每个变量的回归系数;并以系数最小的β值为基数,以各预测变量与之相比的倍数为各预测变量的风险分值,进而构建食管鳞癌发病风险评分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及Hosmer-Lemeshow卡方(H-Lχ2)检验评价模型的整体预测效能;采用留一法交叉验证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利用甘肃省武威市一项上消化道癌筛查随机对照试验的筛查组基线数据完成模型外部验证。综合高危人群比例、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等指标选择高危人群分层的cut-off值,为优化人群食管癌筛查方案提供依据。研究结果1.本部分研究共计纳入调查对象43,875名,其中,18,341人评估为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比例为41.80%。在240672.67人年的随访期间(中位随访时间为5.5年),食管鳞癌共计235例,其中高危人群组169例(发病密度为173.90/10万),非高危人群组66例(发病密度为46.00/10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危人群组食管鳞癌、食管癌及上消化道癌的累积发病率均高于非高危人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及BMI后,高危人群食管鳞癌、食管癌及上消化道癌的发病风险分别是非高危人群的 3.11 倍(HR=3.11,95%CI:2.33-4.14)、3.30 倍(HR=3.30,95%CI:2.51-4.33)和 3.03 倍(HR=3.03,95%CI:2.43-3.76)。2.训练集共计纳入研究对象86,745名,在中位随访时间为4.66年的随访期间,基线后3年内被确诊的食管鳞癌患者共计298例;外部验证集共计纳入研究对象9,626人,内镜筛查确诊的食管鳞癌患者共计18人。本研究所构建的食管鳞癌风险评分模型为:Y=5.5×年龄(50-59岁)/8.0×年龄(60-69岁)+1.5×性别(男性)+2.5×上消化道癌家族史(有)+1.5×吸烟(<30包年)/2.5×吸烟(≥30包年)+1.5×腌制食物摄入频率≥1次/周(是)+1.0×新鲜水果摄入频率≥1次/周(否)+2.5×食管临床症状(是)+1.5×上消化道相关疾病史(是),系统的评分范围为0-21分。该评分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模型AUROC=0.80(95%CI:0.80-0.82),H-L检验结果为χ2=6.19(P=0.63);留一法交叉验证以及外部人群的模型AUROC分别为0.78(95%CI:0.76-0.81)和0.86(95%CI:0.79-0.92)。约登指数最佳对应的评分临界值为9分,此时,高危人群比例为32.69%,预测个体3年内发生食管鳞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78.2%和 67.5%,NNS 为 122,AUROC 为 0.73(95%CI:0.70-0.75)。与淮河流域食管癌筛查项目现行高危人群评估方案比,该方案可以在不增加高危人群比例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灵敏度(13.76%)与特异度(2.56%)、减少NNS,可进一步提高筛查效率。研究结论1.淮河流域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目前采用的高危人群风险评估方案可以有效区分人群的食管癌患病风险。但是,该方案对个体风险预测不能量化、评估条目及相应的赋分以及高危人群评估界值的选定等主要问题有待细化。2.本研究基于性别、年龄等8个非遗传因素构建的食管鳞癌发病风险评分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该评分模型所推荐的高危人群分界值可优化食管癌初筛方案,提高筛查效能。

张婷[9](2019)在《黄曲霉毒素、伏马菌素和亚硝酸盐暴露及氧化损伤与食管癌前病变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讨影响食管癌高发区江苏淮安地区食管癌前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2)了解食管癌前病变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伏马菌素(fumonisin,FB)和亚硝酸盐内外暴露水平及差异,探讨AFB1、FB和亚硝酸盐与食管癌前病变之间的关系。(3)了解食管癌前病变患者和正常对照体内氧化和抗氧化水平,探讨氧化应激和氧化损伤程度与食管癌前病变的关系,为食管癌的一级预防和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1)依托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间在江苏淮安地区开展的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招募100例食管癌前病变患者,按同地区、同性别、年龄相差2岁为条件配对正常对照100例,制定统一的调查表对招募人群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饮食习惯、吸烟史、饮酒史、疾病史、家族遗传史和食物摄入频率等内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问卷调查内容进行统计学处理。(2)运用双份饭法备份食管癌前病变患者和正常对照连续三天的膳食,测定膳食中AFB1、FB和亚硝酸盐含量,分析三者在两组人群中的外暴露水平和差异;测定食管癌前病变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样中黄曲霉毒素白蛋白加合物(aflatoxin B1-albumin,AFB1-Alb)、二氢神经鞘氨醇(sphinganine,Sa)、神经鞘氨醇(sphingosine,So)和亚硝酸盐含量,分析AFB1、FB和亚硝酸盐的内暴露水平和差异,同时对内外暴露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3)测定食管癌前病变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样维生素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 G)含量,分析两组人群氧化应激状态和氧化损伤程度。结果:(1)本研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食管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为饮酒[比值比(odds ratio,OR)=4.086,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1.605-10.402]、喜食腌晒食品(OR=2.963,95%CI:1.561-5.625)和喜食玉米(OR=2.468,95%CI:1.183-5.152);食管癌前病变的保护因素是喜食豆制品(OR=0.326,95%CI:0.159-0.666)。(2)食管癌前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膳食中AFB1检出率为93%和98%,AFB1经膳食摄入的水平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将该水平与以往研究结果中AFB1暴露水平比较发现,两组人群膳食都存在有高水平的AFB1暴露。两组人群血清AFB1-Alb水平之间存在有显着性差异(P<0.05),根据总体血清AFB1-Alb中位数水平将人群分为AFB1高暴露组和AFB1低暴露组,其中血清AFB1-Alb高暴露水平在食管癌前病变发生中的OR值为11.232(95%CI:5.810-21.714)。膳食AFB1水平与血清AFB1-Alb之间呈显着正相关性(r=0.272,P﹤0.01)。(3)食管癌前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膳食中FB检出率为58%和52%,FB经膳食摄入的水平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以往研究相比,两组人群膳食FB暴露水平未处于高水平状态。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JECFA)暂定伏马菌素B1(fumonisin B1,FB1)的每日最大耐受量为2μg/(kg·bw),食管癌前病变患者和正常对照分别有66和72人在该标准以内,两组人群膳食FB超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人群血清中Sa、So和Sa/So指标之间都无显着性差异(P>0.05),膳食FB水平与血清Sa、So和Sa/So之间无显着相关性(r=0.078,P=0.306;r=-0.023,P=0.745;r=0.106,P=0.160)。(4)食管癌前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膳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亚硝酸盐检出,癌前病变组亚硝酸盐经膳食摄入的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根据总体膳食亚硝酸盐的四分位数分组,发现亚硝酸盐摄入量最高四分位与最低四分位相比,其对食管癌前病变的OR值为2.256(95%CI:1.012-5.026),亚硝酸盐摄入量与食管癌前病变间存在有剂量效应关系。JECFA推荐亚硝酸盐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0.07mg/(kg·bw)。以0.07mg/(kg·bw)作为每日最高摄入量,食管癌前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有76和59人超出该标准,癌前病变组膳食亚硝酸盐超标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人群血浆亚硝酸盐水平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膳食亚硝酸盐和血浆亚硝酸盐之间无显着相关性(r=-0.019,P=0.793)。(5)食管癌前病变组血清GSH-PX、T-SOD和CAT水平都显着高于正常对照(P<0.05),维生素C水平显着低于正常对照(P<0.05),MDA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P<0.05),8-OHdG水平与正常对照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淮安地区食管癌前病变患者和正常对照的问卷调查结果提示,食管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是饮酒、喜食玉米和腌晒食品,保护因素是喜食豆制品。该地区居民应加强对主要粮食作物中霉菌毒素的防控工作,并通过改变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如控制酒精和腌晒食品的摄入来防止食管癌的发生。(2)江苏淮安地区居民食管癌高发的原因可能与膳食中黄曲霉毒素和亚硝酸盐的高暴露有关,未发现伏马菌素与食管癌的强关联作用。两组人群膳食外暴露指标与血液内暴露指标间无显着相关性或存在弱相关关联,需要对其原因进行进一步探究或寻找更有效的内暴露指标来反映外暴露情况。(3)食管癌前病变患者膳食亚硝酸盐和血液AFB1-Alb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其氧化应激状态也较正常对照处于较强水平,氧化损伤比较严重,黄曲霉毒素和亚硝酸盐可能通过氧化损伤在食管癌前病变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于癌前病变患者可以考虑通过增加外源性抗氧化剂的摄入量,来调节氧化和抗氧化水平,减少氧化损伤对机体的危害。

焦红凯[10](2016)在《环境与疾病—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的相关历史地理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以林州市为中心的华北太行山南段地区是中国食管癌的典型高发区。目前的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摄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过多是导致食管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导致这些地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成为食管癌高发的一个主要诱因。该种气候类型包含了硝酸盐形成的三个必要条件:土壤包气带内有充足的氧气、土层温度25℃~28℃、适当的降雨量。但中国境内与林州地区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相类似的区域并不一定都是食管癌高发区域,说明自然因素并非导致食管癌高发的唯一因素。特定自然环境下,人们不良的生产生活习俗与食管癌高发的关联度要更为密切。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食管癌高发区域进行研究,有助于从多层面多角度去分析这一疾病高发的机制,对这一问题有系统的认识。避免在疾病预防与治疗过程中的盲目性。本文以林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食管癌高发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社会因素和自然地理因素与该疾病高发的关联性。进而探讨如何规避不良的生活生产习惯,如何更好地适应环境以及改造自然,以最大幅度的降低以上区域的食管癌发病率。经研究发现食管癌的高发与一定条件下自然界的氨循环产物有关。自然界氮循环的不同阶段除了包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外,还包括胺类和酰胺类前体物。所谓前体物,即前体物质,是指一般在生物合成反应的中间过程中,某一阶段前的物质,都可以说是该阶段物质的前体物质。’土壤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主要来源,农家肥料是胺类、酰胺类的主要来源。这些酰胺可随地表径流及土壤渗透等途径进入浅井及池塘等水体内。硝酸盐、亚硝酸盐和胺类、酰胺类这两大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在环境中或进入人体内合成亚硝胺和亚硝酰胺,长期接触达到一定剂量,就有可能诱发食管癌。值得注意的是食管癌的致病条件必须是同时满足拥有这两大类物质,只有一种物质的存在,是不会导致食管癌发生的,因为仅靠一种物质是无法合成亚硝胺和亚硝酰胺的。这就解释了为何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并不都是食管癌高发区。因为固然该气候环境下饮用水中含有硝酸盐、亚硝酸盐,但不一定含有胺类、酰胺类。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广大农村的农家肥料比比皆是,且南方多凼肥,具备胺类前体物,但由于气候类型不同,饮用水中不一定含有硝酸盐、亚硝酸盐。因此,全国农村也并非全部为食管癌高发区。综上所述,只有在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饮用水源周围又有大量堆肥、猪圈、厕所的农村,食管癌才高发。在化学性质方面,由于酰胺相对稳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更为稳定。所以它们可以随水体迁移到较远的距离。林州市的食管癌高发,很有可能是农家肥料中酰胺类前体物污染水源,加上水中原有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长期作用引起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国家和河南省开始关注林州市食管癌的高发情况,并派遣了多支医疗队前来林州调查研究。自此之后,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有逐年递减趋势。除了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农家肥料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化肥逐渐替代了农家肥。国家美化乡村环境的政策,也让农家肥料逐渐减少。针对水源的调查发现,打深井水可以有效降低食管癌高发的情况。目前林州及周边区域,深水井的普及率日渐提高。综上所述,食管癌的高发不单与自然环境有关,吏重要的是人为的生产生活习惯,后者在可控可改善的范围内。

二、江苏省肿瘤高发现场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肿瘤高发现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肿瘤登记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肿瘤登记萌芽建立期(1957—1972年)
2 中国肿瘤登记起步发展期(1973—1986年)
3 中国肿瘤登记项目维持期(1986—2001年)
4 中国肿瘤登记快速发展期(2002年至今)
4 展望

(2)党旗引领下的肿瘤防治研究——启东肝癌防治现场研究50年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1 一支队伍的形成
    1.1 领导重视,建立领导小组
    1.2 保障供给,支持现场研究
    1.3 白手起家,开展分类研究
    1.4 培养人才,提高业务素质
    1.5 党旗引领,坚持协作研究
2 一批专家的记忆
    2.1 上海市赴启东肿瘤科研医疗队(简称“上海医疗队”)
    2.2 江苏省赴启东科研医疗队(简称“江苏医疗队”)
    2.3 人物素描
        2.3.1“防办主任”
        2.3.2“肿瘤局长”
        2.3.3“厅长”
        2.3.4“院士”
        2.3.5“院长”
        2.3.6“所长”
        2.3.7“一级教授”
        2.3.8“老师”
        2.3.9“汤姆”
3 一串数字的激励
    3.1 103万人的死亡回顾调查
    3.2 200多万人次的AFP检测
    3.3 100对肝癌病例对照研究
    3.4“7703”———一个细胞株的永生
    3.5 16例肝癌———p53热点基因的发现
    3.6 8万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队列
    3.7 从超过99%到不足1%
    3.8 55%以上的肝癌标化死亡率的下降幅度
4 一个时代的启示
    4.1“民兵”与“正规军”
    4.2 理论研究与现场实践
    4.3 主要病因与次要病因
    4.4 综合预防与精准预防
    4.5 独立自主与广泛协作
    4.6 生存模式与发展瓶颈

(3)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重点
    四、数据来源及文献利用说明
    五、研究方法
    六、概念界定
    七、消化系统癌症发展分期说明
第一章 头十年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概述
    第一节 发病率及频次分析
        一、发病率分析
        二、频次分析
    第二节 高发病种高发地区分析
        一、高发病种地域分析
        二、高发病种城乡差异分析
    第三节 高发人群分析
        一、年龄分析
        二、性别分析
    第四节 高发病种危险因素分析
        一、肝癌危险因素分析
        二、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三、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二章 中期二十年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概述
    第一节 发病率及频次分析
        一、发病率分析
        二、频次分析
    第二节 高发病种高发地区分析
        一、高发病种地域分析
        二、高发病种城乡差异分析
    第三节 高发人群分析
        一、年龄分析
        二、性别分析
    第四节 高发病种危险因素分析
        一、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二、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三、肝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三章 近十年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概述
    第一节 发病率及频次分析
        一、发病率分析
        二、频次分析
    第二节 高发病种高发地区分析
        一、高发病种地域分析
        二、高发病种城乡差异分析
    第三节 高发人群分析
        一、年龄分析
        二、性别分析
    第四节 高发病种危险因素分析
        一、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二、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三、肝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四章 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高发癌症发病状况分析
    第一节 食管癌发病状况分析
        一、发病率、频次分析
        二、地域分析
        三、人群分析
    第二节 胃癌发病状况分析
        一、发病率、频次分析
        二、地域分析
        三、人群分析
    第三节 肝癌发病状况分析
        一、发病率、频次分析
        二、地域分析
        三、人群分析
    第四节 消化系统高发癌症发病状况总结
        一、消化系统癌症高发病种
        二、消化系统高发癌症的高发地区
        三、消化系统高发癌症的高危人群
第五章 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高发癌症危险因素分析
    第一节 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二节 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三节 肝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四节 消化系统高发癌症危险因素总结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长江流域部分地区饮用水中二甲基亚硝胺现状及其健康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二甲基亚硝胺及其健康影响
        1.1.1 NDMA的理化性质
        1.1.2 NDMA的来源
        1.1.3 NDMA的污染现状
        1.1.4 NDMA的生物学效应
    1.2 长江流域水环境特征
    1.3 研究意义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区域内集中式供水单位的现场调查
        3.3.2 NDMA及其他水质指标实验室检测
    3.4 资料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
    3.5 健康风险评估
        3.5.1 暴露评估
        3.5.2 风险表征
        3.5.3 敏感度和不确定性分析
    3.6 质量控制
    3.7 技术路线图
4. 结果
    4.1 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基本情况
        4.1.1 水厂基本情况
        4.1.2 水厂消毒处理工艺情况
    4.2 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水样中NDMA的检出及分布
        4.2.1 长江流域NDMA总体检出情况
        4.2.2 水源水中NDMA的检出及分布
        4.2.3 出厂水中NDMA的检出及分布
        4.2.4 水处理单元中NDMA的检出
    4.3 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水样中其他水质指标的检测
        4.3.1 水源水特性概述
        4.3.2 出厂水
    4.4 饮用水中NDMA的产生及来源分析
        4.4.1 水源水中NDMA和基本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4.4.2 出厂水中NDMA和其他消毒副产物的相关性分析
        4.4.3 饮用水中NDMA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4.5 NDMA的健康风险评估
5. 讨论
    5.1 饮用水中NDMA的污染特征
        5.1.1 水源水中NDMA的污染现状和特征
        5.1.2 出厂水中NDMA的污染现状和特征
        5.1.3 水处理单元中NDMA的污染现状和特征
    5.2 出厂水中其他消毒副产物指标的污染特征
    5.3 饮用水中NDMA的产生及来源分析
        5.3.1 水源水中NDMA和基本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5.3.2 出厂水中NDMA和其他消毒副产物的相关性分析
        5.3.3 饮用水中NDMA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5.4 NDMA的健康风险评估
6. 结论
7. 创新点
8. 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饮用水中二甲基亚硝胺的污染状况及其健康危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1 集中式供水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录2 项目省(市)集中式供水单位总体情况调查表
附录3 水质分析项目及结果报告表

(6)社会经济地位与食管胃交界处肿瘤患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见缩略语说明
1 前言
    1.1 胃癌概述
    1.2 食管胃交界处肿瘤概述
    1.3 社会经济地位与食管胃交界处肿瘤发生关系
    1.4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病例和对照的收集
    2.3 检验效能
    2.4 资料收集
    2.5 统计学分析
    2.6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描述
    3.2 传统社会经济地位与食管胃交界处肿瘤发病风险间的关系
    3.3 家庭所有物与食管胃交界处肿瘤发病风险间的关系
    3.4 综合财富得分及其变动与食管胃交界处肿瘤发病风险间的关系
    3.5 食物保存方式与食管胃交界处肿瘤发病风险间的关系
    3.6 经济地位与食物保存方式之间的关系
    3.7 潜在效应修饰变量
    3.8 敏感性分析
4 讨论
结论与建议
优势与局限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扬中市中老年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与抽样方法
    2.调查方法
    3.调查内容
    4.诊断标准
        4.1 慢性病诊断标准
        4.1.1 高血压
        4.1.2 糖尿病
        4.1.3 血脂异常
        4.1.4 上消化道疾病
        4.1.5 其他慢性病
        4.2 健康相关因素诊断标准
        4.2.1 吸烟行为
        4.2.2 被动吸烟
        4.2.3 饮酒行为
        4.2.4 饮茶行为
        4.2.5 体育锻炼
        4.2.6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4.2.7 膳食因素
        4.2.8 职业性体力劳动
        4.2.9 心率
    5.质量控制
    6.分析方法
第二章 结果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体格检查结果
    3.调查对象慢性病患病现状
        3.1 常见慢性病患病率
        3.2 主要确诊慢性病共病率
    4.健康相关因素
        4.1 体质指数
        4.2 吸烟
        4.3 被动吸烟
        4.4 饮酒
        4.5 饮茶
        4.6 体育锻炼
        4.7 膳食因素
        4.8 职业性工作强度
        4.9 心率
        4.10 慢性病家族史
    5.常见慢性病影响因素分析
    6.主要确诊慢性病影响因素分析
        6.1 慢性胃炎的影响因素
        6.2 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6.3 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6.4 糖尿病的影响因素
        6.5 上消化道癌前病变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讨论
    1.常见慢性病患病率现状分析
    2.主要确诊慢性病患病现状分析
    3.健康相关因素现状分析
        3.1 体质指数
        3.2 吸烟
        3.3 饮酒
        3.4 被动吸烟
        3.5 饮茶
        3.6 体育锻炼
        3.7 膳食因素
        3.8 职业性工作强度
        3.9 心率和慢性病家族史
    4.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分析
        4.1 常见慢性病
        4.2 慢性胃炎
        4.3 高血压
        4.4 血脂异常
        4.5 糖尿病
        4.6 上消化道癌前病变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研究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农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就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人群食管癌高危风险评估方案的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综述
第二章 研究目标
    1. 总目标
    2. 阶段目标
第三章 食管癌高危人群评估方案的效果评价研究
    1 材料及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研究人群
        1.3 食管癌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与高危因素风险评估
        1.4 队列监测
        1.5 结局事件的定义
        1.6 质量控制
        1.7 评价指标与统计分析
        1.8 人群食管癌初筛技术方案评价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队列人群基线信息描述
        2.2 队列人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
        2.3 基线初筛评估结果与食管癌发生的关联
        2.4 敏感性分析结果
    3. 讨论
    4.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5. 小结
第四章 食管癌高危评估模型的构建及验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人群及定义
        1.2 获取结局事件的定义与数据收集方式
        1.3 食管鳞癌发病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2. 研究结果
        2.1 模型训练集人群特征
        2.2 模型预测变量及赋分
        2.3 模型预测效果评价
        2.4 模型在人群食管癌筛查中的应用
    3. 讨论
    4.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资金资助
已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文章
致谢
个人简历

(9)黄曲霉毒素、伏马菌素和亚硝酸盐暴露及氧化损伤与食管癌前病变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江苏淮安地区食管癌前病变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量估计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人群一般情况比较
        2.2 食管癌前病变危险因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食管癌前病变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饮酒与食管癌前病变
        3.2 玉米与食管癌前病变
        3.3 腌晒食品与食管癌前病变
        3.4 豆制品与食管癌前病变
第二章 黄曲霉毒素、伏马菌素和亚硝酸盐暴露水平与食管癌前病变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食物样本的采集
        1.3 血液样本的采集
        1.4 主要的试剂和仪器
        1.5 膳食中AFB1、FB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1.6 血液中AFB1-Alb、Sa、So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1.7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FB1 暴露水平
        2.2 FB暴露水平
        2.3 亚硝酸盐暴露水平
    3 讨论
        3.1 AFB1 与食管癌前病变
        3.2 FB与食管癌前病变
        3.3 亚硝酸盐与食管癌前病变
第三章 氧化损伤与食管癌前病变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血液样本的采集
        1.3 主要的试剂和仪器
        1.4 血液指标的测定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人群血清维生素C水平的比较
        2.2 两组人群血清T-SOD、GSH-PX、CAT水平的比较
        2.3 两组人群血清MDA水平的比较
        2.4 两组人群血清8-OHdG水平的比较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环境与疾病—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的相关历史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研究综述
    三、相关问题的界定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食管癌高发区与气候的关系
    第一节 世界范围内八种气候类型造成食管癌的中高发情况
    第二节 中国食管癌高发区的五种气候类型
    第三节 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类型对食管癌高发的影响
第二章 以林州市为核心的食管癌高发区致病因素的地理背景研究
    第一节 林州市及周边地区情况介绍
        一、长期以来林州市就是食管癌高发区
        二、周边县市食管癌高发区分布情况
        三、以卫河为界豫北食管癌高低发区现象对比
    第二节 食管癌高发的一些致病因子
        一、氮循环产物
        二、对水土因子与食管癌高发关系的认识
        三、煤炭与食管癌
        四、地形地貌与食管癌
        五、人居小环境与食管癌
        六、其他原因与现象
第三章 林州市食管癌防治的历史进程及措施与成效(1958年-21世纪初)
    第一节 林州市食管癌防治的历史进程概况
    第二节 措施与成效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江苏省肿瘤高发现场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肿瘤登记发展历程[J]. 魏文强,张思维,李敏娟. 中国肿瘤, 2021(09)
  • [2]党旗引领下的肿瘤防治研究——启东肝癌防治现场研究50年掠影[J]. 陈建国,朱源荣. 中国肿瘤, 2021(08)
  • [3]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D]. 孙晓琨.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4]长江流域部分地区饮用水中二甲基亚硝胺现状及其健康风险评估[D]. 罗曼.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5]江苏省扬中市40~69岁高危人群食管癌筛查结果分析[J]. 冯祥,华召来,钱东福,周琴,施爱武,魏文强,周金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06)
  • [6]社会经济地位与食管胃交界处肿瘤患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D]. 满金宇. 山东大学, 2020
  • [7]扬中市中老年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冯祥.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8]人群食管癌高危风险评估方案的评价与优化研究[D]. 李贺.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9]黄曲霉毒素、伏马菌素和亚硝酸盐暴露及氧化损伤与食管癌前病变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D]. 张婷. 东南大学, 2019(05)
  • [10]环境与疾病—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的相关历史地理研究[D]. 焦红凯. 青海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江苏省肿瘤高发部位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