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自动化局域网建设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蔡丽娜[1](2019)在《基于用户需求的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省档案馆作为我省最大的综合性档案馆,地位重要,作用突出。主要承担着云南省清末、民国至新中国建立以后省级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的历史档案保存、开发和利用,促进多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历史重任。随着“云大物移智”等新技术推广应用,云南省档案馆必须不断加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档案信息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档案研究、开发、应用水平。在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既为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对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水平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档案用户需求作为档案事业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信息化全面发展的今天,也产生了许多新变化和新要求。在抓住社会信息化发展契机的同时更好的把握档案用户需求,以此指引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对促进信息化供给能力的提升,实现云南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弯道超车”,建设数字化云南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从用户需求视角对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理论探讨,主要分为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用户需求指导下的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相关概述。主要对文章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梳理,明确了用户需求研究应用于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价值。第二章:档案用户需求研究对于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这部分内容引入上一章理论知识,结合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实践,具体分析了研究意义所在。第三章:基于档案用户需求的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分析。这一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阐述了近年来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档案用户需求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则从用户需求角度,通过问卷及实地访谈的方式对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第四章:开展用户需求调查研究后的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根据以上档案用户需求的研究和开展需求调查的分析,结合云南省档案馆馆藏资源、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等各方面现状,对下一步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苏超[2](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毕先弟[3](2003)在《西部地区中小型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研究——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网络化建设过程为例 ,阐述了中小型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方案 ,包括系统建设目标、系统设计原则、网络体系结构、软硬件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库建设等
宋绮[4](2002)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自动化局域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和研究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自动化局域网的建设全过程,旨在希望尚未建网的中小型图书馆能引以为鉴,避免重蹈覆辙,突出“后发优势”。
刘伟东[5](2020)在《社会科学院图书情报机构服务智库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意义]通过对服务社会科学院智库的图书情报机构的梳理,明确图书情报机构该以怎样的理念、思维、方式、方法更好地服务社会科学院智库。[方法/过程]通过调研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科学院图书情报机构服务智库的理念,信息获取及服务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论述。[结果/结论]认为应以"情报思维"+"工匠精神"作为社科院图书情报机构服务智库的新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赋能图书情报机构进行信息采集和服务,尤其是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环境下,应通过建立信息联盟促进社科院图书情报机构对智库服务质量的提升。
李娜[6](2017)在《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方志古籍知识组织研究 ——以《方志物产》山西分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50年代,我国着名农史学家万国鼎主持汇编了一套方志农业专题资料——《方志物产》,共431册、3000余万字,摘抄自全国40多个大中型城市、100多个文史单位的数千部地方志,时间长、范围广,数量大、内容多,价值高、意义重,为农史研究和区域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目前,《方志物产》数字化整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地域范围的选择上,研究方法的应用上,还是文本内容的挖掘上,都需要持续的关注和开拓。融合传统研究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从单省份到多省份到全国范围实现从局部到整体的研究,从单一对象到多重对象的挖掘,更大程度地发掘和利用《方志物产》的价值,更好地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服务。本研究立足于信息化社会的大环境和数字人文的大背景下,以《方志物产》山西分卷的电子文本为研究语料,通过智能化识别文中的命名实体,抽取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社会网络的数据源,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现实体之间关系的可视化展示,从不同的视角根据实际需求对网络进行分析,以便进行知识发现。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方志物产》山西分卷全文数据库建设通过梳理《方志物产》山西分卷文本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文本规范化的标准,并借助文本处理软件实现全部文本的格式化处理,以此为依据,设计数据库的表格和字段,批量导入文本,完成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中,共包含志书表、物产分类信息表和物产基本信息表三个表格。其中,志书表的主键志书编号为物产分类信息表的外键,物产分类信息表的主键分类编号为物产基本信息表的外键,这样不仅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还减少了信息冗余,在保证信息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基础操作的情况下,还可以便捷地实现三张表格的联合查询。(2)《方志物产》山西分卷所载的物产信息研究在系统梳理我国物产分类体系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结合《方志物产》山西分卷中物产分类体系的特征,构建一套符合《方志物产》特征的物产分类体系,借助数据库技术和其它信息技术,智能化地实现物产原有分类信息的优化处理,补全原来空缺的物产分类信息,计算物产分类信息智能化处理的效果。在物产分类信息智能优化的基础上,以志书名称中包含的地名为物产的产地,并统一成该地名所属的府州的名称,根据物产名称与地名的关系以及物产名称与分类信息的关系,引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物产的总体分布、不同类别的物产的分布、类别信息的分布等进行地图可视化展示。(3)基于条件随机场的《方志物产》山西分卷实体识别研究以物产备注信息不为空的所有物产信息为研究语料,通过人工标注的方式,对物产备注信息中蕴含的物产别名、引用的文献、涉及的人物、标明的地名、物产的用途等进行标注。在人工标注的基础上,将研究语料平均分为十等份,每次选取其中九份作为训练语料,另外一份作为测试语料,使用条件随机场模型对训练语料进行学习,分析标注部分的内外部特征,形成特征模板,从而完成识别的模型的构建。用测试语料对识别模型的识别效果进行测试,测试指标为精确率、召回率和调和平均数。测试结果表明,条件随机场模型的识别效果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语料库规模的大小,条件随机场在大数据环境下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方志物产》总体数量比较大,而仅仅山西分卷而言,数量较少,导致模型的学习内容单一,特征模板不完善,测试结果还有待提高;二是语料的人工标注程度高低,漏标、错标的数量越少,程度越高,模型的学习越全面,特征模板与测试语料的匹配程度越高,识别效果也越好。(4)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方志物产》山西分卷知识组织研究在基于条件随机场模型对《方志物产》山西分卷实体识别的基础上,根据物产名称与识别结果的对应关系,提取物产名称与物产别名、物产名称与地名、物产名称与人物、物产名称与用途、物产名称与时间等关联关系的数据,形成社会网络分析所需要的数据源。使用社会网络分析相关软件,对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图形化的展示,并根据不同的特征和需求,采用不同的视角进行网络分析,主要有三种视角:宏观视角的整体网分析、中观视角的局部网分析、微观视角的个体网分析。物产名称与物产别名之间的网络分析。通过点度分析一个物产具有多少个别名,一个别名可以成为多少物产的共有别名;通过线值分析一个别名是否是一个物产的常用别名;通过自我中心网络展示一个物产的别名信息或者一个别名关联的物产信息;通过联通网络发现不同种类的物产具有相同的别名。基于历史的视角分析物产别名的由来以及物产别名网络中发现的现象。物产名称与引用人物之间的网络分析。通过点度分析一个物产引用了多少个人物,一个人物被多少个物产引用过;通过线值分析一个人物被一个物产引用的次数;通过个人中心网络展示一个人物被哪些物产引用过,一个物产引用了哪些人物;通过网络维度的转换,提取单一的人物共被引网络,用点度中心度寻找网络中的名人,用间距中心性寻找网络中的中介人物,用接近中心度寻找网络中的最佳信息传播者。物产名称与物产用途之间的网络分析。选取物产用途中的药用价值信息为研究对象,首先,以描述药用价值的词作为研究单位,通过点度分析以一个物产具有哪些药用价值,哪些物产具有相同的药用价值;通过线值分析一个物产的哪方面的药用价值记载的最多;通过网络维度的转换,依据药用价值的相同为关联,提取具有单一的物产名称网络,通过间距中心性,探索物产名称的聚类以及中介信息。其次,以描述药用价值的词中包含的字作为研究单位,分析物产因药用价值相似而形成的关联关系。物产在时空上的变迁研究。首先,研究物产在时间线上的变迁,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时间段的划分,通过局部网视角,以第一个时间段内记载的物产为样例,寻找消失的物产名称,以最后一个时间段内记载的物产为样例,寻找新增的物产名称;其次,研究物产在空间线上的变迁,通过点度分析哪个地区的物产最为丰富,哪个地区的物产最为贫瘠,哪些物产分分布范围最广,哪些物产的分布范围最小;再次,选取“棉”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棉在山西省内的引种和传播过程。在完成以上研究工作的前提下,本研究仍存在着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首先,在数据格式化和语料标注的过程中,都有人工参与,人工操作难免会有出现疏漏的地方,需要不断的检查和完善人工操作的结果;其次,在格式化处理过程仅实现了一部分自动化处理,物产分类信息的智能优化过程中,最后仍有一部分物产的分类信息无法规范,只能通过人工判别,仍需继续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实现操作的全自动化处理;再次,本研究的地域范围较小,语料规模较少,仅仅是进行方法的可行性探索,仍需要在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语料上进行尝试;最后,本研究得出的结果都是语料内容的客观记载,没有参杂人为的主观因素,目的是为农史研究人员提供资料参考和研究思路,结果的利用仍需要进行专业辨析和考证。总之,本研究将文献学、情报学、计算机等技术和方法应用于《方志物产》的内容挖掘中,通过命名实体识别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现了命名实体自动抽取和时空关联可视化,发现物产分布、物产变迁等方面的相关信息,为方志古籍知识组织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拓展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
赵生辉[7](2012)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体系架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作者所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统一归档研究(项目号:11XZJC870001)”的研究成果。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是国情的基本特征。伴随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和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如何稳妥、科学、有效地管理随之产生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是民族地区档案管理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是融合了管理、技术、法律、政治、文化等多领域需求的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具有环境复杂、目标多重、主体多元、客体多样、技术异构、资源分散、方法综合等特点;在满足真实性、完整性和长期可读性等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还需考虑“跨语种信息共享”、“跨媒体信息整合”和“跨地域协作管理”等特殊需求。作为国家档案事业的组成部分,民族地区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档案管理机制具有很多优点,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面临的重重矛盾,无法有效满足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的多种特殊需求,使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处于高风险状态的同时限制了其档案价值实现的空间。“集成管理”是从国家战略视角对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进行宏观规划和统筹之后提出的新模式。该模式以系统科学和集成理论为指导,在民族地区现有档案事业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将境内语种多样、类型丰富、地域分散、技术异构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视为整体进行管理,建立一体化的制度体系、技术平台、组织架构、流程规范,平衡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中的“多元性需求”和“一体性需求”,整合电子文件形成机构、档案管理机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和民族事务管理机构的力量,化解分级分散管理所无法有效解决的诸多风险和矛盾,最终为全国各族人民提供集成、高效、便捷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利用服务,满足多层次的利用需求。本文紧扣“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体系架构”这一主题开展论证。全文共分7章,除第0章的引言和第6章的结语外,主体部分的内容按照“战略层”、“战术层”和“实施层”的逻辑结构进行组织,重点探讨了“为什么要进行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集成管理?(Why to do)"、“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体系如何构成?(What to do)"、“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架构如何实施?(How to do)”这三个核心问题,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战略构想(第1章)。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是一类特殊的电子文件,除具备一般性电子文件的属性外,还具有应用的非孤立性、社会功能的多样性、信息处理技术的异构性、支撑技术的非成熟性、地理分布的分散性等特征。按照通用模式进行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面临长期可读风险、编码冲突、文化冲突、理解障碍、获取障碍、整体低效等重大缺陷。集成管理是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将各地区、各语种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视为整体进行管理,形成单一语种和分散管理难以实现的部分功能,达到“1+1>2”的效果,实现系统整体性能的优化。集成管理模式在档案、政治、文化、经济、信息、科研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第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体系的架构(第2章~第4章)。本部分是全文的核心内容,第2章在进行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体系规划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的集成管理架构模型,第3章详细分析了“价值链”模型当中的“基本增值活动”,第4章详细分析了“价值链”模型当中的“支持性活动”。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整体上分为“民族地区(事务)电子文件管理”和“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两个阶段,其核心是“单元归档”和“集成归档”环节。“单元归档”体现“分级管理原则”,按综合档案馆建设和管理的思路进行,“集成归档”体现“面向用户原则”,按专门档案馆建设思路进行;“单元归档”侧重于完整地保存历史记忆,“集成归档”侧重于跨越地域和语言的障碍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基于“价值链”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架构模型整体上分为三部分:价值分析、基本增值活动、支持性活动。价值分析主要通过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多维价值来体现;基本增值活动包括前端控制、单元归档、集成归档和集成服务四个环节,称为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的生命周期;支持性活动分为基础设施、制度体系、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四个方面。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的各项任务,实现集成管理的各类价值。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生命周期当中,前端控制重点关注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编码方案、存储格式、数据结构的标准化问题;单元归档重点关注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双语对照、双语着录、非通用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归档留存等问题;集成归档关注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电子文件存储体系、可读性支撑中心、信息安全灾备等问题;集成服务关注基于双语对齐语料库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机器辅助翻译系统、集成服务平台建设等问题。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支持体系探讨与基本环节所对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法律制度体系、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流程设计等问题;第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架构的实施策略(第5章)。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正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领域受到足够重视。无论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基础如何,战略规划必须先行。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是根据电子文件的不同类型,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推进的过程,整体上需要经历“虚拟平台”、“逻辑平台”、“实体平台”和“云平台”四个阶段。当前重点关注使用人口较多、影响较大少数民族语种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做好“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工程(同心工程)”的前期规划工作。经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本文以“多元一体”为核心理念,建构了基于“价值链”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架构模型,其核心目标是构建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多语种电子文件协同管理与集成共享体系”。该体系可以解决“面向来源”的整理保存和“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之间的矛盾;立足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地区实际,对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中的各类矛盾和关系做出战略性安排;在民族地区现有档案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起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跨地区、跨语言、跨媒体共享机制;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保障少数民族文字权的前提下,通过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集成管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该体系的实施将对我国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的理论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并系统论证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集成管理战略。从国家整体角度进行战略思考,提出“集成管理”模式的战略构想,为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提供了战略参照体系;(2)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架构模型并探讨模型相关部分的实现思路,为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战略规划提供了基本思路;(3)分析论证了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架构的若干实施策略,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的工程实践提供了策略指导。
赵德美[8](2012)在《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档案信息资源是人类活动记忆的重要信息资源,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大多数国家都纷纷借助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进行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但整体上来说,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进程相对缓慢,尤其是中国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更是处于酝酿和探索阶段。而专门论及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论文就更微乎其微。本论文在深入探讨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现状,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现策略,为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从前期的建设规划、具体的业务建设过程,绩效评估体系等建设过程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除绪论、结束语以外共分六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1.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概述从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形成、概念、种类方面进一步界定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含义、内容。2.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信息技术革命对档案工作,档案形式,档案管理人员等方面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现代社会要求档案管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组织标准化。本章从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本身的价值特点,信息技术革命对档案工作的影响着手,从数字化建设对档案本身的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弘扬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进行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从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如:技术条件、网络基础设施条件、资金条件、人才条件、标准规范、安全保障条件等方面分析,通过调查研究,明确实施要素,制定实施目标,建立保障系统,从而制定出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3.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从国内外档案信息数字化着手,分析研究了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理论研究现状和业务基础工作,对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档案网站水平、数据库建设情况、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重点分析。4.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应解决的问题对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中面临的标准规范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技术体系建设问题、法律保障问题、人才问题和安全保障问题等,进行具体分析,从而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面临的困难,以便有针对性制定相关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5.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现策略这部分从数字化建设的宏观策略方面来保障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施。宏观策略主要是针对数字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从宏观上解决数字化建设面临的困难。6.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具体业务流程具体业务流程主要是指对数字化建设加强前期分析,掌握具体建设单位情况;做好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战略和各项具体规划;管理好具体的业务建设过程,确定好信息资源选择范围,有效的获取信息资源,对信息资源进行鉴定,精确的组织信息资源,科学存储信息资源,做好元数据的抽取工作,开发信息资源,进行信息资源维护的与更新,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加强建设的绩效评估。本论文对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对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和主要方面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云南省乃至国内外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的缺憾,进一步推动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乃至国内外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9](2011)在《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文中指出共产党宣言/陈望道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5.-ISBN978-7-5439-4861-7:$30.00A122毛泽东说名道姓/武志辉,高明珊编着.-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4.-ISBN978-7-5438-7402-2:$28.00A752韶山毛家英雄谱/龙剑宇着.-人民出版社,2011.-ISBN978-7-01-009807-4:$38.00A752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10](2011)在《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文中认为
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自动化局域网建设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自动化局域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用户需求的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用户需求指导下的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相关概念及理论梳理 |
一、档案用户需求 |
(一) 档案用户及其需求的类型 |
(二) 影响档案用户需求的因素 |
(三) 档案用户适用信息需求规律 |
二、档案馆信息化建设 |
(一) 档案馆信息化概念及特质 |
(二) 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阶段目标 |
(三) 档案馆信息化的实现路径 |
三、用户需求应用于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
第二章 档案用户需求研究对于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
一、改善档案馆服务内容和方式 |
二、提升云南省档案馆服务竞争力 |
三、推动云南省档案信息化发展 |
第三章 基于用户需求的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分析 |
一、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及发展现状综述 |
(一) 近期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现状 |
(二)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服务及用户需求近况 |
二、基于用户需求的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调查分析 |
(一) 调查说明 |
(二) 调查数据分析 |
(三) 调查发现及结论 |
第四章 基于用户调查的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提升对策 |
一、优化需求馆藏资源开发 |
(一) 馆藏资源按需推进数字化 |
(二) 需求引导专题档案数据库构建 |
(三) 创新档案信息产品编研 |
二、完善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
(一) 强化档案网站服务功能 |
(二) 提升数字档案馆应用平台管理能力 |
(三) 推进远程利用实现信息共享 |
三、健全档案信息服务体系 |
(一) 加强用户需求研究 |
(二) 加大宣传激活需求 |
(三) 拓展用户服务渠道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西部地区中小型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研究——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化建设的目标 |
二、方案选择 |
(一) 可供选择的网络结构 |
第一, 总线型网络结构: |
第二, 星型网络结构: |
第三, 环型网络结构: |
(二) 可供选择的网络类型 |
第一, 对等网络结构: |
第二, 专用服务器结构: |
第三, 主从式结构: |
(三) 中小型图书馆网络组网方案建议 |
第一, 尽量使用星型结构的网络。 |
第二, 使用专用服务器的主从式网络。 |
三、软件的选择 |
(一) 操作系统的选择 |
(二)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选择 |
四、数据库建设 |
(5)社会科学院图书情报机构服务智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社会科学院服务智库的图书情报机构 |
1.1 分工明确的图书馆和情报所 |
1.2 融合发展的文献信息中心 |
1.3 服务新型智库的社会科学院图书情报机构 |
2 社会科学院图书情报机构服务智库的定位 |
2.1 服务智库的理念定位 |
2.2 服务智库的思维定位 |
3 社会科学院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获取 |
3.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存储信息 |
3.2 利用“互联网+”赋能图情机构信息采集与服务 |
3.3 利用图情档融合方便信息采集 |
4 社会科学院图书情报机构服务智库的方式方法 |
4.1 巧妙利用微信公众号服务智库 |
4.2 精准推送二三次文献服务智库 |
4.3 高效转化科研成果服务智库 |
5 建立信息联盟促进社会科学院图书情报机构服务智库 |
5.1 按地理位置建立信息联盟 |
5.2 按区域自治形式建立信息联盟 |
5.3 按馆藏特色资源建立信息联盟 |
5.4 按资源互补的形式建立信息联盟 |
5.5 联合其他系统建立信息联盟 |
(6)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方志古籍知识组织研究 ——以《方志物产》山西分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知识组织研究状况 |
二、中文古籍数字化研究状况 |
三、《方志物产》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 |
四、创新之处 |
五、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语料及研究方法概述 |
第一节 《方志物产》简介 |
第二节 研究区域选择 |
第三节 研究技术概述 |
一、命名实体识别技术 |
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第四节 研究路径 |
第二章 《方志物产》语料预处理 |
第一节 《方志物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方志物产》格式化处理 |
一、文本格式分析 |
二、文本格式优化 |
第三节 数据库构建 |
第四节 物产分布概况 |
一、GIS概述 |
二、数据清洗 |
三、物产总体分布 |
第三章 物产分类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我国物产分类体系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传统文献中物产分类体系梳理 |
二、方志资料中物产分类信息梳理 |
三、近代生物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在《方志物产》山西分卷的体现 |
四、物产分类方法总结 |
第二节 物产分类体系设计 |
第三节 物产分类信息优化 |
第四节 物产类别的分布情况 |
一、物产类别的空间分布 |
二、物产类别的时间分布 |
第四章 《方志物产》命名实体识别 |
第一节 研究路径 |
第二节 别名的识别 |
一、别名语料的标注 |
二、别名的内外部特征分析 |
三、别名的识别模型构建 |
四、别名识别模型的测评 |
五、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地名的识别 |
一、地名语料的标注 |
二、地名的内外部特征分析 |
三、地名的识别模型构建 |
四、地名的识别模型测评 |
五、结果分析 |
第四节 人名的识别 |
一、人名语料的标注 |
二、人名的内外部特征分析 |
三、人名的识别模型构建 |
四、人名的识别模型测评 |
五、人名自动识别的改进 |
六、结果分析 |
第五节 引用名的识别 |
一、引用名语料的标注 |
二、引用名的内外部特征分析 |
三、引用名的识别模型构建 |
四、引用名的识别模型测评 |
五、结果分析 |
第六节 用途名的识别 |
一、用途名语料的标注 |
二、用途名的内外部特征分析 |
三、用途名的识别模型构建 |
四、用途名的识别模型测评 |
五、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方志物产》社会网络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路径 |
一、关联关系数据提取 |
二、分析软件的选择 |
三、社会网络构建与分析 |
第二节 物产名与别名的社会网络分析 |
一、整体网分析 |
二、个人中心网络分析 |
三、凝聚子群分析 |
四、物产名耦合关系分析 |
第三节 物产与人物的社会网络分析 |
一、整体网分析 |
二、个人中心网络分析 |
三、人物关系网 |
四、讨论 |
第四节 物产名与药用价值的社会网络分析 |
一、词级别的物产药用价值网络 |
二、字级别的物产药用价值网络 |
三、词与字级别的物产关联网络对比 |
四、讨论 |
第五节 物产在时空上的变迁分析 |
一、物产时空信息的预处理 |
二、物产在时间上的变迁 |
三、物产在空间上的变迁 |
四、单一物产在时空上的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体系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 |
0.1.1 研究背景 |
0.1.2 问题提出 |
0.1.3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0.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0.2.3 研究现状总结评述 |
0.3 问题界定 |
0.3.1 核心概念界定 |
0.3.2 拟解决的问题 |
0.3.3 拟达到的目标 |
0.4 研究方案 |
0.4.1 研究定位 |
0.4.2 研究思路 |
0.4.3 论文结构 |
0.4.4 研究方法 |
0.5 本章小结 |
1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战略构想 |
1.1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概述 |
1.1.1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来源 |
1.1.2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类别 |
1.1.3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特征 |
1.2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的复杂性 |
1.2.1 环境的复杂性 |
1.2.2 目标的多重性 |
1.2.3 主体的多元性 |
1.2.4 客体的多样性 |
1.2.5 方法的综合性 |
1.3 以通用模式管理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缺陷 |
1.3.1 长期可读风险 |
1.3.2 编码冲突风险 |
1.3.3 文化冲突风险 |
1.3.4 信息理解障碍 |
1.3.5 便捷获取障碍 |
1.3.6 整体低效问题 |
1.4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战略的提出 |
1.4.1 “集成管理”的概念 |
1.4.2 “集成管理”的内涵 |
1.4.3 “集成管理”的特征 |
1.5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多维价值 |
1.5.1 档案价值 |
1.5.2 文化价值 |
1.5.3 政治价值 |
1.5.4 经济价值 |
1.5.5 信息价值 |
1.5.6 科研价值 |
1.6 本章小结 |
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架构模型 |
2.1 核心理念 |
2.1.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启示 |
2.1.2 欧盟“墨卡托语言多样性网络”的经验借鉴 |
2.1.3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核心理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档案学相关理论 |
2.2.2 电子文件管理相关理论 |
2.2.3 多语言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
2.2.4 大规模信息集成系统参考模型 |
2.3 需求分析 |
2.3.1 真实性保障需求 |
2.3.2 完整性保障需求 |
2.3.3 可读性保障需求 |
2.3.4 安全性保障需求 |
2.3.5 可获性支持需求 |
2.3.6 可理解性支持需求 |
2.3.7 单语种专业化管理需求 |
2.4 体系规划 |
2.4.1 整体思路 |
2.4.2 阶段划分 |
2.4.3 功能模型 |
2.4.4 技术架构 |
2.4.5 体系分布 |
2.4.6 可行性分析 |
2.5 架构建模 |
2.5.1 “价值链”理论 |
2.5.2 价值分析 |
2.5.3 基本活动 |
2.5.4 支持活动 |
2.5.5 架构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基本环节 |
3.1 生命周期 |
3.2 前端控制 |
3.2.1 功能需求嵌入 |
3.2.2 信息编码标准 |
3.2.3 保存格式标准 |
3.2.4 数据管理标准 |
3.3 单元归档 |
3.3.1 通用归档模式 |
3.3.2 双语对照归档 |
3.3.3 双语着录归档 |
3.3.4 软件系统归档 |
3.4 集成归档 |
3.4.1 多原件共存原理 |
3.4.2 文件资源的导入 |
3.4.3 分布式存储网络 |
3.4.4 可读性保障网络 |
3.5 集成服务 |
3.5.1 跨语言共享策略 |
3.5.2 跨语言信息检索 |
3.5.3 跨语言辅助翻译 |
3.5.4 集成服务平台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支持体系 |
4.1 体系概述 |
4.2 基础设施 |
4.2.1 网络基础设施 |
4.2.2 存储基础设施 |
4.2.3 安全基础设施 |
4.3 制度体系 |
4.3.1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
4.3.2 国家档案管理的基本制度 |
4.3.3 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标准 |
4.3.4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规范 |
4.4 组织架构 |
4.4.1 战略层机构 |
4.4.2 集成层机构 |
4.4.3 单元层机构 |
4.4.4 来源层机构 |
4.5 管理流程 |
4.5.1 流程模型 |
4.5.2 关键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管架构的实施策略 |
5.1 现实起点 |
5.1.1 相关法规 |
5.1.2 相关实践 |
5.1.3 现状总结 |
5.2 规划先行策略 |
5.2.1 民族地区的信息生态与电子文件管理 |
5.2.2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战略规划 |
5.2.3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工程”的规划 |
5.3 分类管理策略 |
5.3.1 基于符号类型的分类管理 |
5.3.2 基于语言活力的分类管理 |
5.3.3 基于功能特征的分类管理 |
5.3.4 基于初始特征的分类管理 |
5.4 阶段推进策略 |
5.4.1 “虚拟平台”阶段 |
5.4.2 “逻辑平台”阶段 |
5.4.3 “实体平台”阶段 |
5.4.4 “云平台”阶段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
附录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示例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8)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具体内容 |
1.4.3 创新之处 |
1.4.4 研究局限 |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概述 |
2.1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概述 |
2.1.1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形成 |
2.1.2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含义 |
2.1.3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范围和种类 |
2.1.4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价值特点 |
2.2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相关问题阐述 |
2.2.1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数字化 |
2.2.2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信息资源的特点 |
2.2.3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内容 |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1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
3.1.1 信息技术革命对档案工作的影响要求进行数字化建设 |
3.1.2 发挥档案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作用要求进行数字化建设 |
3.1.3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管理现状要求迫切进行数字化建设 |
3.2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
3.2.1 建设单位现实状况调查研究 |
3.2.2 分析各建设单位是否具备数字化建设的基本条件 |
3.2.3 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 |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
4.1 理论研究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
4.2 档案网站建设掀起高潮 |
4.3 档案目录数据库相继开始建设 |
4.4 政策法规建设步伐加快 |
4.5 少数民族文字录入系统已经开发 |
4.6 档案数字化人才队伍得到提升 |
第五章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应解决的问题 |
5.1 标准规范问题 |
5.1.1 标准化是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
5.1.2 缺乏专门针对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标准规范 |
5.2 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
5.2.1 建设资金投入有限 |
5.2.2 信息基础设施配置不合理 |
5.2.3 区域发展不平衡 |
5.3 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 |
5.3.1 档案管理软件品种过多 |
5.3.2 仍然以单机版管理软件为主 |
5.3.3 档案网站建设水平及利用率不高 |
5.4 数字化技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5.4.1 数字化的技术还不成熟且不经济 |
5.4.2 数字化技术还停留在表层阶段 |
5.4.3 数字化技术选择单一 |
5.5 法律保障问题 |
5.5.1 数字档案的法律效力难以界定 |
5.5.2 档案信息数字化权归属不明确 |
5.5.3 数字档案信息的网络传输权问题日益突出 |
5.5.4 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保密与隐私权保护困难 |
5.5.5 信息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 |
5.6 档案信息化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 |
5.6.1 档案从业者信息化素养偏低 |
5.6.2 技术型人才严重不足 |
5.6.3 "中间型"人才缺乏 |
5.6.4 缺乏完善的人才引进、奖励政策 |
5.7 威胁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的因素 |
5.7.1 技术因素 |
5.7.2 人为因素 |
5.7.3 环境因素 |
5.7.4 管理因素 |
第六章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宏观策略 |
6.1 数字化建设基本标准的构建 |
6.1.1 元数据标准 |
6.1.2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
6.1.3 文档内容格式标准 |
6.1.4 文档内容表现标准 |
6.1.5 文档信息检索标准 |
6.2 数字化建设中基础设施的完善 |
6.2.1 多途径扩大资金投入 |
6.2.2 优化信息设施配置 |
6.2.3 加强区域研讨交流 |
6.2.4 提高数字化建设意识 |
6.3 档案管理应用系统的研发与推广 |
6.3.1 推广统一标准的网络版档案管理软件 |
6.3.2 联合开发符合标准的OA系统 |
6.3.3 提高档案网站的建设水平 |
6.4 数字化技术的建设方案 |
6.4.1 数字化系统的模块设计 |
6.4.2 数字化技术的选择 |
6.5 档案数字化建设相关法律问题的处理 |
6.5.1 数字档案法律效力问题的处理 |
6.5.2 档案数字化权问题的处理 |
6.5.3 数字档案网络传输权问题的处理 |
6.5.4 数字化建设中的保密和隐私权问题的处理 |
6.5.5 信息法规体系建设发展对策 |
6.6 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建设发展 |
6.6.1 树立正确的档案人才观 |
6.6.2 依托高校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
6.6.3 建立多元化的继续教育培养体系 |
6.6.4 完善信息化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
6.6.5 构建档案数字化建设研讨、交流平台 |
6.6.6 实施合理的人才政策 |
6.7 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 |
6.7.1 安全性的技术保障 |
6.7.2 安全性的管理保障 |
6.7.3 安全性的法律保障 |
第七章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具体业务流程 |
7.1 加强前期分析,研究各单位具体建设条件 |
7.1.1 建设社会环境分析 |
7.1.2 具体建设部门情况分析 |
7.2 做好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规划 |
7.2.1 总体战略 |
7.2.2 各项具体规划 |
7.3 紧跟建设业务流程,管理好具体业务建设过程 |
7.3.1 确定好档案数字化选择范围 |
7.3.2 有效地获取数字档案信息 |
7.3.3 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鉴定 |
7.3.4 精确地组织数字档案信息 |
7.3.5 科学地存储数字档案信息 |
7.3.6 做好元数据抽取工作 |
7.3.7 开发数字档案信息资源 |
7.3.8 进行数字档案信息的维护与更新 |
7.4 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加强建设绩效评估 |
7.4.1 建设绩效评估的含义与意义 |
7.4.2 进行建设绩效评估的原则 |
7.4.3 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7.4.4 慎重选择建设绩效评估方法 |
7.4.5 开展建设绩效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自动化局域网建设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用户需求的云南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研究[D]. 蔡丽娜. 云南大学, 2019(03)
- [2]“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3]西部地区中小型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研究——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J]. 毕先弟.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 [4]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自动化局域网建设研究[J]. 宋绮. 情报资料工作, 2002(S1)
- [5]社会科学院图书情报机构服务智库研究[J]. 刘伟东. 情报资料工作, 2020(05)
- [6]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方志古籍知识组织研究 ——以《方志物产》山西分卷为例[D]. 李娜.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体系架构研究[D]. 赵生辉. 武汉大学, 2012(09)
- [8]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D]. 赵德美. 云南大学, 2012(08)
- [9]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J].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 全国新书目, 2011(06)
- [10]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J].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 全国新书目,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