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教师如何求解“3+x(论文文献综述)
闵毅[1](2021)在《基于问题式教学模式的高中数学问题设计研究 ——以数学必修一为例》文中认为问题式教学模式自提出以来,在教育界受到教师们的广泛认同,现在仍是教学与研究的重点。在新课标中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在调查研究了问题式教学模式与数学问题设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后,发现问题式教学模式虽有意识地应用于数学课堂,但应用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部分教师对数学问题设计这个环节并未高度重视,所以本文基于问题式教学模式对高中数学问题设计进行研究。本研究分别以“为什么要设计问题”;“怎样设计问题”与“设计什么样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数学问题设计的思考、师生访谈的分析,结合与一线名师的交流指导,分别论述了基于问题式教学模式的高中数学问题设计的现状、数学问题的表现形式、高中数学问题设计的策略等内容。本文基于泰勒原则并在名师指导下,从数学问题目标设计、数学问题情境设计、数学问题组织设计与数学问题评价设计四个方面讨论高中数学问题设计策略,又在每个环节下提出问题设计的建议。笔者将本文提出的高中数学问题设计策略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并在实施后分别设计了调查问卷与教师访谈,分析本文提出的高中数学问题设计策略对提升教学质量、帮助教师备课的影响情况,并在调查与反思后提出问题设计策略的修改意见,为进一步完善本文提出的问题设计策略打下基础。希望可以借此帮助教师设计出更好的数学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出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优势,帮助学生们拉近与数学的距离,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探究数学本质,提升核心素养。
李瑶[2](2021)在《中国和新加坡初中数学教科书“方程与不等式”内容中例习题设置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和DM版为例》文中认为教科书作为连接国家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与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注重数学教科书的使用,针对数学教科书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研究对我国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与新加坡Discovering mathematics版数学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本研究选取方程与不等式部分,以例题与习题为研究内容,旨在回答以下研究问题:(1)中新初中数学教科书“方程与不等式”部分的例题设置上有何异同;(2)中新初中数学教科书“方程与不等式”部分的习题设置上有何异同。本研究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与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例题与习题的数量、例题的处理方式、例题与习题的背景、例题与习题的插图、例题与习题的认知水平、例题与习题的知识点个数六个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主要为:(1)例题与习题的数量方面,DM(Discovering Mathematics)版教科书的题目数量约为PEP版(人教版)教科书的2倍。PEP版教科书与DM版教科书的例题数量分别为51道与116道,习题数量分别为468道与1158道;(2)例题的处理方式方面,例题主要包含“问题”、“分析”、“解答”、“主要步骤说明”、“总结”五个部分。PEP版教科书中具有“分析”与“主要步骤说明”这两部分的例题多于DM版教科书,PEP版教科书中具有“总结”这一部分的例题少于DM版教科书;(3)例题与习题的背景方面,两版教科书题目背景从多到少依次是:无背景、社会背景、个人背景、科学背景。但PEP版教科书科学背景题目明显少于DM版教科书,且科学背景题目融合科目单一,融合程度较弱;(4)例题与习题的插图方面,PEP版教科书插图明显少于DM版教科书插图;在例题的插图分布中,占比较大的为引导数学思考插图与数学概念、数学模型示意图。在习题的插图分布中,占比较大的为引导数学思考插图与提供数据信息插图;(5)例题与习题的认知水平方面,两版教科书的例题的认识水平从多到少依次为:计算水平、领会水平、概念水平、分析水平。两版教科书的习题的认知水平从多到少依次为:计算水平、领会水平、分析水平、概念水平;(6)例题与习题的知识点个数方面,两版教科书的例题与习题中均为1个知识点个数题目最多,其次是2个知识点题目、3个知识点题目,最后是4个知识点题目。但PEP版教科书1个知识点题目少于DM版教科书,2个知识点与3个知识点题目多于DM版教科书,4个知识点题目的数量差别不大,PEP版教科书平均每道题目知识点含量要高于DM版教科书。结合中国与新加坡两版教科书的特色,对我国PEP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提出以下研究启示:(1)保持对例题分析与主要步骤说明的优势,并注重例题总结的重要作用;(2)在例题与习题设计上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3)丰富题目中插图元素的设置;(4)进一步关注例题与习题对概念水平题目的认知要求;(5)重视开放探究性习题的设置;(6)关注对习题的解题步骤进行拆解的问题。
李淼[3](2021)在《SOLO理论下的高中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学习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7世纪以来,平面解析几何是数学发展中的重要成就之一,它的创立无疑对数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具有划时代意义。因此,高中开设该门课程更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科学素养以及创新精神,具有丰富的教育和文化价值。文章通过运用SOLO分类理论来研究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的理解水平现状,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高中文科生对平面解析几何的理解处于什么水平呢?(2)高中文科生对平面解析几何的理解水平差异有哪几方面呢?(分别从性别、学校、年级3个方面进行分析)(3)学生在学习平面解析几何时主要存在什么障碍?(4)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的理解有影响吗?文章以SOLO理论为基础,通过编制4套不同水平的平面解析几何测试卷,对河北省张家口市两所教学水平不同的高中490名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的理解水平进行研究。经过用Excel和SPSS软件对数据的分析发现,文科生对平面解析几何的理解整体达到了R水平,并且在平面解析几何的理解上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存在明显的学校差异和年级差异。同时,文章还通过编制调查问卷,从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意志、数学学习外驱力和数学学习信念4个方面研究了非智力因素对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学习的影响。经分析发现平面解析几何理解水平较高的学生具有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强大的数学学习信念、意志以及内在驱动力;相反,则各方面均较低。最后,文章针对学生所遇到的障碍分别从“教学”、“学生意志”和“学生情感”3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应对策略,依次为:(1)进行多角度、多交叉、多方位的教学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2)改善并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3)将数学家的优良品质融入到教学中;(4)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情绪;(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错误归因;(6)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与努力,使学生具有成就感。文章的创新点是编制了以SOLO水平为基础的平面解析几何测试卷和与学生成绩具有相关性的问卷(并通过了信、效度检验),并以此来研究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的理解水平和影响因素。
王威力,陈亚楠,马伶伶[4](2020)在《教学能力大赛对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各要素影响程度的探究》文中认为利用扎根理论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质性研究得出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模型包含6个核心模块和28个要素。以此为依据,对105名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原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国赛获奖教师进行调研,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教学能力大赛对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各要素影响程度矩阵,以期突破以能力为主评价教师的认知限度,明晰教学能力大赛对教师核心素养各要素的作用成效。由此得到的启示为:关注极值要素,挖掘素养提升抓手;关注管控能力,补齐教学模块短板;关注职教情怀,激发教师精神动力。
任海香[5](2020)在《S服装外贸公司中东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改革开放的这40年,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行业勇立潮头,创新进取,抓住机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我国人民币的汇率稳定、国际的收支平衡、外汇的储备和解决社会就业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人民币的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低成本东南亚国家的迅速崛起,这些因素都使服装的利润空间越来越低。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纺织服装出口行业真是如履薄冰,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本研究通过对S服装外贸公司所处行业的内外环境展开分析,针对外贸纺织品行业目前的现状与发展形势,结合“一带一路”的政策,指出S公司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S公司展开内部诊断。根据S公司在中东市场的营销现状,结合S公司的历史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S公司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STP理论和6P市场营销理论,结合波士顿矩阵模型、鱼刺图、SPSS分析工具,针对S公司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为确保S公司能真正有效地建立起科学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使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利用Excel规划求解工具求得最优解,以此提高销售数量和毛利润,寻求利益最大化,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自有品牌营销策略的制定,提高在中东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本研究也提出相应的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S服装外贸公司是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中东市场的一个代表,其营销策略的优化不仅对提升S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想开辟中东市场的新企业也有着借鉴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郝思齐[6](2020)在《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互联网+教育”这一新模式逐步渗透到数学教育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相关资源的重新优化和分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在此背景下,数学微课因其具有针对性强、短小精悍、方便传播等特点,满足了个性化、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成为广大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复习课不仅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更是落实“四基”、培养“四能”、提升数学素养的关键一步。当前,初中阶段的数学复习课呈现出知识归纳欠缺系统性、知识迁移欠缺梯度性等亟待探讨的问题,导致课堂重负低效,学生兴趣不佳。鉴此,本研究尝试从MPCK的视角出发,以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相关章节为例,设计并优化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辅助教学,以期探讨数学微课应用的模式与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方面进行。在理论研究方面,首先,对初中数学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复习课的教学现状进行概述。其次,在对相关研究现状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尝试从教学设计、技术设计两个角度探讨复习类微课的设计框架。接着,基于数学学科教学知识(MPCK)的内涵框架,分析复习类微课的MPCK特点,并最终将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策略总结归纳为四点:MK视角——帮促完善结构、PK视角——优化组织呈现、CK视角——鼓励主动行为、TK视角——呈现动态直观。在实践研究方面,通过采用课堂实验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参照制定好的设计框架与优化策略,完成专题复习类微课的制作,并筛选出优秀作品作为实验阶段的素材。其次,将微课作品应用于教学实践,辅以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及试卷考察等研究方法,检验依据MPCK理论优化的微课对学生学习成果及情感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PCK结构分类优化过的微课不但对学生的知识理解、问题解决等结果变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过程变量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多数学生对微课持赞同态度。
许珂[7](2020)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丰富作业的形式,提高作业的质量,提升作业的有效性”.这意味着,数学作业的质量、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必须成为教师直面的问题.然而,当前的高中数学作业中“重复训练”、“形式单一”等现象依旧普遍存在,影响着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降低了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质量.基于这样的理解,并注意到学生的认知负荷对数学作业完成情况产生的可能影响,本文以认知负荷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对高中数学作业设计展开研究.本文首先综述了作业、数学作业的研究背景,对数学作业进行概念界定,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而提出了研究课题.结合笔者的实习经验,本文分别对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展开了问卷调查,了解当前高中数学作业的基本现状和现存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分别从控制内在认知负荷、降低外在认知负荷和提高相关认知负荷等方面提出了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与策略,同时以作业设计实例加以说明.最后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与检验实施结果的有效性.实验数据表明,将认知负荷理论运用于高中数学作业设计,能够从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效率等方面体现作业质量的提高、体现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提升.
汪子锐[8](2020)在《中文连续手写识别中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文连续手写识别是利用计算机对输入的中文手写文本信息进行自动识别,提取出相应的文字内容。在随着以人工智能等为核心驱动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手写识别在许多人机交互场景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快递自动分发、智能阅卷、信息录入等等。特别地,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且在世界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研究中文这种特定的文字识别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相对于孤立字识别而言,连续文字识别隶属于序列求解问题的一种,如何进行有效建模本身就是研究的一个难点。自20世纪以来,研究者们便基于统计建模的方法提出了许多解决思路。这些方法按照是否需要对图片进行显示地预切分可以分为过切方法和非切分方法。一方面,准确地寻找分割点往往成为过切分方法的性能瓶颈;另一方面,受限于传统分类器的表征能力,不同方法的识别性能一直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近年来,随着可利用的海量数据的获得以及深度学习技术的突飞猛进,无论对以预切分为代表的过切法还是对无显示分割的方法,连续手写识别的性能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尽管基于深度学习的已有方法相比传统方法获得了明显性能的改进,但是仍然有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地方。第一是如何将传统序列模型与深度学习技术更有效结合来实现对训练数据,特别是大量孤立字符数据的充分利用;第二是中文字符本身种类繁多、相似度高,如何通过数学模型来自动侦测、聚类这些字符间的相似基本单元从而提高神经网络的建模能力以及减小解码器在字符识别中的模糊性问题;第三是考虑到写字人在无约束书写环境下千变万化的书写风格,如何利用自适应技术来实现写字人自适应,进一步提升识别性能;最后,如何通过设计更紧凑的网络模型,实现高类别数下的低存储消耗、低运算量分类器。因此,针对中文连续手写识别问题中的以上几点挑战,本论文研究新的解决思路。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某些问题所研究的新方法具备一定普适性,可以自然扩展到其他领域。首先,针对以往主流序列模型中分类器能力有限、训练集数据利用率不足的缺点。本论文提出运用神经网络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相结合的方式来处理中文连续手写文本识别。本论文从特征提取、分类器设计、训练准则、语言模型选择四个方面详细讨论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基于隐马尔可夫的建模方法能充分利用训练集的孤立字符样本,提高数据利用率,缓解训练集中连续文本行不足带来的压力。同时,结合建模能力强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和语言模型,识别率可以优于其他主流方法。其次,在前一个研究搭建的最优系统基础上,针对中文字符类别多、相似度高的问题,本论文引入状态绑定技术将中文字符中相似部件聚类,从而减少总的状态数,提高卷积神经网络的可训练性和区分能力以及降低解码过程中因相似部件得分不一致带来的解码歧义。针对写字人风格多变的难点,通过在卷积神经网络中引入自适应层,将状态绑定与无监督自适应技术结合,降低写字风格带来的性能损失,使得识别性能能够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地,为了降低前述自适应技术带来的时延问题,本论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辅助的写字人风格抽取网络,通过将提取到的风格信息导入基线识别网络,实现快速自适应的目的。最后,针对高类别数的卷积神经网络存储消耗大、计算量高的缺点,本论文提出一种结构与知识相结合的蒸馏流程。所提出的方法,通过结构分析、紧致卷积开发、知识蒸馏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在性能基本不损失的前提下,有效构建了一个更加紧致的分类模型。该方法不仅在本论文关注的中文连续手写识别任务中得到较好应用,也在其他主流分类模型、任务上得到较好的验证。
孙琳琳[9](2020)在《初中数学抽象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 ——以函数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核心素养是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方向,确定了适合我国国情发展以数学抽象素养为首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虽未提出,但根据文献和一线教师的观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与髙中新课标提出的六大核心素养基本相同。函数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部分,函数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相关,有丰富的表达形式,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抽象思维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培养数学抽象素养的适宜载体,促进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在“建构主义”、“APOS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理论指导下,探讨数学抽象培养的教学设计,主要探讨三个问题:(1)目前初中课堂数学抽象素养的教学现状;(2)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教学策略;(3)数学抽象培养的教学设计案例。本论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案例研究法。首先,在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阅读文献对数学抽象素养的研究现状、培养方式进行了研究把握,阐述了相关教学理论;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初中数学抽象素养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最后,对初中函数模块如何对学生进行合理教学进行整理研究,从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对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案例。(1)宏观上:单元教学形式组织内容,逆向教学形式制定目标,深度教学形式过程设计。(2)新授课教学策略:(1)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兴趣;(2)重视信息技术,融合课程;(3)重视数学语言,加深理解;(4)巧妙设计问题串,激活思维。(3)习题课教学策略:(1)精心设计练习,训练思维;(2)合理运用变式,掌握本质;(3)细化应用情境,触类旁通;(4)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思维。(4)复习课教学策略:(1)问题驱动,巩固基础;(2)构建知识体系,整体巩固;(3)反思归纳,提高能力;(4)学生主体,民主合作。
陈倩[10](2020)在《上海与加州初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以“一元一次方程”为例》文中认为美国数学教育受到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美国教材研制已取得显着成效,这也对中国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上海在中国的教育改革方面一直起着“领头羊”的作用,所以编写一套适合上海发展的初中数学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初中数学义务教育教材与美国Glencoe McGraw-Hill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初中数学教材这两种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教材中一元一次方程内容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的问题如下:两地数学课程标准初中学段的内容有何差异?两地初中数学教材的“一元一次方程”内容在课程广度上有何差异?两地初中数学教材的“一元一次方程”内容在课程深度上有何差异?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分析比较上海与美国加州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比较两部数学课程标准的结构、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一元一次方程”课程内容的优缺点,借鉴加州数学课程标准初中学段的一些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上海数学课程标准的完善提供有效的建议,并且认识和继承上海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优点。同时,基于两地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结果,对两地初中数学教材在教材编排与组织、知识整体结构、例习题综合难度的三大方面分别进行定性与定量的比较研究,并通过具体的例习题更深入地分析两部教材的差异,以期寻找两者的优缺点,对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提出建议。通过对两部教材“一元一次方程”内容的比较发现,第一,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注重知识点的前后串联性,加州初中数学教材则比较关注知识点的覆盖面和全面性;第二,沪教版重视数学文化价值的体现,加州教材关注科技发展与数学的联系,重视跨学科的综合活动;第三,沪教版一元一次方程内容比重大于加州教材;第四,两部教材的知识整体结构差异明显;第五,在探究、运算两个方面,沪教版的例习题综合难度高于加州教材;在背景、推理、知识含量三个方面,加州教材的例习题综合难度高于沪教版。第六,加州教材例习题的呈现方式直观、详细,沪教版的例习题呈现方式更直接、简洁。基于对上海与加州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比较研究,笔者对上海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关注基层教师的可接受性;第二,增添教师应达到的目标;第三,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和责任感;第四,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第五,教材编排要关注知识点的覆盖面和全面性;第六,优化例习题数量和类型;第七,重视学习资源的提供和生成。
二、政治教师如何求解“3+x(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治教师如何求解“3+x(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问题式教学模式的高中数学问题设计研究 ——以数学必修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问题 |
(四)主要术语界定 |
(五)创新点 |
二、理论背景及文献综述 |
(一)理论背景 |
1.概念 |
2.理论基础 |
(二)文献综述 |
1.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
2.高中数学问题设计现状研究 |
(三)结论 |
三、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的开发 |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
(四)研究思路及框架 |
四、基于问题式教学模式的高中数学问题设计现状调查 |
(一)访谈分析 |
1.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2.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二)文本分析 |
1.问题类型分析 |
2.试卷习题分析 |
(三)结论 |
五、基于问题式教学模式的高中数学问题设计策略研究 |
(一)数学问题的目标设计 |
1.掌握知识技能 |
2.提升核心素养 |
3.摆正情感态度 |
(二)数学问题的情境设计 |
1.创设现实情境 |
2.创设数学情境 |
3.创设科学情境 |
(三)数学问题的组织设计 |
1.针对不同课型的问题设计 |
2.针对不同环节的问题设计 |
3.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设计 |
(四)数学问题的评价设计 |
1.多方收集反馈 |
2.完善问题设计 |
六、问题设计策略在高中数学中的教学实施研究 |
(一)问题设计策略在高中数学中的教学实施案例 |
1.《命题与量词》问题设计 |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问题设计 |
3.《函数及其表示方法》问题设计 |
(二)问题设计策略在高中数学必修一中的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
1.调查问卷分析 |
2.调查访谈分析 |
(三)高中数学问题设计策略在教学实施后的修改意见 |
七、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测试卷1 |
附录B 测试卷2 |
附录C 测试卷3 |
附录D 课标分析 |
附录E 访谈大纲 |
附录F 调查问卷 |
致谢 |
(2)中国和新加坡初中数学教科书“方程与不等式”内容中例习题设置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和DM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教科书的重要性 |
二、例题和习题的重要性 |
三、初中阶段“方程与不等式”的重要地位 |
四、新加坡的教育体制及优势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的范围 |
一、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
二、国内不同版本之间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
三、同一版本新旧教科书比较研究 |
四、小结 |
第二节 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中关注的热点问题 |
一、关于教科书难度的比较研究 |
二、关于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比较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的框架 |
一、关于教科书整体编排的比较研究 |
二、关于教科书例题、习题设置的比较研究 |
三、小结 |
第四节 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的知识内容 |
一、关于“数与代数”的比较研究 |
二、关于“图形与几何”的比较研究 |
三、关于“概率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
四、关于“综合与实践”的比较研究 |
五、小结 |
第五节 研究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维度的编码体系 |
一、例题与习题数量的编码 |
二、例题的处理方式的编码 |
三、例题与习题背景的编码 |
四、例题与习题插图的编码 |
五、例题与习题认知水平的编码 |
六、例题与习题知识点个数的编码 |
七、数据获得方式说明 |
第四章 中新教科书例题与习题对比分析结果 |
第一节 题目数量 |
第二节 例题处理方式 |
第三节 题目背景 |
一、例题背景 |
二、习题背景 |
三、科学背景的融合科目 |
四、科学背景的融合程度 |
第四节 题目插图 |
一、例题插图 |
二、习题插图 |
第五节 题目认知水平 |
一、例题认知水平 |
二、习题认知水平 |
第六节 题目知识点个数 |
一、例题知识点个数 |
二、习题知识点个数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两版教科书在例题与习题设置上的相同点 |
二、两版教科书在例题与习题设置上的不同点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SOLO理论下的高中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学习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平面解析几何总的教育价值体现 |
1.1.2 平面解析几何对试题运算能力培养的教育价值体现 |
1.1.3 平面解析几何解题思想方法的教育价值体现 |
1.1.4 平面解析几何的地位分析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流程 |
2 研究综述 |
2.1 有关数学理解的综述 |
2.1.1 关于数学理解界定的综述 |
2.1.2 关于数学理解层次的综述 |
2.2 有关SOLO分类理论的综述 |
2.2.1 SOLO理论基础 |
2.2.2 关于SOLO理论在编制试题方面的研究 |
2.2.3 关于SOLO理论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
2.2.4 关于SOLO理论在学生理解水平方面的研究 |
2.3 有关平面解析几何教学研究的综述 |
2.3.1 关于平面解析几何学习障碍的研究 |
2.3.2 关于平面解析几何教学策略的研究 |
2.3.3 关于平面解析几何理解水平的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 高中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理解水平测试 |
3.1 测试目的及内容 |
3.2 测试工具的制作 |
3.2.1 编制测试卷前的准备工作 |
3.2.2 测试题的编制 |
3.3 测试对象的选取 |
3.4 测试过程 |
3.4.1 预测试 |
3.4.2 试卷的评分标准 |
3.4.3 测试题的信、效度检测 |
3.4.4 正式测试 |
3.4.5 数据的编码 |
3.4.6 学生平面解析几何测试卷成绩所处水平的划分标准 |
3.5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5.1 从整体的角度分析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的理解水平 |
3.5.2 从U水平分析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的理解情况 |
3.5.3 从M水平分析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的理解情况 |
3.5.4 从R水平分析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的理解情况 |
3.5.5 从E水平分析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的理解情况 |
3.5.6 文科生在平面解析几何知识测试卷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分析 |
4 高中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理解水平的影响因素 |
4.1 调查目的 |
4.2 调查对象 |
4.3 调查工具 |
4.3.1 问卷的编制 |
4.3.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4.4 问卷的正式测试 |
4.5 非智力因素对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理解水平的影响分析 |
5 高中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理解水平的提高策略 |
5.1 基于试卷及问卷结果对学生及高中数学教师的访谈 |
5.1.1 对教师关于学生平面解析几何学习现状的访谈 |
5.1.2 对学生关于其平面解析几何学习现状的访谈 |
5.2 学生在平面解析几何学习中的障碍总结 |
5.2.1 试卷作答中表现出来的障碍分析 |
5.2.2 问卷回答中表现出来的障碍分析 |
5.2.3 师生访谈结果表现出来的障碍分析 |
5.3 高中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理解水平提高的建议及策略 |
5.3.1 关于“教学”方面的应对策略 |
5.3.2 关于“学生意志”方面的应对策略 |
5.3.3 关于“学生情感”方面的应对策略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U水平测试题及评分标准 |
附录2:平面解析几何知识M水平测试题及评分标准 |
附录3:平面解析几何知识R水平测试题及评分标准 |
附录4:平面解析几何知识E水平测试题及评分标准 |
附录5:高中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非智力因素预调查问卷 |
附录6:高中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正式) |
附录7: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教学能力大赛对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各要素影响程度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目的 |
二、模型建构 |
(一)研究对象 |
(二)编码过程 |
1. 开放式编码 |
2. 主轴编码 |
3. 选择性编码 |
三、影响矩阵 |
(一)调研对象 |
(二)调研数据 |
(三)生成矩阵 |
1. 教学能力大赛对核心模块的影响力矩阵 |
2. 教学能力大赛对各要素影响权重 |
三、几点启示 |
(一)关注极值要素,挖掘素养提升抓手 |
(二)关注管控能力,补齐教学模块短板 |
(三)关注职教情怀,激发教师精神动力 |
(5)S服装外贸公司中东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目标市场营销理论:STP理论 |
2.1.1 市场细分 |
2.1.2 目标市场选择 |
2.1.3 市场定位 |
2.2 大市场营销理论-6P理论 |
2.2.1 产品策略 |
2.2.2 定价策略 |
2.2.3 销售渠道策略 |
2.2.4 促销策略 |
2.2.5 政治权力策略 |
2.2.6 公共关系策略 |
第3章 S服装外贸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
3.1 S公司简介 |
3.2 S公司外部环境因素分析-PEST分析模型 |
3.2.1 政治环境因素 |
3.2.2 经济环境因素 |
3.2.3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
3.2.4 科技环境因素 |
3.3 S公司的行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
3.3.1 同行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
3.3.2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
3.3.3 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
3.3.4 潜在的新进入者的威胁 |
3.3.5 替代产品的威胁 |
第4章 S公司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4.1 S公司概况 |
4.1.1 S公司组织结构 |
4.1.2 S公司经营业绩 |
4.2 S公司的市场营销现状 |
4.2.1 S公司目前市场定位策略 |
4.2.2 6P组合下的产品策略 |
4.2.3 6P组合下的价格策略 |
4.2.4 6P组合下的销售渠道策略 |
4.2.5 6P组合下的促销策略 |
4.2.6 6P组合下的政治权力策略 |
4.2.7 6P组合下的公共关系策略 |
4.3 S公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4.3.1 市场定位不够准确 |
4.3.2 客户满意度有待提升 |
4.3.3 产品结构单一 |
4.3.4 定价机制不灵活 |
4.3.5 销售渠道及模式较传统 |
4.3.6 促销手段单一 |
4.3.7 品牌知名度下降 |
第5章 S公司市场定位与营销优化策略 |
5.1 市场定位策略 |
5.1.1 进行多变量细分市场 |
5.1.2 实行目标市场模式多元化 |
5.1.3 选用整体定位策略 |
5.2 产品策略 |
5.2.1 构建产品矩阵 |
5.2.2 加大新产品的开发 |
5.2.3 采用多样化的包装 |
5.3 定价策略 |
5.3.1 运用新产品定价策略 |
5.3.2 实施心理定价策略 |
5.3.3 实行差异化定价 |
5.4 销售渠道策略 |
5.4.1 采用市场覆盖策略 |
5.4.2 拓展网络营销渠道 |
5.4.3 发展B2C跨境电商营销 |
5.5 促销策略 |
5.5.1 制定广告策略 |
5.5.2 采取赊销的策略 |
5.5.3 积极参加国内外展览会 |
5.6 政治权力策略 |
5.6.1 借助一带一路政策发展市场 |
5.6.2 加强官方和商会的联系 |
5.7 公共关系策略 |
5.7.1 斋月期间扩大品牌影响力 |
5.7.2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
5.8 品牌策略 |
5.8.1 加快品牌战略的布局 |
5.8.2 产品PDCA循环执行 |
5.9 优化前后对比分析及其预期效果 |
5.9.1 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
5.9.2 优化后的预期效果 |
第6章 S公司营销策略优化的具体实施与保障措施 |
6.1 实施计划 |
6.1.1 实施目标与原则 |
6.1.2 实施程序与方法 |
6.2 保障措施 |
6.2.1 组织保障 |
6.2.2 人力保障 |
6.2.3 技术保障 |
6.2.4 资金保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索引 |
(6)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问题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核心概念概述 |
二、初中数学微课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一)初中数学微课的研究现状概述 |
(二)初中数学微课的研究内容概述 |
三、初中数学复习课的相关研究概述 |
(一)初中数学复习课的现状与问题 |
(二)复习类微课与一般微课的区别 |
第三章 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优化策略及应用案例 |
一、MPCK理论的相关概述 |
(一)MPCK的结构概述 |
(二)MPCK视角应用于复习类微课的可行性分析 |
二、复习类微课的设计框架 |
(一)教学设计:找点连线构面,深化知识结构 |
(二)技术设计:释疑促思启悟,激发情感体验 |
三、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策略 |
(一)基于MK视角的完善结构策略 |
(二)基于PK视角的组织呈现策略 |
(三)基于CK视角的主动行为策略 |
(四)基于TK视角的动态直观策略 |
第四章 初中数学复习类课优化策略的实证研究 |
一、实验方案设计 |
(一)实验假设 |
(二)实验对象 |
(三)实验变量 |
(四)实验方式 |
(五)实验材料 |
二、实验数据分析及结果 |
(一)前后测试卷及问卷的基本情况 |
(二)前测试卷的结果与分析 |
(三)后测试卷的结果与分析 |
(四)后测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五)一线教师访谈反思 |
第五章 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课例研究 |
一、MPCK视角下的教学设计分析 |
(一)MK视角:帮促完善结构,凸显知识联系 |
(二)PK视角:优化组织呈现,聚焦问题思考 |
(三)CK视角:鼓励主动行为,促进情感交流 |
(四)TK视角:呈现动态直观,助力难点突破 |
二、一次函数复习专题的微课实录与优化反思 |
(一)“回顾与整合”片段实录与分析 |
(二)“拓展与迁移”片段实录与分析 |
三、基于移动学习实践的教学效果分析 |
(一)网络评价回收 |
(二)教学效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 |
一、理论研究回顾 |
二、理论研究反思 |
三、实践研究回顾 |
四、实践研究反思 |
五、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7)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的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研究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作业 |
二、数学作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作业的已有研究成果 |
二、关于数学作业的已有研究成果 |
三、关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已有研究成果 |
四、已有研究成果的进一步分析 |
第三节 相关理论 |
一、认知负荷理论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二章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准备与实施 |
一、调查的准备 |
二、调查的实施 |
第二节 问卷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
一、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二、调查的结果与启示 |
第三章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原则 |
第一节 适宜性原则 |
第二节 多样性原则 |
第三节 梯度性原则 |
第四章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
第一节 预设作业负担,控制内在认知负荷 |
一、整合知识应用,合理确定作业数量 |
二、立足已有基础,恰当设置作业难度 |
第二节 丰富作业形式,降低外在认知负荷 |
一、多维设置基础性作业,促进知识体系建构 |
二、适时增设拓展性作业,促进能力体系优化 |
第三节 注重作业层次,提高相关认知负荷 |
一、基于熟悉情境,设计知识过关类作业 |
二、基于关联情境,设计能力提升类作业 |
三、基于综合情境,设计素养发展类作业 |
第五章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案例与实施效果分析 |
第一节 作业设计案例 |
第二节 案例实施效果分析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方案 |
三、实验设计 |
四、实验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附录1 高中教师关于数学作业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生关于数学作业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学生自我测评量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文连续手写识别中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文连续手写识别 |
1.2.1 中文连续手写识别的定义 |
1.2.2 中文连续手写识别的分类 |
1.2.3 中文连续手写识别的研究意义 |
1.3 中文手写识别的发展历史和研究概况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5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中文连续手写识别中若干问题综述 |
2.1 中文连续手写识别的数学模型 |
2.2 中文连续手写识别的主流解法 |
2.2.1 过切法 |
2.2.2 基于CTC的方法 |
2.2.3 基于Encoder-Decoder的方法 |
2.2.4 基于检测的方法 |
2.2.5 基于HMM的方法 |
2.3 手写识别自适应方法综述 |
2.3.1 传统有监督写字人自适应技术 |
2.3.2 深度有监督写字人自适应技术 |
2.3.3 传统无监督写字人自适应技术 |
2.3.4 深度无监督写字人自适应技术 |
2.4 卷积神经网络加速与压缩 |
2.4.1 低秩分解 |
2.4.2 参数裁剪 |
2.4.3 参数量化 |
2.4.4 基于蒸馏的网络加速与压缩 |
第3章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隐马尔可夫模型的中文连续手写识别 |
3.1 基于DNN-HMM的中文连续手写识别 |
3.2 基于DNN-HMM的训练-识别方案 |
3.2.1 特征提取 |
3.2.2 分类器设计 |
3.2.3 训练准则 |
3.2.4 语言模型 |
3.3 实验 |
3.3.1 实验设置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基于紧致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的中文连续手写识别 |
4.1 中文连续手写文字的固有特点 |
4.2 紧致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 |
4.3 实验 |
4.3.1 实验设置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5章 针对CNN的结构与知识蒸馏 |
5.1 结构与知识蒸馏算法总体流程 |
5.2 关键模块介绍 |
5.2.1 瓶颈特征 |
5.2.2 简约卷积 |
5.2.3 多损失的知识蒸馏 |
5.3 实验 |
5.3.1 实验设置 |
5.3.2 针对中文连续手写识别中的CNN加速与压缩 |
5.3.3 在MNIST中的实验 |
5.4 本章总结 |
第6章 总结 |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6.2 后续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初中数学抽象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 ——以函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数学核心素养 |
2.1.1 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 |
2.1.2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
2.2 数学抽象素养 |
2.2.1 数学抽象素养的涵义 |
2.2.2 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 |
2.3 相关学习与教学理论 |
2.3.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3 APOS理论 |
第三章 初中数学抽象素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教师的调查问卷及分析 |
3.1.1 问卷设计 |
3.1.2 调查对象确定 |
3.1.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1.4 数据整理方式 |
3.1.5 调查结果分析 |
3.2 学生的调查问卷及分析 |
3.2.1 问卷设计 |
3.2.2 调查对象确定 |
3.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2.4 数据整理方式 |
3.2.5 调查结果分析 |
3.3 调查结果 |
第四章 初中数学抽象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建构 |
4.1 宏观教学策略 |
4.2 新授课教学策略 |
4.2.1 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兴趣 |
4.2.2 .重视信息技术,融合课程 |
4.2.3 重视数学语言,加深理解 |
4.2.4 巧妙设计问题串,激活思维 |
4.3 习题课教学策略 |
4.3.1 精心设计练习,训练思维 |
4.3.2 合理运用变式,掌握本质 |
4.3.3 细化应用情境,触类旁通 |
4.3.4 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思维 |
4.4 复习课教学策略 |
4.4.1 问题驱动,巩固基础 |
4.4.2 构建知识体系,整体巩固 |
4.4.3 反思归纳,提高能力 |
4.4.4 学生主体,民主合作 |
第五章 初中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
5.1 《函数的概念》新授课 |
5.2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习题课教学 |
5.3 《一次函数》复习课教学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1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的问卷调查 |
附录2 对“数学抽象”认识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上海与加州初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以“一元一次方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方法 |
1.4.5 研究流程图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教材与数学课程标准研究现状 |
2.1.1 国内关于教材研究的现状 |
2.1.2 国外关于教材研究的现状 |
2.1.3 关于“数与代数”内容教材研究的现状 |
2.1.4 数学课程标准研究现状 |
2.2 相关概念 |
2.3 相关理论 |
第3章 上海与加州数学课程标准比较分析 |
3.1 课程标准结构比较 |
3.1.1 加州初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结构 |
3.1.2 上海初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结构 |
3.1.3 基本框架和内容的比较分析 |
3.2 课程基本理念的比较 |
3.3 课程目标的比较 |
3.4 “一元一次方程”课程内容的比较 |
第4章 上海与加州初中数学教材比较分析 |
4.1 “一元一次方程”内容广度的比较研究 |
4.1.1 教材编排结构比较 |
4.1.2 知识点所占比重比较 |
4.1.3 知识点差异比较 |
4.1.4 知识背景比较 |
4.2 “一元一次方程”内容深度的比较研究 |
4.2.1 知识呈现方式比较 |
4.2.2 知识目标水平比较 |
4.2.3 例习题综合难度比较 |
第5章 具体例习题比较分析 |
5.1 具体例题比较 |
5.2 具体习题比较 |
5.3 具体例习题比较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总结 |
6.1.1 课程标准研究总结 |
6.1.2 教材研究总结 |
6.2 建议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A 上海教材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内容 |
附录B 加州教材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政治教师如何求解“3+x(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问题式教学模式的高中数学问题设计研究 ——以数学必修一为例[D]. 闵毅.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中国和新加坡初中数学教科书“方程与不等式”内容中例习题设置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和DM版为例[D]. 李瑶.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3]SOLO理论下的高中文科生平面解析几何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 李淼.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2)
- [4]教学能力大赛对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各要素影响程度的探究[J]. 王威力,陈亚楠,马伶伶. 职业技术教育, 2020(18)
- [5]S服装外贸公司中东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任海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12)
- [6]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D]. 郝思齐.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7]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D]. 许珂.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8]中文连续手写识别中若干问题研究[D]. 汪子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初中数学抽象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 ——以函数为例[D]. 孙琳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10]上海与加州初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以“一元一次方程”为例[D]. 陈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