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尔沁沙地丘间地生态经济圈建设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王恩利,于相洋,张日升[1](2013)在《沙地生态系统研究与实践的核心科学问题》文中认为文章分析国内现有沙地生态系统文献资料得知,在人为因素的过度干扰下,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四大沙地生态系统存在着系统生物量下降、系统结构单一、与外界物质和能量交换失调等3个共性问题。因此,沙地生态系统研究的核心工作应围绕沙地水量平衡、抗旱高产植物筛选和优化沙地建设模式等3个方面开展。
郭雪波[2](2010)在《草原殇——郭雪波生态散文两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尔沁,草原在哪里一每年,当人类要"征服"的大自然狂卷千万吨黄沙,袭击京津地区,遮蔽大半个中国,以致刮落到日本及东南亚诸国时,我便想起我的老家科尔沁沙地。它,便是这一场场沙尘暴的祸源之一,全国四大沙地中排行老大,老百姓称它为"八百里瀚海"。
晓兰,延军平[3](2009)在《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研究》文中提出综述了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科尔沁沙地的实际情况,并提出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领域。
包军,姚源,贾文龙,龚维[4](2008)在《三北工程科尔沁沙地土地沙化治理成效显着》文中认为科尔沁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首,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后,科尔沁沙地一直被列为三北工程建设的重点治理区域。通过近30年的持续治理,科尔沁沙地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实现了总体逆转。
张勇[5](2008)在《近20年科尔沁沙地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文中认为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主要类型,它作为极其重要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正困扰着当今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植被盖度是影响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因子,是植物群落覆盖地表程度的一个综合量化指标,易于观测,并与土壤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关系密切。科尔沁沙地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属季风气候边缘区,具有典型的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很长时间以来,也是我国发生发展的典型区。但自20世纪末沙地出现了土地沙漠化的整体逆转,成为了我国从沙地中的环境改善之例。鉴于此,本文以沙地的典型区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在对当前植被盖度测算方法的分析与研究的前提上,基于土地覆盖分类运用亚像元模型中的低密度模型对科尔沁左翼后旗1989年、2000年和2007年三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拟找出近20年来沙地土地沙漠化的趋势及其特征,进而分析沙漠化逆转的最根本原因,从而为今后沙地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通过研究发现:1.应用亚像元模型对科左后旗的植被覆盖度进行监测,经验证平均精度达到76%,实践证明该方法适用于科左后旗植被覆盖信息的提取。该方法可为沙区大范围植被覆盖度估算提供一种有效途径,基本能够满足生态及气候模型研究的需要;2.科左后旗2007年植被覆盖度等级的空间分布格局是:高植被覆盖主要分布在科左后旗东部的沿辽平原农业区和位于旗西南的大青沟自然保护区,中植被覆盖在科左后旗植被覆盖类型中占相当大的优势,分布比较广泛,几乎遍布全旗,低植被覆盖主要分布在中西北部沙丘沙地牧林区,无植被覆盖比较少,在全旗有零星分布,分布的主要位置是在位于西北部沙丘沙地牧林区的一些流动沙丘和湖泊等区域。从面积来说,2007年科左后旗的中植被覆盖占绝对优势,其所占的比例为72%,高植被覆盖19%,低植被覆盖8%,无植被覆盖所占的比例为1%;3.科左后旗的植被覆盖变化是复杂多样的,各个类型之间在不断的相互转化。1989—2007年近20年期间,有高植被覆盖和中植被覆盖两个类型的面积发生了波动,高植被覆盖从1989年的721km2减少到2000年的644km2,但是在2000—2007年期间,面积增长幅度比较大,增长到了2140km2;中植被覆盖正好相反,先由6455km2增加到9126km2后减小到了8277km2。高植被覆盖类型先减后增,中植被覆盖类型先增后减。其它各植被覆盖类型面积的变化都呈持续性减少变化。在空间分布上,植被覆盖强烈提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科左后旗的中西北部沙丘沙地牧林区和南部浅丘甸农林牧区,轻度提高分布比较广泛,几乎遍布全区域,轻度降低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沿辽平原农业区,强烈降低的区域比较少,只有零星分布;4.1989年到2000年再到2007年,科左后旗植被覆盖等级的空间景观格局变化特点是:无植被覆盖和低植被覆盖的优势度在持续降低,而高植被覆盖在持续增大,中植被覆盖则先是明显增加,然后是略微减少,植被覆盖等级的多样性指数的计算结果,反映科左后旗植被覆盖处于变化发展阶段;全旗整体表现为先规整后破碎的特点,全区的斑块数先减少后增加,由1989年的256252块减到2000年的173860块又增到2007年的196908块。两时间段虽变化趋势不一致,但从各植被覆盖类型的面积变化情况反映出该区的生态环境是在逐步好转;5.通过对1989到2000年,以及2000年到2007年两个区间的植被覆盖变化情况分析,可以看出科左后旗植被覆盖的变化是受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共同作用决定的,但发挥主导作用的是人文因子。科左后旗生态环境建设仍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张文军[6](2008)在《科尔沁沙地活沙障植被及土壤恢复效应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在治理和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工植被,也培育了大量的沙区生物质资源。近年来,人工植被出现了大面积退化和死亡的现象,直接影响着人工植被效益的持续发挥。因此,加强人工植被的管理与利用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研究以目前在科尔沁沙地广泛应用的活沙障治理流动沙丘形成的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植被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其植被和土壤的恢复效应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旨在全面掌握其动态规律和恢复效应,为活沙障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以及制定科学的活沙障植被管理与利用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得出如下结论:(1)在流动沙丘上建植黄柳(Salix gordejevi)+羊柴(Hedysarum fruticosum)的网格(4×4m)式植物活沙障,能够收到良好的植被恢复效果。形成的沙障群落3a时间植被盖度就可达到24.7%,沙丘处于半固定状态;4a~7a的植被盖度可达到40%~70%,沙丘处于固定状态;3a~7a群落的植物种达到6~10种,生物量(鲜重)达到221.6~531.1kg/m2;5a~7a群落的地表凋落物盖度达到了26%~49%,现存生物量达到了105.9~340.9g/m2。(2)沙障群落在发育初期(4a前),物种单调,结构简单,由建植沙障时人工引入群落的黄柳和羊柴垂直混交构成了群落的网格式水平结构,障间植物分布极少。随着群落的演替,在4a~5a群落中由于羊柴更新苗的出现和草本植物的入侵,障间小群落迅速发育,群落具有多种层片和多层垂直结构,并由网格状水平结构向沙障网格与“障间小群落”交互均衡分布的水平结构演变,植被得到了全面的恢复。黄柳和羊柴在群落中始终发挥着主导的作用,障间小群落的发育形成,导致群落结构质的变化。灌木层片、半灌木层片和“半灌木更新层片”(主要物种)位于沙障群落中不同的水平空间上,其盖度和生物量在水平空间上重叠较少,任何一方的波动对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及其功能和效益的发挥都具有重要的影响。(3)4a~5a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变化剧烈,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立枯生物量,半灌木层片(羊柴)的盖度和生物量也大幅下降,群落开始进入衰退阶段。表明群落一方面向着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复杂化的方向演替,另一方面群落处于不稳定的发育阶段。(4)沙障群落土壤种子库也得到了初步的恢复,3a~7a群落的土壤种子库物种数量为3~6种,以禾本科和菊科的一、二年生植物为主;种子密度为33~694粒/m2,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相似性,7a群落土壤种子库的物种数和种子密度的水平低于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土壤种子库的水平。(5)沙障群落根系生物量迅速恢复,3a~7a群落根系生物量达到49.31~230.88g/m2;根系生物量结构中,细根比普遍较高,为0.5394~0.8145,反映出根系生长比较旺盛,土壤的环境条件相对适宜;细根比的垂直分布总体上呈浅层化的趋势,有利于对沙区有限降水资源的利用。不同层片植物根系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空间不同,并具有良好的互补性,有利于土壤养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持群落的稳定性。(6)随着沙障群落的发育演替,土壤理化性状也得到了逐步的改善,表现为土壤表层(0~5cm)物理性黏粒含量的增加,0~50cm土层容重增加,总孔隙度降低,非毛管孔隙度升高,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增加等。(7)随着沙障群落的进展演替,土壤向着旱化的方向发展。调查期间对照的土壤含水率为3.19%,3a~7a群落含水率逐渐下降,至7a群落下降为1.9%,下降了40.44%。(8)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建植活沙障时在物种选择上要注重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生长稳定的物种,并将其配置在沿沙丘等高线(垂直主风方向)上。在建植黄柳+羊柴网格式活沙障时,应当将黄柳布设在沿沙丘等高线(垂直主风方向)上。(9)按照群落结构变化和生态恢复机制制定科学的人工群落经营管理措施,对于维持群落的稳定性及其效益的持续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平春[7](2007)在《科尔沁沙地典型区生态安全研究 ——以科左后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安全是当前地学、资源学与环境科学,以及生态学的前沿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我国目前的自然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危机,自然资源枯竭、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速,生态安全问题己经被提升为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部,自然环境具有典型的过渡性和脆弱性。同时,科尔沁沙地是目前我国沙漠化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之一,是京津塘地区主要的沙源地之一,沙地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和长期稳定直接影响着首都圈在内的东北和华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科尔沁沙地生态安全评价不仅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也有很强的实践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的科左后旗为例,以科左后旗近20年的沙漠化过程为研究背景,在充分认识研究区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应用遥感、GIS与GPS相结合、地理野外考察与实地测试方法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其他统计数据与文献资料,根据PSR概念框架模型和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制定了充分反映研究区生态环境状态的科尔沁沙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对科左后旗生态安全现状及其近20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1)科尔沁沙地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沙漠化严重、土壤肥力低下、植被覆盖率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灾害多发等;(2)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社会、经济、生态现实情况,创建适合于我国北方沙地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共包括8个指标,各指标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降水量、草地覆盖率、沙漠化面积比、有机质、全氮、速效磷、森林覆盖率、速效钾;(3)通过科左后旗2006年生态安全现状评价发现,恶化级面积为1385.66Km2、风险级面积为1738.88 Km2、敏感级面积为3812.21 Km2、较安全及面积达2320.86 Km2、安全级面积2286.74 Km2,在空间分布上,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从旗西北向东南逐渐好转,恶化级集中分布在科左后旗西北部和北部,风险级分布在旗中北部,敏感级分布在旗中部,而较安全、安全级主要分布在旗西南和南部地区;(4)研究区近20年的生态安全状况变化分析表明,20年间研究区生态安全变化具有“大部地区状况稳定、局部好转”的趋势,好转面积达总面积的48.51%;(5)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主要措施有:加强立法和执法维护生态安全、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提高全民生态安全意识、增加资金投入确保生态安全维护、坚决执行国家环境政策、建立健全维护生态安全的监督管理体制等。
柴永江,郭世芳,包晓英,亢彦清,陈乌力吉[8](2006)在《科尔沁沙地几种林业生态治理模式》文中研究表明
沈培平,岳耀杰,王静爱,吕红峰,易湘生[9](2006)在《基于生态安全条件的沙区土地结构优化与高效利用——以科尔沁沙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沙区治理的根本在于农业资源,尤其是土地如何合理、高效的利用,其中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大面积搞生态,小面积搞生产”是优化的基本原则,根据“优化生态—生产范式”,建立了科尔沁沙地奈曼旗八仙筒镇的“坨甸”土地利用模式。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对位于科尔沁沙地的八仙筒镇土地利用进行生态安全评估和优化。评估表明,优化结果可以达到生态—生产效益并重的目标。
张炜,杨金恒,岳太青[10](2006)在《科尔沁沙地治理问题及对策》文中提出科尔沁沙地治理一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科尔沁沙地初步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历史性逆转。目前,科尔沁沙地治理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打好这场攻坚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巩固建设成果,继续推进以扩大林草植被为核心的沙地综合治理,构建和谐、稳定、高效的沙地生态系统。
二、科尔沁沙地丘间地生态经济圈建设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尔沁沙地丘间地生态经济圈建设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沙地生态系统研究与实践的核心科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沙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及问题 |
1.1 原生植物系统被破坏,生物量下降 |
1.2 农牧比重大,系统结构单一 |
1.3 人类对沙地的索取大于供给,沙地与外界物质和能量交换失调 |
2 沙地生态系统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 |
2.1 沙地水量平衡 |
2.2 抗旱高产植物的筛选 |
2.3 优化沙地建设模式研究 |
3 结论与讨论 |
(2)草原殇——郭雪波生态散文两篇(论文提纲范文)
科尔沁, 草原在哪里 |
一 |
二 |
请放过呼伦湖 |
(3)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基础研究 |
1.1 风沙物理与风沙工程研究 |
1.2 沙漠形成演化研究 |
1.3 沙漠形成中气候变化研究 |
2 荒漠化动态监测与评价研究 |
3 荒漠化景观生态学研究 |
4 荒漠化植被生态学研究 |
5 荒漠化地区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6 荒漠化整治模式与技术研究 |
7 小结 |
(5)近20年科尔沁沙地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综述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过程 |
2.1 研究资料 |
2.2 数据预处理 |
2.3 模型及方法 |
2.3.1 植被指数 |
2.3.2 像元线性分解模型 |
2.3.3 模型选择 |
2.4 精度验证 |
2.4.1 实地考察路线 |
2.4.2 实测数据 |
2.4.3 精度验证 |
3 研究区概况 |
3.1 科尔沁沙地概况 |
3.2 科左后旗自然环境特征 |
3.2.1 地形地貌 |
3.2.2 气候 |
3.2.3 水文 |
3.2.4 土壤 |
3.2.5 植被 |
3.3 科左后旗社会经济概况 |
4 科左后旗近20 年植被覆盖变化 |
4.1 科左后旗2007 年植被覆盖现状 |
4.2 近20 年科左后旗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
4.2.1 科左后旗1989-2000 年植被覆盖变化 |
4.2.2 科左后旗2000-2007 年植被覆盖变化 |
4.2.3 科左后旗1989-2007 年植被覆盖变化 |
4.2.4 科左后旗近20 年植被覆盖动态变化 |
4.3 科左后旗植被覆盖格局及其变化分析 |
4.3.1 景观斑块类型的划分标准 |
4.3.2 景观格局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
4.3.3 科左后旗植被覆盖格局与变化分析 |
5 科左后旗植被覆盖变化原因分析 |
5.1 自然因子 |
5.1.1 沙地基质不稳定对植被的影响 |
5.1.2 干旱与沙地植被发育 |
5.1.3 自然灾害 |
5.2 社会经济因子 |
5.2.1 人口增加 |
5.2.2 过度开垦 |
5.2.3 过度放牧 |
5.2.4 过度樵采 |
5.2.5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
5.2.6 城市化建设 |
5.2.7 政策因素 |
6 科左后旗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
6.1 对策 |
6.1.1 林业生态建设 |
6.1.2 牧业生态建设 |
6.1.3 农业生态建设 |
6.2 措施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不足与改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科尔沁沙地活沙障植被及土壤恢复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国内外防沙治沙简史回顾 |
3 防沙治沙研究综述 |
3.1 防沙治沙基本概念 |
3.2 防沙治沙基本理论 |
3.2.1 风沙运动理论 |
3.2.2 恢复生态学理论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防沙治沙基本技术 |
3.3.1 流沙固定技术 |
3.3.2 沙地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技术 |
3.3.3 沙地人工植被的重建技术 |
3.4 防沙治沙基本模式 |
3.5 植物活沙障技术及其相关研究 |
3.5.1 植物活沙障技术 |
3.5.2 相关研究 |
4 研究区域概况 |
4.1 自然特征概况 |
4.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4.1.2 地貌特征 |
4.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
4.1.4 水资源特征 |
4.1.5 土壤特征 |
4.1.6 植被特征 |
4.2 土地沙漠化概况 |
4.2.1 土地沙漠化动态 |
4.2.2 土地沙漠化影响因素 |
4.2.3 土地沙漠化防治概况 |
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5.1 研究内容 |
5.2 技术路线 |
5.3 研究方法 |
5.3.1 样地选取 |
5.3.2 植被学调查与取样 |
5.3.3 土壤取样与理化性状分析 |
5.3.4 土壤种子库取样与分析 |
5.3.5 根系取样与分析 |
5.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 植被恢复效应研究 |
6.1 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 |
6.1.1 群落植物种组成及其变化 |
6.1.2 群落物种的科属组成及其变化 |
6.1.3 群落物种的生活型组成及其变化 |
6.1.4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 |
6.1.5 小结 |
6.2 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
6.2.1 群落的物种结构及其变化 |
6.2.2 群落的垂直结构及其变化 |
6.2.3 群落的层片结构及其变化 |
6.2.4 群落地表凋落物及其动态变化 |
6.2.5 群落的水平结构及其变化 |
6.2.6 小结 |
6.3 群落土壤种子库及其动态变化 |
6.3.1 土壤种子库的植物种类组成与变化 |
6.3.2 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及其变化 |
6.3.3 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 |
6.3.4 小结 |
6.4 群落根系及其动态变化 |
6.4.1 根系生物量结构与动态 |
6.4.2 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动态 |
6.4.3 小结 |
7 土壤恢复效应研究 |
7.1 土壤物理性状变化 |
7.1.1 土壤机械组成及其变化 |
7.1.2 土壤容重、孔隙度及持水率动态变化 |
7.1.3 土壤含水量及其动态变化 |
7.2 土壤化学特性变化 |
7.2.1 土壤速效氮含量与变化 |
7.2.2 土壤速效磷含量与变化 |
7.2.3 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变化 |
7.2.4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变化 |
7.2.5 土壤pH值及其动态变化 |
7.3 小结 |
8 结论、讨论与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植被恢复效应研究结果 |
8.1.2 土壤恢复效应研究结果 |
8.2 讨论 |
8.3 建议 |
8.4 本研究特色之处 |
9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科尔沁沙地典型区生态安全研究 ——以科左后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生态安全和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1.2.1 生态安全 |
1.2.2 生态安全评价 |
1.2.3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特征 |
2.1.1 气候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系 |
2.1.4 植被 |
2.1.5 土壤 |
2.2 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
3 科尔沁沙地生态安全评价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1 评价指标设置和选择的原则 |
3.1.2 科左后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2 科尔沁沙地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确定 |
3.2.1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来源 |
3.2.2 评价标准值的选取原则 |
3.2.3 科左后旗生态安全等级的划分和评价标准 |
3.3 科尔沁沙地生态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和数据标准化 |
3.4 数据量化处理 |
3.4.1 权重的确定 |
3.4.2 各地块安全值的计算 |
3.4.3 生态安全等级判别标准的划分 |
4 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及差异分析 |
4.1 1984 年生态安全状况分析 |
4.1.1 恶化级 |
4.1.2 风险级 |
4.1.3 敏感级 |
4.1.4 较安全级 |
4.1.5 安全级 |
4.2 2006 年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
4.2.1 恶化级 |
4.2.2 风险级 |
4.2.3 敏感级 |
4.2.4 较安全级 |
4.2.5 安全 |
4.3 科左后旗近20 年生态安全动态分析 |
4.3.1 生态安全等级的转变 |
4.3.2 生态安全空间分布变 |
4.3.3 生态安全变化特征 |
5 科尔沁沙地生态安全维护对策 |
5.1 加强立法和执法维护生态安全 |
5.2 以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来支撑生态安全的维护 |
5.3 提高全民生态安全意识 |
5.4 从增加资金投入方面确保生态安全的维护 |
5.5 坚决执行国家环境政策维护生态安全 |
5.6 建立维护生态安全的监督管理体制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科尔沁沙地几种林业生态治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两行一带”林草复合经营模式 |
1.1 模式概述 |
1.2 主要技术内容: |
1.2.1“两行一带”灌、草结合造林模式 |
1.2.2“两行一带”乔、草结合造林模式 |
1.3 成效分析 |
2 生态经济圈模式 |
2.1 模式概述 |
2.2 主要技术内容 |
2.3 成效分析 |
3 植物再生沙障治沙模式 |
3.1 模式概述 |
3.2 主要技术内容 |
3.2.1 立地条件选择 |
3.2.2 树种选择 |
3.2.3 沙障规格 |
3.2.4 埋设时间 |
3.2.5埋设方法 |
3.3 适宜立地条件 |
3.4 成效分析 |
4 近自然林建设模式 |
4.1 模式概述 |
4.2 主要技术内容 |
4.3 适宜立地条件 |
4.4 成效评价 |
5 网带式草牧场防护林建设模式 |
5.1 模式概述 |
5.2 主要技术内容 |
5.2.1 树种选择乔木树种: |
5.2.2 林带走向和林网规格 |
5.2.3 林带宽度 |
5.2.4整地造林 |
5.3 适宜立地条件 |
5.4 成效评价 |
四、科尔沁沙地丘间地生态经济圈建设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沙地生态系统研究与实践的核心科学问题[J]. 王恩利,于相洋,张日升. 防护林科技, 2013(06)
- [2]草原殇——郭雪波生态散文两篇[J]. 郭雪波. 中国民族, 2010(01)
- [3]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研究[J]. 晓兰,延军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5)
- [4]三北工程科尔沁沙地土地沙化治理成效显着[A]. 包军,姚源,贾文龙,龚维. 中国首届沙产业高峰论坛文集, 2008
- [5]近20年科尔沁沙地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D]. 张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12)
- [6]科尔沁沙地活沙障植被及土壤恢复效应的研究[D]. 张文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6)
- [7]科尔沁沙地典型区生态安全研究 ——以科左后旗为例[D]. 平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03)
- [8]科尔沁沙地几种林业生态治理模式[J]. 柴永江,郭世芳,包晓英,亢彦清,陈乌力吉.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6(11)
- [9]基于生态安全条件的沙区土地结构优化与高效利用——以科尔沁沙地为例[J]. 沈培平,岳耀杰,王静爱,吕红峰,易湘生. 干旱区研究, 2006(03)
- [10]科尔沁沙地治理问题及对策[J]. 张炜,杨金恒,岳太青. 林业经济, 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