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王家卫看后现代影视艺术规则(论文文献综述)
王若怡[1](2019)在《浅析戏仿、拼贴在后现代儿童影视创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戏仿、拼贴是后现代文化体系中重要的表现方式,戏仿,是利用文本问的相似性而对原有经典文本进行滑稽、戏谑性的模仿;拼贴是将各种元素糅杂在一起,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互文性”是当代极为重要的文学理论,常用作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相互关系,在后现代的艺术作品创作中往往呈现着互文性的特点。近年来在电影市场也创作做了大量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儿童作品,比如《最后一个小红帽》、《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等。在儿童电影剧本《第七个梦》的创作中,也使用了大量对经典儿童作品的戏仿和拼贴的后现代主义创作方法,这种创作方法给作品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时空体验和人物形象,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颠覆和重构了源文本的人物角色,使人物角色具有喜剧效果和独立精神。
石玉[2](2013)在《中国后现代主义影视的摄影语言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晚期后工业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种文化思潮的后现代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后现代具有无深度、无中心、反权威,强调不守旧思想与范式的束缚,不断创新等诸多特点。而影视被认为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本质具有的娱乐性、复制性以及再现性与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相应,因而影视与后现代主义关系密切。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直观反映在影视艺术中。后现代影视经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和擅变里,自身的文化身份已经逐步确立。作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造型艺术,后现代主义影视的摄影语言是摄影者在照相机帮助下,对照相技术和技巧灵活运用,根据摄影艺术的审美规范与自身特点,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现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视觉艺术形态。改革开放以来,影视领域发展形势良好,同样中国影视摄影的研究也具有好的态势,尽管我国在影视摄影领域的自已的理论不是很多,但靠努力谦虚的向先进的国家学习进而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新的语言和方法在近些年也被不断地创作出来。因而,有必要从后现代视角,分析中国当代后现代主义影视的摄影语言。本文以后现代为视角,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综合分析法,对影视摄影语言展开分析。先从后现代主要的产生、中国摄影语言发展的现在入手分析;接着阐述后现代主义影视对中国摄影语言的影响;然后,以宁浩的《疯狂的石头》为案例,从后现代视角分析其摄影语言的特点;进而对后现代影视摄影语言存在的不足进行讨论,并针对其问题,给出解决策略。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在文章的第一部分绪论里,对本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与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对后现代主义与影视摄影语言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作为文化思潮的后现代主义,对影视语言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视语言形成了自己的特征。第三部分对中外后现代主义影视发展对摄影语言的影响进行分析,摄影语言的改变不仅表现再现传统的冲击,同时摄影语言展现多种观看的可能性,从静态摄影到动态摄影、从宏观摄影到微观摄影、从实像的拍摄到虚像拍摄等,从而打破一直统治焦点透视或全景式的凝视的摄影方式。第四部分从后现代影视摄影语言的实际缴,对宁浩《疯狂的石头》进行剖析,主要包括,后现代摄影语言的立体结构,后现代摄影语言的碎片化,后现代摄影语言的蒙太奇剪辑技巧,后现代摄影语言对二元价值观念的解构。第五部分分析后现代影视摄影语言存在的不足与解决策略。由于摄影本身的不确定性与后现代主义矛盾对摄影语言的影响,摄影语言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同时缺乏风格化的摄影语言。为此,要增强摄影语言的真实性并行发展潮流和传统,加大摄影语言的创新力度,寻找更多的创意传播媒介。
桓秀芳[3](2013)在《先锋性与大众化 ——论1990年以来中国内地后现代影视剧的两种气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现代无论是被看作一种历史范畴、一种社会范畴,或者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和论述策略,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它所引起的言说和论争是纷繁复杂的。后现代难以获得理论上的共识,所以人们转向研究某种能够体现后现代特征的、有广泛性和持续性的载体。影视剧正是这样的一种载体,作为一种活跃的艺术样式,它总是能够敏感地捕捉到同时代的新事物、新现象,并形象地反映出来。后现代使得影视文本、具体创作手法和影视观念,以及影视文化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从后现代理论梳理、后现代影视作品的两种气质的分析、后现代影视剧的精神内核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对后现代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对后现代的特点加以阐述,并介绍了后现代影视剧的历史沿革。第二章分别对后现代影片中体现出来的先锋性和大众化特质加以分析,其中,先锋性讲述又分为主体的失落、时代的错位和历史的陌生化三种内在的思维方式,大众化分为穿越类、戏仿性和游戏化三种外在的表述方式。第三章对后现代影视剧所指称的文化内核加以分析,在先锋性的质疑和大众化的消解之后,是中国后现代影视剧的现实性回归。本文将焦点放置于1990年以来具有典型后现代特质的电影电视剧加以考察,并发现它们主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面貌,一种是先锋性气质,另一种是大众化气质,继而发现,在后现代主义文化孕育出色彩纷呈的影视艺术的同时,后现代影视艺术又回过头来加剧着中国当代文化中反叛、琐碎、平面、娱乐的走向。
王文捷[4](2011)在《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 ——世纪之交“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流行文本研究》文中提出政治色彩浓厚的“典型性”意义的影像文化,一度营造了中国社会“主旋律”影像文化的既成背景。不过在时代变迁中,这种“主旋律”影像艺术也逐步呈现出一些局限性与保守性。而世纪之交“非典型性”影像,则通过对不确定性、平俗化、争议性、奇幻性、另类性、游戏化、新媒体化、多元化等新兴文化症候的综合表征,形成了相异于“主旋律”意义与特色的流行影像文本。一、作为中国当代图像社会一种突出的表征形式,“无厘头”电影在文化理论上可以得到合理性阐释。在后现代观念不断渗透的状态下,“无厘头”电影非连续、非逻辑影像实践可以得到理解。基于视觉图像文化功能的认识,“无厘头”影像同样提供着一种特殊性的知性建构。这种零散性碎片化影像的文化意义,可以通过一些对应性与任意性的感知方式来阐释。周星驰等人的“无厘头”电影承续着香港喜剧文化传统,营构了一种反叛性的后现代游戏娱乐影像。无论是在主题、题材、人物与情节方面,“无厘头”电影都融合了平民世俗人性与夸张喜剧符号的意义。而更为突出的是其中人物的语言特色,即“无厘头”电影创造了一种思维跳跃、逻辑含混的幽默“大话”形式。“无厘头”电影通过更新的相对性认知方式,对人生世相的理解也体现出种种相对主义的精神症候。就其映现生活现实的方式而言,其碎片化影像符码消解了“真实”与“虚构”的差异,它通过影像蒙太奇中某些生活痕迹的延伸,含蓄性地指涉到现实事相的相关意义。而这种文化符号结构,也对历史幻像进行了浅明故意的暴露和显现,其古代文化“残片”亦言说了历史理性力量的虚无。“无厘头”言说彰显了历史话语的游戏特色。在媒介时代强大的传播力量推动下,“无厘头”文化在影视剧领域不断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对其它媒介文化影像与话语产生了广泛影响。90年代后无论在港台还是内地,不少喜剧电影、电视情景剧目都吸纳了“无厘头”的情节建构与搞笑拼贴形式。而港台、内地的电视综艺、曲艺节目,也承续或呼应了“无厘头”文化的言说意识与娱乐精神。当网络媒介新兴之后,网络写作中也形成了“无厘头”式“世说新语”潮流。充满个性的网民在自在想象与多元文化开拓之中,同样以碎片性文字对社会文化进行另类观照。这种网络文字符码以其游戏精神,同样对社会文化作出解构甚至是粗俗的戏说。其“无厘头”痴语妄言风格,使网络写作成为颇具生命力的一种特殊表达时尚。二、当下影视历史剧不但出现了繁盛的娱乐化制作态势,而其所呈现的历史情景也是题材丰富而铺张眩目。不过这种历史剧模式采用了淡化“历史真实”的表达方式,相关剧情的虚拟架构中,也忽视或模糊了一些既有的历史“通识”规范。这导致当下影视历史剧完整文化知性的缺失,并呈现出一种更新的虚拟文化幻象与景观画卷。影视历史剧创作在本质上说是一种虚构性的历史再阐释,无论“正说”还是“戏说”的历史影像文本,都是某些具有整合与调适意义的当代文化“切片”。历史剧的这种主观性虚构的更新书写,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书写中也是一种常见的传统。故而,当下影视历史剧这种“戏说”与虚构的创作本质,是可以在大众娱乐审美的游戏意义上得到确立的。作为一种影像“符号”建构的“拟像”环境,影视历史剧也是一种契合受众心理的消费文化存在。而其基于映照当代一些社会问题的历史影像符号系统,正在对当下社会大众各种社会困惑与期求作出幻像性抚慰。其通俗化的趣味性与情感性叙事,也基本上守持着非西方化的民族传统审美意识与习惯。大部分帝王将相题材的影视历史剧,多烘托出一种缺失现代观照的传统政治文化意识,家国同构、君主民本、权力本位等传统政治文化得以映射,其浓厚封建意识的张扬则常常惹人非议。这些传统政治文化中非现代性的意识因素,需要人们进一步作出批判性考量。三、作为一种真人参与的电视表演,“真人秀”节目在电视虚拟影像形式上强化了真实的意义。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里,不断创新、整合不同质态的“真人秀”影像节目,成为人们体验和探索新兴生活意趣与奇观的重要舞台。而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也同样在学习西方同类影像的过程中得到大致同步的发展,这些节目在融合中国国情与文化因素后产生了一些本土化特色。当下中国本土“真人秀”的创制实践异常繁复,各种娱乐至死的综艺“真人秀”、竞争至赢的比赛“真人秀”与体验至奇的生活“真人秀”影像,为当下中国社会大众提供了较为突出而丰厚的娱乐新体验。从文化意义上观照,这些节目作为一种真实复现社会文化景观的“镜象”,生动地表征着当下中国大众社会的平民梦想、英雄情结、草根民主、现实竞争、本真人性等各种人文想象与情态。国内“真人秀”从根本的形式建构上看,明显存在对国外节目的模仿与国内节目相互复制的现象。这种后现代消费文化影像的复制方式,自有其后工业时代机械复制艺术的特殊性意义,也包含着一种通过复制模仿而创新的另类推动因素。不过,真正“中国原创”的“真人秀”节目的稀缺,也引发了节目创制在复制问题上的文化焦虑与观念碰撞。中国电视节目追求收视率的问题逐步显现,其背后蕴含的商业经济利益成为驱动“真人秀”更新的力量。而收视率观念发散的这种张力,则促使“真人秀”必然迎合受众的欣赏旨趣与情感兴味。而此种收视语境下一些被批评的“真人秀”节目探索,显示了主流价值观念与娱乐文化真实的复杂关系。四、新兴互联网及其多媒体视频技术的发展,促发了大众“去影视化”的影像观赏模式,大量“草根”影像制作与交流方式得以出现。网络戏仿文字、诗歌、流行语营构了影像“恶搞”的背景与要素,网络大众获得一种崭新的调侃与游戏文化空间。在对影像形式的解构性探索中,种种戏谑式重新编配的搞怪视频大量充斥于网络。胡戈及其所制视频,是引发网络“恶搞”视频风尚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他创作的网络视频,在引领网络大众进行搞笑娱乐的同时,也对当下现实与文化事象作出了讽喻式批评。“恶搞”视频的风靡,意味着对合法化“正搞”方式的思考。这种“正搞”方式同样包含某些局限性,一些正统影像中的固化虚假形态也应得到反思。网络“恶搞”视频属于青年亚文化的新异潮流,渗透出对主流精英文化敏锐的叛逆性思考。不过这种亚文化中种种粗鄙化形态和方式,也明显对社会典范文化产生颠覆性的效果。故而,网络“恶搞”亚文化的最大价值,在于一种推陈出新文化意识的显现,一种青年自我调适式独立话语的表达。在“恶搞”文化的大众狂欢传播状态下,娱乐文化呈现出遵从道德底线还是追求自由理念的争端。这种争端的持续导致了对“恶搞”文化的管理困境。而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将其纳入法律规范,同时社会各方还要加强文化宽容与开明沟通。还值得强调的是,“非典型性”影像文本抛弃了部分正统影像的旨趣,强化了种种反叛性的游戏性与娱乐性色彩。虽然作为“异化”的文化符号,也具有一些社会亚文化的消极影响并不时引发种种争议,然而社会文化愈加开明宽容与新兴氛围渐趋自由多元,都为“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文本创造提供了空间与路径,我们也应以不断更新的文化观念与姿态对其进行感知、审视与清理。流行文本在当下媒介时代表征着社会文化的丰富内容,其形式与意义亦在各种媒介互动的变迁时尚中,关联着社会文化认知与大众消费娱情意识的更替。世纪之交大众文本特别是“非典型性”的纸媒、影视、网络文本,正在多元复合化地建构着大众文化实践的新理念与新气象。而对当下泛审美化流行媒介文本意识趋向的这种探索,有利于文化观念与主体知性的积极开拓及健康发展。
杨曙[5](2010)在《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语片”是指以内地、香港、台湾为主,并包括其他区域制作的的中文电影,这些中文电影以华人民众生活为题材,并体现中华民族审美精神。本文因论题所限,仅讨论构成华语片主体的内地、香港、台湾电影,其他区域华语电影不予讨论。“华语片”概念的提出,是“中国电影”本身词面概念为适应变幻多姿的经济、政治和学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所做的全新调整与自我定义。它使得电影人、观众和相关研究人员能在一个非常前瞻和广阔的视域中,来充分认识两岸三地华语电影当前的特点、发展态势及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并充分把握经济与政治全球化背景下华语电影的总体发展态势。有利于强化人们对两岸三地间电影文化的沟通和认识,把握“一个中国”前提下所伴随多元化体制的确切含义和真实前景,并探索其前途。长期以来,华语电影研究侧重于资料的梳理和时间的描述,真正深入研讨美学规律的还并不多。本文是一次试图将电影的比较研究方法和原则应用到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研究中的理论探讨。本文在方法论上,采用的是电影的比较研究中的三地地缘横向研究的方法,文化分析为主,文本分析为辅,文化分析与文本分析内外研究结合,进行广泛联系与逻辑推演的研究,重点探讨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在地缘中所出现的美学差异,并在深入比较中力图阐发它们整体共同或各自独特的美学意义。通过多种批评方法综合比较华语片在当代审美文化思潮下的文化状态异同,对华语片近二十年的时代背景、身份文化、人文视角、娱乐立场、审美类型、哲学理念进行全面跟踪式透视比较,分析华语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文化状态与美学价值问题,以及一系列值得思考的电影现象,从原因揭示中发现艺术规律,从理论探究上归纳其创作意义,为华语片的振兴寻找艺术演进的规律,以期为当下和未来华语片的振兴提供理论支点与艺术坐标。第一章,时代背景比较。近二十年内地、香港、台湾的时代背景上具有共同点,又具有差异之处。三地共同面临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全球化带来深刻和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转型,作为媒介发达地区的美国通过媒介霸权把意识形态强加于不发达地区,三地华语电影接受全球化挑战时,与异质文化开展了对话,发掘自身的文化品格,在与好莱坞的对话与交流互动中实现“双赢”。三地面临的时代背景又相互有异:内地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逐渐进行市场化改革,到如今电影业出现了良好生机;香港依托良好的商业化传统,消费文化在香港本土生活的各个层面展现出来,香港华语电影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蓬勃的发展;台湾华语电影的市场化改革失败,政府意图促使电影发展的辅导金政策反过来制约了电影的发展。第二章,身份文化比较。“身份”是人对于自我主体性、自身情感与外部世界协调确认的表征。身份焦虑则是人类精神层面的主体性失落的体验,三地电影在强调人类精神与物质、灵与肉层面主体性的统一时,所显露出来的身份在共性上是失落和无奈的,这是一种失根的身份困惑。而这些焦虑似乎又是存在着某些差异的,内地主要是在追寻独立人格的民族寓言中体现出焦虑,香港是在“九七大限”中产生对自身身份的焦虑,台湾则更多在统独之争与殖民经验中出现焦虑。三地电影人意识到现代焦虑对人的自然存在和理性存在的桎梏,对身份的追寻在三地一定意义上起到了拯救中国人自由与自觉活动的作用。内地在历史书写中追寻着身份,香港在九七前后的殖民身份模糊中与对中华文化的回归中寻找到身份,台湾在后现代新族群的文化解构中寻找身份。华语电影的民族性是华语电影身份中最值得审视的问题,也是华语电影身份的核心问题。当三地华语电影面对充满异质文化的全球化渗透时,民族性仍旧是其身份的核心。体现身份的三地电影要一步步走向世界,其所仰仗的成功秘诀既不是政治的,也不是艺术的,而是民族的。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内地电影在身份表现上则很大程度对文革的内地身份经验以彻底否定,第五代关注个人的生命和价值,他们创造的个人常常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个人”,是在历史中的个人,他们的影片常常是对历史和身份的一般思考。台湾电影探索民族性时,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对本土意识的肯定,对自我历史经验的肯定,他们着力从旧的经验和心理状态当中脱身,努力塑造新的身份经验。和内地对传统身份的彻底否定与台湾对传统身份的彻底肯定不同,香港的民族性更多体现了对传统身份和西化的兼容并包的态度。第三章,人文视角比较。人文关注是电影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同时脱产于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三地电影,不论何朝何代,对人的关注始终是文化关注的重要主题。三地边缘人本身处在一个四处飘零的状态当中,这种环境是一种异质的现实生存的夹缝,从时间与空间,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来看,被现代性所抛弃的边缘人物很难准确对自己进行定位,均体现出身份上的不确定性。“第六代”电影以非直接透露意识形态的纪实风格,提出在边缘人生中棘手的生存处境问题,边缘是很多第六代电影中重复出现、被导演们同构选择的一大母题。香港在政治和经济处于边缘位置,在这种边缘城市基础之上,具有历史负重感的香港导演则突出了香港的边缘化叙述,把目光注视着一个特殊的群体——边缘人。和香港较为接近,经济与政治的边缘化极容易引起台湾新族群心态的边缘化,边缘心态隐约地成为台湾电影中的后现代审美意识。三地人文导演们的风格虽然各异,但他们都关注平民。普通人生是他们表现的主体内容和塑造的主要对象,他们钟情于展现大众的思想和情感。受主流意识形态、市场认同与后现代反宏大叙事潮流的影响,内地第六代皈依日常生活,张扬小型叙事。香港新浪潮电影导演关注社会变动中各色人等的生存状况,“九七”之后,香港电影中的平民关怀意识进一步加强,港人在“前后九七时代”内心的感悟与惆怅更为细致。台湾新电影的平民关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宏大叙事,因此在上世纪80、90年代三地电影中,台湾新电影很好地保持了思想性和电影美学的并重。三地影像中的异化民众呈现出自我迷失的状态,这是一种自我被遮蔽的非我状态,同时呈现自我失去控制、失去一种受理性或自觉意识支配的真实性。内地不少电影以娱乐、梦为本位来宣泄异化的情感,使之更接近人之为人的原初本性。香港自被殖民至回归以后,一直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区域,但是在导演看来,异化充斥着城市的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社会关系的隔膜十分明显。台湾新族群电影丧失了人的主体性,突出自我怀疑,强调主体丧失,反对一切中心,包括反对一切权力中心、权威中心和自我中心。第四章,娱乐立场比较。娱乐是电影的共性,电影要力争与观众的心理吻合,满足观众娱乐的期待视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内地由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过渡,电影逐渐走上了商业化进程,票房成为衡量一部影片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电影是作为一种日常娱乐方式出现的,以电影为代表的文化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属物,游走于地方性(本土性)与全球性(跨国性)之间。台湾电影早期琼瑶片和武侠片的势头一过,娱乐电影工业一下子衰败了,新电影潮流及以后的不少台湾电影依然是带有没有商业意味的艺术片,不得观众的娱乐要求,近几年台湾电影商业重建并出现转机。文化研究强调种族、文化、阶级等问题之做法无非是“场域”内的争斗,而香港商业艺术电影则可抛射出其改变本身以艺术电影面貌出现的艺术电影作为“文艺场域”一部分的内在能动。作为文艺场域的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也存在着明显的强弱之分,尽管艺术电影的含金量在某种程度上高于娱乐商业电影,但其失去大众注定了娱乐商业电影的在整个艺术电影文化资本中的强势。和内地、台湾相比,香港艺术传统不是非常强大,前港英政府长久的“不干涉”政策使得香港文化差异显着,带有强烈包容性的香港电影,作为文化资本在“文艺场域”内的能动性显得格外显着。在三地电影中,香港的娱乐本位观念要比内地和台湾强得多,而内地和台湾的“文以载道”和“教化”观念要比香港强,造成三地娱乐本位观念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局政治与文艺的结合紧密度。近多年,内地和台湾的政治对各自文艺的干扰呈现弱化趋势,尤其内地经过改革开放,文艺政策逐渐放开,三地的交流日渐频繁,要真正实现三地电影的娱乐化共同繁荣,合拍片是一条非常好的出路。合拍片面对的观众是三地,因此在文化、政策、档期等方面的沟通显得格外重要,从长远来看,三地电影应该互补互利,积极探索出一条长期发展的双赢道路,需要一种放眼达观的远大目光,这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历史性变迁的过程,三地合拍一体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不同意识形态之间日益增强的合作,三地电影要力争多元化、人类性和类型拓展的演变。第五章,审美类型比较。类型电影是电影工业追逐票房的产物,而通过程式化特点追逐票房又是观众心理认同的产物。华语类型电影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消费化倾向明显,容易形成批量化生产,内涵与风格、观念与叙事不停和观众的期待视野吻合,激发他们的集体无意识。近二十年,华语类型电影在消费主义的背景下发生着自觉的转变,通过类型转型或新建来提高票房,这是目前三地的特殊电影文化处境。不管是面向国际市场还是单面向华语市场,类型电影转型或新建是消费文化不断升温或者发展的结果,华语类型片的趋势就是要顾及大众的趣味、观念和宣泄情趣的需要。电影的市场化伴随着国际开放,华语类型电影的转型既满足了海内外观众的需要而挽救了票房,又投射了民众消费欲望。拍出来的电影如果要想被全球观众看,以此狂收票房,那么在内容上就必须符合全球大众的心理期待和审美角度。三地各有本身发展成熟的类型电影,内地的战争电影和香港的怀旧电影、香港的情色电影和内地、台湾的女性电影、台湾的乡土电影和内地的农村电影类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处,又存在一定的不同。三地华语电影不仅类型与类型之间存在着比较,就是相同类型,三地都出现不同的面目特色。作为香港和内地喜剧电影的代表,周星驰和冯小刚的喜剧电影就存在着很大的异同,台湾和内地的成长电影存在着异同,香港和内地的黑社会电影也存在着异同。比较三地的类型,有助于三地在未来的华语电影探索上取长补短,资源互补,共创高峰,更好地发挥艺术精神和商业图谋。第六章,哲学理念比较。观众欣赏电影时候,电影有没有一定的哲学内涵是很关键的,因为观众总是有自己的期待视野,人们借助电影的叙事元素来咀嚼着其中的哲理内蕴,优秀的华语电影总要符合中国人的哲学理念。中华传统哲学的理念也渗透到近二十年的华语电影中,三地的华语电影都受儒道佛哲学理念的影响,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内地对传统哲学抱着批判与继承并存的态度,香港则是中西哲学交融下来显示其特有的城市影像,台湾则依靠其良好的国学传统完美地在电影中表现了传统哲学。近二十年,三地华语电影除保持中国传统的民族的儒佛道传统外,还出现了强大的现代哲学思潮。不管是内地、香港还是台湾,不少导演在表现存在主义时候充满了愤怒与悲痛交织的复杂感受,意欲抨击人的精神生存状况但又无能为力的虚无心情。同时,人们为了生存,只能去适应这个环境,其中蕴含着荒诞精神的哲学就被挖掘出来,解构也是华语电影文化领域的一种哲学思维。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使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处于一个精神开放的时代,呈现出极其宽容的社会生存空间,现代哲学给予的理论空间是开放和自由的,第六代在这个时代唱起主角。香港来源于良好的商业环境,在电影中充分应用互文性技巧,互文性是香港类型电影发达的重要密码,互文是后现代文本中能指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嬉戏,是原始文本意义播撒于新的文本中,利润的追求促使香港反复使用互文性,同时超越旧的审美范式,使自身电影除了在量的方面增加,质的方面也得到突破。台湾民众因对当地政府无能不满,在电影上流露的情绪是心灵萎缩的表达,它带有很强的非理性的消解作用,新族群电影中所体现的情绪大多是悲观和迷茫的,而这种后现代的体验又将写实手法嵌入,进行沉闷枯燥地表现。结语,展望未来三地华语片在世界电影中的发展。在全球化的双刃剑下,好莱坞对诸多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上进行资本垄断、在社会和文化上进行“西化”的渗透,移植西方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习俗,从而弱化和瓦解当地居民的民族意识。面临好莱坞,日、韩、泰、印度和伊朗电影进行改革并崛起,形成各自的营销方式。他国的国际市场经验对华语电影的制片是有着很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的,对于华语电影本身融入全球化,抵抗好莱坞有着很大的帮助。三地华语电影可以采取共同的发展策略:挖掘民族符号,构造全球式普遍情感;注重审美现代性的反思,关注全人类主题;建设良好的国际营销策略。具体到三地各自情况上面,由于三地1949年以后又有不同的政治环境和电影实践历程,所以三地在未来的发展又有自身独特的策略。对于内地来说,内地在当前电影市场化改革良好的趋势下,最需要做的是继续深化一系列体制性的变革和创新,近二十年电影市场化改革的成功,说明电影产业若要发展,必然依据市场,市场的实质是优胜劣汰,作为竞争力核心的电影产品必须承受这个经验。香港电影需要做的即是大力提高影片质量,必须坚决反对重量不重质和粗制滥造的生产状况,电影界要大力培养优秀制片人,大幅度提高电影的剧本创作,让国际电影界重新来重视香港电影,促使港片夺回原先的东南亚市场并开拓新的海外市场。台湾需要改革辅导金制度,电影政策必须以市场价值为标准,单依靠辅导金养着艺术片很难让台湾电影在未来收回票房,作为产品的电影概念必须被很准确定位。
高琳[6](2004)在《从王家卫看后现代影视艺术规则》文中提出在各种艺术门类中,电影似乎是惟一可以考证到诞生日期的"艺术"门类。1895年12月28日,一些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徒的观众在巴黎黑暗的影院观看《火车进站》,银幕上的火车开过来时,观众已仓忙逃走……从此电影触摸心灵,再现历史,满足幻想,成就神奇,也成就了譬如爱森斯坦、黑泽明、库布里克、王家卫这样的大师。
二、从王家卫看后现代影视艺术规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王家卫看后现代影视艺术规则(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戏仿、拼贴在后现代儿童影视创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一章 儿童影视的后现代发展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对儿童影视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二章 戏仿、拼贴在后现代儿童影视中的颠覆和重构 |
第一节 戏仿、拼贴在当下的发展 |
第二节 反经典母题人物形象的精神解构与重建 |
第三节 跨时空、跨题材的故事内容的拼贴重构 |
第三章 戏仿、拼贴下的《第七个梦》的后现代创作 |
第一节 《第七个梦》的互文性创作 |
第二节 颠覆重构的人物形象和超时空、超题材拼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七个梦》剧本 |
致谢 |
(2)中国后现代主义影视的摄影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综合分析法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与影视摄影语言的相关理论 |
2.1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 |
2.1.1 作为文化思潮的后现代主义 |
2.1.2 “影视”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 |
2.1.3 后现代主义电影摄影语言 |
2.1.4 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美学彰显 |
2.2 中国摄影语言的发展 |
2.2.1 中国摄影语言的演化 |
2.2.2 中国摄影语言的特点 |
2.2.3 中国摄影语言的发展现状 |
第三章 中外后现代主义影视发展对摄影语言的影响 |
3.1 国外后现代主义影视发展对摄影语言的影响 |
3.1.1 国外后现代主义影视发展 |
3.1.2 国外后现代主义影视发展对摄影语言的影响 |
3.2 后现代主义影视对中国摄影语言的影响 |
3.2.1 后现代主义影视在艺术形式上对中国摄影语言的影响 |
3.2.2 后现代主义影视在拍摄手法上对中国摄影的影响 |
3.2.3 后现代主义影视在情感表达上对中国摄影的影响 |
3.3 国外经典影视对中国影视的启示 |
3.3.1 在科技以及观念上的不断创新 |
3.3.2 坚持多元化发展的艺术形式 |
3.3.3 树立独特的品牌拓展市场 |
第四章 后现代影视摄影语言个案分析 |
4.1 《疯狂的石头》简介 |
4.2 分析《疯狂的石头》的摄影语言 |
4.2.1 后现代摄影语言的立体结构 |
4.2.2 后现代的摄影语言的碎片 |
4.2.3 后现代摄影蒙太奇语言的编辑技巧 |
4.2.4 后现代摄影语言的人物符号化与例证化 |
4.2.5 后现代摄影语言对二元价值观念的解构 |
第五章 后现代影视摄影语言存在的不足与解决策略 |
5.1 存在的不足 |
5.1.1 摄影语言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
5.1.2 摄影语言变得贫乏,风格缺少多样化 |
5.2 解决方法 |
5.2.1 增强摄影语言真实性 |
5.2.2 潮流与传统并驾齐驱 |
5.2.3 加快摄影语言的发展 |
5.2.4 寻求更丰富的创意传媒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3)先锋性与大众化 ——论1990年以来中国内地后现代影视剧的两种气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后现代与后现代影视剧 |
一、后现代的理论渊源 |
(一) 纷繁复杂的后现代概念 |
(二) 后现代概念的几种分类 |
(三) 后现代性的主要特点 |
(四) 中国后现代理论发展 |
二、中国后现代影视剧 |
(一) 后现代影视剧的历史沿革 |
(二) 后现代影视文化中的先锋与大众 |
第二章 1990年以来中国内地后现代影视剧的两种气质 |
一、先锋性气质 |
(一) 主体的失落 |
(二) 时代的错位 |
(三) 历史的陌生化 |
二、大众化气质 |
(一) 打破时空维度的穿越类 |
(二) 摒弃经典叙事的戏仿性 |
(三) 拆解深度意义的游戏化 |
第三章 后现代影视剧的精神内核 |
一、先锋性的质疑偏向 |
二、大众化的消解偏向 |
三、后现代影视剧的现实性 |
(一) 现实的粗鄙 |
(二) 现实的回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4)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 ——世纪之交“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流行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典型性"影像娱乐文化:中国当代"主旋律"既成背景 |
二、"非典型性"影像文本命名:多元复合的文化新异征象的表现 |
第一章 碎片化"无厘头"影像:现实与历史的特殊认知与审度 |
一、"无厘头"电影:作为后现代图像文化意义的理论探讨 |
(一) 图像作为文化表征:"无厘头"电影后现代方式更替的合理性 |
(二) 后现代的"图绘"转向:"无厘头"影像新型认知功能确立 |
(三) 零散性碎片化感知:"无厘头"影像的对应阐释与任意性意义探索 |
二、周星驰电影结构类型特征:"无厘头"后现代文化的反叛性面貌 |
(一) 承续喜剧传统的反叛性探索:"无厘头"类型电影的后现代特色 |
(二) 主题、题材、人物与情节:平民世俗人性与夸张喜剧符号的融合 |
(三) 语言方式:思维跳跃和逻辑含混的特殊幽默"大话" |
三、更新的相对性认知方式:现实与历史的碎片化与踪迹化表征 |
(一)"无厘头"影像方式的更新:相对主义认知意识的渗透 |
(二) "无厘头"影像的符码:生活现实的碎片化表征 |
(三) "无厘头"影像碎片:历史文化的解构性痕迹 |
四、"大话影像"与"世说新语"普泛:"无厘头""大话"的强大影响 |
(一) 影视曲艺中的"大话"意识:"无厘头"影像文化的普泛 |
(二) 网络新媒介中的"无厘头"写作碎片:哲理性的另类妄言异语 |
第二章 虚幻的历史剧:历史文化的娱乐性"戏说" |
一、影视历史剧的繁盛状态:"历史真实"的缺失与断裂 |
(一) 影视历史剧的繁盛:眩目铺张的影像景观 |
(二) 淡化"历史真实"后的虚构:对历史通识与禁忌的忽视 |
(三) 历史文化知性的缺失:更新的虚拟文化幻象与景观画卷 |
二、历史叙事的虚构特性:"戏说"历史剧的合理化意义 |
(一) 主观化的历史再"阐释":影视历史剧的"正说"与"戏说" |
(二) 传统文化中历史的更新阐释:影视历史剧虚构性书写成为常态 |
(三) 影视历史剧本质、功能与要求:娱乐审美游戏与现代人文意识 |
三、历史影像的消费性符号:社会迷幻心理与民族审美意识的融汇 |
(一) 影视"符号"的"拟像"环境:契合受众心理的历史剧消费 |
(二) 历史的影像"符号"系统:对社会大众困惑与期求的抚慰 |
(三) 通俗化"趣味"与"情感"叙事:对民族传统审美习惯的守持 |
四、皇国史观与大国强者形象:历史剧中的传统政治亚文化批判 |
(一) 皇国史观下的历史剧:传统政治文化意识的烘托 |
(二) 矛盾性的传统政治亚文化:权谋政治文化与大国强者意识 |
第三章 复制的"真人秀":大众社会奇异景观的镜象 |
一、真人参与的"秀"场:从西方到中国的电视游戏表演浪潮的崛起 |
(一) 电视"真人秀"形式:在影像虚拟中植入和强化真实元素 |
(二) 国外主要的"真人秀":探索生活新兴意趣与奇观的"舞台" |
(三) 中国电视"真人秀"的发展:形态的引进与本土化元素融合 |
二、本土"真人秀"的表达镜像:中国社会文化景观的复现 |
(一) "真人秀"节目的繁复:影像实践中的中国大众娱乐新体验 |
(二) 电视"真人秀"的文化观照:社会景观的镜象化复现 |
三、"真人秀"的复制与模仿力量:对"中国原创"问题的焦虑 |
(一) 国内"真人秀"模仿方式:后现代影像复制的创新力量 |
(二) "真人秀""本土原创"焦虑:复制方式引发的文化碰撞 |
四、"真人秀"收视率的追逐:商业市场利益驱动下的复杂意义 |
(一) "真人秀"收视率的驱动力量:商业经济与情感顺应 |
(二) 主流观念与文化真实:"真人秀"收视效应中的复杂性 |
第四章 网络"恶搞"视频:新媒体里的戏谑亚文化讽喻 |
一、从网络语言"恶搞"到影像"恶搞":"恶搞"文化的众生世态 |
(一) 互联网新媒介促发"去影视化":"草根"性网络视频出现 |
(二) 戏仿文字、诗歌与流行语文"恶搞":网络大众的调侃与游戏 |
(三) 网络影像的"恶搞":戏谑式的重新编配与搞怪 |
二、胡戈与网络"恶搞"视频:对主流"正搞"文化的思索 |
(一) 胡戈的"恶搞"视频试制:对现实文化的娱乐性讽喻 |
(二) 网络"恶搞"视频娱乐:对虚伪"正搞"文化的厌弃 |
三、网络"恶搞"视频兴盛:青年亚文化内容与形态的颠覆性表现 |
(一) 亚文化中的青年新异潮流:网络"恶搞"影像文化张力的激发 |
(二) "恶搞"亚文化泛滥:对正统典范文化的"粗鄙化"颠覆 |
(三) 网络"恶搞"的亚文化价值:追新逐奇中的自由精神诉求 |
四、狂欢状态下的"恶搞"文化争端:网络"恶搞"面临的管制困境 |
(一) "恶搞"视频传播的本相:大众娱乐文化的狂欢 |
(二) "恶搞"文化争端:遵从文化道德底线还是追求自由创作理念 |
(三) 文化宽容与开明沟通:法律法规框架下的管理 |
余论 "非典型性"影像的反叛色彩:审视文化更新的一种路径 |
一、影像"娱情"游戏功能的强化:对"非典型性"文本影响的忧虑 |
二、开明与自由的文化更新路径:"非典型性"影像创造的机制 |
作为结论媒介时代的流行文本:社会文化意识的更新 |
一、流行文本的媒介化传播:关联社会文化意识的更替 |
二、流行文本的丰富媒介形态:重构当下文化意识的多维情势 |
三、探索流行媒介文本中的意识:拓新多元文化观念与知性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华语片”概念界定 |
二、文化研究与电影美学的结合 |
三、近二十年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研究述评与研究目标 |
四、关于电影的比较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代背景比较 |
第一节 三地共同面临全球化时代 |
一、解析全球化与其相关的经济政治转型 |
二、电影传媒全球化之下的意识形态霸权 |
三、媒介霸权的悖论——华语电影转轨平台中的对话 |
第二节 三地时代背景的差异 |
一、内地——体制改革背景中的市场化 |
二、消费蓬勃背景中的狂潮化 |
三、台湾——产业徘徊背景中的边缘化 |
第二章 身份文化比较 |
第一节 焦虑 |
一、关于身份焦虑 |
二、三地华语片中共同的身份焦虑 |
三、三地华语片中身份焦虑的差异 |
第二节 追寻 |
一、关于身份追寻 |
二、三地华语片共同进行身份追寻 |
三、三地华语片中身份追寻的差异 |
第三节 民族性 |
一、电影民族性概念界定 |
二、三地电影共同的身份民族性 |
三、三地电影身份民族性差异 |
四、华语电影民族性与东方主义 |
第三章 人文视角比较 |
第一节 边缘人士 |
一、边缘人概念界定 |
二、三地华语片共同关注边缘人 |
三、三地华语片关注边缘人的差异 |
第二节 平民世界 |
一、平民概念界定 |
二、三地华语片共同关注平民 |
三、三地华语片关注平民世界的差异 |
第三节 异化民众 |
一、异化民众概念界定 |
二、三地华语片共同关注异化民众 |
三、三地华语片关注异化民众的差异 |
第四章 娱乐立场比较 |
第一节 背景探索 |
一、娱乐是电影的共性 |
二、近二十年华语片娱乐性的成功实践 |
三、三地华语片娱乐产生的背景差异 |
第二节 娱乐的“文艺场域” |
一、香港是三地娱乐商业电影的坚守人 |
二、文化资本与香港娱乐商业电影 |
三、娱乐商业电影在“文艺场域”内的能动 |
第三节 共同走向——合拍片 |
一、政治与文艺的离合 |
二、合拍片繁荣娱乐的成功实践 |
三、合拍片的问题和展望 |
第五章 审美类型比较 |
第一节 类型电影的概念 |
一、类型电影概念界定 |
二、华语类型电影的发展历程 |
三、华语类型电影与消费主义娱乐需求 |
第二节 三地不同类型电影比较 |
一、内地战争电影与香港怀旧电影比较 |
二、香港情色电影与内地、台湾女性电影比较 |
三、台湾乡土电影与内地农村电影比较 |
第三节 三地相同类型电影比较 |
一、周星驰、冯小刚喜剧电影的类型比较 |
二、台湾、内地成长电影的类型比较 |
三、香港、内地黑社会电影的类型比较 |
第六章 哲学理念比较 |
第一节 电影艺术中的哲学理念 |
一、电影美学与哲学理念 |
二、华语片的哲学理念与观众的审美接受 |
第二节 三地华语片传统哲学理念之比较 |
一、中华传统哲学概念界定 |
二、三地华语片传统哲学理念之共性 |
三、三地华语片传统哲学理念之差异 |
第三节 三地华语片现代哲学理念比较 |
一、现代哲学概念界定 |
二、三地华语片现代哲学理念之共性 |
三、三地华语片现代哲学理念之差异 |
结语 展望未来三地华语片在世界电影中的发展 |
一、近二十年华语电影所遭遇的国际语境 |
二、三地华语片的共同发展策略 |
三、三地华语片的发展策略差异 |
参考片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篇目 |
四、从王家卫看后现代影视艺术规则(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戏仿、拼贴在后现代儿童影视创作中的应用[D]. 王若怡.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2]中国后现代主义影视的摄影语言研究[D]. 石玉.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2)
- [3]先锋性与大众化 ——论1990年以来中国内地后现代影视剧的两种气质[D]. 桓秀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4]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 ——世纪之交“非典型性”游戏影像流行文本研究[D]. 王文捷. 武汉大学, 2011(07)
- [5]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比较[D]. 杨曙. 扬州大学, 2010(11)
- [6]从王家卫看后现代影视艺术规则[J]. 高琳. 东方艺术, 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