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于佳敏[1](2021)在《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代书目对前代书目体例既有传承,又有超越,推动了目录学的发展进程,不仅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文献学价值,更建构了丰富且完善的目录学理论构架模式与实践体式,多有开创之功,极大程度上丰富了目录学功用,为后世书目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范式,有嘉惠后学之功;宋代医学发展繁荣,主要体现为医官制度与医学教育高度发达、涉医群体丰富、医籍得到了大量刊刻与整理、医学专科发展精细化。本文择以医类子目为研究对象对宋代目录学思想与价值进行探析,不仅能以微观见宏观,更加深入地对宋代目录学学术价值进行探析。同时,通过书目医籍着录这一史学门径来透视宋代医学文化现象,为医学研究提供有效史料。本文主要从两个层面与维度切入研究:一方面,通过宋代诸家书目医籍着录体例、内容与范围等特点及较为成熟的解题内容来探究宋人的目录学思想、方法以及宋代书目医籍着录所体现的版本学、辨伪学、辑佚学等文献学价值。通过宋代书目医籍着录对《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与医书专门书目《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历代史志书目着录医籍汇考》《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等前、后代主要书目医籍着录体例与内容的承继与影响,评介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成就与不足。利用文献实证法,对宋代诸家书目医籍着录异同进行比勘与辨正,以期提高人们对宋代目录学编撰特点与不足的科学认知以及对书目医籍着录研究与利用的准确性与便利性。另一方面,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宋代书目医籍着录所反映的史料信息与文化渊源,追溯探究宋人大力进行医籍整理、着述与刊刻所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机制以及宋人重医的时代风貌等。兹将各章主要内容简介如下:第一章,宋代书目文献述略。本章从宏观视角切入,首先,对先宋时期书目体例及医籍着录与分类特点等进行考梳。先宋时期书目医籍着录存在类名有失稳定、医籍文本基本信息着录较为粗糙、重类序而轻解题、分类层级模糊等问题。厘清先宋目录学及其医籍体例特点及其发展过程,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宋代目录学及其医籍着录体例的沿革与发展。其次,对宋代书目着录体例、版本流传、分类编排、成就与不足等进行宏观概述。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作为宋代书目整体研究的一部分,两者具有共性特征,也各自具有其特殊性。故不能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将后者相关研究成果全部打包套用于前者研究,前者研究是后者研究的一个子集,亦不能完全反映宋代书目的整体特点,但不可割裂两者关系进行单独研究。故对宋代书目整体研究所具有的普遍性基本适用于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同时,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也可反映宋代书目着录的大体面貌。第二章,宋代书目医籍着录体例探析。本章从宋代诸家书目着录医籍文本内容切入,对宋代书目医籍着录内容与方法、类例特点、解题方法与模式等进行全面且细致地考述,探析其目录学成就与不足。第三章,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文献学价值。本章主要对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版本学价值、辨伪学价值、辑佚学价值进行探析。宋代书目着录医籍皆为宋及先宋珍贵史料,且着录体例完善,为后世书目着录、考订古籍提供了有效资料和良好范式。叙录体书目更能保障书籍着者及内容相关问题得到全面揭示。整体来看,宋代书目文献学价值丰赡,影响深远。第四章,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史料价值。本章以宋代叙录体书目着录面貌为主,兼采其他书目着录面貌,结合相关史书记载,对宋代书目着录所反映的宋代医学文化现象进行探析。宋代医学机构的相对完善、宋代官方高度重视医籍的整理与刊刻、宋代涉医群体丰富、宋代医学专科发展精细化、宋代医籍版本形式多样化等宋代医学丰富的文化现象在宋代书目医籍着录中皆有反映。第五章,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后世影响。本章主要对宋代书目着录体例、解题内容对后世书目的影响进行探析。宋代书目医籍着录数量宏富、体例多样、类例明晰、解题信实,具有丰厚的学术价值与目录学价值。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后世影响主要体现在书目着录体制及学术内容的传承与发展两方面。第六章,宋代书目医籍着录考辨。本章对宋代书目着录异同进行比勘与考辨,对其不足与讹误进行指摘。宋代书目着录医籍体式完善,体现在着录项丰富、着录模式相对规范,分类层次更加细致,解题内容详实等诸多方面。宋代书目所开创的书目着录体式、解题模式与内容、类例模式多为后世书目所参鉴。然宋代书目医籍着录形式与内容的不足与问题亦不可忽略。笔者对其讹误进行辨正,并对《经籍考》引据《郡斋读书志》版本问题进行专门考述,为“衢本说”提供依据,以期宋代诸家书目医籍着录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史学门径之功用,得到研究者更有效地利用。
毛和荣[2](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付鹏[3](2021)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文中提出自《史记》至《清史稿》以来的二十六部正史中,共有七部含艺文志或经籍志:《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这七部正史目录中均有医籍着录材料。在辑录和编码7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材料,形成“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的前提下,主要进行两大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一章至第七章分别以七部正史目录出现的历史顺序,分为七章。以七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为中心,重点探讨其编撰、体例和内容。编撰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的撰修史、一代内府藏书与编目史和正史目录的史料来源。体例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文本的撰写原则和法度、与相关目录的部类比较和编撰体例特点。内容方面其一是细类分析下引述文本和种卷计数研究,其二是相关问题论述作为细类分析的拓展与延伸,其三是据细类分析统计和绘制7幅各部正史目录细类种、卷分布图,以图表直观形象地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内容的内部结构。编撰、体例和内容的三个方面是立足于正史医籍目录文本本身的全面阐述,共同构成本文对于七部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二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通史研究与正史目录利弊评价。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之实,绘制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图,将正史医籍目录史分为两个阶段和三个时期,并分析提炼它们的内部分期和时期特征。首先分为汉至元阶段,以纪一代藏书为特征;明至今阶段,纪一代着述为特征。在此范畴下,又划分汉至隋、唐至元和明至今三个时期。其中汉至隋时期又可分为《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前33至前7间—56至106间])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特征是六略之一,医分为四。唐至元时期分《隋志》至二唐志时期(唐至五代[629-1060])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特征是子部医方,从方至科。明至今时期分《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和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至《清史艺文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特征是一代医着,类属森然。另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着录之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不同价值和发挥的多种功用,以及正史目录的缺陷。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阐述,以期更加客观地评价正史医籍目录。通过本文的史料汇编(“附录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和系统研究(正文),一是能够补充和纠正已有专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资料的缺憾(附录)。二是对正史目录中的医籍目录首次进行通史性地整理和研究,填补正史目录之医籍目录研究空缺(第一章至第七章)。三是提出不同于传统以朝代变迁分期的正史医籍目录史分期新观点,更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第八章)。四是运用数据图表,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与类系流变(第一章至第七章最后一节、第八章第四节)。五是分析正史医籍目录的利弊,提出“志书不同、价值迥异”的新认识(第九章)。本研究能较为清晰深刻地展现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的基本情况,揭示正史医籍目录史的一般规律,于医古文、中医文献、医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借鉴,乃至为今后开展史志、私家、官修目录医籍着录和古代医学专科目录打下研究基础。
谢双峥[4](2020)在《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文中提出四时养生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内容,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四时养生历史悠久,不仅有着丰富的经验方法,而且有着系统的思想理论,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近年来随着传统养生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关四时养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对四时养生的历史发展及其文献的系统研究,仍属阙如。有鉴于此,本课题从文献调查入手,充分运用目录学、文献学、历史学、诠释学等研究方法,对四时养生的历史与文献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四时养生的历史发展轨迹,总结各历史时期的思想理论特点,全面收集存世的四时养生文献,进行合理分类,并对文献载录的四时养生的内容方法作出简要归纳,以便为深入开展四时养生的文献与理论研究奠定一个初步基础。本论文即为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大体分为历史发展与文献研究两大部分,共十五章。具体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四时养生的内涵研究。在简要辨析四时概念的基础上,对四时养生作出了具体界说,认为四时养生就是根据春夏秋冬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结合人体自身的体质及脏腑气血特点,合理安排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生活劳作等行为活动,并采取积极的调摄养护手段和方法,以达到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乃至延年益寿的目的。第二章,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初始和奠基阶段。上古时期,中华先民就有了顺时养生的初始观念和早期经验积累。夏商周时期,通过天象观察和物候认识,以《尧典》、《夏小正》、《礼记·月令》为标志,表明对四时变化的规律有了较深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对四时养生均有理论阐述,尤以《吕氏春秋》“十二纪”为代表,初步奠定了四时养生的基础。第三章,秦汉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确立阶段。以《黄帝内经》为标志,构建起四时养生的理论框架,包括四时养生的思想基础、宗旨目的、原则纲要和内容大法。第四章,晋唐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丰富充实阶段。无论是医家、养生家,还是早期道教学者,均是在《内经》四时养生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方面的充实和完善。第五章,宋元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突破创新时期,提出了四气摄生、摄生月令、养生月览、四时养老、四时导引、四时饮食、四时宜忌、四时用药等一系列命题,四时养生有着专门化的逻辑发展趋向,并形成了专门的着作文献。第六章,明清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四时养生呈现全面繁荣兴盛的景象,表现为着作众多、月令扩充、方法类聚、程式精致、世俗流行,四时养生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七章至第十四章,为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研究。第七章为古代四时养生文献概述,在介绍古代四时养生文献一般情况的基础上,对古代四时养生文献进行了简明分类,包括月令养生、四季养生、逐月养生、节令养生、时辰养生、运气养生、养生宜忌共七大类。从第八章起,即按照七大类的每类一章,逐章对每类文献的一般情况进行概括性阐述,并对每类的重点文献进行了专门介绍。第十五章,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根据前述七类四时养生文献所载养生方法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精神调摄、脏腑调摄、起居调摄、饮食调摄、运动调摄、服食调摄、药物调摄、疾病预防、宜忌调摄等九个方面。每个方面均列举了代表性的方法或进行了概括性的说明。研究形成以下结论:一、四时养生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要素为:春夏秋冬四时有其阴阳变化的规律,有时会出现反常;人体各有特点,对四时变化的适应各有不同;四时养生的关键是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行为和采取必要的调护方法;四时养生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二、四时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肇始于先秦,确立于汉代,《黄帝内经》构建了四时养生的理论框架,晋唐时期有所充实完善,宋元时期获得创新性突破,明清时期更为繁荣兴盛。三、四时养生文献中众多,从载体上来说可分成单篇、散在或专着三类。按照内容,可分为月令养生、四季养生、逐月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宜忌养生、运气养生共七大类。四、四时养生的内容宏富,方法繁多,根据文献载录,可以分为精神调摄、脏腑调摄、起居调摄、饮食调摄、运动调摄、服食调摄、药物调摄、疾病预防、宜忌调摄九个方面。
傅荣贤,华建铭[5](2020)在《新中国70年(1949-2019)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古典文献学研究,总体上体现了持续性、全面性、交叉性、实践性等特点,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文献学基础理论的探讨、分支学科的构建与完善、研究方法及与相关学科关系的分析、文献学史与研究史的梳理、各类专题问题的研究等方面。学者们前后继踵的孜孜求索,有力地推动了古典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但70年的研究成果也存在领域开拓创新不够、理论研究有待严谨深入、分支学科研究用力不均、"问题意识"亟待加强等不足。
王羚翔[6](2020)在《现代中医药期刊《中医函授通讯》研究》文中认为《中医函授通讯》是以中医函授教育为主的期刊,于1982年1月创刊,双月刊,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辽宁中医学院函授部具体承办,共发行19年,至2000年12月结刊,2001年1月更名为《中医药学刊》,先后发行117期,主编杨连生。本文以《中医函授通讯》全部117期为研究对象,分杂志诞生背景、发展历程、编辑及撰稿人、版式和栏目及历史贡献六部分进行梳理研究。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医函授通讯》诞生的历史背景。辽宁中医学院于1960年建立了函授部,并举办了“中医业余函授班”,后来因“十年浩劫”,中医药事业遭受空前浩劫,导致中医人才的教育培养受到严重破坏基本中断,中医药人员大量减少。1980年以后,国家积极发展中医事业,大力培养中医人才。辽宁省的主要市、县开展了以一般业余教育、夜大与函授教育及职工大、中专教育为主的办学形式,以提高省内医疗人员素质。伴随人们学习中医药知识的迫切需求,《中医函授通讯》杂志应运而生。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医函授通讯》的发展历程。《中医函授通讯》于1982年1月创刊发行。此时的杂志呈现以中医函授教育内容为主的特点。1984年国家又确定了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及四川五省(市)作为中医自学考试试点,开展中医药自学考试,由此杂志的主要内容向中医专业自学考试辅导方面倾斜,侧重于自学考试各科目的辅导。1989年8月《中医函授通讯》获得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截至1990年上半年便已远销澳大利亚、日本和奥地利等国家。此时《中医函授通讯》的影响力骤然提高。至1990年底全国开展中医药专业自学考试的省份已经扩大到二十四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全国统一发行中医专业自学考试教材,此时中医专业自学考试已经基本替代中医函授班成为继本科教育之后最主要的中医人才培养及选拔途径。与此相伴,《中医函授通讯》发行长达19年,共出版117期,刊登文章总数5000余篇,共享国内外发行700余万册,平均每年发行达36.8余万册。它的发行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历史的贡献。2000年底,随着全国中医专业自学考试的逐步萎缩,《中医函授通讯》走完了19年的办刊之路。2001年更名为《中医药学刊》,又开始了新的征程。第三部分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医函授通讯》杂志的编辑、顾问及撰稿人(单位)。《中医函授通讯》主编是杨连生,责任编辑由郝明慧、崔扬红、王兰香、李向荣、柳时郁和祖敬一组成。顾问由方药中、沈仲圭、李玉奇、芦玉起、陈翼、孟宪民、胡炳文、茹古香、姜春华及董建华担任。撰稿单位以辽宁中医学院、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京中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山东中医学院及辽宁省中医研究院为主。主要的撰稿人有刘树新、刘荩文、郭振球、胡炳文、李兴宜、李德新、方药中、许家松、王绪前、宋建萍、薛凤奎及叶锦先等人。第四部分主要从封面、封二以及目录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形式风格研究介绍了《中医函授通讯》的版式。其封面的变化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布局风格不同。封二的内容在1984年之前为期刊目录,在1984年后变为主要刊登名家书法题字展示、《编者寄语》《卷首语》《新年致辞》、国内函授新闻、广告以及《讣告》等内容。目录在1982年为一页中分上下,竖版印刷,1983年以后便改为一页中分左右,横版印刷。1984年以前印于封二,之后印于扉页。于1997年开始,增加英文目录。第五部分从“函授教育”“中药园地”“考试辅导”“临床经验”“方药的临床应用”“研究生”与“辽宁名医”七大板块,对《中医函授通讯》的内容加以介绍,依次统计其文章数量并介绍其不同阶段的特点。“函授教育”主要为中医各学科教学的辅导文章。1982年称之为“函大辅导”,1983年更名为“辅导资料”,1984年由于中医专业自学考试试点工作的开展,变为以学科命名栏目,并刊登专题辅导资料,发表文章1800余篇。“中药园地”包含了“中药园地”及“中药研究”两个栏目,专门探讨药材的功用、药性、中药的炮制、中药术语、中药的来源及名称的考证以及药材的鉴别等内容,发表文章130余篇。“考试辅导”包括“考试园地”与“试题精编”两个栏目,其内容主要以中医各学科自学考试大纲为主,刊登各省自学考试试题与标准答案。“临床经验”包括“临床报道”“临床经验”“经验交流”“名医经验”“名医一绝”“临床治验”与“临床一得”等诸多栏目,发表文章720余篇。“方药的临床应用”包括“方药纵横”“古方今用”及“古方新用”三个栏目,共发表文章90余篇。“研究生”部分内容包括“研究生园地”与“博士生论坛”两个栏目。1997年设立,发表46篇文章。“辽宁名医”这一栏目,先后记载了庆云阁、张锡纯、高愈明、胡万魁、马二琴、沈文魁、孙允中等23位曾经在辽宁行医的着名医家的生平、学术思想及医术医德方面的事迹。第六部分总结并归纳了《中医函授通讯》对于当时东北以及全国的中医函授及中医专业自学考试的历史贡献。《中医函授通讯》以自学考试及函授内容为主,内容注重经典医籍的学习与运用,发行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影响范围广发行量大,全程参与了辽宁省内中医药函授及中医药专业自学考试的发展历程,使得各地成功的函授经验广泛地传播,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自学考试辅导资料的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矛盾,对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提升中医的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以“六个特点”和“两个缩影”归纳总结,并以《中医函授通讯》为例,讨论了如何提高中医药期刊质量,以及结合此次疫情及对比今昔中医药学子对经典医籍的重视程度阐述中医经典书籍的重要性。
向俊丞[7](2019)在《清代湖湘医者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湖湘医学源远流长,名医辈出。历代医者对民间医方有吸收,丰富了湖湘医学的内涵,为清代湖湘医学的繁盛奠定了基础。清代医者推崇仲景学说,张仲景被奉为湖湘医学的鼻祖。受经济发展水平、药材丰富程度、民俗信仰等因素的影响,清代湖湘医者数量远盛前代,史料可考者多达六百余人,其中长沙府人数最多,达二百多人,生员与“弃儒业医”者占有一定比例。从空间分布上看,以长沙、衡州、宝庆等府居多,巩固了长沙府医学中心地位;医学训练途径方面,自学、家学等途径出身者居多,推动了医者专业素养提升。医者来源多样是清代湖湘医学兴盛的又一体现,民间医者活跃于医疗市场,湖湘士人也涌入医者队伍。湖湘医者将传统中医典籍的理论与湖湘民间医方结合起来,推动了湖湘医学的理论创新。湖湘特殊的地域环境,湿热的气候导致疫病滋生,而疫情蔓延推动了医学理论的探讨与发展。同光时期,白喉盛行于湖湘地区。张绍修对郑梅涧的“养阴清肺”理论考辨,推动了白喉医理的创新,为白喉治疗做出贡献。医籍考据之风兴起,禁书政策的日渐松弛,咸同之后刻书中心的转移,湖湘医籍刻印事业日盛。时间分布上,湖湘医籍刊刻集中于同治以后;刊刻形式上,坊刻、私刻医籍刊刻数量多于官刻。《验方新编》广为刊刻,成为当时行医的重要参考书目。实践经历的多寡是衡量医技的重要尺度。安化医者黄德濂,结合为官期间的医学经验考察,撰成《温病条辨医方纂要》。湖湘世医家族在吸收民间医方的同时,对“士”身份保持认同。尽管尊阳郑氏族内不乏行医者,但从其家谱书写、社会活动看,尊阳郑氏成员有着对于进入士人群体的强烈渴望。郑氏族人试图在民间医疗的社会活动与“士”身份的建构之间寻求平衡,反映出清代湖湘民间医方对医学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湖湘医者遵循因地制宜的用药原则、吸收民俗医疗方法、参与地方事务等因素推动了清代湖湘医学的发展。较之江南医学,湖湘医学未能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湖湘医者以乡土情结为纽带,其医学理论多立足于民间医方,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此外,清代湖湘医者投身防疫灭灾、医籍刊刻,为民国时期湖湘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周雨城[8](2019)在《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才是生产的第一资源。对于以创意为特征的文化产业而言,人才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人才已成为深化文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同国际上文化产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在创新规模、效果、动力和资源供给特别是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方面,仍是短板。因此,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变革显得尤为迫切。一系列的国家政策推动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促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为“热门”乃至“显学”。文章阐述了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与转型趋势,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与问题检视,对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最后构建了政府、高校、企业联动耦合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全文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的现状如何”以及“如何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三个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文章从培养院校、院系归属、学位授予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工作室制、项目引导式和协议式,并对其进行了反思。随着文化新业态层出不穷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迫在眉睫,文章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供给侧改革、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向高端价值链跃升三方面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的动力源。其次,为了深入了解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文章从政策保障、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人才培训及激励等方面,运用问卷调查,并对高校学生和教师、文化企业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详细分析了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厘清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性因素、观念性障碍和产业发展水平限制三方面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了阐述。再次,文章从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政策保障及资金支持、校企合作等方面,对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和特征进行了梳理,得出了相应的启示。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从一开始就成为从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的相关学者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由于不同国家在教育政策、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在剖析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现状和困境、吸取国外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C-GUE”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模型,从政府、高校、企业等人才培养的主体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政府应在制度、观念、政策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高校应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内涵建设,企业(用人单位)应从激励、投资、培训、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成长机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一)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数量分析与质性分析并重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其涉及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制度体系、产学研合作等要素,只有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才能“摸清病痛,对症下药”。本文针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通过走访高校学生和教师、文化企业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深入了解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表达情况,为本文的对策研究奠定了基础。(二)构建了政府、高校、企业联动耦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政府、高校、企业虽然是三类不同性质的组织,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同维度的影响。通过高校、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主体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形成创新合力,促进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各要素发挥作用,提升自身效率,通过机制性互动资源共享进行价值创造。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创新打破人、财、物、信息、组织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更强调合作主体间的协作、共享及目标关系。文章通过构建政府、高校、企业联动耦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模型,分析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特征和保障措施,促使人才链与政策链、产业链的三链融合。(三)提出了基于多元主体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新路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更需要政府、企业、文化产业协会及不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以往的研究大多数基于单一视角,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公共治理视角,从政府、高校、企业等三大人才培养主体入手,分析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现状和困境,借鉴国外文化产业管理培养经验,采取现实视野与历史视野交叉分析,探索出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郭妍[9](2018)在《中医药期刊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药期刊是记录和保存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研究中医药期刊的总体发展史,既能够反映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某些特点,又能够揭示中医药学术交流的特征和趋势。鉴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医药期刊在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各种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并尝试探寻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搜集从1897年至2017年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共568种,考察期刊创刊数量,并按照中国近现代历史分期作为参照系,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即萌发期(1897年-1920年)、数量上的繁盛期(1921年-1937年6月)、低谷期(1937年7月-1949年9月)、恢复期(1949年10月-1959年)、曲折发展期(1960年-19 75年)、复兴期(1976年-1995年)、平稳发展期(1996年至今)。本研究从形式特征、类别分布特征、刊名特征、内容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特征。其中形式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生存状态、刊期情况、地域分布情况和文章合着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类别分布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的总体类别情况和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刊名特征从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和深刻寓意等方面进行论述,内容特征通过考察各个发展阶段的栏目设置情况予以呈现。在阐述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阐述了中医药期刊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中医药期刊在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促进中医药知识普及推广、保障文章质量和专题策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探寻中医药期刊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医药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
韩厚明[10](2018)在《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文中研究表明1983年底至1984年初,湖北江陵张家山M247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包含大量汉初法律文书,这是继睡虎地秦简之後法律简牍的又一重大发现。经过初步清理之後,这批竹简包括《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遣册》八种,共1200余枚竹简。《历谱》共18枚竹简,记录时代爲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至吕后二年(前186年)後九月,其中简二记录有“新降爲汉”四字,是汉王朝创立过程中的真实写照。《二年律令》共540枚竹简,是汉初吕后二年的律令摘抄,共有汉律27种、《津关令》1种,这是汉代成体系法律简牍的首次发现,弥补了汉代法律史研究资料不足的遗憾。《奏谳书》共228枚竹简,内容爲秦及汉高祖时期奏谳文书摘录,保留了奏谳文书的基本格式,对研究秦及汉初司法审判制度有重要意义。《脉书》共66枚竹简,以病候及阴阳十一脉经、脉法等爲主要内容,大部分见於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比後者保存更完好。《算数书》共190枚竹简,是实用算题合集,内容形式与传世数学文献《九章算术》类似,比後者时代早二百余年。《盖庐》共55枚竹简,以申胥(伍子胥)与盖庐(吴王阖闾)的对话爲文本形式,具有浓厚的兵阴阳色彩。《引书》共112枚竹简,是首次发现成篇的汉代导引术文献,可与马王堆《导引图》相参照。《遣册》共41枚竹简,爲随葬物品清单,其中记录有书一笥,正与出土竹简相合。值得一提的是,墓葬还出土鸠杖一枚,这说明墓主人年事已高。张家山M247号汉墓自发掘至今已有34年,全部竹简释文公布於2001年,迄今已有16年,因其竹简内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论文总计上千篇,着作数十部,相关研究纷繁复杂,因此有必要对以往研究历史进行综合梳理,同时结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竹简文本进行重新校勘,对疑难词汇进行辨析考证,这也是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所在。本论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有三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M247号汉墓的发掘情况,墓葬的形制及随葬物品,墓主身份,论述出土竹简的主要内容及其释文公布情况,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重点内容是对张家山汉简各部分的研究综述,以期把握既往学界的研究概况。第二章张家山汉简释文校注,这部分以《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与奏谳书》所刊布的释文爲底本,吸收学界对竹简文本的校勘成果,参照整理者原图版及红外綫图版,对张家山汉简释文进行再校勘,对重点难点词汇进行校注,以疏通文意。第三章相关问题研究,包括《二年律令》编联整理与研究、重点词汇研究梳理与考证,如“颇”、“毋害”、“出入罪人”、“完刑”、“行钱”、“以上、以下”。下编主要内容是字词集释和参考文献。字词集释首先列举字词条目,其次选取有代表性的辞例1-5条,最後以时间爲序摘录学者研究成果,对其中需要补充及辨析的词条以按语形式说明。最後是本论文的参考文献。
二、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创获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创获 |
第一章 宋代书目文献述略 |
第一节 先宋书目医籍着录体例 |
一、医籍着录概况 |
二、医籍体例详析 |
三、房中、神仙类文献着录比例逐减 |
第二节 宋代叙录体书目走向发展高潮 |
一、官修书目发凡起例——《崇文总目》 |
二、私家书目蔚然林立——《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 |
第三节 宋代其他类型书目多有新创 |
一、通史艺文志的草创——《通志·艺文略》 |
二、版本目录的先锋——《遂初堂书目》 |
三、辑录体书目的确立——《文献通考·经籍考》 |
四、当代史艺文志的出现——《宋史·艺文志》 |
第二章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体例探析 |
第一节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特点 |
一、着录内容丰赡 |
二、着录形式多样 |
第二节 宋代书目医籍解题特点 |
一、详实精审的叙录体 |
二、圆融整饬的辑录体 |
三、重类例轻解题的其他书目 |
第三节 宋代书目医籍类例特点 |
一、分类体系成熟 |
二、类目详晰 |
三、重视类名 |
四、分类形式多样 |
第四节 宋代叙录体书目医籍着录比较研究 |
一、医籍着录面貌比较 |
二、医籍解题内容比较 |
第三章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文献学价值 |
第一节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版本学价值 |
一、版本着录背景 |
二、版本着录实践 |
三、结语 |
第二节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辨伪学价值 |
一、辨伪背景 |
二、辨伪实践 |
三、结语 |
第三节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辑佚学价值 |
一、辑佚实践 |
二、辑佚价值 |
三、结语 |
第四章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史料价值 |
第一节 宋代医学机构日益完善的体现 |
一、校正医书局的成立 |
二、太医局的发展 |
第二节 宋代官修医籍大量整理的反映 |
一、对方书的编着 |
二、对本草的撰修 |
三、对经典的校补 |
第三节 宋代特殊群体涉医风尚的揭示 |
一、皇帝涉医 |
二、文士涉医 |
三、僧人涉医 |
第四节 宋代医学发展成就斐然的彰显 |
一、保存前代医学经典 |
二、对医学经典的传扬 |
三、医学各科成果丰富 |
四、医籍版本形式多样 |
结论 |
第五章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后世影响 |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对叙录体的承扬 |
一、着录模式 |
二、解题形式 |
三、解题内容 |
四、类目体系 |
第二节 医书专门书目对辑录体的吸收 |
一、辑录事项 |
二、辑录解题 |
三、类例模式 |
第三节 《通志·艺文略》类例模式的传承 |
一、《国史经籍志》的参鉴 |
二、《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的发扬 |
第六章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考辨 |
第一节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异误考辨 |
一、医籍着录不足举隅 |
二、医籍着录异同考校 |
第二节 《经籍考》引据《郡斋读书志》版本考辨 |
一、诸说献疑 |
二、版本校考 |
三、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文献 |
二、研究专着 |
三、期刊论文 |
四、学位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宋代书目着录医籍今存一览表 |
附录二:宋代书目着录医籍今佚一览表 |
附录三:宋代书目着录医籍存佚待考一览表 |
附录四:《经籍考》着录医籍与辑录源条目异同对照表 |
附录五:《宋史艺文志考证·误例》医书类考证一览表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2)“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缘起 |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2.1 研究对象 |
2.2 概念界定 |
2.2.1 荆楚文化 |
2.2.2 中医药文化 |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
2.2.4 “一带一路” |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4.1 研究内容 |
4.2 基本框架 |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5.1 研究重点 |
5.2 研究难点 |
5.3 创新之处 |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
4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
3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
1.1 历史基础 |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
1.2 现实因素 |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
2.1 建设过程 |
2.2 建设模式 |
2.3 建设成效 |
2.4 建设困境 |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
3.1 传播主体分析 |
3.2 传播内容分析 |
3.3 传播媒介分析 |
3.4 传播受众分析 |
3.5 传播效果分析 |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
5 本章小结 |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
致谢 |
(3)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
第一节 编撰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种卷计数与略序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二章 《隋书·经籍三子·医方》 |
第一节 编撰 |
一、四部分类的出现与定型 |
二、七分法的复古与成熟 |
三、七分与四部共荣 |
四、七分与四部融合 |
五、关于撰者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分集甲乙丙 |
二、细类分析 |
三、医方、道经、佛经的种卷计数与序文 |
四、相关问题论述 |
五、种卷分布 |
第三章 《旧唐书·经籍志·丙部子录》之经脉类与医术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盛唐开元官修目录《群书四录》《古今书录》 |
二、中、晚唐时期的官修目录编修活动 |
三、《旧唐志》的编撰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四章 《新唐书·艺文志·丙部子录》之明堂经脉类与医术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新唐志》的撰修背景 |
二、《新唐志》的史料来源 |
三、《新唐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明堂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
三、种卷分布 |
第五章 《宋史·艺文志·子类·医书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宋史》的撰修背景 |
二、《宋志》的史料来源 |
三、《宋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宋志·医书》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六章 《明史·艺文志·子类·艺术类·医术》 |
第一节 编撰 |
一、《明史》的撰修经过 |
二、明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
三、《明志》的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明志·医书》种卷计数 |
三、种卷分布 |
第七章 《清史稿·艺文志·子部·医家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清志稿》的撰修经过 |
二、清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
三、《清志稿》的史料来源 |
四、《清志稿》后的相关目录撰修活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清志稿·医家》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八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流变 |
第一节 汉至隋时期: 六略之一,医分为四 |
一、《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公元前33至前7间—公元75至106间]) |
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 |
第二节 唐至元时期: 子部医方,从方至科 |
一、《隋志》至两唐书时期(唐至宋初[629-1060]) |
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 |
第三节 明至今时期: 一代医着,类属森然 |
一、《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 |
二、王绍曾《清志稿拾遗》至《清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 |
第四节 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 |
第九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利弊 |
第一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 |
一、正史医籍目录的各本特征 |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一般特点 |
第二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得失 |
一、正史目录的共性利弊 |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价值与缺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 |
第一章 四时养生的内涵 |
一、时与四时 |
(一)时 |
(二)四时 |
二、四时养生内涵 |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上古时期 |
(一)顺时养生的初始观念 |
(二)顺时养生的早期经验 |
二、夏商周时期 |
(一)岁时观念的形成 |
(二)物候知识的积累 |
(三)调养理念的产生 |
三、春秋战国时期 |
(一)儒家四时养生思想 |
(二)道家四时养生思想 |
(三)杂家四时养生思想 |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西汉时期 |
(一)西汉早期出土文献论四时养生 |
(二)西汉早期思想家论四时养生 |
(三)《黄帝内经》构建了四时养生的理论体系 |
二、东汉时期 |
(一)张仲景《金匮要略》对四时养生的贡献 |
(二)《四民月令》论四时养生 |
第四章 晋唐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一)张湛《养生要集》四时养生理论 |
(二)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论四时养生 |
(三)《荆楚岁时记》论四时养生 |
二、隋唐时期 |
(一)《崔禹锡食经》论四时饮食 |
(二)孙思邈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三)胡愔《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论四时养生 |
(四)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论四时养生 |
(五)王冰《素问六气玄珠密语》论运气养生 |
(六)施肩吾《西山群仙会真记》论四时养生 |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四气摄生 |
二、摄生月令 |
三、养生月览 |
四、四时养老 |
五、四时导引 |
六、四时饮食 |
七、四时宜忌 |
八、四时药物 |
九、运气养生 |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着作众多 |
二、月令扩充 |
三、方法类聚 |
四、世俗流行 |
五、程式精致 |
六、时辰考究 |
下篇 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研究 |
第七章 古代四时养生文献概述 |
一、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的一般情况 |
二、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的分类 |
(一)月令养生类文献 |
(二)四时养生类文献 |
(三)逐月养生类文献 |
(四)节气养生类文献 |
(五)时辰养生类文献 |
(六)宜忌养生类文献 |
(七)运气养生类文献 |
第八章 月令养生类文献 |
一、月令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夏小正》 |
(二)《吕氏春秋》 |
(三)《四民月令》 |
(四)《月令通考》 |
第九章 四时养生类文献 |
一、四时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灵剑子》 |
(二)《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 |
(三)《四气摄生图》 |
(四)《混俗颐生录》 |
(五)《养生月录》 |
(六)《摄生消息论》 |
(七)《遵生八笺》 |
第十章 运气养生类文献 |
一、运气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
第十一章 逐月养生类文献 |
一、逐月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孙真人摄养论》 |
(二)《养生月览》 |
(三)《摄生月令》 |
(四)《运化玄枢》 |
第十二章 节气养生类文献 |
一、节气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保生月录》 |
(二)《二十四气坐功导引治病图》 |
(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第十三章 时辰养生类文献 |
一、时辰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二六功课》 |
第十四章 宜忌养生类文献 |
一、宜忌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四时宜忌》 |
第十五章 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 |
一、精神调摄 |
(一)精神调摄 |
(二)情志调摄 |
二、脏腑调摄 |
(一)四季脏腑调摄 |
(二)逐月脏腑调摄 |
三、起居调摄 |
(一)作息 |
(二)睡眠 |
(三)沐浴 |
(四)晨起 |
(五)服饰 |
(六)居处 |
四、饮食调摄 |
(一)食材选择 |
(二)注意事项 |
五、运动调摄 |
六、服食调摄 |
(一)组方分类 |
(二)剂型分类 |
(三)按时分类 |
七、药物调摄 |
(一)四季药方 |
(二)逐月药方 |
八、疾病预防 |
(一)居处卫生 |
(二)药物预防 |
九、宜忌调摄 |
(一)饮食禁忌 |
(二)起居禁忌 |
(三)房中宜忌 |
(四)行为禁忌 |
结论 |
课题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5)新中国70年(1949-2019)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献整理与出版 |
1.1 新中国成立之后30年的文献整理与出版(1949-1978年) |
1.1.1 成立了古典文献出版机构及出版规划领导机构 |
1.1.2 创立了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现代范式及文献学专业 |
1.1.3 确定了文献整理出版定位与首个重点规划 |
1.1.4 取得了文献整理出版上的非凡成就 |
1.2 改革开放40年的文献整理与出版(1979-2019年) |
1.2.1 一个转折性文件与7个规划出台 |
1.2.2 文史成果品类完备,重大项目批量出现 |
1.2.3 出土文献汇集问世,海外汉籍整理加快 |
1.2.4 专科成果精彩纷呈,整理成果总量可观 |
1.2.5 文献编目成绩可观,珍稀文献渐次出版 |
1.2.6 创新解决“藏”“用”矛盾,数字存储渐成主流 |
2 古典文献学的理论研究与体系构建 |
2.1 古典文献学的命名、定义及其学科边界 |
2.2 文献学研究方法探讨 |
2.3 文献学史与研究史考察 |
2.4 文献学学科理论体系及学科建设研究 |
2.4.1 古典文献学理论及学科体系探讨 |
2.4.2 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与实践探讨 |
3 中国古典文献学分支研究 |
3.1 目录学研究 |
3.1.1 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 |
3.1.2 目录学研究方法探讨 |
3.1.3 目录学史及学术史研究 |
3.1.4 目录学专题研究 |
3.2 版本学研究 |
3.2.1 版本学基础理论研究 |
3.2.2 版本实践方面的研究 |
3.2.3 版本学史及学术史研究 |
3.2.4 版本学专题研究 |
3.3 校勘学研究 |
3.3.1 校勘学基础理论研究 |
3.3.2 校勘法研究 |
3.3.3 校勘学史研究 |
3.3.4 校勘学专题研究 |
3.4 辑佚学研究 |
3.4.1 辑佚学基础理论研究 |
3.4.2 辑佚史及学术史研究 |
3.4.3 辑佚学专题研究 |
3.5 辨伪学研究 |
3.5.1 基础理论研究 |
3.5.2 文献辨伪方法探讨 |
3.5.3 辨伪学史及学术史 |
3.5.4 专题研究 |
3.6 专科文献研究 |
4 结语 |
(6)现代中医药期刊《中医函授通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中医药期刊研究综述 |
1 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研究 |
2 现代中医药期刊研究 |
3 《中医函授通讯》的研究近况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诞生的背景 |
1.1 历史背景 |
1.2 其他期刊概况 |
2 发展的历程 |
3 编辑与撰稿人 |
3.1 主编 |
3.2 顾问团 |
3.3 责任编辑 |
3.4 撰稿单位及专家 |
3.4.1 撰稿单位 |
3.4.2 撰稿专家 |
4 期刊版式研究 |
4.1 封面 |
4.2 封二 |
4.3 目录 |
5 期刊内容研究 |
5.1 函授教育 |
5.2 中药园地 |
5.3 考试辅导 |
5.4 临床经验 |
5.5 方药的临床应用 |
5.6 研究生 |
5.7 辽宁名医 |
5.8 小结 |
6 《中医函授通讯》的历史贡献 |
结论 |
六个特点 |
两个缩影 |
思考 |
参考文献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附录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清代湖湘医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湖湘医学之流变 |
一、清以前湖湘医学 |
二、清代湖湘医学 |
第二章 清代湖湘医者之盛 |
一、湖湘各府医者的分布 |
二、湖湘医者整体特征 |
第三章 清代湖湘疫病与医学理论 |
一、疫病医疗环境 |
二、湖湘白喉疫情 |
三、张绍修白喉医着与医学理论 |
第四章 清代湖湘医籍的刻印与藏书 |
一、清以前湖湘的刻书、藏书活动 |
二、清代湖湘医籍刊刻 |
三、湖湘医籍的传播:以《验方新编》的刊刻、流传为例 |
四、行医与出仕: 黄德濂的社会交往与医籍刊刻 |
第五章 尊阳郑氏与民间医疗 |
一、尊阳郑氏发展脉络 |
二、郑氏族人从医状况 |
三、郑氏家族的医疗、社会活动 |
结语 |
附录: 湖南医者统计详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
第一节 相关概念释义 |
一、文化产业 |
二、文化产业管理 |
三、人才培养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公共治理理论 |
三、人力资源相关理论 |
第三章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转型趋势 |
第一节 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演进 |
一、文化产业管理与其他人文社会领域的关系 |
二、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归属:从多学科介入到最终确立 |
三、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现状 |
第二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反思 |
一、三种模式:工作室制、项目引导式与协议式 |
二、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反思 |
第三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的动力源 |
一、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二、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供给侧改革 |
三、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
第四章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调查及问题检视 |
第一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
二、调查对象与内容 |
三、问卷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检视 |
一、政府人才政策和服务保障机制不完善 |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需求不匹配 |
三、企业人才培训与激励的相关措施匮乏 |
第三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
一、制度性局限 |
二、观念性障碍 |
三、发展水平限制 |
第五章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特色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理念 |
一、美国:人文与科学并重 |
二、德国:双元制与能力本位 |
三、英国:聚焦应用能力培养 |
四、日本:产官学一体化模式 |
五、澳大利亚:创意产业驱动人才培养 |
第二节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特征 |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 |
二、全面丰富的文化产业创新课程体系 |
三、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与产学研一体化 |
四、人才培养投资方案与财政政策保障 |
第三节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经验借鉴 |
一、贯穿“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理念 |
二、注重文化产业管理创新创业实践 |
三、加大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 |
四、加强高校文化建设,优化创新育人环境 |
五、构建政府—高校—产业三螺旋协同机制 |
第六章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
第一节 创新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
一、C-GUE人才培养机制模型构建 |
二、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主要特征 |
三、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运行保障 |
第二节 政府层面: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
一、建章立制: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 |
二、观念引导:树立科学人才观念导向 |
三、统筹规划:合理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
四、综合协调:多种手段加强协调监管 |
第三节 高校层面:推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 |
一、模式更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二、师资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
三、教材建设:健全教材质量评价体系 |
四、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
第四节 企业层面: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成长与评价机制 |
一、激励管理:建立全方位人才激励机制 |
二、利益共享:构建风险共担的投资机制 |
三、人才考核:健全人力资源的考核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9)中医药期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挖掘中医药期刊的文献研究价值 |
1.1.2 呈现中医药期刊的史学研究价值 |
1.1.3 促进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和提高 |
1.2 中医药期刊史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具有“期刊”的基本属性 |
1.3.2 具有“中医药”的基本属性 |
1.3.3 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 |
1.4 研究方法 |
1.4.1 资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2. 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 |
2.1 中医药期刊创刊的时代背景 |
2.1.1 传统中医药学面临西方医学的严峻挑战 |
2.1.2 西医学期刊率先出现 |
2.2 中医药期刊的雏形--《吴医汇讲》 |
2.2.1 《吴医汇讲》产生的时代背景 |
2.2.2 《吴医汇讲》的编辑体例和内容 |
2.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历史分期 |
2.3.1 中医药期刊的萌发期 |
2.3.2 中医药期刊数量上的繁盛期 |
2.3.3 中医药期刊的低谷期 |
2.3.4 中医药期刊的恢复期 |
2.3.5 中医药期刊的曲折发展期 |
2.3.6 中医药期刊的复兴期 |
2.3.7 中医药期刊的平稳发展期 |
3. 中医药期刊形式特征 |
3.1 期刊生存状态 |
3.1.1 民间团体或个人主持办刊,生存状态以速生速灭为主 |
3.1.2 政府参与办刊,仍未完全脱离速生速灭的生存状态 |
3.1.3 期刊出版步入正轨,生存状态趋于稳定 |
3.1.4 期刊办刊主体向系列化、集群化发展,生存状态稳定 |
3.2 期刊刊期情况 |
3.2.1 以月刊为主,出版周期不稳定 |
3.2.2 刊期逐渐缩短,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
3.2.3 刊期再次延长,出版周期极不稳定 |
3.2.4 以季刊和双月刊为主,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
3.2.5 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刊期呈逐渐缩短的趋势 |
3.3 期刊地域分布情况 |
3.3.1 萌发自江浙沪地区 |
3.3.2 以上海为中心,发展于东南沿海地区 |
3.3.3 仍以上海为中心,有向西南地区转移的倾向 |
3.3.4 办刊中心向北京转移,初现全国散发的趋势 |
3.3.5 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全国散发的态势 |
3.4 期刊文章合着情况 |
3.4.1 文章以独着为主,合着文章极为少见 |
3.4.2 文章以独着居多,合着文章有所增加 |
3.4.3 合着文章数量超越独着文章,跨机构、跨地域合着显着增加 |
4. 中医药期刊类别特征 |
4.1 中医药期刊的主体--学术类期刊 |
4.1.1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总体情况 |
4.1.2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 |
4.2 中医药宣传推广的重要媒介--普及类期刊 |
4.2.1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初创 |
4.2.2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发展 |
4.3 中医药信息资源查找和利用的工具--情报检索类期刊 |
4.3.1 中医药检索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
4.3.2 中医药情报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
5. 中医药期刊刊名特征 |
5.1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 |
5.2 中医药期刊的一般命名方式 |
5.2.1 仅以“学科属性”命名 |
5.2.2 以“地域名称+学科属性”命名 |
5.2.3 学报类中医药期刊的命名 |
5.3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深刻寓意 |
6. 中医药期刊内容特征 |
6.1 刊载内容体裁丰富,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 |
6.2 刊载内容向纯学术性过渡,中医药传统文体载文量下降 |
6.3 以学术性内容为主,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内容激增 |
7.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作用与展望 |
7.1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
7.1.1 总体历程分析 |
7.1.2 总体形式特征分析 |
7.1.3 总体类别特征分析 |
7.1.4 总体刊名特征分析 |
7.1.5 总体内容特征分析 |
7.2 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
7.2.1 传播中医药文化,获取民众之认可 |
7.2.2 普及中医药知识,解救民众之疾苦 |
7.2.3 搭建中医药沟通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
7.2.4 刊学相辅,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 |
7.2.5 凝心聚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
7.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探寻 |
7.3.1 重视传统中医药栏目,发扬中医药特色 |
7.3.2 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发挥期刊学术导向作用 |
7.3.3 栏目设置多样化,促进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
7.3.4 加强约稿力度,保障文章质量 |
7.3.5 重视专题策划,发展专栏专刊,鼓励专题专科的集中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医药期刊总目 |
附录2: 当前持续出版中医药期刊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10)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上编 |
第一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竹简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墓主身份 |
第二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的公布与研究 |
一、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发布前的研究状况 |
二、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及图版公布 |
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三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研究综述 |
一、《二年律令》研究综述 |
二、《奏谳书》研究综述 |
三、《脉书》研究综述 |
四、《算数书》研究综述 |
五、《盖庐》研究综述 |
六、《引书》研究综述 |
七、《遣册》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历谱 |
第二节 二年律令 |
第三节 奏谳书 |
第四节 脉书 |
第五节 算数书 |
第六节 盖庐 |
第七节 引书 |
第八节 遣策 |
第三章 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二年律令》编联探讨 |
第二节 汉代副词“颇”浅论 |
第三节 “毋害”词义辨析 |
第四节 “出入罪人”释义及相关问题探讨 |
第五节 完刑的再认识 |
第六节 “行钱”本义考 |
第七节 秦汉户赋缴纳对象分析 |
下编 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四、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D]. 于佳敏. 吉林大学, 2021
- [2]“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D]. 付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D]. 谢双峥.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新中国70年(1949-2019)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J]. 傅荣贤,华建铭. 图书馆杂志, 2020(02)
- [6]现代中医药期刊《中医函授通讯》研究[D]. 王羚翔.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清代湖湘医者研究[D]. 向俊丞.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D]. 周雨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9]中医药期刊史研究[D]. 郭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D]. 韩厚明. 吉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