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多时态数字地形图的安全管理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娜[1](2019)在《大坝安全三维动态全视景智能管理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水库大坝是确保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当前,水库大坝在建设和管理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工程老化、变形严重等挑战,故对处理突发事件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大坝安全管理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依兰航电枢纽工程动态监测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开展大坝安全三维动态全视景智能管理方法研究,构建研究区域的三维全视景场景,建立实际大坝变形预报模型,设计智能优化算法,提出大坝安全预警可视化方法,研究大坝安全动态监测可视化模拟,研发大坝安全三维动态全视景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大坝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可视化和智能化。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GIS二次开发组件、3ds Max等软件,开展研究区域数字地形与水工建筑物模型创建及优化方法研究,构建数字地形与水工建筑物模型的三维全视景融合场景,完成水库大坝三维可视化仿真。2)针对实际工程情况,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大坝变形预报模型;考虑BP神经网络不足,设计混沌量子果蝇算法,实现BP神经网络关键参数优化,提出基于混沌量子果蝇-BP神经网络的大坝变形预报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验证预报模型准确性与优越性;基于安全评价流程,建立大坝安全预警模块,实现大坝安全可视化预警。3)基于系统研发目标,设计系统技术框架和功能模块;基于AE二次开发工具,运用Visual C#4.0语言,解决三维全视景场景中建筑物浏览、监测点信息三维动态展示、安全智能预报及预警动态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利用ArcSDE+SQLServer数据库,完成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存储和调用,利用数据库集成处理技术,实现大坝安全动态监测可视化模拟和智能预报预警,完成大坝安全三维动态全视景智能管理系统研发,提出大坝安全三维动态全视景智能管理方法。
范梦娜[2](2017)在《基于3S技术的土地综合监管系统构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步入快车道,大量的建设导致用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日益减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保护耕地、改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转变粗放型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缓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土地资源的管理涉及大量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数据的获取、存储、查询、分析与更新。传统的手工操作和纸质存储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本文结合RS、GPS和GIS系统各自的特点,在分析土地整治背景及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构建了土地资源信息化监测监管系统,重点分析了该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及核心数据库,并以临桂县茶洞乡富合村委富合水库土地整治项目为例,构建的基于3S技术监测监管系统对土地整治可研、规划设计、实施验收和后续管理的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平台实现。(1)分析了土地整治的背景及目前发展趋势。针对新常态下土地资源管理及土地整治项目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的利用与管理方法,分析其国内研究现状,并针对基于3S技术的土地资源信息的监测监管方法和系统建设的相关研究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2)探索了3S关键技术与理论。分别从RS、GPS和GIS技术的概念、特点、应用方法和技术结合等几个方面,阐述了3S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技术方案。RS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和遥感数字影像的分类技术,GPS的定位与测量,GIS对数据采集、组织、储存、分析、查询、与管理等,为土地资源监管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3)构建了基于3S技术的土地资源信息化综合监测监管系统。在分析土地资源监测监管特点的基础上,构建系统一体化、数据集成化、信息综合化和成果可视化的“天、地、网”一体化的实施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针对不同来源的监测数据类型进行基于3S技术的系统核心数据库设计,并根据监管系统的功能实现构建了数据管理平台。(4)实现了基于3S技术土地整理项目的信息化的管理。在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系统架构设计的基础上,对土地监管的主要功能及不同项目的类型进行功能设计,并以临桂县茶洞乡富合村委富合水库土地整治为例,构建了土地资源管理监测监管系统,分别在可研、规划设计、实施验收和项目展示中实现对数据管理与可视化。基于3S技术土地综合监测监管系统的构建研究,提升了土地资源信息的处理效率,实现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管理;3S技术的结合构建土地综合监测监管系统解决了土地资源项目的工作档案管理困难,信息检索复杂,数据分析难以精确化的难题,为土地资源信息的组织、存储、查询及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李香清[3](2015)在《兰州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集成不同种类、不同尺度、不同属性的海量数据,对城市进行数字化存储和描述,从而实现地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共享,满足各个行业对基础地理信息的应用需求,为城市的信息化提供统一的基础数据框架。然而,目前兰州市还没有一个包含了多源、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种类地理空间数据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这严重制约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因此,如何全面建设好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库,满足政府管理和决策以及公众对地理信息的需求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及省级测绘单位地形图数据主要以中、小比例尺为主,而市级单位主要以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为主,这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来源多样化加大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的难度,怎样将不同比例尺、不同种类的地形图数据转化成地理信息数据后整合在一个数据库中,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库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和深入应用,是测绘单位一直面对的技术难题。论文在实际工作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兰州地理空间框架项目的实施,介绍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意义以及当前国内外的现状及发展情况。论文从分析城市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DLG、DOM、DEM、DRG)出发,提出了一套地理信息数据建库流程,对兰州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总体架构、数据生产、数据库建设等几个核心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数据库的有效管理机制。最后论文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示,认为其他行业可以借鉴该数据库的应用模式,来满足公众对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多元应用需求。建成后的兰州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作为兰州市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的四大核心库之一,是其他三大库(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的重要数据依托和表现支撑。它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地图服务,有效整合各类地理信息资源,使用统一的建库标准,为全市各类单位提供兰州市最新电子地图,调用统一的地图服务接口,满足政府办公、行业应用、政府决策、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应用的需要,从而加快数字城市建设的进程。
朱建广[4](2015)在《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电子政府(务),就是将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特点是集中管理、分层结构、在物理经济中运行)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是:提高政府机关在行政、服务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提升政府机关的科学决策水平。作为一类特殊的政务信息资源,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承担着政务信息资源空间位置框架职能,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地理空间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尤其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已成为基础性支撑系统。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按照资源共享理念,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安全集约共享使用地理数据为目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为核心,通过适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完备的体制机制及标准体系保障,实现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避免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的无序开发、信息化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相关数据无法共享等问题。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基础平台,它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以海量数据集成方式来对政务活动进行数字化描述、存储和利用,为电子政务应用提供统一的基础数据框架,突破政府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孤立,按照规则实现有序的信息共享。本文着重研究了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总体结构、相关的标准规范体系、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体系、地理信息应用系统体系等,并以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作为实际系统的开发原型。论文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及产业开发园区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规划建设所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现实意义,提出了“平台”的总体架构、“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总体技术路线、标准规范体系、管理制度、数据结构体系和“平台”运维及基于该平台的应用开发设计原则。基于上述原则设计开发了青岛高新区政务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并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标准规范及规定,结合青岛高新区实际编制并出台了一套可行的标准规范及管理制定,以保证平台建设及运行维护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从“平台”投入运行后的实际效果来看,目前系统已实现青岛国家高新区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在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的有效共享,为青岛高新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统一标准、分部采集、定时更新、集中发布”的构建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2)制定了“联合共建、分工合作、逻辑集中、物理分散”的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交换中心建设原则,将基础性、共享需求普遍、使用频度较高的政务空间地理信息资源按照物理集中的方式统一管理和服务,构建成面向整个区域服务的政务基础共享地理信息数据库;而对于专业性较强、使用范围较窄的专题数据资源,明确主责部门牵头管理和服务:(3)根据现代物联网对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大吞吐量需求,利用云计算技术、多副本技术和主从拓扑结构,设计了地理空间信息云平台负载调度算法,算法使用哈希函数将请求均衡化,根据预测将访问请求分为可预测高峰请求,随机高峰请求和系统响应请求,并通过主服务器实现统一调度,大幅减少了访问高峰期用户平均响应时间。总之,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地方政府安全、高效、规范地管理地理信息资源进行了积极探索、提供了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园区类地方政务管理决策水平,推进电子政务信息的可视化,更好地满足园区政府、创新创业以及社会公众等方面对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体制机制创新,尚需将部分政府垂直业务部门的地理信息数据纳入平台中,并需继续探索更加安全便捷的数据共享方式。
倪洁诗[5](2014)在《抚州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数字城市”便应运而生,当前以“数字城市”建设为标志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城市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统一的空间定位基准和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空间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可视化的管理平台,为政府和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了准确的空间信息服务。本文在研究分析国内外相关成熟理论技术的背景下,提出了抚州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旨在建立一个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的基于Oracle和ArcSDE技术相结合的空间信息化管理平台。文章首先提出了系统建设原则,从用户设定、功能需求、性能需求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结合之前的需求调研,制定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并阐述了工作流程合理通畅的技术路线,解释说明了模块具体功能,完成了系统的总体设计;随后着重阐述了系统数据库体系设计,包含数据库概念设计和数据的属性表的定义;最后,对系统涉及的相关技术给予分析介绍,并对部分功能进行了实现。在系统的建设研究过程中,以用户视角进行总体技术路线勾画,分单元清晰直观的描述了系统操作流程;在分析比较不同空间数据管理模式基础上,确定了使用全关系型数据库的管理结构,结合地理信息数据的涉密性,规划了数据通过涉密内网传送至客户前端的C/S模式系统部署;提出了以Oracle作为数据库平台、ArcSDE作为空间数据引擎的数据管理方案,使得海量空间数据能够在系统平台中实现无缝集成管理;此外,还考虑了系统安全性设计、出错机制以及数据备份恢复策略。
甘朝华[6](2014)在《无缝多尺度电子海图数据组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的强制安装、IMO e-Navigation战略的实施以及海洋和海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入发展,海道测量最主要的成果电子海图的应用显现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但是,随着电子海图技术的广泛应用,现有标准的限制性也暴露无疑,难于满足未来以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为目的的应用需求。为此,IHO于2010年颁布了S-100通用海道测量数据模型,以适应海事和海洋领域对地理信息服务的新需求,也满足下一代ECDIS的要求。针对这一即将到来的巨大变革,本文认为电子海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应从以“海图”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转变,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基于S-57的电子海图技术对海事和海洋地理信息研究的束缚。本文从全球范围电子海图数据组织的角度,运用面向实体的思想方法,基于空间信息多级网格(SIMG)理论建立了统一的海事空间信息组织框架,对电子海图数据实现横向无缝与纵向多尺度的组织,以实现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的电子海图应用系统的友好的显示用户体验。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深入研究了S-100通用海道测量数据模型和S-101电子海图产品规范。着重分析了几个与本文研究直接相关的内容:框架结构、通用要素模型、空间模式以及电子海图的应用模式、要素目录、要素对象标识、几何要素和数据以及显示比例尺等等。由于S-100是基于ISO19100地理信息系列标准的,可以使用传统GIS领域成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并且可以为海道测量领域引入更多的空间信息数据源。S-100/S-101的三个新特性为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其一是面向对象-关系的建模方法,S-100使用UML进行描述,定义了地理空间要素类以及类对象之间的关联、聚合和组成等关系,便于要素对象的数据库描述;其二是要素的依比例和不依比例分类,极大地方便了本文基于无比例尺概念的空间要素建模(要素实体在数据库中只存储一次,但可以多个尺度表达);其三,使用显示比例尺的概念替代了原有的编辑比例尺概念,使得多尺度表达(比例尺区间)可以从应用需求出发进行划分,而不是从数据角度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依比例和不依比例数据集的概念。但是,基于S-100的S-101电子海图并没有使用空间数据库技术进行描述,仍然是基于海图分幅的方法组织数据,本文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完成基于海图分幅的ENC数据组织向无缝多尺度空间数据库组织方式的转换。2.电子海图分幅、分散和重叠的组织现状,为基础数据的采集、海图生产与管理带来诸多的问题,难于满足以“数据”为中心的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本文把网格技术引入到海道测量领域的研究之中,基于我国学者李德仁院士提出的空间信息多级网络(SIMG)建立海洋空间数据统一组织框架,实现了电子海图数据的网格化管理,解决海图分散、重叠的无序组织方式,提高数据的管理效率,并有利于空间数据库的实现,解决电子海图数据的全球共享问题。本文从分析电子海图数据的特点入手,在充分理解SIMG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解决了电子海图网格化的三个重要问题:网格的定义、空间要素的网格化和空间要素的拼合。实现了一种使用网格线作为切割线的复杂多边形的切割算法,高效地实现了空间几何要素的网格化和还原。3.无缝电子海图数据组织是海事空间信息统一组织框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电子海图的缝隙产生原因及其在显示用户体验上的不友好性入手,基于海事空间数据的无缝组织理论,使用空间数据库技术,对电子海图数据实现管理,实现全球范围的空间数据的组织与显示。鉴于电子海图数据来源都是分幅组织的,本文制定了电子海图的无缝编辑规范,以保证编辑的数据能够被很好地用于电子海图数据库的建库工作。最后,基于SIMG理论,建立了要素实体的网格化无缝数据组织方法,在物理上保证数据存储的高效性和快速的数据索引,同时保证在逻辑层面上网格化分割的透明性,即要素查询结果和显示是无缝的。4.海事空间信息统一组织框架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电子海图的多尺度数据组织与表达。相比较传统GIS空间数据而言,电子海图数据差异性明显:其一,电子海图是自由分幅的、非全覆盖的,有别于地图的按方里网全覆盖组织;其二,现有电子海图数据尺度层次较少(6个航海用途,但是同一区域通常只有3到4个尺度的数据覆盖),难于满足自适应、智能缩放的需要。本文采用面向实体的建模方法对空间要素建模,与S-100数据模型相适应,利于对象-关系数据库的实现。本文实现了一种面向实体无比例尺思想的多尺度数据组织方法,把电子海图按用途分成6层骨架数据,海图要素统一存储表达(要素只存储一次),在实体存储要素的多尺度几何形状数据,依据行为多态表达其几何形态,并建立要素实体间的空间关系,以优化要素实体的图示表达。组织方法克服了一库多版本多尺度建模方法数据建库工作量大、数据冗余大和一致性维护困难的缺点,也解决了一库一版本多尺度建模方法受地图综合自动化技术的限制。5.无缝多尺度电子海图数据的组织解决了电子海图应用系统全球数据管理与显示的横向和纵向连续问题,提供极佳的显示用户体验。本文针对构建这样一种电子海图应用系统探讨了一种通用的设计框架,并对其涉及的关键问题:网格数据的快速提取与输出、经度方向连续漫游和自适应多尺度表达提供了设计和实现方法。并在我们实施的多个工程项目中使用,获得极佳的显示用户体验。
马春梅[7](2012)在《城市空间基础信息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以深圳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以促进政府综合管理效率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显得尤为迫切。“数字城市”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数字城市是信息化的城市,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并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创造了条件,并将带动全国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城市数字化、信息化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国家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数字城市”已成为当前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题。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知识化方兴未艾,中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数字城市建设将会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需求,而建设“数字城市”的实质是建立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核心的城市基础信息共享与服务体系。2006年深圳市“十一五”信息化规划将“数字深圳”建设列为重点项目,2007年8月,《“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总体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平台依次逐步开展了各项目的建设工作,本文是在此背景下以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项目建设为例。其主要研究内容有:①介绍了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相关技术。②根据深圳现有的一期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现状,重新设计了深圳市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功能结构、数据库结构等。③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框架搭建技术采用的是插件式技术,定制了可独立部署的、可复用的、可二次开发的富客户端GIS系统框架。插件式技术便于以后平台内容的扩充,只需把新增内容作为一个插件加载进来即可。④统一用户权限认证技术。权限控制与管理采用平台提供的权限体系,进行统一用户权限认证。包括单点登录和权限集中管理两个方面。本文主要研究成果有:一是基于SOA架构理念,设计出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运行结构、功能结构与数据库结构;二是利用ArcGIS技术实现地图的生成并利用ArcGISServer技术实现数据服务的发布与更新;三是通过调用数据服务实现地图搜索、周边搜索、公交查询、专题服务等GIS功能;四是对数字深圳建设时提出的一些关键技术,通过技术验证并给予解决方案。
李志刚[8](2012)在《空间信息技术在矿区可持续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消费总量和质量将持续增长和不断提高。但伴随着资源的开发,我国许多矿区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日趋严峻的问题,如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加剧、安全事故频繁;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加,引起资源的短缺加大,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后,又使得环境容量降低,从而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降低,导致矿区缓慢发展。因此,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的研究当然就成为地球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焦点问题。虽然,关于矿区可持续发展和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的研究成果不少,但目前应用空间信息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融合来研究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信息服务的成果并不多,且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所以,对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信息服务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和拓展。论文是在《四川省矿产资源信息化服务模式与机制研究》、《西南地区暗色岩套矿产数据库构建及技术经济评价》、《四川省矿产储量利用调查数据库建设项目》等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动力学、管理科学为理论方法,以攀西矿区、山东省龙口矿区等为研究对象,以3S技术为主的空间信息技术为手段,研究矿区可持续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空间信息服务的技术和方法。研究成果对提高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信息服务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为国家、地方政府、矿区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了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的层次结构,针对矿区可持续开发和管理过程和内容等特点,运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设计了矿区开发管理信息服务的立体概念模型,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空间信息服务的内容与对象,能从不同的广度和深度理解矿区可持续发展对空间信息服务的需求,明确信息服务的目标。并对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特征和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以达到利用空间信息处理与分析功能来提高决策分析能力的目的。(2)在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理论的框架下,应用SOA架构和Web Services技术,构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空间信息服务系统的框架,按数据管理、图形管理、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应用模型设计了系统的功能结构,并较详细地阐述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方式,以及具体的应用技术方案。为矿区开发多层次、多功能、多用途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帮助。(3)在讨论了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信息内容、类型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目前的数据整合技术,重点研究了面向服务的矿区数据整合架构。其次,阐述了数据库建设的工作流程、依据标准,通过需求分析,设计了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数据库系统的结构,说明了数据库系统建设的具体内容。最后,介绍了基于UML和Geodatabase数据库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成果为探索科学、合理地组织矿区海量、异质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和整合方案提供思路。(4)以系统科学和产业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信息反馈控制为特点的系统动力学为方法,构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模型。分别对矿区选择的依赖采掘业与粗加工业、实行产业创新战略两种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仿真,对矿区的五种产业园区演变产生的经济成效GDP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将GIS用于模型的空间数据前处理和模拟结果的空间可视化表达。从而为矿区产业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控提供依据,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将系统动力学和GIS整合应用于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丰富和拓展了矿区模拟的研究思路,在矿区规划的空间动态模拟方面建立了一套新的模式和方法。研究表明: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为依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策略是不可持续的,还会导致矿区的经济体系在今后30-35年内突然衰退以至崩溃;通过采矿技术创新来优选矿藏、科学探矿的策略也是不可持续的,只能或多或少延缓该地区经济体系崩溃的时间;通过采矿副产品作为其他产业资源投入的循环经济体系,也不能保证该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因为完全依赖采掘业产出的其他制造加工业不但会随着采掘业的萧条而逐渐丧失资源渠道。即矿区的资源开发是有限的,要尽早做长期发展规划。矿区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引入―资源深度加工业‖、―矿业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业‖、―矿区生活服务业和相关制造业‖、―生态业‖等产业,并大力扶持。同时,要推进循环经济建设,重点是进行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和投资结构调整,使产业链向矿区外延拓。(5)针对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现状,研究了矿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的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为指导矿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社会发展提供依据,为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资提供决策支持。
郑伟[9](2012)在《农村宅基地登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改革。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使得农村宅基地管理越来越频繁,工作流程日趋规范化,业务信息逐渐海量化。因此,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工程技术、GIS技术、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完整、技术先进的农村宅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宅基地的动态、科学、有效的管理,己成为当前各级国土部门的紧迫任务。系统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征地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水平和管理效率,对促进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所建立的农村宅基地信息管理系统以信息工程方法论,信息资源规划理论和“企业集约信息系统三维模型”为理论支持。按照理论基础的要求,在建设征地信息管理系统时,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数据中心,要按照土地资源管理业务的整体标准去建立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同时要加强对系统运行的管理。本文在对现行农村宅基地管理业务过程阐述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业务逻辑、数据的组织存储,构建了农村宅基地管理的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在业务模型与数据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征地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和逻辑结构,接着设计并实现了系统应有的功能。设计开发的信息系统主要拥有农村宅基地数据录入存储功能、数据查询功能、地图控制功能、数据导出功能、数据交换功能和数据管理功能。这些功能模块能够涵盖征地的基本业务,具有效率高、稳定可靠、易于理解操作、易于维护等特点。农村宅基地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不仅能够在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得到应用,其基础数据库还能提供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服务,也方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开展土地管理的其他工作。
郭立群[10](2011)在《GEOINT服务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以GPS、RS、GIS和VR为主体的全数字化地理空间情报(GEOINT)集成服务体系作为一个复杂的地理情报管理的巨系统,正在逐步替代测绘装备传统模拟时代的测绘业务生产与保障技术体系。而在新一代IT技术、各学科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并充分运用到各行各业背景下,“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的提出,将实现世界每个角落透明化、智能化。这使得GEOINT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测绘保障的基础信息获取手段从静态转入动态、从航空进入航天领域,与其相应的信息处理正向系统化、系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但如何实现庞大的测绘业务生产过程转型为GEOINT体系信息服务产业?如何构成自主完整、成熟配套的GEOINT信息服务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因此,论文围绕区域测绘装备一体化技术为主体的GEOINT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相关关键实现技术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计划目标:应用GEOINT信息服务和系统工程等交叉学科理论、方法和实现技术,利用当前成熟Web服务技术,把测绘业务生产转化为GEOINT信息服务;实现分布异构系统的Web集成与相关领域信息资源整合;通过GEOINT业务流程的建模和工作流程组合,为实现互操作和智能化服务奠定基础,借助分布式搜索、发现和访问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并通过与本领域及相关业界的组织、部门和机构结合,实现更广泛的融合和资源共享综合利用。论文针对GEOINT基础信息获取、处理和管理与在线发布三大类装备集成问题,在总体装备体系构建方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GEOINT服务体系现状和主要成果,立足区域GEOINT服务中的现有装备及测绘力量,构建了区域GEOINT服务技术体系结构。通过整合区域各梯次组织、部门和机构测绘系列装备和基础数据,实现了多传感器、多分辨率、多时相遥感影像、规划行动区域DEM矢量数据和多元目标属性数据的多源GEOINT信息集成、管理和在线发布等一体化服务,重点就如下五个关键实现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针对GEOINT信息服务中的规划行动区域地理空间信息处理效率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分布式IMINT数据库管理系统,改进并实现了规划行动区域,基于瓦片模型的SUSAN角点检测算法,提高了从大量栅格遥感影像中快速检索目标影像的效率。(2)数字地面模型(DEM)作为区域GEOINT服务体系中的地理空间信息最为重要的测量数据之一,保证DEM的基础数据获取质量并进行定位检索是又一项关键技术。鉴于DEM数据随机误差的高斯分布特性,选择“归一化”权系数进行DEM的高斯“低通滤波”,有效地剔除随机分布于DEM中的“零均值”误差;对矢量DEM基础数据的误差处理,实现了中值滤波和极值滤波的DEM粗差探测方法;提出并实现了“DEM影像金字塔”快速查询定位策略,有效地实现了DEM数据的快速显示和空间三维数据的快速选取和反馈技术,达到了DEM质量控制和快速定位的目标。(3)对地理空间信息虚拟现实可视化表达技术进行了“多模态”实现。从区域GEOINT服务技术体系中涉及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表达、虚拟区域环境行动与区域环境行动可视化角度入手,总结了基础情报信息的3D建模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IMINT和矢量DEM数据的VR表达平台,采用不同的地理空间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了“多模态”的虚拟现实表达实验,得到了满意的虚拟现实仿真成果。上述技术的研究与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GEOINT服务体系中的GEOINT信息的处理效率。在GEOINT服务体系应用实践方面,主要的创新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具体内容见附件)。(4) GEOINT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着规划行动区域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快速有效·的获取问题,论文研究并实现了基于北斗、GPRS、APN等通信手段的规划行动单元位置与状态信息传输功能,遥感影像和DEM等多源、异构GEOINT数据获取与融合功能,提高了体系基础信息获取效率。(5)在GEOINT信息管理与在线发布服务方面,研究了基于Web的专用网络开发框架,在TCP/IP协议基础上,设计了移动终端和主控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并研制了相关软件,提高了GEOINT情报数据的传输效率,实现了多源GEOINT与相关领域信息资源融合的网络发布系统。总之,模拟应用实例表明,GEOINT服务技术体系的构建和部分关键技术的解决,提高了多源GEOINT信息的使用效率,对相关领域业界组织、部门和机构(异构系统)提供共享和互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多时态数字地形图的安全管理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多时态数字地形图的安全管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大坝安全三维动态全视景智能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可视化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大坝安全监测发展现状 |
1.2.3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分析研究现状 |
1.2.4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坝安全三维智能管理基本理论研究 |
2.1 三维可视化基本理论 |
2.1.1 基于GIS的三维数字地形建模方法 |
2.1.2 三维建模平台选取 |
2.2 大坝安全智能预报基本理论 |
2.2.1 大坝安全监测数学模型 |
2.2.2 大坝安全智能预报模型 |
2.3 大坝安全智能管理基本理论 |
2.3.1 传统大坝安全管理理论 |
2.3.2 基于BIM的安全管理理论 |
2.4 可视化管理系统开发基本理论 |
2.4.1 组件式GIS理论 |
2.4.2 大坝安全预警可视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坝安全三维动态可视化管理方法研究 |
3.1 三维数字地形模型构建方法 |
3.2 水工建筑物模型构建方法 |
3.2.1 水工建筑物三维模型构建方法 |
3.2.2 水工建筑物模型优化方法 |
3.3 研究区域三维全视景集成构建方法 |
3.3.1 数字地形与水工建筑物模型集成方法 |
3.3.2 研究区域三维场景优化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坝安全智能预报预警方法研究 |
4.1 基于BPNN的大坝变形智能预报模型建立 |
4.2 混沌量子果蝇算法提出 |
4.2.1 果蝇优化算法 |
4.2.2 量子果蝇算法 |
4.2.3 混沌遍历搜索机制 |
4.2.4 混沌量子果蝇算法优化流程设计 |
4.3 CQFOA-BPNN大坝变形智能预测方法构建 |
4.4 工程应用实例 |
4.4.1 工程概况及数据选取 |
4.4.2 模型选取及算法参数设置 |
4.4.3 模型性能分析 |
4.4.4 优化算法性能分析 |
4.5 大坝安全预警流程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坝安全三维动态全视景智能管理系统研究 |
5.1 大坝安全三维动态全视景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
5.1.1 研发目标 |
5.1.2 功能要求 |
5.1.3 框架设计 |
5.1.4 功能设计 |
5.2 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构建 |
5.2.1 空间数据库构建 |
5.2.2 数据库相互调用机制 |
5.3 大坝安全三维动态全视景智能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
5.3.1 大坝场景漫游与可视化 |
5.3.2 大坝动态监测可视化模拟 |
5.3.3 大坝安全智能预报 |
5.3.4 大坝安全预警 |
5.3.5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规范及评价体系 |
5.3.6 系统特点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3S技术的土地综合监管系统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
1.4.1 论文技术路线 |
1.4.2 研究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3S关键技术及理论 |
2.1 3S及其集成技术 |
2.1.1 RS技术及应用 |
2.1.2 GPS技术及应用 |
2.1.3 GIS技术及应用 |
2.2 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2.3 基于3S技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3S技术土地综合监管系统的构建 |
3.1 土地资源综合监测监管的特点 |
3.2 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系统的构建 |
3.2.1 监管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 |
3.2.2 监管系统核心数据库的设计 |
3.2.3 监测监管系统数据管理平台的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地综合监管系统的功能设计 |
4.1 监测监管系统功能的体系设计 |
4.2 监测监管系统的主要功能的设计 |
4.3 监测监管系统运行及更新的保障 |
4.3.1 系统建立核心数据库运行环境 |
4.3.2 建立数据汇总和更新机制,编制技术标准规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地综合监管系统的功能实现 ——以临桂县茶洞乡富合村委富合水库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
5.1 地区概况 |
5.2 土地资源信息的获取 |
5.2.1 无人机测量控制网的设计 |
5.2.2 GPS测量控制网的设计 |
5.3 项目过程的监测监管 |
5.4 土地综合监管系统的查询与分析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后续研究工作 |
6.1 论文总结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兰州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现状 |
1.2.2 国外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 |
2 基础地理信息建库分析 |
2.1 基础控制数据分析 |
2.1.1 LZCORS |
2.1.2 似大地面水准精化 |
2.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析 |
2.2.1 1:500数字化地形图数据 |
2.2.2 专题数据 |
2.2.3 影像数据 |
2.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体系分析 |
2.3.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
2.3.2 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 |
2.3.3 数据库管理系统 |
2.4 目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存在的问题 |
2.4.1 数据库平台版本需要统一 |
2.4.2 基础空间数据的更新方式需要增强 |
2.4.3 基础空间数据库和规划成果数据库在管理上必须统一 |
2.4.4 基础空间数据库性能要求大幅度提高 |
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 |
3.1 数据生产流程 |
3.1.1 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建库的工作流程 |
3.1.2 标准地址库建库的工作流程 |
3.1.3 地名库建库的工作流程 |
3.2 数据生产要求 |
3.2.1 建库数据要求 |
3.2.2 数据处理要求 |
3.3 要素提取策略 |
3.3.1 水系要素提取策略 |
3.3.2 居民地要素提取策略 |
3.3.3 道路要素提取策略 |
3.3.4 境界要素提取策略 |
3.3.5 植被要素提取策略 |
4 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设计 |
4.1 数据标准设计 |
4.1.1 要素分层设计 |
4.1.2 要素编码设计 |
4.1.3 要素属性结构设计 |
4.2 基础空间数据的组织 |
4.2.1 数据库逻辑层次结构 |
4.2.2 空间参考 |
4.3 GIS空间数据技术 |
4.3.1 多源数据一体化集成 |
4.3.2 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 |
4.4 基础空间数据建库方法 |
4.4.1 DLG数据库的建立 |
4.4.2 数字正射影像(DOM)的建库 |
5 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示范应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地理信息基础资源共享现状 |
1.2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 论文的组织与结构 |
2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架构研究 |
2.1 政务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的概念 |
2.2 政务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总体框架 |
2.3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定义 |
2.4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总体设计原则 |
2.5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技术架构 |
2.6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总体技术路线 |
2.7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步骤 |
3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的管理 |
3.1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的规划 |
3.2 政务空间地理信息资源数据的获取与更新 |
3.3 政务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的目录体系 |
3.4 政务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 |
4 关键技术研究 |
4.1 海量数据存储压缩技术 |
4.2 海量地理空间信息的查询检索技术 |
4.3 地理编码技术 |
4.4 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技术 |
4.5 矢量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
4.6 不同精度影像数据融合技术 |
4.7 负载均衡调度算法设计 |
4.8 仿真验证 |
5 标准体系研究 |
5.1 数据标准 |
5.2 技术规程 |
5.3 服务标准 |
5.4 安全标准 |
6 数据库体系研究 |
6.1 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分析与设计 |
6.2 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库 |
6.3 公共专题数据库 |
6.4 社会专题数据库 |
6.5 统计数据库 |
6.6 地理编码数据库 |
6.7 元数据库 |
6.8 空间基础数据库发展趋势 |
6.9 数据库产品选择原则 |
7 平台运雏管理及应用系统设计研究 |
7.1 平台数据管理系统 |
7.2 平台运维支撑系统 |
7.3 应用接口 |
7.4 空间基础信息发布系统 |
7.5 三维展示系统 |
7.6 在线地理编码服务系统 |
7.7 共享工具软件 |
7.8 平台门户网站系统 |
8 青岛高新区政务地理信息资漂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8.1 建设目标 |
8.2 青岛高新区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标准规范设计 |
8.3 青岛高新区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数据库设计 |
8.4 青岛高新区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管理系统研究 |
8.5 青岛市高新区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政府应用系统研究 |
8.6 社会与经济效益分析 |
9 结论与展望 |
10 参考文献 |
11 致谢 |
12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2010.9-2014)主要研究成果 |
13 附件 |
13.1 附件1 青岛高新区空间地理信息共享机制 |
13.2 附件2 青岛高新区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更新管理办法 |
13.3 附件3 青岛高新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应用管理办法 |
13.4 附件4 青岛高新区地理编码标准 |
13.5 附件5 青岛高新区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分类编码标准 |
13.6 附件6 青岛高新区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元数据标准 |
13.7 附件7 青岛高新区政务专题图层建设技术规范 |
13.8 附件8 青岛高新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应用技术规范 |
13.9 附件9 青岛高新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用户证明 |
(5)抚州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现状 |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2 系统建设目标与需求分析 |
2.1 系统建设目标 |
2.2 系统建设原则 |
2.3 系统需求分析 |
2.3.1 用户分析 |
2.3.2 功能需求 |
2.3.3 性能需求 |
2.4 系统部署 |
2.4.1 软硬件平台 |
2.4.2 系统安全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总体结构 |
3.2 系统技术路线 |
3.3 系统功能设计 |
3.3.1 系统功能设计图 |
3.3.2 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
3.4 系统出错设计 |
3.4.1 出错设计 |
3.4.2 出错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数据库设计 |
4.1 设计原则 |
4.1.1 属性表设计基本原则 |
4.1.2 空间数据库建设原则 |
4.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4.2.1 概念设计 |
4.2.2 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 |
4.3 数据备份与恢复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相关技术 |
5.1 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
5.2 数据库平台选择之Oracle |
5.3 空间数据引擎ArcSDE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界面及主要功能 |
6.1 功能实现 |
6.2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无缝多尺度电子海图数据组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全球空间数据模型 |
1.2.2 无缝空间数据组织 |
1.2.3 多尺度空间数据组织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2章 通用海道测量数据模型 |
2.1 电子海图相关概念 |
2.2 S-100通用海道测量数据模型 |
2.2.1 框架结构 |
2.2.2 数据模型 |
2.2.3 数据注册管理与维护 |
2.2.4 小结 |
2.3 基于S-100的电子海图 |
2.3.1 应用模式 |
2.3.2 海图要素目录 |
2.3.3 数据集与显示比例尺范围 |
2.3.4 小结 |
2.4 基于S-100的产品和服务 |
2.4.1 数字航海产品 |
2.4.2 空间地理信息服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事地理空间信息的网格化 |
3.1 海图数据组织存在的问题 |
3.1.1 主要问题 |
3.1.2 解决方案 |
3.2 海图要素的依比例和不依比例分类 |
3.2.1 不依比例要素 |
3.2.2 不依比例数据集 |
3.3 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理论 |
3.3.1 网格编码方案 |
3.3.2 细部地物的表达 |
3.3.3 SIMG索引技术 |
3.3.4 空间关系表达 |
3.4 海图的网格化 |
3.4.1 海图网格的定义 |
3.4.2 海图要素的网格化 |
3.4.3 海图要素的拼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实体的无缝电子海图数据组织 |
4.1 无缝电子海图的基本概念 |
4.1.1 电子海图缝隙的来源 |
4.1.2 无缝的基本要求 |
4.1.3 空间数据库与无缝的关系 |
4.1.4 空间数据无缝组织与管理 |
4.2 无缝电子海图生产与自动拼接 |
4.2.1 无缝电子海图生产系统 |
4.2.2 无缝电子海图编辑要求 |
4.2.3 电子海图自动无缝拼接 |
4.3 无缝电子海图数据组织中的空间数据模型 |
4.4 无缝电子海图数据索引机制分析 |
4.4.1 索引机制的种类 |
4.4.2 基于SIMG的网格索引 |
4.4.3 顾及要素属性的多重过滤算法 |
4.5 海图要素的无缝查询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实体无比例尺思想的多尺度数据组织 |
5.1 电子海图数据的多尺度理论 |
5.1.1 多尺度的概念 |
5.1.2 多尺度表达模型 |
5.1.3 多尺度表达的方法 |
5.2 电子海图多尺度数据分析 |
5.2.1 显示比例尺 |
5.2.2 要素随尺度变化的特征分析 |
5.2.3 多尺度数据的层次连通关系分析 |
5.3 面向实体无比例尺思想的多尺度数据组织 |
5.3.1 基本思想 |
5.3.2 面向实体的多尺度建模 |
5.3.3 多尺度电子海图数据组织方法 |
5.3.4 面向实体的海图要素空间关系描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无缝多尺度电子海图的应用框架 |
6.1 应用系统设计原则 |
6.1.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6.1.2 系统功能和应达到的效果 |
6.2 电子海图数据提取与输出 |
6.2.1 按区域的数据提取 |
6.2.2 按航线的数据提取 |
6.2.3 按图幅的数据提取 |
6.2.4 电子海图数据的输出 |
6.3 电子海图经度方向的连续漫游 |
6.3.1 经度方向连续漫游算法 |
6.3.2 连续漫游环境下的航线设计 |
6.3.3 连续漫游环境下的海图标绘 |
6.4 电子海图的自适应多尺度表达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的科研成果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城市空间基础信息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以深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数字地球与数字城市 |
1.3 数字城市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相关技术 |
1.4.1 “3S”集成技术 |
1.4.2 数据库技术 |
1.4.3 海量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
1.5 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组织 |
2 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1.1 用户分析 |
2.1.2 功能需求分析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2.2.1 架构理念 |
2.2.2 总体架构 |
2.2.3 运行结构 |
2.3 子系统功能设计 |
2.3.1 空间信息政务网 |
2.3.2 运维支撑管理子系统 |
2.3.3 统一资源目录管理子系统 |
2.3.4 数据管理及维护子系统 |
2.3.5 平台服务及组件建设 |
2.3.6 自主搭建子系统 |
2.4 数据库设计 |
2.4.1 数据特点与分类 |
2.4.2 平台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内容 |
2.4.3 数据逻辑划分及存储规划 |
2.4.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体系设计 |
3 空间基础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分析 |
3.1 空间、非空间信息相结合的搜索技术 |
3.1.1 空间、非空间信息相结合的搜索技术路线 |
3.1.2 搜索功能的实现 |
3.2 平台应用的快速搭建技术 |
3.2.1 平台应用的快速搭建方式 |
3.2.2 平台应用的快速搭建方法 |
3.2.3 平台的服务基类介绍及自定义编译方法 |
3.3 高并发的服务快速响应技术 |
3.3.1 平台高并发服务快速响应应用技术 |
3.3.2 平台高并发服务快速响应功能实现 |
3.4 服务在线注册和服务聚合技术 |
3.4.1 服务在线注册技术 |
3.4.2 服务在线注册和服务技术耦合的具体操作流程 |
3.5 统一用户权限认证技术 |
3.5.1 单点登录技术及功能实现 |
3.5.2 权限管理技术及功能实现 |
3.6 数据库技术 |
3.6.1 数据库的选择 |
3.6.2 空间数据引擎 |
3.6.3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
4 深圳市空间基础信息服务平台开发与实现 |
4.1 平台开发模式 |
4.1.1 分析设计工具 |
4.1.2 开发语言 |
4.1.3 开发工具 |
4.2 系统开发 |
4.2.1 GIS 开发平台选择 |
4.2.2 部分 GIS 功能实现 |
4.3 系统成果展示 |
4.3.1 空间信息网 |
4.3.2 运维支撑管理子系统 |
4.3.3 统一资源目录管理子系统 |
4.3.4 数据管理及维护子系统 |
4.3.5 平台服务及组件建设 |
4.3.6 自主搭建子系统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空间信息技术在矿区可持续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作用意义 |
1.1.3 科研项目的支撑 |
1.2 空间信息技术在矿区开发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概述 |
1.2.2 空间信息技术在矿区开发管理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
1.2.3 目前研究和应用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1.4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2章 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的信息需求与空间分析 |
2.1 矿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2.1.1 矿区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2.1.2 矿区发展过程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 |
2.1.3 矿区的灾害和生产安全问题 |
2.1.4 矿区发展的经济、产业、社会等问题 |
2.2 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与空间信息服务需求分析 |
2.2.1 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的层次结构 |
2.2.2 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空间信息服务的立体模型 |
2.2.3 矿区可持续发展空间信息服务的目标 |
2.2.4 空间信息技术在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中应用的优势 |
2.3 矿区可持续发展空间特征与空间关系 |
2.3.1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特征 |
2.3.2 空间关系在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空间分析中的作用 |
第3章 矿区可持续发展空间信息服务系统研究 |
3.1 SOA 架构与服务式 GIS 技术 |
3.1.1 面向服务的 SOA 架构 |
3.1.2 服务式 GIS 技术 |
3.2 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空间信息服务系统的结构 |
3.2.1 系统的体系结构 |
3.2.2 系统的分层设计 |
3.3 矿区可持续发展空间信息服务系统功能设计 |
3.3.1 数据管理子系统 |
3.3.2 图形管理子系统 |
3.3.3 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子系统 |
3.3.4 应用模型子系统 |
3.4 系统实现的方式和关键技术 |
3.4.1 Web service 技术 |
3.4.2 Web service 方式实现矿区空间信息服务 |
3.4.3 元数据技术 |
3.4.4 空间数据库技术 |
第4章 矿区开发管理空间数据整合与建库 |
4.1 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信息的内容与特征 |
4.1.1 矿区开发管理信息的采集内容 |
4.1.2 开发管理信息的类型 |
4.1.3 矿区开发管理信息的特征 |
4.2 面向服务的数据整合技术 |
4.2.1 基于数据格式的整合技术 |
4.2.2 面向服务的空间地理数据整合架构 |
4.3 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数据库建设流程与内容 |
4.3.1 数据采集及数据库建立工作流程 |
4.3.2 数据分类及编码依据的标准 |
4.3.3 需求分析 |
4.3.4 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
4.3.5 数据库建设的内容 |
4.4 基于 UML 和 GEODATABASE 的空间数据库模型的建立 |
4.4.1 Geodatabase 空间数据库模型概述 |
4.4.2 基于 UML 的 Geodatabase 数据模型设计方法 |
4.4.3 矿区可持续开发管理数据库的 UML 类图构建 |
第5章 基于 SD 与 GIS 的矿区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模型与仿真 |
5.1 系统动力学及其建模方法 |
5.1.1 概述 |
5.1.2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过程 |
5.2 矿区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构建的思路和视角 |
5.2.2 系统动力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的优势 |
5.2.3 系统结构与子系统划分 |
5.2.4 系统的因果关系图 |
5.2.5 系统的结构流程图及主要方程 |
5.3 矿区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模型的仿真与发展方案建议 |
5.3.1 系统参数的确定与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5.3.2 基本仿真(Base Simulation)——现有发展趋势结果及分析 |
5.3.3 优化仿真(Optimization Simulation)——实行产业创新战略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矿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6.1 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思路 |
6.1.1 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概述 |
6.1.2 评价的基本思路 |
6.2 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评价原则 |
6.2.2 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 确定评价指标的方法 |
6.3.1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 |
6.3.2 综合指标处理的方法 |
6.4 基于 DEA 方法的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实证研究 |
6.4.1 基于 DEA 的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 |
6.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6.4.3 实证分析与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农村宅基地登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农村宅基地登记信息系统相关问题研究 |
2.1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
2.2 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 |
2.3 WEBGIS 技术 |
2.4 GIS 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库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宅基地登记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
3.1 农村宅基地管理现状分析 |
3.1.1 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内容分析 |
3.1.2 徐州市农村宅基地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3.2.1 基础数据分析 |
3.2.2 系统功能分析 |
3.2.3 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
3.2.4 系统硬件需求分析 |
3.2.5 技术要求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宅基地登记信息系统构架设计 |
4.1 系统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
4.1.1 系统建设的目标 |
4.1.2 系统建设的原则 |
4.2 系统总体架构 |
4.2.1 系统逻辑构架 |
4.2.2 系统体系构架 |
4.3 系统功能构架 |
4.3.1 系统总体功能组成 |
4.3.2 系统功能详细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5.2 GIS 数据类型 |
5.3 空间数据元数据 |
5.4 系统数据库总体设计 |
5.4.1 系统数据库内容 |
5.4.2 基础地理数据库 |
5.4.3 农村宅基地数据库 |
5.4.4 政务办公数据库 |
5.5 空间数据库详细设计 |
5.5.1 空间数据库平台结构设计 |
5.5.2 空间数据库实现的技术流程 |
5.5.3 空间数据库的分层组织 |
5.6 属性数据库详细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应用开发与实现 |
6.1 信息交流 |
6.1.1 短信管理 |
6.1.2 邮件管理 |
6.1.3 领导活动 |
6.2 宅地基管理 |
6.2.1 房屋查询 |
6.2.2 业务表单 |
6.2.3 查询统计 |
6.2.4 归户管理 |
6.2.5 登记薄管理 |
6.2.6 其他辅助功能 |
6.3 宅基地管理的综合事务 |
6.3.1 信息中心管理 |
6.3.2 行政后勤管理 |
6.3.3 会议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测试 |
7.1 测试方法 |
7.2 测试环境 |
7.3 测试内容 |
7.4 测试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GEOINT服务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重点和目标 |
1.3 研究内容组织 |
2 相关工作及文献综述 |
2.1 GEOINT概述及本质 |
2.1.1 GEOINT概述 |
2.1.2 GEOINT本质 |
2.2 数据库及信息共享互操作 |
2.2.1 数据库技术 |
2.2.2 空间信息共享的互操作模式 |
2.3 影像获取、管理与处理 |
2.3.1 多传感器影像获取 |
2.3.2 传感器影像管理 |
2.3.3 传感器影像融合与信息检索 |
2.4 矢量空间数据的融合与质量控制方法 |
2.4.1 多源空间数据融合 |
2.4.2 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 |
2.5 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
2.6 国内外GEOINT具体装备现状研究 |
2.6.1 国外GEOINT装备情况 |
2.6.2 我国GEOINT装备情况 |
2.6.3 我国GEOINT体系建设存在的差距 |
2.7 本章小结 |
3 区域GEOINT服务体系分析及设计 |
3.1 GEOINT服务体系中服务能力的要求和分析 |
3.2 服务使命任务及信息关系 |
3.2.1 服务使命和任务 |
3.2.2 与测绘装备体系的信息关系 |
3.3 服务体系分类 |
3.4 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思路 |
3.4.1 具体建设目标规划 |
3.4.2 GEOINT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思路 |
3.5 GEOINT服务体系结构设计 |
3.6 服务体系功能设计 |
3.6.1 数据库体系结构设计 |
3.6.2 数据管理、处理与表达关键问题探讨 |
3.6.3 数据主要技术指标 |
3.6.4 数据处理技术关键难点及实现方案 |
3.7 服务技术体系应用总体流程 |
3.8 本章小结 |
4 WEB IMINT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及影像检索 |
4.1 遥感影像采集 |
4.1.1 影像情报的特点 |
4.1.2 传感器采集影像情报集成架构 |
4.2 影像检索 |
4.2.1 瓦片金字塔模型 |
4.2.2 角点检测 |
4.2.3 兴趣区提取 |
4.2.4 兴趣区匹配 |
4.3 基于区域的IMINT检索方案 |
4.4 Web IMINT信息管理系统 |
4.4.1 系统研发基本内容 |
4.4.2 数据库结构设计 |
4.4.3 软件模块设计 |
4.4.4 数据库软件平台 |
4.4.5 IMINT情报信息发布系统 |
4.4.6 网上IMINT数据申领系统 |
4.6 本章小结 |
5 区域GEOINT中矢量DEM质量控制与查询定位 |
5.1 DEM质量控制的意义 |
5.1.1 DEM误差源分析 |
5.1.2 矢量DEM质量控制 |
5.2 DEM随机误差的发现与剔除 |
5.2.1 卷积低通滤波器设计 |
5.2.2 权函数的确定 |
5.2.3 实验结果 |
5.3 粗差检测的中值滤波及其改进方法 |
5.3.1 中值滤波粗差探测 |
5.3.2 极值滤波粗差探测 |
5.4 DEM数据快速显示 |
5.5 矢量DEM查询定位 |
5.5.1 依场景的深度定位技术 |
5.5.2 定位信息反馈 |
5.5.3 改进的定位策略 |
5.5.4 实验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GEOINT基础情报数据的虚拟现实表达 |
6.1 虚拟环境认知与地形环境可视化 |
6.2 测绘情报数据的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 |
6.2.1 基于IMINT纹理的区域地形环境可视化 |
6.2.2 三维建模技术 |
6.2.3 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 |
6.2.4 "3D"图形的透视投影变换 |
6.2.5 多分辨率LOD模型 |
6.2.6 纹理映射 |
6.2.7 光照模型 |
6.3 GEOINT基础情报数据的VR平台构建 |
6.3.1 平台基本构架 |
6.3.2 平台详细功能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1.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7.1.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2 下一步工作 |
8 区域测绘装备一体化体系模拟构建实例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多时态数字地形图的安全管理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坝安全三维动态全视景智能管理方法研究[D]. 张娜.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3)
- [2]基于3S技术的土地综合监管系统构建方法研究[D]. 范梦娜.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3]兰州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与应用[D]. 李香清.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4)
- [4]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应用[D]. 朱建广.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5]抚州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研究[D]. 倪洁诗. 东华理工大学, 2014(05)
- [6]无缝多尺度电子海图数据组织及其应用研究[D]. 甘朝华. 武汉大学, 2014(06)
- [7]城市空间基础信息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以深圳市为例[D]. 马春梅. 东华理工大学, 2012(12)
- [8]空间信息技术在矿区可持续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李志刚.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1)
- [9]农村宅基地登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郑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1)
- [10]GEOINT服务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郭立群.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