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战略联盟:我国企业重组之视角(论文文献综述)
黄静[1](2021)在《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科技力量的竞争日趋激烈。产业联盟作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织形式,已成为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等的主导力量。“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国家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组合体。然而,伴随着产业联盟数量与规模的急剧增加,结盟形式化、创新协作松散、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日益突出。在由创新体系转向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范式变革与升级背景下,发展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不仅是产业联盟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而且是我国全面推进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与发展的着力点与抓手。为此,从结构化视角出发,结合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科学设计并选择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构建相应的升级路径实现机制,对促进我国产业联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一,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特征,构建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揭示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动力,并刻画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模型,描述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不同演进情形,并揭示演进情形影响因素。另外,基于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构建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研究框架。第二,遵循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规律,提出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架构。综合理论分析和解释性案例研究,围绕路径特征与模型、关键过程和适用条件,凝练并设计创新战略变革升级、核心创新平台辐射升级、多样性结构嵌入升级等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基本升级路径。第三,基于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适用条件,研究升级路径选择影响因素。设计升级路径选择思路与流程,围绕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主体构成优势、主体间关系优势以及生态环境特征设计升级路径选择指标体系,运用AHP与规则评价法构建升级路径选择方法。面向产业联盟持续升级需求,提出路径间动态转化策略。第四,为确保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的顺利实施,提出升级路径实现机制框架及不同路径的机制设计重点,围绕升级动力强化、升级过程控制、升级条件保障和升级效果动态评价等维度,系统设计了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实现机制。第五,选择TD产业联盟进行实证研究,分析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选择面向5G的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提出由4G向5G的升级路径转化策略以及升级路径实现机制完善策略,以论证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升级路径及其实现机制的科学有效性。总之,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理论方法,还为推动我国产业联盟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创新效率和能力,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
吴玉浩[2](2021)在《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技术标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提升标准化治理效能已成为调动企业创新活力、谋求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护科技创新成果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标准化热潮下,众多企业纷纷制定和实施标准化战略,试图凭借技术标准来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然而,数字化转型推动着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由此催生的环境不确定性加快了技术标准更新换代的速度,导致企业的标准化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并深刻改变着传统的标准体系和标准管理体制,驱动着组织管理的变革与创新。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演进,企业如何突破自身资源和能力限制、增强标准化发展韧性,被视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培育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如何有效参与标准化便成为标准化研究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团体标准发展的如火如荼,网络协同创新模式已成为标准化的全新支撑点。企业通过参与一个或多个技术标准联盟,以直接或间接联结的标准化合作关系与其他企业嵌入至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共同制定、实施和推广技术标准。这种标准化参与形式不仅可以吸纳和集聚联盟成员的资源和能力,推动不同企业围绕标准研发展开深度合作,也使标准化的投入成本和创新风险得以分散,有助于形成统一协调的标准体系。然而,技术标准联盟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发展成熟。在标准化实践中,即便是身处同一联盟之中,也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实现预期的联盟目标。事实上,尽管技术标准联盟可能会使参与者共享发展红利,但成员企业能否真正获益仍有赖于自身的标准化参与行为。因此,为了提升企业参与标准化联盟合作的效率和效益,有必要对其标准化活动予以规范引导。但是,与发展势头强劲的技术标准联盟相比,标准化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却较为滞后。以往研究主要围绕技术标准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尽管部分研究指出了参与标准化的积极影响,但却多探讨其对于宏观经济或中观产业的影响,而鲜有研究涉及微观企业层面,且并未明晰企业自身经由联盟参与标准化而获益的实现路径。同时,技术标准联盟作为一种特殊的战略联盟形式,学者们多围绕其他联盟形式进行研究,聚焦于技术标准联盟情境的研究成果较为匮乏。作为标准化活动的主体,企业通过技术标准联盟参与标准化可获得哪些益处(What)?不同企业之间的联盟绩效为何存在差异(Why)?企业又应如何在标准化联盟合作中实现更高的绩效水平(How)?这些问题的答案还尚不可知,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基于此,本文以企业微观层面为切入点,聚焦于我国技术标准联盟情境下的企业标准化参与行为,以联盟绩效(标准化合作结果)为导向,由网络视角来探讨参与标准化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机制,试图解释联盟内部企业之间绩效差异的缘由及其绩效增进路径,所剖析的研究问题包括:(1)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2)知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3)知识吸收能力在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所发挥的作用;(4)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环境不确定性在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以社会网络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为依据,在系统回顾和梳理技术标准联盟、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环境不确定性及企业联盟绩效等方面的相关文献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深圳、长春、杭州和上海的4家标准联盟企业的案例分析,对核心研究构念进行界定,深入阐述了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构建得到理论研究模型并提出相应研究假设。针对我国团体标准这一市场驱动下的新兴联盟标准形式,立足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趋势,以信息技术和汽车产业内的技术标准联盟企业为目标样本,收集到来自437家联盟企业的有效问卷调查收据,借助SPSS 25.0和AMOS 22.0软件开展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以此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多数研究假设得到了实证数据支持,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对于企业联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相较于边缘企业,中心企业能够借助网络位置优势来影响标准化合作结果,显着提升自身绩效水平。同时,与联盟合作伙伴编织紧密的关系网络,亦可帮助企业从标准化合作中实现更多收益;(2)知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联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3)潜在吸收能力能够增强网络中心性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现实吸收能力能够增强网络中心性、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4)技术不确定性能够增强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市场不确定性能够增强现实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企业标准化参与行为展开研究,针对我国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技术标准联盟现象,构建了“资源—能力—绩效”这一内外联动的整合性理论分析框架,由此明晰了企业如何有效参与标准化的理论逻辑,主要创新点和理论贡献表现在以下方面:(1)由网络视角对技术标准联盟现象展开分析,丰富了标准化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战略联盟研究拓展至技术标准联盟情境,并引入网络视角来深入挖掘技术标准联盟的本质、剖析企业参与标准化的内在逻辑,不仅探究参与标准化是否会对企业自身产生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揭示了企业如何从参与标准化合作中取得更好的联盟绩效。区别于以往的标准化研究,本文将技术标准联盟网络视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渠道,按照“结构—关系”两分法来整合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关系强度两个维度,深入阐释其对于企业联盟绩效背后的影响机制,即联盟企业应借助网络位置优势和紧密联结的网络关系来增加标准化产出、促动联盟绩效提升。由此,本文突破了标准化研究多集中于影响标准内容、市场采用等领域的局限,使联盟网络的应用范围得以延伸,弥补了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的研究空白,基于技术标准联盟情境揭示了企业联盟绩效的网络影响机制与规律,彰显了我国团体标准这一新兴联盟标准形式的现实价值。(2)将知识吸收能力纳入理论研究框架,由知识层面强调了企业内部动态能力的重要性。技术标准与知识紧密相关,虽然以往研究指出了知识吸收能力对于标准化具有促动作用,但这一论断尚缺乏有效的实证支持。一方面,本研究搭建了知识吸收能力与外部知识获取机制的联系,考察了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证实了前者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本研究验证了知识吸收能力在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尽管联盟网络为企业提供了外部知识来源渠道,但能否有效吸收和利用这些资源取决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高低。因此,由“资源—能力”互动角度来探讨企业的标准化参与行为,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有效解释了企业调动联盟网络获取外部知识资源、将其吸收利用进而转化为企业联盟绩效的过程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由此较为全面地勾勒出企业提升联盟绩效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动态能力研究的全新视角。(3)通过探究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展现了技术标准联盟在我国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下的新规律。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新旧动能转换使企业处于动荡不安和不确定的环境条件之中,企业愈发需要积极响应和匹配外部环境变化,依靠技术标准的稳定性来化解环境风险,增强标准化发展韧性。因此,本文以环境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为依据,由技术和市场两个层面来分析环境特征对于企业标准化参与行为的影响,证实企业联盟绩效源于外界环境和内部适应的协同互动效应。由此,本文探明了知识吸收能力影响企业联盟绩效的边界条件,且所得研究结论适用于我国情境特征的技术标准联盟,对于反映我国企业的标准化实践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为把握本土化的技术标准化问题提供全新思路。同时,弥补了以往标准化研究对于环境要素作用关注不足的缺陷,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转型期企业发展的标准化战略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李超锋[3](2021)在《基于网络协同的并购动机实现程度及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全球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并购已成为企业外部发展的重要战略,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股东的财富和价值。伴随着并购的“高失败率”,并购活动日益活跃,这一悖论已成为并购领域前沿的一个科学问题(Renneboog&Vansteenkiste,2019),因此,如何正确评价并购绩效也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截至目前,并购前后股票累积异常收益、长期股东价值及财务指标变化的方法是评价并购绩效的主流方法,而这些方法可能会忽略并购动机的“初心”,进而得出不完全正确的结论。明确的并购动机是企业优化配置内外部资源、实现并购目标的关键,因此,评价企业并购绩效应基于并购动机的实现程度。少数学者尝试从并购动机的视角评价并购绩效,但是在衡量并购绩效的时候没有结合各类动机去评价,或者采用问卷调查、指标评议或其他赋权方法对建立的并购动机体系进行评价,这些都不能真实地体现并购活动的绩效。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增强和企业组织间接触的逐渐频繁,企业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企业间的竞争也已演变为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企业经济网络为基于控制关系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经济网络和企业所嵌入的企业间经济网络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并购活动的实施和进行能够促使并购前后企业经济网络的整体结构、构成发生变化。通过将收购方和目标方各自节点进行结合,并购可以显着重塑组织间网络,使收购方获得目标方节点的控制权,为并购后的公司带来了更有利的结构,从而创造协同效应(Hernandez&Shaver,2019)。因此,并购协同效应的来源除了已有研究中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交易成本节约之外,还有网络经济,而网络经济是企业经济网络并购协同效应最重要的来源。近年来联盟的不稳定性、企业屡屡商誉“爆雷”、高溢价并购业绩多未达预期、企业并购的高失败率等现象实际上是企业合并的经济性认识不足、网络经济性理论和应用研究不能清晰指导企业合并实践等产生的问题。已有企业经济网络与并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通过政治联结、高管、董事、股东、创新等构成的企业间网络以及收购方在网络的位置如何促进收购方企业并购决策以及改善并购绩效,但这些网络主要聚焦企业间网络,忽略了企业内部网络,而企业内部网络属性优劣往往代表利用企业间网络的能力,因此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并购的网络经济性,也少有研究从并购前后收购方企业经济网络变化的角度研究网络经济的协同效应。此外,缺少从影响机理的视角对企业并购动机实现程度进行探讨。综上,本研究从社会网络、协同效应和资源基础理论出发,构建了基于网络协同的并购动机实现程度及影响机理的理论体系,建立了包含网络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成本节约与企业并购动机实现程度关系的计量模型,基于2007-2019年2201起并购事件,通过构建企业内部上市公司和其子公司之间的股权网络及企业外部上市公司和其他公司之间的产品网络,利用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从上市公司在网络中度和强度变化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并购产生的网络经济对企业并购动机实现程度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并得到如下结论:(1)并购作为两个经济网络的合并和重塑,能够导致企业内外部网络节点度、强度的变化,变化越大,越有利于促进企业并购动机的实现程度,且内部网络的促进效应显着高于外部网络。(2)在企业内部网络中,规模经济在网络经济对企业并购动机实现程度的影响中起到了显着的中介效应;而在企业外部网络中,节点强度的变化能够显着促进规模经济,变化越大,规模经济越大,但规模经济的中介效应不明显。(3)在企业内部网络中,节点度的变化能够显着促进以行业数量变化为代理指标的范围经济,节点度、强度的变化能够显着促进以收入熵指数变化和赫芬德尔指数变化为代理指标的范围经济,但范围经济的中介效应不明显;而在企业外部网络中,节点度的变化能够显着促进以行业数量变化、收入熵指数变化和赫芬德尔指数变化为代理指标的范围经济,但范围经济的中介效应不明显。(4)在企业内部网络中,节点度、强度的变化均能够显着促进交易成本节约,但交易成本节约的中介效应不明显;而在企业外部网络中,节点度的变化能够显着促进交易成本节约,但交易成本节约的中介效应不明显。本研究将复杂网络拓展应用到并购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基于网络协同的角度独到解释了并购的“高失败率”与并购活动日益活跃的悖论这一前沿问题。其次,本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证据,从企业内、外部网络节点的度、强度的变化出发,构建了企业内部上市公司与其子公司股权网络以及企业外部上市公司和其他公司的产品网络。最后,本研究丰富了并购动机实现程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引入企业经济网络和并购产生的网络经济,并结合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成本节约从机理上对企业并购动机的实现程度进行了探讨。本研究有有助于企业并购行为理性,有利于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并购行为,有利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及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此外,企业并购的网络经济性研究也将促进包括欧亚“互联互通战略”这样的宏观经济网络以及集团企业内部并购、重组等活动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郝佳佳[4](2021)在《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创新引领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但与世界先进制造业相比还存在差距。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较大,但技术发展水平较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没有完备的创新体系,创新意识不高等。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知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企业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现代技术创新理论强调了知识架构的重要性,即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知识基础结构的重要性远超出了知识基础元素本身的重要性。知识基础网络是知识架构的体现,也是知识基础理论与现代技术创新理论相融合的产物。那么知识基础网络是否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如果是,这种影响机制是什么?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作为制造业的代表,系统研究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机制、中介机制、调节机制和约束机制。首先,分析了知识基础网络的构建和演变过程,发现了不同创新战略环境下知识基础网络的演变规律。知识组合和知识配置是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不同的知识组合和知识配置策略会带来异质性的知识基础网络,并产生不同的创新绩效。知识基础网络能够反映企业不同的创新策略以及创新能力。为了探究知识基础网络的演变过程,本文从发明专利入手,构建知识基础0-1矩阵,使用UCINET软件将企业知识基础网络结构可视化,并计算知识基础网络的结构特征系数,分析了知识基础网络的演变过程,阐释了不同创新战略条件下企业对知识的整合、知识依赖以及跨领域知识重组能力。其次,提出了知识基础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研究假设,并检验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根据社会网络理论以及知识管理理论,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势以及结构洞三个知识基础网络特征角度,实证检验了知识基础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和结果,构建了知识基础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机制。再次,阐述了基于双元创新战略的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中介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从知识基础网络—双元创新战略—创新绩效的逻辑出发,将双元创新作为知识基础网络到企业创新绩效的传导机制,分析知识基础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发现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实现的,检验了双元创新战略在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中介作用。然后,探讨了在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作用中,知识流动和知识复杂度两个知识属性的调节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知识基础网络是知识流动的载体,知识被高效利用的前提是知识能够很好的流动。所以,知识基础网络能够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会受到知识流动的调节。同时,知识复杂度会对知识流动速度、被接受的可能性以及转化效率产生影响。所以,知识复杂度在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同样具有调节作用。此外,分析了研发投入在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作用中约束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在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中存在约束机制,并通过门槛效应模型探讨了研发投入的最优作用区间。最后,在上述一系列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结果,从优化知识基础网络结构、双元创新战略选择、知识属性的强化以及研发投入策略制定的角度提出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路径,为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王琛[5](2021)在《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虚拟联盟作为一种以“软约束”为主,不涉及所有权和法律约束力的新型联盟关系,因为能够在实现联盟功能基础上赋予联盟内各主体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而被广泛应用,成为一种重要而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在虚拟联盟组织架构下,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可以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与风险共担,而且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从而使得两大产业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并在虚拟联盟框架下突破既有产业边缘,实现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态势。因此,研究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机制,进而加快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两大产业融合条件、动因、过程和效应等方面对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机理进行系统揭示;基于产业融合机理及产业融合过程的实践性,采用质化研究方法对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关键要素进行揭示;以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关键要素为基础,对两大产业融合机制体系进行总体设计,从而得到由融合动力机制、融合实现机制、融合评价与反馈机制构成的产业融合机制体系。从内生性和外源性角度对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动力源进行分类,提出相关动力理论假设,并据此构建了两大产业融合动力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对基于两大产业融合动力理论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证实了内外部动力源对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的直接驱动作用,同时验证了政策驱动和市场竞争驱动的间接作用,揭示了各动力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动力传导路径,提出并分析动力传导外源性动力输入阶段、内生—外源性动力聚合阶段和内生—外源合力协同作用阶段。在此基础上,从融合动力持续、融合动力增强、融合动力协同三方面提出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动力管理策略,并从政府和联盟方面提出动力管理策略。从融合伙伴选择、融合过程组织协调、融合利益分配和融合风险管理四个方面对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实现机制进行研究。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伙伴选择机制方面,设计了融合伙伴选择原则与流程,构建了融合伙伴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网络分析法和三角模糊数型方法的融合伙伴选择方法,提出了融合伙伴绩效评价与动态控制机制;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实现机制方面,从虚拟联盟战略协同、组织模式选择和沟通协调三个方面设计了产业融合实现机制;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利益分配机制方面,在对利益分配方法进行选择的基础上,分别基于夏普利值法和纳什谈判定理提出了虚拟联盟的利益分配策略;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风险管理机制方面,首先对产业融合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与分析,进而提出了产业融合风险的评价体系和分类方法,最后设计了产业融合风险的分类管理策略。对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绩效评价机制内涵进行界定,并基于虚拟联盟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和评价流程,构建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效率进行评价。同时基于反馈控制理论和循环累积因果论设计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反馈机制,并基于前面融合水平和融合效率评价的结果,设计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反馈机制模型,从而揭示反馈机制对虚拟联盟内两大产业融合的反馈路径,最后提出虚拟联盟融合反馈机制的实施策略。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机制保障策略,包括人才、资金、信息和技术资源四个方面策略构成的资源保障策略,从培育虚拟联盟的组织生态、优化虚拟联盟的组织结构和增强虚拟联盟的组织协调三个方面策略构成的组织保障策略,联盟规则、政府政策和企业规章三个方面策略构成的制度保障策略,以及企业文化、联盟文化和融合文化三个方面策略构成的文化保障策略。
卢建昊[6](2021)在《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文中认为在改革开放的40余年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成为全球生产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崛起也推动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航空服务市场的发展,为国际与中国民航飞机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整机的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与麦道这样的商用客机公司合作进行总装生产,一方面通过技术合作的“三步走”战略来自主开发支线飞机,但遗憾的是这两条路径均以失败告终。但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出现重大调整。2002年4月,支线飞机ARJ21项目正式立项。时隔4年后,在ARJ21项目尚未完成之时,干线飞机C919项目于2007年2月得到了立项。这两个表面上看起来相似的项目为何会先后出台?是哪些国内外因素与力量促使中国政府对民用航空产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如何从产业政策制订的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中国重大产业战略调整进行解释?这些问题是本研究重点回答的问题。论文采用“倡导联盟框架”(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或称ACF)对中国民航制造业战略调整进行解释。该框架强调政策子系统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特别提出以社会为中心的视角解读不同部门的政策联盟的重要性。本论文在研究中试图将该分析框架运用于中国民航制造业的重大战略调整问题的分析上。本研究主要结论性的观点包括:伴随着国际航空制造业的日渐全球化,出现了主制造商-国际供应商的系统集成开发方式。中国决定利用该系统集成开发方式,推出ARJ21与C919两个重大项目。这两个项目是中国国家和社会对国际航空制造业全球化的挑战与系统集成开发方式出现的机遇的战略反应。1990年代以后中国日益高涨的经济民族主义主张,提倡实施战略产业政策,以促进中国的产业安全与大国发展战略施行。在社会力量的推动下,2003年新一任领导集体上台以后,将国家再一次设定为发展主体,《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是新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象征。ARJ21项目是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前提下,瞄准“缝隙”市场的阶段式发展方式;而C919项目则充分考虑与波音和空客这两个国际航空制造巨头的可能竞争与冲突,通过集中国家资源,利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与关键零部件的可获得性,实现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跳跃式发展。在这个方面,论文提出C919项目决策正是中国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政策观念调整与上海地区特殊政治地位相互结合的产物。目前呈现出的研究结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术意义:第一,论文展示了在全球生产网络环境下国家以战略贸易政策为基础形成选择性产业政策的过程,并通过C919项目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研究。第二,国际政治经济学对于产业政策形成过程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行为者层位分析,微观地观察了政策集团之间的相互竞争,系统地考察了作用于国家-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压力,并为此将广泛用于政策过程分析的“倡导联盟”框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第三,关于C919项目的立项过程及相关的各种信息,在各方的争论过程中呈现出了分散和碎片化的状态。同时,由于各方的不同立场,又使得彼此之间的视角和信念有着微妙的差异。本论文以此为基础,通过政策联盟行为对政策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再现,同时对国际航空制造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航空制造业商用客机发展战略展开了综合分析,并对ARJ21和C919之间所产生的发展政策变化脉络进行了结构性的把握。
王思梦[7](2021)在《联盟权力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活动一直贯穿其中,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单位——企业,创新对于企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大多数企业都很难在不依赖于合作的情况下进行创新,因此,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条件下,不同主体合作而形成的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已经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促使联盟企业提高创新运行效率和创新成效,提升创新选择策略对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为了应对迅猛发展的市场环境,战略联盟成为企业能够有效实现创新行为的重要途径。联盟企业因为拥有的资源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知识、结构等方面使得该联盟企业有能力动员其他伙伴达成合作,这种能力即联盟权力,包括(知识权力、结构权力、认同权力、关系权力)。企业通过运用联盟权力,对联盟成员行为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联盟间异质性知识和资源流动能够推动联盟成员开展双元创新(包括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为此,本文在借鉴和融合已有研究基础上,以权力依赖理论、双元理论、搜索理论、跨界创新研究为支撑点,以“联盟权力如何影响企业双元创新”这关键研究问题,建立“联盟权力—联盟惯例—企业双元创新”的理论框架。通过回答以下三个子问题来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果,进而对结果进行讨论:(1)企业构建的联盟中,其联盟权力与双元创新有何关系?(2)联盟权力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路径是什么?(3)跨界创新视角下跨界搜索和跨界整合对联盟惯例与双元创新的机制,在利用式创新为因变量和探索式创新为因变量情况下,是否有不同影响?为了回答三个子研究,本文先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11组假设进行研究,接着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进一步探索与分析。1.通过权力的由来,到网络权力概念的产生,再延伸到联盟权力的概念,建立了联盟权力分析维度,以此为基础,构建联盟权力与企业双元创新之间的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指出联盟权力不仅能直接作用于企业双元创新,还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的联盟惯例提升企业的两种创新活动。2.在“联盟权力——联盟惯例——双元创新”基础上,提出联盟权力提升企业双元创新的9组研究假设,并通过对330家本土企业的问卷调查,录入,形成数据文件资料,利用AMOS 25.0软件对联盟权力、联盟惯例与企业双元创新三者之间的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并由此指出:联盟权力能通过联盟惯例提升企业双元创新。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引入跨界搜索和跨界整合这两个调节变量,从跨界创新视角深入考察跨界搜索、跨界整合分别对企业双元创新影响机制,关注二者是否在因变量的两个子维度中存在不同,是否都显着。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实证检验,最终形成了跨界搜索和跨界整合影响联盟惯例与双元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模型。基于以上的研究工作,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联盟企业中,联盟权力对企业双元创新有正向影响。联盟权力的四个子维度:知识权力、结构权力、认同权力、关系权力均对企业双元创新产生正向影响。本文实证研究共收集330份有效数据,通过科学规范的统计学研究方法显示,知识权力、结构权力、认同权力和关系权力都有助于企业双元创新的提升。企业通过联盟权力中的知识权力、结构权力、认同权力和关系权力来获取各种各样的资源,通过联盟惯例的作用将联盟企业家大量存在的知识、信息、经验规范化、系统化、从而提高企业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2.联盟惯例的中介效应存在于“联盟权力——企业双元创新”这个关系中。联盟权力通过促进联盟惯例而影响企业双元创新。本文通过运用AMOS 25.0软件对330份数据建立初始模型参数估计发现:联盟惯例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在知识权力与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关系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在认同权力与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关系中扮演着完全中介作用,在结构权力与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关系中仅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样,联盟惯例在关系权力与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关系中仅扮演部分中介作用;联盟惯例在知识权力、结构权力、认同权力、关系权力与企业利用式创新之间的积极关系中扮演部分中介作用。3.基于跨界创新视角,本文认为,跨界搜索和跨界整合在联盟惯例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跨界搜索能够显着调节联盟惯例与企业探索式创新之间的关系,也能显着调节联盟惯例与利用式创新之间的关系。跨界整合在联盟惯例对企业利用式创新的影响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跨界整合在联盟惯例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机制中不显着。本文围绕联盟权力对双元创新的影响机制,在综合运用权力依赖理论、双元理论、组织搜索理论、创新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剖析联盟权力对于提升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机制,联盟惯例的中介机制以及跨界搜索和跨界整合的调节机制。相较于此前的研究,本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拓展了权力在联盟背景下维度的划分。本文打开了“联盟权力”这一构念的黑箱,拓展了权力在联盟领域的维度划分。本研究中“联盟权力”的概念是由组织权力和网络权力发展演化而来,目前学界对联盟权力没有较为统一的定义和测量。基于联盟背景,权力依赖理论视角下提出的联盟权力的四个子维度,即知识权力、结构权力、认同权力、关系权力,有助于克服联盟研究中联盟权力概念的宽泛,难以操作测量等问题。2.深化了联盟权力对企业双元创新作用机制的研究。联盟权力可以使联盟企业拥有更多的能力协调联盟内部成员的矛盾,调动联盟成员的资源,保证联盟有序的运行,现有学者同时也认识到,联盟惯例是联盟企业获取异质性知识的重要来源,维持联盟稳定的要素,且对于企业创新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构建了“联盟权力——联盟惯例——双元创新”的结构框架,企业通过联盟权力中的知识权力、结构权力、认同权力和关系权力来获取各种各样的资源,促进联盟惯例的稳定运行,将大量知识、经验、资源合理规划,以此保障联盟内企业合作的高效进行,为联盟企业减少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促进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3.丰富了跨界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从跨界创新视角出发,丰富了有关跨界搜索与跨界整合关系的情景变量。跨界创新视角是本文的亮点,联盟企业间是跨界合作,为了开展和推进创新,更需要考虑跨界创新。本文从跨界搜索和跨界整合两个角度探讨它们在联盟惯例与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之间的影响作用,这也是对联盟权力作用机制的进一步补充,丰富了“联盟惯例——双元创新”的影响机制中,跨界搜索和跨界整合作为调节变量的影响。进一步补充了联盟惯例的相关理论,深化了双元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4.丰富了联盟相关的案例研究。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联盟权力对双元创新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索,以及跨界搜索、跨界整合调节作用下联盟惯例对双元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通过对传统的机械制造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总结,从而为案例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和现实支撑。
高思芃[8](2020)在《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全球化,科技发展呈现迅猛态势,国际竞争也愈发激烈。在过去十五年中,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中国目前在多数情况下仍被动执行国际或他国标准,标准竞争上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逐渐开始模仿国外创新联盟的成功经验,并逐渐认识到跨越组织边界,协调吸收外部创新资源,可获得“1+1>2”的协同效应。目前学术界从不同理论视角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关于企业标准创新、联盟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论莫衷一是,并且在实践中企业联盟的成功率始终难以提高,标准竞争也常处于劣势。基于此,本研究立足于当前时代背景及现实问题,基于SSP(战略-结构-绩效)研究范式,从高管团队层面切入,探究企业联盟能力对标准联盟网络、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揭示标准联盟网络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及高管团队注意力与政治技能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间的调节效应及被调节中介效应,在填补理论空白的同时,以期对中国企业创新联盟战略管理提供理论借鉴。本研究对战略选择、资源依赖、社会网络和高层梯队等理论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对现有关于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技术创新绩效和高管团队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归纳。为了深入了解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和技术创新绩效的真实情况,本研究从长春、哈尔滨、苏州和深圳四地各选取一家制造业企业的高管团队进行调研访谈,展开案例研究分析。经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的交互验证,确定核心构念,并进行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及理论模型构建。基于此通过相关文献支撑,进一步提出具体研究假设35个。随后,通过预调研对所设计量表进行修正,并主要对北京、深圳、上海、杭州、重庆、长春和哈尔滨这七个城市的制造业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大样本问卷调查,最终共获得465份有效问卷。而后对所获得数据进行了样本特征分析、共同方法偏差、信度和效度检验及多重共线性检验,再利用通过检验的有效数据,采用分层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SPSS的Process等方法对本文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35条假设中有34条得到了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企业联盟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本研究将联盟能力划分为5个维度进行具体验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间协调、协调联盟间、组织间学习、企业联盟主动性和企业联盟变革均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2)企业联盟能力对标准联盟网络具有正向影响。本研究将标准联盟网络划分为2个维度进行具体验证分析,企业间协调、协调联盟间、组织间学习、企业联盟主动性和企业联盟变革分别对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均具有正向影响。(3)标准联盟网络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在结论(1)和(2)的基础上,验证出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并进一步验证出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在企业间协调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协调联盟间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组织间学习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企业联盟主动性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的假设均得到支持,且均为部分中介效应;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在企业联盟变革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的假设也得到支持,且为完全中介效应。(4)高管团队的注意力与政治技能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之间具有正向调节效应。高管团队注意力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高管团队注意力与企业联盟能力的交互通过标准联盟网络结构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假设成立,高管团队注意力与企业联盟能力的交互通过标准联盟网络关系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假设不成立。高管团队政治技能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的假设成立,并且高管团队政治技能与企业联盟能力的交互通过标准联盟网络,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假设成立。本文旨在探索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技术创新绩效与高管团队注意力与政治技能之间的作用机理,创新点和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1)丰富了社会网络与高层梯队理论的相关研究。依据战略选择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的观点本研究考虑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及企业内部的发展需要,进而并结合社会网络理论,认为标准联盟内与标准联盟间产生的直接或间接联结关系,促进各类资源进行共享与整合,基于此探讨标准联盟网络相关问题,发现在标准联盟中“强关系”的观点更加适用;并结合高层梯队理论,考虑高管团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探究其具备认知与行为特点的构念注意力与政治技能在联盟战略中的影响。(2)明晰了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的三者关系。基于SSP研究范式,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技术创新绩效”,并结合现有文献及案例分析对各研究构念进行界定与划分维度,通过解析联盟的全过程,详细探讨联盟能力各维度对标准联盟网络结构与关系的影响路径,以及明确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显着关系,以上内容在补充标准联盟网络相关领域理论空白的同时,打开了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三者关系的黑箱,也为企业在构建标准联盟网络、提升技术创新绩效方面提供依据。(3)采用文献、案例与大样本调查的多样性研究方法。本文既有详实的文献研究基础,且有案例研究作为佐证材料支撑,并结合了大样本数据进行量化分析验证,研究方法在标准联盟网络及高管团队注意力等相关研究中比较具有创新性,得出的结论也比较准确可靠。
王泓略[9](2020)在《知识视角下企业协作研发网络对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我国“科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针的提出,从客观上驱动了我国企业对技术研发能力的需求;“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高技术企业“走出去”以及寻求外部协作带来新的契机。另一方面,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高技术企业面临着更严峻的技术竞争环境,需通过大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深化迭代自身技术以抵御外部环境波动性的影响。知识作为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资源,是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如何部署与管理知识资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至关重要。协作研发与技术创新绩效的研究已在学界积累大量文献,然而甚少从知识基础的视角探讨协作研发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此本文围绕知识视角下企业不同维度协作研发网络对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于知识视角,构建了企业协作研发网络对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模型。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与知识基础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知识获取与重组的视角对企业组织间协作研发网络与组织内部研发者协作研发网络进行了划分与构建,通过博弈分析与数理模型推演,理清了企业不同维度协作研发网络对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企业外部知识获取受到环境波动性的影响,同时内部知识重组则受到企业自身知识资源结构特征的约束,基于此,结合权变理论,分析了外部环境动荡性与内部知识元素关系特征对企业不同维度协作研发网络的调节效应。(2)企业组织间协作研发网络以及组织内研发者协作网络对二元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研究。分别探讨了企业外部协作研发网络与内部研发人员协作网络对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据此提出相关直接效应研究假设。以我国汽车产业数据为依托,对企业专利信息进行数据挖掘与重构,构建了企业层面的双重网络数据,结合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以及相关特征数据,实证检验了研究假设。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组织间协作研发网络结构洞与中心性以及企业组织内研发者协作网络集聚性与平均路径均对二元创新绩效存在促进作用,且其各自影响作用对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呈现强度差异。(3)引入企业知识元素关系特征,分析其对企业研发者协作网络与二元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分别探讨了知识元素的替代性与互补性特征对知识组合影响机制,进而提出知识替代性与互补性对企业研发者协作网络与二元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的相关假设。通过构建知识共现矩阵数据,实证分析并发现,知识关系特征对二元创新绩效与组织内研发者协作网络存在显着的调节作用,且其对探索式与利用式创新呈现显着的差异。(4)通过加入环境动荡性作为调节变量,从技术与市场两个维度分析了其对二元创新绩效与企业外部组织间协作研发网络的调节效应,并提出了相关假设;实证发现技术与市场环境动荡性对外部协作研发网络结构与二元创新绩效存在显着的调节作用,且其对探索式与利用式创新呈现显着的差异。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协同创新理论与知识基础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知识获取与重组的视角深入厘清了企业不同维度协作研发网络的意义,通过指标构建与模型分析,检验了不同维度协作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丰富了已有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视角。此外,研究基于外部环境动荡性与内部知识基础关系特征的权变性,构建了知识视角下企业协作网络与二元创新绩效的多重调节效应模型,并通过实证对假设予以检验,为企业优化内部知识管理体系与处理外部动态竞争环境提供了管理启示。研究结论一方面丰富了现有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对企业如何合理构建内外部研发网络以及科学优化知识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我国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建议。
施萧萧[10](2020)在《合作网络与知识网络特征对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和创新复杂性的不断提升,企业需要同时兼顾能够为其带来持久竞争力的探索性创新和实现持续盈利效益的利用性创新,才能够维持持久竞争力。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一方面,知识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核心要素,高新技术企业注重自身知识基础的构建和配置,旨在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自主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企业边界日趋模糊,基于外部研发合作网络这一平台,各个利益相关者能够实现对外部重要技术知识资源的搜寻、获取、整合和利用,这成为企业提高创新效率和加快创新速度的核心途径。如何合理构建企业知识基础和优化企业外部合作网络来加速双元创新的发展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核心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对企业内、外部因素如何影响双元创新活动展开了相关探讨,但没有对如何合理匹配内部知识基础结构构建和保障外部资源获取,以保障双元创新活动最高效地开展这一问题给出系统性的回答,这使得高技术企业在知识基础构建和外部资源获取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诸如过度的依赖外部资源集成、忽略核心技术培育等问题,缺乏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和实证支持。本研究针对高技术企业创新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上述问题以及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缺口,以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过程中内外部创新资源合理配置为切入点,基于相关理论,结合理论推理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企业外部合作网络和内部知识网络结构如何影响双元技术创新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究。本研究成果促进了创新网络和知识基础相关理论的发展,填补了双元创新理论研究的空白。研究结论能够为高技术企业合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适时配置自身知识基础结构来开展创新活动,持续提升双元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参考。首先,本文从网络惯性视角出发,研究验证并揭示了合作网络嵌入性对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的动态影响机制模型。通过层次线性回归模型方法对获取的专利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合作网络关系嵌入对双元创新的正向影响逐步增强,结构嵌入对探索性创新的正向影响也在逐步增强,但是,合作网络结构嵌入对高技术企业利用性创新的积极影响效果在不断锐减;至技术进入稳定推进阶段,合作网络结构嵌入会抑制利用性创新水平的提升。在产业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网络惯性在高技术企业合作网络嵌入与双元创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随后,基于技术群体分化视角出发,研究验证并揭示了知识网络嵌入性对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的动态影响机制模型。通过层次线性回归模型方法对获取的专利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知识网络结构嵌入性能够提升企业双元创新水平,但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企业知识网络结构嵌入性对利用性创新的正向影响在不断减弱,到技术发展稳定期,结构嵌入性对利用性创新产生负向影响;知识网络关系嵌入性会提升企业双元创新水平,但对探索性创新的正向影响也在不断减弱,到技术发展稳定期,结构嵌入性对探索性创新产生负向影响。在产业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技术群体内凝聚性和群体间桥接关系在高技术企业知识网络嵌入与双元创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紧接着,从个体网层面出发,研究验证并揭示了双重网络嵌入对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机制模型。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对获取的专利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合作网络与知识网络双重结构嵌入的交互会促进高技术企业探索性创新活动,但同时会阻碍企业利用性创新。合作网络与知识网络双重关系嵌入交互会促进高技术企业利用性创新,但同时会阻碍企业探索性创新。合作网络关系嵌入与知识网络结构嵌入的交互、合作网络合作网络结构嵌入与知识网络关系嵌入的交互均会阻碍企业双元创新的发展。外部搜索在合作网络结构嵌入与双元创新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是外部搜索在知识网络关系嵌入与双元创新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从整体网视角出发,探究验证并揭示了合作网络小世界性和知识网络凝聚性对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机制。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对获取的专利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合作网络聚集系数会促进企业利用性创新的发展,但会对探索性创新产生倒U型影响;合作网络平均路径长度越短,越有利于企业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的发展。知识网络全局凝聚性会提高企业利用性创新水平,但会对探索性创新产生倒U型作用;知识网络局部凝聚性会对企业利用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均产生积极影响。知识网络全局凝聚性会增强合作网络聚集性对利用性创新的正向作用,也会增强合作网络聚集系数对探索性创新的倒U型作用。知识网络局部凝聚性仅会削弱合作网络平均路径长度对利用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的负向影响。
二、国际战略联盟:我国企业重组之视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战略联盟:我国企业重组之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联盟演化与创新研究现状 |
1.3.2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与治理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及升级路径研究框架 |
2.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内涵与特征 |
2.1.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内涵 |
2.1.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特征 |
2.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 |
2.2.1 结构要素 |
2.2.2 结构模型 |
2.2.3 结构化功能 |
2.3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动力 |
2.3.1 技术创新驱动 |
2.3.2 市场需求拉动 |
2.3.3 创新政策引导 |
2.4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 |
2.4.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模型 |
2.4.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代内演进 |
2.4.3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代际演进 |
2.5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情形 |
2.5.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情形描述 |
2.5.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情形影响因素 |
2.6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研究框架 |
2.6.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内涵 |
2.6.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研究框架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设计 |
3.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设计依据与架构 |
3.1.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设计依据 |
3.1.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架构 |
3.2 创新战略变革升级路径 |
3.2.1 创新战略变革升级路径特征与模型 |
3.2.2 创新战略变革升级路径关键过程 |
3.2.3 创新战略变革升级路径适用条件 |
3.2.4 创新战略变革升级路径实例分析 |
3.3 核心创新平台辐射升级路径 |
3.3.1 核心创新平台辐射升级路径特征与模型 |
3.3.2 核心创新平台辐射升级路径关键过程 |
3.3.3 核心创新平台辐射升级路径适用条件 |
3.3.4 核心创新平台辐射升级路径实例分析 |
3.4 多样性结构嵌入升级路径 |
3.4.1 多样性结构嵌入升级路径特征与模型 |
3.4.2 多样性结构嵌入升级路径关键过程 |
3.4.3 多样性结构嵌入升级路径适用条件 |
3.4.4 多样性结构嵌入升级路径实例分析 |
3.5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选择与转化 |
4.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选择思路与流程 |
4.1.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选择思路 |
4.1.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选择流程 |
4.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选择影响因素 |
4.2.1 主体构成影响因素 |
4.2.2 主体间关系影响因素 |
4.2.3 创新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
4.3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选择过程 |
4.3.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优势识别 |
4.3.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
4.3.3 内部结构优势与创新生态环境匹配分析 |
4.3.4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确定 |
4.4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转化 |
4.4.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转化障碍 |
4.4.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转化模型 |
4.4.3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转化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实现机制 |
5.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实现机制总体设计 |
5.1.1 实现机制的框架设计 |
5.1.2 面向不同升级路径的实现机制设计重点 |
5.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动力强化 |
5.2.1 强化核心技术创新主导作用 |
5.2.2 深度挖掘市场需求 |
5.2.3 完善政策引导体系 |
5.3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过程控制 |
5.3.1 升级方向控制 |
5.3.2 升级关键点控制 |
5.3.3 升级进度控制 |
5.4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条件保障 |
5.4.1 资源保障 |
5.4.2 利益分配保障 |
5.4.3 制度环境保障 |
5.4.4 组织文化保障 |
5.5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效果评价 |
5.5.1 评价指标设计 |
5.5.2 评价方法选择 |
5.5.3 评价模型构建 |
5.5.4 评价体系应用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研究 |
6.1 TD产业联盟发展概况 |
6.2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与情形分析 |
6.2.1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动力 |
6.2.2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 |
6.2.3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情形分析 |
6.3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选择与转化 |
6.3.1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优势识别 |
6.3.2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
6.3.3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确定 |
6.3.4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转化策略 |
6.4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实现机制完善 |
6.4.1 机制现状与需求分析 |
6.4.2 完善动力强化机制 |
6.4.3 优化过程控制机制 |
6.4.4 强化条件保障机制 |
6.4.5 建立效果评价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的专着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 |
致谢 |
(2)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社会网络理论 |
2.1.2 知识基础理论 |
2.1.3 动态能力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技术标准联盟相关研究 |
2.2.2 联盟网络相关研究 |
2.2.3 知识吸收能力相关研究 |
2.2.4 环境不确定性相关研究 |
2.2.5 联盟绩效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模型构建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问题提出 |
3.1.2 研究方法选择 |
3.1.3 案例选择 |
3.1.4 数据收集 |
3.2 案例分析 |
3.2.1 信度与效度 |
3.2.2 数据处理与呈现 |
3.3 结果分析 |
3.3.1 基于理论回顾与案例分析的核心概念界定 |
3.3.2 基于理论回顾与案例分析的理论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提出 |
4.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 |
4.2 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 |
4.3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4.4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2 样本选择与调研流程 |
5.3 变量测量 |
5.3.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的测量 |
5.3.2 知识吸收能力的测量 |
5.3.3 环境不确定性的测量 |
5.3.4 企业联盟绩效的测量 |
5.3.5 控制变量的选取 |
5.4 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
6.1.1 数据收集 |
6.1.2 样本特征 |
6.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4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4.1 信度检验 |
6.4.2 效度检验 |
6.5 假设检验 |
6.5.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的关系检验 |
6.5.2 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的关系检验 |
6.5.3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检验 |
6.5.4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
6.5.5 变量间关系的总效应检验 |
6.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6.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对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 |
6.6.2 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 |
6.6.3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6.6.4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性 |
7.3 实践启示 |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网络协同的并购动机实现程度及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并购动机 |
1.2.2 企业经济网络的定义 |
1.2.3 企业经济网络的类型 |
1.2.4 网络经济 |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创新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创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文献回顾 |
2.1 基于企业并购动机实现程度的相关研究 |
2.2 并购协同效应的来源 |
2.2.1 规模经济的解释 |
2.2.2 范围经济的解释 |
2.2.3 交易成本节约的解释 |
2.2.4 网络经济的解释 |
2.3 不同网络与企业并购相关的研究 |
2.3.1 政治关联与企业并购 |
2.3.2 高管网络与企业并购 |
2.3.3 董事网络与企业并购 |
2.3.4 股东网络与企业并购 |
2.3.5 创新网络与企业并购 |
2.3.6 企业集团业务和价值链的联结与企业并购 |
2.4 已有研究不足 |
3 基于网络协同的企业并购动机实现程度的机理分析 |
3.1 理论基础 |
3.1.1 社会网络理论 |
3.1.2 协同效应理论 |
3.1.3 资源基础理论 |
3.2 基于网络协同的企业并购动机实现程度的基本逻辑 |
3.2.1 网络经济与协同效应 |
3.2.2 网络经济带来的资源优势 |
3.2.3 网络经济与规模经济 |
3.2.4 网络经济与范围经济 |
3.2.5 网络经济与交易成本节约 |
4 基于网络协同的企业并购动机实现程度的检验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2 研究设计 |
4.2.1 实证模型 |
4.2.2 变量定义 |
4.2.3 样本选择 |
4.3 基于内部网络的实证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 |
4.3.2 主回归结果 |
4.3.3 异质性检验 |
4.3.4 稳健性检验 |
4.3.5 进一步分析:对协同效应来源的检验 |
4.4 基于外部网络的实证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 |
4.4.2 主回归结果 |
4.4.3 异质性检验 |
4.4.4 稳健性检验 |
4.4.5 进一步分析:对协同效应来源的检验 |
5 规模经济的中介作用研究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2 研究设计 |
5.2.1 实证模型 |
5.2.2 变量定义 |
5.3 实证结果 |
6 范围经济的中介作用研究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2 研究设计 |
6.2.1 实证模型 |
6.2.2 变量定义 |
6.3 实证结果 |
7 交易成本节约的中介作用研究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2 研究设计 |
7.2.1 实证模型 |
7.2.2 变量定义 |
7.3 实证结果 |
8 研究结论及其应用 |
8.1 研究结论 |
8.2 结论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概念界定 |
2.1 知识基础网络相关理论 |
2.1.1 知识基础理论 |
2.1.2 社会网络理论 |
2.2 知识基础网络相关概念 |
2.2.1 知识基础网络的形成 |
2.2.2 知识基础网络的界定 |
2.2.3 知识基础网络的构件 |
2.2.4 知识基础网络的特征 |
2.3 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
2.3.1 双元理论 |
2.3.2 知识管理理论 |
2.3.3 资源基础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构建与演变分析 |
3.1 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基础网络构建 |
3.1.1 社会网络的构建过程 |
3.1.2 知识基础网络的构建过程 |
3.2 知识基础网络特征度量 |
3.2.1 知识基础网络密度 |
3.2.2 知识基础网络中心势 |
3.2.3 知识基础网络结构洞 |
3.3 知识基础网络的演变 |
3.3.1 研究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3.3.2 知识基础网络密度的演变 |
3.3.3 知识基础网络中心势的演变 |
3.3.4 知识基础网络结构洞的演变 |
3.4 基于双元创新的知识基础网络的演变 |
3.4.1 双元创新战略企业的界定 |
3.4.2 基于双元创新的知识基础网络密度的演变 |
3.4.3 基于双元创新的知识基础网络中心势的演变 |
3.4.4 基于双元创新的知识基础网络结构洞的演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中介机制 |
4.1 创新绩效的内生机理 |
4.2 创新绩效的度量 |
4.3 双元创新中介机制的研究假设 |
4.3.1 基于知识维度的创新绩效分析 |
4.3.2 基于双元维度的创新绩效分析 |
4.4 双元创新中介机制的研究变量设计 |
4.4.1 变量定义 |
4.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5 实证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
4.5.1 实证模型构建 |
4.5.2 主效应回归结果 |
4.5.3 双元创新中介机制路径检验 |
4.6 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4.6.1 变换替代变量 |
4.6.2 基于Tobit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调节机制 |
5.1 知识属性调节机制的研究假设 |
5.1.1 知识流动在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
5.1.2 知识复杂度在知识依赖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
5.2 知识属性调节机制的研究变量设计 |
5.2.1 变量定义 |
5.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
5.3.1 实证模型构建 |
5.3.2 回归结果分析 |
5.4 实证结果稳健性检验 |
5.4.1 变换替代变量 |
5.4.2 基于Tobit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约束机制 |
6.1 研发投入约束机制的研究假设 |
6.1.1 跨领域知识重组与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关系 |
6.1.2 研发投入的约束机制 |
6.2 研发投入约束机制的研究变量设计 |
6.2.1 变量定义 |
6.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3 门槛回归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
6.3.1 门槛回归模型 |
6.3.2 门槛效应检验 |
6.3.3 回归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策略 |
7.1 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启示 |
7.2 优化知识基础网络结构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 |
7.2.1 培育以企业知识整合为基础的创新能力 |
7.2.2 构建以知识依赖为基础的创新路径 |
7.2.3 拓展以跨领域知识重组为基础的创新方法 |
7.3 权衡双元创新战略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 |
7.3.1 坚持以利用式创新战略为导向的创新模式 |
7.3.2 明确以探索式创新战略为指引的创新方向 |
7.4 发挥知识属性优势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 |
7.4.1 利用知识流动性促进知识创造 |
7.4.2 将复杂知识简单化加速知识分享 |
7.5 完善研发投入决策实现跨领域知识重组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现状 |
1.3.2 虚拟企业研究现状 |
1.3.3 产业联盟研究现状 |
1.3.4 基于联盟的产业融合研究现状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理与融合机制体系总体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虚拟联盟 |
2.1.2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 |
2.1.3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 |
2.1.4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虚拟联盟 |
2.1.5 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制 |
2.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机理分析 |
2.2.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条件 |
2.2.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动因 |
2.2.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过程 |
2.2.4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效应 |
2.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要素分析 |
2.3.1 研究方法选择 |
2.3.2 研究数据收集 |
2.3.3 基于编码的融合关键要素分析 |
2.4 基于融合关键要素的产业融合机制体系总体设计 |
2.4.1 产业融合机制总体框架 |
2.4.2 产业融合机制内涵 |
2.4.3 产业融合机制体系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动力机制研究 |
3.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动力源分析 |
3.1.1 动力源理论基础与动力源分类 |
3.1.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动力模型构建 |
3.1.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动力模型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
3.2 内生性动力作用机制 |
3.2.1 资源互补的驱动作用 |
3.2.2 风险分担的推动作用 |
3.2.3 利益共享的带动作用 |
3.3 外源性动力作用机制 |
3.3.1 政策推动力对融合的驱动作用 |
3.3.2 市场竞争力对融合的扩张作用 |
3.3.3 市场需求力对融合的拓展作用 |
3.3.4 科技进步力对融合的支撑作用 |
3.4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动力传导过程及管理 |
3.4.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动力传导路径 |
3.4.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动力传导过程 |
3.4.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动力协同管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实现机制 |
4.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伙伴的选择 |
4.1.1 融合伙伴选择原则与流程 |
4.1.2 融合伙伴的评价体系 |
4.1.3 融合伙伴的选择方法 |
4.1.4 融合伙伴绩效评价与动态控制 |
4.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过程组织协调 |
4.2.1 虚拟联盟的战略协同 |
4.2.2 虚拟联盟的组织模式选择 |
4.2.3 虚拟联盟的沟通协调 |
4.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利益分配 |
4.3.1 利益分配方法选择 |
4.3.2 基于夏普利值法的虚拟联盟利益分配 |
4.3.3 基于纳什谈判定理的虚拟联盟利益分配 |
4.4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风险管理 |
4.4.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
4.4.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风险评价 |
4.4.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风险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评价与反馈机制 |
5.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绩效评价机制分析 |
5.1.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绩效评价机制内涵 |
5.1.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5.1.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绩效评价流程 |
5.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水平评价 |
5.2.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5.2.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水平评价方法选择 |
5.2.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水平评价 |
5.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效率评价 |
5.3.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5.3.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效率评价方法选择 |
5.3.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效率评价 |
5.4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反馈机制 |
5.4.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反馈机制的内涵 |
5.4.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反馈机制设计框架 |
5.4.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反馈机制模型构建 |
5.4.4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反馈机制实施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制的保障策略 |
6.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机制的资源保障策略 |
6.1.1 人才资源保障 |
6.1.2 资金资源保障 |
6.1.3 信息资源保障 |
6.1.4 技术资源保障 |
6.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机制的组织保障策略 |
6.2.1 培育虚拟联盟的组织生态 |
6.2.2 优化虚拟联盟的组织结构 |
6.2.3 增强虚拟联盟的组织协调 |
6.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机制的制度保障策略 |
6.3.1 虚拟联盟规则保障 |
6.3.2 政府政策保障 |
6.3.3 企业规章保障 |
6.4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机制的文化保障策略 |
6.4.1 企业文化保障 |
6.4.2 虚拟联盟文化保障 |
6.4.3 融合文化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提出问题 |
1.2 研究方法 |
1.3 分析范围 |
1.4 本论文的组成 |
第二章 理论背景和分析框架 |
2.1 政策过程视角下的产业政策形成和变化 |
2.2 用于政策过程分析的倡导联盟框架 |
2.2.1. 倡导联盟框架的核心逻辑 |
2.2.2. 倡导联盟框架与贸易政治经济学的衔接 |
2.2.3. 国家和宪政体制 |
2.3 产业政策倡导联盟的信念基础:发展主义 |
2.3.1. 战略产业政策的经济逻辑 |
2.3.2. 李斯特的不均衡发展观 |
2.3.3. 不均衡发展观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2.3.4. 日本的官僚制 |
2.3.5. 中国产业政策体制 |
2.4 全球生产网络和战略性产业政策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际民用航空制造行业的结构变化 |
3.1 航空运输市场“去管制”及其对航空制造业的影响 |
3.1.1. 轴辐式航线的发展对干线飞机的影响 |
3.1.2. 馈线航路的发展与支线飞机 |
3.1.3. 航空运输的国际自由化 |
3.1.4. 波音和空客双寡头结构形成 |
3.2 喷气式支线飞机的出现与小双寡头的新生产组织 |
3.3 系统集成的Tier-1开发模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商用飞机制造的发展历程 |
4.1 改革开放后中国航空制造产业变化概述 |
4.1.1.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 |
4.1.2. 首个商用客机研制项目:“运-10” |
4.2 学习的开始:MD-80组装生产 |
4.3 MPC-75项目 |
4.4 三步走战略 |
4.4.1. 商用客机干、支之争的苗头 |
4.4.2. MD-90 |
4.4.3. AE-100 项目 |
4.5 小结:存活下来的政策子系统 |
第五章 经济学者认知共同体的政策信念分化 |
5.1 1990 年代经济学家的主流化与思想分化 |
5.1.1. 新左派的经济体制构想 |
5.1.2. 民族主义情绪的扩散 |
5.2 非主流经济学派的出现和成长 |
5.3 非主流经济学家与民族主义者的联手 |
5.3.1. 大国优势和大国战略 |
5.3.2. 战略产业和航空制造 |
5.3.3.入世与非主流经济学者的活跃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产业政策导向变化 |
6.1 “追赶期”产业政策体系概况 |
6.2 “入世”前后的改革和产业政策体系 |
6.3 国有企业制度改革:郎顾之争和反思改革 |
6.4 创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 |
6.4.1. 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 |
6.4.2. 高铁建设与集成创新 |
6.4.3. 大型飞机项目 |
6.5 小结 |
第七章 从系统集成商的道路到大飞机项目 |
7.1 支线飞机项目的推进 |
7.1.1. 新舟60 |
7.1.2. 喷气式支线飞机ARJ21的推进 |
7.1.3. ERJ-145合作生产项目 |
7.2 大飞机争论的序幕:运-10的神话化 |
7.2.1. 大飞机与大型运输机 |
7.2.2. 摇摆不定的ARJ21 |
7.3 大飞机论证 |
7.3.1. 支线道路与大飞机道路 |
7.3.2. 第一次论证 |
7.3.3. 第二次论证 |
7.4 大飞机政策形成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博弈 |
7.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联盟权力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关键概念界定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安排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联盟权力研究的演化:从组织到联盟 |
2.1.1 组织权力的概念与来源 |
2.1.2 联盟权力的内涵与来源 |
2.1.3 网络权力与联盟权力 |
2.1.4 联盟权力与创新 |
2.2 惯例研究的演化:从组织到联盟 |
2.2.1 组织惯例的内涵 |
2.2.2 组织惯例的特性 |
2.2.3 惯例:从组织、网络到联盟 |
2.3 跨界搜索的相关研究 |
2.3.1 跨界搜索的内涵 |
2.3.2 跨界搜索的维度 |
2.3.3 跨界搜索的影响因素 |
2.4 跨界整合的相关研究 |
2.4.1 跨界整合的内涵 |
2.4.2 跨界整合与创新的相关研究 |
2.5 双元创新的相关研究 |
2.5.1 双元理论 |
2.5.2 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平衡 |
2.5.3 双元创新与联盟相关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联盟权力与企业双元创新的理论模型 |
3.1 联盟权力的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 |
3.1.1 知识权力 |
3.1.2 结构权力 |
3.1.3 认同权力 |
3.1.4 关系权力 |
3.2 联盟权力与双元创新的关系 |
3.2.1 知识权力与双元创新 |
3.2.2 结构权力与双元创新 |
3.2.3 认同权力与双元创新 |
3.2.4 关系权力与双元创新 |
3.3 联盟惯例的中介效应 |
3.3.1 联盟惯例在联盟权力与探索式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 |
3.3.2 联盟惯例在联盟权力与利用式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 |
3.4 跨界搜索的调节效应 |
3.4.1 跨界搜索对联盟惯例与探索式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 |
3.4.2 跨界搜索对联盟惯例与利用式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 |
3.5 跨界整合的调节效应 |
3.5.1 跨界整合对联盟惯例与探索式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 |
3.5.2 跨界整合对联盟惯例与利用式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 |
3.6 联盟权力影响双元创新的理论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4.1 实证研究方法 |
4.2 问卷设计 |
4.2.1 问卷设计原则 |
4.2.2 问卷设计过程 |
4.2.3 问卷防偏措施 |
4.3 变量测量 |
4.3.1 被解释变量:联盟权力 |
4.3.2 中介变量:联盟惯例 |
4.3.3 调节变量:跨界搜索和跨界整合 |
4.3.4 因变量:双元创新 |
4.3.5 控制变量 |
4.4 问卷的预调研 |
4.4.1 预测试分析方法 |
4.4.2 预调研数据收集 |
4.4.3 预调研样本数据分析 |
4.4.4 问卷定稿 |
4.5 样本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
4.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4.5.2 样本特征 |
4.6 分析方法 |
4.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6.2 相关分析 |
4.6.3 多元回归分析 |
4.6.4 结构方程模型 |
4.6.5 解释性案例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5.1 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5.1.1 联盟权力 |
5.1.2 联盟惯例 |
5.1.3 跨界搜索 |
5.1.4 跨界整合 |
5.1.5 双元创新 |
5.2 联盟权力影响企业双元创新机理的验证 |
5.2.1 初步数据分析 |
5.2.2 联盟权力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分析 |
5.2.3 联盟权力对联盟惯例的影响分析 |
5.2.4 联盟惯例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分析 |
5.2.5 整体模型旳拟合与参数估计 |
5.2.6 中介效用的分析与验证 |
5.3 调节作用验证 |
5.3.1 相关分析 |
5.3.2 回归三大问题检验 |
5.3.3 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
5.4.2 联盟权力与双元创新的作用机制讨论 |
5.4.3 跨界搜索的调节效应讨论 |
5.4.4 跨界整合的调节效应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联盟权力与企业双元创新的案例研究 |
6.1 案例研究背景 |
6.1.1 企业联盟相关研究 |
6.1.2 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
6.2 案例选择与资料收集方法 |
6.2.1 案例企业的选择 |
6.2.2 案例企业简介 |
6.2.3 案例搜集与方法 |
6.3 案例分析 |
6.3.1 分析框架 |
6.3.2 联盟权力和联盟惯例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分析 |
6.3.3 跨界搜索对联盟惯例与双元创新的影响分析 |
6.3.4 跨界整合对联盟惯例与双元创新的影响分析 |
6.4 案例结论与启示 |
6.4.1 案例结论 |
6.4.2 案例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理论贡献 |
7.1.2 管理启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企业双元创新问卷调查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战略选择理论 |
2.1.2 社会网络理论 |
2.1.3 资源依赖理论 |
2.1.4 高层梯队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企业联盟能力相关文献回顾 |
2.2.2 标准联盟网络相关文献回顾 |
2.2.3 技术创新绩效相关文献回顾 |
2.2.4 高管团队相关文献回顾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模型构建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3.1.2 研究方法选择 |
3.1.3 案例选择 |
3.1.4 数据收集 |
3.2 案例分析 |
3.2.1 信度与效度 |
3.2.2 数据处理与呈现 |
3.3 结果分析 |
3.3.1 基于理论与案例分析的核心概念界定 |
3.3.2 基于理论与案例分析的理论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 企业联盟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 |
4.2 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 |
4.3 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 |
4.4 标准联盟网络的中介效应 |
4.5 高管团队注意力的调节效应与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
4.6 高管团队政治技能的调节效应与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原则 |
5.1.2 问卷设计步骤 |
5.2 调研样本选择 |
5.3 变量测量 |
5.3.1 企业联盟能力变量测量 |
5.3.2 企业标准联盟网络变量测量 |
5.3.3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变量测量 |
5.3.4 高管团队注意力变量测量 |
5.3.5 高管团队政治技能变量测量 |
5.4 控制变量的选取 |
5.5 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 |
6.1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
6.1.1 数据收集 |
6.1.2 样本特征 |
6.2 共同方法偏差 |
6.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3.1 信度检验 |
6.3.2 效度检验 |
6.4 假设检验 |
6.4.1 企业联盟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检验 |
6.4.2 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的关系检验 |
6.4.3 标准联盟网络中介效应的检验 |
6.4.4 高管团队注意力调节效应及被调节中介效应的检验 |
6.4.5 高管团队政治技能调节效应及被调节中介效应的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结果讨论与管理启示 |
7.1 实证结果讨论 |
7.1.1 企业联盟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
7.1.2 企业联盟能力对标准联盟网络的影响分析 |
7.1.3 标准联盟网络的中介效应分析 |
7.1.4 高管团队注意力与政治技能的调节及被调节中介效应分析 |
7.2 管理启示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性 |
8.3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在读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9)知识视角下企业协作研发网络对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资源基础理论 |
2.1.2 动态能力理论 |
2.1.3 协同创新理论 |
2.1.4 知识基础理论 |
2.2 企业协作研发网络的文献综述 |
2.2.1 企业协作研发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
2.2.2 企业协作研发网络的分析框架 |
2.2.3 组织间协作研发网络的特征及相关文献 |
2.2.4 组织内部协作研发网络的特征及相关文献 |
2.3 企业二元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 |
2.3.1 二元创新的提出与特征 |
2.3.2 二元创新绩效的测度 |
2.3.3 企业协作研发网络与二元创新绩效 |
2.4 企业知识基础的文献综述 |
2.4.1 企业知识基础的内涵与一般特征 |
2.4.2 知识基础关系特征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
2.4.3 知识基础与二元创新绩效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3.1 企业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二元创新绩效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3.1.2 二元创新绩效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3.2 知识视角下企业协作研发网络维度与特征分析 |
3.2.1 知识视角下的协作研发网络的维度划分 |
3.2.2 协作研发网络中知识转移与重组的博弈分析 |
3.2.3 知识视角下协作研发网络对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分析 |
3.2.4 知识视角下协作研发网络的指标划分与选择 |
3.3 知识视角下企业协作研发网络影响二元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 |
3.3.1 直接效应概念模型 |
3.3.2 调节效应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知识视角下企业协作研发网络对二元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 |
4.1 组织间协作研发网络对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 |
4.1.1 组织间协作网络中心度对企业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 |
4.1.2 组织间协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 |
4.2 组织内协作研发网络对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 |
4.2.1 组织内协作网络集聚性对企业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 |
4.2.2 组织内协作网络节点平均路径对企业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 |
4.3 实证研究设计 |
4.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样本 |
4.3.2 变量测度 |
4.3.3 模型选择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回归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知识关系特征对组织内协作研发网络与二元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
5.1 知识替代性的调节作用 |
5.1.1 知识替代性对网络集聚性与二元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
5.1.2 知识替代性对网络平均路径与二元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
5.2 知识互补性的调节作用 |
5.2.1 知识互补性对网络集聚性与二元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
5.2.2 知识互补性对网络平均路径与二元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
5.3 实证研究设计 |
5.3.1 研究样本 |
5.3.2 变量测度与模型选择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知识替代性的调节效应分析 |
5.4.3 知识互补性的调节效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环境动荡性对协作研发网络与二元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
6.1 技术动荡性的调节作用 |
6.1.1 技术动荡性对网络中心性与二元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
6.1.2 技术动荡性对网络结构洞与二元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
6.2 市场动荡性的调节作用 |
6.2.1 市场动荡性对网络中心性与二元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
6.2.2 市场动荡性对网络结构洞与二元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
6.3 实证研究设计 |
6.3.1 研究样本 |
6.3.2 变量测度与模型选择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技术环境动荡性的调节效应分析 |
6.4.3 市场环境动荡性的调节效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实证研究结论 |
7.1.1 知识视角下协作研发网络对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 |
7.1.2 企业内部知识基础关系特征的调节作用 |
7.1.3 企业外部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 |
7.2 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 |
7.2.1 管理启示 |
7.2.2 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 |
(10)合作网络与知识网络特征对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创新网络相关研究 |
1.3.2 双元创新相关研究 |
1.3.3 合作网络、知识网络与双元创新关系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创新网络相关理论 |
2.1.2 知识基础理论 |
2.1.3 资源基础理论 |
2.1.4 开放式创新理论 |
2.1.5 双元组织理论 |
2.1.6 生命周期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高技术企业概念及特征 |
2.2.2 合作网络概念及特征 |
2.2.3 知识网络概念及特征 |
2.2.4 合作网络与知识网络之间关系分析 |
2.2.5 双元创新概念及特征 |
2.3 整体研究框架和模型 |
2.3.1 总体研究设想 |
2.3.2 子研究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合作网络嵌入对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动态影响机制 |
3.1 假设模型构建 |
3.1.1 合作网络嵌入与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 |
3.1.2 网络惯性与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2.2 变量测量 |
3.2.3 模型设定 |
3.3 结果和分析 |
3.3.1 合作网络拓扑分析 |
3.3.2 相关性分析 |
3.3.3 回归结果分析 |
3.4 相关机制讨论 |
3.4.1 合作网络嵌入对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动态影响机制 |
3.4.2 网络惯性的调节效应机制 |
3.5 理论贡献及启示 |
3.5.1 理论贡献 |
3.5.2 管理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知识网络嵌入对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动态影响机制 |
4.1 假设模型构建 |
4.1.1 知识网络嵌入与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 |
4.1.2 知识网络技术群体与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 |
4.2 研究方法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变量测量 |
4.2.3 模型设定 |
4.3 结果和分析 |
4.3.1 知识网络的演化分析 |
4.3.2 相关性分析 |
4.3.3 回归结果分析 |
4.4 相关机制讨论 |
4.4.1 知识网络嵌入对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动态影响机制 |
4.4.2 技术群体分化的调节效应机制 |
4.5 理论贡献及启示 |
4.5.1 理论贡献 |
4.5.2 管理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合作网络与知识网络双重嵌入对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影响机制 |
5.1 假设模型构建 |
5.1.1 双重网络嵌入交互与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 |
5.1.2 外部搜索与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 |
5.1.3 双重网络嵌入、外部搜索与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 |
5.2 研究方法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测量 |
5.2.3 模型设定 |
5.3 结果和分析 |
5.3.1 相关性分析 |
5.3.2 回归结果分析 |
5.4 相关机制讨论 |
5.4.1 双重网络嵌入交互影响机制 |
5.4.2 双重网络嵌入的直接影响机制 |
5.4.3 外部搜索的直接影响机制 |
5.4.4 外部搜索的中介影响机制 |
5.5 理论贡献及启示 |
5.5.1 理论贡献 |
5.5.2 管理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合作网络小世界性和知识网络凝聚性对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影响机制 |
6.1 假设模型构建 |
6.1.1 合作网络小世界性与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 |
6.1.2 知识网络凝聚性与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 |
6.1.3 知识网络聚集性的调节效应 |
6.2 研究方法 |
6.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6.2.2 变量测量 |
6.3 结果和分析 |
6.3.1 相关性分析 |
6.3.2 回归结果分析 |
6.4 相关机制讨论 |
6.4.1 合作网络小世界性的直接影响机制 |
6.4.2 知识网络凝聚性的直接影响机制 |
6.4.3 知识网络全局凝聚性的调节效应机制 |
6.4.4 知识网络局部凝聚性的调节效应机制 |
6.5 理论贡献及启示 |
6.5.1 理论贡献 |
6.5.2 管理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国际战略联盟:我国企业重组之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研究[D]. 黄静.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1)
- [2]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关系研究[D]. 吴玉浩.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网络协同的并购动机实现程度及影响机理研究[D]. 李超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郝佳佳. 燕山大学, 2021(01)
- [5]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制研究[D]. 王琛.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1)
- [6]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D]. 卢建昊. 北京大学, 2021(09)
- [7]联盟权力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D]. 王思梦. 电子科技大学, 2021(12)
- [8]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高思芃. 吉林大学, 2020(03)
- [9]知识视角下企业协作研发网络对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 王泓略. 湖南大学, 2020(02)
- [10]合作网络与知识网络特征对高技术企业双元创新影响机制研究[D]. 施萧萧.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绩效反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