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服IBD之旅——炎症性肠病(IBD)的药物治疗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涂晶[1](2019)在《ANGPTL4与IBD患者CD8+T/MΦ相关性及其对实验性小鼠肠炎发病的影响》文中提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为累及整个消化道及多个脏器系统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其病程长,病情反复,无诊断金标准及有效的根治手段,近年在我国发病率明显上升,危害国民健康。病理特点主要为慢性复发性的肠道炎症及上皮损伤,活动期肠道组织中可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为一种多功能信号蛋白,主要参与调节糖脂代谢、血管的生成和渗漏、肿瘤的生长、转移等。近年其在炎症调节方面的作用受到热议。IBD属于免疫性疾病,炎症的发生、发展是其发病的关键环节。既往研究发现ANGPTL4可参与调节肠道炎症反应。然而ANGPTL4是否可直接调节IBD发病及其中主要由哪种免疫细胞介导期待进一步研究。目的:1.分析IBD患者和实验性肠炎小鼠肠道ANGPTL4的表达、血浆ANGPTL4的浓度变化及分别与CD8+T细胞、巨噬细胞(MΦ)浸润及其活性的关联;2.观察ANGPTL4基因敲除(ANGPTL4-/-)小鼠对于实验性肠炎的敏感性及CD8+T/MΦ的变化;3.分析ANGPTL4重组蛋白对实验性肠炎及CD8+T/MΦ的直接影响。方法:1.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SIA)测定血浆ANGPTL4浓度,血清TG浓度;分离IBD患者和健康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CD3+CD8+CXCR3+、CD8+IFN-γ+、CD14+CD86+细胞的频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观察ANGPTL4在肠道病变组织的表达和和CD8+T/MΦ的浸润;Western blot(WB)检测肠道病灶及病灶旁组织ANGPTL4的表达;用Spearman分析ANGPTL4与IBD疾病程度及CD8+T/MΦ的相关性。2.利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不同天数组实验性小鼠肠炎,ELIS A法检测血清ANGPTL4浓度;FCM分别检测各组肠道CD8+T/MΦ频率;IHC和WB观察及检测肠道ANGPTL4的表达。3.DSS诱导ANGPTL4-/-及野生型(WT)小鼠实验性肠炎;记录并绘制体重及疾病指数变化曲线;HE染色对比肠道病理变化;FCM检测肠道CD8+T/MΦ频率。4.DSS诱导小鼠肠炎同时腹腔注射ANGPTL4币组蛋白,记录并绘制体重及疾病指数曲线;FCM检测肠道CD8+T/MΦ频率;IHC观察对比CD8+T/MΦ在肠道组织的浸润。结果:1.轻/中度活动期CD、UC患者血浆的ANGPTL4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CD组升高更显着;重度活动期ANGPTL4的浓度较轻/中度期均有所下降。CD、UC患者肠道病灶组织的ANGPTL4表达较正常组织升高;其中,CD患者,ANGPTL4的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外周血及肠道ANGPTL4的表达与CD8+T细胞频率均成负相关;肠道ANGPTL4表达与巨噬细胞浸润正相关。UC患者,外周血及肠道ANGPTL4的表达与CD8+T细胞频率均成负相关;未发现ANGPTL的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及外周血和肠道ANGPTL4的表达与巨噬细胞频率的相关性。2.实验性肠炎小鼠随造模天数增加血清ANGPTL4浓度及肠道ANGPTL4表达5天达高峰,7天下降与肠道CD8+T细胞频率的变化一致;肠道MΦ频率3天即明显上升维持至7天。3.ANGPTL4-/-小鼠较WT肠炎明显加剧,肠道CD8+T细胞频率显着升高,MΦ频率无差异。4.肠炎小鼠腹腔注射ANGPTL4重组蛋白后,肠炎症状减轻,肠道中CD8+T/MΦ细胞频率下调、浸润减少,其中CD8+T细胞变化更为显着。结论:ANGPTL4有望成为在CD活动期和实验性肠炎中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一种生物学标志物;同时ANGPTL4可能通过下调CD8+T细胞炎症活性缓解IBD及实验性肠炎的发病;为IBD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方向。
程锦[2](2019)在《载IL1Ra的ALG-CHI微囊的制备及其对炎性肠病原位治疗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反复发作的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甚至血便,由于其病程反复、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但已有研究显示与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数量增加密切相关。内生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 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可抑制IL-1β介导的信号通路,减轻或消除IL-1β引起的生物效应,抑制相关次级炎症因子的产生,起到缓解或治疗炎性肠病的作用。IL1Ra作为蛋白质,直接口服给药易受到消化道极端pH值以及蛋白酶降解的影响从而丧失完整结构及生物活性,而注射给药存在半衰期短、注射部位过敏反应等问题。海藻酸-壳聚糖(Alginate-chitosan,ALG-CHI)微囊具有pH响应性,用于保护IL1Ra在消化道传递中的活性,并且可于结肠部位较高的pH环境下释放蛋白质药物,从而达到口服IL1Ra原位治疗IBD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本课题构建了可诱导表达IL1Ra的大肠杆菌BL21(DE3)重组菌株,通过摸索诱导条件优化目的蛋白表达量,采用Ni柱亲和纯化得IL1Ra蛋白;使用静电喷雾法制备IL1Ra-ALG-CHI微囊,并对其pH响应性进行了体外实验验证,利用IBD小鼠模型对其体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本论文第二章将编码IL1Ra蛋白的基因序列插入pET30a表达载体,转化重组质粒pET30a-IL1Ra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并至固体LB培养基筛选培养。重组菌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电泳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形式,结果显示目的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通过Western Blot和Nano LCESI-MS/MS实验鉴定确认重组蛋白符合人源IL1Ra蛋白质的分子量及序列。本论文第三章通过测定BL21(DE3)工程菌的生长曲线确定进行IPTG诱导的时间,对工程菌的诱导条件进行摸索,以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得到的最优诱导工艺为:工程菌培养至第4个小时加入0.1 mmol/L的IPTG,在15°C条件下诱导培养14 h。Ni-IDA介质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目的蛋白。本论文第四章采用静电喷雾法制备IL1Ra-ALG-CHI微囊,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优制备工艺参数为:应用电压24 KV,注射液推进速度0.2 mL/h,针头距固化液液面高度11 cm,海藻酸钠粘度450 mPa·S。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微囊呈现球形,粒径均一。分别测定微囊在模拟胃液、生理盐水、模拟肠液中的溶胀性及累计释放率,结果显示IL1Ra-ALG-CHI微囊具有pH响应性,有利于实现药物的结肠原位释药。本论文第五章通过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构建IBD小鼠模型,对正常组、模型组、IL1Ra-ALG-CHI微囊组、BSA-ALG-CHI微囊组和未包裹的IL1Ra组分别对应给药探究对IBD的缓解、治疗作用。结果显示,与其他治疗组相比,IL1RaALG-CHI微囊组小鼠DAI评分降低,结肠完整性较好、组织形态学良好、组织学损伤程度低,结肠组织MPO活性及炎症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1β)浓度水平较低,IL1Ra蛋白可被微囊递送至结肠部位并释放,达到缓解及治疗IBD的效果。本课题通过构建可诱导表达IL1Ra的大肠杆菌BL21(DE3)重组菌株,获得纯化后的目的蛋白,制备所得的具有pH响应性的IL1Ra-ALG-CHI微囊能够起到缓解、治疗IBD的效果,实现了口服IL1Ra蛋白用于IBD的结肠原位治疗,为开发蛋白质类药物治疗IBD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陈聪[3](2018)在《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网络靶标及配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文献信息挖掘,探讨经方枳实芍药散(枳实-芍药)、排脓散(枳实-芍药-桔梗)的分子作用机制和配伍规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经方网络靶标研究模式,为经方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的古代文献信息、化学成分和生物信息,利用化学生物信息学构建两经方的网络靶标模型,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等现代化研究方法,进行经方文献信息的挖掘与分析,诠释两首经方的分子机制及配伍机制。结果:通过对两方古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古代医家多用枳实芍药散治疗产后气血郁滞的里实型腹痛,今人不断拓展枳实芍药散的临床应用范围,除传统治疗产后腹痛,还用于治疗现代医学的肠易激综合征、肠痉挛等疾病;而排脓散方古人认为是治内痈,证属气郁血滞者,现代研究发现排脓散并不仅仅治疗内痈,还可以治疗上至鼻咽、中至肠腑、下至盆腔的各种化脓性疾病。基于文献检索与虚拟筛选,研究发现枳实芍药散主要活性成分10个,核心作用靶点5个,作用通路59条,潜在作用疾病149种;排脓散主要活性成分23个,核心作用靶点15个,作用通路88条,潜在作用疾病169种。构建两方“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模型,关联分析复方主治、功效、配伍与微观分子之间的复杂联系。结论:通过对经方文献信息的挖掘与分析,发现经方对机体的整体性调节是基于机体“系统-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生物网络的调节,其“理气活血”的作用可能在于调节并恢复疾病所导致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平衡失调,即通过调节机体的整个大循环来发挥主体疗效。两经方配伍效应的呈现来自于方中各药物成分在作用靶点上的网络联系。复方配伍后其所含小分子通过协同作用于同一靶点的不同空腔或者协同作用于某一条通路,增强了对生物过程的刺激作用,使药物治疗疾病的终末效应增强,那么复方配伍后的疗效由于协同作用将大大超过单味药疗效的总和,体现了中医相须相使的配伍理论。当复方配伍由枳实-芍药(枳实芍药散)变为枳实-芍药-桔梗(排脓散)后,加味药物中的分子通过互补或者增强作用调节不同的靶点,使得两经方作用靶点存在不同,作用疾病宏观表型产生差异。本论文构建了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网络靶标研究模式,为经方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杨达[4](2018)在《益气健脾和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脾胃气虚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健脾和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脾胃气虚证)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总结益气健脾和胃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临床观察运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40例,给予益气健脾和胃汤治疗。全部病例都来自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03月至2018年01月间的肝脾胃病科门诊,并同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要求年龄在18—65周岁间,性别男女不限。全部临床病例均要求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西医诊断标准,Mayo评分≤2分,且经过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证的病患。疗效观察周期为4周,主要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症状体征变化情况,通过前后积分进行自身对照,并对近期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在4周的治疗后,益气健脾和胃汤对于中医证候显效率为38.89%,总有效率为97.22%。中医证候得到较好改善,其中腹泻、隐痛、纳少等症状的治疗被证明有着确切的疗效,益气健脾和胃汤治疗该证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显着。结论:益气健脾和胃汤对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脾胃气虚证具有显着疗效。对主症腹泻、隐痛及部分次证治疗效果较好,特别是纳少、矢气频作等症状效果明显。
朱晗婷[5](2018)在《鸟苷酸结合蛋白1促进胶质瘤进展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鸟苷酸结合蛋白1(GBP1)为γ-干扰素(IFN-γ)等诱导的大GTP酶,广泛表达于全身各个器官细胞,在抗病原微生物等多种生物学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近期的研究发现GBP1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过程,但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也存在差异。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GBP1可促进人胶质瘤细胞在裸小鼠体内的增殖,但在体外的增殖未见明显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GBP1促进胶质瘤增殖的机制。【方法】1.从Rembrandt数据库中查询人脑胶质瘤组织中GBP1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关系,GBP1表达与CCL2表达的关系。2.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在胶质瘤细胞U87中过表达GBP1,建立过表达细胞U87-GBP1,对照细胞为U87-LacZ;采用慢病毒载体敲低胶质瘤细胞LN229中GBP1表达,建立低表达细胞LN229-shGBP1,对照细胞为LN229-shN。收集细胞提取RNA和蛋白质,qRT-PCR、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GBP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确定过表达或低表达成功。收集细胞培养液于-70℃冰箱中冻存。3.CCK-8分析细胞体外生长变化。4.qRT-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胶质瘤细胞和细胞培养上清中趋化因子CCL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5.Ficoll分离液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收集其中贴壁培养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用胶质瘤细胞培养液处理单核细胞2d,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人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即CD11b+HLA-DR-细胞)的比例。6.用含抗人CCL2抗体的培养液培养U87-GBP1和LN229-shN细胞,收集培养液处理单核细胞,同上方法分析MDSCs比例。7.分别将5*105/10μL U87-GBP1和U87-LacZ细胞接种于Bal B/C裸小鼠颅内致瘤,40d后处死小鼠。分离小鼠移植瘤组织、骨髓和脾脏组织,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其中小鼠CD11b+Gr-1+(MDSCs)比例。【结果】1.数据库查询结果显示,人脑胶质瘤组织中GBP1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与CCL2表达正相关。2.qRT-PCR、Western blot分析过表达或低表达GBP1的胶质瘤细胞中GBP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结果显示U87-GBP1细胞中GBP1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细胞U87-LacZ,LN229-shGBP1中的GBP1表达明显低于LN229-shN细胞,表明成功建立过表达和低表达GBP1细胞。3.采用CCK-8方法测定细胞增殖变化。与对照细胞相比,过表达GBP1后U87-GBP1细胞增殖未见明显变化,低表达GBP1后LN229-shGBP1细胞增殖也未见显着变化。4.过表达GBP1后,U87-GBP1细胞中CCL2因子的mRNA表达和细胞培养液中CCL2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低表达GBP1后LN229-shGBP1细胞和细胞培养液中CCL2表达降低。5.用胶质瘤细胞培养液处理人单核细胞后MDSCs比例发生明显变化,其中U87-GBP1细胞组高于对照细胞U87-LacZ,LN229-shGBP1细胞组低于LN229-shN细胞。6.用含抗人CCL2抗体的培养液培养U87-GBP1和LN229-shN细胞,收集培养液处理单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得其中MDSCs比例均降低。7.将U87-GBP1和U87-LacZ细胞接种于裸小鼠颅内致瘤,荷U87-GBP1小鼠移植瘤明显大于荷U87-LacZ小鼠,荷U87-GBP1小鼠移植瘤、骨髓和脾脏中MDSCs比例均高于荷U87-LacZ小鼠(P<0.05)。【结论】1.过表达GBP1或低表达GBP1未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87和LN229的体外增殖产生影响。2.胶质瘤患者组织中GBP1与CCL2表达具正相关性;GBP1可促进胶质瘤细胞中趋化因子CCL2的表达。3.胶质瘤细胞可在体外诱导人正常单核细胞获得MDSCs表型,而通过分泌CCL2作用于单核细胞或许是其中的机制之一。4.小鼠体内实验结果提示,GBP1可能通过诱导肿瘤微环境中MDSCs增加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进而促进肿瘤的增殖。
项春生,李兰娟[6](2017)在《肠道细菌微生态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肠道菌群被认为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体"功能器官",随着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对肠道微生态与疾病及健康的相互关系及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科技制高点。从2007年起,通过两轮的"973计划"项目资助,使得我国在肠道微生态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本文就近年来我国在肠道微生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态及代谢的动力学变化相关性、肠道微生态与宿主免疫调控网络互作关系及肠道菌群重建等方面,力求较为详尽地介绍我国微生态研究的新成就。
曾盼[7](2015)在《低活性人肿瘤坏死因子研制及免疫原性研究》文中认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作为介导多种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反应的细胞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炎等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已陆续有五种TNF-α单克隆抗体上市并获得成功,这意味着靶向TNF-α的药物有着广阔的前景。本研究以TNF-α为靶点,制备低生物活性的TNF-α点突变蛋白疫苗并初步研究其免疫学性质。在调研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经验,我们在hTNF-α的八个重要氨基酸位点引入特定氨基酸进行替换。对突变蛋白进行分子构建及亲和层析纯化,用hTNF-α及其突变蛋白进行L929细胞实验测定生物活性;将hTNF-α及其突变蛋白免疫BALB/c小鼠,使用ELISA检测抗血清中抗体的产生并检测各抗原蛋白与抗hTNF-α抗体的结合性。结果显示Y119W、R31T、R32Y、S95F和Y115F的生物活性分别降低至28.6%、7.53%、7.56%、3.29%和3.05%,S86F的生物活性更是降为hTNF-α的0.37%,而A145R的生物活性更低。而各突变蛋白均保留免疫原性,且产生的抗体能特异性的结合hTNF-α,突变蛋白均存在同抗hTNF-α抗体结合的能力。
刘亭亭[8](2014)在《吡格列酮对DS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小鼠血清TNF-α与hs-CRP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s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类以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非特异性炎症为特征性的疾病。近年来IBD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其病情长、病情反复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社会医疗经济负担。IB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研究发现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免疫异常、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肿瘤环死因子α(TNF-α)仍然是炎症性肠病最好的生物标志物,炎症性肠病可以检测到TNF-α和IL-6的升高,而这些炎症因子通过损伤血管内皮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而炎症性肠病增加冠心病的风险也有相关报道。炎症性肠病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较高,而在我国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尽管人们对炎症性肠病的认识逐渐深,但是对其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人们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因此在疾病早期就应该积极治疗并预防。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protein, hs-CRP)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标志物,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危险因子,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复杂疾病,其病理生理过程较为复杂,尽管高脂血症存在于临床上约50﹪的患者中会出现冠心病,然而,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的主要病因已经得到医学界认可,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影响斑块的形成与发展。最新研究表明,炎症因子的基因存在多态性,而且,这些炎症因子基因的多态性不仅可以通过影响自身,还可以影响其他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以及生物学活性,从而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G)是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是人工合成的PPAR-γ配体,目前发现该类药物不仅具有降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等作用,而且还具有控制炎症性疾病的作用,从而影响血清TNF-α与hs-CRP的水平,PPAR-γ配体也能抑制NF-κB转录活性和NF-κB的DNA的结合活性,通过抑制NF-κB的信号通路可能对炎症性肠病具有一定的作用。目的通过观察吡格列酮对炎症性肠病小鼠血清TNF-α与hs-CRP水平的影响,探讨吡格列酮对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方法清洁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n=15)、模型组(n=15)、吡格列酮药物干预组(n=15),采用3%DSS溶液制备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26只,成功率86%),在造模第2天开始给予吡格列酮25mg/kg灌胃,每天一次,直至实验结束。治疗结束后,HE切片观察小鼠肠道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血清hs-CRP、TNF-α,观察吡格列酮对炎症性肠病小鼠血清TNF-α与hs-CRP水平的影响,探讨吡格列酮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效果及降低远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风险。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肠组织出现炎症性表现,且血清hs-CRP、TNF-α的水平均显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与模型组相比较,吡格列酮干预组小鼠肠道炎症表现明显减轻,且血清hs-CRP、TNF-α的水平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炎症性肠病组血清hs-CRP、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2.吡格列酮药物干预组较炎症性肠病模型组血清hs-CRP、TNF-α的水平减低,并且HE染色肠道切片炎症反应轻于模型组。3.吡格列酮可减轻小鼠结肠病理组织的炎症和损伤,并具有抗炎的作用。
杨航[9](2014)在《IL-6与NF-KB在炎症相关性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文中提出背景及目的溃疡性结肠炎与大肠癌的关系为大家所公知,大肠癌也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死性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炎症相关性大肠癌(colitis associatedcolorectal cancer CAC)与经典腺瘤起源性大肠癌在许多方面相似,两者均源自癌前不典型增生。但两者的发病机制也存在一些差异,即CAC发病之初即存在强烈炎症背景,炎症因子则是CAC发生的主要驱动因子。当前对炎症相关性大肠癌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前期的文献检索,我们得知IL-6与NF-KB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而在炎症性大肠癌发展过程中IL-6与NF-KB的动态变化却没有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时间段小鼠结肠组织IL-6与NF-KB在组织中的表达了解其动态变化。实验方法我们采用二甲肼(DMH)与硫酸葡聚糖(DSS)联合诱导制作了炎症相关性大肠癌小鼠模型,分别于14周、16周、18周以及22周时处死小鼠收取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两种方法检测IL-6与NF-KB的表达。应用SPSS15.0对瘤体的数目、炎症的分级、IL-6与NF-KB在瘤体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统计分析,当P <0.05或者P <0.01时认为有显着差异。结果大肠瘤体的数目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多(P <0.05),大肠组织炎症的分级也有类似表现。采用免疫组化显示IL-6与NF-KB主要表达于肿瘤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中,且IL-6与NF-KB阳性细胞数从14周开始增高,16周与18周时不断增高,于22周时达到高峰。此外,蛋白印迹的结果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免疫组化中IL-6与NF-KB从14周到22周表达不断增高的结果。结论在炎症相关性大肠癌的发病过程中,IL-6/NF-KB的量在炎症性肠病向大肠癌的进展过程中不断增高,炎症与大肠癌的发生呈现正相关性,IL-6/NF-KB在炎症相关性大肠癌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王跃生[10](2013)在《经方葛根岑连汤、麻杏石甘汤量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物的量效关系即是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效应强度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效应强度达到最大效能时,则剂量增大,效应不会进一步增大。方药剂量是关乎临床疗效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在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对方药量-效关系只有散在的认识,科学内涵模糊,缺乏能够指导临床的系统科学的方药剂量理论。中医方药剂量理论的形成对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意义重大均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依据中医理论体系的整体观特点,以葛根芩连汤、麻杏石甘汤为研究对象,对相应的模型动物采用变换剂量的方法,分别研究葛根芩连汤、麻杏石甘汤整方不同剂量对相应的疾病模型:2型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咳、热、喘动物模型疗效的变化特征和趋势,为中药方剂量效关系规律的发现提供实验依据。实验共分五个部分,分别研究葛根芩连汤及麻杏石甘汤对相应疾病模型疗效的量效特征。1、葛根芩连汤整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疗效量效特征研究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整方剂量变化对2型糖尿病的大鼠体重、脏器指数、血糖浓度、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化血清蛋白浓度、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等生理生化指标的量效关系,阐述相应的量效关系数据。方法:通过建立较为符合临床2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120~150g)适应性喂养后,除正常组大鼠进行正常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达到如下肥胖标准者可用于造模:高脂饲料喂养的大鼠体重超过正常饲料喂养的大鼠体重的20%或者高脂饲料喂养大鼠的体质量指数BMI(体重/体长2)与正常喂养大鼠有统计学差异。大鼠按30mg/kg尾静脉注射柠檬酸缓冲液新鲜配制的STZ(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柠檬酸盐缓冲液。大鼠自由饮水进食,给药72小时后和一周后测定大鼠尾尖空腹血糖值,两次血糖均大于11.1mmol/L为2型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二甲双胍200mg/kg)、葛根芩连汤整方剂量变化的9个剂量给药组(分别为1.65、4.95、8.25、11.55、14.85、18.15、21.45、24.75、28.05g饮片/kg),每组15只。观察的主要药效指标:体重、脏器指数(肝脏、肾脏、脾脏)、血糖、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化血清蛋白浓度、血肌酐、尿素氮等。结果:给药10周后,葛根芩连汤整方剂量变化对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中的血糖、胰岛素水平、糖化血清蛋白浓度、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存在着一定的量效关系,依据血糖水平计算其对糖尿病模型大鼠降糖作用的量效参数分别为剂量范围:[D]0.8-[D]0.2=27.01-1.09g/kg;[D]0.8/[D]0.2=7;中位剂量:[D]0.5=3.81g/kg OR24.30g/kg;剂量阈:[D]0.2=1.09g/kg;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葛根芩连汤整方剂量的增大,药效增强。结论:葛根芩连汤整方剂量变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生理生化指标具有良好的量一效关系特征。2、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疗效的量效关系研究目的:通过对不同剂量的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动物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探讨其量效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0只大鼠为空白组,以5%TNBS原液(100mg/kg)与50%乙醇造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确定造模成功后,以MPO含量、隐血及体重为依据,筛选出110只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及剂量1-剂量9组,每组10只。第三天开始给药,阳性药每天按照0.5g/kg剂量灌胃,剂量1-剂量9组按实验设计剂量,1次/天,给药5天。检测大鼠MPO,MDA及DAI指数等指标。结果:DAI指数、MDA、MPO、NO、SOD经SPSS和GraphPad软件拟合结果分析,SPSS拟合后,曲线方程R2由大到小排序为:MPO(0.89)>SOD(0.887)>DAI指数(0.502)> MDA (0.413)> NO (0.378);经GraphPad拟合后,R2由大到小排序为:MPO (0.8218)> SOD(0.377)> DAI指数(0.119)>MDA(0.0726)> NO(0.0349)。结论:MPO指标所得的结果比较好,与模型相似度较高,以MPO为指标求得葛根芩连汤质量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剂量阈参数为:有效剂量范围:[D]20~[D]80=(15.39~17.11)g/kg,中位剂量:[D]50=16.25g/kg,阈剂量:[D]20=15.39g/kg。3、麻杏石甘汤整方对发热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目的:通过对不同剂量的麻杏石甘汤解热功效的实验研究,探讨其量效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PS)造模,灌胃给药9个剂量麻杏石甘汤,分别设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麻杏石甘汤剂量1-剂量9组,造模后每0.5h记录一次体温,统计结果并计算出TRI6.0值;在6.0h时将大鼠处死心脏取血采用ELISA法测血浆PGE2含量;以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麻杏石甘汤实验剂量对大鼠内源性物质整体状态的影响,通过内源性物质状态分析麻杏石甘汤的解热作用的量效关系及其量效参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剂量1-9组发热程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体温反应指数(TRI)除剂量3与剂量6外,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剂量1、2、4、5组血浆PGE2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或P<0.01),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应临床用低、中、高剂量对LPS致大鼠发热模型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低剂量对发热温度的降温作用优于中剂量与高剂量,但相应三个剂量间无统计学差异;而TRI6.0值随剂量增大而增大,解热效应降低;中剂量的血浆PGE2含量低于低剂量与高剂量。代谢组学结果显示麻杏石甘汤对发热大鼠内源性物质状态整体影响具有明显的量效特征,量效剂量范围:[D]0.8-[D]0.2=4.0935g/kg~4.1543g/kg;[D]0.8/[D]0.2=1.015;中位剂量:[D]0.5=4.124g/kg;剂量阈:[D]0.2=4.0935g/kg。结论:麻杏石甘汤对内毒素致大鼠发热模型有良好的解热效应,通过减少机体PGE2合成可能不是其解热的主要作用途径。临床相应剂量麻杏石甘汤对大鼠内毒素致热模型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但其量效关系的相关性仅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代谢组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整体效应的研究方法可能是麻杏石甘汤量效关系的有效方法。4、麻杏石甘汤整方对咳嗽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目的:研究麻杏石甘汤整方对咳嗽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量效特征,方法:用超声雾化器喷入浓度为0.4mol/L的枸橼酸溶液,雾化速率为15L/min,雾化1min,观察并记录5min内豚鼠咳嗽次数,筛选选咳嗽次数多于10次的豚鼠为模型动物。模型豚鼠120只,按体重随机分组,分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麻杏石甘汤剂量1-剂量9组,共计12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NS),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等容量磷酸可待因(8.5mg/kg),剂量1-剂量9组按10ml/kg/只灌胃给与药麻杏石甘汤,连续给药15天。测咳当天天禁食不禁水12小时后,给药1小时后测量观测,记录10min内豚鼠的咳嗽次数,用秒表记录咳嗽潜伏期,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同步记录咳嗽幅度的变化。同时用声音放大器放大并录制气咳嗽声音。然后心脏取血,支气管及其肺组织等,血液离心取其血清待测CAT、H202、MDA、SOD等生化指标。结果:临床低、中剂量的麻杏石甘汤均具有明显治疗咳嗽的效果,且从1.44g生药/kg体重到4.286g生药/kg间存在随剂量增加效应增强的趋势。高剂量区域无效且效应增强。结论:麻杏石甘汤整方治疗咳嗽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量-效关系,呈多波折现象,一定范围内随剂量增加效应增加趋势。5、麻杏石甘汤整方对哮喘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目的:对不同剂量的麻杏石甘汤整方组和君药配比组平喘功效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其相应的量效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规范其合理用量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磷酸组胺和乙酰胆碱的等体积混合液进行喷雾造模,整方剂量组和君药配比剂量组均设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麻杏石甘汤剂量1-剂量9共12个组。除正常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外,9个剂量组灌胃给药麻杏石甘汤,末次给药后1小时测定豚鼠的引喘潜伏期和哮喘持续时间,统计结果并比较差异,做出量效关系图;麻杏石甘汤君药配比剂量组豚鼠测完指标后麻醉取血应用ELISA法测血清HIS、LTB4、IL-4、IFN-γ含量,SPSS进行统计分析,支气管和肺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查;计算平静波和哮喘波的振幅变化率,判定哮喘标准.结果:豚鼠三种哮喘模型造模结果表明速发型哮喘模型和迟发型哮喘模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重复致敏迟发型哮喘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振幅变化率≥1000%的抽搐波首次出现的时间为标准判定哮喘潜伏期、振幅变化率≥100%的抽搐波末次出现的时间为标准判定哮喘持续时间。代谢组学结果显示麻杏石甘汤对哮喘模型大鼠内源性物质状态整体影响具有明显的量效特征,量效剂量范围:[D]0.2~[D]0.8=1.3311g/kg~1.3415g/kg,其比值[D]0.8/[D]0.2=1.008;中位剂量:[D]0.5=1.336g/kg;剂量阈:[D]0.2=1.3311g/kg.结论:麻杏石甘汤对乙酰胆碱和磷酸组胺致豚鼠哮喘模型有良好的平喘作用。临床中剂量或小剂量可能为其最佳剂量,其相应的量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代谢组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整体效应的研究方法可能是麻杏石甘汤平喘量效关系的有效方法。
二、征服IBD之旅——炎症性肠病(IBD)的药物治疗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征服IBD之旅——炎症性肠病(IBD)的药物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ANGPTL4与IBD患者CD8+T/MΦ相关性及其对实验性小鼠肠炎发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参考文献 |
一、材料与方法 |
1 病例选择和标本收集 |
2 主要试剂 |
3 主要仪器 |
4 实验动物 |
5 实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ANGPTL4)在炎症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载IL1Ra的ALG-CHI微囊的制备及其对炎性肠病原位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IBD |
1.2.1 IBD的概述 |
1.2.2 IBD的发病机理 |
1.2.3 IL-1β/IL1Ra与 IBD |
1.2.4 用于IBD治疗的传统药物 |
1.2.5 用于IBD治疗的生物制剂 |
1.3 IL1Ra |
1.3.1 IL1Ra的概述 |
1.3.2 IL1Ra的研究历史 |
1.3.3 IL1Ra的信号通路 |
1.3.4 IL1Ra在炎症中的作用 |
1.3.5 IL1Ra的药用开发 |
1.4 用于IBD治疗的药物传递系统 |
1.4.1 pH敏感型 |
1.4.2 时间依赖型 |
1.4.3 酶解型 |
1.5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构建及鉴定 |
2.1 前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 |
2.2.2 相关溶液配制 |
2.2.3 重组质粒pET30a-IL1Ra的构建 |
2.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5 表达菌株的构建 |
2.2.6 目的蛋白表达形式的确定 |
2.2.7 SDS-PAGE电泳 |
2.2.8 Western Blot鉴定 |
2.2.9 Nano LC-ESI-MS/MS鉴定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目的蛋白表达形式的确定 |
2.3.2 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
2.3.3 Nano LC-ESI-MS/MS鉴定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L1Ra在大肠杆菌系统中的表达与纯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 |
3.2.2 相关溶液配制 |
3.2.3 测定工程菌的生长曲线 |
3.2.4 最优诱导条件的确定 |
3.2.5 Ni-IDA亲和纯化目的蛋白 |
3.2.6 IL1Ra蛋白浓度测定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工程菌的生长曲线 |
3.3.2 最优诱导条件的确定 |
3.3.3 Ni-IDA亲和纯化目的蛋白 |
3.3.4 IL1Ra蛋白浓度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L1Ra-ALG-CHI微囊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
4.1 前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 |
4.2.2 相关溶液配制 |
4.2.3 静电喷雾法制备IL1Ra-ALG-CHI微囊 |
4.2.4 单因素考察 |
4.2.5 正交法优化微囊制备工艺 |
4.2.6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
4.2.7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4.2.8 微囊溶胀性测定 |
4.2.9 微囊体外释放考察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单因素实验对IL1Ra-ALG-CHI微囊直径及变异系数的影响 |
4.3.2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 |
4.3.3 验证试验及显微镜表征 |
4.3.4 微囊溶胀性测定 |
4.3.5 微囊体外释放考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口服IL1Ra-ALG-CHI微囊对小鼠IBD治疗效果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 |
5.2.2 实验动物 |
5.2.3 相关溶液配制 |
5.2.4 IBD小鼠模型的构建及给药 |
5.2.5 疾病活动指数评估 |
5.2.6 组织学损伤程度评估 |
5.2.7 IL1Ra结肠释放检测 |
5.2.8 结肠组织MPO的活性测定 |
5.2.9 结肠组织TNF-α和 IL-1β的浓度测定 |
5.2.10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小鼠平均体重变化 |
5.3.2 小鼠DAI评分 |
5.3.3 小鼠结肠长度 |
5.3.4 结肠组织形态学和组织学损伤评分 |
5.3.5 IL1Ra结肠释放检测结果 |
5.3.6 结肠组织的酶活性和细胞因子浓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网络靶标及配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概述 |
1 经方及其研究进展 |
1.1 经方的内涵 |
1.2 经方现代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2 中药复方配伍及其研究现状 |
2.1 传统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研究 |
2.2 现代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研究 |
3 研究思路 |
3.1 经方文献计量学分析 |
3.2 研究经方的选择 |
3.3 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的古今文献研究 |
3.4 基于文献挖掘的化学生物信息研究 |
3.5 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的作用机制及配伍机制研究 |
3.6 总体研究思路框架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学研究方法 |
4.2 化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 |
4.3 分子对接方法 |
4.4 网络药理学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1 经方文献计量学分析 |
1.1 文献收集与筛选 |
1.2 研究结果 |
1.3 讨论 |
2 枳实芍药散 |
2.1 溯源 |
2.2 现代实验研究 |
2.3 枳实-芍药药对的配伍分析及应用 |
3 排脓散 |
3.1 溯源 |
3.2 临床应用变迁 |
3.3 现代实验研究 |
第三章 基于文献挖掘的化学生物信息研究 |
1 枳实芍药散 |
1.1 药物组成 |
1.2 配伍分析 |
1.3 化学成分信息 |
1.4 现代药理信息 |
2 排脓散 |
2.1 药物组成 |
2.2 配伍分析 |
2.3 化学成分信息 |
2.4 现代药理信息 |
第四章 网络靶标研究 |
1 化学成分的收集与筛选 |
2 核心靶标的预测与筛选 |
2.1 作用靶标的预测 |
2.2 核心作用靶标的筛选及可视化网络的构建 |
第五章 分子机制研究 |
1 枳实芍药散 |
1.1 分子对接 |
1.2 核心作用成分及潜在作用疾病分析 |
2 排脓散 |
2.1 分子对接 |
2.2 核心作用成分及潜在作用疾病分析 |
第六章 配伍机制研究 |
1 复方靶点作用通路整合 |
2 复方靶点功能模块化研究 |
2.1 枳实芍药散作用靶点模块化分析 |
2.2 排脓散作用靶点模块化分析 |
3 基于两方差异通路的复方配伍机制研究 |
4 功能重定位研究 |
4.1 枳实芍药散 |
4.2 排脓散 |
第七章 讨论 |
1 微观视角下的复方相须相使配伍 |
1.1 复方药味组成在靶点水平上的协同作用 |
1.2 复方作用通路上的信号串扰效应 |
2 复方配伍与作用疾病宏观表型的关联性分析 |
2.1 作用靶点偏好性分析 |
2.2 调节疾病异同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1.1 构建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网络靶标研究模式 |
1.2 复方配伍效应的微观呈现 |
1.3 复方针对机体“系统-系统”的整体性调节 |
1.4 复方作用靶点偏好导致作用疾病存在差异 |
1.5 复方功能重定位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4)益气健脾和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脾胃气虚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
1.1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
1.2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 |
2. 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
2.1 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
2.2 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溃疡性结肠炎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
3. 选取标准 |
3.1 病例纳入标准 |
3.2 病例排除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治疗方法 |
4.2 观察指标 |
4.3 症状积分方法及分级 |
5. 疗效判定标准 |
5.1 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
5.2 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
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病例资料 |
2 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情况 |
2.1 治疗前的基本情况 |
2.2 治疗后的基本情况 |
2.3 治疗后积分变化情况 |
3 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 |
4 治疗后总疗效判定 |
讨论 |
1 谢晶日教授诊治本病的特色经验究析 |
1.1 审察致病内外因,辨析湿浊化生源 |
1.2 舌镜脉诊互合参,力图准确辨病证 |
1.3 审明标本辨病机,脾胃气虚蕴湿浊 |
1.4 统筹主次立治法,补中化湿醒脾土 |
1.5 岐黄济世采良药,独具匠心酝妙方 |
1.6 精雕细凿斟兼证,独出心裁酌加减 |
1.7 调畅情志缓压力,心身同治疗效佳 |
1.8 后天调养防复发,固本生源强体质 |
2 对谢教授自拟验方益气健脾和胃汤的探究 |
2.1 立题依据 |
2.2 组方分析 |
2.3 方药效理 |
3 结果分析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 |
(5)鸟苷酸结合蛋白1促进胶质瘤进展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材料 |
2.实验方法 |
结果 |
1.Rembrandt数据库查询结果 |
2.建立稳定过表达或低表达GBP1的胶质瘤细胞 |
3.过表达或低表达GBP1的胶质瘤细胞体外增殖未见明显变化 |
4.GBP1诱导胶质瘤细胞中CCL2表达 |
5.GBP1促进胶质瘤细胞诱导人单核细胞获得MDSCs表型 |
6.GBP1促进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移植瘤、骨髓、脾脏中MDSCs比例增加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肠道细菌微生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研究背景 |
2 项目研究进展 |
2.1 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态及代谢的动力学变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2.2 肠道微生态与宿主免疫调控网络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 |
2.3 肠道菌群重建的研究进展 |
3 展望 |
(7)低活性人肿瘤坏死因子研制及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TNF-α概述 |
1.1.1 TNF-α的发现与命名 |
1.1.2 TNF-α的基因与蛋白结构 |
1.1.3 TNF-α受体 |
1.1.4 TNF-α的生物学性质 |
1.1.5 TNF-α与相关疾病 |
1.1.6 TNF-α拮抗剂 |
1.1.7 TNF-α拮抗剂的局限性 |
1.2 TNF-α与疫苗 |
1.2.1 疫苗概述 |
1.2.2 TNF-α现有疫苗研究及缺陷 |
1.3 TNF-α的点突变概述 |
1.3.1 定点突变的意义 |
1.3.2 引入定点突变的方法 |
1.3.3 TNF-α突变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
1.3.4 本研究替换氨基酸的选择 |
1.4 课题研究背景 |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目的 |
1.6 课题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重组质粒构建与点突变蛋白表达 |
2.1 本章介绍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配制试剂 |
2.2.3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步骤与方法 |
2.3.1 重叠延伸PCR和同源重组PCR |
2.3.2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3.3 上下模板PCR及其拼接 |
2.3.4 进行同源重组PCR反应 |
2.3.5 感受态制备 |
2.3.6 热激转化 |
2.3.7 提取重组质粒 |
2.3.8 阳性质粒验证与测序 |
2.3.9 目标蛋白表达菌株筛选 |
2.4 实验结果 |
2.4.1 重叠PCR结果 |
2.4.2 载体线性化 |
2.4.3 阳性质粒鉴定 |
2.4.4 目标蛋白表达菌株筛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TNF-α及其点突变蛋白的纯化 |
3.1 本章介绍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配制试剂 |
3.2.3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步骤与方法 |
3.3.1 发酵菌体 |
3.3.2 离心收菌 |
3.3.3 超声破碎及离心 |
3.3.4 融合蛋白的纯化 |
3.3.5 目的蛋白的纯化 |
3.3.6 目的蛋白电泳、定量及浓缩 |
3.4 实验结果 |
3.4.1 目的蛋白纯化 |
3.4.2 目的蛋白定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 杀伤率研究 |
4.1 本章介绍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步骤与方法 |
4.3.1 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 的复苏、传代与冻存 |
4.3.2 对L929 细胞杀伤率测定 |
4.3.3 血球计数法计数 |
4.4 实验结果 |
4.4.1 L929 细胞杀伤率分析 |
4.4.2 点突变蛋白的相对生物活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物免疫及效价测定 |
5.1 本章介绍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配制试剂 |
5.2.3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步骤与方法 |
5.3.1 动物免疫前准备 |
5.3.2 小鼠免疫 |
5.3.3 采集动物血清并处理 |
5.3.4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鉴定抗体产生 |
5.3.5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突变蛋白的抗体结合性 |
5.4 实验结果 |
5.4.1 ELISA检测抗体产生 |
5.4.2 ELISA检测突变蛋白的抗体结合性 |
5.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引物合成序列 |
附录2 hTNF-α基因及蛋白序列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吡格列酮对DS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小鼠血清TNF-α与hs-CRP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主要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
(9)IL-6与NF-KB在炎症相关性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经方葛根岑连汤、麻杏石甘汤量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葛根芩连汤整方对糖尿病模型大鼠治疗作用量效关系 |
1、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量效关系 |
1、材料及仪器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麻杏石甘汤整方对发热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 |
1、实验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麻杏石甘汤对咳嗽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实验结果 |
3、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麻杏石甘汤对哮喘模型大鼠治疗作用量效关系研究 |
1、实验材料与方法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1、阐明了整方剂量变化与效的关系 |
2、阐明基于最低起效量ED_(0.2)和最高有效量ED_(0.8)折算的剂量阈 |
3、经方量效关系的结论 |
综述 |
1、综述1:简述化学药与传统中药的量效关系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2、综述2:方药量效关系研究进展与研究思路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件:实验用各饮片来源及质量控制 |
致谢 |
四、征服IBD之旅——炎症性肠病(IBD)的药物治疗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ANGPTL4与IBD患者CD8+T/MΦ相关性及其对实验性小鼠肠炎发病的影响[D]. 涂晶. 扬州大学, 2019(02)
- [2]载IL1Ra的ALG-CHI微囊的制备及其对炎性肠病原位治疗的研究[D]. 程锦. 江苏大学, 2019(12)
- [3]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网络靶标及配伍机制研究[D]. 陈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益气健脾和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脾胃气虚证)的临床观察[D]. 杨达.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鸟苷酸结合蛋白1促进胶质瘤进展的机制研究[D]. 朱晗婷. 苏州大学, 2018(01)
- [6]肠道细菌微生态研究进展[J]. 项春生,李兰娟. 中国基础科学, 2017(02)
- [7]低活性人肿瘤坏死因子研制及免疫原性研究[D]. 曾盼.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8]吡格列酮对DS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小鼠血清TNF-α与hs-CRP水平的影响[D]. 刘亭亭. 山西医科大学, 2014(11)
- [9]IL-6与NF-KB在炎症相关性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D]. 杨航. 郑州大学, 2014(02)
- [10]经方葛根岑连汤、麻杏石甘汤量效关系研究[D]. 王跃生.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3(08)
标签:麻杏石甘汤论文; 炎症性肠病论文; 肠道菌群论文;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论文; 性疾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