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实验室认可的几个主要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周建德[1](2016)在《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措施探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提高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实验精度,降低误检或漏检率,提高检测工作质量。方法:我实验室严格按照《艾滋病检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实验。结果: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结果准确性符合标准,工作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必须关注影响艾滋病初筛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采取有效的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措施,从而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及工作能力。
陈任[2](2015)在《区域性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艾滋病的综合防治,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配合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多种预防与控制手段的结合,其资源投入和利用较为复杂。随着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如何评价艾滋病综合防治实施的过程与效果、资源配置的适宜性和利用的有效性是当前防治工作深入开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性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经过系列理论和实践研究,研制出一套系统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探索其综合评价方法。为区域性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政府科学评价区域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循证依据和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卫生管理学和卫生统计学等方法,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主要研究方法包括:1、构建区域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理论框架和筛选绩效评价指标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和宏观政策分析、专家咨询与论证、特尔菲法和预试验实证研究等。2、指标权重系数和标准值确定的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专家论证和文献研究。3、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检验方法: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指标体系的信度,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因子分析)的方法检验指标体系的效度,采用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检验指标体系的区分度。4、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的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TOPSIS法和秩和比法,并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不同综合评价结果一致性的基础上,对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研究结果通过对国内外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系统分析与总结,结合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管理的实践,在多轮专家研讨与咨询和现场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构建了区域性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理论框架。首先,以特定行政区域为对象,评价该区域内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整体绩效;其次,绩效具有综合性和多维的范畴,结合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实践,构建了包括宏观背景、结构能力、防治过程、防治结果和防治目标等维度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框架,并对其内涵进行阐述。2.通过文献和政策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海选,通过两轮专家论证对海选指标进行筛选和精简,再通过两轮特尔菲法专家咨询确定了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39个的区域性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稿,并研制出各个指标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3.利用指标体系及其测量工具分别在四川、湖北和浙江三个样本地区对省级、市级和县区级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绩效开展预试验,通过实证研究对指标体系及其测量方法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确定了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37个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4.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其中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是:宏观背景为0.1262、结构能力为0.1106、防治过程为0.2114、防治结果为0.2696、防治目标为0.2822;通过文献和政策分析及专家论证研制出各指标的标准值。5.对区域性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信效度和区分度的检验结果:三级指标体系cronbach’salpha标准值是0.545,说明指标体系信度较好;二级指标体系因子分析的结果与参与评价的四个一级指标维度相近,表明指标体系设计在总体上具有结构上的效度;采用聚类分析将评价对象分为三组,方差分析显示三组间和每两组间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区分度。6.在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制定的区域性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数据收集表,分别收集样本省份(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浙江、山东和吉林等7省)2009年到2013年共计5年的指标数据,应用ahp、topsis和rsr等综合评价方法对样本省级区域性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开展评价。不同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间做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从而对三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组合,得到更加客观科学的组合评价排序。研究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区域性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理论框架,丰富了绩效评价理论和实践;研制了区域性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量工具,具有系统性、客观性和可行性;现场实证研究确保了指标体系及其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权重和三级指标标准值的确定为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本研究采用的ahp、topsis和rsr三种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对区域性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三种方法的组合评价使得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研究得出的区域性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从量化角度比较不同区域间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的优劣,对提高领导重视程度、加强绩效管理、促进区域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研究建议建立常规信息收集机制,规范数据收集,为绩效评价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加强多部门合作,共同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为实现绩效目标提供保障;确定关键绩效指标“艾滋病新发感染率”的测量方法,为绩效评价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丰富指标内涵,提高指标的敏感性,使绩效评价更具针对性;不断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适应疫情变化和政策环境,提高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的可持续性;重点改善和提高影响整体绩效的关键指标,有效改进区域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整体绩效;研发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信息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使绩效评价更加便捷和智能化。研究创新1.探索和丰富了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践本研究将美国学者handle的公共卫生系统绩效测量五维模型引入到艾滋病防治领域,构建了能够全面系统反映区域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的的概念模型,即“宏观背景-结构能力-防治过程-防治结果-防治目标”的框架,实现了对艾滋病防治绩效内涵的系统表达,同时,也探索和完善了卫生系统绩效和绩效评价理论。2.建立了区域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针对某一特定区域艾滋病防治整体工作的绩效评价工具,这套评价工具包括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以及具体的评价标准;通过了专家论证和现场预试验的检验,证明是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实证研究显示该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区分度,能够应用于区域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的实践。3.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实现对区域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的定量评价本研究利用AHP法、TOPSIS法和RSR法等方法对区域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组合评价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和科学。通过绩效评价可以衡量各级政府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整体绩效,测量各指标与目标值的差距,并根据差距大小对各区域进行打分或排序,真正起到激励与促进的效果。
张志强[3](2013)在《针管残留血HIV-1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在静脉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现况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运用微量明胶颗粒凝集(Micro Liquid-Particle Agglutinate, ML-PA)试验对静脉注射吸毒人员针管残留血中的HIV-1抗体进行检测,建立检测针管残留血中HIV-1抗体的微量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并应用该方法对静脉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现况和感染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方法:建立阶段试验一:旨在探讨微量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用于检测针管残留血中HIV-1抗体的可行性。在2010年6月,收集5份已知的HIV感染阳性者抽血的针管,应用微量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检测针管残留血中的HIV-1抗体。建立阶段试验二:旨在了解当针具残留血在常温下保存不同时间后,该方法还能否检测出其中的HIV-1抗体。在2010年6月,挑选10名静脉吸毒者(其中8名为已知HIV感染阳性者,2名为HIV阴性者)和10名健康体检者,对每人人为制造10支含有少量残留血的针管。具体做法为:先用干净的针管每人抽取2毫升血放入干净的试管,然后用10支1毫升针管抽取试管中的血液再全部注回到原试管,反复10次即获得人为制造的10支含有少量残留血的针具,编号后保存在常温条件下。针对每人抽血后的人为制造的10个针具残留血标本分别于7天、1个月、2个月、半年、1年五个不同时间点进行HIV-1抗体检测,共计五次,每次检测2支。收集其检测结果。建立阶段试验三:旨在通过小型现场实验,进一步检验ML-PA实验法能否检测出针具残留血中的HIV-1抗体。在2011年10月,到德宏州盈江县戒毒所对新入所的126名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同时进行血浆HIV-1抗体检测和针具残留血中HIV-1抗体检测,分析比较二者结果的一致性。建立阶段试验四:进一步通过现场实验,检验ML-PA试验法能否检测出针具残留血中的HIV-1抗体。2012年4月,到云南省第三强制戒毒所对536名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同进行血浆采集和针管残留血的收集,对血浆HIV-1抗体检测和针管残留血中HIV-1抗体检测,分析比较二者结果的一致性。应用阶段:2012年4月,结合云南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吸毒人群HIV感染现况的调查工作,在云南省第三强制戒毒所的536个静脉注射吸毒者中每人采集静脉血3ml~5ml,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HIV-1抗体,同时收集针管残留血536支,采用微量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检测针管残留血中HIV-1抗体,血清阳性结果最终用WB法进行确认,收集其检测结果。另外,536人全部采用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定的流行病学问卷《吸毒者健康调查问卷》进行行为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基本特征;高危注射行为、高危性行为、接受艾滋病相关服务情况:相关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艾滋病相关基本知识共8道,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或不知道的得0分,满分为8分。根据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方案,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是指8道艾滋病知识核心问题得分≥6分。统计方法:应用Epidata3.1软件库录入资料,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的性质选择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百分条图、柱形图;对有关高危因素的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建立阶段:共用ML-PA检测了687份针管残留血样本,全部样本检测结果统一分析可以看到,ML-PA样本稀释度为1:100时,阳性115例,阴性572例,与血清ELISA和WB方法的一致性比较,ML-PA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应用阶段:云南省第三强制戒毒所ML-PA试验法检测针管残留血中HIV-1抗体的结果与ELISA法的结果一致,其灵敏度与特异度都为100%。阳性人数有66人,阴性人数有470人,阳性率12.31%。66例阳性中,男性有65例(98.5%),女性有1例(1.5%),曾经注射过毒品的有59人(90.8%);31-40岁的人数有49人(74.2%);经过x2检验,发现静脉注射吸毒者中,年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最近一次注射毒品时与别人共用过针具的有13人(14.4%);HIV感染和是否与别人共用过针具、是否注射过毒品、年龄、注射吸毒的频率、使用毒品种类、是否接受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服务有关(P<0.05)。静脉注射吸毒人员HIV感染的影响因素中:平均每天注射次数方面OR=5.408,95%CI:1.262~23.177;社区药物治疗与清洁针具提供/交换方面OR=0.291,95%CI:0.098~0.862。回答正确六题及以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5.6%。结论:(1)通过本研究建立起了检测针管残留血HIV-1抗体检测方法。(2)该方法可以像其它检测方法一样可以应用来对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现况和感染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徐静[4](2011)在《重庆市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学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1.背景男男性行为者(Ma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间无保护性行为已经成为全球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MSM人群已经成为中国艾滋病传播的重点人群。国内哨点监测的数据表明MSM中HIV感染率已经超过了1.3%。中国一些城市对MSM人群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MSM人群HIV感染率呈上升的的趋势,感染率在2-10.4%。MSM中多性伴、安全套使用率低和无保护性肛交等高危因素将促进艾滋病在MSM中的流行。重庆市MSM人群规模较大,场所较多,社会宽容度较大,MSM人群相对较活跃,既往的调查发现重庆市MSM人群的HIV感染率较高,高于其它省MSM人群的HIV感染率,重庆市从2006年在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的支持下开展了大量的干预工作,了解该人群在干预后的HIV感染率及影响因素,评估干预效果,为调整针对MSM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目的通过多次横断面调查了解重庆市MSM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行为特征,探讨影响艾滋病在MSM中传播和流行的因素,掌握重庆市MSM人群HIV的现患率及影响因素,评估干预前后效果,为调整MSM人群干预策略,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建议。3.方法本研究分2009-2010两年开展,针对户籍所在地在主城八区或在主城八区居住超过6个月者的18周岁及以上的MSM人群开展2次横断面调查,通过分类滚雪球抽样方法的方式招募调查对象。调查现场设在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所门诊,方便面对面开展调查,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对目标人群开展筛选、咨询、知情同意、血清学检查及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性行为情况、安全套使用情况、接受干预服务情况及效果评估、吸毒及自报性病诊疗情况等方面。现场采集血样3-5ml检测HIV和梅毒,HIV检测初筛采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确认采用蛋白印迹试验(West blot,WB)。梅毒抗体检测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简称RPR),初筛阳性的用TPPA进行确认。调查问卷采用Epidata3.0进行双录入,经过比对核查后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HIV与梅毒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4.结果2009年与2010年分别调查了600人与436人,平均年龄分别是(26.9±8.1)岁与(26.6±6.3)岁,以20-29岁年龄组为主,分别占56.3%与71.6%;婚姻状况均以未婚为主,分别占82.7%与90.1%;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分别占55.8%与68.8%;职业分别均以学生为主,其次是服务业从业人员与公司职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2009年与2010年分别为89.8%与92.4%。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分别占70.7%与78.2%,其次是是朋友与电视;在MSM人群艾滋病相关的歧视相对较低,如果你朋友感染了艾滋病,分别有60.5%与62.4%的人选择会继续和他/她交往。2009年与2010年参加调查的MSM人群自我认同性取向均以同性恋为主,分别占69.0%与75.5%,寻找性伴的主要场所是网络,分别占61.5%与70.6%。发生首次性行为的性伴均以男性为主,分别占71.8%与77.8%。与男性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年龄均是20岁(中位数),第一次与男性发生性行为时均以双方自愿为主,分别占80.5%与84.6%。最近六个月发生性行为的性伴数2009年与2010年均是2个(中位数),最近六个月有肛交史的比例2009年与2010年分别是91.2%与93.3%,最近六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占34.7%与41.5%,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65.8%与69.8%。参加调查的MSM2009年与2010年分别有84.7%与87.2%的人在最近六个月有与同性发生口交性行为,最近六个月与同性发生口交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2009年与2010年分别为13.5%与12.2%,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插入性口交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24.3%与23.7%。2009年与2010年分别有4.8%与5.0%的人有群体性性行为史。在最近六个月2009年与2010年均只有8个人有通过付钱的方式得到同性提供的性服务,最近六个月,2009年与2010年分别有18人与5人有卖性行为。在最近六个月,2009年与2010年分别有14.2%与7.3%的MSM与女性有性行为史,最近一次与女性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47.1%与37.5%,最近六个月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是32.9%与21.9%。在最近6个月发生插入性性行为的性伴中,2009年与2010年均有16个性伴是HIV感染者,但有超过50%以上的人均不知道性伴的感染状况。如果对方HIV感染状况不知,在发生性行为前分别有47.0%与61.2%的人讨论过艾滋病检测的问题,分别有63.5%与71.6%的人讨论过安全套使用的问题。在2009年与2010年参加调查的MSM人群中,分别有10人与3人有吸毒史,其中2009年有1人有静脉注射吸毒史,但从未共用过针具。自我报告最近一年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的比例2009年与2010年分别为16.3%与10.1%。2009年与2010年分别有36.7%与80.3%的人做过艾滋病检测。过去一年接受干预服务的比例由2009年的74.7%上升至2010年的89.7%。在MSM人群中艾滋病性病知识咨询、心理咨询服务是MSM人群选择最重要的服务,分别达到77.3%与79.4%; 56.7%与64.7%。HIV感染率由2009年的19.2%下降至2010年的9.4%,梅毒感染率由2009年的11.8下降至2010年的5.5%,梅毒与HIV混合感染率由2009年的5.2%下降至2010年的2.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1,95%CI:1.6-6.0)、最近六个月发生肛交的性伴数(OR=4.0,95%CI:1.3-12.4)与梅毒感染(OR=10.9,95%CI:2.0-58.8)是HIV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而HIV感染(OR=5.3,95%CI:1.2-23.2)是梅毒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5.结论1.重庆市MSM人群HIV与梅毒感染率高,并呈上升的趋势,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2.重庆市MSM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初显成效,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接受干预服务的比例、过去一年接受艾滋病检测的比例、最近六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呈上升的趋势,自我报告性病感染的比例下降。3. 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率仍较低,多性伴、较高的与女性发生无保护性的性行为、自我评估HIV感染风险意识低、主动咨询检测的比例不高等因素都将影响HIV在该人群中的传播,并且通过其异性性伴将艾滋病扩散至普通人群。4.重庆市开展了大量的针对MSM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但扩大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覆盖面,提高其主动检测的意识,提供检测后咨询服务与阳性干预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
卢戎戎[5](2011)在《重庆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在艾滋病经性传播的过程中危险最高的人群,这与其性行为的方式、性活跃程度等生物学、行为学因素相关。当前重庆市艾滋病经性传播报告病例中经同性途径传播的比例逐年上升,尽管目前已有相关行为学和感染状况的报道,但对于重庆市艾滋病感染趋势、发病趋势及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评估等依然缺乏研究,本研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目的了解重庆市MSM人群特征及HIV、梅毒感染状况,估计近几年重庆市MSM人群HIV发病趋势,分析影响重庆市MSM人群感染HIV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重庆市MSM人群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在2006-2009年期间针对重庆市主城区的MSM人群开展四次横断面调查。通过滚雪球抽样方法招募调查对象。调查现场由调查员采取面对面的调查,调查对象经过筛选、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检测。本研究以2006年调查的MSM人群构成标化HIV感染率并进行纵向比较,采用Osmond推荐的方法以20岁及以下最小年龄组的HIV感染率估计发病率:估计HIV发病率=HIV阳性数/[(年龄-与男性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年龄)之和][1]。针对MSM人群一般情况、HIV、梅毒感染情况、高危行为对HIV感染率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频数分析、卡方分析、线性趋势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HIV感染的影响因素先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之后将相关变量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采用逐步后退法(α入=0.05,α出=0.10)分析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四次横断面调查共招募3391人,其中3314人符合本次研究要求。调查结果重庆市MSM人群活跃场所由酒吧转向互联网(χ2=1387.56,P<0.00),平均年龄有所下降(χ2=98.50,P<0.00)。婚姻状况未婚所占比例逐年增加(χ2=90.85,P<0.00),参加调查的MSM人群流动人口的比例有所增加(本市户籍2006年vs2009年:74.5%vs60.4%,χ2=158.10,P<0.00)。本次参与调查的多为汉族,历年比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文化程度、职业、性取向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χ2=35.65,P<0.00,职业:χ2=246.30,P<0.00,性取向:χ2=19.01,P<0.00)。四次调查中 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无统计学差异。2.MSM人群同性性行为活跃,最近6个月性伴数超过2个的比例为50.0%左右。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的比例由2006年的79.3%上升到2009年99.0%(χ2=120.90,P<0.00)。最近一次发生同性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略有上升,自56.3%上升至66.0%(χ2=15.35,P<0.00),最近6个月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维持较低水平,约31%-36%。重庆市MSM人群商业性行为、吸毒比例较低,存在约1/4左右的异性性行为,接受干预服务的比例逐年升高,但升幅有限。3.重庆市MSM人群HIV感染率逐年上升,自2006年10.9%上升至2009年19.1%,增幅明显(χ2=25.12,P<0.00),经线性趋势检验,HIV感染与调查年度的秩相关系数为0.09(P<0.01),HIV感染随调查年度增加而增加。通过标化感染率发现,重庆市MSM人群HIV标化感染率自2006年的10.9%上升至20.2%,标化的感染率较实际调查的感染率更高。本研究以最小年龄组(<20岁组)估计重庆市MSM人群HIV发病率,由2006年的2.5%上升至2008年5.2%,在2009年首次出现了下降。MSM人群梅毒感染率持续缓慢上升,标化感染率上升更明显,估计梅毒发病率在2.9-3.8%之间波动。性取向不同的MSM人群估计的HIV发病率均随着时间推移上升,但同性性取向的MSM人群HIV发病率更低(2008年同性恋vs异性/双性恋:3.6%vs9.5%)。在婚MSM人群HIV感染率约为非婚MSM人群的2倍,且历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参加过HIV检测的MSM人群估计发病率为1.2%-8.8%,与未参加过检测的3.0%-6.0%相比存在差异,但二者差异随时间上下波动,前者估计发病率随时间变化先升后降(2006年vs2009年:1.2%vsl.4%),而后者处于一直上升的趋势(2006年vs2009年:3.0%vs 6.0%),显示出检测对MSM人群的HIV感染有一定减缓作用。知晓艾滋病知识的MSM人群HIV感染率仅2006年低于不知晓的MSM,其余各年均无统计学差异(2006年:χ2=12.67,P<0.00),自2006年以来二者的估计发病率基本相同,但不知晓知识的MSM估计发病率随时间变化上升迅速(2006年vs2009年:2.0%vs11.5%),不知晓知识的估计发病率上升趋势缓慢(2006年vs2009年:2.6%vs3.7%),2009年不知晓知识的MSM人群估计发病率已超过知晓的3倍多。2006-2009年感染梅毒的MSM人群合并HIV感染率明显高于未感染梅毒的MSM,历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2006年:χ2=6.77,P<0.00;2007 年:χ2=30.39,P<0.00;2008 年:χ2=54.42,P<0.00;2009 年:χ2=30.47,P<0.00)。2007年梅毒阳性的MSM估计发病率高出阴性者2倍多,随着时间推移,二者估计发病率差异继续加大(2009年:梅毒阳性vs梅毒阴性:22.2%vs3.2%)。4.通过对影响四次调查的MSM人群HIV感染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四年来重庆市MSM人群感染HIV的较为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是感染梅毒,其次是初中及以下的低文化程度、较大年龄、浴室、网络等来源人群。户籍所在地、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首次性行为年龄、首个性伴性别、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最近6月性伴数、最近6月同性肛交安全套使用情况、最近1年STI相关症状均仅在某一年的调查中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对MSM人群的抽样误差引起,建议继续进行相关研究。结论1.MSM人群的HIV发病率持续上升,最高水平已达到5.2%,HIV在重庆市MSM人群中已经快速流行,并呈现逐年迅猛增长的势头,我市MSM人群艾滋病防治形势愈加严峻,艾滋病防治工作成效尚不显着,还需针对我市MSM人群高危行为特征继续强化干预。随着发病率的上升,MSM人群中的HIV感染者数量也将逐渐攀升,必将成为下阶段重庆市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重点。2.本调查采取的是非概率抽样,HIV感染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动有可能是由于样本不同造成。综合历年调查结果MSM人群合并感染梅毒是重庆市近年来来最主要的艾滋病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其次是低文化程度、较大年龄、浴室、网络等来源人群,重庆市亟需针对以上特点的MSM人群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3.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度越高,HIV的估计发病率越低,提示我们宣传教育依然是MSM人群干预的重要手段。做过检测的MSM人群比未做检测的MSM的估计发病率低,证明HIV检测也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建议在今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进一.步加强。4.MSM人群性行为活跃,但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低、多性伴等高危行为依然存在,知、行分离现象提示针对MSM人群的知识宣传、干预覆盖面较大,但深入程度有待提高。
李程跃[6](2011)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一、研究目的与意义(一)绩效考核是政府履行职能、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需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是现代政府的显着特征,提高公共服务绩效亦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核心。加快政府绩效考核,是保证政府公正、高效地履行职能的保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公众,提供的是纯公共服务或准公共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绩效状况自然成为政府与社会关注的重点,也应体现在政府绩效考核的范围之中。然而,现阶段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产品的提供效率并不容乐观,“重有偿服务轻无偿服务”现象突出,公共职能缺位、工作效率低下问题严重。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公共卫生体系需要“加强绩效考核,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如何科学进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与管理,切实提高体系提供优质和高效的公共服务能力,成为新时期继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需要。(二)绩效考核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研究与实践需要突破绩效考核是指在实现目标或完成职能的过程中,依据可量化的指标对工作过程、结果、效率等各方面进行的评价。它起源于20世纪初的企业管理;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等国家先后将绩效管理的理念运用到政府及其公共部门。在卫生领域,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第一次提出了三项总体目标的绩效考核指标:健康状况的改进度、人群期望的反应性和卫生筹资的公平性;初级卫生保健、健康城市等概念、目标和指标的提出也在世界各国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卫生系统绩效的提高;而在我国,卫生系统开展的诸多绩效考核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于医疗领域,而对于公共卫生领域,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绩效考核工作很少:仅卫生部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管理办法》(试点方案)和《全国卫生防疫站评审标准》,并于1996年开始对全国卫生防疫站实行等级评审。20世纪90年代后期,伴随着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推进,卫生防疫站更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其职能也进行了较大调整,如何考核其工作绩效,尚缺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因此,如何集成国内外其他领域成熟的理论与方法,紧密结合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特点,研制系统评价体系绩效的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其付诸实践是一个科学难题。(三)绩效考核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的延续2003年始,卫生部疾病控制局筹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以体系的长远发展为目标,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该做什么?做这些需要什么条件?怎么做?做得如何?”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系统研究。该系列研究获得了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目前已完成“做什么?”、“需要什么?”、“怎么做?”的研究工作。现阶段,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与改进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绩效,已成为体系建设研究的重要命题。因些,在进行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研究与实践中:如何科学设计全面反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工作的考核框架、如何系统收集与筛选考核指标并建立指标体系、如何实现绩效的综合评价、如何确保科学可操作的实施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期望在系统了解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现状,总结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特点,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构建绩效考核实施的全流程、设计与开发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确保实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在省级疾控中心全面推广绩效考核,综合评价其绩效状况,并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即明确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应该考核什么”、“如何综合评价”、“如何科学、可操作地实施考核”、“全国省级机构实践检验后结果如何”等一系列问题。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首先运用卫生系统宏观模型、系统论和层次结构分析理论等方法构建模块化、层次化、条理化的绩效考核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收集指标-筛选指标-界定论证指标”等步骤,经过多重论证与分析、机构预试验、网上公开与测试单位意见征询等,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与论证等方法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其次,综合运用文献归纳分析和专家咨询法,遵循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和信息系统设计的流程与步骤,研制了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与方法,形成了管理软件的设计思路,并通过测试单位的现场测试确保其可操作性。最后,通过全国省级疾控中心绩效考核获取基础数据,遵循“结构-过程-结果”原理,选用横向和纵向比较、规范差距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度组合评价等方法,明确了省级疾控中心的绩效状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通过敏感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明确优先改进重点和关键点,并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主要的资料来源包括文献归纳分析、专家咨询论证、头脑风暴法、机构预试验、测试单位现场测试、全国32个省级疾控中心绩效考核基础数据等。参与咨询论证的专家包括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相关处室专家、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卫生厅(局)疾病控制处负责人、中国疾控中心和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疾控中心的主任、分管主任、办公室主任和业务负责人等;参与预试验的包括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山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青海等13个省级疾控中心;参与现场测试的包括北京、吉林、四川3个省级疾控中心和河北省邯郸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四川省成都市、北京市昌平区4个市县级疾控中心。三、主要研究结果(一)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运用科学、公认的方法,形成了“思路符合逻辑、方法得到公认、过程可以操作、结果容易考核”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研究的思路、步骤和具体方法学,并形成了以下两方面研究成果:1、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1)在系统论和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原理的指引下,结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特性,运用专家头脑风暴法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框架,包括社会环境、工作基础、工作过程、系统结果和健康结果等五个维度;在此基础上,借鉴层次结构分析理论和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子模—概念/维度—指标”的思路进行逐层分解,形成模块化、层次化、条理化的绩效考核框架;(2)围绕着上述框架,通过“系统收集指标-筛选指标-界定论证指标”等步骤,经过多轮次的专家咨询与论证分析、机构预试验、网上公开与测试单位意见征询,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每个指标的界定与解释、依据、计算方法、基本数据的定义与解释、资料收集来源与方法等进行了明确界定。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综合指标等8个类别,其中省级机构包括34个项目77个指标,市级机构包括35个项目104个指标,县级机构包括35个项目101个指标。2、实现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的综合评价。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业务专家的咨询与论证,确定了考核指标体系的组合权重;其次,通过焦点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法等方法,结合各考核指标值的分布状况,明确了每个考核指标不同量级(极差、差、较差、中、较好和好)的评分标准;在获取考核指标原始数据后,进行模糊判断构建隶属函数和评判矩阵,通过权重与评判矩阵的运算获得绩效综合得分,最终构建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二)研制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与方法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明确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应包括准备阶段(制定方案、落实组织、收集资料)、实施阶段(数据填报、质量控制、验证核实)、反馈阶段(综合评价、绩效诊断、持续改进)等环节。为了确保绩效考核实施的科学性,针对上述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节点,重点明确了全面收集数据、有效控制数据质量、科学绩效诊断的操作思路、步骤和具体方法:(1)实现考核数据的全面收集:构建包括4个模块、26个类别、50个子类别、3000多个指标的绩效考核数据采集表,明确数据收集的范围与途径,并建立了规范的数据收集与填报流程;(2)实现数据质量的有效控制:首先从类型、格式、数据间逻辑、数据界限等4方面对填报数据进行错误校验;其次采用逻辑判断、极值判断、经济判断和纵向比较判断4种方法对指标自评值进行分析,筛选出现场考核需重点关注的指标和机构;最后明确了现场数据资料核实的方法与流程,确保能够准确收集考核数据;(3)实现工作绩效的科学诊断:在获取绩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借鉴横向和纵向比较、规范差距分析等思路和方法,形成了从“总体—类别/维度—指标”、横向、纵向等多维度交叉组合分析的思路,诊断明确各层面(总体、类别、指标)工作开展中的不足之处、定量明确差距的大小,并设计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诊断报告》模板。(三)形成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的设计思路首先是管理软件的框架设计和需求分析。根据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结合专家焦点组访谈,明确了管理软件的总体框架应包括信息填报、审核判断、综合评价、信息查询和系统管理5个功能模块;借鉴业务流程管理理念,明确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数据信息的流向;明确管理软件应设置的用户类型,包括填报用户约6800个、审核员约450个、管理员约450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5个功能模块细化。其次是管理软件的数据结构分析。以信息流程为导向,演化并明确管理软件主要涉及到的结果数据库及其结构与内容,并实现用户角色与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动态分配。第三是具体功能模块设计。重点明确前期研究中绩效考核数据采集、数据错误校验、重点关注指标和机构的筛选、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等过程的“软件化”思路,并解析为对应的运算数据库、设计相应的软件流程,实现信息填报、数据错误校验、重点关注指标和机构判断、绩效指标值运算、绩效指标得分运算等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最后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测试。依据形成的软件设计思路,由本研究的合作单位完成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的开发;通过现场测试对软件的稳定性、各主要功能模块和操作流程进行不断的完善,确保软件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通过设计与开发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为绩效考核的推广提供了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果评价与利用的统一、便捷的操作平台,确保实施的可操作性。(四)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绩效评价与改进策略1、总体绩效状况2009年全国32个省级疾控中心平均绩效得分为83.2分,平均完成度为82.1%。2、取得的成绩(1)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筹资机制逐步完善。省级财政加大投入,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职工人均财政投入34.50万元,比2005年增长199.7%,职工人均人员经费和人均公用经费分别为5.42万元和2.70万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79.5%和78.4%,每服务人口人均防治专项经费2.23元,比2005年增长283.7%,呈现出对业务专项经费投入的侧重;技术服务收入比重不断下降,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技术服务收入所占比重为27.4%,比2005年下降33.2%,财政拨款占机构总收入的比重为67.2%,比2005年增加23.3%。(2)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人力综合素质得分平均为7.50;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占57.9%,高级职称比例占26.6%,与2005年相比人力结构明显优化。(3)机构工作条件得到改善。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职工人均建筑面积66.8平方米,实验室面积比例为41.8%,A类设备配置率为78.6%,分别较2005年增长5.0%、34.8%和31.4%。(4)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显着。传染病防控能力明显提高,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平均为0.932(满分为1),传染病监测完成率和病媒生物监测完成率分别达到91.3%和99.8%;免疫规划工作规范有序,全国规范接种单位覆盖率达到89.8%,冷链运转完好率94.4%,脊灰、乙肝、百白破、卡介苗、麻疹5种基础疫苗接种率基本达到国家免疫规划要求;乙肝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着,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标县(区)比例为91.3%,五岁以下儿童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到0.7%;结核病预防控制策略广泛实施,各省以县(区)为单位均已实现了DOTS策略全覆盖,29省新涂阳病人发现率超过了70%;血吸虫病控制规划目标如期实现,疫区省份的人群感染率和钉螺感染率控制均达到了目标要求;地方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碘盐监测达标的县(区)比例达98.7%,氟、砷中毒病区改水工程监测覆盖达标的病区比例达96.6%。(5)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及时规范,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职能分工、技术方案制订等基本满足突发事件处置的要求,预案体系完整、原因查明和规范处置3类指标达标省个数分别为28个、31个、28个;信息管理得到加强,数据报告、疾病相关信息检索、数据分析、发病趋势预测4类指标的达标省个数分别为28个、25个、27个、22个,信息利用率高达97.6%;食品安全和饮用水监测工作逐步引起重视,食品污染监测率、生活饮用水监测率2项指标的达标省分别达到了31个、24个;实验室检验能力稳步提升,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达到84.3%,实验室安全管理达标率100%,实验室质控覆盖率为85.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得到加强,重点卫生宣传活动工作的平均完成度为97.8%,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平均为73.6%,行为干预指数平均为0.916(满分为1);技术指导与培训得到加强,现场专业技术人员下基层指导天数平均为25.0天,对基层机构工作指导覆盖率平均达97.7%,“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工作理念正在省级疾控中心形成。(6)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普遍认可。单位职工、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8.6%、98.6%、96.5%。3、存在的问题(1)疾病预防控制投入机制仍待健全。财政投入增长仍滞后于社会经济增长,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财政投入占同级财政经常性支出比例为0.16%,仅有16个省财政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同级财政政经常性支出;经常性维持经费投入仍显不足,省级疾控中心职工人均人员费和公用经费分别增长79.5%和78.4%,低于同期地方财政支出增长(129.9%)和社会经济增长(80.2%);机构自筹经费的比例仍然较高,机构总收入来源中平均仍有27.4%为技术服务收入,经常性维持经费拨款占机构基本支出的比例仅为59.3%。(2)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人员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平均在岗人员数量为374人,比2005年下降了5.6%,且较平均编制数(418人)少44人,每10万服务人口配备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为0.88人,比2005年减少3.13%;人员结构仍然不合理,省级疾控中心本科以上学历比例、高级职称比例达标的省仅分别仅为7个和11个;部分专业人员配置不合理,从事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慢性病防制的人员分别仅占10.6%和2.5%。(3)房屋设施配置远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省级疾控中心人均建筑面积和实验室面积比例均达到《建设标准》要求的仅有13个,A类设备配置率达标的仅有10个;仅有19个省级疾控中心检测设备正常运行率在95%以上(4)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预防控制仍需加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设置不足,全国县(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覆盖达标的比例为72.6%;结核病人系统管理工作有待加强,登记结核病人中系统管理率为85.6%,距标准仍差10个百分点;寄生虫病预防控制工作仍有差距,钩、蛔、鞭、蛲等4种常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和防制工作的平均完成度仅为55.2%;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缓慢,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开展死因报告的覆盖率平均仅为81.1%,居民建档达标县(区)的比例仅为30.6%,慢性病人规范管理达标县(区)的比例仅为41.7%。(5)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尚不适应发展需求。应急物品储备尚不完备,省级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中毒处置、队伍保障3类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平均为68.6%,仅有1个省达标;信息网络建设亟待完善,从系统配置、工作环境、管理规范、运行情况和指导下级等5个方面评价网络建设情况,只有15个省达标;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薄弱,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的平均完成度仅为75.7%,人群膳食指导项目达标县(区)比例仅为35.8%;实验室检验能力仍需提高,仅有20个省级疾控中心达到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85%的绩效考核标准;人员培训、继续教育仍需加强,平均岗位技能培训率为84.6%,继续医学教育合格率平均为85.8%,均未达到考核要求;应用研究能力亟待提高,专业人员人均发表论文0.32篇/人,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获奖工作的平均完成度分别仅为67.7%和65.9%,远未得到绩效考核要求。4、改进策略与建议(1)建立健全适宜、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从根本上建立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稳定长效投入机制,确保经常性维持经费与财政支出增长水平或GDP增长同步。(2)打造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尽快核定疾控中心人员编制,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准入制度,优化人员结构,合理配置人员,确保人才质量。(3)进一步加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防制。健全艾滋病免费检测和咨询网络,规范结核病患者管理,加强寄生虫病防治和监测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档案覆盖率,加强对慢性病病人的规范管理。(4)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改善机构设施设备条件,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健全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网络,完善岗位培训制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四、研究中的主要探索和创新1、运用系统论、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层次分析法、层次结构分析理论、规范差距分析、定性定量多重论证等方法,形成了一整套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思路、步骤和具体方法学,经预试验、测试单位现场测试表明科学、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并被卫生部直接采纳运用,为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开展和推广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2、基于系统论、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和层次结构分析理论等方法,通过构建考核框架-系统收集指标-筛选指标-界定论证指标等步骤,经过“理论-预实验-理论-实践”反复论证的过程,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被卫生部采纳,并在全国推广运用。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解决了因为体系的复杂性如何准确把握信息多样性的问题。被卫生部采纳,运用于医改12大重点工作之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考核的实践中。4、为了解决绩效考核实施中操作的复杂性和考核结果欠公正等问题,遵循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和信息系统设计的流程,研制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为考核提供了统一、便捷的操作平台,被卫生部采纳并直接运用于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践中。5、借鉴横向和纵向比较、规范差距分析等思路和方法,本研究形成明确了从“总体—类别/维度—指标”、横向、纵向等多维度交叉组合分析的绩效诊断思路,并首次形成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诊断报告》标准化模板,为科学诊断绩效并逐步走向绩效改进奠定了基础。6、遵循“结构-过程-结果”原理,运用规范差距分析、横向与纵向比较、聚类分析等方法,首次全面评价了省级疾控中心的绩效状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评价内容涵盖了资源配置、能力建设、职责落实和外部评价等方面;通过敏感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明确了体系建设的关键点和控制重点,提出了资源配置、能力建设、职责落实等方面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江震[7](2010)在《HIV/AIDS/STI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世行贷款卫生九项目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子项目(H9-HIV/AIDS/STI)是我国第一个大规模综合性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项目。项目针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国异常严峻的艾滋病性病流行形势,以及防治工作面临的政策、资源、技术方法及社会文化观念等多方面的困难而设计,目的是建设艾滋病防治关键设施,在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较严重或流行危险因素较多的地区先行贯彻落实国家艾滋病防治规划、试点探索艾滋病防治政策与措施,进而以点带面推动全国的防治工作。项目在国家CDC以及新疆、广西、福建、山西四省(自治区)的32个地市和55个县实施。全部计划经费投入3999万美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占62.52%,国内配套占37.48%。项目于1999年11月份正式启动,于2008年6月30日结束,历经近9年的努力,全面覆盖项目所设计的机构与能力建设、政策倡导与社会动员、艾滋病性病监测、艾滋病性病干预、血液管理等领域。目的评价H9-HIV/AIDS/STI项目的目标实现程度、有效性以及影响因素,总结该项目的经验及教训。方法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填报、数据索取、综合现场调查(定性访谈、多部门座谈、问卷调查与考核)等方法收集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与比较分析方法(项目地区计划与执行情况比较、项目实施前后/趋势比较、项目县与非项目县比较),进行全面评估。结果H9支持了四个项目省中65%的省级政策及98%的项目县防治政策的开发与执行。这些政策包括地域性防治长期规划、政治承诺、社会动员、技术支持、大众健康教育、高危/脆弱人群健康干预、AIDS患者及HIV感染者救助、血液管理、STI临床综合诊疗流程管理、HIV监测、安全套发放。截至2007年末,H9共支持30个国家级HIV/AIDS/STI技术方案及指南的开发与普及。项目实施期间,四省共建设209个HIV监测哨点,其中H9筹建了其中147个哨点。调查项目地区大众HIV/AIDS/STI问题知晓率从2002年3.1%上升到2007年17.4%,明显高于非项目地区同期从0.8%到3.8%的上升速度;项目地区地方政府官员知识、行为得分高于非项目地区,知晓率分别为83.6%,81.1%,差异有显着性;项目地区临床医生HIV/AIDS/STI相关知识态度得分高于非项目地区同水平医生得分,并且在STI诊断和治疗知识得分上差异呈显着性;项目地区公众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从2002年的19.8%上升到2007的30.1%,上升速度及使用率均高于非项目地区同期的11.4%及25.6%;项目地区女性商业性服务者淋病、衣原体感染、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患病率低于非项目地区(分别为15.1%及25%, P<0.001)。H9项目组建发展的专家团队为非项目地区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自2006年,项目地区的实施经验开始逐步向全国推广;项目地区与非项目地区之间管理与技术人员的频繁交流与调动,使得项目地区获得的经验、知识和技能迅速传播至非项目地区;通过项目实施,探索了一批卓有成效的干预模式,为以后的MSM、娱乐场所暗娼、静脉注射吸毒者和青年/学生等人群干预以及性病规范化管理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结论H9-HIV/AIDS/STI作为我国第一个综合性STI/HIV社区干预项目,项目的总体目标及各领域主要目标基本实现,部分目标超过原先设计要求。项目在促进地区HIV政策研发与实施、政府领导层开发、HIV知识—行为—态度的改变、技术人员能力开发等方面发挥显着作用,同时,项目地区经济、文化、政策变迁等环境因素对项目实施效果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H9-HIV/AIDS/STI项目终末评估分析认为良性管理和创造适宜文化背景是引入新项目的重要前提;整合的项目计划有利于推动价值观在社区成员内的共享;强有力的政策制订使计划方案更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H9-HIV/AIDS/STI与政治承诺的交互作用是项目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系统、长期的人员培训及相关技能手册、指南的开发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提供者STI/HIV相关知识技能,改善了服务水平;研究人员及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有利于推动地区实践与研究的结合,提高了循征决策水平;统一的资源配置机制在加强资源整合方面是非常必要的,根据HIV防控目标群体以及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利于避免地区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保障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估环节的完整性。评估还提示现阶段HIV/STI防控尚未在所有领域完全铺开。从卫生服务公平性角度出发,在农村以及低收入地区加大监管力度是HIV防控工作的重点;在卫生服务体系层面上,整合多方力量,充分发挥计生和妇幼等服务网络的优势开展防治工作是未来HIV防控工作的可行方案;从服务体系监测能力而言,中国HIV/AIDS监测水平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基层实践层面,统一理解、运用并逐步健全常规化监测体系的流程设计是必要的;从干预重点及迫切性考虑,需要加大对项目资金使用效率的论证,开发面向不同风险人群的AIDS政策、干预服务内容以及相应的资源配置措施。
"中国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分析"课题组,杨团,张时飞[8](2010)在《战略预防 融入体制 深耕社群——中国艾滋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政策》文中指出当前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战略预防、融入体制、深耕社群是事关我国艾滋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三个核心概念,主要内容包括:继续把禁绝毒品摆在政府特别是因静脉吸毒加剧艾滋病传播的地方政府重要且优先的位置,将预防对准风险和脆弱交汇特别是受不安全性行为文化和社会因素影响下的农村妇女和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总体上可归类为残疾人,艾滋病防治工作应主动纳入医疗卫生体系和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常态化;以真正合作共事精神调动社会资源,以补充艾滋病防治方面的国家努力。艾滋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目标,要从战略预防、融入体制、深耕社群三个方面着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任南[9](2010)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责任》文中研究说明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现阶段不可治愈性的疾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艾滋病的防治已经不仅仅是患者的个人问题,甚至已经超越了医疗范畴,而具有社会性的文化、伦理意义。社会整体的利益与具体个人利益之间存在区别和差异,如何处理公共健康中社会利益与个体权利的关系,成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艾滋病本身的致命性、传染性,以及人们将疾病与吸毒、淫乱等不良行为以及贫穷等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造成普遍歧视,成为艾滋病防治中的主要障碍。道德宽容是消除歧视的重要途径。对于艾滋病的防治需要社会群体和专业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在社会层面采取横向的综合性措施,加强对于艾滋病的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则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引导,增强艾滋病防治的有效性。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和调动资源的能力,在艾滋病防治上应该承担主要的政府道德义务和管理责任。政府应建立合乎伦理的防治艾滋病的法律和政策,反对歧视、公开信息;公平分配和合理使用公共卫生资源,减少贫困,支持发展非政府组织防治艾滋病。社区应充分发挥其社会互助和社会整合的功能,构建艾滋病患者社区支持网络,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服务、关怀和支持。通过开展知识培训、重组和矫正行为模式,建立适应社会防治艾滋病的途径。家庭有责任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行为,摆脱贫困,增加子女的教育机会。非政府组织的责任应发挥来源于民间,与边缘人群有天然的联系的自身优势,主动开展工作,特别是为政府力量所不能及的边缘人群方面要发挥更大作用。艾滋病当事人应遵守法律,配合诊治,如实提供病情和有关信息,规范行为,减少传播,特别应在争取权益、支持艾滋病防控方面作出更多努力。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能拒绝和推诿病人,并需做好宣传、教育、咨询,保守医疗保密,保障患者安全。媒体在艾滋病防治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要将艾滋病作为一个发展问题给予关注,减少媒体界本身和公众对艾滋病的羞辱和歧视,力争架起一座桥梁,动员全社会抗击艾滋病流行。有效的防治艾滋病,需以公平原则、宽容原则、尊重自主原则、有利原则为伦理基础,构建以人为本的防治制度,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一个日趋完善的环境。我们要努力科学制定公共政策体系,创新防治艾滋病的科学技术,并可能解决相关的伦理冲突,从而遏制艾滋病在中国迅速蔓延的势头,尽可能降低艾滋病的社会危害。此外,我们需要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艾滋病防治从业人员素质,通过科学管理使之达到培训目标,增强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人员上的保障。
胡冰[10](2009)在《安徽省某市结核病人中HIV感染状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阜阳市结核病感染者的一般特征,并进一步探讨结核病病人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制定结核病和艾滋病双重感染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阜阳市下属五个县(市、区)2007年9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新登记的5263例结核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用统一的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结束后,采静脉血5ml用酶联免疫法进行HIV初筛试验,阳性者进行WB确认试验结果研究对象中新发结核病例4660人(88.5%),复发372人(7.1%),其它情况者231人(4.4%);其中主要为肺结核(5130人,9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核类型在地区、病人登记分类和患者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痰涂片结果在性别、地区、病人登记分类、患者文化程度以及婚姻状况等方面上有统计学差异。5263例结核病人检出HIV感染者40例,HIV感染率为0.76%,性别比为1.86:1;平均年龄为(41.88±1.70)岁,传播方式以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为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病人来源进入回归方程,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转诊和其它类别病人来源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论阜阳市农村地区结核病感染情况较严重,感染者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多因发病以后就诊或转诊,二次传染的可能性较高。结核病病人中HIV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应在结核病人群中加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实验室认可的几个主要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实验室认可的几个主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措施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1.2血清来源本实验室检测血清均来源于昆明铁路公安处看守所羁押人员。 |
1.2操作及质量控制措施 |
1.2.2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检测步骤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 |
1.2.3质控措施 |
2结果 |
3讨论 |
(2)区域性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绩效评价研究进展 |
3 研究思路与目标 |
4 研究内容 |
5 研究意义 |
二、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方法 |
2 资料质量控制方法 |
3 统计处理方法 |
4 研究技术路线 |
三、研究结果 |
(一)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理论框架的建立 |
1 艾滋病防治绩效评价理论框架构建 |
2 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的内涵表达 |
(二)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 研制评价指标应遵循的原则 |
2 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指标的海选 |
3 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指标的初筛 |
4 特尔菲法确定初始指标体系 |
5 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指标的初步界定 |
6 指标体系的预试验研究 |
(三)指标权重和标准值的确定 |
1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2 确定指标标准值 |
(四)区域性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1 指标测量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2 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检验 |
3 艾滋病防治绩效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四、讨论 |
1 指标体系全面系统地表达了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的内涵 |
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合理性 |
3 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和区分度 |
4 综合评估方法实施的科学性 |
5 区域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的重要构成要素 |
6 开展绩效评价的工作量和成本问题 |
7 绩效评价外部环境和支持条件的构建 |
五、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3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综述 公共卫生领域绩效评价研究进展 |
1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2 公共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3 国外公共卫生领域绩效评价研究概况 |
4 国内公共卫生领域绩效评价研究进展 |
5 公共卫生体系各领域绩效评价情况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件2 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
附件3 指标测量工具 |
(3)针管残留血HIV-1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在静脉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现况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背景及立题依据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思路及路线 |
4 方法与内容 |
5 结果 |
6 讨论 |
7 结论 |
8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重庆市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学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 |
材料和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与建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男男性接触人群与艾滋病防治 |
参考文献 |
在读公共卫生硕士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
附件1:重庆市同志健康调查知情同意书 |
附件2:男男性接触人群健康调查筛查表 |
附件3:重庆市同志健康调查表 |
附件5:健康调查登记表样 |
附件6:HIV快速筛查记录表 |
附件7:调查血样采集及实验室检测 |
附件8:性病实验室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 |
(5)重庆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结论 |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及防治现状 |
参考文献 |
在读公共卫生硕士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
附件1: 男男性行为人群健康调查知情同意信息表 |
附件2: MSM人群健康调查问卷 |
附件3: 调查血样采集及实验室检测 |
附件4: HIV感染率影响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变量赋值编码表 |
(6)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项目来源 |
二、研究背景 |
(一) 绩效考核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要求 |
(二) 绩效考核是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需要 |
(三) 绩效考核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的延续 |
三、研究意义和必要性 |
(一) 绩效考核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研究与实践需要突破 |
(二) 实施流程与方法的研制可促进绩效考核的科学开展 |
(三) 软件管理可确保绩效考核实施的可操作性 |
四、本研究的定位 |
五、研究目的与目标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目标 |
六、研究内容 |
(一)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研制 |
(二)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与软件设计 |
(三) 省级疾控中心绩效评价与改进策略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一、主要研究方法简介 |
(一) 卫生系统宏观模型 |
(二) 定性定量多重论证 |
(三) 模糊综合评价法 |
(四) 层次分析法 |
(五) 业务流程管理理念 |
(六) 规范差距分析法 |
(七) 敏感性分析法 |
二、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
(一) 文献归纳分析 |
(二) 专家咨询与论证 |
(三) 机构预试验 |
(四) 测试单位现场测试 |
(五) 省级绩效考核实践 |
(六) 前期数据资料的利用 |
三、资料质量控制方法 |
四、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
五、研究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第一部分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研制 |
一、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 |
(一) 构建全面反映工作的考核框架 |
(二) 收集与筛选绩效考核指标 |
(三) 界定与论证绩效考核指标 |
(四) 确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二、疾病预防控制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一) 确定考核指标权重 |
(二) 确定指标评分标准 |
(三) 构建指标隶属函数 |
(四) 建立评判矩阵 |
(五) 获得绩效综合得分 |
三、小结 |
第二部分 (1)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与方法 |
一、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与步骤 |
二、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数据收集 |
(一) 构建绩效考核数据采集表 |
(二) 建立指标数据的收集填报流程 |
三、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数据质量控制 |
(一) 校验考核填报数据的错误 |
(二) 筛选需重点关注指标/机构 |
(三) 规范现场数据核实的流程 |
四、疾病预防控制绩效的综合评价与诊断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2)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的设计 |
一、管理软件的设计主旨 |
二、管理软件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
三、管理软件的总体框架 |
四、管理软件的需求分析 |
(一) 业务与数据流程分析 |
(二) 用户类型设置 |
(三) 功能模块细化 |
五、管理软件的数据结构分析 |
(一) 数据库设计与结构分析 |
(二) 代码设计 |
六、管理软件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一) 信息填报功能 |
(二) 综合评价功能 |
(三) 审核判断功能 |
(四) 信息查询功能 |
(五) 系统管理功能 |
七、管理软件的开发与测试 |
八、小结 |
第三部分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评价与改进策略研究 |
一、研究思路 |
(一) 绩效现状评价的总体思路 |
(二) 绩效改进策略的研制思路 |
二、省级疾控中心总体绩效状况 |
三、省级疾控中心资源配置现状——人力 |
(一) 人力数量情况 |
(二) 人力素质结构情况 |
(三) 人力综合素质情况 |
(四) 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与参考标准的比较 |
(五) 人力资源配置对绩效结果的直接作用分析 |
四、省级疾控中心资源配置现状——经费 |
(一) 政府财政投入情况 |
(二) 机构经费来源渠道 |
(三) 财政投入机制分析 |
(四) 经费投入现状与参考标准比较 |
(五) 经费投入对绩效结果的直接作用分析 |
五、省级疾控中心资源配置现状——房屋设施与仪器设备 |
(一) 房屋建设状况 |
(二) 仪器设备配置状况 |
(三) 设施设备配置对绩效结果的直接作用分析 |
六、省级疾控中心能力建设现状 |
(一) 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 |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
(三) 信息管理能力 |
(四)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能力 |
(五) 实验室检验能力 |
(六)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能力 |
(七) 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能力 |
七、省级疾控中心职责落实状况 |
八、省级疾控中心外部评价状况 |
九、省级疾控中心绩效结果规律探讨 |
(一) 利用绩效完成度验证规律 |
(二) 利用绩效得分验证规律 |
十、省级疾控中心的绩效改进策略与建议 |
(一) 建立健全适宜、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 |
(二) 打造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
(三) 进一步改善疾病控制机构的设施设备 |
(四) 进一步加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防制 |
(五)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 |
十一、小结 |
附表 |
讨论 |
一、研究结果概述 |
(一) 形成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研究与实践的步骤、思路与具体方法 |
(二) 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 |
(三) 研制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 |
(四) 明确了省级疾控中心的绩效现状 |
(五) 提出了省级疾控中心的绩效改进策略 |
二、探讨省级疾控中心绩效的影响因素 |
(一) 绩效结果与经济水平间的关系 |
(二) 绩效结果与权重之间的关系 |
(三) 绩效结果与数据填报质量之间的关系 |
三、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的进一步开发和升级 |
四、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一) 研究的创新和应用 |
(二) 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在读期间参与编写的书籍 |
致谢 |
综述 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数据采集表与代码表 |
(7)HIV/AIDS/STI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项目概况 |
2. 公共卫生项目评估 |
3. 综合性 HIV/AIDS 干预及评估现状 |
4. 研究背景及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1. 资料收集方法 |
2. 数据分析方法 |
3. 评估过程 |
结果 |
1. 机构与能力建设评估 |
2. 政策倡导与社会动员 |
3. STI/HIV/AIDS 监测评价 |
4. STI/HIV/AIDS 干预评价 |
5. 项目管理 |
6. 项目目标实现程度 |
7.STI/HIV/AIDS 社区综合干预效果与影响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附表 |
附件2:终末评估现场调查问卷 |
附件3:现场调查表 |
附件 4:访谈提纲 |
附件 5:卫九艾滋病/性病项目多部门及非政府组织代表座谈会提纲 |
附件 6:卫九艾滋病/性病项目多部门及非政府组织代表座谈会安排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战略预防 融入体制 深耕社群——中国艾滋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根本问题:虽然过去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但当前趋势预示一个不可持续的未来 |
(一) 经由采供血途径传播艾滋病的危险已基本得到控制, 但经由静脉注射吸毒、不安全性行为、母婴等途径传播艾滋病的风险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
(二) 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的人群推广使用安全套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但对海洛因成瘾者、男男性行为人群的预防干预工作仍未取得重大突破 |
(三) 艾滋病检测体系进一步健全, 但要准确查明近 |
(四) 国家实行的“四免一关怀”政策成效初显, 但要最大限度地管理好、服务好已报告的22万艾滋病患者, 以防止感染源进一步传播, 仍需破除诸多政策障碍 |
(五) 社会组织在艾滋病防治方面作用明显, 但由于在组织合法性、资源和技术获取等方面未得到政府应有的支持和配合, 社会组织总体上不发育 |
二、发展战略:艾滋病防治可持续发展具有挑战性, 但仍然切实可行, 关键是现行政策必须做出改变 |
(一) 战略预防 |
(二) 融入体制 |
(三) 深耕社群 |
三、政策措施:艾滋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目标, 但凝聚以下共识并循序渐进地推进, 目标很可能不期而至 |
(一) 与战略预防相关的政策措施 |
(二) 与融入体制相关的政策措施 |
(三) 与深耕社群相关的政策措施 |
(9)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艾滋病防治及其伦理介入 |
2.1 艾滋病的历史与现状 |
2.2 艾滋病的治疗与预防 |
2.3 艾滋病预治的伦理性 |
第三章 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难题 |
3.1 公众健康与个人权利 |
3.2 疾病歧视与道德宽容 |
3.3 知情同意与临床保密 |
3.4 社会控制与专业引导 |
第四章 艾滋病防治的伦理责任视域 |
4.1 艾滋病防治行动的伦理责任 |
4.2 艾滋病防治后果的伦理责任 |
4.3 艾滋病防治评价的伦理责任 |
第五章 艾滋病防治的伦理责任担当 |
5.1 政府的责任 |
5.2 社会的责任 |
5.3 当事人的责任 |
5.4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 |
5.5 媒体的责任 |
第六章 防治艾滋病的责任伦理环境构建 |
6.1 明确防治艾滋病的伦理原则 |
6.2 建立防治艾滋病的相关制度 |
6.3 制定防治艾滋病的公共政策 |
6.4 创新防治艾滋病的科学技术 |
6.5 提高防治艾滋病的从业人员素质 |
结语:防治艾滋病,我们共同的责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10)安徽省某市结核病人中HIV感染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四、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实验室认可的几个主要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措施探微[J]. 周建德. 生物技术世界, 2016(02)
- [2]区域性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研究[D]. 陈任. 安徽医科大学, 2015(03)
- [3]针管残留血HIV-1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在静脉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现况的应用[D]. 张志强. 昆明医科大学, 2013(02)
- [4]重庆市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学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D]. 徐静. 第三军医大学, 2011(07)
- [5]重庆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 卢戎戎. 第三军医大学, 2011(05)
- [6]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D]. 李程跃. 复旦大学, 2011(12)
- [7]HIV/AIDS/STI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研究[D]. 江震. 安徽医科大学, 2010(11)
- [8]战略预防 融入体制 深耕社群——中国艾滋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政策[J]. "中国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分析"课题组,杨团,张时飞. 东岳论丛, 2010(04)
- [9]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责任[D]. 任南. 中南大学, 2010(11)
- [10]安徽省某市结核病人中HIV感染状况分析[D]. 胡冰. 安徽医科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