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小吃 寻求突围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杜玉洁[1](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刘钰[2](2020)在《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重点是19世纪中期以来由华人移民以汉语为媒介创作的反映北美华人移民移居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小说创作。通观北美华文移民小说,文化身份追寻在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等主题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比较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利用文化身份、形象学、社会学等理论,从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四个层面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在异质文化语境下,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身份认同的呈现方式、特征及其成因,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人移民在中西文化之间的想象方式与实际抉择。之所以选择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复杂多变的文化身份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身份认同时刻处于建构过程中,在时间上始终指向未来。由于不同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不同,对文化身份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它总是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此,文化身份研究也如同文化身份认同一样,始终是一件不会被完成的“产品”(斯图亚特·霍尔语),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对当下还是未来的研究者而言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二是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创作历程,但对其文化身份问题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新移民作家作品上,在地域上则呈现出重美国而轻加拿大的研究倾向,这些都不利于对研究对象作整体性把握。鉴于目前本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本论文以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纵轴,通过对以上四个典型主题的剖析,力图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文化身份书写,突破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不平衡的局限。文化身份蕴含了北美华人移民特殊的族群散居经验,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合力作用下的产物,随着不同历史时代中西方之间权力话语的此消彼长,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的北美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其身份认同的流变不仅是我们认识跨文化空间中,北美华人群体不同时期特有的生存处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创作的移民小说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这一区域文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与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变革相始终,北美华人移民所面临的自我身份上的困惑和选择很大程度上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命运的一种隐喻,分析和把握这一隐喻的内涵,对于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立场和文化策略的调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语境的当下,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愈发剧烈和频繁,当今的世界文化由此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文化身份的追寻与文化认同的建构是每一个“在场者”都无法绕开的话题。
晏冉[3](2020)在《“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以抖音等新媒体为代表的传播媒介成为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渠道,展示着城市的文化习俗与城市独有的风景名胜,而抖音等新媒体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为城市“走红”于网络提供了便利。西安的走红缘于2018年初抖音APP上一名用户发布的“摔碗酒”视频,该视频在短期内被大量转载评论,西安也因此多次登上抖音、微博等媒体的热搜榜。西安的走红不是意外而是“蓄谋已久”,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致力于打造闻名中外的历史名城、旅游胜地,在城市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不断寻求城市形象传播的新路径,通过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途径、重视受众需求以及官方民众共合作来进行有效的城市形象传播。本文将以“5w”模式、议程设置理论、城市品牌营销相关理论以及受众心理相关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结合实证调查分析来研究西安走红的原因以及传播“网红西安”城市形象所应用到的策略方法。包括“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内容特点与内容构成,传播受众的分类以及根据受众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所采取的针对性传播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三大主体:政府、企业与民众,探讨各主体的传播目的与动机。在探讨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方式渠道时分析了应用不同媒介进行城市形象传播,以及非媒介传播渠道的参与方式,最后通过问卷调查从受众心理、态度与行为层面来呈现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同时深入探讨打造网红城市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网红城市”作为近年来城市形象传播衍生出的新概念本身具有前瞻性,而城市走红于网络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也值得探究,在对“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研究中运用到多学科理论进行分析,具有创新性。
唐韵芝[4](2020)在《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技术的革新、产业的升级、文化的交融,人类世界正在发生着剧烈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迅速崛起,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文化产业链条上的电影产业,也发生着巨变:中国成为了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产业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同时,“现实主义”也受到了巨大挑战。从世纪之初的浮夸创作之风到寻找新主流电影的精神走向,中国电影人在新世纪的电影产业链条中,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力求为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道路熔铸新的时代印记。而标志着中国大陆地区最高电影荣誉的“中国电影金鸡奖”则无疑聚集了几乎所有电影人士和普通影片受众的目光,而往往作为历届焦点的“最佳故事片”,则是当届众多优秀影片中的标杆,也代表着时年对于最佳故事片的价值判断、美学考量和创作认同。显而易见,现实主义作为中国电影最重要的题材选择和艺术观念,是最佳故事片中的主导力量。研究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中的现实主义,不仅是一种内在诉求,更是外在动因。面对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现实主义如何在多重挑战中注入动力、如何利用电影展现中国新世纪社会面貌、如何使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走向国际舞台等,这些都是中国电影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要面临的重要命题。第一章绪论,主要叙述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对象、结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第二章梳理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现实主义电影的共生关系;第三章研究坚守与更迭的21世纪初期,现实主义对中国传统“载道”精神的坚守,以及多元化新貌;第四章研究现实主义在进入中国电影又一百年纪元后在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突围与发展;第五章对新世纪电影现实主义策略进行反思,提出一些建议。
李永琴[5](2020)在《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创业农民形象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题材电视剧一直以来都受到学界的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谋求发展,也有很大一部分农民选择自主创业。创业农民形象是农村题材电视剧塑造的一种人物类型,即以农民形象为主体,围绕农民创业者的创业途径、情感变化、思想发展,力求反映社会现实和农村生活面貌的电视人物系列之一。随着新世纪“三农”题材电视剧的生产不断增多,学者对创业农民形象的关注也越来越高。本文在梳理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作品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剧中农民创业现象,力求总结出创业农民在创业途径、人物特征、塑造规律等方面的特点。本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该内容简单梳理了农村题材电视剧和创业农民的发展现状,并对两者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第二部分围绕电视剧中农民创业现象,分析创业农民的具体活动。主要包括第二章创业农民形象兴起的原因,第三章创业农民的创业途径,第四章创业农民在电视剧中呈现的类型特点。这也是该论文着重阐述的部分;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创业农民形象在电视剧中的塑造与创作,提出虽然电视剧在主题上丰富创业农民形象的创作,但也存在着创作者忽略电视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业农民形象类型化的弊端;第四部分文章进入尾声,主要包括第六章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新和突破,以及余论和结语。笔者站在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的大背景下,从立足现实、丰富创作主题、刻画典型人物、整合资源角度切入,分析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未来发展方向。笔者结合电视剧和学者的相关研究资料,分析创业农民形象在电视剧中的发展过程。以此,希望能够丰富创业农民在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为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拓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路径。编剧创作真正表达农民诉求,反映农民心声,表现农民创业真实历程的电视剧,给实际生活中创业的农民提供参考价值。
杨钰璇[6](2020)在《跨文化视域下张翎小说的“离散”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翎是当代海外华文文学代表作家,她以开阔的视野关注新旧移民的“离散”人生和传奇经历,他们漂泊的人生历程,以悲悯的情怀触摸“离散者”的灵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离散”书写。本文试图确立跨文化的研究视域,通过文本细读,运用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理论方法,探究张翎笔下跨国群体的生命历程,探微“离散”空间的文化隐喻,揭示张翎对“离散”群体精神观照中的思想与情感倾向。本文绪论包括了选题缘由、意义及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阐释。正文第一部分集中探讨跨国群体的“离散”人生,首先对“邮购新娘”“海外留学生”“海外华工”进行类型研究,根据移民的人生历程评述他们跌宕起伏的命运际遇,在此基础上聚焦两性关系和家庭关系,探讨张翎异域婚恋书写的独特性。第二部分以“唐人街”“洋人区”“巴克维尔镇”等空间叙事为视窗,观察“离散”群体的生存状态,审视他们在西方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结构下的“局外人”身份,探析张翎建构“第三国度”的创作意蕴。第三部分探究张翎对“离散”群体精神观照的文学意义,从“宗教”“疼痛”“人性之美”等方面论述张翎“精神关怀”的思情价值。
郭颖楷[7](2020)在《游移的家园与无望的归乡 ——论徐则臣的小说创作》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徐则臣的小说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徐则臣小说创作的家园书写和归乡叙事问题及其对“70后”一代作家的意义。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和阐述徐则臣小说家园书写的形态及特征。认为徐则臣的家园书写始终围绕着以下三个维度:一是再现以花街为代表的故土如何渐为陌生;二是在以北京为代表的都市讲述中包蕴向往自由和渴盼归乡的双重情愫;三是借描绘以耶路撒冷为代表的异域来象征个人到世界去的探索精神家园的行动。三者共同呈现出异乡人归途的犹疑和家园追寻的未知结局。第二部分分析徐则臣小说创作在归乡叙事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重复”,由于作者沉迷于自我,并徘徊于宿命意识中,导致了小说情节设置的相似和人物塑造的单一;其次是“妥协”,即以温情和解来面对复杂尖锐的现实问题,而缺乏相应的批判和反思,抗拒与妥协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家园书写的游移;第三是间距的缺失,狭小的写作视界和静态式的观照方式使得徐则臣小说的书写处于表象化的层次,并使作品缺乏多重间距形成的立体感和对读者的启发性。第三部分进一步论述徐则臣及其代表的“70后”一代作家何以突破创作困局。本文认为,在写作的立场上要重拾理想主义,理想主义不能归于虚幻,要有效针对这一代作家面对的现实;要以实现自我救赎为目标,从建构自我信仰出发来找寻“中间代”的精神信仰;要突破创作成规,既要摆脱前辈或经典作家对“70后”形成的创作规约或拘束,又要避免被代际界分所遮蔽,冲破固有的代际约束。本文的结论是:徐则臣作为最重要的“70后”作家之一,他小说创作中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对徐则臣的小说创作的解读和分析,对“70后”一代作家如何超越自我,对当下文学写作和文学生态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何佳穗[8](2020)在《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视野下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现当代散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还是对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现当代散文的阅读教学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高中阶段,现当代散文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师在散文解读方面出现的偏差尤为明显。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理论,以文学创作论为根基,从大量文学类文学解读的实践经验归纳而来,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方法,通过还原比较揭示文本的矛盾,让分析进入到文本深层,真正解读出文本的隐性奥秘。笔者在学习过程中,从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理论中获得了启示,积极投身于将这一理论运用在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之中,以期能为高中散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本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讨论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的现状。在这一章中,笔者主要从教师的文本解读和实际课堂教学两方面梳理了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第二章对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理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解读,为之后的策略提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文本细读出现在美国的新批评学派。孙绍振先生批判了美国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所建构起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文本微观分析为实证支撑的文学文本解读理论。笔者在这一章突出了孙式文本细读理论的独特价值。第三章论述了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运用于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的可行性。发现散文这一文体不仅适合用文本细读理论来分析,而且孙式文本细读理论能够解决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的问题,突破其困境。这为后面阅读理解策略和教学策略的提出提供了条件。第四章则以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理论为指导,提出了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理解的具体策略。不同类型的散文需要不同的阅读理解策略,对散文类型的区分也是孙绍振先生在现有散文理论下的原创性建构,其中涉及到的还原法和比较法都是操作性较强的文本解读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开文本的深层密码,并且作者还以实际的散文文本解读案例加以说明。第五章是在孙绍振先生文本细读理论视野下,进行的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在这一章不仅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环节(包括导入、读出、提问、讨论)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还从各版本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不同类型的散文,进行了教学设计的尝试。可以发现,本文不仅注重对教学实际状况的了解和把握,注重对文本解读理论的阐释和分析,更注重用文本细读理论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探究与尝试,本文的重点就是实际教学策略的探究,笔者将理论运用于散文的实际教学,期望文本细读理论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的效率。
刘秀珍[9](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侯雪[10](2019)在《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研究》文中指出纪录片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文化的载体,对记录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及塑造国家的形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突破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凭借着优于传统媒体的优势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如今的传播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接受信息的时间碎片化,传播渠道、受众都在朝移动端快速靠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交融、优势互补,出现了“融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下,受众地位和传播环境的变化,使得电视纪录片的内容、形式和宣传推广等方面也在跟随着时代的步伐,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等,在新的媒体环境下电视纪录片需要不断摸索尝试,不断调整才能发展地更完善。本文主要以近几年质量佳又反响较好的几部电视纪录片为研究例子:《如果国宝会说话》、《舌尖上的中国》等,以央视出品的精品纪录片IP为主,从这些作品中观照中国电视纪录片在创作和文化价值方面呈现的特征,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来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价值及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融媒体和电视纪录片进行界定;第二章从叙事视角、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上对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进行分析;第三章是对视听语言的分析,从镜头、节奏、声音等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在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在宣传推广上呈现的特征;第五章重申电视纪录片的文化价值,主要包括人文关怀及民族文化等方面。
二、河南小吃 寻求突围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小吃 寻求突围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
(一)文献研究综述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北美华文小说中移民书写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早期美国华人移民的痛史 |
一、近代中国人的美国想象 |
二、弱国子民的异国生存 |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 |
一、北美留学生文学发展历程 |
二、50—70年代前期:“无根者”的命运哀歌 |
三、70年代中后期:民族认同的回归 |
第三节 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多元景观 |
第二章 跨时空书写中的原乡想象与身份认同 |
第一节 排华背景下华人先侨的民族国家想象 |
一、传统中国的“国家观念” |
二、种族迫害下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 |
第二节 无根漂泊者的文化乡愁 |
一、漂泊者的“文化中国”情结 |
二、台湾返乡留学生的文化失落与“根”的幻灭 |
第三节 跨越原乡与异乡边界的世界意识 |
一、重建成长记忆中的地理故乡 |
二、“越界书写”下的世界主义情怀 |
第三章 北美华人移民的历史记忆与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早期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民族记忆 |
一、重新表征北美早期华人移民史的必要性 |
二、新移民作家对早期华人移民种族符码的颠覆与重构 |
第二节 “二战”视野下的身份追寻与民族形象的重建 |
一、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抗战叙事的时代变迁 |
二、40年代北美华文抗战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情结 |
三、台湾旅美作家笔下被放逐的流浪者之歌 |
四、新移民作家“二战”书写中的认同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
第三节 社会政治变革中个体的命运与身份建构 |
一、海外“伤痕文学”中归国知识分子的边缘身份 |
二、80年代新移民的历史重负与身份焦虑 |
第四章 跨文化异族交往与华人移民的身份建构 |
第一节 跨国婚恋中作为文化身份隐喻的两性关系 |
一、早期移民跨国婚恋中的种族歧视 |
二、台湾留学生文学跨国婚恋中的文化冲突 |
三、新移民小说中跨国婚恋中的身份困惑与人性探寻 |
第二节 职场生存中的文化抉择与身份转变 |
一、种族歧视下台湾学人对民族文化的固守 |
二、新移民的职场沉浮与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
三、新世纪以来职场小说中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五章 代际关系视域下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的代际冲突 |
第二节 异国背景下父子冲突中的文化身份抉择 |
一、中西方家庭伦理差异下的代际冲突 |
二、代际间的语言冲突与认同差异 |
三、移民父子的政治观念冲突与华人群体的边缘地位 |
第三节 从对抗走向对话:代际和解与文化融合 |
一、走出身份的迷途:“混血儿”的寻根之旅与身份重建 |
二、跨越文化冲突:代际隔阂下人类共通性情感的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阐释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网红城市”兴起的原因及传播价值 |
第一节 “网红城市”产生的媒介生态分析 |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便利 |
二、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 |
三、UGC满足用户内容需求 |
第二节 “网红城市”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 |
一、城市营销的再度觉醒 |
二、城市文化传播备受关注 |
三、城市品牌构建战略创新 |
第三节 “网红城市”的传播价值 |
一、城市品牌形象的高效传播 |
二、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 |
三、为城市旅游业带来生机 |
第二章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符号的建构与塑造 |
第一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的符号建构 |
一、实物符号:历史名胜与网红景点 |
二、感官符号:传统美食与城市民谣 |
三、文化符号:华夏文明与节庆风俗 |
四、影视符号:热播剧目与短视频 |
第二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符号的塑造 |
一、政府:统揽全局提升城市竞争力 |
二、企业:积极参与进行软文化传播 |
三、公众:弥补官方话语不足成为主力 |
第三章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的媒介传播与受众认知 |
第一节 媒介渠道传播“网红西安”城市形象 |
一、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增加城市曝光度 |
二、社交媒体口碑传播增强信息公信力 |
三、实物传播:看得见的城市文明 |
第二节 媒介传播拓升受众的形象认知 |
一、“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的受众分类 |
二、基于受众心理特点的传播策略 |
三、基于受众态度制定传播策略 |
第四章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效果及问题反思 |
第一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效果 |
一、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
二、“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效果分析 |
第二节 构建西安“网红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 |
一、传播内容泛娱乐化消解城市历史底蕴 |
二、游客数量激增带来环境问题 |
三、网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
四、恶性事件影响城市媒介形象 |
第三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提升策略 |
一、运用“旅游+”理念打破“门票经济” |
二、媒体曝光收费乱象营造城市温馨氛围 |
三、重视绿化环境提升整体城市形象 |
四、“网红营销”挖掘西安发展潜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内容结构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现实主义电影 |
2.1 中国电影金鸡奖 |
2.1.1 发展简述 |
2.1.2 意见领袖评选机制 |
2.1.3 把关人的决定权 |
2.1.4 最佳故事片奖项概况 |
2.2 新世纪最佳故事片与现实主义 |
2.2.1 现实主义发展简述 |
2.2.2 现实主义主导最佳故事片 |
2.2.3 现实主义植根多元化题材 |
第3章 坚守与更迭的21世纪初期(2001-2005) |
3.1 电影市场改革酝酿期(2001-2002) |
3.1.1 和弦电影展现现实生活 |
3.1.2 温情观照女性个体境遇 |
3.2 全面化改革探索期(2003-2005) |
3.2.1 民族题材的困境与坚守 |
3.2.2 领袖人物形象的立体化 |
3.2.3 灾难题材的本土化 |
第4章 突围与发展的中国电影新纪元(2006-2019) |
4.1 全面市场化的不断突围(2006-2010) |
4.1.1 现实主义与商业的博弈 |
4.1.2 新主流电影嬗变轨迹 |
4.2 创作者的现实主义关切(2011-2016) |
4.2.1 冯小刚电影的残酷与温暖 |
4.2.2 许鞍华关注女性困境 |
4.3 积极发展的新时代(2017-2019) |
4.3.1 现实主义观照民生 |
4.3.2 人道主义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 |
第5章 新世纪电影现实主义策略的反思与建议 |
5.1 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的评选反思 |
5.1.1 评审场域强化把关人尺度 |
5.1.2 现实主义电影遗珠 |
5.2 现实主义电影叙事要深化 |
5.2.1 现实主义内涵与时俱进 |
5.2.2 现实主义深度与广度的开掘 |
5.2.3 现实主义形态的扩容 |
5.3 现实主义对接成功商业模式 |
5.3.1 有效进行电影路演 |
5.3.2 强化全媒体宣发策略 |
5.3.3 强化合拍片模式 |
5.4 现实主义增强包容性 |
5.4.1 鼓励百家争鸣 |
5.4.2 鼓励百花齐放 |
5.5 避免边际效应和路径依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创业农民形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一章 农村题材电视剧与创业农民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创业农民形象的发展路程 |
第二章 创业农民形象兴起的原因 |
第一节 国家政策 |
第二节 社会发展 |
第三节 农民个体 |
第三章 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创业农民的创业途径 |
第一节 本土资源 |
第二节 区域特产 |
第三节 市场资源 |
第四章 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创业农民的类型与特点 |
第一节 “当地村官的领头军”:村干部带领创业 |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接班人”:青年返乡创业 |
第三节 “基层致富的带领人”:农民自发创业 |
第五章 创业农民形象的塑造与创作 |
第一节 主题建构与题材设置 |
第二节 创业农民类型化塑造凸显 |
第六章 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新和突破 |
第一节 立足现实,丰富创作内容 |
第二节 主题多元,推进影视创新 |
第三节 人物饱满,刻画典型形象 |
第四节 整合资源,打造艺术精品 |
余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世纪以来有关农民创业的电视剧作品统计表 |
附录2 新世纪以来有关农民的文学作品统计表 |
附录3 新世纪以来有关农民的电影作品统计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跨文化视域下张翎小说的“离散”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意义及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跨文化 |
二、“离散” |
第三节 张翎小说研究现状概述 |
一、移民/异域题材研究 |
二、创作特点研究 |
三、比较研究 |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跨国群体的“离散”人生 |
第一节 “离散”群像 |
一、“邮购新娘” |
二、海外留学生 |
三、海外华工 |
第二节 漂泊浮沉的“离散”历程 |
一、漂泊逐梦 |
二、人生浮沉 |
三、回归情结 |
第三节 “离散群体”的婚恋家庭境遇 |
一、不平等婚姻关系中女性的觉醒和反抗 |
二、异族婚恋关系的虚幻与破灭 |
三、两地离散家庭中的亲情残缺 |
第二章 “离散”空间的跨文化审视 |
第一节 被边缘化、被挤压的华裔生存空间 |
一、唐人街:狭小的生存空间 |
二、洋人区:无法介入的禁地 |
三、巴克维尔小镇:二元对立的空间 |
第二节 西方社会文化结构中的“局外”处境 |
第三节 “第三国度”的家园想象 |
一、“想象的家园”——温州 |
二、想象的方式——“借风月说风云” |
第三章 张翎对“离散”群体的精神观照 |
第一节 中西文化碰撞下“离散”群体的精神困境 |
第二节 精神救赎与宗教关怀 |
第三节 对人类共性的探寻 |
一、抚平“疼痛”的大爱 |
二、温情滋润的人性之美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游移的家园与无望的归乡 ——论徐则臣的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执着于家园书写 |
第一节 陌生的故土 |
一、虚构家园的诗意书写 |
二、真实家园的失意困扰 |
第二节 犹疑的归途 |
一、无力于自由 |
二、归乡的失落 |
第三节 虚幻的域外 |
一、寄希望于域外的探寻 |
二、到世界去的未知结局 |
第二章 叙事的困局 |
第一节 重复 |
一、自我沉迷与宿命意识 |
二、相似情节与单一形象 |
第二节 妥协 |
一、为抗拒现实而书写 |
二、在精神游移中和解 |
第三节 间距缺失 |
一、写作视界狭小 |
二、静态式的观照 |
第三章 “中间代”何以突围 |
第一节 如何重拾理想 |
一、理想主义先行的创作 |
二、调校现实以实现理想 |
第二节 如何实现救赎 |
一、寻找“中间代”的精神信仰 |
二、从建构自我信仰出发 |
第三节 如何突破成规 |
一、家园创作传统的钳制 |
二、冲破固有的代际约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视野下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
(二)教学实践的呼唤 |
(三)理论发展的推动 |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现状 |
(一)对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的研究 |
(二)对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
(三)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在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课例分析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中散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高中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经典文本孤立解读 |
(二)意识形态先入为主 |
(三)旧有理论生搬硬套 |
(四)多元解读背离文本 |
二、高中散文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应试教育的束缚 |
(二)《新课标》的误读 |
(三)学养积累的欠缺 |
第二章 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的解析 |
一、理论清场:对美国新批评“文本细读”的批判 |
(一)“悖论”与“反讽”的漏洞 |
(二)“意图谬误”之谬误 |
(三)微观分析的偏执 |
(四)新批评对文本的科学化追求 |
二、理论建构:对康德审美价值论的发展 |
(一)审美价值系统 |
(二)形象的三维结构:文学文本解读的立体结构 |
(三)可操作的文本解读方法 |
第三章 文本细读理论对高中散文教学的意义 |
一、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的独特价值 |
(一)质疑和挑战了权威的西方文论 |
(二)将文学文本解读学从文学理论中独立出来 |
(三)突破微观的“微观分析” |
(四)以创作论作为文本解读的基础 |
(五)中国特色的文本解读理论 |
(六)从读者中心论突围 |
(七)以归纳法弥补演绎法之缺漏 |
二、孙绍振对散文理论的原创性建构 |
(一)“虚实相生”:对“真情实感”论的纠偏 |
(二)散文的特点:区别于小说、诗歌 |
(三)散文的分类:审美、审丑(亚审丑)与审智 |
三、高中散文适合用文本细读理论作分析 |
(一)教材选文的经典性为文本细读提供了物质前提 |
(二)散文形式规范的特点为文本细读提供了现成条件 |
(三)散文言简义丰,需要文本细读的分析 |
四、文本细读理论能够解决当前散文教学的困境 |
(一)能对具体文本进行具体分析,打破理论套话 |
(二)能够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师生审美修养 |
(三)能让学生掌握可迁移的散文解读方法 |
第四章 基于文本细读的高中散文阅读理解策略 |
一、审美散文的阅读理解策略 |
(一)抓住关键处分析矛盾,深入分析散文语言奥秘 |
(二)比较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想象在创作过程中与作者对话 |
(三)比较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品,分析出唯一性 |
(四)还原比较创造性风格,进入精致的文本分析 |
二、审丑散文的阅读理解策略 |
(一)还原情感,感受审丑之冷漠 |
(二)通过历史的还原和比较,分析审丑散文的特殊价值 |
(三)比较相同母题的不同作品,关注不同作家的独特感受 |
三、亚审丑散文的阅读理解策略 |
(一)通过语义还原,探究心灵奇观 |
(二)还原歪理歪推的逻辑,揭示深邃的智慧 |
(三)比较不同作家的风格,领略不同的幽默 |
四、审智散文的阅读理解策略 |
(一)还原错位逻辑,挖掘作家的深刻睿智 |
(二)还原艺术感觉,分析智性话语的颠覆 |
(三)还原、比较文体的发展历史,把握作家对艺术规范的突围 |
第五章 文本细读运用于高中散文教学探究 |
一、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高中散文教学策略 |
(一)导入策略 |
(二)读出策略 |
(三)提问策略 |
二、基于文本细读理论的散文教学设计尝试 |
(一)审美散文教学设计:《江南的冬景》 |
(二)亚审丑散文教学设计:《跑警报》 |
(三)审智散文教学设计:《斑纹》 |
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研究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研究价值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电视纪录片的界定 |
1.2.2 融媒体的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2 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叙事分析 |
2.1 平民化的叙事视角 |
2.1.1 选题角度大众化 |
2.1.2 关注百姓生活 |
2.2 故事化的叙事策略 |
2.2.1 故事性的题材 |
2.2.2 细腻深刻的细节 |
2.2.3 悬念与冲突 |
2.2.4 情景再现 |
2.3 板块式叙事结构 |
3 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视听语言分析 |
3.1 非常规镜头及新奇的拍摄角度 |
3.2 碎片剪辑的节奏感 |
3.3 精致的声音表现 |
3.3.1 解说词 |
3.3.2 同期声 |
3.3.3 音乐 |
3.4 个性化的特效 |
4 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宣传推广 |
4.1 构建自身的品牌 |
4.1.1 受众定位精准 |
4.1.2 创意十足的图标设计 |
4.1.3 建立品牌价值观认同 |
4.2 传播媒介多样化 |
4.2.1 主流媒体为平台 |
4.2.2 深度融合新媒体 |
5 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文化价值 |
5.1 人文关怀的阐释 |
5.1.1 人与自我 |
5.1.2 人与人 |
5.1.3 人与自然 |
5.2 形成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5.3 加强共同的文化心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河南小吃 寻求突围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D]. 刘钰. 吉林大学, 2020(03)
- [3]“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 晏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D]. 唐韵芝.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创业农民形象的研究[D]. 李永琴.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6]跨文化视域下张翎小说的“离散”书写[D]. 杨钰璇. 集美大学, 2020(08)
- [7]游移的家园与无望的归乡 ——论徐则臣的小说创作[D]. 郭颖楷.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视野下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D]. 何佳穗. 西南大学, 2020(01)
- [9]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10]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研究[D]. 侯雪.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