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独山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申震[1](2020)在《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西准噶尔和华南7条剖面、300余件孢粉样品进行处理,识别出西准噶尔和华南法门期疑源类30属55种、孢子35属54种,并对西准噶尔地区1个联合种进行修订和多个属种在该地区进行首次报道;新疆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下部孢子组合可与东欧Cyrtospora cristifer–Diaphanospora zadonica(CZ)孢子组合带和西欧Knoxisporites dedaleus–Diducites versabilis(DV)孢子组合带进行对比,这两个孢子组合带分别对应早法门期地层。基于孢粉带,对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下段的时代进行了重新厘定,孢粉学证据表明洪古勒楞组下段底部可能缺失法门期最早期沉积;弗拉期末期-法门期最早期的全球大海退事件可能造成了该区域部分地区下伏朱鲁木特组顶部弗拉阶最顶部和洪古勒楞组最底部的地层缺失,因此,F-F事件在该区域某些地区可能没有沉积记录的保存;孢粉相分析认为洪古勒楞组下段经历了滨海-浅海-深浅海-浅海的沉积环境演变;本文建立了中国泥盆纪孢粉和疑源类数据库,据此重建了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变化模式。分析认为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与全球同期孢子与植物大化石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一致,该模型可代表全球植物孢子多样性演替过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泥盆纪陆生植物孢子多样性的增加与全球大氧化事件的协同性,并分析了泥盆纪陆生植物和海生无脊椎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响应;基于数据库,本文建立了全球晚泥盆世海生微体浮游植物生物古地理分区(分别为西冈瓦纳大区、东冈瓦纳大区、北方大区),论证了纬度和洋流控制下的表层古海水温度和洋流循环模式可能是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的主控因素。
张欣松[2](2019)在《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文中指出牙形石是一种地史时期未确知的海洋生物的部分遗体,其个体微小,主要化学成分为磷酸钙,多呈尖齿或锯齿状,自寒武纪到三叠纪一直繁盛。本文基于华南和西准噶尔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两条地层剖面、227件样品、20000余枚牙形石个体,系统地建立了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并与国际标准牙形石带进行了对比。在高分辨率生物地层框架下,通过沉积微相、稳定碳同位素和牙形石氧同位素手段,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晚泥盆世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模式、海平面进退规程、碳循环以及古气候演变的趋势。本文发现晚泥盆世牙形石体型大小和分异度的变化均受到全球温度所控制,说明了晚泥盆世生物与环境的协调演化关系。本研究丰富了华南与西准噶尔地区古生物资料,对古生代牙形石的古生态、形态演变、谱系演化和晚泥盆世诸多生物-环境事件以及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认识和新思路。
孙琦森[3](2016)在《滇东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紫松阶下部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与贵州西部交界位置,处于小江断裂、紫云垭都断裂和弥勒师宗断裂所围成的近似三角形构造范围中。本文的主要目标是针对滇东北及其相邻地区石炭纪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地层,开展以层序地层为主的综合地层学研究,建立并完善适用于全区的地层划分系统;建立区内石炭系-二叠系下统马平组年代格架与海平面变化旋回曲线关系,进而深刻认识研究区石炭纪-早二叠世地层发育的特征与沉积体系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地球化学等手段,在地层年代格架的基础上,编制滇东北地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进一步揭示研究区沉积演化过程与特征。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重新整理划分研究区内岩石地层,并总结岩石地层穿时性规律。研究区及周边邻区石炭系-二叠系下统发育较完全,涉及区域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研究区22条剖面进行详细野外观测,重新厘定区内石炭纪的岩石地层单位,建立了统一的地层划分方案,即将石炭系原来的三分(上统、中统、下统)调整为二分(上统、下统),原石炭系岩关组下部的革老河组划分到泥盆系中,原石炭系顶部马平组为跨系地层;将石炭系-二叠系下统划分为6个岩石地层单位,即:汤耙沟组、万寿山组、大塘组、摆佐组、威宁组、马平组。同时总结石炭系-二叠系底部穿时性的规律,万寿山组和大塘组在盆地边缘出现向上穿时的现象,摆佐组在盆地中部出现向下穿时的现象。(2)对各个地层的岩石学特征、显微镜下微相特征、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测试结果和空间展布规律进行分析。(1) Sr/Cu比值法研究表明会泽地区环境整体表现为逐渐干热,雨碌地区环境整体表现为先干热后温湿而毛坪地区环境变化比较明显,整体为先是干热气候后为温湿气候;(2) Sr/Ba比值法研究表明会泽和雨碌地区整体为咸水环境,毛坪地区水体盐度变化较大,整体处于微咸水到半咸水环境,个别时期水体盐度有明显升高的变化;(3)V/(V+Ni)比值法和U/Th比值法综合分析表明本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还原条件下的沉积环境,整体为贫氧环境(缺氧环境),威宁期水体中氧含量较低,水体中含氧量呈先下降后略上升的趋势,推测海平面属于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总结出区内不同时期的沼泽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台内浅滩相、台地边缘斜坡相分布格局,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新识别出台沟相和生物礁相。(3)在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底部,共识别出SQ14、SQ15、 SQ16、 SQ18、SQ19共5个三级层序,相当于晚古生代25个三级层序中的SQ14-SQ19。由于受到黔桂运动第一幕构造抬升,海平面下降,风化剥蚀的影响,缺失SQ17。同时识别出石英砾石层(SQ14与SQ15和SQ15与SQ16界面)、沉积相变面(如SQ18与SQ19界面)、古风化壳(如SQ16与SQ18界面及它们的相关面)。通过古生物特征及海平面变化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年代地层格架和层序地层格架。反映了三级层序的基本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具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由于受到黔桂运动第一幕构造抬升、海平面下降及风化剥蚀的影响,确实SQ17层序。(4)根据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结合生物组合特征、沉积体系及体系域等研究成果,以单因素作图、多因素分析的方法,选择三级层序为单元绘制5幅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并对研究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进行了分析。①汤耙沟期,研究区继续表现为海退,大部分地区暴露在海平面之上,沉积范围极小,主要为沿北西南东向的开阔台地相沉积,在红路脚和二官营两处为局限台地相沉积,矿山厂与者兴上两地为古岛;②从万寿山期开始,整个研究区进入一个大范围、长时间的海进阶段,主要沉积陆源碎屑物,该时期气候温湿,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特别是高大乔木,该时期地层多出现煤层。该时期以滨海沼泽相、混合潮坪相和局限台地相沉积为主,沼泽相主要分布在万寿山组研究区东北部毛坪-白腊厂一带和西南部初奈一带,岩关阶时期的开阔台地相地区变为了局限台地相,范围有所缩小,其余的广大地区为混合潮坪相,此时在威宁阻基出现一处古岛。③大塘期基本继承了万寿山期的沉积格局,海平面继续向西北方向扩张,康滇古陆和扬子古陆范围缩小,开阔台地大为发育;④摆佐期-威宁期,海平面达到石炭纪-早二叠纪时期的最大值,海侵范围在区内也达到最广。由于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此时研究区内海底地形复杂,整体表现为由西到东海水逐渐变深,东部深水台盆位置为区内最深,台盆相、台地相、礁滩相等沉积模式均有体现,并以威宁-水城地区东南方向的深水台盆为中心向两边对称分布,从古陆向台盆方向出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三个相带,在这三个相带中阻基、二官营、桃园表现为孤立台地沉积环境;⑤达马平期的海退阶段始于黔桂运动第一幕构造运动,由于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陆地开始抬升,出现明显的海平面下降的现象;由于黔桂运动第二幕构造运动影响较大,陆地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抬升,沉积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海陆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沉积环境由之前的海相环境转变为了陆相环境。⑥在威宁期,沉积相带分布变化不大,在靠近古陆地区出现了浅滩相,阻基与桃园古岛消失,二官营孤立台地依然存在。⑦在小独山阶-紫松阶时期,海平面下降,北部海改地以北地区暴露在海平面以上,矿山厂大竹园、二官营、初奈-秧田冲一带为浅滩相,台盆消失变为开阔台地,大部分地区由于海平面的下降变为局限台地相。(5)根据构造控盆、盆控相理论,结合古地理及构造演化查明了盆地演化过程。研究区受到紫云-罗甸-南丹裂陷带构造的控制,导致盆地内部地形及古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该构造带在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处于较明显的拉张陷落期。研究区盆地演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①第一个阶段拉张陷落期。继泥盆纪海退之后,该裂陷带再次拉张,地壳因拉张而再度沉陷,研究区处于同构造带上,亦保持了北西向展布。受此影响,在威宁地区出现了地壳拉张陷落,形成威宁台沟,在大塘组顶部出现的玄武岩说明此时该构造带正处于拉张期。此时期海侵扩大,区内主要由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缘斜坡和台沟相组成。②第二阶段为拉张静止的断陷填充期。由于受到外界构造影响,加之海平面下降,断陷台沟被沉积物充填,使得函内沉积区范围减小,台沟表现不明显,台内浅滩相和生物礁相发育。区内主要由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颗粒台内浅滩、生物礁及台沟相组成。
徐锦龙,洪天求[4](2015)在《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上石炭统层序地层研究》文中提出应用露头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碳酸盐岩微相、古生物学、成岩作用、沉积相和沉积事件等理论,对江油马角坝地区上石炭统碳酸盐岩地层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晚石炭世为典型的陆表海沉积,地形平坦,地壳下降相对缓慢,海水较浅,沉积物界面与海平面接近,主体为碳酸盐岩开阔台地和浅滩沉积环境。水体主体深度为050m,为低幅高频低速的海平面变化。根据沉积层序界面的露头和镜下标志,共划分出7个三级层序,反映了研究区晚石炭世具有7次相对较大的海平面升降旋回。发育TST和HST,普遍缺失LST,局部CS难以识别。平均每个层序时限约为2.7Ma,并伴随着多次四级、五级乃至高频海平面变化,共同组成了研究区简单而复杂的碳酸盐岩地层格架。动力机制主要源于晚古生代冰川型全球海平面变化,其原因可能为晚古生代冰期(大洋水体积的周期型变化或大陆冰盖的增长和衰减)和风暴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受到古地形、物源和沉积物供应量变化的制约。其中,CSQ1、CSQ3和CSQ4对应的海平面变化幅度较大,海平面变化速率主要为突发性的快递上升到缓慢下降或缓慢上升到相对下降的特点。CSQ2、CSQ5、CSQ6和CSQ7对应的海平面变化幅度不大,为缓慢上升和缓慢下降的特点。
彭中勤,王传尚,李志宏,王保忠[5](2014)在《黔南坳陷泥盆—石炭纪之交海平面变化及碳同位素异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独山白虎坡黔南坳陷泥盆—石炭系界线剖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界线附近泥盆系者王组、革老河组和石炭系汤巴沟组层序地层的划分和碳氧同位素异常对比研究,揭示其海平面变化特征,根据台地相区三级层序的发育特点,将黔南坳陷泥盆—石炭系界线附近者王组—汤粑沟组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分别命名为SQ1—SQ4,泥盆—石炭系界线位于SQ1与SQ2之间。碳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在杜内阶中期,随着海退事件的发生,δ13C值发生明显的正偏移,偏移量达3.96‰,这次明显的碳同位素正偏移在黔南地区均可得到很好的对比,与华南地区海平面下降一致。
崔金栋[6](2013)在《黔中隆起及周缘构造演化的沉积响应》文中认为油气勘探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海相碳酸盐岩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黔中隆起及周缘是我国南方勘探走出四川盆地的重要接替战场。前人对该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在层序地层对比、岩相古地理、构造分析和油气地质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以黔中隆起及周缘奥陶系、志留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涉及中晚古生代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断裂构造和构造演化方面的综合研究。借助野外露头、钻测井资料进行了层序地层详细研究,在奥陶系中识别出了10个三级层序边界,划分为9个三级层序,这些界面中OsB1、OSB3、OSB4、OSB5和OsB9为Ⅰ型层序边界,其它均为Ⅱ型层序边界。在志留系中识别出了5个三级层序边界,将其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SsB1、SsB2、SSB3、SSB4和SsB5为Ⅰ型层序边界。基于层序地层划分和地震剖面分析,对黔中隆起的形成时间进行了研究,发现黔中隆起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最早为奥陶纪桐梓期的水下隆起阶段,直至湄潭期早期才第一次隆出水面,其后又被海水淹没,湄潭期晚期再次隆出水面,直至奥陶纪五峰期晚期才最终抬升成陆。通过对断裂带的空间展布特征、运动学特征的研究,分析了黔中隆起周缘4条边界断裂对两侧沉积、岩相的控制作用。遵义断裂燕山期才开始活动,对两侧的奥陶系、志留系沉积没有控制作用,对黔中隆起的形成演化没有影响。垭都-紫云断裂在都匀运动期间开始活动,导致了滇黔桂古陆的解体,对黔中隆起的沉积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赫章-遵义断裂在奥陶纪对断裂带两侧的沉积岩相和古生物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志留纪对两侧的控制作用更加明显。镇远-贵阳断裂都匀运动时期对断裂两侧的沉积产生明显的控制作用,广西运动时期断裂基本上控制了黔中隆起南缘志留系的沉积边界。借助大量的野外露头剖面,辅以钻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在黔中隆起及周缘识别出了滨海、陆棚、碳酸盐台地、斜坡-盆地4种沉积体系,每一种沉积体系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应用Dickinson三角投点图法并辅以重矿物进行了物源分析,发现黔北斜坡、武陵坳陷、黔南坳陷的物源来自研究区西侧的牛首山古陆,经黔中隆起运移而至,而黔南坳陷的物源同时受东南部的雪峰隆起的影响。选择品质较好的地震剖面对黔南坳陷的地震相进行了研究,在奥陶系中识别出了4种地震相,志留系识别出了3种地震相。在层序划分对比、沉积体系研究,沉积相连井对比、地震相研究的基础上,以露头层序地层学为指导,结合钻井、地震等资料,以三级层序体系域为时间单元,编制了黔中隆起及周缘奥陶系、志留系岩相古地理图。黔中地区在OsQ3TST时期的水体开始变浅,OSQ3HST时期初次露出水面,OSQ4HST、OSQ5HST时期黔中隆起两次露出水面,至OSQ8HST时期地理格局由北西高南东低演变为南高北低。OSQ9TST时期黔中地区已经完全隆升为陆,且与黔南连成一体,形成滇黔桂古陆。SSQ2TST时期海水侵入,导致了滇黔桂古陆的重新解体。黔中隆起开始于郁南运动,云开地块与黔桂-北越地块的碰撞使息烽-织金一带水体相对变浅,奥陶系桐梓组为大套白云岩沉积,为水下隆起阶段。都匀运动使研究区进一步抬升,至奥陶纪湄潭期沉积时期,黔中地区基本露出水面,成为陆上隆起,并且和由西部侵入的滇东古陆相连,晚奥陶世都匀运动进一步加强,并最终使黔中、黔南上升成陆,缺失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广西运动使黔中隆起得到继承性加强,隆起范围进一步扩大,使黔中、黔南整体继续隆升,其上缺失上志留统-下泥盆统,甚至部分地区石炭系大塘组和奥陶系湄潭组直接接触。分析了黔中隆起及周缘的麻江古油藏、瓮安古油藏的生储盖特征、油气成藏与破坏规律和地质储量。发现烃源岩发育具有多层系性,寒武系牛蹄塘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为主要烃源岩,中泥盆统泥岩及泥灰岩、中石炭统泥岩、二叠系泥岩、灰岩及煤系为次要烃源岩。储层主要有下寒武统明心寺组顶部砂岩、奥陶系下统碳酸盐岩、志留系砂岩。发现黔中隆起及周缘有3套区域性盖层和2套局部盖层。3套区域盖层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金顶山组、金顶山组-清虚洞组和中下志留统上部,2套局部盖层分别为黔中隆起和黔北斜坡的寒武系中上统膏岩、黔南贵定-三都-黄平范围内残留的中奥陶统泥岩类。黔中隆起及周缘主要有3套生储盖组合。优选出了黔中隆起及周缘的有利油气勘探区,安顺凹陷为油气保存条件最佳区块。图233幅,表29个,参考文献148篇。
黄兴,张雄华,杜远生,郄文昆,杨兵,段先锋[7](2013)在《黔北务正道地区及邻区石炭纪-二叠纪之交海平面变化对铝土矿的控制》文中研究指明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受全球成冰事件的影响,华南海平面变化频繁。其中,达拉期至小独山期海侵规模最大,导致碳酸盐岩普遍发育,为研究区铝土矿的沉积提供了空间上的保障;而紫松期至隆林期,本区出现最大规模的海退,很多地区的碳酸盐岩沉积减薄,甚至暴露,遭受风化剥蚀,在黔北地区表现尤为明显,长时间的沉积间断有利于该区红土化和铝土矿化的进行。讨论了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华南地区海平面变化规律,简要分析了这段特殊时期贵州北部及其邻近地区古地理格局的变化,结合古气候资料,认为黔北铝土矿形成于华南地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海退规模最大的时期,即早二叠世紫松期至隆林期。
丁枫[8](2012)在《黔南—桂中地区海相地层古地理演化及生储盖分布规律》文中认为黔南一桂中坳陷是在板内活动带形成的残留盆地,也是扬子地区海相残留盆地的典型代表。主要发育古生界海相地层,黔南坳陷古生界地层保留较全,厚度达6000-10000m;桂中坳陷以上古生界地层为主,厚度约6000~8000m。由于盆地的生烃地层、储烃地层和封烃地层的形成环境独特,后期的成烃、成藏和保存条件复杂,从而导致油气勘探方法及勘探关键要素和稳定海相盆地存在很大差别。论文为了研究层序格架内生烃物质、储烃物质和封烃物质的形成分布特点及其与稳定盆地的差异,明确黔南—桂中坳陷生、储、盖的配置规律,以野外露头剖面、钻测井资料、地震资料解释和样品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综合研究了黔南—桂中地区震旦系—中三叠统海相地层的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层序岩相古地理,分析了震旦纪—三叠纪古地理演化,揭示了层序格架内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及配置关系,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带,探索了板内活动带海相残留盆地的油气勘探思路。首先,重新厘定了黔南—桂中地区震旦系—中三叠统的地层划分方案,以经典的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将震旦系一中三叠统划分为13个超层序(即构造层序)和92个三级层序,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了层序格架内的沉积体系分析,识别出河流、海岸、碳酸盐台地、台盆、陆棚等五大沉积体系,重点研究了生物礁的类型和特征,建立了沉积模式。以构造层序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编制的构造一层序岩相古地理图,以组成一个连续的纵向演化图谱,显示出黔南—桂中地区的沉积格局在平面上受控于深大断裂,黔南以滨岸—台地沉积为主,桂中则呈现台盆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台-盆相间区的体系域特征表明,低位体系域表现为“隆-盆”相间,海侵体系域为“台-盆”格局的建设期,高位体系域为“台-盆”格局定型期。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沉积充填响应特征揭示了黔南—桂中地区的盆地演化过程,震旦纪—早奥陶世,黔南桂中地区为中上扬子大陆边缘盆地;中奥陶世—志留纪,转换为前陆盆地;海西—印支早期为裂陷盆地发育期;至中三叠世,再次演化为前陆盆地。盆地沉积演化控制着有利生储盖组合的发育状况,黔南坳陷的有利生储盖组合发育于早古生代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桂中坳陷的有利生储盖组合则发育于晚古生代的裂陷盆地。黔南坳陷发育五套海相生储盖组合,主要勘探目的层应以下古生界为主,下志留统翁三段浅海相砂岩为勘探重点;桂中坳陷主要发育两套海相生储盖组合,泥盆系的白云岩或白云岩化的礁滩组合为勘探重点。以盆生台聚的油气成藏模式为其指导思想,认为桂中坳陷的有利生储盖组合主要发育于上古生界,中泥盆统一下石炭统的孤立台地边缘礁滩相是最有利目标,红渡浅凹和柳江低凸起的南部、环江浅凹为最有利勘探区带;黔南坳陷以下古生界的牛蹄塘组-红花园组-翁项组组合最为有利,奥陶系古风化壳、翁三段为最有利勘探目的层,罗甸断坳北侧的长顺凹陷和黄平浅凹为最有利勘探区带。
黄福喜[9](2011)在《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古生物学、石油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以及板块构造和活动论为指导,按照“构造控盆→盆控层序控相→层序与相控成藏要素”的整体思路,以反映盆地整体特性的构造-层序(二级层序)为基础,以反映盆地充填格架的层序地层(三级层序)为单元,以反映层序沉积充填过程的层序结构、体系域叠置方式(四级以上层序)和相带分布规律为剖析对象,采用钻井与露头剖面观察、地层与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分析化验数据分析和地球物理资料解释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对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沉积层序充填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沉积演化模式,并探讨了层序充填格架中成藏要素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取得主要新认识如下:1.根据前人对克拉通盆地的分类成果,结合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的个性特征,提出克拉通的三级分类方案:Ⅰ级分类按板块构造位置分、Ⅱ级分类结合盆地的动力学成因划分、Ⅲ级分类根据层序沉积建造类型细分。并将中上扬子震旦纪-中三叠世克拉通演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震旦纪-早奥陶世早期(第Ⅰ阶段)、早奥陶世晚期-志留纪(第Ⅱ阶段)、泥盆纪-石炭纪(第Ⅲ阶段)、二叠纪-中三叠世(第Ⅳ阶段)。2.以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为指导,采用“优势相”编图方法,补充新资料、新认识,在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构造-层序古地理进行修编,加强了研究区主要烃源岩、储集层、礁滩和膏盐岩等油气成藏物质分布特征的表现。分析认为,横向上,中上扬子沉积域包括两部分:中上扬子克拉通内盆地和克拉通边缘盆地。纵向上,加里东期的整体古地理面貌,在都匀运动前为西高东低的平缓台地为主的沉积体系,后期,因川中、黔中与雪峰等古隆起抬升,形成受古隆起分割、围限的陆棚为主的沉积体系;海西期中上扬子克拉通主体隆升、边缘裂陷沉积,即中部高边缘低,海水由边缘向克拉通内部渐进侵入,沉积体系受深大断裂、海平面变化与古地貌等因素控制,以陆棚-台地-盆地体系为主;三叠纪时期,以安县运动为分界,结束了海相克拉通盆地演化阶段,进入陆相前陆盆地与坳陷盆地演化阶段。3.通过层序结构、叠加样式与沉积相分布规律等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揭示构造-层序充填演化过程及其控制因素。认为各种控制因素(包括基底构造特征、构造运动、深大断裂、古隆起、古地理背景、相对海平面变化、古气候和古纬度,以及区域构造特征等)通过对层序沉积充填的边界条件、古地理背景、沉积环境、物源性质、层序结构和叠加样式等方面的影响来控制层序发育,因此各因素的控制作用因时因地而异,从而导致构造-层序沉积充填的差异性。4.对研究区不同演化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典型克拉通盆地(克拉通内裂陷碳酸盐岩型盆地、克拉通内坳陷碎屑岩型盆地、克拉通边缘裂陷碳酸盐岩型盆地与克拉通边缘裂陷-克拉通内裂陷-坳陷碳酸盐岩型盆地)的沉积充填过程与特征进行剖析,认为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盆地,以及同类型盆地在不同时期,其层序充填、演化过程与控制因素存在明显差异。5.基于盆地演化阶段、沉积格局、沉积充填特征与层序发育控制因素等方面考虑,将中上扬子震旦纪-中三叠世克拉通盆地的沉积演化阶段划分为两大旋回共7个阶段,建立了各沉积演化阶段的综合沉积模式,从模式特征、演化过程、控制因素以及油气地质意义等方面综合对比了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沉积演化模式的差异性。6.开展了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层序格架中的主要油气成藏要素(生烃物质、储烃物质、封盖物质与礁滩地质体和膏盐岩地质体等)研究,对各成藏要素在层序格架中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1)中上扬子地区震旦纪-古生界层序格架中的成烃物质聚集分布规律主要受构造背景、盆地性质、古气候、古地理以及沉积环境等因素控制,与各种成因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的关系密切,并且总是聚集分布于低能缺氧环境。纵向上,发育多套烃源岩,并选择性地集中发育于海侵体系域以及沉积旋回的中下部;横向上,层序格架内海相烃源岩在各地区差异保存,烃源岩Ⅰ级有利区主要分布川东-鄂西、桂北-黔南以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2)层序格架中的高能沉积环境、岩溶区和有利的成岩环境,以及构造复合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主控条件。储层的发育与全球二级海平面升降旋回中的高位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同时,二级海平面旋回中的三级海侵旋回也为有利区域性储层发育的层位。海退旋回的晚期有利于古岩溶型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而海侵旋回的初期-早期,有利于台地边缘或台内滨外滩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3)礁滩类储层的控制因素分为礁滩形成发育方面的控制因素和储层物性方面的控制因素,它们分别控制储层的宏观分布特征与微观储集性能。早寒武世沧浪铺期滩体主要分布在扬子地区北缘保康地区,以及从云南永善,经贵州金沙、川东彭水至湖北宜昌一线的广大地区;川东北地区长兴组-嘉陵江组发育礁滩组合,主要呈带状分布于台地边缘,台内浅滩也比较发育。(4)膏盐岩作为特殊地质体,其发育和分布受海平面变化、沉积环境、古气候、沉积速度和沉降速度,以及后期构造作用等因素控制。按封盖作用由强到弱的分布规律是:①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分布最广,在上扬子的四川盆地广泛分布,中扬子的当阳和沉湖地区也有分布;②中-下寒武统膏盐岩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西南部-黔西北地区和川东南地区;③上震旦统灯影组封盖层主要分布在川西南-黔西北地区;④下石炭统蒸发岩零星分布,仅主要分布在湘中地区。
杨怀宇[10](2010)在《湘桂地区泥盆纪—中三叠世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定位于湘桂地区海相油气勘探的基础性地质研究。在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充分调研的前提下,以野外露头剖面为主要基础资料,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为理论指导,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镜下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和岩相古地理编图等技术手段,对湘桂地区泥盆纪-中三叠世地层进行了系统的沉积学、构造古地理学研究,明确了湘桂地区泥盆纪-中三叠世的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历程,在此基础上详细地剖析研究区特殊的“台-槽-丘-盆”多种沉积类型对构造活动、海平面相对变化的沉积充填响应,探讨叠加、改造型的残留盆地物质充填规律及其反映的构造-古地理意义。湘桂地区晚古生代-早中三叠世地层中发育3大沉积相组、14种沉积相类型。分别为大陆相组的风化残积、冲积扇和河流;海陆过渡相组的三角洲、潮坪和泻湖相;海相组的陆源碎屑型无障壁海岸、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孤立碳酸盐岩台地、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台间盆地、欠补偿型盆地和补偿型浊积岩盆地。湘桂地区晚古生代-早、中三叠世构造古地理表现为泥盆纪拉开,石炭纪延续,二叠纪发展和早、中三叠世统一的特征。早泥盆世晚期-晚泥盆世,湘桂地区发生伸展裂陷,总体古地理格局为北高南低,槽-台相间格局已经形成,孤立台地面积较大,钦防海槽自加里东期之后连续沉积并未间断,石炭纪时浅水碳酸盐台地范围扩大,台间深水盆地分布局限,浅滩发育,槽-台分异不明显,早二叠世发生海侵,海水淹没全区,槽-台分异明显,孤立台地范围变小;晚二叠世东吴运动造成钦防海槽关闭并褶皱回返,云开地区发生隆起,深水盆地收缩,槽-台分异明显,早三叠世碳酸盐台地转为以大面积鲕粒滩为特征碳酸盐缓坡,该时期至中三叠世滇黔桂地区各坳陷合并统一为南盘江坳陷并以巨厚的浊积盆地沉积为特征,此时孤立台地均被淹没。湘桂地区处于多种构造体系交切复合部位,经历了长期的板块构造演化和陆内造山作用过程,形成了复杂的盆山系统,并且发育了独特的“台-盆-丘-槽”沉积体系,通过研究湘桂地区残留盆地内物质充填规律及不整合面分布,以隆林孤立碳酸盐台地与南盘江坳陷生物礁为实例,探讨不同沉积类型对于构造运动、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充填响应特征,综合研究认为,本区泥盆纪-中三叠世先后经历的5次构造运动及3次海侵事件控制着研究区的3次成煤期、4次造礁期、3次生物绝灭事件及2次槽-台分异明显时期和1次分异不明显时期。
二、贵州独山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独山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简短摘要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中国泥盆纪孢粉学研究现状 |
1.1.1 中国泥盆纪陆生植物孢粉研究现状 |
1.1.2 中国泥盆纪疑源类研究现状 |
1.2 存在问题 |
1.2.1 西准噶尔和华南广西上泥盆统孢粉学研究薄弱 |
1.2.2 泥盆纪植物、孢粉多样性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鲜有关注 |
1.2.3 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不尽人意 |
1.3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与工作量 |
1.3.1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孢子和疑源类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西准噶尔 |
2.1.2 华南 |
2.2 地层剖面 |
2.2.1 布龙果尔剖面 |
2.2.2 根那仁剖面 |
2.2.3 乌兰柯顺剖面 |
2.2.4 查王陶盖勒剖面 |
2.2.5 广西宜州拉利剖面 |
2.2.6 广西桂林杨堤剖面 |
2.2.7 广西武宣南峒剖面 |
2.3 微体植物化石的实验处理流程 |
2.4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的孢粉生物地层和地质时代 |
2.4.1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孢子组合特征 |
2.4.2 洪古勒楞组的地质时代 |
2.5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和华南上泥盆统微体植物及意义 |
2.5.1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的古环境 |
2.5.2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疑源类与同期全球其他古地理单元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及其与生物-环境事件的关系 |
3.1 泥盆纪环境背景 |
3.2 方法和数据 |
3.2.1 中国泥盆纪陆生植物微体化石新数据库 |
3.2.2 数据分析方法 |
3.3 中国泥盆纪陆生微体植物演替与多样性模式 |
3.4 讨论 |
3.4.1 基于多指标下的泥盆纪孢粉植物多样性模式 |
3.4.2 泥盆纪陆生植物孢粉分异度与F-F事件的关系 |
3.4.3 泥盆纪植物多样性与海洋氧化事件的关系 |
3.4.4 泥盆纪陆生植物多样性与海洋动物多样性和古气候的关系 |
3.4.5 植物孢子多样性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泥盆世疑源类组成与生物古地理 |
4.1 疑源类的概念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数据收集 |
4.2.2 方法 |
4.3 结果 |
4.3.1 聚类分析 |
4.3.2 非度量多维测度分析 |
4.4 讨论 |
4.4.1 劳伦大陆和冈瓦纳大陆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 |
4.4.2 葡萄牙和比利时 |
4.4.3 玻利维亚和加纳 |
4.4.4 东冈瓦纳大区 |
4.4.5 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分布的主控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古生物学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成果与认识 |
6.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图版与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摘要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前人研究概述 |
1.2.1 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概述 |
1.2.2 晚泥盆世生物-环境事件概述 |
1.2.3 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3.1 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存在问题 |
1.3.2 华南和西准噶尔晚泥盆世事件地层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3 晚泥盆世化学地层研究现状及问题 |
1.4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和工作量 |
1.4.1 选题依据 |
1.4.2 论文创新点 |
1.4.3 工作量 |
第二章 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 |
2.1 华南与西准噶尔地区的地质背景 |
2.1.1 华南板块与拉利剖面 |
2.1.2 西准噶尔区域地层与布龙果尔剖面 |
2.2 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方法 |
2.3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其亚阶划分 |
2.3.1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描述 |
2.3.2 弗拉期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
2.3.3 法门期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
2.4 晚泥盆世西准噶尔布龙果尔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
2.4.1 晚泥盆世布龙果尔剖面描述 |
2.4.2 法门期洪古勒楞组下段独特的牙形石动物群 |
2.4.3 洪古勒楞组上段可能的泥盆系-石炭系界线 |
2.4.4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的回顾与讨论 |
第三章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与布龙果尔剖面的碳酸盐岩微相、海平面变化和事件地层 |
3.1 沉积微相和牙形石生物相的研究方法 |
3.2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 |
3.2.1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沉积微相和解释 |
3.2.2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牙形石生物相 |
3.2.3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海平面变化 |
3.2.4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的生物环境-事件与黑色岩系 |
3.3 晚泥盆世西准噶尔布龙果尔地层剖面 |
3.3.1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沉积微相及其解释 |
3.3.2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牙形石生物相、沉积相、海平面变化与事件地层 |
3.3.3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凉水型碳酸盐岩 |
第四章 华南晚泥盆世的气候变化与碳循环 |
4.全岩碳同位素和牙形石氧同位素的原理与方法 |
4.1.1 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与碳循环模型 |
4.1.2 全岩稳定碳同位素的测试方法 |
4.1.3 牙形石氧同位素古温度计原理 |
4.1.4 牙形石氧同位素测试方法 |
4.2 晚泥盆世牙形石磷灰石的氧同位素化学地层 |
4.2.1 拉利剖面牙形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 |
4.2.2 牙形石氧同位素化学地层的全球对比 |
4.3 晚泥盆世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
4.3.1 拉利剖面晚泥盆世碳酸盐岩全岩碳同位素测试结果 |
4.3.2 晚泥盆世碳同位素曲线的全球对比 |
4.4 晚泥盆世短周期与长周期的气候变化 |
4.5 晚泥盆世碳循环和生物-环境事件的控制因素 |
4.5.1 植物登陆 |
4.5.2 构造运动 |
第五章 晚泥盆世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来自牙形石体型大小和生物分异度的证据 |
5.1 温室效应驱动的晚弗拉期牙形石的“小型化” |
5.1.1 牙形石P1分子测量方法 |
5.1.2 弗拉期牙形石体型变化 |
5.1.3 弗拉期牙形石体型减小与极端温室效应 |
5.1.4 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小型化效应” |
5.2 晚泥盆世生物分异度与古环境演替 |
5.2.1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的牙形石的种级分异度 |
5.2.2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生物分异度对比 |
5.2.3 晚泥盆世生物分异度的控制因素 |
第六章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谱系演化的再研究 |
6.1 牙形石P1分子的鉴定标准 |
6.1.1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鉴定标准 |
6.1.2 贝刺属Icriodus鉴定标准 |
6.1.3 多颚刺属Polygnathus鉴定标准 |
6.2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
6.2.1 弗拉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
6.2.2 法门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
6.2.3 晚泥盆世掌鳞刺属Palmatolepis中的疑问种 |
6.2.4 法门期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中的异物同名和同物异名 |
6.2.5 不属于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分子 |
第七章 系统古生物学 |
Genus贝刺属Icriodus Branson and Mehl, 1938 |
Genus掌鳞刺属Palmatolepis Ulrich and Bassler, 1926 |
Genus多颚刺属Polygnathus Hinde, 1879 |
Genus假多颚刺属Pseudopolygnathus Branson and Mehl, 1934 |
Genus管刺属Siphonodella Branson and Mehl, 1934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成果和认识 |
8.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图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滇东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紫松阶下部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
1.2.3 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
1.2.4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5 研究区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 支撑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
1.5 研究成果和主要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地史演化 |
2.1 概述 |
2.2 区域地层 |
2.2.1 元古界 |
2.2.2 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2.3.1 概述 |
2.3.2 岩浆侵入活动 |
2.3.3 岩浆喷出活动 |
2.4 区域构造 |
2.4.1 概述 |
2.4.2 区域断裂 |
2.4.3 区域褶皱 |
2.5 区域古地理演化 |
2.5.1 加里东期古地理演化 |
2.5.2 海西期古地理演化 |
2.5.3 印支期古地理演化 |
2.5.4 燕山期古地理演化 |
2.5.5 喜马拉雅期古地理演化 |
第三章 地层划分及地层对比研究 |
3.1 概述 |
3.2 典型剖面特征 |
3.2.1 开阔台地相区典型剖面 |
3.2.2 生物礁相区典型剖面 |
3.2.3 局限台地相区典型剖面 |
3.2.4 台地边缘斜坡相典型剖面 |
3.2.5 台沟相典型剖面 |
3.3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对比 |
3.3.1 地层划分对比 |
3.3.2 本文划分方案 |
3.3.3 地层穿时性讨论 |
第四章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分析 |
4.1 微相分析 |
4.1.1 微相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
4.1.2 岩相及微相分析 |
4.2 沉积地球化学分析 |
4.2.1 分析原理及方法 |
4.2.2 样品的采集及分析测试 |
4.2.3 分析结果 |
4.2.4 环境意义 |
4.3 沉积相带的时空分布及环境演变 |
4.3.1 沉积相带时空分布 |
4.3.2 沉积模式 |
4.3.2.1 汤耙沟期沉积模式 |
4.3.2.2 万寿山期沉积模式 |
4.3.2.3 大塘期-摆佐期沉积模式 |
4.3.2.4 威宁期沉积模式 |
4.3.2.5 马平期沉积模式 |
4.4 沉积环境演变 |
第五章 层序地层识别及其时空格架分析 |
5.1 层序界面的类型及识别 |
5.1.1 Ⅰ型层序界面及其标志 |
5.1.2 Ⅱ型层序界面 |
5.2 层序地层特征 |
5.2.1 连陆台地层序地层特征 |
5.2.2 台内滩层序地层特征 |
5.2.3 台沟层序地层划分 |
5.2.4 生物礁相层序地层划分 |
5.3 海平面变化研究 |
5.4 层序地层对比 |
5.5 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5.5.1 汤耙沟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5.5.2 万寿山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5.5.3 大塘-摆佐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5.5.4 威宁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5.5.5 马平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第六章 古地理特征及盆地演化 |
6.1 古地理图编制 |
6.1.1 编图思路及方法选择 |
6.1.2 层序-古地理图编图方法及内容 |
6.2 古地理特征 |
6.3 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岩相古地理 |
6.3.1 汤耙沟期岩相古地理 |
6.3.2 万寿山期岩相古地理 |
6.3.3 大塘期-摆佐期岩相古地理 |
6.3.4 威宁期岩相古地理 |
6.3.5 马平期岩相古地理 |
6.4 沉积盆地及古地理演化 |
第七章 结论和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上石炭统层序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背景 |
2三级层序的划分依据 |
3沉积层序划分及其特点 |
3. 1层序边界的确定 |
3. 2层序中的地层界面 |
4层序地层分析 |
4. 1第一层序CSQ1 |
4. 2第二层序CSQ2 |
4. 3第三层序CSQ3 |
4. 4第四层序CSQ4 |
4. 5第五层序CSQ5 |
4. 6第六层序CSQ6 |
4. 7第七层序CSQ7 |
5沉积层序与海平面变化规律 |
6沉积层序形成机制探讨 |
7结论 |
(5)黔南坳陷泥盆—石炭纪之交海平面变化及碳同位素异常(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碳同位素组成及特征分析 |
3 碳同位素地层曲线与层序地层划分、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
(1)SQ1 |
(2)SQ2 |
(3)SQ3 |
(4)SQ4 |
4 泥盆—石炭界线附近海平面变化对比 |
5 结论 |
(6)黔中隆起及周缘构造演化的沉积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论文选题的来源、依据及科学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依据及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2 工区勘探与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攻关目标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5.1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2 取得的主要创新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构造单元划分、特征及其演化 |
2.2.1 构造单元划分 |
2.2.2 主要构造运动与演化 |
2.2.3 褶皱与断裂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3 奥陶系、志留系层序地层分析 |
3.1 黔中隆起及周缘奥陶系层序地层学分析 |
3.1.1 单井层序地层学分析 |
3.1.2 野外剖面层序地层学分析 |
3.2 黔中隆起及周缘志留系层序地层学分析 |
3.2.1 单井层序地层学分析 |
3.2.2 野外剖面层序地层学分析 |
3.3 地震层序地层分析 |
3.4 区域层序地层对比 |
3.4.1 奥陶系区域层序地层对比 |
3.4.2 志留系区域层序地层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沉积体系及沉积模式分析 |
4.1 沉积体系及其分类 |
4.1.1 黔中隆起及周缘沉积体系分类 |
4.1.2 黔中隆起及周缘沉积体系特征 |
4.2 物源方向讨论 |
4.3 地震相分析 |
4.3.1 地震相研究概述 |
4.3.2 黔中隆起及周缘地震相分析 |
4.4 沉积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 黔中隆起的构造演化与古地理变迁 |
5.1 郁南运动与黔中隆起的关系 |
5.2 都匀运动与黔中隆起的关系 |
5.2.1 黔中隆起及周缘都匀运动的古构造特征 |
5.2.2 都匀运动对黔中隆起及其周缘沉积古地理的控制 |
5.2.3 都匀运动对黔中隆起形成的控制 |
5.3 广西运动与黔中隆起关系 |
5.3.1 黔中隆起及周缘广西运动的古构造特征 |
5.3.2 广西运动对黔中隆起的加强及沉积控制 |
5.4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重建 |
5.4.1 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方法 |
5.4.2 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5.4.3 志留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5.5 黔中隆起的形成时间 |
5.6 本章小结 |
6 主要断裂构造及其对沉积的影响 |
6.1 主要断裂构造分析 |
6.1.1 断裂的空间展布规律 |
6.1.2 断裂发育的主要期次与活动特点 |
6.2 遵义断裂特征及其对沉积的影响 |
6.2.1 遵义断裂的发育特征 |
6.2.2 遵义断裂带的运动学特征 |
6.2.3 断层活动对黔中隆起沉积的影响 |
6.3 垭都-紫云断裂特征及其对沉积的影响 |
6.3.1 垭都-紫云断裂的发育特征 |
6.3.2 垭都-紫云断裂带的运动学特征 |
6.3.3 断层活动对黔中隆起沉积的影响 |
6.4 赫章-遵义断裂特征及其对沉积的影响 |
6.4.1 赫章-遵义断裂发育特征 |
6.4.2 赫章-遵义断裂带的运动学特征 |
6.4.3 断层活动对黔中隆起沉积的影响 |
6.5 贵阳-镇远断裂特征及其对沉积的影响 |
6.5.1 贵阳-镇远断裂发育特征 |
6.5.2 贵阳-镇远断裂带的运动学特征 |
6.5.3 断层活动对黔中隆起沉积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7 黔中隆起及周缘油气潜力分析 |
7.1 典型古油藏分析 |
7.1.1 麻江古油藏 |
7.1.2 瓮安古油藏 |
7.2 烃源岩条件 |
7.2.1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 |
7.2.2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 |
7.2.3 二叠系烃源岩 |
7.3 储层条件 |
7.3.1 下寒武统明心寺组顶部砂岩储集层 |
7.3.2 奥陶系下统碳酸盐岩储层 |
7.3.3 志留系砂岩储层 |
7.4 盖层条件 |
7.5 有利区块预测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黔北务正道地区及邻区石炭纪-二叠纪之交海平面变化对铝土矿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南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海平面变化 |
1.1 远岸浅水碳酸盐岩台地地区 |
1.2 近岸滨浅海碳酸盐岩台地地区 |
1.3 古陆边缘碳酸盐岩台地地区 |
2 黔北及邻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古地理变化 |
3 海平面变化对黔北铝土矿形成的控制 |
4 结 论 |
(8)黔南—桂中地区海相地层古地理演化及生储盖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残留盆地及古地理恢复 |
1.2.2 研究区勘探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2.1 黔南坳陷 |
2.2.2 桂中坳陷 |
第3章 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
3.1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3.1.1 层序界面类型及识别标志 |
3.1.2 层序地层划分对比方案 |
3.2 层序格架内的沉积体系 |
3.2.1 沉积体系类型 |
3.2.2 典型生物礁解剖 |
第4章 古地理特征及盆地演化 |
4.1 层序岩相古地理恢复 |
4.1.1 SS1超层序 |
4.1.2 SS2超层序 |
4.1.3 SS3超层序 |
4.1.4 SS4超层序 |
4.1.5 SS5超层序 |
4.1.6 SS6超层序 |
4.1.7 SS7超层序 |
4.1.8 SS8超层序 |
4.1.9 SS9超层序 |
4.1.10 SS10超层序 |
4.1.11 SS11超层序 |
4.1.12 SS12超层序 |
4.1.13 SS13超层序 |
4.2 盆地演化及沉积充填响应 |
第5章 层序格架内的生储盖发育规律 |
5.1 下古生界有利生储盖组合 |
5.1.1 烃源岩 |
5.1.2 储集层 |
5.1.3 封盖层 |
5.2 上古生界有利生储盖组合 |
5.3 有利区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图版 |
图版说明 |
(9)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工区范围 |
1.3.2 工区研究现状 |
1.3.3 克拉通盆地分析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论文创新性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 |
2.1 区域构造 |
2.2 克拉通次级单元划分与演化阶段 |
2.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1 构造地层分区 |
2.3.2 地层划分和对比 |
2.4 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层序划分方案与等时地层格架 |
3.1 层序划分标志 |
3.2 层序界面特征 |
3.3 层序划分方案 |
3.4 等时地层格架 |
第4章 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层序充填过程与盆地演化 |
4.1 沉积体系划分及其特征 |
4.1.1 沉积体系划分方案 |
4.1.2 典型沉积相特征 |
4.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4.2.1 编图思路 |
4.2.2 加里东阶段克拉通盆地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
4.2.3 海西-印支阶段克拉通盆地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
4.2.4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规律 |
4.3 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 |
4.3.1 层序发育控制因素 |
4.3.2 不同盆地层序充填特征 |
4.3.3 克拉通盆地构造-层序充填演化过程 |
4.3.4 典型克拉通盆地沉积充填特征 |
4.3.5 克拉通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差异性 |
4.4 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沉积模式及其演化 |
4.4.1 沉积模式演化阶段划分 |
4.4.2 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沉积模式 |
4.4.3 沉积模式差异性 |
第5章 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层序格架中的油气成藏要素 |
5.1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生烃物质 |
5.1.1 生烃物质发育特征 |
5.1.2 生烃物质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 |
5.2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储烃物质 |
5.2.1 储烃物质发育特征 |
5.2.2 储烃物质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 |
5.3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礁滩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 |
5.3.1 礁滩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 |
5.3.2 礁滩发育控制因素 |
5.4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封盖条件 |
5.4.1 油气封盖物质发育特征 |
5.4.2 膏盐岩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 |
5.5 勘探部署有利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件 |
(10)湘桂地区泥盆纪—中三叠世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1 中国南方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现状 |
1.1.2 湘桂地区地层及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
1.1.3 湘桂地区含油气改造型盆地研究现状 |
1.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论文选题依据、来源及科学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4.2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 |
第二章 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特征 |
2.1 湘桂地区大地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湘桂地区构造演化 |
2.2 湘桂地区构造单元区划 |
第三章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地层发育特征 |
3.1 泥盆纪地层对比及残余地层展布 |
3.1.1 泥盆纪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2 泥盆系残余地层展布 |
3.2 石炭纪地层对比及残余地层展布 |
3.2.1 石炭纪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
3.2.2 石炭系残余地层展布 |
3.3 二叠纪地层对比及残余地层展布 |
3.3.1 二叠纪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
3.3.2 二叠系残余地层展布 |
3.4 早中三叠世地层对比及残余地层展布 |
3.4.1 早中叠世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
3.4.2 下中三叠统地层残余地层展布 |
第四章 沉积相特征及典型沉积模式 |
4.1 陆相组特征 |
4.1.1 风化残积相 |
4.1.2 冲积扇相 |
4.1.3 河流相 |
4.2 海陆过渡相组特征 |
4.2.1 三角洲相 |
4.2.2 潮坪与泻湖相 |
4.3 海洋沉积相组特征 |
4.3.1 陆源碎屑型无障壁海岸相 |
4.3.2 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相 |
4.3.3 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相 |
4.3.4 孤立型碳酸盐岩台地相 |
4.3.5 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相 |
4.3.6 台间盆地相 |
4.3.7 盆地相 |
4.4 事件沉积 |
4.4.1 风暴流事件及沉积记录 |
4.4.2 热事件及沉积记录 |
第五章 区域沉积格架及构造沉积演化模式 |
5.1 区域沉积格架 |
5.1.1 泥盆纪区域沉积格架 |
5.1.2 石炭纪区域沉积格架 |
5.1.3 二叠纪区域沉积格架 |
5.1.4 早中三叠世区域沉积格架 |
5.2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沉积演化模式 |
第六章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构造古地理格局 |
6.1 编图思路及图件表达方法 |
6.1.1 编图思路 |
6.1.2 编图单元及图件表达方法 |
6.2 主要控相断裂带概述 |
6.3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构造古地理格局 |
6.3.1 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
6.3.2 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
6.3.3 二叠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
6.3.4 早、中三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 |
6.4 湘桂地区古地理环境总体发育模式 |
6.5 湘桂地区古地理环境差异性 |
第七章 盆地沉积演化及构造-充填响应 |
7.1 海相沉积盆地原型与演化 |
7.2 多旋回构造运动与不同沉积类型响应 |
7.2.1 区域不整合属性及其分布 |
7.2.2 多旋回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与不同沉积类型响应 |
7.2.3 构造运动与沉积地质事件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1) |
图版及说明(2) |
图版及说明(3) |
图版及说明(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贵州独山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D]. 申震.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2]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D]. 张欣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3]滇东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紫松阶下部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演化研究[D]. 孙琦森.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1)
- [4]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上石炭统层序地层研究[J]. 徐锦龙,洪天求.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5(03)
- [5]黔南坳陷泥盆—石炭纪之交海平面变化及碳同位素异常[J]. 彭中勤,王传尚,李志宏,王保忠.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4(02)
- [6]黔中隆起及周缘构造演化的沉积响应[D]. 崔金栋. 中南大学, 2013(02)
- [7]黔北务正道地区及邻区石炭纪-二叠纪之交海平面变化对铝土矿的控制[J]. 黄兴,张雄华,杜远生,郄文昆,杨兵,段先锋. 地质科技情报, 2013(01)
- [8]黔南—桂中地区海相地层古地理演化及生储盖分布规律[D]. 丁枫.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8)
- [9]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D]. 黄福喜.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10]湘桂地区泥盆纪—中三叠世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D]. 杨怀宇.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