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购大中拖直接补贴农户(论文文献综述)
雷高宁[1](2015)在《甘肃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及农业补贴呈现持续加强的明显趋势。在我国农民收入较低、购买能力不强、购买积极性较高,大中型农业机械价格相对较高,对新型农业机械接受有一个认知过程,政府财力具有加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能力的现实情况下,国家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农业以及农业机械化都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和特征,当前的市场机制难以引导资金投入在农业及农业机械化中的效能发挥,需要政府介入来引导和解决其产生的一些市场失灵的问题,使资源达到较好地配置。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作为政府投入政策尤其是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转移支付和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功能,引导着资金和资源的合理流动以及发挥了有效调节的作用。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其农机购置补贴的发展显示了一些共性与个性的特征。本文基于政策评估的视角,对甘肃省这一调查地区的特征及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在当地的运行背景、发展历程、实施内容、资金投入和运行特征等进行了具体调查研究和剖析,评价了甘肃省在多年来实施该项投入政策中对全省以及有关县、市、区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对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对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以及对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和农机工业等的影响。同时,总结了政策运行中在政策设计、政策执行和政策支撑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的发展路径。研究对客观反映西部欠发达地区在该政策实施后的总体状况及影响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陈少艺[2](2014)在《中央一号文件与“三农”政策》文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难题,它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三农”政策的正确与否关系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前,由于执政党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中国的“三农”问题,导致农业凋敝,农村落后和农民贫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村改革成为重要一环。20世纪80年代出台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成为农村改革的突破口。进入21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又先后下发了11个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和内容的变化已成为中国“三农”政策的方向标。同时,由于“政策至上”的治国理念根深蒂固,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被长期漠视。无疑,这种现象不利于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因此,本研究拟从多学科视角对其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前当代中国的“三农”大事件,并对这些“三农”大事件进行述评;其次,梳理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背景、主题、主要内容、政策亮点、影响;归纳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调整的三条主线,并进一步就“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这三条主线的主要内容做系统阐述。再次,总结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的转换与“三农”政策变动给我们留下了经验与启示。即:“三农”政策对错的标准主要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否相适应;“三农”政策制订的基本要求是实事求是;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三农”政策制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强农惠农富农”;始终重视“三农”工作是保持社会繁荣稳定的关键;贯彻落实文件的关键是保持“三农”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最后,本研究认为“中央一号文件”起到了政策导向作用,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解放农村生产力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起到关键作用,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也功不可没。但是,文件也有自身的缺陷,随着社会的进步,文件治国已不符合现代民主国家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文件与法律的关系至关重要,执政党应摒弃“政策至上”的治国思维,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带头遵守法律,实行依法治国;党政要真正做到分开,执政党的发文范围应仅限于政治性文件,而不应发布管理性文件;各级政府管理性的文件也应逐步被法律和规章所取代,这样政府才更具合法性和权威性。然而,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任重道远,它牵涉到整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只有摒弃文件治国思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不会仅是一句空话;只有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中国“三农”的困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韩剑锋[3](2012)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及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土地资源有限,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仅是提高农业生产量的有效手段,更是提高生产技术手段最简捷的途径。对农机购置进行补贴是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政策之一,然后,原有的补贴措施和政策实施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新形势下,研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及运行机制,对于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对于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改善农业生产组织管理方式、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和判断,在梳理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现代公共选择理论、农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农业政策学等基本理论为指导,阐述和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中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全面归纳和梳理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利用陕西省在实施农业机械化推广中的实际运行状况,实证分析补贴政策运行的经验,论文最后着力就补贴政策的运行创新机制和路径选择进行论证和阐述。按照逻辑关系与结构,将论文规划为三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为研究方案设计及理论推理和现状分析部分。本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进行较为系统客观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确定了研究方法、设计出本文的创新点。同时,系统分析了农机购置补贴的内在需求发展因素,为论文后述章节分析提供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至第六章)为基础分析和系统分析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部分。本部分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与效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效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机制创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路径创新等四个部分进行系统研究。第三部分(第七章)为结论和建议部分。经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总结前六章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补贴政策组织实施的发展现状及有效性提出若干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为:一是总结了以往农业机械化推广问题中过分强调宏观层面的倾向,将问题的研究引向农户购置农业机械运行环节的微观层面,使得有关农机购置和使用中的现实问题能够在理论创新中得以有效的解释和解决;二是从世界农业产业发展的全局视角,讨论农业生产组织进步中现代农业机具使用对农户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户收入,从而形成对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和先进机具的客观需求,突破了以往分析中仅限于从国内农业产业发展变化的分析视角;三是在微观层面研究中,通过总结中西部地区使用和推广先进农业机具的现实数据、经验,构建了补贴政策在实施中对农业产业贡献的评价体系。
程雪阳[4](2012)在《中国土地制度的反思与变革 ——基于公法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当下中国是一个矛盾多发期,但源自土地领域的矛盾似乎尤为激烈和广泛,由此也导致了各种社会关系的紧张。本论文试图回答“为什么中国土地领域中的矛盾和社会冲突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这一问题。从直观上来说,征收权被一些地方政府滥用似乎是最合适的答案,但如果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人们就会发现,各种矛盾的发生往往与土地产权的模糊不清、不平等,土地管理的失范(越位或缺位)有关。从公法视角探寻中国土地产权和土地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揭示隐藏在中国土地制度种种乱象背后的秘密正是本论文的核心任务。虽然今天的中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非常了解,但对以下所有权-使用权谱系变化却似乎十分陌生:即在不同的“集体化”或者“被集体化”阶段——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以及后人民公社时代,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是如何从“私有私用”,到“私有共用”,到“按份共有共用”再发展到“抽象公有公用”的。城市土地如何一步步“被国有化”以及如何理解和解释这种土地国有化,似乎也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正文的第一部分梳理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言》公布以来中国土地产权领域所发生的重要制度变迁。通过使用“权利-义务”和“意识形态-社会现实”两个分析框架,我们既可以看到过去90年间中国土地产权在法律层面上所发生的变化,也可以找到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发生如此多变的原因。频繁变换的历史并非是土地矛盾和冲突产生的惟一原因,现行宪法和法律所建立的特殊土地产权制度也难辞其咎。正文的第二部分将从中国现行宪法第10条的规定出发,分析现行法律体系所建立的“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两种土地产权制度。在这一部分中,我将着重从“权利-义务”这一框架探究那些被现有研究遗忘或者遮蔽的问题,并揭示土地产权制度内部所存在的紧张与冲突,以及某些违背法学常识的结论之所以长期被视为真理的秘密。人们将会看到,中国现行的宪法和法律非但没有清晰界定两种土地产权制度的关系,也没有明确回答“何为农民集体”,“何为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何为城市”,“何为国家”,“何为土地国家所有”以及“谁能代表国家”等等问题。现行宪法还在“土地国有化”和“土地城市化”之间建立了一种错误的联系,这导致中国大陆走上了公民土地权利受损,城市无序扩张的畸形发展道路。土地管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1998年以后中国大陆建立了号称“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并希望籍此制度实现耕地保护、国有土地资本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平衡。然而,耕地流失带来的恐惧遮蔽了人们的双眼,国有土地资本化带来的欣喜迷离了人们的视线。制度决策者希望在相互冲突的目标之间找到平衡,却没有对已经变化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保持必要的敏感,也没有认真对待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而是轻易地动用了国家作为土地管理者的权力来维护国家作为国有土地所有权人的利益。所以不但无法实现制度设计之初的目标,也让整个社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探讨这种缺陷及其带来的问题正是第三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系统评价过去90年间中国土地领域所发生的种种制度变迁也是本部分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能在错综复杂的“地权迷宫”中找到出路?论文的最后一个部分将在立宪主义精神的指引下,通过“权利.义务”这一分析框架,绘制一幅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路线图”。这幅“路线图”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为坐标,从建立平等的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开始,通过建立统一的土地市场,完善土地规划与用途管制制度,督促政府克制行使征收征用权以及加强公共参与等五个步骤最终绘制完成。仅仅满足于坐而论道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还必须寻找行而有效的办法。在具体的制度变迁路径方面,本文认为,应当允许地方在符合自由民主理念的前提下,制定和实施“违宪但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这不仅是因为地方差异巨大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阶段,更是因为地方民众(可以通过其代表)才是地方事务最终决定者。在论文的最后一个部分,我将借助加拿大的“但书条款”模式来反思“良性违宪论”,进而从“宪政对话”的视角对制度变迁与法律秩序(特别是宪法秩序)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梳理和论证。通过这种理论的建构,我希望为中国土地制度乃至整个法律制度的变革实践提供一套新的话语,并以这套话语为基础,缓解制度变迁与法律秩序之间的内在紧张和焦虑。
鞠金艳[5](2011)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热点,反映在从2004年至2010年中央七个一号文件关于农业机械化的内容不断增多,内涵更加丰富,农业机械化在“三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被强化。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最大的农业主产区和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仍处于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因此,积极推进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了加速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进程,运用科学的农业机械化管理理论与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成为影响农业机械化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运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新形势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数据处理方法加强农业机械化管理领域中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科学、合理地解决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促进农业机械化管理决策现代化、科学化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科学、准确的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态势、目标,提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措施,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为了能深入系统的研究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根据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数据资料,结合农机管理局实地调查情况,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发展的有利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分析。(2)为科学的评价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分析比较现有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针对种植业对灌溉和植保要求较高,及原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只能体现农机总量的变化,没有考虑农机的配套情况,农机人员的评价只能体现人员素质不能体现人员数量变化的情况,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改进研究。(3)应用专家调查法和查阅文献的方法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和权重。用综合评价法测算20012008年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利用测算结果分析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发展变化及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原因。利用2008年统计数据,对黑龙江省各个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地区比较,为分地区指导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4)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进行辨识和展望。第一,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因素进行辨识;第二,选择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社会与经济环境因素、农业生产资源因素、农机装备及技术因素共3类22个因素,依据黑龙江省20012008年的有关数据,建立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模型,确定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环境因素进行预测和展望;第四,对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环境进行综合分析。(5)鉴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态势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其发展变化具有增长性和波动性,对于拟合方法要求较高。通过对灰色预测法、回归预测法、BP神经网络预测法及遗传算法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方法、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GM(1,1)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误差修正模型等新方法,并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态势进行了预测。(6)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环境支撑,同时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环境也有促进作用。为了探求农业机械化和发展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确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最直接、最强烈的地区经济、农业经济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模型;然后,根据黑龙江省地区经济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未来发展情况,通过经济增长与农业机械化增长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经济增长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7)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预测结果和经济发展对农业机械化需求预测,并与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先进水平相比较,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具体发展目标值;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黑龙江省经济实力增长,机械化发展对每年对财政投入需要量,政府每年可以对农机发展投入的资金量,国家补贴政策,农机服务组织,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机工业发展等方面对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行可行性分析。(8)提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及对策措施。考虑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有较高的投资效益,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相对薄弱环节及保护环境等,同时结合黑龙江省大农业发展战略,提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根据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及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因素提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科学决策和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罗光强[6](2010)在《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及其实现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问题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整体利益问题,不仅如此,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问题更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和战略问题;当然,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问题也事关粮食大省粮食产业发展和粮食主销大省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问题。因此,如何将国家粮食安全与粮食大省粮食产业发展、粮食主销大省经济可持续增长等不同利益协同并付诸于共同目标行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动战略试图为以上问题寻找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为此,本研究主要阐述的是关于为什么要实施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动战略以及怎样实施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动战略等问题。本文共分7章:第1章在分析选题背景、选题意义、述评国内外关于粮食安全责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和可能的创新点。第2章在界定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概念的内涵、外延、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产生、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条件以及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实现路径等。第3章在阐述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界定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界定的基本方法;然后系统分析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目标与内容;最后在分析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总体框架的基础上对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标准、指标权重、指标量化、评价模型与方法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设计。第4章在分析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四种行为主体间关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社会行为、市场行为、政府行为和农户行为的性质、特征、内容、方式以及粮食安全责任的不良社会行为、市场失效行为和农户不良行为的产生与矫治等。第5章主要利用机制设计理论构建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实现机制的基本框架,具体设计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并系统分析四个机制的运行环境与基本方式。第6章基于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为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案对湖南省2009年粮食安全责任行为的绩效进行模拟性评价,分析影响和制约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为绩效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第7章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其相关建议。本文以逻辑实证方法为主线,主要以经济学的均衡理论与管理学的组织行为理论为依托,其研究成果及创新点主要是采用逻辑推理方法系统分析了关于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动的一般机理,利用模糊数学方法界定了粮食安全责任的内涵与外延,借鉴现代经济学方法提出了一个关于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分解与责任边界确定的可操作性方法,利用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一个关于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为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具体操作方案,利用组织行为理论规范分析了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各相关主体的行为方式及其特征,利用行为效用理论分析了农户务工行为选择问题并解释了撂荒和抛荒现象,利用经济机制理论设计了在既定经济运行环境下保证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实现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何泽军[7](2009)在《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冲刺阶段,有必要对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补贴的理论和经验进行研究分析,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瓶颈”,找出我国农业补贴的基本点、出发点、落脚点,对我国已经采取的农业补贴政策进行绩效评价,最后提出中肯有效的政策建议。本文基于上述思路,在界定农业补贴内涵的基础上,对农业补贴的方式、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化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农业补贴政策形成的几个理论进行了分析。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农业补贴政策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农业补贴支出少,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小;我国农业补贴措施少、效率低下,对农业影响的程度低;还有许多补贴政策需要完善和健全;农民得到补贴的利益不明显。论文在对我国农业补贴背景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补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论文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特别是对2004年以来农机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政策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措施:加强农业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建立农业补贴的长效机制;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系统,加强金融支持的配合;改善农业补贴管理,保护农民利益;完善补贴机制;增加补贴额度,改进补贴方式;在补贴对象上实现从全面补贴向重点选择的转变。
岳强[8](2009)在《农业机械化系统灰色分析及中国式可持续农机教育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应用系统分析与系统工程方法通过对农业机械化系统的不确定性探讨,重点以东北地区为例对农业机械化系统进行灰色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式可持续农业机械化教育体系的构建问题展开研究,以期提出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制定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和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提供重要的成果基础和更具指导价值的决策依据。首先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探讨和论述农业机械化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并综述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有关数学方法和解决不良结构问题的专家系统技术。通过同时改进序列背景值和初始值,建立改进的GM(1,1)模型,该模型适应于低增长序列和高增长序列,且预测精度高,并利用此模型对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进行了预测。通过对东北地区种植业生产经济系统和机械化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以及经济环境状况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系统辨识。运用基于产出的DEA模型对中国31各省(市、自治区)2001-2005农机化系统的二次相对效率进行了评价,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二次相对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辨识,以期为中国农业机械化未来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最后从农业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和农业机械化全过程生命周期来分析农业机械化教育体系,构建中国式可持续的农机教育体系。
卢秉福[9](2008)在《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实际情况与农村发展的现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动态的、整体的、系统地分析,明确了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发展系统以及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形式,提出了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应用DEMATEL(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法研究了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效应测度的ICOE指标体系,应用全局密切值法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效应进行测度,指出我国各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地区间差异较大,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并且这种不平衡性在短期内难以打破;构建农村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评价模型,应用有关统计数据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划分。研究了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农村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农业机械化与GDP、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民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教育、农村社会福利、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呈显着正相关,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这些指标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化可以显着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抑制农村人口增长、加快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实现土地的规模效益,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加快城市化进程;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环境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因此,在采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时,要采用有利于保护农村环境的技术。应用博弈论分析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制度的变迁历程,指出每一项制度安排都是各利益集团之间博弈的结果。从根本上说,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实质上是一种“帕累托改进”的过程,它有利于社会福利最大化,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稳定;应用经济学理论对农业机械化的外部性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指出农业机械化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综合体,因此,政府应该对农业机械化支持。农业机械化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是政府在财政政策上对农业机械化支持的理论依据。在对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黑龙江省宁安市的实地调查,并结合统计数据对宁安市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影响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的作用,明确了农业机械化在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提出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法律体系为保障、技术体系为支撑位主要内容的现阶段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策略。
王兆烨[10](2008)在《淮安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淮安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淮安的农业发展水平与其它地区相比还比较落后,农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淮安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农业要快速发展离不开机械化的支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选择。但淮安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在新世纪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大力发展淮安的农业机械化已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科学的分析和回顾,深入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借鉴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力求探讨新时期淮安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其次深入分析了淮安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优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并结合金湖县白马湖乡农业机械化发展案例,从实证的角度对淮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最后,站在全局和系统的角度,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有关理论,系统地提出了新时期促进淮安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六大对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农机化的统筹协调发展;正确理解和处理土地产权问题,建立土地自由流转制度;按准公益性界定农业机械化的性质,创新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制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建设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队伍;推动农机科技进步,增强农机技术创新能力;在政府主导下,有效整合社会力量,建立健全新型农机服务体系。上述研究是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淮安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研究,从而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及参考,对推进淮安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全面健康、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甘肃购大中拖直接补贴农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购大中拖直接补贴农户(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
1、对农业机械化的相关研究 |
2、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背景及其现状的研究 |
3、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产生影响的研究 |
4、对已有文献的述评 |
(三)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研究思路与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相关理论及基础性问题分析 |
(一) 农业机械等有关定义界定 |
1、农业机械及农业机械化的定义 |
2、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定义 |
3、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定义 |
4、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及其影响 |
(二)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国家干预理论 |
2、政策评估理论 |
3、农业投入政策理论 |
三、甘肃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运行状况分析 |
(一) 我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背景及必要性 |
1、我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背景及历程 |
2、我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二) 甘肃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
(三) 甘肃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内容、特征与结果 |
1、甘肃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特征和原则 |
2、甘肃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结果 |
(四) 甘肃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入户调查及典型案例分析 |
1、调查研究设计 |
2、调查地区特征描述 |
3、调查结果分析 |
四、甘肃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影响分析 |
(一) 对农业机械装备结构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
(二) 对农业机械化进程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影响 |
(三) 对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农业节本增效的影响 |
(四) 对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和省内农机工业发展的影响 |
五、甘肃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问题诊断及发展路径 |
(一) 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诊断 |
1、政策自身设计存在的问题 |
2、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
3、政策支撑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 甘肃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发展路径 |
1、政策设计角度的发展路径 |
2、政策管理及技术角度的发展路径 |
3、政策保障措施角度的发展路径 |
六、结论及研究展望 |
(一) 主要内容和结论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中央一号文件与“三农”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现状 |
六、研究思路 |
七、概念界定 |
八、创新与不足 |
注释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当代中国“三农”大事件述评 |
第一节 1950—1958年中国的“三农”大事件 |
第二节 1958—1965年中国的“三农”大事件 |
第三节 1966—1978年中国的“三农”大事件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跨越两个世纪的“中央一号文件” |
第一节 1982—198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
第二节 2004—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调整的主线之一:发展现代农业 |
第一节 关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 |
第二节 关于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的政策 |
第三节 关于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的政策 |
第四节 关于粮食与农产品市场流通的政策 |
注释 |
第四章 “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调整主线之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土地的政策 |
第二节 关于农村公共事业的政策 |
第三节 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的政策 |
注释 |
第五章 “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调整主线之三:促进农民增收 |
第一节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 |
第二节 关于培育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政策 |
注释 |
第六章 历史启示与相关思考 |
第一节 历史启示 |
第二节 相关思考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及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的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的状况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 |
1.4.4 理论基础 |
1.5 研究特色与可能创新 |
1.5.1 研究的特色 |
1.5.2 可能的创新 |
1.5.3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农机购置补贴的内在需求 |
2.1 中国进入 WTO 与农业发展的国际化问题 |
2.1.1 加入 WTO 后对农机化发展提出的新标准 |
2.1.2 WTO 成员国促进农机化的政策及效果 |
2.2 地区增长的内在差异与农业机械化 |
2.2.1 我国地方经济增长的差异性 |
2.2.2 区域发展差距对农机购置需求的影响分析 |
2.3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后对农机需求的影响分析 |
2.4 农民对农机需求的研究 |
2.4.1 农机购置能力的内涵设定 |
2.4.2 农机购置能力的影响因素 |
2.4.3 农机购置能力的定量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与实际效果 |
3.1 世界农业发展与机械化装备发展 |
3.1.1 进入本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状况 |
3.1.2 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
3.2 国际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分析 |
3.2.1 农业补贴政策的目标体系 |
3.2.2 农业补贴政策的具体内容 |
3.3 我国农业发展中机械化的补贴政策及实施效果 |
3.3.1 农业补贴政策的制度变迁 |
3.3.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 |
3.4 财政专项补贴与农机购置实际需求分析 |
3.4.1 专项补贴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
3.4.2 专项补贴高度分散了配置功能弱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4.1 农业补贴政策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分析 |
4.2 购置农机的收益性问题分析 |
4.3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有效性分析 |
4.3.1 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 |
4.3.2 提升了农机科技水平 |
4.3.3 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
4.3.4 刺激了农村需求市场 |
4.3.5 推进了农业持续发展 |
4.4 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4.4.1 数据的选取 |
4.4.2 模型的构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机制创新 |
5.1 农机购置补贴机制创新体系的优化分析 |
5.1.1 分析体系的优化原则 |
5.1.2 分析体系的设计思路 |
5.2 农机补贴投入机制的现状分析 |
5.2.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 |
5.2.2 农业购置补贴投入机制分析 |
5.3 陕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机购置补贴运行机制 |
5.3.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成效 |
5.3.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
5.3.3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的长效机制分析 |
5.4 农机购置补贴运行机制的创新 |
5.4.1 现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存在的缺陷 |
5.4.2 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机制 |
5.5 农机购置补贴的保障机制 |
5.5.1 完善农机购置政策补贴的实施计划 |
5.5.2 建立农机购置补贴的金融支持和信用体制 |
5.5.3 推进农机制造装备产业开发技术改造 |
5.5.4 健全农机购置补贴服务组织体系 |
5.6 小结 |
第六章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路径创新—陕西省的实践 |
6.1 农机购置补贴的国际经验和启示 |
6.1.1 发达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经验 |
6.1.2 发展中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经验 |
6.2 农机购置补贴的经验启示 |
6.3 陕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路径创新 |
6.3.1 实施农业机械化补贴政策的必要性 |
6.3.2 创办农机购置补贴超市的需求背景 |
6.3.3 农机购置补贴超市的基本做法 |
6.3.4 农机购置补贴超市的特点 |
6.3.5 陕西农机补贴超市的启示 |
6.3.6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建议 |
6.4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均衡发展 |
7.1.2 促进农民增收速度,提高农民收益水平 |
7.1.3 加强统筹城乡经济,推动关联产业发展 |
7.2 政策建议 |
7.2.1 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 |
7.2.2 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
7.2.3 因地制宜制定农机购置补贴标准 |
7.2.4 构建财政与金融并举的补贴方式 |
7.2.5 以法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
7.2.6 强化技术确保农机生产安全 |
7.2.7 创新机制提高农机生产效率 |
7.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7.3.1 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
7.3.2 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的收入增长规律 |
7.3.3 全方位实地调查使研究结果更为客观 |
7.3.4 社会中介组织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中国土地制度的反思与变革 ——基于公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问题、研究框架与方法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文献梳理 |
1.2.1 围绕土地产权的争论 |
1.2.2 针对土地管理的论辩 |
1.2.3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
1.3 分析框架与方法 |
1.3.1 分析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局限性 |
2 革命、土地产权与制度变迁 |
2.1 理想与现实的徘徊:公有还是私有 |
2.1.1 作为一种理想的土地公有制 |
2.1.2 万般无奈的权宜:公有向私有撤退 |
2.1.3 理想的再次高昂:私有向公有回归 |
2.2 农村土地产权:私有,按份共有到抽象公有 |
2.2.1 初级社:土地所有权归农 |
2.2.2 高级社:按份共有的集体土地所有 |
2.2.3 人民公社:抽象的集体所有 |
2.2.4 后公社时代:我们保留了什么 |
2.3 城市土地是如何实现国有化的 |
2.3.1 私有土地产权的承认和维持 |
2.3.2 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城市土地 |
2.3.3 文化大革命与城市土地国有化 |
2.3.4 文革遗产入宪 |
3 现行宪法与土地产权制度 |
3.1 土地所有权的不平等 |
3.1.1 意识形态的视角 |
3.1.2 法律的视角 |
3.1.3 法律内在的冲突 |
3.2 谁是集体土地的所有者 |
3.2.1 所有权残缺所带来的困惑 |
3.2.2 以土地所有权性质决定土地使用权范围 |
3.2.3 低价征收农民土地与溢价归公 |
3.2.4 模糊的土地集体 |
3.3 模糊的城市、模糊的国家与扭曲的城市化 |
3.3.1 模糊的城市 |
3.3.2 模糊的国家 |
3.3.3 土地城市化与土地国有化的错误捆绑 |
3.4 制度模糊的缘由及其变革的机遇 |
3.4.1 进展缓慢的集体土地登记 |
3.4.2 土地登记为何变得重要 |
3.4.3 土地流转与土地登记的二律背反 |
4 失序的土地管理及制度变迁的秘密 |
4.1 围绕土地展开的博弈 |
4.1.1 经济复苏与土地市场觉醒 |
4.1.2 农民土地发展权的丧失 |
4.1.3 制度变迁的原因 |
4.2 土地管理为何会失序 |
4.2.1 中央政府的答案 |
4.2.2 地方政府的应对策略 |
4.2.3 地方党政官员的利益与冲动 |
4.2.4 未出场的土地权利人 |
4.3 土地制度变迁背后的秘密 |
4.3.1 意识形态、国富民强与马克思主义 |
4.3.2 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土地制度变迁 |
4.3.3 社会现实的压力与意识形态的修正 |
4.3.4 意识形态修正后的利益驱动 |
5 土地制度改革路线图 |
5.1 制度改革的前提 |
5.2 土地产权的明晰 |
5.2.1 集体所有权归位 |
5.2.2 废除“城市土地=国有土地”制度 |
5.2.3 明确国有土地的产权关系 |
5.3 平等的土地产权和统一的土地市场 |
5.3.1 城乡统一的农用地流转市场 |
5.3.2 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
5.3.3 政府与土地市场 |
5.4 从指标管制走向规划管制 |
5.4.1 规划与土地用途管制 |
5.4.2 土地用途管制与公正补偿 |
5.4.3 耕地如何保护 |
5.4.4 征收、规划与公共参与 |
5.5 央地关系、制度变迁与法律秩序 |
5.5.1 现有理论的困境与不足 |
5.5.2 宪政对话理论的分析路径 |
5.5.3 中国的制度变迁与法律秩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后记 |
(5)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有关的研究 |
1.2.2 国内有关的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
2.1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分析 |
2.2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
2.2.1 农业机械拥有量平稳增长,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 |
2.2.2 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发展情况 |
2.2.3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 |
2.2.4 农业机械化经营形式的发展 |
2.2.5 农业机械化投入与经营水平 |
2.3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
3.1 设置评价指标的原则 |
3.2 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分析方法的改进 |
3.2.1 评价指标的设置 |
3.2.2 评价指标权重及标准值的确定 |
3.2.3 综合评价方法 |
3.3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
3.3.1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 |
3.3.2 评价结果分析 |
3.4 黑龙江省各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评价 |
3.4.1 各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 |
3.4.2 各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环境辨识与展望 |
4.1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环境辨识 |
4.2 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 |
4.2.1 灰色综合关联分析法 |
4.2.2 选择变量和整理数据 |
4.2.3 主要影响因素与农业机械化的灰色综合关联度 |
4.2.4 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
4.3 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环境展望 |
4.3.1 自然环境条件 |
4.3.2 社会环境的变化 |
4.3.3 经济环境预测分析 |
4.4 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环境的综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研究 |
5.1 确定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所采用的指标 |
5.2 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制定原则 |
5.3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预测 |
5.3.1 预测方法分析 |
5.3.2 农业机械装备水平预测 |
5.3.3 基于改进GM(1,1)模型的农业机械化经营效益预测 |
5.3.4 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组合预测 |
5.4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对农业机械化需求的预测 |
5.4.1 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定量关系 |
5.4.2 农业机械化发展各指标比较分析 |
5.4.3 农业机械化需求预测 |
5.5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的确定 |
5.5.1 农业机械装备发展目标 |
5.5.2 农业机械化经营效益发展目标 |
5.5.3 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发展目标 |
5.6 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
5.6.1 黑龙江经济实力增强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5.6.2 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确定 |
5.6.3 农民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支付能力 |
5.6.4 国家补贴政策支持 |
5.6.5 农机化服务组织和服务模式的发展 |
5.6.6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发展空间 |
5.6.7 黑龙江省农机工业的良好发展及技术进步 |
5.6.8 农业机械化发展体制和法规保障不断完善 |
5.7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及对策建议 |
6.1 加快推进主要农业生产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 |
6.1.1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发展重点选择 |
6.1.2 黑龙江省主要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需求 |
6.2 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 |
6.3 以节本增效为重点,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机械化技术 |
6.3.1 节水灌溉技术及机械 |
6.3.2 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械 |
6.3.3 设施农业技术及机械 |
6.3.4 精确高效施药技术及机械 |
6.4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4.1 加快和完善农机政策法规建设,依法促进黑龙江省农机化发展 |
6.4.2 建立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 |
6.4.3 加强对黑龙江省农民和农机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
6.4.4 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促进黑龙江省农机工业发展 |
6.4.5 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机作业服务水平 |
6.4.6 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6.4.7 以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拉动为手段 |
6.4.8 加强农机与农艺重大问题协调 |
6.4.9 提升节约型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 |
6.4.10 实行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域化 |
6.4.11 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及其实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相关研究述评 |
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内容和可能创新 |
4.1 研究内容 |
4.2 可能创新 |
第二章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基础理论分析 |
1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概念 |
1.1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概念的内涵 |
1.2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概念的外延 |
1.3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概念的特征 |
2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产生 |
2.1 粮食安全责任与社会共同利益 |
2.2 粮食安全责任与资源有效配置 |
2.3 粮食安全责任与产业合理分工 |
2.4 粮食安全责任与区域经济发展 |
2.5 粮食安全责任与粮食供求平衡 |
2.6 粮食安全责任与粮食产出波动 |
3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条件 |
3.1 影响粮食大省粮食产出稳定增长的因素分析 |
3.2 政府干预对粮食产出稳定增长的影响 |
3.3 研究结论 |
4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实现路径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分析框架 |
1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界定 |
1.1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界定的原则 |
1.2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界定的方法 |
2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目标 |
2.1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短期目标 |
2.2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中期目标 |
2.3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长期目标 |
3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内容 |
3.1 粮食大省粮食生产安全责任 |
3.2 粮食大省粮食市场安全责任 |
3.3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的其他责任 |
4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绩效评价 |
4.1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4.3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绩效评价的指标权重决定 |
4.4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实现行为分析 |
1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实现行为及其关系 |
2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实现的社会行为 |
2.1 粮食安全责任的社会行为性质 |
2.2 粮食安全责任的社会行为特征 |
2.3 粮食安全责任的社会行为内容 |
2.4 粮食安全责任的不良社会行为的矫正 |
3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实现的政府行为 |
3.1 粮食安全责任的政府行为性质 |
3.2 粮食安全责任的政府行为特征 |
3.3 粮食安全责任的政府行为内容 |
3.4 粮食安全责任的政府行为方式 |
4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实现的市场行为 |
4.1 粮食安全责任的市场行为性质 |
4.2 粮食安全责任的市场行为特征 |
4.3 粮食安全责任的市场行为内容 |
4.4 粮食安全责任的市场失效行为的矫正 |
5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实现的农户行为 |
5.1 粮食安全责任的农户行为性质 |
5.2 粮食安全责任的农户行为特征 |
5.3 粮食安全责任的农户行为内容 |
5.4 粮食安全责任的不良农户行为的矫正 |
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实现的机制分析 |
1 粮食安全责任实现机制设计的理论与框架 |
1.1 粮食安全责任机制设计的基本理论 |
1.2 粮食安全责任机制设计的基本框架 |
2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实现的动力机制 |
2.1 动力与动力机制 |
2.2 粮食安全责任的动力及其机制 |
2.3 粮食安全责任的动力因子分析 |
2.4 粮食安全责任的动力机制分析 |
3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实现的保障机制 |
3.1 保障与保障机制 |
3.2 粮食安全责任的保障及其机制 |
3.3 粮食安全责任的保障构件分析 |
3.4 粮食安全责任的保障机制分析 |
4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实现的激励机制 |
4.1 激励与激励机制 |
4.2 粮食安全责任的激励及其机制 |
4.3 粮食安全责任的激励因素分析 |
4.4 粮食安全责任的激励机制分析 |
5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实现的监督机制 |
5.1 监督与监督机制 |
5.2 粮食安全责任的监督及其机制 |
5.3 粮食安全责任的监督主体与行为 |
5.4 粮食安全责任的监督目标与客体 |
5.5 粮食安全责任的监督机制分析 |
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实现的个案分析—以湖南为例 |
1 湖南粮食安全责任实现的行为条件分析 |
1.1 湖南粮食安全责任行为的生产条件 |
1.2 湖南粮食安全责任行为的市场条件 |
2 湖南粮食安全责任实现的行为目标分析 |
2.1 湖南粮食生产安全责任的行为目标 |
2.2 湖南粮食市场安全责任的行为目标 |
3 湖南粮食安全责任实现的行为绩效分析 |
3.1 评价方法及其数据说明 |
3.2 湖南粮食安全责任的行为绩效评价 |
4 基本结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
1 研究结论 |
1.1 从理论层面来说必需尽快实施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战略 |
1.2 从实际层面来说必须加快实行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制度 |
1.3 从操作层面来说可以加速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为进程 |
2 相关建议 |
2.1 中央政府需要作好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的行动规划及其制度安排 |
2.2 粮食大省政府需要作好履践行动方案设计及各级政府责任行为规制 |
2.3 粮食主销大省政府需要作好与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博弈机制构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7)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 国内外农业补贴研究现状 |
3.1 国外农业补贴研究现状 |
3.2 国内农业补贴研究现状 |
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4.1 研究方法 |
4.2 特色与创新之处 |
5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化及理论依据 |
1 农业补贴的含义及补贴的方式 |
1.1 农业补贴的含义 |
1.2 农业补贴的方式 |
2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化 |
3 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依据 |
第三章 国内外农业补贴政策的比较分析 |
1 国外农业补贴政策概况 |
1.1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概况 |
1.2 韩国农业补贴政策概况 |
1.3 挪威农业补贴政策 |
1.4 欧盟的农业补贴政策 |
1.5 日本的农业补贴政策 |
2 中外农业补贴的主要措施比较 |
2.1 国外农业补贴的主要措施 |
2.2 我国农业补贴的基本措施 |
3 中外农产品补贴方式的比较 |
3.1 补贴目标不同 |
3.2 补贴的形成机制不同 |
3.3 补贴带来的影响不同 |
4 中外农民直接补贴的比较 |
4.1 国外农民收入补贴的作法 |
4.2 国外实行直接补贴的原因 |
4.3 启示 |
5 结论 |
第四章 我国农业补贴现状分析 |
1 我国农业补贴的背景分析 |
1.1 农民收入增长加快,但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
1.2 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
1.3 我国农业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
1.4 返贫现象严重 |
1.5 我国乡镇企业面临二次创业 |
1.6 农民素质有待提高 |
1.7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滞后 |
2 我国农业补贴实施状况 |
3 我国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 |
3.1 农业支持和保护力度不断增大,但相对不足 |
3.2 农业补贴结构不合理 |
3.3 补贴农业的分类和范围不合WTO规则 |
3.4 农业管理体制不适应WTO要求 |
3.5 农业补贴的法律不健全 |
4 结论 |
第五章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分析 |
1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
1.1 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结构有所改善 |
1.2 主要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
1.3 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机经营收入和农机户收入不断增加 |
1.4 促进了农机工业发展和装备技术创新,农机工业产值大幅度增加 |
1.5 中央财政资金带动效果明显,各级财政投入和社会资金投入持续增加 |
1.6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
2.1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产量迅速回升,粮食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
2.2.改善了农村干群关系 |
2.3 创新了对农民支持的机制 |
2.4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3 我国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
3.1 实现了增产增效 |
3.2 优化了生产布局 |
3.3 推动了标准化生产 |
3.5 规范了市场竞争主体 |
3.6 强化了质量监管 |
3.7 控制了市场价格 |
3.8 强化了法律责任 |
4 我国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
4.1 补贴金额较小,对农业生产支持力度有限 |
4.2 补贴方式待改进,对粮食生产促进效果不大,特别是对解决撂荒地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
4.3 实施补贴兑现单位——农村信用社能力有限,服务质量不高,影响政策效果 |
5 结论 |
第六章 提高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效果的建议与措施 |
1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 |
1.1 合理选择农业科技示范户 |
1.2 重点扶持农业科技示范户 |
1.3 重点补贴具有一定规模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 |
2 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系统,加强金融支持的配合 |
3 改进和完善补贴的方式方法,强化实施中的过程管理 |
3.1 实施农业补贴的区域性差别补贴措施 |
3.2 完善补贴机制 |
3.3 增加补贴额度,改进补贴方式 |
3.4 改善农业补贴管理,保护农民利益 |
3.5 在补贴对象上实现从全面补贴向重点选择的转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农业机械化系统灰色分析及中国式可持续农机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1 农业机械化系统分析 |
1.3.2 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在农业机械化研究中的应用 |
1.3.3 农机教育研究 |
1.3.4 农机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农业机械化系统中的不确定性 |
2.1 农业机械化系统构架 |
2.1.1 农业机械化的定义 |
2.1.2 农业机械化系统的特征 |
2.1.3 农业机械化系统的构架 |
2.2 农业机械化系统中的不确定性 |
2.2.1 农业机械化规划和管理的传统模式 |
2.2.2 农业机械化系统中的不确定性 |
2.3 农业机械化系统管理的信息-决策模式 |
2.4 不确定性决策技术 |
2.4.1 不确定性预测 |
2.4.2 不确定性优化技术 |
2.4.3 方案优选与不确定性决策 |
2.5 专家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灰色系统基本模型及其改进研究 |
3.1 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 |
3.2 基本概念 |
3.2.1 序列算子 |
3.2.2 序列光滑条件 |
3.2.3 灰指数规律 |
3.3 GM(1,1)模型的基本形式 |
3.4 GM(1,1)的主要类型 |
3.4.1 残差GM(1,1)模型 |
3.4.2 部分信息GM(1,1)模型 |
3.4.3 新陈代谢GM(1,1)模型 |
3.5 GM(1,1)模型的一般过程 |
3.5.1 GM(1,1)建模可行性判断 |
3.5.2 GM(1,1)模型的适用范围 |
3.5.3 GM(1,1)模型的检验 |
3.5.4 GM(1,1)预测的一般过程 |
3.6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3.7 一种改进的集成灰色GM(1,1)模型 |
3.7.1 GM(1,1)预测公式的缺陷及其改进 |
3.7.2 改进的集成灰色GM(1,1)模型 |
3.7.3 计算实例与结果比较 |
3.8 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灰色预测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系统灰色关联分析 |
4.1 东北地区种植业生产经济系统的灰色关联辨识 |
4.1.1 东北地区种植业生产经济系统及其环境的基本情况 |
4.1.2 东北地区种植业生产系统灰色关联辨识 |
4.1.3 结论 |
4.2 东北地区种植业机械化水平的灰色关联辨识 |
4.2.1 东北地区种植业机械化及生产经济系统的基本情况 |
4.2.2 东北地区种植业机械化系统灰色关联辨识 |
4.2.3 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业机械化系统二次相对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 |
5.1 引言 |
5.2 模型与方法 |
5.2.1 二次相对效率测算模型 |
5.2.2 二次相对效率影响因素辨识方法 |
5.3 输入输出指标的确定及计算结果的获取 |
5.3.1 输入输出指标的确定及原始数据的获取 |
5.3.2 2001-2005 中国农机化系统二次相对效率的计算 |
5.3.3 中国农机化系统二次相对效率主要影响因素的辨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二次相对效率结果分析 |
5.4.2 中国农机化系统二次相对效率主要影响因素辨识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式可持续农业机械化教育体系的构建 |
6.1 农业机械化教育系统的灰色特征 |
6.2 我国现阶段农业机械化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
6.3 中国式可持续农业机械化教育体系的构建 |
6.3.1 基于农业生产全生命周期的农业机械化教育体系 |
6.3.2 基于农业机械化全过程生命周期的农业机械化教育体系 |
6.3.3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农业机械化教育体系 |
6.3.4 中国式可持续农业机械化教育体系的构建 |
6.4 构建中国式可持续农业机械化教育体系的措施及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博士生导师及作者简介 |
(9)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农业机械化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农业机械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1.2.4 国外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评述 |
2.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理论分析 |
2.1.1 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
2.1.2 农业机械化的任务 |
2.2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评述 |
2.2.1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
2.2.2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概况 |
第三章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辨识 |
3.1 TN法分析模型 |
3.1.1 TN法概述 |
3.1.2 DEMATEL法及其实施步骤 |
3.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辨识 |
3.2.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 |
3.2.2 综合影响矩阵的建立与因素重要性的确定 |
3.2.3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4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
3.3 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3.3.2 综合影响矩阵的建立与因素重要性的确定 |
3.3.3 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4 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第四章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评价 |
4.1 农业机械化发展效应的测度 |
4.1.1 农业机械化发展效应测度的ICOE指标体系 |
4.1.2 农业机械化发展效应测度的全局密切值模型 |
4.1.3 农业机械化发展效应测度 |
4.1.4 全国各省、市、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效应测度结果分析 |
4.2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
4.2.1 农村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2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 |
4.2.3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分析 |
第五章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
5.1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5.1.1 农业机械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
5.1.2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增加值的关系 |
5.1.3 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民收入的关系 |
5.1.4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
5.2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5.2.1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人口的关系 |
5.2.2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教育的关系 |
5.2.3 农业机械化与城市化速度的关系 |
5.2.4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社会福利的关系 |
5.3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资源环境的关系 |
5.3.1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土地资源的关系 |
5.3.2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资源之间的关系 |
5.3.3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环境的关系 |
5.4 国外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
5.4.1 欧美模式 |
5.4.2 东亚模式 |
第六章 农业机械化制度变迁与政策选择的理论分析 |
6.1 农业机械化制度变迁理论分析 |
6.1.1 我国农业机械化制度变迁的环境条件 |
6.1.2 农业机械化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
6.1.3 我国农业机械化制度的变迁过程 |
6.2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选择理论分析 |
6.2.1 农业机械化具有公共物品性质 |
6.2.2 根据WTO规则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 |
第七章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以黑龙江省宁安市为例 |
7.1 宁安市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7.1.1 宁安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
7.1.2 农机工业水平与农业机械使用成本 |
7.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耕地规模化经营 |
7.1.4 农业化学化与农业环境污染 |
7.1.5 农村城市化 |
7.1.6 农业支持政策 |
7.1.7 农村市场机制与农村社会化服务 |
7.2 宁安市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7.2.1 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宁安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
7.2.2 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宁安市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7.2.3 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宁安市农村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7.3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
7.3.1 推动农业制度创新 |
7.3.2 完善政策法律保护体系 |
7.3.3 强化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1.1 主要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 |
论文图表统计 |
(10)淮安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概述 |
2.1 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概述 |
2.1.1 国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概况 |
2.1.2 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
2.2 国内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概述 |
2.2.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2.2.2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
2.3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概述 |
2.3.1 农机投入 |
2.3.2 农机新机具推广 |
2.3.3 农机科技创新 |
2.3.4 农机社会化服务 |
2.3.5 农机标准化建设 |
2.3.6 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
2.3.7 农机人才队伍建设 |
第三章 淮安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分析 |
3.1 淮安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
3.1.1 农机装备水平 |
3.1.2 农机作业水平 |
3.1.3 农机管理服务水平 |
3.2 淮安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优势 |
3.2.1 农业机械性能实现了转变 |
3.2.2 农业机械化项目实现了转变 |
3.2.3 农业机械化服务实现了转变 |
3.2.4 农业机械所有制性质实现了转变 |
3.2.5 农业机械化投入体制实现了转变 |
3.2.6 农业机械化推广实现了转变 |
3.3 淮安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3.3.1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存在发展的瓶颈 |
3.3.2 土地经营规模较小,现代化的机械耕作方式很难推广 |
3.3.3 农业机械的使用成本普遍偏高,农业机械化投入不足 |
3.3.4 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严重,农业从业人员索质低 |
3.3.5 农机科研落后,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
3.3.6 社会化服务水平低,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第四章 例研究—金湖县白马湖乡农机化发展纪实 |
4.1 农业机械装备实力 |
4.2 农业机械投资主体的确立 |
4.3 行政领导服务的力度 |
第五章 淮安市农机化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农机化的统筹协调发展 |
5.2 确理解和处理土地产权问题,建立土地自由流转制度 |
5.3 按准公益性界定农业机械化的性质,创新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制度 |
5.4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建设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队伍 |
5.5 推动农机科技进步,增强农机技术创新能力 |
5.6 在政府主导下,有效整合社会力量,建立健全新型农机服务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甘肃购大中拖直接补贴农户(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及其影响研究[D]. 雷高宁. 兰州大学, 2015(01)
- [2]中央一号文件与“三农”政策[D]. 陈少艺. 复旦大学, 2014(12)
- [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及运行机制研究[D]. 韩剑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4]中国土地制度的反思与变革 ——基于公法的视角[D]. 程雪阳. 郑州大学, 2012(12)
- [5]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 鞠金艳.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1)
- [6]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及其实现机理研究[D]. 罗光强.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8)
- [7]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分析与研究[D]. 何泽军.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
- [8]农业机械化系统灰色分析及中国式可持续农机教育体系研究[D]. 岳强. 吉林大学, 2009(08)
- [9]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D]. 卢秉福. 沈阳农业大学, 2008(01)
- [10]淮安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D]. 王兆烨.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