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熊猫有了血液图谱种群数量稳中有升(论文文献综述)
王岚[1](2019)在《不同年龄段圈养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大熊猫的生存和健康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而肠道菌群与宿主的营养代谢和疾病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且肠道疾病作为危害大熊猫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肠道的微生物群落对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的22只不同年龄阶段的健康大熊猫个体,对其粪便样品采样,利用基于16S r RNA基因的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不同年龄阶段圈养大熊猫的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发现:1.将样本的肠道菌群注释到不同水平,所有样本总共得到713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可操作分类单元),鉴定出17个门,36个纲,66个目,120个科,259个属。2.比较不同年龄组的alpha多样性:老年大熊猫的肠道微生物的OTU数和Chao1指数最高,成年组最低,且两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Shannon指数:老年体>成年体>幼年体>亚成年体。3.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门水平厚壁菌门(Firmicutes,64.41%)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4.46%)是大熊猫的的主导菌群,还有少量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0.77%)。在属水平上,丰度排名前十的细菌占据了95.33%的序列,其中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32.51%)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30.94%)是最主要的核心菌群,其次是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sensustricto1,19.55%)、八联球菌属(Sarcina,3.22%)、Turicibacter属(3.00%)、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2.79%)。4.比较不同年龄组的肠道微生物在门水平的结构组成发现: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最高在幼年组中最高(75.43%),且显着高于亚成年组和老年组(P<0.01);亚成体组中,Firmicutes为绝对优势菌群(87.17%)且显着高于其他样品组(P<0.05);成年组与老年组中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最高,约是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的3倍,但是两者间无显着差异。5.比较不同年龄阶段的肠道微生物在属水平的结构组成,结果显示:Escherichia-Shigella是幼年组的绝对优势菌群,显着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亚成体组中,Streptococcus是其最主要的菌群组成;在成年组中,Clostridiumsensustricto1与Streptococcus是主要的优势菌群;在老年组中,以上三种菌群共同组成其优势菌群。6.对成年组和老年组圈养大熊猫的肠道微生物进行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分析发现,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的相关系数最高且有显着正相关关系(r=0.84,P<0.001),Sarcina也与年龄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Ruminococcus]gnavusgroup属、片球菌属(Pediococcus)、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Lachnoclostridium属均与年龄有显着性负相关关系。7.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的结果表明,亚成体组的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的碳水化合物代谢能力已趋于稳定,并有着较高的乳糖降解能力,成年和老年组则有较高的纤维素降解能力。比较各年龄阶段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丰度发现,幼年大熊猫的基因丰度最低,而亚成体大熊猫的基因丰度最高。综上所述,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圈养大熊猫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基因功能预测也表明菌群的功能特征也有差异。本研究进一步探明了圈养大熊猫不同年龄阶段与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关系,以及抗性基因的变化,为圈养大熊猫各年龄阶段针对性的制定健康保护策略、肠道疾病治疗方案以及饮食构成调整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张冬玲[2](2019)在《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现状分析》文中提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备受人们关注和喜爱的珍稀保护物种,是我国的―国宝‖,更是弥足珍贵的世界自然遗产。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点。对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不仅能给其他濒危动物保护提供宝贵经验,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蓬勃发展。大熊猫现存种群分布在我国从北到南的六个山系,依次为秦岭山系、岷山山系、邛崃山系、大相岭山系、小相岭山系和凉山山系,分布范围包括了陕西、四川、甘肃三个省。秦岭山系,素有―动植物王国‖盛誉,是我国南北方气候以及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山系的野生大熊猫种群与其他5个山系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有着明显的遗传分化,是一个独立的保护管理单元。本研究从两方面深入评估秦岭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首先,我们通过对已发表的秦岭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文献进行meta-analysis,总结评估秦岭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状况;然后,我们应用新收集的秦岭山系佛坪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微卫星数据,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模拟其种群历史,进一步验证上述meta-analysis总结结果,并分析其原因,从而为秦岭大熊猫种群针对性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Meta-analysis分析结果显示,在6大山系种群中,秦岭大熊猫种群具有最低的遗传多样性,尽管秦岭大熊猫种群数量不是最低的。本研究使用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和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基于对秦岭山系佛坪自然保护区147份野生大熊猫粪便样品进行分析,使用12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个体识别,成功鉴定出50个个体。佛坪野生大熊猫种群的观测杂合度(Ho)为0.4346,期望杂合度(He)为0.4523;与最隔离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小相岭山系栗子坪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比较显示,秦岭大熊猫种群仍具有最低的遗传多样性。Meta-analysis分析认为导致秦岭山系遗传多样性最低的原因与其种群历史有关。通过对佛坪大熊猫种群的Msvar贝叶斯溯祖分析显示,在大约17 000年间有效种群数量从5218只下降到326只,大概下降了15倍,说明佛坪大熊猫种群经历了长期的种群数量下降。这种长期的种群下降最可能是导致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最低的原因,而这个种群数量长期下降的过程可能与历史上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关。针对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现状,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保护管理措施致力于秦岭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保护。建议应该有效地保护大熊猫栖息地,规划建设生态廊道;在隔离小种群,制定种群复壮计划,引进放归个体来提高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吴凯[3](2017)在《大熊猫新鲜和冷冻精子中microRNAs差异表达研究》文中提出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是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的主要方法。然而,在大熊猫人工授精实际操作中新鲜精液为首选,冷冻精液极少采用。大熊猫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的产仔率低下,导致冷冻精液利用效率极差,原因在于冷冻对大熊猫精子的损伤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精子冷冻保存在大熊猫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繁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冷冻对大熊猫精子的冷冻损伤及作用机制尚未有报道。已有研究表明,精子中有大量的RNA分子,证实了miRNA调控着精子发生及成熟过程,并且影响着早期胚胎的发育和后代的性状。因此,本研究采用m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分析大熊猫新鲜和冷冻精液中miRNAs的表达差异,为进一步揭示冷冻过程中大熊猫精子miRNAs表达的变化及其靶基因作用的信号途径,探讨miRNA调控大熊猫精子冷冻保存效果的作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大熊猫新鲜精液小RNA文库获得了16,980,071条原始序列,冷冻精液获得了19,571,331条原始序列。其中,clean reads在新鲜精液所占的比例为80.32%,冷冻精液占73.94%。(2)在新鲜精子和冷冻精子中总共检测到899个miRNAs表达。总共检测到有284个miRNA在新鲜精子和冷冻精子中表达差异显着,其中有195个miRNA表达上调,89个miRNA表达下调。(3)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KEGG的注释结果表明,富集到嗅觉传导通路(Olfactory transduction)的基因数量最多,有328个。其次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内质网蛋白质加工(Protein processing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和轴突导向(Axon guidance),各有87、69、69个基因富集。(4)与精子凋亡相关的p53、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Akt通路中有15个mRNA,其中7个是新基因。其中,在新鲜精子和冷冻精子中表达差异显着的有ANGPT4、SGK2、PandanewGene197067、PandanewGene545068。而P53通路中表达差异显着的只有SESN2。
赵俸涌[4](2017)在《大熊猫输血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熊猫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一度濒临灭绝的边缘。经过多年有效的保护,目前已由濒危水平降至易危水平。医疗救治是大熊猫保护的重要环节,而输血则是医疗救治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对现有大熊猫死亡病例(n=71)的分析发现,大约有20%的死亡病例(急性慢性疾病造成的贫血)可以通过输血得到救治的。对大熊猫输血治疗病例记录总结后发现,以输血方式提高病患大熊猫血红蛋白含量的治疗方法,使得大部分患病大熊猫得到了救治,但出现输血反应及输血后死亡各一例(发生概率约5%);而未得到及时输血救治的7例患病大熊猫中,43%个体死亡,上述临床病例说明:首先,红细胞输注是挽救大熊猫生命的有效手段;其次: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大熊猫输血目前仍存在较大风险。仅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对大熊猫进行输血救治,这一情况也导致通过不配合输注造成的临床输血免疫反应进而对大熊猫血型进行研究的几率大大降低。若能对大熊猫红细胞功能、输血相关的红细胞保存及免疫血液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将降低大熊猫输血不良反应风险,有助于更系统科学的进行大熊猫输血治疗,使其真正成为大熊猫日常医疗手段以挽救更多生命。红细胞体外保存是红细胞输注的前提条件。在本研究中发现,大熊猫红细胞如使用人类红细胞保存液进行保存,约一周即会出现较严重的溶血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大熊猫血液生理特性与人类有所差异,故本研究依据文献报道补充测定了与大熊猫红细胞保存密切相关的pH值、血浆渗透压、红细胞脆性区间及血气分析等大熊猫血液生理学指标,最终配制了适合大熊猫的红细胞体外保存液(4℃)。对该保存液进行评估后证明保存液可有效保存大熊猫红细胞达30天。大熊猫红细胞免疫特性是决定大熊猫红细胞输注的关键问题,大熊猫与其异种血源亚洲黑熊的红细胞红细胞免疫特性尚无系统性研究。因此,本研究探索了不同个体的大熊猫之间及其与亚洲黑熊间血液的相容性,并进一步使用哺乳类红细胞膜保守蛋白相对应的人类血型抗体对大熊猫及其潜在的异种供血者亚洲黑熊红细胞进行免疫血液学分析。在不同大熊猫的血液相容性试验中(配合性实验/交叉配血试验)(n=17)发现:大熊猫同种异体间存在弱凝集现象,4℃条件下凝集加强,4℃条件下大熊猫同种异体间的配合率是71.11%,亚洲黑熊的同种异体间交叉配血实验显示(n=40):5只亚洲黑熊血浆与其他绝大部分亚洲黑熊红细胞发生凝集,呈现3种血清学格局;大熊猫与亚洲黑熊间的异种交叉配血实验中发现:大熊猫(n=17)与亚洲黑熊(n=10)的异种交叉配血中亦存在凝集现象,上述血清学结果说明提示:大熊猫存在疑似血型抗原物质、亚洲黑熊至少存在三种疑似血型抗原。在对大熊猫红细胞疑似血型抗原物质的研究中,使用人类血清学血型定型试剂对大熊猫及亚洲黑熊红细胞进行进一步研究,并使用人类及小鼠天然血浆作为对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一、使用人源性抗血清无法避免种间抗体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故文献中报道大熊猫红细胞存在类似人类M抗原的报道有误(刁玉英,1989);二、现有人类ABO血型检测试剂无法检测出大熊猫红细胞上存在人类ABO血型糖蛋白类似结构,无法得到文献中大熊猫红细胞类似人类O型红细胞的结论(王德春,1999)。三、人类抗-B单克隆抗体血型试剂与不同亚洲黑熊存在不同的反应性。红细胞膜蛋白对于红细胞功能及免疫原性有重要作用,故针对大熊猫红细胞生理特性及免疫血液学特性,本研究对大熊猫红细胞膜进行了蛋白及基因水平的分子研究。对大熊猫红细胞血液生理特性的研究中发现,与亚洲黑熊相比,大熊猫血液红细胞计数较少/压积较小(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较少),而二者同属熊科动物,个体平均体重接近,大熊猫如何利用较少数目的红细胞完成全身气体交换等红细胞功能的维持,是否因为其红细胞代谢和膜蛋白组成与亚洲黑熊有所差异?在本研究中,首先通过对大熊猫全血分选,获得较纯大熊猫红细胞;进而通过反向液相色谱联用质谱(LC-MS/MS)分析大熊猫与亚洲黑熊红细胞膜蛋白,鉴定出大熊猫红细胞膜上存在388种蛋白,亚洲黑熊红细胞膜上存在315种蛋白;最终在大熊猫膜蛋白与亚洲黑熊膜蛋白质谱结果的比对中,发现了大熊猫在糖酵解过程中有以下酶类:己糖激酶X2(占共有酶类的33.3%)、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占共有酶类50%)、乙酰辅酶A合成酶2及ATP结合盒式蛋白(ABC Transporter):ABCB6、ABCB8(占共有ABCB家族的18.2%),ABCC1(占共有ABCC家族的7.6%)等代谢途径相关蛋白比亚洲黑熊更丰富,说明其红细胞在代谢水平上效率更高,在进一步使用数据量及功能分析更全面的人类蛋白数据库解析后,发现大熊猫与亚洲黑熊的红细胞差异膜蛋白除能量代谢外还参与了O2/CO2气体交换(碳酸酐酶I、Rh TypeA蛋白),使得大熊猫可以以较少红细胞维持机体气体交换,从而揭示了大熊猫红细胞较亚洲黑熊红细胞具有的独特功能特性及其导致的大熊猫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较小的血液生理特性。同时,由于大熊猫蛋白图谱尚未建立,为了验证质谱结果,本研究对大熊猫带3蛋白编码序列(SLC4A1)全长进行了扩增和克隆,一方面通过其序列及功能域分析,确定大熊猫带3蛋白的存在,证明了质谱结果对大熊猫红细胞膜带3蛋白的检出,证明了质谱实验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以功能结构域分析了大熊猫带3蛋白的功能并基于红细胞保守蛋白——带3蛋白分析了大熊猫进化上与其他熊科动物最为接近,但存在差异。综上所述,血液输注是大熊猫救治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大熊猫输血体系研究不足,本研究根据大熊猫血样资源有限、血样获得困难的现状,针对大熊猫输血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实验开展研究,以大熊猫血液保存为起点并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进一步分析了大熊猫及其异种血源亚洲黑熊红细胞免疫血液学特性、并利用质谱技术分析了二者红细胞血液生理差异及红细胞代谢差异之间的关系,为大熊猫红细胞功能及红细胞膜蛋白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大熊猫红细胞输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王承东[5](2015)在《大熊猫不同泌乳期乳汁microRNA表达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乳汁营养丰富,不仅食用方便,而且容易消化,特别是母乳,更是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可以促进婴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增强机体全身性的疾病抵抗能力。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长约22 nucleotide (nt)、单链、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分子,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主要通过与靶基因mRNA3’非编码区互补结合来抑制表达或使其降解,进而在转录后调控基因的表达。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也参与到乳汁的生成功能,并影响其免疫调控相关的功能。然而,目前仍没有关于miRNA在大熊猫乳汁中的调控作用研究,其中的机理也不明确。于是,本研究以大熊猫不同时间点的乳汁作为研究材料(0d、3d、7d、15d、30d),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技术手段,检测乳汁中的microRNAome,并比较分析其阶段特征,为从分子水平解释乳汁的生成和调控的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本实验首次成功地构建了大熊猫泌乳初期5个不同时间点(出生后Od、3d、7d、15d、30d)乳汁中miRNA的动态表达谱,填补了目前miRBase数据库大熊猫miRNA信息记录的空白。(2)为了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操作稳定性,对平行实验的结果做了相关性分析,同时用荧光定量的方式验证了高通量测序的数据。结果显示:生物学重复之间相关系数高(r>0.95,P<0.05),表明本研究所用生物学个体具有非常强的重复性; 高通量测序与Q-PCR验证结果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8,P<0.05),反应了本研究所获得的高通量测序数据高可信度。综合表明,本次实验操作稳定性强,miRNA高通量测序的结果准确可靠,保证了后续的分析结果的可信、可靠。(3)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大熊猫乳汁中表达了大量的miRNAs,绝大部分测序数据能够定位到大熊猫基因组中,并且能够比对到多种哺乳动物在miRBase数据库中的前体序列。过滤后的Clean数据,绝大部分的小RNA长度在21-24 nt,并且22 nt长度的测序数据占据大部分(47.89%),其次为21和23nt长度的小RNA序列,分别占到了总测序小RNA数据的22.14%和20.32%,这些小RNA序列长度的特征符合典型的Dicer酶加工后的产物,满足miRNA的基本结构特性。(4)通过生物信息分析的方法,高通量测序结果在5个时期的乳汁共7个miRNA测序文库中(0d、3d-1、3d-2、3d-3、7d、15d、30d),共鉴定了320个熊猫乳汁中表达的miRNA,其来源于226条前体miRNA序列。(5)通过序列比对分析,结果发现大熊猫表达的miRNA序列,在哺乳动物间高度保守。本次实验鉴定的miRNA序列绝大部分能在9个物种中同时比对上(18.75%),其次有51条miRNA序列(15.94%)能同时比对到10个哺乳动物的miRNA前体数据库(miRBase 20.0),并且有71条序列在大于10个哺乳动物间高度保守(22.19%)。95%以上的1niRNA序列,至少在5种哺乳动物中都保守性的存在。(6)与其他动物及组织的miRNA表达谱类似,依然存在多个前体序列(pre-miRNA)编码相同成熟miRNA序列的现象,最终大熊猫乳汁中所鉴定的320个成熟体miRNA,对应于282条特异性的miRNA序列,即至少有38条miRNA序列产生于两个及以上不同的前体序列或基因组位置。(7)在]miRNA表达量的丰度上,大熊猫乳汁分泌的各个阶段,都展现出极为类似的偏向于少数种类的miRNA非常高丰度的表达(表达量前25%的miRNA,能表达该阶段90%以上的表达量,并且表达量最高的10个miRNA能占到该库一半的表达量),而绝大多数的miRNA呈低丰度的表达(75%的miRNA,仅表达该阶段不到7%的表达量。(8)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泌乳阶段的miRNA表达谱,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种类的miRNA在各个泌乳阶段都有表达(154,54.61%),并且其中的39种类型的miRNA序列持续高丰度表达(从出生到30天),靶基因和通路分析结果暗示:这些持续高丰度表达的miRNA对维持大熊猫在调控大熊猫泌乳系统的完善和泌乳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也在调控大脑、神经、脉管系统、内脏器官、肢体等的发育和完善中具有重要作用;与持续高丰度表达的miRNA相比,虽然只有少数种类的miRNA仅在某一泌乳阶段特异性地表达(57,20.210%)并且表达的丰度很低(reads<1000),但这些阶段特异性的miRNA适应了不同泌乳阶段的需要,特别是在初乳阶段促进免疫相关的通路和调控元件。(9)对各泌乳阶段同时表达的miRNA表达量做短时间序列分析(STEM),以进一步探究不同泌乳阶段的miRNA表达规律,结果表明:其中有2种类型的表达模式呈显着富集的类型,并且在初乳中高表达的miRNA富集于细胞基础代谢相关的生物过程和通路,在常乳中富集的miRNA富集于脑、神经、心血脉管、内脏及肢体的发育等通路。(10)通过不同阶段乳汁中miRNA表达谱信息聚类分析,结果发现乳汁中miRNA的表达谱展现出泌乳阶段特异性,即在初乳与常乳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初生后0天和3天的乳汁聚为一类,而7天、15天和30天的乳汁聚为另一类。(11)高通量测序的(将测序得到的数据,与竹子的基因组序列和其在miRBase中收录的数据进行比对)和荧光定量验证的结果,都发现在大熊猫乳汁中,真实存在着竹子的miRNA序列,并且在熊猫体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暗示了大熊猫主食竹子中的miRNA可能是通过消化道而直接进入大熊猫的体内发挥其调控功能,从而潜在影响着大熊猫泌乳系统的发育和乳汁的分泌。综上所述,本研究不仅首次构建了大熊猫的miRNA表达谱,丰富了大熊猫基础数据库的参考信息,同时比较分析了大熊猫不同泌乳阶段miRNA表达谱的特征及差异,鉴定出了各泌乳阶段持续高表达和特异表达的miRNA,并预测分析了它们在乳汁中的生物调控作用,也探究了植物miRNA对大熊猫乳汁分泌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miRNA在大熊猫泌乳和早期免疫完善中的调控角色。
侯新东[6](2014)在《我国华南地区大熊猫系统演化与遗传多样性的古DNA研究》文中提出生命的起源与演化问题在自然科学领域一直备受关注,古生物学家、进化生物学家依据发现的动植物化石或亚化石遗体或遗迹,来探寻它们的演化与灭绝的原因。但是,由于化石记录的不完整,建立在比较解剖学和形态分类学基础上的传统化石分析方法在研究中越来越难以解决生物演化方面的问题。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古生物遗体或遗迹中古DNA的研究,为揭示古生物演化提供了有力的分子生物学证据,同时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也拓宽了传统古生物学研究的领域。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地质历史时期中大熊猫在我国分布广泛,更新世中晚期大熊猫的分布达到全盛期,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华北部分地区,最北界达40°N(周口店第一化石点),向南则延伸至越南、老挝、缅甸部分地区,向东抵达东南沿海地区,第四纪末次冰期大熊猫的分布范围也开始缩小。目前由于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大熊猫分布目前仅限于陕西西南的秦岭南麓,四川盆地西北缘的岷山和邛莱山、西缘的大、小相岭及凉山。大熊猫的分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争论的热点,80年代以前其争论形成三派学说——熊科、浣熊科、大熊猫科(独立一科)。Mivart通过研究大熊猫的颅骨结构、四肢骨、牙齿、足型、肾、毛的触感、内脏以及一些化石,还有对进化有重要意义的第四上前臼齿,凭借大熊猫与浣熊类动物在颅骨结构、牙齿、内脏等方面具有的相似性,尤其是裂齿(P4)的齿冠冠型,他认为大熊猫应该属于浣熊科。1964年Davis发表了《大熊猫形态学与进化机理研究》的专着,他根据大熊猫50个器官系统比较研究的结果,断言“大熊猫每一个形态特征都表明它们仅仅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熊,故可把它放在熊科,或对它的差异给予足够的承认,也可独立一科”。从这开始对大熊猫的分类地位逐渐形成两派——熊科、大熊猫科。林峰等采用PCR和Southern杂交等方法对大熊猫、小熊猫、马来熊、浣熊等共有的1条113kb的RAPD产物片段进行初步分析,发现马来熊产物则无相应的杂交带,认为这种结果暗示了大熊猫与熊科马来熊的亲缘关系要近于小熊猫和浣熊,主张将大熊猫划为熊科。用线粒体Cyt b、12S rRNA基因全序列和全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可看出,大熊猫与熊类均在同一分枝上。对于分子生物学上本认为支持归属为熊科的证据,张亚平等重新解读为大熊猫与熊类在DNA序列上的相似性并不能作为大熊猫应归入熊科的有力证据,而且如果将细胞色素b的部分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大熊猫与小熊猫更接近,因此正如黑猩猩与人类DNA序列有98%的相似性却不能归入人科一样,大熊猫也应该单独成为一科。近年来,随着大熊猫祖先化石的不断发现,学者们得出在中新世晚期大熊猫类与熊的祖先就已经出现平行发展,相互间有亲缘关系,但形态特征与熊科物种存在一定的差异,主张将大熊猫单独分为一科即大熊猫科。早期的研究认为,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下降得较为明显。潘文石通过分析秦岭大熊猫种群,研究其遗传压力,得出该种群每代将以0.5456%近交率丧失遗传多样性。李杨文等、宿兵等用蛋白质电泳技术,分别对不同地区大熊猫进行血液同工酶及血浆蛋白比较研究,得出大熊猫种群的物种多样性贫乏的结论。张亚平等测定大熊猫线粒体tRNA基因和D环区序列,在21个实验样品中共检测出9种单倍型,分析得出大熊猫的遗传分化程度很低。方盛国等利用DNA指纹技术研究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认为5大山系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严重贫乏,山系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近期的研究表明,现生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仍然保持中等或者更高的水平。Lu等研究岷山、邛崃及秦岭大熊猫种群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序列,从36个大熊猫个体中检测出17种单倍型,这些单倍型与大熊猫的地理分布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和微卫星序列探针进行分析,认为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Zhang等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和10个微卫星位点,分析了5个山系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通过与其他熊类进行比较,得出现存的大熊猫种群有高水平的控制区及微卫星位点多样性,大熊猫并没有处于进化的尽头。Li等通过大熊猫全基因组的测序,发现大熊猫种群仍然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态性。Hu等通过研究线粒体控制区序列,探讨了凉山地区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得出该地区的大熊猫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本研究采用硅粒-GuSCN法对采集于云南腾冲、广西田东、湖南桑植和云南镇雄的5个大熊猫样品(编号分别为05001,97001,GXPB,HNSZ,14162)中的古DNA进行提取,通过多重PCR方法进行扩增。最终GXPB,HNSZ,14162这3个样品未获得可靠的古DNA序列,采自云南腾冲的97001和05001的两个样品扩增获得了古DNA序列。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97001和05001样品线粒体中的Cyt b.12s rRNA、16s rRNA、ND1和D-Loop基因,结合GenBank中的同源序列,构建了熊科物种与大熊猫的系统发育树,利用D-loop的序列探讨了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获得距今8740±45年的97001样品和距今5025±35年的05001样品中的古DNA。97001获得的线粒体DNA序列长度为5025bp,05001获得的DNA序列长度为5142bp。证明了硅粒-GuSCN-蛋白酶K法提取和多重PCR扩增等方法用于华南地区近万年样品古DNA实验是可行的,也说明了在高温潮湿的华南地区保存的近万年的化石样品中能够得到古DNA。2.经14对引物扩增得到Cyt b基因1140bp全序列。两条序列的碱基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29.3%,31.3%,14.2%,25.2%,其中A+T的含量为60.7%,G+C的含量为39.3%。通过分析大熊猫、棕熊、北极熊、太阳熊、懒熊、亚洲黑熊、美洲黑熊、眼镜熊、小熊猫和浣熊序列,得出Cytb序列的转换/颠换为4.2,进行饱和度分析后,得出序列的碱基的转换和颠换没有达到饱和。计算了两两序列间的遗传距离,得出大熊猫和熊科物种的遗传距离最小,与小熊猫和浣熊的遗传距离较大。经15对引物扩增得到12s rRNA基因966bp全序列。两个序列碱基的平均含量为:A,35.4%;T,24.6%;G,18.4%;C,21.6%。其中A+T含量为60.0%高于C+G含量40%。分析了大熊猫与现生的7种熊科动物、大熊猫、小熊猫及浣熊的碱基序列差异,转换/颠换为3.6,进行饱和度分析后,得出序列没有达到饱和。计算了两两序列间的遗传距离,得出大熊猫和熊科物种的序列差异和遗传距离最小。经13对引物扩增得到D-Loop基因部分序列(932bp),其中683bp为连续片段,碱基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28.8%,30.2%,15.7%,25.3%,A+T平均含量(59.1%)显着高于G+C的平均含量(40.9%)。分析了序列间的差异,碱基转换/颠换为0.9,饱和度分析显示,得出序列即将达到饱和,计算了两两序列间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大熊猫和熊科物种的平均遗传距离要小于与小熊猫。经15对引物扩增,97001得到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1064bp),05001得到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1181bp),从序列差异和遗传距离结果来看,转换/颠换为3.0,大熊猫与熊科动物的差异较小,遗传距离较近。经10对引物扩增得到ND1基因序列的长为923bp,其中830bp为连续片段,碱基A+T含量(61.5%)明显高于G+C含量(38.5%)。将其与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显示碱基转换/颠换为4.4,进行饱和度分析后,得出序列没有达到饱和。计算了两两序列间的遗传距离,得出大熊猫和熊科中眼镜熊的遗传距离最小。5个基因得出的序列差异和遗传距离有差别,可能是跟基因的保守程度有关。3.得到的古DNA序列是可靠的。古DNA提取,PCR混合液的配制以及克隆均在独立的实验室进行。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古DNA的实验要求进行操作,从提取、PCR扩增和分子克隆都设立了相应的对照实验以监控污染情况。对每一个样品的每一对引物基本上都经过了两次以上的扩增、克隆和测序以确定序列的原生性。对所得的序列进行GenBank的Blast搜索,得出序列与现生大熊猫的相似性最高。本研究中古DNA序列进行了多次重复性实验的验证,在本实验室由不同的研究者进行操作,并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古DNA研究中心进行了重复性实验,所得到的序列与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验所得的序列是一致的。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得的古DNA数据是可靠的。4.基于Cyt b基因全序列、12s rRNA基因全序列、16s rRNA基因部分、ND1部分序列和D-Loop基因部分序列用MEGA软件与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同时也选择了Cyt b+12s rRNA、Cyt b+D-loop、Cyt b+12s rRNA+D-Loop、Cyt b+12s rRNA+16s rRNA+ND1和Cytb+12s rRNA+16s rRNA+ND1+D-loop组合序列分别用邻位法(NJ)、最大简约法(MP)和最小进化法(ME)构建系统发育树,其中由Cyt b、16s rRNA、ND1和Cyt b+12s rRNA+16s rRNA+ND1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分支上的自展支持率的数值略有差别。由12s rRNA、D-Loop单序列和组合序列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在拓扑结构上不完全一致,但有相同之处,棕熊、北极熊、大熊猫、小熊猫及浣熊所处的位置在所构建的所有系统发育树上都是一样的,只是自展值略有差别。从所有构树的结果来看,D-loop基因序列参与构建的系统树在拓扑结构上与其它序列所构建的系统树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因此,本研究认为D-loop序列不适合用来构建系统分析探讨大熊猫的系统演化关系。利用物种的双个体的同源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物种单个体用来构建系统发育树是可行的,排除了系统进化树上的物种单个体效应。在系统发育分析中,加入本研究所得的古DNA序列,提高了系统发育树的精度,使得熊科物种、大熊猫、小熊猫和浣熊之间的亲缘关系得到了进一步明确:浣熊最先分离,其次是小熊猫,大熊猫较晚分离,大熊猫和熊科物种有较近的亲缘关系。5.用PAML软件的mcmctree程序基于Cyt b+12s rRNA+16s rRNA+ND1序列的组合数据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计算了物种间的分歧时间。小熊猫和大熊猫的分歧时间为17.12Ma,大熊猫和熊科其他物种的分歧时间为12.68Ma。据化石记录得出的大熊猫和熊科物种的分歧时间为12Ma,与本研究算出的分歧时间相近。通过对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物种分歧时间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大熊猫很早就与熊科动物中分化出来,进行了独立的进化与演化,支持把大熊猫划为独立的一科即大熊猫科。6.基于所获得的两个古代大熊猫655bp线粒体D-loop序列,与从GenBank获得的40个现生大熊猫的同源序列,用MEGA软件对42个序列进行Clustal W比对后,将数据导入DnaSP5.0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2个序列组成上都不一样,分别属于42个大熊猫单倍型。根据655bp同源序列的碱基变化以及单倍型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利用Network4610软件构建了42种大熊猫单倍型的简约网络图,通过DNASTAR软件构建了42种大熊猫单倍型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大熊猫的单倍型的多样性还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在不同地区存在多种共享基因单倍型,说明在不同地区分布的大熊猫之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使这个物种在遗传上始终保持着多样性。在5000年以前云南所分布的大熊猫古老的单倍型已经通过基因交流得以扩散到秦岭,邛崃山,凉山和岷山等地区。利用BEAST1.7.4程序进行Bayesian skyline plot(BSP)评估了过去8700多年来大熊猫的有效群体变化,结果显示,大熊猫的种群数量是在距今5000多年前开始下降的,现在其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现阶段可以通过加大建造各大熊猫栖息地之间的“绿色走廊”,增加种群之间的互相沟通,提高种群杂合率,来丰富其遗传多样性。
王晓艳[7](2013)在《成年与老年大熊猫肠道菌群16S rDNA-RFLP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有“国宝”和“活化石”之称,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物种。大熊猫濒危的原因很多,但是疾病,特别是肠道疾病占很大比例。大熊猫肠道菌群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数量和比例的平衡,维持肠道微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作用,对大熊猫的消化、免疫等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目前关于大熊猫肠道菌群的研究还较少,为了探讨成年大熊猫与老年大熊猫肠道菌群的异同,为以后综合分析各年龄层大熊猫肠道菌群的异同提供依据。本文采用16SrDNA-RFLP技术对圈养成年大熊猫和老年大熊猫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进行研究。构建了成年与老年大熊猫肠道菌群的16SrDNA克隆文库;采用MspI和HinfI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分析;对聚类结果进行多样性分析:最后对所得菌群进行测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构建的成年与老年大熊猫肠道菌群的16SrDNA克隆文库,经RFLP聚类后,成年大熊猫得到48个OTUs,老年大熊猫得到41个OTUS。两个克隆文库的库容即覆盖率(Coverage C)分别为85.4%和87.3%。库容值均达50%以上,说明所挑取的阳性克隆子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成年与老年大熊猫肠道细菌的总体分布情况。2.多样性分析表明,香浓指数(Shannon Index,H’),Simpson优势度指数(D),物种的丰富度指数Margalef, Chaol多样性指数(S)均显示,成年大熊猫与老年大熊猫的肠道细菌多样性都相对较高,但成年大熊猫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程度高于老年大熊猫。表明年龄因素对大熊猫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有一定影响。3.对获得的成年和老年大熊猫肠道细菌进行测序,序列经NCBI的BLAST后得知,成年和老年大熊猫肠道菌群主要归属于2个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其中,成年大熊猫的肠道菌群在变形菌门中以Escherichia coli为主(30.71%),其次为Pseudomonas sp.(8.57%)、Shigella(5.00%). Aggregatibacter (3.57%)、Oceanisphaera (1.43%)、 Aranicola sp.(0.71%)、 Comamonas sp.(0.71%);在厚壁菌门中以Streptococcus为主(32.14%),其次为Clostridium (1.43%)、Turicibacter (1.43%)、Weissella (1.43%);其中还有12.81%的细菌为未培养细菌。老年大熊猫肠道菌群在变形菌门中以Escherichia coli为主(37.82%),其次是Pseudomonas sp.(7.69%)、Shigella (1.28%)、Oceanisphaera(0.64%);在厚壁菌门中以Streptococcus为主(23.72%),其次为Weissella (16.67)、 Clostridium (0.64%);其中还有11.54%的细菌为未培养细菌。4.成年大熊猫与老年大熊猫肠道菌群中优势菌群明显,主要优势菌群都为Escherichia coli和Streptococcus,但在成年大熊猫的肠道菌群中Escherichia coli所占比例低于Streptococcus,而老年大熊猫的肠道菌群中的Escherichia coli所占比例高于Streptococcus,成为老年大熊猫肠道菌群中最优势的细菌。在老年大熊猫中肠道菌群中Weissella也占了很大部分比例,成为第三大优势菌群。
张栓玲[8](2012)在《食肉目动物鲜味受体基因(Taslrl)的分子进化研究》文中提出味觉在动物的采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鲜味在食肉目动物中的食物选择中更是担着主要角色,因为它们中许多以肉类为主要食物。食肉目动物从食性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包括肉食类(meat-eater),杂食类(omnivores)和植食类(plant-eater)的。食肉目动物无疑成为研究物种食性多样化和味觉基因关系的首选动物,目前国内外关于食肉目的地理分布和化石研究较多,然而以鲜味受体(Taslr1)基因作为分子标记,来研究食肉目群体的进化以及食性分化分子遗传基础的还很少。先前有研究发现Taslr1基因在大熊猫上存在假基因化现象,这可能与其独特的食性有关,99%都是竹子,食物的改变使其鲜味受体基因功能束缚放松。然而,在食肉目中还有很多其它类群的Taslrl基因未被研究。在这项实验中,我们分析了3个不同食性类群的食肉目动物的Taslr1基因,尤其是小熊猫与大熊猫有十分近似的食性,我们推测小熊猫可能也存在Taslr1基因假基因化现象。本研究以Taslr1基因作为分子遗传标记,利用Premier5、DNAStar、 ClustalX1.83、DNAMAN、MEGA5、PAML4.0等生物学软件,基于分子系统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分析方法对食肉目动物的分子进化进行了探讨。对序列进行了氨基酸组成、拓扑结构分析、系统发育、选择压力等相关分析,采用邻接法(NJ)、最大似然法(ML)重建食肉目动物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首次获得7个食肉目动物Taslrl基因编码序列,分别是猪獾,鼬獾,东北虎,豹猫,小熊猫,黑熊,果子狸。食肉目Taslr1基因cDNA序列全长2526bp,包括6个外显子,其中所测的小熊猫,黑熊,果子狸为完整序列,小熊猫的2525bp,黑熊和果子狸的2526bp,猪獾,鼬獾,东北虎,豹猫为非完整序列约2552bp;2)利用已经测得的基因序列,结合GeneBank中已报道物种的Taslrl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小熊猫物种的Taslrl基因第六外显子有lbp缺失,由于缺失导致移码突变,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失去功能,所以小熊猫Taslrl基因为假基因。实验所涉及到的食肉目动物序列比对发现,只有大熊猫和小熊猫Taslrl基因存在缺失;3)选择性检验表明,Taslrl基因在食肉目动物进化过程中存在强烈的纯净化选择。通过PAML枝模型分析获得,三个不同食性类群之间的选择压力ω(dN/dS)差异不显着,这表明不同食性之间的食肉目动物都经历着相似的净化选择,尤其是Taslrl基因失去功能的大熊猫和小熊猫其ω值没有显着高于杂食动物和食肉动物;4)Taslrl基因的假基因化现象可能是大熊猫和小熊猫在长期适应类似的食物中趋同进化的结果。根据本实验的研究结果,Taslrl基因假基因化现象只在大熊猫和小熊猫两个食肉目动物发现,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大熊猫和小熊猫假基因化的原因可能与其独特的食竹性有关,因为这一现象并没有在其他食草类动物中发现,如牛,马等。
谢欣荣[9](2012)在《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活化教学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具体目标和高中生物“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对于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生活化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天津市自2006年开始实施新课程,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实施情况值得关注。为此,本研究以生活化教学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教师在生活化教学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这三方面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情况。并通过访谈了解教师实施生活化教学存在的担忧、困难、需要的帮助以及教师认为努力的方向。学生方面,从对生活化教学的看法、学习体验和学习行为这三面进行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现状,发现实施生活化教学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进而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方法。此外,通过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分析,为老师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提供参考。本研究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实施生活化教学,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影响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因素有以下几点:课时、经费、学生能力和教师能力。生活化教学现状的可喜之处有:在教师方面,(1)老师具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筛选事例的标准,大多数教师做到了在课堂内应用生活化实例;(2)有部分学校开设了贴近生活实际的校本课程;(3)教师应用了“问题探讨”和生活化的习题。就学生而言,学生希望实施生活化教学,喜欢在课堂中了解生物学与生产、生活中相联系的实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体会到生物知识对自己生活的帮助。较大部分学生做到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尝试用生物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重点学校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室、到社会中去学习、并且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生活化教学存在的不足有:(1)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了解不深入;(2)教师未注重“与学生交流”这一途径积累实例,对“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这一版块利用较少:(3)选用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有限。针对以上不足,并考虑到上述限制因素,我对教师提出的建议和对策有:深入了解有关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多与学生沟通;尝试课上使用版块“与生物有关的职业”;适时开展辩论赛、角色扮演以及课外活动。此外,文章列出了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书中10个适合生活化教学的章节,并对其中一节进行教学设计。通过高三复习课教学案例的分析,文章提出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应该增加的3点认识。
章鹦鹦[10](2010)在《大熊猫卧龙圈养种群亲子鉴定及种群奠基者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和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我国从1953年开始了大熊猫的人工饲养工作,至2007年底,全世界圈养大熊猫总数为242只。为了了解圈养种群的现有遗传结构以及奠基者基因在现有圈养种群中的传递和分布情况,本文以国内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一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101只个体(野外出生:22;圈养出生:79)为研究对象,采用7个微卫星位点和4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座位,检测圈养种群中等位基因的多样性及分布频率,分析该种群受到奠基者效应影响的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7个微卫星DNA位点(Aime-3、Aime-5、Aime-10、Aime-11、Aime-13、Aime-14)进行群体检测所获得的相关参数如下:等位基因数量的均值为8.3(4-12),且各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均值为0.746(0.614-0.879),表明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与此同时,各位点的累计个体识别率(DP)和亲子鉴定概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9.99%,表明利用本文所选用的7个微卫星位点,可无误地识别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每一只大熊猫个体,并进行可靠的亲子鉴定。(2)利用上述7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对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圈养大熊猫进行了亲子鉴定,确定了24只个体的最大可能父本,置信度达到了95%,解决了种群谱系构建中的关键技术问题。(3)根据本文的亲子鉴定结果,以及2007年的大熊猫谱系,构建了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圈养大熊猫的谱系关系。据谱系关系可知,该种群的总奠基者数目虽为24只,但奠基者的贡献率却严重不均等,如谱系号为308(♂)的这只大熊猫,总共有多达58只后代,占种群后代总数的近50%,而有另外3只奠基者,其后代则仅为1只。鉴此,本文建议在对优势奠基者的后代繁殖数量加以限制的同时,迅速提高弱势奠基者后代的繁殖成功率,从而尽量使奠基者的遗传基因能够在种群中得以均衡分布,达到最大限度地保存奠基者遗传基因的目标。(4) 7个微卫星位点在种群的野生个体(n=22)和圈养个体(n=79)中,都发现了58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8.3个,未发现等位基因丢失现象,但经过20多年的繁殖,圈养种群中奠基者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已经发生了偏移,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近交系数显示,有4只F2代个体为近亲繁殖的后代,且其中的3只个体的父母,均是308(♂)的后代。由此表明了早期有效种群数少,且奠基者贡献率的不均衡,已带来了种群遗传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圈养大熊猫的遗传管理谱系,并科学地制定年度的繁殖配对计划。(5) 4个Ⅱ类MHC基因的多态座位(DQA1、DQA2、DQB1、DRB3)在种群的野生个体(n=22)中共发现了23个等位基因,但在圈养的奠基个体(n=24)和整个圈养个体(n=79)中,仅分别发现了19个和18个等位基因。此结果与微卫星结果的不同之处在于:圈养种群在短期内便出现了严重的MHC等位基因丢失的情况。(6) MHC基因型分析发现,携带野生特有等位基因的个体,主要来自相岭山系,而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圈养种群的大熊猫,主要是邛崃山系和岷山山系的后代,因此,为丰富种群的遗传结构,建议从野外补充一些野生个体(特别是相岭、凉山的野生个体)参与种群的繁殖,从而增加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圈养大熊猫的基因多样性。
二、大熊猫有了血液图谱种群数量稳中有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熊猫有了血液图谱种群数量稳中有升(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年龄段圈养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熊猫的研究概况 |
1.1 圈养大熊猫的现状 |
1.2 大熊猫年龄的划分情况 |
1.3 大熊猫的食性和消化特点 |
2 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背景 |
2.1 肠道微生物简介 |
2.2 大熊猫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功能 |
2.3 大熊猫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因素 |
2.4 研究不同年龄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意义 |
3 大熊猫肠道菌群的研究方法 |
3.1 传统的研究方法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方法 |
3.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肠道微生物菌群研究的应用 |
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4.1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年龄段圈养大熊猫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比较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不同年龄段大熊猫粪便的采集 |
2.2 实验设计 |
2.3 研究方法 |
2.3.1 粪便样品细菌总DNA提取 |
2.3.2 基于16S rRNA扩增的Hiseq测序 |
2.3.4 测序信息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0 测序数据结果 |
3.1 样品多样性曲线 |
3.2 Alpha多样性指数 |
3.3 OTU聚类及注释 |
3.4 不同年龄段圈养大熊猫肠道菌群特征的比较 |
3.4.1 基于OTU的Venn图 |
3.4.2 不同年龄段样品的PCA结果 |
3.4.3 UPGMA聚类分析 |
3.5 不同年龄段圈养大熊猫肠道菌群结构的对比 |
3.5.1 不同分类水平菌群组成结构 |
3.5.2 物种丰度聚类热图分析 |
3.5.3 三元相图分析 |
3.6 年龄对成年和老年圈养大熊猫肠道细菌的影响 |
3.7 圈养大熊猫肠道微生物功能分析 |
3.7.1 圈养大熊猫肠道微生物功能预测初步分析 |
3.7.2 圈养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能力 |
3.7.3 圈养大熊猫肠道微生物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能力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总体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1 总体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2)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保护遗传学和遗传多样性 |
1.1.1 保护遗传学 |
1.1.2 遗传多样性 |
1.2 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 |
1.2.1 概念和研究状况 |
1.2.2 非损伤性取样方法在大熊猫研究中的进展 |
1.3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 |
1.3.1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及研究现状 |
1.3.2 微卫星分子标记在大熊猫研究中的进展 |
1.4 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5 研究地概况 |
1.5.1 秦岭山系概况 |
1.5.2 秦岭山系大熊猫分布状况 |
1.6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Meta-analysis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样品采集 |
2.2.2 粪便DNA的提取 |
2.2.3 微卫星扩增 |
2.2.4 性别鉴定 |
2.3 数据分析 |
2.3.1 基因分型及检测 |
2.3.2 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 |
2.3.3 STRUCTURE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2.3.4 MSVAR贝叶斯溯祖分析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Meta-analysis |
3.2 个体识别和性别鉴定 |
3.3 佛坪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
3.4 佛坪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遗传结构 |
3.5 佛坪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溯祖分析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4.1 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现状分析 |
4.2 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的种群历史及影响因素 |
4.3 对野生大熊猫种群的保护管理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3)大熊猫新鲜和冷冻精子中microRNAs差异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大熊猫 |
1.2 大熊猫保护现状 |
1.2.1 野外大熊猫保护现状 |
1.2.2 圈养大熊猫现状 |
1.3 圈养大熊猫繁殖技术 |
1.3.1 自然交配 |
1.3.2 人工授精 |
1.3.3 自然交配结合人工授精 |
1.4 大熊猫精液冷冻保存 |
1.5 miRNA与雄性生殖 |
1.5.1 miRNA的产生与作用机制 |
1.5.2 miRNA与精子 |
1.6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设备和材料 |
2.1.1 精液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2.1.3 主要试剂和样品 |
2.1.4 主要试剂配制 |
2.2 试验步骤与方法 |
2.2.1 精液冷冻保存 |
2.2.2 SmallRNA测序 |
2.2.3 测序结果分析 |
2.2.4 荧光定量验证与分析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小RNA测序分析 |
3.1.1 测序数据质量及长度分布 |
3.1.2 smallRNA分类注释 |
3.2 大熊猫新鲜与冷冻精液miRNA差异表达分析 |
3.2.1 miRNA表达分析 |
3.2.2 差异表达的miRNAs |
3.3 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
3.3.1 miRNA靶基因预测 |
3.3.2 靶基因功能注释 |
3.4 凋亡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s与mRNA联合分析 |
3.5 荧光定量PCR验证 |
4 讨论 |
4.1 大熊猫的microRNA的表达 |
4.2 冷冻保存下大熊猫精子中miRNAs差异表达 |
4.3 miRNA及靶mRNA参与精子冷冻过程中的凋亡 |
5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大熊猫输血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大熊猫血液生理及红细胞体外保存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实验设计 |
第二节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第五节 分析及讨论 |
第三章 大熊猫红细胞免疫血液学特性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实验设计 |
第二节 实验材料及试剂配方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第五节 分析和讨论 |
第四章 大熊猫红细胞膜蛋白功能特性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实验设计 |
第二节 实验材料及试剂配方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第五节 分析及讨论 |
第五章 总结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附录1、本研究使用主要仪器设备 |
附录2、主要缩写列表 |
附录3、大熊猫临床检测用血样小样冻存方案建立 |
附录4、抗大熊猫及亚洲黑熊IgG抗体制备 |
附录5、亚洲黑熊交叉配血表 |
附录6、大熊猫、亚洲黑熊膜蛋白质谱鉴定结果 |
附录7、大熊猫带3 蛋白编码基因(SLC4A1)进化树总表 |
附录8、大熊猫及亚洲黑熊红细胞膜差异蛋白分析结果 |
附录9、大熊猫与亚洲黑熊红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平均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对比 |
附录10、大熊猫及亚洲黑熊血液非麻醉及麻醉采集 |
综述:大熊猫输血研究进展 |
一、大熊猫临床输血医疗进展 |
二、大熊猫输血医学基础研究现状 |
三、大熊猫输血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大熊猫不同泌乳期乳汁microRNA表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熊猫 |
1.1 大熊猫简介 |
1.2 大熊猫的种群现况 |
1.3 大熊猫的社会价值 |
1.4 大熊猫研究及保护现况 |
2 乳汁 |
2.1 母乳的生物学作用 |
2.2 母乳的分类 |
2.3 母乳生成的机制 |
2.4 大熊猫母乳的研究现状 |
3 microRNA研究进展 |
3.1 microRNA简介 |
3.2 microRNA的生物合成机制 |
3.3 microRNA的作用机制 |
3.4 microRNA的研究方法 |
3.5 动植物miRNA的区别 |
4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 |
4.1 技术原理 |
4.2 方法分类 |
4.3 miRNA荧光定量PCR |
5 乳汁中的microRNA研究 |
第二章 本研究选题背景与目的 |
1 选题背景 |
2 主要研究内容 |
3 研究的目的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和乳汁收集 |
1.1 实验用大熊猫选择 |
1.2 大熊猫乳汁的收集 |
2 试验时间与地点 |
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1 主要仪器 |
3.2 主要试剂 |
4 乳汁中高质量RNA的制备 |
4.1 RNA的提取操作 |
4.2 RNA量检测 |
5 小RNA测序文库构建及测序 |
6 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6.1 测序数据过滤 |
6.2 文库测序数据的标准化(归一) |
7 荧光定量验证 |
7.1 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可靠性验证 |
7.2 乳汁中植物源性miRNA的验证 |
7.3 乳汁中miRNA稳定性验证 |
8 表达模式(STEM)分析 |
9 靶基因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 |
9.1 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9.2 靶基因通路(Pathway)富集分析 |
10 参考数据库与分析软件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1 总RNA质检以及small RNA测序文库构建质检结果 |
1.1 总RNA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检测结果 |
1.2 总RNA浓度检测结果 |
1.3 总RNA毛细管电泳检测结果 |
2 测序数据概述以及特征 |
2.1 测序数据过滤 |
2.2 小RNA序列的长度分布 |
2.3 首次鉴定的miRNA统计 |
2.4 鉴定所得miRNA的保守性分析 |
2.5 大熊猫乳汁中miRNA表达量特征 |
2.6 不同泌乳期miRNAome表达模式特征 |
2.7 乳汁中外源性miRNA的发现 |
3 大熊猫乳汁中高度表达的microRNA |
4 miRNA的表达模式分析 |
5 大熊猫不同泌乳阶段特异性表达的miRNA |
6 高通量测序数据的验证 |
7 乳汁中植物源性miRNA验证 |
7.1 植物源miRNA的耐高碘酸钠氧化验证 |
7.2 乳汁中植物源性miRNA的验证 |
7.3 乳汁中植物源性miRNA的浓度检测 |
8 乳汁中miRNA稳定性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1 miRNA分析方法的选择 |
1.1 高通量测序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
1.2 生物学重复合并建库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仍有科研价值 |
2 乳汁中高表达的miRNAs促进乳汁分泌和婴儿的早期发育 |
3 阶段特异性表达的miRNA展现出功能适应性 |
4 大熊猫乳汁中真实地存在植物源性的miRNA |
4.1 存在的真实性 |
4.2 植物源性miRNA的浓度 |
5 乳汁中miRNA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
6 乳汁中miRNA的筛选及其功能验证 |
7 食物来源miRNA介导的跨物种研究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1 结论 |
2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6)我国华南地区大熊猫系统演化与遗传多样性的古DNA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
§1.2 古DNA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
1.2.1 古DNA的研究进展 |
1.2.2 古DNA的应用 |
§1.3 古DNA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1 古DNA的保存与降解 |
1.3.2 污染的控制 |
1.3.3 古DNA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
1.3.4 核基因的拷贝与插入 |
第二章 大熊猫的分类与演化 |
§2.1 大熊猫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概况 |
§2.2 大熊猫种和亚种的划分 |
2.2.1 大熊猫种与亚种的简介 |
2.2.2 大熊猫种、亚种的主要鉴别特征 |
§2.3 大熊猫地史分布及演化 |
2.3.1 大熊猫的地史分布 |
2.3.2 大熊猫的演化 |
§2.4 大熊猫的系统分类 |
§2.5 大熊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古DNA研究原理与方法 |
§3.1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与特点 |
§3.2 古DNA实验原理与方法 |
3.2.1 古DNA的提取 |
3.2.2 PCR 扩增 |
3.2.3 分子克隆 |
3.2.4 序列测定 |
3.2.5 系统发育分析 |
第四章 大熊猫古DNA实验 |
§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1.1 主要仪器 |
4.1.2 常用试剂 |
§4.2 实验样品 |
§4.3 实验步骤 |
4.3.1 古DNA提取 |
4.3.2 PCR扩增 |
4.3.3 PCR产物的电泳检测 |
4.3.4 PCR产物纯化 |
4.3.5 分子克隆 |
4.3.6 序列测定 |
4.3.7 重复性实验 |
§4.4 实验结果 |
4.4.1 国内PCR实验电泳检测结果 |
4.4.2 克隆实验电泳检测结果 |
4.4.3 重复性实验电泳检测结果 |
4.4.4 重复性实验获得序列的比对结果 |
4.4.5 获得序列长度统计结果 |
第五章 序列分析 |
§5.1 序列相似性查询 |
§5.2 序列比对分析 |
§5.3 12s rRNA基因全序列比对分析 |
§5.4 Cytb基因全序列比对分析 |
5.4.1 序列核苷酸组成 |
5.4.2 核苷酸序列比对 |
5.4.3 遗传距离 |
5.4.4 饱和度分析 |
§5.5 ND1基因部分序列比对分析 |
5.5.1 序列核苷酸组成 |
5.5.2 核苷酸序列比对 |
5.5.3 遗传距离 |
5.5.4 饱和度分析 |
§5.6 D-loop部分序列比对分析 |
5.6.1 序列核苷酸组成 |
5.6.2 核苷酸序列比对 |
5.6.3 核苷酸遗传距离 |
5.6.4 饱和度分析 |
§5.7 16s rRNA部分序列比对分析 |
5.7.1 序列核苷酸组成 |
5.7.2 核苷酸序列比对 |
5.7.3 核苷酸遗传距离 |
5.7.4 饱和度分析 |
第六章 系统发育分析 |
§6.1 构建系统发育树 |
6.1.1 物种单个体数据构建系统发育树 |
6.1.2 物种双个体数据构建系统进化树 |
6.1.3 系统发育分析 |
6.1.4 分歧时间 |
6.1.5 大熊猫分类地位 |
6.1.6 遗传多样性分析 |
§6.2 讨论 |
6.2.1 样品的保存情况 |
6.2.2 序列的可靠性分析 |
6.2.3 构树结果的差异 |
6.2.4 基因序列的变异 |
6.2.5 大熊猫系统演化 |
6.2.6 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成年与老年大熊猫肠道菌群16S rDNA-RFLP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熊猫研究概况 |
1.1 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
1.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与消化特点 |
1.3 大熊猫年龄的划分情况 |
2 肠道微生物研究概况 |
2.1 肠道正常菌群的概念 |
2.2 肠道菌群的分类 |
2.3 肠道菌群的作用 |
2.4 肠道菌群失调的危害 |
3 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3.1 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概况 |
3.2 大熊猫肠道致病菌的研究概况 |
3.3 大熊猫肠道菌群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
4 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分析方法的进展 |
4.1 传统的研究方法 |
4.2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方法 |
4.2.1 16S rDNA-RFLP技术 |
4.2.2 16S rDNA-RFLP技术在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中的应用 |
5 本实验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成年与老年大熊猫肠道菌群16S rDNA-RFLP技术分析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样品 |
1.1.2 实验仪器 |
1.1.3 实验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1.2 实验方法 |
1.2.1 成年与老年大熊猫粪便的采集 |
1.2.2 粪便样品的预处理 |
1.2.3 粪便细菌总DNA的提取与检测 |
1.2.4 粪便总细菌16S rDNA片段的PCR扩增 |
1.2.5 细菌16S rDNA扩增片段的纯化同收 |
1.2.6 16S rDNA克隆文库的构建 |
1.2.6.1 连接目的片段与T载体 |
1.2.6.2 转化 |
1.2.6.3 阳性克隆子的筛选 |
1.2.6.4 酶切筛选出来的阳性克隆子 |
1.2.7 RFLP聚类分析 |
1.2.8 文库统计及多样性指数分析 |
1.2.8.1 覆盖率(Coverage value,C) |
1.2.8.2 香浓指数(Shannon Index, H') |
1.2.8.3 Simpson优势度指数(D) |
1.2.8.4 物种的丰富度指数(Margalef d_(Ma)) |
1.2.8.5 Chaol物种多样性指数(S) |
1.2.9 测序及比较分析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成年与老年大熊猫粪便细菌总DNA的提取 |
2.2 粪便细菌16S rDNA片段的PCR扩增 |
2.3 总细菌16S rDNA扩增片段的纯化回收 |
2.4 16S rDNA克隆文库的构建 |
2.4.1 目的片段的连接与转化 |
2.4.2 阳性克隆子的筛选 |
2.4.3 对阳性克隆子的酶切结果 |
2.5 RFLP分型结果 |
2.6 对所构建文库的分析结果 |
2.7 菌群序列的测定及比对结果 |
3 讨论 |
3.1 16S rDNA-RFLP分析肠道菌群的优缺点 |
3.2 对所构建的两个16S rDNA克隆文库的讨论 |
3.2.1 样品处理方法的改进 |
3.2.2 对16S rDNA-RFLP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的讨论 |
3.3 对大熊猫肠道菌群组成分析比较的讨论 |
3.3.1 关于本实验中成年与老年大熊猫肠道菌群组成的比较讨论 |
3.3.2 对亚成体、成年、老年大熊猫肠道菌群组成的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食肉目动物鲜味受体基因(Taslrl)的分子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食肉目动物概述 |
1.1.1 食肉目动物的分类和分布 |
1.1.2 食肉目动物的食性特点 |
1.2 味觉基因概述 |
1.2.1 味觉受体基因的发现 |
1.2.2 味觉受体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
1.2.3 味觉受体基因的转导机制 |
1.3 脊椎动物味觉受体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 |
1.3.1 鲜味受体基因的分子进化 |
1.3.2 甜味受体基因的分子进化 |
1.3.3 苦味受体基因的分子进化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动物样品来源 |
2.1.2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验试剂及其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2.2.2 引物设计 |
2.2.3 PCR扩增和电泳检测 |
2.2.4 PCR反应产物的纯化以及序列测定 |
2.2.5 PCR产物克隆及测序 |
2.3 数据分析 |
2.3.1 序列的编辑、校正和比对 |
2.3.2 系统发育分析 |
2.3.3 分子进化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3.2 PCR产物检测结果 |
3.3 序列分析 |
3.3.1 Tas1r1基因序列分析 |
3.3.2 Tas1r1基因蛋白质分析 |
3.4 食肉目TAS1R1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 |
4 讨论 |
4.1 食肉目动物TAS1R1基因的假基因化现象 |
4.1.1 假基因来源 |
4.1.2 大熊猫和小熊猫Tas1r1基因的假基因化 |
4.2 食肉目动物TAS1R1基因的进化选择 |
4.3 食肉目动物食性分化的分子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生活 |
1.2.2 生活化教学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
1.4.1 卢梭的教育思想 |
1.4.2 杜威的教育思想 |
1.4.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1.4.4 建构主义理论 |
1.4.5 STS教育理论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2 研究方法与过程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2 调查内容 |
2.3 调查过程 |
2.3.1 编制问卷 |
2.3.2 预测 |
2.3.3 正式测试 |
2.3.4 测试结果的统计处理 |
3 调查结果 |
3.1 对教师的问卷调查 |
3.1.1 生活化教学观念 |
3.1.2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3.1.3 教学设计方面 |
3.2 教师访谈结果 |
3.3 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 |
3.3.1 学生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 |
3.3.2 学习体验 |
3.3.3 学习行为 |
4 调查结果分析 |
4.1. 生活化教学现状可喜之处 |
4.1.1 教师方面 |
4.1.2 学生方面 |
4.2 生活化教学存在的不足 |
4.3 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
5 生活化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
5.1 案例1-《种群的特征》的教学设计 |
5.2 案例2-高三复习课《病症个案分析——地中海贫血症》教学设计 |
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大熊猫卧龙圈养种群亲子鉴定及种群奠基者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大熊猫研究综述 |
1.1 大熊猫特化的食性及繁殖育幼行为 |
1.2 大熊猫的古今分布与生存现状 |
1.3 大熊猫圈养种群 |
2 微卫星及其在大熊猫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 |
2.1 微卫星进化机制 |
2.2 微卫星的分布 |
2.3 微卫星在大熊猫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 |
3 主要组织相容性(MHC)及其在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 |
3.1 MHC的分类、结构及功能 |
3.2 MHC多态性维持机制 |
3.3 MHC在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 |
4 本文立论依据、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二部分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样品来源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 基因组DNA的割胶纯化 |
2.3 微卫星扩增及基因型获取 |
2.4 II类MHC基因扩增及基因型获取 |
第三部分 结果和讨论 |
1 结果 |
1.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1.2 微卫星分析结果 |
1.3 II类MHC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
2 讨论 |
2.1 大熊猫亲子鉴定 |
2.2 大熊猫谱系分析 |
2.3 大熊猫微卫星遗传多样性 |
2.4 大熊猫MHC遗传多样性 |
2.5 大熊猫圈养种群遗传学管理及相关保护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大熊猫有了血液图谱种群数量稳中有升(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年龄段圈养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D]. 王岚.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2]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现状分析[D]. 张冬玲.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3]大熊猫新鲜和冷冻精子中microRNAs差异表达研究[D]. 吴凯.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4)
- [4]大熊猫输血基础研究[D]. 赵俸涌.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2)
- [5]大熊猫不同泌乳期乳汁microRNA表达谱研究[D]. 王承东. 四川农业大学, 2015(12)
- [6]我国华南地区大熊猫系统演化与遗传多样性的古DNA研究[D]. 侯新东.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1)
- [7]成年与老年大熊猫肠道菌群16S rDNA-RFLP技术分析[D]. 王晓艳.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8]食肉目动物鲜味受体基因(Taslrl)的分子进化研究[D]. 张栓玲.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6)
- [9]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 谢欣荣. 天津师范大学, 2012(02)
- [10]大熊猫卧龙圈养种群亲子鉴定及种群奠基者效应研究[D]. 章鹦鹦. 浙江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