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孩子经历探究过程——《小风车》教学谈(论文文献综述)
徐倩[1](2017)在《小学美术折纸课程系列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折纸艺术最初曾作为一项游戏、礼物或祭祀品,在文化的交流、融通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伴随着时代的更迭演进,折纸的功能和作用也更趋多元化。利用一张未经裁剪的纸张,不用胶水、剪刀等辅助工具,仅凭折叠、拉伸、变形等简单步骤,就能折叠出如蝴蝶、大象、小鸟、花朵等让人大为惊叹的艺术作品。折纸是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需要,在小学积极开展折纸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儿童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创造能力、情感认知、色彩识别、造型设计,以及手脑协调能力等。美术折纸课程在小学课堂上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喜爱。研究者通过见习时所观察到的情景,实习过程中上折纸课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在平日学习过程中,对不同阶段的美术课程标准反复研究所搜集到的资料,不难发现,目前小学折纸教学存在着一些诸如材料局限、教法局限等不足之处。本文以小学折纸教学为研究对象,针对小学美术折纸课程单一、折纸材料局限等不足之处,以折纸起源和发展为依据,结合心理学、认知行为学、教育学、美术专业等相关领域方面的知识,通过查阅文献、梳理资料、收集信息、归纳总结、实践创新等方法,本文分别从折纸的起源与发展、小学美术教材中折纸的课程与教学问题、小学折纸课程系列开发的可行性、小学折纸课程系列开发的设想、小学折纸课程系列开发的实践探索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小学生折纸教学的现状和前景。研究者在实习过程以及业余生活中,通过不断地尝试与探索,开发出了一系列的创新性折纸课程,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一条美术折纸教学实践的新模式,从而能够引领学生真正欣赏折纸艺术之美,感悟文化底蕴之深,为小学美术折纸教学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力图通过本选题的深入研究,为小学教师的手工折纸教学提供可参考的指导方法;为社区、画室美工折纸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为父母选择孩童适宜的手工参考书籍提供中肯实在的指导;为儿童图书出版者特别是美工编者折纸制作提供实证依据。
袁革霞[2](2003)在《让孩子经历探究过程——《小风车》教学谈》文中指出
徐敏[3](2002)在《贵在探求意义的经历——谈自然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文中研究指明
二、让孩子经历探究过程——《小风车》教学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孩子经历探究过程——《小风车》教学谈(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美术折纸课程系列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折纸的起源与发展 |
(一) 折纸的起源 |
1. 中国起源说 |
2. 日本起源说 |
(二) 折纸的发展 |
1. 折纸的应用领域 |
2. 折纸进入美术教学 |
二、小学美术教材中折纸课程内容与教学问题 |
(一) 小学美术教材中折纸课程内容 |
1. “设计·应用”折纸课程 |
2. “综合·探索”折纸课程 |
(二) 小学美术折纸教学存在的问题 |
1. 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
2. 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
三、小学折纸课程系列开发的可行性 |
(一) 小学生对折纸有浓厚兴趣 |
(二) 折纸材料丰富且方便易取 |
(三) 折纸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 |
(四) 折纸向艺术不同方向延伸 |
四、小学折纸课程系列开发的设想 |
(一) 从单体造型向组合造型拓展 |
1. 单体折纸 |
2. 组合折纸 |
(二) 从仿生造型向抽象造型拓展 |
1. 仿生折纸 |
2. 抽象构成 |
(三) 从生活装饰向现代设计拓展 |
1. 装饰折纸 |
2. 装置艺术 |
(四) 从静态形式到互动情节拓展 |
1. 玩具折纸 |
2. 纸偶剧表演 |
五、小学折纸课程系列研究的实践探索 |
(一) “造型·表现”中的折纸教学 |
1. 《纸立体造型》教学设计 |
2. 教学实践与反思 |
(二) “设计·应用”中的折纸教学 |
1. 《漂亮的纸风车》教学设计 |
2. 教学实践与反思 |
(三) “欣赏·评述”中的折纸教学 |
1. 《各种各样的折纸》教学设计 |
2. 教学实践与反思 |
(四) “综合·探索”中的折纸教学 |
1. 《会说话的嘴巴》教学设计 |
2. 教学实践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让孩子经历探究过程——《小风车》教学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美术折纸课程系列开发研究[D]. 徐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2]让孩子经历探究过程——《小风车》教学谈[J]. 袁革霞.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3(01)
- [3]贵在探求意义的经历——谈自然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 徐敏.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2(06)